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王平开辟根据地演职员电影观后感

观王平开辟根据地有感800字作文_百度知道
观王平开辟根据地有感800字作文
观王平开辟根据地有感800字作文
一部军事题材的电影,王平团结了一支人民的武装并率领队伍披荆斩棘,在艰难的抗日战争中让我们领略了英勇无畏的榜样军人王平、勇挫敌寇的故事,影片讲述了在军阀混战的地区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作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暂无观看记录
反战电影大全
2345电影大全精选166部反战电影,作为国内最全、用户体验一流的电影平台,聚合十多家视频站的上万部正版高清电影资源。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高清、免费好看的反战电影。目前反战电影受网友最喜爱的电影有:《狭路年三十儿》、《猎杀中山狼》、《红财神》。最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2345电影大全为您提供最完美的观看体验。
影片数:166
本周热播榜王平开辟根据地
核心提示:关于八路军在八路军配合友军进行山西保卫战的同时,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已经意识到,如果要发 扬八路军的优势,壮大自己的力量,
关于八路军&&&&&&在八路军配合友军进行山西保卫战的同时,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已经意识到,如果要发 扬八路军的优势,壮大自己的力量,就必须积极地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随后,八路军抽 出一部分力量分散到各地乡村,进行创建根据地的工作。115师也因此一分为二。 创建根据地势在必行 到1937年11月上旬,在整个华北地区,国民党军队的抗战以失败告终。忻口和太 原保卫战失利后不久,沿同蒲路南下之敌,已进至太谷、平遥,而沿平绥路(北京至呼和浩 特)西犯之敌,早在10月中旬即占领归绥和包头。至此,国民党军已退出冀(河北)、察 (察哈尔)全境和晋、绥大部及山东北部地区。这时,日本侵略者于11月17日成立了最 高统帅部——大本营。同时,设立了大本营与政府首脑的联络。11月24日,大本营 召开了第一次御前,听取和批准了参谋本部对华作战计划,确定在华北首先对残存于占 领地区的中国军队实行“扫荡”,力求安定这些地区。日军的决心是以其第1军主力在关东 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协同下,对活动于晋察冀边区、晋西北和晋东南的八路军进行大规模围 攻,企图消灭或驱逐八路军,以确保其后方,特别是平汉、同蒲、平绥、正太等主要路交 通。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在11月9日给八路军的指示中指出,在华北的正规战争已经结 束,游击战将成为主要作战形式。同时,毛泽东还作出判断,日军不久将以主力向八路军所 在的晋西北、晋西南、晋东南各要点进攻。为此,他命令八路军在上述四地区活动的部队, 应控制一部,执行袭击日军的任务,大部分散于各要点,组织群众武装,在统一战线基本原 则下,放手发动群众,扩大部队,争取给养自给,打击汉奸,发展抗日力量,以充分对付日 军对八路军发动的进攻。11月12日,毛泽东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 务》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 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在江浙,国民党的战线已被击破,日寇正向南京和长江流域进 攻。国民党的片面抗战已表现得不能持久。”因此,争取实现全面抗战是“一切中国人民的 共同的迫切的任务。”13日,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负责人的电报中明 确指出,八路军的当前任务是“发挥进一步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华北游击战争,同日寇力 争山西全省的大多数乡村,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 这样,创建根据地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主要工作之一。 开辟和扩大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关。无论什么力量,如果失 去了活动的基础,就如无源之水,是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 期,红军之所以在很短时间内变得十分强大,就是开辟了中央苏区,有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 支持。同样,要想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八路军的游击战得以进行下去,也必须开辟抗日 根据地,赢得群众的支持。 开辟抗日根据地,不但可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且还可以扩大八路军和共产党 在群众中的影响,使共产党的政策深入人心。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八路军总部确定了八路军的中心任务,应以山西为主要阵地支撑华 北抗战,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并决定115师除以一部创建晋察冀边区 抗日根据地外,师部率343旅创建以吕梁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分 家” 在八路军总部下达创建抗日根据地指示之前,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完 全成了敌后。早在1937年9月20日,毛泽东在给八路军的指示中就指出:“五台山脉 应使之成为重要的游击战争区域之一,现在就宜加紧准备”。据此,八路军总部在平型关战 斗之后,即令115师以一部兵力开展群众工作,着手创建抗日根据地。115师政治委员 聂荣臻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率师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两个队,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大部 和第3营营部两个连,第685团1个连,第343旅和第359旅各1个工作团,及一 部分干部,共3000余人,开始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分为4个地区进行:一是杨成武和邓华率领独立团,在以 涞源为中心的北部活动;二是赵尔陆率八路军总政治部工作团和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一部,在 以五台、定襄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活动;三是王平率骑兵营和教导队的一部分干部,在以阜平 为中心的东部地区活动;四是刘道生率一个连、一个干部队和一部分太原来的知识分子共2 50人,在以平山、盂县为中心的南部地区活动。各部队和工作团在上述地区,一方面打击 敌人,消灭日本侵略军;另一方面,充分发动和组织群众,瓦解敌伪组织和伪政权,建立抗 日政权、抗日团体和人民武装,扩大共产党组织和八路军。不久就新建了几十支游击队,出 现了武装抗日的新局面。 1937年11月上旬,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决定,林彪率115师主力由五台山地 区南下,留下独立团、骑兵营和两个连,共约2000人,由聂荣臻领导,在晋察冀3省交 界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11月8日,晋察冀军区正式成立。