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国,何为关键所在

  如何打造高等教育强国
论文摘要:由规模增长到质量提高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奠定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力量,世界一流大学是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流大学的发展应该走国际性与本土化相结合、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并重的路径。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世界一流大学;高等教育质量
1999年到2009年,是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十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大进步的十年,毛入学率达到24.2%,大步跨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基本关系在大众化的十年历史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即高等教育发展与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需求的关系、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高等教育自身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换言之,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结构与工业经济结构升级换代的步伐还不相符,根本上是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年)》吹响了新世纪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号角,政府、市场以及其他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期待高等教育在数量扩张的基础上实现质的跨越,为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小康目标,实现民族振兴起到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一、背景: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与大提升
高等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研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必须把它放在更广阔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来考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飞速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受&左&倾思想和政治运动的严重影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错过了一次发展的时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进入了全面改革和迅速发展的新阶段,以1985年中共中央发表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中国开始了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系统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年,以1985年中央出台《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主要是扩大高校自主权。第二个阶段是年,以1993年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思想,建设&国家统筹规划、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改革重点是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理顺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部委之间的办学权限,调整了部委院校,形成了中央与省分级管理,以省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联合办学、合作办学等各种探索。第三个阶段是年,改革重点放在扩大规模,引进社会资源办学方面。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社会资源迅速进入大学校园。第四个阶段自2006至今,规模逐渐稳定,改革重点转向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10年起,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年)》颁布为标志,强调育人为本,大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下一个里程碑。&& ( )
其中,高等教育最显著的变革始于上世纪末,一系列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包括规模增长和一系列重点建设政策的推出,如&211&工程、&985&工程、部省共建、高教质量工程、对外开放与合作办学等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998年是108.36万人,在校生340.8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9.1%;到2009年已招生639.49万人,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将近3 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根据统计数据,2002年我国就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跨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扩招十余年高等教育规模增长了近10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波澜壮阔的高等教育发展为高等教育实现质的飞跃夯实了基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必然带来质量大提升的课题,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办大以后是办强。
二、我国已经进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新阶段
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4%,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以后,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办大的目标,&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中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又吹响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思路决定出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理顺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1.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首先,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建设创新型国家首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在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具有优秀的师资、高质量的教学、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适宜创新的学术文化。其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参与全球竞争、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从大学本身而言,根据WTO服务贸易协定的规定,很多国家开放了高等教育市场,大学必须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从国家发展而言,在知识和信息社会,面对全球化竞争,依靠军事和武力掠夺资源、霸占市场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各国必须凭借自身的创新能力,包括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再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必然选择。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年大发展,已经在规模上上了一个台阶,根据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跨过高等教育大国这个目标之后必然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从另一个角度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必须设定高等教育强国这个新的战略目标,有了目标就会有效率,否则,失去明确目标的大学发展难免会出现随波逐流的现象。&& ( )
