藏族银锅你们见过吗?

&九寨之美,主要在于她的山水风光,尤其是水。但九寨在藏区,藏族的风情,也是九寨之神奇的重要部分。正因如此,我们这个旅行团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参加“走进藏家”活动。
  傍晚时分,带着游九寨海子的余兴,来到九寨沟口一个藏族寨子。车子在一组典型藏式房舍前停下,人们自车上鱼贯而下,早有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在车门外迎侯,只见她给一边给每个客人献上洁白的哈达,一边祝福“扎西德勒!”因为先前得到过导游的点拨,客人们也都礼貌的回敬一句“扎西德勒!”。
  接着的项目,就是绕玛尼堆向神求愿。玛尼堆在房前一角,并不大,用石块垒成,上面挂着经幡,还有哈达.大家以玛尼堆为中心,站成圆圈队形,双手合十,默说着自己的心愿,走过三圈。与此同时,寨子里的村长,为大家口诵着藏语口诀,往空中抛洒些带有佛教内容的纸片。
  随后,提供给游客藏式服装,供大家拍照。藏服,很讲究,也很迷人。藏族人喜欢在大红大绿的布料上,缀上各种各样的珠宝,看上去十分华丽.正象他们自己说的,藏族人不是没钱买楼买车,他们是把房子穿在身上,把轿车戴在头上。人多衣少,大家争相穿戴,我等了好久都没找到合适的衣服,只有羡慕别人的份儿了。为了及时到藏家房内找一个参加后面活动的地方,我急忙找了一顶带兽皮的藏式帽子,让人给拍了一张照片,用作以后向人炫耀来过藏区的证明。
  穿过一个窄窄长长的通道,来到主接待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房间,可坐一百余人,正对房门的一侧墙上,有佛龛。四面墙上都有藏画。往左侧看去,一排象橱子一样的架子上,摆满了盆、勺、碗等用具,据藏家姑娘讲,这些东西,本不是用的,只是作为镇宅之宝,用来显示家族的地位和富有。其中有几个盆子都是金的。房子中间最显要的位置,是一个锅灶,旁边摆着银锅、银壶,锅里盛着招待客人的奶茶。周围,就是一排排供客人坐的条桌和条凳了,都比较矮,坐上去正合适。
&&&&&&主题节目开始前,先给客人上茶和面食。每个客人上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两个小茶碗,其中,一个用于喝奶茶,一个用于喝青稞酒。小食物,有糌粑、酥油饼、炒豌豆,可以沾着奶茶吃,也可以单吃。后来,又上了牤牛肉。这些都可以尽情地吃,吃多少有多少,快吃完的时候马上就有人给添加,充分显示了藏族人的殷勤好客。
  活动由这个家庭的大姐主持。这位藏族姑娘,看上去比较沉稳,说起话来却充分显示出她的成熟和善言。她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接着向大家介绍了这个家族的情况,并由此带出了藏族人的风俗习惯。她说:他们这个则旺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旺族,她的上辈当过土司,很有身份。他家里的宗教用品,是第十一世班禅大班亲临现场开光的。在她们家,她是老大,是家里的主政者,她口中的金牙,就是这种主政地位的标志,而这种标志,在她的两个小妹那里,是不可以用的。就连她身上的珠宝饰物,许多地方都有身份的象征。
