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了保持桌面整洁标语村庄的环境美好整洁做了哪些贡献?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您现在的位置: >
旧城村实现垃圾日产日清
  本报讯(记者李铎业宋礼春)日前,记者在澄江县右所镇看到,村庄道路干净,村容村貌整洁,就连垃圾池里都看不到垃圾。“我们的27名保洁员确保垃圾池随时干净,13个都实现了垃圾日清。”党总支委员张兰芬告诉记者。
  “我们13个的环境卫生都搞得很好,广大群众都有了爱护环境的意识。”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标梁介绍,自2014年全县城乡垃圾整治动员大会召开后,以此为契机展开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首先通过召开小组会议、播放广播、走村入户、张贴标语等方式,将环境整治宣传到户到人,动员村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然后建立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强化群众卫生保洁责任,积极动员群众自己动手对房前屋后堆放的建筑材料、杂物和柴草进行清理。同时,针对村内简易厕所杂乱无序问题,对每个厕所的建盖者给予一定补偿后实行统一拆除,并将腾出来的土地进行绿化。目前,共建了14个垃圾池、11个公厕,各的脏乱差现象都得到了改善。
  “除了开会外,每天都要骑着电动车跑遍13个,发现环境整治不到位的地方及时督促整改。”张兰芬说,为了保持村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聘请了27名责任心强的保洁员负责13个环境卫生的日常保洁工作,而她每天都要花近两个小时,对各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并督促保洁员做好自己的工作,引导群众改善自身居住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13个都实现了垃圾日清。村内积存、死角垃圾和村庄周边的污染物得到了有效清理,村庄道路两边乱堆乱放现象得到了治理,整治工作已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心中。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闻热词榜
数据加载中……
用的都是投资人的钱啊!
这里,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上海人,有来自国内各地的新上海人,有不远万...
今天,万众瞩目的上海迪士尼迎来“内测”。专业“凑热闹不嫌事大”的...
昨天是母亲节,在浦东川沙新镇牌楼村的家中,曹惠琴和小辰辰(化名)...
 “安全”二字对于汽车来说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安全性也是绝大多数...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解读安徽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
解读安徽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_18900字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挫折容忍力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姓名:宁雪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指导教师:花蓉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挫折容忍力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并考察家庭功能对挫折容忍力的预测力。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
写话作文要和学生的经历结合,不能限制死,每周要做到学习爱护图书的训练,要有可看见的引导,方法不能太单一,要在上课中不停的积累总结方法,解读文本的能力要提高,认识程度有深浅,一定要研读到位,可参与跨越式微博网站学习,还要多看书,提升内在气质,阅读《第5…
语数外 学 习 N o . 0 3 . 2 0 l 3 Y U S h u Wa i X u e X i 2 0 1 3年 第 3期 扣 主 题 造 亮 点 成 美 文 — —考 场 应 试 作 文 打造 浅析 冯 泽 兵 ( 重庆市丰都县第二 中学…
华汉旅:创新“安徽模式”,再造乡村奇迹 日14:29
——写在安徽美好乡村建设启动之际
30年前,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从安徽农村开始,它改变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史,纵观30年来,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2002年,十六大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让中国农村踏上了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进入了国家战略主导下的新阶段。2007年十七大又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进入纵深阶段。
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开始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规划工作作为先导性的基础工作和实验工作,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例如,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曾经参与过的云南省覆盖每个村寨的以“村镇上山、农民进城”为基本理念的村庄规划,重庆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北京市以旅游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等。2012年9月,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标志着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的安徽省掀起了全面建设安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为中国乡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即“安徽模式”,这具有历史性的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对新时期村庄建设规划工作的战略意义、安徽村庄规划工作的主要挑战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的重点解读等三个方面的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和理解安徽“美好乡村”建设的意义、挑战和战略,以便在具体的规划工作中提高认识,明晰思路,改进方法。
一、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看村庄建设规划的重要意义
从全局角度看,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展村庄建设规划,其更深层次的目的是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即土地问题、城镇化问题和农村发展问题。
第一,贯彻“严控建设用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方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土地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耕地问题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同时,我国又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耕地,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也需要调整一些耕地,耕地保护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
