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骚版兄弟连国语版

《战火兄弟连》不好看的五个原因(搞笑版)
&&&刚看了那个老美的“兄弟连”,感觉颇多,看来要论起“艺术”来,我邦还是环球无敌。现将“兄弟连”的失败之处摘录如下,以供大家探讨。 &&&&一、整个电视剧没有一处高级领导在硕大的地图前指点江山的镜头,全是一群小兵在跑来跑去,完全无组织无纪律。忽略了领导人的伟大作用,就没有了战略眼光,没有 了高屋建瓴嘛。&&&&二、没有一个美国大兵在临死前要求入党或者交党费,什么素质!我们也加入WTO 了,但不要求他非要加入我们的组织,但听说他们也有民主党和共和党,随便挑一个也好啊!所以,把党支部建在连队是多么的英明。 &&&&三、没有一个大兵去堵枪眼、大喊向我开炮什么的,美国人就是太娇贵,所以也就没什么好兵,关键时刻保小命要紧,这是什么革命军人啊?!应该在剧中插入一些美国大兵手拿炸药包,高喊“打倒希特勒”口号的镜头,再配上一轮红日和满山青松,会使该剧更加感人,也使观众受到一次革命教育。 &&&&&四、我看到了一个大兵枪杀投降德军!!!这怎么能上电视!这关系到一支军队的国际形象问题,关系到战略成败的问题。这一段应该这样拍:几个漂亮的女卫生兵为投降的德国鬼子补衣服,旁边连长(可惜没有指导员)为俘虏做耐心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后,几个鬼子大声控诉纳粹的罪恶行径。 &&&&五、太脱离时代了。谁说老美先进了?一看电视就看出来,他们还是很落后的,起码是文化落后。现在我们的军旅题材电视剧都加入了“三角恋爱”、“贪污腐败”等具有时代气息的元素,可一部“兄弟连”看完,他就没有这些,看来老斯和小汤应该到我们的CCTV去好好的学习学习。
分享到微信
  老兄,我顶你个肺!一针见血,兄弟连要是让中国导演拍,是走不出国门的!!!
  因为美国没有个“中宣部”!
  你太幽默了,这个都可以叫你联想到。
  你可不是一般的无聊,就你清醒?
  你觉得那些临死前要交党费的先烈们很搞笑吗?虽然我也不是党员,也不信仰共产主义,但随随便便侮辱别人信仰的事情我劝你还是少做一点。
  哈哈哈哈
人家都说了是搞笑嘛
言论自由嘛
  
  我也觉得很有意思啊
楼上为什么要冲出来咬人家
  呵呵,写得挺讽刺的。
  就是该多讽刺一下。。
  
  你太强了饿啊顶死你哦 哈哈。
  看完中国拍的,,,每次我都会骂一遍小日本,再嘲笑他们的可笑
  而看完兄弟连,我觉得和平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哥们 顶你~ 靠tmd国内那些拍电影的垃圾
  LZ说的挺不错
  但你没有必要批评大兵去堵枪眼、大喊向我开炮
  因为就像美国人喜欢将一些真实事件改编一样
  我们也将一些真实事件改编 这不妨碍什么 在那样的年代 那样的情况下 先烈们真的非常英勇 我们应该尊敬他们
  你批评一部分好了 没必要牵涉他们
  LOU 。。zHU。。
    這。。。是我。。地  黨。。。。費    厄。
  
  是有差距的了
  哈哈哈,搞笑的紧
  拜服楼长了 你真的把我国的军事类影片总结透彻了
  写的太好了~
  其实刻意的去宣扬牺牲精神,恐怕和小日本的武士道没什么本质区别了
  堵枪眼和剖腹自杀只一线之隔~再光鲜的信仰也不能用正义之名去践踏生命
  大快人心!爽!
  太强了,,~~~~~~~~~~~~~~~~
  额……
  中国的一切都是政治化了的,都深深的刻上了共产党的烙印,因为共产党害怕的自己的政权不稳定,大家当然是希望国家和平,国泰民安啦,可是只要是能带领中国走向先进,带领人民追求的党,无论是不是共产党,对群众来说是一样的……
  
