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er发的东西全世界都可以看到?直接geogle学术 就可以了吗?

[转载]2016北京车展-康得新碳纤维世界级团队及合作伙伴惊艳亮相
2016北京车展-碳纤维世界级团队及合作伙伴惊艳亮相
&安信王席鑫团队安信黑龙江分公司
1、碳纤维顺利推进:中国最大的碳纤维产线,从原丝到氧化到碳化全过程,单线生产能力是1700吨,16年七月份投产,后续启动3400吨建设,预计到17年四季度3400吨也将投产。1700吨的产能释放计划到16年年底达到百分之五十,计划到17年年中达到产能的百分之八十,到17年年底达到全产。另外,公司的M系列小线已经正式投产。
2、OLED兴起,LCD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公司在LCD领域领先,OLED积极布局:有专家预测,预计未来十年OLED会占到整个显示屏市场的总比例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LCD大概占到百分之六十到七十。OLED在大屏上与LCD相比劣势比较明显。伴随着三星、华星、京东方、夏普等在中国的6条8.5吨线的相继投产,全球光学膜的总需求将会达到将近20亿平米,其中80%的光学膜将要在中国生产,中国的光学膜需求会达到16亿平米,未来在市场上占有60%的是LCD,40%的是OLED的持续增长带来的,就现在这样一个接近16亿平米的光学膜总需求,目前的产能加起来才2.4亿平米,这个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
OLED中涉及到的水汽阻隔膜、微结构增亮膜、大屏触控膜、柔性电子都是公司光学膜二期重点产品。公司正在推进柔性电子的发展,在做总体解决方案,不是光材料这一块,得打造一个内容平台,达到生态,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3、16年业绩增长来自产能增长及产品结构调整:16年的增长,通过扩产和调整产品结构来实现增长,比如汽车窗膜扩产,去年大概在1300万平米左右,占中国市场百分之十三,今年目标做到2500万平米;产品结构调整上,推出高端的复合膜、增亮膜。大屏触控方面,已经进行量产了十万片。这些加起来,能保证今年百分之三十五到四十五之间的增长。今年更重要的增长是裸眼3D。相信二季度会看到。做裸眼3D的国内有五六家,通过一线或二线企业推向市场,华为正在和联手打造3D显示终端,将会用第三代技术,在第三季度推向市场。联想在三季度用我们的第三代技术,第三代技术保守估计在七月份投产。
北京车展-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轻量化整体解决方案全球首发仪式
本次车展董事长钟玉先生、CEO徐曙女士携慕尼黑公司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Drechsler、-雷丁设计中心总裁Roboert
Maier等世界级团队惊艳亮相,同时北汽集团、蔚来汽车等企业领导均发表讲话并表示与将展开全面的合作。
车展上展出的由雷丁设计制造的全碳纤维汽车以及部分汽车零部件制品:
/mmbiz/ac9HVYE3uMJs...
董事长钟玉先生发言:,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我们不仅是提供轻量化,更重要的是全套解决方案。全套解决方案包括:
(1)裸眼3D,去做3D影院;
(2)智慧窗膜,可以做顶窗的调光;
(3)大屏触控,可以做终控端;
(4)柔性显示,可以做柔性显示屏;
(5)汽车窗膜,可以做隔热;防爆膜,可以做前端防爆和隔热。上海电视已经拍了,我们的隔热防爆窗膜搁在前挡玻璃上,10公斤铅球以百公里速度撞上去,玻璃上就一白点。能隔热,还能增强,全世界没有,这是发明的;
