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间谍中国通史读后感感

情报史奇葩:“三面间谍”袁殊传奇_文化读书频道_新浪网
情报史奇葩:“三面间谍”袁殊传奇
  文章摘自  作者:
& 出版社:
  本书简介:在20世纪尘封的历史中,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对革命力量血腥镇压,残酷迫害,他们也为抗日救国舍生忘死,流血牺牲;他们对“领袖”唯命是从,对人民冷酷无情;他们破译日军密码,预报“珍珠港事件”;他们……
  在中国近现代情报斗争史上,袁殊是一位十分奇特的人物,他在抗战前后,周旋于国共两党及日伪势力之间,以多重身份,做过三面间谍,在国民党中统、军统,日本与汪伪以及中共几方面的秘密关系中,纵横捭阖,应用自如。他加入过青帮,在表面上扮演过“汉奸”角色,暗中却又同时兼任国共两边的间谍,他先后坐过国民党、汪精卫的大牢,解放后又曾被错误关押,历经生死磨难,但究其根底,他还是一名中共党员,曾为中共的情报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袁殊,1911年出生于湖北圻春,又名学艺、军光,化名曾达斋。少年时代随母到上海谋生,在极为艰难困苦的逆境中,依靠半工半读,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北伐战争时期,一度投身于北伐军并加入了国民党。大革命失败后,沦落在“狂飚社”当伙计。1929年留学日本,专攻新闻学,后因经济拮据,于1930年冬回国。
  在日本,袁殊接触了一些进步思想,回国后他曾担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常委,参加过上海左翼文艺活动。创办《文艺新闻》,经常发表带有“左倾”观点的作品,他还曾披露了国民党当局杀害“左联五烈士”等重大新闻。袁殊与当时上海左翼文化人冯雪峰、夏衍、楼适夷等都很熟悉,在上海文艺界具有一定的影响。
  袁殊在左翼文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交际才能,很快引起了上海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注意。1931年10月,经中共情报负责人潘汉年的介绍,袁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中共情报系统――中央特科的工作,当时他年仅二十岁。潘汉年对袁殊说:“你加入的是‘秘密’前卫组织,从事的是保卫组织的秘密工作,你要在一切人面前保守组织的秘密,万一你因保卫组织而牺牲了,那只能做一名无名英雄。”袁殊表示接受一切条件。从此,他与中共情报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党的情报工作的需要,根据党组织的指示,袁殊停写了带有“左倾”色彩的文章, 封闭了《文艺新闻》,也不再与夏衍、楼适夷等激进文化友人来往,他渐渐有意从文坛上淡出,并在社会上造成他已消极隐退的印象。
  袁殊的父亲是老同盟会员,在国民党内与当时的上层社会有一定的关系,但袁殊寻机向上层渗透时,并没有依靠他父亲的关系,1932年春,他经表兄贾伯涛的牵线,利用与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社会局局长吴醒亚的同乡关系,成为吴的门客。吴醒亚是中统特务头目,他在中统组织内成立了以“湖北帮”为主的特工组织“干社”,袁殊被任命为情报股股长。这样,袁殊成功地进入了国民党特工组织。又经吴的介绍,他成为“新声通信社”的记者,出入南京政府宣传部门,并结交了日本驻沪领事馆副领事岩井英一,成为朋友。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加强对日情报工作,袁殊有意识地加强了与岩井的关系。岩井英一是日本外务省在中国从事情报工作的资深特务,他和袁殊接触后,把袁殊看做“在华亲日势力”分子。袁殊伪装得宜,与他建立了情报关系,开始接受其每月两百元的津贴,成为“日本间谍”。当然,这一安排得到了中共党组织的批准。1933年,袁殊一度与中央特科失去联系,转而为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工作。1935年,袁殊因“怪西人”事件而被国民党军统逮捕,并经叛徒指认暴露了身份,袁殊满足了他们追查并找来著名电影演员王莹(袁自述当时并不知道王是中共地下党员)及写份声明承认自己过去为中共工作,今后将“拥护蒋委员长抗日”的要求,考虑到袁殊与吴醒亚的特殊关系,同时又怕开罪岩井英一,国民党特工机关以“思想文化罪”, 判袁殊两年九个月的监禁,实际上袁殊在狱中只待了八个月就被释放了。出狱后,为转变角色,党组织同意他再度赴日本留学,成为早稻田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
