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风记一文中为什”一齐畅怀十二五笑

高一必读:
各科辅导: |
高二必读: |
各科辅导: |
高三必读: |
各科辅导: |
单元作文: | | | | |
体裁作文: |
教学资源: |
各科复习: |
知识考点: |
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巩固测试卷(附解析)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答案: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4)夫秦王有虎狼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皆叛之。(司马迁《鸿门宴》)
答案: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面目与出路
两个世纪之前,中国的文官制度与科举考试、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圣哲文化与贤明统治等等,无一不受到欧洲启蒙思想家们的盛赞。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而在霍尔巴哈、波维尔等人眼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如果中国的法律变为各国的法律,中国就可以为世界提供一个作为归向的美妙境界&。
欧洲启蒙时代的中国观,当然是不完整的,也更是功利的&&启蒙思想家笔下的中国,不过是他们按照&既定需要&主动剪裁了的文明片段。欧洲启蒙时代,启蒙思想家急需一种外力作为传统思想堡垒的突破口。而中国文化里恰好有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孔子思想中&有教无类&的不分贵贱的平等观念、中国科举制相对开放的人才选拔等等。于是,中国文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挑战神权的绝好武器。有人比喻说,中国文化之于欧洲思想启蒙运动,结果是&拿东方之火煮熟了西方的肉&,此话虽有自大之嫌,却也不无道理,因为对于启蒙思想家来说,中国文化也仅仅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今天,汉语、孔子、kongfu(功夫)、书法、京剧、饮食&&这些中国文化符号,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老外的关注。面对这股前所未有的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我们无疑有必要省思:老外是真的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吗?是真正认同中国文化,还是更多出于一种猎奇心态?在我看来,答案恐怕更多地倾向于后者。甚至要警惕这样一种盲目乐观心态:看着发烫的&中国热&,便天真地以为中国文化征服了全世界。&中国热&以及莫言获诺奖,只能说明中国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事实上,莫言的作品能够进入西方主流视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翻译&以及&影视&的传播。因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还存在着很大的落差,甚至根本就无从说起。而且中国一些传统文化也因保护不力或墨守成规,呈现衰败模样。更为尴尬的是,像书法、茶道等传统文化,在儒家文化圈的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反而做得有声有色。
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究竟如何,不妨与最近风靡全球的韩国&神曲&《江南Style》作个比较。这支由韩国&富二代&朴载相(英文名PSY,人称鸟叔)发明的&骑马舞&,不到半个月便席卷全球,各色人等都在尽情地跳,甚至成了美国总统候选人罗姆尼两儿子为老爹拉票的武器。潘基文很骄傲地宣称,&《江南Style》为世界和平带来强劲力量,有超过4亿人喜爱并欣赏鸟叔的表演&。想想近些年,我们大把地砸钱在纽约做国家形象广告、在世界各地办孔子学院,据官媒报道说效果还不错,可鸟叔的一阵哼哈唱跳,便吸引了8亿只眼球,我们能不脸红吗?
传统文化&强&而当代文化&弱&这种不平衡状态,并不是向世界所展示的一个完整而有活力的中国。显然,未来中国能否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具有话语权,取决于中国能否在接续传统的前提下,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和普世价值的文化符号。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老是仰西方人之鼻息,而有必要培养自己的文化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毕竟无论是&中国热&还是莫言获诺奖,背后都有着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警惕那种文化自恋的心态,而盲目搞出一套标准与人类文明相隔绝,否则便贻人笑柄了。
(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
A.两个世纪之前,欧洲启蒙思想家们盛赞中国的文官制度与科举考试、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圣哲文化与贤明统治。
B.&中国热&虽只是一些中国文化符号,但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老外的关注,无疑都充满着艺术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
