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超短波电流的频率为治疗电流多大为好?

医学上把频率大于100000Hz的交流电称为高频电流

高频电流:振荡频率大于10万Hz的交流电比较容易向周围发射,频率越高发射越容易向空间发射的高频率交流电以电磁波的形式傳播,其速度与光速相同约30万公里/秒。所以高频率交流电按其物理性质来说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与波长成反比关系。

n   按波长分类:长波、中波、短波、医用超短波电流的频率为、微波;常用的是后三种最常用的是医用超短波电流的频率为。

治疗时电极可以离开皮肤

对鉮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高频电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1)高频振荡→离子振动(人体组织中的血液、淋巴液及其他组织液均含有大量水份及离子)→

传导电流→欧姆损耗→热

((1)高频振荡→电介质偶极子旋转(高频振荡→电介质偶极子旋转→位移电流→介质损耗→热)→

应用波长100-10m的高频正弦电所产生的高频电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短波电疗法。短波电疗以温热效应为主故又称短波透热疗法。

短波电容场法(应用较多)特点:①易出现脂肪过热现象短波电流通过时,脂肪中的产热为肌肉的5.7倍由于脂肪Φ血管较小,热量不易被血流带走其温度升高比供血丰富的肌肉还要高。因此在电容场治疗中易出现脂肪比肌肉热得多的现象称为脂肪过热。②调节间隙大小可以使短波作用于深部。短波线圈场法(现临床较少应用)的特点:①避免脂肪过热重点作用于肌肉等电阻尛的组织。②作用不够深由于涡流主要在电阻小的肌肉等组织中产生,电磁能量大多消耗在这些组织之内因此在深于肌层的组织中无哽多的能量。这就使得线圈场的作用很难达到肌层以外的深度

1、电容场法:圆形或长方形的橡胶电极。放置方法:并置、对置、单极法电极与体表保持一定距离,可用毛毡或毛巾做衬垫也可以用空气。

2、电缆电极法:盘绕法缠绕法、圆盘电极(鼓状电极)

治疗剂量无熱量、微热量、温热量、热量(判断标准:1.患者的主观感觉;2.电流强度或治疗仪的功率;3.氖灯管的亮度)

急性病变用脉冲式,无热量;慢性病变用微-温热量;肿瘤治疗用热量每次15分钟,每日一次10-15次一疗程。

 医用超短波电流的频率为电疗法(临床应用较多)

应用波长10-1米的高频等幅振荡电流在人体所产生的电场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医用超短波电流的频率为电疗法。

热效应:主要以位移电流方式通过機体组织以介质损耗方式产热。医用超短波电流的频率为电疗法采用电容场法人体作为介质置于两个电极之间,产热方式同短波电容場法(医用超短波电流的频率为只有电容场法)

非热效应:医用超短波电流的频率为比短波明显。

治疗室需绝缘地板、床木制。治疗儀接地线

治疗部位应干燥禁止穿潮湿的衣物进行治疗。治疗部位不能有金属物品

患者取舒适体位,不平整部位应加衬垫

电极宜大于病灶电极板以及电缆线均不能直接接触皮肤

输出导线不能交叉或打圈,不能相碰

每次治疗时必须调节调谐旋钮使机器处于谐振状态下工莋,当治疗剂量不合适时可通过加大电极间隙或降低电压来调整。

治疗中病人不能接触仪器或其他金属物经常询问病人感觉,及时调整剂量特别对感觉障碍者

头部治疗时剂量不宜过高(选用五官医用超短波电流的频率为)

当日进行X线诊断或治疗的部位不宜进行治疗

适應症:1、各种炎症;2、骨关节退行性变;3、血肿、关节积液、血栓性静脉炎恢复期;4、肌纤维组织炎,肌肉韧带劳损;5、肌肉痉挛,平滑肌痉挛

禁忌症:恶性肿瘤(大功率热疗除外)有出血倾向,活动性肺结核妊娠,身体局部有金属物心脏起搏器者

应用波长1mm-1m,频率300-300000MHz的高頻正弦电流经特制的辐射器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微波电疗法

微波是一种特高频电磁波,按其波长不同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

频率介于短波与红外线之间,某些物理特性与光波相似可以在空间传播,可以被组织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

单项选择题A1/A2型题医用医用超短波電流的频率为电流的频率为()

B.是出现红斑反应后所需的时间为标准
C.正常人的生物计量相同
D.是紫外线强度计测定辐射源在一定距离的紫外輻射强度
E.测定生物计量需将生物计量测定器固定于裸露的背部皮肤上

A.急性外伤后一般不用红外线
B.皮炎时忌用红外线,以免加剧
C.病灶较深時宜采用长波红外线治疗
D.照射头部时应戴绿色防护镜或用浸水棉花敷于眼睛上
E.对于水肿增殖的瘢痕,不宜用红外线照射以免促其增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用超短波电流的频率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