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面试考生须知知铅山一中高二(1班)201430222考试分数

江西省德兴一中、横峰中学、铅山一中、弋阳一中四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 - 百度文库
江西省德兴一中、横峰中学、铅山一中、弋阳一中四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
德兴一中、横峰中学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 铅山一中、弋阳一中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有些地方把特有的传统文化活动与现代城市流行元素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体验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活动新的时代内涵。这表明
①文化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文化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2. 2009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选举活动,捐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把毕生精力倾注于保护滇池的“环保斗士”张正祥等人的事迹,感动着中国人民。感动就像传递在你我之间的火炬,感人肺腑,动人心魄。这项活动的开展
①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
②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 ③承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3.2010年2月,义乌贴吧网友“夏冰南子”写的生动感人、富有真情实意的诗歌《义乌欢迎你》,迅速在网民中流传,并在当天晚上被推为置顶帖。这说明
A.诗歌是最能引起网民共鸣的一种文化形式 B.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C.只要是诗歌就能打动网民的内心世界
D.只有网络传媒才能迅速传播优秀文化
4、有人认为:“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上述观点
A、否认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B、肯定了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C、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认为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5、日本漫画卡通相关产业在美国的市场规模越做越大,文化娱乐业的赢利早已超过汽车工业的赢利,这说明
A、先进、科学的文化对社会有促进作用
B、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6、2010年上海举行世博文化节。文化节期间,陆续举办文化广场活动、公园音乐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和书画展览世博论坛、残疾人艺术表演及世博项目体验活动等。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7、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往往不同,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泰国人会见客人行“合十礼”,拥抱是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材料说明了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
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8、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
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
B、人们的文化消费日益多样化,有多层次的需求
C、不同时期的历史时期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D、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
贡献者:5578842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解析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来源:学科网ZXXK]
D.江苏、华北平原、台湾
试题分析:
1.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之一,指的是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产生急剧大风、降温、霜冻、雨雪天气。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大范围的地区,西藏、云南等地区由于海拔高、纬度低等原因受寒潮影响较小,四川盆地由于山地阻挡等原因受寒潮影响较小,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气候。
2.下图中,哪种情况下夜晚气温最高&&&&&&&
试题分析:
白天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吸收增温;夜晚,云层多,大气吸收大量地面辐射释放的热量,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温度高。故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来源:学科网ZXXK]
3.下图为一地质构造图,若建设大型工程,应尽量避开
[来源:学.科.网]
A.甲&&&&&&&&
B.乙&&&&&&
C.丙&&&&&&&&
试题分析:
3.读图,甲乙丁为褶皱,丙为断层,断层处岩石破碎,地壳活跃,易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若建设大型工程,应尽量避开断层,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
4.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试题分析:
图示①表示岩层发生弯曲,为褶皱,属于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图示②表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的结果;图示③表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图示④表示岩层发生断裂、错位,为断层,属于内力作用而形成的。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
下图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41475"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Eip7Fzy6Xu7EJFUa76&690" WIDTH="367" HEIGHT="109"
ALT="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TITLE="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5.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9313;&#9314;&#9315;&#9312;
  B.&#9312;&#9314;&#9313;&#9315;
C.&#9312;&#9315;&#9313;&#9314;&&
D.&#9315;&#9312;&#9314;&#9313;
6.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改变&
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国家政策的改变
D.教育事业的发展
试题分析:
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开始,所以从&#9312;但&#9314;,然后出生率降低,然后从&#9313;到&#9315;。故B正确。
6.人类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人口增长模式从原始型到传统型再到现代型顺序转变。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不同步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及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读“2011年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人均农产品拥有量(单位:千克)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47183"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Eip7Fzy6Xu7F27JXdd&690" WIDTH="583" HEIGHT="175"
