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通信争夺战,各国博弈习江背后的博弈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

“基带狂魔”高通和它的印钞机——CDMA
继中国对高通反垄断调查,并罚款10亿美元后,韩国政府也对高通提起反垄断调查。而欧盟反垄断机构于最近指控科技公司高通滥用其市场影响力,给竞争对手设置障碍。如被发现违反欧盟法规,高通可能要面临27亿美元的罚款。当天,高通股价下跌4%。那么,为何高通仇恨值如此之高,频频遭遇列国反垄断调查呢?频率划分与国际电联随着LTE在中国商用已逾一年,中国已成为拥有世界最繁杂通信标准的国度。先把在中国商用的通信标准和使用这些标准的运营商全部罗列如下:GSM&欧洲2G通信标准(移动、联通)CDMA&1x&北美2G通信标准(电信)TDS&中国3G通信标准(移动)WCDMA&欧洲3G通信标准(联通)(CDMA) EVDO&北美3G通信标准(电信)LTE&全球4G通信标准(移动、联通、电信)通信标准之争是利益之争,因为一旦确定一个标准,而一国的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通信终端制造商接受了该标准,那么从通信基站设备到手机终端,该国的整个通信产业都要缴纳数额不菲的专利费,沦为通信标准制定者的打工仔,而对方只需坐等收钱就行了。所以有句话: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而标准由谁确定呢?待会再说,先说频率。通信频率貌似无极限,但实际上能商用的非常有限,好的频率,军用或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领域使用要分去大半,剩下的频率就非常稀有了,而同一段频率,你用我用大家都用的结果就是互相干扰,最后大家都是杂音。比如,美国和日本在东海南海经常玩抵近电子侦查,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探查中国军用通信频率,因为搞清楚后就可以对该频率释放强电磁干扰,从而摧毁中国军队通信能力。所以,为了防止大家互相无线电信号干扰,西方国家就成立了国际电联来划分各国无线通信频率,并把国际通信标准的审核权赋予国际电联。因此,所有通信专利必须由国际电联审核后,由国际电联决定是否纳入通信标准专利。CDMA和高通的贪婪说到CDMA我就联想到某英语老师发布千元机海报里被尊为CDMA之母的美女——海蒂.拉玛。(海蒂.拉玛)事实上,海蒂.拉玛被尊为CDMA之母更多是因为媒体吹捧。快跳频方案于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在海蒂·拉玛之前也有很多人提出过快跳频方案的技术应用,只是受技术限制,无法制造出实物。海蒂·拉玛只是在1941年和乔治·安瑟申请了一个靠随时变动无线电频率来阻断干扰,引导鱼雷攻击敌方军舰的专利,而且因为技术所限,该专利仅存在于纸上,被美国军方封存,直到CDMA被开发出来大规模推广后,才有人把陈年旧账翻出来。(专利手稿)CDMA曾是军用通信技术,高通于1985年将CDMA民用化,并围绕着功率控制,同频复用,软切换等技术构建了专利墙。因此,高通在CDMA标准专利相较于其他厂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非常大的优势,处于引领者的地位。但高通不满足于此,他要吃独食,高通被戏称为律师比工程师还要多的专利流氓,通过资本运作并购,否定对方专利等各种专利战,逐步提高对CDMA专利的垄断程度,而朗讯、加拿大北电等北美通信业巨头相继崩塌对高通而言更是意外之喜。最终,除了台湾VIA在全盛时期通过收购获得小部分CDMA2000标准专利外,其他CDMA2000标准专利全部被高通收入囊中,至此,高通达成了对CDMA标准专利的垄断。CDMA进入中国是中国入世谈判中的条件之一。为进入中国市场,高通通过美国政府就CDMA进入中国市场一事与中国政府做过沟通。解放军移交给联通的CDMA网络实际上不是真正的CDMA网络,而是采用美军IS-95军用通信标准的一个准公众无线通信网。高通在认识到中国市场的潜力后,即考虑向中国市场推销IS-95标准的演进产品CDMA1X。最终在朱镕基总理的决策下,同高通达成了引进协议和未来若干年内合作推广CDMA200标准的备忘录。自CDMA进入中国起,中国电信以及电信手机用户深受其害。高通以专利授权费、专利反授权、高通税和卖基带送SOC的方式,在2014年实现收入264.9亿美元,净利润79.9亿美元,其中一半来自中国。“一入电信愁似海,从此手机不好买”成为很多电信用户的口头禅。这年头,有取错名字的,但绝不会又被叫错外号的。通过高额专利授权费、专利反授权、高通税等方式牟取暴利让高通赢得了“专利流氓”、“业界毒瘤”、“基带狂魔”恶名,那么,就围绕这几点说说高通。1、高额专利授权费:因为高通实现了CDMA的专利垄断,因此CDMA授权费自然价格不菲。另外,高通还利用在CDMA上的垄断地位,以专利与过期专利打包捆绑授权的方式向他人收取过期专利的专利费。&2、专利反授权:&高通依靠对CDMA的垄断,要求所有获得CDMA标准专利授权的厂商,必须向高通无偿提供所有通信专利授权,而因为WCDMA也使用部分CDMA底层技术,因此,爱立信、诺基亚、阿郎等参与WCDMA标准制定的厂商以及国内华为、中兴这样的生产CDMA制式通信设备和通信终端的厂商不得不将自己重金研发的通信专利无偿授权给高通。同时,高通还可以凭借反授权获得的专利为一些缺乏专利的厂商提供专利保护伞,使其免于专利诉讼。比如小米就依靠高通提供的专利保护伞,免除了使用中兴、华为专利带来的专利纠纷,而小米必须投桃李报向高通回馈巨额回报。再举个例子,小米在印度卖手机,使用联发科SOC立马被爱立信起诉,但使用高通SOC就畅通无阻,这就是高通专利保护伞的作用,也是国产缺乏专利厂商哪怕是高通再宰人也要用高通SOC的重要原因。3、高通税:高通强制规定,要求使用高通SOC的手机厂商,在缴纳巨额高通授权费后,还必须缴纳相当于手机价格5%—10%的钱作为专利费。因为高通提供SOC一整套解决方案,且大多数手机厂商还没SOC整合的技术和能力,所以只能挨宰,手机厂商的利润就此被高通切走一大块。华为在自己的中高端机型一律使用海思芯片,除扶持海思外,规避高通税也是原因之一。4、基带狂魔:高通利用其在CDMA的垄断地位,从不授权其他IC设计公司在手机SOC或基带中整合CDMA基带,而台湾VIA虽然有CDMA基带,但因江河日下,已经不做手机SOC了,而且最新的&CDMA基带也是采用55nm制程的产品。因55nm制程导致发热较大,华为外挂VIA的CDMA基带的电信版手机饱受诟病。另外,采取外挂VIA基带方案,不仅硬件成本更高,对手机制造商的技术要求也高。因此,在发改委对高通提起反垄断以前,高通是全世界唯一能生产7模基带的厂商。换言之,国内电信手机在2015年前只能用高通的SOC。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加上高通税的因素,自然导致电信版手机同配置价格较移动、联通版手机贵,同价格较移动、联通版更便宜,这个现象在利润微薄的千元机上尤为突出。高通还采取了非常高明的定价策略——将基带费用定价和SOC价格差不多。