这样八路军115师就一分 为二,成为两个部分。 要成立新的军区,就要把115师的家当分一下。其实也没有什么家产,最主要的是人 员。关于作战部队的划分,中央军委在指示中已经明确了,剩下的工作主要是对机关人员的 划分。机关人员的划分工作,主要由政治部主任罗荣桓负责(八路军的政训处已在10月2 2日恢复为政治部)。聂荣臻的回忆录中在写到这次“分家”时是这样说的:“我对他(罗 荣桓)说,你来分好,你公平。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几个部由你决定。哪些 人留下,你有决定权,我不争一个人。罗荣桓同志对我非常支持。他亲自挑选了一些人,留 下的同志虽然人数不多,但很得力。” 晋察冀军区属八路军建制,由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中央军委任命聂荣臻为军区司令员 兼政治委员,唐延杰为参谋长,舒同为政治部主任。11月13日,晋察冀军区以在北部、 西部、南部和东部的部队和工作团为基础,分别组建第1军分区、第2军分区、第3军分区 和第4军分区,各军分区主力部队均整编为支队,每个支队辖3个大队(相当于团),每个 大队辖3~4个中队(相当于营)。 第1军分区兼第1支队,辖第1、第2、第3大队,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邓华。该 军分区以原115师独立团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包括涞源、广灵、蔚县、易县、繁峙、灵 邱等27个县,称为冀西北区。 第2军分区兼第2支队,辖第4、第5、第6大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赵尔陆。该军分 区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包括五台、代县、崞县、定襄、忻县、盂县等 9个县,称为晋东北区。 第3军分区兼第3支队,辖第10、第11、第12大队,司令员陈漫远,政治委员王 平。该军分区以115师骑兵营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包括阜平、唐县、完县、曲阳、新 乐、定县、望都等7个县,称为冀西中部地区。 第4军分区兼第4支队,辖第7、第8、第9大队,司令员周建屏,政治委员刘道生。 该军分区以115师第685团2营第6连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分为晋东北、雁北、直 西、和冀察边等地区。 11月18日,聂荣臻带领分出来的人员和所成立的机关,转到河北省阜平县城。19 38年1月10日至15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召开。会议决定统一边区的 军事、行政、财政经济、教育和民运工作等各项方针政策,并以民主选举的方法产生了 边区的政权机关——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由聂荣臻等9人组成。军区和为区抗日民 主政权的建立,标志着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胜利建成。115师的家当分了,人手就显 得不够,特别是对知识分子的需求就更为迫切。为此,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就到处去搜罗人 才。有一次,他在同当时的北方局代表栗再温和平山特委书记李德仲谈话时,就直截了当地 说: “我们115师的人也不多,特别是缺乏知识分子。你们这里地下党的基础很好,文化 素质也比较高,能不能帮助我们增加一些知识分子?” “需要多少?”栗再温和李德仲问。 “百十来个吧,当然,多多益善。” 过了半个月后,115师果然得到了130多名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罗荣桓 同志非常高兴,说这帮他解决了很大困难。后来这些人大都成了115师的骨干。 对根据地的第一次考验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初步形成和游击战争的蓬勃展开,对其四周日军所占领的铁路线和 北平、石家庄、太原等中心城市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日军为消除后顾之忧,遂于1937年 11月下旬,以其第5、第14、第109师团及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各一部共万余人, 从平绥、平汉、正太和同蒲铁路沿线,分8路围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企图消灭这一地区的 八路军,摧毁共产党刚刚建立不久的抗日根据地,以确保其后方和交通线的安全。 晋察冀根据地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实力弱小,经验不足,而它面对的敌人却十分强 大。这样,晋察冀根据地面临着第一次严峻的考验。 早在10月中旬,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即根据毛泽东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着手 进行反围攻的作战准备。首先对根据地军民普遍深入地进行政治动员,增强军民反围攻作战 的胜利信心;并在政治动员的基础上,组织与武装群众,加速抗日自卫军、游击队的组建与 训练,加强各军分区主力部队的建设和反围攻作战的各项准备。 聂荣臻等军区领导人根据从各方面得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明日军围攻晋察冀的 目的在于驱逐八路军,确保其交通线的安全。但日本侵略军也有其弱点,即作战范围大,而 兵力则显得不足。据此,晋察冀军区确定了自己的反围攻作战部署:以部分老部队为骨干, 带领新组建的游击队,在人民群众配合下,广泛开展游击战,不断袭扰、消耗进入根据地的 日军;以部分游击队日夜不停地袭击敌后方据点和交通线;以第1军分区主力于广(灵)、 灵(丘)、涞(源)之间,第2军分区主力于五台地区,第4军分区主力于上社镇、洪子店 地区,第3军分区主力于阜平地区隐蔽集结,待机歼敌。11月23日,聂荣臻发出了反围 攻作战指示,要求各军分区加强侦察,迅速完成作战部署和各项准备,发动与组织群众,实 行坚壁清野和封锁消息。 从11月24日开始,日军分8路向晋察冀根据地进犯。一路3000余人,于11月 24日从保定和易县出动,在飞机掩护下向涞源进犯。其中由易县西犯之敌于12月2日进 占大龙华。该敌由于沿途遭八路军游击队袭扰,已十分疲惫,疏于戒备。据此情况,晋察冀 军区第1支队,以一部于当日夜间袭击大龙华,一举突入镇内,与敌展开巷战,激战一夜, 歼敌200余人,残敌100余人逃回易县。而由保定西犯之敌,则被原115师骑兵营 (当时尚未整编)阻止于满城附近。与此同时,由定县、新乐向曲阳、行唐进犯的1000 余名日军,于高门屯和豆家庄遭八路军第4支队的有力阻击。于是企图进占曲阳之敌退回保 定。由新乐出动之敌在进占行唐后,也停滞不前。至此,由平汉铁路西犯之敌遂停止向晋察 冀边区腹地进犯。 由同蒲铁路东犯的日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一部1400余人,由应县出动,在占领浑 源后继续向广灵进犯。为打击该路进犯之敌。11月27日,晋察冀军区第1支队以主力于 浑源、广灵间的乱岭关的道路两侧高地设伏。当敌进入伏击区,第1支队突然发起猛攻,经 数小时激战,歼敌200余人,随即主动撤出战斗。日军占领了广灵县城,但未敢继续前 进。由平绥路南犯的日军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以3400余人由怀来、天镇分两路南 犯,并于12月4日占领蔚县后,分别向广灵、涞源进犯。5日,八路军第1支队主力一部 占领蔚县南部的北口村,截击由蔚县南犯的日军。当敌人进入该地谷口时,八路军居高临 下,以猛烈火力袭击敌人,并乘敌混乱之际发起冲击,经半天激战,迫敌退守蔚县。 在反围攻作战的关键时刻,毛泽东于12月5日致电八路军总部指出:晋察冀边区反围 攻作战应避免正面抵抗,袭击敌人的后尾部队;在敌人的远近后方活动,使敌处于八路军的 包围之中;在确实有利条件下,集结适当力量给敌以部分歼灭和有力的打击;同时要求 八路军部队给予晋察冀军区以有力配合。晋察冀军区部队遵照上述指示,积极在日军远近后 方活动,抓住有利战机打击敌人。 