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改写补写

秦汉文学(陈骞)-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
秦汉文学(陈骞)
《中国古代文学》(一)教案(讲义)
课程性质: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专业课。
教学目标:掌握秦汉时期文学发展的规律,学习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学方法:以讲授,作品阅读为主。
教学进程:
按总纲要求执行。
教学资源:
1.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作品选:郁贤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多媒体资源:自制PPT文件。
第二编&& 秦汉文学
一、教学目的:
掌握秦汉时期的社会、思想状况;把握此时期文学的脉络;掌握此时期文学的总体特征。
1.知识目标:认识秦汉时期社会文化情况,掌握秦汉时期文学发展情况。
2.能力目标:分析文学与社会、思想等因素互动的过程。
3.人文目标:秦汉时期文学与文化现象的得失。
二、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讲授。计划课时:3课时。
三、教学重点:
掌握此时期文学的总体特征。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提要: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 献纳辞赋的风气 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 游学游宦的兴盛 [P131]
汉代对文学典籍的重视
武帝时独尊儒术与汉代经学(经学详第三节),汉人治经与整理典籍有很大功劳。
汉之君臣多好辞赋,&汉人实是楚之精神&(详第二节)。
养士的遗风与推崇文艺享受。如汉初诸侯楚元王刘交、淮南王刘安、河间献王刘德等处都形成了学术中心。门下聚士数千。
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礼乐治国的传统;上有所好和下必甚焉。
士子游学游宦之风,经过两汉积累,汉代士人进身之路多通过州郡举荐,厮身宫阙之下的愿望是很强烈的。中央政府太学聚集中大批士子,是官僚的后备梯队。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执政,士人断了正常的入仕之路,先有清议之论,又遭党锢之祸,清议转成清谈。士子之出路也只能是到各州郡&打秋风&、做幕僚,依附地方官僚或地方势力。
第二节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提要: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 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理想 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 批判与赞颂的更迭 文人的独立和依附 从浪漫到现实 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 [P134]
汉代文学主要样式&&汉代主要文学样式有汉赋、散文、诗歌三大类。
汉代文人的大致情况&&西汉初文人多有战国纵横家脾气;西汉中期至东汉中期,文人大多生活在宫庭之中,又大多有经学渊原;东汉后期,社会矛盾突出,文人多有耿介之气。
审美意向上,汉代人向往壮丽恢宏,虽受经学矫正,犹有浪漫玄想之好。
第三节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提要:作家群体中的经师儒士 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 文学的重摹拟和经学的固守师法家法 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 经学与汉代文学思潮 [P137]
两汉经学概述:汉初重黄老之学,楚地文化气息是比较明显的。至武帝时董仲舒、孔安国等人才使儒术倡盛起来。汉儒之学,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种思想,形成&杂霸而治&、&外儒内法&的特点。
&战国时就有博士,秦汉承袭此制,也设立博士官。博士是掌管典籍簿册的咨政议政官员,诸子、术数、方技等都立博士。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置五经博士。此后,博士的职位就只有被官方认可的儒家五经大师才能担任,其他学派虽然没有像秦代那样被明令取缔,但已不能取得官方学术的地位了。&[1]
经学分今文经学派、古文经学派。今文经学派执着于&微言大义&,有寻章摘句、神学化的倾向;古文经学派在汉末声势才大起来,重于训诂征事。
经学笼罩文学:官方提倡经学,儒经立于官学,使经学成为文人的进身之阶。汉代官僚主要采用州郡举荐的方式选拔,品德修养与经学研修成为士人努力的方向,因而使学术支配文学,经学更支配一切。东汉继先秦以来,实用性仍占了文学的主导。
经学的利弊:可以把经学看作儒学的具体表现。经学重视对古籍的学习研究,好的学风容易传承下来。也使封建国家对文人思想的控制加强,也有的儒士拘于门户之见,思想走向僵化。
第四节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提要:赋的多源性 辞赋的分工与合流 从《史记》到《吴越春秋》 五、七言诗的孕育 汉代文学的分期 [P139]
文章的演变:
文章意识在汉代的逐步清晰
文章形态从先秦的文史哲杂糅,到其在汉代的逐步分离
文章观念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
汉代文学的分期:
汉代文学的分期与其社会发展的分期有内在的联系。
两汉之前期(高祖至景帝,前206~前141),是汉代社会的上升期。西汉中期(武帝至宣帝,前140~前30),是汉代社会的繁荣期。西汉后期至东汉中期(元帝至和帝,前29~106),是汉代社会的平稳期。东汉后期(安帝至献帝,107~196),是汉代的衰微期。
汉代文学的发展变迁也可以由这四个时期分开,特别是汉散体大赋的发展,与此密切联系。
汉赋的产生与发展:
不同情况下,对&赋&的理解有偏义。
首先,汉赋与楚辞关系密切。
其次,汉大赋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再次,赋的发展基本与文的走向一致。
汉代散文:
汉代散文从内容上看,可分为四类。
一是政论散文,二是史传散文,三是记事散文,四是抒情散文。
汉代诗歌的两种走向:
汉代诗歌本以乐府收集的&歌诗&最有名。
汉代个体诗人的创作,应注意乐府文人诗,东汉末文人诗。
五、学术信息
汉代社会情况&&秦以苛法治国,汉初文景之治以休养生息出名,其实景、武二帝亦颇以&忍而好杀&出名。&汉以廷尉主刑狱,而中都它狱亦不一&&《张汤传》苏林曰:&《汉狱注》狱二十六所。&《东汉志》云:&孝武帝所置,世祖皆省之。&东汉洎唐,虽鞫囚非一处,然不至如是其多。国朝但有大理台及台狱。&[2]考汉臣死于法者颇众。
六、作业:
练习:以二元图表归纳汉文学概况。如果可能,引入汉代思想、社会状况的变迁。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秦及西汉散文总体情况,掌握有代表性的作品。
2.能力目标:分析秦汉散文内容与形式的时代特点。
3.人文目标:秦及西汉散文的当时意义。
二、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讲授。计划课时:3课时。
三、教学重点:
学习贾谊的政论文,进而认识西汉初散文特点。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吕氏春秋》
提要:成书过程及体例 平实畅达的文风 [P144]
掌握:《吕氏春秋》的作者情况;此书的体例&杂家思想&、《察今》篇的思想倾向。
