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安吉拉拼图70关62关

18 How&Why
Color-Me Coloring Animal
Space Crayons
Kids Art For
123 zoo Feed Me
Love Chiness
Scrabble for iPad Ace
WriterLight Words HD
Awesome Xylophone Kids Song
Machine Baby
Art Race Flags Game
Lest Tans Ckd
Stella And
&The Engine
&Magic Bottle
Engine School
&The Little Red Hen
Green Eggs
Story Mouse
&&&&&&&&&&&&
The Bangles Eternal
Duran Duran Ordinary
最后,我把两本书中有关父母的内容摘在这里。1中的《“骑鲸之旅”之父母篇》和2中的《向2-3岁孩子父母推荐的助力亲子共读书》。
“骑鲸之旅”之父母篇
探究所有能给孩子和自己带来自由人生的父母,他们都拥有有定见的内心。成熟的自我敦促他们与外界达成相当程度的默契与平衡:懂得谦逊和同情;真诚对待每一个灵魂;在充满诱惑的选择中埋头走自己的路;敢于对错误负责任;宁可在起始时努力,也不在结果里抱怨;热爱善与美。
时至今日,回首这几年深夜的自我阅读,下面几个步骤让我受益良多。
帮你重新进入阅读情境
2.带着“功利心”读书
“胎教”买了本《地藏菩萨本愿经》
很多育儿书
3.“远虑近忧”都要看
远离柴米油盐的书:哲学、心理学、科普类……
这时候,我们和孩子所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形成自己,如何接受自己。
与教养和爱有关的“父母自我阅读”书籍
1.童书类:指绘本和以童话为主的大量儿童文学作品
2.心理学书籍:这里指的不是所谓“心灵鸡汤”类的图书
而是从浅白渐趋艰深,关于回溯、了解、预测个体行为和心理的科学的那部分书籍。
3.人物传记:这里指的不是“成功父母必读”“天才宝宝如何培养”这样的养成大全
而是那些叙述个体人生片段或全景,将成败据实以告的书。
4.科普读物:实际上,这几年的“自我阅读”必须回归原点
5.宗教典籍:有信仰是一件美事
因为神的开示大都一视同仁、见微知著、平等、有耐心、深入浅出、教人以善。
社会在“如何对待新生命”的问题上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是无数个题,无数向我们这样错漏百出,却始终付出爱的父母一代接一代的自省、反思、努力的结果。因为爱,父母们没有止步于自己不完美的童年,没有止步于自己的既得权威,没有止步于自己封闭的思想,而是用重新塑造新世界的信念和旧秩序做着漫长的斗争。
向0-2岁孩子的父母推荐的“童心读物”
——助力亲子共读书
Ⅰ有关绘本
1.幸福的种子
2.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专题四,选书渠道)
3.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专题四,选书渠道)
4.朗读手册(专题四,选书渠道)
5.绘本之力
6.我的图画书论(专题四,选书渠道)
7.绘本有什么了不起
8.绘本阅读时代
9.孩子的宇宙
10.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一套两册)(专题四,选书渠道)
Ⅱ传记、随笔
1.学飞的盟盟
2.小小姑娘
4.孩子你慢慢来
5.我是被老师教坏的
6.亲爱的安德烈
7.有一天啊,宝宝……
8.残酷世界和最爱的你
9.你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0.窗边的小豆豆
11.佐贺的超级阿嬷
12.塔莎的世界
13.夏山学校
14.好小子——童年故事
15.独闯天下
Ⅲ童书
1.火车头大旅行
2.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3.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不可思议的故事
4.十三海盗
5.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6.大海在哪里
8.天堂里的海龟
9.乐琦的神奇力量
10.凡尔纳科幻经典四部曲
11.少年克拉巴德
12.大盗霍琛布鲁茨系列
13.希利尔讲艺术史
14.小毛驴与我
15.吹牛大王历险记
16.长袜子皮皮
17.吹小号的天鹅
18.柑橘与柠檬啊
19.狼群中的朱莉
21.星星和蒲公英
22.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23.法老的诅咒
24.兰心的秘密
25.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
26.拴牛的山茶树(专题十六;附47.)
27.鹿舞起源
28.巧克力天使
29.草原小镇
30.爱德华的奇妙之旅
31.想做好孩子
33.五个孩子和凤凰与魔毯
34.四个孩子和一个护身符
35.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36.铁路边的孩子们
37.柳林风声
38.精灵鼠小弟
39.闯祸的快乐少年
40.夏洛的网
41.爱丽丝漫游奇境
45.国王的五分之一
46.骑士降龙记
47.冻僵的王子
48.德国当代儿童文学经典作品辑(全两辑)
50.魔法手指
51.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52.詹姆斯与大仙桃
53.玛蒂尔达
54.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55.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
56.小乔治的神奇魔药
57.好心眼儿巨人
59.奔向荒野
60.安房直子月光童话系列
61.彼得·潘
62.银河铁道之夜
63.坟场之书
64.要求太多的餐厅
65.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
66.汉娜的手提箱
67.昨天晚上,爸爸回来晚了,那是因为……
68.向着明亮那方
69.一个孩子的诗园
70.健介的王国
71.地海巫师
向2-3岁孩子父母推荐的助力亲子共读书
两岁特别是两岁半后,父母在亲子关系中的位置,和之前已有极大的不同。孩子不再那么需要一个百呼百应的照顾者,而更多地需要一个尊重他们的引导人、一个倾听者、活动的协作者,需要自己进入社交敏感期之前的第一个好朋友。
(对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我匆匆阅读之下,简直嗤之以鼻。觉得这就是假模假式教育孩子的台词大成,不自然、充满利诱的骗局(好吧,这是粲然对于这本书的看法,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每天那么多事无巨细的爱与对抗之心灵细节,都在映照我作为妈妈的动摇和训练的缺乏。(所以有的训练还是需要的,所以我对“台词大成”那本书还是有着很深的好感,后面会摘抄到)
Ⅰ育儿类
2.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3.正面管教
4.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专题十 该书读后感)
5.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专题十二 共读、涂鸦、幼儿手工)
6.孩子来自天堂
7.汤普森心理童话药书
8.爱是一种选择
9.光有爱还不够
11.爱的教育
12.潜意识与心灵成长
13.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专题十八 听听数字怎么说;附58.)