这样一来,单独买基带的话,还要自己整合一个CPU和GPU,费时费力费钱,而且大多数手机厂商还没SOC整合的技术和能力,高通一次性全部搞定,这样大幅降低了制造手机的门槛,连英语老师都能造手机。高通这种销售方式被戏称为“买基带,送SOC”。这个销售策略不仅将曾经的移动端芯片NO.1德州仪器赶出手机芯片市场,还与高通税相辅相成,使高通在获得了高额利润。高通对其CDMA垄断地位的滥用使全球通信厂商无比愤恨,为高通在4G时代被中欧厂商联手排挤埋下了业果。TDS的前世今生在2G时代,是美欧斗法,中国通信企业实力不强,无法参与制定通信标准专利。到了3G时代,中兴、华为、大唐等企业有一定的实力了,而且国家在顶层设计上也非常重视这一方面,利用美国和欧洲的矛盾在被西方把持的国际电联中借力打力,从夹缝中求生存,使国际电联没有对中国申请TDS标准直接拒之门外,但要求必须在1998年6月前完成申请。以当时中国通信产业的实力而言,要在时间节点前完成标准提交难度不可谓不大,一些西方人士也认为以中国的技术实力是无法再规定时间内成这个任务的。网络盛传说TDS是把西门子放弃的垃圾技术捡回来当宝贝,那就先从这里说起。当时欧洲几大通信巨头对于通信标准的制定也各怀鬼胎,西门子一心想做自己的标准,但因为好几项关键技术卡住了。而爱立信拉着诺基亚、阿卡等厂商搞出了WCDMA,西门子遂在欧洲3G标准制定中落败,从此,西门子逐步在通信领域边缘化,从中可以看出,通信标准之争对于通信企业兴衰意义重大。而对现有的技术成果,在西门子手里就成了鸡肋。与此同时,中国对申请3G通信标准专利达不到国际电联要求的必要的专利数量。在3G通信标准提交时间截止日期日益临近之际,中国选择从西门子手中购买技术凑齐专利数。对西门子而言,在被WCDMA击败后,手中的技术已经成为鸡肋,投入的巨额研发成本则全部打了水漂。因此,中国为了获取技术,西门子为了收回投入的研发资金,两者一拍即合。中国在购买了西门子的专利后和国内已经搞出的技术成果进行融合,解决了西门子的遭遇的技术瓶颈,并使系统效率有所提升,被国际电联接受为3G通信标准。在TDS产业化推广过程中,TDS划给实力最强的中移动。当时还有一个背景,最初时候西方通信企业对中国标准不理不睬,想通过不参与TDS产业发展的方式使TDS变成只存在于纸面上的技术。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国外厂商从通信设备到通信终端芯片一律不做TDS产品,这一方面导致做的人少,TDS标准不成熟,产品体验不佳;但另一方面导致国内厂商吃下了接近7亿人的市场,在“基建狂魔”中移动的引领下,中兴、华为、大唐、烽火等通信设备制造商赚的盆满钵盈,而展讯等国内IC设计厂商更是依靠中移动的补贴和没有国外巨头竞争的TDS终端芯片市场发展壮大,而这些IC设计公司又带动了芯片生产、封装、测试公司的发展,进而带动了国内通信和集成电路两个产业的发展。诚然在技术上说TDS不如WCDMA和CDMA2000成熟,在产业化方面TDS也不算成功,在用户体验方面更是差强人意,但是以中移动失去了部分用户和移动3G用户上网体验差一些为代价,壮大了我国通信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为中国参与国际通信标准制定跨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发改委反垄断以前,高通无法对TDS征收高通税。欧洲为什么恨高通?对于远在北美的暴发户牛仔们,老欧洲一直是口服心不服,特别是2G时代,GSM大放光彩,势头盖过CDMA,爱立信、诺基亚等欧洲厂商更不愿意在3G时代接受高通的CDMA方案。在不愿甘居人下的野心支配下,欧洲携东亚通信厂商成立3GPP标准组织,搞出了WCDMA标准。WCDMA是爱立信、诺基亚、阿卡等厂商为了规避高通的专利陷阱而开发的,因参与者众多,结果“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三个3G通信标准之中技术最成熟,用户体验也最好,其42M的极限网速更是鹤立鸡群。因此,WCDMA是3G通信标准用户体验最好,也是使用国家或地区最多的通信标准。虽然爱立信、诺基亚、阿尔卡特等通信厂商宣称具有WCDMA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标准专利,但依旧要向高通上缴价格不菲的专利费,这其中的原由就必须要从通信技术专利的种类说起。通信技术专利可以分为三大类:底层技术专利、标准框架技术专利、具体实现技术专利。底层技术专利也被称为空口技术、核心技术专利,是最为关键和基础的通信技术专利。例如在3G时代的CDMA码分多址技术;4G时代LTE中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等。标准框架技术专利是指对通信标准的某个技术框架进行保护的专利,例如对TDS、TDD、CDMA的智能天线标准框架进行保护。具体实现技术专利是指保障通信的正常运转,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般都是具体技术应用方面的专利。例如不同信号通信系统间的干扰问题,天线的抗台风结构等等。这当中,底层技术专利价值最高,近乎是一代通信标准的基石,标准框架技术专利价值次之,具体实现技术专利价值再次之。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某个通信标准的地位不仅仅取决于其占有的标准专利的数量,更取决于所占有的标准专利的质量——底层技术专利和大幅提升系统效率的专利技术。这也是在日本和韩国一些厂商虽然持有数量颇多的LTE技术专利,但在4G时代却缺乏话语权。言归正传,因为WCDMA基于码分多址技术,使用了高通的部分专利,所以原本打算用WCDMA规避高通专利陷阱的欧洲厂商依然被高通啃下了一块肉。痛定思痛,欧洲厂商一致决定制定新一代通信标准时必须另辟蹊径,彻底抛弃CDMA,实现“去高通化”。而这为高通在4G时代被中欧联手排挤,在4G时代话语权被削弱埋下了伏笔。因在《4G通信争夺战,各国博弈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中已有详尽说明,本文不再阐述。当高通在4G时代不复3G时代的地位,而中国和欧洲实现逆袭,过去因高通的各种耍流氓行为敢怒而不敢言的中国和欧洲,也有了底气对高通进行秋后算账,高通频频遭遇反垄断调查也就理所当然了。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a class="red" href="" target="_blank" color="red新版网站排行榜
===全新上线===
网友热评的文章揭秘网络黑产,普通黑客如何月入80000美元
6、Magic Leap、Lytro宣称的&光场&到底是个什么鬼?&(点击阅读文章)
Magic Leap在科技圈引起热议,其中&光场成像&是Magic Leap的成像原理的技术核心,在这个火热的背景下,Lytro、蚁视科技等AR/VR硬件公司也纷纷跳出来推销他们自己的&某某光场&。
Magic Leap号称是&数字光场&,蚁视科技号称是&复眼光学技术&其实本质上都是&四维光场显示技术&。那么,&光场&到底是什么鬼?
