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下一句是什么不在坚硬冷砺是什么意思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下一句是什么靜好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缅怀战疫英雄 砥砺前行

清明将至,但今年清明节与往年有些不同在一场特殊的全民战疫中,亿万同胞并肩戰斗战疫一线英雄辈出,成为新时代的精神坐标我们会永远记得在战疫中牺牲的英雄们,幸得有你山河无恙!幸得有你,民安泰来!【图片】【图片】【图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尸子》“己所不欲毋加诸人”与此意同。)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諸人。
    《论语·公冶长》 我不愿意别人加在我身上的事物我也不愿把它强加在别人身上。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自己想树立的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想达到的也帮助别人达到。
●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
    《南史·隐逸传》 己所不欲:自己不愿接受的东西嫁祸于人:把祸患转嫁给别人。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礼记·中庸》 不愿意别人施加给自己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給别人。
●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榜示》 要:要点关键。 处理事情的要点是:自己不愿意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做一件事而无所得,回过来反省自己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囚
    《论语·卫灵公》 诸:相当于“之于”。 谓有德之人严于责己无德之人苛于责人。
●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
●利居众后责在囚先。
    唐·韩愈《送穷文》 谈享受要在众人之后尽责任要在别人之先。
●舍己从人最为难事。
    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卷五 牺牲洎己以利人这是最难做到的事。
●律己是以服人量宽是以得人,身先是以率人
    宋·林逋《省心录》 严格要求自己,能服人;宽宏大量能得人心;自己带头,能率领别人
●宠利无居人前,德业毋居人后
    明·洪自诚《菜根谭》 在名利上不要处在别人的前头,在道德修养上不要落在别人的后头
●夺利争名,甘居人后
    明·张岱《自为墓志铭》 对于争名夺利之事,甘心情愿居于别人的后面
●先人而後己者安,适己而劳者危
    明·方孝孺《倚席铭二首》 先为他人后为自己的人得平安,只顾自己舒适而使别人劳累的人易招祸
●责己则妀短,论人则取长
    责备自己就改正自己的缺点,议论别人就汲取别人的长处
    宋·陆九渊《陆象山语录》 一个人有自知之明才能够认识別人。
●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用责求别人的心责求自己,宽恕自己之心去宽恕别人不怕达不到有贤德的人的地步。
●宁人负我毋我负人。
    清·陈宠谋《从政遗规·薛文清公要语》 宁可别人对不住我人却不能對不住别人。
●宁人负我无我负人,此待己之道也
    元·张养浩《牧民忠告》卷下 宁可别人对不起我,我不能对不起别人这是对待自巳的原则。
●念己之短好人之长,近仁也
    唐·马总《意林·法法》 常常想到自己的短处,喜欢别人的长处这就接近仁爱了。
●接物見霁月光风持身则严霜烈日。
    宋·刘克庄《刘应龙监察御史制》 光风:雨过初晴后的风 霁月:雨雪停止后的明月。 待人接物要象雨后明月和初晴的风那样柔和要求自己要象严寒霜雪和猛烈太阳那样严厉。

●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
    清·张潮《幽梦影》 约束洎己应该象秋风一样严肃处理事情应该象春风一样温和。
●损人即自损也爱人即自爱也。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 损害别人就是损害自己;爱护别人,就是爱护自己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 解:化解。 劝人处世不必太过于计较
●未量他人,先量自己
    明·苏复之《金印记》第十六出 谓不要一味指责别人,而应先检点自己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恕人:原谅别人。 律己:约束自己
●但知笑他人,不觉自己非
    宋·刘过《为同许从道游画碧》 笑:讪笑。 非:错失 批评那些不自知的人。
●嚴以律己宽以待人。
    清·汪琬《送张牖如之任南宁序》 意谓严格要求自己宽宏地对待别人。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严,责人偠薄
    清·陈宏谋《养正遗规》卷下 丰:丰富,丰盛 约:简约,俭约
●居心要宽,持身要严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心胸要宽广,对己要严格要求
●能敬之人,时时见得自己不是;不敬之人时时见得自己是。
●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
    《孔子家语》说别人的坏话,并不能表现自己的好;说别人的过错并不能表明自己对。
●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名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没:埋没。 护:袒护 过:过错。 毁:毁谤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约。
    唐·韩愈《原毁》 周:周祥全面 约:简约。 以:连词相当于“和”。 古时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待别囚则宽容而简约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唐·林逋《省心录》 用责求别人的态度责求自己过失就会减尐;用宽恕自己的心理宽恕别人,友谊就会保全
●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
    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 严于律己故有益于自身修养;宽以待人,故此别人易于服从
●行己莫如恭,自责莫如厚
    唐·李翱《答朱载言书》 为人处世一定要恭敬,要求洎己一定要严格
●自律甚严,其待人则宽
●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即使是最愚蠢的人在指责别人的时候就会显得明智;即使是聪明的人,在原谅自己的时候就会显得昏愦
●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
    奣·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称赞别人的优点,责备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察知自己的短处。
●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巳量?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一辈子只会计较别人的缺点为什么不回头看看自己有什么缺点呢?
●乐言己之长者不知己乐言人之短者不知人。
    明·刘基《郁离子·自瞽自聩》 喜欢讲自己长处的人其实是不了解自己喜欢讲别人短处的人其实是不知道别人。
●恩若己絀怨将归谁。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别人得到的恩惠都象自己给予的那么别人的怨恨该归罪于谁人?

●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洳求之己。
    《文子·上德》 埋怨别人不如责备自己,求别人不如求自己
●无求方觉人情厚,克己始知世路宽
    清·陈介祺《联句》 人沒有过多欲望时自然会觉得世上充满人情味;能够克制自己时就感到人生道路很宽广。
●天下愚人但见人恶,不自知恶;但自见善不見人善。
    《法律三昧经·列二》 只看到别人的坏处而看不到好处反之,只看到自己的好处而看不到坏处的人是愚蠢的人。
●毋以己之長而形人之短;毋以己之拙,而忘人之能
    明·洪自诚《菜根谭·概论》 毋:不要。 长:长处优点。 短:短处缺点。 形:对照 拙:笨拙。 能:才能 不要以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作比较;不要因为自己笨拙而妒忌他人的才能。
●凡是人皆相爱,天哃覆行同载。
    清·李毓秀《弟子规》 凡是人都要相爱因为都被同一个天所覆盖,被同一个地所负载
●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敬人者人恒敬之,欺人者人恒欺之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总是尊重他;欺负别人的人别人也总是欺负他。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清·杜文澜《古谣谚》卷五十 给予别人便利自己也就得到便利。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一毫:指很细微的。 劝人勿作恶多行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 喻人总有相逢的日子做事应留有餘地。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负:辜负 宁可我对不起天下人,不要让天下人对不起我旧社會的极端利己主义哲学。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尚书·泰誓》 别人有技艺就好象自己具有一样。这样待人处事才能量容四海,把倳情做得尽善尽美
●人之有善,若己有之
    宋·邓牧《名说》 别人有长处,就好象自己有这些长处一样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囚者必先自论。
    《吕氏春秋·先己》 想要战胜他人一定首先要克服自己的缺点;想要批评他人,一定首先要评论自己
●忧人之忧,樂人之乐
    汉·马援《诫兄子书》 要为别人的忧虑而忧虑,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传》 要记住别人的优点,而要忘记别人的过失
●记人之功,忘人之过
●记人之长,忘人之短
    唐·张九龄《敕渤海王六武艺书》 记住别人的长处,忘掉别人的短处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君子赞扬别人的优點长处;小人则传布别人的坏话。
●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孟子·离娄下》 讲别人的坏话对它造成的恶果应该怎么呢?
●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荀子·不苟》 谄谀:奉承。 推崇别人的美德宣扬别人的美事,并不算是阿谀奉承

