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 梭罗 未见其名 木心 心里我最崇拜的一个人800谁 疯狂作文

[转载]材料作文“豆浆的味道”及例文16篇
材料作文“豆浆的味道”及例文16篇
【作文原题】
一天早上,一学生在早餐店喝豆浆,因为赶时间,很快就喝完了。第二天,他还是在这家早餐店喝豆浆,他一一勺慢慢地喝,觉得滋味真好。他问店主,这两天豆浆的味道怎么不一样。店主说:“我这里豆浆的配料和制作过程完全一样,每天的味道也一样。不一样的是你自己。你给味蕾时间,味蕾才给你真滋味呀。”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引路】
1、时间的魔法
给一盏茶时间,缕缕茶香才能沁人心脾;给一页书时间,字字墨痕才能铭刻入心。同一种豆浆,在时间给予味蕾的小小魔法中,绽放出不一样的滋味。有时候,不妨给自己一点时间,生活才会闪耀幸福的光芒。
时间的魔法可以让人的生活更加美好。福楼拜每天忙于写作,笔耕不辍,却还是给日出一点时间,坚持每天按时看日出,体味朝晖喷薄而出的瑰丽,给忙碌的生活增添幸福的佐料。《舌尖上的中国》中在早餐店前静静等待的人们,暂时忘却了工作的忙碌,守护着一刻珍贵的等待,于是,幸福的剪影闪烁在他们的眼眸中,给一顿早餐时间,认真享受,邂逅一个恬静的清晨。
时间的魔法可以让艺术创作更加精彩。随着《一代宗师》的热映,王家卫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拖欠的结果。他给了每一部电影足够的时间,反复锤炼台词,调整布景,一个简单的划火柴的镜头也被苛求了近百次。但正是大量时间的精雕细琢,他的电影才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在电影界中独树一帜,令人回味。时间的打磨,让艺术更加熠熠生辉。
&然而,也有人不顾时间的魔法,不给任何事物一点时间。回首往事,始皇嬴政不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筑长城,修灵渠,兴土木。于是百姓也没有给他的王朝传承万世的时间。着眼当下,黑心商家不给猪成长的时间,滥用生长激素危害人民健康。于是人民也没有给他们发财的时间,各种黑心养殖场、加工厂被接连曝光。由此可见,给万物一点时间,缓下来,慢下来,才是我们当行之策。
&给自己时间也决不意味着守株待兔、盲目颓废,而是利用时间的魔法,为自己装备上渊博的学识,坚毅的心志,远大的理想。就像凤凰木一样,沉眠一个冬天,蛰伏一个春天,在等待中积蓄养分,在寂静中默默忍耐,在生命的夏天,绽放出灿若云霞的花朵。
&海子曾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也许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个明天永远只会是明天,因为他们只是匆匆行走在时刻表上,没有给幸福一点时间。不必念动咒语,不必挥舞魔法棒,也可以施展时间的魔法,看见灯火阑珊处的幸福光影。
2、时间的玫瑰
时间不是土地,无法用尺寸来丈量;时间不是大海,无法用里数来计算。时间是心的每一次跳动。只有用心体会,才能尝到时间的玫瑰。
现代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同一支歌,不同的人的同样的旋律在城市上空茕茕徘徊,猎猎不息。它是紧凑的,一个音符挨着一个音符,时间从来不等人。而时间的玫瑰开在人生的雪原上,要抖落覆盖其上的冰屑,需要心的跳动。
时间的价值似乎并不在长短。味道一样的豆浆,第一次喝由于时间短促心不在焉而觉索然无味,第二次喝宽裕的时间给了人敏感的味蕾而使人尝出了真滋味,由此可见,似乎慢节奏的意义更深,价值更大。时间是心的每一次跳动。跟随心跳,而不图快,才能不错过茫茫白雪上那一点艳红。
然而,过慢的动作也无法拂去厚雪。游手好闲之徒历来就有,纵使赐予他们两百年的寿命,他们也无法全他人五十载之美。同是豆浆,倘若等凉了再伸手去捧,岂不白白流失了其原有的滋味?时间从来不等人。
诗人聂鲁达享誉诗坛,但却没有一份固定工作。没有了朝九晚五的桎梏,他得以浸淫在书本之间,徜徉在辞海之中,手捏玫瑰,细嗅芳香。倒不是说聂鲁达从来没为生计焦虑过。也许是上帝爱惜其才华而将其流放于世俗之外,这残酷何尝不让人醉心。无论我们何去何从,都应相信自己还有吟风赏月的闲情和逸致,而不像某些人嚷嚷“没时间!”“时间紧!”那样,那是自己在催赶自己。时间从来不催人。
