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说文解字》等书籍解说侯的意思和文化提升女人内涵的书籍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说文解字》和汉字文化.pdf10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复砖 -i知专%k J 三仆坼 内
、\, 、7中华先民从茫茫苍苍的遥远古代,历经艰难的跋涉,一步一个脚印,走出
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步履,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回顾研究中
国古代的文化,对于深刻地认识过去,明智地面对现实,清醒地展望未来,无
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有力的载体,在其形成和发
展的旅途中真实地记录了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 实践表明,从某些汉字的分析考察中来认识古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包括物
质的或者制度的文化面貌,是切实可行的。然而,从汉字系统的整体着跟,对
汉字结构特征的文化意义,特别是文化心理结构的认识,尚有待发掘。而在我
们看来,这也是汉字文化研究的根本基础。 7 本文选取承先秦古文字之绪,完成汉字建构主体工程的秦汉系统的篆文为
切入口,即以《说文》所收录的汉字为基本对象,遵循观察、描写和解释充分
的语言研究原则,以传统的语文学和现代语言学相结合,以汉字与文化交互启
发,相互印证,分析汉字结构所体现的文化意义,并置之于历时的系统中,与
殷、周文字进行动态地比较考察,在纵横不同的层面上,对汉字结构所蕴含的
文化精神进行了立体性的发掘与探索。
~一,,全文首列绪论,后缀结束语,主体正论计有五个部分。 L一、汉字与意象思维 1.阐述作为汉字学概念的“象”以及思维过程中的意象,认为汉字是一种
意象符号。 2.在解说文、字、形位及形素概念的基础上,对单体文取象赋形、取象比
事的表现方式及其意象思维特征进行描述分析。 3.综合考察复体字的表现方式。首先,无“声”的复体字 会意字 在表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说文解字》言部字研究研究,说文,部字,说文言部字,说文解字,字研究,部字研究,说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说文解字》言部字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弟子规》与儒家伦理&&试卷
《弟子规》与儒家伦理
(上)&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分数]:97分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2F世纪以后,我们开始重建中国人的伦理道德。
2、传统伦理是现代中国核心价值建设的源头活水。
3、《弟子规》是一本只有一千来字的小册子,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思想,都包含在《弟子规》中,它们有明确的行为规范。
4、“有余力,则学文。”这里的“文”仅指文化知识或文献典籍。
5、子曰:“弟子入则弟,出则孝。”
6、秦代以孝治天下,举孝廉。
7、“晨则省,昏则定。”是指子女要早起晚睡。
8、“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指子女在外做事有规律、合规矩,不随意改变,以免父母担忧。
9、《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10、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11、《吾人最后之觉悟》一书的作者是( )。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2F49年以后,我国建立了以( )为核心的道德体系。
13、《弟子规》是继( )之后,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又一重要读本。
&《三字经》
14、《弟子规》的作者是( )。
15、“首孝悌,次谨信。”这里的“悌”是指( )。
&弟弟服从兄长
&子女服从父母
16、子曰:“()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7、兄道友,弟道恭;兄弟( ),孝在中。
18、“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出自( )。
&《弟子规》
&《三字经》
19、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人。
20、《弟子规》是在( )产生的。
21、学习《弟子规》的宗旨是要人懂得( )。
22、《弟子规》共分( )部分。
23、《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 )学派的中心思想。
2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三国里的()为了教育其子而说的做人准则。
25、“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中的“业”在句中的意思是指()。
&从事的事情
26、《弟子规》中有讲到丧三年,这个三年指的是现在的( )。
27、和谐社会的构想根植于( )的精华和传统。
28、()是儒学的核心思想。