(6)抬头显示。这是的一项重要成果,最近还没有发布。大家看到碟中谍的抬头显示,GPS在玻璃上,觉得这是梦幻。现在能够实现,是真的,跟大家透露宝马已经采购了。抬头显示问题跟大家解释一下。投影成像在玻璃上,难吗?不难!只要把玻璃的透明度降低一下,有点雾度,那么光不能都穿透,就成像了,可是玻璃降低透明度对于驾驶人员来讲是最大的问题。那么又要透明,又要成像,这是一个矛盾。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是在膜里去添加发光材料。简单地说,当没有投影的时候,不成像,全部透明;当有投影的时候,光一打上去,光就把膜里的发光粒子激活了,不是投影亮了,是粒子亮了。所以,抬头显示,的材料研发成功,宝马已经采购,正在紧锣密鼓地合作。未来在整个汽车行业会成为一个趋势,因为抬头显示更加安全,低头看地图会容易出事故,而抬头显示GPS可以是实景,有AR的效果。这项成果时材料研发出来的,我们也在配套整体解决方案给其他厂做这种投影仪。但在上述与宝马的合作中,宝马自己解决投影机。
(7)装饰膜。这个北汽也非常重视,它能走向个性化,即汽车不再喷漆,而是贴膜。一方面,喷漆污染很大,很多城市不让喷漆;另一方面,我们面对的是个性化的消费者。将来,如果我们想在车上印一个我们孩子的照片,这膜可以在4S店直接打印,打印完后把膜贴上就行了。大家在现场可以看到这些膜,这些膜有什么优点呢?第一,个性化。千变万化,而不是在出厂的时候我们需要挑颜色。个性化是人类的一种本性和未来的需求;第二个,对于轻划伤可以自修复;第三,再修复时,成本很低。用不着刮印、喷漆等,只需把膜撕掉再贴新膜。所以,装饰膜也是我们对未来个性化、新概念、新能源车发展所作的一个贡献。
康德新从三年前康德集团开始发布开始推动碳纤维的发展,三年后的今天,康德集团和集团在碳纤维上的生态平台已经成功打造。年产5000万碳纤维厂,公司M系列的小线已经正式投产,T系列的大线在7月份将要正式投产,复合材料会在今年四季度正式投产。再加上跟X公司以及跟雷丁公司,GFG公司打造的整个生态平台,经过一年多已经打造成功。现在跟十四家车企,未来公司将和更多的汽车,10万辆新能源电动车和碳纤维生产基地:廊坊、重庆、深圳。整合社会资本资源,是靠产业发展基金来发展。第二种是整合政府资源,政府出钱,公司有很好的技术。第三要整合市场资源,就是客户和一起推动。一起整合资本资源、市场资源、政府资源,政府不仅有资本他也有土地和优惠政策,共同推动未来5年的时间到2020,形成一个60万辆的新能源电汽车量化碳纤维车体的生产能力。助力中电汽车的规模发展,预测2025年,光新能源电动车就50万亿,市场巨大。包括现在无人机发展迅速,目前都靠国外进口,所以公司现在正在与多家无人机合作。
&第二,在4.0智能化发展很快,碳纤维构建完全靠进口。碳纤维多年在一个停滞期,最近才刚刚由新能源汽车带动。包括波音777碳纤维、智能生产和无人机正在升起。这一切都带动了碳纤维的蓬勃发展。所以从三年前就打造了一个平台,真是生逢其时。碳纤维在工业领域的规模化、工业化正在到来。这个康得集团和集团打造生态平台,营造了一个无限的发展空间。
&的平台一共跨越了40年,我们落后了全球40年。由于整合了德国先进技术,一步实现跨越,成为全球领先,比宝马还要领先。宝马还支持,宝马大中华区总裁还专门到场,因为宝马7系刚与碳纤维系列结合,这些碳纤维部件将来就是整个康德集团生产。
&所以在整个技术工业端进行设计,希望用更先进的技术,宝马研发用了25年,从6小时做零部件缩短到了4分钟,最近这两年由于技术发展缩短到了2分钟,所以完全是2分钟更先进的技术,而且打造了一个全智能化生产线的工厂。第二规模最大,宝马现在供应商就是GFG,GFG给宝马现在的能力也就只有2万辆。现在一共在建的是5万辆和未来是60万辆。这是规模最大。