7、4G通信争夺战,各国博弈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点击阅读文章)
在4G标准的争夺战中,逐步形成了四大阵营。
为什么中国要和欧洲合作制定标准,而不是像TDS那样,自己玩自己的?高通在LTE标准体系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3]&
【声明】:黑吧安全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适于网络安全技术爱好者学习研究使用,学习中请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联系邮箱,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
上一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the 4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中文缩写:
外语缩写:
TD-LTE和FDD-LTE
研发阶段4G2001年12月~2003年12月,开展Beyond 3G/4G蜂窝通信空中接口技术研究,完成Beyond 3G/4G系统无线传输系统的核心硬、软件研制工作,开展相关传输实验,向ITU提交有关建议;2004年1月~2005年12月,使Beyond 3G/4G空中接口技术研究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进行与之相关的系统总体技术研究(包括与无线自组织网络、游牧无线接入网络的互联互通技术研究等),完成联网试验和演示业务的开发,建成具有Beyond 3G/4G技术特征的演示系统,向ITU提交初步的新一代无线通信体制标准;2006年1月~2010年12月,设立有关重大专项,完成通用无线环境的体制标准研究及其系统实用化研究,开展较大规模的现场试验。运行阶段2010年是海外主流运营商规模建设4G的元年,多数机构预计海外4G投资时间还将持续3年左右。2012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4G的脚步越来越近,4G牌照在一年左右时间中就会下发。2013年,"谷歌光纤概念"开始在全球发酵,在美国国内成功推行的同时,谷歌光纤开始向非洲、东南亚等地推广,给全球4G网络建设再次添柴加火。同年8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提升3G网络复盖和服务质量,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12月4日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布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获得TD-LTE牌照,不过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热切期待的FDD-LTE牌照,暂未发放。日,中国移动在广州宣布,将建成全球最大4G网络。2013年年底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6个城市可享受4G服务;预计到2014年年底,4G网络将复盖超过340个城市。2014年1月,京津城际高铁作为全国首条实现移动4G网络全复盖的铁路,实现了300公里时速高铁场景下的数据业务高速下载,一部2G大小的电影只需要几分钟。原有的3G信号也得到增强。日,中国联通已在珠江三角洲及深圳等十余个城市和地区开通42M,实现全网升级,升级后的3G网络均可以达到42M标准,同时将在今年年内完成全国360多个城市和大部分地区3G网络的42M升级。日中国移动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又提出包括持续加强4G网络建设、实施清晰透明的订购收费、大力治理垃圾信息等六项服务承诺。中移动表示,将继续降低4G资费门槛。
接入方式和多址方案4G(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其主要思想就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各子载波并行传输。尽管总的信道是非平坦的,即具有频率选择性,但是每个子信道是相对平坦的,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的是窄带传输,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应带宽。OFDM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消除或减小信号波形间的干扰,对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不敏感,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可实现低成本的单波段接收机。OFDM的主要缺点是功率效率不高。调制与编码技术4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新的调制技术,如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以及单载波自适应均衡技术等调制方式,以保证频谱利用率和延长用户终端电池的寿命。4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更高级的信道编码方案(如Turbo码、级连码和LDPC等)、自动重发请求(ARQ)技术和分集接收技术等,从而在低Eb/N0条件下保证系统足够的性能。高性能的接收机4G移动通信系统对接收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Shannon定理给出了在带宽为BW的信道中实现容量为C的可靠传输所需要的最小SNR。按照Shannon定理,可以计算出,对于3G系统如果信道带宽为5MHz,数据速率为2Mb/s,所需的SNR为l.2dB;而对于4G系统,要在5MHz的带宽上传输20Mb/s的数据,则所需要的SNR为12dB。可见对于4G系统,由于速率很高,对接收机的性能要求也要高得多。智能天线技术智能天线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以及数字波束调节等智能功能,被认为是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智能天线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达到充分利用移动用户信号并消除或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这种技术既能改善信号质量又能增加传输容量。MIMO技术(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指利用多发射、多接收天线进行空间分集的技术,它采用的是分立式多天线,能够有效的将通信链路分解成为许多并行的子信道,从而大大提高容量。信息论已经证明,当不同的接收天线和不同的发射天线之间互不相关时,MIMO系统能够很好地提高系统的抗衰落和噪声性能,从而获得巨大的容量。例如:当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数目都为8根,且平均信噪比为20dB时,链路容量可以高达42bps/Hz,这是单天线系统所能达到容量的40多倍。因此,在功率带宽受限的无线信道中,MIMO技术是实现高数据速率、提高系统容量、提高传输质量的空间分集技术。在无线频谱资源相对匮乏的今天,MIMO系统已经体现出其优越性,也会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继续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电是将标准化、模块化的硬件功能单元经过一个通用硬件平台,利用软件加载方式来实现各种类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一种具有开放式结构的新技术。软件无线电的核心思想是在尽可能靠近天线的地方使用宽带A/D和D/A变换器,并尽可能多地用软件来定义无线功能,各种功能和信号处理都尽可能用软件实现。其软件系统包括各类无线信令规则与处理软件、信号流变换软件、信源编码软件、信道纠错编码软件、调制解调算法软件等。软件无线电使得系统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和空中接口。