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的国产动画发展历史史

您现在的位置:&&
世界动漫品牌发展史
日14:07:54
作者:郭涛来源:品牌中国网责编:薇晓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动漫”起源于“卡通”,“卡通”一词源自英文:Cartoon,意大利文:cartone,荷兰语:karton,音译而来。“卡通”分为漫画卡通和动画卡通。笔者给“动漫产业”定义为:是以动画、漫画为形式表现,以“价值创意”为灵魂的文化知识产权产业。
《白雪公主》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动漫”起源于“卡通”,“卡通”一词源自英文:Cartoon,意大利文:cartone,荷兰语:karton,音译而来。“卡通”分为漫画卡通和动画卡通。
笔者给“动漫产业”定义为:是以动画、漫画为形式表现,以“价值创意”为灵魂的文化知识产权产业,包含三种类别:一是动漫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等商业活动;二是动漫图书、动漫报刊、动漫电影、动漫电视、动漫音像制品、动漫舞台剧的文化活动;三是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品的生产与经营的产业。
漫画卡通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欧洲,出现动漫卡通的因素有两个:首先是资本主义渐生芽,壮大了市民力量,社会结构开始变化;其次,文艺复兴带来自由艺术思潮。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传统繁复绘画走下中世纪的神坛,迎来平民的自由奔放审美,以简御繁的漫画获得了肥沃的生长土壤。
一、动漫起源于欧洲
笔者指出:世界动漫史是从欧洲的政治讽刺开始的。法国人奥诺雷o杜米埃()为代表的讽刺漫画家,针砭时弊,用漫画表达政治见解,将政治漫画发展到了艺术的高度。时至今日,政治漫画依然是西方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动漫发展史上,英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现代议会民主政治的国家,是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民主政治,保证了人民言论和出版的自由,为漫画艺术创作提供了思想空间;产业革命的兴起,带动报刊出版业的繁荣,为漫画艺术创作提供了发挥的舞台。
早在17世纪末,英国的报刊上就出现了类似漫画的幽默插图,由于缺乏专职画家艺术风格,还算不上真正的漫画。随着报刊出版业的繁荣,18世纪初,专职漫画家闪亮登场,英国漫画的风格自成一派。与同期欧洲他国的幽默讽刺画相比,英国的漫画多取材社会风情,幽默含蓄,发人深省。
这一时期,英国有影响的漫画家包括霍格斯()、吉尔雷()和罗兰森()。罗兰森创作了《辛塔克斯大夫一生的旅行》。霍格斯的代表作有《浪子回头》和《哈洛特漫游记》等,霍格斯对世界动漫的贡献是,他不再创作传统的单幅画,而是创作内涵相接,情节关联的系列画,这是原初连环画的雏形。
1841年,英国伦敦创刊了《笨拙》(Punch)画报。这本著名的谐趣性期刊,在世界动漫品牌发展史上占据着显著的地位。《笨拙》(Punch)刊物的撰稿人、著名画家里奇和编辑吕蒙,在世界上第一次将幽默讽刺画正式命名为“卡通”。这本刊物,将传统的卡通画推向连环系列漫画,里奇绘制的《布瑞克先生历险记》,是标志性的连环漫画。
十九世纪末,彩色印刷术掀起了出版业的一场革命,彩色漫画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1901年,英国著名出版商沃思,并购了多家杂志社,成立了联合出版公司(简称“AP”),先后出版了《小精灵》、《水泡》、《微笑》、《彩虹》、《老虎提姆》周刊和《丛林狂欢》等漫画刊物。另一位出版商亨德森,也推出了《乐趣无穷》(1906)、《漫画天地》(1909)、《精思妙语》(1910)和《火花》(1918)等漫画杂志。
这一时期,英国漫画期刊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刊物的读者定位,由成年人逐渐转向儿童和青少年。AP公司是这个趋势最大的受益者,他们成功的推出了“老虎提姆”的卡通形象,一跃成为孩子们钟爱的卡通明星。它的姊妹作《熊娃娃》也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老虎提姆》的作者之一韦尔还创作了《小虎吉莉》和《河马小姐》等少女漫画作品。
190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布雷克顿(J. Stuart Blackton)制作了《滑稽脸的幽默相》(The Humorous phases of Funny Faces),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
法国的埃米尔o科尔(Emile Cohl)进一步发展了动画片的拍摄技巧,并且先后制作了250余部动画短片。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利用遮幕摄影的方法,将动画和真人表现结合起来的先驱者。正是因为科尔对于动画片发展的杰出贡献,科尔被奉为当代动画片之父。
二、动漫发展在美国
1906年,第一部动画片《滑稽脸的幽默相》(The Humorous phases of Funny Faces),标志着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这时的动画影片只有5分钟时间,用于正式电影开播前的加映。
1914年, 美国人温瑟o麦凯推出了一部剧情动画片《恐龙葛蒂》(Gertie the Dinosaur)。这部动画片把故事、角色和真人表演等组织成为互动式的情节,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麦凯制作了《泰坦尼亚号之沉没》,这是第一部以动画方式制作的纪录片。
苏立文制作了美国动画片史第一位富有个性魅力的动画人物“菲力斯猫”。
弗莱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o波普》,《大力水手》等。
1928年华特o迪斯尼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
1937年,迪斯尼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长足足74分钟,拉开了美国动画长片的序幕,随后又推出了《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动画长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迪斯尼公司停止了动画长片的拍摄,直到40年代末期才复苏过来。
1940年汉纳和芭芭拉是电视动画的代表人物,他们创作了电视系列片《猫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
查克o琼斯创作的动画短片《兔八哥》、《戴飞鸭》等在世界战争期间,也非常受美国人民的欢迎。
年迪斯尼公司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经典动画片,如《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仙境》、《小姐与流氓》、《睡美人》等等,迪斯尼公司成为动画电影业的霸主。
日,伟大的华特o迪斯尼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国动画业也进入萧条时期。
1986年迪斯尼公司创作电脑动画《妙妙探》,第一次用电脑动画制作了伦敦钟楼的场面。
1989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鱼》,获得了极大成功,美国动画片又一次进入繁荣时期,一直持续至2002年。《狮子王》创造了票房奇迹。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美国皮克斯电影公司出品,知道老板是谁吗?是“苹果改变世界”的乔布斯,乔布斯在世界动漫品牌发展史上也“小小的改变了一下”。
笔者指出: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的特点。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人胜;注重细节刻画,雅俗共赏,适合各年龄观众的口味;悲剧情节很少,大多美满大团圆结尾,迎合广大观众的动漫心理需求。美国动画片人物造型仿真度高,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没有多少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有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表情人格化,成为世界各国动画片的卡通借鉴模式。美国到了20世纪末,动画制作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画面更加逼真,效果更加突出。美国善于塑造动漫品牌典型,推出动画明星,从1914年的恐龙葛蒂到2002年的小马王斯皮尔特和怪物史莱克,美国推出了形象各异、性格鲜明,让动漫观众迷恋的动画明星,尤其是米老鼠、唐老鸭。美国动画片在推动全球动漫产业发展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Copyright (C)
Jilin Yushuo ACG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 ACG 圈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有哪些重要网站?
之前问题太大没有指向性,给诸位知友带来困扰,浪费了大家的宝贵时间和精力,非常抱歉!我03年开始购买漫友动新电软等杂志和盗版动画游戏,自此开始接受到ACG的影响。由于本人算半个历史爱好者,对之前国内ACG发展状况我一直深感兴趣,但由于自身眼界和知识储备所限,竟没意识到自己提出了如此大的问题(过去两个问题是‘中国ACG圈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和‘中国ACG圈的起源是什么?’),连续多次修改问题也没能切中一个重点... 我05年家里才有网,自此我才开始参与到网络交流和一些论坛中,对之前ACG圈有哪些网站并不了解,经重新思考后决定就此提问。感谢之前回答的知友们,另对我鲁莽提问给您造成的困扰再次深表歉意!