&第三,是全智能化的。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生态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支持,那就是一个是高端方向,高端就是高性能、高价格。另一个就是降成本。因为作为碳纤维过去是奢侈品,像女士的LV包、香奈儿。而碳纤维过去用在航空航天、F1跑车,都是手工打造。原来碳纤维都是奢侈品,一个自行车都10万。但是宝马开开创了碳纤维的先河,全自动话生产,生产的效益逐渐提高到了4分钟。而是2分钟,所以宝马开创了碳纤维工业化的先河,是开创者。
&但是未来的领导者是谁呢?是。公司和慕尼黑大学和许多专家交流后,他们都认可一个技术的提高需要不断应用,只有应用才会促进技术不断发展。所以原来IBM说,3000多万的东西不会去工业化降低成本,但是宝马工业话就要考虑。
&公司现在初始产品作为整车40万以上的碳纤维车,作为零部件15到20万的车作为零部件,汽车无所谓,五六十万七八十万都可以,目前和北汽还有奔驰,新款奔驰,有一千台。三到五个碳纤维减重正在德国生产。未来的市场在汽车,新能源电动车,整车。的平台在持续研发。中国的无人机,新能源电动车,都是更大的市场,要求更高的工业化水平,进一步降低成本。从五万辆到六十万辆,正在迅速推动,在和科思洛讨论,他们有很多方案如何去迅速降低成本,然后更加工业化,推动和普及。正在伫立于中国汽车的发展。现在用碳纤维减重百分之一。正在开发新车,是全碳纤维。成本降下来,碳纤维能够在整车上应用。现在汽车概念车互联网智能显示,智能化控制都是锦上添花,而轻量化对于新能源电动车是致命的,没有轻量化没有更远的航程。公司从线路设计成本设计工艺设计开始,最后认可康得辅材作为他们的唯一供应商。从设计端到工艺端到生产端到材料生产的规模端去综合降低成本。使得碳纤维轻量化走向规模化工业化来降低成本来助力整个中国工业发展。未来全球轻量化的领导者是中国,仍然是。四年前的4月26日的光学膜奠基宣告将打造世界光学膜的领军企业,当时没人相信,现在相信了。
Q:碳纤维原丝是不是自己配套的?碳纤维在建六个生产基地产能释放的进度?柔性发光材料OLED的市场前进,公司是否做好相应的准备?
A:中央线就是生产原丝,中国第一从原丝到氧化到碳化全过程,单线生产能力是1700吨,七月份投产,启动1700吨到3400吨建设,预计到明年四季度3400吨也将投产。产能释放计划到今年年底达到百分之五十,计划到明年年中达到产能的百分之八十,到明年年底达到全产。因为是整个设备调整包括运营工艺员工都要培训和打造的过程。
关于OLED很多专家都在做出很多的预测,预计未来十年OLED会占到整个显示屏市场的总比例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LCD大概占到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客观上,OLED在小屏上的应用,大屏上和LCD还有一些劣势在。和大屏比起来成本比较贵,寿命也有问题。OLED要靠封装,封装在年数长的情况下,尤其是OLED的发光体在更多年限的时候会变色,颜色变黄,寿命可控性差。第三个问题是分辨率,LCD可以做到8K,OLED再去提高分辨率也有局限性。OLED的优点是色彩饱和度比较好。OLED和LCD在争做量子电视。布局量子电视。量子材料不能规模生产,成本降不下来,核心技术难。
量子膜的一致性问题目前受到很多限制。目前在打造自己的量子技术,目前在几个厂商测试,预计今年将会规模上市,所以在这次CES展上,看到OLCD,像TCL就在推量子电池,三星也在推量子电池,LG在推波奈尔,所以已经是两强之争了。未来LCD至少占百分之六七十,波奈尔占百分之三四十。这个应该是未来十年的趋势。波奈尔的核心材料就是水气阻隔膜,叫流性材料,气阻隔膜的最先发展的是司丁汗得,京东方现在用的水气阻隔膜原来都来自于司丁汗得。水气阻隔膜在OLED上面有两个应用。一个是硬屏的OLED,底是玻璃,然后上面有有机发光体,然后表面再用一个水气阻隔膜,这是现在的硬屏的OLED。