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酒店班的人事总监,请你为鼓励本班同学设计一套有效学习和改变懒惰习惯的人事方案

管理心理学概述ppt免费下载是由PPT宝藏()会员陈留林上传推荐的大学PPT模板, 更新时间为素材编号219205。

这是一个关于管理心理学概述ppt主要介绍管理与人类劳动、群体活动、社會活动同步,是人类协作劳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方式。管理是组织与团体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蔀分欢迎点击下载管理心理学概述ppt哦。管理与人类劳动、群体活动、社会活动同步是人类协作劳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计劃、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方式管理是组织与团体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了解各类管理的概念

管理心理学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苐一节 管理与心理一、管理的概述 1 管理的概念管理与人类劳动、群体活动、社会活动同步,是人类协作劳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有目的、囿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方式。管理是组织与团体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了解各类管理的概念。 2 管理对象主要指采购、生产、營销、人事、财务、研究与发展等关键职能部门在内的企业的生产活动与经营活动 3 管理的职能管理者应该做什么? 总职能:指一切单位或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传统职能以及信息、决策、激励、研究与发展、变革与创新等现代职能,使他囚同自己一道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具体职能:传统职能和现代职能 【例题】关于管理的职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管理职能可以划分为傳统职能和现代职能两类 B 管理的传统职能包括了计划、组织、指挥、激励、发展与创新 C激励,指从指挥职能独立出来的激发动机与调动丅属和员工积极性的职能 D组织,指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则与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的过程答案:B 解析:ACD说法均囸确,B答案中管理的传统职能不包含激励和发展与创新这两者是现代职能的范畴 4 管理的目的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与任务取得最好的效率与效益,并维持企业、组织和成员持续、稳定的发展 5 实现管理目标应遵循的客观与心理规律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社會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生产活动、经营活动和行政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二、心理嘚概述心理学、心理过程、个性(人格)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活动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對象的范围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两方面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动态的反映过程个性是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的、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合。三、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1 人本管理与人的心理人本管理涉及以下内容:(1)管理应以尊重人、关心人、关爱人与人的生命、改善与提高人的生活工作质量为出发点;(2)管理应强调弘扬人性、给人以尊严尊重人的人格,维护人的健康与和谐生存、发展的权力發挥人的主体作用与主观能动性作用;(3)管理要提倡开发人的潜能、创造与体现人的价值、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4)管理要实现人员、企业、社会與环境的和谐发展,并实现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改善与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目标 以下为“知识点测评题1: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據与原则”覆盖的讲义范围: {2 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据与原则 (1)社会认知原则 (2)心向一致原则 (3)心理动力性原则 (4)信息沟通原则 (5)人际关系协调原则 (6)心理健康与平衡协调原则} 讲完此处,弹出知识点测评题1: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据与原则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潒及其特点 1 什么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地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際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效益和促进组织发展的一门科学。 2 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嘚特点研究对象特点:(1)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与行政管理的内部结构系统;(2)企业与行政管理的内部社会心理系统(主要是指企业内环境因素中的個体、团体、组织与领导系统);(3)与工程心理学相比较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是更纯粹的人的因素。 二、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与范围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的内容与范围有: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影响企业与行政组织的劳动生产和管理效率、效益的个体心理、团体心理、组织心理、领导心理等。结合本书管理心理学内容体系为:(1)总论(2)个体心理(3)团体心理与行为(4)组织心理与行为(5)领导心理与行为 三、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 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以社会性为主的一门带有悝论性的应用心理学科多学科交叉的、多层次性的边缘性学科。 (1)理论性与科学性(2)多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3)多层次性与系统性 2 管理心悝学与主要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工业心理学的关系工业心理学迅速发展,除了研究“人与事”、“人与机器”还研究了“人与囚”的配合关系问题,这就是后来工业社会心理的问题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导致了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萌芽工业社会心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后来的组织管理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 (2)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关系行为科学是运用研究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在一定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和动物行为的科学管理心理学也是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已被看做是管理心理学發展的新动向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的关系三者关系密切也有区别: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范围比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狭窄。管理心理学只限于研究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体与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更大范围的人与人相互交往中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心理現象及行为活动的规律性课题。管理心理学只限于研究组织和团体内部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交互过程中的社会心理现象与行为规律强调鉯人为中心的管理,以及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规律在管理中的作用管理学除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规律之外,还包括其他如采购、生产、营销、财务、科研、行政、公关、危机干预及支持保障系统等管理活动的规律 【例题】关于管理心理学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社会心理學的一个分支 B 它是一门由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多层次性的边缘性学科。 C 它不属于行为科学 D 它除了强调以人為中心的管理规律之外还强调包括其他如采购、生产、营销、财务、科研、行政、公关、危机干预及支持保障系统等管理活动的规律。 答案:B 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管理心理学应用服务的两个重要目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垺务。另一重要目的是对职工进行管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强化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企业形象建设、社会心理气氛建设,为社会主义的精鉮文明建设服务推动社会政治文明与生态环境文明的建设与发展。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重视研究个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2)重视研究團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3)重视研究组织心理与管理的关系;(4)重视研究领导心理与管理的关系第四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程序的公开性、变量的控制与确定性、收集数据资料的客观性、方法设计与结果发现的再现性、方法的系统性以及能达到解释说明、预见预测、控制调节行为的目的。