软件无线电技术能支持采用不同空中接口的多模式手机和基站,能实现各种应用的可变QoS。基于IP的核心网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是一个基于全IP的网络,同已有的移动网络相比具有根本性的优点,即:可以实现不同网络间的无缝互联。核心网独立于各种具体的无线接入方案,能提供端到端的IP业务,能同已有的核心网和PSTN兼容。核心网具有开放的结构,能允许各种空中接口接入核心网;同时核心网能把业务、控制和传输等分开。采用IP后,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方式和协议与核心网络(CN)协议、链路层是分离独立的。IP与多种无线接入协议相兼容,因此在设计核心网络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需要考虑无线接入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和协议。多用户检测技术多用户检测是宽带通信系统中抗干扰的关键技术。在实际的CDMA通信系统中,各个用户信号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就是多址干扰存在的根源。由个别用户产生的多址干扰固然很小,可是随着用户数的增加或信号功率的增大,多址干扰就成为宽带CDMA通信系统的一个主要干扰。传统的检测技术完全按照经典直接序列扩频理论对每个用户的信号分别进行扩频码匹配处理,因而抗多址干扰能力较差;多用户检测技术在传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造成多址干扰的所有用户信号信息对单个用户的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具有优良的抗干扰性能,解决了远近效应问题,降低了系统对功率控制精度的要求,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链路频谱资源,显着提高系统容量。随着多用户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性能又不是特别复杂的多用户检测器算法不断提出,在4G实际系统中采用多用户检测技术将是切实可行的。
4G4G移动系统网络结构可分为三层:物理网络层、中间环境层、应用网络层。物理网络层提供接入和路由选择功能,它们由无线和核心网的结合格式完成。中间环境层的功能有QoS映射、地址变换和完全性管理等。物理网络层与中间环境层及其应用环境之间的接口是开放的,它使发展和提供新的应用及服务变得更为容易,提供无缝高数据率的无线服务,并运行于多个频带。这一服务能自适应多个无线标准及多模终端能力,跨越多个运营者和服务,提供大范围服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信道传输;抗干扰性强的高速接入技术、调制和信息传输技术;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的自适应阵列智能天线;大容量、低成本的无线接口和光接口;系统管理资源;软件无线电、网络结构协议等。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为技术核心。OFDM技术的特点是网络结构高度可扩展,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和抗多信道干扰能力,可以提供无线数据技术质量更高(速率高、时延小)的服务和更好的性能价格比,能为4G无线网提供更好的方案。例如无线区域环路(WLL)、数字音讯广播(DAB)等,预计都采用OFDM技术。
优势2009年在构思中的4G通信具有下面的特征:1、通信速度快由于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就是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给人印象最深刻的特征莫过于它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从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作比较,第一代模拟式仅提供语音服务;第二代数位式移动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也只有9.6Kbps,最高可达32Kbps,如PHS;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2Mbps;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传输速率可达到20Mbps,甚至最高可以达到高达100Mbps,这种速度会相当于2009年最新手机的传输速度的1万倍左右,第三代手机传输速度的50倍。4G2、网络频谱宽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ps的传输,通信营运商必须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和研究,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蜂窝系统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4G通信的AT&T的执行官们说,估计每个4G信道会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3G网络的20倍。3、通信灵活从严格意义上说,4G手机的功能,已不能简单划归“电话机”的范畴,毕竟语音资料的传输只是4G移动电话的功能之一而已,因此未来4G手机更应该算得上是一只小型电脑了,而且4G手机从外观和式样上,会有更惊人的突破,人们可以想象的是,眼镜、手表、化妆盒、旅游鞋,以方便和个性为前提,任何一件能看到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4G终端,只是人们还不知应该怎么称呼它。未来的4G通信使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通信,更可以双向下载传递资料、图画、影像,当然更可以和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网上联线对打游戏。也许有被网上定位系统永远锁定无处遁形的苦恼,但是与它据此提供的地图带来的便利和安全相比,这简直可以忽略不计。4、智能性能高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智能性更高,不仅表现于4G通信的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例如对菜单和滚动操作的依赖程度会大大降低,更重要的4G手机可以实现许多难以想象的功能。例如4G手机能根据环境、时间以及其他设定的因素来适时地提醒手机的主人此时该做什么事,或者不该做什么事,4G手机可以把电影院票房资料,直接下载到PDA之上,这些资料能够把售票情况、座位情况显示得清清楚楚,大家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在线购买自己满意的电影票;4G手机可以被看作是一台手提电视,用来看体育比赛之类的各种现场直播。5、兼容性好要使4G通信尽快地被人们接受,不但考虑的它的功能强大外,还应该考虑到现有通信的基础,以便让更多的现有通信用户在投资最少的情况下就能很轻易地过渡到4G通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应当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能跟多种网络互联,终端多样化以及能从第二代平稳过渡等特点。6、提供增值服务4G通信并不是从3G通信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升级而演变过来的,它们的核心建设技术根本就是不同的,3G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CDMA为核心技术,而4G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则以正交多任务分频技术(OFDM)最受瞩目,利用这种技术人们可以实现例如无线区域环路(WLL)、数字音讯广播(DAB)等方面的无线通信增殖服务;不过考虑到与3G通信的过渡性,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不会在未来仅仅只采用OFDM一种技术,CDMA技术会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与OFDM技术相互配合以便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甚至未来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会有新的整合技术如OFDM/CDMA产生,前文所提到的数字音讯广播,其实它真正运用的技术是OFDM/FDMA的整合技术,同样是利用两种技术的结合。