作为07年因为魔法少女奈叶而成为ACG粉的我,其实早在98年就喜欢上灌篮高手(当时6岁),但是中国ACG圈给我感觉像是,05年开始正式与日本接轨并自我形成中国本土化的ACG文化,而12年《刀剑神域》以及次年的《进击的巨人》爆发了全民追动漫的情况,而在12年之前,ACG文化不仅是小众文化,而且还硬生生的分了两个阵营——民工漫粉和所谓的内涵漫粉,这两个群体的差别犹如操着一口带拉丁美洲口音的西班牙语和伊利比亚半岛的西班牙语那样。当然,05年作为中国ACG文化的奠定时期,也似乎使得部分ACG粉有了心灵港湾,当然这个时候即使是ACG粉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直到09年之前,看一部肉番都有可能会觉得自己是另类,但讽刺的是那时ACG界年龄集中在15岁以上的青少年和青年,而且大多人都已经超过20岁,相反的是现在经常提到“ACG低龄化”的时候,ACG的卖肉卖萌现象越来越严重。结果这吊诡的现象导致的是,老一点的ACG粉不满现代ACG的现象,而新ACG粉也对老ACG感到老掉牙之类的。
动漫进行时漫画讨论区版主黑枪路过。各位还好吗?希望你们能幸福,快乐,也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补充几个里程碑:1、老猫扑(里屋),老猫扑是中国网络文化的真正发源地。2、贪婪大陆,不多介绍,老年人都知道。3、枫雪,op饭大本营。4、日本游戏攻略特区。顺带补充工口线:1、神猫在线,猫扑里屋会员神猫创立エロ神教,以一己之力引进エロ本、エロアニメ,人称色猫、エロ教主,毒害亿万万青少年。2、樱花飞舞的季节,当年galgame和同人文的大本营,97年建站,当时李彦宏还在美国打工,马化腾还没辞职做企鹅。3、keyfanclub,k社就不用多说了,没听过三大催泪神弹,就别说是二次元。4、3dh,3dエロ大本营,也就是如今3dm(三大妈)前身,站长不死鸟因为被翻旧账下过大狱,之后江湖都尊称鸟姐是真汉子。5、中国萝莉控联盟,虽然2004年建站,不过影响深远,不信你天天那些萝莉绅士的声音吧~~~~当然还有很多红极一时的网站,但不如这五个里程碑。。。请腐妹们补充腐线~~~
沐风(已挂,转去做星空论坛),澄空学园,绯月(现在叫苍雪的世界)……论坛太tm多了,想不起,举不下去。弹幕网站的贡献很大,应该不用多提。论坛和贴吧对国内acg圈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但自从微博兴起后,acg圈的主要阵地转向微博(?),现在聚集天朝宅比较多的论坛是stage1st(一个适合装逼的地方,天朝的2ch狗窝),ac匿名版好像也挺有名不过我没去过。以上是拙见。
没人提华语第一动漫论坛stage1st?
网站的话现在比较有代表的应该是A站和B站了吧。
杂志类的 动漫前线算是比较全面的最新的资讯和连载部分漫画。网站 就是B站 弹幕和各种都有。A站偏三次元。
鬼眼时期的贪婪大陆bbs
梦幻岛经典游戏站,东方渔场,emuzone,
Banana sonna大大受我一拜,看完这个年表差点午休在办公室流出眼泪啊。整理好心情后,补充一下我个人的回忆经验,作为少少补充!日式ACG我最早接触到的是乱马1/2的一卷,在小学二年级吃饭的阿姨家翻出来看到。根据我年龄推断,那是96年。97~99年 动画:因为当时一个小神龙俱乐部的节目,不知为何总有各种动画资源(日本,欧美),同时各大地方卫视(例如我印象颇深的广西卫视18:00档)那几年有着几部神一样的作品出现,美战,SD,足球小将,龙珠作为前期,稍后期逮捕令,口袋,Touch,数码宝贝,同时接下来直到我小学五年级毕业,我都沉迷于美少女战士。漫画:那时候书店内还可以买到定价6.3一本的漫画正版,我这种没有零用钱的小学生只好省下早饭钱买书,同时买来纸笔对着画自己喜欢的角色。杂志: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杂志是漫友和新干线,不过鉴于我买漫友时已经是第18期,且我已在小学五年级搬家之后才购买,创刊期应该是在97末~98年初?新干线会更晚一些,这个应该都能查到资料,暂且不乱说了。但漫友的意义对我的意义可谓重大,前2年的杂志很大程度上对优秀的漫画作品,作家等进行了普及,充分给予了我进租书屋选书的指导。00~01年之后,漫画:随着我步入初中,发现漫画的单行本缩小了一圈,由6.3降到了4.2一本,为何那么清楚呢,因为我被老师没收了租来的好几套长篇其中,不得已赔偿租书屋。在我初中的前3年间,盗版漫画书的资源就已经相当充实,基本上我常常光顾的租书屋每周都有新书入货。动画:和大大说的日期差不多一致,大约在02年左右,我家附近的租书店的老板已经开始引进VCD来进行刻录出租,无奈那时候租金较书贵,且需要征用家中VCD播放机,不符合一个偷偷摸摸的小孩的行为习惯,所以仅仅作为了解,没办法常常租片来看。同时此段时间,电视台上挂起了Sakura的旋风,这应该是国内电视台不准播放日本动画片的禁令下达之前最后的一波风潮吧。鉴于我已收集了Sakura一套漫画,同时嫌弃动画作画没有漫画精致,早早加入了原作党这一派系02年左右动画:约莫在这个年代,看动画因为电视断源,很多开始大量依靠租书店的影碟出租,还有就是有勇者去电脑城光顾买盗版碟的行为出现。同时根据我大学入学后翻本校Telent BBS历史帖子,和一些认识的忘年交校友口述,如大大所言,当时的主要资源获取手段就是每个大学的爱好者,志愿去其他大学的FTP拉取资源。对于相对资源贫乏一些的大学,还有就是靠地缘关系,依靠彼此高中校友交换动画资料进行传播。漫画:依稀是02~03年,漫画租书屋又迎来一次改变,就是可恶的4拼1??极大的伤害了我贫穷的钱包,租金从2毛一本小册子涨到了1元一本,同时也逼迫我的阅读速度成倍增长。漫展/社团:于我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也就是初二之后,漫展这个东西出现了,我也参与其中,早期的漫展虽然也已经有Cosplay的加入,但那时候Cosplay还是一个相当初级的阶段,假发是没有的,颜色发是需要自己喷,衣服也都是自己画好分解图找裁缝跑布料市场。主要参与者是大学及各个初高中的社团。漫展也是有专门的漫画展示区,很多社团还都是画,赏,Cosplay兼顾的。远没有现在圈子分化的那么夸张。03~05年:由于家中网络直到我高二才装好,对于漫画动画的网上传播途径,我无从发表意见。仅能从我观察到的DVD碟片好买,刻录动画的极大方便传播。同时也具备了穷学生追番的可能性。Telent BBS那段虽然我还未体验到黄金期,但是由于大学后做了校坛的FTP管理人和BBS版主,直到09年,看的我还是眼泪汪汪??诶,时代的眼泪啊。————————————————发现回答字数太长??只好另起答案回复了。
来秀图来秀图
首先请大家看 的回答,非常全面,我只是做个补充。动漫的发展,早期是个资源决定的问题,大家首先是看不看得到,然后才是好不好。所以,在对于读者的影响上面,电视远大于盗版书远大于杂志远大于网络。另外一个就是日本的作品流行基本和港台同步,但是现象的流行往往就晚了十年,到了大陆就又晚了十年。很多现象可以说是原样重复了一遍,当然也有特殊国情造成的现象。电视的情况,动漫从铁臂阿童木的广告开始就进入了,但是大规模进入是八十年代中日友好,九十年代电视普及之后的事情(台湾就要早上十多年,日本再早十多年)。当时国内已经能够通过闭路电视大规模看到港台频道和卫星台,但是辽艺版的机动警察和天地无用播放的时候可以说还是惊到我了。这两个可以说是披了普通动画的皮的成人作品啊。我想很多动漫迷都是从这个时候的macross,圣斗士,灌篮等开始认识的吧。当时国内播动画还有个特点,由于日语人才少,很多日本企划的动画是买的美版(超时空要塞,变形金刚,战国魔神/星球大战)……然后就是租书店和盗版漫画了。租书店开始流行的是武侠和言情,然后在港台风潮影响下开始大量租漫画(和台湾一模一样),现在我去看了一下,貌似已经是起点流玄幻的天下了。这就造就了大量的地下盗版市场。武汉的图书批发市场在武胜路新华书店后,我从租书店听说有这么个地方后每次上学都去看一下,最后终于在小巷子里面的一大堆各种批发里面找到了几个批发漫画的小店。据说,武汉还有自己的漫画翻译、印刷系统,印刷厂是在汉江的船上……跟贩毒似的。大陆因为有出版限制,最适合动漫出版的其实是科幻、玄幻杂志,不过中国的科幻杂志自己就那样高于维持线,所以副刊什么的也就别想了。不过实际上大家走的是电脑杂志专栏-转副刊变成游戏机杂志,然后游戏杂志副刊转动漫。这个 等人回忆他们的游戏杂志的故事可以参考。