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老师发言稿的执教资格

日期:执教: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邓华阳
评析: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特级教师 王大明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天平...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特级教师的相关内容日期:小学《读经教学》实验计划 (按:所谓“读经”,即是“导读”“经典”的简称。《经典》,包括哲理、文学、史学等之“经典名作”)发起并执行单位:美国科技教育协会协办单位:ici国际文教基金会拟计...日期:“儿童诵读经典与潜能开发”实验报告说明 ici国际文教基金会 儿童智慧开发研究中心主办单位:ici国际文教基金会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与技术学院实验时间: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实验地点:上海市实验目的:为了使孩子们不仅学会生存的技术,而且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快乐生活的艺术日期:教师赞歌 [教师赞歌] ⒈ 如果一块黑板就是一片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一名优秀的水手。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鞭作桨,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布列。你手势...日期:国外的教师节 委内瑞拉的教师节是在每年的1月15日, 泰国紧随其后,是1月16日; 苏丹是2月24日, 捷克在3月28日, 德国为6月12日; 朝鲜、印度、美国和中国一样,把教师节设在了9月份, 朝鲜、印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9月5日...日期:方明先生谈教师节的由来 建立用了5年时间DD方明先生谈教师节的由来 日期:教师节的由来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早上一起床就忽然想到老师应该有自己的节日。”教师节的最早创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这样说。 那是日,王教授当天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北京晚报》。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日期:家庭教师 阿凡提给自己的孩子请来一位家庭教师。他问家庭教师一个月该给多少工钱时,家 庭教师回答说:“头两个月应付我二十五块银币,以后每个月给我二十个银币就行了。” 阿凡提听了似乎没有明白,对家庭教师说:“那么请您...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查看: 99105|回复: 30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 & 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下载页面:
& && && && && && &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
& & 单元要点分析
& & 教材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开始,先通过图文应用题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主要以加减复合的应用题为主,适当的再出现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在教学中可以从一步应用题出发,再慢慢的使它转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以便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以及它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向学生介绍小括号,并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会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解答算式。
& & 重、难点:
& & 1.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 2.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综合算式,而且能进行计算。
& & 关键: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应用题。
& &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和综合两种方法来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学会正确的使用小括号。
& && && && && && &1、加减、连减应用题
& && && && && &第一课时:加减两步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3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 & 1.师: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 &&&1.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见课本图)。
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 &&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 &&&3.小组交流讨论。
& && &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 && &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 && &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 && &&&(1)22+13=35(人)& && & (2)22-6=16(人)
& && && && & 35-6=29(人)& && && && & 16+13=29(人)
&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 &&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 &&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 && &&&板书:(1)22+13-6& && &&&(2)22-6+13
& &&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 &&&2.练习一的第4题,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总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不必强求学生必须利用多种方法,只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解答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 &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反思:
& && && && &&&第二课时:连减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学连减应用题,教科书第5页的例题2
教学目标:
& &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两步连减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会列综合算式。
& & 2.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5页的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 & 1.教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让学生快速口算。
& && & 15+6=& &&&25-8=&&30+7=& & 6+24=
& && & 27-9=& &&&14+6=& &20-7=& & 19-9=
& & 2.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 && & 要求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计算并说出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二、新授课
& &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两步应用题”(出示课题:两步应用题)
& & 1.教学例2。
& & 出示教科书第5页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 &(1)提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
& &&&可先让学生自由编题,然后出示: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现在剩下多少个?
