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奇葩说第三季评价》第三季第二集的表现

《奇葩说》第3季让人犯了尴尬癌 咆哮警察逻辑难get|宫二|结界_凤凰娱乐
《奇葩说》第3季让人犯了尴尬癌 咆哮警察逻辑难ge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大紧队成员马薇薇、颜如晶、姜思达、陈铭、艾力、胡渐彪,新奇葩成员王韵壹、颜江翰、石泰铭、王嫣芸、梁荃、李林、孙颖玉、罗淼、加飞。观众在节目上看到史航的辩论,更是信手拈来,特别是史航在辩论“交朋友不应当讲求门当户对”这个辩题时。
如果你还没听说过《奇葩说》,那你绝对已经out啦!微博话题阅读量23.6亿,网络播放量超10亿,第三季的招商费突破3亿大关。一项项数据的刷新,让这个纯网络综艺笑傲综艺界,一票卫视栏目望其项背。第三季已经播出6集,但微博讨论最多的依旧是老奇葩们,你们干嘛去了!新奇葩,你们弄啥嘞?
经过了前两季的酝酿,马薇薇等专业辩手让辩论圈这个原本冷门的圈子大热,也吸引了一众辩手继续来趟《奇葩说》这趟浑水。 截止到昨天,《奇葩说》第三季已经讨论了6个话题,单身是贵族还是狗?跟蠢人交友,你四不四洒? 前任婚礼要不要去?交朋友需不需要门当户对?老婆收入高,要不要离婚?而哔宝看了6期节目略有尴尬,新辩手们都太爱偷换概念,人世这么复杂,岂由你一概而论?
第三季的新奇葩共分两个战队:大紧队和肉松队。虽然这两个队名超污的战队,实在有碍视听,但观众们也就忽略了吧,反正我们是看两队人马中的新老奇葩的。
KK的肉松队,不仅囊括了邱晨、陈咏开、肖骁、范湉湉、花希、黄执中等一票老奇葩,还引进了新奇葩欧阳超、史航、大王、张哲耀、张昊玥、李挺、董婧、王维贤、黄豪平。但看过6期,哔宝没记住什么惊人的出彩,却看到了迷之尴尬。 咆哮警察欧阳超每次除了喊能不能有点立论。而且看过欧阳超哔宝都怀疑这个世界是不是屏幕内外有结界,现场实力捧场,屏幕外偶和偶的小伙伴们一片寂静+迷之尴尬。
比如节目中第2期『跟蠢人交朋友你四不四洒』欧阳超观点:&要是你把屎黄色的大便拉在一次性的碗里面,端到大街上,我们不就没有雾霾了嘛&看的哔宝实在懵逼,特别想求大神解析超sir背后的逻辑。
而诸如此类的迷之尴尬不止一次,每次看着他抖着无神的眼睛说着无力的观点,用着咆哮体和浮夸的肢体动作让哔宝感到犯了尴尬癌。
哔宝看到的他的观点通常跟看到他的身材一样尴尬~
而kk蔡康永队另外一个让哔宝看不懂的存在就是颜值担当张昊玥。
这个胸大腿细,95年的妹子其实早前已经在某模特综艺中大秀天台风云。但到了《奇葩说》怎么变成颜值即正义,有脸有一切呢。就算说的前言不搭后语,导师蔡康永依旧赞叹&讲得好感人呐&!
这一点从刚开始选择她加入第三季就可以看出来,她一进场蔡康永一句话不说直接举牌&我要&,甚至不惜打击本队队员范湉湉。
果然真的不用用脑子~ 好了,说完kk队,我们来看跟KK蔡康永的肉松队势均力敌的是GG的大紧队。没错,这个总是不忘在微博上卖萌的丑萌教教主。
大紧队成员马薇薇、颜如晶、姜思达、陈铭、艾力、胡渐彪,新奇葩成员王韵壹、颜江翰、石泰铭、王嫣芸、梁荃、李林、孙颖玉、罗淼、加飞。 这个战队中你是不是特别熟悉一个人的名字王韵壹!没错,就是她,她就是《好声音》里的光头美女。本来因为她的加盟,哔宝很是期待的,但又话说不出的尴尬失真实让哔宝失望。她还是唱歌吧~
另外一个迷之存在就是王嫣芸,她更被人记得的名字叫&&。还记得那个裸模吗?因为不被理解也曾用离经叛道来表达自己的奇葩,在《奇葩说》依然用自己的事实去辩论。
一直用往事用贫穷来说事!让奇葩说成了卖惨大赛~ 其实这一季的《奇葩说》,话题都十分精彩。女方三倍薪酬要不要在一起,完全可以辩的精彩,结果两边观点都是吃软饭,前任婚礼要不要去那期,竟然还辩论出来前任都是狗的意味。
不过第三季也有亮点。作为一个&严肃&的辩论节目,综艺咖们大概更适合这里的。靠肖骁&&晋级的&康熙接班人&大王就是一个不错的存在。与王嫣芸辩论同一个话题时,她的陈述就更打动人心。&我们应该感谢那些过去的经历,因为没有它们,我们就不是现在的我们。&梦想这种东西说出来矫情,但说得矫情点,真的可以矫情得让人哭啊。
&出家道士&非著名相声演员李林应该是这一季的亮点。花样评说&桃园三结义&,深刻为我们解释了,不想当演员的辩手,不是一个好出家人。
节目中他援引&刘关张&三结义的故事,称他们是门当户对才成就了一番大事业,这一番言论,直接受到了攻击力max的KK蔡康永的奇袭。蔡康永称刘备为汉王室之后,称李林这是把&把最不门当户对的朋友当做门当户对&的例子,李林直接哭晕在厕所,连连求饶:&他这么大的腕儿,这么欺负我不合适吧?&这位出家人的辩论期间,各种笑料百出。节目中他神奇演绎前任婚礼去不去
说相声的来辩论,那叫一个痛快 第三季&大V&们的加盟中,史航也是一枚&新新奇葩&。 观众在节目上看到史航的辩论,更是信手拈来,特别是史航在辩论&交朋友不应当讲求门当户对&这个辩题时。援引到最令霍金感动的就是宇宙中&遥远的相似性&时。