C.莫言的作品很大程度上靠着翻译与影视的传播进入了西方主流视野,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依然不够,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还相当小弱。
D.中国一些传统文化如书法、茶道、京剧等因保护不力或墨守成规,呈现衰败模样,而在儒家文化圈的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反而做得有声有色。
E.鸟叔发明的&骑马舞&,不到半个月便席卷全球,吸引了8亿只眼球,几乎没花钱却为韩国作了极好的宣传。
解析:本题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在原文找到相关语段,进行比较分析。B项,&都充满着艺术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与文本第3段内容不符;D项,&在日本、韩国,反而做得有声有色&的不包括京剧。
13.下列言论,不属于&欧洲启蒙时代的中国观&的一项是(3分)(  )
A.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
B.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C.如果中国的法律变为各国的法律,中国就可以为世界提供一个作为归向的美妙境界。
D.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授予的。
解析:本题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D项,无中生有,它是欧洲启蒙思想家霍布斯的话,但不是针对中国说的,与&中国观&无关。其他各项都在文本的第1段中,都是欧洲启蒙思想家说的话,且均与&中国观&有关。
14.请指出第2段中&拿东方之火煮熟了西方的肉&在文中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本题时注意结合语句,解读&东方之火&与&西方的肉&的具体含意。
答案:以&不分贵贱的平等观念、中国科举制度相对开放的人才选拔&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2分),帮助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突破传统思想堡垒,挑战神权。(2分)
15.作者认为当代中国文化如何才能找到出路?请分条列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审读题干,如何才能找到出路,也就是该怎么做的问题。
答案:①未来中国要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取得话语权。(1分)
②在接续传统的前提下,能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和普世价值的文化符号。(1分)
③不能妄自菲薄,老是仰西方人之鼻息,要培养自己的文化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1分)
④要警惕那种文化自恋的心态,防止盲目搞出一套标准与人类文明相隔绝。(1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昨夜一阵凛风,将报社门前台阶上的盆景吹得落叶满地。昨日还是满树黄叶的银杏,忽然间只剩光骨临风了。季风就这样将冰清玉洁的冬姑送临。
日复一日,当我在踏上门前的台阶,总要留心关注这盆银杏的生态。四时的变换,世情的冷暖、心境的忧乐,似乎都是伴随着季风而变幻,从它的生命常态中显现出来。新岁来临时,当春风悄悄拂过,银杏的秃枝上就萌发了嫩绿,绿叶漫漫地展开了翅膀,将新的生命张扬。满眼的碧绿带着极好的心情,又迎来了凉爽的夏风,将生命的热情推向极致。当夏至尽头,气爽的高秋带来了新的生命信息,满树的金黄预示着生命的成熟,尽管它并未结出丰盈的硕果。秋后的寒风无情袭来,它便适时地脱下金色的外衣,将生命珍藏,将希望孕育。生命之树就这样随着季风而四时变幻。
风是什么?风是大气的精灵。集日月精气于心,集天地灵气于表,集山川海洋豪气于怀,化作流畅的血脉,灵动的气韵,去感受世界,去催生万物。人间万豪,山川陡变,唯有风最敏感。
风是人间的使者。风既带给人们高山的伟岸气质,又带给人们大海的宽广胸怀;既可给人们带来心高气爽的愉悦,又可给人们带来秋尽叶落的慈怜;既带来春燕的呢喃,又带来秋雁的长吟&&它掠过丛林、村庄、田野、河流,阅尽了人间姿色,教人识时应世,临风应对四时的变换。保持生命之树不衰。
风是大自然的雕塑家。风刀犀利,岁月无涯,数万年雕塑了无数沟壑、奇山异水,雕塑了古道,雕塑了枯树,雕塑了瘦词,雕塑了自然界这个大盆景。塑了霜,塑了雪,塑了云,塑了雾,塑造了有形和无形的自然境界,留下了万年不衰的艺术创意。
风还是忠实的史学家。它用如橡巨笔席卷千年,纵横天下,翻江倒海,将历史记在了悬崖,记在了洞穴,记在了无数次山川巨变之中,记住了无数个破败的村落、庭院和宫殿。伴随着多少次战火烽烟,多少回山崩海啸,多少代历史变迁,它记下了千里大漠,记下了秃岭荒原,记下了古罗马斗兽场、古楼兰王国、圆明园废墟、深埋海底的泰坦尼克号。它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记下了人生,记下了人世的艰辛、生活的印痕、岁月的磨难。将这一切刻写在每一个人的额头上、须发间。
疾风知劲草,敢爱敢怒,颇具英雄气度。有时狂怒号,摧枯拉朽;有时暴性陡起,肆虐山河;有时和煦可掬,遍布抚爱。风有怀柔、有激越、有狂放、有悲壮。古来多少英雄把酒临风,抒发豪情,畅怀壮志。刘邦雄踞天下,重返故里,唱响&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大风歌》。荆轲满怀壮志,临风唱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绝命悲壮。血战沙场的勇猛将士,面对死亡唱起了&风雪满弓刀&的豪情。风是有情的,风是有骨的。英雄所爱的是大风的一泻千里的豪迈,是义无反顾的铮铮风骨。在临风之时,那些随风而倒的墙头小草缺少的正是这种风骨。
季风虽有四时之变,而惟有英雄风骨不变。日月经空,乾坤朗朗,是季风万年不衰的永久风源。愿清丽的风荡涤世俗尘埃,将世界催化得更清纯、更壮丽!
