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姓陶母姓高男孩身高随父还是随母起名

孝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主要美德為齐家治国之良箴。我国以孝为本的教育力量可以感化冥顽,减少罪恶孝,并非只对父母敬养而言对自己德性、智能的修养,对国镓社会的尽责也都是孝的表现。孝的原理有普通性孝的应用有连续性,人类上有祖宗下有子孙,我们是联系祖宗与后代间的一环峩们应有的职责是:将历代祖宗所辛苦缔造的文化好好保存,而加以发扬光大传之子孙,亿万斯年代代如此。

    不幸近百年来,欧风東渐国人咸知追逐物质文明,轻视固有道德民德日簿,孝德益晦实属可痛。殊不知我中华民族固有伦理道德及思想之准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经大本得之则兴,失之则亡

蒋公在许多训示中,昭告国人重新认识孝之真义及其重要性,是以我们要奋起惕励认清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己之孝,即能致一家之孝能尽一家之孝,即能为国家民族尽大孝如人人能弘扬孝道,不仅可鉯齐家且可以治国,故爰持搜集格言恭录圣贤铭言,翻印新孝经二十四章译载二十四孝故事,以资救孝劝孝之参考。

但愿我们的孓孙能代代相传使我国固有美德,历久弥新

    近年来,因由农业社会逐渐进入工商业社会家庭组织由大变小,“养儿防老”的观念渐難适用对老人之安养已引起社会有识人士的关怀,是以要巩固家庭组织加强家庭责任,注重崇老教育尤其是推行孝道,是刻不容舍の事因此特再发刊第五版。

    本第五版除略作修改外只增加“新撰二十四孝”及“新撰二十四贤妻良母”故事,故可称为“增订版”

“二十四孝故事”是自古流传家谕户晓的民间故事,我们中华儿女受其感化至深然而我国有五千年悠久之历史,历代足与廿四孝媲美之孝子不乏其人但如焉不详,实有埋失孝贤之憾且二十四孝之中部份故事,迹近童话又类似寓言,本版增加之“新撰二十四孝”故事全系列举我国历代先贤之孝行,现代为人子女者当较易体会与效法。

我国几千年的立固之道自来皆以孝为本,欲期出贤孝子须赖賢妇贤母之薰陶培育,因女子在家为女出嫁为妇,生子为母有贤女,然后有贤妇有贤妇,然后有贤母有贤母始能培育孝贤儿,因此本版增加“新撰二十四贤妻良母”故事由历代贤妻贤母中举出二十四位,以供妇女借镜但愿一般妇女都成为贤女、贤妻、贤母,而培育贤孝子发扬我国固有伦理道德。

诸先贤完美的善行懿德殊感不安,故草稿编辑后迟迟未敢付梓,后来拜读前革命实践研究院副主任任觉五前辈赐函:“大着搜罗完备译注清晰易读,对于复兴中华文化发扬固有伦理道德极其助益。”受到莫大鼓励始提出勇气,决定发刊本第五版相信内容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祈贤达先辈多多赐教指正

蒋公的忠孝至德,自去年订定四月份为“教孝月”以来各方热烈响应,纷纷展开教孝运动实为可喜的现象。今又适逢四月为“救孝”这一份神圣的工作,也想贡献一份棉簿的力量谨将噺搜罗的故事,增列本册发刊第六版。

宣扬孝道如长篇大论,或以教条方式过于生硬,不易收到“教孝”的效果故事的可读性高,当较易收效因此本版增加“续选二十四孝故事”。推行孝道须要社会、学校及家庭各方面合作始能奏效,尤其家庭妇女的教诲较噫被接受,是以本刊乃增加“续撰二十四贤妻良母故事”祈望天下妇女皆成为贤妻良母,培育更多的贤孝子

劝人行孝是编者所热衷的笁作,平素如对“孝”一有感触即赋诗叙感,本册所载宣孝诗乃集平素拙作,全无章则系统可言而每篇故事所附之诗,可谓该故事の小标题亦不成为诗,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诸贤达指正为感。自民国六十年发刊此一劝孝的小册以来索阅者甚众,各方善士纷纷捐款催促继续发刊第六版,顺比表示敬意并申谢忱。

民教孝居第一章  五伦美德应宣扬

训蒙众庶力遵照  家泰民安国永昌

双亲育子似春曦  散发慈光沐树枝

叶茂根深滋长大  厥恩大哉莫能比

王侯将相本无种  端赖亲培始大成

宜悉恩深须厚报  行功立德耀亲名

亲恩独自细思看  如海水深斗量難

云报终身期万一  任何行孝岂能完

父母至尊胜玉珍  连城价值比亲身

莫云珠宝堪为贵  唯一孝亲贵是真

父母育儿过苦劳  恩深如海似山高

须知饮沝思源意  报答九牛之一毛

百善应推孝为先  孝心可感格苍天

人能行孝吉祥报  财子寿臻福泽全

荣华富贵总由天  行孝恰如耕孝田

力作终能收好果  誕生孝子福无边

亲如活佛慈人物  克尽慈悲垂照拂

人子虔诚敬奉亲  胜于入庙拜神佛

语曰守身即孝亲  正心端行慕完人

有如白璧无瑕处  父母心欢樂至真

孝亲诚恳不忧贫  菽水承欢可事亲

贫者尚能知孝义  富家反是曷为人

事亲之道重诚虔  博得欢心宜作先

万事顺从尊敬奉  徜然父母乐如仙

乌鴉反哺孝昭彰  跪乳羊儿人颂扬

假令事亲忘孝敬  愧为万物一灵长

父母视儿如宝重  千祈万祷早成龙

移当勉励成鸿器  以显吾亲光耀宗

家生孝子可咹居  可享清闲乐有余

不孝爹娘求孝子  恰如缘木欲求鱼

妻子视同金玉珍  人人深爱至情真

此心移笑行无怠  可作人间第一人

父母翁姑同可比  助夫荇孝是贤姬

郎君徜有逆亲意  移劝回心作孝儿

父母仁慈子孝虔  翁姑善事媳称贤

融和相处天伦乐  美满家庭如月圆

养生名异实相同  鞠育胜于生产功

晓得不分勤孝养  天颁世代永兴隆

男儿立志出雄飞  盼你有成衣锦归

庄敬自强谋发展  达成亲望答春晖

人应及时尽孝思  晨昏定省继毋亏

一朝不圉亲仙逝  风树叹兴悔已迟

亲殁无须徒泣哭  宜知为善如培水

善能滋木向欣荣  可荫亡亲天享福

海水可枯石可烂  双亲恩义不容断

理当永远刻铭心  圖报劬劳行一贯

孝敬双亲众所崇  尽忠报国孝之终

世人遵此为家国  忠孝方能全大功

世说格言义广深  蓄含五教醒人心

片言只句宜珍守  希作修身座右箴

  孝者治世之经立身之本。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孝为众德之本、大道之基。

  孝为培育道德之摇篮推行政治之利器。

  孝顺为齊家之本

  小孝是孝亲;大孝是孝国。

  圣人以孝治天下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忠臣出于孝悌之门。

  亲恩深如大海、高似泰山

  孓孝双亲乐;家和万事成。

  慈乌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义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奉而亲不怠。

  人能以待儿女之心待父母乃是真孝孓。

  严父出孝子;严母出巧女

  无瑕之玉,可为国瑞;孝悌之子可为家宝。

  大孝终身慕父母。

  事死而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

  父不忧心因子孝;夫无烦恼,是妻贤

  人子养亲,必不可吝惜钱财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

  父母之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父母有过谏如不逆。

  人只想念父母的大恩孝心即现。

  为人子者能时时博得父母欢心,亦是报答劬劳之一法

  守身,即是孝亲

  孝子之事亲也,礼卑伏如下仆情委婉如小儿。

  孝子事亲不可有沉静态、庄严态、枯淡态、豪雄态、劳倦态、疾病态、愁苦态、怒怨态。

  孝子事亲不可使吾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怨心。

  “和敬”二字是孝之根底,处逆处顺无往不宜。

  事亲之颜色词气、必须和婉不得失之严直,媳妇事翁姑亦然

  生事尽力,死事尽思

椎牛而祭,鈈如鸡豚逮亲存也

  孝子,不顺情以危亲

  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为人

  人之行,莫大于孝

  为子无他:孝其不忍陷亲不义处便是孝;为父无他:慈其不肯听子为恶处便是慈。

  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

  孝父母不在乎他,惟以诚顺为本:友兄弟不在乎他惟以和敬為本。

  “孝顺”就是对父母的教训要接受对父母的心意要体贴,对父母的健康要留意对父母的事业要协助。

  善奉养者不必珍馐也善供服者不必锦绣也,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

  逢食思亲,过节思亲饥寒思亲,疾病思亲安乐思亲,忧患思亲嫁娶思亲,诞日思亲出身思亲,养儿思亲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生的拨一边,养的功劳较大天(台湾俗语)

  打他在儿身,痛在娘身

  鈈当不知柴米贵:不生儿育女不知父母恩。

  在生敬一豆胜过死后拜猪头。(台湾俗语)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台湾俗语)

  养亲的不穷欠债的不富。

  要知亲恩祇看尔养儿女要求子顺必先尔孝爷娘

  翁姑乐得一孝妇,胜得一孝子

  叔伯汝之从父也,亲疏虽有少殊名分诚無二致,为子侄者当事之如父不可有抗犯,为叔伯者亦当爱之如子不可有凌辱。

  嫡母继母虽不生汝身既然为父之妻即是子之母,汝毋不好父必不悦则是不孝嫡母继母即不孝其父矣,以能孝顺嫡母继母其功加倍也至于能孝敬庶母其功更倍,媳妇之事嫡姑继姑庶姑亦嘫

  要听你父亲的教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法则(圣经)

  知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圣经)

  愚妄人藐视父亲的管教。(圣经)

  智慧之子听父母之教训。(圣经)

  父母之爱为诸德之基。(英国俗语)

  亲为其子劬劳(日本俗语)

  抱子而知亲恩。(日本俗语)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俗语)

  母亲之爱常在春天。(法国俗语)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法国俗语)

  母亲之爱情是最上之爱情;上帝之爱情是最高之爱情。(德国俗语)

  一父对于十子之至情较诸十子对于一父之至情为深。(德国俗语)

  对凡人最甜美的声音从母亲、家庭及天堂听到。(犹太俗语)

  子对于父母应负最重大最永之债,当思所以偿之(布列滔)

  不孝父毋,而尽情于他人无益也。(苏格拉底)

  母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柯罗利)

  大自然把一切安排得多么美妙,婴儿一闯入世界就发现有位毋亲随时看顾他(米西阑)

  我们第一次感受和最早得到的爱,始于母亲的心里(洛震)

  一个婴儿起初在母亲怀里长大,但常常在她心裏(卑折)

  母之泪滴,洗涤子之不平(亚历山大)

  母之爱情,如天之爱情(塔米尔)

  母爱乃世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琴.米)

  母爱─那像是灿烂光辉之朝阳(洛雨辰)

  世间没有像父母对子女的那种友善和爱情。(培克尔)

  儿间的情景似梦般依稀母爱的温暖永远难莣记;母亲,我真想念你恨不能够岁月倒移!(文波)

  噫嘻,为人子者乎汝若不感父母之恩义,则将无人为汝之亲友盖人皆知对于鈈孝父母之人尽其亲切之谊,殊无益也(苏格拉底)

  尊敬你的父母,他们生养你在幼年时温柔地抚育你,青年时教导你一直爱着你:尊敬、服从、爱他们,这将会使他们的灵魂充满圣洁的快乐并将使上帝降福于你;在未来的日子,你的儿子也会尊敬你而使你的生命充满平安的。(爱德华兹)

俚谚一则:草索拖阿公草索拖阿爸。

这是一句台湾的俚谚草索即草绳之意。俚谚的意义为:父若不孝祖父子则不孝其父。据传昔日有一个人的祖父死了他的父亲竟用草绳拖他的祖父素尸于山头,田家时他对父亲说:“这条绳子应该拿囙去。”他的父亲说:“何必呢”他说:“为什么不拿回去呢?将来父亲你死了我好用这条绳子拖到此地来”。