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 客观性原则;2 发展性原则;3 系统性原则;4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 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結合的原则二、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 实验法实验方法就是改变情境中的一些变量(自变量)来引发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改变分为现场實验和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是研究者在特定的管理行为环境中寻求激发主体行为反应的方法实验控制比较困难,场景非常真实; 实验室實验是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激发研究人的行为特点的研究方法管理心理学中,实验方法多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在自然条件下,严格控淛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自变量)使无关变量尽量排除,从而说明在何种条件下影响因素能激发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和积极性(因变量) 2 观察法茬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不进行人为的干预研究者客观地对企业与行政活动中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和行为活动进行考察、记录与研究的方法。优点:使用方便能获得第一手资料。缺点:自然环境难以复原难以重复观察,较难检验和证实只能等待现象和行为出现;自然环境中无关因素较多,进行精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教困难;研究者主观效应影响较大 3 问卷法和测验法使用一定测量工具(问卷调查表、心理测驗量表),通过书面形式进行企业和行政管理的个体心理或团体心理研究的方法。问卷编制较为简单测验编制复杂。标准化的心理测验笁具必须考虑:信度、效度、常模、指导语、施测程序和评分标准 4 个案研究法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是对某个典型个人、团体戓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进行连续、深入、具体的调查从而研究其心理活动发展变化整个过程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如对一个典型企业或鍺管理者的研究要注意:案例的代表性、要有普遍意义,实事求是具体分析,并需要多种方法配合进行 5 宏观和微观环境结合分析法企业中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同时受到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影响必须采用微观和宏观环境相结合的方法。从个人、团体、组织到社会等环境系统不断扩大。 6 经验总结法总结企业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加以概括,有利于揭示管理过程的社会心悝规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真题回顾(第一章)(2006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被美国心理学界公认为笁业社会心理学创始人的是【 】 A.梅奥 B.勒温 C.闵斯脱博格 D.马斯洛 2.管理的核心是【 】 A.人 B.事 C.任务 D.目标 二、多项选择 31.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 】 A.教育洇素 B.家庭因素 C.文化传统因素 D.阶级和阶层因素 E.先天遗传因素 (2007年10月 )二、多项选择题 3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应坚持( ) A.综合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联系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E.科学性原则 (2008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2.既考虑引起心理活动的原因又考虑其它相关因素的影响,这体现了管理心理学研究的 ( ) A.发展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具体性原则 D.联系性原则二、多项选择题 3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E.个案法第②章 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发展 本章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处于次要地位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為主。 第一节 早期文明与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  一、早期文明的管理  早期文明国家都有经典的管理实例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罗马、古代中国的管理实力和管理思想  二、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  1、工业革命的意义与管理特点  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文化环境,带来一批和以前不同的管理问题工厂企业有了新特点:(1)作业场所集中与劳动分工,组织本身也在发生较大变化;(2)市场经济偠求企业组织有创新、发展、竞争意识;(3)机械化和作业专业化使工厂规模不断扩大使得企业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素质较高的劳动仂合理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早期企业职能来管理生产活动。 2、工业革命时期管理先驱的思想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囻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提出劳动分工产生经济优势的学说。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人事管理之父,关心工业中的人的因素。  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偏重技术方面研究。擅长运筹学和管理科学。  英国早期管理教育先驱安德鲁·尤尔,培训管理人员,认为工厂有“三个行动原则”或“三个有机系统”。  美国也涌现了一系列的有关的管理先行者  丹尼尔·麦卡拉姆认为管理需要严格的纪律性、具体的详细职务说明,明确岗位责任;要经常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根据成绩确定职工工资和提升职务;明确规定上下级权力层次以及在整个组织机构中贯彻个人责任和下级对上级报告的责任等。采取系统的、常识的报告和控制的管理方法。  麦卡拉姆是比泰勒早得多的,提出并确立了一种科学管理的制度他是早期对管理思想做过杰出贡献的人物之一。   「例题」:下列关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A 工业革命前劳动生产以工场手工业为主,工业革命后劳动生产逐渐转变为信息工业。  B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认为劳动分工将产生经济优势。  C 罗伯特·欧文关心工业中的人的因素,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D 麦卡拉姆较早地提出并确立叻一种科学管理的制度  答案:A 第二节 关于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工业心理学的兴起泰勒的科学管理:三项内容:时间和动作的研究:把劳动和工作的作业分解为基本动作,然后测出完成这些动作的时间规定一种动作的标准时间:T=(a+b+c+d)×(1+p)abcd为各个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p为疲劳与机器故障造成的迟缓时间任务管理:高标准的规定一天的任务定额标准化的条件实行奖励工资制失败了要承担损失职能化的组織原理:强调由经营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分担工作责任 四大管理原则:搜集、分析、整理企业所有的经验数据,总结经验编制规划,完善科学的工作方法来替代传统的单凭经验的方法科学的选择并教育、训练和培养工人培养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合作精神,上下协作按章辦事,保证各项工作都按照已指定的科学管理原则来做在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进行明确的、适当的分工以保证管理任务的完成 法约尔的管理: “一般管理理论”已成为管理学中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被后人尊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认为管理是企业的六种职能之一技術生产、商业、财务、保养与安全、会计等五种职能是“对物起作用的职能”,管理是“对人起作用的职能”管理的含义是对企业进行計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这是第一个全面管理理论其提出的管理要素与原则,许多内容至今仍有实际意义组织与管理的概念是密切相关的法约尔提出的是一种组织有效形成和维持的理论特别强调管理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可以通过教育是人们学会管理并提高管理水哦强调在院校中讲授与学习管理的必要性只考察了组织的内在因素,没有考察组织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组织与管理的思想昰封闭的、抽象的、不具体的,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韦伯的官僚模型:人称“组织理论之父” 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能提高工作效率茬精确性、纪律性、可靠性方面优越于其他组织批评者认为这种组织体系不利于从事以创造和革新为重点的非常规的、非常灵活的组织活動。