完成于统一前的《吕氏春秋》。这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著作。它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故后世又称为&吕览&。它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先秦时代的文献和遗闻佚事。它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最见条理。和先秦其他诸子散文一样,它往往以寓言故事为譬喻,因而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例如《荡兵》、《顺说》、《察今》等篇都有这样的特点。
第二节李斯的散文
提要:辞采繁富的《谏逐客书》 体制独特的刻石文 [P145]
李斯《谏逐客书》又作《上秦王书》,见于《史记&李斯列传》。其实就是战国说士之作。其特点有二:
一是条理性强,逻辑清楚。先用史论,次用对比,再加总结深化,富有论辩性和说服力,是先秦诸子散文实用主义的延续。
二是辞采华美。文中大量运用排偶、铺陈,以&而&&不&&非&等情感强烈的语辞、以及四六短句,造成铿锵有力的节奏、流畅横肆的气势。李兆洛谓其为&骈体初祖&。对后世奏疏写作有一定影响。
李斯刻石文对碑铭的影响也很突出,可称秦一代之文学&&即使人们多谓秦无文学。其文气势雄伟,以典雅浑朴为重,具有法家风范。秦有一些刻石文,如泰山、琅玡、之罘、会稽等处的刻石文,大都也出于李斯之手。内容歌颂秦王功德,形式则模仿雅颂,都是四言韵文,但多以三句为一韵。秦刻石文是现存最古的碑文,对后世碑志文有影响[3]。
第三节贾谊的政论文
提要:从陆贾到贾谊 《过秦论》的战国策士遗风 从贾谊到晁错 [P147]
1&&&& 陆贾
陆贾亦擅长政论文,事高祖,作有《新语》十二篇,现已散佚,多有伪托[4]。
2&&&& 贾谊
据说其所著文章有58篇,刘向编为《新书》,已残。
贾谊文章亦有战国余风,纵横捭阖,重铺张渲染,气势充沛。代表作《过秦论》三篇,提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实为汉初之良方。《陈政事疏》则被誉为&万言书之祖&。可以说贾谊是这一时期出色的文人与思想家,他的思想及文章对后世都很有影响。
贾谊提倡&农本&,主张削弱诸侯,限制豪强,加强中央集权。其散文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专题政论文,如《过秦》篇;二是疏牍文,如《陈政事疏》;三是类似于&说&的杂论,《新书》后六卷的&连语&、&杂事&大都属于这一类。
3&&&& 晁错
晁错思想与贾谊相近,文风则较为朴质恳切。《论贵粟疏》与贾谊《论积贮疏》都提出重农抑商的观点,对封建时代经济政策有明显影响。
总观汉初散文,以政论、疏奏最为出色。所论多为史鉴、时事。文笔承战国余绪,讲究气势与逻辑性,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四节《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提要:《淮南子》 董仲舒、刘向的策对叙录 西汉散文的演变 [P150]
1&&&& 淮南子的成书及其内容
联系:《吕氏春秋》的情况。
刘安雅好辞赋文学,此书也是养士之风的结果。其中道家与阴阳家的思想比较突出,虽非浪漫的文学,但确得《易》《庄》新奇诡饰的神采。
西汉初还有邹阳,曾是吴王、梁孝王门客,著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等,文章有战国余风。
2&&&& 西汉中后期的散文作者
董仲舒的策对及&学术论文&并不以文采见长,而其思想为汉儒所宗,其人在经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
刘向在目录学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散文,有短篇小说意味的《说苑》《新序》《列女传》,也有好的疏奏传世。
联系:我们知道哪些作品是刘向编集的,他自己有什么创作?
西汉书信体散文多以自言其情为主,可命之曰&抒情议理散文&,其中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千古名篇,感情激越,真挚动人,也是古代文论及史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其他如司马相如《喻巴蜀檄》、《难蜀父老》可归入疏牍文,东方朔《答客难》等可归入情理散文。而东方朔、扬雄之作带有游戏意味,值得注意。桓宽《盐铁论》六十篇是前81年昭帝时一次会议记录的加工,后来班固的《白虎通义》也是此类。
西汉散文多取自史传,本无题目,后人选文时加了题目,所以多有同文异题、同题异文的情况,参阅作品资料时须加分辨。
五、学术信息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六、作业:
1.练习:选读《吕氏春秋》作品,简述作品的艺术风格。
2.简述:按时间顺序概述西汉散文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3.练习:殷周青铜铭文与秦刻石文内容的比较。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掌握西汉赋体的发展历程;了解贾谊等主要赋家的情况。
2.能力目标:学习《子虚赋》,理解其特点。
3.人文目标:认识&赋家之心&&&社会对作家审美取向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
作品阅读,讲授。计划课时:3课时。
三、教学重点:
从《子虚赋》看散体大赋的特点。教学难点:《子虚赋》释读。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骚体赋及&九体&
提要:贾谊&骚体赋 &九体& [P155]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
贾谊与汉初骚体赋的创作&&贾谊自伤经历似屈原,其作品对屈骚的学习是很突出的。《吊屈原赋》《鵩鸟赋》明显带有楚辞的影响,或称为骚体赋,如音乐性、抒情性,甚至手法、语言风格,二者都很相似。
第二节枚乘和&七体&
梁园文学与枚乘梁园文学群体[P157]
西汉初梁孝王武仿战国养士之风,招纳宾客,门下聚集许多文学之士,如枚乘、邹阳等,形成很有影响力的文学群体,尤以辞赋创作为长,称为&梁园文学&。这种情况在汉初诸王宫廷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前所述《淮南鸿烈》成书背景与此相似。
这些依附于诸侯的文士精神上还是比较独立的,既有热心政治的心态,也有较好的文学功底。枚乘是这类赋家的突出代表。
《七发》的特点:枚乘代表作《七发》,对先秦文学有多方面的借鉴,如思想上借鉴了道家的养生之学,艺术了借鉴了楚辞、荀赋铺排、假设问答等手法。汉大赋的特点在《七发》中得到完全的表现,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
《七发》以七段成篇,七层意思渐次推进,前为后之铺垫,最终达到高潮。《七发》假设楚太子有疾,吴客往问的谈话。李善以为&说七事以启发太子&,首段指出楚太子的腐化享乐、安逸懒惰是贵族子弟的病根,接着吴客分述音乐、饮食、车马、宫苑、田猎、观涛等事,目的是由静而动,由近及远,一步步启发太子,诱导他改变生活方式。
此种逐层递进的结构利于表现作家在词藻、艺术构思上的造诣,后世多有模仿,形成特有的一种赋体&&七体,又称七林。如傅毅作有《七激》、张衡作有《七辩》、曹植作有《七启》等。
第三节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
提要:武帝朝文坛盛况 东方朔和枚皋 卓立一世的司马相如 [P160]
司马相如所处武帝时代,是两汉最强盛的时期,也是两汉文学最繁荣的时期&&当然,也是汉赋发展的高峰。这时期的文人,既有较强的个性,也受到时代的感召,有着张扬、积极的精神气质,希望能成就一番功名。时赋作盛况参看教材注。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司马相如除作有《子虚》《上林》二赋,并作有骚体《长门赋》(是宫怨题材之先河),《大人赋》(迎合武帝求仙的口味,是游仙文学之列),《哀二世赋》等。《汉书&艺文志》录司马相如赋29篇,今存6篇。
《子虚赋》和《上林赋》:两赋描写的对象与贵族生活相关,与空前强盛的国势相称,内容注重繁华、壮丽的场景铺陈。在语句上也宜于朗诵。
汉大赋的辞藻十分讲究,赋家都有炫博耀奇的倾向。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等人,或因解经之风的影响,或就是为了文章辞藻,在小学上都有较高造诣&&汉代小学成就也是比较突出的。这使文学表现力得到拓展,但有时也造成繁缛罗嗦的毛病。
《子虚赋》选讲。