  接着,有一个隆重而严肃的仪式。按照藏家规距,办什么活动,都需要寨子里最有身份的村长先来主持宗教仪礼。村长高高大大的,显示出藏族男子的强壮,也显示出长者特有的严肃。村长用地道的藏语,讲了一套规定的话语,虽然我们一句都听不懂,但表情却象村长一样严肃而虔诚。随后,村长带领大家,左手举青稞酒杯,右手抻出无名指,在酒中沾一沾,向上一弹敬天,向下一弹敬地,然后,向最亲近的人额上弹一下,表示敬亲朋,最后,就把杯中的青稞酒一饮而尽。
  严肃的仪式结束后,接着就是热闹的歌舞了。先是由大姐唱了两首,接着请村长的儿子来唱,然后,发动二妹、三妹唱,就连在家的老阿爸、老姑,都约出来唱歌。我们不仅可以听到《青藏高原》、《天路》、《神奇的九寨》这类耳熟能祥的歌,而且还能听到不曾听过却带着藏族人原汁原味的歌曲。藏家每个人都能歌善舞,热情奔放,他们一开口,就是一幅天然的好嗓子,高亢,清亮,让你不得不啧啧称奇。她们唱歌,一点都不扭捏,就象我们说话这样自然。而那些摄人心魄的歌声,能让人抖落尘俗的一切,直入生命的深处,去体验生活的原始率动,这些,在汉区是很难得到的。他们的声音和舞姿,本来就能点燃这些都市人久已沉寂的情绪,再加导游一再介绍藏家人不怕热烈,不怕笑闹,讨厌的的就是不说不唱在一边沉默的人,所以,大家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达到忘我的境界,随着歌舞的进行,喝彩声,拉歌声不断涌起。老阿爸虽然岁数大了点,新歌会得不多,但唱起《北京颂歌》之类的老歌,还是很见功力的,真有胡松华的味道。三姐妹中,二妹有些羞涩,三妹最为灵动,她不只唱得好,而且在别人唱的时候,主动带大家给唱者舞劲。一曲唱罢,他在一旁带头鼓掌,并带着大家一起高喊“雅索,雅索,雅雅索!”据说,这样叫,相当于汉语的“再来一个”的意思。
  唱罢即舞,舞罢再唱,声波一浪高过一浪,气氛一次比一次热烈,达到顶点时,几乎能把空气点着,满室游客,全都疯颠起来。除了歌声,叫声,欢笑声,再有的,就是到时时亮起的闪光灯把一幕幕难忘的画面摄进镜头。
  最高潮处,在于主要与客人联欢。从客人中,找出十名来自全国各址的游客,分别与主要唱歌跳舞。真是不会唱不会跳的,搞个笑话也是可以的。则旺家三位姑娘也都很调皮的,他们会在一同表演的客人不注意的时候,忽然把你按在地上,然后过你的筛子,每到此时,总会引起哄堂大笑。而在于她们,大概觉得不如此,不足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与友好。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室内节目过后,大家又来到院子里集体跳锅庄舞,此时,又有人把篝火点起,大家不分你我,不论男女,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围着那堆旺旺的火跳起来。
  夜深了,虽然人们久久不愿离去,但什么事总有个结束的时候啊。在回驻地的路上,我的耳畔还响着则旺家大姑娘的话:你们从发达地区来,给我们带来了珍贵的友谊;我们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也很向往你们的生活。藏族人和汉族人,同样的爱国爱民,同样的追求和谐,我们有着同样美好的明天!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菏泽广播电视报载:走近藏家
&傍晚时分,带着游九寨海子的余兴,来到九寨沟口一个藏族寨子。车子在一组典型藏式房舍前停下,人们自车上鱼贯而下,早有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在车门外迎侯,她一边给每个客人献上洁白的哈达,一边祝福“扎西德勒!”