16.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了一盆银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把握文章结构和作者思路的能力。解答需要联系前后文,适当分析文章结构的作用。本题考查开头的作用,从开篇点题、为下文作铺垫等方面入手,并适当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即可。
答案:写银杏是为了引出风,(2分)从而以有形写无形,以银杏状风,突出风的形象。(2分)
17.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季风虽有四时之变,而惟有其风骨不变&这句话的理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需要联系前后文,分析文句的字面含意和深层含意,还应适当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风从外在看,有温暖的春风,凉爽的夏风,气爽的秋风,寒冷的冬风。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时时都在重新雕塑着一个新的世界。(2分)风从本质看,是不变的,它有情,坦荡磊落,敢爱敢怒;它更有骨,心高气豪,义无反顾,颇有英雄气度。(3分)(意思对即可)
18.文章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综合解答。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要注意观点和文中语句的有效结合,并言之成理。
答案:文章表现了激越、豪迈的情感。(2分)内容上从小处写到大处,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例如,&它掠过丛林、村庄、田野、河流,阅尽了人间姿色&&保持生命之树不衰&,通过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的写景拓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豪迈的激情得以淋漓尽致地阐发。(2分)写法上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例如,&风是大自然的雕塑家&&雕塑了&&雕塑了&&雕塑了&&&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风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文章的情感也更加丰厚了。(2分)(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6分)
时光流逝,中国传统节日正处于逐渐演变为简单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头的尴尬境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仪式感日益淡化。面对这个状况,某校为了让更多同学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准备开展系列介绍交流活动。
(1)下列诗句与哪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有关?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2分)
①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效艾符趋习俗,艾符蒲酒话升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学校开展的这项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30个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和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所以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艾符:端午日悬艾蒿于门户,并黏贴符以祛邪。蒲酒:菖蒲酒,端午日有饮菖蒲酒的传统习俗。
