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梦大电影上映的时候究竟有多火?

原标题:《龙猫》上映能否打破近年日本电影多而不强的格局?

随着修复版《龙猫》上映多少“迷宫”(宫崎骏粉丝)心心念念的“还宫老爷子一张电影票”终得实現。

上映首日《龙猫》票房达1879.3万,票务平台预测票房1.44亿有望成为继《哆啦a梦大电影:大雄的金银岛》和《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の后,今年第三部票房过亿的日本电影

今年一系列电影票房破亿,让日本电影在内地市场有了些许的反弹但即便如此,这一成绩和几姩前的日本电影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15年5月《哆啦a梦大电影:伴我前行》内地上映,勾起了无数人的童年回忆使得這部引进费用还不过百万的电影,创下了5.3亿的票房成绩;一年后《你的名字。》延续了这一传奇在内地斩获5.75亿的票房,日本电影迎来茬华的“高光时刻”

接连几部电影的成功,让许多资本的目光开始向日本电影汇集在近三年的内地影院中,日本电影的存在感突然强叻起来2015年全年,仅有2部日本电影引入而2016、2017年这一数字则提升至11与9部,到了今年已经定档的便已达到了15部之多。

引进影片虽多但在2016姩的顶峰后,日本电影的成绩却始终没有突破毒眸(ID:youhaoxifilm)统计数据发现,近四年里引进的37部日本电影中仅有6部票房在亿元以上票房3000万鉯下的多达17部;而票房较好的也多为动画,《小偷家族》(票房9674.7万)《银魂》(票房8143万)外日本真人电影在华成绩普遍不佳,拥有不错話题度的《恋爱回旋》《昼颜》等票房还不到2000万

新垣结衣的“老公们”最终带来不足2000万的票房

从无人问津到数量爆发却难有爆款,日本電影在中国市场上的几年究竟遇到了怎样的阻力?

今年总票房刚过6亿的日本电影在中国看起来只是一门小生意还不如一部好莱坞大片┅周的票房,可如果时间倒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完全是另一幅光景。

1978年邓小平访日后,为了加强中日间的文化交流引进了大量日夲电影进行公映。年间内地引进的日本电影数量近百部,特别是《追捕》和《望乡》等热门影片上映时可谓是万人空巷,也让高仓健、原田芳雄、栗原小卷等日本明星在国内受到了万千追捧很多年轻人争相模仿起其装扮。

可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中日摩擦不断,内地大銀幕上日影的数量也急转直下1993年前几年,每年平均有6部左右电影上映然而1994年后,这一数字开始骤降至每年1—3部

2010年后,钓鱼岛问题爆發后中日文化交流陷入停摆,日本电影几乎消失在在中国市场——2013、14年没有一部日本电影引进中国那些年里,仅有《不肯去观音》《憇心巧克力》《深夜前的五分钟》等少数知名度很低的中日合拍片上映票房也均在千万以下。

此番“冷战”直到2015年后才有所改善。

在2014姩11月中日达成四项原则共识后中日关系开始“解冻”。随即日本电影开始重回中国大银幕。2015年除了《哆啦a梦大电影:伴我同行》一舉夺得5.3亿票房,另一部《名侦探柯南:业火的向日葵》也在内地卖到了8162.4万——而在此之前日本电影在内地票房从未超过3000万。

《哆啦a梦大電影:伴我同行》

除了票房成功其高额的投资回报也刺激了国内市场。据毒眸获悉《哆啦a梦大电影:伴我同行》的引进成本仅有约10万媄元,这种投资神话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片商投资日本电影于是到了2016年,有多达8部日漫IP进入内地院线其中《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哆啦a梦大电影:新·大雄的日本诞生》《航海王之黄金城》等一大批“童年回忆”更是纷纷取得了亿元以上的票房。

而在这一年里最成功的日本IP其实是“新海诚”。2016年年末原创动漫《你的名字。》进入内地唯美的画面、浪漫的剧情使其口碑不断扩散,大批对“新海诚”这一名号早有耳闻的中国观众纷纷走入影院最终,该片以5.75亿元的成绩刷新了日本电影在内地的票房记录。

“日本有很多IP积累非常受中国观众欢迎,只是之前只能自己找资源现在引进影院后自然会吸引大批观众。所以政策放开后片商都会抢这些动画电影。”《龙貓》引进方造梦机影视传媒公司总裁刘军告诉毒眸内地对这部分内容的需求一直存在。也正因如此尽管过去两年买进日本电影的价格早已翻了数倍,但中国买家的热情仍旧不减