也许新时代的洪流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将我们带向远方。在这脆弱的社会,一丝乱音就能给秩序带来波动。有太多人因着时代的机遇一跃到顶,这给每个人都带上了浮躁,带上了利益至上的双眼。在这场洪流中我们可能难以稳住自我,做时代的滞后者和哀悼者,就像一夜崩溃的陈超那样,最终没有守住自己的“博物馆”。但我们仍能试图保全自我,不要让决堤的水冲走我们品尝玫瑰的心。
“镜中永远是此刻,此刻通向重生之门,那门开向大海。时间的玫瑰。”
3、蜗牛更懂得品尝
蜗牛远比嘲笑它的人类看得真切,因为它从不吝惜时间,不执著于前进。它是生活的观赏者,所以它品尝得出生活的真正滋味。
品尝需要时间,正如高汤需要慢火久炖,微雕需要慢工细琢。牛饮不知醴泉之甘,走马难赏京花之艳。品尝需要你调动真实的内心,聆听美的清音。夏虫生于匆匆,死于碌碌,来不及品尝四季之晦暗阴晴,终被哂笑,冠以不可语冰之名。充分的时间给予你充分的感受,充分的感受引导出真实的滋味。
孔丘奏琴,三月不知肉味,充足的时间让他品尝到那绕梁余音,阳关三叠。左思赋三都,时以年计,览遍三都高阁尾巷,穿梁斗拱,充足的时间让他领略到三都之人情之美,建筑之巍巍。《三都赋》成,陆机慨然。
渴求品尝真实的滋味,需要我们改变脚步的频率,放慢生活的节奏。风驰电掣,流光溢彩下不再行于匆匆。冯延巳常叹人生之“欢娱夜短,寂寞更长”,更唏嘘“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如若我们不暂缓步伐,告别匆匆之行色,那更难品尝到本就稀少而珍贵的美好。生活的滋味便也失了真实,了于浅薄。
品尝到真实的滋味让我们付出了时间,却让我们此生无憾。走得太快,莫说品尝生活,品尝真实,就连灵魂也落在了身后。给生活一点时间,给自己一点宽容,好让自己的灵魂跟得上自己的步伐。生活二字,不仅在于生,更在于活。李斯逐名争利,亡于赵高之手。死前才想起“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而逐狡兔,其可得乎?”他品尝到生活的滋味了吗?或许那声叹息便是他最后的答案。
生活给予了我们约十万天的时间,而我们却吝惜到不愿挤出一天,出品尝,去体会。我们拒绝成为蜗牛,因为鼠目寸光的我们看不懂给生活以时间,究竟能让我们得到什么。或许正是步履沉沉的蜗牛用毕生的时间去体会,才让它从此不愿再快步前行。它懂得了生活,尝到了我们所未有过的体验,自然再也不愿如人类般步履匆忙。
人们嘲笑蜗牛,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嘲笑这种慢腾腾的生物。蜗牛无力反驳人类,却只是依旧不紧不慢地爬着,充满智慧的它们不愿浪费一丝时间去与人类驳论,它们要用它们那远比人类短暂的一生,去品尝朝菌所不了解的晦朔,蟪蛄所未能触及的春秋。
4、慢下来,都市人
品茶时,第二道水才能逸出茶香,酿酒时等待后才能收获醇美;就连喝豆浆时,只有时间能使味蕾收获真滋味。而如今充斥着“高速”与“速成”名号的都市社会却早已背离了生活中慢下来的真谛,因此我想大声疾呼:慢下来吧,都市人!
慢下来吧,都市人,慢下来品味生活,品味生活中微小,一晃即逝,却又令人感动的点滴。只追求物质与权利的日子仅能被称为“活着”而远非生活。无止境地追索金钱,永远天外有天的权利构架,只能使人日渐枯索傍徨,迷失自我。法兰西弥漫着的薰衣草气息,邻里之间愉快和睦的氛围,在彼德梅尔心间是他所拥有的最大的财富,他感慨他在乡间所学到的一切知识,“远大于过去城市所给予的”。反观城市中焦虑不安仍至放弃生命的会计师们、着迷于存款数额而早早丢弃人格操守的贪官们,他们快速而又“高效”的生活可曾为他们带来过心灵上愉悦?可曾使他们感叹于生活的美好、生命的伟大与奇妙?慢下来吧,都市人,去寻找那被遗失久远的、真正的生活。
慢下来吧,都市人,惟有不断索要的人慢下脚步,整个社会才能慢下它快得几近超速的步伐。快速前行的社会迫使数不胜数充满意义的事物逐渐衰落甚至消亡,进而使仍存活的一切事物变得整齐化—甚至刻板无比。当“快,再快一点”成为社会前进的第一法则时,碎片化阅读不可避免地取代了严肃文学、数码相机以其快捷方便彻底将胶片赶出舞台,工业化的流水线再也不给精致而优美的“手工制作”留下喘息的空间。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像被狼吞虎咽的豆浆一样,失去了令人着迷于其中的“真滋味”。当高效与快速不再对社会有利反遭人厌恶,这样适得其反的“快”又有什么意义呢?
