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老师,推荐老师有回扣吗

当前位置:
音乐老师推荐学生买钢琴拿高额回扣成业内潜规则
一万八的钢琴卖了四万九,音乐老师当“琴托”奏不谐音
  &进价一万八的立式钢琴,卖给钢琴班的孩子四万九,这一般都是培训班的老师带来的,老师能拿一万多的回扣呢!&近日,一位业内人士A先生爆料了钢琴行业的内幕&&钢琴老师带学生去指定的琴行买琴,琴行则会给老师高额回扣作为报酬。
  -记者暗访
  &琴托&  这个真的有
  3月21日,记者以初学者身份走访了合肥多家琴行,发现确实存在A先生所说的&高报价、吃回扣&现象,琴行老板们也承认在业内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琴行称&内幕&不是秘密
  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宁国路某琴行,这家琴行摆放了二三十架各式各样的钢琴,最便宜的在一万左右,其余标价都在两三万之间,记者看到最贵的是一架黑色&森伯龙&牌的三角钢琴,标价为8.8万。销售人员推荐了一款&珠江&T系列立式钢琴,标牌上定价在两万多,但店家表示:&如果你真的想买,最便宜12800。&随后,记者表示希望让培训班的辅导老师一起来看看琴,这位销售人员却笑着说:&我们建议,不要带老师来。&
  她说,老师和琴行都是有合作的,不会向学生推荐品牌钢琴,&像这架珠江钢琴,性价比都很不错,但是如果老师说不好,你是不是就会听老师的呢?&这位销售人员不愿多谈,只说琴行里确实存在一种&老师的琴&,这种琴基本上是一些杂牌子,但是可以拿的回扣比较高,&像品牌钢琴基本上利润都是透明的,老师如果推荐你买这种琴,根本就拿不到什么钱。&
  进口钢琴身价遭质疑
  3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淮河路某琴行。该琴行老板大方地告诉记者,所谓的&洋品牌&钢琴,其实都是在国内组装的,&其中一些零部件确实是进口的,因为国内还生产不出来,但是你说整架钢琴都是从国外原装进口的,那非常少,而且都要提前预订。&
  该琴行的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像欧洲的钢琴如果要进口到合肥来,运费、关税都太高了,一架琴都要在十几万,很少有人会买这么贵的琴。
  记者之前在宁国路某琴行暗访时,看到一名工作人员向前来买琴的两名家长推荐一款标价5.8万的澳大利亚原装进口钢琴,并承诺最低3万元就可以买到,还可以提供报关单等证明文件。那么,国外的钢琴真的可以以这么便宜的价格买到吗?A先生听后,摇摇头肯定地说:&那是不可能的。&
  &钢琴运过来关税收得很高,暂且不说是不是真的进口,就说澳大利亚的钢琴,其实有的还不如中国的钢琴做得好。&据A先生介绍,&在亚洲,除了日本、韩国,中国制造的钢琴也能排到第三位。&现在中国的制琴技术也不错,由于价格低廉,反而大量出口到欧洲地区。
  &琴托&大有人在
  据业内人士披露,时下,授琴老师帮家长选购乐器,暗地里从琴行吃点回扣,这早已成为琴商与琴师心照不宣、约定俗成的&行业规矩&。琴行里的人通常把这类琴师戏称为&琴托儿&。
  据了解,不少家长重视孩子的兴趣培养,学琴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家长对乐器鉴别能力有限,因此一般家长都只好全权委托授琴老师选购。为了争夺客源,不少琴行便与授琴师暗中达成协议,只要引来客源,销售出乐器,琴师就能从中拿到一定比例的回扣。
  就在记者选琴的过程中,一名销售人员给了一位名叫玉玉(化名)的钢琴老师的电话,表示如果想要学习钢琴,可以联系这位老师。于是,记者拨打了玉玉的电话,并询问琴行推荐的&珠江&钢琴质量如何,玉玉老师表示,如果经济允许,可以选择&卡瓦伊&品牌的钢琴,&如果以汽车来比喻的话,珠江钢琴就像奇瑞,卡瓦伊就像本田,那肯定是后者质量好&。之后,玉玉老师又称自己教课的琴行在三孝口附近,如果记者想要买钢琴的话,不妨去他们的店里里看看。
  爆料一
  琴行教师联手拿回扣
  A先生告诉记者,这种现象很常见,合肥地区还好一点,下面的县城更为普遍。&城市里琴行多,一般多跑几家,再上网了解一下,差不多能了解行情,像县城里信息比较闭塞,老师推荐买什么不就是什么嘛!&
  据了解,合肥目前大大小小的钢琴培训机构和琴行有好几百家,那么,中间环节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A先生说,这其实很简单。首先,琴行一般都会搜集到教授钢琴的老师电话。&有些是培训班的辅导老师,有的就是私人自己教课。&联系上这些钢琴老师后,就会让他们带着学生到自己的琴行来买钢琴,并给予老师一定的&报酬&,一般是不等。&也有一种情况是,琴行和老师先说好推荐哪一款钢琴给学生,老板赚一个定额,其他都是老师的,卖多少钱也由老师定。&
  &你在一个钢琴老师那里学了几节课之后,老师都会要求你家里买琴,她会和你说,没琴练习,怎么能学好呢?&据A先生的观察,琴行内80%的买琴人都是由老师带来的。除了钢琴,古筝也是吃回扣的&重灾区&。A先生告诉记者,只有这样的高价乐器才有&操作&的空间,&像二胡之类的,一共才1000多,也没什么回扣好拿。&
  爆料二
  小品牌琴商爱给高回扣