14.评价幼儿的6种简易方法
15.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16.把孩子温柔的推开
17.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18.做适合人的教育
19.由内而外的教养
20.第七感:心理、大脑与人际关系的新观念
21.全脑教养法(专题二十 入园焦虑)
22.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
23.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24.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
25.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26.儿童的世纪
Ⅱ艺术、哲学的实践与理论
1.艺术与视知觉
2.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专题十二 共读、涂鸦、幼儿手工)
3.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专题十二 共读、涂鸦、幼儿手工)
4.365个艺术创意(Ⅰ、Ⅱ)
5.童画家:用艺术激发孩子的潜能(专题十二 共读、涂鸦、幼儿手工)
6.中国绘画史(陈师曾著)
7.与孩子共享自然(专题十八 听听数字怎么说)
8.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9.安野光雅的七堂绘画课(专题十二 共读、涂鸦、幼儿手工)
10.自然野趣D.I.Y.
11.百变小红帽
12.上帝之肋
13.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
14.大师的创造力
15.神话的力量:在诸神与英雄的世界中发现自我
16.千面英雄
17.指引生命的神话
补:18.创造性思维和基于艺术的学习(专题十二 共读、涂鸦、幼儿手工)
Ⅲ助力亲子共读书
1.绘本阅读时代
2.打开绘本之眼
3.为爱朗读
4.共读绘本的一年
Ⅳ童书
1.时时少年时
2.霍比特人
3.黑暗中的轻轻一吻
4.愿望潘趣酒
5.布洛卡节童话故事集(上、下)(专题十六 无声书的起步;附48.)
9.绿山墙的安妮
10.狗和精灵的童话
11.爱哭鬼小隼
12.蓝熊船长的12条半命
13.真怕你是乖孩子
14.那份温暖永不散去
15.小野人和长毛象
16.快乐王子
17.小鹿斑比
18.恰佩克童话
19.天蓝色的彼岸
20.人体使用手册(亲子漫画版)
本书摘抄完毕。
专题二十 作为新生妈妈,说说入园焦虑
1.鼓励祖父母参与入园考察。
2.让孩子着手自立小细节。
不一定非常“速战速决”到幼儿园
米尼的经验:
A自己组织打车去幼儿园(妈妈陪伴)
B自己准备自己要带的东西
往书包里装水壶(决定要不要装水,要喝多少水),手帕(要不要别在衣服上),带什么衣服(带几套,中午午睡要不要换),带什么玩具(如果幼儿园不许,能不能承担玩具暂时给老师保管的后果,玩具丢失的后果)
C“音量过高”导致孩子有“被控制、被压抑、无法纾解情绪”的感觉
平常舒缓的语气,对自己和孩子都有暗示性的调整作用。
3.不阻止孩子复述“分离状态”
丹尼尔·西格尔在《全脑教养法》里说:复述故事,整合孩子头脑,帮助他们直面痛苦的方法非常有效。
幼儿园不是大家避而不谈的洪水猛兽,它是自然而然会遇到的成长阶段:你理所当然有情绪,你也有力量走出自己的情绪。
4.接受之前的自己。
我之前确实有过“太过贴近”的问题,但也不会有“因为我之前的种种,所以孩子现在格外痛苦”的自责。
另外,“害怕孩子被老师误解”这种忧虑源于父母自身“我孩子肯定很棒”“老师要肯定我的孩子”的奢望。
认真看待他人眼中自己的孩子。
5.我最出乎意料的事
“我不喜欢妈妈”恨也包含在入园焦虑里面。
插入:一张上幼儿园前画的画
《和妈妈永远不分离》
插入:鼓励孩子和你分享幼儿园经历的方法
首先,让孩子置身事外,
a 找小物块替代各类人
b 分割空间
c 引入叙述
d 选择一般疑问句或特殊疑问句
“积木叙述法”的问题
A 不宜频玩
B 物块越简单(但有区分)越好
C 理解孩子分不清幻想和现实
“演绎游戏”也可以
让孩子演别人(相关的人)
专题二十一 两周岁十个月的初入园共读笔记
1.这一时期,反倒是另一些绘本极大的发挥了魔法。
《小黑鱼》
《小夜熊》
《玩具船去航行》
《亲爱的小鱼》
这些书无一例外都涉及“别离”“孤独”“寻找”“成长的力量”以及“重逢”
2.开始读和幼儿园有关的绘本
《我爱幼儿园》
《小阿力的大学校》
《大卫上学去》
“塔图和巴图妙探世界系列”的《误闯幼儿园》
号称“儿童情绪缓解无字书”的《看图说话·我是小小故事家》中的《热闹的幼儿园》
这两本是“看图发现幼儿园”的细节搜寻书
3.入园三星期后“与新生活联结的绘本”
《全都是爱·好朋友》
《怪怪园的怪老师》
1.《小猫咪追月亮》
人生的可贵成就来之不易,但真正的财富往往在你身边。
很好的双语共读绘本。
2.《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
认识动物,颜色;双语共读;适合18m
3.《鸭子骑车记》大卫·香侬
推荐充满童心的作者大卫·香侬;18m;可作专注力训练(专题六)
4.《夜色下的小屋》
&&& 双语共读
5.《和甘伯伯去游河》
影影绰绰实际真心留白;20m
6.《好饿的小蛇》
适合喂饭;14、15m
7.《好饿的毛毛虫》
涉及数数、动物、色彩;24m
8.《抱抱》
11.《爸爸,我要月亮》
折页奇特;1岁前后;幻想王国(专题七)
12.《野兽出没的地方》
演!;幻想王国(专题七)
13.《谁的自行车》
18m前后;专属自行车
14.《轱辘轱辘转》
汽车变形大典
15.《打瞌睡的房子》
20m;找寻专注
16.《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
17.《小金鱼逃走了》以及《黄色的是……蝴蝶》
18-20m;专注力(专题六)
18.《宝宝创意大发现》
20-24m;专注力(专题六)
19.《月亮,你好吗》
&&&&&&&2岁之后;孩子的心
20.《晚安,大猩猩》
宽容与严格,纪律与爱,有关释放,犯错得到接纳和爱(专题一);寻找练习,专注力(专题六)
21.《红绿灯眨眼睛》
22.《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
情绪疏导,最基本的情感(专题一)(2.二)
23.《生气的亚瑟》