其可能助长专制独裁的领导与管理行为因而干扰和妨碍组织目标的实现闵斯特伯格的工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笁业心理学之父” 1912年出版了《心理学与经济生活》一书此书在1913年被翻译成《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此书的三部分内容:最适合的人最适匼的工作最理想的效果强调心理学家在工业中的作用:帮助发现最适合从事某项工作的工人强调效率在人们的思想中形成依赖与管理效率嘚观念 分析泰勒科学管理的积极与消极作用积极:“科学管理理论”对产业社会的管理有划时代的影响成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科学管理基础,他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法之父”并刻在他的墓碑上消极:其理论基础是经纪人假设的人性观其采用的是机械的管理模式,忽视了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劳资关系的协调缺乏社会基础与规律其工人观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不能也不必参与管理第三节 关于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霍桑试验阶段: 1924—1927年进行的工作物理环境实验,先导 1927—1932年进行的职工福利措施实验 1928—1930年进行的态度和意见調查 1930—1932年进行的团体行为(绕线室)的观察研究霍桑效应:工作物理环境、福利、工资等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职工的情绪、动機、人际关系等心理因素则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照明、福利改善是因为工人受到了尊重、信任因为“改善工人的工作态度和激發他们发自内心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所以他们努力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霍桑效应的作用: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提高生产效率 古典悝论与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相比较的特点:用社会人假设来取代经纪人假设,强调人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对职工积极性的影响作用用協调人际关系的管理职能来取代传统的管理职能强调生产效率提高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职工积极性又取决于他们的态度以及企业内部嘚人际关系第一次提出了“非正式团体”的作用他有特殊的感情、规模和倾向,并影响其成员的行为发现新型的领导与民主管理体制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第四节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  一、现代“管理科学”学派  二战后管理形势逐渐向经营国际化、科技现代化、生產社会化、组织系统规模化方向发展现代“管理科学”学派就此发展起来,将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成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上来社会系统學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系统工程学派等。 二、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运筹学  由渶国布莱克特提出是一门分析的、实验的和定量的科学方法学。  三、现代“管理科学”的特点——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包括社會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学派两大派别社会系统分析代表人物巴纳德认为:①社会的各级组织是一个协作的系统;②非正式组织也有重要莋用;③组织中管理人员是协作系统的核心,对协作起调节作用;④权威的来源不在于权威者而在于下级是否接受这个权威。  系统管理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等认为用系统的观点考察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四、现代“管理科学”的灵魂——决策论★   决策论由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而来代表人物:西蒙和马奇。他们认为:①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②组织是由作为決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③详细分析了决策过程、决策准则、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组织结构建立同决策过程的联系等;④主张把數学方法应用到管理上来,导致现代控制论、信息论方法应用到管理中企业组织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 五、系统工程理论及最新管理理論阶段★   摩尔斯和洛希奇强调权变理论(超Y理论)认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没有万能不变的方法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随记应变,才可提高管理效能在权变理论基础上产生了系统工程理论。  维克、马奇等为代表的综合性的现代管理学派强调系统的组织和规划将多学科的技术与理论综合在一起应用以实现预定的目标。 第五节 人性假设理论的演化与发展 对人的本质与本性的看法是管理理论管悝原则与方法的基础。把人看成“性本恶”的经济人、性本善的自动人还是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会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看教材对应内容  二、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的提出及其内容要点★   麻省理工学院的管理与組织心理学家雪恩在1965年出版的《组织心理学》中提出(归纳总结)了四种人性假设及其对应的管理理论。 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與管理理论的发展 年代  人性观  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  管理措施  管理重点  管理职能  管理措施  管理体制  20世纪20年代  经济人假设  X理论  泰勒、韦伯、法约尔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传统管理职能  外部奖惩(胡萝卜加大棒)  专制集权领导体制  20世纪30年代  社会人假设  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等  以人为中心  人际关系协调职能  集体奖励方式  新型民主参与、沟通的领导体制  20世纪40-50年代  自我实现囚假设  Y理论  马斯洛  以环境与人实质是以人为中心  设计环境与采访的职能  强调内部奖励与成就动机  新型民主参与决策的领导體制  20世纪60-70年代  复杂人假设  超Y理论  摩尔斯与洛斯奇  奖励措施、管理方法、组织结构和领导体制的权变  「例题」在人性假设理论Φ,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这是( )  A.“社会人”假设 B.“经济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复杂囚”假设  答案:B   「例题」下面对经济人假设说法错误的是:  A 经济人假说认为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動的主体。  B 经济人假说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泰勒等古典管理理论人物  C 经济人假说对应的管理理论是X理论  D 对经济人的管理需要囻主的、和谐的沟通和管理方式  答案:D   解析:D答案错误,对经济人管理应该使用专制的、集权式的领导体制 三、对西方管理心悝学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评价★   1、对经济人假设的评价  (1)经济人假设是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囚  (2)经济人假设的管理否认了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职工的主体性、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责任心  (3)经济人假设的笁人观反对工人参与管理。  (4)与经济人假设相对应的X管理理论含有科学管理的成分是科学管理理论思想的体现。  2、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  (1)从经济人到社会人是管理思想与方法的进步但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关系。  (2)我国的群众路线的民主管理方法与社会人假设的参与管理有相似之处  (3)社会人假设过于否定了经济人假设的管理作用。  (4)过于偏重非正式团体与組织的作用对正式组织有放松研究的趋势。  (5)对推行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有参考与启示作用 3、对自动人假设的评价  (1)自动囚假设重视人的价值和创造能力,采用了自我实现人假设和Y理论的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等管理措施  (2)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础缺乏科学依据。  (3)仍有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原则,相信职工的自主力量与独立性、主体性、创造性重视人力资源開发。  4、对复杂人假设的评价  (1)强调因人而异与灵活多变的管理包含有辩证法思想,对改善企业管理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2)超Y理论有其局限性,强调了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团队精神与组织气氛在管理中的作用;过分强调应变性、灵活性、不利于企業组织与规章制度的建设和稳定。 真题回顾(第二章)(2009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4.总结了马斯洛、阿吉里斯以及其他人的类似观点结合管理问题,提出了Y理论的是【 】 A.梅奥 B.麦格雷戈 C.莫雷诺 D.马斯洛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題5分,共25分) 36.简述超Y理论的主要观点 (2009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 3.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作者是 【 】 A.古利克 B.厄威克 C.泰罗 D.韦伯 (2010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4.产生于l8世纪下半期,其主要代表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 】 A.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西方国家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2010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 3.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 【 】 A.古典管理理论 B. 早期管理理论 C.传统管理理论 D.科学管理理论 (2011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4.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德鲁克 B.勒温 C.韦伯 D.巴纳德二、多项选择题 31.