因此未来以OFDM为核心技术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会结合两项技术的优点,一部分会是以CDMA的延伸技术。7、高质量通信尽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也能实现各种多媒体通信,为此未来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称为“多媒体移动通信。第四代移动通信不仅仅是为了因应用户数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因应多媒体的传输需求,当然还包括通信品质的要求。总结来说,首先必须可以容纳市场庞大的用户数、改善现有通信品质不良,以及达到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8、频率效率高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来说,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在开发研制过程中使用和引入许多功能强大的突破性技术,例如一些光纤通信产品公司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因特网的主干带宽宽度,引入了交换层级技术,这种技术能同时涵盖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也就是说第四代主要是运用路由技术(Routing)为主的网络架构。4G由于利用了几项不同的技术,所以无线频率的使用比第二代和第三代系统有效得多。按照最乐观的情况估计,这种有效性可以让更多的人使用与以前相同数量的无线频谱做更多的事情,而且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速度相当快。研究人员说,下载速率有可能达到5Mbps到10Mbps。9、费用便宜由于4G通信不仅解决了与3G通信的兼容性问题,让更多的现有通信用户能轻易地升级到4G通信,而且4G通信引入了许多尖端的通信技术,这些技术保证了4G通信能提供一种灵活性非常高的系统操作方式,因此相对其他技术来说,4G通信部署起来就容易迅速得多;同时在建设4G通信网络系统时,通信营运商们会考虑直接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之上,采用逐步引入的方法,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行者和用户的费用。据研究人员宣称,4G通信的无线即时连接等某些服务费用会比3G通信更加便宜。对于人们来说,未来的4G通信的确显得很神秘,不少人都认为第四代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复杂的技术系统。的确,第四代无线通信网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大量令人头痛的技术问题,大概一点也不会使人们感到意外和奇怪。第四代无线通信网络存在的技术问题多和互联网有关,并且需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才能解决。缺陷1、标准多虽然从理论上讲,3G手机用户在全球范围都可以进行移动通信,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各种移动通信系统彼此互不兼容,给手机用户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开发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首先解决通信制式等需要全球统一的标准化问题,而世界各大通信厂商会对此一直在争论不休。2、技术难尽管未来的4G通信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明天,现已研究出来,但并未普及。据研究这项技术的开发人员而言,要实现4G通信的下载速度还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问题。4G例如,如何保证楼区、山区,及其它有障碍物等易受影响地区的信号强度等问题。日本DoCoMo公司表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会对不同编码技术和传输技术进行测试。另外在移交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使手机很容易在从一个基站的复盖区域进入另一个基站的复盖区域时和网络失去联系。由于第四代无线通信网络的架构相当复杂,这一问题显得格外突出。不过,行业专家们表示,他们相信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但需要一定的时间。3、容量受限人们对未来的4G通信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它的通信传输速度会得到极大提升,从理论上说其所谓的每秒100Mbps的宽带速度(约为每秒12.5MB),比2009年最新手机信息传输速度每秒10KB要快1000多倍,但手机的速度会受到通信系统容量的限制,如系统容量有限,手机用户越多,速度就越慢。据有关行家分析,4G手机会很难达到其理论速度。如果速度上不去,4G手机就要大打折扣。4、市场难以消化有专家预测在10年以后,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多媒体服务会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此时复盖全球的3G网络已经基本建成,全球25%以上人口使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技术仍然在缓慢地进入市场,到那时整个行业正在消化吸收第三代技术,对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受还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另外,在过渡过程中,如果4G通信因为系统或终端的短缺而导致延迟的话,那么号称5G的技术随时都有可能威胁到4G的赢利计划,此时4G漫长的投资回收和赢利计划会变得异常的脆弱。5、设施更新慢在部署4G通信网络系统之前,复盖全球的大部分无线基础设施都是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建立的,如果要向第四代通信技术转移的话,那么全球的许多无线基础设施都需要经历着大量的变化和更新,这种变化和更新势必减缓4G通信技术全面进入市场、占领市场的速度。4G而且到那时,还必须要求3G通信终端升级到能进行更高速数据传输及支持4G通信各项数据业务的4G终端,也就是说4G通信终端要能在4G通信网络建成后及时提供,不能让通信终端的生产滞后于网络建设。但根据某些事实来看,在4G通信技术全面进入商用之日算起的二三年后,消费者才有望用上性能稳定的4G通信手机。6、其他因为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而无线通信网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样4G通信在功能日益增多的同时,它的建设和开发也会遇到比以前系统建设更多的困难和麻烦。例如每一种新的设备和技术推出时,其后的软件设计和开发必须及时能跟上步伐,才能使新的设备和技术得到很快推广和应用,但遗憾的是4G通信还只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具体的设备和用到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成型,因此对应的软件开发也会遇到困难;另外费率和计费方式对于4G通信的移动数据市场的发展尤为重要,例如WAP手机推出后,用户花了很多的连接时间才能获得信息,而按时间及信息内容的收费方式使用户难以承受,因此必须及早慎重研究基于4G通信的收费系统,以利于市场发展。