  下车先绕玛尼堆向神求愿。玛尼堆用石块垒成,挂着经幡、哈达。大家以玛尼堆为中心,站成圆圈队形,双手合十,默说着自己的心愿,走过三圈。与此同时,寨子里的村长,为大家口诵着藏语口诀,往空中抛洒些带有佛教内容的纸片。
随后提供藏式服装,让大家拍照。藏服很讲究,也很迷人。藏族人喜欢在大红大绿的布料上,缀上各种各样的珠宝,看上去十分华丽。正象他们自己说的,藏族人不是没钱买楼买车,他们是把房子穿在身上,把轿车戴在头上。为了及时到藏家房内找一个参加后面活动的地方,我急忙找了一顶带兽皮的藏式帽子,让人给拍了一张照片。
穿过一个狭长通道,来到主接待区。房间较大,可坐一百余人。正对房门的一侧墙上有佛龛,四面墙上都有藏画。往左侧看去,一排象橱子一样的架子上,摆满了盆、勺、碗等用具,据藏家姑娘讲,这些东西本不是用的,只是作为镇宅之宝,用来显示家族的地位和富有。其中有几个盆子都是金的。房子中间最显要的位置,是一个锅灶,旁边摆着银锅、银壶,锅里盛着招待客人的奶茶。周围就是一排排供客人坐的条桌和条凳了。
&&&&主题节目开始前,先给客人上茶和面食。每个客人给两个小茶碗,一个用于喝奶茶,一个用于喝青稞酒。小食物有糌粑、酥油饼、炒豌豆,可以沾着奶茶吃,也可以单吃。后来,又上了牤牛肉。这些都可以尽情地吃,快吃完的时候马上就有人给添加,充分显示了藏族人的殷勤好客。
活动由这个家庭的大姐主持。她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接着介绍了这个家族的情况,并由此带出了藏族人的风俗习惯。她说这个家族上辈当过土司,很有身份。他家里的宗教用品,是第十一世班禅大班亲临现场开光的。在她们家,她是老大,是家里的主政者,她口中的金牙,就是这种主政地位的标志。
接着,有一个隆重而严肃的仪式。高高大大的村长,用地道的藏语讲了一通话,虽然我们一句都听不懂,但表情却象村长一样严肃而虔诚。随后,村长带领大家,左手举青稞酒杯,右手抻出无名指,在酒中沾一沾,向上一弹敬天,向下一弹敬地,然后,向最亲近的人额上弹一下,最后把杯中的青稞酒一饮而尽。
严肃的仪式结束后,接着就是热闹的歌舞了。村长唱,大姐唱,二妹、三妹唱,老爸、老姑都出来唱歌。我们不仅听到《青藏高原》、《天路》、《神奇的九寨》这类耳熟能祥的歌,而且还能听到不曾听过却带着藏族人原汁原味的歌曲。藏家每个人都能歌善舞,热情奔放,人人有幅好嗓子,声音高亢、清亮,让你不得不啧啧称奇。他们的声音和舞姿,感染了游客们的情绪,大家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忘我的境界,喝彩声,拉歌声不断涌起。
唱罢即舞,舞罢再唱,声波一浪高过一浪,气氛一次比一次热烈,达到顶点时,几乎能把空气点着,满室游客,全都疯颠起来。除了歌声,叫声,欢笑声,再有的,就是到时时亮起的闪光灯把一幕幕难忘的画面摄进镜头。
  最高潮处,在于主要与客人联欢。从客人中,找出十名来自全国各址的游客,分别与主要唱歌跳舞。真是不会唱不会跳的,搞个笑话也是可以的。则旺家三位姑娘也都很调皮的,他们会在一同表演的客人不注意的时候,忽然把你按在地上,然后过你的筛子,每到此时,总会引起哄堂大笑。而在于她们,大概觉得不如此,不足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与友好。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室内节目过后,大家又来到院子里集体跳锅庄舞,此时,又有人把篝火点起,大家不分你我,不论男女,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围着那堆旺旺的火跳起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走进藏家 - 好文章阅读网
  九寨之美,主要在于她的山水风光,尤其是水。但九寨在藏区,藏族的风情,也是九寨之神奇的重要部分。所以,这个团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走进藏家”活动。  傍晚时分,带着游九寨海子的余兴,来到九寨沟口藏族寨子。大客车在一组典型藏式房舍前停下,自车上鱼贯而下,早有一位漂亮的藏族在车门外迎侯,只见她给一边给每个客人献上洁白的哈达,一边“扎西德勒!”客人们也都礼貌的回敬一句“扎西德勒!”  接着,绕玛尼堆向神求愿。玛尼堆在房前一角,并不大,用石块垒成,上面挂着经幡。以玛尼堆为中心站成圆圈,双手合十,默说着的,三遭。寨子里的村长,随大家的脚走口诵藏语口诀,往空中抛洒带有佛教内容的纸片。  随后,提供给游客藏式服装,供大家拍照。藏服,很讲究,也很迷人。藏族人在大红大绿的布料上,缀上各种各样的珠宝,看上去十分华丽。正象自己说的,藏族人没钱买楼买车,他们是把房子穿在身上,把轿车戴在头上。人多衣少,大家争相穿戴,我等了好久都没找到合适的衣服,只有羡慕别人的份儿了。为了及时去下一个活动地点,我急忙找了一顶藏式兽皮帽,求人给拍了一张照片,用作向人炫耀的证明。  