  &挂得高、卖得低&是钢琴行业普遍的做法,A先生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标价3万多的钢琴,可能最终一万多就能成交。可是,如果由钢琴老师带着去,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老师会假装和琴行的人说,自己也是行内人,打个八折吧,结果学生花了两万多买琴,多出来的自然就是老师的好处费。&
  比起价格上的&水分&,质量上的&忽悠&则更令人感到气愤。据A先生介绍,如果是个人去买琴,琴行为了保证自己的声誉,一般都会推荐一些大品牌、质量好的钢琴,但是如果是需要给老师回扣的,他们就会推荐一些杂牌的钢琴,价格还卖得很贵。&店里的钢琴摆在那,光从外表是看不出来好坏的,有的时候老板会让调音师把质量好的钢琴音色调得差一些,把质量差的音色调得好听一点,学生听老师弹,就觉得杂牌的反而好,加上有老师推荐,肯定会买的。&
  那么,事后难道就不会有人因为质量问题找上琴行?A先生称,首先家长和一些初学者根本就分辨不了质量的优劣,就算音不准了,他们也不懂;其次,钢琴好不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这时候总不能拿着弹了很久的钢琴再去换,&这些都给了琴行可趁之机,大多数买琴的人都只能认栽了。&
  -相关链接
  选琴小妙招
  目前钢琴市场上,雅马哈、珠江、三益、星海等主流品牌的价格比较透明,回扣空间很小,最重要的是售后服务比较有保证。如选进口品牌,最好要求琴行提供同一型号的原产地钢琴实物,并进行细致对比。如果是正规的进口品牌,内外设计和用料都应该完全一致。另外,选择钢琴的最佳途径就是要特别注意音色、触感、调音稳定性、耐久性、外观及张力六个方面。
  爆料三
  杂牌琴爱傍洋品牌
  A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对于如何选琴,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厂家时间要久,稳定性要好。&具体来说,厂家制琴的时间长短很关键。&钢琴的生产不是一次就能完事的,推向市场后,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那就需要不断地摸索、完善,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厂家才做了两三年,他的钢琴质量怎么可能好?&此外,A先生还提示消费者,合肥市场上所有的&洋品牌&都是假的,&商家介绍某某钢琴是来自意大利或者德国,其实都是贴牌生产的。&
  稳定性则是针对钢琴的音准,质量差的钢琴音律不准,基本上两三个月就需要调一次音,但是这些仅凭外表是完全看不出来的,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有些人买的很差的钢琴三五年可能就坏了,而真正好的钢琴用上几十年都没问题,音色还和原来一样。&(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谢洁丽 陈娇娇
版权申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想给孩子买钢琴,不知道去哪好_百度知道
想给孩子买钢琴,不知道去哪好
琴行比较各品牌都自专卖店或者琴行根据喜音色或者价位选择品牌或者型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专门琴行靠质量保证求
去当地正规一点的琴行买吧,柏斯,银可可都还不错。建议别图便宜买二手的,二手钢琴水分太多,如果不是很懂行的千万别去趟那趟浑水。也别找钢琴 老师推荐,他们推荐的都是有回扣的,绝对比你自己去买要贵的多。另外,推荐长江CP —1J,性价比挺高的一款钢琴,手感音色都很棒!小朋友刚刚学琴,手感很重要,最好买欧系琴,对日后考级有帮助!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各位家长好:
我是一名从事钢琴教育十八年的老师,呵呵,我12岁就开始教琴了(弟弟妹妹,父母亲戚朋友的子女)。我现在身份也是一个音乐老师;
我毕业于上音音乐教育系和钢琴系双专业。主修钢琴,副修声乐,即兴伴奏,合唱,合唱指挥,视唱练耳,乐理。曾是少儿广播合唱团的伴奏;雅马哈音乐中心兼职老师。曾是上音合唱团的钢琴伴奏;上音声乐系的伴奏;上戏的钢琴伴奏等等······
我是因为看了论坛很多家长对孩子学琴的讨论,现在是个九个月的孕妈妈,正好休息在家,所以想和各位妈妈谈些自己的看法。但这些仅是个人观点,如有得罪或者观点不同,说话太直伤人,请大家见谅,不喜勿喷也请指出。
我相信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有一门艺术手艺,心里并不期望他能够成为朗朗,许忠,李云迪这样的钢琴家,只要能学的开心,有所收获就可以。那么众多乐器中,钢琴是最基本的一门乐器,无论你民乐,西乐,打击乐等等冷门乐器,学习钢琴是学习众多乐器的基础。固定音高,节奏,和声,声乐等等都需要用到钢琴,你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学习其他乐器的大师,家里必定有钢琴,你学了钢琴后,改学其他乐器都会比一般人快而且更好。