  1937年4月,袁殊从日本回国后又加入了青帮,拜在青帮“大”字辈人物曹幼珊的门下,成为可以和杜月笙、黄金荣平起平坐的“通”字辈师兄弟。这样一来,袁殊和中统吴醒亚、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帮会都有了联系,是集多种身份于一身的情报人员。袁殊巧妙地利用这种多重身份,广开情报来源,为中共中央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与此同时,他当然也在有选择地为中统和日方提供情报。1937年6月,中共秘密组织负责人潘汉年以八路军上海办事处主任身份回到上海,袁殊在他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重大收获。
  全面抗战爆发后,袁殊在从事情报工作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殊才能,引起了国民党军统的注意。经青红帮大佬杜月笙的介绍,戴笠亲自出马访问袁殊,希望他为军统工作。袁殊将这一情况向潘汉年作了汇报后,潘汉年认为“机会难得,不可错过”。于是,袁殊接受了戴笠的任命,再次变身成为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的少将组长。他一人具有中统、军统、日本、青帮和中共五重身份,是中国情报史上绝无仅有的特例。
  “八一三”淞沪战役期间,袁殊化装成日本学生越过战线到日军阵地侦察,他提供的重要情报使我方避免了重大的损失,上海沦陷后,袁殊奉中共与军统局之双重命令留沪工作,他以军统少将的名义,成立了秘密行动小组,专门惩办侵略者和汉奸,并得到了军统局的奖励。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炸毁了日本在虹口的海军军火仓库。为此,军统给袁殊记了大功。
  1937年上海沦陷后,岩井英一又回到了上海,并成立了一个日本特务机关“特别调查组”,袁殊成为其中一员。当然,这事得到了军统与中共方面的同意。
  为得到军统的信任,袁殊按照军统的部署,在上海积极开展了包括搜集情报、袭击日伪军散兵、刺杀汉奸等活动。1939年初,袁殊参与制订了暗杀原中统特务、时已投靠日本并成为日伪特工总部“76号”头目李士群的计划。正当他们准备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时,因军统上海区负责人王天木的被捕叛变而败露,袁殊也因此被李士群的特工总部逮捕。李士群过去被中统逮捕时曾受过严刑拷打,因而对“两统”恨之入骨。被捕的军统人员如不投降归顺,立即加以杀害,决不手软。袁殊被捕后处境十分危险。生死关头,他抱着一线希望,求救于已担任日本领事官的岩井英一。岩井英一果然以领事馆的名义,以袁殊是外务省系统情报人员为由,将袁殊保释出来,使其避免了一次杀身之祸。
  岩井英一营救袁殊,并非不求回报。而且,从认识袁殊的第一天起,岩井英一就着力培养袁殊亲日,要拉拢袁殊为日效力。果然,当袁殊被安排往百老汇大厦后不久,岩井英一就向他提出要求,要他立即写一篇谈所谓中日关系的文章公开发表,实际上也就是要袁殊公开表态当汉奸。袁殊立即请示潘汉年。潘汉年早已料到岩井英一这一手,他指示袁殊将计就计,公开出面当“汉奸”,打入日本谍报机关。潘汉年说:“我看这是个机会,也许还是难得的好机会,向敌人营垒渗透,在敌垒中建立我们的内线,需要的就是这种机会,你若真能成为汪伪政府中代表一个派别的领袖人物,不但可以起掣肘汪伪政权的作用,获得情报的机会也更多,对革命的贡献更大。当然,这对你个人来说是很委屈的,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要承受亲朋好友的误解和公众的唾弃,清白玷污,名誉扫地。”
(责编:曹佳音)
& 出版社:
更多文章进入&&&
&&|&&&&|&&
猜你喜欢不喜欢这些?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模糊作者书名出版社《史迈利三部曲》之《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在线阅读
[提要]《史迈利三部曲》是英国国民作家、文学大师约翰o勒卡雷以特工乔治o史迈利为主角的长篇间谍小说,展现了史迈利同苏联情报头子卡拉三次巅峰对决的精彩过程。
《史迈利三部曲》
《史迈利三部曲》(精)立体书封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立体书封
  节选自《史迈利三部曲》之第一部《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门开了一半,仍挂着门链,门缝里填满了一个人影。就在史迈利拼命张望屋子里还有谁时,那双像婴孩般水汪汪的眼睛精明地也在打量他,注意到了他的公文包、他溅了泥浆的鞋子,然后眼光抬到他的肩上,窥看他身后的车道,回过来又打量了他一下。白皙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动人的笑容,前圆场研究组女王康妮& 沙赫斯小姐由衷地高兴起来。
  &乔治& 史迈利,&她叫道,一边把他拉进屋子,一边羞怯地笑着,&原来是你这个老朋友,我还以为是有人来推销胡佛牌吸尘器呢,谁知道敲门的却是乔治!&
  她马上在他身后关上了门。