相信每个人都会为这个老顽童的学识所好好惊艳了一把。而当史航讲到电影里面的段子时,更是用到了墨镜王原本文艺范儿十足的《一代宗师》:宫二小姐说:&可惜了这一屋子的精致&叶问答:&打碎一件算我输&于是宫二小姐二话不说,拿起旁边的一件瓷器,啪往地上一摔:&叶问你输了!&
这样富含文化底蕴的段子,在史航的演绎之下,变得精妙无比。 哔宝最近爱上一句话最近爱上一句话,the
is the new sexy。颜值取代不了大脑,我们还是好好看节目中的辩手吧!
《奇葩说》选手知多少:
空降《奇葩说》的大咖们:
[责任编辑:莫海琼 PK034]
责任编辑:莫海琼 PK03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播放数:296242
播放数:389887
播放数:25356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1.民生小记者一直在快进;2.颜江翰表现大不如预选;3.vv、邱晨果真职业辩手,服;4.期待黄执中再发力;5.建彪什么时候才能发言,你的老婆们排队都等不及了
啊哈哈哈6.第三季的辩题感觉没有前两季的质量高,而且场上的节奏……我比较蠢所以现在还感受不到
题目所限,本场难出新意,因为关键词只有一个,蠢,很难提出新颖的定义。所以双方观点很好猜。&br&&br&正方除了邱晨都在说:&b&蠢人有害,要趋利避害&/b&。&br&反方除了马薇薇都在说:&b&蠢人有益,还要讲友情&/b&。&br&&br&队内观点大同小异,只比舞台表现力和演讲能力。如果能观点出新会非常出彩,果然两个总冠军名不虚传。&br&邱晨:你蠢我傻,咱俩臭味相投便称知己。&br&马薇薇:1.友情本身就傻;2.你的朋友里本来就有蠢人,为利割舍会失去朋友。&br&&br&邱晨的立论简直无懈可击,我傻我认,咱俩蠢到一起去,才成为好朋友。这个论点抛出来,几乎无敌,“我傻我认我乐意”这句话根本无法反驳,千金难买我乐意,我他妈管你的利弊!蠢人有益还是有害都攻击不到这个论点。所以后面没有一个选手攻击它,因为根本打不痛。&br&&br&马薇薇的观点也很强,大打友情牌。&br&&blockquote&如果你追求友情的目的是他有利用价值的话,那么你一路向成功奔去,背后甩下的是一个个被你抛下的蠢货朋友。你越成长,你回首往事,皆是尸首啊。&br&&/blockquote&绝对煽情,但其实可以被反驳,就用这个答案就行:&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好朋友之间是如何变淡的? - 明爱暗恋补习社长的回答&/a&&br&【请脑补康永哥的语气】&br&&blockquote&马薇薇,你刚才说,如果为了利用价值,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会不断抛下蠢货朋友。那我想问的是,不为了利用价值,朋友就不会抛下了么?我们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上学的时候,陪我们一起上学放学的好朋友,毕业之后慢慢就淡了;上班的时候,一起工作喝酒的好朋友,换了一家公司,慢慢就疏远了。不是他们没有利用价值被抛下的啊,是生活发生了变化,朋友之间渐行渐远了。所以我不同意你说为了利用价值会抛下朋友,因为不为了利用价值,朋友也是会疏远的。&br&我想讲一下我对朋友这个词的看法。朋友呢,就是在人生旅途中陪我们走一段的人,我们因为工作也好、兴趣也好、巧合也好成为了朋友,一路同行,这很好。但是生活在改变,人生到了岔路口我们不得不分开,分开不一定是因为没利用价值啊。可能是工作,可能是升学,可能是搬家,都会让好朋友变淡被抛下。那分开就分开,微笑道别就好,我们还会结交新的朋友。而我方的观点是说,在结交新朋友的时候,如果专门找一个蠢人交朋友,一个不懂得你为他付出的心力的人交朋友,这是非常不值得的。&br&你说的没错,朋友是会不断被抛下,但是结交新朋友的时候,要不要结交一个蠢人,一定要慎重。&/blockquote&这其实就是我模仿康永哥的语气改编了一下金星老师的答案(模仿得不好请不要拍砖),金星老师有的时候真的很有智慧。&br&&br&再看其它奇葩,表现最好当属史航老师。&br&同样是说蠢人有害,史航老师讲个段子能笑翻全场,董婧连讲三个故事却听着都乏味,这就是水平问题。史航老师的段子有惊喜有起伏有转折,但董婧的故事却太平淡,还不如大王一句“我这么蠢只配跟肖骁玩”。&br&而且史航老师只用一句“他有福气,但我们得先能活到那个时候,我没有这个自信。”就能点燃气氛,佩服佩服。&br&&br&黄执中一针见血的功夫实在是高,“你觉得他好玩,只是他没玩到你头上”。还有海选时,“笃信多元价值观这件事,是你所笃信的么?”一句话拆了罗淼的台,帅爆了!&br&另外我没想到的是,欧阳超竟然用了一种全新的、不着调的表演方式来辩论——我给你演一个蠢人,你自己感受一下多有害。