29、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 )。
30、进必趋,退必迟,( ),视勿移。
31、下列属于儒家经典的有( )。
32、父母固执,不听我们的劝告,我们应( )。
33、下列属于《弟子规》的开篇总序的有( )。
34、《弟子规》宣扬的核心思想是( )。
35、叙述《弟子规》中孝敬父母应做到( )。
36、除了“仁”和“礼”,孔子还注重“( )”和“( )”的结合。
37、下列属于儒家的代表性典籍的有( )。
38、()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39、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 )的文化精神。
40、只有把()做好了,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保持社会和谐。
&实现社会公平
&善于协调矛盾
《弟子规》与儒家伦理
(下)&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分数]:100分
1、《三字经》里的“信”主要是指诚信和信任两部分。
2、古人的眼里,诚和信、信和诚是一回事。
3、儒家的爱一般被人们说成是差等之爱,最为典型的是费孝通先生所概括的差序格局。
4、“天同覆,地同载。”以上两句指地球是圆的。
5、“人所重,非貌高。”此处“貌高”
指外表高大威严,仪表堂堂,好像正人君子。
6、天道之重要之处就在我们的心中,所谓道的主体就是人性。
7、对于别人的缺点到处散布,可以被认为是不怀好意的。但是对于别人的缺点不加指出,则是一种乡愿。
8、我们要从小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或者说与人交往的习惯,即“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9、儒家比较愿意区分君子和小人。
10、《论语》里面经常能看到君子和小人对举的例子。
11、“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出自《弟子规》的( )部分。
12、“信,诚也。诚,信也。”这是( )对“信”的解释。
&《说文解字》
13、“诚,真实无妄。”这是( )对“信”的解释。
&《说文解字》
14、在《弟子规》()部分中,核心的目的在于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内心健康,充满自信的人。
15、《乡土中国》一书的作者是( )。
16、“人所能,勿轻訾。”这里“訾”的意思是( )。
17、()是指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18、“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中的“进”是指( )。
19、仁爱的核心是( )。
20、()是家庭得以成立的基础。
21、道德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是( )问题。
22、儒家的()是整体性的大生命观,宇宙是一个超型大生命,人是宇宙的产物。
23、为了使仁爱的精神落实到人际关系上,必须实行( )。
24、“德有伤,贻亲羞。”解释为( )。
&品德上有缺欠,会让自己感到羞愧
&父母的品德上有缺欠,会感到羞愧
&在德行上有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羞愧
&父母的品德上有缺欠,会使自己感到羞愧
25、唯有(),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没有怨言。
26、人有短,(),人有私,切莫说。
27、()曾说:“物种以竞争为目的。人类以互助合作为目的。”
28、泛爱万物,树立( )的宇宙观。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思潮的( )。
30、()是形成国家的核心要素,它是维系国家的精神纽带,它是支撑国家的文化支柱。
&核心价值观
31、孔子认为“益者三友”是指( )。
32、孔子认为“损者三友”是指( )。
33、如果不让别人烦感和讨厌,就必须( ),切戒之。
34、《四书》是指( )。
35、儒家的道德论,包括( )。
&以诚直为灵魂
&以仁义为基础
&以忠孝为主德
&以廉耻为底线
36、所谓“正直”就是( ),这是官德的基本要求。
&不徇私枉法
37、凡事皆要(),则政治文明会有较快的进步。
38、《弟子规》中讲到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即( )。
3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应《弟子规》中的原文是( )。
&不亲仁,无限害
&同是人,类不齐
&流俗众,仁者希
&小人进,百事坏
40、建设()的太平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经典文化与21世纪人类文明
<img STYLE="pADDinG-BoTToM: 0 LisT-sTYLe-TYpe: MArGin: -4 pADDinG-LeFT: 0 pADDinG-riGHT: 0 pADDinG-Top: 0px"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edias/249.jpeg@660x440"
ALT="《弟子规》与儒家伦理&&试卷"
TITLE="《弟子规》与儒家伦理&&试卷" />
林安梧&(作者供图/图)
包括《弟子规》等蒙学教材与儒释道经典在内,中国传统文化很可能在全国范围内重进课堂。师资匮乏、教材匮乏、教法单一……怎么破?更根本的问题是,百余年来,对传统文化的争议至今未歇。中华经典为什么要进校园?怎么判断经典文化对孩子的成长与21世纪文明的影响?