再一个酒是柔性的可卷曲的,这个要用两面完全都是气阻隔膜,同时里面还要做好触控,作为的触控,触控是公司的优势,现在触控都做大屏触控了。阻值可以控制在八欧姆。不要说小屏了,所以公司可以在柔性膜上直接做好触控,然后跟有机发光体封装,目前在和国内的大的企业紧密合作。比如欧星诺,京东方,黄新光电,都是在共同推进,公司的水气阻隔膜能非常骄傲的说,超越了时代了,通过了非常稳固的检测,公司整合了芬兰的研发了二十年的技术,又做了五年的应用开发,目前这次光学膜二期的重点就是柔性材料的自动化生产。
当然现在的柔性材料不仅是在OLED上,不仅是对有机发光体的封装,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柔性电子。就是说柔性的手机或者是电视他的靠某些传输线来控制和电路,这就是柔性电子。柔性电子是通过印刷上去的,实际上年报上已经说了石墨烯就是在做柔性电子,当然不止是石墨烯,还有一些更高端的材料,通过印刷在电路上形成了电池开关电路,存储器等等,柔性电子成为OLED的未来显示器的柔性电子背板。当然柔性电子还有更广泛的应用。如果说碳纤维是无限的发展空间,的下一个柔性创业板块是更大的无限发展空间。公司正在推进柔性电子的发展,是在做总体解决方案,不是光材料这一块。因为新的材料,不做总体解决方案别人没法用,像光学膜,3D膜,得打造一个内容平台,达到生态,推动整个发展,这就是的方式。公司正在推动印刷关于柔性电子的,成为柔性电子的总体方案的解决商和提供商。因为柔性电子要解决的话首先要解决材料问题,公司正在和国外非常先进高端,大聚合材料公司合作持续研发,基本上已经完成中试了,更重要的是工业化,工业化是的一个能力。一片一片的可以了,工业化就得成卷的,几百米几百米生产,这里面有工艺问题设备问题,公司正在打造。的全球裸眼3D全球没有竞争者,因为裸眼3D的工业化设备都是公司直接生产开发的,全世界的设备都没好。柔性材料还告诉大家,的柔性材料工业化设备也是直接生产研发的,所以别人竞争比较难,不仅是配方问题,连设备也是问题。未来柔性电子还是直接开发。柔性材料市场前进广阔。有牛奶厂商提出,企业一年出117亿箱牛奶,能不能贴一个柔性电子,里面能够记录公司的信息,又能记录牛奶转运过程中的温度信息,最后没有超标,有手机蓝牙提取。出厂日期可以防伪,在温度上能够符合要求,没有变质。然后监控,当用户提取信息的时候,公司也可以得到用户的信息。柔性电子就是干这个的,暗膜印刷电路送装业务给你贴上。成本怎么样?有117亿箱,一箱三十块钱,那差不多,弄一两块钱的膜贴上,就这个标签也就是一百亿两百亿就出去了。那么还有酒、烟、药品、疫苗,所以柔性电子将无处不在。膜贴在桌上成为电路,放上手机就是无线充电器了。带一个环在手上监控心跳信息健康信息,也可以发射出去,作为互联网的世界,柔性材料为什么全球是属于前沿科学的原因。当然还有柔性光图,柔性照明,这样四大产业,在国际持续推进。电池现在用的是硅电池。还有在做膜电池,在不锈钢上镀上发电材料。发电材料也需要水气阻隔封装。柔性材料可以用到摸电池。下一代电池是量子电池,用两层水气阻隔膜,中间装量子材料,理论上发电效率达到90%,只要达到百分之二十几,这膜就可以贴在所有的宾馆,写字楼的大厦上,可以隔热,发电,发电成本0.15元,柔性材料为未来十年的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柔性显示,柔性电子,照明,成为面光源。在一个硅膜是滤涂膜,全球三枚。第二个是光学膜,中国有上千亿的市场,全球是几千亿。第三个裸眼3D引领全球,上万亿。第四个碳纤维,全球多少千亿都说不清楚。柔性材料是正在布局的下一个更大规模的创业板。
Q:年产五万辆车身的碳纤维附件,大概要对应多少碳纤维的量?
A:&一辆车算一百公斤,每辆车碳纤维用五十公斤。五万辆在2500吨左右。
Q:碳纤维在量产的过程中成本能降低到什么程度?降低速度怎么样?