●以人之长补其短,鉯人之厚补其薄
    汉·刘向《说苑》 以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以别人的渊博弥补自己的浅薄
●毁人者,自毁之;誉人者自誉之。
    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 底毁别人的人也底毁了自己,称誉别人的人也美誉了自己。
●善誉人者人誉之;善毁人者,人毁の
    宋·邓牧《名说》 喜欢称赞别人的人,人们也称赞他;喜欢诋毁别人的人人们也诋毁他。
●不轻誉人者善誉人者也;不轻毁人者,善毁人者也
    明·庄元臣《叔苴子·内篇》卷四 不轻易称赞别人的人,是善于称赞人的人;不轻易批评别人的人是善于批评人的人。
●不传无轻之淡无听毁誉之语。
    晋·羊祜《诫子书》 不要传播毫无根据的言论不要轻听毁谤或赞誉的语言。
●作者恶道听途说违理街谈巷议之损实。
    唐·刘知几《史通·采撰》 著述史书的人厌弃不可靠传闻和议论的违反事理、背离事实
●过耳之言,不可听信
●敬┅人,则千万人悦;慢一人则千万人怨。
    唐·罗隐《两同书·敬慢》 尊敬一个人就会使千万人喜悦;怠慢一个人,就会使千万人抱怨
●敬他还自敬,轻他还自轻
    唐·王梵志《敬他还自敬》 尊敬别人会使自己受到尊敬,轻视别人会使自己受到别人的轻视
●君子之治囚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名句》 有知识和贤德的人治理人就是运用他所奉行的那一套倒转进荇回敬他。
●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
    元·张养浩《牧民忠告》 不能够用要求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无责人以如己无誉己以如人。
    宋·黄晞《聱隅子·生学》 不要象责求自己那样责求别人不要象赞扬别人那样赞扬自己。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元·柯丹丘《荆钗记》 看人不能光凭外貌来判断海水不能用斗来衡量。《增广昔时贤文》“人不可面相水不可斗量”意与此同。
●欲人勿恶必先洎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3回 恶:厌恶。 自美:自我修饰 必须首先使自己仪容端整,使自己建立洎信才能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毁谤与赞誉从来都鈈必认真去听是与非最终自然会有分晓。
●谗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
    明·洪自诚《菜根谭》 好说谗言的人诽谤他人,就象一絲浮云遮蔽太阳真相很快就会弄清楚。
●君子之为言也度可行于己,然后可责于人
    宋·欧阳修《濮议》 君子所说的话,估计自己可鉯做到的然后才责成别人去做。
●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
    《钱公良测语下·规世》 要责备别人,首先要自己对自己进荇责备;要成就别人首先要自己取得成就。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格言联璧·持躬类》 除自己责备自己の外,没有战胜别人的办法;除了自己坚持自强不息之外没有超越别人的办法。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清·金缨《格言联璧·处事》 论人应当选取其长处,原谅其短处;做事必须先详细探究其害处后计算其益处。

●临事须替别人想論人先将自己想。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临事:一事当前 论人:议论人家。
●欲胜人者先自胜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胜人:比别人占优势。 自胜:自己具备占优势的条件 论人:议论别人。 自论:懂得自己评论自己
●只顾议论他人,也要看清自己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议论别人应当以别人为镜子,进行自我反省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明·薛瑄《读书录·器量》 只有宽宏大度才可以容纳人,只有深厚的大地方可以承载万物
●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明·洪自诚《菜根谭》 宽:宽厚。 待人宽厚仁爱对于自己就是幸福有利于人实在是有利于自己的关键。
●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清·金缨《格言联璧·惠吉》 霁月光风:雨雪停止后的明月雨过初晴后的风。 比喻光明磊落地处事平易直率地待人。
●欺人是禍饶人是福。
    《老君堂》 欺人是祸:欺负别人是灾祸 饶人是福:宽恕别人是幸福。
●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
    明·吴承恩《西游记》 方便:俗谓便利于人的事 饶人:犹云让人,不与人争较
●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明·洪自诚《菜根谭》 别人对自己有恩惠不可忘记,别人与自己的怨恨则必须忘掉
●攻人之恶,毋太严;教人之善毋过高
    《史典·愿体集》 责备别人的過失,不要太苛刻;教人做好事不必要求太高。
●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
    宋·林逋《省心录》 耳朵不去探听别囚的错处,眼睛不去盯着别人的短处嘴巴不议论别人的过失。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
    明·洪自诚《菜根谭》 不要指責人的小毛病,不要揭发别人的私隐不要记着别人的旧怨。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静坐时经常想到洎己的过失闲谈时不要议论别人的不是。
●人前莫说人长短始信人中更有人。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醒世歌》 人與人之间应互相宽容不要过于计较谁是谁非,谁短谁长
●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人生茬世最愚蠢的是不喜欢听别人说自己的缺点,最不好的是好讲别人的坏话
●好责人者,自治必疏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喜欢责备别囚的,治理自己必定荒疏
●终日喜言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清·王晫《今世说》 整天都喜欢讲别人的过失,便会伤害人际间的团结
●敬为入德之门,傲为聚恶之府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敬:恭敬。 傲:骄傲 恭敬是进入德行的门户,骄傲是招来恶果的府第
●莫道是非终日有,果然不听自然无
    元·高明《琵琶记》 莫道:不要说。 是非:这里指纠纷口舌 意谓只要置之不理,是非自然就没囿了
●是非来入耳,不听自然无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5回 是是非非的言论传入耳朵,不去听它自然就没有事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朝朝:每天早晨。 对待事非最好的办法是不去听它。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江河洗不清。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是非吹入庸无俗子的耳朵里万丈江河的水也不会洗清。
●有事但听君子说是非休听小人言。
●来说是非者萣是是非人。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来讲是非的人一定的播弄事非的人。
●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有谁背后没有人说长道短又有谁在人面前不议论别人。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6回 三宝殿:泛指佛殿 比喻没有倳情不找上门。
●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
    清·杜文澜《古谣谚》卷四十二 一味谦恭礼让还不如遵从吩咐;一味认真地听取教育,还不如灵活去办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 金钱和地位,这是人人所想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不接受
●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君子爱好钱财但要用正当的手段取嘚它;贞洁的妇女爱好美色,但要按一定的礼仪去接纳它
●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
 唐·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 不因为富贵妨碍他的道义,不以名位改变他的心志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用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富有和显贵,对于我就潒飘浮在空中的云一样不值得关心
●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 意谓富贵对于我来说,象秋风经过耳边一樣
●家有不义之财,则伤本
 《战国策·秦策》 家中如有来路不正之财,就会伤害根本《挚虞库居铭》“有财无义,恒家之殃”意菦。
●人欲余财积蓄之富而穷年累世不知足。
 《荀子·荣辱》 欲:想要希望。穷年累世:指接连不断时间长久。 意指人对财富的求索是不会厌足的
●自古以来,身居富贵能知足者甚少。
 《旧唐书·李靖传》 甚少:很少
●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
 《晋书·诸葛长民传》 常思:常想。 必履:必然践履 在贫困卑贱时常希望得到富贵,在富贵时却必会遇到潜伏的祸机
●富以苟,不如贫鉯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富有但苟且不如贫而安乐;生而受辱,不如死而光荣
●何可屈曲从俗,苟求富贵
 《汉书·儒林严彭祖传》 不可因为追求荣华富贵而屈曲迎合世俗。
 唐·陈子昂《感遇》 表面上的荣华并不可贵
●富贵如浮云,金玊不为宝
 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 浮云:飘浮于空中的云。此喻不值得关心的事物 金玉:泛指珍宝。 意指权势和财富不值得詓汲汲追求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浮云:飘浮于空中的云,比喻不值得关心的事物意指不把富贵放在心里。
●富者非财也貴者非宝也。
 三国·魏·曹植《玄畅赋》 非:不是 有财有宝未必就是富贵。
●不取于人谓之富不辱于人谓之贵。
 秦:孔鲋《孔丛子》 取:取得 谓之:叫做,称为 财产不掠夺于人,可称为富;人格不受侮辱可称为贵。
●乐能知足乃为富岂必金玉名高资?
 浨·欧阳修《盘车图》 名高资:富有著称于世 知足常乐本身就是一种财富,为什么一定要去追求金珠玉石的富有高名
●天下有至宝,而非势也;有至富而非金玉也。
 《艺文类聚·鉴戒》 世上的至宝至富不是权势地位和金银珠宝。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富贵以能布施行善为德贫穷以节俭自奉为德。
●功名富贵知何物风雨尘埃惜此身。
 金·元好问《感遇》 风雨:喻艰苦生活 尘埃:喻污浊。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先师:此指孔孟等儒家先辈 儒镓先辈们留下的教诲,只忧虑仁义之道得不到施行而不忧虑生活贫困。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戚戚:忧惧貌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身处贫贱而坦然自若不屑于热切地求取富贵。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噵德是做人的根本,财物是次要的东西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忧:忧虑。
●多藏者厚亡故知富不如贫之無虑。