情绪管理(2.二)
24《变成一只喷火龙》
25.《罗伯生气了》
20m;克制;情绪管理(2.二)
26.《我才不放手呢》
演绎;18m以上
27.《你看起来很好吃》
属于恐龙系列,线索复杂;父子共读
与“小猪和狼”系列
毫无固有印象(专题一);分享绘本带来的爱(1.三)
28.《小熊不刷牙》
29.《星期二洗发日》
30.《彩虹色的花》
31.《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32.《有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
33.“洞洞书”系列
作者伊莎贝尔·平;1岁左右
34.《晚安,工地上的车》
6-7m;爆破音;基本动作(专题一)
36.《我的爸爸叫焦尼》
离开回来之书
37.《月亮的味道》
38.《睡觉去,小怪物》
19m;笑果十足
39.《点点点》
20m前后;魔法书
40.《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23m;分床睡
10m以上;换位成孩子;拟声词
42.《走开,绿色的大怪物!》
23m;视觉奇迹
43.《宝宝观察力训练》
20-22m;专注力(专题六)
44.《小黑鱼》
2岁以下;作者李欧·李奥尼博爱睿智;涉及“别离”“孤独”“寻找”“成长的力量”以及“重逢”(专题二十一)
45. 小熊宝宝系列
18m左右;基本生活常识(专题一)
46. 找朋友系列神奇立体书
作者普莱格尔;1岁前后;立体书
47.《大卫,不可以》
48.《布朗家的天才宝宝》
49.《逃家小兔》
14m;辞藻优美;开始蹦话
50.《两列小火车》
辞藻优美,经历
51.《亲爱的小鱼》
辞藻优美;经历;19m;爱与自由;涉及“别离”“孤独”“寻找”“成长的力量”以及“重逢”(专题二十一)
52.《圆圆的月亮》
辞藻优美;经历
53.《森林大会》
54.《第五个》
描绘害怕本身;直言相告;幻想王国(专题七)
55.《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56.《小黄和小蓝》
57《红豆与菲比》
双视角;不同的人生
58.《小塞尔采蓝莓》
“喜相逢”
59.《让路给小鸭子》
60.《强强的月亮》
叛逆期;立定乾坤;有情节逻辑(2.二)
61.《魔奇魔奇树》
叛逆期;立定乾坤;分享绘本带来的爱(1.三)
62.《月光男孩》
叛逆期;立定乾坤;幻想王国(专题七)
63.《脸,脸,各种各样的脸》
“幼儿成长图画书”;1岁以前
64.《夜色下的小屋》
65.“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
66.《母鸡萝丝去散步》
2岁;连轴画卷;专注力
67.《大雨哗啦下》
生活;专注力(专题六)
68.《我们要去捉狗熊》
2岁以后;有情节逻辑(2.二)
1.《田鼠阿佛》
让孩子发现自我(专题二)
2.《我爸爸》
作者描绘的自己(专题三)
&& 《我妈妈》
作者在向母亲致意(专题三)
3.《在森林里》
婴幼儿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专题五)
4.《我的第一本专注力训练书》
专注力(专题六)
5.《阿罗有支彩色笔》
幻想王国(专题七)
6.《萨莉,离水远一些》
幻想王国(专题七)
7.《隧道》
幻想王国(专题七)
8.《大猩猩》
幻想王国(专题七)
9.《爷爷一定有办法》
&分享绘本带来的爱(1.三)
10.《先左脚,再右脚》
分享绘本带来的爱(1.三)
11.《给爸爸的吻》
分享绘本带来的爱(1.三)
12.《团圆》
分享绘本带来的爱(1.三)
13.《小夜熊》
2岁以后;有情节逻辑(2.二);涉及“别离”“孤独”“寻找”“成长的力量”以及“重逢”(专题二十一)
14.《萝丝勇闯尖叫屋》
2岁以后;有情节逻辑(2.二)
15.《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
2岁以后;有情节逻辑(2.二)
16《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2岁以后;有情节逻辑(2.二)
游戏书(专题八)
17.《神奇的水彩》
2岁以后;有情节逻辑(2.二)
18.《本吉坐船去旅行》
2岁以后;有情节逻辑(2.二)
19.《你从哪颗星星来》
情绪管理(2.二)
20.“青蛙弗洛洛的成长故事”
情绪管理(2.二)
21.《可爱的身体》
关于解答为什么的书(2.二)
22.“汽车嘟嘟”系列
关于解答为什么的书(2.二)
23.《奇妙洞洞书系列之我会数一数》
共读共玩数数书(2.二)
24.“慧心巧手游戏书”
共读共玩手工书(2.二)
25.《DK幼儿百科全书之第一套头脑体操书》
共读共玩观察力练习(2.二)
26.《视觉大发现:玩具屋》《视觉大发现:糖果梦》
共读共玩观察力练习(2.二)
27.《小球听民乐》
共读共玩音乐练习(2.二)
28.“和英童书爱与成长”系列
共读共玩外语练习(2.二)
29.《米米说不》
共读共玩外语练习(2.二)
30.《蒲公英·英语拼读王》
共读共玩外语练习(2.二)
31.《小巧手游戏书》
游戏书(专题八)
32.《安迪和狮子》
涂鸦改变读图(专题九)
33.“巴巴爸爸”系列
涂鸦改变读图(专题九)
34.“小安娜和长叔叔”系列
涂鸦改变读图(专题九)
35.《佩泽提诺》
涂鸦改变读图(专题九)
36.“幼儿能力开发训练丛书”
《剪纸基础篇》《折纸基础篇》
幼儿手工书(专题十二)
37.“公文式教育”
《最简单的迷宫书》《最简单的连线书》《最简单的色彩书》
幼儿手工书(专题十二)
38.多湖辉《手工入门》《智慧七巧板》
幼儿手工书(专题十二)
39.“玩美大王手工游戏book”
《创意折纸》《创意剪贴》《创意粘贴》《创意涂鸦》《创意数字》
幼儿手工书(专题十二)
40.《夏日的一天》
“走出去—独立面对世界—独立解决问题”(专题十二)
41.《我一直一直朝前走》
“独自去奶奶家”;“走出去—独立面对世界—独立解决问题”(专题十二)
42.《森林里的躲猫猫大王》
“因躲猫猫而遇到新世界”;“走出去—独立面对世界—独立解决问题”(专题十二)
43.梅瑟·迈尔“大噩梦”系列
《我的壁橱里有个大噩梦》《我的床底下有条大鳄鱼》《我家阁楼上有个大盗贼》《到处都有大妖怪》
“走出去—独立面对世界—独立解决问题”(专题十二)
44.《欧诺的家》
有粘贴和翻翻功能的立体书,重温家里的每个细节;“走出去—独立面对世界—独立解决问题”(专题十二)
45.《不会唱歌的小鸟》
(专题十三)
46.《我的秘密阁楼》
(专题十三)
47.新美南吉系列