像eva这样的大作的介绍其实是游戏杂志上刊登的。magic zone的书也是一样,是学台湾的神奇地带和傻呼噜同盟的动漫2000、动漫2001,而后者大量内容又是从日本的冈田斗司夫等人的网络杂志而来。后来的newtype等杂志就是走的这条线。这条路线台湾也有,但是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另类的风格。早期的画王(后来被严打),后来重启期的漫友等杂志走的另外一条线,由金城等企业家发起,从儿童少年杂志出发,所以一开始就走赠品路线,算是直接拷贝香港的漫画杂志的风格。最后是网络。这个要推荐漫画家中间的电脑迷赤松健的AI Plus网站(施老师说他的aiplus网名是从机战里面来的,但是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个呢,来源是赤松老师的作品电脑情人梦),里面有大量早期日本网络动漫活动的历史。台湾因为学术网络普及早,所以很早(80年代)就大量普及了,出现了大量telnet型的bbs(有没有更早的类型呢,有,分别是newsgroup,gopher和电话拨号的fidobbs,金山老总求伯君就是fido网的站长之一,网易就有这个基因)这个服务应该说是中文网络特有的现象,因为它特别适合网速慢但是停留时间长的中文学术网的特点。这个首先是在美的留学生等人从原来的程序进行汉化和改进的,到了后来功能越来越多,基本成了文字版的万能服务。不少人一天到晚挂在上面,以至于ptt研究出了让小型电脑同时开启数万个长时间tcp连接的功能。配合linux的普及,这种功能开起来特别容易,比如武大的bbs开始就是软件所的acat私人拿一台废弃的个人电脑开的,上面同时还开了mud(文字界面网游)等许多服务。国际上首先推yahoo的geocity的个人免费建站服务,形成了一个广泛的fansite文化。在大火墙事件后geocities上不去,于是大量的就用起网易的个人主页服务。这个事件可以说大大改变了很多事情啊。mitbbs就起到了启动和推广中文bbs的作用。基本上我认为顺序是mitbbs-&中科院-&水木,未名-&白云小百合等等-&山水等一大批的过程,基本是沿着骨干网络的建设逐步扩散,大站基本也是网络节点。当时台湾网友naya在水木介绍了不少台湾本土的动漫游情况,我记得2000年左右台湾就有向日本同人作者购买同人本和定制网页背景、网游个人头像的服务(用的是邮票代替货币)。我虽然早就知道水木,但是是先在水木线上认识中科院的网友在线下聚会认识然后转战中科院bbs最后从那边的网友然后又回到水木的。这里最大的亮点就是认识桑桑。这个可以说是一位奇人,行动力特强,自来熟,完全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聚集了两岸一大批作者进行讨论,从水木(学术网)/碧海银沙(公众网)/台湾bbs/游戏动漫圈聚集了跨文化的网站。该网站是以免费申请的公众论坛形式存在,几经变迁。是系统的向大陆动漫圈进行基础启蒙、传教的机构。不过说起来也有太活跃在水木受到一些人的不满有关(桑桑是清华学生,水木算是老家了)。另外一边,游戏圈的人和学术网要不是有桑桑等人的牵线,可以说是半隔绝状态。两边根本互相不喜欢对方。学术网觉得游戏圈是低学历爱打架,游戏圈觉得学术圈小屁孩太浅薄。游戏圈比较著名的就是newtype社区了。我一位网友就是从华工bbs毕业去nt社区的,很快就退出了。杂志业薪水少管制多,不靠青春热血干不下去,本来淘汰率就高。从学术网出来的人往往也觉得版主带头违规不是好现象,起码用马甲掩饰一下吧。但是两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动漫拔高。动漫不是小孩子的玩意,也有理论,有高深的作品。冈田和傻呼噜同盟就是这一派代表。后者现在有一些反思。同时这个在圈子内装逼有奇效,一时间大家都流行看多重人格侦探等重口味书。像fss等绝对是小众书的作品也得到大批首先推荐。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一个补课的时期,要知道好多人到了2000年才刚开始看高达!大陆相当于把日本三十年的好作品一口气在几年内看完,使得这个时期的动漫讨论质量非常高,热情也非常高。这点上游戏圈的比较占优势,因为那边懂日语的多一些,又是编辑非写稿不可,产量大。但是也有一些日语不好的就直接抄台湾现成文章还不注明(就不指明了)。但是日语这东西呢,学起来也快,教育网不少人很快就学了日语,可惜他们很快就留学或者直接上鬼子网站去不和国内人混了,所以学术网基本上算是没落了。像我这种日语不好的就找到一个取巧的办法,从台湾网站搬台湾的翻译内容。前面说过,各种现象基本都是日本领先台湾十年,台湾领先大陆十年,于是就到台湾bbs搬了大量内容。等到自己学好了日语,反而没有动力搬了,因为觉得这些东西很容易找我干吗要搬呢……台湾bbs有台大电机ptt,阳光沙滩等等,基本都是几百个动漫板块的大站,还有山抹微云等特色站。非教育网有kkcity,曾经也不错,我在那里上过好久FHN(空想历史)和startrek,但是后来bbs全体式微,基本只有ptt一家独大(马太效应嘛),好东西很多,值得在精华区挖一挖。现在还活跃的还有伊利琴斯和巴哈姆特。05年之后由于大火墙,又由于个人建站非常容易(有了phpwind和discuzz等现成程序),于是翻译人才得到了极大爆发,现在讨论基本都是以各个零碎的论坛为主了,往往依托于各种资源站点(字幕组,翻译组,弹幕网站)。过去找篇文章要翻译真是求爷爷告奶奶,漫画汉化更是港台不引进就干瞪眼,现在基本上是同步连载。但是由于过去积累的好作品介绍的差不多了,大家看的作品开始以萌系为主,动漫高大上的形象就很难维持了。现在大陆的作品进度基本和日本、港台同步,大家也不再需要领读、推荐之类的,算是回归正常了吧。
前言呃,开始码答案的时候问题题目是「中国ACG圈的起源是什么?」,我尝试回答的则是再之前的题目「中国ACG圈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相对于题主后来修改的题目「2005年前,中国ACG圈有哪些重要网站?」来说有点歪,所以我又修改了一下题目 (?ω`;)。其实,我认为「编年史」反而比较有东西可说,单讨论「起源」的话,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因为ACG圈里的人们在不断进进出出,在时间上出现较晚的圈子,也许跟出现较早的圈子毫无交集,故而很难说它们发源自同一个源头。如君所言,圈是一群人(就ACG圈来说,不止是一群)。这群人因为具有某种共性(就ACG圈而言,就是对ACG的兴趣)而相互产生了联系。所以讨论ACG圈的起源,基本可以分解为两个问题:这群人是通过何种途径接触到ACG作品和文化的;这群人是如何相互联系起来的。所以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是一篇资源史;论坛史所占的成分相对少一些,因为我混迹过的BBS/论坛少之又少,对公网的论坛更是一无所知,只能组织拼凑一些搜来的资料。这一部分若有亲历者愿补充相关资料,则不胜感激。本文尽量多罗列事实,少发表观点。一家之言,错误与偏见在所难免,还望大家挑错。对于未找到可靠来源的事件或观点,我会注明「[need ref]」。本文仍将会不断修改补充。本文请勿转载。致谢关于台湾ACG界的历史,部分参考了编撰的《台灣阿宅啟示錄》(下文简称《启示录》。录入版参见 ),在此对台湾ACG界的先辈们表示敬意与感谢。感谢伟大的互联网档案馆时光机,让我们有机会一睹那些湮没在时光中的网站们的身影。感谢群里诸君对我的帮助与鼓励。你们的认同是我最大的财富(///ω///)。前互联网时代阅读积累期。爱好者们还未能有效地联系在一起。1993年以前:盗版单行本时期80年代以后,日本动画开始被引进国内(如1980年末的铁臂阿童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漫画的盗版单行本也大规模出现(以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为代表),国内的爱好者(の卵)们得以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作品。90年代中后期ACG圈的中坚层绝大部分都来自这些人。但这一时期,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大概还局限在同班同学级别的范围内(学校以外的情形如何我无从得知 ?