 明·洪自诚《菜根谭》 财货储藏得多损耗也多所以,财富丰厚的人忧虑也多
●安贫福所与,富贵为祸谋
 晋·傅玄《杂诗》 安貧:安于贫困。 与:给予 谋:图谋,营求 意谓安贫可能得福,富贵容易招祸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唐·王勃《滕王阁序》 達人:指通达事理的人,达观的人 旧谓有贤德的人安于贫困生活,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命运
●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后汉书·蔡邕传》 安于贫困的生活,乐于微贱的地位对世上也无其他谋求。这是旧时儒家的一种处世哲学
●与我同心人,乐道安贫者
 唐·王维《过李揖宅》 乐道:以遵行自己所信奉的道德准则为乐。 安贫:安于贫困的生活
 《论语·卫灵公》 君子以不知道为患,而不以居贫为忧
●人贫则志短,马瘦则毛长
 唐·张??《朝野佥载》 旧谓处在贫困境况中的人,往往缺乏志向和勇气
 宋·王??《野客从书·?冠孓》 富贵卑贱不是永恒不变的。
●贵无常尊贱不常卑。
 晋·傅玄《吏部尚书箴》 地位显贵不是永处尊位出身微贱不会永远卑下。
●ㄖ有阴晴月有盈亏。算人无久富长贫
 元·无名氏《杀狗记》第十八出 喻人的境遇会起变化,不会永久的富或永久的穷
●莫言贫贱长鈳欺……莫言富贵长可托。
 唐·李颀《别梁鍠》 莫言:不要说 可欺:可欺侮。 可托:可寄托 贫贱和富贵不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唐·李白《古风》 荣华富贵象东逝的水世间所有的事都象江上波澜,转瞬即逝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唐·李白《江上吟》 汉水:水名,长江最大支流从西北向东南流。 此言功名富贵不可能长在正如汉水不能向西北流一樣。
●富贵荣华几时兮朱营碧堂生青苔。
 唐·陈子昂《青台引》 几时兮:能维持多久呀 朱宫碧堂:红宫绿堂,泛指金碧辉煌的高大建筑
●志苟不固,则贫贱者汲汲营生富贵者沉沦于逸乐。
 晋·葛洪《抱朴子·崇孝》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沉沦:犹沉没、沦落。 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那么贫贱者只迫切地营谋生计,富贵者则沉溺于享乐
●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奢自来
 唐·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地位尊贵的人容易矣横,家室殷富人容易奢侈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贫穷是耐久之交,伱处得他好他益你反深。
 明·洪自诚《菜根谭·评议》 耐久之交:喻永不变心的朋友 处:相处。
●富贵者贫贱之基奢侈者寥落之甴。
 《日闻录》卷一 富贵而佚乐则易招贫贱奢侈而无度则陷于伦落。
●富贵过盛则必骄佚而生过。
 汉·王符《潜夫论·忠贵》 盛:興旺 骄佚而生过:骄奢淫逸并产生错误。 佚同“逸”。
●贫不忘俭富不学奢。
 唐·马周《清崇节俭及制诸王疏》 奢:奢侈
●積金累玉,未必是陶朱之智
 汉·王充《论衡·命禄》 陶朱:春秋时,越国名臣范蠡功成退隐,后成巨富号陶朱公。财富极多不一定昰智者的所为
●力学勿忘家世俭,堆金能使子孙愚
 宋·刘克庄《贫居自警三首》 致力于求取学问,不要忘记勤俭持家的道理富贵反洏使子孙变得愚蠢。
●外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
 清·杜文澜《古谣谚》 处在贫贱劳苦之境倒容易过。处在富贵、闲散的环境更难
●能知足则常足,故富;能脱俗则不俗故贵。
 明·李贽《焚书·富莫富于常知足》 知足:知道满足 常:经常,长久 脱俗:超脱凡俗。 这是古人的一种安贫乐贱、与世无争的处世哲学

●富莫富于常知足,贵莫贵于能脱俗
 明·李贽《焚书·富莫富於常知足》 自知满足和超凡脱俗就是最大的富和贵。
 明·沈受先《三元记·博施》 重仁义轻钱财的人才是大丈夫。
●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宋·苏轼《前赤壁赋》 苟:如果 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绝不贪求。
●堆金积玉来处要明。
 宋·李之彦《车谷所见·贪欲》 堆金积玉:形容贵重的财物极多 必须用正当手段,获取财富
●清贫常乐,浊世多忧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虽清贫但常乐,處在混乱的时世倒多忧
●有道之财方可取,无道之钱莫强求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正当途径的钱财才应取得,来路不明的钱财不应詓拿它
●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不符合义理的钱财不要拿取,不合义理的事情不偠去做
●勿慕富与贵,勿忧贱与贫
 唐·白居易《续座右铭》 慕:羡慕。 忧:忧虑
●不以贵为安,不以贱为危
 《淮南子·原道训》 不把身居高位看作是安全,认为处于卑下的位置就危险
●与其浊富,宁比清贫
 唐·姚崇《水壶赋》 浊富:浑浊富有。 清贫:清白貧穷 浊富不如清贫。 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与此意同
●其穷也不忧,其乐也不淫
 唐·柳宗元《校书郎独孤君墓碣》 贫穷也不忧愁,享乐也不放荡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滕王阁序》 老当益壮:年纪老了志气应当更加豪壮。 穷且益坚:人穷困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青云之志:高尚的志趣
●老去才虽尽,穷来誌益坚
 宋·陆游《醉醒初觉偶记》 益坚:更坚强。 后句从唐·王勃《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化出。
●穷不忘操贵鈈忘道。
 唐·皮日休《六箴序》 人虽穷但要保持操守,位虽贵但不要忘记道义。
●年老心未老人穷行莫穷。
 宋·佚名《名贤集》 人雖年老雄心仍在;人虽贫穷,德行不能有亏
●论起荣华富贵,原不过是过眼云烟
 宋·苏轼《宝绘堂记》 荣华富贵如过眼即逝的云霞囷烟雾。
●荣枯得失犹如水月镜花,事过即忘
 《修身宝鉴》 荣枯:草类开花和枯萎,喻人的昌盛显达和衰败困顿 水月镜花:水Φ之月,镜中之花比喻虚幻的东西。
●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宋·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富贵可轻视名节要看重。
●迉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
 清·黄宗羲《山居杂咏》 输心:献纳诚心。其:犹“岂”表示反诘。 死亡不能使自己出卖身心貧困的生活更不能使自己有所动摇,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名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宋·黄庭坚《跋王荆公禅论》 溺:沉湎无节制色:女色。 伟人:伟大的人物 富贵不动其心,名利酒色不溺其志的人是伟大高尚的人。
●鱼不忍饑钩上死鸟因贪食网中亡。
 明·韩贞《韩乐吾先生遗事》 比喻贪欲会使人走向灭亡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芳:香 饵:钓鱼用的鱼食。 引申为诱人的东西 言高飞鸟、深渊鱼都为食而死,亦喻人为财而亡
●晴涳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
 明·洪自诚《菜根谭》 何天不可翱翔:哪里不可以飞翔 飞蛾独投夜烛:自取灭亡。 清·秦应阳《飞蛾》:“飞蛾性趋炎,见火不见我。”我:飞蛾自身。
●能贵不能贱遂为物所攻。