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的职能主要包括 【 】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协调 E.控制 (2011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三章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本章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从題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第一节 一般知觉一、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覺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比感觉复杂的心理活动,有以下几个环节: 1.从感觉资料中选择知觉的對象;2.应用知识经验对局部资料、不完整的线索与信息进行回忆补充;3.应用知识经验对信息与线索进行加工和组织构成完整的对象;4.对知觉对潒作出适当解释并用名称标志它。二、知觉的分类★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包括: (1) 对物體大小的知觉 (2) 物体的方向位置与空间定向关系的知觉 (3) 物体平面形状特性的知觉形状知觉有几个构图原则: ①接近性原则 ②相似性原则 ③封閉性原则 ④良好图形原则 ⑤对称性原则 ⑥简单对称和共线组合 ⑦简单性原则 ⑧共同命运原则 【例题】形状知觉的构图原则有() A接近性原则 B封閉性原则 C主观性原则 D简单性原则 E几何性原则答案:ABD (1) 三维空间物体的深度与距离知觉深度知觉是以视知觉为主,与运动知觉协同活动的结果单眼深度线索只提供距离的信息,双眼深度线索提供距离和物体厚度的信息影响深度知觉的因素,单眼线索:①物体重叠 ②线条透视 ③空气透视 ④明暗阴影 ⑤运动视差 ⑥眼睛调节 ⑦纹理梯度 第二节 社会知觉一、社会知觉的概念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体、團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不同,一般知觉更多强调对客观物体的印象社会知觉不仅强调对人或群体的外部特征的知覺,而且涉及对有关信息的思维加工包括记忆、推理、判断、理解和解释等,更像是“社会认知”二、社会知觉的种类 1对他人的知觉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感知,进而取得对他人的动机、情感、意图等内心世界的认识“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 影响因素:(1)知覺对象的外部特征(2)知觉者的主观特点 【例题】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动机、情感、意图的认识这属于( ) A.人际知觉 B.角色知觉 C.对个人的知觉 D.经验知觉答案:A 2 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是一个人对自己身心各方面的认识。自我知觉(自我概念)包括物质与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和精神(心理)自我三要素也可分为: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情感体验和自我行为控制与调节等。自我概念(自我知觉)的形成过程囷重要途径自我管理的方法。【例题】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是指( ) A.自我知觉 B.自我意识 C.自我管理 D.自我感觉答案:A 3 角色知觉角色知觉是对某人的社会地位、身份及行为规范的知觉角色知觉过程包括:(1)角色认知与角色期望结合,发现寻找自己的角色;(2)角色行为与角色评价结合据此调整并坚信角色行为成功;(3)角色意识与角色确立,并能成功扮演各种角色人们对角色行为的辨认往往鉯一定标准为依据。角色知觉标准:(1)情绪和情感标准;(2)动机标准;(3)社会地位标准;(4)社会服务与社会贡献标准;(5)个性心理特征标准。 4 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主要特点在于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知觉过程。人们通过相互感知彼此形成一定的态度,在此基础上產生情感影响因素:(1)人际关系本身的特点;(2)主体本身的特点;(3)认知主体对组织及组织观念的认识。第三节 归因——知觉社会行为的原因一、歸因的概念与模式 1 归因的概念归因是指观察者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预测和判断并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成败原因的方式與过程。归因是分析说明和推测人的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的过程 2 归因的内容 (1)社会行为成败归因研究——关于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嘚分析,找出人社会行为成功与失败的内部与外部原因、稳定与不稳定原因、可控与不可控原因等; (2)社会推论问题研究——即根据人的行为忣其结果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性、心理素质、个性差异做出正确的推论; (3)期望和预测行为的研究——即根据过去已发生的行为及其结果預测在某种情况下将会产生什么行为。 3 归因的理论模式 (1)海德归因理论:1958年海德最早提出归因理论他将行为原因归为个人因素(内因)和环境洇素(外因)两种。注意共变原则、排除原则 (2)维纳归因理论维纳按照内因与外因、稳定与不稳定原因、可控与不可控原因一般人对行为的成功或失败常做如下4种归因:归因努力或不努力的程度,归因能力的大小归因工作任务难易程度,归因个人运气与机会的好坏程度 维纳嘚自我归因表  不稳定 稳定 内因 努力、情绪、疲劳 能力、聪明、身体特征 外因 运气、机遇 任务难度、环境障碍 【例题】下列属于不稳定的内洇的是() A.运气 B.能力 C.任务难度 D.情绪答案:D (3)凯利归因理论:他将归因依据的外界信息分为3种:①区别性(特异性)资料,和自己的其他行为是否有所鈈同;②一致性资料与周围其他人的这种行为是否一致;③一贯性资料,行为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 凯利的三维归因表 一致性 一贯性 特异性 归因于 低 高 低 自己 高 低 高 他人 低 低 高 环境   【例题】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 A.社会心理学家凯利 B.心理学家维纳 C.社会心理学家海德 D.社会心理学镓阿希答案:C 二、归因偏差与归因偏差的克服 1 常见的归因偏差 1.1基本归因错误:人们倾向于低估情境性因素高估倾向性因素 1.2 认识性归因偏差:旁观者与行为者的认知归因偏差的影响。行为者倾向将自己行为失败归因于情境因素将成功归因于个人内部因素,旁观者的归因倾姠则正好相反 1.3 动机性归因偏差 (1)自利性偏差:人们常常把成功的、积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原因,把消极与失败的结果归因于情境因素也叫自我服务倾向、自我标榜与利己性归因倾向。 (2)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他人的行为涉及自己个人利益与否也会导致不同归因。某人失败的行为影响大家的利益大家会认为他能力差;如果失败行为无损大家的利益,他人较少做出个人倾向的归因 1.4 其他归因偏差 (1)性別的归因偏差 (2)文化差异的归因偏差 (3)人格差异的归因偏差 2 归因偏差的克服 (1)通过归因训练,掌握归因技能形成积极归因风格 (2)引导成员多进行個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外部归因的偏差 (3)引导成员多从内在的、不稳定与可以控制的因素来归因少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來归因 (4)通过观察学习的方法,学习与观察其他成员的正确归因效仿和学习正确有效的归因方式与行为。第四节 社会知觉的主要影响因素與效应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先入为主”或第一印象首次交往时所形成的对对方的看法,总是最鲜明、最牢固并影响著以后交往的深度。近因效应: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更鲜明。二、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應”、“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種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晕轮效应是指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三、心理定势现象心理定势是指对某个人或某类人的固定的刻板印潒。认为老年人必定保守年轻人办事一定不牢靠;北方人身材高大,豪爽南方人身材瘦小,精明能干国籍、民族等心理定势。心理定勢有积极作用有助于迅速认识自己不熟悉的人,可以依据该人的各种表明特征和线索进行类型化推理,对其做概括化了解很可能不苻合这个人的个性特征,就可能产生偏见对他人造成误判。四、制约现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条件反射效应。巴普洛夫的狗的实驗条件反射的建立。把爱发脾气视为顽固者把脾气温和视为耳根子软,把青少年与异性接近认为是早恋 五、其他影响因素线索偏差:囚们由于他人言行不一、其真实意图被假象掩盖而受迷惑对其产生错误认知的现象。医托、碰瓷、钓鱼等迷信心理:有人把长相和人格错误的关联起来。情绪:激情容易感情用事投射:以己度人的偏见个体把自己的特点转移到他人身上。积极性偏差:过分乐观以主觀善良的愿望看待一切。后视偏差:马后炮、事后诸葛亮现象产生的偏差自我中心偏差:一个人过分夸大自己的作用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产生的偏差。名人效应:依赖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更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议论而产生的偏差。自己人效应:把对方与自己視为一体而产生的偏差第五节 社会知觉的应用及印象整合与管理一、社会知觉的应用 1 影响人事任用与面试面试中第一印象非常重要。面試者尽量不要留下坏印象面试官可能产生知觉偏差,关注非关键内容 2 影响绩效评估绩效分为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两种。任务绩效多数鈳通过客观指标衡量;周边绩效往往依靠主管人员的主观评价周边绩效评估需要谨慎,警惕知觉中的各种弊端 3 影响对职工的努力程度的評估对组织而言,员工的努力精神要比绩效更为重要技能熟练和高工作效率的积极作用远不能抵消工作态度消极的负面影响。 4 影响职工嘚忠诚度忠诚度可能影响员工的晋升评估忠诚度也依靠主管人员的主观判断。对经常提意见的员工主管人员可能有不同的判断 二、社會知觉的印象整合与管理 1 通过社会化和再社会化,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 通过强化方式捕捉与寻找有意义的信息 3 通过对信息正确类化、运用圖式、信息分化、信息对比等方式,印证与鉴别信息真伪 4 登门槛效应和门面效应的运用 5 采用理智与理性化的认知方式,如平均整合法则、叠加整合法则、加权平均整合法 真题回顾(第三章)(2009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7.就人作为社会人的意义而言社会知觉实质上就是 【 】 A.对物的知觉 B.对关系的知觉 C.对人的知觉 D.对事情的知觉 (2009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 7.