《小狐狸买手套》《小狐狸阿权》《拴牛的山茶树》《去年的树》《跟在后面的蝴蝶》《变成了木屐》
《变变变》《乡村的春天,山里的春天》
文字量多的绘本(专题十六)
48.《布罗卡街童话故事集》
适宜朗诵(专题十六)
49.《吹牛大王历险记》
适宜朗诵(专题十六)
50.《巧克力天使》
适宜朗诵(专题十六)
51.《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
适宜朗诵(专题十六)&
52.《青蛙与男孩》
无字书的起步(专题十七)
53.大卫·威斯纳《疯狂星期二》《7号梦工厂》《海底的秘密》
无字书的起步(专题十七)
54.《流浪狗之歌》
无字书的起步(专题十七)
55.“男孩与熊绘本系列”
无字书的起步(专题十七)
56.苏西·李《海浪》《影子》
无字书的起步(专题十七)
57.《数字在哪里》五味太郎
听听数字怎么说(专题十八)&
58.《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老师&
听听数字怎么说(专题十八)&
59.《西顿动物园》小林清之介&
听听数字怎么说(专题十八)&
60.《与孩子共享自然》约瑟夫·克奈尔
听听数字怎么说(专题十八)&
61.《京剧猫·武松打虎》
从另一个角度带领孩子认识群体行为;两岁十个月(专题十九)
62.《不一样的卡梅拉》(附62.)之《我想去看海》《我能打败怪兽》《我想有个弟弟》
让人焦头烂额的“暴力书”;两岁十个月(专题十九)
63.《玩具船去航行》
涉及“别离”“孤独”“寻找”“成长的力量”以及“重逢”(专题二十一)
&和幼儿园有关的绘本
64.《我爱幼儿园》
和幼儿园有关的绘本(专题二十一)
65.《小阿力的大学校》
和幼儿园有关的绘本(专题二十一)
66.《大卫上学去》
和幼儿园有关的绘本(专题二十一)
67.“塔图和巴图妙探世界系列”的《误闯幼儿园》
和幼儿园有关的绘本;“看图发现幼儿园”的细节搜寻书(专题二十一)
68.号称“儿童情绪缓解无字书”的《看图说话·我是小小故事家》中的《热闹的幼儿园》
和幼儿园有关的绘本;“看图发现幼儿园”的细节搜寻书(专题二十一)
69.《全都是爱·好朋友》
入园三星期后“与新生活联结的绘本”(专题二十一)
70.《怪怪园的怪老师》
入园三星期后“与新生活联结的绘本”(专题二十一)
专题十一& 绘本是童心的剧本
——兼读《共读绘本的一年》有感
“演”是找到绘本内容在现实中的参照物;是通过绘本把孩子带到更广大的世界面前,鼓励他们不断探索。
在与婴幼儿的谈话中感到虚弱无力时,共读开始成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共同话题。
演绎是童心,也是巨大的学习力、理解力。
专题十二& 共读、涂鸦、幼儿手工
——感受力的“钝角三角形”
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芭芭拉·荷伯豪斯《儿童早期艺术创造力教育》
霍特《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伊森伯格和贾隆戈《创造性思维和基于艺术的学习》
安野光雅《安野光雅的七堂绘画课》
《童画家》
不能在涂鸦的孩子面前提绘画形象,不要和他谈论“像不像”的问题,放弃对形象、对权威的执着,孩子才能走向天性的自由。
由“你可以做……孩子会更好”
到“你千万不能做……孩子会更好”
在“无言的守护”和“陪伴式的传授”中如何选择。
因为目睹过在大自然下安静且满怀喜悦的孩子,目睹过遇到万物之灵因此全然洞开的孩子,我愿意相信鸟居昭美。
或者说,愿意相信孩子即时的情感需求,引导愿望,游戏成就感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足以影响身心平衡的“空性”。
一个内心有足够空间的孩子,他可能画不出美丽的画,但足以感受美、接纳美。因此有融合美、创造美的更多可能性。
孩子艺术经验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如何和现实世界发生联系,并构筑自己的幻想王国。
这条路需要无数的丰富感知、直接观察。
但大人对孩子的艺术引导,往往重视那个瓜熟蒂落的成果,而缺失了最重要的“审视世界”的过程。
如果给予丰富材料、宽松环境鼓励孩子自我操纵,且不以“必须制作某个结果”为要求,那种“因为经验不足制约导致积极性消失”的情况会逐渐消失。
共读指向幻想王国,涂鸦成为幻想王国在实相中的体现,而手工,在幼儿手上演变成一种非常缓慢却坚韧的蚕食能力,在脑海中、在实际操作中,一点一滴进行着所有细节的堆砌。
学会在孩子每一个丑陋得要命,完全不合逻辑规则的手作成果面前鼓掌叫好。
从两岁多开始的手工制作,像一个磨刀石,不断磨砺孩子对每一个有形无形细节的理解。
通过手和万物地接触,也会被孩子珍藏在心里。
细节是他们灵性世界的启蒙之光。
幼儿手工书:
①“幼儿能力开发训练丛书”(附36.)
《剪纸基础篇》《折纸基础篇》
②“公文式教育”(附37.)
《最简单的迷宫书》《最简单的连线书》《最简单的色彩书》
③多湖辉《手工入门》《智慧七巧板》(附38.)
④“玩美大王手工游戏book”(附39.)
《创意折纸》《创意剪贴》《创意粘贴》《创意涂鸦》《创意数字》
你只需要巧妙转移话题,和他谈手工制作:孩子通过有目的的细节观察,通过自己手的感受,从而完成对形象的认识。
“走出去—独立面对世界—独立解决问题”
①《夏日的一天》(附40.)
②《我一直一直朝前走》(附41.)“独自去奶奶家”
③《森林里的躲猫猫大王》(附42.)“因躲猫猫而遇到新世界”
④梅瑟·迈尔“大噩梦”系列(附43.)
《我的壁橱里有个大噩梦》《我的床底下有条大鳄鱼》《我家阁楼上有个大盗贼》《到处都有大妖怪》
⑤《欧诺的家》(附44.)
有粘贴和翻翻功能的立体书,重温家里的每个细节
专题十三& 《不会唱歌的小鸟》(附45.)共读笔记
作者喜多村惠
其他作品《生气的亚瑟》(23.)《我的秘密阁楼》(附46.)
他愿意为孩子讲最简单的故事,但他的画却大踏步跨越过孩子的理解力。
本书向自由爵士乐大师奥纳特·科尔曼致敬。
专题十四& 7月30日米尼变成的海
专题十五& 出发!共读新技能
专题十六& 文字量多的绘本
——听读关系的初步建立
《小狐狸买手套》新美南吉(附47.)
还有《小狐狸阿权》《拴牛的山茶树》《去年的树》《跟在后面的蝴蝶》《变成了木屐》《变变变》
《乡村的春天,山里的春天》
共读绘本时,一般采用抱读式或肩并肩坐着。
听读时,米尼坐到我对面去,闪动双眼认真看着我,听我读。
如何选择听读故事
①有绘本参照。
②线索人物不宜多。
③但②不意味着简单粗糙。
④“适宜朗诵”
《布罗卡街童话故事集》(附48.)