  中国的一切都被政治化了,中国共产党一党独大,没了竞争,没了优胜劣汰,不知道共产党能不能这么一直走正确的路。。。。
  
  从现在的文化来看,阶级斗争的元素痕迹还是抹不去....
  哈哈~~
  要是这样《兄弟连》不看也罢~
  就因为他很真实的反映士兵之间的情谊与心理活动~才觉得这是部弥足珍贵的电视剧~
  以后恐怕很难再看到如此真实的战争片了~
  是讽刺中国么....
  粉青同学们你们可以看&鬼子来了&消遣一下.
  红日和满山青松真是必不可少啊
  留个爪印。。。
  于是现在出现了《中国兄弟连》,兄弟,你就安息了吧!
  此文严重哗众取宠,我不喜欢,豆瓣连一个像样的影评都没有吗?
  我觉得作者写的不错,把国产战争电影和电视剧的特点都点出来了,国产编剧和导演真的是傻瓜。
  不是拿先烈的事迹开玩笑,而是因为受这种党文化的熏陶,我开始怀疑先烈的事迹的真实性!不能怪我,应该怪这种文化!!!!!
  说到先烈事迹,想起小学课本上的堵枪眼,真乃神人也~
  哈哈,笑个,再顶起!!
  咱们是ZG特色的样板戏嘛
  和谐和谐
  先烈们用生命换来和平的同时, 也换来了独裁.
  楼上的某些同学,堵枪眼这种假故事不说也罢。
  
  很多国外的电影却是实实在在地反思,特别是兄弟连第八集里面的why we fight,让人感到敌人其实和我们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看了电影让人觉得和平的可贵。
  而国内的电视剧目的就是去煽动仇恨,另外突出某个组织的“伟光正”。一个满脑子只有仇恨的民族是很可怕的,说不定哪天就诞生另外一个纳粹组织。
  这评论强啊,不顶不行!
  
  生命最为可贵
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党派之争。连毛主席都说过
人命觉得那个好
那个就是好
别装样子教训人
文革时候的疯狗啊。支持楼主
  天亮了
  兄弟连还是很经典的```
  这里还是有很多ff的阿
  009-05-20 22:16:59 jamison
    楼上的某些同学,堵枪眼这种假故事不说也罢。
    
    很多国外的电影却是实实在在地反思,特别是兄弟连第八集里面的why we fight,让人感到敌人其实和我们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看了电影让人觉得和平的可贵。
    而国内的电视剧目的就是去煽动仇恨,另外突出某个组织的“伟光正”。一个满脑子只有仇恨的民族是很可怕的,说不定哪天就诞生另外一个纳粹组织。
  
  说的很好
  LZ我顶你!!!
  不得不顶。
  《兄弟连》哪有《中国兄弟连》好啊
  虽然漏洞百出、效果不行、编剧弱智。
  但是那个是宣扬爱国主义和抗日的教材啊,
  不知道德国鬼子最后时刻交不交入纳粹的申请书啊,哈哈
  喷~~~~国情啊~~~~
  话说lz你究竟是在批评还是在针砭某些不言而喻的实事呢
  兄弟连的成功不进因为他诚实的叙述了诺曼底登陆开始美军在二战过程中的起伏跌宕 用一个连队的悲欢离合简述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人性魅力
  这就是这部美剧独一无二的地方吧
  充斥着人性和人文特色 没有过分的吹嘘着战士们的大无畏和刚强意志 用友谊 担忧 亲情 恐惧 真诚 等人在绝望中萌生的所有情感 细腻的讲述真是的美国大兵在那个年代的痛苦与坚持
  话说这就是我喜欢兄弟连的原因……
  有人家中宣部密切的关注,咱们那些想过这么干的人,早被他们拉去放牛了。还想拍电影,我不π死你!
  楼上的π字,用得好!都说了是搞笑版,没必要那么义愤填膺吧?
   21:09:54 瑞瑞
    LZ说的挺不错
    但你没有必要批评大兵去堵枪眼、大喊向我开炮
    因为就像美国人喜欢将一些真实事件改编一样
    我们也将一些真实事件改编 这不妨碍什么 在那样的年代 那样的情况下 先烈们真的非常英勇 我们应该尊敬他们
    你批评一部分好了 没必要牵涉他们
  
  ——————————————
  
  有个不要命的连长啊~雪地那集
  还受尊重的先烈,不过是某集团谋私利的工具与炮灰。
  兰州我能转吗
   22:16:59 jamison  楼上的某些同学,堵枪眼这种假故事不说也罢。
    很多国外的电影却是实实在在地反思,特别是兄弟连第八集里面的why we fight,让人感到敌人其实和我们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看了电影让人觉得和平的可贵。
    而国内的电视剧目的就是去煽动仇恨,另外突出某个组织的“伟光正”。一个满脑子只有仇恨的民族是很可怕的,说不定哪天就诞生另外一个纳粹组织。
  
  
  +N
  牛啊··
  
  此文要顶
  这个就是“人性”和“党性”的区别。
  楼主强文!
  