另一方面,在大力推进农村节约集约用地方面,村庄规划也肩负着重要使命。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量人口进城务工,农村建设用地的缩小、减少,是符合规律的,但是这些年出现的“双增加”问题,即农村建设用地在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也在增加,则表明土地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很大, 重新规划、重新利用刻不容缓。
村庄是乡村的基本单元,也是落实土地管理制度最为基础的层级,在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下,村庄建设规划将对土地进行进一步规划和整理,通过优化村庄空间布局、拆村并点、整治空心村、建设中心村等手段,有效落实集约农村建设用地,保护耕地的基本方针。这些基础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虽然具有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70-80%的城镇化率相比较,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效利用城镇化的潜力和空间,是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所在。
城乡发展一体化,其目标是城镇与乡村居民生活质量趋于一致,具有同等的生活待遇和发展机会,城镇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通过村庄建设规划,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促进农村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其产生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将向非农产业就业转化,加速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并逐步成为城镇常住人口,从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所以说,由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所产生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推进城镇化的直接导因和动力,村庄规划助力其发展。
第三, 推进兴业富民,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一体化战略,一部分农村人口通过城镇化予以实现,留在农村的另一部分人口就需要走兴业富民、安居乐业的乡村发展道路。村庄建设规划是一项系统、综合性的规划,既有对农村土地的整治,也有对村庄建设、环境整治的规划,更包含了兴业富民、管理创新等系列举措。通过村庄建设规划,对农村基础配套设施、生活环境、村容村貌等进行规划,能够起到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通过对村庄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的发展条件,突出专业化,立足比较优势,选择最适合当地发展、最能为群众所接受的产业进行规划引导,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优化升级;通过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壮大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通过乡村富裕逐步和城镇缩小差距,努力跨越城乡二元结构的剥离。
《华汉旅小结》:2008年起实施的《城乡规划法》,首次把村庄规划纳入整体规划的体系之中,这在当时被称作“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规划格局、进入城乡统筹规划管理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并强调:“村庄规划能够决定城镇化是否健康有序发展,决定在城镇化过程中,资源能否被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城乡空间能否合理分配等问题”。由此可见村庄规划在村庄发展和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二、安徽村庄规划的主要挑战
安徽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曾经引领了农村发展的潮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安徽理应再立潮头,探索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我们认为,安徽的美好乡村规划面临着土地、观念、发展不平衡等诸多挑战,认清现状,抓住核心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将为科学、顺利、快速地推进乡村建设工作提供保障。
第一,土地利用程度高,后备耕地资源少
安徽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非常高,达到90%以上,未利用土地面积小,后备土地资源缺乏。另一方面,安徽正在凭借自身优势,主动融入长三角,担负着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任,现代工业产业加快发展,发展用地非常紧张,耕地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对此,安徽正在走国有土地二次开发、盘活低效利用建设用地、集约和节约土地的新路子,即将开展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是安徽深入探索和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最佳契机,能否把握和解决土地问题,在此一举。
第二,空心村问题严重,土地整理难度大
“空心村”现象在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广泛存在,安徽就是典型代表之一。“空心村”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村庄缺乏规划和严格完善的宅基地管理制度,农民乱占、超占宅基地严重。第二,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进城务工造成了大量宅基地和农村房屋闲置。“空心村”不仅破坏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和谐,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很大困难,也极大浪费了农村土地资源。
村庄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空心村”进行土地整理,但在整理过程中必须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所谓的城市化,实质上处于一种准城市化状态,当城市生活条件发生变化,进城务工的人员可能一夜之间被迫返乡,情况发展逆转。
整理土地,整治“空心村”,必须明确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源和面临的情况,才能准确应对,科学规划。
第三,地区发展不平衡,模式探索任务重
由于安徽不同地区的地域特征、发展条件和动力来源各异,城镇化基础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
从地形上来说,有平原村庄、山区村庄等,各类村庄的用地条件、建筑形式与布局,甚至村民的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所以在村庄规划和建设中,人均用地指标、布局结构、公共设施配套、防洪防涝等都需要分别考虑,区别对待;同时,各村庄的经济实力、与城镇的空间距离也需要考虑在内。