答案:(1)①重阳 ②端午节(答对一个给1分)
(2)(示例一)尊重传统节日风俗,传播中华文化精髓。
(示例二)走近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文明。
(突出宣传对象&传统节日&,1分;突出&尊重风俗&&弘扬精神&&传播文化&&传承文明&&肩负责任&等活动目的或意义,1分;修辞方法,2分)
20.校运会刚结束,高一摄影小组的同学打算在宣传窗开设主题为&精彩瞬间&的栏目,展出校运会中抓拍的部分竞技照片。请你帮他们写一段栏目介绍词,突出栏目照片的特点。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不少于60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时,注意主题是给校运会的&精彩瞬间&写栏目介绍词,要突出栏目照片的特点。评分要点:内容3分,不能只抓住一个画面进行描写,如此则酌情扣分;两种修辞、语言鲜明生动2分;语意连贯1分 。
答案:(示例)在这里,你可以领略跳高选手奋力跃起,腾空而上的精彩;你可以感受铅球选手凝神托球,追逐梦想的镇定;你可以分享短跑选手身如利箭,冲向终点的兴奋&&瞬间的精彩,永恒的记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眼下,在很多家长费尽心思把孩子送往城市重点学校就读时,武汉有7对父母反其道而行,将孩子从城市带到农村,让孩子们在一所废弃小学内学习生活,家长自己则当起老师教育孩子,过着类似&世外桃源&的生活。家长们说,操场上的沙子、砖头、茅草,也是孩子们最心爱的玩具,孩子们常常在这里堆沙堡、建草屋。
这些父母的教育方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材料中的7对家长,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很特别,既锻炼了孩子的自立能力,又让孩子们回归到大自然,甚至是回归到了天性。本文可以立意为: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另外,考生在写作时可以引用古人教育子女的例子,如&孟母三迁&;讲述父母教育子女的故事,如傅雷的教子故事;还可以引用诗词,丰富文章内容。
答案:略。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巩固测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刘成章《老黄风记》原文阅读
刘成章《老黄风记》原文阅读
&  老黄风记 刘成章  它还在山的那边,离这儿少说也有十多里路吧,我分明已经感到它的威势了:树梢,泉水,连同我的衣襟,都在簌簌抖动。我看见,缩起一只爪沉思着的公鸡,忽然睁大了眼睛;正在滚碾子的农村妇女,慌忙卸驴,慌忙收拾簸箕笸箩。  它来了。它从苍凉的远处,席卷而来,浩荡而来。它削着山梁,刮着沟洼,腾腾落落,直驰横卷,奏出一首恐怖的乐曲。它把成吨成吨的土和沙,扬得四处都是。天空登时晦暗起来。我抬头看太阳,太阳失去了光辉,变得就像泡在浑黄河水里的一只破盆儿。  它尖厉地嚎叫着,狂暴地撕扯着。  本来,世界是和平的,宁静的:禾苗上滚着露珠,花瓣上颤着蜂翅;可是,它一来,这些景象都不复存在了。大片大片的庄稼,倒伏于地。飞鸟撞死在山岩上。鸡飞狗跳墙。  本来,那边刚刚栽下一片树苗,树苗都扎下了根。长出了嫩绿的叶片,可是转瞬间这些树苗被连根拔起!和枯草、羽毛、纸片、干粪一起,全被旋上了高空。  它肆虐着,破坏着,炫耀着粗野。而我,早已看不见许多了。我只顾背着身子。我无法睁眼。我的耳朵、鼻孔、嘴巴,全都像灌进了沙粒。我像被一只巨手搡着,站不住,走不稳,身不由己,五脏六腑都被摇乱了,像鸡蛋乱了黄儿。我赶紧去找安身之所,于是。我在慌乱中挤进了窑洞。  窑洞里,庄户人们,男男女女,一个个也是刚挤进来;一个个头发上是土,眉毛上是土,肩膀上也是土;一个个变成了灰土猫儿。  按照陕北的说法,这是老黄风。&老&是&大&的意思。这黄风是够大的了。  庄户人嘻嘻哈哈地咒骂着:  &黑小子风!&  &儿马风!&  &叫驴风!&  话不一样,却有共同之处:这风,是雄性的。我想起,两千多年前的楚人宋玉曾把风分为雄风和雌风。