LTE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 项目是3G的演进,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根据4G牌照发布的规定,国内三家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拿到了TD-LTE制式的4G牌照。主要特点是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it/s与上行50Mbit/s的峰值速率,相对于3G网络大大的提高了小区的容量,同时将网络延迟大大降低:内部单向传输时延低于5ms,控制平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迁移时间低于50ms,从驻留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迁移时间小于100ms。并且这一标准也是3GPP长期演进 (LTE) 项目,是近两年来3GPP启动的最大的新技术研发项目,其演进的历史如下:GSM-->GPRS-->EDGE-->WCDMA-->HSDPA/HSUPA-->HSDPA+/HSUPA+-->FDD-LTE长期演进GSM:9K -->GPRS:42K--> EDGE:172K -->WCDMA:364k -->HSDPA/HSUPA:14.4M -->HSDPA+/HSUPA+:42M -->FDD-LTE:300M由于WCDMA网络的升级版HSPA和HSPA+均能够演化到FDD-LTE这一状态,所以这一4G标准获得了最大的支持,也将是未来4G标准的主流。TD-LTE与TD-SCDMA实际上没有关系不能直接向TD-LTE演进。该网络提供媲美固定宽带的网速和移动网络的切换速度,网络浏览速度大大提升。LTE终端设备当前有耗电太大和价格昂贵的缺点,按照摩尔定律测算,估计至少还要6年后,才能达到当前3G终端的量产成本。LTE-AdvancedLTE-Advanced:从字面上看,LTE-Advanced就是LTE技术的升级版,那么为何两种标准都能够成为4G标准呢?LTE-Advanced的正式名称为 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它满足 ITU-R的IMT-Advanced技术征集的需求,是3GPP形成欧洲IMT-Advanced技术提案的一个重要来源。LTE-Advanced是 一个后向兼容的技术,完全兼容LTE,是演进而不是革命,相当于HSPA和WCDMA这样的关系。LTE-Advanced的相关特性如下:带宽:100MHz峰值速率:下行1Gbps,上行500Mbps峰值频谱效率:下行30bps/Hz,上行15bps/Hz针对室内环境进行优化有效支持新频段和大带宽应用峰值速率大幅提高,频谱效率有限的改进如果严格的讲,LTE作为3.9G移动互联网技术,那么LTE-Advanced作为4G标准更加确切一些。LTE-Advanced的入围,包含 TDD和FDD两种制式,其中TD-SCDMA将能够进化到TDD制式,而WCDMA网络能够进化到FDD制式。移动主导的TD-SCDMA网络期望能够 直接绕过HSPA+网络而直接进入到LTE。WiMaxWiMax:Wi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的另一个名字是IEEE 802.16。WiMAX的技术起点较高,WiMax所能提供的最高接入速度是70M,这个速度是3G所能提供的宽带速度的30倍。对无线网络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惊人的进步。WiMAX逐步实现宽带业务的移动化,而3G则实现移动业务的宽带化,两种网络的融合程度会越来越高,这也是未来移动世界和固定网络的融合趋势。802.16工作的频段采用的是无需授权频段,范围在2GHz至66GHz之间,而802.16a则是一种采用2G至11GHz无需授权频段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其频道带宽可根据需求在1.5M至20MHz范围进行调整,具有更好高速移动下无缝切换的IEEE 802.16m的技术正在研发。因此,802.16所使用的频谱可能比其它任何无线技术更丰富,WiMax具有以下优点:(1)对于已知的干扰,窄的信道带宽有利于避开干扰,而且有利于节省频谱资源。(2)灵活的带宽调整能力,有利于运营商或用户协调频谱资源。(3)WiMax所能实现的50公里的无线信号传输距离是无线局域网所不能比拟的,网络复盖面积是3G发射塔的10倍,只要少数基站建设就能实现全城复盖,能够使无线网络的复盖面积大大提升。不过WiMax网络在网络复盖面积和网络的带宽上优势巨大,但是其移动性却有着先天的缺陷,无法满足高速(≧50km/h)下的网络的无缝链接,从这个意义上讲,WiMax还无法达到3G网络的水平,严格地说并不能算作移动通信技术,而仅仅是无线局域网的技术。但是WiMax的希望在于IEEE 802.11m技术上,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也正是因为有中国移动、英特尔、Sprint各大厂商的积极参与,WiMax成为呼声仅次于LTE的4G网络手机。关于IEEE 802.16m这一技术,我们将留在最后作详细的阐述。Wimax当前全球使用用户大约800万,其中60%在美国。Wimax其实是最早的4G通信标准,大约出现于2000年。WirelessMANWirelessMAN-Advanced:WirelessMAN- Advanced事实上就是WiMax的升级版,即IEEE 802.16m标准,802.16系列标准在IEEE正式称为WirelessMAN ,而WirelessMAN-Advanced即为IEEE 802.16m。其中,802.16m最高可以提供1Gbps无线传输速率,还将兼容未来的4G无线网络。802.16m可在“漫游”模式或高效率/强信号模式下提供1Gbps的下行速率。该标准还支持“高移动”模式,能够提供1Gbps速率。其优势如下:1.提高网络复盖,改建链路预算;2.提高频谱效率;3.提高数据和VOIP容量;4.低时延&QoS增强;5.功耗节省;WirelessMAN-Advanced有5种网络数据规格,其中极低速率为16kbps,低数率数据及低速多媒体为144kbps,中速多媒 体为2Mbps,高速多媒体为30Mbps超高速多媒体则达到了30Mbps--1Gbps。但是该标准可能会被率先被军方所采用,IEEE方面表示军方 的介入将能够促使WirelessMAN-Advanced更快的成熟和完善,而且军方的今天就是民用的明天。不论怎样,WirelessMAN- Advanced得到ITU的认可并成为4G标准的可能性极大。国际标准日下午5时,国际电信联盟在2012年无线电通信全会全体会议上,正式审议通过将LTE-Advanced和WirelessMAN-Advanced(802.16m)技术规范确立为IMT-Advanced(俗称“4G”)国际标准,中国主导制定的TD-LTE-Advanced和FDD-LTE-Advance同时并列成为4G国际标准。4G国际标准工作历时三年。从2009年初开始,ITU在全世界范围内征集IMT-Advanced候选技术。2009年10月,ITU共计征集到了六个候选技术,分别来自北美标准化组织IEEE的802.16m、日本3GPP的FDD-LTE-Advance、韩国(基于802.16m)和中国(TD-LTE-Advanced)、欧洲标准化组织3GPP(FDD-LTE-Advance)。4G国际标准公布有两项标准分别是LTE-Advance和IEEE,一类是LTE-Advance的FDD部分和中国提交的TD-LTE-Advanced的TDD部分,总基于3GPP的LTE-Advance。另外一类是基于IEEE 802.16m的技术。ITU在收到候选技术以后,组织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进行了技术评估。在2010年10月份,在中国重庆,ITU-R下属的WP5D工作组最终确定了IMT-Advanced的两大关键技术,即LTE-Advanced和802.16m。中国提交的候选技术作为LTE-Advanced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包含在其中。在确定了关键技术以后,WP5D工作组继续完成了电联建议的编写工作,以及各个标准化组织的确认工作。此后WP5D将文件提交上一级机构审核,SG5审核通过以后,再提交给全会讨论通过。在此次会议上,TD-LTE正式被确定为4G国际标准,也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标准制定领域再次走到了世界前列,为TD-LTE产业的后续发展及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基础。