慢下来吧,都市人,慢下你的步伐,慢下社会的步伐。
不可否认的是,适当的效率与秩序是构建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而过于悠闲的生活态度的确令人萎靡不振。惟有适度减速,偶尔停下脚步,才能真正收获感动自己的生活。而保持一颗发现美与能为美感动的心,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动人。若能在充斥着“高速”“速成”的社会下坚持自己的节奏,最终也许能影响乃至改变整个社会。
慢下来吧,都市人,仔细品一品豆浆的真滋味。
5、别急,亲爱的
席慕容《在南下的火车上》中有句话;“在一切欢乐与痛苦之上,生命仍要静静地流逝,永不再重回。”一日一日地追逐终会使我们在时间的洪流中迷惘而慌张。就像在早餐店喝豆浆的学生,美味只因满足了味蕾和对时间的需求。生活亦如是,只有慢下来,才能真正品味生活的丰饶与盛大。因此,我细味一句:别急,亲爱的。
卡塞尔文献展是全球最有名的展览之一。游客们通常需要华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驻足品赏。他们深信只有时间才能品鉴一切。这些人也是从纷乱红尘中脱身出来的,他们的生活也面临着速度与压力的冲突,但是美需要培养,生命需要滋润,只有时间能满足这一切。同样,人们不远万里到明斯特的阿湖去也不是为了观激流潮涌,浪拍岸礁。欣赏者只是静静坐在湖边,或是品茶,或是细聊,从早到晚,观水临风,赏星踏月。他们说走马观花的旅行无异于浪费时间、力气、和审美的触觉。
由此可见,生命的征途都一样遥远和充满艰险,沿路的风景也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即在于是匆匆流年还是静好岁月。生命不需要我们苦心经营,而需要我们且行且品。走得太快,只见结果而不求过程,可能确实提早一步到达终点,也因行路太急,而舍却了一夜的星光,满树的蓓蕾,如水的月华。所以我仍说:别急,亲爱的。生活是慢火烹调的佳品而非大火爆熟的饱腹之食。
如果不是因为慢笔雕刻,匠刷打磨,布朗库西的《时间之鸟》不会如此光滑圆润;如果不是缓缓前行,层层推进的力量,麦约不会将他的《河流》停住,也就不会有流动的铅质女体雕像中显示出的厚重与量感;同样若不是厌恶快生活带来的浅薄和浮躁,毕沙洛的光影世界不会如此安宁祥和。生活给了我们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却只听不看,在呼啸的风声中前行,在美中迷失自我。其实我们只需放慢脚步,从心里改变观望世界的角度和态度,不觊觎未得之事,由内而外,进而渐行渐缓,才发现原来风景独好,无论是过去迢遥的来时路还是未来的康庄大道都如此迷人。这便是更深一层的慢了。于是,我再劝一句:别急,亲爱的。
克劳德在法国南部定居的日子被他视为一生中最舒畅的时光。他绘睡莲,画亭台流水,小桥人家。他不紧不慢,每日修养身心,观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他告诉我们慢的哲学,慢的美感,因此被后人称赞,歆羡。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他还有一个更为我们熟知的名字。他叫莫奈。
6、人间有味是清欢
林清玄曾感慨到:“生在这个世上,为何‘清欢’如此难觅?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喝豆浆的学生也感慨道:“为何同是豆浆,狼吞虎咽与慢慢品尝,味道却不一样。”其实答案很简单,真正的味蕾,不在我们的舌尖,而在我们心中。我们的心“滋味”了,人间有味是清欢。
无疑,我们的心要细腻,去感悟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细微的幸福。谢霆锋在明星生活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烹饪,《十二道锋味》几乎就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得到好食材,跑遍全港的市场;为了找回舌尖上的灵感,特地旧地重游。民以食为天,在谢霆锋的身上,食物已不仅是能量的来源,更是他精神的享受。一颗热爱美食的心,让他编织出生活的乐趣。
无疑,我们的心要幽静,避开车马喧嚣,修筑内心的菊田。伟大的梭罗离开了喧嚣的城市,住进了自己盖的湖边小木屋。也许,在他看来,离开了毫不相关的人与事,便更能听到内心的声音吧。梭罗他并不是逃离生活,而是走向生活。我们总是被外界一惊一乍的大小杂事所干扰,其实,无论是一次政治领袖的亲民秀,亦或是哪位明星喜得千金,又与我们有多大关联呢?能够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又何尝不是生活的真谛?
