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公鸡鲤鱼后会老人突发神志失常常是什么病?怎么冶

2014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第六章病因与发病
  第六章 病因与发病  1. 病因分类的沿革  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称致病因素。致病因素多种多样,诸如六气异常(六淫)、疠气传染、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及虫兽所伤等,均可成为病因而导致发病。此外,医、药失当及先天因素等,也可成为病因。  在疾病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着的,在某一病理阶段中是结果的,而在另一阶段则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即病理产物可成为病因,又称继发性病因,如痰饮、瘀血、结石等即是。  *《内经》更以阴阳为总纲,首次将病因与发病部位结合起来,明确分成阴阳两类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即来自于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多伤人外部肌表,属于阳邪;凡饮食不节,居处失宜,起居无常,房事失度,情志过极,多伤人内在脏腑精气,属于阴邪。  *《内经》还提出了病因的“三部”分类法,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  * 东汉张仲景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相结合,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疾病发生有三个途径;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 晋代 陶弘景《肘后百一方》则认为疾病的发生,“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  *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了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  * 宋·陈无择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因学说”,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中指出:  “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  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  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及至虎狼毒虫,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压缢溺,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  即六淫邪气侵袭为外因,情志所伤为内因,而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等则为不内外因。  2. 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中医学认为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是在某种病因的影响和作用下,患病机体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反映。  中医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症求因”,又称“审症求因”。为中医探究病因的主要方法,也是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  所以,中医病因学不但研究致病因素的形成、性质和致病特点,同时也探讨各种病因所致病证的临床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3. 六淫的含义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称为“六气”。  * 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异常与否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与该地区常年同期气候变化相比:  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过剧的暴冷暴热等),  二是气候变化作为致病条件,  当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此时,伤人致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  * 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四时)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  4.六淫的致病特点  ① 六淫致病,其致病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又有“外感六淫”之称。  如风寒湿邪易犯人肌表,温热燥邪易自口鼻而入。  ② 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  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由于气候异常变化的相对性,故夏季也可见寒病,冬季也可有热病。  ③ 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  如西北多燥病、东北多寒病、江南多湿热为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长期高温环境作业者,多燥热或火邪为病等。  ④ 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为病。  如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着)痹也。”  ⑤ 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相互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  * 六淫致病,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内。  5. 风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风邪是外感病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风为春季的主气。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风邪为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  风邪侵人多从皮毛而入,引起外风病证。“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凑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6.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善动不居,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  其性开泄,指其易使腠理宣泄开张而有汗出。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  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则属于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  “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  如风疹块(荨麻疹)就表现为皮肤瘙痒时作,疹块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等特征。  同时,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急,传变也较快。  如风中于头面,可突发口眼喎斜;小儿风水证,起病仅有表证,但短时间内即可现头面一身俱肿、小便短少等。  故说:“风者,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长者,始也,首也。风为百病之长,  一是指风邪为六淫的主要致病因素。因风性开泄,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从而形成外感风寒、风湿、风热、风燥等证。  “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由是观之,病之因乎风起者自多也。”  