薇薇姐都直接蒙圈了。&br&&img src=&/84f9ee5a113d8c0b325cc_b.pn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2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84f9ee5a113d8c0b325cc_r.png&&但他毫无逻辑的表演非常精彩,全场爆笑。&br&&br&反观颜江瀚和罗淼,发言真的太平淡。尤其是颜江瀚,上一场想娱乐没娱乐起来,这张讲道理又乏味,当初海选的时候就不喜欢这个人,现在来看也不出彩。唉,专业辩论跟奇葩说的舞台还是有区别的。&br&&br&综上,个人认为全场邱晨观点最厉害,史航老师表现最好,金姐又展现了她深刻的智慧。
题目所限,本场难出新意,因为关键词只有一个,蠢,很难提出新颖的定义。所以双方观点很好猜。正方除了邱晨都在说:蠢人有害,要趋利避害。反方除了马薇薇都在说:蠢人有益,还要讲友情。队内观点大同小异,只比舞台表现力和演讲能力。如果能观点出新会非常…
&p&3月5日 和蠢人交朋友你四不四洒&/p&&p&文/但愿(奇葩基友团成都站成员 川师文艺美学博士在读)&/p&&p&说辩论,我是外行;谈综艺,我更是外行。读过一点书,有过一些浅薄的人生经验。我分不清辩论选手谁好谁坏,很多时候就着这个节目会宕开一笔聊其他的想法。我所说的,有可能全都是错的。——前言&/p&&p&在这期节目开始之后,金星聊了一个“棍刮”的看似黄色的笑话,其实这是被奇葩说的场域影响的。金星在参加奇葩说那一期的时候是参与录制了《林海雪原》的电视剧,这倒是让人想起《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在雪地大解的故事,当时老六还真是用棍刮。3月5日又是学雷锋日,这倒是非常切合这个辩题。&/p&&p&前几天和博导吃饭,我谈到我自己有严重的被迫害妄想症,博导说:“你应该看庄子,庄子的境界非常高,而且可以无所凭借,自由翱翔。”&b&我想起庄子有个说法,叫做“道在屎溺”,这句话其实初见于严复“以道眼观一切物,物物平等,本无大小堑久贵贱善恶之殊。庄生知之,故曰道在屎溺,每下愈况”。就是说万物都是平等的,任何小大之事,都可以抽丝剥茧,问及你的哲学观。&/b&&/p&&p&在看和蠢人交朋友你四不四洒这个题目之前,我曾经写下这么一段话:&/p&&p&一切看似日常生活的辩题最后都一定会追问到价值观和哲学观上,如果我承认存在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蠢人,那我是不是就必须承认存在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圣人(比如雷锋),那么他以这样的姿态对我向下,合适吗?尼采的超人论到底存不存在呢?维特根斯坦究竟算不算天才?你真的承认有全能型的人吗?这样的人如果统治国家,你认为可不可以不要民主?一个问题可以牵扯出背后的价值取向,可以牵扯出一个人到底读过多少书,不少人天然地反对辩论,因为辩论总会以一种无害的形式,实质性的暴露出自己的无知。善于辩论的人,可以正视自己的无知,知耻而后勇,不善于辩论的人,往往学其技而忘其原。&/p&&p&今天要复盘的话题,是和蠢人交朋友我四不四洒。(傻)&/p&&p&有个词叫做非蠢即坏,所以蠢和坏其实是分得很清晰的。而蠢和傻,其实也应该有个非常明确的界限。奇葩说微博用电影说事,提了两部电影,我觉得是很难去说这是蠢的。一部是《三傻大闹宝莱坞》首先,我们且不说这个电影里的学校是全印度最高级的学校,就说里面的兰彻,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这个人绝非是“傻”,也不是“蠢”,其实这个电影里面所谓“傻”的语境,就是“优异的异类”。另外一部是《阿甘正传》,里面的阿甘也不是“蠢”,只是“傻”而已,同样,回到这个辩题“和蠢人交朋友,我是不是傻”,不是“我是不是蠢”。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的非常清楚“没有两个事物会共用一个语词,也没有两个语词会共释两个事物”,他认为语言和世界都是一一对应的。所以这个辩题本身需要讨论的,从哲学上看,就是蠢和其他词的区别。马东让金星选择的时候,金星又增加了一个词“笨”。&/p&&p&这里就应该区分清楚概念的问题。&/p&&p&正方1号大王:意识不到自己蠢的才是真蠢,且从成本上考虑,和蠢人交朋友不值得&/p&&p&自己现身说法自己是蠢货。在奇葩说这个场域,和辩论不一样,你越是带有强烈的情感宣泄和群体代表,越是容易让人认同。而在正规比赛中,更多是希望你站在第三方。但是真正纯粹的第三方是不可能的。比如审美活动,我们如果意识到我们在美的享受之中,其实就说明美感的享受已经是过去时了。