无疑,我们的心要柔软,少点计较,多点感恩,微笑面对生活,生活反过来也会报之一笑。在拍摄电视剧被大火大面积烧伤的女星任家萱(Selina),幸运地完成了植皮手术并快速康复着。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更感激生活,感恩生命。她曾在一挡美食节目中分享道:息影的日子让她学会了做菜,让她更有时间品味佳肴与生活。这不正是你给味蕾时间,味蕾才给你真滋味;你向生活感恩,生活才给你真精彩。
“人生在世,竞短论长。却不道枯荣有数,得失难量。”《浮生六记》如是道。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慢下我们的心,慢下我们的步伐。林请玄找到了答案:我们要洗涤自己的心灵,守住自己小小的天地。我想,那位喝豆浆的学生,也一定找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
7、慢一点,体味真滋味
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中的月温润如水,李煜却读出了“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月的无限愁情;陶渊明能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菊的清丽恬静,李清照面对菊却能发出“人比黄花瘦”的感慨叹息;僧志南诗中的“沾衣欲湿的”桃花雨清爽细腻,在杜牧眼中却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凄迷伤怀。
是月,是菊,是雨有所改变?不,只不过是看的人,感的心境变了。就如文中的学生,面对相同的豆浆,他却品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滋味。是心态的改变牵动了他的味蕾,真正的改变,源于他的内心。
《心灵鸡汤》中有则轮子的故事。完整的轮子,日夜不知疲惫的向前滚动。两旁的风景,耳边的声响,渐渐变得模糊——它的眼中,只剩前方。直至有一天,它缺了一块,再也没有办法飞快的旋转,然而,轮子却因此得以欣赏到路边的风景,而轮子那一股脑只想往前冲的心境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放慢的节奏,放缓变静的内心,使轮子能以更加温和含爱的眼睛去看待世界,体味生活的真滋味——我们亦是如此。
索罗远离尘嚣,在安谧的瓦尔登湖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而他也因这份安宁,体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而在米兰昆德拉的《慢》中也曾写到慢所带来的不同体验。昆德拉以骑摩托车的人与慢跑的人作比,揭示出了人在慢跑的过程中得到的更多的道理——由于无法忽视自己渐渐急促的呼吸,变缓变重的脚步等身体上的变化,跑步者更能意识到真实的自我。这种较慢的步伐改变了人们的心境,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自我。
其实,我们放慢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步调,留出的也不仅仅是时间,更多的,是一份对自己,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珍视一切的态度。
唐僧从东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经,跋山涉水,历尽艰险,方到达西天取得真经。有着孙悟空这样一个筋斗云便十万八千里的大徒弟,他却没有选择走着一条捷径,而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取经之路,这反映出来的其实就是唐僧一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处世态度,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平坦与荆棘,他都都怀有一颗珍惜接纳的心。
在高速发展,物质与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赶场式”的生活看似充实而忙碌,事实上,这种仅仅是为了追赶而追赶的生活,以一种盲目与麻木。我们的灵魂往往跟不上身体的步伐,这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快”的节奏,我们应该改变。
放慢脚步,以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
让我们慢一点,慢一点。
8、沉淀时间方能醇厚生活
生活中无疑掺杂着无数杂质。压力、悲伤、无奈缠绕着时间,拨快了指针,加速了生活。若沉下心来,让水中杂质沉淀,时间方能赋予生活一抹新的清甜,让人领悟醇厚的感觉。
