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大学和北大哪个好毕业生为什么不留在国内

为什么国人看不起“清华”“北大”毕业生_百度知道
为什么国人看不起“清华”“北大”毕业生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因为中国的教育体制,很多人认为努力勤奋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都已经被应试教育磨灭了创造性,活用性。是一群读死书的书呆子。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毕竟考上清华北大也是一种荣耀。
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教育存在很大问题,通常情况下学校灌输学生知识并不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活用这些知识,完全就是为了考试来进行填鸭。高考要怎么出题就怎么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跳跃性已经杯消灭殆尽。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采纳率:80%
不是吧,很多人都很羡慕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北大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清华北大最优秀的人才为什么几乎都出国不愿回国?
我的图书馆
清华北大最优秀的人才为什么几乎都出国不愿回国?
清华北大最优秀的人才为什么几乎都出国不愿回国?
&& 2000年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人,这些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751人,大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其中有587人同时选择了,比例高达78%。 2001 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 2217人,研究生2002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接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长了9 个百分点。这一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32人,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达到13人,比例为90%。 2002年出国更是热,北大学生出国被拒绝很少,多数学生是自费出国留学。尤其是理工科出国率非常高。物理化学专业的学生出国率更高,有的几乎全班端。 2003年因为非典出现有所降低。因为各个方面原因没有具体数字。  清华大学对于出国留学人员的统计数据讳莫如深,曾有记者曾多次向清华有关部门索要相关数据,得到的回复是:这些数据没有得到教育部批准,不能随便向外界公布。 这算个什么理由? 教育部批准,教育部在这些年来对教育的指导方针还有发言人的讲话,简直就是不负责任。而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部不应该回顾,反思,检讨吗?  但是来自新华社的数据表明:1998年,清华大学毕业生直接申请出国留学的为760多人;1999年为960多人;2000年更是突破千人大关,达1120多人;2001年继续保持在千人以上,而且每年都是持续增长的势头。这两年更是增长强劲。 《青年报》曾经在清华校园做了一个随机采访,被采访的18位清华学生中,明确表示希望出国深造的有14位,另外4位视情况而定。在被问到是否会回国时,表态坚决回国的只有3位;还有3位说现在是倾向于回国的,但不敢保证以后会有什么变化;表示要看情况再作决定和不打算回国的各有4位。 我国重点建设的大学,给谁培养人才?即使全球是一家,我们也够大方的可以了。但是综观全球发展形式,我们的地球村并没有成为人人平等的和乐家园。我们自己尚需要大量的人才,为什么要认为制造大学之间的差距,给人家培养人才,有的血本无归?反过来,我们心中的人才却帮助外国人挣中国的钱,甚至挖我们的墙脚。 很多学生为了将来出国,在大二大三时就不去上基础课,而时刻准备“托福”,天天捧着新东方但是教材。 而很多中学生都非常崇拜北大、清华,笔者所在地方的高中每年都组织一些优秀的中学生进京,去看清华和北大。能够在高中阶段进京的中学生在北京一定要留下北大、清华的门前的合影,在中学生心目中,这两所学府是多么神圣!  中学教育突出强调的内容之一就是考上清华、北大。各个高中评比的硬件之一的就是有没有北大清华生,有多少。 在高中教育中,有多少家长把学校领导找自己的孩子谈话,鼓励他们考清华北大作为荣耀宣传。而我们在高中工作的教职工求到校长膝下,恐怕也得不到帮助,他们只找那些有希望考上希望大的学生谈话。因此,在高中就出现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比教师说话好使的现象,他们有时可以左右学校制度,左右领导,可以拿着学校的津贴,而教师多数是白白加班,奴隶化。  其实这样的管理教育机制就是当前养就学生冷漠,不能正视现实,有才无德,自私的根源之一。即使这样,我们也希望这些人留在国内,毕竟是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而且我们更需要。 事实恰恰相反。而我们的教育依旧在宣传,在政策上倾斜,在不讲条件地照顾,甚至“护犊子”似的保护。可最终我们收获的是什么? 出去的人员不回来,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国内技术水平低,试验设备差,研究环境不好。”