12月14日,晋察冀军区第2支队乘代县、原平、忻口的日军第109师团一部10 00余人进占繁峙、后方空虚之际,夜袭原来镇,一举攻克该镇,歼敌100余人,残敌分 别向代县、忻口逃窜。此时进占繁峙之敌迅速回援,第2支队随即转移。 虽然从行政序列上讲,115师与晋察冀军区已经属于两个单位,但由于刚刚分开,1 15师的部分部队仍与晋察冀军区的部队一起战斗,共同打击进犯晋察冀根据地的日军。1 2月中旬,沿正太铁路进攻的日军第5、第109师团各一部共4000余人,分别向平 山、盂县进犯,在晋察冀第3支队与群众武装连续打击之下,日军十分疲惫。晋察冀军区司 令员聂荣臻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有利战机,令115师344旅由五台西南的东冶镇进至平山 以西的洪子店地区,协同第3支队伺机打击进犯平山之敌。15日,敌第109师团一部1 500余人,由寿阳、平定出动合击盂县。第3支队集中主力于盂县东南地区隐蔽待机,当 由平定出动之敌进至清城镇时,该支队乘其立足未稳,突然发起攻击,激战至黄昏,歼敌2 00余人,尔后主动撤出战斗。同日,115师344旅第687团一部于小寨地区设伏, 击退由井陉北犯之敌,歼敌100余人。21日。敌第5师团的第21联队1000余人由 平山出动,继续向温塘地区进犯,第344旅主力与第3支队一部,于温塘地区占领有利地 形伏击该敌,当敌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地域时,即以优势兵力对敌突然展开猛攻,敌顿时陷于 混乱,经数小时激战,歼敌400余人,残敌逃回平山,未敢复出。 到12月21日,分8路围攻晋察冀根据地的日军,除以一部兵力占据蔚县、广灵、浑 源、定襄、盂县、平山和行唐等县城外,其余大部都退回铁路沿线。至此,晋察冀军区经受 住一次严峻的考验,反围攻作战胜利结束。在这次作战中,晋察冀地区军民及其他友邻部队 共歼敌2000余人,缴获部分武器弹药和其它军用物资。 事实证明,新生的根据地仍保持了主力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作风。其中,原115师的老 部队在这次作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转自铁血读书 http://book.tiexue.net]抗战中八路军除了名义上的三个师外还有什么部队?&&&&&&给你点参考资料把。来自网络 ============================================= 山东纵队:由山东地区的各抗日游击队改编而成。日至1938年5月,中共山东党组织在各地发动和领导了10余次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10几个抗日阵地,至1938年夏天,起义部队达4万余人,为加强起义部队的统一指挥,1938年12月,经中央批准,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张经武任总指挥,黎玉任政治委员,王建安任副总指挥,罗舜初任参谋长,江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一至第八支队和挺进、南进支队,总兵力5万余人。1941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山东纵队归一一五师指挥。日中央军委指示将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由一一五师统一指挥。日,中央决定一一五师与山东军区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军区,罗荣桓任司令员兼政委,黎玉任副政委,肖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5个军分区。
八路军第一纵队:1939年7月初,徐向前、朱瑞奉中央之命率一部分干部由冀南抵鲁南沂水,与山东纵队指挥部会合。8月1日正式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徐向前任司令员,朱瑞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黄河以北山东、苏北的八路军部队,8月9日,山东军政委员会组成,第一纵队归山东军政委员会直接指挥。10月,第一纵队与山东纵队指挥机关合并(山东纵队番号仍保留),统一指挥山东地区的抗日斗争。1940年5月,第一纵队番号撤消,由山东纵队指挥所属部队。
八路军第二纵队:1940年2月,根据八路军总部决定,将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晋豫边支队、独立游击支队、决死第三纵队和河北民军第四团合编为八路军第二纵队。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兼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4月,黄克诚奉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率第二纵队主力三四四旅、独立游击支队和河北民军第一旅挺进冀鲁豫边区,随即与冀鲁豫支队合编,仍称第二纵队,原冀鲁豫支队司令员杨得志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黄克诚奉命率第二纵队主力南下华中后,留在冀鲁豫根据地的第二纵队新编第三旅、民军第一旅,在杨得志率领下,与敌人展开激烈斗争。1941年7月,第二纵队再次整编,杨得志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杨勇任副司令员,下辖教导第三旅、教导第七旅和冀中南进支队等。第二纵队仍由八路军总部指挥。1941年12月,第二纵队领导机关与冀鲁豫军区合并。1942年6月,第二纵队番号取消,所属部队划归冀鲁豫军区。
八路军第三纵队: 1938年4月,由吕正操领导的冀中人民自卫军和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吕正操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7月由程子华接任),下辖第七、八、九、十支队和独立支队、回民支队,共二十一个团6万余人。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归晋察冀军区指挥。1939年1月,一二○师主力抵达冀中,成立了八路军冀中区总指挥部,贺龙任总指挥,吕正操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政治委员,统一领导冀中的游击战争,第三纵队有很大发展。同年8月,一二○师离开冀中后,第三纵队在极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战争。1943年秋,吕正操奉中央之命,率部到达晋西北地区,第三纵队建制随即取消。
八路军第四纵队:1938年5月,根据集总指示,一二○师宋时轮支队与邓华支队回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归晋察冀军区指挥,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同时组成党的纵队委员会,邓华任书记。6月,第四纵队经平北向冀东地区挺进,配合中共冀热边特委领导的冀东抗日武装起义,部队迅速扩大到7万余人。10月,第四纵队和起义武装大部撤向平西整训,撤退中部队受到较大损失。193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和集总指示,以第四纵队为基础,成立冀热察挺进军,肖克任司令员,并组成军政委员会,统一指挥平西、冀东、平北地区的武装斗争。至此,第四纵队番号取消。1939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由三四四旅(欠六八七团)与第六支队(欠第四总队)合编为新的八路军第四纵队,辖第四、五、六旅,由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坚持豫皖苏边区的斗争。1941年初,皖南事变以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第四纵队整体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兼政委,参谋长张震。