第四节扬雄四赋
扬雄,少时追慕司马相如,作有《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后二篇即是追模《子虚》《上林》而作。扬雄四赋[P163],亦颇有特点。他的作品体现了此时期人们对&辩丽可喜&的追求。扬雄之大赋特征典型,而典丽深湛、词语蕴藉是其个性。扬雄晚年反对过分追求大赋的形式之美,提出&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的概念,一方面反映出儒学影响的加强,一方面也是社会状况变化决定的。
第五节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提要:宣、成之世仿汉武故事 赋的题材的扩大 王褒《洞箫赋》[P165]
武帝时,有东方朔作骚体《七谏》、《非有先生论》,散体《答客难》。属志向远大而终不得重用的一类。
枚皋也处于武帝弄臣的地位,&其文骫骳(b&i),曲随其事,皆得其意。&(《汉书》本传)。其作都是&谈笑嫚戏&之作,后来自己也&自悔类倡&,其赋不传。
宣成之时,因为帝王的喜好,赋的创作仍然兴盛。主要赋家有:
王褒,以《洞箫赋》著称,这是汉人较早的咏物赋,与荀子五赋同类而不同义。其游戏之作《僮约》
刘歆,歆为向之子,其作《遂初赋》是述行赋的类型,在楚辞中,这类作品有《哀郢》,后来东汉有班彪《北征赋》、汉末有蔡邕《述行赋》等。
附:对汉赋的评价问题
散体大赋的政教功能与美学价值之间存在矛盾:关于&劝百讽一&。
汉赋的美学意义:汉赋高度的修辞意识与修辞技巧,对汉文字的审美效果的充分发挥。
五、学术信息:
《七发》开创了&七体&这一形式,对后来赋体创作影响:《容斋随笔&卷七&七发》:&枚乘作《七发》,创意造端,丽旨腴词,上薄《骚》结,盖文章领袖,故为可喜。其后继之者,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崔骃(yīn)《七依》、马融《七广》、曹植《七启》、王粲《七释》、张协《七命》之类,规仿太切,了无新意。&&东方朔《答客难》,自是文中杰出,扬雄拟之为《解嘲》,尚有驰骋自得之妙。至于崔骃《达旨》、班固《宾戏》、张衡《应间》,皆屋下架屋,章摹句写,其病与《七林》(傅玄)同,及韩退之《进学解》出,于是一洗矣。&[5]
六、作业:
1.简述《子虚赋》的体制特点。
2.思考:文学史上&马扬&并称,比较二人的异同。
3.简论:为什么赋这一种文体会在汉代盛行?
4.练习: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分析汉大赋的美学价值。
5.论文:汉初黄老思想在文学上的表现。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思想;掌握《史记》的体例特征(术语概念)。
2.能力目标:赏析《史记》选文的艺术特点,认识其影响。
3.人文目标:体会《史记》思想、内容的历史价值,并提出评论。
二、教学方法:
讲授,阅读,讨论。计划课时:6课时。
三、教学重点:
《史记》的内容特点及艺术特点。教学难点:结合《项羽本纪》掌握对《史记》的综合评价。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提要:家学渊源与转益多师 博览群书与漫游交往 从立言不朽到发愤著书 [P170]
司马迁在青年时期,既受到史官世家博学家风的影响,因其家庭的特殊性(先秦以来,史官常是父子相传的),他能看到国家收藏的图书,又向儒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等人学习,使其具有了深厚的功底。在走入仕途后,又有机会游历天下,几乎走遍了当时的中国。前98年,因李陵之祸被处宫刑,之后主要精力都用于写作《史记》。其人生大致与武帝的统治相始终。
归纳起来,司马迁一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发愤著书。
司马迁的思想:其父司马谈崇道家思想,著有《论六家要旨》阐其主张,对司马迁很有影响,其文风即有道家自然之美。迁师从今文经大师,在当时环境之下,又接受了儒家思想。而其人又颇有个性,不妄推儒道,有一些个人的思想,如对侠的向往,可能来自于楚人精神;对民众的同情,可能与其身世有关,也可能来自墨家的影响;批判、求实的精神,则是史家传统的体现;不耻言货利,则当时及以前还很少有人有此胆量。说起来,也是战国以来杂家思想的特征了。
了解史迁的生平思想,主要依据于其自作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及东汉班固为其所作的传。
《史记》的写作情况:司马迁修《太史公书》,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承父命修史,构思已久,准备充分;二是为歌颂大汉声威,发扬史家传统,欲以&成一家之言&;三是以史官身分修史,获得材料是有优势的,却又可以不受外界诸多因素干扰,基本可以言所欲言。
《史记》在学习前代史籍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开创了纪传体的史书体例。纪传体以历史人物为单位组织成书,以一人一生中重要事件连缀成篇,以此反映历史。如此可以避免人物、行事的破碎,也充分体现了人创造历史的意义。在文学上,利于叙事写人,结构合理。
《史记》中,十二《本纪》记帝王,三十《世家》记诸侯,七十《列传》所记甚杂,有各色人等。这都是纪传体例。十《表》是大事记,八《书》是专题史,是纪传体的重要补充。《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本纪&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为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
第二节《史记》的叙事艺术
提要:结构框架 叙事脉络 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 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 [P173]
与封建统治模式相统一的结构框架:司马迁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与汉帝国作为第一个统一强盛的封建帝国相适应的。承袭先秦史家为统治者进言的传统,司马迁力图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并反映时代的朝气,因此其书的结构框架也是汉帝国统治模式的影射。如等级制在三种纪传方式中体现出来,而&本纪&更有&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含义。
纪传中的叙事特点:司马迁叙事注意详略得当,明显学习了《左传》等先秦史书的创作艺术。又如叙事脉络与抒情线索的结合、寓议于叙的风格、插叙倒叙等多种突破时间地点限制的叙事格式,并非史迁独创,而为其运用自如。班固不同意司马迁的许多见解,但也称赞司马迁是&良史之才&,内容上&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艺术上&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为了避免重复,或为了突出人物主要特点,可能也是为了避免一些敏感问题,司马迁在纪传体的剪裁中运用了&互见法&,即数人共同经历的事件,只在一人传记(本传)中详写,在其他人传记中略写或不写。这方面的例子如对项羽的负面评价,不在本传中写;&鸿门宴&一事,详于《项羽本纪》、略于《高祖本纪》,而在《留侯世家》中,则以&语在项羽事中&一语带过。又如刘邦的丑陋面,放在《高祖本纪》中不方便,乃于《项羽本纪》中写其不顾亲情、出尔反尔等事;项羽的缺点,于本传中写有损其英雄形象,则于《淮阴侯列传》中借韩信之口指出他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具体的叙事手法:也许因为遍游天下的影响,也许因为盛世繁荣的影响,司马迁对壮丽、豪健的审美意象比较感兴趣,丝毫无宫庭文人的柔气。
除教材提到的几个方面,最值得注意的,是他既好吐纳激荡个人情感,又对情节曲折有意为之,甚至追求一种戏剧效果,这并不仅是&对复杂事件的驾驭&,已超越纯粹的史学要求。篇末&太史公曰&则是文史结合的典范。
同时,也继承了春秋笔法。顾炎武《日知录》:&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
第三节《史记》的人物刻画
