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不是越久越好跑分越高的手机越好??

您的位置: &
旗舰配置人性操作 不将就的一加手机试用评测
六、 跑分:性能碾压同类手机
一加手机拥有骁龙801 2.5GHz芯片,LP-DDR3 3GB内存,3100mAh电池,Adreno330 GPU,
硬件设备非常超前。在强大硬件条件支持下,一加手机的性能能到达怎样的高度呢?下面我们进入跑分测试。
1、 安兔兔综合性能测试
安兔兔评测AnTuTu Benchmark是一款Android系统的手机以及平板电脑专用的硬件跑分软件,它可以对设备进行完整的测试,通过对内存性能、CPU整数性能,CPU浮点性能、2D/3D绘图性能、数据库I/O、SD卡读写速度等多项性能的测试,测出手机整体和单项硬件的性能,并具现成数值评分,也是目前测试移动设备最主要的跑分软件。
安兔兔跑分结果
一加手机的跑分结果让人惊艳,跑分高达37653,超越了三星、HTC、小米等大牌手机的结果数据。
2、 NenaMark和NenaMark测试
NenaMark1是一款用于Android设备的硬件加速基准测试程序,通过演示一款实时渲染的画面来对手机的图形能力进行测试,包括反射、动态阴影、曲面参数、复杂光线模式等内容,需要Android 2.0以上系统和OpenGL ES 2.0支持。分为NenaMark1和NenaMark2两版。第一版针对中低端的 Android智能手机,第二版则针对采用高端GPU的Android智能手机(或者说是NenaMark1得分在50fps以上的设备)。跑出来的成绩跟分辨率比较有关系,一般来讲高分的设备都是分辨率相对较低。
NenaMark测试结果
NenaMark2测试结果
从结果上来看,一加载图形表现能力上的表现较为稳定。
3、 Linpack浮点性能测试
Linpack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最流行的用于测试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浮点性能的benchmark。通过利用高性能计算机,用高斯消元法求解一元N次稠密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测试,评价高性能计算机的浮点性能。相对电脑而言,Android手机版的Linpack软件相对简化了一些。处理器的运算能力越强,分数就越高,测试结果以浮点运算每秒(Flops)给出。
Linpack测试结果
Linpack测试的测试结果页比较尽如人意。
4、 Vellamo浏览器测试
Vellamo是由高通开发的一个基准测试应用,它可以让你对手机浏览器的性能及稳定性进行测试,包括像Java脚本性能、渲染、联网和用户界面等。该工具的结果同样包括多个子项,但我们只取总成绩,分数越高则表明手机对浏览器的优化程度越高,网页浏览体验更好,分数越高代表手机性能越好。
Vellamo测试结果
一加手机在这个项目的跑分同样秒杀一大波大牌手机。
5、 Geekbench 3跑分测试
出自Primate Labs的Geekbench系列处理器性能测试软件,是目前少有的支持iOS系统同时也是跨多平台的Benchmark类跑分测试软件。它的评测范围较AnTuTu要精简很多,仅限于处理器的整数/浮点运算、内存读写性能等内容。Geekbench 3是最新版, Geekbench 3引入了真实环境测试,模拟用户的多任务应用运行场景。另外Geekbench 3可以充分利用处理器的多核心特性,释放整个平台的潜能。
Geekbench 3测试结果
这个成绩在手机圈中属于上等的成绩。
6、 Basemark OS Ⅱ跑分测试
Basemark OS Ⅱ是Rightware公司今年一月份公布的新版综合性测试软件。其测试项目包含了系统测试、内存测试、图形测试以及网页测试四大板块,另外在额外测试中还加入了对摄像头、电池的测试项目。
Basemark OS Ⅱ跑分结果
在拿到手机的时候笔者还担心,这会不会又是一款堆叠高配置吓唬消费者的&国产好手机&。但事实证明这款手机真的出彩。不仅是甩同类一条街的硬件配置,贴心的Color OS系统定制、细腻流畅的多媒体娱乐休闲体验、精准专业的摄影摄像功能、令人惊艳的特色功能,甚至从外观、包装到附件的每一个设计细节,都能体现这款手机不将就的特质。相对来说,最后的硬件跑分结果倒显得不再引人注目。这是一款体验至上的手机。值得追求性价比的手机用户入手。
来源:91评测室
共6页: 跳转到页
信息也是生产力,精简才是硬道理!情报猎手带你突破信息迷雾,每日独家为您锁定最有价值的IT行业新鲜事。打开微信,扫描关注,赢取每月粉丝奖!手机跑分是否还有意义?