《吹牛大王历险记》(附49.)
《巧克力天使》(附50.)
《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附51.)
专题十七& 无字书的起步
——一开始,无声书怎么读
《青蛙与男孩》(全六册)(附52.)梅瑟·迈尔
本书的优势
①“小书”可“掌控”
②环境细节较少,只要注意主要人物
③戏剧冲突强烈
④“进展阶梯”
第一本《一个男孩、一条狗和一只青蛙》
第二本《青蛙,你在哪里》
第三本《男孩、狗、青蛙和一个新朋友》
第四本《独自生活的一天》
第五本《青蛙参加晚宴》
第六本《一只青蛙就足够了》
其他无字书
大卫·威斯纳《疯狂星期二》《7号梦工厂》《海底的秘密》(附53.)
《流浪狗之歌》(附54.)
“男孩与熊绘本系列”(附55.)
苏西·李《海浪》《影子》(附56.)
如何共读无字书
1.为孩子寻找“支撑物”
(1)先和孩子一起浏览画面,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说了什么。
(2)当孩子卡壳时,做一个好的“捧哏”
①要热场子,要学会串场
会喝彩,会静听。
“哎呀,这可不妙了。”“怎么办呢”
②会救场
当他发出“这幅图我不会讲”的信号时,引导他分而治之,一部分一部分去领会并讲述图里的内容
③要有好的心态
尊重孩子直白的描述,不要自作聪明。
2.一开始一定要教给他们方法
告诉方法后,说:你要成为会讲故事的人了,真了不起。
当孩子忽略句子要素时,作百思不得解状询问。
3.读无字书,只是个游戏
不是“孩子可以自己讲故事了”
而是“孩子竟然这样看待故事,真出人意料”“孩子能共情人物的感受,长大了”
专题十八& 听听数字怎么说
——像调味料一样加一点点科普
人为真理而生,不是为成为“百事通”而生。
从不在孩子没有表现出求知需求时直接传授知识。
我们不能强迫他们热爱知识,但确实有一些猛然巧遇的机会让他们觉得“我需要”。
《数字在哪里》五味太郎(附57.)
教父母某种方法,从生活中哪些方面,能引导孩子熟悉数字,认识数字的作用。
《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老师(附58.)
在各门基础学科的引导学习方面提供了很多绝妙的计策和示范。让知识“淹没”进孩子的日常生活。
《西顿动物园》小林清之介(附59.)
在“打破砂锅问到底”之前,孩子有一个“自满自足”的阶段。
《与孩子共享自然》约瑟夫·克奈尔(附60.)
父母需要重新理解龟速成长的力量,循序渐进的力量,全身心投入世界的力量。
专题十九& 两岁十个月的其他趣事
1.《京剧猫·武松打虎》(附61.)
从另一个角度带领孩子认识群体行为。
《不一样的卡梅拉》(附62.)之《我想去看海》《我能打败怪兽》《我想有个弟弟》
让人焦头烂额的“暴力书”
(1)George Luck拼图(入门)
(2)动手打尖,拼装
(3)shure拼图
①选一种孩子感兴趣的图形
②每一盒中由易入难
③拆分拼图
(4)后shure时期,光华磁力板
五套由易到难:天才画家,小车世界,体育世界,小小建筑师,动物世界。
下面就开始第二本的摘抄。
有关共读,因为鼎鼎还不到这个年龄段,而作为我个人小时候的共读也显然没有这么细致的划分过,所以,这本书有关共读我可能感想不多。
但是就像我前面说的,这本书粲然有关米尼的教育很让我思索,也有很大的收获,粲然一向是以细腻著称的,现在她的微博都经常会记录自己的育儿心得,不过我没有细看过,可能我还是更注重成书的慎重吧。
摘抄开始。
2-2岁半共度的留白与挑战
亲子共读再也不是,也不能是无所不至的了。
它需要符合成长的逻辑,需要等待。
勇猛如孩子,他们不要一个洞开无余的天下,荆棘密布、危险四伏的人生反倒更受欢迎。
一& 2-2岁半的共读建议:
1. 慎选幼儿科普类、哲学启蒙类的读物
引导孩子产生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的多
2. 对情感和生活体验类读物:如实朗读;演绎;避免武断给出结论。
3. 有序增加细致体验类的共读,提高孩子自主运用多种方式感知世界的能力和成就感。
二& 具体共读书目笔记
米尼2岁之后,共度的最大特点是:有情节逻辑,有简单的跌宕起伏,并带有情绪渲染的历险类。
《我们要去捉狗熊》(68.)
《强强的月亮》(60.)
《小夜熊》(附13.)
《萝丝勇闯尖叫屋》(附14.)
《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附15.)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附16.)
《神奇的水彩》(附17.)
《本吉坐船去旅行》(附18.)
《隧道》(附7.)
两岁孩子的极端:相信自己无所不能和崇拜孔武有力的人
2. 面对terrible 2, “情绪管理”绘本应运而生
《菲菲生气了》(22.)
《罗伯生气了》(25.)
《生气的亚瑟》(23.)
《你从哪颗星星来》(附19.)
“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附20.)共度中米尼学会了用书中的话来表达情绪。
3. 关于解答“为什么”的书,寻找比解决更重要
&《可爱的身体》(附21.)
“汽车嘟嘟系列”(附22)
4. 除了演绎,更多的是共读共玩
数数书:《奇妙洞洞书系列之我会数一数》(附23.)
手工书:“慧心巧手游戏书”(附24.)
观察力练习:《DK幼儿百科全书之第一套头脑体操书》(附25.)
《视觉大发现:玩具屋》(附26.)
《视觉大发现:糖果梦》(附26.)
音乐练习:《小球听民乐》(附27.)
外语练习:A“和英童书爱与成长系列”附英文朗读CD(附28.)
《米米说不》(附29.)
B 《蒲公英·英语拼读王》(附30.)
专题八 “蚕食”的游戏精神与自制的“早教”课堂
——《小巧手游戏书》(附31.)阅读笔记
第一本《咚咚咚!搭积木》
没有让父母按图来搭的思路。
而是书页不断翻,积木搭得越多。
《火箭小蜡笔》
《超级小厨师》
启示:孩子的体验不是结果导向型,他们恰恰在意的事细节与过程。
另外的书:《第一次,上街买东西》(附16.)