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风邪终岁常在,故发病机会多;风邪侵人,无孔不入,表里内外均可遍及,侵害不同的脏腑组织,可发生多种病证。  古人甚至将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  “风者,百病之始也。”“风者,百病之长也。”  (4)风性主动:“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七版)  如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  临床上因受风而面部肌肉颤动,或口眼★喎斜,为风中经络;因金刃外伤,复受风毒之邪而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也属于风性主动的临床表现。  “风胜则动。”  7. 寒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乃冬季之主气。若寒冷太过,伤人致病则为寒邪。寒邪常见于冬季,当水冰地坼之时,伤于寒者为多,故冬多寒病。  但寒邪为病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如气温骤降、涉水淋雨、汗出当风、空调过凉,亦常为感受寒邪的重要原因。  寒邪为病,有外寒、内寒之分。  “外寒”指寒邪外袭,又有伤寒、中寒之别。  ① 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② 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内寒”则是机体阳气不足,失却温煦的病理反映。  8.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即“阴盛则寒”。  阳气本可以制阴,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反而为阴寒所侮,固又说“”阴盛则阳病。  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阳气衰退的寒证。  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可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等症;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  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于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  ②寒性凝滞(而主痛):  凝滞,即凝结、阻滞。寒性凝滞,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畅行不息,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侵犯,阳气受损则,  “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所谓稽迟、泣而不行、不通,乃是经脉气血为寒邪所凝闭阻滞之故。  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因此又有“寒性凝滞而主痛”之说。  ③寒性收引:  “收引”,有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即指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寒则气收”  “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缩蜷、绌急,即为寒邪所伤,经络、血脉收引而致。  如寒邪侵及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等;  如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  如寒客经络关节,则经脉收缩拘急,甚则挛急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  9. 暑邪的基本概念  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  故《素问》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  暑邪纯属外邪,无内属之说。  10.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①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邪为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  ② 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  ⅰ暑为阳邪,其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  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即可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  在大量汗出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所以伤暑者,往往可见烦渴、气短、乏力,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  “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炎火行,大暑至,….故民病少气,…甚则瞀闷懊憹,善暴死”  ⅱ暑热之邪, 扰动心神,心烦闷乱不宁。  ③ 暑多挟湿:  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水气弥漫,故暑邪致病,多挟湿邪为患。  其临床表现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身热不扬、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或不爽等湿滞症状。  如夏季的感冒病,多属暑邪兼挟湿邪而致,治疗当用“湿去热孤”之法。  11. 湿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即农历六月,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  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湿邪为病,亦有外湿、内湿之分。  湿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  内湿则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  12.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属阴,其性黏腻、停滞、弥漫,其侵人多隐缓不觉,导致多种病变。  ① 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ⅰ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与水同类,故属阴邪。阴邪侵人,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人,易伤阳气。  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腹泻、泄泻、水肿、尿少、水肿等症。  “湿胜则阳微。”  “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  ⅱ 因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侵人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  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膈满闷;  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痞腹胀,食欲减退;  湿停下焦,肾与膀胱气机不利,则小腹胀满、小便淋涩(短涩)不畅、大便不爽。  ② 湿性重浊:  ⅰ “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指湿邪致病,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  若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则清阳不升,头重如束布帛, “因于湿,首如裹。”  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称之为“湿痹”或“着痹”。  ⅱ “浊”,即秽浊不清,指湿邪为患,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现象。  