日,在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亲近母语研究院”在南京举办了“首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我们选刊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所长、元亨书院院长林安梧教授的现场演讲,供读者参考。
中华的经典文化,跟21世纪的人类文明关联在一起。过去三四百年,整个人类都在追逐现代化,21世纪跟17-20世纪不同。尽管现代化在华人地区并未完成,但对现代化之后交织而成的新世界,人类已经从20世纪中叶开始反省其中的问题,比如对生态等造成的严重破坏。中国人作为世界公民的一部分,要参与人类文明,必然要担负起责任。“培养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这个概念非常恰当,多元开放。
认为文化不行是方法论的谬误
在整个华夏文化传统里,《论语》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部书是孔老夫子跟弟子及当世人交谈的记录。我曾写过“《〈论语〉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一文,认为《论语》作为一本“交谈性的经典”,跟一神论的“启示性经典”不同的是,强调人在天地之中,以其道德而参赞企慕于道,人与人、人与上苍、人与内在灵明、人跟动植物等整个存在的世界有其关联互动。其重点在人的内在德性践履,由此尽己而知人、尽物而知天。这个时代还需要读《论语》吗?当然。这一百年,是一个“胡适之”年代,不知道往哪边去。我们现在慢慢知道往哪边去了。
整个人类文明中,最具天地意识的是咱们,最具有历史意识的也是咱们。很独特,我们把大自然跟人文联系结合在一块,从不割裂。但一百多年来的教育、学术各方面,我们是以西方启蒙以来的发展作核心。
西方启蒙以走出神的殿堂,进到人的世界,作为整个思想坐标的起点。知识就是力量,是功利追求的一种动能。中华民族不是这样,是合天地人我万物为一。
打个比喻。筷子是非常糟糕的叉子,努力把筷子削尖了插,错了,筷子是用来夹的。一百多年来,就因为这样误解着传统,把很多东西上纲上线,错误地理解自己,没有文化多元性的概念。多元才能够谈一统,才真正能互动融通,调节才能够存在。现代化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都整到一元上来。这并不意味着就不用叉子,我使用筷子也使用叉子。美国也是这样,有其他族群,日本人、台湾人、澳门人、大陆人,他要尊重这种多元。
但我不同意说西方哲学是知识的,中国哲学是体验的、没有知识性。我们的知识构成方式跟西方知识构成方式有不同。中国乐器一样可以演奏贝多芬,有可以融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内涵。
叉子是主体强烈侵入客体,控制客体。筷子是主体通过一个中间者连接客体,构成整体,达到均衡和谐才能举起客体。你可以了解,叉子有什么优点,筷子有什么优点,各自有什么缺点。
我认为,一切以叉子为主导餐具的传统,很难远离以主摄客,很难远离霸权思考。西方现代性最重要传统后头是一神论的宗教传统,以及以人的权利为核心的政治社会共同体构造的传统。希伯来宗教、古希腊以来的传统,构成的古西方文明,有独到之处,也有限制。
我们讲天人物我人己通而为一,有独到处,同时也有限制。就语言文字来讲,我们跟西方的表达不同。罗素到中国来,发觉中国语言这么美妙,没有阴性阳性,没有时态的限制。这么简单,为什么不会搞错?我们是图象性的符号,来表象语义,与西方以符号获取语音,来把握意义,有很大不同。
民国初年居然有一批人要把汉字彻底废掉,用拼音文字取代美妙的汉字。一直到1970年代,台湾大学某位教授还提出一定要废除汉字,说用罗马字有助于输入法,有助于电脑与网络的发达。但汉字输入法就已彻底解除了这个问题。
技术发展过程中,我们往往没想怎么去克服困难,就认为是文化不行,这毫无道理,犯了方法论上的谬误。认为只有一神论文明、原罪论文明,才能有民主法治,这种论点到现在居然还在华人世界传播。实在荒谬。
