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啤酒是用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做的吗?

您现在的位置: >
警惕!别将啤酒卖得不如粮食!
最多3个标签,单个限12个字符内,用','或空格分隔
最多3个标签,单个限12个字符内,用','或空格分隔
字号: T | T
啤酒业在中国已有超百年历史,真正崛起是在改革开放后的这二十几年,在这二十几年里,啤酒行业取得飞速发展,各地啤酒企业大多数在当地政府扶持下,在当地消费市场占有了重要地位。消费者对啤酒这个消费产品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啤酒也从原来只有在高档饭店才能见到的奢侈品,逐渐变成了大众日常餐饮的必备品,多少消费者每餐进食之前都必不可少地得喝几瓶过过瘾。啤酒消费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啤酒业的发展大家都会去热心感觉和关心,而啤酒行业的变化动荡更是紧紧地牵动着广大消费者的心! 毫无疑问,消费者的良好消费习惯的形成,这给啤酒企业带来极大生存发展空间,也将未完全定局正在整合的啤酒市场带来更大的潜力和良好远景。从现在的啤酒市场急剧变化和争先恐后进行兼并、收购、建厂、扩建等,就可看出啤酒行业正风潮暗涌,不论是大型啤酒企业,还是竞争力不强的中小型啤酒企业,它们都在跃跃欲试,欲在这个朝阳市场夺得一杯羹。 但是,这种状况,却给中小型啤酒行业带来更大的研究课题:风雨欲来的变革,急剧增长的趋势,你该如何把握? 我们担心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啤酒企业会把啤酒卖得还不如粮食!到时,卖不起价格,提不及品牌,产生不了利润,谈不上发展,走向工业业态的最低层!从工业产品卖到像类似柴米等日常生活用品一样没有附加值,从工业高科技产品变成一个没有品牌形象、利润少得可怜的初级农产品!啤酒企业的员工也似乎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农民”! 为什么会这样?前期不负责任的盲目发展、毫无主动性的市场运作、对产品的疏于规划成了啤酒越卖越低档、越卖越卑微的罪魁祸首! 一、 价格越卖越低 现在基本上一瓶经过多项生物化学过程而产出的瓶装啤酒的零售价格比不过一瓶只经过物理过程处理的普通纯净水,甚至市场上有相当多的啤酒的零售价还不过一瓶普通纯净水价格的一半!这种由好几种粮食经过几十天发酵、技术人员的精心配料、生产人员的勤力生产、部门不间歇劳作、仓储运输部门的辛勤运送,最后毕恭毕敬送到消费者面前的规范的包装产品,结果还卖不到一瓶纯净水的价格! 在如此低的销售价格下,企业的收入应该是少得可怜,但不知道中小型啤酒企业真是如何生存下来的?看来,他们的经营理念,是否真的是只要有基本的企业生存权,那就行了呢? 二、 品牌可有可无 我们都知道中国啤酒行业有一特有现象,那就是地方品牌多,一个地方只要有啤酒厂,就会有自己的品牌。但是,一细想,这并不是市场学意义上的品牌,而只是一个产品标识而已。品牌有核心价值,还能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而地方品牌有几个达到这种水准呢? 即使撕掉标签,消费者也把啤酒喝下去了,这时企业也当自己的产品被卖出去了,被消费者消费了。企业并没把自己的标签、符号、产品形象等当回事,他们感觉,在自己的区域,不管要不要品牌,不管要不要形象,只要消费者能喝我的啤酒就行,并且我在这个啤酒市场是老大,消费者不喝也得喝,我才不管它品牌不品牌呢!但是,消费者这时是怎么想的呢?“好烧饼也好,劣质米饭也罢,反正得吃,啤酒嘛,也是一样,只要是那个不高的价钱,什么品牌无所谓。一餐也是一碗米饭、一个烧饼、一瓶啤酒。啤酒的品牌再好,我不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我不需要品牌”。看看,这就是消费者在啤酒企业不重视品牌的情况下,无形之中已把啤酒当作粮食来喝的真实写照! 这个时候,我们问问这些啤酒企业,连乡下卖豆腐的都知道在豆腐盒上贴上个牌子,连种水果的都知道在水果上贴上标签,他们都知道这样会卖得更好,牌子做出名气后,会卖得起更好的价钱,于是,他们都着力进行品牌树立和推广。难道,一些啤酒企业,你们就对品牌的有效作用真的视而不见? 三、 低级促销永无休止 记得有一位同仁写过一篇关于啤酒业的瓶盖促销的很有见解的贴子:在啤酒瓶盖里面设立三角、五角、一元甚至还有千元大奖,只要打开,肯定有奖,运气好,还能得大奖,这如同鸦片一样,吸引着消费者再次消费。这种促销表面上看来是一种绝招来吸引消费者,紧紧地拴住了消费者的心。但是,这其实又跟市场上卖猪肉的屠夫,在将猪肉称好后,随手再切一丁点差的肉补上秤有什么区别? 