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  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下痢脓血;  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淫流水等。  ③ 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  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病症状多表现为黏滞而不爽  如排泄物和分泌物多滞涩不畅,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证的小便滞涩不畅,以及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皆为湿邪为病的常见症状。  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其体胶着难解。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  如湿温、湿疹、湿痹(着痹)等,皆因其湿而不易速愈,或反复发作。  “其性氤氲黏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  ④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  如水肿、湿疹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另外,寒邪也属阴邪,同气相求,侵人也常伤及下部 “清(寒)湿袭虚,病起于下。”  13. 燥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为秋季的主气。秋季天气收敛,其气清肃,气候干燥,失于水分滋润,自然界呈现一派肃杀之景象。  燥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燥邪。燥邪伤人,多自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发为外燥病证。  (阳邪)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与热合,侵犯人体,发为温燥;  (阴邪) 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侵犯人体,则发为凉燥。  14.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①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为干涩之病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  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燥胜则干。”  ② 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清润而恶燥。  肺主气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从而影响肺气之宣降,甚或燥伤肺络  出现身热恶寒、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可现大便干涩不畅等症(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  15. 火(热)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炎上)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  火热旺于夏季,但并不象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火热之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感火热病证或外火证。  火与热异名同类,本质皆为阳盛,都是外感六淫邪气,致病也基本相同。  火邪与热邪的主要区别是:  ⅰ热为温之渐,热属阳(两者相较而言)  火为热之极,火属阴(两者相较而言)  ⅱ热多属外淫,如风热、暑热、湿热之类的病邪。  而火常内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胆火横逆。  ⅲ热多泛及全身(热性弥散),临床多表现为全身性弥漫性发热征象;  火多邪郁化气或脏腑郁发(火性结聚),临床多表现为某些局部症状,如肌肤局部红、肿、热、痛,或口舌生疮,或目赤肿痛等。  火热皆为暑性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  另外,与火热之邪同类的尚有温邪。温邪是温热病的致病因素,一般只在温病学范畴中应用。  16. 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① 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  ⅰ 火热之性燔灼、升腾,故为阳邪。阳邪侵人,人体之阴气与之相搏,邪气亢盛则致人体阳气病理性偏亢,“阳胜则热”,故发为实热性病证,  临床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  ⅱ 火性趋上,火热之邪易侵害人体上部,故火热病证,多发生在人体上部,尤以头面部为多见。  如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糜烂、牙龈肿痛、耳内肿痛或流脓等。  ⅲ 因其炎上,故火热阳邪常可上炎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症。(五版)  ② 火热易扰心神(七版):  火热与心相通应,故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心主血脉而藏神,  ⅰ 故火盛除可见血热或动血症外,  ⅱ 尤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狂躁不安,或神昏、昏迷、谵语等症。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③ 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之邪侵人,热淫于内,  一方面迫津外泄,因气随津泄而致津亏气耗;“壮火食气”,壮火即是指阳热亢盛的实火。阳热太盛,大量伤津耗气  临床可兼见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症状,重则可致全身津气脱失的气脱证。  另一方面则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耗伤人体的阴气,即所谓热盛伤阴。  故火热之邪致病,临床表现除热象显著外,往往伴有口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阴亏的征象。  ④ 火热易生风动血:  ⅰ “生风”,是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燔灼肝经,耗劫津液,筋脉失养失润,易引起肝风内动的病证。由于此肝风为热甚引起,故又称“热极生风”。  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瞀,指视物模糊昏花。瘛,指手指筋脉拘急抽搐。多由於火热上扰心神,引动肝风所致。  ⅱ “动血”,指火热入于血脉,易迫血妄行。火热之邪侵犯血脉,轻则加速血行,甚则可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引起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⑤ 火邪易致疮痈:  火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  “痈疽原是火毒生。”  “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曰痈。”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此心,主要指心经火热而言。  由火毒壅聚所致之痈疡,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高突灼热痛为特征。  * 火热为病亦有内外之分,  ①属外感者,多是直接感受温热邪气之侵袭;  ②属内生者,则常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而成。  “气有余便是火”、“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  ③另外,感受风、寒、暑、湿、燥等各种外邪、或精神刺激,即“五志过极”,在一定条件下皆可化火。  “五气化火”“五志化火”  17. 疠气的基本概念  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七版)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在中医文献中,疠气又称为“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等。  “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疠气是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疠气可以通过空气传染,经口鼻侵人致病;也可随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染而发病。  疠气侵人,导致多种疫疠病,又称疫病,瘟病,或瘟疫病。如痄腮(腮腺炎)、猩红热(烂喉丹痧)、疫毒痢、白喉、天花、肠伤寒、霍乱、鼠疫,以及疫黄(急性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爱滋病(AIDS)等,都属感染疠气引起的疫病,实际上包括了现代临床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  18. 疠气的致病特点  ①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刻而亡”,  ②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  “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  ③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一气致一病”、“众人之病相同”、“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19. 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气候因素、环境因素、预防措施和社会因素等。  气候因素: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即四时不正之气,如久旱、酷热,洪涝、湿雾瘴气、地震等,均可孳生疠气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环境因素:环境卫生不良,如水源、空气污染等,均可孳生疠气。  预防措施不当:由于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人触之者皆可发病。若预防隔离工作不力,也往往会使疫病发生或流行。  “凡有疫之家,不得以衣服、饮食、器皿送于无疫之家,而无疫之家亦不得受有疫之家之衣服、饮食、器皿。”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疠气的发生与疫病的流行也有一定的影响。若战乱不停,社会动荡不安,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极度贫困,则疫病不断发生和流行。  20. 七情的基本概念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或诱发疾病。  只有强烈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时,七情则称之为“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是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紊乱而致疾病发生或诱发的一种致病因素。七情内伤致病,因其直接损伤内脏精气,故可导致或诱发多种情志病和身心疾病。  21. 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① 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五志:喜怒思忧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② 若五脏精气阴阳出现虚实变化及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调,则可出现情志的异常变化。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③ 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解,又可导致脏腑精气阴阳的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失调。  如大喜大惊伤心,大怒郁怒伤肝,过度思虑伤脾,过度恐惧伤肾等。  * 在情志活动的产生和变化中,心与肝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心藏神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和调控着机体的一切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各种情志活动的产生,都是在心神的统帅下,各脏腑精气阴阳协调作用的结果。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能影响脏腑精气及其功能的,也可影响心神而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该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  * 正常情志活动的产生依赖于  ⅰ五脏精气充盛  ⅱ气血运行的畅达,  ⅲ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和调节气血运行,因而在调节情志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侵袭人体,从皮肤及口鼻而入,发病之初均见表证,  而七情内伤,则 ①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②使脏腑气机逆乱,③气血失调,导致种种病变  ① 直接伤及内脏  七情过激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又因心藏神而为脏腑之主,故情志所伤,必然首先影响心神,然后作用于相应脏腑,导致其精气代谢失常、气机逆乱而发病。“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  1> 七情损伤相应之脏  心在志为喜为惊,过喜或过惊则伤心;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肺在志为悲为忧,过悲则伤肺;肾在志为恐,过恐则伤肾。  又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又常犯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证。(一对多)  2> 七情首先影响心神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指出了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脏有关。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受损可涉及其他脏腑。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也明确指出了惊与思也首先损伤心神,然后影响相应的脏腑。  “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  3> 多伤心肝脾  心主血藏神;  肝藏血主疏泄  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之枢,又为气血生化之源。  故情志所伤的病症,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此外,情志内伤还可以化火,即“五志化火”,而致阴虚火旺等症或导致湿、食、痰诸郁为病  * 过于惊喜易伤心,可致心神不宁,出现心悸、失眠、健忘,甚则精神失常等症;(七版)  郁怒太过则伤肝,肝气郁结,可见两胁胀痛、胸闷太息、咽中如有物梗阻、月经延后等症,甚则可见痛经、闭经、癥瘕。  忧思不解易伤脾,脾失健运,可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七版)  如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两虚,出现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证。  ② 影响脏腑气机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1> 怒则气上:是指过怒导致肝气疏泄太过,气机上逆,甚则血随气逆,并走于上的病机变化。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呕血,甚则昏厥卒倒;若兼发肝气横逆,可兼见腹痛、腹泻等症。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返)则生,不反则死。”(七版)  2> 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  正常情况下,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  临床暴喜过度,可见精神不能集中,甚则神志失常,狂乱,或见心气暴脱的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症  “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大喜坠阳。”