  虽然先烈们是很英勇,,但一些无耻的后人们的刻意夸张还是有点过了
  
  虽然那时人民的文化素质低了点,,这样肆意的夸大还是唬不住所有人
  
  <我的团长我的团>就已经有点<兄弟连>的意思了,楼上的都去看看,,虽然结尾还是没有完整,,但还是不错的
  
  不要怪GCD了,,GCD也是由人组成的,,GCD也很复杂,,GCD也会进步~
  
  把GCD换成中国社会大众更好
  
  是你我在进步~
  
  
  呵呵。支持。
  哈哈哈 搞笑的.... 一针见血!
  其实没什么谁对谁错,看你站哪一边了。区别就是,中国人反敌,美国人反战;中国人爱国,美国人爱命。
  ----------------------------------------------------------
  12楼
13:53:19 劉永好和劉積仁
    LOU 。。zHU。。
      這。。。是我。。地  黨。。。。費    厄。
    
  ----------------------------------------------------------
  +1
   16:51:21 Rorschach  其实没什么谁对谁错,看你站哪一边了。区别就是,中国人反敌,美国人反战;中国人爱国,美国人爱命。
  ----------------
  中国人爱国,美国人爱命。
  看到这句我笑了。
  哗众取宠
  额 部分的顶 第三条不顶
  此评论应该叫party毒化版~
  没有伟人,战争会打得赢吗?有哪一场战争的胜利不是由“伟人”主导的?兄弟连里说的是战斗,不是战争。另外,伟人不是中国的特产,世界各国都有。
  你说谁?
  你没说错什么,多滤了
  只能狂顶!
  确实可以,有想法有创意。
  美军其实也喊过向我开炮~赫特根森林战役时,美军的墨菲上尉就对后方的火炮讲“向我处的坐标射击!”
   16:51:21 Rorschach  其实没什么谁对谁错,看你站哪一边了。区别就是,中国人反敌,美国人反战;中国人爱国,美国人爱命。
  
  ---------------------------------------------------------------------------------------
  
  好吧, 抗战八年,汉奸以千万计。个人始终认为,在物质基础一致的前提下,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人性上也大同小异,中国人既不比人家自私邪恶也不比人家正直高尚。
  应该还加上一个镜头:只见一位吹号手从战壕里站了出来,对着天空吹响了冲锋号,后面的战士蜂拥而上——大有摧枯拉朽之势。
  瞎说啥实话呀
兵 马 俑!
  这个一定要顶,太欢乐了!!!XDDD
  写的好!但是你们真的有很多东西不懂,我父亲的一位同事,身患重病,弥留之际交待我父亲帮他把党费补齐。属实,国内导演的文艺表达能力一般,但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我相信在那个年代是比比皆是的。可以嘲笑影视作品的千篇一律,但是不要抹黑先辈们用热血染成的红旗!
  搞笑,顶
  真的写的很好,佩服
  服了LZ!
  这部电影为什么叫兄弟连 请问 要的是那伟大的领袖在电影里那伟大的身影?是 领袖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
但是要没有战士们铁一般的意志 钢一般的兄弟情 杖也是很难打的
当过兵的都知道 在跑五公里时 为什么全连都能坚持下来 就是身边兄弟的持久 班长的鼓励 这部电影就是告诉我们这些 什么叫兄弟~~
  美国总统都不督战
  飘过支持哦,写的真是精辟
  落后了,我到现在才看……
  还有第九集里面美国大兵去偷鸡,
  和德国女人makelove的时候被长官发现了……
  哈哈
  斯皮尔伯格只是在还原一个真实的故事,
  国产的属于洗脑
  继续看,发现美军居然唱曼联的队歌。。。。
  噗~~~说的很有爱,话说爱看二战片的女生很少,我老是找不到共同爱好者,所以就混混豆瓣,O(∩_∩)O哈哈~
  呵呵。。。
  每每提到国产的战争剧,心里都是痛啊。。。一部接一部的烂剧层出不穷,视觉麻木了都
  犀利啊犀利~~~
  吼吼~
  黑色幽默
  不知道先烈们若能看到今日中国现状,会不会还会死前坚持交党费呢?
   16:51:21 Rorschach  其实没什么谁对谁错,看你站哪一边了。区别就是,中国人反敌,美国人反战;中国人爱国,美国人爱命。
    ---------------------------------------------------------------------------------------
    好吧, 抗战八年,汉奸以千万计。个人始终认为,在物质基础一致的前提下,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人性上也大同小异,中国人既不比人家自私邪恶也不比人家正直高尚。
  ------------------------------------------------------------
  同是二战大敌当前近乎亡国,柏林、东京、斯大林格勒、伦敦这些领导者都能坚持到最后一刻,南京的最高层包括发誓死守的唐生智,各位领导们严令下层兵士要人在城在,却丢下几十万百姓,带着自己的金银财宝和众多家眷们一走了之,这招“弃卒保车”的确保住了首脑们的生命,却丢失了最重要的勇气和责任。
  
