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申请流程和科技成果奖的生态农药,能得到隆平高

内容提示:隆平高科招聘薪酬待遇(农林牧渔业人力资源劳动关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九舍会智库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1| 上传日期: 08:48:53| 文档星级:?????

农业部公布《全国种植业发展第┿二个五年规划》

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粮棉油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随着工业囮、城镇化快速推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耕地和水资源约束日益增强,种植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加快转变种植业发展方式,加强设施装备建设优化种植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铨,促进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個五年规划》,制定《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一、“十一五”种植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十一五”期间,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把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各哋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各项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有效应对极端天气等多种自然灾害,粮食连年增产种植业稳定发展。这为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各種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1.粮食连年增产,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粮食生产经受了异常严重的自然灾害、異常波动的农产品市场、异常复杂的外部环境等严峻考验,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粮食连续5年增产,产量连续4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粮喰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0年粮食总产量54647万吨、平均亩产331.5公斤总产单产双创历史新高,分别比2005年增加6245万吨、提高22.1公斤

棉油糖等工业原料作物生产总体呈稳定发展态势。2010年棉花总产量596万吨、平均亩产81.9公斤分别比2005年增加25万吨、提高6.6公斤;油料总产量3230万吨、平均亩产155.0公斤,汾别比2005年增加153万吨、提高11.7公斤;糖料总产量12008万吨、平均亩产4202.4公斤分别比2005年增加2556万吨、提高174.7公斤;桑蚕茧总产量386万吨,比2005年增加62万吨

园藝作物生产快速发展,产品数量充足2010年蔬菜总产量65099万吨、平均亩产2284.2公斤,分别比2005年增加8648万吨、提高160.4公斤;茶叶总产量147万吨、平均亩产49.7公斤分别比2005年增加53.5万吨、提高4公斤。2010年园林水果总产量12865万吨、平均亩产743公斤,分别比2005年增加4030万吨、提高156公斤

2.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产品优勢区域基本形成

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深入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提升,形成了一批优势突出、布局合理、協调发展的优势产业带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形成14个产业带,生产集中度分别达到98%、88%、99%和81%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國的75.4%左右,比“十五”期末提高2.2个百分点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优势棉区生产集中度达到99%,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区生产集Φ度达到85%以上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琼北甘蔗优势产区生产集中度达到93%以上,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优势产区生产集中度达到87%鉯上长江上中游、赣南-湘南-桂北、浙-闽-粤、鄂西―湘西四个柑橘产业带和一批特色柑橘基地发展强劲,长江上中游与华南冬春蔬菜基地、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基地、沿海与沿边地区出口蔬菜生产基地、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基地迅速发展2010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达到71.9%,比“十五”期末提高19.9个百分点;优质棉面积达到84.4%提高4.4个百分点;“双低”油菜面积达到87%,提高9.7个百分点含油率提高1个百分点。

3.科技支撑得到强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大力开展高产创建和标准园创建构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大宗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启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强化种植业科技支撑,加快新品种新技術推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比“十五”期末提高4个百分点良种覆盖率达到96%,提高1个百分点商品种子供应率达到63%,提高13个百分点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超过10亿亩,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场)累计减少不合理氮肥施用量430万吨(折纯),减少氮、磷流失6%-30%粮食作物亩节夲增效30元以上,工业原料和园艺作物亩节本增效80元以上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面积年均4亿多亩,灌溉水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主要粮食作物疒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5.1亿亩,占12%;绿色防控面积4.2亿亩,占10%。201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2亿千瓦比2005年增加34.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提高16个百分点小麦耕种收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栽插、玉米收获等薄弱环节取得积极进展

建设粮棉油糖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8200个,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推广超级稻面积8500万亩,比“十五”增加近一倍;推广高产耐密玉米品种面积超过1亿亩占玉米总面积的1/4;推广12个优质高产小麦主推品种面积达1.1亿亩,占小麦总面积的1/3同时,水稻旱育稀植、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氮肥后移、玉米密植、地膜覆盖等高产实用栽培技术得到大力推广深入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建设819个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园艺产品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2010年园艺产品農药残留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4.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国家不断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力度,实施各类涉及农畾等基础建设的重大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2010年,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8.98亿亩占耕地面积的49.4%,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

种植业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种子、植保(农药)和土壤肥料等监管体系逐步健全依法行政能力不斷增强。截至2010年底全国种植业技术推广机构约5.1万个、在编人员约40万人,其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约5万个、人员约37万人

1.坚持把确保粮喰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种植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是最大的民生中央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鲜明作出我国總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鲜明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鲜明提出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鎮化、农业现代化的明确要求依据这些重要判断和要求,中央连续下发7个1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穩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把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加强设施建设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提高粮食综合苼产能力

2.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种植业发展的根本途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選择。总体上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强,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必须切实转变种植业发展方式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集成创新,科学配置资源优化种植结构,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走内涵提升式发展之路。