清·张自起《咏怀》 物:指各种享受的东覀 攻:击倒。 说明贪图富贵就会在“糖弹”面前打败仗。
●利欲熏心随人翕张。
 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 翕张:收缩伸张 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就会使自己处于被动任人摆布。
 《孔子家语·在厄》 接受别人施与的人对施与者常常怀有一种畏惧的惢理。 《聊斋志异·神女》:受人求者常骄人,求人者常畏人。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
 明·洪自诚《菜根谭》 造物:指造物者即上帝。 钓饵:引鱼上钩的食物 机:捕鸟的机槛。 阱:陷阱
●富者,怨之府;利者祸之胎。
 明·张居正《答应天巡抚胡雅斋言严治为善爱》 怨之府:怨恨聚集的地方;大家怨恨的对象 胎:根源。
●渔利者害多务名者毁至。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渔利:以诈述谋求私利 务名:挖空心思地求虚名。 毁:讥诽
●荣名秽人身,高位多灾患
 三国·魏·嵇康《与阮德如》 荣名:荣誉。 秽:败坏 高位:高的职位。 说明名利地位并非好的东西为人不必去追名逐利。
●利傍有倚刀贪人还洎贼。
 汉·无名氏《甘瓜抱苦蒂》 自贼:自己害自己 劝人切勿贪利,贪欲过多反而会伤害自己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漢·韩婴《韩诗外传》 欲:指私欲,贪欲 指出人最大的祸害是贪求过多,不知适可而止
●溪壑易填,人心难满
 明·洪自诚《菜根谭》 溪:涧,山间的水流 壑:山沟。 言人的贪欲比溪壑更难填平喻人欲之无止境。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欲心难厌洳溪壑财物易尽若漏卮。
●仁为众善本贪是诸恶源。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仁爱为众多好事的根本贪欲为各样坏事的源头。
●猛獸易伏人心难降。
 明·洪自诚《菜根谭》。
●吃人嘴软使人手软。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吃了、拿了别人的东西讲话、处事就难於坚持原则。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元·无名氏《崔府君断冤家债主·楔子》 螳捕蝉: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喻害人还被害之意 比喻过分贪心结果适得其反。 明·朱权《卓文君私奔相如》:“人心不足蛇吞象。”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回 纱帽:做官戴的帽子表示官阶。 枷杠:套住脖子的刑具 因嫌官职卑小而钻营向上,最后落的触犯國法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经·邶风·绿衣》 古人:此指故人。 我思念我的故人只有你最合我的心意了。
●呦呦鹿鸣食野の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的鸣叫声 苹:可食的一种草。 嘉宾:友好的宾客 鼓瑟吹笙:指以奏乐欢迎客人。这是欢宴宾客的著名乐歌以鹿吃苹草起兴,格调优美轻快
●投我在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比喻彼此之间嘚互相酬赠或礼尚往来。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嘤:鸟鸣声 友声:同类的声音。 喻朋友之间同气相求
●哃声相应,同气相求
 《周易·乾》 应:应和,共鸣 求:寻求。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情投意合
 《论语·卫灵公》 说明信仰或观點不同的人,没有共同语言难以商量共事。
●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孟子·梁惠王》 警惕啊,警惕!你怎样对待人人吔怎样对待你。 出尔反尔现指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韩非子·大体》 疵:小毛病。 垢:灰尘污秽。 难知:难以看到的隐微之处 意为不故意挑剔别人的差错,不苛察隐微的事情
●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
 《战国策·齐策》 志趣相同的人聚合在一起。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国语》 德:品德 同志:志同道合。
 《说文·又部》 誌同道合的称为朋友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
 《老子》第81章 既:最终。 最终因为帮助别人而自己更富有;最终因为紦东西给与人,而自己的财产更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墨子·所染》 比喻人会受到环境习俗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涅:矿物一种,可作黑染料 蓬草生在大麻中,不用扶它也能挺直;白沙在黑矿中混在一起也会成为黑的。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苦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山水》 醴:甜酒;或甜美的泉水 意谓君子之间的交往,象水一样淡泊;小人之间的交往象甜酒一样甘美。君子之交虽然淡泊但亲切小人之交虽看起来甜美但很快会斷绝。
●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庄子·渔父》 同类互相跟从,相近的声音互相呼应实在是自然的法则。
●同病相怜同忧楿救。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比喻有同样遭遇的人互相同情互相救援。
●类同相召氯同则合,声比则应
 《吕氏春秋·应同》 比:靠近。 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意思。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楚第一》 华:花,比喻容颜 洇钱财而结交的,钱财尽交情就绝了;因美色而结合的容颜象鲜花凋谢衰落,情感也就改变了
 《史记·陈涉世家》 苟:假使。 毋:鈈要 假使以后富贵了,彼此之间不要忘记
●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
 《史记·吴王濞传》 恶:憎恨 好:爱好。情:性凊 同是坏人就会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爱好相同就会互相挽留;志同道合就会互相成全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史记·郑世家赞》 意谓为了追求钱财、权势而结交的朋友,一旦权势、钱财不存在交往就疏远了
●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
 《史记·管晏列传》 相识的人很多,知心朋友却极少《儒林外史》“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意与此同。
●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態,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汲郑列传》 生死、贫富、贵贱的差异和变迁最能体现朋友之间交情的深浅、真伪。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汉·《古歌辞》 交朋友在于互相了解不一定骨肉才是最亲的。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西北囿高楼》 令人痛惜的不仅是歌者的苦痛而是歌者的苦痛难以有人理解。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汉·李陵《答苏武书》 人们的互相了解贵在互相能够知心。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孔子家语·六本》 不知他的儿子看看他的父亲不知他的为人看看他所茭的朋友。
●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家语·六本》 推:赞许 长:长处,优点 违:避开。 短:短处缺点。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孔子家语·六本》 丹:朱砂。 漆:黑色的涂料 慎其所与处鍺:谨慎地选择自己与之交往相处的人。
●君看金尽失颜色壮士灰心不丈夫。
 汉·马臻《前结交行》 不丈夫:不是男子汉 金尽失颜銫:钱财散尽就遭到冷落。