更可悲的是,出厂价才十几元钱一箱的啤酒,这种消费者促销有时就高达4-5元钱或更高,农民种菜、养猪、种粮食,多半成本是自己的劳力成本,为生计,这种成本他们可忽略不计,而啤酒可是大型工业企业生产出来的正宗商品啊! 这种从未见停止过的啤酒企业特有促销手段,就这样将啤酒做得不伦不类。 四、 原材料涨价,不能勇敢应对 农民由于忙于在地里劳作,对市场接触较少,对自己所产的粮食价格也基本上是国家收购价多少钱,基本上就认同这是产品的销售价格。农民对价格没有多少自主权。虽曾经经历多少苦难将粮食种熟,但无论怎样,收成好之时因为国库充足,卖不上好价钱,收成差,收入更加不可能高,农民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近年国家政策调整和保护,才让农民收入有所提高。 而我们的啤酒行业呢?这两年各种粮食和其它原材料涨价,全国年产量达两千万吨的啤酒行业就是没有企业站出来,敢提价!二十多个企业达成价格联盟准备提价?这些不过都是说说就算的传闻罢了!看看这个时候,一些中小啤酒企业的收成,是否连农民都不如? 五、 不能引导消费者消费习惯 放眼到全国各地去看看,啤酒行业多少企业在卖掉一箱酒后,还要不辞劳苦地回收酒瓶,原来消费者连包装都不要,只要净水!这一、两毛钱一个的啤酒瓶,每次得花多少费用再回收到车间?各地不一样,路途也有差异,但这车和人的运费和工费不见得比酒瓶的成本低。企业一是想稍微能节约一点成本,但更主要的是一开始就没准备将其当作产品的一部分卖给消费者,消费者也就理所当然接受这个便宜,最终他们决定了这个消费规则。这个连包装瓶都卖不出去的行业,不就是如同粮食,都是净价,没有包装费用吗? 更有甚者,在一些限制不严的地方,当地除纸箱类高档酒外,啤酒销售看不到一个塑料包装箱!为什么?老百姓连用来容纳啤酒瓶的塑料箱都不要了,用绳子捆上十个啤酒瓶,就往家里拿!他们哪把啤酒当作商品?就当集市买回一包面,一捆柴般!不是笑话,左手一捆酒,右手一袋菜,在中小城市的大街小巷穿行,这种景象可屡见不鲜! 有些同仁可能认为,以上所说的这些,正印证了啤酒产品深入人心,啤酒行业和产品已经渗透到了社会最广泛的地步,如同可口可乐的“无处不在”一样,应该大力褒扬才对啊!连啤酒都已经是像柴米油盐一样与消费者息息相关了,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没错,真的像柴米油盐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初看起来,这是再好不过了!这好像也满足了最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符合营销的基本原理并将营销原理进行了很好的贯彻。 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任何一个企业经营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盈利和发展!这是做企业最基本原则。啤酒行业不是纯福利机构,有厂房、设备、机器、员工,更不用说股东收益等了。企业需要生存、需要发展,至少要做得像一个企业的样子。而在这里,产品品牌可有可无,只是一个标识(有可能是为了区别于酱油瓶吧!);产品价格基本等同于或甚至低于成本;生产部门好端端生产出来的优质产品,被送货车长途跋涉送到各个乡村甚至山窝窝里,还要专门用车将回收瓶运回来;销售系统的人员就像农民一样,在市场上耕耘,还有的对市场进行精耕细作,不论刮风下雨,太阳曝晒,每天还得马不停蹄,在终端贴海报、挂吊旗、清洁酒瓶、整理瓶箱、回收、写床单、查库存……如果刮风下雨,更是一脸的担心:酒又卖不出去了,销量又要受到很大影响,还不如烈日快来吧,我们宁愿被曝晒晕倒,也不愿意啤酒没人喝,卖不出去啊! 可以看到,上面这种将啤酒卖得还不如粮食的现象,是中国啤酒业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一些中小区域性啤酒企业更要警醒。如果这种情况愈演愈烈,而很多这种中小型地域企业又没有什么办法来遏制,我们只能看着它们一步步走向深渊而不能自拔。 当然,这些企业也可能还在盼望着一些大啤酒企业或外资企业进行兼并收购,然后注入一些强势品牌,通过这样来挽救这种状况。但最主要的,在整个行业还未定型成熟之时,更应该勇于探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协同研究发展,共同摸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啤酒业的出路,促进整个啤酒行业的提升是这些啤酒企业的当务之急。 总之,我们谁也不想在经济日益发展的未来,做一个退化的城市农民,我们谁也不想将自己辛苦劳作而产出的商品,最终卖得还不如粮食!