一、考级篇
你可以说,现在琴行众多,孩子们琴行里找个老师学学也可以,考级不是一样考出的么?我不是说琴行不好,只是不是很赞同去琴行学琴,为什么因为人流动性大,还有就是时间少,说得难听点就是“万事钱当头”。举个例子,基本的琴行,便宜,真的很便宜,50元/半小时(现在不知道多少了)正规的上课时间是45分钟,没有一个负责的钢琴老师会非常扣克扣准,基本都是60分钟左右(启蒙小朋友除外,半小时最多了,否则屁股要疼了)。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一对一的比较好。千万少上大课(3,4岁之前培养兴趣的除外)。
各位家长,如果你将考级当成孩子学习钢琴或者其他乐器的目标,那么我劝你,你不用去学了,我不是说这些家长的盲目,因为我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被老娘揍的过程我就不详述了,血泪史,所以至今我家那架古老的聂耳钢琴我都舍不得扔,上面有我的眼泪,有我的鼻涕,还有我琴键上的牙印,和脚踢的洞,欢迎来我家参观)。
大多数普通孩子学琴的生涯其实并不快乐,因为别人在玩的时候,他在练琴。那么我来分析一下当今社会的考级,其实真的,很不值得,用个比喻:“只不过是一张轻轻的纸”。三个曲子,两条音阶,1——10级,越来越昂贵的报名费(小时候我考级好像最多50元,而且六级开始学乐理是上大课10节很便宜,老师也教的很负责,乐理十分十分十分十分重要)。那么试问:孩子考出10级是你的终极目标?那我可以向你保证,当你孩子达到一定程度后,你可以一下子去考十级了。的确,有很多孩子能考出10级。现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考级书2年换一本,那么换而言之就是你可以弹10级的三个曲子弹个2年(我这里所指的是达到一定程度的),我可以拍胸脯保证我教肯定能考出来。所以很多家长以级数的高低做为攀比的条件“我女儿今年考8级了”“我儿子小学5年级9级了”。
中国的考级制度其实是一个非常不严谨而且极无知识面可说的制度。但是经济社会,上海的几百万琴童,是一块大馅饼啊。现在大家熟知的考级大机构有两家:《钢琴家协会》、《上海音乐学院》还有一个是《中央音乐学院》在上海设立的分点(这个大家就不用去想了,你找艺校里面的老师教,老师就是评委,你弹得奇烂无比一样能PASS)。其实这些可爱的琴童们,除了学习到一些微薄的知识外,我想就是无休无尽的考试(高考何尝不是呢)。那么他真正学了多少古今中外的名曲,对乐曲的理解,或者他能够当场即兴表演,不要问道“爸爸唱个歌,你给爸爸弹下吧。”孩子委屈的说:“我没有谱”“我没带书”。呵呵,你再反问你自己,他真的学了点什么啊?
真正比较具有规模的考级制度,英皇(对钢琴老师要求非常高,汤普森教材基本无法满足),香港的钢琴考级制度,日本的钢琴考级制度,美国的等等都比较全面也范围覆盖的比较广。这些钢琴考级,从孩童一开始接触考级便涉及了很多学习音乐领域(我这里说得是音乐,钢琴也在音乐的范畴里):视奏、即兴转调、即兴伴奏、曲式分析、和声编配。但是我也碰到我有个香港学生告诉我,他们那边学生学习钢琴,老师对钢琴的基本功不是特别重视。的确,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任何一个制度必然有缺陷,我指的只是孩子其实最重要的根本是学的快乐,学的充分,学的有用。
我不用汤普森已经好多年了,呵呵,中国版的汤普森真的培育了一代人,很多钢琴家也是从汤普森开始学起的。拜厄,小汤,中汤,大汤,小巴赫········
我现在给钢琴启蒙小朋友用的是美国《巴斯蒂安》(百度一下就知道)这套教材,它分4本。基础,技巧,演奏,乐理。对四本书,到第二册加入视奏,开始五本,我一节课45分钟都用,看这四个类别大家就知道了,非常全面。我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我反正用了N年了,还有自己挑选的曲子。至少,我现在教的从零开始学的小朋友,学的津津有味,开开心心,而且家长也轻松,因为他们喜欢。
教学方法篇
我从小并不是一路专业学过来的。我是普通高中毕业考进上音的。我家里没有一个人是从事音乐行业的,都是很普通的老百姓。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富裕。只是父母小时候音乐天赋也很好,或多或少有遗传。我5岁开始学琴,最后转到上音导师门下,我从小到大一共换过10个钢琴老师。(有利有弊,以后详说)。我进上音后,通过跟两位导师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方法。但是我真正现在用的的教学方法其实受益于日本雅马哈音乐中心的教学经历。我在日本雅马哈音乐中心从培训到做教师整整4年,所以我学习了一套日本非常正规的钢琴教学法。(但是日本的教学方法只适用于刚刚日本那里的国情,就是一个字——“慢”),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非常有用,非常出效果,最适合钢琴启蒙的小朋友。那么对程度高的学生我的教学方法很多是受益于我的两位导师。
家长的疑惑篇
很多家长第一次到我这里上课,问的就是“你看我家宝宝条件好么?手大么?”“我和他爸爸都是五音不全的怎么办?”