现在的主流手机一味强调性能,配置升级越来越快,但是否真的有意义?个人感觉更多时候只是个噱头,用数据这种方式更容易忽悠用户。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堆砌配置比花心思在手机工艺、材质上要容易很多了吧,可能成本还更低。大多数手机更像个做工粗糙的瓷娃娃,动辄元器件报废,一摔就碎。一味的性能跑分是不是应该停一停,该关注一下手机的工艺材质,做一部真正的好手机?
按投票排序
看了其他人的回答,好像没有和符合自己观点的答案,谈下鄙人的看法:
终端用户关注产品跑分,表面上看是一种盲目行为,更深层次在于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是android系统导致的必然结果。而与只对应的iOS,则完全不存在所谓的“跑分”问题。
谈操作系统的开放与封闭,就必须谈下开发这两种系统的公司——谷歌和苹果。
不可否认,全触屏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最先问世并瞬间统治市场的是iOS(这里不要较真,不用给我举各种辩驳的栗子,理解所表达的意思就行了),而苹果这家一贯以“全封闭”模式运营的公司,导致iOS对其他硬件商封闭是一种必然结果(这和乔布斯绝对的控制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苹果公司自己设立了标准,只有符合苹果标准的app才可以在苹果商店内上架,因此你不会看到在苹果手机上运行的app出现不顺畅的情况,因为所有的app上架前都已经优化到符合苹果标准了。但是记住,这种情况只有在市场中有绝对的话语权时才能发生(本段开头已经阐述过)。但这种封闭模式也有个弊端,就是终端用户完全失去了“自助”的可能性。于是乎,android系统出现了。
作为后来者的谷歌,为了能在已经被苹果统治的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也推出了自己的android系统。必然的,为了与全封闭的iOS对抗,谷歌也采用了当年微软对抗苹果的模式,开放自己的操作系统,卖给硬件商。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自主的选择,满足用户“瞎鼓捣”的欲望,并能降低对app开发者的限制,吸引更多的开发者为android开发app,从而抢占智能手机市场,这就是核心问题所在!由于只提供开放的操作系统,所以不能对app的优化做有效的控制,即只要你的app可以在我的系统上运行就可以,卡不卡那是硬件商的事儿(当然了,谁也不会二到开发一个和操作体统不匹配的app,而谷歌也不是不想对app的优化进行控制),正是对app优化丧失了控制,所以导致app对硬件吃的厉害,也就形成了“谷歌-高通”生态系统,与当年的“微软-英特尔”类似。
诚然,操作系统的更新,必然是与硬件升级相辅相成的,但也不至于到三天变四核,五天变八核的地步,看看苹果就知道了。———————————————————————————————————————————
而用户呢?当你拿着刚半年前买的android旗舰机皇,运行一个刚出来的大型游戏,发现居然特么的会有点儿卡了,你的脑海里只会有一种念想:我X,CPU不行了!于是乎在网上开始搜索最新手机的跑分情况,发现自己的爪机已经不是爪机,而是一块儿板儿砖。但是你从来不会产生这种想法:我X,这游戏怎么优化的这么垃圾!注:在专业人事看来,还有很多漏洞,但请以平和讨论的语气进行回复,让你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不用在自己的回答后面缀上这句话。