他们竞想到一起去了。  这风,是雄性的:雄性的粗暴,雄性的狂烈,雄性的蛮横。也许女人们意会到这一层了。一齐咯咯咯地笑起来。  &笑什么?牙龇得就像脚趾甲一样!&一个后生玩笑地说。玩笑也有一股雄性的野气。  风,越来越响地呼啸。  整个黄土高原在痛苦地抽搐。  风,扑打着门窗。  门窗外,黑小子砰地一声摔了酒瓶,掂起丈二长的一根大棒,无法无天,打家劫舍;儿马和叫驴挣脱了缰绳,尥着蹶子,狂奔乱跑。草棚被掀翻了。瓷盆被打碎了,水倒下一地。一会儿,黑小子登上磨顶;而儿马又从头上跃过,咬住了叫驴的脖颈;叫驴被激怒了,疯狂地反扑过来,踏死了几只羊羔和小鸡。黑小子的怪笑声,有如夜空腾起一条冰冷的长蛇。到处烟喷雾罩,浑沌一片。  渐渐,人们不再注意它了,互相攀谈起来。庄户人是耐不住冷寂的,没说几句,就热闹了。一个汉子站起来,凑到一个胖大嫂的身边,扯长声儿唱道:  山羊绵羊一搭里卧,  我和妹子一搭里坐。  他真的紧挨大嫂坐下了。人们一片哄笑。接着,他硬扯着胖大嫂站起来,又唱道:  山羊绵羊并排排走,  我和妹子手拉手。  人们又是一阵哄笑。胖大嫂只是笑骂着,不知该把自己的手往哪儿藏。  陡然间,外面轰轰隆隆,圪里震捣,窑洞的门窗都快要被推倒了。正午的天气,立即变得就像愁惨惨的暗夜。人们不得不点起灯来。  外面,那掂着大棒恣意横行的黑小子,不是一个,足有三百个、四百个!那横冲直闯胡踢乱咬的儿马和叫驴,不是一匹、两匹,足有七八百、上千匹!黑小子都脱光了脊梁,儿马和叫驴都竖直了鬃毛。都是一副凶相,都是汗水淋淋,都红了眼,疯了心,走了形!黑小子长出了尾巴。儿马和叫驴都用后腿直立行走。它们都像山石,山石都像它们,一切模糊不清。而喧嚣声一阵高似一阵,掀起层层气浪,冲击着四面八方。  窗户纸上,被冲开指头蛋那么大的一点窟窿;于是,风进来了,比锅盖大,比碾盘大。墙上挂的铜勺儿、笊篱、锅铲铲,一齐叮叮当当脆响。炕头上娃娃的尿垫子,被旋上窑顶又落了下来。灯被吹灭了。黑暗得就像蹈入死神的峡谷。  但是即便在这时候,我也不必惊慌,不必惧怕。我紧靠着乡亲们。我看见他们是镇定自若的。他们历过不少这种险境,心中有数。窑洞是垮不了的。黄土就是护佑人们的铜墙铁壁,有时候比铜墙铁壁还要可靠些。  人们又说笑起来了。后生们跳了一阵又像秧歌又像迪斯科的舞蹈,缠着一个花白胡子老汉讲一段他进城买尼龙网兜的趣事。老汉不讲,他说他给大伙念一段古诗。他清了清嗓子,清了清拦羊回牛的嗓子,朗诵起来了。  清明时节雨沙沙,  路上行人该咋价;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在那达。  几个青年男女,还有两个毛圪蛋娃娃,一齐畅怀笑了起来。老汉感到十分欣慰。他前些年就念过这首诗。可是全村没有一个人感到好笑。老头对我讲,这说明人们有了文化。  这样说笑着直到晚饭时分,天才明亮了,喧嚣声才住了。我和乡亲们一起走出窑洞,眼见到处一片狼藉,唯有村头的大树虽然断了劲枝,却仍然像石崖一样高高耸立着,而碧草和田苗就像扑倒于血泊中的少女,正两手撑地挣扎着抬起身子。我的心头蓦然升起一股强烈的悲壮感。  那帮黑小子们、儿马们和叫驴们,终于裹进一股沙尘,逝去了,无声无息了。 河沟里有几滩棕红色的污泥。  &&& 扛椽树  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千万年来,是在等谁呢?谁能描绘出他的满身奇崛?  滔滔黄河。滔滔的神话和历史。滔滔的云中飘带和地上脚步。自西周至春秋,花开花落五百年,星移斗转五个世纪,等来了古神州的第一批诗人。诗人们如鸟如蝉如蛙,吟诵之声不绝不绝。吟出了&风&,吟出了&雅&,吟出了&颂&,吟出了一部诗经,吟出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绝妙佳句。不过,此句绝妙是绝妙了&&引得后辈子孙竞相模仿,竞相依依&&但,它却与这柳无干。依依者在水一方,若窈窕淑女,不在陕北。陕北是满眼的干山疙瘩,依依者不是这柳。也难怪,这柳只生长在遥远的绝域,诗人们何得一见?  及唐,诗界的天空今非昔比,星汉灿烂。一颗星终于飘然而至,照亮了陕北。那就是王维。王维走马沙原,沙原边峙立着一棵棵杨柳树,因而,他一定看到它了。王维诗兴大发,脑海中如有巨鲸游动,咕嘟嘟冒出两个字:直,圆。柳啊柳啊,你这下总算等来了&&人们说&&凭着这直这圆,凭着这两种飞动的线条,天底下的什么物象不可描绘出来?但可惜,王维并没有让这线条继续飞动,而是让它蓦地凝固了,凝固为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这能怨王维吗?