ALT="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TITLE="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7.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省区是
A.内蒙古、广西、新疆、西藏
&&&&&&&&&&&
B.新疆、广西、西藏、内蒙古
C.内蒙古、新疆、广西、西藏&&&&&&&&&&&
D.西藏、广 西、 新疆、内蒙古
8.下列关于丁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灌溉水不足,人均粮食较低&&&&&&&&&&&
B.草原广袤,人均肉类较高
C.水域面积狭小,人均水产品少&&&&&&&
&&D.乳畜业发达,人均牛奶较多
试题分析:
7、由统计表可知,甲、丙、丁地的人均牛奶拥有量较高,乙地牛奶拥有量较低,但人均水产品拥有量最高,可推知乙地是非牧区的广西,排除C;丁地人均水产品拥有量最低,内蒙古温带草原广阔,草质优良,畜牧业发达,人均拥有量较高,内蒙古比新疆、西藏地区耕地较多,人均粮食拥有量较高,对应甲,排除B、D;选A。
8、由上题可知丁省市西藏,西藏地区河湖众多,种植区灌溉水源充足,人均粮食较低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热量不足,故A错;西藏牧区高山草原广袤,畜牧业为主,人均肉类、人均牛奶量较高,B对、D错;西藏地区处高寒地区,水产品不易存活,且交通不发达,水产品新鲜度难以保证,故人均水产品少,C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农业。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
D.海陆分布
10.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10 &#8451;积温 &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
D.年降水量
试题分析:
9.本题考查等值线的有关知识。根据等值线“凸高则低,凸低则高”的原则,甲地区地处平原,因此其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较高,故选项C正确。
10.在东北地区,随纬度升高和地形变化,≥10&#8451;积温降低,其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此地区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量南北相差不大;年降水量大体为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与图中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规律不符。故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农业区位。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94874"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Eip7Fzy6Xu7F7O1a88&690" WIDTH="420" HEIGHT="162"
ALT="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TITLE="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
1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1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9312;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9313;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9314;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9315;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9312;&#9315;&&&&&
B.&#9312;&#9314;&&&&&
C.&#9313;&#9314;& &&&&D.&#9313;&#9315;
试题分析:
11.解答本题应提取题干中“相同降雨强度下”的信息,然后选择任意一栏做泥沙量的比较。如从泥沙量来看,选择第一栏比较:混交林地(0.1)<荒草地(4.7)<油松幼林地(18)<坡耕地(41.3)。故相同降雨强度下,流失泥沙量由小到大是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选D。
20.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混交林地泥沙量较小,油松幼林地(单一树种)泥沙量大,故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9312;正确;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9314;正确;开垦坡地泥沙量最大,不能有效改善当地生态.故&#9313;错。荒草地与油松幼林地相比,降雨强度相同条件下,荒草地泥沙量小,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不如退耕还草,故&#9315;错。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读“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的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99560"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Eip7Fzy6Xu7FadgC9a&690" WIDTH="413" HEIGHT="223"
ALT="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TITLE="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3.根据三条曲线的纬度差异可判断
A.南方能源结构优于北方&&&&
&&&&&&&&&&&
B.南方能源消费量小于北方
C.南方能源进口量大于北方&&&&&&&&&&&&&&
D.南方能源缺口量大于北方
14.三条曲线的时间变化说明了
.北方GDP总量呈下降趋势&&&&&&&&&&&&&&
B.北方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C.南方能源生产总量呈上升趋势&&&&&&&&&&
D.南方能源利用率呈下降趋势
试题分析:
13.读图可知,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在38°N附近,且向南移动。能源消费总量重心由36°N向南移动到34°N附近,GDP重心由34°N向南移动。根据生产和消费的纬度差异可知,南方能源缺口量大于北方,其余各项都无法判断。故选D。
14.从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都向低纬移动的趋势,可以得出南方能源生产总量在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余各项都无法判断。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
若下图所示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5.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城市的
&&&&&&&&&&&&&&&&&&&&&&&&&&&&&&&&&&&
&&&&&&&&&&&&&&&&&&&&&&&&&&&&&&&&&&&
16.沿图中EOF线所作地租水平曲线正确的是<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35204"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Eip7Fzy6Xu7FelCSfe&690" WIDTH="318" HEIGHT="235"
ALT="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TITLE="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答案】
试题分析:
15.本题考查城市的功能分区。住宅区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城市的M处分布在城市的外围,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的地方,所以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故选A。