(七版)  3>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伤肺,导致肺失宣降及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临床常见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气短胸闷、乏力懒言等症。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4> 恐则气下:是指过度恐惧伤肾,致使肾气失固,气陷于下的病机变化。  临床可见二便失禁,甚则遗精等症。  “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痠痿厥,精时自下。”  5> 惊则气乱:指猝然受惊伤心肾,导致心神不定,气机逆乱,肾气不固的病机变化。  临床可见惊悸不安,慌乱失措,甚则神志错乱,或二便失禁。  “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6> 思则气结:指过度思虑伤心脾,导致心脾气机结滞,运化失职的病机变化。  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  A 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B 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临床可见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不思饮食、腹胀纳呆、便溏等症状。(七版)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③ 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复。情绪积极乐观,七情反应适当,当怒则怒,当悲则悲,怒而不过,悲而不消沉,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乃至痊愈。  二是加重病情。情绪消沉,悲观失望,或七情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23. 饮食  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资,但是①饮食不节,②饮食不洁,或③饮食偏嗜,则又常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由于饮食物靠脾胃消化吸收,故饮食不节,主要是损伤脾胃,因而称“饮食内伤”。导致食积、聚湿、化热、生痰、气血不足等病变。  因此,饮食失宜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①饥饱失常(饮食不节)  * 过饥,则摄食不足,气血生化之源缺乏,  1> 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久之则气血衰少而为病,(因气血亏虚而脏腑组织失养,功能活动衰退,全身虚弱)  2> 气血不足则正气虚弱,ⅱ抵抗力降低,也易继发其他病症。(因正气不足,抗病力弱,易招致外邪入侵,继发其他疾病)  “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 过饱,指饮食超量,超过脾胃消化、吸收和运化能力,导致饮食物阻滞,脾胃损伤,出现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呕吐、泄泻、厌食、纳呆等,  >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种病症,小儿更为多见,因其脾胃较成人为弱。  >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经常饮食过量,还可影响气血流通,筋脉郁滞,出现痢疾、痔疮等病证  > “高梁(膏粱)之变,足生大丁(疔)”等。过食肥甘厚味,易于化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疽疮毒等病症。  > 食滞日久,可郁而化热;  > 伤于生冷寒凉,又可以聚湿生痰;  > 婴幼儿食滞日久还可以酿成疳积,出现手足心热、心烦易哭、脘腹胀满,面黄肌瘦等症。  > 若病理产物“积食”停滞日久,可进一步损伤脾胃功能,致使运化功能久不得复,还可聚湿、化热、生痰而引起其他病变发生。  > 大病初愈阶段,若饮食不当,如暴食、过于滋腻,或过早进补等,还可引起疾病复发;  ②饮食不洁  饮食不洁作为致病因素,多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进食陈腐变质,或被疫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食物所造成。饮食不洁而致的病变以胃肠病为主。  1> 如进食腐败变质食物,则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或痢疾等。  2> 若进食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则可导致各种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等,常表现有腹痛时作、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  3> 若进食被疫毒污染的食物,可发生某些传染性疾病。  4> 如果进食或误食被毒物污染或有毒性的食物,则会发生食物中毒,轻则脘腹疼痛,呕吐腹泻;重则毒气攻心,神志昏迷,甚至导致死亡。  “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误食毒物可导致机体中毒。  ③饮食偏嗜  如饮食偏寒偏热,或饮食五味有所偏嗜,或嗜酒成癖等等,久之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或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而引起疾病发生。  1> 寒热偏嗜  如偏食生冷寒凉之品,久则易于耗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等症;  若偏嗜辛温燥热饮食,又可使肠胃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或酿成痔疮等;  若嗜酒成癖,久易聚湿、生痰、化热而致病,甚至变生癥积。  “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  2> 五味偏嗜  * “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如果长期嗜好某种性味的食物,就会导致该脏的脏气偏盛,久之可损伤内脏,发生多种病变。  * “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日久,夭之由也。”  五味偏嗜,既可引起本脏功能失调,也可因脏气偏盛,以致脏腑之间平衡关系失调而出现他脏的病理改变,导致“伤己所胜”的病理变化。  *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3> 食类偏嗜  若专食某种或某类食品,或厌恶某类食物而不食,或膳食中缺乏某些食物等,久之也可成为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  如瘿瘤(碘缺乏)、佝偻(钙、磷代谢障碍)、夜盲(维生素A缺乏)等。  如过食肥甘厚味,可聚湿生痰、化热,易致肥胖、眩晕、中风、胸痹、消渴等病变,若因偏食而致某些营养物质缺乏,也可发生多种病变。  24. 劳逸  劳逸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因此,劳逸失度也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① 过劳  过劳,即过度劳累,也称劳倦所伤。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1> 劳力过度  又称“形劳”。指较长时间的过度用力,劳伤形体而积劳成疾,或者是病后体虚,勉强劳作而致病。  劳力太过而致病,其病变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过度劳力而耗气,损伤内脏的精气,导致脏气虚少,功能减退。由于肺为气之主,脾为生气之源,故劳力太过尤易耗伤脾肺之气。  常见如少气懒言,体倦神疲,喘息汗出等。  “劳则气耗。”  二是过度劳力而致形体损伤,即劳伤筋骨。体力劳动,主要是筋骨、关节、肌肉的运动,如果长时间用力太过,则易致形体组织损伤,久而积劳成疾。  “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2> 劳神过度  又称“心劳”。指长期用脑过度,思虑劳神而积劳成疾。  由于心藏神,脾主思,血是神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故用神过度,长思久虑,则易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劳伤心脾。  以致心神失养,神志不宁而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和脾失健运而纳少、腹胀、便溏、消瘦等。  3> 房劳过度  又称“肾劳”。指房事太过,或手淫恶习,或妇女早孕多育等,耗伤肾精、肾气而致病。由于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精不宜过度耗泄。  