如果读过洛克的《政府论》,请问洛克是性善论者还是性恶论者?霍布斯讲人性如豺狼,请问他是君主专制的拥护者,还是现代民主的拥护者?人性的善跟恶,跟民主法治并没多少关系,不能扩大论述。
人权与人伦并不矛盾
谈继承文化传统,读书要够广,思考要够深,用功要真的深厚才行。父亲如果偷了羊了,孔子说,我乡邻里正直的人不会去告发,会告诉父亲说不该偷这个羊,我们把羊送回去。如果羊肉吃掉了,买一头羊过去,买不到,想办法跟所有者说,总可以解决。如果实施连坐法,不告发全家都会受罪,这可能会告发。
开学时,你的学生张三偷了李四一百块钱人民币,请问,你会把他告发到少年法院去吗?调查清楚后,要张三写一个悔过书,道歉,还钱,郑重起见,把家长找来告诉他管教好,了事。这是教育的原则。《论语》中“父为子隐”那一段,应作如是解。
人权跟人伦并不违背,如果只有人权没有人伦,这个人权必然是斗争的。我们通过学习,知道天地人我万物的关联,知道生命的源头来自祖先,来自天地。我们上面有前辈、有圣贤,生命有一种回到根源的喜悦,学而时习之。学则效法,学则觉也,这样的觉醒,让我们不只是一个自然生命,而是一个自觉的生命,所以不亦乐乎。
君子这个概念,原先也是居上位者为君子,孔老夫子做了一个革命性的转换,君子不只是居上位者,而是有德行者,人格自我完善者。人不知而不愠。职务有高低,人格有品级,职务低者人格也可能更高。
台湾的“立法委员”整天吵,但在台东市有个卖菜的老太太陈树菊女士,她把自己挣的钱捐给了很多贫困的人,几百万。我看她的人格远高于多数立法委员。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格完善,而人格最重要在人伦,人伦又是放在天地人我万物之间展开的。
人伦不是法权的概念,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爱和网络。弟子无规,所以需要《弟子规》,弟子有规,可能又觉得《弟子规》规过头了。国家昏乱有忠臣,六亲不和有孝慈。老子一直从反方来想问题,这是一种否定性的思考,极有启发性。你觉得你家太小,道家会说你家的东西太多。这一种思考方式,教育中当然要传达出来。
就儒家而言,文天祥难道不知道大宋气数已尽吗?他为什么要坚持。这就是花果飘零下的灵根自植。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错了,崖山之后,中国会继续复兴,中华民族最艰苦时,有多少仁人志士仍然坚持……
我们要慢慢生长,从一阳来复到三阳开泰。读中国古典,经史子集,了解中国历史,要有一个总体的厚度,真正的高度。
多种宗教与文化的融合
有人认为,这些东西未免太高调,太理想化了。不,它们在民间生长着,又显得很平常。君子不是前呼后拥的,平平常常,做其所当做,为其所当行。居陋巷,也能安贫乐道。真正的经典所在,在这儿。
为什么《史记·世家》会强调泰伯?没有泰伯就不会有周朝,不会有周文化。依周朝制度,王位是传给嫡长子,周国慢慢兴盛,依照立长的传统,会把位置传给老大泰伯,但泰伯邀请了老二仲雍避位,去江南创建了吴国。周的王位就传给了老三季历,再传给姬昌,就是文王,到了武王,才有伐纣。建立周王朝。这对中国民族非常重要。
这些东西从哪里生长?从家庭人伦长出孝悌仁义。中国文明最注重家庭教育。孔老夫子是人类文明最早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提倡者。孔老夫子的六艺之教,“礼乐射御书数”,“礼”说的是分寸节度,乐说的是和合同一,射是指向对象的确定,御是主体的掌握,书是典籍的教养、数是逻辑的思辩,这是全人教育,是回到总体的根源性的教育。
我们这一代人年纪稍大了,有人绝对不用手机、不写邮件,我一定会用,方便。但我要用书信的写法,有些东西要保住。人类求方便过头,常道守不住。道家告诉你,常道守住了,不要上纲成一个不可逾越的教条,会违反人性与自然,所以道家对儒家有一个反思。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学习地的具体生长,地朝向天,天有日月星,代表高明而普遍。但把理想太上纲,会出问题。回到道,道是总体,引发自发和谐的动能,叫道法自然。