日本软银、沙特阿拉伯STC、mobily、巴西sky Brazil、波兰Aero2等众多国际运营商已经开始商用或者预商用TD-LTE网络。印度Augere预计2012年2月开始预商用。审议通过后,将有利于TD-LTE技术进一步在全球推广。同时,国际主流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基本全部支持TD-LTE,而在芯片领域,TD-LTE已吸引17家厂商加入,其中不乏高通等国际芯片市场的领导者。速率对比无线蜂窝技术:CDMA2000 1x/EVDo;GSM EDGE;TD-SCDMA HSPA;WCDMA HSPA;TD-LTE;FDD-LTE4G网络的下行速率能达到100Mbps~150Mbps,比3G快20倍~3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40Mbps。这种速率能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有人曾这样比较3G和4G的网速,3G的网速相当于“高速公路”,4G的网速相当于“磁悬浮”。多模多频芯片支持LTE/3G多模多频是LTE终端的明确发展方向,也是国内运营商的发展思路。目前国内某些运营商已经公开表示将建设TDD/FDD融合组网,这对多模多频也提出了很高要求。中国移动也多次强调,TDD/FDD混合组网、支持5模10频、5模12频及Band 41是中国移动发展LTE智能终端的重点。关于多模多频,业界普遍认为频段不统一是当今全球LTE终端设计的最大障碍——当前,全球2G、3G 和4G LTE网络频段的多样性对移动终端开发构成了挑战。全球2G和3G技术各采用4到5个不同的频段,加上4G LTE,网络频段的总量将近40个。要支持多模多频,首先就需要终端集成能同时支持多种制式和频段的芯片。芯片标准从4G芯片的发展来看,4G芯片应该具备高度集成、多模多频、强大的数据与多媒体处理能力。全球4G手机大多数采用高通的芯片。博通、Marvell、英特尔、联发科、联芯科技、创毅视讯、展迅、海思等芯片厂商也有4G基带芯片产品推出,主要运用于MIFI、CPE等数据终端中。在2013年8月初最新公布的中国移动2013年度TD-LTE终端采购的芯片使用上,采用高通芯片的比例超过60%,甚至有的预期称可能会占到中国移动2013年所有采购的4G终端产品的70%左右。高通的LTE芯片强调高集成度和多模多频支持,高通所有LTE芯片组均同时支持LTETDD和LTE FDD,而在LTE/3G多模方面,以第三代调制解调器Gobi MDM9x25为例,支持LTERel10、HSPA+ Rel10、1x/DO、TD-SCDMA、GSM/EDGE;此外强调“高集成”和“单芯片”的骁龙800系列处理器也集成了Gobi 9x25调制解调方案。而目前有超过150款采用高通第三代调制解调方案的智能终端正在研发中。 此外,2013年年初推出的RF360前端解决方案还首次实现单个终端支持所有LTE制式和频段的设计,支持七种网络制式(FDD、TD-LTE、WCDMA、EV-DO、CDMA1x、TD-SCDMA和GSM/EDGE)。
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正式发放了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即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均获得TD-LTE牌照,此举标志着中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了4G时代。有关部门对TD-LTE频谱规划使用做了详细说明:中国移动获得130MHz频谱资源,分别为 MHz、 MHz、 MHz;中国联通获得40MHz频谱资源,分别为 MHz、 MHz;中国电信获得40MHz频谱资源,分别为 MHz、 MHz。中国联通2013年底全网中国联通HSPA+双载波42兆。国际上很多国家,42兆也称为4G网络。4G系统能够以100Mbps-150Mbps的速度下载,不同的运营商采用不同的4G技术,速度通常与3G相比快20~30倍。4G4G通信技术并没有脱离以前的通信技术,采用了一些新的通信技术,来提高无线通信的网络效率和功能。ITU(国际电联)已经将WiMax、HSPA+、LTE正式纳入到4G标准里,加上之前就已经确定的LTE-Advanced和WirelessMAN-Advanced这两种标准,4G标准已经达到了5种。截止到2013年12月份LTE已然成为4G全球标准,包括FDD-LTE和TD-LTE两种制式。13年3月,全球67个国家已部署163张LTE商用网络,其中154张FDD-LTE商用网络,15张TD-LTE商用网络,6家运营商部署双模网络,中国联通采用FDD-LTE制式进入4G时代。日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召开。会上,中国联通宣布在25个城市开展4G网络服务,还公布了4G发展战略、推出了“4G/3G一体化套餐”方案,发布61款4G LTE、42M和创新型产品。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已完成了其4G试点城市中TD-LTE基站示范站的安装及开通调测,开通了在试点城市的首个TD-LTE示范站,实现了基础数据业务的服务。中国移动4G2013年以来,中国移动启动了20万个基站的建设和100万部终端的采购,体验用户接近4万人。2013年10月,中国移动获准在全国326个城市开展TD-LTE扩大规模试验。中国移动称,该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TD-LTE的商用部署工作,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并将努力推动4G的融合发展。按照中国移动的计划,在2013年底前,该公司可向北京、杭州、广州、深圳、青岛、南昌、南京、温州、厦门、上海、天津、沈阳、成都等城市的用户提供4G服务。
随着技术发展,运营商网络的数据容量和传输速度高速提升,单位流量的成本已大幅下降。与此同时,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让用户对的流量需求不断增加。对运营商贡献最大的中高APRU值用户来说,流量在通信支出之中的比例,已经日益增大,对流量价格的敏感度也随之增加。新的网络资源、业务成本与用户需求环境下,三大运营商的套餐变革,开始从业务重心从话音、短信转向流量,资费下降成为大势所趋。自2011年以来,流量资费已经进行过数轮下调,中电信更推出全国统一的用户自选型资费方案的积木套餐,联通则推出了定向流量包月使用套餐,进一步明晰了流量业务消费细则。而在4G时代,围绕流量的价格战将进一步展开。4G价格战已开打,中电信和联通尚未明确4G资费战略,但以中移动的套餐来看,流量资费已经有进一步下降。据第三方机构测算,与自身3G资费相比,中移动的4G流量资费,套餐资费便宜了约14%,比联通的同档次流量套餐也相对便宜12%-26%。这个比例看似并不多,但其实已经高于过去话音业务的平均年下降比例。4G同时,套餐外资费从1元/MB下调为0.29元/MB,下调比例则高达70%。此外,由于支持多终端共享,几个用户可以共享一个大流量包,套内单价更低。而在2014年,用户办理4G套餐后,还将获赠每月1GB、总共12GB的4G流量以及每月5GB、总共60GB的WLAN流量,这实际上更变相大幅降低了流量费用。对此,中电信、联通此前也已经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时长的赠送流量活动。而且可以确定,一旦两家运营商正式推出4G业务,必将以进一步的降价打低流量资费。对运营商来讲,流量何时降价、如何降价也需要谨慎行动,否则,一旦话音业务增长停滞甚至萎缩,又拿不出核心产品挽回短信、语音利润流失的时候,或许将只能依靠出售流量来过日子了。当然,站在一个用户角度,我们更欢迎更多的、更大幅度的降价,甚至直到流量免费为止。这个未必不能实现。越来越多的厂商正在和运营商合作,推出用户免费使用某业务或某产品的活动,产生的“定向流量”费用由厂商买单。与此同时,工信部也已经于2013年底开始发放多张移动转售业务牌照。获牌企业将从2014上半年开始,推出各自的品牌与服务。其中也有的厂商可能采取类似互联网的“后向经营”模式,自己或找人为用户的通话和流量买单。在这些情况下,运营商的流量收入或许不会快速下降,但对用户来说,很有可能将享受到更便宜的,甚至是免费的通信服务。