  人性是一样的,文化却有差异。
  于是现在出现了《中国兄弟连》,兄弟,你就安息了吧!
  +10086
楼主是十分的精炼
  中国的战争片只会叫人充满仇恨,而美国的战争片令人珍惜和平
  应该贴出去给那些专拍土八路的导演们瞧瞧
  我们热爱美利坚!
剧情 / 动作 / 历史
菲尔·奥尔登·罗宾森 / 迈克尔·塞洛蒙 / 大卫·努特尔 / 汤姆·汉克斯
戴米恩·路易斯 / 唐尼·沃尔伯格 / 朗·里维斯顿 / 马修·塞特尔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黑色版《兄弟连》——《杀戮一代》Generation kill
伊拉克的3月已经很难耐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侦察营B连B排的中士Brad带着几个士兵趴在地上,观察着一个小小的村子——看起来,只有几个孩子在踢球,还有女人在走来走去,没有任何成年男子,也没有见到任何武器。刚才那个威胁到他们的RPG(火箭筒)小组可能早跑到别的地方去了。随军的《滚石》杂志记者跑过来,对Brad说:“也许他们藏在那边的树林里。”Brad慢条斯理地说:“虽然我很感激“滚石”提供的战术建议,不过我更愿意相信那些鸟儿。”记者一脸茫然地问:“什么鸟儿?”旁边一个士兵解释说:“如果树林里有人,那些鸟儿就不会唱歌了。”忽然,前方“轰”的一阵巨响,整个村子被夷为平地!急忙卧倒的Brad问其他人:“我们呼叫炮火了么?”“没有,这是F18发射的1000磅炸弹。我们跟他们没有无线电联系。”而后面,正坐在悍马车轮边上的下士Ray则骂骂咧咧地埋怨这爆炸把他正准备用军粮做的饼干给毁了。这就是伊拉克战争,这就是《杀戮一代》。黑色版“兄弟连”有人说:“HBO出品,必属精品”。2001年HBO的《兄弟连》大受欢迎,几乎超过了所有描写战争的电影,成为了经典。这一次,HBO则给我们带来了以伊拉克战争为背景的《杀戮一代》。跟《兄弟连》一样,《杀戮一代》也来源于真人真事:《滚石》杂志的记者Evan Wright跟着海军陆战队一路从科威特边境打到巴格达,回国后写了一本书,名叫《杀戮一代:恶魔犬、冰人、美国队长与美国战争中的新面孔》(恶魔犬是海军陆战队的一种代称)。由于这本书的真实、客观、深入,它一下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HBO将这本书改编成了一个七集的迷你剧,剧集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准备,演员们从那时起就开始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而剧组更是辗转到南非、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等地取景,力图将最为真实的战争场景呈现出来。如果你还想从《杀戮一代》里看到《兄弟连》或者《黑鹰坠落》那样的壮阔刺激战争场面,可能会有些小小的失望,倒是和《锅盖头》的路子比较接近。这个剧集的重点不在描写双方如何排兵布阵、斗智斗力,而是放低角度,把整个伊拉克战争当作了一种生活状态来描写——大多战争片都只写战士如何行军打仗,但对战争中的吃喝拉撒睡则付之阙如,《杀戮一代》里可就真切细致多了,连士兵吃什么、打仗期间如何解决方便问题(照剧中的说法,这可是影响战斗力的大事呢)、为什么要准备尿不湿,甚至自慰这种事都涉及到了。这是一个说话多于打枪的战争剧,从第一集开始,我们就发现,这些美国大兵,早已没有了《兄弟连》中军人的责任感,出发前他们最关心的,是詹妮弗o洛佩兹是否挂了的八卦消息。他们不考虑战争的意义,更关心的是能不能给自己连队的夜视仪找到足够的电池。虽说海军陆战队是志愿兵,但来伊拉克战场的第一侦察营士兵仍然可以说是各怀心事:有的人不进海军陆战队就得进监狱;有人参军只是因为受了宣传片的影响,觉得穿起军装来很酷,能更吸引女人;有人更简单,仅仅是因为可以合理合法地开枪杀人……这也不是一支《兄弟连》那样团结同心,生死与共的军队,这支军队中有说西班牙语的墨西哥人,有底层混出来的黑人,有拉丁人,有上流社会出身的白人,有犹太人,有虔诚的基督徒。