其实这些都不影响孩子学钢琴。的确,我可以这样告诉你们。手大的弹琴肯定比手小好,五音全的肯定比五音不全好(这个有遗传)。钢琴之漫漫长路,也是靠刻苦练习出来的,你要出成绩就一定要刻苦,家长必然需要放弃很多自己的宝贵时间。
你如果硬要我回答“学习条件”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可以说,的确有的孩子会比有的孩子有天赋。这个天赋是什么——“乐感”。其实乐感是可以培养的,你不要奢望你很小的孩子弹得犹如钢琴家那样,因为年龄的限制,他们不会对乐曲有过深的自己的理解(天才也有,少之又少)所以刚开始他们是一味地模仿和听从老师。那么随着年龄的渐渐长大,他们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其实他们就是丰富了知识面)那么每个孩子就会展露不同的特点了。
弹琴也是展现一个人的个性,真的很准。有的孩子毛毛躁躁,弹琴也会毛毛躁躁,但是他们很胆大,放得开。有的孩子柔柔弱弱,他们弹琴会畏畏缩缩(我只是举些例子而已),所以我一直对我的学生开玩笑说,你适合弹贝多芬的,但我就要让你弹肖邦的,舒曼的,让你柔情的自己都想吐。但是巴赫在我的观念中,是必弹得,而且从小就要接触(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他是音乐界的圣人!我尊称他为孔子哈哈)弹他的曲子,你要有一定的心境去。
其实就一句话:钢琴启蒙教育非常重要!
家长陪练篇
很多家长问我,孩子在家里不肯练琴,没有自觉心。废话,小时候,让你绑着一架巨大无比黑漆漆的家伙,从基础的枯燥的练起你也不会有自觉心。傅冲,朗朗都是家长逼着苦过来的。从小极其喜欢的很少很少,有这样的孩子,我教了那么多学生中,我只碰到过一个男孩子(可惜家里的原因,没有学下去)。
找陪练,可以,这个是当下新兴流行起来的,家长省事,陪练一来,负责点的家长旁边电脑打打游戏,看看报纸,喝喝茶,监督监督。不负责的家长,哈哈,潇洒去了。只要孩子下节课还琴还出来就好。
孩子是要陪的,因为你和自己的孩子是有感应的,你很专心,非常专注和他一起研究,练习的时候他的心境也会非常专心。现在工作节奏又快,的确非常辛苦各位家长。你们可以参考下现在的钢琴大师们的小时候。必然条件:家里大多是从事音乐行业的;其中一位是奉献出自己一切的;好的启蒙老师。偶然条件:天赋,身体的基本条件。
那么我想以一个你们肯定会提的问题来结束我这个在半个小时写出来的一点点微薄的感想
你们会问:“孩子学琴,那么我到底该怎样做?”
呵呵,两个字——“欣赏”!
#60 爱睡沙发的猫咪
我也是学艺术的!虽然是美术,说起中国的毁人不倦,我们这些热爱艺术却被中国的畸形游戏规则害得不浅。
哎,这条路太难,现在很多学生学个美术都是因为高考,艺术类加分,其实本身的天分和自己喜不喜欢都从来没有衡量过,所以我自己的宝宝以后看他天分和兴趣了
今天来说说国内学钢琴的弊端,希望每位家长在让孩子弹琴之前问问自己:“你要什么?你能做到什么?”
素质教育为重的今天,用心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增加孩子未来从业之路的竞争筹码,家长们的心里可谓是早有打算.
钢琴教育如此狂热,正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体现.钢琴是乐器之王,是高雅与品位的象征.近年在郎朗等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在钢琴教育上下功夫,从小培养孩子对钢琴音乐的领悟和欣赏能力.
满足目前钢琴教育的社会需求,或是怡情养性培养孩子的艺术涵养和贵族气质,或是让孩子走上专业的钢琴演奏之路,都对我国现今的钢琴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孩子们的钢琴教学工作,也成为家长和钢琴教育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郎朗、李云迪等年轻一代钢琴人才的出现,无疑是我国钢琴事业发展的骄傲.然而,目前国内钢琴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让钢琴教育家们倍感焦虑.
家长或放任自流或盲目拔高
孩子天生对新奇事物的猎奇心理,总是让他们在初识钢琴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于是,当学习进程继续下去,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琴态度逐渐出现在家长面前:一是,孩子开始逐渐缺乏耐性,表现出对学琴的兴趣慢慢减弱,甚至抵制练琴;二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天赋和学习热情,具有专业琴者的潜质.
面对第一种情况,有的家长开始觉得钢琴也许并不适合自己的孩子,于是选择放弃,或是顺其自然:不勉强、不强制.事实上,这种所谓尊重孩子兴趣的理性做法并没有得到所有专家的认同.刘诗昆就认为,在琴童的学习过程中,适当的强制是必要的.刘诗昆主张“软硬兼施”,他反对一味的打骂孩子,但是完全不给孩子压力也是不行的.“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做功课也好,练琴也好,除了少数孩子以外,多数孩子都是因为不得不做,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一架漂亮的钢琴从此成为摆设,是每一位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当你的孩子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如何把握好强制学琴的度,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也许跨过了那个艰难的砍,孩子所面对的会是另外一条全新的钢琴之路.
相反的,当孩子对于学习钢琴始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有些家长的期望值就开始过分膨胀,“考级热”的盛行与此不无关系.不少家长、老师,对考级抱有过强的功利心,眼睛总是盯着考级或比赛加分.当孩子的考级成绩不理想时,家长的不满情绪常常会给孩子增加心理及生理上的压力.对此现象,专家们是一致反对的.国际钢琴大师凯沫林教授明确表示,让孩子们只练固定的曲目参加考级,这不是一种好的方式.