若房事不节则肾精、肾气耗伤,根本动摇,常见如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机能减退等。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七版)  妇女早孕多育,亏耗精血,累及冲任及胞宫,易致月经失调,带下过多等妇科疾病。  此外,房劳过度也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  ② 过逸  过逸,即过度安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等。人体每天需要适当的活动,气血才能流畅,阳气才得以振奋。  过度安逸致病,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七版)  1>.安逸少动,气机不畅。出现食少、胸闷、腹胀、肢困、肌肉软弱或发胖臃肿等。久则影响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形成气滞血瘀、水湿痰饮内生等病变。  2>.阳气不振,正气虚弱。常见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或抗邪无力,易感外邪致病。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3>.是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可致神气衰弱,常见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等。  痰饮、瘀血、结石等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作用于人体,干扰机体的正常功能,可加重病理变化,或引起新的病变发生。  因其通常是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的致病因素,故称“继发性病因”,或称“内生有形实邪”。  25. 痰饮的概念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1> 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 有形之痰,是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鸣等,或指触之有形的痰核。  * 无形之痰,是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的痰病,如眩晕、癫狂等。  因此,中医学对“痰”的认识,主要是以临床征象为依据来进行分析的。  2> 饮则流动性较大,可留积于人体脏器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所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  “痰饮”(肠胃)、“悬饮”(留注胁下,膈/盲膜)、“溢饮”(溢于肠胃之外,四肢)、“支饮”(胸膈)等不同名称。  26. 痰饮的形成  痰饮的形成,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  由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等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故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  如肺失宣降,津液不布,水道不利,则聚水而生痰饮;  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可以凝聚生痰;肾阳不足,水液不得蒸化,也可停而化生痰饮;  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津液停积而为痰为饮;  三焦水道不利,津液失布,亦能聚水生痰。  痰饮形成后,1> 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2> 而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症,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同时,痰饮的形成,还与某些外感或内伤因素直接相关。(七版)  如外感湿邪,留滞体内;  火邪伤人,煎灼津液;  恣食肥甘厚味,湿浊内生;  七情内伤,气郁水停;  血行瘀滞,水液不行;  以及饮食不化等,也可导致痰饮的生成。就饮食因素而言,“盖痰涎之化,本由水谷,使果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随食随化,皆成血气,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尽化,而十留其一二,则一二为痰矣;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甚至留其七八,则但见血气日削,而痰证日多矣。”  因此,凡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之脏腑的功能失调,以及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均可以导致痰饮形成。  27. 痰饮的致病特点  1> 痰饮的致病特点:  痰饮形成之后,由于停滞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一样,  阻滞于经脉的,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  停滞于脏腑的,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的升降。  2> 痰的致病特点:  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  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  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  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  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  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  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  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症。  概括而言,其致病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阻滞气血运行, 2.影响水液代谢, 3.易于蒙蔽心神,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3> 饮的病证特点:  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  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  饮在胸隔,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  饮溢肌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  28. 瘀血  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  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具有致病作用的“死血”。  在中医文献中,瘀血又称“恶血”、“★衃血”、“蓄血”、“败血”、“污血”等。“瘀血”与“血瘀”的概念不同。  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而瘀血是能继发新病变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念。  29. 瘀血的形成  血液的正常运行,主要与心、肺、肝、脾等脏的功能,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脉道的通利,以及寒热等内外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凡能影响血液正常运行,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而瘀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  1.内外伤(血出致瘀)  外伤:各种外伤,如跌打损伤、金刃所伤、手术创伤等,致使脉管破损而出血,成为离经之血;  内伤:或其他原因,如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而致出血,以及妇女经行不畅、流产等,如果所出之血未能排出体外或及时消散,留积于体内则成瘀血。  2.气滞致瘀  若情志郁结,气机不畅,或痰饮等积滞体内,阻遏脉络,都会造成血液运行不畅,进而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瘀积不行,形成瘀血。