村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必须考虑不同地区的地域特征,尊重当地的乡土文化,识别不同地域城乡关系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异,并根据各地不同特点选择不同发展路径,才能使规划真正符合村庄建设发展的实际。安徽地域广阔,情况复杂,不同的非农化实现形式反映在空间上就决定了不同的城镇化道路,所以说,探索适合的发展模式是一项艰巨任务。
第四,传统观念影响大,拆村并点落实难
安徽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古村落,部分村民受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邻里和睦关系及祖居保留、看风水建房等观念的影响,对拆村并点举措在短期内不能欣然接受。在拆村并点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受到来自村民方面的阻力,如由于新建房屋面积小于现有住房占地面积造成村民不愿聚集建房;由于外出劳作距离远使村民不愿搬迁;由于不了解相关法律政策,甚至提出“造新房、赎旧居”,一户享受两处宅基地等不符合法律政策的要求等。以上旧观念将直接制约中心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除以上问题外,安徽也存在诸如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或经商,留守人员难以胜任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设新农村缺少强有力的主体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困难,安徽省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本地现状,既高瞻远瞩、又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美好乡村建设文件,现对文件予以初步解读。
三、解读《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
《决定》以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理念为指导,既从全局和战略角度深入考虑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又结合安徽实际情况,创新方式、凸显特色地去解决问题,是一项指引安徽新农村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决定》的前沿思想和高瞻远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以民为本,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它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党的十七大曾把我国今后的文明发展阶段确定为生态文明阶段。
《决定》中首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等基本原则。这充分体现了这一行动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坚持“从人本角度出发”,把以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核心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科学地解决土地问题、实现有序城镇化和兴业富民。
《决定》以民生为本,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农民最关心、最需要的生活质量提高、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升等重大问题展开讨论。
《决定》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内涵,以生态文明为理念指导,通过走内涵型发展道路,去努力构建安徽农村健康有序的生态发展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坚持城乡一体,跳出“农村”发展“农村”
农村发展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多年经验表明,就农村谈农村、就农业谈农业难以解决农村根本问题,解决农村问题要靠加速工业化,靠城乡一体化,靠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决定》提出的“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等一系列举措,高度展现了安徽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视野,即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不止在农村,必须跳出“农村”看“农村”,根据农村发展基础不同,探索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并且同时依靠城市和农村、内部和外部的力量,共同完成农村改革发展的跨越之路。
《决定》从更高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把“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作为农村发展的推动力,这一战略将使安徽农村发展之路更加系统和可行。
第三,定位三“美”,软硬结合,立体构建美好生活
《决定》提出:“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总体实现以下目标:
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这三个“美”涵盖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或各方面的内容,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将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举措,确保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突显软件建设的重要性,形象生动,又切实可行。
第四,严控指标,改革体制,实施土地综合整治
根据发展现状和综合发展目标,科学制定科学完善的土地利用指标,并因地制宜地落实到每个地区每一类、每一个村庄的规划当中,确保总体控制、有据可依。《决定》做出了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总体部署,在指标的引导下,打出一套组合拳,确保为农业、城镇、工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留足空间。同时,《决定》倡导对土地利用制度进行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出尊重农民权益又符合发展要求的市场化的创新性路径。反映了安徽省委省政府既大胆创新,又谨慎务实,以民为本,面向未来的科学发展理念。
第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村一案,科学推进
《决定》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基本原则,针对各地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反映了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制定总体政策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历史、尊重现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因地制宜,差异化、精细化指导,避免一刀切、简单粗暴行政,让每个乡村都延续自己的生长脉络,在土地、产业、文化、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让新的乡村生活真正“美好”起来。
综上,华汉旅李亚丽院长表示,《决定》明确了美好乡村建设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通过这一重大的历史性、战略性举措,全面带动安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中国城乡经济发展再次贡献出安徽人的智慧,探索出载入史册的“安徽模式”,我们拭目以待!