其实生活的缩影,恰恰包括了那名学生,那碗眼前的豆浆。鲸吞牛饮,滚烫弥漫过嘴角,尚未沉淀的细小豆渣掠过味蕾,自难品味。但倘若留给时间以自由,让温度离开,让杂质沉淀,这样轻抿一口,方显其本真,方让生活更加醇厚。
若沉淀时间,我想起被包裹在氤氲中的烟雾茶。开水滚入茶壶,茶叶一开始未肯舒卷。若此时牛饮,个中真味失之交臂。唯有放慢时间,让时间沉淀,待一袭水雾飘出,散开后,方显茶叶清脆之本色。此时轻抿,如品味时间,是真正将自己泡开在醇厚的生活中,清香迷人,自不待言。蔡元培先生也曾以泡茶的方式、现象教育学生。若急躁难静,怎能等到茶叶舒卷,茶香袭人的一刻?唯有使浓翠从茶叶中轻吐,渲染整杯清水时,才能真正享受浓茶,青翠心灵。
我想,生活也不过是茶叶从注入到舒卷的过程,真正的成功,需要沉淀下茶叶,沉淀下时间,醇厚的生活即是成功。梭伦厌恶城市的压力与快节奏,逃进山林,开辟家园,在清风吹拂间真正享受醇厚的生活。什么让他得到如此自由,得此一抹醇厚?不外乎是他淡泊的心真正能泡开茶叶,自己便如袅袅升起的薄雾,化散在空气间,舞动在时间外,超脱于庸俗,迷醉于生活。
21世纪的信息爆炸,技术更新伴随着城市令人眼花缭乱的七彩灯光与不堪忍受的轰鸣噪音。人们物质上富裕了,付出的却是心灵上的平静与享受生活的自由。其实,若肯拨慢时钟,理清时间的陈杂,沉淀掉时间以外的杂质,得到的醇厚纵使短暂,却能如美味饶舌,动听的乐曲飘散入心,愈停留愈摄人心魄,愈沉淀愈醇厚生活。
沉淀时间,人们能在普通的豆浆中得到美味,在氤氲淡雾中体会清新,融入山水的画卷,遁入理想的桃源。谁不想在繁忙的地铁站中听到演奏会上才能听到的天籁?沉淀时间,醇厚生活,自然能在喧闹中听到真正的静谧。
&9、我在雨中等你
生于你的怀抱,我的根深深扎进你的胸膛,无论我将走向哪里,双脚立足的地方就是我深深眷恋的土地。中国,我在雨中等你。
我相信人心不假,我相信我在这里我就有家,即使你弃我于不顾。在古浪漫天的风沙中,逝者的声音从未离手,他们朝向东方,苦苦嘶哑,为了一群惺惺相惜的尘肺病人,为了我在的无数个黑暗的飘满巨大尘土颗粒的矿洞,期待着吸引你的目光,把女娲造人的慈爱重新给予我们,让一张张哭泣的皴裂的瘦削脸庞抬起头来就看得见明天,让房间里不再是呼吸机和咳嗽的声音,让这里的人们重新获得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我在这漆黑的雨中等你。
我相信幸福不假,我相信在我的生长之地和在那拼搏之地我终将获得幸福。在无数的城中村中,我会带着看着土地一样欣慰的眼神看着你,即使你没有应允用你温暖的大手给我无畏风雨的力量,即使你没有给我和我身后千千万万的放下农村赶往城市的人应有的权利和保障,我们的子女依然无处读书,我们依然被挂上“外来务工人员”的刺骨的称呼。我依然期待你的目光,期待你放下脚步挽上我们,亲切地叫我们的乳名。我在这茫茫的雨中等你。
我相信爱意不假,相信人心肉长,无论是亲人的爱,朋友的爱,情人的爱还是陌生人的爱。我相信你的一举一动一定会为我的明天做保障,虽然你没有为我做出承诺。在泥泞的山路,在山坡上破败的小棚屋,在三餐不能保证的地方,我们带着“留守儿童”的铭牌一遍遍念着你的名字,祖国,我的祖国。我坐在砖头上凭借用油漆漆过的黑墙认识了你广阔的疆域和版图,我对着简陋的国旗许下过无数真切的愿望。我已经接受到了来自山外的眼光,运送文具的车辆也开进了大山,我相信未来还有更多。我在这蒙蒙的雨中等你。
我们等得起。我愿意慢慢品尝豆浆等待味蕾绽放我更愿意等你。当时间回报我以甘甜,我相信未来的你也会回报我以一颗赤诚的心,一个光明的未来。这场雨不会下很久,等得起的彩虹最美丽。
10、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纪伯伦曾叹道:“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出发。”当越来越多人被时代的浮躁与快节奏所支配,异化成一台台按作息表快速运转的机器,他们已然感受不到风的轻柔,食物的美味以及生来作为人所拥有的幸福。
生活的节奏快,人们不快,便落后。于是随处可见的为赶上班时间而脚步匆匆的白领们;为求片刻利益而不停盘算的商人们;为了考取一所好大学而天未亮就起身学习,脚步速度不只是平常人多少倍的学子们,似乎都在努力适应这个社会,但多数人不知不觉中心也被侵蚀,变得快节奏,甚至于不想不像人的心。
一个快节奏生活的人,可能是成功的,但不是幸福的。他每天忙于生计,按部就班,适应于快节奏,忘记了风拂过的感觉,千金美酒于他不过是借酒浇愁,即使疲倦也不敢停下。
这样的人,便是现代人。现代无古人矣。
古人大多是幸福的。
陶潜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平静生活,尽管并不富足,那抹闲适与悠然都为他的人生增添亮色;李白洒脱超然的生活方式,亦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反观李斯,一生追求功名利禄。他得到了。他后悔了。将亡之际他才明白“牵犬东门”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陆机临终之时才再想听听那“华亭鹤唳”。我们也应该学会放慢自己的脚步。不是让灵魂跟上脚步,而是让脚步跟上灵魂。