& &(2)全班同学读题后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根据“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
& && &&&(第一队买后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54—8=46(个)]
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46—22=24(个))
谁能列一个综合算式?[54—8—22=24(个)]
(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 &(3)教师: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根据“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可以求什么问题?(两队一共买了多少个面包)可以怎样列式?[8+22=30(个)]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54—30=24(个)]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如果写成一个算式,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要先算8+22,列式就要加上一个小括号。54-(8+22)。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 && &&&列式:54-(8+22)
& && && && && && && && &=54-30
& && && && && && && && &=24(个)
& && && && && && &答:还剩24个面包。
& && && && &注意:应用题解答完后,要记住写答案。
& && && && &列出算式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 & 2.教师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
& &1.教科书第6页练习一的第2题。
& &(1)看图口头编题:3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纽收集了29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 &(2)分析题目,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 &(3)想一想,第一步要先求什么?第二步要再求什么?
& && &&&(4)列式计算:& &94—34=60(个)&&60—29=31(个)&&
& && && && && && && & 或34+29=63(个)&&94-63=31(个)& &
& && && &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要他们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 && && &94-34-29或94-(34+29)
& &&&2.教科书第7页练习一的第3题。
& && && &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
& && && && && && &58-6-7或58-(6+7)
& &&&[第2题和第3题是配合例2设计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说明图意,然后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着重练习如何正确使用小括号,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 &&&3.新型电脑公司有87台电脑,上午卖出19台,下午卖出26台,还剩下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答)
& &&&4.班级里有22张腊光纸,又买来2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8张,还剩下多少张?
& &&&5.少年宫新购进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
& &&&6.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又上来12位,这时车上有多少位?
教学反思:
& && &本套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资源。转载请注明出处。
& && & 教案下载方法:右键点击下面的教案附件,选择目标另存为,保存在桌面上或你的电脑上解压缩即可使用!
(0 Bytes, 下载次数: 21104)
16:1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巩固新学的加减、连减应用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连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加减、连减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 & 1.口算:
& && & 78-17& & 45+54& & 71-34& & 35+24
& && & 6l-45& & 29+56& & 29+41& & 91-45
& & 2.补充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 && &(1)有20个乒乓球,17个小皮球,_____________?
& && &(2)飞机上有儿童和大人一共57名,其中大人38名,____________?& &
& && &(3)小明用了5张电脑磁盘,还剩下19张,____________?
& & 3.妈妈买了一些蛋糕,上午小朋友吃了9根,下午来了8个客人,每人吃一根,冰箱里还有21根。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根雪糕?
& & 4.二年3班的小朋友为了迎接新年活动,做了27个红灯笼,18个黄灯笼,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15个,还剩下多少个?
& & 5.幼儿园第一次买来小象洒水壶12个,第二次又买来29个,现在分给17个小朋友去给花浇水,还剩多少个洒水壶没有分?
& & 6.图书馆有故事书54本,第一次借出16本,第二次借出28本,剩下的第三次全部借出。第三次借出多少本?
& & 7.1996年和2000年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奖牌情况如下:
& && && && && && && && && && && & 金牌&&银牌&&铜牌
& && && && && && && && &1996年& & 16& & 22& & 12
& && && && && && && && &2000年& & 28& & 16& & 15
& && && && && && &&&(1)1996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 && && && && && &&&(2)2000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 && && && && && &&&(3)请你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教学反思:
2、乘加、乘减应用题
第一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学乘加、乘减应用题。教科书第8页例3。
教学目标:
& &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 &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 &
教学过程设计:
& & 一、复习
& & 1.商店里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一共有多少个?
& & 2.商店里有20个红皮球和17个花皮球。卖出35个皮球,还剩下多少个?
& && &&&(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 & 二、新授课
& & 1.教学例3。
& & (1)出示: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再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
& && &学生自由编题后,教师出示:跷跷板乐园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上有4人在玩,还有7人在旁边看。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
& && && && && && &&&
(2)全班读题后提问:
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就算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不能)
那我们要求“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应该知道什么条件?(有多少人在玩?旁边有多少人?)