提要:入传人物丰富 个性与共性的展现 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笔法 [P711]
1&&&& 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司马迁笔下人物,不再局限于帝王将相,与前代相比这是一个重大进步&&即使《战国策》已超越了&君举必书&,但仍局限于一两个阶层,并不能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属司马迁第一次较详细写到的,如少数民族及汉周边国家、如商人、贩夫走卒、如游侠刺客等
2&&&&着重于个性的展现
司马迁笔下,既有类的典型,如《酷吏列传》写了十人,同为酷吏典型,而其或深谋周纳、或冷酷自负,又各具个性。从写法到形象又都不同。
项羽、刘邦、陈胜三个反秦起义的将帅人物,在未发迹时表述心志的话语,也是司马迁善于表现人物个性的例子&&这种个性不是简单的形象刻划,它预示着以后三人的命运。在表现方法上,多通过细节描写来实现。
对项羽的描写,充分把握了身世与经历对其个性的影响。他身为将门之后,久经沙场,故勇猛霸烈;出身优越,故虚荣,重义气;横行天下少有挫折,故少智谋。
3&&&& 对&人性&刻划的高超技艺
对人物进行&多维透视&,能全面、动态地反映人物形象,避免人物类型化、简单化。当一个形象有优点也有缺点,行事随着时间流逝而有所变化时,这个形象才是丰满的,有血有肉的。刘邦、项羽都是这种情况。
旁见侧出的笔法,则与叙事的互见法是相关的,多表现为第三者评价。
总之,司马迁写人的技巧是文学史上的一次开拓。明茅坤说:&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生列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列传即欲养士。&肯定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许多人对先秦史籍仅称&历史散文&而不称&史传&,就是因为以人为本的特点不突出。
第四节《史记》的风格特征
提要:宏廓画面和深邃意蕴 浓郁的悲剧气氛 强烈的传奇色彩 [P181]
1&&&& 与汉大赋相呼应的时代气势
《史记》立意,本以圣人传世之作自许,欲成绝代之骄,故其规模空前;先秦史家传统,具有强烈的独立精神;贴近社会,能感受时代召唤、能反映时代脉搏。这三点与汉大赋创作的底蕴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绘制宏廓画面是时代造就的。
2&&&& 悲剧气氛与传奇色彩
《史记》是极具作家个性色彩的一部史书。司马迁把自己的命运与书中人物联系起来,借史抒情,在屈贾、廉蔺、项羽、李广等人物传记中倾注了真实、强烈的情感,全书感情充沛,特别具有悲剧气氛。
西汉前期楚人剽疾、轻浮的习性及先秦尚气之风,应是《史记》传奇色彩的主动力。这个动力造就西汉文士追求奇瑰人生的梦想,向往完美境界,是更明显易见的一层意思。教材更论及写人笔法的求奇,实不应在此列。
3&&&& 摇曳多姿,通畅生动的语言
《史记》近于口语,并且引古籍时也常化为今语,又引野谚俗语入文,如《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其通畅活泼的文风,为唐宋以来推重。
其文本语言并与情感线索相起伏,摇曳多姿,再与其他特色相结合,今之学者有誉为&诗化语言&者。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并说《史记》&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
第五节《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提要:传记文学的开端 史传传统 人文精神的弘扬 后代文学与《史记》的渊源关系 [P183]
1&&&& 传记文学的开端
总体来看,&四史&或称&前四史&:《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是传记文学的第一阶段,其中《史记》是开山之作,也是思想艺术成就的顶峰。四史之后,文史分流,且是多人官修,直接反映最高统治者的意志,自然少情感文采。而传记文学,多在野史、碑志、笔记等非官方作品中。
3&&&& 承上启下的时代标志
它是汉散文的代表,先秦散文成就的总结,也是唐宋以来古文所师法的。
4&&&& 思想内容的进步意义
或以人民性、斗争性、批判性来说明其进步性。司马迁思想的激进与其实录精神,确是后来许多文人在争论,却又可望不可及的。
5&&&& 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对长篇小说、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影响是手法、题材等多方面的。如写刘项之争,其影响不止于小说戏曲题材,或叙事写人手法,也丰富了语汇。
五、学术信息:
史传文学的专题研究。
六、作业:
1.简述:司马迁的生平对其思想的影响。
2.思考:前代史籍的体例结构在《史记》中的影子。
3.简述:《史记》的叙事艺术。
4.作业:查资料,说一说《史记》剪裁上的特点及前人对此的评价。
5.作业:据&文学就是人学&谈《史记》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6.作业:《史记》的叙述语言有什么独到之处?或:是否可称充满诗意?
7.论文: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及其经历、思想与《史记》的艺术风格颇有渊源,试选取一个适当的角度作些联系。如《论相如赋与〈史记〉的艺术追求》。
8.作业:从广角度分析《项羽本纪》中&鸿门宴&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价值,注意纵横联系。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乐府的含义及研究情况,了解乐府的内容。
2.能力目标:掌握汉乐府的叙事风格及其他艺术特点;理解五言诗早期发展轨迹。
3.人文目标:认识乐府诗的社会功能论。
二、教学方法:
阅读,课本剧表演。计划课时:4课时。
三、教学重点:
乐府诗在叙事、语言方面的艺术特点。学习难点:乐府诗在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前后联系)。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乐府和乐府诗
提要:乐府机构 乐府的兴废 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 [P188]
乐府机构:
乐府是中央政府收集、整理、编制诗歌的音乐机构。三代巫舞相通,后之瞽、矇、瞍等&师&也是宫庭音乐家。周有&大司乐&,领大小乐正。据考古发现,至少秦时,已有乐府此名。汉承秦制,乐府在武帝至成帝时是最兴盛的,哀帝&不喜俗乐&,于绥和二年(B.C.7)下诏罢乐府,乐府人员由829人减为400人不到。乐府诗歌由此大量散佚,由宫庭官府散至市井田野,&然百姓渐渍日久,又不制雅乐有以相变,豪富吏民,湛沔自若,陵夷坏于王莽。&
东汉虽无乐府之名,而有乐府之实,故习称两汉乐府。
乐府&歌诗&:
乐府把所收集的诗配乐,用于宴乐、郊祀、礼仪,谓之歌诗。魏以后称其为乐府诗,简称乐府。它的来源与《诗经》一样,有贵族、文士之作,也有不少民歌。《汉书&艺文志》载西汉乐府有138首,现存两汉乐府仅40多篇,据考证多为东汉时期的作品。
*扩展:汉乐府未收的作品,见于汉人著作,如《史记》《汉书》,称之为汉代谣谚,如见于《汉书&五行志》的桓帝时《小麦童谣》:&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人)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反映了民众的怨愤。同书并有成帝时童谣《黄雀谣》(参七章一节)。
也有不少说时事的,如桓灵时歌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说的是李固遭外戚梁翼迫害而死;《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是说灌夫势重乡里。
还有不少是与谶语有关的,如《三国志》所引咒董卓的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活。&等。
乐府的分类:
前人视乐府如《诗》,也多以音乐特色分类。如著名的《乐府诗集》分十二类便是如此。郭氏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下列十二类:(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4)横吹曲辞,(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7)舞曲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
第二节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提要:&感于哀乐& 爱与恨的坦率表白 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 [P189]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乐府诗大都是叙事诗,即缘事而发。其中情感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乐府民歌。这是对《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传统的继承。故其内容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性是其基调。以以下五方面突出:
1.反映平民百姓的生活,特别是他们的疾苦及其对社会不公的反抗意识。如《东门行》、《孤儿行》、《妇病行》等。《汉书&贡禹传》:&武帝征伐四夷,重敛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困重,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其反抗可见《史记&酷吏列传》载帝盛世之时,仍然&自温舒等以恶为治,而郡守、都尉、诸侯二千石欲为治者,其行大抵尽放温舒。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太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趣具食。小群盗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胜数也。&
《陌上桑》、《羽林郎》似可专为一小类,不仅官吏荒淫无耻的写照,也折射出男女不平等的影子,后来文学中不少&抢亲&题材,也从中吸取了内容。这个题材可能与抢劫婚习俗有些关联,这也是视女子为私有物的一个原因。这种习俗在某些地区及民族中仍有遗留。前《易经》&屯如,邅如,乘马班如,泣血连如&等句、《诗&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也类此。
2.抒写男女爱情婚姻的爱恨情思。如《江南》、《上邪》、《有所思》、《上山采蘼芜》、《焦仲卿妻》、《饮马长城窟行》等。
3.反映富贵之家的奢华生活。如《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
4.反映平民在战争、徭役中的痛苦。如《十五从军征》、《战城南》等。班固说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食货志》:&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
5.表现求仙、游仙思想。如《董逃行等》。
6.爱情主题及其背景
与《诗经》一致,爱情的悲欢离合是乐府民歌中数量较多的内容。而其不同在于:受儒学影响,男权、夫权越来越强,此时已有三从四德七出之条,女性所受的束缚更严重,作诗和采诗的内容必然有所变化,欢快的爱情之歌少了,表现爱情不如意的作品多了。
《上邪》一诗有类型意义,敦煌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明《挂技儿》中也有类似内容。
选讲:《江南》、《焦仲卿妻》片断。
从巫风到仙气:
秦汉以来,原始巫术明显向神仙方术转化。先秦阴阳五行学说及统治者的迷好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汉人之楚人浪漫精神&&我们在《庄子》中读到的逍遥游、楚风中读到《越人歌&今夕何夕》、楚辞中读到《九歌》及《高唐赋》,可以看出这种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在已往的研究中,此类内容是不被重视的。
3.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提要:生活镜头的选取 故事情节完整曲折 人物形象各具特色 叙事详略得当 寓言诗的创作 [P231]
汉乐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叙事性。可以说,大部分汉乐府可以改编成话剧&&也就是说有戏剧性。当我们用这个词评价时,意味着以下几个因素是突出的:
1.情节的完备,可以铺衍。
汉乐府有片断式、抒情式的作品(如《上邪》《有所思》之类),而更多如《陌上桑》《焦仲卿妻》等,都有生动的情节,并且情节组成典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格式,完全符合传统叙事文学的特点,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可以加以铺衍,增强情节的曲折性。因此,汉乐府出现了长篇作品,可以表现复杂的事件。不难发现,乐府诗还注重背景渲染,哪怕是单线索的情节发展,也富有立体感。
2.情节生动,具有强烈的冲突效果。
汉乐府追求故事性,作品中刻意突出了善恶美丑正反的冲突,引发强烈的情感动荡。如《陌上桑》中罗敷与太守的斗争,又如《东门行》中穷汉对未出现的富人的仇恨、他自己的思想斗争、他与妻子的对话,多重矛盾交织在一起。《有所思》更着重描写女主人公内心爱恨之情的激荡。
3.通过言行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
汉乐府表现人物形象的手法是多于前代的。传统叙事作品中通过言行表现人物形象的手法已用得很纯熟。如《东门行》《上山采蘼芜》等。又发扬了烘托、侧写的手法,如《陌上桑》[6]、《十五从军征》等。还运用了独白及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如《有所思》《东门行》。以上作品的主人公形象都堪称经典。
《焦仲卿妻》[7]是比较容易入手分析的一个范本。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主要是言行描写和细节刻划。其中矛盾的焦点是焦刘爱情,形成了两个阵营,易于进行比较分析,如焦母与刘兄,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形象既有同也有异,既有典型性,又有合乎个人经历身份的特性。
换个角度看,汉乐府中服饰形态的描写也是比较突出的,这可能受赋体的影响。
在叙事特征鲜明的同时,汉乐府熔入了抒情议论的成分
如《战城南》就有直接议论,《有所思》《焦仲卿妻》的抒情氛围浓厚,《焦》篇末更是&卒章显其志&,对后来乐府创作,如白居易的诗,是有影响的。
此外,寓言诗创作是汉乐府叙事上的一个特点。《乌生》《枯鱼过河泣》等一批作品表现了汉人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这是对《诗经》的超越[8],也体现了寓言体裁的发展。
选讲:《十五从军征》
参考:据《历代兵制浅说》(王晓卫、刘昭祥著,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出版),西汉行征兵制,平时要进行集训&都试&,&汉大抵依秦帛,凡民二十三为正,一岁以为卫士&,&二岁为材官、骑士&,&年六十五乃免就田&。汉武帝时增设的建章营骑(即后来的羽林郎)和&期门&(平帝时更名为虎贲郎),则是选拔&良家子&和战死军士的子弟组成的,已属于无额官员,不是服兵役。
东汉光武帝感于连年战乱,天下疲弱,数次罢兵。有紧急情况又临时增补,后来形成了募兵制,素质是很差的&&有时甚至以可掠夺财物来招引兵源。同时,职业兵从军时间也就拖得很长。《宋书》卷一百载沈亮说:&伏见西府兵士,或年几八十,而犹伏隶,或年始七岁,而已从役。&
课堂练习:分小组阅读作品,改编剧本,排演乐府题材的短剧。
第四节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
提要:楚声与三言、七言体 北狄、西域乐与杂言体 从四言到五言 [P196]
民歌与文人诗的交互作用:
汉乐府民歌的传统,主要来自《诗经》,而汉文人诗,深受楚歌影响,近于辞赋。汉末赵壹等人,更是诗赋合一,如《刺世疾邪赋》就接了一首诗。汉代文人诗,基本是向乐府民歌学习、靠近的。如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娇娆》与《陌上桑》特点相近。反过来,几乎所有乐府民歌都有文人加工的痕迹,长篇纯五言诗在民歌中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中女子饰物的描写,是贵族化的&&再次出现了《诗经&关雎》&钟鼓乐之&的问题。
除了所写事物有贵族的影子,思想上改乐府民歌的例子,还有《东门行》,晋时改&白发时下难久居&为&平慎行,望君归&,并在其末加了&今时清廉,难犯教言,君复自爱莫为非&,改造反的穷汉为温柔敦厚的&贫士&。
汉乐府曲调的多样性:
汉代是一个开放、多元化的国家。汉乐府也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其伴奏手段、结构形式、内容都具有多样性。
四言向五言过渡:
以现存材料看,西汉诗五言句式常见,但仍以杂言为多。东汉诗多为纯五言,进而影响到个体文人的创作。因此,可以说汉乐府,特别是汉乐府民歌是诗骚传统过渡到五言诗的重要环节(线索接第七章)。
回顾:原始歌谣到五言汉乐府的发展过程。
《文心雕龙&乐府》:&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乐府一名,最早见于汉初,惠帝时有&乐府令&,但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则始于武帝。《汉书&礼乐志》说:&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所谓采诗,即采民歌。同书《艺文志》更有明确的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据《汉书&艺文志》所载篇目,西汉乐府民歌有一百三十八首,但现存的总共不过三四十首。最早见于记录的是沈约的《宋书&乐志》,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有所增广。
附:汉代谣谚
汉代还有未经当时乐府采集而不曾入乐的徒歌和谣谚。
《天下为卫子夫歌》: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五侯歌》:
五侯初起,曲阳最怒。坏决高都,连竟外杜。土山渐台西白虎。
汉成帝封外戚王谭等五人为侯,因&同日受封,故世谓之五侯&。《汉书&王商传》:&自宣、元、成、哀,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穷贵极富,见其位矣,未见其人也。&
《顺帝末京都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讽刺东汉外戚权臣梁冀的作威作福,&死道边&指李固,&反封侯&指胡广等人(见《后汉书&五行志》)
《桓灵时童谣》: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
《刺巴郡守歌》: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披衣出门迎,府记欲得钱。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思往从邻贷,邻人已言匮。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东汉桓帝时《小麦童谣》: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五、学术信息:
前人之研究,唐吴兢有《乐府古题要解》,分乐府为8类,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有名,分类兼顾时段性。当代有张永鑫《汉乐府研究》,罗根泽《乐府文学史》等可参看。
六、作业:
1.简述:汉乐府结构、形式上的特点。
2.论文:《诗经》与汉乐府比较(或:《国风》与汉乐府民歌比较)
3.练习:查资料,看一看汉至宋明这一时期乐府含义有什么变化?
4.简论:汉乐府诗作与社会的关系是否紧密?举例说明。
5.作品评论:汉乐府爱情诗赏析。
6.作品评论:选《陌上桑》或《十五从军征》作综合分析。
第五章东汉辞赋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掌握东汉京都大赋及抒情咏物辞赋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掌握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是《两都赋》的内容。
3.人文目标:理解东汉赋作家的情感特点。
二、教学方法:
阅读,讲授。计划课时:2课时。
三、教学重点:
东汉辞赋的转型;张衡的创作。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班固、张衡的京都赋
提要:新旧时代交替 审美情趣转变 新文学热点形成 《两都赋》的创新 [P201]
1&&&& 京都赋的内容
受光武中兴的鼓舞,赋家一方面欲求盛世感觉,一方面张扬的心气已不如武帝时,再加上东西都定都之争,导致京都大赋的出现。其主要内容也是夸饰都城的壮美,而语气更趋沉重、主旨更有严肃性。对&辞盛义微&&劝百讽一&西汉大赋特点有所改变,
如张衡《二京赋》,模仿《子虚赋》、《两都赋》,务求出于其上,虽成汉赋&长篇之极轨&,但议论说理、抒情或批判的成分不同于前代之赋。
2&&&& 京都赋的艺术追求
京都赋在辞藻、铺排上与西汉大赋是差不多的。而更趋于典丽,是受骈偶化的影响。
3&&&& 班固《两都赋》
掌握:《两都赋》的主要内容及其溢美倾向;上下篇风格的对比意义。
第二节述行赋和抒情小赋
提要:以赋抒情的传统 纪行赋 述志赋 对人生的理性态度 [P207]
1&&&& 抒情赋的兴起
以赋抒情是楚辞的影响,西汉初的赋中表现明显,多为自伤主题,这个传统在大赋兴盛时也没有断绝。东汉中叶以后,对文人压抑加强,抒情赋传统抬头。时势的衰微,儒教传统也受牵连,这也是赋的体式内容变化的因素。
2&&&& 纪行赋和述志赋
纪行赋其实是寓抒情议理于纪行中,边走边看,边看边想。
理解:楚辞以来纪行赋的创作情况。
述志赋以张衡《归田赋》与赵壹《刺世疾邪赋》最有特点,也代表了汉末述志赋的两种风格。
理解:逸世与用世矛盾在赋作中的反映。
*扩展:游戏之作与咏物赋。
最早的咏物赋当数荀子五篇庾辞小赋,屈子的《橘颂》对咏物赋也有影响。宣帝时王褒是最有名的赋家,作有《洞箫赋》,是最早的音乐赋,又作《僮约》,即游戏之作,并不讲什么寓意。
咏物赋有的托物言志,有的重在表现文采,是汉以后文学审美意味加强的一个先兆。所以咏物赋在魏晋时就比较突出了。
五、学术信息:
六、作业:
1.练习:查资料,列举不少于10篇东汉赋作,并在特点上加以区分,也可以分类。
2.论文:东汉的赋与时代有什么关联?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一、教学目的:
了解东汉散文的概况,理解三种内容的意义。
二、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计划课时:3课时。
三、教学重点:
《汉书》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书》
提要:西汉士人宦海沉浮的艺术再现 家族兴衰史的展示 李陵、苏武的悲剧人物形象 精密的笔法 对起始事件的交待 篇末的轶闻逸事 [P214]
《汉书》的精彩内容:
西汉文士入仕百态
对豪族家世的看重
所肯定的正面人物
扩展:班固的生平:固(32~92)生于史官世家,弟超,妹昭。固&九岁能属文,诵诗书&,师今文经,撰有《白虎通义》。父彪已作《后传》续补《史记》。固撰《汉书》时27岁。5年后被告私改国史,下狱。明帝招为兰台令史。后窦宪败,洛阳令种兢将其下狱,死于狱中。班昭和马续补写了部分表志。《汉书》100卷,12帝纪、8表、10志、70列传。
《汉书》艺术上的特点:
工整谨严的笔法
典雅精细的风格
&班马异同&论:历史上有关司马迁、班固之高下评价的争论。讨论如何看待这些争论,以及文学与历史的不同学科标准。
《容斋随笔&卷一&文烦简有当》:&欧阳公《进新唐书表》曰:&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夫文贵于达而已,繁与省各有当也。《史记&卫青传》:&校尉李朔、校尉赵不虞、校尉公孙戎奴,各三从大将军获王,以千三百户封朔为涉轵侯,以千三百户封不虞为随成侯,以千三百户封戎奴为从平侯。&《前汉书》但云:&校尉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各三从大将军,封朔为涉轵侯、不虞为随成侯、戎奴为从平侯。&比于《史记》五十八字中省二十三字,然不若《史记》为林赡可喜。&