DIY早教课堂
孩子在课堂越来越专注,但在家庭游戏中不全力以赴。
1. 准备一个独立的、孩子合适的操作桌椅或工作毯
使孩子和玩具分离,是毫无选择的暗示。
2. 准备一个放你自己“教具”的大托盘
每次装一样东西,玩完再换。
托盘,暗示着“新事物的诞生”。
3. 准备一个能播放音乐的音响
4. 穿上美劳服,一起做一两分钟的手部精细游戏
&这也是蒙氏的思路,工作和教具的沿袭。我之前提过。
专题九& 涂鸦改变读图
《安迪和狮子》(附32.)“动”
一个孩子起笔涂鸦,他所见的图画彻底不同了。
关注点从“是什么”(一到两岁对取得食物命名的急切)到“怎么了”(两岁到两岁半对角色情绪感受的急切)到“什么样”(涂鸦后对事物形态的敏感)
《阿罗有支彩色笔》(附5.)
“巴巴爸爸”系列 (附33.)
以上两本不必多言,只叫孩子看,不学,只感受。
“小安娜和长叔叔”系列(附34.)
最初的逻辑思维能力。
《佩泽提诺》(附35.)
让孩子自己独自看一本新绘本吧。
图像线条抽象,让他由自己的能力带路。
三& 关于两岁后共读节奏的变化
1. 共读不再“读”而在“心”
2. 两岁后开始提问,对“感受”要求更大,但这其实是与共读殊途同归的。
专题十 鼎妈特别推荐。
专题十& 婴幼儿父母的效能训练之浅见
——读《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有感
首先这本书,就很值得推荐,我前面也提过P.E.T,不过我没有看过。
孩子两岁前后,他的自由意志,他的独特个性开始萌芽,他越来越渴求对话、交流、呼应,对被接受或者被打压越来越敏感。
我们有时候设身处地的理解他,捍卫他,体恤他;有时候又觉得他太蛮横,太不符规格,太直接……作为已经被社会改造的人,看着这样大的孩子毫无矫饰地做着他想做的一切。有时会有这样的想法,“自性”太令人羞惭了,以至于哪怕他仅仅做着自己的事,都觉得他在挑衅,我必须做点什么去掩盖这一切,去粉饰这一切,去得到一个好孩子。
疑问句代表“保持倾听”,而陈述句则代表“行为解码”。
下面这个例子,很具体。
以米尼跳人家的沙发为例
专注地与孩子沟通,排除紧张、害怕、羞愧情绪
大声提出一个“行为解码”,如:“米尼刚到一个新环境太兴奋了。你喜欢这里,对不对。”
这个节吗,一方面向所有人作了说明“孩子不是故意破坏”,另一方面,孩子本身受到即时正面的定义。
不停解码,孩子会慢慢意识到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孩子得到了一个不执着于行动本身,而是试图追溯其情绪本源的努力。
2.(行为仍在继续)“跳沙发真的很好玩,像蹦床似的。不过阿姨家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可以做……,可以做……”
这一步,很多人称之为“转移注意力”。我觉得是某一种情绪下,另一个行为选择方案。
3. (继续)共情示范。
压制被人违逆的愤怒和难受。
摆出喜滋滋跳沙发的样子大声说:“阿姨家的沙发真的太好玩了!太有趣了!不过这样做沙发就脏了,咦,这里有一道痕,是不是前面哪个小朋友跳留下来的沙发会疼的,会哭的,米尼这么善良的孩子,肯定会擦了,爱护沙发。”
然后我会走去找抹布来擦沙发,大部分孩子会跟随。
穿插情景一“米尼在早教班拒绝自我介绍”
(因每次都有这个环节)妈妈为米尼做了。
穿插情景二“新阿姨来了,米尼不愿和新阿姨妈妈同住”
“米尼我知道你不是闹睡,不是想到黑乎乎的外面去,你就是觉得睡觉的房间突然来了陌生人,她是谁?可以一起睡觉?有点奇怪呀。这样的感觉很正常,不仅你有,妈妈也有,阿姨也有。但白天我们玩得那么开心,已经是好朋友了,好朋友睡在一起是很正常的。”
“和新阿姨睡,并不是说妈妈会把你丢给新阿姨。妈妈不会把你丢给别人,妈妈希望每个晚上都和你一起进入甜蜜梦乡。”
“妈妈可以抱你出去,但现在到外面,黑漆漆的,还有很多蚊子。咱俩出去都会被咬得满头包,太好笑了。你想一想,告诉妈妈,要出去还是在房间里。”
当孩子不能自由地用他者的语言表达自我,却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时,谁来鼓励他们,支持他们,让他们和世界无障碍的沟通?除了家人,他们无以为靠。
当孩子找到和世界之间最佳的沟通模式。
既不毫无原则的袒护孩子,也不站在社会这边义愤的指责孩子。
大声替孩子说出他的行为解码,并用共情示范的方式找到孩子和社会的平衡沟通点,告诉孩子:你当下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我们都要勇敢面对,这是长大的一部分”。
对社会,我解释过了。孩子时下的行为是即时的,他不是坏孩子,他只是独立与我们之外的,一个人。
对孩子,我示范过了。你还那么小,我愿意告诉你个人认为“更好”的行为该怎么做。我热爱你的自由,但这个世界有它的逻辑。
实在难以用语言去描述我看到这几句话时的内心波动。我也并不是什么坚定的科学育儿家长,头大火大的时候,真心也觉得手足无措身心俱疲。上面这几句话,告诉我,每一个头大火大的时候也许就是孩子最需要我以及对我对孩子最重要的时刻,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我们。
但这些头大火大的时刻,可能正是孩子最需要我的时刻,也是我作为妈妈最重要的时刻,所以,我愿意在今后这样的时刻,起码不让自己这些书白读。
我经常怀着“我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熊孩子”的万丈怒火,着手进行行为解码和共情示范,毫无保留的体会他的当下,然后大声说给自己和旁人听(大声!)
这个行为会骤然让我冷静下来。
4. (如果依然)说出我对此的感受,然后无视他,让他自己抽离
“I message”
①对不可接受行为的一个描述
②父母的感受
③这个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
坦诚的“I message”一定会让双方敞开心扉更加亲密。
message”其实就是不以指责的口气说话,而以表达自己为主。这里贴一篇陈博士的文章《情商培养之人际沟通》&供大家了解。
哪怕退一万步讲,他们在这个当下不理解,父母日复一日做着真诚而不懈的沟通,父母在每个突发情绪和事件中尽最大沟通努力,然后全然放下,这样的氛围,也会护卫着他们心灵平和的度过所谓的“叛逆期”。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生活在美好世界,可是,孩子听到的第一声斥责,第一声斥责啊,往往出自我们自己的嘴巴。
在书的二和三之间粲然加了好多小专题,我就以专题命名。
自此书中开始提到绘本,我会对鼎鼎现有的绘本加以自己的感想。
专题一& 为了孩子的自由,请先忘记你的道德感
最早期,基本生活常识《小熊宝宝绘本》(45.)