弹琴应该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要综合全面地平衡发展,而不是翻来覆去地死记硬背几首曲子.钢琴家刘诗昆的看法与其不谋而合,“死记硬背、埋头瞎练考试曲目,而疏忽了对钢琴整体的系统学习与训练,到头来只会走进艺术的死胡同!” 对待考级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些耐心,或许是这部分家长应该注意的地方,将考级作为检验孩子一段时间以来的学琴成果,才是考级本身的作用和意义所在.
深陷比赛成名的泥潭
有了郎朗、李云迪等大赛成名的先例,通过比赛展露头角似乎已经成为培养琴童尽早成名的一条捷径.家长和老师为此也是挠足了心思,从小培养孩子苦练弹琴技巧,热衷于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钢琴比赛.
凯沫林表示,近年来中国的钢琴孩子扬名世界,这要归功于幕后的钢琴教师,他们帮助孩子从小把钢琴基础打好,这非常重要.但他坦言,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孩子弹琴的技巧好,可是如果过度强调技巧,而对于音乐的时代背景等音乐背后的东西了解不够,音乐是没有表现力的.钢琴教育家赵屏国也认为,艺术教育不是竞技教育,功利主义也许会培养出考级和比赛的优胜者,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艺术大师的产生.
对于那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来说,要他们完全摆脱功利思想,不理会各大赛事的诱惑显然是不太容易的.那么,如何均衡内涵与技巧的双向提高,不让自己的孩子仅仅只做一个比赛赢家,则是摆在家长和老师面前,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事实上,我国正处于钢琴教育发展的一个上升阶段:钢琴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优秀的钢琴人才不断涌现,老一辈钢琴艺术家为了国内钢琴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我们要做的,只是拨开眼前的教学误区,让孩子的钢琴之路走得更加健康而富有成效.
《何为指法、手型、触键》
家长:“老师,您看我们家这孩子的指法学得咋样?”
老师:“……”
通常被问到这个问题的钢琴老师都会哑口无言,是不是老师不会回答?NO。而是在此处家长所说的“指法”是孩子手指弹琴的方式方法,我们从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过来好像是对的!但是,钢琴学习中的指法是指具体用12345五根手指的哪一根来弹奏的一种标记法!有的家长也会观察到孩子的手型,但这个问题往往让家长眉头紧锁,即使发现了孩子手型有问题,也找不到解决方案;如果有家长已经能用到“触键”这个词,哇塞!恭喜您已经由莱鸟级进阶专业级的琴爸琴妈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指法、手型、触键】。
前面说过了指法是一种标记法:
那些在“小蝌蚪”头上的数字就是“指法”。那么指法是用来干嘛的呢?怎么会产生指法呢?
指法是用在某些技术难点,让弹奏的人可以更流畅演奏的的一种“提示”。有的指法是作曲家自己标记的,大部分指法是后人在演奏过程中提炼发觉的,一般最经典最有效的那一种指法会得到普遍印刷与流传(当然如果你很天才,也可以自创一套各人专属指法)。从经验来看,还是乖乖照着谱子上标记的“经典”指法弹奏会达到最佳演奏状态!
再来看手型和触键:
这两个得摆在一块儿讲,因为息息相关。
首先我们要来理清思路,手型是用来干嘛?摆看吗?摆一个很优美的POSS在那边吗?非也。摆好手型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很好的“触键”,触键是为了什么?优美的声音。因此,在钢琴的学习中,一切都是为了“美的声音”,那么有人又要问了,既然是美的声音我可以听大师演奏就行了,干嘛还要学钢琴呀?殊不知,钢琴弹奏是学习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当然还要结合大脑),演奏出优美的声音和乐曲,每一次经由你不同的触键出来不同的声音,此时身临其境在音乐的海洋中,这才是真正AMAZING的一件事儿!~
好吧!扯了这么多,我们该给手型、触键一个定义了。
手型——字面意义手的形状、造型等等,如果你仅仅是将它看做静态的一个词whatever怎么理解都行;然而你若从动态来看看什么是手型,会发现其实它是跟力学相关的,怎么摆放会出来最佳声音效果,第三关节要如何“勾”住才能让声音有穿透力,手臂要何种状态才能让声音自然?这些都是由“手型”引伸出来的,每一个部位、关节的摆放、形状都与出来的“声音”息息相关。如图所示:
触键——字面意义是手指如何碰触钢琴琴键的一种方法。而我想给它一个更好理解的定义:触键是手型的一种动态方式。初学钢琴,我们会通过一个固定的“型”,从而找到最佳触键法,一旦掌握了以后,“型”的存在方式就不那么固定了,它可以是自由的,看起来不那么规矩的,但内在正确的触键法是不变的。这就是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多大师的“手型”不那么规矩,殊不知大师“型不在、神在啊”。
综上所述,再回到孩子的钢琴学习中来,当然这三点都非常重要,然而要求五岁的孩子摆出一个固定又正确的手型,似乎本身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好多家长与孩子的亲自关系就在无数次“哀怨”的:“让你把手勾(拱)起来你怎么老不记得啊?”这样的话语中走向……
然而,家长也似乎意识到如果手型不好对孩子以后的继续学习影响还蛮大的,那么这种情况该怎么办?真的需要在孩子的痛苦中才能形成正确的手型吗?有没有一种方法是让孩子轻松自然的进入状态呢?其实这个问题的责任更在钢琴教师身上,家长只是起到一个督促、陪伴的作用即可。
宝妈,你愿意教琴吗?