就像看电影,你特喜欢这个电影,一边看一边哭,会特别去看表吗?不会。&/p&&p&大王提出除了榨干自己和肖骁的往事以外,&b&还直接提出了一个概念“真正的蠢不会意识到自己蠢”,同样,我们是不是也可能认为“真正的恶是意识不到自己是恶的”:这就是我想提的和“高三女生被下药”这种事相关的情况,发自本心的不认为自己是作恶,杀了人根本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和事后的痛苦反悔,你们认为哪一个更恶?其实在微博上很多人的观点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b&&/p&&p&然后大王给出了另一个论点:和蠢人交朋友会让人越变越蠢。但问题在于大王是从自己是蠢人的角度去谈这个事,你这么谈难道不是出于善良吗?这个视角反而不应该从蠢人角度去谈。&/p&&p&&b&大王后面说“水往低处流”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孟子聊过“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但是我们不说这个问题,我们说说大王这个论点。这个论点我不赞同,但是她举的例子非常有意思。一个比较通达的人,看一件简单的事,会不会想得很深呢?比如我现在正在写的随笔,我们假设《奇葩说》其实就是个简单热闹的东西,我有没有可能看得想得非常深呢?有可能。(这么黑我老板家节目不太好)这里就牵涉到“过度解读”和“多重主题”的问题:到底是因为你的理解能力有限,看不到多重主题;还是因为我的理解过高,把一个简单的事情想得很多呢——比如最近正在热播的《阿松》,我就写了很长的内容去讲我看到的更深的东西。&/b&&/p&&p&最后大王提到了:我蠢但是我很快乐,你不要自以为救世主来拯救我。——&b&这其实就是自知的蠢,这个观点的核心其实和她观点一开始“不自知的蠢”是打架的。&/b&大王的立场就变得比较奇怪了,一个自知自己蠢的人,知道自己杀伤力很大,不希望别人和她交朋友,这到底叫不叫蠢,这更多恐怕会被归于一种朴素的善良。大家仔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这种人根本不是蠢人,而是善良的敏感的普通人。&/p&&p&大王的这段话有很复杂的意思,看起来论点矛盾打架,不清晰,但是每一个观点单独拆开来看,都是非常值得深究的话。&/p&&p&反方1号孙颖玉:有蠢朋友是你的福气,且朋友看交情而非智商&/p&&p&孙颖玉举了两个例子,分别是:被讹的好心人和被同事欺负的加班狗。这就明确“傻”的概念。虽然没有直接反对大王的观点,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自知的蠢希望别人不要靠近】,这只是善良。这个蠢很可能要么是自己过于贬低自己(大王),要么是过于善良(孙颖玉)。&/p&&p&&b&然后孙颖玉给出了一个标准“朋友看交情而不是智商”。这里我就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将一些词混用,带来认识和理解上的困难。比如我一开始提到的“蠢”“傻”“坏”,大家怎么定义这些词呢?不仅如此,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将某个词的含义不断转移。&/b&&/p&&p&海德格尔写过一篇文章《什么创造无》,哲学家卡尔纳普就攻击他说“你的这篇文章里,关于【无】的概念发生了27次变化”。当然,这是分析哲学和现象学之间的针锋相对,我们暂且不论,但这个示例足以说明,我们在谈某个词的时候,大家谈论的很可能不是同一个东西。&/p&&p&还有一个道听途说的例子,说是一篇博士毕业论文叫做《床上的猫》,从分析哲学的角度出发来看,会有很多层意思:中文的“猫”和“床”既没有复数,也没有特指,所以在英文中可以写成很多方式,比如“a cat on the bed”“the cat on a bed”“the cats on a bed”等很多方式,而学英文的都知道“on bed”“on the bed”“in the bed”又表达了非常具体的不同信息。&/p&&p&孙颖玉的观点之间要稍微严密些,逻辑自洽性相对好些。&/p&&p&这里就要提一个我的观点:一般你要证明对方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最常见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认为对方的三段论中的某一段是虚假的(不存在),另一个是认为对方的三段论的推导是失效的。这其实也就是朱利安·巴吉尼在《你以为你以为就是你以为的吗?》这本书提到过的“真伪”和“有无效”的问题。&/p&&p&马东在这里讲了一个荤段子。这里我想牵扯一下之前聊“辩论娱乐化是不是辩论之祸”那个哥们。