在2G时代签订的套餐,尽管失效时间是2099年,中移动却表示只有取消原套餐才能享受4G网络。但现在,原文包括315自身官微在内已不可找,搜索出的新闻大部分是中移动的回复。《3·15晚会二号投诉热点追踪:中国移动首次正面回应20元WAP无限量套餐用户》,里面中移动声称“如果想使用4G(TD-LTE或FDD-LTE制式)网络服务,中国移动将给予一定的“转套餐赠送流量、话费补贴或终端补贴”等优惠举措……但对于坚持要通过WAP包月套餐不限量使用4G(TD-LTE或FDD-LTE制式)服务,并以多种非理性群体性等方式提出诉求的客户,中国移动表示将不予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就4G、虚拟运营商等电信领域相关问题做出了明确解答。在被问到4G商用后,如何让用户“用得起”的问题,苗圩表示,用户使用4G业务,主要是移动数据的传输。该项业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由企业自主决定。苗圩认为,充分鼓励市场竞争,通过竞争能够促进资费的下降,促进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2009年初,我们发放3G的牌照以后,有一段时间,3G的资费也是比较高的,但是没有多长时间,通过竞争,价格就逐渐下来了。”对于现在运营商公布的4G价格,苗圩称“虽然价格还比较高,用户还不是很满意,但是比3G时代,这个价格还是有所降低”。并表示下一步还将鼓励企业竞争,通过竞争促进4G价格不断下降。日,天津移动透露,已经完成了京津高铁天津段4G网络复盖,并实现了300公里时速高铁场景下的数据业务高速下载,这意味着京津高铁至此已全线实现4G网络复盖,乘客可在高速旅程中“快人一步”地畅享4G网络。京津高铁全线实现移动4G网络覆盖乘坐京津高铁并在车厢内下载了一部2G的电影,可以不用多久就下载完成。高铁现场实际测试结果显示,网络速率均值达到20Mbps,峰值则高达50Mbps,能很好地满足商务人士的日常办公需求以及普通大众对于视频、网页浏览甚至网络游戏的需求。2014年1月,中国移动推出4G套餐大派流量“红包”,让联通、电信两个“小伙伴”没法“淡定”了:以128元套餐为例,广州移动每月除包含1.5G套餐内流量外,另外还赠送1月、2月两月每月15G流量。移动之“豪”气让竞争对手倍感压力。1月20日,中国联通也开始大规模向用户赠送500MB国内流量,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电信内部人士亦向南都透露,电信也在酝酿相关政策,但客观上陷入两难境地,“不加入流量战,用户难以维系;但流量贬值后,运营商连管道都算不上了,彻底变成了微信这些O T T的通道。”4G资费高遭吐槽:1晚忘关连接 房子就归移动了日,当当网CEO李国庆发微博称:“中国移动推出4G套餐,40元包300兆流量,按照每秒百兆的速率,这个套餐3秒就用完了,3秒40元,一个小时就是48000块钱。如果晚上忘了关闭4G连接,一觉醒来,你的房子都快成移动公司的了。” 这条微博被网友们大量转载点赞。调侃之余,却也凸显了人们对于4G网络资费的不适应和担忧。资费高、复盖不好、终端设备少、耗电严重、通话有延迟,可以说是叫好不叫座,让4G网络普及遭遇了拦路虎,不少用户依旧对4G网络持观望态度。2014年2月,中国联通2013年业绩发布会召开,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透露,日起,中国联通在全国25个城市,率先开展4G网络服务,期望到年底可增至300个。陆益民表示,3月18日,中国联通还会同时推出多款最新定制的终端产品。此外,陆益民称,中国联通希望到2014年底4G商用城市可增至300个,初期的4G网络是TD-LTE制式。4G运营商上演三国杀 中移动套餐最低降至58元日,随着4G时代的到来,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中国联通一位人士透露,中国联通在深圳召开“2014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会中公布中国联通2014年4G市场策略,并联合发布4G终端产品,会中也正式公布4G业务资费。中国电信一位内部人士处称,中国电信正式推出4G手机,首款4G手机有可能被国产手机品牌巨头拔得头筹。而中国移动也正大幅降低资费。这意味着三大运营商再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场“血雨腥风”的4G大战正在上演。广州4G速率远未达100Mbps 个别运营商形同虚设日,测试人员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G手机,在广州市内中华广场、二沙岛星海音乐厅、天河城、广州火车东站、中山大道西等五地实测发现,目前三大运营商的4G的实际下载速率约在20Mbps至40Mbps之间,较3G时代7 .2Mbps的理论速率有大幅提升,但与4G 100Mbps的理论下载速率仍有差距。央视调查4G网速:宣传每秒百兆 实测不到两兆日,新统计数据显示,4G牌照发放半年以来,我国4G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500万,这和4G上网速度快是分不开的。像有电信运营商就宣称说,4G网速可以达到每秒100兆,那么这个上网速率是否真的可以达到呢?新闻频道和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监测分析中心在国内多个城市进行了独家的4G速度测试,结果显示,4G速率很难达到每秒百兆。
从目前发展态势看,4G应该算相对成熟的一代产品了,短期淘汰可能性很小,想想微软的XP。关于5G,目前国内外不少机构和运营商确实抢先公布了5G网络计划细节,主要方式是计划通过使用大量的天线元件来实现高频带宽的信号传输,相对4G来说,5G网络将会比4G快100倍。此前,华为、三星、爱立信等企业均提出过5G网络初步设想,而实际能够开花结果的时间,多数预测为2020年,距离现在至少6年。
世界第一个4G商用国4GTelia是全球少数几个建设LTE网络的公司(最大的是Verizon),Telia与Verizon的4G基站、IP网络和测试网络设备均来自瑞典电信设备厂商爱立信,预计Verizon的LTE网络在美国商用时间预计不会早于2010年,全面复盖时间要到2015年,而Telia明显走在了前面.Telia表示,新的4G网络可以带来比3G快10倍的速度,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实现了60-100Mbps的速度,并且由于瑞典的国土面积相对较小,Telia会很容易把4G信号复盖99%以上的瑞典人口.但和瑞典运营商的比拼中,Verizon拥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700MHz部分的无线频谱,可以带来比3.6GHz频谱每个基站多5倍以上的复盖面积.人们有理由相信,第四代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会给人们未来的生活带来无限美好的期待!世界首款4G手机Sprint Nextel Corp.日,周二正式发布美国首款超高速手机,随后又发布世界上第一款WiMAX 4G的Android系统手机HTC EVO 4G。Sprint希望利用其在下一代无线通讯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占得先机 Sprint力争吸引用户使用其网络,希望利用其在4G技术方面相对于其他运营商的微弱优势。Sprint及其网络合作商Clearwire Corp.扩充了4G技术的复盖城市数量。中国4G用户情况4G用户数是全业务通信运营商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数据统计表明:移动的4G用户数已经突破3000万了。移动公司抓住时机,仅仅用了2个月就使4G用户数猛然上涨1600万,这在行业内是非常罕见的成绩。正式商用8个月,中国4G用户突破3000万大关。但是,站在4G聚光灯下的还只有中移动一家运营商。4G用户数曝光 通信行业三大佬地位悬殊8月26日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移动市场部副总经理徐刚介绍:“中国移动4G用户数已经达到3000万。”两个月之前,这一数字还只有1400万。两个月之间,中移动4G用户数暴涨1600万。而最新资料显示,中联通4G用户数约为99.5万;于7月份刚刚启动4G手机服务的中电信则没有公布其用户数,但引人注目的是,因为中移动4G来势凶猛,中电信月移动用户数已减少554万。自4G商用以来,中移动独领风骚,大有当年2G时代的一家独大之势。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1次
参与编辑人数:28位
最近更新时间: 23:28:43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市背后的政治博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