八路军第五纵队:1940年5月,第二纵队政委黄克诚奉命率该纵队三四四旅、新二旅主力共五个团1.2万余人及教导营500余名干部,由冀鲁豫南下支援新四军。6月,在永城以南新兴集与新四军第六支队回合。中共中央指示,第二纵队归中共中原局直接指挥。新二旅及三四四旅六八七团与皖东北的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第四总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韩振纪任参谋长,吴法宪任政治部主任,辖三个支队共九个团近2万人,执行东进任务。皖南事变后,第五纵队整体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副师长张爱萍。
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八路军主力开赴前线抗日后,中央军委将一一五师炮兵营、辎重营;一二○师七一八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一二九师之三八五旅(欠七六九团)、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等共9000余人组成八路军后方留守处,由肖劲光任主任兼政委,辖八个警备团、七七零团及三八五旅旅部等部。10月12日成立了五县警备司令部及两延河防司令部。何长工任五县警备司令员,郭洪涛任政治委员;陈奇涵任两延河防司令部司令员,白志文任副司令员。同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将留守处改编为留守兵团。
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1937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改编为留守兵团,肖劲光任司令员,莫文任政治部主任,留守兵团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1938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陕甘宁边区各部队由留守兵团指挥。此时留守兵团辖三八五旅、警备第一至八团、绥德警备司令部、保安司令部等部。至1940年,留守兵团直辖三八五旅、三五九旅、警备一旅、关中警备司令部、保安司令部等共13个团,31000余人。1942年月13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成立,贺龙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治委员(在关养病期间,由高岗代理),徐向前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肖劲光任副司令员,林枫任副政委。留守兵团归联防军司令部统一指挥。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日,中央军委决定在延安建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并任命贺龙为司令员,关向应为政治委员(关休养期间,由高岗代政委),徐向前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林枫任副政治委员,下辖八路军第一二○师、留守兵团、晋绥军区部队和陕甘宁边区保安队以及炮兵团等部。6月10日,联防军司令部正式成立。9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将联防军司令部与留守兵团司令部合并,增任肖劲光为副司令员,张经武接任参谋长,不久,又任命谭政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但对外一律不用联防军司令部的名义。抗日战争进入反攻时,联防军领导人分赴山东、东北就任新职,中央机关任命王世泰为联防军司令员,习仲勋为政治委员,王维舟、阎揆要为副司令员,张仲良为副政治委员,张文舟为参谋长。此时,联防军仅指挥陕甘宁边区部队。
东进纵队:日,根据八路军总部指示,一二九师以七六九团4个步兵连队、1个机枪连队、1个骑兵连队组成东进纵队,由三八六旅副旅长陈再道任司令员,东进冀南,开辟抗日根据地。1938年7月东纵兼冀南军区,陈再道任司令员,宋任穷任政治委员,辖8个支队和1个独立团。1939年1月,冀南军区与东进纵队分开,宋任穷任军区司令员,陈再道任纵队司令员,刘志坚任政治委员,卜盛光任参谋长,钟汉华任政治部主任。月间,一二九师又新编了6个旅,其中东进纵队被编为新七旅,旅长易良品,政委文建武。至此,东进纵队番号撤。
大青山支队:1938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由一二○师派兵建立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师部决定以三五八旅第七一五团、师直绮兵营一个连组成大青山支队,由该旅政委李井泉任司令员兼政委,姚吉吉任参谋长,彭德大任政治部主任。7月底大青山支队正式出发开支赴绥中、绥西大青山地区。为加强绥远地区武装力量,1940年,贺龙、关向应决定将大青山支队的3个营扩大为3个团,姚喆任司令员,1942年10月,中共晋绥分局根据中央决定,将绥远(大青山)和雁北合并,成立塞北军分区,以姚喆为司令员,高克林任政委,统一指挥塞北区的军事行动,同时撤销支队番号。
冀热察挺进军:1939年2月,在八路军第四纵队基础上与冀东起义部队合编而成,由肖克任司令员,程世才任参谋长,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统一指挥平西、平北、冀东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挺进军下辖2个支队和1个抗日联军。1942年,晋察冀军区精简整编,挺进军番号取消,平西、平北、冀东各成立军分区,肖克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
冀鲁豫支队:1939年2月,三四四旅代旅长杨得志、政治部主任崔田民奉八路军总部命令,率旅直一部、一个警卫排、一个工兵排、一个迫击炮排,挺进直南地区。4月初,将活动在该地区的八路军特务团、独立团、黄河支队、冀鲁豫第五支队合编为冀鲁豫支队,杨得志任司令员,下辖4个大队,至年底发展到7000余人。1940年4月底,奉总部命令,八路军第二纵队由黄克诚率领,从太南地区进入直南地区与杨得志会合。随即,冀鲁豫支队与第二纵队合编,仍称为第二纵队,杨得志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下辖三四四旅、新二旅、新三旅、河北民军第一旅。至此,冀鲁豫支队番号撤销。
山西新军:山西新军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推动下,由薄一波同志负责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组织起来的一支抗日武装。包括&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工卫旅、暂一师、政卫旅、二一二旅、二一三旅和在牺盟救国会领导下的各地游击队等革命武装。日,决死第一纵队(第一总队)在太原成立,政委薄一波,纵队长鲁应麟(旧军官),政治部主任佩琮;10月下旬,决死二总队成立,11月,改编为二纵队,政委张文昂,纵队长陈庆华(旧军官),政治主任韩均;1938年2月,相继成立了决死三、四纵队。决死三纵队,政委戎子和,纵队长陈光斗(旧军官),政治部主任董天知;决死四纵队,政委雷任民,纵队长梁浩(旧军官),政治部主任李力果。分别开赴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北、晋西南开展游击战争和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后又相继成立了政卫旅(旅长张韶芳,政治部主任廖鲁言),工卫旅(旅长郭挺一,政治部主任侯俊言),二一二旅(旅长孙定国,政治部主任李成林),二一三旅(旅长郝玉玺,政委程国梁,政治部主任牛佩瑄),暂一师(师长续范亭,参谋长张希钦)。1939年,阎山以6个军进攻我决死第二纵队和晋西独立支队,制造了&十二月事变&。为了粉碎敌人进攻,便于统一指挥,晋西北区党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决定成立新军临时总指挥部。翌年1月,新军总指挥部正式成立,续范亭任总指挥,罗贯波任政委。雷任民、张文昂任副总指挥,张希钦人参谋长,下辖第二纵队、决死第四纵队、暂一师、工卫旅。3月初,晋北新军进行整编,以续范亭为司令员,罗贯波为政委,决死第一纵队清除了阎锡山的旧军官,由薄一波任纵队长兼政委,牛佩琮为副纵队长兼政治部主任,严天民为参谋长。决死第三纵队除被反动军官拉走3个多团外,其余也在我党掌握下,仍在太南地区坚持斗争。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以便使武装建设、对敌斗争与根据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1940年2月,决死第三纵队编入八路军第二纵队。日正式成立了晋西北军区,暂一师、决死第二、四纵队、工卫旅都编在军区序列内;决死第一纵队编入由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一二九师的战斗序列。