穿过一个窄窄长长的通道,就来到主接待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房间,可坐一百余人。正对房门的一侧墙上,有佛龛。四面墙上都有藏画。往左侧看去,一排象橱子一样的架子上,摆满了盆、勺、碗等用具。据藏家姑娘讲,这些本不是用的,作为镇宅之宝,显示家族的地位和富有。有几个盆子都是金的。房子中间最显要的位置,是一个锅灶,旁边摆着银锅、银壶,锅里盛着招待客人的奶茶。周围一排排供客人坐的条桌和条凳了,都比较矮,坐上去正合适。  主题节目开始前,先给客人上茶和面食。每个客人上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小茶碗,一个用于喝奶茶,一个用于喝青稞酒。小食物,有糌粑、酥油饼、炒豌豆,沾着奶茶吃,也可以单吃。后来又上了牤牛肉。这些都可以尽情地吃,吃多少有多少,快吃完的马上就有人给添加,充分显示了藏族人的殷勤好客。  活动由这个的大姐主持。这位藏族姑娘,看上去比较沉稳,说起话来却充分显示出和善言。她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接着向大家介绍了这个家族的情况,并由此带出了藏族人的风俗。她说:他们这个则旺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旺族,她的上辈当过土司,很有身份。他家里的宗教用品,是第十一世班禅大班亲临现场开光的。在她们家,她是老大,是家里的主政者。她口中的金牙,就是这种主政地位的标志,而这种标志,在她的两个小妹那里,是不可以用的。就连她身上的珠宝饰物,许多都有身份的象征。  接着是一个隆重而严肃的仪式。按照藏家规距,办什么活动都要寨子里最有身份的村长先来主持宗教仪礼。村长高高大大的,显示出藏族男子的强壮,也表现出长者特有的严肃。村长用地道的藏语,讲了一套规定的话语。我们虽然一句都听不懂,但表情却象村长一样严肃而虔诚。随后,村长带领大家左手举青稞酒杯,右手抻出无名指,在酒中沾一沾,向上一弹敬天,向下一弹敬地,然后,向最亲近的人额上弹一下,表示敬亲朋,最后,就把杯中的青稞酒一饮而尽。  严肃的仪式后,接着就是热闹的歌舞了。先是由大姐唱了两首哥,接着请村长的来唱,再往后发动二妹、三妹唱,就连在家的老阿爸、老姑,都约出来唱歌。我们不仅可以听到《青藏高原》、《天路》、《神奇的九寨》这类耳熟能祥的歌,而且还能听到带有藏族人原汁原味的歌曲。藏家每个人都能歌善舞,热情奔放,他们一开口就露出一幅天然的好嗓子,高亢,清亮,让你不得不啧啧称奇。她们唱歌一点都不扭捏,就象我们说话。而那些摄人心魄的歌声,能让人抖落尘俗的一切,直入的深处,体验出的原始律动,这在汉区是很难得到的。他们的和舞姿,本来就能点燃都市人久已沉寂的情绪,再加导游一再介绍藏家人不怕热烈,不怕笑闹,讨厌的的就是不说不唱在一边的人,所以,大家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达到忘境界。随着歌舞的进行,喝彩声,拉歌声不断涌起。老阿爸虽然岁数大了点,新歌会得不多,但唱起《北京颂歌》之类的老歌,很见功力的,真有胡松华的。三中,二妹有些羞涩,三妹最为灵动,她不只唱得好,而且在别人唱的时候,主动带大家给唱者舞劲。一曲唱罢,他在一旁带头鼓掌,并带着大家一起高喊“雅索,雅索,雅雅索!”据说,这样叫,相当于汉语的“再来一个”的意思。  唱罢即舞,舞罢再唱,声波一浪高过一浪,气氛一次比一次热烈,达到顶点时,几乎能把点着,满室游客,全都疯颠起来。除了歌声,叫声,欢笑声,再有的就是时时亮起的闪光灯把的画面摄进镜头。  最****处,在于主要与客人联欢。从客人中找出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分别与主人唱歌跳舞。不会唱不会跳的,搞个笑话也是可以的,比如有个小伙子就一连喝下三碗高度的青稞酒。则旺家三位姑娘都很调皮,他们会在一同表演的客人不注意的时候,忽然把他按在地上,然后过他的筛子。每到此时,总会引起哄堂大笑。对于她们,大概觉得不如此,不足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与友好。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室内节目过后,大家又来到院子里集体跳锅庄舞。篝火点起,大家不分你我,不论男女,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围着那堆旺旺的火跳起来。  夜深了,虽然人们久久不愿,但什么事总有个结束的时候啊。  回驻地的路上,我的耳畔还响着则旺家大姑娘的话:你们从发达地区来,给我们带来了珍贵的;我们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也很你们的生活。藏族人和汉族人,同样的爱国爱民,同样的和谐,我们有着同样的!