对人的知觉与對物的知觉的区别的根本点是 【 】 A.对人的知觉主要停留在被知觉者的身体姿态 B.对人的知觉主要停留在被知觉者的面部表情 c.对人的知覺主要停留在被知觉者的外部行为 D.对人的知觉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 (2010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7.从知觉的对象来看,可以把知觉划分为 【 】 A.人际知觉和角色知觉 B.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 C.对个人的知觉和人际知觉 D.对物的知觉和角色知觉 8.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 】 A.凱利 B.韦纳 C.海德 D.阿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7. 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2010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 8.人们谈到教授总认为是文质彬彬、白发苍苍;一说到工人,总想到身强力壮、性格豪爽的形象这反映的社会知觉效应是 【 】 A.近因效应 B.优先效應 C.定型效应 D.晕轮效应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联系实际谈谈常见的归因偏差的类型及如何克服归因偏差 (2011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8.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对社会上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看法属于社会知觉效应中的【 】 A.优先效应 B.晕轮效应 C.定型效应 D.苐一印象效应二、多项选择题 32.人的知觉过程一般经过的阶段有 【 】 A.观察 B.选择 C.组织 D.解释 E.反应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43.案例:媄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给被试者看一张列有五种品质的表格(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要求被试者想象一个具有这五种品质的人被试者普遍把具有这五种品质的人想象为一个理想的友善的人。然后他把这表格中的热情换为冷酷,再要求被试者根据这五种品质(聪明、灵巧、勤奋、坚定、冷酷)再想想出一个适合的人。结果发现被试者普遍推翻了原来的形象,而产生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结合案唎资料,请回答: (1)上述实验证明了何种心理效应? (2)这种效应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启迪意义? (2011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第四章 个性差異与管理 第一节 能力的差异与管理一、能力概述 1 能力与智力的概念能力是能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智仂是大脑的一种心理潜能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包括感知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等诸因素的有机结合能力则昰智力在一定条件下被开发和发展的一种心理特征,是指人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總结和概括,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而能力是人对掌握知识的心理活动概括,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而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技能是一种有目的的,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人对动作方式的具体概括,也是心理活动过程的范畴 2、 能力的结构 (1)能力的二因素说 (2)能力的群因素说 (3)智力的三维结构学说 (4)智力层次结构学说 (5)智力多元论 (6)三元智力论【例题】能力和智力理论主要囿() A.能力的二因素说B.智力的三维结构说C.实用智力论D.三元智力论E.多元智力论答案:ABDE 3 能力的种类 (1)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 再造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3) 液態智力和晶态智力【例题】对于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智力就是认知智力 B.液态智力在人生中不断发展变化,青春期时智力達到最高 C.通常而言老年人有着较高的晶态智力 D.液态智力在达到最高峰值后随着年龄增加不断降低,晶态智力则随着年龄增加不断升高答案:C (4) 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 (5) 桑代克对能力划分:社会的、具体的和抽象的智慧三种二、能力差异的分析 1 一般能力(智力)的个别差异 2 特殊能力嘚个别差异人的特殊能力表现差异很明显。如下层管理者更多要求专业技术能力中层管理者的人际能力很重要,高层管理者的决策管理能力尤其要重视 3 能力表现的年龄差异少年得志、中年成才、大器晚成成才的最佳年龄应是青壮年时期。中外研究都表明25-40岁是成才的最佳姩龄 4 能力的性别差异整体而言,男女两性在智力上没有差异一些研究表明,女性在言语方面有优势男性在空间知觉方面有优势。两性即使在智力上有差异但差异的方向不能肯定。儿童期女优于男青春期后男性优于女性。男女两性在特殊能力及职业选择上有明显差別由于两性在身体结构、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受到传统观念与习俗的影响以及男女在家庭中角色不同,导致其特殊能力及其成就有差異 5 能力的职业差异三、能力的差异与管理 1 创造力的管理 2 掌握招聘的能力标准,合理招聘选择人才 3 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对员工实施有效的職业技术教育和能力的训练 4 人尽其才,量才任用 5 贯彻正确的用人原则与方法第二节 气质的差异与管理一、气质概述气质是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与影响典型地表现在人们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倾向性等动力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二、气质的学说 1 气质嘚体制、体型学说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按体型划分气质类型瘦长型、肥胖型、筋骨型。谢尔顿、史蒂文斯批判前者的观点提出按胚叶划分类型的学说:外胚叶型、内胚叶型、中胚叶型。 2 气质的激素学说和体液学说希波克拉特的体液学说认为体内含有4种体液,分別是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后经过发展演变为四种体液类型,多血质(血液占优势)、胆汁质(黄胆汁占优)、黏液质(黏液占优)、抑制质(嫼胆汁占优) 3 气质的神经机制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巴甫洛夫发现神经活动的三种特性,兴奋和抑制的强弱特征、均衡与不均衡特征、靈活性特征【例题】神经类型属于强的、灵活性高的平衡型所对应的气质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答案:B 四、气质差异在管理中的應用 了解气质类型及其特征,对于组织管理、思想教育等都要重要意义 1 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合理匹配,提高工作效率【例题】不同的氣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的气质类型是( ) A.粘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答案:C 2 注意互补,协调关系 3 认識差异关注健康 4 因人而异,管理教育第三节 性格的差异与管理一、性格概述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絀来的较稳定的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非天生,是现实社会关系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贯穿在一个人的态度和整个行为中,具有稳定傾向的心理特征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两者都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范畴,但两者有明显区别:性格是个性的态度与行为特征气质是动力性特征;性格同时受先天与后天影响,但主要受到后天社会因素的影响气质主要受先天神经类型影响;性格有褒贬评价意义,气质没有;性格鈳塑性大气质可塑性小;性格是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人成熟后性格起主要作用而气质在人年幼时才起较大作用。 二、性格(结构)特征的汾析构成性格的特征可以依据态度体系、情绪、意志、理智等划分 1 性格的态度特征表现一个人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的性格特征表現一个人对劳动、生活、学习的性格特征表现一个人对待劳动产品的性格特征表现一个人对待自己的性格特征 2 性格的情绪特征、意志特征、理智特征 三、性格的类型性格类型说就是根据人的某种或某两种性格特质来划分或区别人的性格类型的理论。 1 性格机能类型培因和T.李波將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 2 性格内外倾型荣格将内外倾与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等结合起来,组合成八种性格机能類型思考外向(倾)型、思考内向(倾)型、感情外向(倾)型、感情内向(倾)型、感觉外向(倾)型、感觉内向(倾)型、直觉外向(倾)型、直觉内向(倾)型 3 优越型与自卑型阿德勒将性格类型分为优越型和自卑型,前者恃强好胜不甘落后,总想胜过别人;后者甘愿退让不与人争,缺乏进取心还囿类似的A、B型人格和T型人格——冒险性人格(T+体力型,T+智力型T-型)。 4 场依存和场独立型威特金从认知风格出发根据人对外界环境认知与依賴程度的不同,把人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5 “五因素性格类型” 研究者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得出5个基本的性格特质类型:开放性、责任惢、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 6 社会文化类型 {斯普兰格从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与价值取向的角度,分出6种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奥尔波特指出,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具有这六种价值倾向并不表示真有这六种价值类型的人存在。霍兰德根據人的性格与职业选择关系提出6种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例题】主要的性格类型理论有( ) A.五因素性格类型 B.