活动专题:
[来源:中国酒网]&&作者:佚名&&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糖酒快讯”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糖酒快讯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糖酒快讯”。
&&&&本站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的文章,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 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欢迎各类型媒体积极与本站联络,互相签订转载协议。
&&&&如著作人对本网刊载内容、版权有异议,请于知道该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投稿邮箱:,欢迎赐稿。
12月20日,国酒茅台2015年度全国经销商联谊会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
2015中国酒业风云榜
新闻报料热线:028-&&&广告服务热线:028-&&&90天使会会员热线:028-&&&90天使会沙龙咨询热线:028-
投搞邮箱:&&&&
投诉咨询热线:028-&&&&
投诉邮箱:
成都九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川B2-啤酒来源于粮食作物 将军肚产生的“罪魁祸首”
夏天来临,路边又升起了炊烟,吃着烧烤,喝着扎啤又成了人们夏季生活的一个亮点。满大街放眼望去,一个个的都是啤酒肚。很多人都说啤酒肚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喝啤酒造成的。那么为什么很多爱喝啤酒的喝出一个个的将军肚了呢?
夏天来临,路边又升起了炊烟,吃着烧烤,喝着扎啤又成了人们夏季生活的一个亮点。满大街放眼望去,一个个的都是啤酒肚。很多人都说啤酒肚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喝啤酒造成的。那么为什么很多爱喝啤酒的喝出一个个的将军肚了呢?
啤酒来自于粮食作物
啤酒通常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常用的辅助原料为:玉米﹑大米﹑大麦﹑小麦﹑淀粉﹑糖浆和糖类物质等。啤酒的主要原料一般是麦芽,大米是啤酒酿造的辅料,啤酒也被称为“液体面包”。啤酒花是啤酒的特征性原料,为啤酒带来其特有的风味。
啤酒也有生与熟之分
啤酒酿造的工艺流程中要经过巴氏杀菌来保证成品的质量。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啤酒都要经过巴氏杀菌呢?啤酒的生熟又跟巴氏杀菌有什么关系呢?原来经过巴氏杀菌的啤酒为熟啤酒,而不采用巴氏杀菌工艺所酿造的啤酒为生啤酒。
生啤酒因为没有经过巴氏杀菌,其中的鲜酵母被保留,可刺激胃液分泌、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对瘦人增强体质、增加体重很有帮助。难怪总是喝啤酒体重会增加呢。
啤酒能量——5瓶啤酒相当于1斤馒头,2斤米饭
啤酒的主要原料离不开粮食作物,那么发酵的啤酒必然也会继承粮食作物的能量吧。
其实,啤酒度数越低,能量也越低。因为度数高的啤酒添加的麦芽等原料更多,发酵之后的能量自然更多。以青岛啤酒为例,计算啤酒的能量和米饭、馒头的能量如何?
一瓶瓶装青岛啤酒为600ml,易拉罐装330ml,那么,一瓶装青岛啤酒=228大卡=200克米饭或者100克馒头的能量,也就是说如果喝5瓶这样的啤酒,就相当于吃了一斤馒头或者2斤米饭。而一易拉罐啤酒=125大卡&100克米饭产生的能量,也就是说9瓶易拉罐啤酒,就相当于吃了一斤馒头或2斤米饭。这样的后果就是啤酒肚隆起来了。
平时总是告诫周围的男士朋友少喝啤酒,大多数人都不服气,现在用数据说话,是不是更有说服力呢?