蟹妖。人们对于性能配置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手机是个数码产品,性能越高潜意识会觉得更好用。谁都想用更好的产品,这个无可厚非。就像PC时代一样。为何人们关注跑分:PC时代后遗症:智能手机出现前,PC在数码生活中的地位无可动摇。PC将我们带入多媒体和互联网时代的同时,也先入为主使得我们对“数码”的理解总是逃脱不开PC的影子。于是,传统意义上“PC参数”,也就首当其冲地成为了衡量所有数码产品的基本标准。但事实上,纵使智能手机和PC有共同之处,但深度分析,就能发现两者之间实际上有着天壤之别。(具体在下文阐述)为何不应过分关注跑分:PC更多的时候是用来工作和深度娱乐的工具,其运行的程序相对运算量较大,而且经常需要多个程序同时运行,所以对电脑性能的需求相对会比较高。对于一些图形处理、音视频制作的从业人员或者大型游戏玩家而言,对电脑性能的要求更是希望能多快就多快。但是手机上除了大型3D游戏会运算量比较大,其余的app有哪些是对手机性能有很高要求的?所以过于的拿CPU说事,其实跟“八星八钻,只要998”的感觉颇为神似了。确实如题主所说,现在人们普遍认为CPU、摄像头、屏幕分辨率越高手机就越好,但不争的事实是现在手机工艺和材质方面几乎是停滞甚至倒退状态。虽然绝大部分手机厂商口口声声说注重工艺,投入了大成本,但实际拆开来却是满眼的绿色电路板、塑料壳、甚至同样分辨率的屏幕却选用的是品质较次的。不愿投入成本是原因之一,更多的是怕麻烦。除性能之外,一个好的手机更应该关注什么:三个方面:材质、工业设计和做工PC多数是在桌面上使用(虽然笔记本也叫做laptop),与我们直接接触的只有键鼠和屏幕。手机则几乎24小时贴身跟随,而且使用是以和它发生全身亲密接触为前提。对比PC,智能手机需要你只使用手指,仅在5寸左右的空间上,完成你需要在PC端完成的任务,实现工作生活中的种种功能。而正因为手持设备的自身局限,通过设计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便显得尤为重要。要在狭小的空间内,安排复杂的功能部件,平衡美观、功能、稳定、握持感等等多种因素,没有足够设计功底,以及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是无法完成的。如何让手机更美观坚固?1、材质塑料壳、金属壳,甚至是阳极氧化铝的材质在同样撞击方式下结果是不一样的。金属机身工艺也要比塑胶的复杂的多,价格基本上是塑胶的5、6倍以上,甚至更高。2、工艺同样是金属材质,一体压铸成型的机身当然是比拼接的要坚固的多。但工艺也难很多。黑色PCB电路板布线等环节相对不易,也给维修也带来了难度。虽说在稳定和性能方面并无明显提升,成本可能也只高出了5个百分点,但选择黑色PCB电路板保证手机内外一致性,至少体现了手机厂商对极致和细节的追求,也体现出了对自身产品和技术的信心。 再比如手机边框,当然是越窄视觉效果越好,看视频超级爽。可是极窄边框对于手机机身材质的硬度和工艺要求实在太高,精力和成本投入任意一项如果不充分,都无法实现。而且每窄0.1MM,付出的代价也成倍增加。所以也有业内人会直接看边框来判断手机质量和成本投入。
:)在8MM超薄手机里面, 采用1300w镜头很难做到镜头与机身保持平整。但这样就不美观了。如果想要保持平整就必须付出更大的精力来解决其复杂的工艺难度。几乎很少有手机厂商愿意做这件事。 在这方面,除了原点手机之外也很难再找出其他手机会这么做的。也许并不是别的手机厂商做不到,而是不愿意花精力去这样发烧的追求极致。所以说,仅仅只通过跑分来评价一部手机,就如同只通过高考分数判定一个孩子的前途,事实上天份和未来可以体现在无数方面,高考分数也肯定不是最重要的。或许你会说,应试制度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但倘若一定要考试,增加几个科目可能会让你豁然开朗。比如,在行业网站(如太平洋、中关村)按现有的传统参数比对,你会发现小米3一骑绝尘。但如果将设计因素(下表中加粗项)考量进去的话,小米3的优势就没这么明显了,甚至你可能认为另外两部手机综合更优。(附图中红色标注为其优势项)正如表中所陈列的,手机的设计除了配置外,有更多不为常人所知的工业细节。比如为了更好的握持感,魅族J.Wong反复打磨的手板,原点机身的大C角。又比如为了坚固机身,魅族选择了整块加工的不锈钢框架,原点选择了无焊接一体压铸成型的新金属机身。再比如为了更好的信号,魅族选择的金属双天线和原点选择的LDS双天线(感兴趣的朋友请问度娘)。这些在许多人眼里或许是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但这些才是真正的创新、真正的极致,真正带给你更好体验的工业设计,也是手机的硬件精华所在。