这个道理非常好,谈儒家要不要谈道家?要不要谈佛教?当然。佛教已经彻底中国化,佛教在印度现在遍地难寻。佛教是印度传统,但反印度教,强调众生平等,到中国,马上跟“人皆可以为尧舜”一拍即合。佛法从出世间法,变成不离世间觉,佛法跟道跟儒差十万八千里,居然都融通了,这个民族的文化融合力很伟大。
犹太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中国也统统有位置。到云南贵州看,很多清真寺,看看对联,还以为是儒教。都已经变回儒了。一切话语都会落在争执之中,但还有超话语的存在本身,在人文间能安顿。一神教是信靠那唯一的神,儒释道是教化自己,教化我们自己的身家性命。一个是“信靠的宗教”,一个是“觉性的宗教”。
就儒而言,作为一种宗教或教化,当然叫儒教;作为一套学问系统,叫儒学。有人说,儒家具有宗教精神,但不是宗教。儒有没有教典?四书五经。周公孔子就是教主。有没有崇拜对象?敬天法祖,礼拜圣贤。有没有教徒?有,凡君子立身者都是教徒,是发散性教徒,不必登记。
筷子叉子都叫餐具,你不能拿叉子的标准来看筷子,说筷子不是餐具。这样的教,当然最平和,最具有度量能够包容不同宗教的教,因为教多出元,而道通为一。
我们刚刚已经在演讲中阐述了生命三个维度:自然天地、血缘亲情、圣贤教育。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生命的立足之本在仁义礼,落实在礼,是一个具体规范。知仁勇三达德,仁是感通,义是形式或法则,知是清明的脑袋。我们必须用现在的生活话语,鲜活地去诠释古代典籍的语汇。
道为根源,德为本性。我现在用的麦克风,有它的构成原则,这叫麦克风之道,构成麦克风后有它的功能、性质,叫麦克风的德,我现在跟它相处,要回归到道德的方式,合适的方式。太靠近嘴巴,快把麦克风吃掉,发出巨响,你的耳朵都不清楚,麦克风也很“辛苦”。纸杯有构成纸杯的道,纸杯只能装70度以下的水,如果用它装120度的开水,就不道德,就受到反抗,它就开始释放毒素。所以,我们的道德不是西方说的一种强烈规范,而是“道生之,德蓄之”。道是一种生长,德是一种涵养,顺着根源的生长和本性的涵养叫有道德。儒道两家还要分派吗?那只是学术区分,生活上只有儒家没有道家,不可能。我们每个人既有儒家又有道家。
我二十多岁就曾写过一篇文章,叫《迈向儒家型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可能》,一直到1990年代才可能发表,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可与儒家融通。我的副标题叫做“革命的实践、社会的批判与道德的省察”。革命实践讲的是老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讲的是新马克思主义。道德的省察是谈儒家仁义之道,结论是必须要有道德的省察,革命实践与社会的批判,才不会出严重的问题。
思想不是单方的,诸位老师做真正的读经教育,希望也是在多元中互动中融通生长,回到天地、回到生活,我们必须经由生活、生命的体验,验之于体,以体验之,这样的过程才能够生长。千万不要误以为就以那些儒家经典作为主体,其他都排除,不是这样的。中国文明发展不是这么样的长法,有主体但从来不排外。几百年间,佛教传进来,道教成长了,六经一样在传行。北周之后,隋代的文中子王通培育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些学生在历史上比老师都著名,是贞观之治最重要的能臣宰相。
在座的老师培育的学生,二三十年后也一样参与到整个民族文化,可能成为整个中国政治社会共同体的建构、调节、改革、迈进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你的事业重大。经史子集当然都要,但不能局限太小了。生活的经验,生命的体验,概念的反思,理论的建构,回过头来再反思,再辨析。就在这个过程里,不断互动融通和转化。这样去读孟子、论语、老子,都是活的。
大丈夫居于天下,居于仁也,有政治关怀就宽广,有分寸理解,就有位置,就是利天下,立于礼、行于义。放在整个历史维度上来看,儒学一直在变迁,儒学诞生于周代,从周公到孔子到孟子,大行于两汉,复兴于宋明,再生于现代。