在视频里,当他说出“群P”的时候,大家都“哂之”,那为什么你们会觉得马东讲这个笑话的时候是合适的没有被冒犯的呢?&/p&&p&再来,在奇葩说里出现了非常多的人身攻击,大家会认为这是这很正常,那为什么范湉湉说TFBoys是掏粪男孩是要被逼道歉的呢?&/p&&p&再来三,我们说要尊重而不嘲笑一个人的选择,那为什么辩论圈里大家一起恶搞胡渐彪没有女友,单身,还用右手指代,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不是贬低物化女性呢?要记得7号女生节的时候有一则标语是“今天你就是我的右手”是被批是隐含的女性歧视。&/p&&p&答案是什么呢?&/p&&p&不要武断地认为这是双标。仔细想想,第一个问题,在奇葩说开的高级黄色笑话有没有直接地把那个词说出来,要么是隐喻,要么是联想;第二个问题,范湉湉对TFboys没有恶意,那么这个黑称其实在奇葩说场域是正常的交流方式,她万万没想到自己在网络上被轮了一次(这就牵涉到政治正确的问题);第三个问题,如果当事人认为这个玩笑是可以开的,且对方传递的外在信号和内在信号其实是不一样的,你怎么看——&/p&&p&我建议大家看德里达的《论文字学》,再看看索绪尔的《语言学教程》,就明白了。&/p&&p&正方2号董倩:结交了蠢朋友是因为当时犯傻&/p&&p&虽然董倩没有做过明确的分析哲学概念上的分辨,但她的反驳是有道理的,就是孙颖玉的“傻”≠“蠢”。几句话就讲清楚了。&/p&&p&然后董倩开始举例:&/p&&p&第一个例子是传销组织酱油案件——这个例子的核心在于论证了一个人的心眼有多坏,而不是多蠢;&/p&&p&第二个例子打鱼机被砸反对案件——这个例子的核心在于论证了一个人陷入赌徒心理后,智商会下降的多快——这确实是切到蠢,而不是傻笨坏的概念。&/p&&p&第三个例子其实还是第一个例子的翻版。&/p&&p&三个例子里有两个例子都无助于辩题立场。其实这三个例子的很多翻版,我在新浪微博天涯历知幸这个账号里见到过好多,真的,除了第二个例子以外,大部分人都是坏,坏心眼,超级坏心眼。——董倩证明了一件事,和一个坏心眼的人交朋友,你绝对是傻。&/p&&p&最后董倩开始总结,处于人性趋利避害的本能,是不会结交蠢朋友的,结交了蠢朋友就是因为当时你的智商降低了,也就是你犯傻了。&/p&&p&这个论点视角非常好,但也直接证明了前面三个例子的无用性。我来做个简单复盘:“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个俗语,是不是前提是当你承认“母丑”和“家贫”,所以才有“不嫌”这个概念。&/p&&p&周玄毅在公开课《辩论:说服的艺术》中也提过“这个鸡蛋不好吃”,有个无效的反驳是“隔壁的鸡蛋好吃,你怎么不去”——这其实包含了个前提,你承认了这个鸡蛋不好吃。&/p&&p&反方2号艾力:不存在纯粹的蠢人&/p&&p&&b&艾力的辩论视角切的好,就是直接质疑了这个概念是否真正存在的必要性。比如我们老说剩男剩女,剩女真的存在吗?只是一个伪命题而已。&/b&&/p&&p&从这个概念出发,我们其实可以看到语言分析哲学早期所询问的“原子事实”的问题。分析哲学希望达到的结果是:能够提出全是真值的语言体系,消除悖论和语言陷阱。他们认为“灵魂”“精神”“物质”都是虚假概念,我们可以在现实中找到“桌子”“椅子”,但根本找不到“物质”。这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白马非马论”,马,现实生活中是没有这样的抽象概念的,也就是这是虚假概念。罗素就聊过“心与物”的问题,就是“心是不可见的,物是可见的”,同样他提出了逻辑原子主义这个说法,这是后话了。&/p&&p&所以艾力说,不存在全方位立体化无死角的蠢人,蠢的概念只是相对的。和蠢人交朋友必须有个范围限制,就是这个蠢人只是在这个范围内是蠢人,出了这范围就不是蠢人了。&/p&&p&但是艾力这个论点非常危险,危险在于“蠢人这这个范围是蠢人,出了这个范围就不是蠢人”和“其他范围是牛人”的区别。我们换句话表述,是不是一个牛人一定要有牺牲一部分代价为前提,让自己在某方面变得低于常人才能换来他的牛呢?&/p&&p&从感官上我们选择相信,但是从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你相不相信“能量守恒定律”呢?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为你打开一扇窗呢?这个世界上有个东西叫做“凡人”。&/p&&p&艾力又宕开一笔,说到了第二个观点:和蠢人交朋友,你会有获得。其实傻朋友和蠢朋友是两回事,《阿甘正传》的举例不当也说明一件事,艾力在这个地方再一次将“蠢=傻”,这个等式是之前董倩驳斥过的。&/p&&p&正方3号史航:福报的前提是受苦&/p&&p&史航的阅历很多,视角也切得很刁钻。