--------------------------------------------我是分割线----------------------------------------------------2013是国产手机行业井喷的一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新的手机、新的品牌、新的旗舰,但用户需要的是用心打造的产品,一部真正有料有质量的好手机。所以我佩服黄章的偏执,国产厂商中认可魅族和OPPO用精良材质和工艺打造产品的态度。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也算是我从业移动互联网、手机行业、同时作为一个手机爱好者的一些观点。不为别的,希望更多的人如po主所说,更多地了解设计、认同设计、追求设计。国产手机正在崛起,潮水退去后自然知道谁在裸泳。最后,中国用户值得更好的设计,和更好的产品!利益相关:原点手机联合创始人
也不知道跑分是什么时候兴起的,本来只能作为手机评判标准的简单一项,却变成某些厂商忽悠小白的利器,这就好比买辆汽车,只跟你谈最高时速一样,是不是真的跑的快不说,难道只因为这一点就足以吗?舒适性、外关、安全这些都是考虑的因素。所以,跑分神马的,比较2。应该在乎的更多
在本人看来毫无意义,好不好用只有自己知道。
说实在的,当你的手机已经可以运行大型的游戏的时候,这个就没有意义了,手机的下一个趋势是个性化,就像小虫手机。
一部真正的好手机,要拥有软硬结合体。外刚内柔。手机的硬件是不可缺少的。是用户直接可以体验的到的 “感受” 此为 外刚, 手机的软件 , 更要智能化,要让用户觉得可以 与手机进行沟通。提高手机软件的粘性。为 内柔。刚柔并进。灰常好。
不会的,除非所谓的技术宅,评论家都死光了,或者除非每一个手机都能做的和苹果一样好。
其实吧~如果把手机比作女人~你是想要黑木耳还是白富美呢?答案不言而喻~那如果这个白富美还是一个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文艺女青年,而且还是一个单纯可爱的小萝莉~所以懂的人一定会知道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为什么诺基亚时代过去了,应该是它的设计不入当代人的眼现在是手机多对一的时代,一个人拥有多部手机,多部手机都需要争宠如何胜出,这需要手机塑造出甄嬛体
实际上小米被自己吹的跑分带沟里了,现在mtk的8核安兔兔跑分都能和骁龙600比了跑分还有什么意思,但实际上这两个soc实际表现差别还是很大的。再吹安兔兔只能降低档次。
1、手机现在性能还太弱太弱,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当然如果你只刷微博上知乎,大可以随意买。2、手机现在质量也不差了,当然大众是不会看产品质量的,比起那些花心思在把电路板搞黑哗众取宠实际上一摔就烂的厂商,大家更注重外观。
数值量化在任何工程领域都不可避免并且非常重要,虽然各种系数,分数不一定准,但却是直观性与代表性的平衡。该跑分还得跑,作为消费者理性看待就好。
其他不说,小米确实是屌丝手机了,完全的没创意,恨透了这种机器来点创意创新,确实能加很多彩,用户包括企业应该鼓励创新,创造一个合适的良性,百家齐放的环境,一味的发烧,得烧死多少小白…
无意义,手机只要如丝般顺滑就行了!时间就是生命。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科普:智能手机像素越高越好吗
自从 HTC 在伦敦和纽约同时发布的 HTCOne ,其配备的 430 万像素摄像头让全球的广大用户为之震惊。在大家看来手机摄像头当然是像素越高,拍照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诺基亚推出具备 4100 万像素的诺基亚 PureView808 时,引起了手机用户群体的高度关注。 HTC
自从HTC在伦敦和纽约同时发布的&,其配备的430万像素摄像头让全球的广大用户为之震惊。在大家看来手机摄像头当然是像素越高,拍照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诺基亚推出具备&4100万像素的诺基亚PureView&808时,引起了用户群体的高度关注。HTC这是要逆流而行?