现代可以说是儒学第三波或第四波。周代是中华封建人伦为亲的大一统格局。民国以来发展到现在,是以民主宪政为追求。孔子完成了第一波革命,第二波革命则是在暴秦之后汉帝国建立起来,这时已经不再是春秋大一统,从原来的五伦转到三纲。相对关系变成绝对的服从关系。
现在谈儒学兴复,当然要有批判意识,我不主张三纲,主张五伦。到1911年,孙中山开始了民主革命,强调不能再是帝制时代的三纲,也不能只是春秋时代的五伦,应该是社会正义。这部分非常重要,必须要去做。
传统儒学在社会实践面临的困境,我写过一篇有趣的小文章,叫《孔子与阿Q:一个精神病理学式的探讨》,鲁迅笔下的阿Q是那时国民性的表征,我做了个精神病理学式的理解和诠释。原先孔子开启的儒学强调道德的社会实践意识,显然时代并未真从宗法封建,从皇帝制度中解放出来,在此两面向的纠葛下,道德的社会实践意义无法畅快地发展。内圣通不出去为外王。
中国传统社会儒学逐渐走向内圣之学,这并不意味永远停留在这儿,也有崭新的可能。
原先整个社会结构,现在必须转到新的现代化的契约型社会,现代公民社会才能够慢慢发展。所以我强调社会公义为核心的道德学,不仅是心性修养。否则,最后又回到民国前,或民国时所反对的对象的那一端,太不值。
但是,批判地继承转化和发展,不是拿西方来批判,而是有一个更超越的标准来看待多元互动融通。公民儒学社会实践是要从原先强调道德创生论,进到社会正义论。公民概念很重要,公民不等同于天民,不等同于人民,天民是自然人,大众是大众人。目前公民观念很薄弱,我并不主张大公无私,而主张公私分明,当然要承认私权,得要有公民维度。
很多朋友跟我说,台湾社会非常好。这30年来有点进步,为什么?台湾社会的公民意识很强。管小事,免生大事,是社会点滴工程。这就是佛教宣称的做功德,问清楚后,他收的钱就不会放到自己口袋里。说得分明才能放下,说不分明叫糊里糊涂。修行是修得喜怒哀乐分明,不是修得面目模糊,见到大师就磕头,希望大师摸头发财,没这回事。佛教要改革的,有些“大师”一看到人就往地上一看,你怎么还没跪拜呢,这不对。应该敦促佛教以后不要对师父行跪拜礼。行作揖礼就够了。我反对复兴传统又来一个顶礼膜拜。除了像结婚大典这类。一拜天地,表示我来自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交拜,代表夫妻协心。拜也不一定叩首。现在的婚礼喜欢胡搞,热闹有余,仪式意义都没显示出来,这些都应该改革。
不合理的修养是不对的,合理的修养,得把制度处理好。道家有时被解释错了,说心静自然凉,其实自然凉才容易心静。道德到最高境界时,也有可能是人类制度出很严重的问题了。六亲和不会有孝子,不会凸显出来。我父母生了我们六个兄弟姐妹,如果现在问我爸爸妈妈谁比较孝顺,他们会说分不清楚。我兄弟姐妹跟父母亲关系都很好,这就是自然。良善风气养成,文化的滋润,以及制度的构造多重要,把这些东西拿掉了,光背经就会好吗?不可能。
公民社会的现代修行,不必参禅打坐,不必上师灌顶,只要做你该做的事。现代公民社会的公民道德观,跟传统社会传统文化里的经典智慧是相当的,这与“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达道”是相通的。
在现代化发展里面,我们要扮演积极参与人类文明交谈的事,人类的文明很少像我们这个文明这样,尽管我们曾把它批得一文不值,它仍然还是厚德载物,生生不息地生长着。我到中国大陆来交流已经第25年了,大陆正在上升中,中间遇到很多问题,我还是很乐观,我期待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里,中国文明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走向世界,不要称霸,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行王道于天下。
王俊闳《弟子规》作者研究第一人
  本报记者 高旗
    他,被国学界誉为《弟子规》作者研究第一人;他,实地探访、史海捞针,用细腻的笔触,破解了《弟子规》成书过程中的一系列未解之谜;还是他,绕开《弟子规》诸多版本中“逐句逐段进行解析”的传统惯例,以整体品读并附感言的方式,让更多老百姓爱上了这部伟大的国学经典。