第二节《吴越春秋》
提要: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 荒幻离奇的浪漫色彩 性格刻画和外貌描写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异同及其与吴越文化的关系 [P258]
《吴越春秋》的艺术虚构:因其题材亦幻变真、结构集散为整、情节的虚构、叙事风格浪漫曲折的特点,是后世演义小说的雏形。
《吴越春秋》与《越绝书》的异同:选材相近、艺术风格差不多,而结构不同。
扩展:传为汉魏小说的一些作品;吴越故事的文化背景
第三节《论衡》和《潜夫论》
提要:疾虚妄的写作宗旨 王充的论辩方式 《论衡》的局限性 《潜夫论》的批判精神和文风特征 东汉碑文和游记 [P220]
《论衡》的思想:
&疾虚妄&是作品的主旨,背景是东汉弊端日重的谶纬神学与今文经学派的固守师法。主要观点涉及政治、文学等多方面。表现唯物、求实的态度。这与作者生平也有关系。汉代思想史上,这是站在主流对立面的一个明显例子。在传统文论中也有一定影响。
《论衡》的艺术风格:
作品具的很强的逻辑性,重在&实论&。语言朴实,与内容相益,与当时骈俪化的文风不同。
《潜夫论》的特点:
此书也是重在批判时弊的作品。
艺术上,朴实无华,准确简炼。
注意:王充、王符、仲长统(作有《昌言》)并称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蔡邕等人的碑文:东汉碑文多出于文人品题,风格多样。
回顾:李斯&秦刻石,与青铜礼器铭文相类,歌功颂德突出。
东汉碑文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特点,在书法故事中也常可见到。
附:东汉游记
东汉散文之内容,除史传之外,尚有游记、书札、疏牍等内容。其中游记具有开拓意义。
游记的某些因素起源很早。与山水描写有关联,但不能与山水小品或山水诗文混为一谈。东汉出现马第伯所作《封禅仪记》(载应劭《汉官仪》),所写为汉光武帝于建武三十二年东封泰山之事。其片断云:&&&至中观,留马,仰望天关,如从谷底仰观抗峰。其为高也,如视浮云,其峻也,石壁窅(yǎo,幽暗的样子)窱,如无道径。遥望其人,端如行朽兀,或为白石,或雪,久之,白者移过树,乃知是人也。&&到天关,自以已至也。问道中人,言尚十余里。其道旁山胁,仰视岩石松树,郁郁苍苍,若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不可见丈尺。直上七里,赖其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絙索,可得也登也。&
五、学术信息:
六、作业:
1.练习:《史记》与《汉书》在内容上有什么偏重?
2.论文:试分析《史》《汉》风格不同的影响因素。
3.思考: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4.练习:东汉&清谈&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一、教学目的:
了解东汉文人诗歌发展的情况;学习有代表性的作品。
二、教学方法:
阅读,讲授。计划课时:3课时。
三、教学重点:
掌握《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
提要:班固诗与张衡诗:质朴和典丽 秦嘉诗: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P226]
1&&&& 班固
班固《咏史》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五言诗。其风格或认为质实朴素,以其赋、文观之,当不致于此。故或认为是质木无文,其力所不及。而咏史之题,后世多有,并且多是借史抒怀。
班固《竹扇赋》残篇若实,也应是最早的一首文人七言诗了。
2&&&& 张衡
张衡作有五言《同声歌》、近于七言的《四愁诗》(作品选上一P389),分别学习了民歌与楚辞的精神,是东汉文人诗中出色之作。自衡始,东汉文人五七言走向抒情的路子。
3&&&& 秦嘉
秦嘉《赠妇诗》三首被认为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第二节 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提要:怀才不遇的感慨 对比鲜明的批判 全身远害的忧患意识 乱世文学 [P228]
本节所述诗人,生长于乱世,更感受到世态的黑暗,其作情感较为激烈。
1&&&& 郦炎
存五言《见志诗》二首。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感慨。其实是较早的咏怀诗了。这种情感前见于屈、贾、东方朔等,后见于左思、鲍照等。
2&&&& 赵壹
《刺世疾邪赋》后秦客、鲁生诗也被称为《刺世疾邪诗》,是对赋主题的深化。其作语气强烈,是东汉党人&清议&风格。
注意:汉代赋后续诗的情况不一而足,特别是抒情的赋。是赋形成时韵散相间的特点影响。
3&&&& 蔡邕
作有《翠鸟诗》,反映了避世远害、惴栗不安的心情。
扩展:五言诗的产生发展史&&
先秦有五言诗句,可称萌芽,如《诗经&北山》,或《湘君》去其语气词;
秦时有《长城歌》,是所见第一首五言民歌;
西汉乐府有五言歌,如《江南》古辞、《汉书&五行志》载成帝时童谣《黄雀谣》;
东汉文人学乐府民歌始有五言,班固《咏史》是现所见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五言诗。东汉时,七言体也开始发展;《羽林郎》《董娇饶》等也是东汉作品。可以说,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主要是在东汉完成的;
东汉晚期文人写五言诗技巧成熟,如下所述《古诗十九首》。
扩展:五言诗对表达力的突破。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
提要:游子思妇的万般情怀 审美境界和语言技巧 [P230]
1&&&& 什么是《古诗十九首》
汉代无名文人之作,包括假托或标为西汉人所作而为后人否定的作品,称之为&古诗&&&并非与近体诗相对的古诗。其中十九首南朝梁时被萧统收录在《文选》中,被后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遂成专名。
《古诗十九首》作者应是下层不得意文人,处于仕途断绝的乱世,生活内容多为游学、游宦,寄人篱人下有之,朝不保夕者有之。写作时间据研究,可能在桓灵之时,约顺帝末年(140)至洛都焚毁之前(190)。至于古称有枚乘所作在内,今人不从。
2&&&&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
沈德潜谓为&逐臣弃妇,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游子思妇之作是其中最突出的。
讲授:《行行重行行》,注意主人公情感的多层面抒发(时空、细微的情感变化);以比喻的手法暗写游子(揣测);叠字;浅近的生活画面。
讲授:《迢迢牵牛星》,注意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隔开牛郎织女的是什么;虚实相生的意境&&所见与所思的契合;思无邪与思无法言,情在景中;叠字。
比较:《诗经》中的思妇诗,《君子于役》的场景选取、《卷耳》中的假想辞、《伯兮》中的情态描写,以上作品,及《十五从军征》、《客从远方来》等的景物描写与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
扩展:伤时失意,知音难寻的感慨&&《西北有高楼》。
3&&&&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高超的抒情技巧:
《文心雕龙&明诗》:&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钟嵘《诗品》:&文温以丽,意悲以远。&
抒情方式注重含蓄、婉转,常通过时空交替、景物变化、比喻双关等方式表达情感。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情感表达方式。后人以为&温柔敦厚&之儒家诗教的典范。
学习民歌的特点:
刘勰说&直而不野&。谢榛《四溟诗话》:&格古调远,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