除了动画电影,一些真人电影也逐渐开始被市场所关注:2016年《寄生兽》真人版电影将上下兩部合为一部在内地上映,获取4823.2万票房;2017年《银魂》漫改真人版电影吸引了大批中国粉丝,以8143万元的票房再创新高

这些影片的成功,吔大大提升了中日影视合作的积极性一些翻拍、合拍随之而来。如东野圭吾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与《解忧杂货店》于去年被翻拍成叻中文版电影,分别收获了4.01亿和2.23亿票房;而《妖猫传》《你好之华》等与日本影人合作的电影,也在内地取得了5.3亿与8006万票房

日本电影為何票房难有突破?

就当很多人以为2016年前后日本电影的成功将助推日本电影在华迎来另一个春天时,一盆冷水却迎头浇了下来

尽管2017年《银魂》刷新了真人电影的记录,但这一年里日本电影在华的总体表现并不理想:2017年共有9部日本电影上映,总票房仅有4.8亿票房过亿的影片只有1部,票房3000万以下的却多达4部

这样的情况在今年并未有太多好转,虽然《小偷家族》用9674万票房再次刷新了日本真人电影在华的票房纪录但除《龙猫》外,在国内已上映的14部日本电影总票房仅有6亿票房过亿的影片也只有2部,票房3000万以下的影片数量则攀升到了10部。

在引进成本不断走高的情况下算上宣发费用,很多影片可能连成本也无法收回更关键的是,在印度、泰国、西班牙等各国电影都已經在华取得了不错成绩时日本真人电影迄今为止还未能突破1亿元大关。

某日本文化产业研究人员告诉毒眸最初几年一些日本电影之所鉯会在内地引发巨大的轰动,主要是因为2016年之前几年引进的日本电影较少市场会有所期待。可一旦同类影片本身不能继续出新受众便會因同质化而陷入审美疲劳,热情也会下降

这种情况在动画电影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今年上映的《哆啦a梦大电影:大雄的金银岛》票房虽然破亿但和当初《哆啦a梦大电影:伴我同行》5.3亿的成绩相去甚远。而另一部《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的豆瓣评分仅有5.8被很多豆瓣网友评价“太套路”、“没新意”。

《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

动画电影之外近年来很多引入国内的日本电影文艺色彩较为浓厚,多以描述家庭温情见长和国内观众的口味之间还有差异。例如有不少人冲着《小偷家族》在戛纳得奖而走进影院但看后却表示“过於乏味”。一位资深发行人士告诉毒眸:“现在中国市场还不够成熟观众对于一些国家的电影,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审美”

不过刘軍向毒眸表示,尽管目前大环境下日本电影遭遇到一些挫折,但是中方引进日片的热情还在越来越多合拍片、翻拍片更是大势所趋。“在目前中日友好的大背景下内地引进的日本电影会越来越多。引进日本电影可以先打情怀牌接下来可以把日本以前有名的IP,如《灌籃高手》等电影买来酌情进行改编,应该也会受欢迎”

对于中日之间的合作,日本方面的态度同样越发积极也在寻求许多突破文化、审美限制,打入中国市场的方法一位日本影人曾向毒眸表示:“对于日本的制作公司来讲,日本真人版的电影规模逐渐缩小日本制莋公司很难有非常大的制作,如果有中国的市场运作就可以做到这也是日本电影公司所期待的。”

一些向好的讯号是今年五月中日双方签订了支持两国电影合拍的协议,从今往后中日合拍片将享受国产片待遇不再受进口电影数量限制;同一时间由日方牵头的民间组织“日中文化产业交流协会”也成立,包括阿里影业、万达在内的多家中方影企也加入其中可以预见的是,一系列积极的互动下中日间嘚电影交流必然会迎来更多的机会。

这一背景下能否把握住机会、让中日影视交流迎来真正的“春天”,除了单部影片票房是否有所突破外合拍片间该如何协调、翻拍片该如何打破文化壁垒,亦是接下来双方影人都必须面临的一番挑战此外,地缘政治因素依旧是悬在雙方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正如《好莱坞报道者》所言,尽管有向好的趋势可地缘政治仍将是影响东亚地区国家间文化合作的关鍵变数。

[凤凰知道]日本动漫的寿命只剩下伍年


【导语】  上周末,《哆啦a梦大电影:伴我同行》作为最近三年首部登陆中国院线的日本电影单日票房8800万人民币,创造了历史截止到昨天,这部电影的票房超过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哆啦a梦大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