  她是个高大的女人,比史迈利还高一个头。宽阔的脸上一头蓬松的白发。她穿着一件褐色的运动夹克衫,裤子腰部是松紧带的,小肚子鼓鼓的,像老头子一样。壁炉里在烧着焦炭。炉前躺着好几只猫,还有一只灰色的长毛垂耳狗躺在卧榻上,胖得动不了。小推车上放着她吃的罐头和喝的酒。她的收音机、电炉、卷发夹子都用同一个插座。一个长发垂肩的男孩子趴在地上烤面包,一见史迈利进来,他就放下了铜叉子。
  &哦,琴格尔,好孩子,你明天再来好吗?&康妮央求他,&我难得有个老情人来看我。&他已经忘记她说话的声音了。她说话经常像弹琴,时高时低,什么音阶都有。&我放你整整一个小时的假,怎么样?他是我收的一个笨学生。&她向史迈利解释,那孩子还没有走远。&我还在教书,也不知为什么,乔治。&她轻声说,高兴地看着他从公文包中取出一瓶雪利酒,斟满了两个玻璃杯。&我认识这么多的老朋友,可就是他来了。他还是走路来的!&她向垂耳狗解释,&你瞧他的皮鞋。从伦敦一直走来的,是不是,乔治?哦,上帝保佑。&
  她喝酒有点困难。她的手指患关节炎,都蜷缩起来,就像是在意外事故中跌断一样,而且她的胳膊僵硬。&你一个人走来的吗,乔治?&她问道,从运动衫口袋里掏出一根烟来,&我们没有陪客吧?&
  他替她点了烟,她像玩具枪一样举着,手指抓着一头,精明、发红的眼睛顺着枪管看着他。&那么,你这个坏孩子,有什么事情要来求康妮?&
  &她的记忆。&
  &哪一部分的?&
  &我们要回到一个老地方去。&
  &听见吗?弗勒许?&她向她的狗叫道,&他们先是用一根老骨头把我们撵了出来,现在又来求我们了。哪个老地方,乔治?&
  &我带来了拉康给你的一封信。今天晚上七点,他在俱乐部里,你如果有疑问,可以用外面路上的公用电话找他。我想你最好不用那样,不过你如果一定要,他会向你作必要的说明。&
  她原来一直挽着他,这时她放下了手,在屋子里周游了半天,哪里是憩脚的地方,哪里是扶手的地方,她心里都很明白,她的嘴里嘟囔着:&哦,该死的乔治& 史迈利和他的同伙。&她到了窗边,大概是出于习惯,拉开了窗帘的一角,但是外面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引起她的注意。
  &哦,乔治,你这该死的,&她嘟囔着说,&你怎么可以让拉康插进来呢?那还不如让国安局的人插进来呢。&
  桌上有一份当天的《泰晤士报》,字谜栏朝上。每个空格都填满了工工整整的字母,没有一格空着。
  &今天去看了足球赛。&她在楼梯下面的暗处说,一边从手推车上拿起酒杯来喝,&乖威尔带我去的。他是我最喜欢的笨学生,这样的学生不错吧?&她突然夸张地撅起了嘴,用小女孩的嗓音说,&乔治,康妮着凉了。康妮冻僵了,连脚丫子都冻僵了。&
  他猜她是在哭,因此把她从暗处扶了出来,带到沙发旁边让她坐下。她的酒杯已空,他又斟了半杯。他们并排坐在沙发上喝着酒,康妮泪如雨下,从面颊上掉到衣襟上,又掉到他的手上。
  &哦,乔治,&她继续说,&你知道他们把我撵出来的时候,她怎么说的呀?那个管人事的婆娘?&她拉住史迈利的衣领一角,用手指揉着,情绪慢慢恢复。&你知道那个婆娘怎么说的吗?&她换了带兵的口气:&&康妮,你脑子糊涂了。该是让你到现实世界去见识见识的时候了。&我讨厌现实世界,乔治。我喜欢圆场和里面所有的孩子们。&她拿起他的手,想把自己的手指和他的手指缠在一起。
  &波里雅科夫,&他轻轻地说,按照塔尔的发音,&苏联驻伦敦大使馆文化参事阿力克赛& 亚力山德罗维奇& 波里雅科夫。就像你预测的一样,他又复活了。&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陈晨、姜男]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史迈利三部曲
大家都在看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股票/基金&
盘点历史上十大著名间谍(组图)
  这些间谍的故事充满了性和秘密,阅读一下会使你的生活更有趣。(来源:译言网)
  这些间谍之所以在国内外都很出名是因为他们混乱的性生活、丑闻和秘密交易太吸引人了。下面介绍的是历史上十位最可疑、最有名的间谍。
04/22 10:15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读书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连载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历史趣图]盘点历史上形形色色间谍工具-新华读书-新华网
[历史趣图]盘点历史上形形色色间谍工具
| 责任编辑:
  许多设备的特点就如图集里所示。它包括秘密窃听器,或者叫“小虫”。这些窃听器是冷战时期间谍活动采用较多的一个设备,因为那时这些窃听器足够小,可以被藏在任何地方,然后采用无线电来传播和交流,或者记录其他任何可以通过窃听器传出来的声音。本组图来源:大旗网
&&&&&&&&&&&&&&支持键盘翻页&&←左&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史读后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