   他,叫王俊闳,是山西一名青年国学学者。五年前,一部《弟子规密码》,让大家记住了他的名字。在书中,王俊闳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不少国学爱好者对《弟子规》的研究乐此不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些年来,他在身体力行弘扬国学文化之余,仍旧笔耕不息。今年10月,由王俊闳担任执行主编的《弟子规书篆释》又横空出世。昨日,《山西青年报》记者采访了这位痴心研究国学经典的知名学者,了解到他与《弟子规》之间的故事。
  深入研究
    王俊闳生于1972年,是山西省新绛县三家店村人。2000年10月,他进入山西青年报,成为一名记者。2011年,王俊闳被借调至省政府参事室工作,任《晋参通讯》内参执行主编。2013年起,他被聘任为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和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系政协十一届山西省委员会列席代表。主要从事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民主监督、文史研究、文史资政等工作。
一直以来,王俊闳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对传统文化经典《易经》等书籍进行深入研读,在《周易》《道德经》《庄子》《止学》等方面的研究上均有很深的造诣,甚至对玄学如预测、风水等术数文化,也做过深入研究。
   2007年开始,《山西青年报》开辟《弟子规》文化教育专栏,并提出了“集结善的力量,传播首善山西”的办报理念。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王俊闳开始静下心来认真审视《弟子规》一书,进而发现《弟子规》作者的生平在史志上是一个空白。而学习古籍时,如果不清楚作者身世及成书的时代背景,则无法真正参透其内涵和思想。
为此,王俊闳通过对史志考证及对民间人士的大量走访和排他式的科学推理,深入研究了《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的生身之地、生卒时间、生活历程、《弟子规》的成书过程、作者的家庭背景、作者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等,终于系统地揭开了与《弟子规》作者相关的一系列悬而未解的谜团。
同时,他以多年研究传统文化的扎实理论功底,用整体品读和附以品读感言的方式,绕开《弟子规》诸多版本中“逐句逐段进行解析”的传统惯例,用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语句对《弟子规》正文进行了讲解,最终促成了《弟子规密码》一书的付梓。
从此,王俊闳以揭开《弟子规》作者生平之迷而闻名国学界,被誉为是“弟子规作者研究第一人”的媒体人。
  详加考证
    说起研究
《弟子规》作者的缘由,王俊闳回忆道,数年前,他参加一次国学文化研讨会时,几位台湾学者得知王俊闳是新绛人后,非常好奇地凑过来问:“李毓秀是你们新绛县人,可是我们查遍了史志,他的生平经历、生卒时间、生活历程、家庭背景、社会和政治地位都是寥寥数笔,你知道他的具体情况吗?”王俊闳当时也是一头雾水,十分茫然。
从那以后,王俊闳暗暗下了决心,要破解这一谜团,担当起一个青年学者的责任和义务,把《弟子规》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一代大儒李毓秀在漫漶模糊中还原本真。
2007年夏季的一天,王俊闳回到新绛,开始踏上探寻“李毓秀”的道路。起初他找到一本新版的《新绛县志》,查到了关于李毓秀的介绍。书中是这样写的:“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城关镇人,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清乾隆年间,享年83岁。”随后王俊闳又找来《直隶绛州志》,关于李毓秀的介绍也与县志如出一辙。