2.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我们很难给出一个高等教育强国的普世定义,但是,它起码应该包括以下内涵:首先,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必须适合社会经济结构,必须适合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个体系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金字塔形结构,有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作为领头雁引领其他高校共同发展;一批高水平的普通本专科高校,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建设人才;发达的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大量符合岗位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其次,办学质量高,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校园文化、基础设施都需具备较高的质量,具有较好的绩效。高质量的标准一是在国际可比指标上居世界前列,二是符合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培养的人才和输出的知识应该促进本区域和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有利于人类和平与进步。再次,国际性程度高。大学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在科学研究、学生培养、学校建设和管理上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教师和行政人员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
3.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规模扩张的十年奠定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未来的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必须由规模扩张让位于质量提升,质量提升战略转化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选择之一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领头雁,缺乏领头雁的雁阵会迷失方向,缺乏前进的动力,因此,以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为入口,先进带动后进,引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提升,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务实路径。
三、以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我们的国家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高等教育强国目标正是对社会经济变革的呼应。在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提出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应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应该突出优势,以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为主要突破口,优化资源配置,以一流大学的建设引领&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发展,最终实现&一流&的高等教育质量。
1.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引领研究型大学创一流。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是学校整体实力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主体。要建设一流大学一定要有一流的学科,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不可能出一流的成果。因此,学科建设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核心。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一般拥有结构均衡、门类较全的学科体系,在整体学科水平比较高的基础上,有若干学科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比如哈佛大学的政治学、法学、医学,耶鲁大学的人文艺术学科,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都是世界一流学科。因此,现阶段我们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采取所有工作齐头并进的做法不现实,不仅资源无法保证,也是缺乏效率的,务实的策略应该是在整体学科水平较高的基础上,资源与政策向优势和特色学科倾斜,保证有三五个学科站在国际前沿,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以师资队伍建设引领研究型大学创一流。是否具有学术大师、是否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而师资队伍建设应该两条腿走路,不仅在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在于师德与敬业精神。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认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事其业&,教师的敬业包括爱业、勤业、乐业、精业、创业等基本品质。目前,高校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学术上不钻研,只好投机取巧;工作上没有协作精神,只看重个人利益的实现,甚至还出现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优秀教师应该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既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雄心,也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底蕴。
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引进拔尖人才。吸引和培养应该并重,但在特定时段、特定专业,吸引是第一位的,引进三五个拔尖人才,可以使一个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2]316。一流大学的建设必须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追求资源配置的绩效,对拔尖人才进行重点投资。人力投入在绝大部分世界一流大学成本中都占非常大的一块,在哈佛大学的年度财务报告中,每年用于教师的薪酬和福利占总预算的比例将近50%,剑桥大学每年也是把学校开支的大部分用来吸引精英人才。(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2]316。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核心职能,一流大学要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必须依靠优秀的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学术水平、研究水平当然是大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当前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盛行,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面临严峻挑战,优良的学统、道统形成需要长期的过程,需要代际传递,而损毁它很容易,30年的时间一代人就够了。因此,对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有一种紧迫感。教师正则学生正,教风正则学风正,教师为人师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必须拥有一批具有人格和学识双重魅力、让人景仰的知识分子,他们是&经师&与&人师&相结合的典范,可以为优良教风、优良学风的形成、传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3)师生&从游&,把&创造力&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师生关系的哲理。教育以育人为本,师生心灵相通,彼此间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要强调为师的责任,为师的信念,为师的爱心,教师是&师长&,一定要关心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正如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师生在&从游&中进行平等的互动,教师不能压制学生的想法,不能要求学生把思想统一到自己的学术观点中来,为师的真谛在于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学术看法,允许学生做自己乐意做的事情,真正把&创造力&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 )