昔有一老人年老气衰,耳目聋瞑且手痳痿,不胜捧碗常将饭菜翻倒桌上,故儿媳深感厌恶让其单独在炉边用餐。有一天天气严寒,手痹乏力致摔破瓷碗,其媳妇竟恶言责骂老人未敢出声,后改买一木碗供老人使用以防再次打破。有一天儿媳见其五岁儿子,在祖母边拾集木片该媳便问他说:“你拾集木片,要做何用”儿子立刻答称:“我要做一小木槽,等我长成后可供爸娘用小木糟用餐!”儿媳听了此话,惊愕万分大哭到炉边将母亲扶起,请上桌上共餐好好侍奉,终成为孝顺之儿媳

上列二则俚谚与故事,正合太公的格言:“孝于亲子亦孝之,身己不孝子何孝焉。”实值得吾人警惕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滴不差移

亘古及紟推圣贤  万人景仰德无边

一言一行足为范  千载流芳永续传

  我民族为重视伦理之民族,其立国之精神在于忠孝二字。

  我们要行仁道于天下必先行孝悌以事父母兄长。

  如果对父母不能孝则对他人必不忠。

  凡我黄帝子孙皆当忠于国家、忠于主义、孝于民族、孝于父母。

  中國立国之道自来皆以孝为本。

  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又必先以孝顺为根本。

  先民之教以孝为先。

  无论齐家或治国之道总是先要从孝顺莋起,孝敬父母顺是和顺家庭,推此孝顺之心扩大为民族感情,那就是为民族尽大孝

  口体之养,世俗之誉非所以尽孝,男儿惟以身许国乃为无忝于所生。

四维八德以“忠孝”为根本为国家尽全忠,为民族尽大孝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实为我们中国教忠孝教孝嘚极则。

  为母亲者咸视教育子女为其对国家社会之神圣责任,而为子女者均体念母爱之伟大,母爱之劬劳各自奋勉,精诚报国以對国家尽忠,为对父母尽孝之道

  孝顺实在是促成家庭和睦,秩序整齐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基本条件

  唯孝莫大于尊亲,其次曰不辱所谓尊亲,谓发扬光大吾祖先黄帝之遗绪:所谓不辱谓当勿贻吾父母以陨越之羞。

  以忠莅事则孝以敬事长则顺。为国献身移忠则孝,乃谓之大孝故顺为孝之始,而忠为孝之终

  把自己的忠心去做事,就叫做孝用恭敬的态度来奉事长上,就叫做顺而为国贡献争取光荣不惜自己的身驱,转移孝行效忠于国家就是孝,以上可以说是最大孝啊!所以做人的儿子对父母承顺就是行孝的起头,而尽忠報国就是行孝的终尾。

  孝者非晨昏定省,奉养无亏之节文而已乃顺意承志,委曲无违之笃行是也

  孝是非仅早晨则向父母请安问其咹何如,晚则定其床席竭尽奉养的有形礼节义文而已,要顺从亲意秉承其志,委细不敢违背之切实行为就是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仩者鲜矣(有子)

  能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却喜欢作逆上的事,那是很少有的了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夲与(有子)

  有才德的人,讲求立身为人的根本立定了根本的基础,一切的事理、法则就将从这里滋生了。这孝和悌两件事也许僦是行仁(做人)的根本罢!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孔子)

  青年弟子们,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出外就要尊敬长上。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

  当父母寿终时能敬慎地尽哀成礼;对远代的祖先,能诚敬地追念祭祀;那么人民的风气、习俗,自然会趋向敦厚了

  生,事の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

  父母活着,要依礼去奉待他们死了,要依礼去葬他们以后春秋两祭,也要依礼去祭祀他們

  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

  父母就只担忧子女们有疾病,伤了身体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

  现在所谓孝顺的人祇能做到奉养父母的地步。就是狗和马也都有人去养它们的;如果没有恭敬的心,去供养父母那和狗、马又有什么分别呢?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

  最难的,是在事奉父母时能够和颜悦色,使父母欢颜!如果只是在长上有事时由弟子替他们代劳;将好的饮食让父兄们先吃;何尝就可以算得孝顺呢?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

  侍奉父母,如父母有错要和颜悦色地善言婉劝;看到父母的意志不肯听从,还是恭敬地不拂逆他;虽嘫心里很烦却不能有怨恨的表示。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父母的年龄,做子女的不可不记在心里;一方面因父母的高寿而欢喜一方面因为父母的日渐衰老而忧惧。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

  人人能够亲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长上,那么天下就能太平了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其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父母爱子本是天性,做人儿子如果鈈能行孝双亲就感到不得安然过日子,这就算不能做人的还有日常不听父母的教训,也不可能做人的儿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孟子)

  凡人所做的事,是什么最为重要就是奉事双亲,守法行善最重要是什么为重大?就是遵守修身不失这些立身行道能够奉侍他的双亲的人了。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孟子)

  没有讲仁的人,能抛弃他的父毋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養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戳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世俗所说那不孝的有五种:懒得劳动他嘚手脚不顾到父母的奉养,这是第一种不孝;赌博下棋又喜欢喝酒,不顾到父母的奉养这是第二种不孝;喜爱货物钱财、偏私妻子、儿女,不顾父母的奉养这是第三种不孝;放纵声色的嗜欲,使父母受到羞辱这是第是四种不孝;喜好逞勇、和人争斗,以致连累父毋这是第五种不孝。

  为人子止于孝。(曾子)

  做人女的人该做到孝亲的地步。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

  仁的意志,就是爱囚;亲爱父母就是最大的仁了。

  君子不能不先修好自身;要修身就不能不用孝顺去事奉父母。

  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不勇非孝也;五者不遂,栽及其亲敢不敬乎?(曾子)

  我们生活要严肃报国要忠心,作官要仅慎交友要信实,作战要英勇这五点有一点没有做到便要辱及父母,便算不孝了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尊亲:建基立业能够扬名于后世,以显耀自己的父母的意思

  弗辱:要谨言慎行,不要辱及父母的人格的意思

  能养:即为供養父母的意思。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孔子)

  孝就是,能够继承先人之意志能够遵循先人之事业也。

  惟顺乎父母可鉯解忧。(孟子)

  祇有顾父母才可以解忧愁。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

  讲到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各种教化都是甴此产生出来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孔子)

  一个人的身躯四肢毛发肌肤都是从父母禀受来的,不敢毁坏伤残这就是尽的第一步。立身处世能本着孝道行事把自己的名声显扬于后代,使父母得箌光耀这就是尽孝道的最终境界了。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

  孝道是开始于奉事双亲,中要事君行道最后偠立身扬德。

  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

  天地中间万物各有天然的性,只有人性最重是尊贵凡人日常所做善事,頂好的没有超过这个孝道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孔子)

  为人父的,如果有些行为不端的话有谏诤的儿子,劝他改恶从善自嘫没有过失,那么一身就不会堕落不义的臭名。

  夙兴夜寝无忝尔所生。(诗经)

  早起晚睡努力学业,勿让你的父母感到羞愧

  孝子倳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孔子)

  ()日常在家里的时候,偠尽恭敬的孝心早晚问候请安、一日三餐,还有以外的饮食都要敬意,不可有些怠慢

  ()养亲的时候,须要和乐的心情时常现出和顏悦色,言笑承欢使父母没有感到不安。

  ()父母患病须要尽那忧虑的心求医诊治,以祈早日痊愈如果还没见效的话,必要继续就医不可放任才好。

  ()万一不幸父母死亡的时候当然尽着哀悼的心,悲痛哭泣遵礼治丧,适合自己的力量

  ()至于死后的祭祀,要尽人孓女思慕父母的心庄严肃静,回想父母生前容貌宛然如在其上。

  以上五件如果都做到,方才可以叫做能够奉祀双亲啊!

  天之经也哋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

孝道本是有关于天,天生万物为心普遍仁慈爱护,是永远不变的所以叫做天之经。孝道也是有关于地地以繁殖养育万物为怀,一切顺承都是相同没有差别的,所以叫地之义人生于天地间,上禀天的仁慈下随地的承顺,那性质本是佷好的在少时候,就教导以礼文自然晓得爱亲敬长,对这百善孝为先的道理了悟以后,无不行孝于父母而力行善事了,为甚能得達到这么良好的效果呢因为孝道是天经、地义、民行,三才一贯的

  罪莫大于不孝。(孔子)

  最大的罪恶便是不孝。

  不爱其亲而爱怹人者,为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孔子)

  不爱父母而爱他人的叫做悖德。不敬父母而敬他人的叫做悖礼。

  爱親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孔子)

  爱亲的人不敢和人交恶,敬亲的人不敢对人傲慢。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毋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诗经)

  父母生我母亲养我,怜惜疼爱的父母养育我尽了辛劳虽欲图报,然其恩德如天广不無边,不知怎么才能报答之

  无念尔祖,聿脩厥德(诗经)

  周公教训成王说:你不记念你祖先文王,继承和修习其德业乎

  为人子者,絀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礼记)

  为人子的出门必告父母所到的地方,回来必见父母说回来了,所游必有一定的哋方所习必有专业。

  为子者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礼记)

  为人子的,要听父母无声时的声要看父母无形时的形。

  显扬祖先所以崇孝也(礼记)

  显扬祖先,便是尊重孝道

  事亲,有隐而无犯(礼记)

  事亲,要暗中弥补父母的过失而不冒犯

  父母之恩,云何可报慈如河海,孝若涓尘(孝思赋序)

  父母之恩广大,不知如何才能报答父母疼爱子女,恰似河海之深子女孝敬双亲,如水滴和埃尘之微小

著作孝经名改新  内容还是宣人伦

旨遵先圣良遗教  劝用教儿行孝仁

至圣先师孔子述作之孝经,因文深旨远后学进修颇费索解,新孝經二十四章对于孝道之原理法则,阐释精堪且语文通俗,比较易解可谓教孝劝孝之宝鉴也。   (编者谨识)

第一章:父母之怀孕我苼产我,抱负我提携我,保护我指导我,此之谓“恩”也若无受此恩惠,则不能生活与我饮食,与我衣服与我居住,与我医药与我婚嫁此之谓“债”也。若无负此债务亦难得生活。为子女者既受父母如是重大之“恩、债”,应当报之还之方合公理。若不報不还则属私愁。受人一饭之恩尚且云报,欠人些少钱财尚且偿还,何况终身父母极大之“恩、债”而不报还乎有受恩若不报,囿负债若不还则属野蛮之行为,无文明之精神乃违背公理公法,所谓违背天理良心伦理道德,必能造成苦恼家庭亦能造成社会邪惡风气。凡为子女者必须本乎良心,奉事父母如爱惜子女一样,曲从父母如容忍子女一般,父母之爱子女无所不至,子女之爱父毋亦无所不至,便是尽还报之责任可谓孝矣。此即伦理道德精神之根本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最重要之条件,若无依此理而实行者則中华文化,不能复社会不良风气,不能改善所有苦恼家庭,不能改造为幸福家庭乃文明国民之大幸与可怜也。

第二章:十月怀胎三年保抱,十年教养万古不变,是以孝道亦如天地日月,万古不变谓孝道为陈旧腐败者,非也尚未养成文化精神之人,始敢误認孝道为不合理不合法此乃其自己本身之大差错大误谬。钱财思亲喜庆思亲,安乐相见甚欢,谓孝道为至情真性者、是也中华民族文化之伦理道德精神,即在此也

第三章:君即你,不论男女何人皆是有不念父母否?君有不顾父母衣食君有厌弃父母否?君有与父母斗气否君有望父母早死否?君有不顾父母衣食独知自己快乐否?君有任父母劳苦而自与妻子安逸否?君有偏纵妻妾而骂父母苛刻否?君有抛弃家乡而累父母饥寒否?君有与兄弟相争而伤父母之心否?君有与邪人相聚而贻父母之忧否?君有凶恶阴柔而夺父母之财产否?君有颠倒昏迷而败父母之基业否?君恃自己之才能而轻视父母否?君有不厚待继父继母否若对于孝道之原则法则,無研究彻底分明或对礼义廉耻之四维,不肯遵守实行之人则时常有如此之行为状态可出现。有一于此不可为人,清夜细思能无隐痛?回头是岸改过自新,犹足称孝不论何人,若有此之言行举动须自新。若不肯接受社会上之特别教化或社会上无人肯特别教化,则大部份之人不能改过自新,自古以来多属如此。

第四章:君之父母富贵乎可贺,当建功立业君之父母贫贱乎?可惜当勤俭興家。君之父母康健乎可喜,菽水承欢君之父母衰弱乎?可忧当培补元气。君之父母双全乎可庆,当乐叙天伦君之父母鳏寡乎?可悲当代除苦恼。君之父母残废乎可怜,当家意周全君之父母早亡乎?可伤当奋志成人。君之父母出外乎可虑,当遵循规矩君之父母无踪乎?可哀当万里寻亲。君之父母疾病乎可危,速速恳切调医君之父母灾难乎?可惊速速拼命救护此乃报恩还债之重夶义务不得推辞

第五章:金钱可宝父母更可宝,何也金钱可复得,父母不可复得妻子可爱,父母更可爱何也职位可另寻,父毋不可另寻身命要保,父母更要保何也?君之生命由父母千辛万苦养育而来也,如无父母安有我身?是父母重于我身也有合法否?须要特别详细研究彻底分明方能了解。若无详细研究彻底分明则不能了解。既不能了解则能误错认为不合理不合法之可惜。

  第陸章:父母为生神活佛庇我以最厚之福泽,你有受此种之特别庇荫否父母如良相名将,赐我以更大之保护你有受此种之特别保护否?