《五线谱速读方法和视奏思维方法》
大家在练习或教学新的钢琴曲时一定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1 错音不断
2 双手的配合不协调,对位有问题
3 无法连贯的弹奏下来,总是断断续续,结结巴巴
4 视奏一个新曲子很困难,弹奏几遍都无法顺下来
这些都是因为对于钢琴五线谱的读法不正确而造成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新而巧的方法,使你或你的学生可以做到对五线谱的速读和100%的准确!
钢琴的五线谱速读方法包括四个原则和三个要求
在五线谱中,高音谱表的5条线是自下而上的排列的,最下面的是第一线,一次类推往上是第二第三 第四和第五线,我们要背的就是这些线上的音
高音谱表一线mi 二线sol三弦si 四线re 五线fa
低音谱表中五条线的顺序是自上而下的排列,请跟我说:低音谱表一线la 二线fa 三弦re 四线si五线sol
一定要根据键盘来背这些线上的音,高音谱表上的一线mi是在中央C右侧的那个MI,低音谱表上的一线la 是在中央C左侧的那个la ,然后按照线的顺序高音谱表上线上的音依次向右侧排列,低音谱表上线上的音依次向左侧排列、
2.看音的进行方向和音之间的距离
在五线谱上,音越来越往高走,在琴键上就会越来越往右侧走,反之,则往左侧走这就是五线谱上音的走向和键盘上音的走向的关系五线谱上音与音之间的距离,我们只要知道几个基本距离就好了
在五线谱中,相邻的两个线上音之间的关系是隔一个音的关系;相邻的两个间上的音之间的关系是隔一个音的关系;相邻的线与间之间的音的关系是挨着的关系.
五线谱上音与音之间的基本关系就是这三种,那么,其它的距离关系都可以通过音与音之间所隔的线和间来间接推算出来.比如,高音谱表上三线si,那么有一个音在在五线上方的间里,那么这个音我可以用几种方法可以找到,第一种就是背线上的音,高音谱表五线fa ,那这个音比fa又高一个,则这个音就是第二中方法,就是通过三线si来计算,这两个音之间隔了两条线.那么线和线之间的音是隔一个音的关系,那么再上面的线就是ri, 是隔一个音再隔一个音的关系,则比最高的线再高一个音就应该是sol .
练习时要注意看到五线谱上音向上走,手就向右侧移动,五线谱上音向下走,手就向左侧移动;音和音之间的距离是挨着,手指就挨着用;音与音之间是隔着的关系,手指也就隔着用,除非是琶音,要按照琶音的指法来安排.
3.要上下两行对着一起看
要两行一起,上下对着看五线谱,比如上面一行有一个单音,下面一行有一个和弦,那么就将这几个音一起看,同时反应手指在键盘上的位置/.然后,再横向的看下一组音,同样是上下对着看
这样,就可以看到两个声部之间的交*点和配合了(就是对位),也可以看到两个声部的走向,也可以缩小注意力集中的范围,做到100%正确
4.正确的思维方法,先看(上下对着看第一个音)---à分析 用哪个手弹奏 用哪个手指弹奏 弹奏哪个音 弹奏几拍 节奏是什么样的 两个手之间的节奏是怎么配合的(也就是对位)用什么弹奏方法来弹奏等等 ---à分析好后,用相应的手指弹奏下去,弹奏这个音的同时,眼睛再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看下一个音,再分析 ,再弹奏…….
如此这样连贯看 想 弹下去就可以了五线谱速读方法还有3 个要求要做到,这样才可以做到看 想 弹 这三者之间的连贯配合
这三个要求是:
1 .眼不离谱弹奏时,眼睛是要先看谱子的,而且在手指弹奏这个音的同时,眼睛又要看下一个音,因此,眼睛是不可以看手弹奏的.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要不看手,当手指要弹奏的音超过了8度,或是超过了手指可以用指距来量到的位置时,就要用眼睛的余光来看一下键盘,然后再迅速回到谱子上来.
2. 眼快于手!在视奏时,要先看再思考,然后才可以用手弹奏.因此,眼睛一般比手快一个音的速度 这样,才可以做到思维的连贯性
3 .手指对琴键上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要熟悉 在视奏时,眼是尽量不离开谱子的,所以,为了不弹错音,手指就要对琴键上音之间的距离非常熟悉,也就是说手指的指距感要非常好.这样,我们看到五线谱上音的走向和距离时,同时就可以在手指上做出相应的反应来
黑龙江 哈尔滨
同钢琴老师,6岁学琴,16岁开始赚钱教钢琴…大学音乐教育,主修钢琴…情况差不多…同意,送花…
#66 o小妞妞o
同钢琴老师,6岁学琴,16岁开始赚钱教钢琴…大学音乐教育,主修钢琴…情况差不多…同意,送花…
小孩学钢琴兴趣不大,家长老师可不可以“施压”?