Copyright& www.haowenzhang.net 好文章&&走近藏家-教育平台-个人网站
文章分类:||
14:13:14&&
??傍晚时分,带着游九寨海子的余兴,我们来到九寨沟口一个藏族寨子。大客车在一组典型藏式房舍前停住。同行者鱼贯而下,早有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在车门外迎侯。她一边给每个客人献上洁白的哈达,一边祝福“扎西德勒!”客人们也都礼貌的回敬一句“扎西德勒!”??接着,绕玛尼堆向神求愿。玛尼堆在房前一角,并不大,用石块垒成,上面挂着经幡。大家以玛尼堆为中心站成圆圈,双手合十,默念心愿,走过三遭。村长随大家的脚步口诵藏语口诀,往空中抛些带有佛教内容的纸片。??随后,给游客提供藏式服装以供拍照。藏服很讲究,也很迷人。藏族人喜欢在大红大绿的布料上,缀上各种各样的珠宝,看上去十分华丽。正象他们自己说的,藏族人不是没钱买楼买车,而是“把房子穿在身上,把轿车戴在头上”。& & 人多衣少,大家争相穿戴,我等了好久都没找到合适的衣服,只有羡慕别人的份儿了。为了及时去下一个活动地点,我急忙找了一顶藏式兽皮帽,求人给拍了一张照片,用作向人炫耀的证明。??穿过一个窄窄长长的通道,来到主接待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房间,可坐一百余人。四面墙都有藏画,正对房门的一面墙上还有佛龛。往左侧看去,一排橱架上,摆满盆、勺、碗等用具。& & 藏家姑娘讲,这些东西本不是用的,只作镇宅之宝,显示家族的地位和富有。有几个盆子都是金的。房子中间最显要的位置,是一个锅灶,旁边摆着银锅、银壶,锅里盛着招待客人的奶茶。周围就是一排排供客人坐的条桌和条凳了,都比较矮,坐上去正合适。??主题节目开始前,先给客人上茶和面食。每个客人上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两个小茶碗,一个用于喝奶茶,一个用于喝青稞酒。小食物有糌粑、酥油饼、炒豌豆,可以沾着奶茶吃,也可以单吃。后来又上了牤牛肉。这些都可以尽情地吃,吃多少有多少,快吃完的时候马上就有人给添加,充分显示了藏族人的殷勤好客。??活动由这个家庭的大姐主持。这位藏族姑娘,看上去比较沉稳,说起话来却充分显示出成熟和善言。她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接着向大家介绍了这个家族的情况,并由此带出了藏族人的风俗习惯。她说:他们这个则旺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旺族。上辈当过土司,很有身份。他家里的宗教用品,是第十一世班禅大班亲临现场开光的。在她们家,她是老大,是家里的主政者。她口中的金牙,就是这种主政地位的标志,这种标志在她的两个小妹那里是不可以用的。就连她身上的珠宝饰物,都有身份的象征。??接着是一个隆重而严肃的仪式。按照藏家规距,办什么活动都需寨子里最有身份的村长先来主持宗教仪礼。村长高高大大的,带着藏族男子的强壮,也表现出长者特有的严肃。村长用地道的藏语,讲了一套规定的话语。我们虽然一句都听不懂,但表情却象村长一样严肃而虔诚。随后,村长带领大家左手举青稞酒杯,右手抻出无名指,在酒中沾一沾,向上一弹敬天,向下一弹敬地,然后,向最亲近的人额上弹一下,表示敬亲朋,最后,就把杯中的青稞酒一饮而尽。??仪式结束后,就是热闹的歌舞了。先是由大姐唱了两首歌,接着请村长的儿子来唱,再往后发动二妹、三妹唱。就连在家的老阿爸、老姑,都约出来唱歌。我们不仅可以听到《青藏高原》、《天路》、《神奇的九寨》这类耳熟能祥的歌,而且还能听到带有藏族人原汁原味的歌曲。