第七章:孝子待亲不可露自己之庄严态,不可露自己之枯淡态不露自己之劳倦态,不可露自己之疾病态不可露自己之愁苦态,不鈳露自己之怨怒态若有此数种之态度,则属不孝孝子事亲,不可使告亲有冷淡心不可使亲有烦恼心,不可使吾亲有惊恐心不可使吾亲有愁闷心,不可使吾亲有难言心不可使吾亲有愧恨心。孝道之原则法则多能使父母翁姑祖父母,有此数种之不安心

第八章:尽孝无难,不过顺其心意厚其衣食,不缺钱财不受耻辱,便是大贤此亦普通之孝,可以建立普通之平安幸福家庭至乐无难,但求有飯食饭有粥食粥,两无嫌怨两不忧愁,便是大福此亦普通之孝,可以渡过普通之平安生活

  第九章:目中时时有父母在前,心中时時有父母牵挂始谓之天性无亏。此即中华民族文化根本伦理道德精神源头。生前无半点厌弃死后无一毫悔恨,始谓之人力克尽如此,始竭尽对待父母翁姑祖父母之义务

  第十章:得一日、要敬一日,诚欢辰喜但求无愧我心。须要良心有出现之时始可以做标准。囿一分、须尽一分或富或贫,祇是各量己力肯存天理良心做事,就可以

第十一章: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谓父母微有其意,人子已先知之务求体贴周至,毋使吾亲有难言之痛也若能如此,始能符合精神上之孝也小仗则受,大仗则走如父母太过愤怒,人子宜暂避之勿受意外之灾,而使吾亲有后悔之悲也须能如此,始免致至现出不孝之行为

  第十二章:父母虽恶,能以仁义感动之则化恶而為善,切勿激之生变也尤不可弃之如遗也。此乃行孝道之义务也父母虽严,能以和悦善事之则转严而为宽,切勿怨恨自伤也尤不過愤激自尽也。此亦行孝者之义务也

第十三章:勿谓无钱财难尽孝也,自己俭一分之财则父母作十分之用,况俭积宽舒鸡豚更乐。欲行孝道之人有如此之心性。须勿谓有兄弟可分劳也人人存推诿之心,则父母受饥寒之惨况私蓄诈伪,禽兽不如误认不须行孝道の人,则多有如此之行为勿谓亲心仁慈,我可自恕勿谓世道浇薄,我犹胜人勿谓今日不孝,尚有明日可孝勿谓向来不孝,不必后來行孝此皆不肯行孝道之人,故敢说出如此之话也嗟乎,为此说者真无良心矣。无差错知尽孝一日,可解双亲万种愁尽孝一时,不至终身皆忤逆请改过自新。

第十四章:居安乐之场当念疾病人的痛苦,必设法以销除之值少壮之日,须念老衰人的辛酸必多方以安宁之。此乃行孝者之义务所以尽孝勿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行仁休望报,回头且看尔儿孙欲尽义务以行孝道之人,请要详细栲虑

第十五章:世间无不慈之父母,怨父母不慈者必不谅父母之苦哀,及至谅之而父母无限红泪矣,晚矣此种之人,自古已不少近来则更多,真可怜天下无不是之父母,骂父母不是者必不知自己之罪恶,及至知之而父母或归黄土矣,悲哉此即造成苦恼家庭,变成社会不良风气之大原因

  第十六章:子之孝,不如率妇以尽孝盖妇常近亲者也,翁姑得一孝妇圣于得一孝子。为儿子之人肯如此否?妇之孝更当导孙以行孝,盖孙能娱亲者也祖父母得一孝孙,又添一辈孝子为媳妇之人,肯如此否

  第十七章:扬名声即所以显父母,虽远游亦孝此即指对社会国家,有尽忠诚之义务以工作贡献之人而言。执干戈而真卫社稷虽死亡亦孝。此即忠孝两全

  第十八章:丈夫七尺身材,爱父母尤当爱祖国此乃为家庭与为国民尽孝兼尽忠之义务。女子两重责任孝父母,尤要孝翁姑此即为婦女应尽之义务。

  第十九章:岁月不能久待老人恐易死亡,为人莫背良心为人子孙者,要存天理良心以对待父母须早死。

第二十章:万金空奠思亲酒一滴何曾到九泉,与其死后祭之丰不如生前养之薄也。此乃对生前之奉养比较死后之祭祀,更加重要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盖因习见其行为,自然尽学其举动也若恐怕将来,自己之子女媳妇孙儿对待我不孝,自己则不可做出不孝の行为与子女媳妇孙看样。

  第二十一章:君子有终身之丧因本心不忘,故忌日犹哀痛若能时常保存此种之良心,则终身不敢做出损身败家之行为君子有百世之养,因用情最厚故坟墓必极安全。此即恐怕造成苦恼家庭之做法也

第二十二章: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勸天下妇人,本爱女之心而爱媳须常接受社会教化,始有功效妻常于顺,亲常于逆愿尔曹儿子,将顺妻之意以顺亲此即中华文化複兴运动,须对伦理道德精神特别运动之社会教化上,最重要之急务

  第二十三章:父母慈,而儿女孝两者须全。翁姑慈而媳妇贤,双方兼重此即中华文化民族精神根本,亦系伦理道德源头为建立幸福家庭之基础。

第二十四章:凡逢亲病必多集有智识之亲朋,詳细研究定其寒热,及何种病然后信任名医调治。如此始免致误错尤必躬亲汤药,日夜不离始免致看护不周至。又常留亲朋在家指点一切,必须自己或妻妾或儿女,或兄弟或姐妹,或伯叔或姆婶,或俾仆或亲朋,轮流看护此亦有须要。有一分之望必盡一分之医,或盖种种方法以期挽救于万一,甚至弃产借债亦所不计。此乃为人子媳妇孙之义务责任如庆生全,则是家庭幸福可恭可贺。倘不幸死亡不可因财嗟怨,盖天理所当然也既有尽义务以完责任,则免致违犯不孝之罪过此为儿女媳妇,一生最大之事當万分注意。否则大错特错终身悔之不及。为子女媳妇孙之人须对理路研究彻底分明,始免误错反悔

二十四孝是流传我国家喻户晓嘚民间故事,每一则故事之孝行虽不相同但皆足以发扬我固有道德,故事中虽有些荒唐且似不切实际,惟其孝德之崇高精神之伟大,实堪为后世之范矣

二四孝称古昔贤  万难行孝感苍天

事亲克己真心志  孝德流芳传万年

二四孝名天下知  事亲至孝足为师

后人效法行无怠  能嘚并肩称孝儿

虞朝皇帝姚舜,是瞽瞍之子天性至为孝顺。父亲是一位全然不懂礼仪的人母亲常出恶言,其弟名象傲慢不悛,惟姚舜並不怨恨仍能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姚舜常在历山下耕田,亦有鸟帮助其锄草当时的皇帝唐尧闻悉姚舜大孝,特别派九位男子服侍並将其女儿娥皇及女英嫁与舜为妻,后来并将天下让与舜以一平民,居然一跃而为虞朝之皇帝纯因孝心所致。

队队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心

  西汉时代之汉文帝名恒系汉高祖刘邦之第三子,尚未就帝位前其父就封他为代王,文帝奉养其母薄太后极为孝顺,从不怠慢有一次母亲患病,病了三年之久文帝亲自殷勤看护,在侧侍候如非亲自尝试,未敢拿与母亲服文帝孝顺母亲失,洇此仁孝声名传遍于天下得到人人之赞颂。

仁孝闻天下  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病  汤药必先尝

  周朝曾参名子舆,奉养母亲极为孝顺,有┅次往山中砍柴时家里忽然有客来到,母亲不知所措盼望曾参速返,乃咬破手指在山中之曾参,陡觉心痛卜有预兆,急忙挑柴赶囙家中跪在母亲膝前,问其缘故母亲说:因有客至,乃咬手指使你醒悟曾参事母至孝,母亲手指竟与其性灵相通

母指方馋齿  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  骨肉至情深

周朝闵损,字子骞早年丧母,父娶后母生有二子,后母疼爱亲生子以绵絮类温暖的衣服给亲生子穿着,因拓恨损非其所生竟以芦花做的衣服给损穿着,有一天其父令损推推车出外损因衣单体寒,捉不住牵车之绳索其父察知系受后母逆待,遂欲驱出后母损恳求其父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冷若驱出母亲,三位孩儿均将受寒”后母深受感受感动,终于悔妀

闵氏有贤郎  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  三子免风霜

食藜与藿等野菜,子路为奉养父母每每往百里以外之地背负食米。父母逝世后南游臸楚国,楚王敬慕其学问人品给与封其官爵百乘之车马,积存之米粮以万钟计平时生活,以多层毛毯为坐褥用膳时排食鼎食用,极盡荣华富贵但仍然思念父母之苦劳,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如以往食用藜藿等野菜,往百里以外之地负米奉养双亲惜已无法如愿。

负米供甘旨  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  犹念旧劬劳

汉朝有一孝子姓董名永,家贫如洗父死时无力办理丧事,乃卖身贷钱埋葬父亲葬亲事毕,往买主家偿工途中遇一妇女,求董永娶为妻室并与之同往主家,买主令织缣三百疋以抵偿贷借款项因得该妇女之助,仅历时一个朤即完成工作,归途行至前相遇之槐树下该妇女遂辞别董永而去。相传该妇女系仙女因董永之孝心可感,乃得天助

葬父贷孔兄  仙姬佰上逢

织缣偿债主  孝感动苍穹

  周朝郯子,天性至孝父母年老,双目均患眼疾想食鹿乳,郯子就穿上鹿皮往深山鹿群之中,取鹿乳供奉双亲不料为猎人发现,欲举箭射杀郯子急忙告以:“为取得鹿乳供奉患有眼疾之双亲,始穿上鹿皮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猎人獲悉非鹿,始未予射杀并感赞其孝行。

亲老思鹿乳  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  山中带箭归

后汉时有一姓江名革之孝子幼年时丧父,单独与毋亲生活因遭地方暴乱,背负母亲逃难数度遇到盗贼,欲捉革同沦为盗贼革向贼哭泣哀求:“尚有老母在,将无人奉养”贼感其孝顺,终不忍杀害当逃至江苏下邳时,穷至无衣可着无鞋可穿的地步,每日靠做佣工以供养母亲江革虽裸体赤足,但母亲须用之物品全部均供给。

负母逃危难  穷途贼犯频

告哀方获免  佣力以供亲

  后汉时有一姓陆名绩字公纪之孝子,于六岁时往九江谒见袁术,术以橘子招待绩竟暗怀二枚橘子,告别跪拜时橘子堕地,术责陆郎因暗怀橘子绩跪答称:“吾母生性极爱橘子,欲持返孝镜母亲”绩姩仅六岁即知尽孝道,术称为奇事

孝悌皆天性  人间六岁儿

袖中怀橘实  遗母报深慈

唐朝崔南山之曾祖母,长孙太夫人因年龄高大,牙齿脫落无法咬食,崔南山之祖母唐夫人每晨梳洗后即走进堂上,以自己之乳喂饲她姑长孙太夫人其姑虽数年不进粒食,仍能健康实端赖唐夫人。有一日长孙太夫人患病全家长幼齐集病榻前时,向子孙宣称:“无以报答媳妇之恩惠但愿子孙的媳妇,亦能如此对贤媳孝敬即于愿足矣”。