(原标题:华汉旅:创新“安徽模式”,再造乡村奇迹)
省政府与住建部签署合作协议
推进安徽美好乡村建设
张宝顺、李斌会见姜伟新并出席签字仪式
时间: 8:38:40
稿源:安徽日报
7月26日上午,省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合肥签署共同推进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合作协议。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李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唐承沛及省政府秘书长韩先聪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签字仪式。副省长倪发科主持签字仪式。
签字仪式前,张宝顺、李斌亲切会见了姜伟新一行。张宝顺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姜伟新来皖表示欢迎,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长期以来给予安徽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情况。他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着力培育壮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力度逐渐加大,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全
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次部省合作协议的签署,是我们双方合作发展的重要成果,必将对安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特别是美好乡村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一步加大对安徽的支持力度,共同促进城乡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主动加强沟通衔接,认真落实协议事项,确保合作取得实效,不断开创我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姜伟新对省领导的会见表示感谢,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祝贺。他说,近年来,安徽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建筑节能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认真落实部省合作协议,共同促进安徽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努力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新的贡献。
姜伟新、李斌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安徽省城乡统筹发展、中心镇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等,在2016年年底前完成安徽省15000个美好乡村建设任务。协议还明确建立省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商机制。据悉,这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地方政府签署的首个共建美好乡村协议。
当日上午,在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和副省长倪发科的陪同下,姜伟新在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沈福村实地考察调研了美好乡村建设情况。(通讯员 宗禾 记者 吴量亮)
安徽:美好乡村建设的“综合试验”
11:36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乡村,是建设美好安徽的基石。而全省44个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像镶嵌在秀美江淮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综合试验”方式,为建设美好乡村探路。
2008年以来,安徽省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方式和管理机制,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平台,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在全省开展“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工作,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就业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管理方式转变,闯出了一条农业大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好乡村的成功之路。
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推进农业集约化生产,筑牢美好乡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初夏,绿意正浓。六安木南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内,3万亩小麦麦浪翻滚,麦香四溢,丰收在望。
在这里,基础设施体系完备,农业生产“风景独好”。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规模化经营、科技化种植、社会化服务联成一体。
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让种地变得简单起来。去年特大冬春连旱中,各地小麦生产大多受到影响。木南示范区农民司宏贵介绍:“这里的灌溉排涝沟渠设施齐全,大旱对小麦生长一点影响没有,周边地方的农民羡慕着呢。 ”
从淮北到江南,全省44个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首先通过扎实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根基。平畴沃野之间,一条条新修的水渠引来源头活水,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连通农田与城镇。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带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
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适度规模化经营铺平了道路。在庐江县郭河示范区,6纵13横规划高标准的基础设施贯穿其间,以致土地流转费用比示范区成立之前涨了近一倍。流转后的土地,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如濉溪百善示范区土地流转1.1万亩,300多台套大型农机具入驻,实行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与全县平均水平相比亩均节本增效300多元。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全省结合各地资源、产业和民风民俗,有效整合各类资源,通过科学规划,新建农民新村45处、8805套、131.3万平方米,配套建设39个农民广场、77个图书室、88个医务室等公共设施,搬进新居4919户,农民从分散的村落搬进集中的居民小区,过上了“城里”生活。
据了解,目前全省示范区耕地面积达150多万亩,通过企业流转、大户承包、合作社组织统一生产等流转土地30多万亩。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局局长王建培介绍:“示范区正努力由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大生产转变,成为现代农业的展示园区、新农村建设的,,窗口"、财政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田。 ”
以工业的理念办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夯实美好乡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一间敞亮的玻璃房内,专家通过大屏幕,可以看到全省几十个标准化基地的庄稼生长情况,并与当地农民、专家互动……这是合肥市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内的一个远程可视专家指挥系统,是一个具有互动交流功能的科技进村入户新手段。“田间苗情监测,音、像同步传输,全天候专家咨询服务和指挥调度,专家一对一讲解,甚至多方会诊,为农户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 ”该系统的建设者天禾种业总经理王实介绍。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采取政府引导、项目扶持、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扶持培育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企业,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全程服务。广西一家米浆加工企业看中庐江郭河示范区稻米之乡的资源优势,远道而来“安营扎寨”,年消化稻米6万吨,稻米增值3至5倍。企业负责人表示,示范区内土地配套设施好,社会化服务优,当地的“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全程托管、承包服务等,每年开展机械化耕作和植保统防统治5万多亩,亩均可以节省成本20%。