ω`;)。我同意君的观点,在互联网兴起之前,由于交流途径的限制,很难形成跨地域范围的爱好者圈。一来国内不可能有Comic Market这样的大型集会;二来不像台湾对日本文化近水楼台,70年代开始接触动漫画的第一批爱好者已进入大学开始创办相关的社团。90年代初的国内漫画市场的盛况仅限于漫画单行本,非常缺少能够介绍漫画相关信息、能够刊登读者来信和投稿、为爱好者们提供交流平台的杂志。根据《启示录》,80年代后半,台湾已经出现了众多漫画杂志,其中除了《少年快报》这样汇集少年漫画三大志精华的盗版漫画终极形态,更有《先锋动画》、《神奇地带》这样的动漫画情报/评介杂志的先驱者,而情报/评介志对于Otaku族群的养成意义尤其重大。(《神奇地带》于1993年停刊,扩展阅读:,)1993年:画王之年8月20日,《画书大王》创刊。作为国内第一本正式的(关于日本漫画的)漫画杂志,《画王》在推广日式漫画文化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就日式漫画(画王称之为「新连环画」)的概念、范畴、与传统漫画/连环画的区别与联系等方面展开了探讨。不仅有热门日本漫画,也刊载国内和台湾、香港漫画作品。鼓励新人投稿(甚至是中长篇)。介绍了大量国内读者尚不熟悉(因为没有被盗版商传播)的知名漫画家:石森章太郎、成田美名子、安达充、CLAMP、安彦良和、藤岛康介、藤田あつ子、叶精作、郑问、黄玉郎、马荣成等等(一生只画队长翼的高桥老师大概也算一个)。面对以热血少年漫画为启蒙的读者群,仍坚持刊载了大量其他类型的作品,如《双星记》、《TOUCH》、人鱼系列、《大国主》、《拍卖场》、《小恐龙阿贡》等(特别值得说的是国内作品《天剑》。扩展阅读:),丰富了国内读者的口味。向读者介绍业界资讯。向读者介绍漫画创作技法。创刊刚刚4期的画王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图片来源:创刊刚刚4期的画王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图片来源:)虽然《画王》对国内漫画界的贡献主要还是在于创作者养成方面(颜开、陈翔、姚非拉、郑旭升等国内漫画家得以出道),但其在ACG(主要是漫画)族群养成方面的贡献也是里程碑式的。画王出现以后,市场上盗版漫画的题材也日益丰富,恐怕和画王介绍大量漫画家、推广多种类型题材的努力不无关系。94年8月,画王在面世一年后黯然停刊。虽然有众多后继者出现,但要么是纯粹的盗版日漫连载志,要么是专门的国内(包括港台)漫画杂志,在作品供给方面还能保证数量与类型,但在介绍相关资讯和文化,以及社会影响力方面,都难以填补画王留下的空白。1994年:6月,《电子游戏软件》创刊。这里想说的并不是电软这本杂志整体,而是其中由(X.Y.M)创建的「三栖人」栏目(由于缺少过刊,未能考证出该栏目始于何时,推测应该在95~96年间)。早在大家还只认识Jump系作品的洪荒时期,三栖人就已经在介绍Gundam、罗德岛、漆原智志、美树本晴彦和高田明美了,前沿程度令人惊叹(或许是因为我当时还身处四线城市的老家,不清楚北上广是否已能广泛接触到这些作家作品)。三栖人各期内容(图片翻拍自《电子游戏软件 大墙读本3》)三栖人各期内容(图片翻拍自《电子游戏软件 大墙读本3》)根据百度百科,编辑阿King在96年离开电软,创立了《电子游戏与电脑游戏》(电电),Akira也随之转投电电。当时的电电汇集了包括Blue、雪鹰等在内的豪华作者阵容,势头正盛(不过对国内ACG圈影响更大的,还是后来脱胎于电电的《梦幻总动员》以及网站.cn)。不过后来Akira又开始在电软连载漫画「电刑室手记」,雪鹰也在电软发表了关于少女游戏的系列文章,看来大概是没什么隔夜仇了 (///ω///)。除了介绍相关资讯的三栖人栏目外,电软的「大墙画廊」栏目(责编Shadow Phoenix)为漫画(单幅)投稿提供了舞台,后来的乱舞势力特别版可能也算是国内最早的Cosplay专栏了(˙灬˙ )。于是,画王身后资讯介绍、投稿交流与影响力的空白,就由电玩杂志来填补上了。刊有姚非拉作品的大墙画廊与乱舞势力特别版(图片自拍)刊有姚非拉作品的大墙画廊与乱舞势力特别版(图片自拍)互联网资讯时代互联网帮助我们找到了同志。讨论爆发期。不过作品供给还是得靠盗版商。1995年:ACG一词诞生,EVA Boom根据《启示录》,90年代初网络和BBS开始在台湾兴起(由于网络主要用于学术机构,此时的网民主要是高校学生),到了94、95年左右,台湾已有很多大学BBS开设了动漫画版面(台湾习惯称为「看板」,大陆则习惯用「版面」,对应英文为board),并且开通了转信,可以想象彼时的BBS动漫画版面应该非常热闹。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小白用户,水化和争吵。(是不是有点像知乎最近的问题?? ▽ `)【解说】对于没有接触过BBS(这里指telnet BBS。拨号BBS什么样我没见过 ?_ゝ`)的朋友们,可以从下面的截图大致了解一下。简单来说,你需要用终端(terminal)式的BBS软件连上BBS站(telnet或ssh协议),使用键盘来操作,比如Ctrl+P发表文章,x查看精华区等(当然大部分BBS软件对鼠标操作的支持也很好)。优点是习惯后操作效率较高,缺点就是对习惯web论坛的用户不够友好,学习成本高(不过目前绝大部分BBS也都提供了web界面,使用体验与web论坛接近)。使用Fterm查看水木社区的Comic版(图片截自水木社区BBS)使用Fterm查看水木社区的Comic版(图片截自水木社区BBS)至于转信,可以比作是不同BBS上的版面加入了同一个跨站的Mailing List,当其中一个版面上新发表了一篇文章时,这篇文章也会同时被转发到其他参与这个转信的版面,因而也就可以跨站回复讨论。转信看似避免了单个版面陷入人气凋零的状况,但由于参与版面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版主只能删除转到自己版面上的文,无法跨站进行管理,水多时甚至可能删不过来),讨论氛围也存在差异,争吵与水化几乎是必然的结果。面对乱象,一些高水平用户相约转驻台湾中山大学「山抹微雲藝文專業站」BBS,由创设了「ACG_Review」版。这个版名也被认为是ACG一词的最早出处。以个人愚见,其中「G」所指的游戏,可以视为9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游戏(Console & PC)。在这一世代交替时期,新的游戏形式尚在萌发,旧的RPG全盛期还未褪去,游戏也与动漫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改编、Tie-up、漫画家作人设等等),两方的受众高度重合,比如心跳系列或是樱大战系列就在动漫画爱好者圈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Galgame们更是十年如一日地反哺动画产业 ?ω`;)。所以认为三者无法相提并论,其实是过虑了。(不过PS2世代以来,游戏爱好者圈与ACG圈的重合程度似乎开始降低[need ref])ACG一词此后在华语动漫画爱好者圈里被广泛使用。另外根据维基百科,西方很少使用ACG一词,所以ACG应该是一个主要存在于华语圈的概念。BBS上的版面(除系统版面外)通常是由用户申请(连署)成立,而不是站方主动开设的,所以这里我们更倾向于说「AIplus创立了ACG_Review版」,而不是「山抹微雲站开设了ACG_Review版」。关于山抹微雲站ACG_Review版当时的讨论水平,大家可以通过「AIplus 偏见的总合」、「AIplus 连载作品的困境」、「AIplus 漫画周刊英雄传说」、「AIplus 火之七日间」、「tp 好孩子的空想科學教室」、「zero 冈田斗司夫的 "OTAKU 学入门"」 等文章来一窥究竟。当这些前辈大大们已在讨论Otaku学、编集者制度、漫画审查制度的时候,国内的我们(甚至是七八年后的我们)还在努力堆积辞藻,抒发对角色的热爱和花痴_(:3」∠)_——并不是说花痴ACG角色的文章不是好文章。但一个ACG圈的话题若想发展、进化,Otaku学、创作手法、作品背后的创作者与业界、社会环境等话题,都是绕不过去的。上述几位作者AIplus、tp、ZERO(以及Jo-Jo)于1997年成立了动漫画评论团体傻呼噜同盟,介绍详见下文。