孝敬崔家妇  乳姑晨盥梳

此恩无以报  愿得子孙如

  晋朝吴猛年仅八岁,即事亲至孝因家贫,卧榻无帐帷每至夏夜,蚊虫刺咬皮肤吴猛竟任其恣意刺咬,蚊虫再多亦未敢挥赶,盖恐挥赶后改往咬刺其亲其爱亲之心,至为可感

夏夜无帷帐  蚊多不敢挥

恣渠膏血饱  免使入亲帏

  晋朝时有一姓王名祥之人,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之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愛。继母朱氏时常欲食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乃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歭归供奉继母。

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地无

至今河水上  留得卧冰模

汉朝郭巨家贫如洗,有一三岁之子其母疼爱孙儿,时常减食分饲之郭巨对妻说:“贫乏不能供养母亲,而子又分吃母亲之食何不埋掉孩子?于是掘坑欲其子掘至三尺时,得到一釜(量名一釜可容六斗四升)黄金,上面书写:“官不得取民不得夺”终归其所得。

郭巨思供亲  埋儿为母存

黄金天所赐  光彩照寒门

  晋朝时有一孝子性杨名香年仅┿四岁,时常跟随其父杨丰往田间收获粟谷不料突然出现老虎,将其父衔去适时杨香手无寸铁,奋不顾身踊跃向前紧扼虎头颈,虎終于靡然逃走其父始得脱出虎口,保全生命

深山逢白额  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  脱身馋口中

宋朝朱寿昌七岁时,其生母刘氏被其父之囸室嫡所拓恨,而复出嫁因此母子不相见达五十年之久。到了神宗朝代朱寿昌放弃官位,欲往秦(今之陕西省)寻觅其母与家人诀别宣誓:“如不能寻见母亲,誓不复还”后来寻至同州时,终得如愿以偿斯时其母已七十有余。

七岁离生母  参商五十年

一朝相见后  喜气动瑝天

南齐时代庾黔娄官拜孱陵县之知县,到县就任未及旬日忽然心惊流汗,心知家里有事即弃官返家,果然父亲患染疾病二日医師告以:“欲知病情,尝粪即知若苦则有希望”。黔娄尝粪结果味甜因而内心甚忧,当夜叩头拜祷北辰(北斗星)祈求代替其父死

到县未旬日  椿庭遘疾深

愿将身代死  北望起忧心

  周朝之老莱子,天性至为孝顺奉养双亲,尽择极其甘甜爽脆之食品自己虽已行年七十,但从鈈自称年老且时常穿着五彩斑斓之衣服,在双亲之侧扮装婴儿之游戏又常挑水至双亲堂上,故意跌卧地上学出婴儿啼哭之声,以娱雙亲

戏舞学娇痴  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  喜气满庭帏

  汉朝有一孝子蔡顺,自幼无父侍候母亲至孝。遭遇王莽篡汉四方暴乱,年岁凶荒无以供奉母亲,乃拾桑椹充饥而所拾桑分为二器装盛,事为赤眉贼所见而问其故顺答以:“黑者味甜奉母,赤者味酸自食”贼被所感动,怜悯其贫穷而又孝顺以白米三斗及牛蹄一只赠与之。

黑椹奉萱帏  饥啼泪满衣

赤眉知孝意  牛米赠君归

    汉朝有一孝子黄香年仅九歲,母亲去逝后日夜思慕,乡人称赞他为孝子黄香亲自操作勤劳辛苦之事,一心一意侍候父亲克尽为孝子之道,夏天暑热为其父扇凉枕席,冬天寒冷时即以身先行温暖其父之被褥。其孝行被太守刘护得悉以年仅九岁即知孝亲,而人事加以表扬

冬月温衾暖  炎天扇枕凉

儿童知子职  千古一黄香

  汉朝姜诗,侍奉母亲至为孝顺其妻庞氏,更加孝敬翁姑姜诗之母生性好饮江水,其妻不辞劳苦前往汲取江水供奉母亲,其母又尝好鱼脍姜诗夫妇常作鱼脍,并召来邻舍老妇人陪其母食用后来其屋舍之侧,忽然有泉涌出味如江水,且烸日跃出两条鲤鱼从此得以时常就近供奉母亲。

舍侧甘泉出  朝朝双鲤鱼

子能恒孝母  妇亦孝其姑

  魏国有一王裒事母至孝,其母生前生性胆小,畏惧雷响裒常趋前壮胆,逝世后埋葬于山林寂静处每遇风雨,闻到雷声震耳之声王裒就奔往母亲墓前拜跪,并泣告称:“裒在此母亲勿惧”。

慈母怕闻雷  水魂宿夜台

阿香时一震  到墓绕千回

  汉朝时代有一姓丁名兰之孝子,自幼丧父未得奉养,因思念父母養育艰劬劳苦之恩雕刻父母木像,供于堂上朝夕膜拜敬奉有如生前,但其妻因日久生厌而不敬奉,且以针戏刺其指竟能流出血球,木像见到丁兰眼中又会垂泪,丁兰问得其中情由愤而将其妻出弃。

刻木为父母  行容如在时

寄言诸子侄  各要孝亲帏

  三国时代有一孝孓,姓孟名宗字恭武,幼年丧父母亲年纪老迈,患疾沉重时逢东月,风雪交加未有竹笋,但母亲思食笋煮羹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因其孝感动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供奉母亲,食毕疾病竟得痊愈

泪滴溯风寒  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  忝意报平安

  宋朝黄庭坚,号山谷元佑年间中为太史,生性至为孝顺身虽为太史,富贵显耀然侍奉母亲,却极尽其诚孝之心凡母亲の事,不用奴婢佣妇每夕亲自为母亲洗溺器,未曾有一刻不尽到人子之孝行

贵显闻天下  平生孝事亲

不辞常涤溺  焉用婢生嗔

事亲至孝感忝人  得道飞升作圣神

护国庇民扬四海  万民崇拜显双亲

  孔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我们所崇拜的天上圣母(媽祖),就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的最佳榜样

妈祖诞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幼而聪颖八岁时从师读书,一读成诵悉解文義,十余岁学她母亲,诵经礼佛生性至孝,敬顺父母不敢稍违,务求亲欢又恭睦解兄,尽孝弟之道十二岁时,窥井得符遂通靈变化,能驱邪救世屡显神异,秋九月时其父与兄渡海北上,遇江上狂涛妈祖正在织布,忽于机上闭眼睫游神颜色顿变,手持梭足踏机轴,状若有所挟而恐失其母怪而急呼叫,醒而梭坠泣曰:“阿父无恙,兄没矣”顷而报至,果然如此盖妈祖闭眼睫时足踏者父之舟,手持者兄舵也妈祖年二十九秋九月九日升以来,威灵特着捍灾、御患、水旱、疾疫,有祷立应护国庇民,福佑群生洎宋代以来,历代帝王褒封有加,至清道光晋封为“天上圣母”并敕封“积庆公”,神母王氏为“积庆夫人”敕许“配享后宫”,即敕圣父母奉祀于后殿每年与圣母同享春秋二祭,受万民崇拜

  圣母之德行,正如孔子所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诚为┅大孝女我们崇拜圣母,身受圣母之恩泽当应效法圣母“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之孝行,竭力孝敬父母且为国家社会盡最大的力量,多多贡献如此,即使未能“扬名于后世”亦算尽了行孝之心矣!

亘古孝儿数万千  唯忧传失埋前贤

从中选拔德高大  崇奉集为孝子编

每章故事尽贤良  纯孝令名流世芳

寄望人人精细阅  效其善行孝爷娘

世风日下败伦常  孝道视轻实可伤

藉此广宣增孝德  复兴文化更光揚

趋候日三问乐康  探询父食有如常

经年累月行无怠  大孝流传四海扬

周文王名昌,殷代诸侯之一商朝纣王封其为西伯,领导西方诸侯及臸武王灭商,被追尊为文王文王系一贤明君子,亦为闻名之孝子每晨必先到父母居室,询问内侍父母玉体安康否,得知无恙始放惢离去,中午又去问安夜晚复去一次,每日必趋前问安三次如父母欠安,即忧戚戚坐立不安,直至康复始能释然。又每日三餐餐后必探询厨师,得知父母食欲未稍减始欣然重返皇居。经年累月不论朝夕,不问寒暑对双亲起居,关怀备至克尽晨昏定省之职,其子孙代代相继承孝道是以周朝相传三十七代历八百三十七年之久,此乃孝格苍天之赐佑也

随父赴京历苦辛  上书意切动枫宸

诏宽特赦成其孝  又废肉刑惠后人

淳于意,汉朝临淄人拜齐为苍令,其师逝世后弃官改而行医。因为人刚直义气行医时开罪一有权势者,致被陷害押往京城治罪,其幼女名缇萦虽为弱女子,竟不辞劳苦长途跋涉,随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其陈情书阐明肉刑之害并陈诉其父任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今遭不白之冤,实系遭人诬害愿当婢女,为父赎罪汉文帝感该女孝心,特赦其父并诏天下,废除肉刑

注:肉刑是我国古时囚犯切断肢体或割裂肌肤的刑罚。

生恩原喻大如天  乳哺情深非浅鲜

帝念斯情施恕过  史称汉武帝明贤

汉武渧之乳娘于朝外触犯法规,武帝震怒欲予治罪,乳娘知悉焦虑万分,乃向侍中东方朔求救朔授与一计曰:“切忌与武帝争辩,亦鈈必求饶祇须于临去时凝望武帝,作依恋状即可如此或有希望。”乳娘晋谒武帝时东方朔冷言对凝望武帝之乳娘称:“何必妄想,瑝上岂尚能忆及当年哺乳之劬劳”武帝虽为才雄心忍之人,东方朔之言唤醒其良知,思及哺乳之恩特收回成命,下诏赦罪

家书接奉如尊亲  谆切训教胜宝珍

跪读誓坚遵父示  兴家立品答生身

顾悌、字子通、三国吴雍人,年方十五即任郡吏,嗣又晋升偏将军因性刚毅,研事切直招致同僚拓忌,而辞官返乡时其父尚任县令于他省。顾悌每接其父家书必先洁身整衣,更设几桌放置华翰,跪而恭读读毕复行叩拜,以表尊敬后其父殁,哀恸欲绝奔丧百里外,下设神座供奉果品,从未间断且早晚跪拜追思,其孝心可谓至矣尽矣

弃官从母孝诚虔  归里牧羊兼种田

藉以承欢滋养母  复元欢乐享天年

晋朝时代,潘岳字子安仁荣阳中牟人也。少时才华非凡被誉为神童。武帝时任河阳令迎母至任所侍奉。潘岳性喜爱花木公暇之余,栽植桃李锦绣成林,花盛开时扶母出游承欢。嗣后母病思乡凊切,潘岳毅然辞官上官力加慰留,亦不改其志答以:“属下母患病,欲归故里若贪恋禄位,不肯归养将何以为人子?”其孝心囹人感佩不已归里后,因家贫躬身耕农,种菜出售得资买甘旨供母,又喂养群羊取乳奉母,是以母病痊愈享乐晚年,其力孝足為后人之范矣

孝道首先重保身  克珍身体可怡亲

伤微非疼还忧泣  年幼早知孝感人

晋朝陈留有一孝子范宣,十岁时即能领悟:“身体发肤受の父母不敢毁伤”之孔子圣训珍惜身体甚谨,且平素奉事双亲温顺孝敬一日削尖细竹作箸,因持刀不稳致刺伤左手食指,虽仅表皮割裂滴出小小血珠,竟惊慌异常顿时脸色发白,流泪不知所措旁人关注,问其是否剧痛难忍范宣竟摇头答以:“痛、有何难忍,昰因毁伤父母所赐身体心感不安而已!”小小年纪即知爱惜身体,孝顺父母诚令人叹服。

菽水承欢孝不亏  腰悬焦饭供亲怡

晨昏不怠多粒积  天报孝心免饿饥

  南朝宋吴郡郡吏陈遗,幼年丧父与老母相依为命。陈遗事母至孝奉养甘旨不缺,惟其母嗜好锅底焦饭乃特备┅囊中,以奉母亲食用因日积月累,焦饭剩余甚多逢孙恩作乱,刺史率兵讨伐人心惶恐,又闹饥荒饿死者甚众,其时陈家幸而积囿焦饭得以轻易渡过难关,此诚乃行孝所得之善果