建设美好乡村,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产业支撑。龙头企业在整个农业产业化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南陵大浦示范区引进芜湖东源新农村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围绕优质米、食用菌等优势产业,建设技术研发中心、
特色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构建研发-试种-规模经营-精深加工-市场销售全程式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据统计,目前全省示范区共引进185家龙头企业,建立106个专业合作社,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基地,开展农副产品种植养殖、深加工和销售产业化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集中财力办大事,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强化美好乡村建设的制度保障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好乡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怎么用、谁来管?都是摆在示范区建设面前的重要课题。
“支渠的两面护坡是农发资金修建的,渠底则是发改委和水利部门资金修建的。”5月25日,在木南示范区内的支渠边,金安区示范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国如诠释了整合财政资金发挥的放大效应。目前该示范区共整合各种涉农资金1.7亿元,吸引社会投资3.2亿元,让各类资金投得准、用得好、管得住。
“三农”资金每年投入大,但在很多地方效率较低,这与支农资金小而散、渠道多等有关。因此,省财政厅积极协调资金整合,坚持以农发资金为平台,积极整合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复垦、村村通及小农水建设资金,先后整合各类财政性资金实施项目121个,集中财力办大事,使示范区成为项目统筹安排、资金协调投入、效益集中展示的基础平台。
农业综合开发,让农民的钱包越来越鼓。木南示范区农民管厚国算了一笔账:他家四口人,约8亩地,以前自耕自种,起早贪黑,一年下来挣不到钱。2009年将土地以每亩600多元流转给企业,自己在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月收入2300元,还有国家各种涉农补贴,“算下来,一年能挣好几万元,这在以前不敢想啊。”农民变身产业工人,实现了农民就业方式转变。木南示范区内天业、茂源两家粮食企业流转土地3万多亩,返聘400位农民,直接增加农民年收入400万元。
“统筹城乡发展仅靠增加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必须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向新农村建设集聚,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安徽财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应当说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这样认为。截至目前全省示范区集中农发资金20亿元,整合涉农资金30亿元,撬动社会资金144亿元,示范和辐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聚合和杠杆效应集中显现。
解读安徽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
08:36 来源:中安在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建设美好乡村的重大决策。日前,《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
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下发,明确了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安徽日报特推出专版予以解读。
《决定》出台意义重大——
推进“三化同步”造福千万农民
【背景】9月13日至14日,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召开。会议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总结近年来全省新农村建设成绩,深入分析形势,动员全省上下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加快美好安徽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问:我省当前为何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美好乡村建设?
答:省委、省政府作出这一重大决策,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对于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同步”的战略举措。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省,如何走出一条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环境和生态为代价,具有安徽特色的“三化”同步发展道路,是事关我省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这是创造性落实中央部署、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有力抓手。总体上看,我省农村建设尚处于由点上探索向面上推进的阶段,迫切需要针对突出问题,结合新形势,
在更高层面上谋划新举措。这是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任务。农业比重高,农村人口多,城乡差距大,这是我省基本省情,要实现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美好安徽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建设美好乡村对于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同时也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造福千万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
当前,建设美好乡村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条件具备。一是投入有保障。随着我省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明显增强。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日益多元,财政实行以奖代补的专项资金、各部门投向农村的项目资金、农民群众自筹资金、金融资本和社会各方的投入等都呈增长态势。二是各方有动力。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对开展美好乡村建设的认识比较统一,积极性较高。三是工作有基础。新农村建设6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省直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深入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清洁工程,及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美好乡村建设打下了较好基础。
实施“着力点”在哪儿——
强化资源整合 提升建设水平
【背景】2005年中央作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省上下坚持示范引导,大胆探索实践,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呈现出重要的阶段性特征。
问:近年来,全省各地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哪些有待提升的地方?