A:从市场上讲,是金字塔的理论。开始从高端到中端然后低端,这么大的设备投资,不可能刚开始量产就要达到地板量,对于工业企业的发展和可持续是不可能的。从市场原则来讲,刚开始面向中高端,持续保证良好的回报。
第二点在成本的降低需要过程,一方面需要规模起来,规模起来过后就能摊销了。第二个,工艺和技术的持续改进。由于从原丝碳丝开始设计节约成本。目标20万左右的单件,40万左右的整车到七八十万辆的整车。现在的目标争取做到十万块钱一辆,一个车体,未来目标准备降到五万块钱一个车体。十万块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意味着一个碳纤维的自行车还十万块钱。通过工业化实现巨大进步了。
Q:碳纤维在未来汽车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A:第一点,“轻”已经成为汽车产业能否走向未来生存的一个短板。国家已经下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在2025年之前,汽车再平均减重25%。长安给自己的目标是未来减重30%,因为要求到2020年,每百公里的油耗从2015年的6.9升降到5升,如果油耗超标,将会重罚。所以今天在新华网采访的时候,李彬讲,“‘轻’对于新能源电动车是致命的,对于汽车未来也是致命的。”
&第二点,碳纤维能大幅改进汽车各项指标。(1)性能上,如果减重100公斤,加速性能会加大10%,制动距离会减少2-7米。尤其新能源电动车,轻了以后它把底盘降低了,所以它的驾驶性明显更好。有人说,如果轻了会不会不稳,不是,因为重心低;(2)能耗上,每减重100公斤,就会降0.6升。因为发动机节约油效率提升几乎达到极限,未来靠“轻”。(3)排放上,每减重100公斤,排放会减少6%。(4)载油里程,每减重100公斤,航程增加100公里。(5)成本上,每减重100公斤,电池的用量会减20%,电池在新能源电动车是最贵的,同时会降低后续损耗。(5)安全上,碳纤维本身在重量上是钢的1/5,但是比强度是钢的16倍。同样重量的碳纤维和钢,拉断碳纤维的用力要比钢多16倍,所以碳纤维比强度更强。另外,大家看到前段时间有个手机视频,一个奔驰300跟一个宝马i3相撞,宝马i3没事,奔驰头部已经撞烂了。什么原因呢?碳纤维在碰撞能量吸收能力上是钢的17倍。
&第三点,碳纤维对于汽车工业将会是革命性的。我之前跟王传福谈过这个问题——王传福说,钢是2000元/吨,碳纤维T300是十几万,T800是上百万,碳纤维用不起。我说,咱俩算个账:你有270个部件,就需要270多个模具,每个模具1000块。然后,钢板进来后,要冲洗、裁切、冲压、焊接,这么多厂房、土地、人,这是整个过程。最后你那车多少钱?我要给你干车,就27个部件,你只需要一间小房子、4个,这车就装好了。27个部件是我给你做的,整个的所有生产工艺流程能耗全都没有。更重要的是,如果有碳纤维,车重就从400公斤降到100公斤,300公斤理论增程300公里。什么都不动就能增程300公里,本来得用多少电池才能增程300公里,而且用电池增程后重量还上升了。这跟和面似的,我觉得面和稀了,再一加面就稠了,不行再添水,不行又再加面,这是不断叠加的事。算一个综合性价比,碳纤维并不见得比钢更贵。
碳纤维将对中国汽车工业是革命的,整个工艺流程、设计流程全变了:以前汽车开发要很多年,现在汽车开发5、6年,周期短了。也不用干这么多模具,只有27套模具,而且模具还是我们干的,生产工艺流程也短了。
当然碳纤维还有很多性能,碳纤维可以做成任意形状,更加流线型、更加美观,而且能够走向平台化、模块化集群。
Q:国内和在碳纤维领域的生产和研发情况
A:中国现在碳纤维年产量也就3000吨,跟国外差距很大。
我们M系列已经正式投产,7月份T系大线将会投产,到时会安排适当的时间请大家去看一看我们位列全球第五、中国第一的高性能5100吨碳纤维。这是历经三年,持续攻克打造的。这个碳纤维将成为我们整个生态平台最重要的原材料基础。
&其它:(1)太空梭。以后要通过太空梭往太空飞进的,我们作为结构件提供者;(2)康得复材。我们设计了一个更有利于未来世界梦幻空间的太空版,我们辅助设计的,这个厂将会在8月份进行调试的,大概10月份正式投产。特点是,第一是规模最大,第二是技术最先进;(3)生态平台。十四个厂与整个工业生态平台,包括刚才讲的,从材料到制品。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全球领先的碳纤维生态平台,现在我们已经打造成功了,正在走向未来。
整个产业中欧合作的结晶。2014年,访问德国时向默克尔总理专门请了五个企业家,四个大的国企,是唯一的一个民企。为什么请我们?实际上,双方总理对通过碳纤维轻量化推动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节能减排这件事情非常重视,对中德合作也非常重视。所以整个我们的合作项目,已经成为当我们中国整个政府的合作来推动。
Q:今年的光学膜新项目年底才有新产能,会不会影响上半年的增长情况?车膜和3D膜,公司有没有可能在报表中分开披露这两个收入?