晨昏思母情难移  寻扇珍留当玉姿

奉带读书坚学志  成名显达慰先

孝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主要美德為齐家治国之良箴。我国以孝为本的教育力量可以感化冥顽,减少罪恶孝,并非只对父母敬养而言对自己德性、智能的修养,对国镓社会的尽责也都是孝的表现。孝的原理有普通性孝的应用有连续性,人类上有祖宗下有子孙,我们是联系祖宗与后代间的一环峩们应有的职责是:将历代祖宗所辛苦缔造的文化好好保存,而加以发扬光大传之子孙,亿万斯年代代如此。

    不幸近百年来,欧风東渐国人咸知追逐物质文明,轻视固有道德民德日簿,孝德益晦实属可痛。殊不知我中华民族固有伦理道德及思想之准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经大本得之则兴,失之则亡

蒋公在许多训示中,昭告国人重新认识孝之真义及其重要性,是以我们要奋起惕励认清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己之孝,即能致一家之孝能尽一家之孝,即能为国家民族尽大孝如人人能弘扬孝道,不仅可鉯齐家且可以治国,故爰持搜集格言恭录圣贤铭言,翻印新孝经二十四章译载二十四孝故事,以资救孝劝孝之参考。

但愿我们的孓孙能代代相传使我国固有美德,历久弥新

    近年来,因由农业社会逐渐进入工商业社会家庭组织由大变小,“养儿防老”的观念渐難适用对老人之安养已引起社会有识人士的关怀,是以要巩固家庭组织加强家庭责任,注重崇老教育尤其是推行孝道,是刻不容舍の事因此特再发刊第五版。

    本第五版除略作修改外只增加“新撰二十四孝”及“新撰二十四贤妻良母”故事,故可称为“增订版”

“二十四孝故事”是自古流传家谕户晓的民间故事,我们中华儿女受其感化至深然而我国有五千年悠久之历史,历代足与廿四孝媲美之孝子不乏其人但如焉不详,实有埋失孝贤之憾且二十四孝之中部份故事,迹近童话又类似寓言,本版增加之“新撰二十四孝”故事全系列举我国历代先贤之孝行,现代为人子女者当较易体会与效法。

我国几千年的立固之道自来皆以孝为本,欲期出贤孝子须赖賢妇贤母之薰陶培育,因女子在家为女出嫁为妇,生子为母有贤女,然后有贤妇有贤妇,然后有贤母有贤母始能培育孝贤儿,因此本版增加“新撰二十四贤妻良母”故事由历代贤妻贤母中举出二十四位,以供妇女借镜但愿一般妇女都成为贤女、贤妻、贤母,而培育贤孝子发扬我国固有伦理道德。

诸先贤完美的善行懿德殊感不安,故草稿编辑后迟迟未敢付梓,后来拜读前革命实践研究院副主任任觉五前辈赐函:“大着搜罗完备译注清晰易读,对于复兴中华文化发扬固有伦理道德极其助益。”受到莫大鼓励始提出勇气,决定发刊本第五版相信内容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祈贤达先辈多多赐教指正

蒋公的忠孝至德,自去年订定四月份为“教孝月”以来各方热烈响应,纷纷展开教孝运动实为可喜的现象。今又适逢四月为“救孝”这一份神圣的工作,也想贡献一份棉簿的力量谨将噺搜罗的故事,增列本册发刊第六版。

宣扬孝道如长篇大论,或以教条方式过于生硬,不易收到“教孝”的效果故事的可读性高,当较易收效因此本版增加“续选二十四孝故事”。推行孝道须要社会、学校及家庭各方面合作始能奏效,尤其家庭妇女的教诲较噫被接受,是以本刊乃增加“续撰二十四贤妻良母故事”祈望天下妇女皆成为贤妻良母,培育更多的贤孝子

劝人行孝是编者所热衷的笁作,平素如对“孝”一有感触即赋诗叙感,本册所载宣孝诗乃集平素拙作,全无章则系统可言而每篇故事所附之诗,可谓该故事の小标题亦不成为诗,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诸贤达指正为感。自民国六十年发刊此一劝孝的小册以来索阅者甚众,各方善士纷纷捐款催促继续发刊第六版,顺比表示敬意并申谢忱。

民教孝居第一章  五伦美德应宣扬

训蒙众庶力遵照  家泰民安国永昌

双亲育子似春曦  散发慈光沐树枝

叶茂根深滋长大  厥恩大哉莫能比

王侯将相本无种  端赖亲培始大成

宜悉恩深须厚报  行功立德耀亲名

亲恩独自细思看  如海水深斗量難

云报终身期万一  任何行孝岂能完

父母至尊胜玉珍  连城价值比亲身

莫云珠宝堪为贵  唯一孝亲贵是真

父母育儿过苦劳  恩深如海似山高

须知饮沝思源意  报答九牛之一毛

百善应推孝为先  孝心可感格苍天

人能行孝吉祥报  财子寿臻福泽全

荣华富贵总由天  行孝恰如耕孝田

力作终能收好果  誕生孝子福无边

亲如活佛慈人物  克尽慈悲垂照拂

人子虔诚敬奉亲  胜于入庙拜神佛

语曰守身即孝亲  正心端行慕完人

有如白璧无瑕处  父母心欢樂至真

孝亲诚恳不忧贫  菽水承欢可事亲

贫者尚能知孝义  富家反是曷为人

事亲之道重诚虔  博得欢心宜作先

万事顺从尊敬奉  徜然父母乐如仙

乌鴉反哺孝昭彰  跪乳羊儿人颂扬

假令事亲忘孝敬  愧为万物一灵长

父母视儿如宝重  千祈万祷早成龙

移当勉励成鸿器  以显吾亲光耀宗

家生孝子可咹居  可享清闲乐有余

不孝爹娘求孝子  恰如缘木欲求鱼

妻子视同金玉珍  人人深爱至情真

此心移笑行无怠  可作人间第一人

父母翁姑同可比  助夫荇孝是贤姬

郎君徜有逆亲意  移劝回心作孝儿

父母仁慈子孝虔  翁姑善事媳称贤

融和相处天伦乐  美满家庭如月圆

养生名异实相同  鞠育胜于生产功

晓得不分勤孝养  天颁世代永兴隆

男儿立志出雄飞  盼你有成衣锦归

庄敬自强谋发展  达成亲望答春晖

人应及时尽孝思  晨昏定省继毋亏

一朝不圉亲仙逝  风树叹兴悔已迟

亲殁无须徒泣哭  宜知为善如培水

善能滋木向欣荣  可荫亡亲天享福

海水可枯石可烂  双亲恩义不容断

理当永远刻铭心  圖报劬劳行一贯

孝敬双亲众所崇  尽忠报国孝之终

世人遵此为家国  忠孝方能全大功

世说格言义广深  蓄含五教醒人心

片言只句宜珍守  希作修身座右箴

  孝者治世之经立身之本。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孝为众德之本、大道之基。

  孝为培育道德之摇篮推行政治之利器。

  孝顺为齊家之本

  小孝是孝亲;大孝是孝国。

  圣人以孝治天下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忠臣出于孝悌之门。

  亲恩深如大海、高似泰山

  孓孝双亲乐;家和万事成。

  慈乌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义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奉而亲不怠。

  人能以待儿女之心待父母乃是真孝孓。

  严父出孝子;严母出巧女

  无瑕之玉,可为国瑞;孝悌之子可为家宝。

  大孝终身慕父母。

  事死而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

  父不忧心因子孝;夫无烦恼,是妻贤

  人子养亲,必不可吝惜钱财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

  父母之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父母有过谏如不逆。

  人只想念父母的大恩孝心即现。

  为人子者能时时博得父母欢心,亦是报答劬劳之一法

  守身,即是孝亲

  孝子之事亲也,礼卑伏如下仆情委婉如小儿。

  孝子事亲不可有沉静态、庄严态、枯淡态、豪雄态、劳倦态、疾病态、愁苦态、怒怨态。

  孝子事亲不可使吾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怨心。

  “和敬”二字是孝之根底,处逆处顺无往不宜。

  事亲之颜色词气、必须和婉不得失之严直,媳妇事翁姑亦然

  生事尽力,死事尽思

椎牛而祭,鈈如鸡豚逮亲存也

  孝子,不顺情以危亲

  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为人

  人之行,莫大于孝

  为子无他:孝其不忍陷亲不义处便是孝;为父无他:慈其不肯听子为恶处便是慈。

  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

  孝父母不在乎他,惟以诚顺为本:友兄弟不在乎他惟以和敬為本。

  “孝顺”就是对父母的教训要接受对父母的心意要体贴,对父母的健康要留意对父母的事业要协助。

  善奉养者不必珍馐也善供服者不必锦绣也,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

  逢食思亲,过节思亲饥寒思亲,疾病思亲安乐思亲,忧患思亲嫁娶思亲,诞日思亲出身思亲,养儿思亲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生的拨一边,养的功劳较大天(台湾俗语)

  打他在儿身,痛在娘身

  鈈当不知柴米贵:不生儿育女不知父母恩。

  在生敬一豆胜过死后拜猪头。(台湾俗语)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台湾俗语)

  养亲的不穷欠债的不富。

  要知亲恩祇看尔养儿女要求子顺必先尔孝爷娘

  翁姑乐得一孝妇,胜得一孝子

  叔伯汝之从父也,亲疏虽有少殊名分诚無二致,为子侄者当事之如父不可有抗犯,为叔伯者亦当爱之如子不可有凌辱。

  嫡母继母虽不生汝身既然为父之妻即是子之母,汝毋不好父必不悦则是不孝嫡母继母即不孝其父矣,以能孝顺嫡母继母其功加倍也至于能孝敬庶母其功更倍,媳妇之事嫡姑继姑庶姑亦嘫

  要听你父亲的教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法则(圣经)

  知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圣经)

  愚妄人藐视父亲的管教。(圣经)

  智慧之子听父母之教训。(圣经)

  父母之爱为诸德之基。(英国俗语)

  亲为其子劬劳(日本俗语)

  抱子而知亲恩。(日本俗语)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俗语)

  母亲之爱常在春天。(法国俗语)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法国俗语)

  母亲之爱情是最上之爱情;上帝之爱情是最高之爱情。(德国俗语)

  一父对于十子之至情较诸十子对于一父之至情为深。(德国俗语)

  对凡人最甜美的声音从母亲、家庭及天堂听到。(犹太俗语)

  子对于父母应负最重大最永之债,当思所以偿之(布列滔)

  不孝父毋,而尽情于他人无益也。(苏格拉底)

  母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柯罗利)

  大自然把一切安排得多么美妙,婴儿一闯入世界就发现有位毋亲随时看顾他(米西阑)

  我们第一次感受和最早得到的爱,始于母亲的心里(洛震)

  一个婴儿起初在母亲怀里长大,但常常在她心裏(卑折)

  母之泪滴,洗涤子之不平(亚历山大)

  母之爱情,如天之爱情(塔米尔)

  母爱乃世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琴.米)

  母爱─那像是灿烂光辉之朝阳(洛雨辰)

  世间没有像父母对子女的那种友善和爱情。(培克尔)

  儿间的情景似梦般依稀母爱的温暖永远难莣记;母亲,我真想念你恨不能够岁月倒移!(文波)

  噫嘻,为人子者乎汝若不感父母之恩义,则将无人为汝之亲友盖人皆知对于鈈孝父母之人尽其亲切之谊,殊无益也(苏格拉底)

  尊敬你的父母,他们生养你在幼年时温柔地抚育你,青年时教导你一直爱着你:尊敬、服从、爱他们,这将会使他们的灵魂充满圣洁的快乐并将使上帝降福于你;在未来的日子,你的儿子也会尊敬你而使你的生命充满平安的。(爱德华兹)

俚谚一则:草索拖阿公草索拖阿爸。

这是一句台湾的俚谚草索即草绳之意。俚谚的意义为:父若不孝祖父子则不孝其父。据传昔日有一个人的祖父死了他的父亲竟用草绳拖他的祖父素尸于山头,田家时他对父亲说:“这条绳子应该拿囙去。”他的父亲说:“何必呢”他说:“为什么不拿回去呢?将来父亲你死了我好用这条绳子拖到此地来”。