10月4日,新世纪福音战士(Neon Genesis EVANGELION)开播。EVA在日本动画史上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其对于国内ACG圈的影响恐怕更为深远——虽然这种影响要到97年以后甚至新世纪才逐渐成型。无数或仍沉迷或已厌倦少年向作品的青少年们猛然间发现,一部动画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和心理、宗教、哲学统统联系起来,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看的是小孩子看的动画片了(?&?&?)。EVA也成为后来网上ACG众黑话的原点(例如庵野痞子,骗钱计划)。个人认为这是陋习,不多说了容易AoE…待有时间会对本节再做补充。EVA研究站(图片截自EVA研究站(图片截自)1996年:VCD风潮,国内高校BBS兴起这一年,VCD机开始普及(1996年,国内VCD机销量达600多万,1997年销量达到1000万)。由于制造成本低廉,VCD对盗版影片的推广作用远远超过了VHS录像带。日本动画也搭上了这个顺风车,形成了类似于90年代初盗版漫画式的爆发期。98、99年的时候在《电软》们的广告页上,密密麻麻都是日本动画(还有日剧)的邮购目录——高达、EVA、剑心、Slayers…90年代中后至00年代初,国内电视台也引进播出了相当多的日本动画(Slam Dunk、柯南、TOUCH、小当家、Pokemon等等),但盗版VCD具有题材不受限制、能够一口气看到爽( ?ω? )等优势,对日本动画的传播作用(特别是对日后的Otaku族群而言)恐怕比电视台要大很多。96年起,动漫画版面开始在国内各大高校的BBS出现。根据,96年5月,中科大瀚海星云BBS的Cartoon版开版;9月左右,水木清华BBS的Comic版开版;中山大学逸仙时空、上海交大饮水思源、武汉大学珞珈山水、华中科大白云黄鹤等BBS站的动漫画版也在之后两年陆续开版(北大未名和一塌糊涂的动漫画版开版相对较晚,似乎要到2000年)。跟上文所说的台湾网络情况类似,此时的教育网具有网络条件(相对于公网的拨号用户来说)、用户受教育水平(当然,这个年代公网的上网用户受教育水平肯定也比较高)等方面的优势;而且国内高校BBS脱胎于台湾高校BBS,在内容上也会倾向于转帖很多台湾BBS的好文章。这些条件一起促成了当时较高的讨论水平。我认为,基于互联网的国内ACG圈正是在这一时期(1997年-1998年)诞生的。这一时期的讨论话题,主要是作品介绍/评论、背景资料考据(主要集中在EVA上)、角色分析/花痴,以及同人文了。为什么是同人文而不是同人漫画:一方面写文比画漫画的门槛要低很多,另一方面在龟速网络时代,文字比图片更易于传播,因此同人文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一时期ACG爱好者们寄托创作意欲的主要载体(当然,也有很多同人图)。CLAMP作品、EVA、Slam Dunk、银英、幽白、封神演义、最游记等都是热门题材;原创也具有相当的比例。这一时期高校BBS的动漫画版面中,应该说水木清华Comic版的影响最大([need ref],我对其他高校BBS的熟悉程度比较有限 -3-)。我想根本原因是这里聚集了一批重量级的人物(排名不分先后 ˙?˙):sunsun(桑桑),xln(迷迷),curren(乔乔),naya,greenland,panl(小室),wsxl,rance,ransy,前版主sneaker、mara、moor等等(详见)。这一时期还有个特点就是女性比例大(也许水木Comic版是个别现象 ˊωˋ)。有GOUKI老师post为证:(图片截自水木社区BBS)(图片截自水木社区BBS)98年10月14日,sunsun删除了其在水木Comic版的全部文章并自杀ID,就此告别水木BBS。离开的原因我们无从考证。这也标志着被后世(= 我们这些后辈 ˊωˋ)称为「黄金时代」 的结束,作品评论/同人创作的中心开始转向公众网。(名词解释:教育网即,公众网则应是泛指CHINANET等面向公众的经营性互联网络,起初这是两个平起平坐的概念。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教育网与公众网之间的带宽还相当有限,因此从资源流通到上网习惯(论坛)两个网络都是基本割裂的。而教育网由于内部的高带宽,在资源流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时过境迁,教育网早已撑不起中国互联网的半边天,“公众网”这个概念也自然烟消云散了)1997年:个人主页风潮7月,网易开始提供个人主页服务。这一年开始的个人主页浪潮催生了一大批ACG主题的个人网站,内容多以评论介绍、同人、资讯、资料为主。可供下载的资源基本上是图片(壁纸)和音乐(mp3、wma,甚至ra),也有一些站点提供了动画的OP和ED视频。以当时的网络条件,想要提供整集动画的下载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当时提供个人主页服务的网站非常多,如上图中的263、自贡在线、湛江在线等(图片翻拍自《MAGIC地带》)当时提供个人主页服务的网站非常多,如上图中的263、自贡在线、湛江在线等(图片翻拍自《MAGIC地带》)比起数年后出现的博客来说,个人主页的建立和更新维护相对要麻烦许多,站长们需要使用FrontPage、DreamWeaver或者干脆手写html来制作网站的所有内容。除了服务商提供的留言板以外,往往整个网站都是静态页面。能够坚持更新需要非同一般的毅力,大部分个人网站都渐渐停止更新继而消失了。但在国内互联网的黎明期,这些网站可以说是传播ACG文化的星星之火。(分别是(分别是,,(由漫画轰天炮和完全漫画手册合并而成),。图片截自web.archive.org)10月16日,傻呼噜同盟成立。同盟的历史可以追溯至93年同盟成员间的相识(“一堆生活苦悶的研究生在網路上寫動漫畫評論,發生共鳴”),以及95年动漫画评介书籍《無名的書》的出版。傻呼噜同盟官方网站对同盟历史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个人感觉傻呼噜同盟对大陆ACG圈的影响始终都很有限;远不如同盟成立前各位成员的文章(详见山抹微雲ACG_Review版一节)在大陆的影响大——论坛转了又转,杂志抄了又抄。大概一方面是由于傻呼噜同盟的活动重心偏向于出版物以及讲座、展会等活动(而且范围基本是在岛内);另一方面大陆ACG圈也已慢慢形成了自有文化,讨论日渐繁盛,渐渐对除日本之外的文化输入源封闭了。西安交大猫头鹰剧场建立。虽然早在97年就已经建站,98年就搬到了西交大的网络中心,但猫头鹰剧场为我们所熟知已经是2000年夏天的事了。这是我们这代人最早接触到的在线视频网站(严格来说,应该叫视频点播网站)。这一时期(就我初次接触猫头鹰剧场的时点而言)在线视频通常使用的是RealMedia的视频流方案。例如点击猫头鹰剧场页面上的链接后会下载一个.ram文件,.ram文件的内容就是一条rstp协议链接(形如rtsp://202.117.1.59:554/owl1/slamdunk1.rm),关联了.ram文件的RealPlayer就会自动开启,stream这个rm文件。以当时的网络条件,即使同在教育网内,想要流畅播放几十MB的rm文件也并非易事。除了暂停缓存以为,有人也会使用支持rstp协议的下载软件来下载。下图是猫头鹰剧场2000年时的样子(显示不出来的图片应该是猫头鹰剧场的logo banner),可以借此大致了解一下九十年代末大学生们的观片口味(其实是没得选吧 ?_ゝ`):(图片截自(图片截自)1998年:桑桑学院建立,高校ACG社团创立潮5月24日,桑桑学院建立。根据残存的文章推测,桑桑学院最初应该是一个类似于TRPG的原创计划,用故事和设定构建一个虚拟学院。到后来离开教育网BBS,创建了独立网站;再后来则似乎是忘记初心(*ˊωˋ *),变成了一个独特的以文会友的小圈子论坛。圈子的兴趣点也从最初的动漫画逐渐扩大,覆盖了文学、翻译、美剧、日剧、电影等等。最初的桑桑学院(图片翻拍自《MAGIC地带》)最初的桑桑学院(图片翻拍自《MAGIC地带》)学院影响力比较大的事件有03和04年举办的两次F1征文。凭借deadline自我施压、经理催稿等压榨出来的文章之多令人难以想象。连我们那BBS也开始山寨征文大奖赛搞得不亦乐乎( ̄▽ ̄)。虽然在学院论坛发文的人不算多,但学院始终都是个影响力很大的论坛,其中一方面原因应该是有巨大数量的潜水者。