答: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启动新农村建设以来,全省上下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大力推进以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村镇、树立新风尚、形成新机制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从2005年的521亿斤提高到2011年的627亿斤,连续6年增产。农民生活水平显
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4.9%,居全国第1位。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成整治面积312.2万亩,新增耕地15.7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50万亩。和谐文明新风广泛传播,农村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管理模式不断创新。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发展仍相对落后,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呈现加快转型升级的趋势,但产业支撑不强的问题仍突出。农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村庄建设呈现多元化推进趋势,但总体上仍处在点上探索的阶段,村庄整体面貌还没有大的改观。乡村规划意识不断增强,城乡规划呈现一体化趋势,但农村建设仍然散乱,规划滞后,村庄建设缺乏特色。农村环境整治得到重视,呈现加快推进的趋势,但脏乱差现象仍然普遍,同时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呈不断恶化趋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速推进,呈现资源要素向农村覆盖的趋势,但投入和整合的力度仍然不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欠账多。
经过6年多的努力,我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处于由点上探索向面上推进的阶段,但建设任务艰巨繁重,迫切需要结合新的形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更高层面上谋划新的举措,着力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建设路径”怎么走——
找准突破重点 实施“五大工程”
【背景】《决定》中指出,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要求,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问:建设美好乡村任务繁重,如何在统筹推进中找准重点予以突破?
答:主要是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实施村庄建设工程。主要包括修编村庄布点规划、重点建设中心村两部分内容。要按照全域理念,着眼长远发展,修编完善村庄布点规划,科学确定中心村和需要保留的自然村,每个行政村原则上规划建设1个中心村。要把中心村规划作为龙头工程,着力引导人口集聚。必须把中心村规划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中心村建设上,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
二是实施环境整治工程。环境整治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能在全省面上较快推开,应以此为突破口,带动美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主要包括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等。优美的环境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最直观体现。当前我省农村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农村垃圾污水问题,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
三是实施兴业富民工程。建设美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通过乡村产业的不断壮大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突出专业化,立足比较优势,选择最适合本地发展、最能为群众所接受的产业,给予重点扶持,精心培植,逐步形成“专而精、专而强”的发展格局。要突出规模化,突出品牌化。
四是实施土地整治工程。这是目前各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建成更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五是实施管理创新工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村庄撤并和新建步伐加快,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架构亟待探索和完善。结合文化强省建设,把乡村特色文化传承保护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美好乡村”是啥样——
构建“三宜”家园 奔向富裕文明
【背景】《决定》中提出,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问: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和思路是什么?怎样准确把握其总体要求?
答:《决定》的起草过程中,牢牢把握了两大趋势,一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深入实施,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这是建设美好乡村的重大机遇;二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在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对传统农村社会结构、农村人口变动带来巨大影响,这是美好乡村规划建设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文件为此提出了23条具体措施。
其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同步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决定》确定了主要目标,从2013年开始,每年重点培育建设1500个左右中心村,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周期2年;每年治理改造10000个左右自然村,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建设周期1年。到2016年,力争全省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省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总体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发展目标。
美好乡村建设必须把握方向,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坚持原则,扎扎实实地推进。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实现近期任务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农村建设规划意识较弱,迫切需要全面提升规划水平。三是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城市文明与乡村特色相结合。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实现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保障措施有哪些——
坚持“举省体制”形成强大合力
【背景】《决定》指出,大力整合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农村综合开发、危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等相关涉农项目资金,集中建设中心村,兼顾治理自然村。
问: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省从哪些方面确保相关政策和措施取得实效?