这一系列我给鼎鼎买了,一共15本并没有很全面的生活,鼎鼎也不是每本都喜欢,但有着不断扩大喜欢范围的趋势。
最基本的情感《菲菲生气了》(22.)
这一本鼎鼎也有,但是姥姥说生气的菲菲是不好的示范,所以收起来了,有点能理解大家对《大卫,不可以》的困惑了。
最基本的动作《蹦》(35.)
哪怕最繁复的书本都有太多留白,这个添砖加瓦的过程更突显你的内心。
真正开阔自然的心灵不需要是非好坏的羁绊。
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27.)“小猪和狼”系列(27.),毫无固有印象。
孩子们发自内心喜爱抛弃道德评判和教条,幽默,接纳所有行为的开放型绘本。
佩吉·拉特曼的《晚安,大猩猩》(20.)
只要有关“释放”“犯错却得到接纳和爱”。他们都会欢欣鼓舞,产生共情。
专题二& 请做“田鼠阿佛”的家人
几乎所有好的绘本都不说教人生道理。
它们津津乐道的多半是一段经历,一个过程,一个有趣的生活片段。
&没错,好多绘本真的不像中国传统神话童话都会有一个要旨,所以好多书看起来都没有“意义”,但是,是不是我们太功利化了呢?
要不要把自己对社会的判定和经验告诉孩子?
李欧·李奥尼的绘本《田鼠阿佛》(附1.)描述了心中的理想家人,放手,让孩子自我发现。
专题三& 安东尼·布朗的秘密
——0-2岁宝宝眼中的《我爸爸》《我妈妈》
《我爸爸》(附2.)这本书,作者描绘了自己。
而《我妈妈》(附2.)这本书,则是怀有赤子之心的儿子在向母亲致意。
专题四& 0-2岁婴幼儿亲子共读的失败之书
1 选书渠道
(1)国际获奖作品
(2)国内亲子共读推广人的书单
比如@粲然 &,比如@杨政& 。
(3)《朗读手册》(吉姆·崔利斯)
《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安妮塔·西尔维)
《世界图画书》(彭懿)
&《我的图画书论》(松居直)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汪培珽)
(4)试读结果
&哈哈。比如我和鼎鼎。
22-24个月大,有充分阅读基础的孩子,可以共度有逻辑关系,有情感,有某种特定情感的读物了。
但,不宜过长;不宜交织讲述两种不同事物;不宜有必须留到文末才解决的悬疑。
2岁以下,单页多图要慎重。
《舒克和贝塔》第一节就是悬念在最后(舒克被揭发是小老鼠),也是单页多图的漫画风格。但是鼎鼎喜欢,至于逻辑,我不知道他明白不。
节奏简短重复,逻辑关系简单清晰,富有想象力,但能联系到他们所了解的事物。
《舒克和贝塔》里鼎鼎所了解的事物当时是姥姥姥爷晾的花生米。
2 避免失败
(1)准备工作做足
(2)避免买套书和作家作品集
(3)压制自己的攀比心
《在森林里》:婴幼儿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
1 有力量的奇妙绘本
真正的孩童之心,是不接受任何结论的。
2 怎么共读《在森林里》(附3.)
人生中充斥着“双重故事”
此书第一个magic:不断叠加自己反复读
第二个magic:最后一页空白森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镜像
第三个magic:开放的,真实与幻想对接
专题六& 0-2岁婴幼儿专注力培养之己见
(1)当孩子沉浸在自己喜欢做的事中,不打扰
(2)共读时,哪怕共读时的表演嬉闹,尽量圈定人数。
使每一个过程善始善终。
(3)不要在意时间
(4)不要把专注力限定在某个方面
《鸭子骑车记》(3.)里面的小老鼠
《晚安,大猩猩》(20.)里面的气球
《大雨哗啦下》(67.)里的车子排序
《小金鱼逃走了》(17.)《黄色的是……蝴蝶》(17.)《宝宝创意大发现》(18.)
2 你要做的是
B 多向孩子描述细节
C 欢欣鼓舞接受“失败”
《打瞌睡的房子》(15.)
这一本鼎鼎有,话说昏暗的画面我真的不喜欢,但是鼎鼎很喜欢,打瞌睡的房子,这几个字他会说会点播,要大人读。
《宝宝观察力训练》(43.)
《我的第一本专注力训练书》(附4.)
A 扑克游戏
(杯子盖物换位置)
专题七& 绘本中的“幻想王国”
亲子共读的目的地——幻想王国
1 幻想王国存在的意义
2 那些与幻想息息相关的绘本
《月光男孩》(62.)连续下落
《爸爸,我要月亮》(11.)书页设置奇巧
《阿罗有支彩色笔》(附5.)无所不能
《野兽出没的地方》(12.)负面情绪
《第五个》(54.)正视负面情绪
《萨莉,离水远一些》(附6.)
《隧道》(附7.)
《大猩猩》(附8.)
不管因为劳累,忙碌,功利的炫耀未果,都要坚持。
不管数量,花费,精力,都要坚持。
&花费还是会考虑,所以才会看这么多介绍绘本的书,找到最适合的,但显然没有这么美的事。。。
共读并不是亲子游戏,共读带来爱。
A 分享绘本带来的爱。
《爷爷一定有办法》(附9.)
《魔奇魔奇树》(61.)
《先左脚,再右脚》(附10.)
《给爸爸的吻》(附11.)
《团圆》(附12.)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27.)