晋冀豫边游击纵队:简称边纵。1938年底,根据集总命令,晋冀豫军区改称晋冀豫边游击司令部,倪志亮任司令员,王树声任副司令员,王新亭任政治委员,下辖第一支队(支队长桂干生,政委张南生)、第二支队(支队长唐天际,政委方升普)、第三支队(支队长张贤约,政委杨树根)、第四支队(支队长赵基梅,政委谭甫仁)。1939年秋,晋冀豫边游击司令部改称晋冀豫边游击纵队。边纵在太行根据地的抗战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1940年6月,晋冀豫边游击纵队在整编中撤销,成立太行军区。
南下支队:1944年,9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组织八路军南下支队,挺进华南,随即以三五九旅主力一部5000余人,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治委员,郭鹏任副司令员,王恩茂任副政委,挺进湘鄂赣边,创建根据地,三五九旅留下的部队约5000余人,作为第二梯队,待机南下。11月9日从延安出发,渡过黄河,越过陇海铁路,于日到达鄂豫皖根据地的大悟山,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师。2月初,鄂豫皖区党委决定派第四十、第四十一2个团配合南下支队挺进湘鄂赣地区。3月,南下支队进入湖南,改称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3月16日进驻平江,因遭国民党4个军的多路围攻,被迫于4月15日撤离平江, 4月底,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湘鄂赣边区党委、军区和行署。1945年7月上旬,王震、王首道根据中共中央建立湘粤赣边根据地的指示,率部继续向湘粤赣边进军。8月奉中共中央之命北上接应南下支队的东江纵队也到达这一地区。但由于国民党军集结数师兵力围击南下支队和东江纵队,致使南下支队和东江纵队无法靠拢,处境困难。9月7日,中共中央指示南下支队停止南进,从湘粤边北返,向新四军第五师再次靠拢。11月初,南下支队返回鄂豫皖根据地,恢复了三五九旅番号,并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编入新四军第五师战斗序列,直至解放战争开始。南下支队第二梯队于1945年6月南下,当进到河南新安地区时,因日本投降,当即奉命开赴东北。
冀中回民支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战斗在河北中部地区的回族人民抗日武装。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中回民教导队,与回族共产党员本斋领导的河北游击军联合组成回民教导队。马本斋任总队长。1939年秋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支队司令员。1940年发展到2000多人。支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转战在冀中和冀鲁豫的广大地区,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后该支队编入冀中军区。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华北、华中抗日前线,发动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在抗战期间逐步扩大,发展成华北、华中解放区。华南广东省人民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38年和1939年先后开辟建立了东江和琼崖抗日根据地。至1945年3月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解放区共有19个,即: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冀热辽边区、晋绥边区、晋冀豫边区、冀鲁豫边区、山东解放区、苏北解放区、苏中解放区、苏浙皖解放区、淮北解放区、淮南解放区、皖中解放区、浙东解放区、鄂豫皖解放区、广东解放区、琼崖解放区、河南解放区、湘赣解放区,面积共计约956960平方公里,人口约9550万人。合此后至抗战胜利之际新解放的人口,解放区人口共有1.2亿左右。这19个解放区除陕甘宁边区外,其余18个解放区都在敌后,每天都要面临日寇的扫荡和袭扰,斗争十分艰苦。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特意留下华北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做顾问,利用他来指点怎样对付共产党的游击战。这些解放区的名字只是一个大致范围,并不是正式的行政区域。比如晋冀鲁豫边区,就是山西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地区。其中的乡镇名称多数都没有变化。晋察冀军区最初是由哪些八路军部队组成?&&&&&&晋察冀军区最初是由八路军115师杨成武独立团、刘云彪骑兵营、教导队及总部特务团等各一部以不足3000人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日,晋察冀军区在山西省五台县宣告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后肖克同志任副司令员,程子华同志任副政委),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为政治部主任(后朱良才同志任),供给部长和卫生部长分别由查国祯和叶青山同志担任。军区下辖4个军分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政委邓华;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赵尔陆;第三军分区司令员陈漫远,政委王平;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政委刘道生。中国红军长征多少里?共有多少人?都叫啥?&&&&&&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1935年5月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首次提出了“长征”一词。此前,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的目标是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提法是“突围行动”和“长途行军”;遵义会议后提出“西征”。这张布告首次用了“红军万里长征”一语,“万里”是从瑞金算起的行程,“长征”则表现了红军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变被动为主动后的振奋和自豪。“长征”一词很快就用开了。1935年9月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首次提出“二万余里的长征”。到陕北后,毛泽东的讲话第一次提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概念。红军长征,从江西出发的时候10万人,到达陕北的时候剩1万人,多数人都牺牲在路上;在抗战时期,共产党员牺牲的就更多了。后来毛泽东讲了一句很著名的话:“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三句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道“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参加长征的各路共军人数变化一方面军,出发时86000人,到陕北时,1,3军团加中央军委共7000人,与15军团会师后有14000人,其5,9军团中途分别加入四,二方面军。二方面军,出发时17500人,与9军团会师后共13000人,长征结束时还有8500人。四方面军,出发时100000人,长征结束时还有35000人,其中包括5军团的4000人。25军,出发时2900人,到陕北时有3400人。