大家想一想我们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
根据题目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人在玩)
怎样列式? [4X3=12(人)]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它是求3个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有12人在玩跷跷板,那第二步该算什么?(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12+7=19(人)]
谁会用一个算式表示?[4X3+7=19]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思。应用题解答完要记住写答案。
& && && && && && &&&列式:4X3=12(人)& && & 或4X3+7
& && && && && && && && &&&12+7=19(人)& && & =12+7
& && && && && && && && && && && && && && && &=19(人)
& && && && && && &&&答: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19人。
& && && && && && &&&
& & (3)小结:这一道应用题时用乘法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再用加法求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在解答应用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然后再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最后列式计算写答案。
& &&&2.练习。
& &&&完成教科书第9页的做一做。
& &&&[此题呈现的是一个开放性的画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予以解答。]
& &&&让学生自己观察画面,口头编题。
& &&&如:(1)树上有10只小鸟,飞走了4只,又飞来3只小鸟,现在树上有多少只小鸟?
& && && && && && && && && & 列式:10-4+3& & 或:10-(4-3)
& && && &(2)花丛中有一些小蜜蜂,有两个花丛的蜜蜂是4只,还有一个花丛的蜜蜂是3只。花丛中一共有多少小蜜蜂?
& && && && && && &列式:4X2+3&&
& &&&(可让学生自己编题,然后请同学解答,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感觉。教师在评讲时要肯定同学们的积极性。)(学生列完算式一定要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 && &三、巩固练习
& &&&1.完成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的第1题。
& && &(1)看图口头编题:爸爸,妈妈和大熊都掰了9个玉米,小熊掰了6个玉米,小熊一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
& && &(2)分析题目,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 && &(3)想一想,第一步要先求什么?第二步要再求什么?
& && &(4)列式计算:9X3=27(个)&&27+6=33(个)
& && &&&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 &&&2.学校教学楼有四层,每层有6间教室。后来又盖了8问,现在一共有多少间?
& &&&3.刘老师有5盒乒乓球,每盒装6个,同学们借走了17个,还剩多少个?
& &&&4.文具店原有钢笔40支,又新进6盒钢笔,每盒8支,现在文具店有多少支钢笔?
& &&&5.同学们做了5盒大红花,每盒装9朵,送三好学生32朵,还剩下多少朵?
& &&&6.育红小学有4个班参加乒乓球赛,每班选8名选手和一名候补队员。问一共选了多少名选手?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题练习
教学内容: 巩固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的第2~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1.根据问题选择算式并连线。
&&妈妈买了29个果冻,第一天吃了7个,第二天吃了15个。
& && && &&&(1)两天吃了多少个果冻?& && && &&&(1)29—7—15
& && && &&&(2)还剩多少个果冻?& && && && && &(2)15—7
& && && &&&(3)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吃多少个?& &&&(3)7+15
& &&&2.根据算式补问题。
& &学校买来38个排球,分给二年级5个班,每班分7个。
& && && && && &&&7X5=35(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38-35=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练习
& &1.教科书第10页的第2题。
& & 想一想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要求还剩多少个萝卜,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和送了多少个给兔奶奶)那我们第一步先求什么?(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接着再求什么?(还剩多少个萝卜)
& && && && && && &&&列式:9X5-15
& && && && && && &&&提问:9X5表示什么?再减15又表示什么?
&&2.教科书第1l页的第3题.
分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长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
[主要的要点:爸爸和妈妈是成人要买成人票,每张8元,共花8X2=16(元),小明是儿童,每张票5元,这样三人去动物园要花16+5=21(元)。21元大于20元,所以用20元买票不够。]
3.教科书第11页的第4题。
教师:球队的得分分主场分和客场分两种。本题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结果。
&&中国队的主场得分是卡塔尔队主场得分的4倍,卡塔尔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中国队主场得分是3X4=12。中国队的客场得分是7分。中国队的总分是19分。
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客场得分是8分。阿联酋队的总分是11分。
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阿联酋队主场得分的3倍,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3X3=9,客场得分是1分。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总分是10分。
卡塔尔队主场得分是3分,是本队客场得分的2倍,客场得分是3X2=6。卡塔尔队的总分是9分。
阿曼队主场得分是5分,客场得分与乌兹别克斯坦队的客场得分相同。阿曼队的总分是6分
3.妈妈买来26个桔子,吃了几个,剩下的每5个放一盘,放了4盘。问吃了几个桔子?