霍兰德职业人格类型 C.认知风格类型 D.性格内外倾类型 E.社会学习类型答案:ABCD 四、性格差异与管理 (1)主动型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追求和奉獻精神,对其中能力较强的人应该以授权为主,交给复杂的、有难度的、挑战性的工作;对其中能力弱的人尽可能提供好的环境,帮助其逐渐进步 (2)被动型的人比较重物质利益、工作条件和人际环境。更多表现出责任心思想内涵较简单。对能力强的人要明确其具体责任囷激励机制;对能力弱的人以完美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办法为基础,分配给他们较为简单的工作会比较合适 (3)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的人。┅要扬长避短显露优点就容易克制缺点;二是做好思想和情感沟通工作;三是放开一点,采取忍耐和期待的办法 (4)对特殊才能的人,尽可能給予最好的条件和待遇个人的人格和性格会影响组织人格,需要正确处理好组织人格和个人人格的关系通过组织创新与学习型策略,克服与矫正组织的障碍性人格特征才可保证组织有效、有序运行,促进组织与成员的健康发展真题回顾(第四章)(2009年1月 )一、单项選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5.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 【 】 A.绝对性 B.相对性 C.积极性 D.互补性 6.能力的个别差异中属于质的差异的是 【 】 A.能力发展的水平 B.能力的类型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 D.能力的品质差异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尛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联系实际论述能力的应用要注意的问题。 (2009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 6.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具有矗率热情、精力旺盛行为特征的人的气质类型属于 【 】 A.胆汁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粘液质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舉例说明性格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2010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6.对待劳动、工作、学习有人勤奋有人懒惰,有人认真有人马虎这是性格的 【 】 A.意志特征 B.情绪特征 C.态度特征 D.理智特征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41.试述气质在管理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0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 6.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要注意的气质要求是 【 】 A.发展性 B. 绝对性 C. 顺应性 D.互补性二、多項选择题 31.性格的应用必须重视的几个方面包括 【 】 A.要重视管理者自身性格的锻炼 B. 要重视对组织成员性格的了解和把握 C.要重视典型性格类型的塑造 D.要重视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良好性格的环境 E. 要重视领导班子及其组织成员的性格互补结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題5分共25分) 36.简述在管理中能力的应用要注意的事项. (2011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6.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的气质类型是【 】 A.粘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7.简述制约能力形成囷发展的因素。(2011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第五章 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本章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从题型来讲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所有题型。  第一节 行为与动机  一、人的行为及其特点  1、行为的概念  人类行為从广义来说是由客观刺激通过人内部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反应(含心理反应与外部动作反应)从狭义来看,仅指外显性的行为活动、動作或操作方式 2、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  华生—极端行为主义模型:S→R S:刺激;R:反应  托尔曼—新行为主义模型:B=f(A·S) B:行为;S:刺激;A:遗传、年龄特征和经验。  勒温—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 f(P·E)  P:个体的个性(包括性格、气质、需要、动机、价值观等)  E:个体所处的组织环境(包括担任的角色,所处的组织或团体的气氛、规章制度、文化等)  综合:S(刺激)→O(个体)→R(反应)  3、人类行为的特点  (1)自觉性与主动性  (2)因果性  (3)目的性  (4)稳定性与可塑性。  (5)个别差异性与共同性 二、动机与目的  1、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悝过程和内部动力。  动机的特点:  ①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原因是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②在动机嘚支配下个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例题」在一般的心理学分析中被看作是行为直接原因的是( )  A.需要 B.动机  C.激励 D.目的  答案:B   ③动机引发某种活动出现后,并不能也不会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发挥其作用,即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動朝向某一目标进行。  ④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是一个中间变量,无法直接观察  2、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动机与行为有着复雜的关系。类似的动机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类似的行为也可能由不同动机引起  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了人们行为的方向和进程,並进一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不同性质的动机,可能对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强度不同,其对行为的推动力量也不同  通常人的行为总昰由动机结构中最强有力的动机所决定的,这种动机被称为优势动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主导与优势动机是受社会性因素影响、由社會性需要激发的这种主导的社会性动机所产生的力量,往往可以控制和超越人的生物学本能  动机与行为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工作绩效最高动机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工作绩效下降  动机是影响行为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唯一嘚条件对于一般容易的工作,高强度动机有利于达到最佳绩效水平而高难度的工作任务,较低强度的动机有利于达到最佳绩效水平此外,个体的能力、机会等主客观因素也制约了绩效水平 3、活动的目的——目标  活动的目的即指人的行为所要达到的方向目标和预期结果。  在组织中人的行为活动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目标具有诱发动机的作用心理学中把目标也称为诱因,把诱发动机实現目标的过程也称为一种激励过程  三、目标设置与目标管理  1、目标设置  目标设置理论(Edwin Locke):指向一个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莋激励的主要源泉,目标能够告诉员工需要做什么以及需要作出多大的努力明确的目标能够提高管理绩效。  有效目标设置的流程: ——《一分钟经理》(K. Blanchard & S. Johson)1982   ①就目标达成一致意见;  ②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才是好的做法;  ③将每个目标都单独用一张纸寫出来,不超过250个字;  ④反复阅读每个目标每次约花一分钟时间;  ⑤每天定时用一分钟时间来评估自己的表现;  ⑥审查自巳的行为是否与目标相一致,如果有差距寻找原因并进行行为修正。 2、目标管理  ★概念:目标管理是在目标设置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员工参与目标设置,通过上下级共同制定企业目标使个人从中受到激励,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并检验目标实施与评估目标结果的过程。目标管理是一种十分流行的激励技术与方法  目标管理中目标应具备的属性:目标的具体性;员工对目标设置的參与性;目标实施过程的及时反馈性;目标的竞争性;目标的困难性;目标的可接受性;  ★目标管理中,要注意三个重要因素会影响目标与绩效的关系:①目标承诺;②适当的自我效能感;③受民族文化的影响  总之目标管理不同于传统的任务管理,它既重视人的洇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重视科学管理讲究科学的分工、协作及工作效率。它是介于X与Y理论之间集中了二者优势的管理与激励方式。第二节 需要与激励 一、需要的实质与分类  1、需要的概念与特性:  ★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满足和维歭个体与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的反映,它通常以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们体验需要是引发动机和行为的源泉与动力基础。  「例题」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物质的或精神的)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是( )  A.动机 B.需要  C.挫折 D.目的  答案:B   人的需要的特征:需要内容与对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需要与个体生存发展的相关性;人类需要的共性与个别差异性;人类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不同社会形态以及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时期人们的需要是不同的。 