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  3.气虚致瘀和津液亏虚(七版)  凝滞:气分阴阳,是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虚则运血无力,阳虚则脉道失于温通而滞涩,阴虚则脉道失于柔润而僵化。  失摄:气虚失摄,造成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津液亏虚:津血同源互化,津液亏虚,无以充血则血脉不利。因此,气与津液的亏损,亦能引起血液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停积而成瘀血。  4.血寒致瘀  若外感寒邪,入于血脉,或阴寒内盛,血脉挛缩,则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瘀积不散,形成瘀血。  “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  “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通“沍”,闭塞之义),血泣则不通。”  “血受寒则凝结成块。”  寒邪客入血脉,使经脉踡缩拘急,血液凝滞不畅。  5.血热致瘀  凝滞:外感火热邪气,或体内阳盛化火,入舍于血,血热互结,煎灼血中津液,使血液黏稠而运行不畅;  “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热入营分,血热搏结”  妄行: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内出血,以致血液壅滞于体内某些部位而不散而成瘀血。  30. 瘀血的致病特点  瘀血形成之后,1.易于阻滞气机,2.影响血脉运行,3.影响新血生成,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瘀血的病证特点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  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前区痛,口唇指甲青紫;  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  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  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  瘀血攻心,可致发狂;  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暗成块,或见崩漏;  瘀阻肢体末端,可成脱骨疽;瘀阻于肢体肌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31. 瘀血的病证特点  瘀血的病证虽然繁多,但其临床表现归纳起来则有如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①疼痛: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②肿块:肿块外伤肌肤局部,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可形成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  ③出血: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  ④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色紫暗:在望诊方面,久瘀则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经脉曲张等征象。  ⑤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多见细涩、涩脉、沉弦或结代等。  32. 结石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常见的结石有泥砂样结石、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结石、结块样结石(如胃结石)等,且大小不一。一般来说,结石小者,易于排出;而结石较大者,难于排出,多留滞而致病。  33. 结石的形成  结石的成因较为复杂,有些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比较常见的因素有:  1.饮食不当  饮食偏嗜,喜食肥甘厚味,影响脾胃运化,蕴生湿热,内结于胆,久则可形成胆结石;  湿热下注,蕴结于下焦,日久可形成肾结石或膀胱结石。  若空腹食柿,影响胃的受纳和通降,又可形成胃结石。  此外,某些地域的水质中含有过量的矿物及杂质等,也可能是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2.情志内伤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气不达,胆汁郁结,排泄受阻,日久可形成结石。  3.服药不当  长期过量服用某些药物,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或药物沉积于体内某些部位而形成结石。  4.体质差异  先天禀赋差异,以致某些物质的代谢异常,可形成易患结石病变的体质。  34. 结石的致病特点  1.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  肝气疏泄,关系着胆汁的生成和排泄;  肾气的蒸化,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故肝肾功能失调易生成结石;  且肝肾有管道与胆及膀胱相通,而胃、胆、膀胱等管腔性器官,结石易于停留,故结石为病,多为肝、胆结石,肾、膀胱结石和胃结石。  2.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结石多为湿热内蕴,日渐煎熬而成,故大多数结石的形成过程缓慢而漫长。  由于结石的大小不等,停留部位不一,故临床症状表现差异很大。  一般来说,结石小,病情较轻,有的甚至无任何症状;结石过大,则病情较重,症状明显,发作频繁。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结石为有形实邪,停留体内,势必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运行。  如局部胀痛、水液停聚等。重者,结石嵌滞于狭窄部位,如胆道或输尿管中,气血严重郁阻,常出现腹部绞痛,若损伤脉络,可致出血,如尿血等。  35. 发病原理,正气邪气的概念  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活动正常,气血阴阳协调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  当人体在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人体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异常,气血阴阳平衡协调关系受到破坏,导致“阴阳失调”,出现了各种临床症状,便发生疾病。  疾病的发生和变化虽错综复杂,但概括起来,不外乎是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  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简称为“正”。  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七版)  邪气,则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  邪气,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如六淫、疠气、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七情内伤、饮食失宜、痰饮、瘀血、结石等。  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即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应。  36.邪气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关系  ①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人,疾病无从发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明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  “邪之所凑,其气必虑。”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②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中医学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并不排除邪气对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邪气是发病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  如高温、高压电流、化学毒剂、枪弹伤、冻伤、毒蛇咬伤等,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被损害。  