4.游乐场有7辆小赛车,每车能坐4人,还有21人在排队等候,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5.快餐店运来56个汉堡包,卖出37个,又运进21个,现在快餐店有汉堡包多少个?
6.4个工人叔叔每人要做7个卡通玩具,已经做了19个,还要做多少个?
7.商店里有30个书包,上午卖出13个,下午又卖8个,还剩下多少个?
教学反思: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2015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微课_欣瑞教育官网
点击下载免费在线考试App
欣瑞微信号
移动客户端
2002建校首年,即有近1000名学员。
2006建校4年,欣瑞培养了近万名教师人才。
2010建校8年,欣瑞全国布点,学员数突飞猛进。
2016建校14年来,欣瑞培养了近20万名教师人才。
服务时间:9:00-18:00
服务时间:9:00-22:00
当前位置: >
2015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微课
15:21:33.0|
教师考试网xredued04
摘要:2015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微课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微课教案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微课设计
录制时间:日 微课时间:3分钟16秒
本微课名称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知识点描述 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知识点来源&
□学科:数学 年级:二年级 教材:人教版
章节:第二单元 页码:18页
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和2-6的乘法口诀。
□讲授型 □演示型□表演型 □自主学习型□探究学习型
学生:本微课是针对本学科平时成绩多少分的学生?
□80-100分
教师:□普通任课教师
其他:□家教 □其他
(20秒以内)
内容:您好,这个微课重点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
二、正文讲解
(4分20秒左右)
第一节内容:
(一)情境导入,审读题目
你知道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看猴妈妈正在给小猴分桃呢?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1.&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从题中我知道了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
问题是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2.&根据题意,你会列算式吗?
3.为什么列除法算式?
因为求12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列式。
第二节内容:
(二)探究算法
12&3=?你是怎样想的?
(1)我用减法想
12-3=9& 9-3=6& 6-3=3& 3-3=0
连续减去4个3,刚好分完,所以12&3=4.
(2)我用加法想
3+3+3+3=12,,所以12&3=4
(3)我用乘法想,
因为4个3相加可以3&4=12,所以12&3=4
(4)我用乘法口诀想
3和几相乘得12,三(四)十二,所以12&3=4
第3&至6&张PPT
第三节内容:
(三)对比
同学们可真聪明,想出这么多种求商的方法,你更喜欢哪种?说一说理由。
用乘法口诀想更简便,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师:计算除法时我们可以直接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20秒以内)
内容:感谢您认真听完这个微课
第8&至 张PPT
教学反思(自我评价)
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
以下两项适用于录屏软件制作微课
完成以下准备可以提高微课的视觉效果:
1、麦克风音量控制90%左右,既可避免音量过小,又可避免系统杂音;
&&2、摄像头应在脸部正面,左右偏离不超过30度,头像画片显示出肩膀及头部;
3、环境光源应在脸部正面而不是在背面。
以下操作可以减少软件出故障概率,提高微课质量:
1、 电脑屏幕颜色设置为&16位色&即可,不用过高;(windowsXP系统设置方法:桌面右键-属性-屏幕保护-选择色位;win7系统设置方法:桌面右键-屏幕分辨率-高级设置-监视器&-选择色位。)
2、 电脑屏幕分辨率设置为&&及以下,不用过高;(windowsXP系统设置方法:桌面右键-属性-屏幕保护-选择分辨率;win7系统设置方法:桌面右键-屏幕分辨率-选择分辨率。)
3、 如果出现未知错误,尝试以&兼容模式&打开软件;(方法:点击桌面Camtasia Studio软件图标-点击鼠标右键-兼容性-在&以兼容模式打开这个程序&选项上打钩。)
4、 生成的微课视频格式为FLV或MP4格式,不要用avi格式;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微课教案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微课设计
录制时间:日 微课时间:3分钟16秒
本微课名称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知识点描述 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知识点来源&
□学科:数学 年级:二年级 教材:人教版
章节:第二单元 页码:18页
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和2-6的乘法口诀。
□讲授型 □演示型□表演型 □自主学习型□探究学习型
学生:本微课是针对本学科平时成绩多少分的学生?