3.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文化创新奠基世界一流。继承传统,发扬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文化创新,弘扬中华文化的时代意识,是中国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石。(1)继承传统。中国与西方文化各异,对人与自然、人文世界和自然世界的认识存在很多差别,思维方式也不同。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意味着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与其他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提是对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日本大学有一种称为&会读&的读书法,很多学生一进研究生院就开始这种会读的训练,从较为浅显的文本开始,然后渐渐攻读生疏又深奥的文本。这种会读活动从做研究生时期一直延续到教授任职期满退休,从不间断。比如,京都杜诗的会读活动40年没有中断,学者们把所有的杜甫和白居易的文本一字一句进行解读。他们的《六祖坛经》的会读也是世界闻名的。蕴藏在经典中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其价值超越时空的界限而亘古长青,应该以虔敬的心情对经典文本进行理解、诠释、研究,而不是站在现代人的高度,带着现代人的傲慢姿态来解读经典著作,通过对这些蕴藏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原著的诠释,让学生们获得智慧启迪和超越时空的心灵升华。(2)文化创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沟通历史与现实,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寻求启迪,同时要具有时代意识和世界意识,开阔视野,把握社会经济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脉搏,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创新文化,并通过文化育人把新文化、新思想传播、传承下去。
4.加强国际性建设。国际性是大学竞争力评价中被引用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大学发展的历史和国际经验看,广泛的国际交流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加强教师、学生和高级行政人员的国际交流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获得国际前沿的学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以人才培养为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阅读世界文化经典著作,比如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康德、亚当&斯密、托尔斯泰、泰戈尔等的经典著作。人文经典的阅读和讨论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实现心灵的沟通,学生只有接触不同文化的经典,才能深入了解世界文明。另一方面,还要给学生感受多元文化的机会,如海外学习、短期交流等,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以外,能够开阔视野,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目前,国内有不少研究型大学提出要让1/4的本科生有出国交流经历,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因为,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是提高学术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路径,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着眼点,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
当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还有更加广泛的内涵,但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引领高等教育发展,是我们做强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自公元前西汉设太学,至百年前,现代大学制度引入中国,两千余年中国大学的使命在不断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21世纪中国大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坚持国际性与本土化相结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必将为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作者:胡莉芳 来源:网络
相关博文:
评论 (0条)
抢沙发,第一个发表评论关门在家看黄片也犯法?哪条法律规定的? - 有话大家说 -
function popScroll(){
var bbspo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bspop");
if(bbspop) {
bbspop.style.top=(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document.getElementById("bbspop").offsetHeight-20)+"px";
bbspop.style.left=(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Left+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document.getElementById("bbspop").offsetWidth)+"px";
function hidePop(){
document.getElementById("bbspop").style.display = "none";
window.onload=showP
window.onscroll=popS
window.onresize=popS打造高等教育强国,何为关键所在?丨思客
中国资深外交官、双语作家
图为北京大学未名湖风景
躬逢盛世,幸莫大焉,抚今追昔,善莫大焉,我这几年常作如是观。最近,欣闻国务院正式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几有杜子美“漫卷诗书喜欲狂”之感。
  该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到2020年,一批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纵观世界近现代史,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在高等教育落后的情况下,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双一流”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也是国家对当今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
  于民而言,今后那些企盼子女“金榜题名”于世界一流名校的天下父母也大可不必再挥金海外,让孩子们远赴重洋,背井离乡:因为,中国将会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中国学生不出国门,即可享受到与海外一流名校同样的“待遇”,在全球顶尖学府中畅游学海,学业有成。