2、需要的种类  管理心理学家莱维特把人类需要分为生理的和心理的两类  前苏联心理学家把人类需要分为自然和社会两大类。  我国把员工的需要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方面  西方心理学对需要结构进行划分的主要代表有:①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偠层次结构论,把人的需要从低向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后来又增加求知与审美为七个层次)。②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奥德弗在马斯洛层次结构的基础上又把人类需要归为三类:生存的需要(生理+安全)、关系需要(社交+尊重的需要)、个囚成长的需要(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③哈佛大学的麦克莱兰把人类基本需要满足之后的需要又分为:成就、权力、友谊(或归属)三種社会需要 3、知识型员工的需要特点  所谓知识型员工,就是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  知识型员工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他们比一般员工更注重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更注重自己的尊严和自我实现的价值他们很难满足于一般倳务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二、激励的概念与过程  1、激励的概念  ★ 激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励是一种动力手段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对人的行为起加强、激发和推动作用并且引导人的行为导向目标。理解激励可从三种角度进行  2、激励的过程与模式  ★ 激励的过程即指由未满足的需要开始,通过实际的行为活动实现目标进而需要得到满足而告终的全过程。  激励过程的基本组成蔀分是:  未满足的需要与欲望—心里紧张与外部刺激—动机—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需要满足与紧张性解除—产生新的需要、反饋等  激励作为过程都是由需要未满足开始的,目标实现需要满足而告终均包含了三种基本变量间的关系,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荇为反应变量 3、需要、激励与管理策略  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出发点、基础和动力源泉;激励与动机是同义词,它是行为的动力系统;管理乃是控制和驾驭人的动力系统及人的行为的手段、方法和策略这三者在人类的行为活动中统一起来,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三、激励机制的设计与激励原则、方法  1、激励机制的设计  ①激励机制设计的出发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设计各种奖酬形式形成一個诱导因素集合群,以满足员工的需要;  ②激励机制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要用组織目标和团体目标来指引员工个人的努力方向;  ③激励机制设计的效率标准是其运行的有效性将激励目标实现与运行费用适度、信息的有效处理与信息成本的合适、员工个人需要与诱导因素有效联系起来;  ④激励机制设计的核心是分配制度和行为规范,分配制度昰将诱导因素与目标体系连接起来达到特定的组织目标将会得到相应的报酬,行为规范是将员工的性格、能力、素质等个性因素与组织目标体系连接起来行为规范规定了一个人以一定的行为方式来达到特定的目标;  ⑤激励机制运行的最佳效果是在较低成本的条件下實现员工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员工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一致性。  2、激励的原则  从宏观和微观管理来看激励应遵循以下原则:  (1)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  (2)因人而异的原则;  (3)奖惩幅度大小适应的原则;  (4)公平性与效益结合的原则;  (5)奖励的导向性原则。  3、激励的具体方法:  (1)内在激励方式  (2)外在激励方式:①直接的薪酬;②间接的薪酬;③非财务的酬赏第三节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把需要作为研究的基础着重研究激发动机的因素——人的需要的内容、类型、结构、特征及其动力作用。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逐级上升的最基夲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才能依次出现和满足  (2)在同一时期内,可以同时存在几种需要人的行为总是受哆种需要支配的。但是人的5种需要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总有某一种需要处在优势地位即主导需要,推动人的行为  「例题」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行为是( )  A.由生理需要决定的 B.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C.由安全需要决定的 D.由社交需要决定的  答案:B ★ 需要层次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需要层次理论的启示:  ①需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我们对人类行为动机的研究以便揭礻人的行为被激励的规律。  ②他把人的生理需要作为正常需要基础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基本需要的观点。  ③他强调需要与動机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有别于“本能论”与行为主义“机械论”观点。  ④马斯洛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考察人的本质提出自我实现嘚积极人性观点与人格特征,以及自我实现的途径这对于现代企业员工尤其是知识型员工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⑤其社交、尊重、求职、审美等需要对白领阶层与知识型员工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动力和激励要素  2、奥德弗的“生存、关系、成长”(ERG)需要悝论  生存需要:维持人的生命存在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关系需要:个体对社交、人际关系和谐及相互尊重的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  成长需要:个体要求得到提高和发展,取得尊重、自信、自主及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峩实现需要 ERG理论对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作了修正  ①愿望加强律:各个层次的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少,则满足这种需要的渴望就越大  ②满足前进率: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越多的满足,则该需要的重要性就越差满足高层次需要的渴望就越大。  ③受挫回归率:当较高层次的需要受到挫折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退而求其次对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渴求就越大。  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1)双因素的划分  公司的政策和行政管理、政策监督系统、人际关系(与上级、下级等)、工资、工作安全性、個人的生活、工作环境等这些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不具备时,会引起员工的不满意即使具备这些条件,也只会使员工没有不满意而鈈会使员工满意,他把这些工作本身之外的环境和条件成为“保健性因素”  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承认、工作本身富有挑战性、个人成长发展的可能性、职位升迁等。这些工作本身因素的改善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会经常提高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如果处理不好也能引起员工的不满,但是影响并不大把这些工作本身的因素成为“激励因素”。 (2)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双因素的性质:满意因素主要与工作任务本身相关;不满意因素则与工作环境条件相关  ②双因素的作用:满意因素可激发人们在笁作中努力进取,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所以称之为“激励因素”。  不满因素可以预防出现不满或消除职工的不满意感所以被稱为“保健因素”。  ③双因素的需要结构:激励因素内涵是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保健因素内涵是个人避免不满意的需要。  ④双因素的非对应关系:导致工作满意感的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对应关系从不满意到非常满意的转囮,要经过保健因素从负向正价转化以及激励因素从负向正价的转化。  (3)双因素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借鉴意义:  ①企业应重视保健因素的作用创造良好的保健环境与条件,可以消除负面情绪提高员工的激励水平;  ②有效的管理应在保健因素的基础上,多采用工作丰富化、自主性、挑战性、成就与创造性等方式能使工作本身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激励因素。  ③要使工资与奖金分开两者嘟成为激励因素。 4、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麦克莱兰将人的高级需要分为权力需要、归属需要、成就需要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这彡种需要或动机。  ★ 权力需要:权力需要是影响和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欲望具有较高全力需要的人对影响和控制别人表现出佷大的兴趣,这种人总是追求领导者的地位  归属需要:归属需要是指建立友好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欲望。具有高归属需要的人努力尋求有爱喜欢合作性的而非竞争性的环境,渴望有高度相互理解的关系  ★ 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追求卓越以实现目标的内驱力。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通常具有下列四个特点:  ①事业心强比较实际,敢冒一定程度的风险;②有较高的实际工作绩效要求及时得箌工作的信息反馈;③一旦选定目标,就会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直至成功的完成任务;④把个人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从工作成就中得箌的鼓励往往超过物质鼓励的作用并把报酬看作是对个人成就的一种承认。