当你心躁、快,千金美酒也饮之无味;当你放松自己,让心慢下来,一杯清水也甘之如饴。阿尔卑斯山麓有这么一块标示牌,上书曰“慢慢走,欣赏啊!”被快节奏侵蚀的人们,旅行也毫无意义。一幕又一幕本应映在心里的美景被囚禁在冰冷的机器里,人们以为收获了美景,可被做成标本的蝴蝶,还是蝴蝶吗?慢下来,用眼睛记录风景,在心里的,是一幕完整的风景,有慵懒的云、柔和的风和和煦的阳光。
身处于此,我们无法改变,正如哈佛大学一句校训“我们不能选择自然的故乡,但我们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在这样的时代里,快节奏的人们正如熙熙攘攘的看官,而我们可以慢下来,在这世间做一朵出尘的莲,伴清风而开。
11、从前慢
小店的主人,也许是从木心先生的诗里走出来的,守着黑暗无人的小巷里如豆的灯火和蒸腾的雾气,丝丝甜香慢下路人的脚步,让行色匆匆的人们感受味蕾真实的滋味。
味蕾需要时间,所以今天的豆浆更甜美;生活更需要时间,所以悠然的步伐踏出更深刻的足迹。从前慢,慢的不仅是车、马与邮件,还有在等待中默默酝酿的心。一封薄薄的信,装着一份炽热的情,翻过山淌过水送至一生唯一的爱人手中,信上的折痕都是那么饱含爱意。而那杯被时间催促着落肚的豆浆,味蕾还未与其好好地打声招呼,二者便擦肩而过,也无怪学生尝不出那个中滋味。
从前的慢,寥寥数百字可在一对有情人手里不知厌倦地被读上百遍,而如今一天一句“爱你”也填不上人与人之间深深的沟壑。阿尔卑斯山路上的一句话,人们惊为天人争相传诵。可若是在城市街头劝人慢行,只怕会被当做宣传交通安全而一笑了之。那学生何其有幸,能在一勺一勺的品味中尝到真滋味。慢,不只是慢在脚步,为极致风景驻足片刻转身又匆匆离去,而是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等待收下一封来自远方的信。
水流加快,里头的船也不由自主随波而去,想在涛涛江水里慢下来,绝不是件易事!那么,亲爱的人,请不要让今天快速流淌过去的冲刷走从前悠悠的慢。走得无论有多远,我们总要回头看看,想想为什么而出发,在思考中,自然也就慢下来了。
慢,是为了看到更多的真实,倘若一味驻足不向前展望,过去的终将腐朽。不如,像三毛里中的那棵树,一半深深根植于泥土,慢慢吮饮大地的乳汁;一半肆意张扬在风中。与泥土共生,让时间慢慢流过根系;与风声为伴,让从前的慢为迅疾的风打下牢固的基础。
仔细的品味也许倡导不仅是甜美,还有绵绵的苦。但苦却也恰恰凸显了甜,也将现实呈递到眼前,不为过眼繁华迷醉和烦恼,也不为逝去的美好而哀悼,让人注视着眼前。
我希望,会有一天,一叶落地而知天下秋能出现在每个人的心底。
11、细品时间的幽香
现代生活的车水马龙让我们无暇顾及生活的美好,然而生活正如一壶清茶,以时间慢慢熬煮,以平和细品轻嗅,方能抿出生活的幽幽茶香。
早餐店的豆浆与平时并无差别,有差别的是那位学生给予味蕾的时间的长短。生活无味,难道是生活之错。与其抱怨,倒不如给予自己时间,惟其如此,生活才会奉上它的幽香。
给予自己时间吧!生活终会显露出它的美妙。“诗佛”王维远离了那催人上满发条奋进的官场,将自己的心灵放逐在辋川的田园山水间。在连绵的雨后,在幽静的林间,凝望着白鹭从广袤的水田掠过,细听着黄鹂在阴凉的夏木间吟唱。他为着这宁静的生活而欢欣,为着这无所相疑的生活而舒畅。王维给予了自己时间,与匆忙官场保持距离,而他的田园生活以向他展露出诗意与禅意的精妙。
给予自己时间吧!生活终会散发它的清香。周作人在乱世之中,寻得一叶乌篷船,静坐在帘内一方天地,捧着素雅的陶瓷茶具,看着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寥与白苹,偷的半日之闲,品得乱世生活中平静滋味。沈从文于忙乱之中,寻得一条奔涌湘江,轻摇在记忆的波浪中,回味着边城龙舟赛的热火朝天,高脚楼在山间的错落有致,以及翠翠在回念心上人时脸上的那一抹嫣红。周作人与沈从文没有投入大时代的滔滔江水,他们片坐在将岸边,细品生活之韵味,而生活亦以不绝的清香回馈。
给予自己时间吧!生活的幽香终会沁入心脾,给予你生活的美妙。“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风味终需时间来引诱,“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终需时间来勾起,“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潇洒终需时间来唤出。莫待生活的花瓣凋零,清香淡去,才警觉时间的滋润是多么重要;莫待生活的果实腐烂,碾作尘泥,才惊觉时间的调剂是多么不可或缺。生活或许匆匆,但总有闲暇之时。在闲暇之时,生活便不再吝啬,给予你难以想象的美好。
“芍药花残布谷啼,鸡闲犬卧闭疏篱。老农荷锸归来晚,共说南山雨一犁。”生活的幽幽茶香,你嗅到了吗?