16.影响地租有二个因素。一是距市中心距离;一是交通的通达性。O位于市中心,地租水平最高;O—E地租水平逐渐降低;O—F首先逐渐降低,经过图中河流时交通便捷,地租出现次高值。故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功能分区。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39484"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Eip7Fzy6Xu7FheZq40&690" WIDTH="227" HEIGHT="173"
ALT="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TITLE="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7.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生产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不会出现减少的趋势
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18.产品的生命周期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9312;该产业转移路径是丙国→乙国→甲国 &#9313;该产业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9314;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9315;该产业转移主要反映了资本转移
A.&#9312;&#9313;
&&&&&&&&&&&
B.&#9312;&#9314;&&&&&&&&
C.&#9313;&#9314;& &&&&&&&&&&&&&&
D.&#9313;&#9315;
试题分析:
17、由题干可知,该产品为电子产品,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所以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D正确;从该产品生产转移规律看,甲国发展水平最低,第二阶段该产品生产由丙国转移到乙国,说明丙国技术水平高A错;随着该产品生产的转移甲
国出口量今后会下降。C错。
18、由图可知,第一阶段丙国事出口产品,乙国、甲国进口产品,生产国在丙国。第二阶段乙国出口,甲国、丙国进口,生产地在乙国。同理第三阶段生产地在甲国,该产业转移路径是丙国→乙国→甲国,&#9312;对;产业转移受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影响,&#9313;错;经济全球化使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9314;对;该产业转移主要反映了技术转移,&#9315;错。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
&扬沙是春季时我国北方地区风力将地面沙子或尘土卷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读2011年4月28日至30日我国北方某次扬沙天气过程温度(&#8451;)、能见度(km)和风速(m/s)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19.&#9312;&#9313;&#9314;分别对应的是
A.能见度&
温度& 风速&&&&&&&&&&&&&&&&&&
B.能见度&
风速& 温度
能见度& 风速&&&&&&&&&&&&&&&&&&
D.温度& 风速& 能见度
20.属于扬沙天气的时段是
A.29日8:00至29日20:00&&&&&&&&&&&&
B.28日20:00至30日14:00
C.28日20:00至29日14:00&&&&&&&&&&&
D.29日14:00至30日8:00
试题分析:
19.一般来说,温度高,蒸发强,空气干燥,才有可能起沙;风力越强,对地表的吹拂越强,越容易起沙,则能见度就越低。据图分析可知:&#9312;数值总体较大,且变化较小,应该对应温度;总体上来看,随着风速的增大,能见度在下降,风速逐渐减小,能见度逐渐增大,所以&#9313;为风速,&#9314;为能见度,故本题选D。[来源:学科网ZXXK]
20.据题干可知:扬沙是春季时我国北方地区风力将地面沙子或尘土卷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据图可以看出: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的时间段为29日8:00至29日20:00,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沙尘暴的有关知识。
近日,有专家提出大胆建议:为避免数千年黄河泥沙淤积和长期人工填海导致渤海越变越小,甚至会最终消失的危险,让黄河改道“回家”入黄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81383"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Eip7Fzy6Xu7FnXaE78&690" WIDTH="307" HEIGHT="268"
ALT="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TITLE="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21.甲处形成地上河景观的最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冰川的搬运作用
C.流水的沉积作用&
&&&&&&&&&&&&&&&D.风力的堆积作用
22.让黄河改道,实际上是调节了水循环中的&&
A.蒸发环节&
&&&&&&&&&&&&&&&&&&&&&B.水汽输送环节
地表径流环节& &&&&&&&&&&&&&&&&&D.降水环节
23.查询、分析、处理黄河泥沙淤积的信息,可借助的地理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GDP
试题分析:
21.甲处位于黄河下游,地形平坦,流速降低,泥沙沉积量大,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这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故C正确。
22.让黄河改道,改变的是黄河的地表径流,实际上是调节了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故选C。[来源:Z_]
23.GIS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广泛应用于测绘、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故查询、分析、处理黄河泥沙淤积的信息,可借助的地理技术是GIS,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水循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下图为我国四条不同的能源进口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84906"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Eip7Fzy6Xu7FpQIy82&690" WIDTH="288" HEIGHT="247"
ALT="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TITLE="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24.单位能源单位距离运输费用最高的线路是(&&&
A.甲&&&&&&&&&&
C.丙&&&&&&&&&&
25.我国能源进口建设多条线路主要是为了(&&&
A.节省运输成本&&&&&&&&&&&&&&&&&&&&&
B.均衡国内能源进口
C.提升能源安全&&&&&&
&&&&&&&&&&&&&&D.降低能源进口消耗
试题分析:
24.据我国四条不同的能源进口路线图可知:甲为从中亚和俄罗斯通过管道运输石油和天然气;乙为用铁路从瓜达尔港将石油运至我国的喀什;丙为从皎漂通过管道将石油运输至我国的昆明;丁为用海运将波斯湾的石油运至我国的东部沿海,在这几条线路中,管道运输和海运运量大、运价低,铁路运输量相对较小,且运价高,故本题选B。
25.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能源资源已经远不能满足我国的需要,因此,我国逐渐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能源进口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一旦国际局势动荡就会对我国产生极大地影响,为了提升能源安全,我们应该多元化进口能源,不能仅仅依赖于某一个地区,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能源资源安全。
二、综合题(共50分)
(18分)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备受关注。村镇功能区的布局是人们当前考虑较多的一个问题。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2分)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6分)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2分),试分析其原因。(4分)