作为曾经的潜水者,我认为那种感觉就像D级妖怪远远地望着一群S级妖怪吧……我对学院的了解很有限,上文如果有错误之处,还望大家不吝指正。2001年6月时的桑桑学院水版论坛(图片截自2001年6月时的桑桑学院水版论坛(图片截自)高校ACG社团创立潮(考证范围限于北京 ˙灬˙ )。10月,北大元火动漫社创立(然而社庆都是在11月,请元社长确认一下 ?ω?);99年某月(经多方考证仍无法确认具体月份),清华大学次时代文化与娱乐协会创立;9月27日,人民大学临界动漫协会创立。还有许多高校的ACG社团也在这两年间相继成立。不清楚高校ACG社团的成立时间为什么集中在这一时期,毕竟盗版单行本时期的高小/初中学生在95~96年左右应该就已经进入大学了。高校社团的一个特点就是组织更紧密(论坛社区则通常是一种松散关系),因而有条件也有动力组织各种活动,从漫画借阅、组织创作,到举办Event、联系讲座等等。Cosplay在国内虽然早已有之,但高校社团的组织参与毫无疑问对Cosplay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对社团活动的参与比较有限,希望各社团的资深人士能够帮忙补充相关的资料或观点。1999年:7月,《MAGIC地带》出版。现在已无法确认电软杂志社策划出版的这本书名称是否是受《神奇地帶》的影响,不过当时这本书在我的眼中的确神奇无比,带来的冲击性是空前的。在我这个之后不久(99年下半)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眼中,这本书更像是杂志时代的绝响。这之后我也会不时购买动漫时代等杂志,或是借阅黑大人的梦总,也会从这些杂志中汲取有用的资讯。但经历了互联网的洗礼后,这些内容已不再令人惊奇,甚至慢慢开始让人感觉不够新鲜。——这之后的数年,ACG杂志们开始走向了衰退时期。MAGIC地带的豪华作者阵:Akira,SP,雪鹰,桑桑(图片自拍)MAGIC地带的豪华作者阵:Akira,SP,雪鹰,桑桑(图片自拍)11月20日,NEWTYPE网络社区成立。我对00年前后的公网ACG网站了解十分有限(基本都是去下载就跑),希望大家能够帮忙补充(* ˊωˋ *)。NEWTYPE网络社区2000年11月的首页(图片截自NEWTYPE网络社区2000年11月的首页(图片截自)互联网资源时代盗版商退出舞台。爱好者族群扩大。2000年:互联网资源时代的黎明P2P文件共享软件WinMX登场。2000年起,使用现有电话线的ADSL网络开始在日本普及;2001年,FTTH(光纤入户)服务开始提供,CATV(有线电视)网络也开始逐渐普及。高速网络的基础已经具备,视频文件共享的时代即将降临。WinMX开始在日本流行是在2001年。一个重要因素是WinMX支持双字节字符(这样使用日文命名的文件就不会被显示为乱码)。WinMX同时支持需要中央服务器(类似于Napster)与不需要中央服务器(纯P2P)两种传输方式。2001年11月,两名日本学生因使用WinMX散布商业软件,涉嫌侵害著作权而被逮捕。这也促使后来的P2P文件共享软件更加注重加密与匿名功能(详见Winny一节)。WinMX的界面(图片来源:WinMX的界面(图片来源:)6月,日本第一台硬盘录像机Sony SVR-715发售。2001年4月,东芝推出了第一台硬盘/DVD混合型的录像机RD-2000。相比之前的磁带录像机,硬盘录像机录制数字信号,减少了音画质量的损失,后期编辑也更加便利。随着硬盘录像机在日本(职人中的)普及,最新播出的日本动画得以第一时间转为视频文件,通过宽带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Sony的SVR-715(图片来源:Sony的SVR-715(图片来源:)2001年:互联网资源时代元年欧美Fansub的兴起。大概是在2001年下半年,还混迹在教育网的我们突然发现某些高校的FTP里出现一些avi格式的动画,每集200MB上下,画质远胜当时的rm视频(VCD压制),还嵌着花花绿绿的英文字幕。更重要的是,这些动画都是01年最新播出的作品( ?Δ?〣 )。虽然具体时点难以考证,但欧美Fansub()的兴起应该是在2001年。一个不充分的理由是2000年的TV动画(犬夜叉前几十集、樱大战、最游记、月影兰、Love Hina、女神候补生等)我们基本上未见到过Ensub(英文字幕),都是通过盗版VCD接触到的。当时fansub动画视频文件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是IRC。IRC是当时欧美流行的一种聊天系统(协议),并且支持文件传输。提供文件共享的用户通常会设置聊天机器人(bot),你发给他特定格式的消息,bot就会根据条件发送对应的文件给你。当时大部分的教育网用户访问国外网站还很困难(例如清华校园网对访问国外网站按流量收费,而且很贵),只有靠少部分出国环境良好的高校(如中山大学),或者是身在公网的大大将Ensub动画下载回来,大家再各自拖回来分流。据中山大学的先驱者A君(匿名希望)回忆,最初是在(01年4月番)出来时,发现一个叫作的字幕组在制作NOIR的Ensub,便下载回来后上传至学校ftp(时间可能在7月初左右)。后来上交大也开始有人加入到拖回Ensub放流的行列里来。(Soldats即是NOIR中秘密组织的名称,故可以推测Soldats字幕组是以NOIR的播出为契机建立的,当时的Copyright日期也显示是在2001年建立)(图片截自(图片截自)2001年的10月(注)应该被我们铭记,从这一季动画开始,我们正式进入了追新番时代(虽然还都是Ensub)。这期动画中,影响力最大的应该是男女fan通吃的,以及漫画早已为大家熟知的。同期还有、、、、、、等作品。(注:很难考证国内追新番时代的起点是在01年的7月还是10月。我的印象是、、等7月番虽然都是Ensub流传,但翻阅当时的post,在7月8月时并没有每周追新的迹象(虽然7月初中山大学的先驱们已经下回NOIR了),故我倾向于追新行为已经开始显著化的10月。另一个线索是,广州大学的routine大大01年9月初发布的ftp资源列表中已经有了天使领域、妹妹公主等4月番和前述的7月番,但在6月初的列表里还完全没有这些Ensub资源)英文字幕除了会在某些作品中透出微妙的喜感外(请想象一下郭靖用日文喊出「こうりゅうじゅうはっしょう」,再配上Eighteen Dragon Subduing Palms的字幕 ?ω? ),大部分时候还是让人颇感吃力的(往往需要暂停看字幕甚至翻字典。好处就是角色名的日文发音大家记得特别熟,比如Touya人人都知道是塔矢)。不过不用急,中文字幕组的时代就要开始了。01年10月,routine发布的Ensub更新内容(图片截自水木社区BBS)01年10月,routine发布的Ensub更新内容(图片截自水木社区BBS)3月22日,上海交大ftp上的动画及动画音乐资源转移至交大网络中心的视频点播服务器,这便是日后鼎鼎大名的VOD1。VOD1是当时教育网最具有代表性的动画资源ftp,汇总了当时教育网最全的动画资源(让我们向管理员yanzi和whitepig致敬)。虽然VOD1硬件强劲但架不住下载众太多,因此想连上VOD1下载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务(02年4月时,VOD1出口带宽6MB,最大连接数200,每连接最大速度50KB,每IP最多3连接)。群众为此发明了各种办法,最典型方法就是使用list账号(可浏览,无下载权限)复制需要下载的文件路径,然后添加至Flashget等下载工具里,将重试时间设为10秒(再低就会被封IP),然后开始无尽的重试。(据某leecher Z君表示,曾有过3000次=8小时20分钟才连上的惨痛经历)我想借这一节来回顾一下教育网ftp的历史。作为一个古老的协议,ftp可能在各个高校校园网建立之初就已经普及开来了。一般高校都会有一个或多个校方的ftp,每个系也会有自己的ftp(例如动漫进行时的前身就是清华机械系的ftp)。系ftp通常都是由学生管理,除了放教学与科研用文件外,往往都会收集一些娱乐资源,但大多是影视、游戏、音乐、动漫无所不包,这大概是因为当时流通的资源很有限(请参考猫头鹰剧场一节的截图)。渐渐地,开始出现了专注收集某一类资源的站点(比如音乐的trueice,漫画的comicing),内容更全也造成了下载更加拥挤。再之后,追新番时代到来,收集动画的ftp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季度的新番资源就可能比2000年以前所有的动画资源还要大。