如疫疠,“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说明了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又提出要“避其毒气”,以防止其发生和播散。  ③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正邪斗争,是指正气与病邪的斗争。这种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影响疾病的发展及转归。  1> 正能胜邪则不发病: 邪气侵袭人体时。如自然界中经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致病因素,但并不是所有接触的人都会发病,此即是正能胜邪的结果。  2> 邪胜正负则发病: 在正邪斗争过程中,若邪气偏胜,正气相对不足,邪胜正负,从而使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气机逆乱,便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发病以后,由于正气强弱的差异、病邪性质的不同和感邪的轻重,以及所在部位的浅深,从而产生不同的病证。如:  * 疾病与正气强弱的关系:正气强,邪正斗争剧烈,多表现为实证;  正气虚弱,抗邪无力,多表现为虚证,或虚实错杂证。  * 疾病与感邪性质的关系:一般来说,感受阳邪,易导致阳偏盛而伤阴,出现实热证;  感受阴邪,易导致阴偏盛而伤阳的寒实证或寒湿证。  * 疾病与感邪轻重的关系:一般来说,邪轻则病轻,  邪重则病重。  * 疾病与病邪所中部位的关系:病邪侵犯人体,有在筋骨经脉者,有在脏腑者,病位不同,病证各异。  “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  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  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  “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说明病邪所中部位不同,疾病的证候表现亦不一样。  37. 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与内外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外环境,主要指生活、工作环境,包括气候变化、地理特点、环境卫生等等。  内环境,主要是指人体本身的正气。正气强弱则与体质和精神状态有关。  38. 外环境与发病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们在长期与自然作斗争中逐渐适应了自然。但是自然气候的异常变化,或工作、生活环境受污染,周围环境卫生差,又可使人致病。  ①气候因素:如六淫和疫疠致病,均与气候因素有关。  春天气候多风,常发生风温病证;  夏天,特别是暑天,气候炎热,则常发生热病和中暑;  秋天天气敛肃,气候干燥,则常发生燥病;  冬天气候严寒,则易于外感寒邪为病。  同样,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也与自然气候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气候反常,或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则更容易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多流行于冬春季节;  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则多流行于夏秋季节等,因为那时的气候条件更适合于这些疾病的致病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  ②地域因素:不同的地域,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常有不同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如东南地区,滨海傍水,地势低洼,温热多雨,人们吃鱼而嗜咸,病多痈疡;  西北高原地区,气候燥寒,经常处在风寒冰冽之中,吃的是肉食酥酪和牛羊乳汁,体质肥壮,卫外固密,则外邪不易侵犯而多发内伤病。  此外,有些地区因缺乏某些物质,而有地方病之发生,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多见于远离海岸的地区。最常见的原因是缺碘。  ③生活、工作环境:如工业废气、废物多含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毒物,若因工作关系经常接触到有害物质,则可以使人发生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  粉尘过多,也能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出现各种病理变化。  还有,当前农药的广泛使用,亦可使有些食物污染,从而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此外,有的疾病通过呼吸道传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  有的疾病通过消化道传染,如痢疾、肝炎等。  而蚊、蝇则是疾病传播的媒介,所以周围环境卫生差,蚊蝇孳生,空气、水源或食物等受到污染,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④外环境还存在着其他某些致病因素,如外伤、虫兽伤、精神刺激等。而劳累过度、久视、久坐、久立、久行也能使人致病。  “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39. 内环境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致病因素(邪)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气不足或相对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由于人的体质不同,故对于外邪也有不同的易感性。  “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  “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  一般来说,体质和精神状态决定着正气的强弱。  (1)体质与正气的关系  体质壮实,则脏腑功能活动旺盛,精、气、血、津液充足,其正气充足;体质虚弱,则脏腑功能减退、精、气、血、津液不足,其正气也减弱。  ①与先天禀赋、饮食调养,身体锻炼有关。一般来说,禀赋充实的,体质多壮实;禀赋不足的,体质多较虚弱  “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由于先天禀赋不同,可以形成个体差异。  ②后天饮食营养。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是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饮食不足,缺少必要的营养,影响气血的化生,则可致体质虚弱。  但暴饮暴食,又可损伤脾胃。饮食偏嗜,又会使体内某些物质过多、某些物质不足,从而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不利于体质增强。  ③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使气血畅通,体质增强。而过度安逸,则可使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退,从而使体质虚弱。  (2)精神状态与正气的关系  精神状态受情志因素的直接影响  情志舒畅,精神愉快,则气体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  若情志不畅,精神抑郁,则可使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减弱。  因此,平时要注意精神调摄,保持思想上安定清静,不贪欲妄想,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以,调摄精神,可以增强正气,从而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正气是发病的内在根据。体质和精神状态影响着正气的强弱。  体质壮实,情志舒畅,则正气充足,抗病力强,邪气难于入侵,即使受邪,病邪易被祛除,也难于发展。  体质虚弱,情志不畅,则正气减弱,抗病力衰退,邪气易于入侵而发病。  16. 六淫外感与内生“五邪”的区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气导致神志不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