答:首先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上下联动的责任机制很有必要。美好乡村建设点多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坚持举省体制,强化组织领导,持续强力推进。
其次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元支撑的投入机制。美好乡村建设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和普惠性,要加快构建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投入体系。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从2013年起连续五年,每年省级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提高到10亿元,各地也要相应增加专项资金投入,主要用于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治理。要加强项目和资金整合,以县为主,将各级各相关部门的涉农资金,在不改变用途和管理要求的前提下,集中捆绑使用,集中财力为农民办实事。
三要切实推进相关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在农村改革上取得新突破。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根据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四要夯实基层基础,建立依靠群众的动力机制。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建功立业。农民是美好乡村建设的主体。要始终把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切实做到让农民做主,依靠农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要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规划编制和项目实施都要实行“阳光操作”。
怎样举全省之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我省一些专家纷纷建言:
富民走新路
省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聂苏说:
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兴业富民要有新思路。
要大力提升统一经营水平,鼓励农民加强协作与联合。兴农业须兴合作社,各中心村都要广泛动员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凡是有条件的中心村,都应该把本村的农业生产经营纳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范围之内。
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政府强农政策对商业型农户、职业农民应给予更多倾斜,同时构建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市场,使土地向生产效率最高的人群流转。要扩大农民在农业中的工资性就业机会。进一步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要想办法帮助农民盘活资产,兴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让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重建集体经济组织,大兴集体产业,推动集体“三资”进入市场开发轨道。省里重点培育的中心村,建设周期为2年。要使培育成果保持长期有效,非得重建集体经济不行。应当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有效实现形式,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收入。
规划是龙头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宋直刚说:
我省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一大特色是强调规划的引领作用,当前首先要做好两个规划:一是村庄布点规划修编工作。按照省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三个层次,构建布局合理的镇村体系;要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风貌特色等;选好中心村,优先考虑乡镇政府驻地村(含撤并乡镇)、特色产业村、交通干道沿线村、重点景区周边村、历史文化名村等。二是中心村建设规划,即每年完成1500个中心村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充分考虑人口变动、产业发展等因素,利用原有的道路、绿化、水系等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布局,统筹安排农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垃圾污水治理、沟塘水系疏浚、绿化等环境整治项目。要注意保护传统建筑,尊重乡风民俗,体现文化特色。
安徽: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在芜湖市召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来源:安徽日报
9月13日至14日,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在芜湖市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总结近年来全省新农村建设成绩,学习交流经验,深入分析形势,动员全省上下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加快美好安徽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9月14日,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在芜湖市召开。徐国康、李博摄
9月13日,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南陵县大浦新农村试验区考察。徐国康摄
9月13日,省长李斌、省委副书记孙金龙在当涂县姑孰镇连千村圣家庄自然村
了解农村污水整治工作。李博摄
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李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孙金龙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省领导詹夏来、唐承沛、吴存荣、沈卫国、倪发科、王鹤龄、周俊,以及省政府秘书长韩先聪出席会议。
张宝顺在讲话中指出,2005年中央作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省上下按照中央要求,坚持示范引导,大胆探索实践,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安徽省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建设美好乡村的重大决策,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同步”的战略举措,是创造性落实中央部署、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有力抓手,是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造福千万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美好乡村的重大意义,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实现全省乡村总体面貌的根本改观。
张宝顺强调,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握方向,明确任务,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大力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到2016年,力争全省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省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努力将安徽省广大乡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张宝顺强调,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起来,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发挥农民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要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美好乡村建设各项规划,切实维护规划权威性,提高规划执行力,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三要坚持生态优先,突出乡村特色,体现田园风貌,注重文化传承,把乡村真正建设成为与城市长期共存、功能与特色互补的美好家园。四要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在建设模式上不搞一刀切,在工作进度上不搞齐步走,在政策支持上不搞平均主义,使美好乡村建设真正符合城乡发展趋势,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符合群众发展需求。
张宝顺强调,要在统筹谋划、全面推进的基础上突出建设重点,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一要把中心村规划建设作为龙头工程,科学确定中心村数量和人口规模,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二要把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展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垃圾污水处理、安全饮水、卫生改厕、
村组道路硬化、河塘沟渠清淤等工作,着力建设生态家园。三要把兴业富民作为根本目的,着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努力形成“村美人富”的良好局面。四要把管理创新作为基本保障,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妥善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培育乡村文明新风,使美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张宝顺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把美好乡村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方案、量化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贯彻落实,努力形成美好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共建,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美好乡村建设,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公共建设模式,为美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动力。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以基层组织建设年和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建功立业,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让农民群众满意的工作业绩。