较大的站点开始募捐攒硬盘;私人站长不停地刻盘保存;组建ftp联盟……比起资源的储存,另一个挑战或许更加严峻——看动画的人比以前更多了([need ref],缺乏数据支持,只是从圣斗士冥王篇等现象得到的直观印象)。一方面ftp不堪重负,另一方面群众下不回来想要的资源。直到BitTorrent等P2P下载方式的普及,ftp才终于得以解脱。与如今搜种子→扔迅雷(离线)的机械化流程相比,ftp其实带着浓浓的农耕时代气息。建ftp的门槛很低,只需要装个(后来多用)简单配置一下,再上BBS发个post喊一声就行了,所以当时个人站点非常多,站长也都会像经营个人主页一样给ftp起个别致的名字,用心收集某个专题的资源。当时ftp通常都设有incoming目录,访客可以上载资源,也可以建个空文件在文件名里请热心的站长帮忙找资源(也有在incoming目录里聊天的 ?-?-)。每个人ftp客户端的地址簿里都会收藏一大堆网站,时不时上去看看有没有更新,或者给站长留个言,就好像二十年前去院子里小朋友家串门一样。03年时我的FlashFXP地址簿(图片来源:自截)03年时我的FlashFXP地址簿(图片来源:自截)现如今即使在教育网内,ftp恐怕也已是相当边缘的资源获取途径了。只不过在一些老管理员眼中,ftp或许仍是最可靠的资源收藏方式。至于ftp时代的黑历史,各个著名ftp的管理员们肚子里的故事大概几天几夜也讲不完。如果听到了有趣的八卦且获得授权,我会补充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ˊωˋ *)。9月27日,clear(AKA newclear)将清华大学机械系ftp上收集的漫画资源迁至自己的服务器166.111.168.12,并将新服务器命名为动漫进行时。之所以将动漫进行时单独出来是因为它并不只是个单纯的ftp——虽然很多人对其印象始终停留在“漫画收集最全的ftp”上。事实上clear很早(01年)就已经开始做在线漫画浏览,后来又依托丰富的资源创建了一个人气繁荣的论坛(诞生了很多优秀的评论文章,例如spiegel的“MONSTER群像”系列),并且建立了一套用户Credit制度,将论坛活跃度、集资贡献等与资源下载配额联系起来。后来,也许是clear工作太忙无暇管理,也许是生不逢时没有赶上硬件资源(存储/带宽)极大丰富的新年代,动漫进行时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动漫进行时最早的前身是clear 1999年在28号楼局域网(当时还未接入校园网)开设的个人ftp,漫画资源则镜像自kwoliwa的ftp。教育网最初流传的扫描漫画资源大概多是来自于公众网上的网站(如),而这些网站的资源来源,我猜可能部分是自己扫描,部分来自于台湾同好(有很多扫描漫画是台版)。后来开始出现了这样的连载漫画扫描翻译组织,其意义应该说与动画中文字幕组的出现相当,只是影响力远不如后者。2002年:5月6日,P2P文件共享软件Winny发布。Winny是以取代当时最流行的WinMX为目标而开发的,因此将M、X两个字母后移一位N、Y作为其名称。Winny的主要特点包括无需中央服务器,匿名性好(但之后也受到了质疑),传输效率高等等。到2006年,Winny已取代WinMX成为日本使用率最高的文件共享软件。由于Winny只需导入公开的node列表即可搜索到大量资源,而WinMX上流通的ACG资源列表往往集中在私人的中央服务器上,需要与对方混熟才有可能获取到资源(某ftp管理员E君称,曾尝试一边机器翻译一边与对方聊天,结果被识破了 ?-?-)。因此WinMX在国内极少有人使用,而Winny(以及其后继者)却在国内广泛普及开来。得益于Winny的普及,国内的字幕组先驱者们可以直接下回日本职人放出的新鲜生肉(raw anime),不再需要借道欧美Fansub的IRC了(在此之前,有不少中文字幕是直接压制到Ensub视频里的)。日,Winny作者、时任东京大学情报理工学系研究院研究科助手的金子勇(47氏)被警方以涉嫌帮助违反著作权法为由逮捕,网上舆论一时哗然。案件经历多年反复,最终2011年底日本最高裁驳回大阪高检的上诉,确定金子勇无罪。日,金子勇因急性心肌梗塞去世,享年43岁。(ご冥福をお祈りします)Winny的界面(图片来源:Winny的界面(图片来源:)4月9日,POPGO漫游字幕组成立。(动漫花园字幕组的成立时间不详,大概也是在01年底02年初之际)漫游与花园是2002年中文字幕时代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字幕组。当时的字幕组数量已经不少,但翻译水平通常不高,漫游和花园则以较高的翻译质量赢得了大众的信任(很多人非某某家的字幕不看的习惯正是这时开始形成的)。恰逢2002年的新番动画中出现了几部大作——、 和 ,为字幕组们提供了绝好的舞台。这其中Seed相对来说不算经典,但在当时无疑是最大的热门(大概也因为是大家能够追看的头一部GUNDAM),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字幕组们角力的主战场。现在已无法看到当时字幕组之间是怎样拼速度拼质量,但キラ?ヤマト究竟该叫基拉·大和还是大和吉良的逸事还是流传了下来( ?ω? )。根据南方周末对漫游字幕组创始人之一晶晶电脑的采访,国内最早的字幕组叫“行星”(我未能搜索到相关信息,还望大家补充),根据Ensub做二次翻译;2000年“行星”解散后,部分人成立了漫游字幕组(此处时间与前文有出入,待核实)。另据了解,在字幕组成立前,POPGO最初是一个依托动漫资源ftp的论坛(感谢A君提供资料);动漫花园最初似乎也是一个动漫资源分享的论坛(参见下图)。从02年开始的动画热潮的背后,是无数字幕组参与者的默默奉献。字幕组的故事(以及黑历史)恐怕比上面ftp的故事还要多一个数量级。我对字幕组的了解和参与极其有限,说不出什么东西,还望大家帮忙补充 ˙?˙ )。02年8月的02年8月的与02年5月的(图片截自web.archive.org)02年下半年,RMVB格式开始流行。RMVB即RM格式的动态码率扩展。RMVB能够以一半左右的文件大小达到与当时的AVI(通常使用DivX、XviD等编码压制)近似的画质(动作镜头的差距会比较明显),因此风靡一时。不仅字幕组会选择用RMVB档发片,收集者(包括一些ftp)为了节省空间,有时也会将下回来的AVI转压成RMVB。画质之争从那时就开始了(A派表示不能忍,R派表示够用就行),顺带一提当时主流硬盘大小是60~120G。关于大量的RMVB片阻碍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则是后话了。2002年8月,QQ推出群功能。QQ群深刻地改变了爱好者圈的交流方式,很多以前公开场合(论坛)的讨论转移至了相对封闭的QQ群里。另外再也不用担心因论坛倒掉而与网友失去联系了( ;?;)。2003年:03年初,BitTorrent开始在国内流行。BT与之前出现的eDonkey(eMule)一起,极大地改变了资源的分发方式。用户不必再挤破脑袋去连接那些已不堪重负的ftp,再以10~50k的速度慢慢下载了。很多习惯教育网内高速带宽的用户仍保持着ftp下载的习惯,但这已经无关紧要,资源从制作(字幕组)到分发(P2P)的重心都已经完全转移至公众网,存在于教育网的ACG圈注定将走向边缘化。(国内最早的BT站点之二,(国内最早的BT站点之二,与。图片截自web.archive.org)2004年:2005年:暂空,欢迎补充重大事件(* ˊωˋ *)。后记一开始只是想借这个问题整理一份ACG圈相关的年表,没想到越写越发现有更多的历史值得被写下来,加上拖延症加持,断断续续拖了一个月才基本完成。尽管如此,这篇年表还是有很多的空缺未能填上。我会继续努力修补本文,也希望能得到大家在资料与观点方面的帮助。回首这段历史,会发现上面画满了这一代人的青春,欢笑或悲伤,自卑或狂妄。请允许我写下「」里的这段歌词,来纪念这段离我们远去的时光:古旧的相册里 藏着满满的回忆纯真的笑脸下 日期已是遥远的记忆时间无限延伸 从未想过是否会有终点触手可及的宇宙无限清澈 将你包围其中登上成人阶梯的你 依然还是那个灰姑娘依然深信会有谁为你带来幸福吧总有一天 你会想起这段曾经的少女时光