他不和你聊“纯粹”这个概念,聊哲学只会带来周玄毅的冷场效果,他和你聊生活——福报我认,但是福报的前提是先受苦。你活不到那个时候,说什么都是扯淡——一下把哲学问题拉回到生活问题。&/p&&p&史航说影评这件事,是在复述董倩的“趋利避害论”。但史航的“拉倒吧,你输了”,就是另外一个隐藏的观点出现了,&b&他给蠢一个新的定义:理解扭曲。笨,其实是理解不能,但蠢,是理解扭曲。&/b&&/p&&p&理解扭曲和理解不能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有,但方向是扭着的;而后者是纯粹的无。&/p&&p&史航的功力非常深厚,这种表现特别好的人,在我的随笔中就会有个直接体现——写得少,因为你已经说到了我想到的东西,甚至我没想到的你也说到了。&/p&&p&反方3号颜江翰:蠢比坏好,因为蠢没有安坏心肠&/p&&p&颜江翰用了强行对比。就是“蠢≠坏”,而蠢比坏好,因为蠢没有安坏心肠。这个论点往前讲没问题,特别是和孙颖玉的观点连起来看,&b&就是蠢≠坏
蠢≠傻 蠢≠老实,蠢要比坏、傻、笨好很多,你都不觉得和坏/傻/笨的人交朋友是傻,那么往上也是可以兼容的。&/b&&/p&&p&但是排到史航讲后面就有很多问题了,而且这个观点是一开始就被大王隐藏提出的观点:不自知的蠢是才是真蠢,因为不可控。(后面好像黄执中指出来了)&/p&&p&这里颜江翰引入了一个对比:朋友是不是要看利用呢?&/p&&p&其实我个人有个非常片面的观点,什么是朋友,怎么交朋友,任何人都只有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交朋友,这根本既非智商也非交情(话说交情是个什么鬼,交朋友之后才存在好吧):&/p&&p&1.
你们的物理距离非常近:比如发小/同学/同事/邻居;&/p&&p&2.
你们的兴趣爱好非常近:比如游戏好友/粉丝/XX动画一生推&/p&&p&3.
你们的经济利益非常近:比如生意场友/合作关系/雇佣关系&/p&&p&朋友是互补的?其实不对,要这么说五毛和公知就该是朋友了。朋友建立之基础,就是有共同的东西(当然不是有共同的就是朋友),而我们讲说做朋友三观要合,其实讲得也就是上面三点。&/p&&p&而这三点有没有可能出现蠢朋友呢?&/p&&p&有,而且表现不一样。&/p&&p&物理距离很近的朋友蠢,很可能是智商就那么低,尤其是同学,大家都知道在小学一个班,总有一个霉婆,或者总有一个被针对的弱者,这种情况其实我一直到高中都有发现,我发现每个班都有这样的人。&/p&&p&兴趣爱好很近的朋友蠢,很可能就是因为大家一起干的事蠢,爱的人蠢。有个词叫做脑残粉,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吧。&/p&&p&经济利益非常近的朋友蠢吗?不是,因为大家组团要一起去挣蠢人的钱。&/p&&p&但是要说的是,朋友之间不存在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必须要有相互交流回馈才能成为好朋友之可能。&/p&&p&正方4号邱晨:大家一起干蠢事,都是蠢朋友(蠢=傻)&/p&&p&邱晨说“当一个人说我是蠢人,我不会害你的时候,谁信谁傻”,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拆“自知的蠢”和“不自知的蠢”的问题。“不自知的蠢”是提不出来“我蠢”的,而“自知的蠢”提出来了“我蠢”,其实就是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的人,是不是“蠢”,这是很多聪明人都想不通的问题。&/p&&p&这里就要提及到博导董志强的一个理论,他在《消解与重构》这本书中提到“世界是先于个体的人而存在的,不是个体的人出生后这个世界才呈现”。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也说过“人是类的存在物”,《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鲁迅也讲过“这是一间黑屋子,满屋子熟睡的人们”,熟睡的人会不会意识到自己是熟睡的呢?不会。因为熟睡这个事实,先在性地存在于这个人之外了。&/p&&p&邱晨开始论述的“大家一起干蠢事”这个观念,其实就是我上文说的朋友2的形成,她同时也把蠢描述为某个状态,而非形态。&/p&&p&但是邱晨的举例不是非常恰当,互相欣赏可以成为朋友,互相干蠢事也可以成为朋友,互相利用当然也可以成为朋友,这就要看你通过哪一种朋友去结交了。&/p&&p&就算我们不去聊利用问题,相互欣赏和相互干蠢事这也是两个极度美化的事情,邱晨怎么去分辨那个更重要呢?所以高晓松就提问感觉邱晨立场不对,而马薇薇说她理解了邱晨的立场,我们后面看马薇薇的反驳就知道了,马薇薇也是打“状态/形态”说,而不和其他选手纠缠“自知/不自知”说。