& & 并且今天还有消息说三星可能在今年夏天发布一款1600万像素的相机手机&Zoom,由此可见各厂家针对手机摄像头部分都是往高像素发展的趋势。日前,国外媒体&CNET&高级编辑&Jessica&Dolcourt&发表了一篇智能手机摄像头分析文章,对智能手机摄像头像素的&攀比&现象进行分析点评,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摄像头像素并不总是越高越好。
&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 & 1300万像素成了今年旗舰机型的标配摄像头像素,像Galaxy&S4、LG&Optimus&G&Pro&以及&Xperia&Z。摄像头像素是否越高越好?当然,500万像素比200万、300万像素好,但1300万像素不一定比800万像素好。
& & 一个高质量500万像素摄像头的拍摄能力极有可能胜过一个劣质1200万像素摄像头。摄像头的拍摄效果优劣不是由像素的多寡来决定,而是由整个摄像头模块质量优劣决定。整个摄像头模块里包含多个部件,比如摄像头的尺寸和制作材料、光传感器、图像处理硬件以及软件等。
& & 传感器
索尼发布的Exmor&RS智能手机摄像头传感器
& & 大部分专业摄影师会告诉你,光学系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是传感器,因为它的主要职能是捕&捉光线,没有光就没有照片。光进入摄像头,然后到达传感器,传感器接收信息后将它转译成电子信号。随后图像传感器创造图像,并对图像的缺陷比如噪点进行微调。另外,图像传感器的尺寸也极度重要。一般说来,越大的传感器,像素就越大,而像素越大就能吸收更多光线,更多光线意味着更好的照片。
& & SLR数码照相机800万像素摄像头拍摄效果比同等像素智能手机拍摄效果好的原因就在于,SLR数码相机摄像头拥有更大的传感器,可吸收更多光线。更多光线就意味着更少的噪点以及更好的动态范围。或许你已经开始意识到在传感器上放越来越多的像素也许不是提高分辨率的最好方式。但这并不能够阻止手机行业继续这么干。
& & 当手机像素集体从100万跳至200万像素时,一位Gartner的分析师Jon&Erensen说,他们将要缩小像素尺寸,在图像传感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放入更多像素。像素尺寸变小,导致光线更难进入传感器中的感光部分,最终导致图片分辨率提升不大,噪点反而更多了。像素数量和传感器物理尺寸之间的关系正是部分800万像素智能手机摄像头拍照效果超过1200、1300&万甚至1600万像素的原因。智能手机追求纤薄也对传感器尺寸进行了限制。既然无法通过增加尺寸提高相片质量,那便只能采用增加像素的方式。
& & &诺基亚4100万像素PUREVIEW技术
&诺基亚PureView808
& & PureView技术的核心部分就是将4100万像素的图像&浓缩&到500万像素的图像,这就是&超采样&过程,在实际过程中,每8个像素点会被整合成一个&超级像素点&。这也就意味着,同样条件下,同样强度的光线在进入镜头后会照射到比一般500万像素传感器所拥有的大得多的像素点上。
& & 诺基亚研究Pureview技术前后花费了大约5年的时间,808&PureView除了采用更大的1/1.2&英寸(介于普通DC的&1/2.3&英寸与&4/3&之间)图像传感器之外,还在传感器上面做了许多自定义算法,对图片进行调整,消除噪点。
& &&HTC430万像素ULTRAPIXEL技术
& & 而HTC&One使用的UltraPixel技术,根据流传的说法,UltraPixel就是三层的430W像素叠加在一起,然后就有了现在流传比较多的所谓&拍摄三个图层合在一起&的说法。但是小编则认为UltraPixel技术是像诺基亚808差不多的PureView技术,是把像素浓缩到一起,简单理解就是通过UltraPixel技术把一定像素(小编猜测就是1300W)浓缩到430W像素上,即等于每一个终极像素是由三个普通像素组合,所以像素更大,进光量更多。
& & 图像处理
& & &影响图片品质的因素除了镜头和传感器的尺寸、品质之外,图像处理技术也非常重要。现代大部分高端智能手机CPU都将图形处理器集成至芯片当中,这样一来可快速渲染图像,比如相片、视频以及游戏等。
& & HTC和三星一直在努力研发连续拍摄模式,凭借独立的硬件加速处理器,手机可平均十分之一秒甚至更少时间拍摄一张相片。不过,连续拍摄的不足之处是,用户没有时间调节焦距,有时会致使相片模糊。另外,图像处理器可实现零快门延迟,当你按下拍摄按键的时候,摄像头即可捕捉图像。