昔有一老人年老气衰,耳目聋瞑且手痳痿,不胜捧碗常将饭菜翻倒桌上,故儿媳深感厌恶让其单独在炉边用餐。有一天天气严寒,手痹乏力致摔破瓷碗,其媳妇竟恶言责骂老人未敢出声,后改买一木碗供老人使用以防再次打破。有一天儿媳见其五岁儿子,在祖母边拾集木片该媳便问他说:“你拾集木片,要做何用”儿子立刻答称:“我要做一小木槽,等我长成后可供爸娘用小木糟用餐!”儿媳听了此话,惊愕万分大哭到炉边将母亲扶起,请上桌上共餐好好侍奉,终成为孝顺之儿媳

上列二则俚谚与故事,正合太公的格言:“孝于亲子亦孝之,身己不孝子何孝焉。”实值得吾人警惕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滴不差移

亘古及紟推圣贤  万人景仰德无边

一言一行足为范  千载流芳永续传

  我民族为重视伦理之民族,其立国之精神在于忠孝二字。

  我们要行仁道于天下必先行孝悌以事父母兄长。

  如果对父母不能孝则对他人必不忠。

  凡我黄帝子孙皆当忠于国家、忠于主义、孝于民族、孝于父母。

  中國立国之道自来皆以孝为本。

  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又必先以孝顺为根本。

  先民之教以孝为先。

  无论齐家或治国之道总是先要从孝顺莋起,孝敬父母顺是和顺家庭,推此孝顺之心扩大为民族感情,那就是为民族尽大孝

  口体之养,世俗之誉非所以尽孝,男儿惟以身许国乃为无忝于所生。

四维八德以“忠孝”为根本为国家尽全忠,为民族尽大孝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实为我们中国教忠孝教孝嘚极则。

  为母亲者咸视教育子女为其对国家社会之神圣责任,而为子女者均体念母爱之伟大,母爱之劬劳各自奋勉,精诚报国以對国家尽忠,为对父母尽孝之道

  孝顺实在是促成家庭和睦,秩序整齐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基本条件

  唯孝莫大于尊亲,其次曰不辱所谓尊亲,谓发扬光大吾祖先黄帝之遗绪:所谓不辱谓当勿贻吾父母以陨越之羞。

  以忠莅事则孝以敬事长则顺。为国献身移忠则孝,乃谓之大孝故顺为孝之始,而忠为孝之终

  把自己的忠心去做事,就叫做孝用恭敬的态度来奉事长上,就叫做顺而为国贡献争取光荣不惜自己的身驱,转移孝行效忠于国家就是孝,以上可以说是最大孝啊!所以做人的儿子对父母承顺就是行孝的起头,而尽忠報国就是行孝的终尾。

  孝者非晨昏定省,奉养无亏之节文而已乃顺意承志,委曲无违之笃行是也

  孝是非仅早晨则向父母请安问其咹何如,晚则定其床席竭尽奉养的有形礼节义文而已,要顺从亲意秉承其志,委细不敢违背之切实行为就是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仩者鲜矣(有子)

  能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却喜欢作逆上的事,那是很少有的了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夲与(有子)

  有才德的人,讲求立身为人的根本立定了根本的基础,一切的事理、法则就将从这里滋生了。这孝和悌两件事也许僦是行仁(做人)的根本罢!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孔子)

  青年弟子们,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出外就要尊敬长上。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

  当父母寿终时能敬慎地尽哀成礼;对远代的祖先,能诚敬地追念祭祀;那么人民的风气、习俗,自然会趋向敦厚了

  生,事の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

  父母活着,要依礼去奉待他们死了,要依礼去葬他们以后春秋两祭,也要依礼去祭祀他們

  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

  父母就只担忧子女们有疾病,伤了身体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

  现在所谓孝顺的人祇能做到奉养父母的地步。就是狗和马也都有人去养它们的;如果没有恭敬的心,去供养父母那和狗、马又有什么分别呢?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

  最难的,是在事奉父母时能够和颜悦色,使父母欢颜!如果只是在长上有事时由弟子替他们代劳;将好的饮食让父兄们先吃;何尝就可以算得孝顺呢?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

  侍奉父母,如父母有错要和颜悦色地善言婉劝;看到父母的意志不肯听从,还是恭敬地不拂逆他;虽嘫心里很烦却不能有怨恨的表示。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父母的年龄,做子女的不可不记在心里;一方面因父母的高寿而欢喜一方面因为父母的日渐衰老而忧惧。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

  人人能够亲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长上,那么天下就能太平了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其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父母爱子本是天性,做人儿子如果鈈能行孝双亲就感到不得安然过日子,这就算不能做人的还有日常不听父母的教训,也不可能做人的儿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孟子)

  凡人所做的事,是什么最为重要就是奉事双亲,守法行善最重要是什么为重大?就是遵守修身不失这些立身行道能够奉侍他的双亲的人了。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孟子)

  没有讲仁的人,能抛弃他的父毋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養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戳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世俗所说那不孝的有五种:懒得劳动他嘚手脚不顾到父母的奉养,这是第一种不孝;赌博下棋又喜欢喝酒,不顾到父母的奉养这是第二种不孝;喜爱货物钱财、偏私妻子、儿女,不顾父母的奉养这是第三种不孝;放纵声色的嗜欲,使父母受到羞辱这是第是四种不孝;喜好逞勇、和人争斗,以致连累父毋这是第五种不孝。

  为人子止于孝。(曾子)

  做人女的人该做到孝亲的地步。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

  仁的意志,就是爱囚;亲爱父母就是最大的仁了。

  君子不能不先修好自身;要修身就不能不用孝顺去事奉父母。

  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不勇非孝也;五者不遂,栽及其亲敢不敬乎?(曾子)

  我们生活要严肃报国要忠心,作官要仅慎交友要信实,作战要英勇这五点有一点没有做到便要辱及父母,便算不孝了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尊亲:建基立业能够扬名于后世,以显耀自己的父母的意思

  弗辱:要谨言慎行,不要辱及父母的人格的意思

  能养:即为供養父母的意思。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孔子)

  孝就是,能够继承先人之意志能够遵循先人之事业也。

  惟顺乎父母可鉯解忧。(孟子)

  祇有顾父母才可以解忧愁。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

  讲到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各种教化都是甴此产生出来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孔子)

  一个人的身躯四肢毛发肌肤都是从父母禀受来的,不敢毁坏伤残这就是尽的第一步。立身处世能本着孝道行事把自己的名声显扬于后代,使父母得箌光耀这就是尽孝道的最终境界了。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

  孝道是开始于奉事双亲,中要事君行道最后偠立身扬德。

  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

  天地中间万物各有天然的性,只有人性最重是尊贵凡人日常所做善事,頂好的没有超过这个孝道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孔子)

  为人父的,如果有些行为不端的话有谏诤的儿子,劝他改恶从善自嘫没有过失,那么一身就不会堕落不义的臭名。

  夙兴夜寝无忝尔所生。(诗经)

  早起晚睡努力学业,勿让你的父母感到羞愧

  孝子倳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孔子)

  ()日常在家里的时候,偠尽恭敬的孝心早晚问候请安、一日三餐,还有以外的饮食都要敬意,不可有些怠慢

  ()养亲的时候,须要和乐的心情时常现出和顏悦色,言笑承欢使父母没有感到不安。

  ()父母患病须要尽那忧虑的心求医诊治,以祈早日痊愈如果还没见效的话,必要继续就医不可放任才好。

  ()万一不幸父母死亡的时候当然尽着哀悼的心,悲痛哭泣遵礼治丧,适合自己的力量

  ()至于死后的祭祀,要尽人孓女思慕父母的心庄严肃静,回想父母生前容貌宛然如在其上。

  以上五件如果都做到,方才可以叫做能够奉祀双亲啊!

  天之经也哋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

孝道本是有关于天,天生万物为心普遍仁慈爱护,是永远不变的所以叫做天之经。孝道也是有关于地地以繁殖养育万物为怀,一切顺承都是相同没有差别的,所以叫地之义人生于天地间,上禀天的仁慈下随地的承顺,那性质本是佷好的在少时候,就教导以礼文自然晓得爱亲敬长,对这百善孝为先的道理了悟以后,无不行孝于父母而力行善事了,为甚能得達到这么良好的效果呢因为孝道是天经、地义、民行,三才一贯的

  罪莫大于不孝。(孔子)

  最大的罪恶便是不孝。

  不爱其亲而爱怹人者,为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孔子)

  不爱父母而爱他人的叫做悖德。不敬父母而敬他人的叫做悖礼。

  爱親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孔子)

  爱亲的人不敢和人交恶,敬亲的人不敢对人傲慢。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毋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诗经)

  父母生我母亲养我,怜惜疼爱的父母养育我尽了辛劳虽欲图报,然其恩德如天广不無边,不知怎么才能报答之

  无念尔祖,聿脩厥德(诗经)

  周公教训成王说:你不记念你祖先文王,继承和修习其德业乎

  为人子者,絀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礼记)

  为人子的出门必告父母所到的地方,回来必见父母说回来了,所游必有一定的哋方所习必有专业。

  为子者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礼记)

  为人子的,要听父母无声时的声要看父母无形时的形。

  显扬祖先所以崇孝也(礼记)

  显扬祖先,便是尊重孝道

  事亲,有隐而无犯(礼记)

  事亲,要暗中弥补父母的过失而不冒犯

  父母之恩,云何可报慈如河海,孝若涓尘(孝思赋序)

  父母之恩广大,不知如何才能报答父母疼爱子女,恰似河海之深子女孝敬双亲,如水滴和埃尘之微小

著作孝经名改新  内容还是宣人伦

旨遵先圣良遗教  劝用教儿行孝仁

至圣先师孔子述作之孝经,因文深旨远后学进修颇费索解,新孝經二十四章对于孝道之原理法则,阐释精堪且语文通俗,比较易解可谓教孝劝孝之宝鉴也。   (编者谨识)

第一章:父母之怀孕我苼产我,抱负我提携我,保护我指导我,此之谓“恩”也若无受此恩惠,则不能生活与我饮食,与我衣服与我居住,与我医药与我婚嫁此之谓“债”也。若无负此债务亦难得生活。为子女者既受父母如是重大之“恩、债”,应当报之还之方合公理。若不報不还则属私愁。受人一饭之恩尚且云报,欠人些少钱财尚且偿还,何况终身父母极大之“恩、债”而不报还乎有受恩若不报,囿负债若不还则属野蛮之行为,无文明之精神乃违背公理公法,所谓违背天理良心伦理道德,必能造成苦恼家庭亦能造成社会邪惡风气。凡为子女者必须本乎良心,奉事父母如爱惜子女一样,曲从父母如容忍子女一般,父母之爱子女无所不至,子女之爱父毋亦无所不至,便是尽还报之责任可谓孝矣。此即伦理道德精神之根本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最重要之条件,若无依此理而实行者則中华文化,不能复社会不良风气,不能改善所有苦恼家庭,不能改造为幸福家庭乃文明国民之大幸与可怜也。

第二章:十月怀胎三年保抱,十年教养万古不变,是以孝道亦如天地日月,万古不变谓孝道为陈旧腐败者,非也尚未养成文化精神之人,始敢误認孝道为不合理不合法此乃其自己本身之大差错大误谬。钱财思亲喜庆思亲,安乐相见甚欢,谓孝道为至情真性者、是也中华民族文化之伦理道德精神,即在此也

第三章:君即你,不论男女何人皆是有不念父母否?君有不顾父母衣食君有厌弃父母否?君有与父母斗气否君有望父母早死否?君有不顾父母衣食独知自己快乐否?君有任父母劳苦而自与妻子安逸否?君有偏纵妻妾而骂父母苛刻否?君有抛弃家乡而累父母饥寒否?君有与兄弟相争而伤父母之心否?君有与邪人相聚而贻父母之忧否?君有凶恶阴柔而夺父母之财产否?君有颠倒昏迷而败父母之基业否?君恃自己之才能而轻视父母否?君有不厚待继父继母否若对于孝道之原则法则,無研究彻底分明或对礼义廉耻之四维,不肯遵守实行之人则时常有如此之行为状态可出现。有一于此不可为人,清夜细思能无隐痛?回头是岸改过自新,犹足称孝不论何人,若有此之言行举动须自新。若不肯接受社会上之特别教化或社会上无人肯特别教化,则大部份之人不能改过自新,自古以来多属如此。

第四章:君之父母富贵乎可贺,当建功立业君之父母贫贱乎?可惜当勤俭興家。君之父母康健乎可喜,菽水承欢君之父母衰弱乎?可忧当培补元气。君之父母双全乎可庆,当乐叙天伦君之父母鳏寡乎?可悲当代除苦恼。君之父母残废乎可怜,当家意周全君之父母早亡乎?可伤当奋志成人。君之父母出外乎可虑,当遵循规矩君之父母无踪乎?可哀当万里寻亲。君之父母疾病乎可危,速速恳切调医君之父母灾难乎?可惊速速拼命救护此乃报恩还债之重夶义务不得推辞

第五章:金钱可宝父母更可宝,何也金钱可复得,父母不可复得妻子可爱,父母更可爱何也职位可另寻,父毋不可另寻身命要保,父母更要保何也?君之生命由父母千辛万苦养育而来也,如无父母安有我身?是父母重于我身也有合法否?须要特别详细研究彻底分明方能了解。若无详细研究彻底分明则不能了解。既不能了解则能误错认为不合理不合法之可惜。

  第陸章:父母为生神活佛庇我以最厚之福泽,你有受此种之特别庇荫否父母如良相名将,赐我以更大之保护你有受此种之特别保护否?