小孩子学钢琴,如果能每时每刻都自发地保持很强烈的兴趣和愿望,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理想的事情往往不是普通的情形.何况,钢琴练习过程中,的确包含有相当分量的带有机械性的、单纯技术性的内容.这种练习,即使成年人也需要一定的效力才能坚持下来.平心而论,我们对孩子们是不能过于苛求的.然而,完全抛开了这种练习,学钢琴差不多就是一句空话.这就产生了一旦缺乏练琴兴趣时,如何引导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以下几方面尝试:
(1)每天的练琴时间最好严格固定下来,而且轻易不要变动.这样,可以借助规律的作用,使孩子逐渐养成习惯:练琴,是每天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这虽然不等于兴趣,却可能“习惯成自然”,保持练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明确目标有时会带来兴趣.应当让学生明确练琴是为达到具体的而不是泛泛的、一两个而不是过多的要求.只要孩子达到了那一两个要求,就要鼓励、表扬.让孩子觉得学钢琴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或很费力而不讨好的.
(3)教学选材上,有两类材料:一类是必弹的,另一类是选弹的.必弹的,包括有某些引不起兴趣的内容.可以适当少而精,但不能取消.选弹的,则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主动选择.老师弹几首给学生听,学生喜欢哪首就练哪首.
(4)可以让缺少兴趣的孩子观摩年龄接近的孩子的钢琴课,听到比自己好的,会激发起“争强好胜”的上进心来;听到比自己差的,会产生某种荣誉感和自信心,这也可能转化成练琴的兴趣.
(5)对懂事多些的孩子,也可以直接讲道理,进行思想教育.比如,孩子们大都爱着舞蹈,告诉孩子,演员们为了能在台上跳出美妙的舞姿,平时,一个简单、桔燥的踢腿动作,每天都要做上几百次,这和我们在琴键上训练正确的动作是一样的.培养毅力、耐力,树立通过艰苦努力争取美好目标的思想,这也是学习钢琴的意义之一.
(6)作为教育的手段,在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有时,也不娘索性将钢琴课暂停一个短时期.经验告诉我们,暂停一段后,孩子们还会再度想起钢琴来.
当以上的尝试都不奏效时,就要考虑“压力”了.
压力,指某种强制性.
孩子毕竟是孩子,难免贪玩.完全靠自发性、随意性,听之任之,就等于否定了教育.
钢琴艺术所需要的技术技巧,那怕是音乐天分很高的人,也不会在绝对轻松偷快中学得,非经持久的日日磨练,难以掌握.
因此,在一定的前提下,适度的压力应当是允许的,例如纯属困懒惰、贪玩、任性而无理不练琴时,就应在讲清道理的同时,施之以适度的压力,也就是非练不可.所谓适度,是说不要搞体罚、责骂.毕竟,学钢琴是一种美育.不能用不美方式达到美育的目的.
我想问一下几岁开始学合适呢?没啥要求,就是让他陶冶情***
我想问一下几岁开始学合适呢?没啥要求,就是让他陶冶情***
四岁是最好的时间
认清能力差异及兴趣大小调整学琴目标
一般的家长都无法不被那些出类拔萃的孩子们在学琴上取得的优异成就所吸引,这往往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他们要求自己孩子的标准.这其实是不太科学的.
这里我必须指出学习器乐演奏活动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出色的演奏技艺和艺术造诣并不是一定都能通过孩子自己的刻苦努力就可以获得的!
器乐学习其实是一种人类最受先天潜质影响的一项学习活动.我们日常所普遍接受的关于“刻苦成才”、“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才”的说法,在器乐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经不起推敲的.
音乐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已表明人类对于器乐演奏技能是最受先天潜能影响的技能之一.固然,没有勤奋是不可能成才的,但成才却不一定是单纯勤奋的必然结果.我们并不是想以这种毋庸质疑的客观现实来打击家长们的积极性,而是想让家长们认清器乐演奏这门艺术成才的条件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从而使家长能够正确地把握自己在孩子学琴过程中的策略.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有才能的人可以学琴,没有才能的人也可以学琴.因为没有才能的人学琴的目的并不只是希望取得优秀的成就,同时更在于他要通过器乐的学习来丰富人生.这也很好啊!
家长应该在认清不同的孩子在学琴方面是具有明显能力差异的.
因此,家长和孩子首先应该端正孩子学琴的动机.培养动机的重要性在于,有助于我们把握对孩子的要求,以及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使我们保持耐心,而不是不顾孩子在生理或遗传甚至心理方面的差异,盲目地与高才能的孩子比进度、比质量.
要知道,家长在孩子学琴动机的培养中处于一种支配性地位,对于孩子学琴心态的调整也负有重要的责任.你可以与授课老师多一些沟通,对孩子的兴趣与能力做一个客观的评价,甚至是借助一些手段做比较科学的测评,看看孩子是否存在一些他自身难以逾越的生理或遗传方面的障碍,再注意从心理上多做调整,特别是不要盲目与他人攀比.虽然每个家长、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会千差万别、变化莫测、极为复杂,但如果从家长自身开始,端正让孩子学琴的心态,能够以给孩子快乐为基本出发点,加上以鼓励和赞许为主的策略,就会使您目前的焦虑、孩子的苦恼有一定的改观.
更新《给小朋友听的古典音乐》
美好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经常听好的音乐,人性的好的一面就可以慢慢地展现出来.有了听音乐的习惯之后,你可以有良好的免疫力,音乐就像防护网.这个理念在柯达伊教学理念中同样提到,所以,有选择的为孩子提供音乐环境很有必要.按照曲目的难易程度,分别从诱导期、萌芽期、体验期、欣赏期阶段推荐适合小朋友听的古典音乐.家长老师们也别再纠结“孩子有没有音乐天赋、聪不聪明”这些问题啦!先为孩子们制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成长环境吧!