至于叫啥,那可真有难度,从上面的人数就可以看出,这里只能提供部分将领名单★一、中央红军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中央政治局委员、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27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34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41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司令朱德48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周恩来36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29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刘少奇 36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邓发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凯丰 28岁   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42岁   1、军委纵队   司令员叶剑英37岁   政委陈云29岁   第一梯队司令员兼政委 彭雪枫27岁   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何长工34岁   第三梯队司令员兼政委 武亭29岁(后为李维汉38岁)   第四梯队司令员 陈赓31岁   政委宋任穷25岁   2、红一军团   军团长林彪28岁   政委聂荣臻35岁   政治部主任罗荣桓32岁   参谋长左权29岁   保卫局局长罗瑞卿28岁   第1师师长李聚奎30岁   政治部主任谭政27岁   第1团团长杨得志24岁   第2团政委邓发24岁   第2师政委刘亚楼23岁   第4团团长耿飙24岁   政委杨成武20岁   第5团政委赖传珠24岁   第1 5师(原少共国际师)师长彭绍辉28岁   政委 萧华1 8岁   3、红三军团   军团长彭德怀36岁   政委杨尚昆27岁   李富春34岁   参谋长邓萍26岁   第4师师长张宗逊26岁   政委黄克诚32岁   第5师师长李天佑20岁   政委钟赤兵20岁   第1 O团政委杨勇22岁   第11团政委张爱萍24岁   政治部主任王平27岁   第1 2团政委苏振华22岁   4、红五军团   军团长董振堂39岁   政委李卓然35岁   参谋长陈伯钧24岁   第1 3师政委朱良才34岁   5、红八军团   中央代表刘少奇36岁   军团长周昆32岁   政委黄苏26岁   参谋长张云逸42岁   6、红九军团   军团长罗炳辉31岁   政委蔡树藩29岁   参谋长郭天民29岁   ★二、红二方面军   总指挥贺龙38岁   副总指挥 萧克26岁   总政委任弼时30岁   副总政委关向应32岁   参谋长李达29岁     7、红二军团   政治部主任甘泗淇31岁   第5师师长贺炳炎21岁   第6师政委廖汉生23岁   第1 8团政委余秋里20岁   8、红六军团   军团长 萧克26岁   政委王震26岁   参谋长谭家述25岁   ★三、红四方面军   军政委员会主席张国焘37岁   总指挥徐向前33岁   副总指挥王树声29岁   政委陈昌浩28岁   政治部副主任傅钟34岁   9、红四军   军长王宏坤25岁   副军长许世友29岁   政委周纯全29岁   第1 1师师长陈再道25岁   第1 2师师长张才千23岁   10、红三十军   军长程世才22岁   政委李先念 25岁   政治部主任李天焕22岁   11、红三十一军   军长王树声(兼)29岁   12、红九军   政委詹才芳27岁   政治部主任王新亭28岁   13、红三十三军   军长王维舟47岁   ★四、红二十五军   军长程子华29岁   副军长徐海东34岁   政委吴焕先27岁   注:红军时期,这里专指1933年6月全军整编后的各部队里.将领中有几个职务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包括军事正职、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供给部部长和卫生部部长.参谋长一职相对偏弱.但也很重要。军事副职和副政治委员也有·但不是很多.倒是一般兼.代军政正职的情况较为普遍。这是根据当时的战争条件和红军的具体实际情况而定的。谁知道开国上将们的英雄事迹?&&&&&&1942年,冈村宁次集中日伪军共5万余人,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野蛮的“五一大扫荡”。6月12日清晨5时,冀中机关、部队进驻掌史村。  饭刚刚做熟,村口突然响起一阵爆炸声,侦察参谋报告,敌人在村南边修建碉堡,三十几个敌人被我们的前哨给报销了一半。“乱弹琴!”吕正操发火了,“怎么能随便暴露目标呢!”  吕正操立即决定和敌人打“战”、“顶牛战”:不许出击,敌人不到跟前不开枪,没有上级许可不准使用重机枪和迫击炮!只用轻武器诱敌。  敌人果然上当,以为不过是“土八路”,纠集了二三百人连工事都没挖就上来,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中午前后敌人来劝降,吹嘘“你们已被5000皇军”包围,吕正操轻蔑地说:“老子是准备打10000人的!”  傍晚时分,吕正操抓住战机,迅速使用重武器出击,敌人措手不及,吕正操带领机关成功突围。这场战斗将军以一个团的兵力保卫了领导机关2000人安全突围,我军仅仅伤亡46人,而毙伤日伪军估计在500人左右!中央军委特地致电嘉奖,并把掌史村战斗誉为“平原游击战坚持村落防御战的范例”。  日军从此对吕正操三字闻风丧胆,数次巨额悬赏将军头颅,但每次进攻都被将军击败,不得不发出“心服口服”的哀叹。关于八路军&&&&&&在八路军配合友军进行山西保卫战的同时,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已经意识到,如果要发 扬八路军的优势,壮大自己的力量,就必须积极地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随后,八路军抽 出一部分力量分散到各地乡村,进行创建根据地的工作。115师也因此一分为二。 创建根据地势在必行 到1937年11月上旬,在整个华北地区,国民党军队的抗战以失败告终。忻口和太 原保卫战失利后不久,沿同蒲路南下之敌,已进至太谷、平遥,而沿平绥路(北京至呼和浩 特)西犯之敌,早在10月中旬即占领归绥和包头。至此,国民党军已退出冀(河北)、察 (察哈尔)全境和晋、绥大部及山东北部地区。这时,日本侵略者于11月17日成立了最 高统帅部——大本营。同时,设立了大本营与政府首脑的联络会议。11月24日,大本营 召开了第一次御前会议,听取和批准了参谋本部对华作战计划,确定在华北首先对残存于占 领地区的中国军队实行“扫荡”,力求安定这些地区。日军的决心是以其第1军主力在关东 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协同下,对活动于晋察冀边区、晋西北和晋东南的八路军进行大规模围 攻,企图消灭或驱逐八路军,以确保其后方,特别是平汉、同蒲、平绥、正太等主要铁路交 通线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在11月9日给八路军的指示中指出,在华北的正规战争已经结 束,游击战将成为主要作战形式。