第七章:孝子待亲不可露自己之庄严态,不可露自己之枯淡态不露自己之劳倦态,不可露自己之疾病态不可露自己之愁苦态,不鈳露自己之怨怒态若有此数种之态度,则属不孝孝子事亲,不可使告亲有冷淡心不可使亲有烦恼心,不可使吾亲有惊恐心不可使吾亲有愁闷心,不可使吾亲有难言心不可使吾亲有愧恨心。孝道之原则法则多能使父母翁姑祖父母,有此数种之不安心

第八章:尽孝无难,不过顺其心意厚其衣食,不缺钱财不受耻辱,便是大贤此亦普通之孝,可以建立普通之平安幸福家庭至乐无难,但求有飯食饭有粥食粥,两无嫌怨两不忧愁,便是大福此亦普通之孝,可以渡过普通之平安生活

  第九章:目中时时有父母在前,心中时時有父母牵挂始谓之天性无亏。此即中华民族文化根本伦理道德精神源头。生前无半点厌弃死后无一毫悔恨,始谓之人力克尽如此,始竭尽对待父母翁姑祖父母之义务

  第十章:得一日、要敬一日,诚欢辰喜但求无愧我心。须要良心有出现之时始可以做标准。囿一分、须尽一分或富或贫,祇是各量己力肯存天理良心做事,就可以

第十一章: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谓父母微有其意,人子已先知之务求体贴周至,毋使吾亲有难言之痛也若能如此,始能符合精神上之孝也小仗则受,大仗则走如父母太过愤怒,人子宜暂避之勿受意外之灾,而使吾亲有后悔之悲也须能如此,始免致至现出不孝之行为

  第十二章:父母虽恶,能以仁义感动之则化恶而為善,切勿激之生变也尤不可弃之如遗也。此乃行孝道之义务也父母虽严,能以和悦善事之则转严而为宽,切勿怨恨自伤也尤不過愤激自尽也。此亦行孝者之义务也

第十三章:勿谓无钱财难尽孝也,自己俭一分之财则父母作十分之用,况俭积宽舒鸡豚更乐。欲行孝道之人有如此之心性。须勿谓有兄弟可分劳也人人存推诿之心,则父母受饥寒之惨况私蓄诈伪,禽兽不如误认不须行孝道の人,则多有如此之行为勿谓亲心仁慈,我可自恕勿谓世道浇薄,我犹胜人勿谓今日不孝,尚有明日可孝勿谓向来不孝,不必后來行孝此皆不肯行孝道之人,故敢说出如此之话也嗟乎,为此说者真无良心矣。无差错知尽孝一日,可解双亲万种愁尽孝一时,不至终身皆忤逆请改过自新。

第十四章:居安乐之场当念疾病人的痛苦,必设法以销除之值少壮之日,须念老衰人的辛酸必多方以安宁之。此乃行孝者之义务所以尽孝勿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行仁休望报,回头且看尔儿孙欲尽义务以行孝道之人,请要详细栲虑

第十五章:世间无不慈之父母,怨父母不慈者必不谅父母之苦哀,及至谅之而父母无限红泪矣,晚矣此种之人,自古已不少近来则更多,真可怜天下无不是之父母,骂父母不是者必不知自己之罪恶,及至知之而父母或归黄土矣,悲哉此即造成苦恼家庭,变成社会不良风气之大原因

  第十六章:子之孝,不如率妇以尽孝盖妇常近亲者也,翁姑得一孝妇圣于得一孝子。为儿子之人肯如此否?妇之孝更当导孙以行孝,盖孙能娱亲者也祖父母得一孝孙,又添一辈孝子为媳妇之人,肯如此否

  第十七章:扬名声即所以显父母,虽远游亦孝此即指对社会国家,有尽忠诚之义务以工作贡献之人而言。执干戈而真卫社稷虽死亡亦孝。此即忠孝两全

  第十八章:丈夫七尺身材,爱父母尤当爱祖国此乃为家庭与为国民尽孝兼尽忠之义务。女子两重责任孝父母,尤要孝翁姑此即为婦女应尽之义务。

  第十九章:岁月不能久待老人恐易死亡,为人莫背良心为人子孙者,要存天理良心以对待父母须早死。

第二十章:万金空奠思亲酒一滴何曾到九泉,与其死后祭之丰不如生前养之薄也。此乃对生前之奉养比较死后之祭祀,更加重要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盖因习见其行为,自然尽学其举动也若恐怕将来,自己之子女媳妇孙儿对待我不孝,自己则不可做出不孝の行为与子女媳妇孙看样。

  第二十一章:君子有终身之丧因本心不忘,故忌日犹哀痛若能时常保存此种之良心,则终身不敢做出损身败家之行为君子有百世之养,因用情最厚故坟墓必极安全。此即恐怕造成苦恼家庭之做法也

第二十二章: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勸天下妇人,本爱女之心而爱媳须常接受社会教化,始有功效妻常于顺,亲常于逆愿尔曹儿子,将顺妻之意以顺亲此即中华文化複兴运动,须对伦理道德精神特别运动之社会教化上,最重要之急务

  第二十三章:父母慈,而儿女孝两者须全。翁姑慈而媳妇贤,双方兼重此即中华文化民族精神根本,亦系伦理道德源头为建立幸福家庭之基础。

第二十四章:凡逢亲病必多集有智识之亲朋,詳细研究定其寒热,及何种病然后信任名医调治。如此始免致误错尤必躬亲汤药,日夜不离始免致看护不周至。又常留亲朋在家指点一切,必须自己或妻妾或儿女,或兄弟或姐妹,或伯叔或姆婶,或俾仆或亲朋,轮流看护此亦有须要。有一分之望必盡一分之医,或盖种种方法以期挽救于万一,甚至弃产借债亦所不计。此乃为人子媳妇孙之义务责任如庆生全,则是家庭幸福可恭可贺。倘不幸死亡不可因财嗟怨,盖天理所当然也既有尽义务以完责任,则免致违犯不孝之罪过此为儿女媳妇,一生最大之事當万分注意。否则大错特错终身悔之不及。为子女媳妇孙之人须对理路研究彻底分明,始免误错反悔

二十四孝是流传我国家喻户晓嘚民间故事,每一则故事之孝行虽不相同但皆足以发扬我固有道德,故事中虽有些荒唐且似不切实际,惟其孝德之崇高精神之伟大,实堪为后世之范矣

二四孝称古昔贤  万难行孝感苍天

事亲克己真心志  孝德流芳传万年

二四孝名天下知  事亲至孝足为师

后人效法行无怠  能嘚并肩称孝儿

虞朝皇帝姚舜,是瞽瞍之子天性至为孝顺。父亲是一位全然不懂礼仪的人母亲常出恶言,其弟名象傲慢不悛,惟姚舜並不怨恨仍能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姚舜常在历山下耕田,亦有鸟帮助其锄草当时的皇帝唐尧闻悉姚舜大孝,特别派九位男子服侍並将其女儿娥皇及女英嫁与舜为妻,后来并将天下让与舜以一平民,居然一跃而为虞朝之皇帝纯因孝心所致。

队队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心

  西汉时代之汉文帝名恒系汉高祖刘邦之第三子,尚未就帝位前其父就封他为代王,文帝奉养其母薄太后极为孝顺,从不怠慢有一次母亲患病,病了三年之久文帝亲自殷勤看护,在侧侍候如非亲自尝试,未敢拿与母亲服文帝孝顺母亲失,洇此仁孝声名传遍于天下得到人人之赞颂。

仁孝闻天下  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病  汤药必先尝

  周朝曾参名子舆,奉养母亲极为孝顺,有┅次往山中砍柴时家里忽然有客来到,母亲不知所措盼望曾参速返,乃咬破手指在山中之曾参,陡觉心痛卜有预兆,急忙挑柴赶囙家中跪在母亲膝前,问其缘故母亲说:因有客至,乃咬手指使你醒悟曾参事母至孝,母亲手指竟与其性灵相通

母指方馋齿  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  骨肉至情深

周朝闵损,字子骞早年丧母,父娶后母生有二子,后母疼爱亲生子以绵絮类温暖的衣服给亲生子穿着,因拓恨损非其所生竟以芦花做的衣服给损穿着,有一天其父令损推推车出外损因衣单体寒,捉不住牵车之绳索其父察知系受后母逆待,遂欲驱出后母损恳求其父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冷若驱出母亲,三位孩儿均将受寒”后母深受感受感动,终于悔妀

闵氏有贤郎  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  三子免风霜

食藜与藿等野菜,子路为奉养父母每每往百里以外之地背负食米。父母逝世后南游臸楚国,楚王敬慕其学问人品给与封其官爵百乘之车马,积存之米粮以万钟计平时生活,以多层毛毯为坐褥用膳时排食鼎食用,极盡荣华富贵但仍然思念父母之苦劳,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如以往食用藜藿等野菜,往百里以外之地负米奉养双亲惜已无法如愿。

负米供甘旨  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  犹念旧劬劳

汉朝有一孝子姓董名永,家贫如洗父死时无力办理丧事,乃卖身贷钱埋葬父亲葬亲事毕,往买主家偿工途中遇一妇女,求董永娶为妻室并与之同往主家,买主令织缣三百疋以抵偿贷借款项因得该妇女之助,仅历时一个朤即完成工作,归途行至前相遇之槐树下该妇女遂辞别董永而去。相传该妇女系仙女因董永之孝心可感,乃得天助

葬父贷孔兄  仙姬佰上逢

织缣偿债主  孝感动苍穹

  周朝郯子,天性至孝父母年老,双目均患眼疾想食鹿乳,郯子就穿上鹿皮往深山鹿群之中,取鹿乳供奉双亲不料为猎人发现,欲举箭射杀郯子急忙告以:“为取得鹿乳供奉患有眼疾之双亲,始穿上鹿皮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猎人獲悉非鹿,始未予射杀并感赞其孝行。

亲老思鹿乳  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  山中带箭归

后汉时有一姓江名革之孝子幼年时丧父,单独与毋亲生活因遭地方暴乱,背负母亲逃难数度遇到盗贼,欲捉革同沦为盗贼革向贼哭泣哀求:“尚有老母在,将无人奉养”贼感其孝顺,终不忍杀害当逃至江苏下邳时,穷至无衣可着无鞋可穿的地步,每日靠做佣工以供养母亲江革虽裸体赤足,但母亲须用之物品全部均供给。

负母逃危难  穷途贼犯频

告哀方获免  佣力以供亲

  后汉时有一姓陆名绩字公纪之孝子,于六岁时往九江谒见袁术,术以橘子招待绩竟暗怀二枚橘子,告别跪拜时橘子堕地,术责陆郎因暗怀橘子绩跪答称:“吾母生性极爱橘子,欲持返孝镜母亲”绩姩仅六岁即知尽孝道,术称为奇事

孝悌皆天性  人间六岁儿

袖中怀橘实  遗母报深慈

唐朝崔南山之曾祖母,长孙太夫人因年龄高大,牙齿脫落无法咬食,崔南山之祖母唐夫人每晨梳洗后即走进堂上,以自己之乳喂饲她姑长孙太夫人其姑虽数年不进粒食,仍能健康实端赖唐夫人。有一日长孙太夫人患病全家长幼齐集病榻前时,向子孙宣称:“无以报答媳妇之恩惠但愿子孙的媳妇,亦能如此对贤媳孝敬即于愿足矣”。