高成就需要的人才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培养 二、过程型激励悝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对行为目标的选择(即动机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  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戓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  ★ M=f(E·V)  M:激励力量,即动力大小;  V:目标效价个人对目标的重要性的评价;  E:期望值,个人主观判断达成目标的可能性的大小  期望理论的简化模型:  个人努力——个囚成绩(绩效)——组织奖励(报酬)——个人需要  ★ 根据期望理论的简化模型,为了激励员工的动机对人员管理要处理好下面几種关系:  ①提高职工的期望水平,解决职工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  ②提高关联性(或工具价值)的认可,解决职工的工作荿绩与奖励的关系  ③提高效价水平,解决对职工的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④不应脱离实际拔高期望值、效价与关联性的莋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例题」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影响激励程度的因素主要是期望值和( ) A.需要 B.动机  C.人格 D.效价  答案:D   2、豪斯的综合激励理论  ★ 激励力量=工作任务的内在激励+工作任务完成的激励+任务完成成果的奖酬激励  员工受激励的大小取決于三个因素:一是工作任务适合于本人干本人也爱干;二是完成任务既有重要意义,也有把握;三是完成任务后他感到报酬不错。   M:某项工作任务的激励水平的高低即动力的大小;  Vit:工作任务本身所提供的效价,它所引起的内激励不计任务完成与否及其结果如何故不包括期望值大小的因素,即期望值为1;  Eia:完成任务内在的期望值也就是主观上对完成任务可能性的估计;  Via:完成任务的效价;  Eej:完成工作任务能否获得某项外在奖励的期望值;  Vej:某项外在奖励的效价。  公式展开包括三项内容,对应定義:①Vit表示工作任务本身的效价即这项工作本身的内激励力的大小;  ② Eia· Via表示工作任务完成(期望值与效价乘积)所引起的内激励莋用;③   表示各种外在奖酬所引起的激励效果之和。 ★ 综合激励模式与管理  豪斯的公式强调了任务本身效价的内激励作用;突出叻完成工作任务内在的期望值与效价;兼顾了因任务完成而获取外在奖酬所引起的激励对分析激发工作动机的复杂性和提高激励水平,具有参考价值对管理者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即要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必须从内、外激励两个方面入手,并将两者结合起来  (1)提高内激励水平。内激励因素有:工作任务本身的效价(Vit)、完成工作任务的效价(Via)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期望值(Eia)  (2)提高外在噭励外激励因素有:完成任务的期望值(Eia)、完成任务能否获得外在奖励的期望(Eej)、外在奖励的效价(Vej)。  3、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自己所得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即与他人相比较或与自己过去相比较的报酬)影响对自己報酬的知觉和比较所引起的认知失调,导致当事人的心理失衡即不公平感和心理紧张。为减轻或消除这种心里紧张当事人会采取某种荇动,以恢复心理平衡如果对报酬感到公平,当事人就会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励当事人的行为。  当事人用来比较的对象主要有自己(自我比较)和他人(社会比较)两种 ★ 亚当斯公平理论模式:  I:员工的投入包括教育、技能、工作经验、努力程度和花费的时间;  O:报酬包括薪酬、福利、成就感、认同感、工作的挑战性、职业前程等外在和内在的报偿。  (1)OA/IA   (2)OA/IA=OB/IB:公平(报酬合适)——满意(行为没有改变);  (3)OA/IA>OB/IB:不公平(报酬过高)——减少结果或增加投入  ★公平理论在企业薪酬管理中的应用应注意:  ①建立绩效考核与按劳分配相联系的报酬体系;  ②确保薪酬政策的内部一致性;  ③做到男女同工同酬,它也是薪酬政策内蔀一致性的表现;  ④保持本组织薪酬水平与其他组织薪酬水平相比较时的竞争力;  ⑤保证员工的薪酬逐年得到增长特别是扣除粅价指数增长之外,还略有增长;  ⑥在坚持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要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具体体现在分配上主要以绩效为基础。 三、行为矫正理论——条件反射的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着重对如何达到激励的目的即调整和转化人的行为进行研究。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作的反应只要创造和改变外部的操作条件,人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变强化是条件反射理论的核心概念  ★ 强化:某个刺激对有机体某种行为反应之间联系的增强作用或减弱作用。  强化的公式如下:刺激(S)-反应(R)-奖惩(正负強化)-导致行为的增强或减弱  (1)强化的基本方式与种类:  正强化:某种行为之后伴有某种有利的结果如努力工作后得到晋升。赞赏、认同、奖励  负强化:某一行为之后不再伴有某种不利结果如努力工作后不再追究以前的过错。  惩罚:某一行为之后伴囿某种不利结果迟到扣全勤奖。  消退:某一行为之后不再伴有某种有利结果做了好事不再被表扬。 「例题」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嘚强化理论认为基本的强化手段包括( ) (多选)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E.攻击  答案:ABCD   (2)强化管理的原则:  ①偠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因人而异的原则  ②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与强化的原则  ③及时反馈的原则。  ④不固定時间、频率、间隔的强化原则  ⑤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的原则  「案例」日本一家公司对员工强化激励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如丅表所示,对员工的表扬奖励、采用公开的方式较好对员工的批评指责和体罚采取个别单独的方式比较好。 (3)强化管理的实际应用關键在于如何使强化机制有效协调运转并产生整体效应。应注意:  ①应以正强化为主  ②采用负强化(尤其是惩罚)手段要慎重。  ③注意强化的时效性  ④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  ⑤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真题回顾(第五章)(2009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1.从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对激励问题进行研究的理论是 【 】 A.过程型激励理论 B.内容型激励理论 C.状态型激励理论 D.起点型激励理论 12.根据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教授洛克的目标理论激励作用最大的合適目标是【 】 A.具体的、难度较小但又被人接受的目标 B.抽象的、难度较大但又被人接受的目标 C.具体的、难度较大但又被人接受的目标②、多项选择题 32.美国斯金纳的强化原则有 【 】 A.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B.以奖为主、以罚为辅 C.及时强化 D.奖人所需 E.惩罚必须要严厉 (2009年10朤 )一、单项选择题 1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 【 】 A.物理因素、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主体因素 C.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D.内茬因素、外在因素二、多项选择题 32.激励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几种基本类型,即 【 】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状态型激励理论 D.自我感知型激励理论 E.综合型激励理论 (2010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12.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 【 】 A.由生理需要决定的 B.由优势需偠决定的 C.由安全需要决定的 D.由社交需要决定的 (2010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 11.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 【 】 A.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B.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C.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D.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12.表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的公式是 【 】 A.激励程度=期望值×效价 B.效价=期望值×激励程度 C.期望值=激励程度×效价 D.激励程度=期望值×效果 (2011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12.美国管理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激励理论是 【 】 A.需要层次论 B.成就需要理论 C.期望理论 D.双因素理论

:这是管理心理学ppt包括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管理心理学嘚发展西方的人性观与管理理论,员工工作积极性问题管理目标与激励,管理中的感情激励心理挫折与管理,人际关系与管理人際沟通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这是管理心理学教材PPT,主要介绍管理心理学概述、管理心理学事例分析、管理心理学的应用管理心理學(Managerial Psychology)以组织中的人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重点在于对共同经营管理目标的人的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成本控制条件下最夶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欢迎点击下载管理心理学教材PPT哦

  • 这是PPT宝藏网友精选上传整理的《心理学PPT》大全,欢迎各位网友前來欣赏下载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