给小朋友听的古典音乐之诱导期
1.Chopin,Frederic 肖邦
《小狗圆舞曲》
Chopin,Frederic 肖邦
《小猫圆舞曲》
3. StrauB,Johann约翰.施特劳斯 《电闪雷鸣波尔卡》
4. Rimsky,Korssakoff,Nikolai 里姆斯基·克萨克夫
《野蜂飞舞》
5. StrauB,Johann舒曼《快乐的农夫》
6.Leroy Andeson安德森
Charles Orth 奥尔特 《时钟店》
8. Beethoven,Ludwig van 贝多芬 《致爱丽斯》
9.Debussy,Claude德彪西
10. StrauB,Johann舒曼
《童年情景》
罗伯特-舒曼()《童年情景》
舒曼曾在一封信中说,他希望把这部《童年情景》看作成“一个成年人对他童年的匆匆回顾”.所以这部名作表现了一位诗人的梦幻和记忆中的童年.在最后的一首乐曲《诗人如是说》中诉说了这回忆再现的真实意义.
《童年情景》之梦幻曲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童年情景》是作者于1838年创作的一组音乐小品的总题目,是钢琴艺术史上的一部极为独特的作品.虽然按内容来说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但这部作品不只是为儿童所写,也是为成人所作,表现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作品手法洗炼,形象刻画生动准确,心理描写逼真,欢快动人,饶有情趣,但也流露出一种因为童年逝去而产生的惆怅感.这其中的第七首《梦幻曲》是全世界妇孺皆知的名曲,经常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这首曲子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
更新《周广仁教授谈钢琴弹奏法》
作者:周广仁教授、钢琴家,1928年出生于德国汉诺威。中国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钢琴家,当今中国在国际乐坛中最具影响和权威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 终身教授,中国20世纪最杰出女性之一,被誉为“中国钢琴教育的灵魂”。
周广仁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中国钢琴教育家、演奏家。周先生不仅师德高尚,而且谦虚好学。读她的文章,没有造作的词汇,和高深的论述,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在与你亲切交谈,跟她学习钢琴演奏,更觉得终身受益……
《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原文选摘:
过去许多教科书中强调弹琴的姿势和手型,特别是对初学者先要定规矩。但如果是教条式地对待这些规定,就会把人束缚住。我们教小孩子,手掌要拱起来,手指要弯曲,有的老师比喻成握一个球似的,结果我看到有一些孩子以为任何时候都要摆一个漂亮的手型。………当年我们都是这样学的,据说这样的手型对训练手指独立性和力量有益。正是这种观点造成了许多人弹琴手臂紧张,其实这种弹奏法早已被更自然松弛的方法代替了。
现代演奏家采用自然手型,整个手型也放得更平一些,将手指作为一个从手臂到手的整体来触键。弹琴用力并不只靠手指本身的力量,还有重量的配合。对手腕的作品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最老的方法是,弹奏时,手腕不许动,甚至有人为了检查手腕是否平稳, 练琴时在手腕上放一枚钱币。这种古老的教学方法早已被新的理论推翻了。“重量学说”认为,手腕在手臂与手之间起调节作用,手腕应该是有弹性的,不仅可以上下浮动,还可以有左右的动作。为了能够直接地传达自然重量,现在一般手腕的位置比过去的方法要高些,要使从肩膀到手指之间形成一条直线,手臂重量能够通常地传到指尖上,而不在手腕部位卡主。实际上,在演奏的过程中,一切手段都要根据乐曲的需要而定。
总之,不能把初学阶段的规定视为清规戒律,一成不变,更不能把一些过时的,落后的方法死抱住不放。
利用手臂重量的弹奏法是最自然和放松的方法。这种弹奏法的特征是,手指紧靠在键上,尽量保持和键盘最小的距离,手腕和手臂都是放松的,从肩膀到手掌的最高部位形成一条线,手臂的重量支撑在指尖上。用这种方法演奏,产生最小的疲劳和消耗,声音圆润。与此相反的老方法,即车尔尼时代的高抬指敲击式弹奏方法,总是不可避免地使肌肉疲劳,手臂紧张,并产生生硬的声音。所以说,放松不是一个外在的动作问题,而是一个内在的感觉。
我常想,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要活到老学到老,否则就会落伍和误人子弟。如果我们多注意听听,看看,就会发现,世界现代钢琴演奏,在声音概念和弹奏方法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在音色变化、声音层次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触键方法也随之越来越多样,越细腻。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很多要学的。
——节选自《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32-36页。
哈农,我小时候的噩梦,节拍器,指法,因为枯燥所以每次去学习的路上都好不开心,同意你的观点,千万不能因为考级而学,不想将来搞专业的一定要重视兴趣培养,送花花
宝妈,宝宝几岁开始学琴合适呢?
#78 pennyloveu
宝妈,宝宝几岁开始学琴合适呢?
四岁,三岁启蒙
#77 丁宝兜兜
哈农,我小时候的噩梦,节拍器,指法,因为枯燥所以每次去学习的路上都好不开心,同意你的观点,千万不能因为考级而学,不想将来搞专业的一定要重视兴趣培养,送花花
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回复。请
成员:814960 ,
话题:36697
&&手机客户端
&&相同预产期
&&同龄宝宝
&&非常有用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老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