(1)南风(或偏南风、东南风)
(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2分)城市的边缘地区(2分)
(3)附近有丰富的铁矿(煤炭)资源;交通运输便利(铁路、河流);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居民区大气污染小。丰富的水源;城市外围,地价便宜,适合建大型工厂。(至少3点,每点两分)  
(4)D(2分) 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向,污染少;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每点两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图中工业区布局在北方合西方,所以该城市的主导方向为偏南风。
(2)根据图示分析,该城市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的边缘地区,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
(3)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建立钢铁厂的区位条件是:附近有丰富的铁矿(煤炭)资源;交通运输便利(铁路、河流);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对居民区大气污染少;丰富的水源;城市外围,地价便宜,适合大型工厂布局。
(4)根据图示,D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污染少;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适合建立高级住宅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与工业布局。
27.(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下表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58568"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Eip7Fzy6Xu7Fidr2e0&690" WIDTH="276" HEIGHT="267"
ALT="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TITLE="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52593"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Eip7Fzy6Xu7FAH5c7e&690" WIDTH="590" HEIGHT="179"
ALT="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TITLE="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填写序号)(3分)
&#9312;国际金融 &#9313;机械制造 &#9314;服装制造 
&#9315;石油化工&
&#9316;文化创意 &#9317;进出口贸易
(3)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哪些措施?(8分)
(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每点1分,共4分)
(2)&#9312; &#9316; &#9317;(每空1分,共3分)
(3)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答四点,每点两分,8分,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长三角和大西洋沿岸两大城市群,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1.5%,人口却占到8%—20%,人口密度都比较大,城市化水平在68%—90%,城市化水平都很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城市群分布区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高,都是该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都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上海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在区域中,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为了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应重点发展如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高级的服务产业,提升本地产业品位,加强本区域对外联系。
(3)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应注意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进一步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城市群区域内行政壁垒,努力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打造成一个合作共赢、相互补充、互通有无的、协作型的、完整体系的有机城市群整体,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提高整个城市群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知名度。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
28.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97783"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Eip7Fzy6XukwHPdr35&690" WIDTH="459" HEIGHT="334"
ALT="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TITLE="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材料一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1)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5分)
(2)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6分)
(1)位于30°N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答4点可得满分,少一点扣1分,5分)[来源:学,科,网]
(2)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丰富。(6分,每点两分)
(3)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6分,每点两分)
试题分析:
(1)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位于30゜N附近属亚热带),海陆位置(该省东北部且临海),经济位置(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来分析。
(2)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形(滨海平原,平坦广阔),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资源(海洋资源一般储存在海底大陆架上,需要大陆架广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需要航上交通,需有建港口的有利条件,因其海岸线曲折,多港湾。
(3)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交通、科技、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该区域为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海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经济发达,资金雄厚;高校和科研机构多,科技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等。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我的更多文章:
( 08:53:29)( 09:14:04)( 09:12:31)( 15:12:35)( 15:11:25)( 09:37:03)( 10:26:48)( 10:01:08)( 14:32:26)( 14:29:3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准考证考生须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