种族矛盾、阶层差异在这队伍里无处不在,而且表现得奇奇怪怪:一个拉丁裔士兵说,我还挺小的时候,一次有几个黑人跑到我们街区来,双方互相看不顺眼,我看到他们把一个十七八岁的黑人小伙子拖进商店,用螺丝刀捅死了,从那天起,我就决定跟白人混了。至少,白人不会随便用螺丝刀把走到你街区的这么捅死——何等简单直接的逻辑,但和我们一直以为了解的种族主义感觉完全不同。还有个黑人没事就在那里宣扬白人压迫论,他觉得所有事情背后都是白人要消灭黑人、同化黑人的阴谋,而那些白人战友就在那里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他碎碎念,似乎在听一个与他们无关的神话。杀戮战场——HBO的剧一向以制作精美、细节讲究著称,不论是古装的《罗马》还是现代战争的《兄弟连》,都让观众感到身临其境,并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杀戮战场》也不例外,从外景到服装、武器道具,无不逼真准确,极其考究写实。拿一个细微的地方来说吧:你会发现,剧集中军官们穿的迷彩服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当时正处在美军换装期间,新的作战服与旧的并存。其他像军队中惯用的俚语、军方的各种术语乃至战士的动作姿态等都完全是符合真实的(其中一个角色rudy更是由真正的海军陆战队士兵自己演自己)。可以说,这个剧对军迷来说绝对是难得的精品。以前关于伊战的电影作品,基本都是从外面看热闹,这个剧则真正做到了从骨子里去描写伊拉克战争。说本剧不如《兄弟连》或者《黑鹰坠落》那样充满激烈的战斗场面,并不是说它的战斗部分拍得不好。只不过剧集是从海军陆战队侦察营的角度去看战争的,这就决定了剧中基本上没有正面的战争描写,没有美军对阵伊拉克正规军的场面,都是些小规模的战斗——虽然与《兄弟连》都属于连排级的战斗,但相比之下《兄弟连》的战斗是全方位的表现,有大规模空降、步坦协同作战、攻坚战、防御战、丛林战、山地战……因为它的背景是宏大的欧洲战场。《杀戮一代》的不同在于,侦察营本来的作用就是指示目标、侦察敌情,而且现代战争也很少会出现刺刀见红的场面了。看《杀戮一代》,你会对现代战争有更深切的认识:一场伊拉克战争打下来,美军仅仅阵亡了几百名士兵,这还是包括战场事故的。你看看这支美国大兵自认为装备很差,供给不足的部队吧:所有人都配备防弹衣、步话机、夜视装备、防化服,与其他兵种时刻保持协同,随时可以呼叫武装直升机、海军的对地攻击机或者远程炮火的支援,全摩托化、行动迅速、反应灵活,可以适应多种战术需要——在有一集中,这支缺乏重型武器的小部队甚至拿下了一个敌方机场,虽说当时机场已经被伊军抛弃,但也能看出其战斗能力。剧集中有两场战斗让人看了非常过瘾:一次是B排必须强行通过一个敌方控制的小镇,仅仅五辆悍马吉普,几架重机枪和二十来人,但一路上却打得火花四射,几乎将镇子中央的敌人当作火力点的大楼打碎了!简直像是在看战场实况,紧张迫人!另一场夜战更是精彩:B排被要求通过一座桥,穿过一个小城,结果被障碍物堵在了桥头。五辆悍马互相挤在一起,而这时冰人通过夜视仪发现有敌人偷袭,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激战。美军有夜视仪的优势以及海军陆战队的战术素养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几乎全歼对方而自己只有一人受伤较重。当然,第二天他们庆幸地发现,敌人只是些大学生组成的志愿军,散兵游勇——其中很多都是来自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大学生,一个死去的叙利亚大学生,其护照上入境缘由一栏写的是“讨伐异教徒”。排长nate感慨地说:“有句谚语说不要摸着火了的狗,但我们已经摸了。”