13、时间的真滋味
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曾说:“人生和电影,都是以余味定输赢。”余味,是岁月的回味,是时间的沉淀。换言之,唯有倾注了时间,才能品味到人生的真滋味。
一杯豆浆,于心急赶路者嘴中不过是几口烫舌的热饮,于慢饮细啜者而言,却是氤氲着醇美香气的琼浆。后者,饮的是时间的滋味。
给生活多倾注一寸光阴,生活便多一分温暖富足。古时的绍兴人家有一个动人的传统:于女儿出生之际酿一坛好酒,直至女儿出嫁之际方开坛取酒。此酒因而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女儿红”。“女儿红”之所以被历代文人所称颂,定是因为酒中沉淀了十几载的流年宛转,发酵了少女从豆蔻年华到桃之夭夭新婚之际的美好年华。启开酒坛之际,飘香的不是酒味,是时间的芬芳。绍兴人以时间酿酒,为生活为儿女酿出一坛口感丰盈的佳酿。酒中,有关爱,有祝愿,有希冀,有一切流淌在岁月里的美好。
生活需要时光的滋润,文化更需要时间的滋养才能蓬勃发展。龙应台曾在书中写到:“文化来自逗留——留,才有沉淀、累计、酝酿、培养。”因此,时间的留存才能为文化的生长提供沃土。在欧洲,咖啡馆被称为“诗人的写作间”“艺术家的起居室”。罗马的古希腊咖啡馆,曾有瓦格纳、拜伦、雪莱等文学大家的才情于咖啡香中弥漫;伦敦的威尔咖啡馆,也曾留下斯威夫特的午后清梦与几乎主宰了十七世纪英国文坛的文学沙龙。在许多人眼中,喝咖啡是用来消磨时间的“小资情调”的奢侈品。然而,正是这份对时间的奢侈,换来了文化的富有与精神的丰裕。
梭罗曾无奈感慨:“我们花了一辈子最宝贵的时间来赚钱,换来最不宝贵的时间去享有那一点可疑的自由。”在人们为钱奔命日益匆忙的现代社会,一个名为“睡前一首诗”的微信却悄然走红。读诗,是一件需要耗费时间去品味的事。当人们愿意在睡前花时间读一首诗,其实也是在向无暇喘息的生活争取一份对时间的感悟与珍重。
电影《勇敢的心》中有一句深入人心的台词:“每个人都会死去,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着。”生命需要时间的投注,否则人生匆匆便只如一杯寡淡无味的白开水。而一旦有了时间做调味剂,清汤中亦有了人生的真滋味,我们才真正活过。
14、生活,诗和远方 &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同样的雨,有人看到的是愁绪万千,有人看到的是润物无声;同样的落花,有人欣赏它的缤纷美丽,有人怜悯它的柔美无助;而同样的豆浆,当你以不同的心情去品尝时,其味道也并不始终如一。是的,生活在物质之间,而又在物质至上,是选择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只取决于心灵的选择。
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生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是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总要与物质打交道,总要为物质而辗转奔波,没有人能高居于物质至上,甚至脱离物质而生存,但我们可以选择诗意地生活,以优美的姿态去完成宿命给予我们的任务,去跋山涉水、去翻山越岭、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
物质是生活的基础,而诗意和远方是生活的本质。生活并不等价于生存,
“活”有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清新优雅以及其所带来的愉悦鲜活的之感;而生存是栖居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生物的状态,它是生命的基本状态,并不需要任何心理素质或是更高的精神追求。然而,反观今日的人们,却有无数的“生存者”,在物质之间流离失所,无所皈依,本已心力交瘁却仍不
知疲倦地耕耘着,成为一种常态的存在,岂不悲哉?
总是记起慧能祖师那首小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难道不是对那些热衷于物质而执迷不悟的芸芸众生的告诫吗?佛曰:破我执,破法执破无明。诗意才是甘霖,远方才是归宿。物质带来的是枯燥与沉沦,心灵永远不需要物质来喂养,恰恰相反,在缺乏物质的世界里,心灵才能茁壮成长。
在我看来,在生活的各个维度中,总能找到一维,那是梦想的领地,是诗意的栖息地,他超
脱了物质的三个维度,是心灵生长的净土。《华严经》有云: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请不要忘记,还有诗意的梦想,和美丽的远方!
&14、时间盛开的雨下 &
时间如雨,微微信步之人会懂得它的嘤嘤低喃,如萦萦之词,绵绵不绝。时间是雨,匆匆奔跑之人会被这冷雨打湿了衣裙,或是重重地滑倒,渐渐湮没在时间的荒野里,有如一粒沙,或是一粒尘,像蒲公英的瓣瓣花种,随着长风消散在风中。&
时间如潺潺溪水缓缓流去,人的生命随着时间点点散去。人们明白,世上没有什么时光机,也难以通过什么虫洞回到过去,所以生命是一场随性的表演,或高亢,或低沉;或缓缓,或匆匆,这全在自己的一线念想之间。
生活是用来品尝的,时间是用来生活的,所以,我选择慢慢的生活。豆浆店的老板告诉学生:味道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你。你给味蕾时间,味蕾便会报以真滋味。正是如此,生活正是如此。只有给了生活足够的时间,生活才会把最美的时光慢慢煮老,再暖暖地反馈给你。只可惜在每个人的世界中,生活总是有的,时间却总是少的,所以这种煮不透的生活总是凉凉的,涩涩的。&
在时代的潮流的催促下,不太富裕的人儿们迫于生计,总是东奔西走的,无形中压榨了生活的时间,所以生活也没有什么美好的东西回馈给他们。常常,我们眼中的他们,所谓“生活”
,或许还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生活的定义从檐下听雨的优雅一点一点变成了房子、车子、票子和孩子的重压,养家糊口的小生活固然有滋有味,但却总像黄昏下的彩霞,背后藏着即将离散的预言。
黄昏再美,免不了夜的吞噬;花儿再美,逃不过季节的变化;人儿再美,抵不住岁月的摧残。
匆匆见过后所残留下的,只有孤零零的一段回忆,而回忆中的美,却常常累得人憔悴不堪,形如泪殇。&
木心说过: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是的,是庸常可悲地被生活拽着走,还是勇敢地做生活的主人,
牵着生活漫游时间呢?不如伫立于青草离离之上,凝望晚霞的渐渐黯淡;不如捧着花儿,陪伴它慢慢地枯萎;不如紧扣爱人的十指,等待时间一点一点抚弯彼此的婆娑背影。
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不必早一步,也不怕晚一步,既然恰好赶上,就请别吝惜那一点儿的时间吧,小心地捂着火苗,等待时间一点一点地把生活煮透吧。
&15、所食为何?