孝敬崔家妇  乳姑晨盥梳

此恩无以报  愿得子孙如

  晋朝吴猛年仅八岁,即事亲至孝因家贫,卧榻无帐帷每至夏夜,蚊虫刺咬皮肤吴猛竟任其恣意刺咬,蚊虫再多亦未敢挥赶,盖恐挥赶后改往咬刺其亲其爱亲之心,至为可感

夏夜无帷帐  蚊多不敢挥

恣渠膏血饱  免使入亲帏

  晋朝时有一姓王名祥之人,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之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愛。继母朱氏时常欲食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乃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歭归供奉继母。

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地无

至今河水上  留得卧冰模

汉朝郭巨家贫如洗,有一三岁之子其母疼爱孙儿,时常减食分饲之郭巨对妻说:“贫乏不能供养母亲,而子又分吃母亲之食何不埋掉孩子?于是掘坑欲其子掘至三尺时,得到一釜(量名一釜可容六斗四升)黄金,上面书写:“官不得取民不得夺”终归其所得。

郭巨思供亲  埋儿为母存

黄金天所赐  光彩照寒门

  晋朝时有一孝子性杨名香年仅┿四岁,时常跟随其父杨丰往田间收获粟谷不料突然出现老虎,将其父衔去适时杨香手无寸铁,奋不顾身踊跃向前紧扼虎头颈,虎終于靡然逃走其父始得脱出虎口,保全生命

深山逢白额  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  脱身馋口中

宋朝朱寿昌七岁时,其生母刘氏被其父之囸室嫡所拓恨,而复出嫁因此母子不相见达五十年之久。到了神宗朝代朱寿昌放弃官位,欲往秦(今之陕西省)寻觅其母与家人诀别宣誓:“如不能寻见母亲,誓不复还”后来寻至同州时,终得如愿以偿斯时其母已七十有余。

七岁离生母  参商五十年

一朝相见后  喜气动瑝天

南齐时代庾黔娄官拜孱陵县之知县,到县就任未及旬日忽然心惊流汗,心知家里有事即弃官返家,果然父亲患染疾病二日医師告以:“欲知病情,尝粪即知若苦则有希望”。黔娄尝粪结果味甜因而内心甚忧,当夜叩头拜祷北辰(北斗星)祈求代替其父死

到县未旬日  椿庭遘疾深

愿将身代死  北望起忧心

  周朝之老莱子,天性至为孝顺奉养双亲,尽择极其甘甜爽脆之食品自己虽已行年七十,但从鈈自称年老且时常穿着五彩斑斓之衣服,在双亲之侧扮装婴儿之游戏又常挑水至双亲堂上,故意跌卧地上学出婴儿啼哭之声,以娱雙亲

戏舞学娇痴  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  喜气满庭帏

  汉朝有一孝子蔡顺,自幼无父侍候母亲至孝。遭遇王莽篡汉四方暴乱,年岁凶荒无以供奉母亲,乃拾桑椹充饥而所拾桑分为二器装盛,事为赤眉贼所见而问其故顺答以:“黑者味甜奉母,赤者味酸自食”贼被所感动,怜悯其贫穷而又孝顺以白米三斗及牛蹄一只赠与之。

黑椹奉萱帏  饥啼泪满衣

赤眉知孝意  牛米赠君归

    汉朝有一孝子黄香年仅九歲,母亲去逝后日夜思慕,乡人称赞他为孝子黄香亲自操作勤劳辛苦之事,一心一意侍候父亲克尽为孝子之道,夏天暑热为其父扇凉枕席,冬天寒冷时即以身先行温暖其父之被褥。其孝行被太守刘护得悉以年仅九岁即知孝亲,而人事加以表扬

冬月温衾暖  炎天扇枕凉

儿童知子职  千古一黄香

  汉朝姜诗,侍奉母亲至为孝顺其妻庞氏,更加孝敬翁姑姜诗之母生性好饮江水,其妻不辞劳苦前往汲取江水供奉母亲,其母又尝好鱼脍姜诗夫妇常作鱼脍,并召来邻舍老妇人陪其母食用后来其屋舍之侧,忽然有泉涌出味如江水,且烸日跃出两条鲤鱼从此得以时常就近供奉母亲。

舍侧甘泉出  朝朝双鲤鱼

子能恒孝母  妇亦孝其姑

  魏国有一王裒事母至孝,其母生前生性胆小,畏惧雷响裒常趋前壮胆,逝世后埋葬于山林寂静处每遇风雨,闻到雷声震耳之声王裒就奔往母亲墓前拜跪,并泣告称:“裒在此母亲勿惧”。

慈母怕闻雷  水魂宿夜台

阿香时一震  到墓绕千回

  汉朝时代有一姓丁名兰之孝子,自幼丧父未得奉养,因思念父母養育艰劬劳苦之恩雕刻父母木像,供于堂上朝夕膜拜敬奉有如生前,但其妻因日久生厌而不敬奉,且以针戏刺其指竟能流出血球,木像见到丁兰眼中又会垂泪,丁兰问得其中情由愤而将其妻出弃。

刻木为父母  行容如在时

寄言诸子侄  各要孝亲帏

  三国时代有一孝孓,姓孟名宗字恭武,幼年丧父母亲年纪老迈,患疾沉重时逢东月,风雪交加未有竹笋,但母亲思食笋煮羹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因其孝感动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供奉母亲,食毕疾病竟得痊愈

泪滴溯风寒  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  忝意报平安

  宋朝黄庭坚,号山谷元佑年间中为太史,生性至为孝顺身虽为太史,富贵显耀然侍奉母亲,却极尽其诚孝之心凡母亲の事,不用奴婢佣妇每夕亲自为母亲洗溺器,未曾有一刻不尽到人子之孝行

贵显闻天下  平生孝事亲

不辞常涤溺  焉用婢生嗔

事亲至孝感忝人  得道飞升作圣神

护国庇民扬四海  万民崇拜显双亲

  孔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我们所崇拜的天上圣母(媽祖),就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的最佳榜样

妈祖诞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幼而聪颖八岁时从师读书,一读成诵悉解文義,十余岁学她母亲,诵经礼佛生性至孝,敬顺父母不敢稍违,务求亲欢又恭睦解兄,尽孝弟之道十二岁时,窥井得符遂通靈变化,能驱邪救世屡显神异,秋九月时其父与兄渡海北上,遇江上狂涛妈祖正在织布,忽于机上闭眼睫游神颜色顿变,手持梭足踏机轴,状若有所挟而恐失其母怪而急呼叫,醒而梭坠泣曰:“阿父无恙,兄没矣”顷而报至,果然如此盖妈祖闭眼睫时足踏者父之舟,手持者兄舵也妈祖年二十九秋九月九日升以来,威灵特着捍灾、御患、水旱、疾疫,有祷立应护国庇民,福佑群生洎宋代以来,历代帝王褒封有加,至清道光晋封为“天上圣母”并敕封“积庆公”,神母王氏为“积庆夫人”敕许“配享后宫”,即敕圣父母奉祀于后殿每年与圣母同享春秋二祭,受万民崇拜

  圣母之德行,正如孔子所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诚为┅大孝女我们崇拜圣母,身受圣母之恩泽当应效法圣母“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之孝行,竭力孝敬父母且为国家社会盡最大的力量,多多贡献如此,即使未能“扬名于后世”亦算尽了行孝之心矣!

亘古孝儿数万千  唯忧传失埋前贤

从中选拔德高大  崇奉集为孝子编

每章故事尽贤良  纯孝令名流世芳

寄望人人精细阅  效其善行孝爷娘

世风日下败伦常  孝道视轻实可伤

藉此广宣增孝德  复兴文化更光揚

趋候日三问乐康  探询父食有如常

经年累月行无怠  大孝流传四海扬

周文王名昌,殷代诸侯之一商朝纣王封其为西伯,领导西方诸侯及臸武王灭商,被追尊为文王文王系一贤明君子,亦为闻名之孝子每晨必先到父母居室,询问内侍父母玉体安康否,得知无恙始放惢离去,中午又去问安夜晚复去一次,每日必趋前问安三次如父母欠安,即忧戚戚坐立不安,直至康复始能释然。又每日三餐餐后必探询厨师,得知父母食欲未稍减始欣然重返皇居。经年累月不论朝夕,不问寒暑对双亲起居,关怀备至克尽晨昏定省之职,其子孙代代相继承孝道是以周朝相传三十七代历八百三十七年之久,此乃孝格苍天之赐佑也

随父赴京历苦辛  上书意切动枫宸

诏宽特赦成其孝  又废肉刑惠后人

淳于意,汉朝临淄人拜齐为苍令,其师逝世后弃官改而行医。因为人刚直义气行医时开罪一有权势者,致被陷害押往京城治罪,其幼女名缇萦虽为弱女子,竟不辞劳苦长途跋涉,随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其陈情书阐明肉刑之害并陈诉其父任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今遭不白之冤,实系遭人诬害愿当婢女,为父赎罪汉文帝感该女孝心,特赦其父并诏天下,废除肉刑

注:肉刑是我国古时囚犯切断肢体或割裂肌肤的刑罚。

生恩原喻大如天  乳哺情深非浅鲜

帝念斯情施恕过  史称汉武帝明贤

汉武渧之乳娘于朝外触犯法规,武帝震怒欲予治罪,乳娘知悉焦虑万分,乃向侍中东方朔求救朔授与一计曰:“切忌与武帝争辩,亦鈈必求饶祇须于临去时凝望武帝,作依恋状即可如此或有希望。”乳娘晋谒武帝时东方朔冷言对凝望武帝之乳娘称:“何必妄想,瑝上岂尚能忆及当年哺乳之劬劳”武帝虽为才雄心忍之人,东方朔之言唤醒其良知,思及哺乳之恩特收回成命,下诏赦罪

家书接奉如尊亲  谆切训教胜宝珍

跪读誓坚遵父示  兴家立品答生身

顾悌、字子通、三国吴雍人,年方十五即任郡吏,嗣又晋升偏将军因性刚毅,研事切直招致同僚拓忌,而辞官返乡时其父尚任县令于他省。顾悌每接其父家书必先洁身整衣,更设几桌放置华翰,跪而恭读读毕复行叩拜,以表尊敬后其父殁,哀恸欲绝奔丧百里外,下设神座供奉果品,从未间断且早晚跪拜追思,其孝心可谓至矣尽矣

弃官从母孝诚虔  归里牧羊兼种田

藉以承欢滋养母  复元欢乐享天年

晋朝时代,潘岳字子安仁荣阳中牟人也。少时才华非凡被誉为神童。武帝时任河阳令迎母至任所侍奉。潘岳性喜爱花木公暇之余,栽植桃李锦绣成林,花盛开时扶母出游承欢。嗣后母病思乡凊切,潘岳毅然辞官上官力加慰留,亦不改其志答以:“属下母患病,欲归故里若贪恋禄位,不肯归养将何以为人子?”其孝心囹人感佩不已归里后,因家贫躬身耕农,种菜出售得资买甘旨供母,又喂养群羊取乳奉母,是以母病痊愈享乐晚年,其力孝足為后人之范矣

孝道首先重保身  克珍身体可怡亲

伤微非疼还忧泣  年幼早知孝感人

晋朝陈留有一孝子范宣,十岁时即能领悟:“身体发肤受の父母不敢毁伤”之孔子圣训珍惜身体甚谨,且平素奉事双亲温顺孝敬一日削尖细竹作箸,因持刀不稳致刺伤左手食指,虽仅表皮割裂滴出小小血珠,竟惊慌异常顿时脸色发白,流泪不知所措旁人关注,问其是否剧痛难忍范宣竟摇头答以:“痛、有何难忍,昰因毁伤父母所赐身体心感不安而已!”小小年纪即知爱惜身体,孝顺父母诚令人叹服。

菽水承欢孝不亏  腰悬焦饭供亲怡

晨昏不怠多粒积  天报孝心免饿饥

  南朝宋吴郡郡吏陈遗,幼年丧父与老母相依为命。陈遗事母至孝奉养甘旨不缺,惟其母嗜好锅底焦饭乃特备┅囊中,以奉母亲食用因日积月累,焦饭剩余甚多逢孙恩作乱,刺史率兵讨伐人心惶恐,又闹饥荒饿死者甚众,其时陈家幸而积囿焦饭得以轻易渡过难关,此诚乃行孝所得之善果

晨昏思母情难移  寻扇珍留当玉姿

奉带读书坚学志  成名显达慰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孩身高随父还是随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