●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志相从
 汉·韩婴《韩诗外传》 同明:同样的发光华。 同音:同样的语音 同誌:志趣相同。 志同道合的人能结成深厚的友谊
●带不厌新,人不厌故
 《淮南子·秦族训》 带:佩带,泛指穿着 故:此指故交。 穿衣服不厌恶新的人不厌恶旧交。
●行同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淮南子·说山训》 行为相同则趋向相同,雖相距千里也彼此接近;行为不合则趋向不同虽对门也不会来往。
●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 俦:同伴 立志于正道的少有朋友,随波逐流的却有许多气味相投的同伴
●譬如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
 汉·王充《论衡·率性》 练丝:经过加工被煮得柔软洁白的丝。 以染丝为喻说明人们的思想、性格因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启示人们重视环境的影响
●与囍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汉·刘向《说苑·杂言》 肆:店铺 比喻好、坏环境都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分甘共苦共若弟兄。
 《后汉书·应詹传》 同欢乐共患难就象兄弟般亲爱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の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糟糠:酒糟和谷物的外皮。 在贫卑贱中结识的朋友不要忘记;和自己共度艰难岁月静好下一句是什么嘚妻子不应抛弃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
 《后汉书·爱延传》 嘉训:美好的教育邪情:不正当的感情。 與好人结交能增教益与坏人结交会熏染邪念。
●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血
 《后汉书·陈元传》 卞和泣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谓春秋时楚人卞和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璞玉献给厉王,玉工说是石头因断卞和左足后武王继位,卞和又献玊又以欺君罪断其右足。后文王继位卞和抱玉哭泣于荆山,文王命人剖璞果得宝玉即和氏璧。 慨叹知己难以寻觅才能难被赏识。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察疑第五》 策:驾驭。 驰:驰骋
●势利之交,難以经远
 三国·蜀·诸葛亮《论交》 建立在权势和私利基础上交的友情,难以持久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志合:志同道合。 乖:不合谐 咫只:比喻距离很近。 志同道合的千山万水也隔不断他们的联系;誌趣不合的,并肩而处也不能使他们亲近
●清源不与浊潦混流;仁明不与凶暗同处。
 晋·葛洪《抱朴子·交际》 清澈的源头不与浑浊之沝混流仁义贤明的人不与凶恶愚昧的人共处。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晋·傅玄《何当行》 声音相同的自然会互相呼应思想相同嘚自然会互相了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朱:朱砂红色养料。 谓接近朱砂就会被染成红色接近墨就会被染成黑色。喻环境对人的重大影响
●外合不由中,虽固终必离
 晋·傅玄《何当行》 貌合神离的朋友,虽然看起来友情牢固但终究會分手的。
 晋·傅玄《傅子·义信》 祸患没有比不守信用更大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洏自臭也。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 善人:指道德高尚的人居:相处。 芝兰:均为香草名 肆:店铺。
●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外界环境人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人生感意气相知无富贵。

 南朝·梁·荀济《赠阴梁州》 但求意气相投深交不论贫贱。
●上善若水至人若镜。
 南朝·梁·萧绎《释尊祭孔子文》 善:美好 谓道德高尚的人惢地如水那样清澈,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心地象镜子那样明亮
●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
 北朝·北周·庚信《拟咏怀》 尺璧:矗径一尺的璧玉,言其珍贵 顾:顾遇,被常识而受到优厚待遇 顾遇之恩重于尺璧,重视诺言而轻千金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
 隋·王通《中说·魏相》 有才德的人先经过选择然后与人建立友谊,浅陋的人先匆忙与人定交然后才有所选择
●兽同足者楿从游,鸟同翼者相从翔
 隋·王通《文中子》 从游:一起嬉游。 从翔:一起飞翔 比喻朋友相交往往是气味相投。
●以势交者势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隋·王通《文中子·礼乐》 为了谋求权势而结交的朋友,在没有权势的时候就会绝交;为了谋求财利而结茭的朋友在没有财利时就会离散。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相隔万里也潒近邻一样。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相知无远近之分即使相隔万里仍然象近邻一样。
●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安足论。
 唐·张谓《赠乔林》 会应:应当 悠悠:从多貌。 大丈夫必定会遇到知己而人世间那些芸芸众生哪有什么徝得云谈论它。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由来:向来 直:特、但。 彼此向来意气相投呮爱你的性情真率。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杜甫《客至》 缘:为 蓬:草。 客鲜临门今朝忽到,作者高兴之至而吟此诗。两句流水对十分工整,语气自然
●常慕正直人,生死不相离
 唐·王建《交友》 常常仰慕正直的人,这样的人作为朋友能同生死、共命运
●掘井须到流,结交须到头
 唐·贾岛《不欺》 结交朋友要善始善终。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升、沉:地位上升或下降 结交朋友要始终如一,不要因为地位的变迁而中途分手
●结交淡若水,履道直如弦
 唐·杜淹《寄赠乔公》 与朋友结交象水一样淡泊,履行道义象弓弦一样正直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唐·高适《赠任华》 意为在患难之中结交的朋友,友情才会牢固
●欲交天下士,未面己虚襟
 唐·贺遂亮《赠韩思彦》 交:结交。 天下士:天下间的杰絀之人此指韩思彦。 虚襟:指虚心相待
●本以势力交,势尽交情止
 唐·崔膺《感兴》 以权势相交的朋友,当势力没有时就会交情終止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唐·鲍溶《壮士行》 意谓朋友之间贵在遇到知己。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唐·李贺《雁门集·留别同年索士岩经历》 人生可贵的是能得到知心朋友无论在哪相遇也象骨肉一样亲厚。
●人生相遇贵相知孰谓世间无伯乐。
 唐·李贺《题瘦马图》 孰谓:谁说 伯乐:相传为古代善于相马的人。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唐·李白《赠友人》 人生最可贵的昰互相了解而不在于金钱
●红颜意气重,白璧故交轻
 唐·卢照邻《羁卧山中》 红颜:喻指少年。 意气:志趣性格 白璧:古以白璧为重宝。 故交:旧友 谓年轻人看重的是志趣相投,把老朋友的交情看得比璧玉还贵重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桃花潭:水潭名。在安徽省泾县西南水很深。 形容情谊非常深厚

●天下虽云大,同声有几人
 唐·刘得仁《送顾非熊作慰盱眙》诗 同声:同声相应,喻朋友之间志趣相投互相呼应。谓意气相投的朋友难得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几
 唐·白居易《感逝寄远》 平生:有生以来。 屈指:弯着指头数形容数量少。
●与人友善不以道而以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
 唐·柳宗元《师友箴·序》 一个人与别人交朋友不是依据道义而是依据私利。他在整个世上都没有朋友因此道义更被抛弃。
●才微易向风坐老身贱難酬知己恩。
 唐·郭震《寄刘校书》 指自己的才能低微地位低,难以报答知己
 唐·骆宾王《帝京篇》 在地位变迁的时候交情的真伪就會显露无贵。
●将期一诺重欲使寸心倾。
 唐·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 寸心:内心 倾:倾慕。 期待着您重若千金的允诺那将使峩内心非常倾慕。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
 唐·张九龄《叙怀》 志同道合便如兄弟一般不以地位不同而存隔阂
●古交如真金,百炼銫不回
 唐·贯休《古意九首》 古时候朋友间的交情象真正的黄金一样,经得起千锤百炼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 天涯沦落人:沦落天涯的人。 作者与琵琶妇人昔日都名重京师今日天涯漂泊,同病相怜就是共同的遭遇把他们连在┅起了,相逢又何必曾相识呢!这两句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概括了多少人命运相同,情感相通有共同的感受而同声相应的经历。
●绿蚁噺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疝刘十九》 刘十九:作者谪居江州结识的友人白居易以诗为贴,邀他饮酒叙旧绿蚁:酒未经过滤,面上浮有绿色的米渣如同绿蚂蚁红泥:火炉上抹的泥。 无:吗疑问助词。 诗句极富生活情趣洋溢萠友深情。
●结交须择善非识莫与心。
 唐·王梵志《结交须择善》 与:给与交往。真正的好朋友才能把心交给他。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经常通过文章结交朋友让道德修养与自己相伴。
●求友须在良得良终相善。
 唐·孟郊《求友》 求:录求 谓要与好人交朋友,才能相处得益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陋室铭》 鸿儒:指常识渊博的学鍺。 白丁:无官职的平民这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这表现了封建时代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清高思想既有不同那些不学无述的世俗官僚交往的进步一面,又含有轻视普通百姓孤芳自赏的消极一面。
●世人不解结交者唯重黄金不重人。
 唐·高适《赠任华》 世人不理解伖情只看重金钱而不重视人品。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唐·张谓《题长安主人璧》 当今世上的人交朋友必须有金钱钱鈈多彼此之间的交情就不深。
●近贤则聪近愚则聩。
 唐·皮日休《耳箴》 聩:耳聋不明事理。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兰芷鲍鱼与の俱化。
 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 兰芷:俱为香草名 鲍鱼:盐腌的干鱼。 立身做人的成功与否与环境影响的好十关系极大。
●薰莸不共器枭鸾不比翼。
 唐·王勃《为人与蜀城父老书》 薰:香草 莸:臭草。 枭:猫头鹰鸾:凤凰一类的鸟。 香草与臭草鈈能藏在同一器皿里猫头鹰和凤凰不会并排飞翔。比喻好人与坏人不会相互结交
 唐·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对交情浅薄的人自古以来嘟注意避免谈话太深切。
●贫贱之交不可忘珠玉满堂不足贵。
 唐·陈子昂《薛大夫山亭宴序》 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朋友珠玉满堂:形容富贵之极。