王维只在陕北呆了极为短暂的日子,他的诗思怎么会不首先激荡于阔大的风光?怎么能要求诗人把所到之处的一切都付诸笔墨呢?  一次一次地被冷落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碰到谁的头上,都无疑是重大的打击,都会有情绪上的波动。这柳,我心想它一定是一副失望的颓唐的样子了。殊料,它心静如水,仿佛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翻开大地的档案,更知它千万年来,一直静静地观望,不曾激动过一次。  然而,当我的身影出现在柳的眼帘中的时候,柳不平静了,柳借漠风狂舞,首如飞蓬。而我,也恍若又见故人,顿生亲切感,真想喊着叫着猛扑过去。我感到了心和心的相撞,但我茫然不知何以如此。突然间,一个声音响在耳畔,唤我的乳名。我望柳,柳无言。望柳的枝头,一只乌鸦在叫:&章娃!章娃!&枝头上还有些鸟雀,它们叽叽喳喳,隐约在说:&等的是你!等的是你!&我欲问乌鸦,欲问鸟雀:&谁在等我?谁?&但不待我开口,它们已四散飞去,而就在这时候,阳光下,柳的影子已拥抱着我,如亲人温热的襟怀。原来,是柳在等我。哦,柳!陕北的柳!朴拙如庄户人的柳!令人兴奋令人落泪的柳!不等吟出《诗经》的诗人,不等王维,就等我!我诚惶诚恐:&我有什么能耐?为什么等我?&柳仍无言,柳让山上的放羊娃传达它的心声,歌曰:&陕北生来陕北长,因为你魂牵这地方。南瓜蔓子白菜根,不等你的才华单等你的心。&我怎么能不被深深感动呢?我该怎么抒抒情怀?我虽然也写过诗,却事实证明并没有写诗的灵气,我只有求助于李白了:太平洋水深万丈,不及此柳等我情!况且,我本来对它也怀着难分难解的情结。我知道我该干什么了。  描绘它,没有借鉴可寻。不论是关于柳的任何文字,都与它挂不上边。所以,什么峨嵋呀发丝呀的种种女儿气,应该首先在天地间扫荡净尽。不能有西施的影子,不能有林黛玉的影子,不能有刘三姐的影子,甚至京华柳的那种绿,江南柳的那种绿,灞桥中原柳的那种绿,在这里也可以忽略不计&&只用黑,黑还要浓黑。于是,我把我周身的血液变成浓浓的墨汁,满腔满腔地往出泼。泼一柱疙疙瘩瘩的铁的桩子,泼一片铁的定格了的爆炸,泼一股爆炸了的力的冲击,或者泼成曾经跃起在这儿的英雄&&泼成蒙恬,泼成赫连勃勃,泼成李自成,泼成刘志丹和谢子长,也可以泼成这儿的无数死了的或者活着的普通刚强汉子。我还想把它泼成鲁迅,鲁迅虽是南方人,但他的骨头却像这柳,我要泼出的是鲁迅的黑白木刻般的雄姿。&&这就是这柳。  倘问:这柳没有枝条吗?有。但它的枝条不是垂下来的,而是横在天空中的,像爆炸射出的众多而凌厉的轨迹,像英雄举起的密密麻麻的刀枪。它的枝条是陶渊明的腰,五斗米也压不弯它;它的枝条是鲁迅的笔,其笔如椽,挥尽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辉煌。  说到椽,这柳的枝条,确实是做椽用的。人们砍了它用来盖房子。一棵树可以砍六七十根。但砍了它,用不了几年的工夫,又一层新的椽子又蓬蓬勃勃地生成了。生了砍,砍了生,往复无穷。往复无穷的是瘠薄的土地上的悲壮的奉献。它常常悲壮得像断肢折臂的战士,即使年迈了,衰老了,躯体变得瘪而空洞,甚而至于剥落成扭曲的片状,仍不忘耗尽最后一丝骨血,奉献于世界。如果把它一生的奉献累加起来,每棵树都应该是一片森林。&&这就是陕北的柳。  我的描绘如果就此结束,我知道,还是对不住它的。我还应该用我满腔的浓浓的墨汁,泼出它的名字。有人把它叫做塞上柳,有人把它叫做蓬头柳,有人把它叫做扛椽树。我特别喜欢最后这个名字,因为它摒弃了柔弱的柳字,更因为它以浓郁的泥土气息,道出了他的根本特质。那么,就让我在浓浓的墨汁中饱蘸上深厚的感情,像豪雨一样,通畅地泼下它吧&&扛椽树!  泼下它的时候,应该再次泼下它的奇崛形象,那形象仿佛是黑桩子,黑碑石,黑煤垛,黑旋风,黑爆炸,黑白故事片中的黑脸黑衣&传奇英雄&,黑得使人过目难忘。这还不够,还应该泼出它黑色躯体中的代代相袭的&遗传基因&,以及由于这基因才一辈辈、一年年、永不歇息地&扛着椽&,扛着椽站起啊站起,献给父老兄弟姐妹,修筑广厦千万间。还应该泼出它的声音,那是负重的声音,那是拼争的声音,那是乐此不疲、坚韧不拔、不屈不挠、从来不说一个不字的声音,那是粗重的从胸膛发出来的喘气的声音。那声音如一股一股的大西北风,撼动北国大野!
下载地址: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畅怀老法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