我们承认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们的学术水平和学习研究的环境确实无法和诸如美国这样发达的相比。而且在人才使用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公。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为什么要办成把我们的精英送人的处境? 很多人在出去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做好了不再回来的准备。  另据统计,在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自费出去的,而学成回国的人员不到1/3,其中自费留学生回国率只有4%左右。绝大多数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靠奖学金自费留学的。如果按照上述比例推算,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黄鹤一去不复返。 为什么不愿意回来?国内的发展条件不好、体制不健全、国内的薪资待遇不高、国内的政策不够有吸引力……  同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起来,上述理由的确成立。 如果按照个人效益最大化的选择,他们的确实现了个人效益的最大化。但是,也正因为上述的种种原因,我们才更需要一流的人才投入到社会各个行业中,以改善现状,从总体上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北大、清华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和培养的大学,拥有全中国一流的师资和教学环境、设备,据说,国家每年清华北大的投资都在10亿元以上,而其他重点大学是它们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北大清华作为国家最宠爱的两个孩子,不思回报国恩,我们又怎能对别的孩子有更高的期望?  据《南方周末》报道:教育公平问题最近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一次,炮火所向,直指北大、清华,放炮的,是另外两所名校的校长。 3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两会”上表示,国家长期特殊支持北大、清华,“这不是国民待遇政策”。 4月4日,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重庆进行招生宣传时,向媒体表示,各地人为助长北大、清华“掐尖”,会埋没许多人才。 实质是:这两所本来跟北大清华并驾齐驱的名牌大学,在国家政策的倾斜下,已经不得不退居其次。 我们放在北大清华的人才还是不是我们心中的人才? 纪宝成: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教育平衡是很困难的。经济发展的差距在城乡、地区之间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靠国家财政进行再分配,要支持这些地方的教育,创造出教育大体平衡的环境。什么叫“大体平衡”就是在基本投入上各个地区的学校是一致的,同时对不发达地区要采取特殊的鼓励政策。  连纪宝成这样的人物都无法接受的事实,我们老百姓就得接受。 叶朗教授在谈到留学不归问题时,引用老子的话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意为我们的根基在中国,鸟飞得再远再高,最终应该还是要飞回来。 可是事实却相反。 我们更需要优秀的回来,留下来!因为国家处在一个经济发展的快速成长期,急需大量优秀的人才投入到各行各业中去,尤其是大批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应该遏制对清华、北大的政策倾斜,也应该想办法把人才留住!这是国家和教育部必须做的,应该做的!  “事实上,美国的留学政策、奖学金政策就是要中国本科生去读研究生。”新东方的出国留学专家、副校长徐小平在一次留学讲座上这样说。北大的一位教授也承认,之所以北大一些物理、化学专业的学生去美国留学的比例比较大,是因为美国这方面人才紧缺,因此这方面专业的学生申请赴美留学也比较容易一些。 我们的教育被人家利用了!我们的教育更是自欺欺人。我们需要把内涵迅速地加进人的血液中,这是棘手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改变思想,改变不合理的用人机制,应该给人才良性成长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我知道这样一个真实事例。一个年轻一些的教师,在单位搞起了新课程教学研究,结果招致了组内和领导的千方百计的阻挠,老一些的教师和年轻一些的教师联合起来,孤立他,打击他,诋毁他,直至此人一去不返。这些人的心理是不想让一棵高粱显出自己的矮。 可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往往是从一棵高粱的领先起步。 那些没有出国,就业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了外企。原因和出国追求是一样的。外企,尤其是那些著名的跨国公司,他们的待遇要远远高于国内的企业。 人为衣食住行,鸟为食亡,可以理解。 于是一批批人才就这样流失了,前赴后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再看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报道,心理更颇不平静。 一个大学生的就业底金居然仅仅500元,甚至提出“零”就业! 难怪大学生说:上大学有什么用?毕业就失业,要不,让女生上床去卖,男生动手去窃,去抢! 我们听了这些话不要一味地指责大学生,而要反思。教育让他们花了父母那么多钱,没有回报,没有饭碗,应该脸红自责的是社会!