不过,喝酒如果不控制一个量的话,就容易造成能量过剩。研究表明,一次性大量饮酒后,几天内仍可观察到肝内脂肪增加及代谢紊乱。一方面酒精本身就是一种高热量物质,一克酒精产生的热量接近于一克蛋白质与糖产生能量的总和,而酒精的代谢优先于其它营养物质,造成其它产能营养素的堆积。另一方面,啤酒中本来就含有碳水化合物等产能物质,额外增加了产能物质的摄入。
看来都说喝啤酒容易长啤酒肚,增加体重,还是真有科学依据的,希望周围的朋友看到此篇文章能引起注意。控制一个量,掌握好度,健康才更重要。
本文版权属于,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啤酒用什么粮食酿的_百度知道
啤酒用什么粮食酿的
就国内来说主料:麦芽辅料:大米、大麦、淀粉、糖浆、小麦芽现在国内的趋势是麦芽比例尽可能少,大麦和淀粉等辅料的比例尽可能多,除了一些高档啤酒外,大米现在都很少用了,低档酒基本上都是用淀粉或大麦,3块钱以下的啤酒基本上是不会用大米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大米(籼米或者粳米,单一,混用都可以)小麦大麦酒花水
大米,小麦,糖
大麦 啤酒花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啤酒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原标题:中国人均啤酒消费量已略高于世界平均
  “目前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达34.2升/年,已经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33升/年,国内啤酒消费量正趋于饱和。”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啤酒行业才刚刚进入成熟期。”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9月,啤酒产量412.43万千升,同比下降10.83%,这是继8月产量同比下滑6.52%之后的再次下滑。
  目前1~9月,国内啤酒总产量4092.45万千升,同比增长1.74%,“国内啤酒产量趋于平稳,今年全年,撇开突发产生的因素,四季度应该增长,全年仍有增长,在1%左右。”何勇预计。不过这个增长数字显然年年在递减,2013年,啤酒产量全年同比增长4.6%,产量完成5061.5万千升。
  何勇认为,今年7~9月产量负增长主要由几个原因造成,首先是天气原因,这几个月下雨较多,天气对啤酒消费的影响较大,以浙江省为例,数据显示,7月该省平均气温28.2摄氏度,比去年同月30.3摄氏度低2.1摄氏度,降水量比去年同月多3倍,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8天,比去年同月21天少13天,是10年来最凉爽的7月。天气不热,给啤酒产销带来较大影响。该省21家主要企业中有19家产量下滑。
  其次是特殊赛事对啤酒的影响,“世界杯使得啤酒商提前备战,消费量提前释放,但我国的啤酒消费量是稳定的,前几个月提前消费了,之后几个月就出现了间歇期。”何勇表示,因此世界杯对整体消费量的增长并没有很大作用。
  不过从长期来看,国内啤酒消费量已经趋于饱和,“虽然说欧洲很多国家的人均啤酒消费量比我们国家高得多,但亚洲人的酒精耐受力和欧洲国家是没法比的,所以不能简单类比,目前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何勇表示,他并不认为“三公消费”等因素是制约啤酒产量上升的原因。
  因此,消费量趋于饱和或会使国内的啤酒行业进入“零和竞争”,何勇认为,这才是国内啤酒行业进入成熟的标志,“当消费量开始趋于稳定,消费者从对量的追求满足后,自然就会加大对质的追求,目前国内啤酒由于竞争过度,平均水平还是比较低,未来向中高端发展是趋势之一。”
  这种消费量趋于饱和对啤酒企业实现预期销量增长也有着压力,以燕京啤酒为例,去年全年生产销售啤酒571.4万千升,同比增长5.8%,但今年三季报显示,该公司1~9月份,实现啤酒销量471万千升,同比下滑了3.88%。青岛啤酒前三季度销量815万千升,同比上升8.23%,不过该公司往年均保持双位数增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啤酒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认为,消费量下滑或与互联网冲击有关,“消费者对品牌的喜爱的作用逐渐减弱,我们感觉现在推广一个品牌付出的费用越来越多,但效果却不再明显,因此我们又不断地投入费用推广。”从三季报来看,青岛啤酒前三季销售费用为49.95亿元,同比增长1.77%;燕京啤酒为14.54亿元,同比增长1.11%。
本文相关推荐相关商品推荐
相关文章14-11-0714-11-0114-10-2314-10-1814-09-1114-08-25扫描关注此微信免费送1斤红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粮食醋做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