□80-100分
教师:□普通任课教师
其他:□家教 □其他
(20秒以内)
内容:您好,这个微课重点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
二、正文讲解
(4分20秒左右)
第一节内容:
(一)情境导入,审读题目
你知道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看猴妈妈正在给小猴分桃呢?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1.&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从题中我知道了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
问题是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2.&根据题意,你会列算式吗?
3.为什么列除法算式?
因为求12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列式。
第二节内容:
(二)探究算法
12&3=?你是怎样想的?
(1)我用减法想
12-3=9& 9-3=6& 6-3=3& 3-3=0
连续减去4个3,刚好分完,所以12&3=4.
(2)我用加法想
3+3+3+3=12,,所以12&3=4
(3)我用乘法想,
因为4个3相加可以3&4=12,所以12&3=4
(4)我用乘法口诀想
3和几相乘得12,三(四)十二,所以12&3=4
第3&至6&张PPT
第三节内容:
(三)对比
同学们可真聪明,想出这么多种求商的方法,你更喜欢哪种?说一说理由。
用乘法口诀想更简便,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师:计算除法时我们可以直接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20秒以内)
内容:感谢您认真听完这个微课
第8&至 张PPT
教学反思(自我评价)
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
以下两项适用于录屏软件制作微课
完成以下准备可以提高微课的视觉效果:
1、麦克风音量控制90%左右,既可避免音量过小,又可避免系统杂音;
&&2、摄像头应在脸部正面,左右偏离不超过30度,头像画片显示出肩膀及头部;
3、环境光源应在脸部正面而不是在背面。
以下操作可以减少软件出故障概率,提高微课质量:
1、 电脑屏幕颜色设置为&16位色&即可,不用过高;(windowsXP系统设置方法:桌面右键-属性-屏幕保护-选择色位;win7系统设置方法:桌面右键-屏幕分辨率-高级设置-监视器&-选择色位。)
2、 电脑屏幕分辨率设置为&&及以下,不用过高;(windowsXP系统设置方法:桌面右键-属性-屏幕保护-选择分辨率;win7系统设置方法:桌面右键-屏幕分辨率-选择分辨率。)
3、 如果出现未知错误,尝试以&兼容模式&打开软件;(方法:点击桌面Camtasia Studio软件图标-点击鼠标右键-兼容性-在&以兼容模式打开这个程序&选项上打钩。)
4、 生成的微课视频格式为FLV或MP4格式,不要用avi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中学精品全程班(网校)
系统精讲,随报随学,不限次数
小学精品全程班(网校)
系统精讲,随报随学,不限次数
幼师精品全程班(网校)
系统精讲,随报随学,不限次数
优惠方案:
1、报名任何一期均赠送基础入门课程
2、五人以上集体报名学费每人优惠50元
3、笔试班学员报名面试班优惠100元
开课名师:汪珊珊&&
开课名师:汪珊珊&&
开课名师:蔡维香&&
笔试报名时间、报名公告、报名入口,笔试备考教材、资料、历年真题、内部资料&&
面试内容、面试流程、评分标准、面试技巧、面试教案、面试真题、答辩攻略&&
2012年至2015年下半年真题及详细解析、模拟考试、估分、测评&&
各个省份、城市教师招聘考试报名时间、报名入口、公告、详细流程、考试时间、备考资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老师执教40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