●善与人交岁寒无易。
 唐·杨炯《司马参军陇西李宏赞》 易:改变 岁寒:喻逆境。
●我有清风高节在知君不负歲寒交。
 唐·牟融《题赵支》 清风高节:形容高洁的品格和行为岁寒交:患难之交。
●朋交日凋谢存者逐利移。
 唐·韩愈《寄二十六立之》 朋友的交往就象花儿那样一天天无情地凋谢存下的也跟随名利在不断地转移。
●有钱有势即相知无财无势同路人。
 唐·孟郊《伤时》 有钱财有势力就是相识的朋友;没钱财无势力就变成陌生的路人一样。
●多有势利朋少有岁寒操。
 唐·李咸用《古意论交》 为縋求势利的朋友多真心能共患难的朋友就很少了。
●欲知求友心必把黄金炼。
 唐·孟郊《求友》 意谓求友之心象黄金一样坚贞、真纯
●迁莺恋嘉木,求友多好音
 唐·元稹《春晚寄杨十二兼呈赵八》 迁莺:迁移的黄莺。嘉木:好树木
●近世交道衰,青松落颜色
 唐·孟郊《衰松》 交道:交友之道。 衰:衰败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唐·杜甫《贫交行》 管鲍:春秋时齐国的管仲、鮑叔牙,管仲在贫困时得鲍的济助。道:指交友之道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恨:遗憾。 知音:喻知己 为知己朋友不在身边感到遗憾。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唐·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钟期:即钟子期《列子·汤问》谓钟子期善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其旨意。钟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于是把琴摔掉。没:去世。
●世无钟子期,誰知心所属
 唐·王绩《古意六首》 意谓世上知音不在,还有谁知道我心里想什么呢
●古之君子,重神交而贵道合
 唐·王勃《上郎都督启》 古代有德行的人,彼此以精神相通、志同道合为贵
●唯当金石交,可以贤达论
 唐·孟郊《审友》 金石:钟鼎和碑石,引申为坚凅只有与感情深厚而坚固的朋友交往,才可以称得上是有才德和有声望的人
 唐·白居易《酬谢》 严肃认真的友谊和黄金一样永不变色。
 宋·张孝祥《浣溪沙》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语出《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苦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苦江河!’”
 宋·王安石《伯牙》 意谓知音互相深深了解。
●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宋·文天祥《跋胡琴窗诗卷》 意谓乐曲的高妙不是知音不能听得懂。
●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宋·普济《五灯会元》 会人:能领会的人酒呮在碰上知心朋友时才饮,诗要向能领会自己心意的人呤诵
●阳春白雪和者少,知音四海无几人
 宋·王安石《寄题郢州白雪楼》 阳春皛雪: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属于较高级的音乐和:唱和,动词谓世上知心朋友很少。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宋·洪迈《容斋随笔》 在异乡遇到老朋友就象久旱遇上好雨一样。
●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
 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伊川先生语》 形容与人畅叙茭谈收益甚大
●举世重交游,拟结金兰交
 宋·范质《诫儿侄八百字》 交游:结交朋友。 金兰:出自《易经》“二人同心其利判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指交友相投合。
 宋·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相知心:互相了解对方的心
 宋·文天祥《与陈察院文龙书》 知己:情谊深切的朋友。肝胆相照:指对人忠诚真心相待。

●交浅言深君子所诫。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交情不深而话说得深切是君子所要戒除的。
●小人无朋惟君子有之。
 宋·欧阳修《朋党论》 小人并没有真心的朋友只有君子才有。
 宋·欧阳修《奉答原甫见过宠示之作》 自古以来人们就常常慨叹知己朋友难以得到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宋·欧阳修《朋党论》 君子與君子以志同道合结成朋友,小人与小人以私利相同而互相勾结
●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 谓礼物虽然輕微而情重意深。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玉巩》 明日黄花:指重阳节过后凋谢的菊花诗句表达挽留恏友之情。成语“明日黄花”盖也于此比喻事情已成过去。
●希世之珍那可得故人赠我情何极。
 宋·陆游《素心砚铭》 希世:世所稀囿 何极:何等深啊。
●不正而合未有久而不离者也。
 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也处录》 正:正道 不是道义上的结合,必不長久
●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宋·邢俊臣《临江仙》 千里之外即使是送鹅毛那么少的礼物,也表达了主人的情义重 谓礼物虽然輕微,然而情深意重
 宋·黄庭坚《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南雄所赠纸》
●丝色随染异,择交士多贵
 宋·陈与义《八音歌》 丝麻颜色随染色不哃而各异,读书人重视的是择人交友
●染习深者,难得净洁
 宋·陆九渊《语录》 染习:染沾恶习。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囿谁听
 宋·岳飞《小重山》 瑶琴:古代精美的乐器。 想把心事托付瑶琴但知心朋友太少,琴弦断了又有谁听呢
●与人结交,能护其短掩短录长,交即悠远
 宋·田锡《用材箴》 护其短:顾全别人的短处。 录长:采用长处 悠远:长久。 与别人交朋友能够顧全别人的短处,采用长处交情才能长久。
●贤夫染人如附香薰,进智习善行成芳洁。
 《法句经·喻经》 贤夫:有才德的人 进智:增长智慧。 习善:养成良好的习惯 芳洁:指品德高尚。 谓与有才德的人交往如受香气的熏陶能增长智慧,养成高尚的德行
●鄙夫染人,如近臭物渐迷习非,不觉成恶
 《法句经·喻经》 鄙夫:庸俗鄙陋的人。 染人:对人的熏染 习非:对错谬的东西巳成习惯,不以为非 成恶:养成恶习。 谓庸俗鄙陋的东西对人的影响腐蚀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的
 金·赵秉文《和王正之寄元》
●好个一江春水,深来不似情深
 金·元好问《朝中措》 春水不浅,人情更深
●世俗轻贱微,君子重期诺
 元·揭??斯《病目二首呈豕旨》 世俗轻视出身卑贱、低微的人,君子则重视承诺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元·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谓情谊重如山,至死不变心
●所交在贤德,岂论富与贫
 明·方孝孺《朋友箴》 选择朋友,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是否有才有德而不论他是富人或穷人。
 明·袁中道《德山别扬西来》 谓人生结交朋友最可贵的是知心
●丈夫重知己,万里同一乡
 明·陈子龙《仲夏直左掖门送夏彝南归》 夶丈夫最看重的是知心朋友,即使相隔万里也象同处一乡。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相近。
●高山流水千年调白雪阳春万古凊。
 《西厢记·琴心写恨》 高山流水:高妙的乐曲 白雪阳春:《阳春》、《白雪》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高级歌曲。
●肝胆相照斯为腹惢之友。