一碗豆浆,两般滋味,缘于人,缘于心境不同。所食为何物?是生存的凭籍还是生活的享受?
所食为何事?为匆匆赴下一站,还是为眼前一碗,半日消闲? &
诗人北岛警告众人:“谁校对时间,谁就会突然衰老。”而如今人们不惜衰老频频校对时间,是为能让自己老得风光还是死得风光?他们校对时间,也分割时间,切成合适的大小,套入可抵达成功的公式。而公式化的人,为摄取营养而食,不知品尝,不知细嚼,不知回味,只负责吞咽。他们所食为何物?当你企图告诉他们,他么所食为生存的凭籍而非生活的享受时,只会收获茫然而不屑的反馈。因为他们早已食罢自己的灵魂。
所食又为何?《圣经》中说:“吃劳碌来的饭,谈及食欲,本是枉然。”人们以生存的责任为借口遗忘生活,却也忘了自己为何而食,为何而活,寝食皆忘所求为何?负箧曳屣所求为何?卧月眠霜所求为何?当你从味蕾上剥夺时间,当你从生命中剥夺灵魂,当你终有一日抵达了祈愿的成功,那时你所食为何?琼浆玉液,百般珍馐。可那时你所求为何?不过是遗忘在故
土的一碗莼菜汤。彼时莼菜汤易得,食莼菜汤的时间易得,但你的味蕾已被冷落数十春秋,尝得出物是人非的沧桑,尝不出失而复得的温暖。
何必等到尝不出时再以泪佐味?何必等到经年经事后再挂怀曾被草率对待的美好滋味?所
谓美好滋味,言人人殊,不过是数九寒冬巷尾笼着热雾的小摊上一碗酒酿圆子,不过是春来花发梅英疏淡冰澌融泄后河边一把鲜绿逼人的水芹菜,不过是深夜撂笔不经覃思便闯入脑中的猪脚面线,不过是身处异国他乡遥遥千里依然遗憾挂怀的五彩虾片。
突发的食欲,突发的生活意趣,往往简单而强烈。为何总因各种牵绊而被搁置?
所食为何?所求为何?为何典当眼下的生活预付来日的享受?可知道灵魂可当不可赎,可知道没了灵魂的来日,山水万重,遥遥无期,泯于荒芜,枉然。
一种生活,百般滋味。勿等它们随灵魂久置而变了滋味。给自己的味蕾一点时间,满足生活,满足于生活,回馈灵魂。
& 所食为何?为意趣,为何而食?为生活。
16、从心感受生活
同在蔚蓝星球的包围中,我们路过相同的风景——有人驻足聆听,有人匆忙离去。于是我们生活的轨迹便从此分岔,走近生活或远离生活。而我们大多数是后者,忘记了生和活&&该重新感受生活了,从心感受生活。
木心曾在《从前慢》中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我们都很慢,活得很慢,但却正因如此,我们清晰地晓得我们活着。生活虽然带走快乐,令人悲伤,但我们尚且明白生活还在流淌。而如今,时代坐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世界的运转迅速了,省去了等待的时间,省下了因等待而焦虑的心,也失去了从前的慢、从前的生活。
阿尔卑斯山路上有这么一句可爱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这好似在这么个高速运转的世界突然有个小孩拽住匆忙来往的大人破口而出的一句无理却诚实的话。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幸听到这样的声音然后从漫无目的的飞速中清醒过来,睁开因风太大而久闭的双眸,向一直在向你挥手的花草树木投去一个目光。回归本心,回到生活,感受生活。
纪伯伦曾如是说:“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其实不仅如此,我们还因已走得太快,以至于世界留给我们的印象只有一个擦身而过的身影,渐渐地,你疑惑了,所见之物是一个个模糊的身影,这样的自己真的来到过这个世界上吗?我们走得那么快,连自己都快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生命变成了某一速率上狂奔的质点,一日又一日,直到它突然在某一天某一点安静地消失。
& 墨西哥有这么一句谚语:让灵魂跟上脚步。这不是在说让灵魂也变快,而是忠告我们慢下来,回到灵魂所在的速度,让身旁的风景变得清晰,让风小一点,让心安稳一点。曾经擦身而过的墙角其实有朵花儿悄悄绽放,曾经擦身而过的人群其实有句问候没来得及传达,曾经擦身而过的自己的灵魂……原来它竟然在某一天远离了我们,但一直在等待着我们以适合灵魂呼吸的速度,归来。
清早的火车站,长街里还未褪去的黑暗和普通的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脸上还挂着一丝倦意的店主面带微笑递上了一杯豆浆,我一勺一勺慢慢地喝,味蕾很是满足。
生活也本该如此,用心品尝,从心感受。
&(注:例文均来自网络)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最崇拜的一个人4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