& &&其他因素
& & 现在许多智能手机采用背光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拥有较好的低光拍摄能力,因为它增加了光敏性。在低光拍摄领域,Lumia&920当仁不让是最佳的低光拍摄手机,iPhone&5也不错。另外新发布的HTC&One&也在卖力宣传该手机的低光拍摄表现力。确实,HTC&One的低光拍摄能力远远在三星&Galaxy&S4之上。
& & 到此为止,我们知道,摄像头的传感器尺寸、像素大小、图像处理器对图片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可影响因素,比如高质量元件。以上所有元素的总成本并不低廉。摄像头模块的成本只是智能手机成本的一小部分。Jon&Erensen说,高端摄像头模块的价格是基本模块的两倍,成本约达15美元。
& &&实用性才是王道
& & 智能手机拍照功能的方便性、整体的用户体验非常重要。打开相机应用的简易、拍摄的速度、相片的特殊效果以及拍摄模式等因素加起来决定着这是否是用户想要的摄像头。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制造商,比如HTC、LG&和三星为拍照加入了许多额外的花式。比如笑脸检测、从多张相片中选择最好的一张。另外还有前后摄像头同时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
& & 这些功能很有趣,但对大多数手机用户来说,如何快速方便地分享图片比像素数量更加重要。这点看看Twiiter和Instagram即可知道。Jon&Erensen对这一点表示同意,他说,当用户从智能手机上传相片至线上相册,或者将相片发送至亲朋好友邮箱时,所要求的格式都在800万像素甚至500万像素以下。
& & 总的来说,当我们对比智能手机摄像头规格的时候,看像素数量还不够,更要看所有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实用性。
(责任编辑:Ada)
------分隔线----------------------------
在上周推出的Galaxy S5智能手机上,三星终于应用上了指纹识别技术,这一新潮的技术令...
很早很早就有小米要出平板的传闻,甚至说会叫紫米,但是至今都还没有个影子。小米产品...
今天给大家带来小米M1专属的IMAK Jelly Case超薄闪粉 果冻套 超薄极简、完美贴附,超...
红米手机的推出打响了小米正式进军千元手机的集结号,红米手机是一款小米联合中国移动...
随着安卓版微信5.0在应用首发,两款微信内置游戏经典飞机大战和天天爱消除掀起的热潮...
三星i9300 欧版、港版硬件配置是一样的:1g ram+16g rom 猎户座4412四核1.4处理器支持...雷军们都在炫手机参数,但用户真的需要吗?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手机新机上市都要开发布会,发布会的模式则如出一辙:介绍一下手机牛逼哄哄的硬件、人性化的软件,用了什么罕见材料和精湛工艺,甚至连抢红包最快的噱头都用上了。
对消费者来说,关注的手机参数除了上面这几项主要的,林林总总的还有很多,包括音频、工艺、手感、材质……不过归根结底,消费者需要的是把用户体验做好做精的手机,而不是堆砌参数的发布会手机。
如今,手机新机上市都要开发布会,发布会的模式则如出一辙:介绍一下手机牛逼哄哄的硬件、人性化的软件,用了什么罕见材料和精湛工艺,甚至连抢红包最快的噱头都用上了。
用户也被厂商带得云里雾里,被一大堆参数绕花了眼。那么用户真的需要这些参数吗?可能用户真正需要的,是怎么从一大堆参数中找出有用的东西,选到自己满意的手机。
安兔兔跑分高≠手机运行快
现在手机厂商为炫耀自己的手机快,总喜欢在发布会上用安兔兔的跑分来说明。用了顶级旗舰的,用安兔兔的高分来证明自己性能强,譬如一加二代;用了老款实用性SoC(片上系统)的,用安兔兔的多次跑分来证明自己有持续的高性能,譬如联想的ZUK;用了不够高端的产品的,则会踩一下用了低端产品的竞争对手,譬如小米。
但是,安兔兔跑分真不能代表手机的运行速度。因为安兔兔是一个综合跑分,而手机日常应用的速度并不综合。
对于多核(比如8核)的手机来说,安兔兔跑分值是多核的综合体现,但决定手机日常体验的是单核,因为大多数的手机App只能支持单线程运行。
而单核的强弱不能看安兔兔的总分,而要看安兔兔中CPU单线程的跑分,Geekbench的单线程跑分也是测量这个性能的。这个跑分数字高,才说明体验好,App运行得快。