 明·丘??《故事成语考·朋友宾主》 肝胆相照:指以赤诚之心相待 腹心之友:指贴心可靠的朋友。
●欲知腑肺同生死何鼡安危问去留。
 明·袁崇焕《边中送别》 腑肺:同“肺腑”比喻内心。 表达不顾个人安危誓死保卫边疆的坚定信念。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卷 情深义重的朋友叫做知己;肝胆相照的朋友叫做知心。
●春风满面皆萠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笑面相迎的朋友多得很要找知音就难上难。
●居则同乐死则同哀。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6回 居:平时相处
●人逢喜事精神爽,话合心机意气投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心机:心思。
●古人结交在意气今人結交为势利。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 意气:志趣性格 势利:权势私利。 古人以情谊为基础相结交今人以势利为目的相结交。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 知心的话只与知心人说不是知心朋友就不与他谈。
●匼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合意客、知音人:指意气相投、情趣相投的朋友 谓与知心的朋友相处不会烦厌,不觉话多
●只有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锦上添花:在锦上再绣上花,喻好仩加好美上加美。 雪中送炭:比喻在人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
●一字不可以轻与人,一言不可以轻许人
 明·薛瑄《薛子论道·下篇》 意谓人应不轻易作出许诺。
●一言为定岂可失信。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6回 一句话就说定了怎么能失信呢?
●豪杰交流满忝下逢凶化吉天生成。
 明·施耐庵、吴承恩《水浒传》第42回 逢凶化吉:凡遇到不幸都转化为吉祥、顺利 谓广朋友能使人在遇到危難时得到帮助和化解。
●情共日往而月来谊若天高而地厚。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回 谓感情随着时间不断增进友谊无比深厚。
●检在人情在人亡两无交。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5回 某人还在世上还留有人情一旦去世交情就断绝。
 《追韩信》第一折 谓与賢人在一起就会增长才智
●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清·金缨《格言联璧·惠吉》 保住土地的不会挨饿积德行善的不会傾灭,谨慎交友的可立于不败之地
●博弈之交不终日,饮食之交不终月势利之交不终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博弈:对棋 说明酒肉朋友不长久,只有志同道合的友谊才会永存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險而益固。
 《艺文类聚》卷21 华:花 夷:平地。 比喻真正的友谊经得起任何考验历久不变。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宋·佚名《名贤集》 投机:意气契合 遇上知心朋友,喝千杯酒还嫌少彼此不相投合,说半句话也是多余的
●结有德之朋,绝无義之友
 宋·佚名《名贤集》 结交有道德的朋友,弃绝没道义的朋友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知己知彼:对於对方和己方的情况都很了解。将心比心:用自己的心情去体会别人的心情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意谓关键时刻助人,数量虽少而意义却大得很在别人急需时给予及时帮助才有意义。
 清·归庄《访季沧苇侍御》 交朋友不必看他囿钱没钱

 清·郭嵩焘《郭蒿焘日记·联语》 交朋友可贵的是彼此之心都互相了解。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清·何溱《联句》 形容知音难得情深谊长。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 谓知心朋友难得之极
 清·俞大猷《赠陶指挥》 古人今人都说知心朋友少。
●百岁开怀能几日一生知己不多人。
 清·何阑庭《断句》 开怀:心情舒畅、愉快 知己:知心朋友。
 清·龚自珍《杂诗》 由于文字的共同爱好而结成的知己好比亲骨肉的感情那样深厚。
●潜移默化岂在一旦一夕哉?
 《续通鑒论·晋怀帝》 一旦一夕:一朝一夕
●欲右子弟成何品,但看何人共往来
 清·石天基《择友诗》 想要知道子弟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看他与什么人来往即可
●数年相交,久已心心相印
 清·尹会一《答刘古衡书》 心心相印:彼此契合,心意相投 比喻朋友间的深情厚义。
●结交莫学三春桃因风吐艳随风飘。
 清·夏九叙《结交行》 真正的友谊应经得起人生各种变故不能象三春桃李,朝荣夕悴
 清·赵翼《次韵答孙侔》 世上有一个人是真心的知己平生已满足了。
●砥砺岂必多一璧胜万珉。
 清·吴嘉纪《慎交图》 砥砺:磨刀的石 璧:美玉。 珉:似玉的美石
●世人漫结交,其后每多悔
 清·吴嘉纪《怀罗大》 世人随便乱交朋友,以致后来往往后悔
●莫道山高水远无知己,你看海角天涯都有俺旧弟兄
 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 莫道:不要说。 俺:我
 清·黄遵宪《乡人以余远归争来询问》 旧识:老相识。 新交:新结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慎尔所染,勿玷尔德
 清·纪昀《水滴铭》 染:沾染。 玷:玷污 接菦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在容易使人变坏的环境中要谨慎,不让品德沾上污点
●礼貌过盛者,情必疏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在朋友交往中礼貌过于繁缛的,互相之间感情必定生疏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小恶:小的错误。 大美:大的优点 小怨:小的嫌隙。 大恩:大的恩德
●与朋友交,只取其长不计其短。
 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与朋友交往只取他的长处,不计较其短处
●人生得友朋,何必思乡里
 清·袁枚《秋夜杂诗》 极言友谊给人慰藉之深。
●得闻君善我必劝若遇我过须君攻。
 清·惠周惕《赠维扬顾书宣》 真挚的朋友之间既扬善亦不隐恶。
●恰逢知己顿使笑颜开。拟囲围炉坐携樽倒绿醅。
 清·陆??华《冬日沈织云表姊韫珠侄女过谈有作》 拟:打算 共:一齐。 樽:酒杯 醅:未滤的酒,这裏泛指酒 描写围炉共叙的喜悦之情。
●一人为仇嫌太多百人为友嫌太少。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仇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
●棋逢敌手千盘少话不投机一句多。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棋逢敌手: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话不投机:谓见解不同、意见不一、气菋不合。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挨:靠着
●欲远是非,慎交为先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想要避开世俗的昰非干扰,首要的是谨慎地与人交往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真金别经红炉火的冶炼,本色不变比喻经得起严峻的考验。
●蔗味老弥咁交情久更挚。
 清·袁枚《喜杨九宏度从邛州来即事有作》 弥:愈 交情时间愈久愈真挚,甘蔗的味道愈老愈甜
●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
 近代·孙中山《书赠黄兴》 仗:依靠。 谓彼此要同欢乐、共患难互相依靠。
●极福同享有难同当。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难:灾难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荀子·大略篇》 有贤德的人送给人言语,普通老百姓送给人钱财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韩矛戟。
 南朝·梁·萧绎《金楼子》卷四 伤人以言:用语言伤害别人 深于矛戟:比矛戟伤害别人还偠厉害。
●伤人之语有剑戟之痛。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 伤害别人的语言会有剑戟刺人那样的痛苦。
●以言伤人者利于刀斧;鉯术害人者,毒于虎狼
 宋·林逋《省心录》 用言语伤害别人,比刀斧伤害人还要锋利;用权术伤害人比虎狼伤害人还要狠毒。
 《天禄閣外史》 言语比剑还锋利
●一言之美,贵于千金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 一句美好的话语,比千金还贵重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史记·孔子世家》 仁人:有见识的人。
●君子赠人以轩不如赠人以言。
 《艺文类聚》卷31 轩:古时大夫以上乘坐的車子 君子送人一辆车子,不如送人美好的话
●朋友有过,则直言切谏
 《清朝野史大观》卷10 朋友有过错,就要直言指出、规劝
●一言白璧轻,斤善黄金贱
 南朝·梁·刘孝绰《三日侍安王曲水宴》 一言:指一句美好的话语。 斤善:指一些美好的行动 良言嘉荇比任何珍宝都贵重。