除了语言,修辞与手法上也借鉴了民歌的特点。如叠字多见于《国风》,以景达情取自兴法。
因为合于儒家诗教&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规范,艺术上集民间与文士的努力,成为汉代最出色的抒情诗,在传统诗史上有其一席之地。
五、学术信息:
汉代文人诗,魏晋后习称为&古诗&,也包括作者已知的,如班固之《咏史》。但汉代古诗作者常不可信。如相传李陵在匈奴送别苏武时所作&苏李诗&,已被证实非真。宋人已有论述。《容斋随笔&卷十四&李陵诗》:&《文选》编李陵、苏武诗,凡七篇,人多疑&俯观江汉流&之语,以为苏武在长安所作,何为乃及江、汉?东坡云&皆后人所拟也&。予观李诗云&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盈字正惠帝讳。汉法触讳者有罪,不应陵敢用之,益知坡公之言为可信也。&
六、作业:
1.作品评析:试以《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
2.论文:《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之间的关系。
3.简述:东汉文人诗的主要特点。
4.论文:简述东汉文人诗歌发展脉流。
5.思考:试比较汉乐府民歌与《诗经》中民歌的异同。
6.论文:《古诗十九首》的民歌特征(或时代特征)。
秦汉文学复习与练习
一、教学目的:
复习先秦两汉文学,整体把握此时期文学的共时性分类及历史性分期;加强对代表作家作品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与讨论。计划课时:2课时
三、教学重点:
强调以下作品&&《子虚赋》,《史记&项羽本纪(节)》,《汉书&苏武传(节)》,《汉乐府&陌上桑》,《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四、教学内容:
提要:文学与时代 诗歌 散文 赋
1&&&& 按步骤完成以下划分工作
2.&&& 先秦的社会思想概况(结合百家争鸣)
3.&&& 先秦的文学分类(三类)
4.&&& 先秦各类文学的代表篇章(重点篇目)
5.&&& 标识具有典型意义的篇章,标注分析的思路(早期诗歌的特点;叙事型文学作品的特点;抒情型文学作品的特点)
更进一步的要求:组织二元结构图(纵轴:时间;横轴:分类特点)
练习:按步骤完成以下划分工作
1.&&& 两汉的历史分期(国力与社会发展状况)
2.&&& 两汉的社会思想概况(结合经学发展)
3.&&& 两汉的文学分类(三类)
4.&&& 两汉各类文学的代表篇章(赋、乐府、史传、五言诗)
5.&&& 标识具有典型意义的篇章,标注分析的思路
更进一步的要求:组织二元结构图(纵轴:时间;横轴:分类特点)
补充:在掌握主线索的前提下,要注意微观分析,特别是有自己内在规律的一些文学现象。
考试注意事项
1.&&& 注意条理清楚;
2.&&& 注意学科体系性;
3.&&& 注意联系对比。
五、学术信息:
六、作业:
练习:作《先秦两汉分体文学综述》。
附录:秦汉文学重点阅读作品
《子虚赋》&&&&&&&&&&&&&&&&&&&&&&&&&&&&&&&&&&&&&& 《归田赋》
《战城南》&&&&&&&&&&&&&&&&&&&&&&&&&&&&&&&&&&&&&& 《有所思》
《上邪》&&&&&&&&&&&&&&&&&&&&&&&&&&&&&&&&&&&&&&&&& 《江南》
《陌上桑》&&&&&&&&&&&&&&&&&&&&&&&&&&&&&&&&&&&&&& 《东门行》
《十五从军征》&&&&&&&&&&&&&&&&&&&&&&&&&&&&&&& 《上山采蘼芜》
《焦仲卿妻》&&&&&&&&&&&&&&&&&&&&&&&&&&&&&&&&&& 《行行重行行》
《西北有高楼》&&&&&&&&&&&&&&&&&&&&&&&&&&&&&&& 《迢迢牵牛星》
《谏逐客书》&&&&&&&&&&&&&&&&&&&&&&&&&&&&&&&&&&&&&&&&& 《过秦论》(上)
《史记&项羽本纪》(节录)&&&&&&&&&&&&&&&&&&&& 《史记&李将军列传》(节录)
《汉书&苏武传》
--------------------------------------------------------------------------------
[1] 《秦汉文化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进程》,搜狐社区,http://babyclub./r-kaogu--1-0.html,2007年7月20日。
[2] [宋]洪迈《容斋续笔&卷一&汉狱名》,岳麓书社,1984年。第148页。
[3] 古人把长方形的刻石称为碑,把圜首或形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的刻石称为碣。秦称刻石,汉以后称碑。
秦统一后,李斯和赵高,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摹。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十月出游,由左丞相李斯、少子胡亥随从,南至云梦(今湖北省境),沿江而下,登会稽山,祭大禹庙,以望南海。李斯奉命为文,刻石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会稽刻石&。本篇在文体上属于铭文,四字一句,三句一韵。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宋以后,《会稽刻石》原刻石就散佚了。到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绍兴知府李亨特用旧藏《会稽刻石》申屠駉原拓本重刻于原石,现藏在绍兴文管处,碑高八尺七寸,宽四尺四寸,上刻篆书十二行,每行二十四字,还有用隶书撰写的题记三行,计六十字。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出巡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李斯刻碑石于峄山之上,即《峄山刻石》。原石已被曹操登山时毁掉。峄山刻石,高218厘米,宽84厘米。由于年代久远,原石被野火焚毁。现存石碑是宋太宗淳化四年(993)郑文宝根据原石拓本翻刻立石,碑阴有郑文宝题记。《峄山刻石》首推宋刻南唐徐铉的摹本为最佳,现藏西安碑林(参考:http://www.artgreat.org/06lm/jundetail.asp?zz=464,2007年8月)
[4] 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谋臣陆贾就汉得天下、治天下之题发生过一次著名的争论。刘邦令陆贾总结古代各国成败的原因,陆贾即&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深得好评,号曰《新语》。《新语》认为秦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横征暴敛,严刑峻法。陆贾认为圣人&忖度天地,危而不倾,佚而不乱者,仁义之所治也&。在哲学上,《新语》坚持万物皆&天地相成,气感相应而成&的宇宙观,宣传&天道不改而人道易&的观点,批评了神仙迷信思想(参考:中国百科网)。
[5] 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56页。
[6]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描写东家之子&施朱则太赤,施粉则太白;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为侧面描写的典范,也是中国文学注重整体感性认识的体现。
[7]王世贞《艺苑卮言》誉《焦仲卿妻》为&长诗之圣&,沈德潜《古诗源》评为&古今第一长诗&,全诗长达三百五十三句,一千七百六十五字。
[8] 《诗经》中《鸱枭》一篇,或认为是最早的寓言诗。
&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转载
&&联系地址:中国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
邮编:653100
访问:今天[139]
本月[10489]
总计[114018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写十五从军征5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