&/p&&p&我们讲道理,“状态/形态”说明显是身段更软,更不容易在哲学上受拷问,也更好发挥,更重要的是,段位更高。&/p&&p&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个美学大讨论的问题,问“美是主观还是客观”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在聊“自知/不自知”的问题,当然这个讨论就对应的是19世纪末期之前的哲学问题“唯物/唯心”论,二元对立的概念。但是这个二元对立的概念其实是有问题的,具体的解答方向分为两种,就是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和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分析哲学。&/p&&p&我们简单讲一下,当一个人提出“主观/客观”论的时候,其实标志着他对美学没有经过系统真正的训练。《消解与重构》这本书说道:审美活动根本就不会在“客体”中存在,而主体和客体是一对词,主观和客观也就是客体化的世界,审美活动只可能出现在对象化的世界里,在这个前提下要么我们聊“个体与类”,要么我们聊“物与符号”。&/p&&p&再说一遍,我讲的可能都是错的,因为记忆会有些混乱,这都凌晨4点半了。&/p&&p&反方4号罗淼:和蠢人交朋友不需要改变他,因为蠢人给我灵感&/p&&p&&b&罗淼其实跟不上邱晨/马薇薇的段位,他从另一个视角去聊:改变蠢人很困难,但是和蠢人交朋友不需要改变他。——这其实也隐含地涉及到一个状态/形态的问题,就是你喜欢的这个朋友是你刚认识的那个形象,如果这个形象改变了,你还会喜欢他吗?这就涉及到怎么认定自己的“自我理论”了。知乎谢熊猫君的文章里也提过很多不同的自我认识的方式,身体理论/大脑理论/数据理论/连续性/灵魂,熟悉这个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具体讲了什么。这个问题其实《火影忍者博人篇》也谈过:机械手臂发出来的忍术,算不算你发出来的忍术?这个问题其实《阿松》也谈过:实松/F6松/女子松/阿松,是不是同一个阿松?当然《阿松》六子更严重,为了认识自己,六子不得已做了很多区分性的改变。&/b&&/p&&p&&b&奇葩说第二季也聊过关联辩题“要不要为了恋人改变自己”——改变了自己还是不是自己。&/b&&/p&&p&而中间插入的那些说错的发音,其实在我们知道说话的人在说什么,但为什么发音改变了我们还是知道呢?到底我们获得信息是从发音来的,还是不从发音来的?&/p&&p&罗淼举了一个小黄人的例子,我就预感到要被反杀,因为小黄人这个动画其实是这些蠢萌的小黄人弄死了好多自己的boss,&b&那些boss没活到被小黄人追捧获得好处的时候。这一点被史航杀过,黄执中后面也起来再杀了一次。&/b&&/p&&p&高晓松在第一集杀过一次的伪命题又被罗淼提出来了,就是“自由需要习得”,自由不是一个普遍概念。罗淼提出的“蠢人给我灵感”,核心在于这个我足够聪明,才有“灵感”一说。这个部分谈下来,其实罗淼的论点自洽性是很容易被打破的。我就用周玄毅和黄执中的微博上的话来说:&/p&&p&你得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你得精心打扮,才能看起来顺眼而不做作;你得人情练达,才能显得纯朴善良;你得洞察人性的阴暗,才能对人体贴入微……虚伪,实在是步向成熟、文明和睿智的阶梯。&/p&&p&毫不费力,顺眼而不做作,纯朴善良,对人体贴入微……周帥所言者,皆乃「自然境界」。而欲以人力模仿自然,正所謂「巧奪天工」,其難處又怎是「虛偽」兩字,所能盡述?&/p&&p&要知那「真正的自然」,由於充斥著各種隨機、蕪雜、干擾與企圖……以致於看起來,其實反而「不自然」。而人所模仿的自然,是用思想抽取了其中的純粹,所以才會「比自然更自然」。日式庭院,中國山水,皆為此意。&/p&&p&进入二排议员发言:&/p&&p&黄执中的举例就不复述了,其核心就是把“不自知的蠢”的地图炮式伤害完全地展现出来,因为蠢人的伤害是无差别的,所以做蠢人的朋友及其恶心自己。但是发现没有,这个高明的解答,有点伤害邱晨的立论。&/p&&p&马薇薇的论点有些绕,听起来和邱晨一样会产生好像是在帮对方说话的感觉。人间三情,无一不傻,这其实是在说,蠢是一种形态,而不是一种状态——意思就是:&b&情感都是一个水平,你怎么比较傻不傻,没有高下,就没有比较。你站在三情之外看三情,都是傻,那是你的站位有问题,而后面举了老师容易出工伤的例子,其实我们可以举另一个例子:为什么我们都要求要和比我优秀的人做朋友呢?&/b&&/p&&p&欧阳超的梗很难懂,我们觉得他的例子完全不知所云,其实换个说法就好懂多了:蠢人的思维方式比之聪明人来说,基本上是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往往会说出很多你完全不好回答的问题。