对于战争片,我有个很深切的感受:国产的战争片强调的是鲜明的正义感,认为战争是一场组织清晰、立场分明的双方对抗。而美国的很多战争片都在突出战争的无理性、无意义,凸显战争对人性的践踏和改变。《杀戮一代》中,这一点表现得特别明显。在整个剧集中,几个高级军官都不知道在干什么:军士长最注重的就是军容,他对不刮胡子、不穿军装这些事极其看重,整天向士兵怒吼;营长“教父”看起来重视荣誉、颇有将才,说出话来非常有魄力,然而他最关心的其实是自己部队在将军眼中的表现,为此甚至不惜让部队犯险冒进,独对强敌,把战争当作个人荣誉的一场赌博;B连连长更绝,他对军事指挥很不在行,主要就听从手下军士长的建议,有一次,因为怀疑前面几百米的树林中有伊拉克RPG小组活动,他就要呼叫炮火,而士兵和排长nate都明白这点距离根本不能呼叫炮火,他们全在危险区域内呢!为此他不得不抗命向连长提出异议,这差点让他后来上了军事法庭。连长一意孤行,没想到外行的他报给炮兵的方位完全不对头。一个战士骂骂咧咧地说:“我们竟然被他的错误给救了,真他妈滑稽。”其实剧集中更荒谬的事还多着呢:最好玩的一次是几个人夜间站岗,结果发现远处有一大片灯光,一闪一闪地似乎在向他们的营地开进。有人说这是伊拉克的坦克部队,大家都紧张了起来,经验丰富的冰人看了又看,对其他人说,这就是远处城市的灯火,你看久了,就会觉得它在向你移动。然而说什么都晚了,固执的连长还是呼叫了炮火支援,立时,几万吨炮弹倾泻过去。第二天白天,他们过去考查打击效果,发现除了沙子,那里屁都没有。作为美国拍的伊战电视剧,不管如何反战,自然还是有为自己脸上贴金的地方。《杀戮一代》中的军人虽然没有了《兄弟连》中的那种信仰和精神,但他们仍然是为了荣誉而战的,他们认为海军陆战队是最出色的军种,比陆军那些傻大兵强得多,平常还颇有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讽刺挖苦各种人、事——从“该死的哈吉”(大兵们对阿拉伯人的蔑称)到“傻瓜军官”再到“恶心的军粮”。这是玩电子游戏长大的一代,他们可以唱着艾薇儿的歌,感叹自己连个哈吉都没打到,但也会为炸弹凭空毁掉一座村庄而心中不安。照编剧话来说:“我们没有为这剧编制音乐,也没有在剧中放入任何的音乐,因为我们要观众自己认为在什么时候该释放什么样的情绪,而不是像其他电视剧那样我叫你什么时候哭什么时候感动。我们不是以共和党或是民主党的心态去拍这部剧,我们的出发点是中立,没有偏向任何一方。”制式装备一个伊战中的美国大兵要带多少装备?看看下面剧集中冰人的装备示意图吧。总共算起来,他的装备(不包括衣服、靴子、弹夹等零碎的重量)按最低标准也有12公斤了!凯夫拉头盔——凯夫拉是一种质地牢固重量轻的合成纤维,海军陆战队的头盔就是这种纤维制成的,头盔重量在3.1到4.2磅之间。防弹背心——美军的制式装备,但在战场上,防弹背心的主要功能并不是抵御子弹的直接命中——这基本是做不到的,即使能防御枪弹贯穿,其动能也会要了被击中者的命——而是减低弹片、爆炸物等的间接杀伤。重量在7.5到11磅之间,是尺码而定。海军陆战队作战服——简称MCCUU,美国海军医护兵和海军牧师也穿的是它。MCCUU一共有两种颜色:丛林色和沙漠色。剧集中,第一侦察营最初领到的就是丛林色作战服,难怪大兵们要骂娘呢。M4卡宾枪——M16枪族中的一员,M16A2是目前美军最常用的武器,而这种M4与其有80%的部件通用率。M4重量为5.9磅,有效射击距离大约500到600米。它还可以配上M203枪榴弹发射器,重量3磅。剧集中,拿着M4的冰人坐在第一辆悍马上,他的枪上还配有PAS-13B热感瞄准镜,这玩意儿重5.5磅,对人员的有效观测距离是2.8公里,对车辆则能在6.9公里外就发现它。腿袋——左右腿各一个,由一条腰带联接起来,可以装弹夹、水壶等物品。
分享到微信
  最烦这种伪军事片。
  滚石做好你的娱乐本行,可以谈谈政治,就是别去瞎掺乎军事。
  呵呵,楼上还是看看再说吧
  只是根据滚石一个记者的书改编的,又不是滚石拍的
  比较期待The Pacific,那才是兄弟连的姐妹篇。
  lz既然对美剧了解,有机会介绍一下这部迷你剧
  我已经贴了点简介,楼上可以去看看
  