我们应该正视这令人震惊的事实。 我们的公有制企事业人员饱和,私有制企业是能够少用决不多用。大学生成了谁也不喜欢的弃儿。  回味一笔数字吧,根据确切的数据: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一个普通的大学生需要花费16万元。参加工作一般在23岁或24岁或以后,以500底金,这个人不吃不喝来偿还父母供养他上大学的费用,按照6万元来计算,需要整整十年。那么在他成人(十八岁)前后父母负担的费用,需要他16年零7个月7天左右。 当然我的计算没有将他将来升薪算进去。可是这样的就业形势,他即使长薪水,也是赶不上“物价”----生活的必须消费的上涨。 悲哀! 一方面是拼命地投资,出去了不回来;一方面是不投资,还要指责。什么逻辑? 北大、清华享受的特殊待遇,但在高投入高接受的同时,国家是否得到了高回报?北大、清华最优秀的人才究竟在哪里?中国普通大学和中小学被剥夺的投资能否补上?能否给千千万万的普通大学的学生,民族的绝大多数后裔以更好的教育学习条件? 人民期待国家的政策、体制、环境逐步发展、改进和完善,民族期待我们的一流人才有耐心和信心融入到这个过程中来,为国家创造辉煌! 中国在改革发展了20多年的今天,仍然是低价劳动力在创造社会的GDP的增长! 如果一个团体,缺少了知识精英的支持,他们会马上寻找,用来支撑和完善团体的发展、生存。大家能够明白我这样举例的目的,一个社会如果让知识成为廉价劳动产品,社会的发展会是什么状态? 是一个链条,我们没有理由让政策倾斜造成的差距,使一代人成为历史的断条。 我们最优秀的人才,应该回到民族中来!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阿里不愿招清华北大的毕业生?真相在这儿!阿里不愿招清华北大的毕业生?真相在这儿!01 前些日子,马云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和学生座谈时,说了一句“不愿招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对于那些深受学历鄙视之苦的非名校生来说,听起来特别解气。其实针对有学生提出的“阿里招人有什么学历背景要求吗?”这个问题,马云当时的回答有三层意思:第一是阿里招聘没有学历门槛,第二是欢迎特拉维夫、清华、哈佛这样的名校毕业生,但更看重进取精神和学习能力,第三才是“我们现在甚至更不愿招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因为我们觉得北大清华的学生应该去中小企业,而不是我们这样的企业。”显然,从马云的讲话里,丝毫没有看不起清华北大毕业生的意思。02 其实马云的表态,是阿里巴巴一贯的用人理念。阿里巴巴前执行副总裁卫哲,就公开说过这个问题。他说,他们会降1-2级用人才。他举例说,要招一个愿意给1万月薪的人,就从收入的人里去找。这样,被选中的人有翻身做主人的感觉,成就感特别大,会感谢公司给予的机会,忠诚度会更高。从挣8000的人里面找1万的,相当于从名校招聘,大概3个人里面就有一个,而从三四千块里面找一个值得付1万的,大概要看三四十人。把这个人挖掘出来,给他高薪,这叫“人才异级差”。卫哲的说法,其实和电视上那位HR的观点一样,都承认名校的学生总体上更优秀。只不过,阿里巴巴通过用心的挑选,把非顶尖名校里的那些高能力者找了出来,而很多企业则直接放弃。阿里巴巴用选择成本的增加,换来了用人成本的降低,从这一点上讲,阿里是精明的。说白了,人家的用人标准是“物美价廉”。对此,有网友一语道破:马云深谙淘宝之道,挑出来的东西肯定比专卖店里的普通货要好,而且还便宜。话虽刻薄,但确实有那么点道理。03 卫哲也提到,他去清华做校招,人家问他:你来干嘛,马云怎么不来,李彦宏都还来呢,觉得他去都不够格。而他去华中科技大学的时候,一千多人的场子,挤进来两千多人。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永远有比阿里更好的职位,到了武汉邮电,到了华中科技,阿里就是他们最好的机会。这叫做“跨级招聘人才,跨级选人才”。但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也能说明人家清北的学生牛气,对用人单位的要求比较高,阿里巴巴并不具有绝对的吸引力。所以,阿里很少去清华招聘,本身其实也是双向选择的结果,一方不太愿意要,另一方也不太愿意来。04 手头正好有一份2016届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用人单位中华为排在第一位,其余大多是大型国企和科研院所。体制内工作的优点自不必说,而在所有薪资待遇最好的民企中,华为是排名第一的。有文章介绍,在华为,普通员工年薪五十万人民币,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工作几年之后,就可以在深圳买车、买房了。阿里巴巴当然也不错,一年到手二三十万没有问题,但跟华为相比,还是低了不少。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清华的本科生80%以上都会选择继续深造,从表格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毕业生中绝大部分都是硕士和博士生。而华为对人才储备和研发的重视是出了名的,华为曾在一份报告中透露,华为全球员工总数约17万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45%,其中有1万名博士,各领域的专家2000名。这恐怕也是清华毕业生去华为较多的原因之一。05 可见,“阿里巴巴不愿意招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并非是对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否定。每个企业有不同的经营思路和用人理念,招聘时有一定的倾向性,这很正常。不过,在任何企业,最基本的用人原则全都一样,就是只要有能力的人才。从马云的谈话中我们已经看到,阿里的大门是敞开的,而能力就是敲门砖。