A:16年的增长,一个是扩产,还有产品结构的增长,当然还有比如汽车窗膜,去年大概在1300万平米左右,占中国市场百分之十三。今年做到2500万平米。
&第一是通过设备的提速,承包了两条线,用我们的人控制质量和技术,相当于把设备租下来,来提高产量。汽车窗膜在这次光学膜二期的时候,作为重要的扩展项目。这次定增,赶上股灾各种因素,增发了一年多,等不了,所以早就推动了。光电二期估计会在四季度投产。光学膜现在早就满产啦。现在在做产品结构的调整,比如电视以复合膜将成为主体,因为产能就那么多,不能光满产,所以一方面开发新产品,一方面找客户。投资大,成本高,如果不能好好地迈出去,损耗太大,但是我们最后做成了。还要进行设备改造,复合膜就是MOP,DOP,POP,今年已经可以规模量产,质量上全球第一。我们的增亮膜,现在是价格大概在20元左右,但是小屏的高护路膜基本上在50到70一平米,经过超越,对3M进行全中国替代,目标就是超越。刚开始增亮灰度是1.2,继而做出1.4,1.5,做到1.65.灰度,增亮首先是竖直光的折射率,进行持续开发,最近追上3M。大屏触控已经进行量产了十万片。这三个加起来,能保证今年百分之三十五到四十五之间的增长,今年更重要的增长是裸眼3D。相信二季度会看到。做裸眼3D的国内有五六家,通过一线或二线企业推向市场,而且我们在同级市场也会获得重大成功,三季度已经看到,华为正在和联手打造3D显示终端,将会用第三代技术,在第三季度推向市场。联想在三季度用我们的第三代技术,第三代技术保守估计在七月份投产。顺利的话在五六月份就投产。有十九个全自动化、全智能化的第三代技术生产线,是跟飞利浦联手打造的全世界第一条生产线。第四季度看进展情况。为什么跟一线厂合作,而是和二线厂合作。一方面一线厂做事情比较慎重,第二一线厂要求比较高,基本上要第三代技术支持更完美。二线厂差异化决策速度很快。我们做的就是引导消费者的一次视觉革命,从2D到3D,这样的市场需要挖掘和引导。所以二线企业快速进去市场,能带动整个市场的发展,最后一线企业杀上来,进行全球替代。我们和全球国内一线厂都在进行紧密的合作。口号“挖掘市场,打造生态”东方世界去年十月上线,五千多亩底片现在要达到上万吨。也正在推动硬木市场的开发。中性估计做一千万个手机,一百万太电视。乐观估计就不知道有多少了。今年是成长期,明年是高速发展期,2018年将会引爆全球替代。&
Q:碳纤维的客户是否要选择合资品牌?
A:&在汽车工业,目前的碳纤维有三个领域的应用:第一个领域是汽车减重。汽车减重通常是前后机械带、前后保险杠、前挡板等等,是局部利用碳纤维,中国的汽车减重、减排、减能耗现在每年是2000万辆,到2025年会达到3000万辆,减重30%,这个市场空间巨大。第二,20万以上的新能源电动车,考虑他的减重,包括前后保险杠、前挡板、后备箱、电池箱等等,20万的车是局部利用,现在是30多万辆,到2020年是200万辆,这个规模也很大,到2025年有600万辆车要减重50%,现在一辆车400公斤,减重50%就是减重200公斤,这个空间也是巨大的。第三,是全碳纤维的高端车,这种高端车价值在40万到70万,这个市场到2020年是计划的60万辆,离整个市场的需求也还有巨大的空间。
Q:未来OLED将会占到30%-40%显示的份额,会不会替代现有的光学膜产品?是否需要产品升级?