  
  看过,谢了。
  顺便看了一下你的豆瓣,美剧小组不聘你做管理员实在是损失。
  有时间到这个小组转转吧。
  
  LS的 烂番茄不代表都不是好片
  
  自己喜欢就好
  
  我就很喜欢这部剧集 比较平实的记录角度 让人从中感受到一场垃圾战争中的一些普通军人而已
  ls,了解清楚基本情况最发言吧。
  
  我看LZ只会转载。前面的描述马马虎虎。但是到制式装备的分析我看纯属抄袭。防弹衣和作战服这的文字简直是乱七八糟。美军最新也就是剧中的拦截者防弹衣。前后都插加强板。是硼化硅材料。外部的是凯夫拉材料。这叫软硬结合。能达到最高防护等级。是可以防10米外的北约弹7.62*51和华约7.62*54弹攻击的。就更别说M43弹和SS109弹了。而且不像你说的。会造成很严重的非贯穿伤害。而且他们穿的不是陆战队的作战服。而是防化服。说明你根本没仔细看剧中人物对衣物的相关对白。而且你说M4是M16枪族中的一员还不如说是AR枪族系列的。
  楼上的网友,首先感谢指教,我对军事方面的知识很浅薄
  这个制式装备,嗯,怎么说呢,基本内容来自GK的官网
  你说抄袭就算抄袭吧
  至于防弹衣问题,我看了一些军事方面论坛网友的讨论,很多人得出的结论都是,防弹衣最大的功效不是为了防御枪弹的直接命中——这里抄一段
  “防弹性能
  防弹衣的防弹性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防手枪和步枪子弹目前许多软体防弹衣都可防住手枪子弹,但要防住步枪子弹或更高能量的子弹,则需采用陶瓷或钢制的增强板。(2)防弹片各种爆炸物如炸弹、地雷、炮弹和手榴弹等爆炸产生的高速破片是战场上的主要威胁之一。据调查,一个战场中的士兵所面临的威胁大小顺序是:弹片、枪弹、爆炸冲击波和热。所以,要十分强调防弹片的功能。(3)防非贯穿性损伤子弹在击中目标后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作用于人体所生产的伤害常常是致命的。这种伤害不呈现出贯穿性,但会造成内伤,重者危及生命。所以防止非贯穿性损伤也是防弹衣防弹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
  
  关于作战服:
  官网上这张图是以Brad为例,而在那张图上他确实穿的是作战服而不是防化服,现在贴到这里,图没有了,所以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了。剧集中人物的相关对白我注意到了,尤其最后两集还特别提到不用穿防化服了,但这与我这里贴的没有什么关系。这个制式装备的意思仅仅是向普通读者交代一下一个在伊拉克的美军士兵大概的装备。对军迷来说,自然是不够严谨的。比如你提到的AR枪族——普通读者能知道啥是M16就不错了,要是AR的话我还得再解释,否则就跟没说一样。
  举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小学数学里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其实这只适用于平面。
  最后,关于“只会转载”的评价,我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请问你关于拦截者防弹衣的描述是否算“转载”呢?
  另外,根据您提供的这些信息数据,我大概查了下——非常简单非常外行的,有些问题正好讨教
  1:GK网上提到剧中人物的防弹背心重量在7.5到11磅之间,那么查看关于拦截者防弹衣的相关资料,它只有在加装碳化硼陶瓷插板(是否即您说的硼化硅材料?)后才达到最高级的防护水准。这时防弹衣的全重应该是16.4磅。这样说的话,这个侦察营应该只是最基础的防弹衣配置——也符合侦察营的定位吧。
  2:(有些外行问题您别笑话)“是可以防10米外的北约弹7.62*51和华约7.62*54弹攻击的。就更别说M43弹和SS109弹了。”这句我就没太明白,为什么是10米外?好多防弹衣的描述是能够防止多近距离内枪弹的杀伤,比如吹得很牛的龙鳞甲。10米外就不大明白了,1000米和40米,子弹的杀伤力一样么?
  查了一下也未必靠谱的wiki,它的描述方式貌似更合理一点,它说Interceptor背心测试中可以stop a 9 mm 124 GR full metal jacket bullet (FMJ) at 1,400 ft/s (426 m/s) with minimal deformation and has a V-50 of roughly 1,525 ft/s (465 m/s). This means that the bullet has to be traveling faster than 1,525 ft/s for it to have more than a 50% chance of breaking through the armor panel.
  此外,您所说的北约弹7.62*51一段是否和这个描述有关系?The E-SAPI plates are thicker and heavier than the normal SAPIs, but they offer increased protection from 7.62mm M2 armor piercing ammunition.
  它说的是这种加装的碳化硼陶瓷插板可以增加对M2穿甲弹的防护能力,是这意思么?
  仅仅就是查了查wiki,看了看百度,我知道这两个的解释也不一定准确。如果您能不用很复杂很专业的方式,简单说明下,不胜感激!
  对了,还想到一点,不知我那个“腿袋”的愚蠢翻译是怎么逃过您法眼的,其实我完全不知道“pouch”和“holster”怎么翻译才好,咱总不能就叫袋子、套子吧。以您对军事的了解,应该知道,还望有以教我,不胜感激*2!
  楼主转载了2008年九月的环球荧幕吧?这样不好。
  做人要厚道
  楼上的,我就是这文章的作者啊。。。
  LZ,你这么强大。竟然是环球荧幕的撰稿人,崇拜一下啊
  楼上你们的对话太逗了。。。
  pouch一般指的是腿包,美军一般会在腿部挂个杂物包或者一个molle腿板,然后在腿板上加装molle系统的包具;holster指的是手枪袋,拥有很多款式,一般都是快拔套;
  usmc的制式步枪是m16a4和m4
  写的8错,呵呵~
  撇开装备细节,楼主写得很到位
  
  支持楼主,2L什么的最讨厌了
  根据GK这本书的作者陆战队个人装备加起来至少有70磅重,你说的12公斤时不是低估了?
  还有MCCUU的丛林MARPAT迷彩是这样的:
  
  
  
  剧中穿的是M81迷彩的MOPP suit. MOPP=Mission Oriented Protective Posture.
  