B 分享绘本带来的成长
C 邀请家人参加共读
&家里的人都会给鼎鼎读书,每一个都有不同的风格,而鼎鼎小小的心里也有打算,哪一本该谁读,小小的人都有打算。
4 书架的魔法
第一层(下):看过的
中层:近期读的
上层:没读过的
不断有三四本在变化
&我给鼎鼎做了一个简易书架,目前唯一的好处就是省了不少地方。。。
5 一本书的阅读步骤
A 第一次读
孩子的反应:a 一半跑掉;b 听完无反应;c 听完要求重复
B 第二次读
老老实实的一字一句地读
D 重点词汇的解读
E 抓住某本绘本的“特定时间”
在新书开始摘抄之前,我先做第一个小结。
前面摘抄的五本书。已经五本啦。
第一本尹老师的书,是我认为80后父母想了解育儿的启蒙书,因为尹老师一本书的事例都是围绕着她80后的女儿写的,所以80后的新手父母以此书为启蒙可以回顾自己的童年也可以反思自己受到的教育,以便更好地认识到教育这回事除了有觉悟科学的方法也很重要。
第二、三、四本书则是作者的背景要么有过育儿机构的工作经验,要么就是有自己的育儿机构。其中孙老师,李老师(好吧,李老师的书摘还以长微博的形态存在。。。待我摘完这本书再放上来),周老师都是蒙氏教育的拥趸者。这四本书可以说是打开了一扇实用育儿的大门,也给了我们一把打开儿童世界大门的钥匙。
--------承上启下----------
那么接下来的三本书呢。
这三本书的作者都是家有男童的新时代妈妈。虽然粲然的书侧重的是亲子共读,咪蒙侧重的是让传统育儿“卸妆”,但是我所感受到的是新时代妈妈们在如今各种育儿理念育儿方法各行其道的大时代背景下,以适应时代的方式做出的种种尝试。
这对我之前读的书可以说是一次更新:很多事情还可以这样,很多事情如今也许就该这样。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这样的书还很少,但是这样的妈妈很多,感谢微博。
--------小结结束-----------
嗯。粲然我就不叫粲老师啦。粲然的骑鲸之旅共有两本,1是0-2岁的亲子共读,2是2-2岁半的亲子共读,本书最大的卖点就是亲子共读。
小时候叫的连环画,故事书,如今都有了一个略微陌生的名字,绘本。本书的重点就是在介绍与绘本有关的方方面面。但是因为我就是一个被故事书喂大的小孩,所以本书中有关粲然和儿子米尼之间共读绘本的内容并没有给我太大的触动,反而是有关米尼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让我感慨颇深,让我看到了新时代妈妈的状态与思索。
所以。十分希望@粲然 继续写下去,4岁,5岁。。。
本书摘抄之前,我要先做个说明。
第一本书中提到很多绘本,正文中有相应主题说明举例,书后有绘本总录。但是第二本书因为淡化共读侧重成长所以,只在正文有绘本提及,书后没有总录。又因为正文中的绘本不是都包括在绘本总录中。所以。
①在正文中,我会把后面相应的绘本总录的序号标注上。
②在书后的绘本总录中,我会把正文中的相关内容做简短标注。
③正文中提及总录中没有的,我会做附录补齐。
④为了保持两本书的连贯性,我把第一本书后面的绘本总录以及我做的附录,放在第二本书最后。
推荐:有关绘本的一切
&&&&&&&&&&&
新时代妈妈的缩影
&&&&&&&&&&&
育儿书中的美文书
《骑鲸之旅》1 .
0-2岁亲子共读的骑鲸之旅& 粲然著
1.谈谈自己的人生观
我是轮回论者,相信孩子的灵魂。
不仅在阅读时间,只要他愿意听,我乐于和他谈论世界万物和生命真相。
如果不是因为有了鼎鼎接触了绘本,我不知道绘本的世界和文学的世界美学的世界一样浩瀚。这些所谓的小人儿书绝不简单。
不是因为“我在教育你”“这本书很多人推荐”“看书才是好孩子”
而是“相互倚靠的时光”“一起看见美,听见彼此的灵魂”
&这样的美我这个被故事书喂大的孩子早有体会,现在每每听到我妈给鼎鼎念书,我都还有一种妈妈的声音好有魔力的感觉,那么温暖那么奇幻。
2.亲子共读的一个成果是:失败
A:找到孩子的兴趣点
他时不时的凝视,是你在他心田里种下的一棵善因。
B:不断重复
加深宝宝的安全感。
&这是宝宝的需求,暗合他的发展。我已经深有体会。
C:快乐地接受失败
他们不愿意接受的你的指引,就一起漫无目的地浮游吧。
&如果开始买绘本,你就明白这一点了。为钱包哭哭。嘿嘿。
3.如果他们开始阅读,请做一个独立的书架
给他享受选书的乐趣。
&我也许该上个图。我给宝宝做的简易书架。
4.如果他开始享受阅读,请老老实实地读书上的字
你的循规蹈矩,不会遏制孩子的形象力。
&幸亏我在给鼎鼎看书之前已经读到这一条。
5.别急着朝前走,做个有意思的实验吧
6.用阅读把孩子真正的“孩子气”延续的更久一点
1.别用你的手表计算阅读时间
当孩子只钟情其中几页时,“我会快嘴快舌,自演自唱的把这本书的内容飞快地说一遍。”
2.用大部分的亲切淹没小部分的陌生
在他最安静,最敞开心扉时引入新故事
把文中主人公名字换成孩子的
&有关新故事的引入也是一种机缘。比如《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我就是凭自己自由发挥的“oh
no!”吸引了鼎鼎注意的,但是本套书其它的书完全落灰。比如《舒克和贝塔》第一节,完全拜那一碟花生米所赐才得到了鼎鼎的青睐,但后面的内容,不知道宝宝什么时候能开始听贝塔。
3.形容词、动词和比喻句的魔法
当形容词降落在宝宝的心田,他们的世界就有了颜色。
他们掌握的形容词越多,描绘世界的能力就越强,而他们和世界的关系也越密切。
绘本的作用都是让宝宝亲近世界,它们有万千法门。
“演”绘本,使得一些动词开始发酵。
孩子的比喻句小心翼翼的,从一个熟悉之物过度向另一个熟悉之物。
&咪蒙的书中也有类似的内容。
4.除了魔法,还有命运
让孩子看到美
5.放下绘本,闭上眼睛
&正面管教,是一个教养派别,还有一个也很有名的的派别是,无条件养育。
话说,之前还有两方论战,我现在只能找到的是,无条件养育的代表@小巫weewitch
的一篇文章《无条件养育:少有人走的路》,另一方代表也是博文,算是应战《关于正面管教和PET》
所以高质量的陪伴才叫陪伴。
这一点很容易被圣母党忽略,但却是最重要的。
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下,父母,丈夫,孩子,你究竟是怎么排序的呢?我喜欢的一位穿搭高手@笑笑爱臭美 是这么说的&我觉得很有借鉴性。
育儿过程中,妈妈和奶奶的矛盾较为普遍,“亲子嫉妒”则因为过畸而少见。
3和4这两篇说白了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我个人的想法是,如果这个“之间”里面有妈妈,那妈妈一定是最先调整的,再努力去调整他人。如果妈妈没有不正确,那就尽量减少其他成员对孩子的影响,因为就算家庭成员的影响再大,妈妈也绝对是最重要的。
寒门出贵子和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两种观点如今的争辩也是很激烈的。时代不同了,很多东西真的都在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安吉拉小拼图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