所以,不管我们在哪儿上学,努力学习、多长本事才是正经。对于马云那句话,千万不要断章取义,以为自己没考上清华,人家马云就一定要。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一文告诉你,清华、北大毕业生都去哪了?一文告诉你,清华、北大毕业生都去哪了?根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公布的《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作为国内一流高校代表,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广受关注,自主招生指南(ID:mxzzzsw)为大家梳理两校毕业生的去向,本文从两校的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就业行业分布、出国留学情况进行对比。2017年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北京大学2017年,北京大学全校毕业生(含医学部)合计 9469人 ,截至 2017年 10月 31日,全校总体就业率为 98.43%。北京大学校本部毕业生合计 746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 2645人,占总人数的 35.45%,硕士毕业生 3604人,占 48.30%,博士毕业生 1213人,占 16.26%;男生 3982人,女生 3480人,男女比例为 1.14:1。截至 2017年 10月 31日,北京大学校本部就业率为 98.85%,其中国内升学比例为 20.37%,出国(境)留学比例为 15.64%,毕业后就业比例为 62.84%。分学历层次来看,校本部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98.07%;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 99.31%;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 99.18%。本科生2017年,北京大学校本部本科毕业生共计 2645人,毕业去向以升学为主,其中国内升学 1172人,占比 44.31%,出国(境 )留学 816人,占比 30.85%;另外,签约就业、灵活就业共 606人,占比22.91%。硕士生2017年,北京大学校本部硕士毕业生共计 3604人,毕业去向以就业为主,其中签约就业、灵活就业共 3256人,合计占比90.34%;另外,出国(境)留学 197人,占比 5.47%,国内升学 126人,占比 3.50%。博士生2017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博士毕业生共计 1213人,毕业去向以就业为主,其中签约就业、灵活就业共 827人,合计占比 68.18%;另外,国内进站做博士后154人,占比 12.70%,出国(境)留学 222人,占比18.30%。清华大学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7058人,其中本科生3119人,硕士生2554人、博士生13845人;男生4627人、女生2431人,男女比例为1.9:1。截止日,清华大学2017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8.4%,其中国内升学比例为28.5%,出国(境)深造比例为17.0%,签三方就业比例为39.3%,灵活就业比例为13.6%,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8.3%,98.6%和98%。就业单位统计北京大学2017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共有 2421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从签约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到各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达到 52.34%(其中以国有企业为主,占 30.44%,民营企业占11.90%,三资企业占 8.84%);到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占签约人数的 25.40%。毕业生签约重点企事业单位统计根据毕业生就业单位情况统计,录取我校毕业生人数排名前列的企事业单位列表如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签三方就业的单位以企业为主,达签三方就业人数的66.8,其中国有企业占32.3%。高校和科研及其他事业单位占比为22.6%;党政机关的比例为10.4%重点单位就业:根据签三方就业人数的统计,接收清华大学2017毕业生15人(含)以上的单位,主要分布在装备制造、能源、金融、建筑、信息通讯和互联网等重要领域。毕业生出国(境)留学情况北京大学2017年,我校本部毕业生出国(境)留学人数为 1167人,比例为 15.64%,首选目标国家为美国,占出国(境)留学总人数的 62.81%,其次为英国、日本,比例分别为 9.08%、4.20%,另有部分毕业生选择到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德国、瑞士、新加坡等国家继续深造。清华大学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的人数为112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7.0%。毕业生首选目标为美国,占出国(境)深造总人数的67.8%;其次为英国(8.3%)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5.3%)。作为国内一流高校代表,北大、清华毕业生就业情况广受关注,大家可了解参考!-END-⊙来源 |自主招生指南(ID:mxzzzsw)新高考(xingaokao-zg),把握高考最新动态、解读高考最新政策、提供高中学习干货、分享高考最全资讯,助力考生在高考中致胜!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马云:阿里不愿招清华北大毕业生|马云|阿里巴巴|清华北大_新浪教育_新浪网