A:LCD现在的产能空间已经相当巨大,因为伴随着三星、华星、京东方、夏普等在中国的6条8.5吨线的相继投产,全球光学膜的总需求将会达到将近20亿平米,其中80%的光学膜将要在中国生产,中国的光学膜需求会达到16亿平米,未来在市场上占有60%的是LCD,40%的是OLED的持续增长带来的,就现在这样一个接近16亿平米的光学膜总需求,目前的产能加起来才2亿4,未来通过提速和汽车窗膜的扩量,这个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
OLED对于现有的设备必须要改造,还有很大空间。现有的设备,有两套模式必须用:一个是触控,因为OLED本身是触控,整个ITO触控的生产能力,是取决于对OLED的应用;第二个,OLED上要用一个叫微结构的增亮膜,因为OLED是四方的,为了点出来更亮,需要微型的增亮膜,这个增亮膜和现在的增亮膜是用同一个设备、同样的模具,只是光学结构要用特殊的激光雕刻机来做微结构,因此现有的设备还会去应用。
&现在光学膜面临的市场,显示是最大量的市场,但并不是最挣钱的市场,真正挣钱的市场是汽车窗膜。中国现在一年需求1亿平米,就算现在生产2500万平米,是中国的第一,但还有7500万平米的空间。装饰膜是更大的空间,装饰膜现在一年光进口就有10亿平米,而且装饰膜正在扩展,原来装饰膜主要用在电子产品、电冰箱,现在走向厨具,走向家具,更重要的开始走向家装。欧美的内装修市场,因为他们做的钢板装饰更有雕刻感、有更丰富的花色,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污染,非常简易的就可以装上。所以,现有的生产能力和产能在未来10年,不存在由于市场变化被淘汰的风险,还有很大的空间。其实,做装饰膜、增亮膜、3D膜的设备是同一设备,都是光学的模具,通过成型加工,形成最终的产品。
Q:国外是否对国内碳纤维有打压?
A:&国外对国内的碳纤维封锁是极其严酷的。有人在美国弄了M6两箱,被抓了。三年前,张家港的一个农民企业家,到美国调研也被抓了,判了7年。
&但是,为了打压中国的碳纤维工业,现在T300卖到中国卖到12万/吨,而中国碳纤维的生产成本15万/吨。生产T800也是15万/吨,因为树脂没多少钱,树脂原料在中国的确良上有的是,通过纺丝、演化和碳化、高温,做出来是一样的,做T300、T700、T800、T900全是这样一个成本。但是国外为了打压中国,让中国的碳纤维工业起不来,把T300的价格打到12万/吨。
&做生态链有三重原因:一、做成一个产业链才可能形成一个成本的降低;二、成为产业链以后才能作为组合持续性进行基础开发;三、做产业链可以有高附加值。
&由于国外对中国的打压是非常残酷的,所以低端的产品,不做。公司做成部件、复合材料,都买国外12万/吨的T300。的小线生产M系列,大线生产T系列,小线也有试验线生产T系列。
&的高端碳纤维成功的原因在于:第一,有国际一流的技术;第二,有国际一流的设备,中国第一次拿到的全球最先进的设备;更重要的是,有一流的团队,全国一流的碳纤维的精英,全部聚集在。吉化(音)的20多个精英,在高端碳纤维已经完成百吨线,这个团队全部加入。中福实心(音)号称三剑客的核心团队也在,所以有一流的团队。
&张庆伟省长是碳纤维的专家,张庆伟省长来参观的时候,走的时候非常兴奋的跟王旭东书记聊了一路,说之前根本不信中国的一个民营企业能把碳纤维做成,自己在航天部抓碳纤维抓了几十年,国家根本就做不出来。但是看完相信了,万万没想到国家都没做成的,一个民营企业能够把碳纤维做成。
&做成的型号是T700,主要做新能源电动车。
Q:三年要做到三千亿市值,现在还有两年的时间,压力大吗?