同时,毛泽东还作出判断,日军不久将以主力向八路军所 在的晋西北、晋西南、晋东南各要点进攻。为此,他命令八路军在上述四地区活动的部队, 应控制一部,执行袭击日军的任务,大部分散于各要点,组织群众武装,在统一战线基本原 则下,放手发动群众,扩大部队,争取给养自给,打击汉奸,发展抗日力量,以充分对付日 军对八路军发动的进攻。11月12日,毛泽东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 务》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 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在江浙,国民党的战线已被击破,日寇正向南京和长江流域进 攻。国民党的片面抗战已表现得不能持久。”因此,争取实现全面抗战是“一切中国人民的 共同的迫切的任务。”13日,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负责人的电报中明 确指出,八路军的当前任务是“发挥进一步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华北游击战争,同日寇力 争山西全省的大多数乡村,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 这样,创建根据地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主要工作之一。 开辟和扩大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关键。无论什么力量,如果失 去了活动的基础,就如无源之水,是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 期,红军之所以在很短时间内变得十分强大,就是开辟了中央苏区,有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 支持。同样,要想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八路军的游击战得以进行下去,也必须开辟抗日 根据地,赢得群众的支持。 开辟抗日根据地,不但可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且还可以扩大八路军和共产党 在群众中的影响,使共产党的政策深入人心。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八路军总部确定了八路军的中心任务,应以山西为主要阵地支撑华 北抗战,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并决定115师除以一部创建晋察冀边区 抗日根据地外,师部率343旅创建以吕梁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分 家” 在八路军总部下达创建抗日根据地指示之前,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完 全成了敌后。早在1937年9月20日,毛泽东在给八路军的指示中就指出:“五台山脉 应使之成为重要的游击战争区域之一,现在就宜加紧准备”。据此,八路军总部在平型关战 斗之后,即令115师以一部兵力开展群众工作,着手创建抗日根据地。115师政治委员 聂荣臻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率师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两个队,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大部 和第3营营部带两个连,第685团1个连,第343旅和第359旅各1个工作团,及一 部分干部,共3000余人,开始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分为4个地区进行:一是杨成武和邓华率领独立团,在以 涞源为中心的北部活动;二是赵尔陆率八路军总政治部工作团和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一部,在 以五台、定襄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活动;三是王平率骑兵营和教导队的一部分干部,在以阜平 为中心的东部地区活动;四是刘道生率一个连、一个干部队和一部分太原来的知识分子共2 50人,在以平山、盂县为中心的南部地区活动。各部队和工作团在上述地区,一方面打击 敌人,消灭日本侵略军;另一方面,充分发动和组织群众,瓦解敌伪组织和伪政权,建立抗 日政权、抗日团体和人民武装,扩大共产党组织和八路军。不久就新建了几十支游击队,出 现了武装抗日的新局面。 1937年11月上旬,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决定,林彪率115师主力由五台山地 区南下,留下独立团、骑兵营和两个连,共约2000人,由聂荣臻领导,在晋察冀3省交 界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11月8日,晋察冀军区正式成立。这样八路军115师就一分 为二,成为两个部分。 要成立新的军区,就要把115师的家当分一下。其实也没有什么家产,最主要的是人 员。关于作战部队的划分,中央军委在指示中已经明确了,剩下的工作主要是对机关人员的 划分。机关人员的划分工作,主要由政治部主任罗荣桓负责(八路军的政训处已在10月2 2日恢复为政治部)。聂荣臻的回忆录中在写到这次“分家”时是这样说的:“我对他(罗 荣桓)说,你来分好,你公平。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几个部门由你决定。哪些 人留下,你有决定权,我不争一个人。罗荣桓同志对我非常支持。他亲自挑选了一些人,留 下的同志虽然人数不多,但很得力。” 晋察冀军区属八路军建制,由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中央军委任命聂荣臻为军区司令员 兼政治委员,唐延杰为参谋长,舒同为政治部主任。11月13日,晋察冀军区以在北部、 西部、南部和东部的部队和工作团为基础,分别组建第1军分区、第2军分区、第3军分区 和第4军分区,各军分区主力部队均整编为支队,每个支队辖3个大队(相当于团),每个 大队辖3~4个中队(相当于营)。 第1军分区兼第1支队,辖第1、第2、第3大队,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邓华。该 军分区以原115师独立团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包括涞源、广灵、蔚县、易县、繁峙、灵 邱等27个县,称为冀西北区。 第2军分区兼第2支队,辖第4、第5、第6大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赵尔陆。该军分 区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包括五台、代县、崞县、定襄、忻县、盂县等 9个县,称为晋东北区。 第3军分区兼第3支队,辖第10、第11、第12大队,司令员陈漫远,政治委员王 平。该军分区以115师骑兵营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包括阜平、唐县、完县、曲阳、新 乐、定县、望都等7个县,称为冀西中部地区。 第4军分区兼第4支队,辖第7、第8、第9大队,司令员周建屏,政治委员刘道生。 该军分区以115师第685团2营第6连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分为晋东北、雁北、直 西、和冀察边等地区。 11月18日,聂荣臻带领分出来的人员和所成立的机关,转到河北省阜平县城。19 38年1月10日至15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召开。会议决定统一边区的 军事、行政、财政经济、文化教育和民运工作等各项方针政策,并以民主选举的方法产生了 边区的政权机关——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由聂荣臻等9人组成。