如&b&果是坏人,你说东他说西,你知道他的隐含意思是回避;但是蠢人,他认为自己没有回避,而是回应。&/b&我再举一个例子:民科郭英森。当时方舟子听到那个奇葩的理论都懵逼了,这不是蠢难道是坏?至于欠不欠道歉,最开始提这个的媒体(我知道就是头条新闻)绝对是坏,而不是蠢。&/p&&p&姜思达其实就说朋友需要回馈和反馈的问题。这个其实讲深了就是人文主义和官能主义的区别,我们不去论。听他说这个,我倒是想起几个好玩的梗:“我在国内就骂祖国不好,在国外谁敢骂祖国不好我弄死谁”&b&“这个人只有我能杀他,这人是我的猎物,你们谁敢动他”。&/b&&/p&&p&总结发言:&/p&&p&高晓松的基本论点是:既然不存在全方位立体化无死角的圣人,也就不存在全方位立体化无死角的蠢人。&b&神是全能全知全善的吧,只存在于理念世界的概念之中,他在现实中的存在就好比“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头”一样无意义(详见他的《摹状词理论》),那么我们就可以推理出来:全方位立体化无死角的蠢人也是不存在的。&/b&&/p&&p&那么我们现实称谓的蠢人哪里来的呢?高晓松提出了一个“自然形成的稳定结构”,如果有一块缺失了,你的朋友圈里也会自动补齐。这个理论,蔡康永听得非常奇怪。&b&其实这就是电影美学里面提的普罗普叙事单元与功能序列和格雷马斯符号矩阵。前者讲的是,一定存在准备/纠纷/转移/抗争/归来/接受这几个单元,后者讲的是,一定存在A/非A/反A/非反A这几个行动元。现实生活中存不存在呢?你猜。&/b&&/p&&p&高晓松认为90%的人高看自己,所以要多去交交蠢人朋友。高晓松把蠢的定义进行了再修正,就是不如自己的人。这个观点其实是正确的,但是几个问题需要解决:&b&如果在天才阶层里,高看自己其实几乎是不会发生的,因为自己就是那个天花板;如果在粉丝文化中,低看自己往往总在发生。&/b&&/p&&p&&b&我为什么想起了柯洁和张怡宁了呢?大魔王张怡宁可以秒杀乒乓界的众生,世界第一的中国选手柯洁比第二名高出的段位不是一星半点。&/b&&/p&&p&蔡康永的哲学段位不高,但是口才是真好,他这是重述了大王的话,但是听起来非常舒服。他的定义里,再次修正了蠢,认为蠢=坏。人是趋吉避凶的,他举的例子是吕布而不是张飞,这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概念区分。“朋友是需要花费精力的”,这确实是真的,因为朋友这个概念其实可以狭义可以广义。&b&蔡康永把“蠢”几句话谈完之后开始谈“朋友”。这就是我们说的“伪朋友”和“朋友”的区别。&/b&狭义上说,如果真的是你的朋友,你这一生是交不了几个的,其他都只是过客和伙伴而已。如果在蔡康永的“朋友”定义之下去思考,我们就发现了另一个好玩的事情:朋友这个概念也是需要习得的,蠢人是无法习得这个概念的。而那些因为物理距离近而不得已成为的所谓“朋友”,其实只是“伪朋友”而已。这种定义分析,是全场我听下来都没有讨论到的。&/p&&p&我来顺着聊一下所谓的“审美疲劳”的问题,如果一个艺术品你会对它产生“审美疲劳”,这是不是意味着要不就是你没有成长,要不就是一个艺术品内在的美之意蕴是有限的。所以“审美疲劳”是个伪命题,这是因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带来的“伪审美”导致的。&/p&&p&&b&高晓松和蔡康永的最后争论,其实就是概念标准之争,如果蠢是不自知的,那么蠢就存在无任何可取之处(不得已需要你寻找而不是不言自明的)的;如果蠢是自知的,那么蠢就存在着一个不同领域的认知问题。这也是奇葩说这场辩论所有辩手在争论的核心——你认为蠢的等号右边到底是什么,光给出不等号是不行的。&/b&&/p&&p&最后金星在那么满的角度下,给出了一个“主动/被动”论的点,最后一个人说其实最难为人,因为你找不出新角度就说明你蠢(哈哈哈)。金星这一次两期的表现都非常好,完全超出了她当第二季导师的表现,我觉得那是因为金星的单点爆发力很强,甚至高于蔡康永和高晓松,但是持久力不够。&/p&&p&&b&最后说一句,我说的一切可能都是错的,你看出来就是聪明,看不出来就是蠢,和我做文字上的朋友你是不是傻?&/b&&/p&
3月5日 和蠢人交朋友你四不四洒文/但愿(奇葩基友团成都站成员 川师文艺美学博士在读)说辩论,我是外行;谈综艺,我更是外行。读过一点书,有过一些浅薄的人生经验。我分不清辩论选手谁好谁坏,很多时候就着这个节目会宕开一笔聊其他的想法。我所说的,有…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每天在知乎遛弯儿的小愤青大闲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评价奇葩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