李斌在讲话中指出,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全省上下大力推进以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村镇、树立新风尚、形成新机制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社会管理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总体看农村发展还相对滞后。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对新农村建设和“三化同步”理念、内容及水平的全面提升,是科学发展观在江淮大地的积极探索和具体实践,是在新的起点上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基础性工程。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从打造“三个强省”、建设
美好安徽的大局出发,动员全省各方面力量,将广大乡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家园。
李斌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在统筹推进中重点突破,在通盘谋划中狠抓落实。要抢抓国家增加农业基础投入的机遇,抓好水、电、路、气、房、通信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关键问题,加快农村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条件,努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要从治脏、治乱、治差入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建设村容整洁、环境清新、秩序井然的新农村。要抓住兴业富民这个中心,突出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选择适合乡村发展的产业,重点扶持,精心培植,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档次,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和特色村。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要着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重视文化传承和移风易俗,拓展城乡同创共建和乡村志愿服务,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
李斌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美好乡村的重大战略意义,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指导和协调,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争取信贷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构建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投入体系。要广泛宣传美好乡村建设是为农民造福的大事好事,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考核重点,分类设置指标,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在全省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孙金龙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的坚强决心,在安徽农村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各地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要深入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做到系统推进、形成合力,真正把美好乡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精心组织实施,加快建立以县为主的工作格局,科学编制规划,算清成本投入,创新操作理念和操作办法,健全公共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美好乡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为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省财政厅等4个省直部门和肥西县等6个县(市、区)作了交流发言,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马鞍山市、芜湖市美好乡村建设现场,观看了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宣传片。省委、省政府有关副秘书长,各市、县(市、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省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通讯员 郑言 记者 吴林红 胡旭)
合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学习贯彻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精神
创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为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新贡献
稿源: 中安在线
据江淮晨报报道,昨天下午,合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精神,紧密结合实际,研究贯彻落实工作。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主持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并讲话。他强调,合肥作为省会城市,要带头认真学习贯彻全省美好乡
村建设动员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举市而为、全民动员,创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为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李斌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副书记孙金龙的总结讲话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在安徽农村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省委省政府召开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适时作出建设美好乡村的重大决策,这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对于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市上下要把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定不移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会议指出,要在认真学习领会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按照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皖发〔2012〕18号)和省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年)的通知》(皖政〔2012〕97号)精神,全面把握部署要求;要深入研究《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50例》,并总结合肥市的成功做法,注重借鉴经验、搞好推广运用、相互取长补短;要紧密结合合肥实际,在统筹推进中重点突破,在通盘谋划中狠抓落实。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规划引领,强调生态优先,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优势,起到省会城市带头作用,彰显省会城市鲜明特点,不断增创省会农村发展新优势。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紧密结合、近期任务与长远目标科学统筹、城市文明与乡村特色完美融合、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有机统一。要在过去的良好基础上,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立以县为主的工作格局,迅速完善规划,制定分年实施计划,落实资金筹措等各项措施,并落实好相关准备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一揽子研究,尽快付诸行动、见诸工作,抓紧起步、抓好开局。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以基层组织建设年和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建功立业,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让农民群众满意的工作业绩。(宗和)
华汉旅:创新“安徽模式”,再造乡村奇迹 日14:29 东方今报 ——写在安徽美好乡村建设启动之际30年前,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从安徽农村开始,它改变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史,纵观30年来,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始终占有重…
市委书记讲党课,农民兄弟都称好 在党的90周岁生日来临之际,虎林市宝东镇太兴村活动室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有60多名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在授课现场,听取了市委书记杜吉君关于《提高村干部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党课讲座。全市其他95个乡村远程教…
桃园小学安全教育承诺书为了加强和规范接送学生工作管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加强学生食品安全、防滑冰溺水、防火、安全用电等,保证学生人身安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安全管理规定,学校特与学生、学生家长签订以下安全协议:1.在上学或放学回家时,禁止搭乘“三无…
魏伟胜,男,1962年生,广东人,民盟成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反应器设计开发,清洁油品生产、天然气转化。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1986年~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实习研究员…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持桌面整洁标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