马云:阿里不愿招清华北大毕业生
马云:阿里不愿招清华北大毕业生
  “阿里更不愿意招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他们应该去中小企业。”“我想和邓小平一起抽根烟,然后谢谢他。”“我在浴室里唱得挺好的,一到公众面前就唱不好。”5月3日,马云在以色列顶尖学府特拉维夫大学拿到了他的第四个荣誉博士,并与该校师生有了上述交流。
  “别做马云第二”
  据报道,4月29日起的整个五一劳动节期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带领35名阿里高管,赴以色列与多家科技企业交流学习。
  不过,在这期间,马云还有个特殊行程。5月3日,他被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授予了荣誉博士学位。
  @梨视频 的视频显示,在3日的授予仪式上,马云透露,多年前,在阿里巴巴创业的艰难时刻,有人曾告诉他,“如果你想变得强大,一定要去以色列”;而以色列人靠着永不放弃的精神,在短时间内创造了不少奇迹。
  当天,马云还坐下来与该校师生作了一番交流。
  有观众问及“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期待”时,马云坦言,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认为,父母唯一能给孩子的就是健康的体魄、对未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孩子想要接受的教育,剩下的就看他自己了。
  他还会告诉孩子,“别做马云第二,这太难了,这是一条孤独的路,你必须有坚强的意志”。
  “北大清华的学生应该去中小企业,而不是阿里巴巴”
  现场有人好奇,“阿里招人有什么学历背景要求吗?”
  提问观众还没来得及放下话筒,马云一句“没有”就让大家笑了。
  他接着回答道,“完全没有!如果我们对学历背景有什么要求的话,马云就永远进不了阿里巴巴了。公司初创时,包括我在内共有18个创始人。实际上我们都毕业于那些很差劲的学校。”
  马云给哈佛、清华这样的名校毕业生提了一些建议:“如果你毕业于名校,也请尊重那些差劲一些学校出来的学生;那些像我一样不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请尊重自己,只要努力,会有机会的。”
  他还表示,我们当然欢迎特拉维夫、清华、哈佛这样的名校毕业生,但我们更看重的是你的进取精神和学习能力,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并不取决于你毕业于哪所学校。
  但他话锋一转:“我们现在甚至更不愿招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因为我们觉得北大清华的学生应该去中小企业,而不是我们这样的企业。”
  对于这一“内幕”,有网民表示,“差一点我就相信了”。
  还有网民开玩笑道,“这就是我为什么不上北大清华的原因”。
  但也有人认为,“岗位不同,要求不同,(的确)不能一概而论”,“看能力不看学历,这比看学历还苛刻”。
  “想和邓小平一起抽烟,然后谢谢他”
  在3日的讲座中,马云还透露了“如果有机会见到一个过去的人物,”他想要见的人。
  马云首先表示,“我想见的人可太多了。”但在中国,“我最想见的是邓小平。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阿里巴巴。没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很封闭的,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我想跟他一起抽烟,然后谢谢他。”
  他接着又称,自己还想见爱因斯坦,以及著名的犹太人马克思,“他改变了整个中国,我想了解他思想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
  期间,马云还忍不住吐了个槽。
  “我有太多想见的历史人物,还好现在可以通过读书了解他们。但我现在对很多书表示怀疑,因为很多关于我的书都不太真实,我都还活着呢。”
  “我在浴室里唱得挺好”
  5月3日,已经有过数次表演经验的马云为自己的唱功作了辩解。
  他说:“我在浴室里唱得很好听,但我一在公众面前就唱不好。我已经失败3次了,第一次是在3万员工面前。”
  他接着又一次表示,“我觉得我在浴室里唱得挺好的,所以才敢上台唱,但是失败了。”
  此外,马云还向特拉维夫大学的观众透露:“我还喜欢画画,但不是传统风格的画。我想毕加索能那样画,为什么我不能。但我画了之后被很多中国艺术家狠批,他们说我在糟蹋艺术。”言语中似乎还透着些委屈。
  值得注意的是,在3日的授予仪式上,马云称自己做梦都没想过能当博士。但细数了一下,这已经是他第四个荣誉博士了。
  他此前还获颁了香港科技大学的工商管理学荣誉博士学位、台湾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名誉博士学位以及菲律宾顶尖学府德拉萨大学的首个科技创业名誉博士学位。
  5月18日,马云还将赴香港大学第199届学位颁授典礼,领取该校名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更多信息访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和清华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