“只要有一丝线索,我就决不放弃。”王俊闳当时暗下决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俊闳在探寻之路上有幸结识了新绛县原文化局局长刘保民。两人在交谈中,对历史很了解的刘保民告诉王俊闳,李毓秀的墓可能在吉庄,由此可以推断,李毓秀不是吉庄人就是周庄人。”
   之后,王俊闳又风尘仆仆赶到吉庄,经过两天的艰难走访,也没有找到与李毓秀相关的任何遗迹。
无奈之下,他来到了周庄。刚一打听,村民就向王俊闳推荐了一位名叫李振声的老人,据说他就是李毓秀的后人。步行至村东一所很寻常的宅院,王俊闳见到了从田间劳作回来的李振声。
提起李毓秀,李振声老人说可能就是他的先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的父辈们还因被视为李毓秀后人而遭到批斗。由于害怕受到牵连,他家的上百个祖宗牌位,那时都被父亲李殿梁埋到了祖坟里。李振声还给王俊闳拿出一张珍贵的照片。那是其父亲李殿梁于上世纪60年代摄于祖坟前的照片,是当年祖坟真实情形的见证。虽然这些坟墓现在已经变成了庄稼地,但一条与李毓秀有着某种联系的纽带,经过王俊闳的梳理,脉络逐渐清晰起来。王俊闳走进已经成为废墟、被当地人称为“楼儿园”的疑为李毓秀的故居,一位姓孟的老人说:“前些年在拆除旧房时,房脊梁板上还有‘李子潜’的字样。”
之后,王俊闳探究了李毓秀的生卒时间,最终,通过科学、严谨地排他,证明了《山西献征》一书所记载的李毓秀的生卒时间1647年至1729年是准确可信的。
  传播孝道
    王俊闳多年来潜心研究《弟子规》等国学书籍,对国学文化有着颇深的造诣,同时他也致力于传播孝道文化,开设国学讲座无数场,成千上万人在他的宣讲中受益颇丰。
王俊闳认为,“孝弟”为立身之本。君子只有坚持了“孝弟”这个根本,才能生发出道德的观念,才能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才能肩负起教化一方和治国理政的重任。
   传统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是
“孝子不贪”,是说真正孝敬父母的人,不会成为贪官。原因之一是孝子都是真正爱父母、爱家人的人。这种爱不是
“衣食无忧”之爱,而是纯正至深的亲情之爱,他们对这种爱,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
此外,王俊闳总结出孝悌只所以在古代社会上能够蔚然成风,主要的原因是道德的约束、社会管理的需要、“孝”乃入仕为官的重要途径、“孝”乃孝察官员是否称职的依据这几点。历史上各个朝代对孝悌教育的重视,约束和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统治阶层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的相对和谐与稳定。
   在解读
《弟子规》的过程中,王俊闳还勘正了书中被误读的孝顺,指出孝的最高标准是敬,敬是最基本的孝,我们孝敬父母一定要怀着一颗虔诚的感恩之心和爱心,以尊敬的态度善待自己的老人。以敬为孝,以孝为顺。孝顺不是真正的孝,孝敬是最基本的孝,只有怀着爱心,以尊敬的态度孝顺自己的父母才是真正的大孝。
“孝,从理解父母开始,要尊重善待父母。寒热冷暖,关怀父母;出门在外,惦念父母;日常生活,心系父母。让孝始于生活,始于言行举止,在尽孝中明白活着的意义。”每次讲座结束后,王俊闳总会用这样一句话叮嘱在场观众,也是对他自己心灵的洗礼。
“《弟子规》一书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学习《弟子规》,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而且可以净化心灵,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国学经典。”王俊闳说,在研究和传播《弟子规》的道路上,他将继续前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涵书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