& & 藏家每个人都能歌善舞,热情奔放,一开口就露出天然的好嗓子,高亢,清亮,让你不得不啧啧称奇。她们唱歌一点都不扭捏,就象我们说话一样自然。而那些摄人心魄的歌声,能让人抖落尘俗的一切,直入生命的深处,体验出生活的原始律动,这在汉区是很难遇到的。他们的声音和舞姿,本来就能点燃都市人久已沉寂的情绪。导游一再申明:藏家人不怕热烈,不怕笑闹,讨厌的就是不说不唱的沉默人。大家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达到忘我的境界。随着歌舞的进行,喝彩声,拉歌声不断涌起。& & 老阿爸虽然岁数大了点,新歌会得不多,但唱起《北京颂歌》之类的老歌,还是很见功力的,真有胡松华的味道。三姐妹中,二妹有些羞涩,三妹最为灵动,她不只唱得好,而且在别人唱的时候,主动带大家给唱者舞劲。一曲唱罢,他在一旁带头鼓掌,并带着大家一起高喊“雅索,雅索,雅雅索!”据说,这样叫,相当于汉语的“再来一个”的意思。??唱罢即舞,舞罢再唱,声波一浪高过一浪,气氛一次比一次热烈,达到顶点时,几乎能把空气点着,满室游客,全都疯颠起来。除了歌声,叫声,欢笑声,再有的就是时时亮起的闪光灯把难忘的画面摄进镜头。??最高潮处,主人与客人联欢。找出十名游客,分别与主人唱歌跳舞。不会唱跳的,搞个笑话也是可以。有个小伙子就因不会歌舞被连罚三碗高度的青稞酒。则旺家三位姑娘都很调皮,他们会在一同表演的客人不注意的时候,忽然将其按在地上,然后过他的“筛子”。每到此时,总会引起哄堂大笑。对于她们,大概觉得不如此,不足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与友好。??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室内节目过后,大家又来到院子里集体跳锅庄舞。篝火点起,大家不分你我,不论男女,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围着那堆旺旺的火跳起来。??离开时,总是依依不舍。归途中,耳畔还响着藏族女子的话:你们从发达地区来,给我们带来了珍贵的友谊;我们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也很向往你们的生活。藏族人和汉族人,同样的爱国爱民,同样的追求和谐,我们有着同样美好的明天!
原文网址:
相关链接:
( 17:13:34)
( 16:55:24)
( 16:56:23)
( 17:18:29)
( 14:46:03)
[我来说几句]
评论人姓名:
个人网站:
评论内容:
(127字符以内)
尚能输入: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和维护《》,也请不要发表威胁本站生存和声誉(如政治敏感、非法传销)的言论,如发表不良言论,文责自负,谢谢合作。
  一、一旦违犯法律法规,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本站工作人员有义务配合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如IP地址等)。
  二、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严禁发表有人身攻击倾向、有造谣生事嫌疑的言论,严禁发表虚假广告、色情、网络传销性质的内容,管理人员有权删除违反规定的内容或取消违规网友的发文权限甚至删除其ID。
黄河入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