  推进“双一流”建设,打造高等教育强国,何为关键所在?窃以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重在“人才”二字。“世界一流”不是自封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体表现在,是否拥有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队伍、师资力量,及能否持续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人才强校是根本。
  今年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归国60周年。论及我国的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很容易联想起钱学森与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曾说:“……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既然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杰出人才?钱学森本身的成才之道即可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重要参考。因钱、厉及我岳父施家均为世交,故我对钱学森的成才之道颇有一些切身的了解。
家训为先,治学治家
  良好的门风家教是钱学森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杰出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晚年常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的父亲”。父亲钱均夫(名家治)的确在钱学森人生的起步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父亲,钱均夫并非奉行中国传统家长制文化、高高在上的父亲大人,而是毫不掩饰爱子之情的一名典型慈父。据钱均夫的挚友,我大伯父厉绥之(名家福)回忆,钱均夫十分疼爱钱学森。大伯父回忆说,钱学森儿时很怕雷声,每逢天空打雷,钱均夫总把儿子搂在怀里并用手捂住他耳朵。没想到从小怕打雷的孩子,长大后竟然成了中国的“导弹之父”。
  由此,我不禁联想起近年来流行的所谓“虎妈”、“鹰爸”的做法——硬是要违背幼儿的天性,视孩童特有的脆弱稚嫩为胆怯懦弱,非要惩罚式地给孩子“练胆量”,不是寒天跪雪地就是扔下深水池,除了能够吸引眼球炒热自己的畅销书以外,真的能作育英才否?愚以为不然,至少对怕打雷的孩子加以温柔呵护并不会让他成为一个懦夫,日后钱学森突破美帝层层阻挠归国报效,不也是铮铮铁骨,英勇无畏?幼苗该当嫩弱,大树方能参天,那些哗众取宠的父母,究竟是教育孩子还是自我营销,真有必要好好想个清楚。
  钱学森母亲章兰娟是杭州大家闺秀。她性格开朗,知书达理,心地善良,聪颖过人,颇有几分数学天赋,心算很快。据说钱学森儿时常同母亲做心算游戏。他的聪明智慧可能也继承了母亲的优秀基因。钱学森在回忆他母亲时说:“我的母亲是个感情丰富、纯朴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个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孩子行善事的母亲;母亲的慈爱之心给了我深远的、连绵不断的影响。”
  钱均夫夫妇二人对独子的培养,倾注了全部心血。他们一贯主张要儿子多读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钱均夫在儿子赴美前,还特意为他准备这类书籍,提醒他在国外攻读专业之余,不要忘记阅读这些典籍。2005年3月,钱学森在北京301医院曾深情地谈道:“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
  除了让孩子广泛涉猎,浸润在多元化的熏陶和滋养之中,钱均夫也十分重视对孩子采取宽严相济的教育方法。但其“严”并不是一刀切式的令行禁止,而是充满“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求实精神和民主色彩。据家人回忆,当时少年钱学森若要看某部电影,必先要向父亲提出,由钱均夫先到杭州城站电影院去看过一遍后,再告诉他是否可去看。此外,钱均夫在教育儿子方面一直坚持亲力亲为,因此无论出仕何地,时间长短,他均是携眷同行。由此可以看出钱均夫在子女培养上的慎重和细心。
德育为本,立德树人
  《礼记》中有云:“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对此,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深入浅出地进行过阐述,他认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纵观钱均夫一生,他虽是一名留学归国的现代教育家,但其教养爱子以及教书育人之道,处处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德育为本的上述教育理念。据家人相告,钱学森回国后,专程去看望了我大伯父厉绥之与家父厉麟似(名家祥),并当面叩谢,盖因其儿时曾患脑膜炎,攸关性命,是在大伯父的协助医治下才得以痊愈,而其年少时,先父亦曾对其多有指导和帮助。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不仅体现出钱学森个人不忘故人当年之照拂的感恩念旧,也足可见钱氏家族重视德育的门风素养和家教传承。
  正是因为父亲以身作则所传授的人生之道,钱学森在面临是选择美国的优渥物质条件和个人锦绣前程,还是选择回国后的艰苦条件和艰巨任务的时候,才能不顾一己之私利,宁可遭受围追堵截和冤狱软禁也要存报国理想、全民族大节,并最终为新中国创造了奇迹,从而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格局和历史发展,像祖先那样保国安民,成为亿万人的英雄和楷模,也续写了整个家族的传奇史诗。
  反观与钱学森同一历史时期的,同样具备盖世才华的一些科学家,却因服务于纳粹,坏掉了做人的根本,其绝世本领不过用于制造毁灭一切的战争机器。他们终因德行有亏,有些成为战犯身败名裂,即使未受惩罚的,也终不免遗臭万年。
  这些年来,每每有境内外媒体报道,因为不会处理嫉妒或失望等情绪问题,门门全优的中国学生在外国高校持枪杀人、自杀,更有成绩优异的学生投毒残害同门或干脆挥刀乱斩,血溅校园。在对这些学生的口诛笔伐中,也有一些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有的的确振聋发聩,比如,有文章指出我们现在的教育,再没有培育出什么大师级的人物,令我深有感触。
  的确,每年数理化奥林匹克奖牌我们都几乎包揽,各类考试全优满分的学生不知有多少,可是这些人又有多少能成为真正创造历史,造福民众的大家?应试教育不知扼杀了多少自由灵魂对未知的探索。因此小儿少年贪玩逃课之际,我竟没有以乐羊子妻停机之德劝喻向学的动力了,这正是最为可怕之处。
  窃以为,若要培养出钱学森这样真正的大师级人物,须得提供真正深厚的沃土给幼苗,让它深深扎根,缓缓生长,尽量吸收营养,才能有朝一日看到参天大树的茁壮。而揠苗助长、填鸭催肥之术,终会消化不良,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然而当前在升学压力(这往往给学校和老师带来追求还是牺牲效益的选择困难)和就业压力(这给父母和孩子带来的是理想与现实的选择困难)面前,太多人屈服了,忘记了人性的本真,抛掉了教育的根本,追逐着某些片面的成就,其实透支的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前不久,小儿母校清华附中迎来百年校庆,一时间传为盛事。众人皆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但若要坚持做到,实属不易。我固然惭愧自己当年借口忙于工作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却又庆幸妻子并非“虎妈”,能让儿子依其天赋,自由发展,对其个人爱好予以鼓励而不加鞭笞;结果他反倒成为该校百年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一级西洋乐器艺术特长生。我更要庆幸这所老牌名校教育有方,强调德育,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就要求学生自己把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摆正,要做到道德为先,努力把自身修养做好,以便在将来肩负起成为中流砥柱、造福社会的重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才培养关系的不仅仅是一流高等教育建设的大计,更是民族富强、大国复兴、国人梦想成真的动力源泉。以钱学森之成才之道为鉴,每一个学子的德智均衡,每一个家庭的门风熏陶,每一所学校的立德树人,看似涓涓细流,最终却将汇聚成大江大河,给民族血脉的奔腾不息和发展壮大带来源源不绝的巨大推动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此笔者惟愿读者诸君从自己一人、一家做起,共同做好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若此,跻身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让全民族共享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将不再是梦想。
责任编辑:徐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何为贤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