谢妖。国内最开始是各bbs的动漫板块,比如水木清华动漫版,网易bbs动漫版,后来出现了一些个人动漫小站的留言板,这些小站一般是某个作品的粉丝团体,这些小站后来逐渐的演化为社区,此外还有些商业化背景的网站,比如newtype,还有路子比较杂的像疯人町一类,这些都是早年爱好者们聚集的地方,这个时期的网站基本都是文青式的,偶尔有点资源分享。bt出现后,资源类网站开始成为主流,文青就不怎么受待见了,当时我混hongfire比较多,国内不清楚了,现在p2p很容易弄这些资源,基本不再在这个圈子混了。
我就说三个。其实基本上也有人回答了,但毕竟那是童年最深刻的回忆,藉此缅怀一下那些回不去的网站……(我不会长篇大论的,放心……)太平洋游戏网动漫频道。应该说,现在国内 ACG 圈的一大部分名词普及都是它的功劳:什么“擦边球”啦,什么“杀必死”啦,什么“H 漫”啦……当年频道的编辑现在也大多继续在其他地方做着相似猥琐的勾当,但风光不再。贪婪大陆。下片、和网友讨论,论坛时代最知名的站点了。3G门户动漫频道。GPRS时代,手机上网都是上3G门户的说。主要是在上面看漫画,那时候编辑们把一整页的分镜抠成一个个图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累。辛苦了。
A和G不清楚,但是漫画的话(特别是JUMP系)一定有这个网站
泻药不过05年前的我只是个连小霸王都没玩过的小鬼……对我来说acg相关的大多都是纸媒,北京卡通之类,后来经常泡在一家周边店里看漫画,和店员君抢电脑看动画。网站的话只能记得一个贪婪大陆了为啥大家都邀我说不上的问题QAQ
我来收割眼泪01234(是这个吗我有点记不清了)(是这个吗我有点记不清了)5(通常来讲,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老网民,只需要问他一句:知道happysky不)待续
我不清楚国内其他地方是怎么的,我是广东这边的人可以简单的说一说ACG这个真心得分开来说。
A是动画,动画这个圈子在我还是小学大概一两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有印象,再早的没有记忆了。那时候托广东靠近香港的好处,可以接受到香港的TVB和ATV这两个台,这两台从很多年前就开始购买日本的动画版权回来配音播放,所以那时候已经能接触到大量的动画,大多广东这边的人对动画最早接触都是靠这两个电视台,我大概是从小学开始就看动画片那大概算是从小学就开始进动画这个圈子了。
直到初中那时候看动画的人也非常多,因为初中的学业也不算非常紧张,我对初中最大的印象就是那时候市面上开始的有大量的动画歌曲的CD在卖了,那时候VCD刚开始流行,大量的动画片也有VCD可以买到。那时候香港刚开播数码暴龙,我最记得在VCD店找到了数码暴龙的VCD还是粤语配音的,每次都比电视台早发售一集,电视还没放就有得卖,那时候我的确非常惊奇。
读中专的时候虽然已经在学校住宿,但是托当时我那个班的福,因为我读的是就业办,是自己带电脑回去学校上课,学校用的是宽带所以可以经常上网,那时候没有YOUTUBE也没有土豆油库什么的,BT刚开始流行起来,于是各种字幕组开始冒头出来,什么BTCHINA啊,贪婪啊什么的,网络上开始有动画下载了,同时关于在线视频这个其实是有的,当时还没谷歌这玩意,我都忘记自己是怎么搜索到一些网站出来,好点的网站大概有个几十部动画什么的。说起来那个时候其实有好几个非常出名的网站,比如在广东这边用电信ADSL的话肯定记得一个叫飞鸿影院什么的,用电信的宽带就能免费看电影的网站,还有一些收费的视频网站,不过那些网站明显播放的都是盗版VCD上传的视频,收费观看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那是妥妥的作死了。中专那几年由于电脑开始普及,虽然说大多人都用猫拨号上网,但是那时候BBS已经开始流行,真正的形成圈子的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大概是02到03年左右,虽然是这样说,但是大多都是针对某部作品而做的BBS,比如某个以MACROSS 7为主题的论坛叫《迎风飞翔》(现在是已经成了没人上的历史尘埃了),更多的是其他以游戏为主的论坛。至于相对比较综合的动画论坛,其实是在BTCHINA谈来崛起之后诞生的大量字幕组,字幕组为了发布自己的作品除了在这些BT网站发布种子以外还开始了自己建立BBS来提供下载,这个就是综合型的动画交流BBS的雏形了,大多都离不开一个字幕组自己发布自己翻译的动画来吸引别人。
大学的时候宽带是已经很多人都报装了,所以互联网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大多人看动画都改为网上下载看了,毕竟TVB什么的购买的动画其实都是落后日本好几年才买回来放的。忘记了是大一还是大二的时候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香港的巴士阿叔,为什么?那是因为YOUTUBE开始出现了,大多人都是在YOUTU上看到那个视频,然后各种56啊,土豆啊,油库啊之类的视频网站开始冒头,刚开始的时候版权意识什么的根本没人管,当然爱情动作片是不可能看到的了(不要跟我说那些1024网站,虽然说也有很多但不在讨论范围)。
然后一个相对比较革命性的网站出现,NICONICO。第一次出现了一边看还会一边有弹幕飞过的视频网站这种存在,我相信当年还是不少人混NICO的,后来国内的AB站相继诞生,至于AB站的历史应该有其他人来科普了。至于漫画
其实漫画这个也是从小学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普及了,那时候见得最多的莫过于三套玩意《哆啦A梦(叮当)》《龙珠》《幽游白书》 这三套几乎是大多地方都有,至于大一点的书店还有《LEVEL E》《乱马》那种,哆啦和龙珠见得最多的是那种巴掌大的那一种版本,售价大概就是1.98元
然后中专的时候开始出现那些四合一版本的漫画,最常见的是ONE PIECE。然后这个时候开始有少量的漫画网站或者论坛出现了,后者我记得最深的是一个叫51HGAME的论坛,看名字就知道原本是工口游戏的论坛,但貌似是被强制整改以后就改成了一个漫画论坛,在论坛了一贴就一部漫画,一楼贴好几张图这样的论坛算是当时比较少见的。至于其他的漫画网站因为年代久远就已经完全忘记了。至于游戏大多都是从FC开始接触,然后这边很早期就出现了包机厅这玩意,最早出现的是SFC,SS,PS这三机器,然后就是PS2时代和DC了,尤其是当一堆游戏杂志出现以后大概国内游戏的步伐已经开始仅仅追着国外了。对于游戏的论坛印象不多,印象中03到04年左右很流行模拟器这玩意,不少网站都有模拟器版款,当时印象最深的大概有两个人,一个是国内的模拟器天才的去世,另外一个就是某个拿来别人的模拟器修改几个字然后换上自己的名字发布说是自己开发的家伙,没错这个名字就叫做蓝色宇宙。
不过那时候上游戏论坛的人大多都比较核心向的,比如喜欢模拟器的大多去模拟地带,喜欢机战的去机战世界,喜欢街霸的去一个好像是叫做街霸中国还是啥的论坛这样,所以实际上各大论坛都不太出名。然后TGBUS开始出现,接着就是CNGBA这些游戏论坛。早期讨论的内容大多都是跟模拟器相关,那时候几乎是每周都有好几十个GBA游戏的ROM更新下载。实际上无论是动画还是漫画游戏都好,真正开始大量交流都是03年左右BBS出现后才开始多人交流起来
作为一个05年入行当动漫网站编辑的过来人,看到这个问题后觉得可以说很多,但实际上又说不出什么……2005年前后现在看算是黄金时期,属于百花齐放的阶段,也可以说是一个全民看动漫的阶段。动画和漫画整合而成的动漫一词就是那个时候诞生的(这个词方便了推广,混淆了产业,利弊都有)。那个时候个人站点丰富,资讯类的门户站有很多,太平洋动漫频道 21cn动漫频道 南方动漫网这些门户当年可是十分风光的。 连猫扑也开设过FTP提供动画和漫画资源。
我从03年开始也经营过一个专门推广周边玩具的“Hotgame会社”小站,现在我做的“玩物尚志”就是当时的一个栏目名称。这个小站经营了几年,也算有一定的知名度,在那个比较荒芜的年代而言也算为ACG圈子添了自己的一份力。 后来经过几次网络整风动漫门户逐渐衰落,个人网站也随着备案推广和新老更替的问题凋零。然后就是贴吧的崛起,微博的出现,还有现在的微信。总的而言现在的动漫媒体无论是稿件质量、数量、内容深度、受众面,都远远不如当年。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画的发展历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