手机运行快≠流畅
决定手机运行流畅的,除了CPU的强弱,内存带宽也很重要。因为程序在内存里运行,就算处理器再快,如果内存存取速度跟不上,系统一样会卡顿。
而手机屏幕的分辨率越高,对内存带宽的要求就越高。在安卓的早期,WVGA的分辨率只有800*600=48万像素,对内存带宽的压力不大。但是随着分辨率的飙升,内存带宽的问题也逐渐凸显。那么多少带宽合适呢?苹果产品可以做个参考。
The New iPad是个很有意思的短命产品,它使用的处理器A5X只是一个双核A9的处理器,主频也不高(和MT6577一个档次),而能支持它流畅运行的是A5X强大的图形性能和内存带宽。A5X的内存带宽高达12.8GB/s,The New iPad的屏幕分辨率是4万像素,也就是说,苹果认为为每100万像素提供4GB/s的带宽可以保证基本流畅性。
这样看来,我们在看厂家公布的分辨率时一定要配合SoC的内存带宽一起来看,这样才知道这款手机能否运行流畅。
与2D略有不同,3D除了对内存带宽有需求以外,SoC内置的3D显示芯片本身的能力也很重要。现在智能手机SoC的3D显示部分基本都是成熟的模块,或者是Mali,或者是PowerVR,或者是高通的Adreno,都有明确的数据,直接对比像素填充率和三角形生成率即可,数字越高的玩游戏越流畅。
摄像头像素高≠拍照好
影响手机拍照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镜头品质、CMOS转化的质量和ISP对信息的处理三个方面。
手机摄像头的镜头现在都模组化了,各个模组厂出品的品质都差不多,而且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苹果和其他厂商都吹嘘自己的几片几片镜头,其实技术都不是自己的。
至于一些厂商说自家手机达到多少线对的分辨率,这个主要就是镜头的功劳,如果镜头不行,即使CMOS再强分辨率也上不去。
决定CMOS转化质量的关键在于尺寸,尺寸有两个:一个是CMOS的总体尺寸,尺寸越大照片总体画质越好;还有一个是单位像素面积,决定照片100%放大以后的局部画质。为了追求像素数,单位像素面积从以前的1.4μm降低到了现在的1.1μm(虽然SONY发明了堆栈式CMOS,提升了面积的利用率,但是画质还是要逊色一点)。
ISP对信息的处理涉及两个方面:ISP的硬件水平,以及软件算法和调试。ISP的硬件计算能力和软件算法决定照片最后的画质。
总而言之,不管厂商怎么吹嘘,镜头和CMOS品质是基础,ISP和后期处理是加成,这是不变的事实。
屏幕参数多≠显示效果好
有的手机厂商在新机发布会上,往往也喜欢在屏幕上玩噱头,把一些屏幕参数列上去。其实对消费者来说,手机显示没有那么复杂。
首先看PPI。人眼在正常的观看距离下,350PPI够用,过高没有意义,过低会有颗粒感。
其次看亮度、对比度。亮度决定你在阳光下能不能看清,如果太弱,阳光强烈时(比如中午)就看不清屏幕了;而对比度决定屏幕的颜色是不是鲜明,如果原始对比度不行,后期调节就会丢色彩。
之后是色域。色域决定着手机能够显示真实世界的色彩范围的大小,越大越接近真实世界。正常情况下,72%的NTSC色域就够用,85%就算出色,只有OLED会做到100%左右。
最后是发色数。这个其实没有太多可选,现在大部分手机都是24位色,也就是真彩色,它的可选性有赖于上游厂商的技术进步。
对消费者来说,关注的手机参数除了上面这几项主要的,林林总总的还有很多,包括音频、工艺、手感、材质……。不过归根结底,消费者需要的是把用户体验做好做精的手机,而不是堆砌参数的发布会手机。
责任编辑:高宏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8月14日,三星在智能手机的发布会上隆重推出了Galaxy Note 5和S6 Edge+两款智能手机。小编及时把Galaxy Note 5和S6 Edge+这两款手机的主要配置和参数与大家介绍一下。
上周小米互娱在北京召开了首届被投企业峰会闭门会议,会上雷军分享了自己作为玩家对当前手游市场的看法,他表示现在的手游都不够好玩,并强调小米不自研游戏,将全新全意扶持被投公司。
成立五年来,小米公司绝对是一匹黑马,不断刷新各项记录。然而,随着手机市场逐渐趋向饱和,手机进入一个拼刺刀的时代,小米深陷国内手机厂商围攻之势。一向以营销见长的小米成于互联网+的东风,而此刻东风减弱,小米公司也尽显疲惫。
国搜微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洱茶是不是越久越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