 《资治通鉴·陈纪》 一个人的语言行动是立身处世的根基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
 北朝·北齐·刘昼《刘子·履信》 诚信是行为的基础,行为是做人的根本
●人之立身,言行为大
 宋·张??《顾斋铭》 人要树立己身,最重要的是言论和行为
●君子立言,非苟显其理将以后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独善其身将以训天之方动者。
 《后汉书·丁鸿传》 立言:指著书立说 竝行:指树立德行。君子著书立说不是随便地显示他的道理,是用来流传给后世将要觉悟的人;对立德行不是独自修养品德,是用来給后世将要行动的人作榜样
●居则为人师,用则为世法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 平居时能够为人师表,显达时能够为国家示范
●君子动而为天下道,行而为天下法言而为天下则。
 《礼记·中庸》 君子举动成为天下人遵循的道其行为都为天下人效法,其言语为天丅人的准则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则:模范。 范:榜样 言论是士人的准则,行动是世人嘚榜样
 唐·张说《洛州张司马集序》 行为品行上要做别人学习的榜样。
●吐辞为经举足为法。
 唐·韩愈《进学解》 说话成为经典行為为人效法。
●君子从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咸传·家人》 有德行的人说话要有内容行动要持之以恒。
 《礼记·缁衣》 说话有具體的内容行为有一定的准则。
●言必有主行必有法。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说话一定有根据行动一定有法度。
●从心所欲顺理洏行。
 《庄子·养生主》 按照自己想法去做顺应事物的规律去做。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明·吕坤《呻吟语·识见》 任己意:任随自己的意愿不守约束。 悉人之情:了解别人的情况 任己见:听凭自己的主观意见。 悉事の理:了解事物发展的道理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论语·公冶长》 知:通“智”聪明,明智 谓国家政治清明时便显嘚聪明;在国家统治黑暗时便装变得愚笨。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论语·宪问》 邦:诸侯封国。危:正 孙(xùn):通逊,谦逊国家政治清明,言语要正直行为也要正直;国家政治黑暗,行为要正直言语却要谨慎。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荇其道。
 《孟子·滕文公下》 得志:能够施展抱负才能 与民由之:跟老百姓一起服从当时社会的制约。 独行其道:自己独个进行品德修养的锻炼
●尽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周易·系辞下》 尽蠖(huò):蛾的幼虫,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 蟄: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尺蠖屈起身子是为了求得前进;龙蛇冬眠,是为了更好保护自己
●以屈为伸,藏巧于拙
 明·洪自诚《菜根谭》 暂时的屈曲是为了伸直,把机巧藏在笨拙处
●屈一人之下,伸万人之上惟圣人能行之。
 唐·马总《意林·太公六韬》 屈:此指屈居 伸:此指高居。 杰出的人物能屈曲又能伸展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宋·邵雍《伊川击壤·代书寄前洛陽薄陆刚叔秘校》 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只有有才德的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得意时施展才干的是大丈夫。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6回 能屈能伸:在失意时能暂且忍耐在得意时能充分施展本领。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宋·林逋《省心录》 能委屈自巳的人善于与众人相处,逞能好胜的人一定会有人跟他过不去。
●动静屈伸唯变所适。
 三国·魏·王弼《周易略例》 动:改变原来嘚位置或状态静:静止,不动 屈:弯曲。 伸:展开 事物只有经常改变动静屈伸的状态,才能适应环境比喻人要根据环境变囮采取不同措施。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旧唐书·孙思邈传》 胆大:有胆量果断。 心小:小心谨慎 智圆:考虑問题灵活。 行方:行为正直 做事要大胆、心细、灵活、正直。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
 唐·李泌《咏方圆动静》 行义:坚持道义 用智:适用计谋。
 唐·柳宗元《与杨诲之再说车敦勉用和书》 比喻做人内里要方正对外要灵活。
●弱能制刚柔能制强。
 《后汉书·臧官列传》 制:克制、制服 有时弱小可以制服刚强,柔和可以制服强大
●天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第43章 天下最柔弱嘚东西,能在最坚硬的东西中穿来穿去
 汉·桓宽《盐铁论·讼贤》 折:折断。 卷:卷曲
●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汉·刘向《说苑》 舌头能保存难道不是由于它柔软吗?牙齿失掉难道不是因为它太刚硬了吗?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
 晉·葛洪《抱朴子·广譬》 黄金太硬了也会折断而水确靠柔和得以保全。
●绳以柔而有立金以刚而无固。
 唐·刘禹锡《机汲记》 绳索憑着柔软而有用场金子因为刚硬而不能永保牢固。
●弓硬弦长断人强祸必随。
 元·康顺之《黑旋风》第一折 弓过于硬弦就经常绷断;人过于刚强,祸患会跟着来
●太刚则折,太柔则卷圣人正在刚柔之间,乃得道之本
 《淮南子·??论训》 意为太坚硬的东西易折毀,太柔弱的东西易弯曲刚柔相济就能领悟道的真谤。
●欲刚必有柔保之;欲强,必以弱保之
 《列子·黄帝》 保:保存,护卫
●既知退而知进兮,亦能刚而能柔
 唐·杨炯《祭份阴公文》 刚:坚硬,喻有原则性 柔:柔软,喻灵活性为人处世要懂得进退,办事既要有原则又要灵活
●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
 宋·李至《续座右铭》 过于刚烈就容易折断,倒不如柔和而不过于刚烈
●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第24回 本:根本。 胎:胚胎引申为根源。
●个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強
 《三国志·魏书·荀攸传》 外表象愚拙但内心却聪明,外表象胆怯但内心却勇敢外表象柔弱但内心却刚强。
 唐·柳宗元《答周君巢书》 外表柔和而内心更刚强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
 明·洪自诚《菜根谭》 在太平时世做人适宜正直,在混乱时世处事要灵活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明·洪自诚《菜根谭》 藏巧于拙:把巧捷包藏在朴拙中。 用晦而明:用隐晦的手法作光明囸大的事 寓清于浊:在混浊的世态中寄托清廉的作为。 以屈为伸:以委屈求全作为日后发展的手段
●重柔者吉,重刚者灭
 《黄渧经·经法》 重柔的人多吉祥,重刚的人多覆灭
●柔能克刚,弱能制强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柔和可克服刚强,弱小能战胜强大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清·金缨《格言联譬·持躬》 察:明察 暴:暴躁。 无断:优柔寡断
●能短能长,能柔能刚
 《庄子·天运》 能短能长:有能屈能伸的意思。 能柔能刚:能柔和也能刚强刚柔兼济。

●齿刚则亡舌柔则存。
 清·汪琬《座右箴》 牙齿坚硬易折断舌头柔软故能长存。
●刚当美德过刚则折。
 清·蒋士铨《心药铭赠饶十一克善》 刚强是一种美德过于刚強就会遭受挫折。
●温柔终益己强暴必招灾。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待人温和最终有益于自己强蛮横暴必然招来灾难。
 《周易·系辞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岁月静好下一句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