军区和为区抗日民 主政权的建立,标志着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胜利建成。115师的家当分了,人手就显 得不够,特别是对知识分子的需求就更为迫切。为此,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就到处去搜罗人 才。有一次,他在同当时的北方局代表栗再温和平山特委书记李德仲谈话时,就直截了当地 说: “我们115师的人也不多,特别是缺乏知识分子。你们这里地下党的基础很好,文化 素质也比较高,能不能帮助我们增加一些知识分子?” “需要多少?”栗再温和李德仲问。 “百十来个吧,当然,多多益善。” 过了半个月后,115师果然得到了130多名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罗荣桓 同志非常高兴,说这帮他解决了很大困难。后来这些人大都成了115师的骨干。 对根据地的第一次考验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初步形成和游击战争的蓬勃展开,对其四周日军所占领的铁路线和 北平、石家庄、太原等中心城市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日军为消除后顾之忧,遂于1937年 11月下旬,以其第5、第14、第109师团及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各一部共万余人, 从平绥、平汉、正太和同蒲铁路沿线,分8路围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企图消灭这一地区的 八路军,摧毁共产党刚刚建立不久的抗日根据地,以确保其后方和交通线的安全。 晋察冀根据地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实力弱小,经验不足,而它面对的敌人却十分强 大。这样,晋察冀根据地面临着第一次严峻的考验。 早在10月中旬,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即根据毛泽东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着手 进行反围攻的作战准备。首先对根据地军民普遍深入地进行政治动员,增强军民反围攻作战 的胜利信心;并在政治动员的基础上,组织与武装群众,加速抗日自卫军、游击队的组建与 训练,加强各军分区主力部队的建设和反围攻作战的各项准备。 聂荣臻等军区领导人根据从各方面得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明日军围攻晋察冀的 目的在于驱逐八路军,确保其交通线的安全。但日本侵略军也有其弱点,即作战范围大,而 兵力则显得不足。据此,晋察冀军区确定了自己的反围攻作战部署:以部分老部队为骨干, 带领新组建的游击队,在人民群众配合下,广泛开展游击战,不断袭扰、消耗进入根据地的 日军;以部分游击队日夜不停地袭击敌后方据点和交通线;以第1军分区主力于广(灵)、 灵(丘)、涞(源)之间,第2军分区主力于五台地区,第4军分区主力于上社镇、洪子店 地区,第3军分区主力于阜平地区隐蔽集结,待机歼敌。11月23日,聂荣臻发出了反围 攻作战指示,要求各军分区加强侦察,迅速完成作战部署和各项准备,发动与组织群众,实 行坚壁清野和封锁消息。 从11月24日开始,日军分8路向晋察冀根据地进犯。一路3000余人,于11月 24日从保定和易县出动,在飞机掩护下向涞源进犯。其中由易县西犯之敌于12月2日进 占大龙华。该敌由于沿途遭八路军游击队袭扰,已十分疲惫,疏于戒备。据此情况,晋察冀 军区第1支队,以一部于当日夜间袭击大龙华,一举突入镇内,与敌展开巷战,激战一夜, 歼敌200余人,残敌100余人逃回易县。而由保定西犯之敌,则被原115师骑兵营 (当时尚未整编)阻止于满城附近。与此同时,由定县、新乐向曲阳、行唐进犯的1000 余名日军,于高门屯和豆家庄遭八路军第4支队的有力阻击。于是企图进占曲阳之敌退回保 定。由新乐出动之敌在进占行唐后,也停滞不前。至此,由平汉铁路西犯之敌遂停止向晋察 冀边区腹地进犯。 由同蒲铁路东犯的日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一部1400余人,由应县出动,在占领浑 源后继续向广灵进犯。为打击该路进犯之敌。11月27日,晋察冀军区第1支队以主力于 浑源、广灵间的乱岭关的道路两侧高地设伏。当敌进入伏击区,第1支队突然发起猛攻,经 数小时激战,歼敌200余人,随即主动撤出战斗。日军占领了广灵县城,但未敢继续前 进。由平绥路南犯的日军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以3400余人由怀来、天镇分两路南 犯,并于12月4日占领蔚县后,分别向广灵、涞源进犯。5日,八路军第1支队主力一部 占领蔚县南部的北口村,截击由蔚县南犯的日军。当敌人进入该地谷口时,八路军居高临 下,以猛烈火力袭击敌人,并乘敌混乱之际发起冲击,经半天激战,迫敌退守蔚县。 在反围攻作战的关键时刻,毛泽东于12月5日致电八路军总部指出:晋察冀边区反围 攻作战应避免正面抵抗,袭击敌人的后尾部队;在敌人的远近后方活动,使敌处于八路军的 包围之中;在确实有利条件下,集结适当力量给敌以部分歼灭和有力的打击;同时要求其他 八路军部队给予晋察冀军区以有力配合。晋察冀军区部队遵照上述指示,积极在日军远近后 方活动,抓住有利战机打击敌人。 12月14日,晋察冀军区第2支队乘代县、原平、忻口的日军第109师团一部10 00余人进占繁峙、后方空虚之际,夜袭原来镇,一举攻克该镇,歼敌100余人,残敌分 别向代县、忻口逃窜。此时进占繁峙之敌迅速回援,第2支队随即转移。 虽然从行政序列上讲,115师与晋察冀军区已经属于两个单位,但由于刚刚分开,1 15师的部分部队仍与晋察冀军区的部队一起战斗,共同打击进犯晋察冀根据地的日军。1 2月中旬,沿正太铁路进攻的日军第5、第109师团各一部共4000余人,分别向平 山、盂县进犯,在晋察冀第3支队与群众武装连续打击之下,日军十分疲惫。晋察冀军区司 令员聂荣臻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有利战机,令115师344旅由五台西南的东冶镇进至平山 以西的洪子店地区,协同第3支队伺机打击进犯平山之敌。15日,敌第109师团一部1 500余人,由寿阳、平定出动合击盂县。第3支队集中主力于盂县东南地区隐蔽待机,当 由平定出动之敌进至清城镇时,该支队乘其立足未稳,突然发起攻击,激战至黄昏,歼敌2 00余人,尔后主动撤出战斗。同日,115师344旅第687团一部于小寨地区设伏, 击退由井陉北犯之敌,歼敌100余人。21日。敌第5师团的第21联队1000余人由 平山出动,继续向温塘地区进犯,第344旅主力与第3支队一部,于温塘地区占领有利地 形伏击该敌,当敌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地域时,即以优势兵力对敌突然展开猛攻,敌顿时陷于 混乱,经数小时激战,歼敌400余人,残敌逃回平山,未敢复出。 到12月21日,分8路围攻晋察冀根据地的日军,除以一部兵力占据蔚县、广灵、浑 源、定襄、盂县、平山和行唐等县城外,其余大部都退回铁路沿线。至此,晋察冀军区经受 住一次严峻的考验,反围攻作战胜利结束。在这次作战中,晋察冀地区军民及其他友邻部队 共歼敌2000余人,缴获部分武器弹药和其它军用物资。 事实证明,新生的根据地仍保持了主力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作风。其中,原115师的老 部队在这次作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转自铁血读书 http://book.tiexue.net]&&&&&&&&&&&&&&&&&&
以上就是对王平开辟根据地的要点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王平开辟根据地有所帮助。
天天b2b电子商务平台: 您网络销售的好帮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各企业自行发布,真实、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根据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