A:&第一,的管理层非常清晰地看到未来10年的发展的步伐和轨迹,因为它正在逐步显现,所以会实现未来10年的高速发展,伴随着公司一个又一个版块的落地,的管理层对此也是充满信心的。
&第二,从资本市场来看,伴随着正在打造的这些产业的逐步落地,会给在二级市场有一个正确的估价。
&第三,二级市场的表现是一个综合的因素,一方面,首先要跟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现在回到去年7月份之前的话,现在早过千亿了,但是7月份之后股市大跌。今年一开始又熔断,今年刚恢复到40几块,结果又熔断下来了。这事和大环境有很大关系,而且跟投资者心态有很大关系,现在的投资者没有一个敢满仓的,现在的投资者是惊弓之鸟,能持仓超过30%都算不错了,真正敢重仓的不多。但是重仓的真不少,光邵健(音)就有20多个亿,还在不断的加仓。所以大的环境不是公司能办的事,这是整个社会经济形势、整个资本市场的事。人们对市场的信心、综合因素是公司决定不了的,公司只能够坚定不移地按照企业方向,把企业做的更好。当然,也希望投资者能长期看待投资。
&如果回过头来看,2010年上市的时候,只有20多亿,现在已经25倍了,已经500多亿,快600亿了。在上市之前,曾经2000年开始考虑上市的时候,教育员工最大的择业观念是什么,是择一个有产业发展方向的、有未来的,未来大家最高的收入不是工资,是能够持企业的股权。微软曾经有一个美国的老太太,买了微软创始的时候的10万美金的股票,到她去世以后,把她这10万美金的股票捐出来,值8000万美金,微软已经增长了800倍。在2007年在股东大会上,第一次私募,有位投资者跟别的投资加盟进来,买了的股,然后他移居美国了,给他姐姐留了2万块钱,就把的2万的股票给他姐姐。2007年当时的评估价值是1.6亿,现在翻了300多倍,已经值600万,他姐姐说不卖,成传家宝传下去,再这样下去更不得了了,再翻一番,600万就变成1200万、2400万。
&第一,中国经济形势和发展短期大家总是变化的,但是长期,毕竟最大的市场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在中国,有强大的政府,有强大的资本,中国经济转好这是一定的,短期下行,未来两到三年是一定的。
&第二,已经制定了未来10年的发展。看看的脚印,今年3D开始成长,明年高速发展,后年颠覆全球。公司的碳纤维已经成功在即,柔性板块今年四季度就要投产,逐步扩大规模,最后达到一个柔性显示的产业群。还有东方视界,伴随着几亿部手机,东方视界就是腾讯,有几亿客户的东方视界,这是打造的,公司正在打造10几家互联网板块、应用板块,每一块做起来都不是小数。
&两年后三千亿市值是充满信心的。一、钟总28年来还没有想做做不成的事;二、过去说的每一件事都做成了,未来一定还能做成;三、当华为、联想规模量产3D的时候,那三星、LG、苹果以及Facebook、Amazon、Geogle等等全球一流厂商能不做吗?谁不做谁就被淘汰,因为它是标配,别的手机都能看2D还能看3D,如果不能看3D,就要被淘汰。而且工信部在持续推动,由于消费电子在持续下滑,4G手机、智能化都不行,但是发现裸眼3D会带来下一轮的替代,或者叫迭代。工信部召集中国所有的电视机厂开推广会,来推动一次3D电视的替代,这样一个替代,起码先从商业领域,比如在广告领域、宾馆饭店,东方视界会有1亿客户。当华为、联想未来带动三星、LG以及全球一线品牌,实现全球替代的时候,值3000亿可能都少了。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期待。
Q:公司的碳纤维和柔性要研发、投产,未来是否很快有再融资的需求?
&一、是对企业长期发展的信心。公司从32块多跌到27块多而不调整,因为不在乎这几块钱,未来还要达到3000亿呢,现在差远了。我们对企业长期发展有信心。
&二、很多投资者提示我对企业的控制力。有次一个投资者说是海外在国内专门做二级市场的投资的,他一般投业绩持续增长的、大股东占15%以下的股票,通过收购,实现控股。恰恰符合标准,所以钟总要恢复控股权,因为光学膜领军世界,柔性材料领军世界,3D领军世界。公司这么多年辛苦,投资者支持、国家支持,倾国力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它属于中国人的平台,不能让别人在资本市场上拿点钱就买走了,这是多少心血打造的。
&已经有强大的实力、强大的融资能力、有强大的融资手段。包括很多设备、未来要在全国建6个基地,需要360亿。这360亿哪来?的信誉。公司不必拿这么多钱,通过四两拨千斤就能解决,因此可能拿几个亿就能带动几十亿,所以未来的发展不一定靠再融资,可能有多种方式来持续发展。
&会按照以前既定的战略和方针来布局,去年以来,不仅是在业绩上稳步增长,更多的是完成了未来10年的产业布局。相信伴随着产业布局逐渐落地,会给资本市场更多更强的信心,对在二级市场上的市值也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实际上,本来市场上600亿以上的上市公司很多,但现在不多了,现在还能抗在这个位置上,说明大部分投资者对的情感和厚爱,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公司的四季度毛利的下降,因为四季度研发费用有1.3个亿,公司还会持续通过这种发展中高端产品来保持公司毛利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公司已经完成了未来10年的布局。4年前,踏上了领军世界光学膜的征程,4年后,实现了,今天踏上了另一个领军世界轻量化产业的征程,对于这个征程,不像上一个征程大家不太相信,今天大家该相信了,用不到4年,可能再用几个月或者1年那就实现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ww.geogle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