  剧种绝大多数士兵不穿MOPP的时候穿的是旧式的BDU三色沙漠迷彩:
  
  
  
  而军官和士官穿的是新的MCCUU沙漠MARPAT迷彩。
  
  
  
  MCCUU2002年才下发部队,所以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出现这种差异应该很正常,也是该剧比较用心的地方。
  
  总共算起来,他的装备(不包括衣服、靴子、弹夹等零碎的重量)按最低标准也有12公斤了!
  楼上的朋友,我这里写的是根据官网上那张brad的图中的装备统计的,可能不是很完善,就是想说一下他们负重很高——是不是侦察营的士兵比一般陆战队员负重少一些?
  侦察营“能够”负担的重量肯定要超过普通陆战队,Brad在集训的时候单脚受伤仍然负重150磅完成任务。
  
  米军的空中支援真棒,PLA的陆军筒子们羡慕死了^_^
  我纯粹为了中间那个我就是撰稿人回个。。。很可爱的对话
  这篇文章还不错,可惜被回复给悲剧了
  1357楼是个连出品公司都不知道就开始烦这个烦那个的。LZ礼貌的回复了下,1357楼得兄弟又用高姿态夸了夸LZ。LZ谦逊了一下并惺惺相惜。然后后面居然有人还是挑LZ的军事知识不专业,然后又有人说LZ抄袭。
  文章还不错,小米粥+咸菜有滋有味,可惜被回复给糟蹋了。
  喜欢lz的文章,给了很多提示,准备再看一遍,喜欢ICEMAN
  美军真的有那么好那当时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误杀平民的事件,到最后根本就不算是误杀了,简直就是对伊拉克人恨之入骨,剧里还时不时的冒出几句“噢~那些是平民的住宅,我们不会开火” “噢!注意平民” 让我觉得不可置信的地方就是常常看到一些伊拉克平民带着受伤的小孩跑到美军驻处寻求医疗救援,难道美军他们不怕他们的长袍下绑着炸药是人肉炸弹?把美军的人道主义描写得有点虚伪。。
  他笔误而已,碳化錋陶瓷插板,是美军第一代“拦截者”防弹背心系统的标配,“拦截者”防弹背心,不加插板防护等级IIIA级(V50),只能挡手枪弹和破片,加了插板(插板本身IV级),就是他说的那个标准,凯夫拉纤维本身就有吸附动能的特点,所以中弹(插板位置)后不会对人体产生致命伤,至少对正常人是这样,当然有些士兵嫌重,会卸掉背部的插板,仅仅如此而已。背心本身设计也有缺陷,比如有几起死亡案例就是子弹从背心联接的缝隙中穿过,背心不易脱下,而且MOLLE条挂载面积太小等等,这都成为美军后来改进的重点。5年后来看豆瓣回复你,一定觉得很神奇吧~
美军真的有那么好那当时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误杀平民的事件,到最后根本就不算是误杀了,简直就是对
美军真的有那么好那当时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误杀平民的事件,到最后根本就不算是误杀了,简直就是对伊拉克人恨之入骨,剧里还时不时的冒出几句“噢~那些是平民的住宅,我们不会开火” “噢!注意平民” 让我觉得不可置信的地方就是常常看到一些伊拉克平民带着受伤的小孩跑到美军驻处寻求医疗救援,难道美军他们不怕他们的长袍下绑着炸药是人肉炸弹?把美军的人道主义描写得有点虚伪。。
  哥,你看没看啊
  额,iceman 的 M4A1 上的是PAS-13B还是AN/PVS-17?imfdb 上说是后者。
额,iceman 的 M4A1 上的是PAS-13B还是AN/PVS-17?imfdb 上说是后者。
额,iceman 的 M4A1 上的是PAS-13B还是AN/PVS-17?imfdb 上说是后者。
  我这个是从当时GK的官网上查到的。
  伪军事剧……那看来只有马尔亚之战这种真·纪录片能满足某些同志的需求了……
剧情 / 战争
Simon Cellan Jones / 苏珊娜·怀特
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 / 詹姆斯· 兰索恩 / 李·特格森 / 斯塔克·桑德斯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兄弟连国语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