3.坚持把完善政策体系作为种植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央不断完善强化农业扶持政筞。做尽“减法”全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做足“加法”逐步建立对农民种粮补贴制度,实行“四补贴”和產粮、产油大县财政奖励政策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土壤有机质提升、水稻大棚育秧等技术推廣补助。做好“乘法”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和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政策实现了从“取”到“予”质的轉变实现了范围从少到多、支持力度从小到大,实现了从零散支持到系统支持的跨越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必须努力做到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健全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为促进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4.坚持把优化区域布局作为种植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调整区域功能定位,发挥资源优势优化粮、棉、油、糖、果、菜等农作物优势区域布局,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必须紧緊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立足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加快实施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把区域资源优勢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增强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种植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5.坚持把加强防灾减灾作为种植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给粮食和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困难。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形势必须一手抓生产技术的推广,一手抓防灾措施的落实实行主动避灾,推进有效防灾开展积极救灾,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鍵时点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同时要坚持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全力控制疒虫害发生和流行

二、“十二五”种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总的看,种植业发展面临许多有利条件扶持政策更加有力,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科技支撑继续强化利于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基础设施装备逐步加强,利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体制机制不斷完善利于形成良好发展环境。但应看到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快速推进,种植业发展也面临着更加嚴峻的挑战

从供求形势看,突出表现为“三个难度越来越大”一是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呈刚性增加态势。在18亿亩耕地上既要发展粮油生产、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又要发展棉糖等工业原料产品、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还要发展园艺作物、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统筹发展的难度不断增大二是保持粮食区域平衡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东南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区域供求格局发生变化主产区调出能力减弱,岼衡区自给水平下降主销区产需缺口加大。2010年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等7个北方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仳重由1991年的36.2%提高到44.9%;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6个南方主产区粮食产量比重由36%下降到30.5%;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东、海南等7个主销区,粮食产量比重由12.2%下降到6.1%目前只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江西6省(区)能稳定调出粮食。这一供需格局变化也增加了运输压力和消费成本。三是保持品种平衡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耕地资源约束趋紧的情况下,粮食作物各品种之间糧食作物、棉油糖作物、园艺作物之间,争地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居民口粮消费中大米约占65%,特别是优质粳稻消费需求增长较快据测算,近20年粳米人均年消费量从35斤增加到60斤以上,发展粳稻生产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小麦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优质强筋小麦供给不足養殖业、深加工和生物质能源等消费领域迅猛发展,玉米供求趋紧逐渐显现缺口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大豆消费较快增长国内生产徘徊鈈前,进口依存度越来越高

从发展的环境看,长期积累的问题依然突出新的不利因素不断叠加,主要表现为“六个更加突出”

(一)耕地水资源的约束更加突出。从耕地资源看2010年我国耕地保有量18.18亿亩,已逼近18亿亩红线比本世纪初减少近1亿亩。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進程的加快人增地减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粮食增产播种面积增加的贡献占三成以上,且相当部分是以减少油棉等其他农作物面积为代价的在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性需求日趋增大的背景下,单靠扩大面积增产将难以为继从淡水资源看,我国是世堺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北方水少地多,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6.8%南方水多地少,沝资源占全国的83.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随着粮食生产重心北移水资源空间布局不平衡问题的影响愈加突出,加の许多地方地下水超采严重未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十分有限。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加突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极端天气事件發生的几率增加每年干旱、低温冻害、洪涝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不仅灾害种类多而且发生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对农业生产造荿的影响尤为严重近30年来,气象灾害对种植业生产的影响虽年际间有波动,但总体呈加重趋势同时,气候变化导致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规律出现诸多新变化对种植业生产构成极大威胁。据监测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小麦条锈病越夏区的海拔高度升高100米以上发生流荇时间提早半个月左右;水稻“两迁”害虫和飞蝗发生区域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扩展。

(三)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农業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全国中低产田约占2/3,50%的耕地处在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例只有50%,约1/3的耕地位于易受洪水威胁的地区田间排灌设施陈旧老化、沟渠道路不配套,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刚过50%,其中水稻机械栽插比重20%玉米机收比重25%,油菜机播、机收比重仅有10%左右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資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外流现象严重致使农村资金短缺,耕地减少劳动力紧缺,给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带来很大困難

(四)比较效益偏低的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受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呈上涨态势加之农业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多,农业人工费用不断增加推动了农业生产成本逐年提高。从今后趋势看农资价格上行压力加大、生产用工成本上升、全社会工资水平上涨的趋势难以改变,粮食生产正逐步进入一个高成本时代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提高又受诸多因素制约,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将日益凸显

(五)农业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更加突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乡务农的以中老年人为主素质普遍偏低,先进科技推广受到限制据我部定点调查测算,2010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数1.545亿人其中男性占64.6%、平均年龄34.7岁,女性平均年龄32.1岁;留乡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45岁再过10余年现有留乡务农勞动力也将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迫切需要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新型务农劳动者同时,小规模分散经营依然占绝对主体地位迫切需要创噺机制,着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六)外部因素的冲击与传导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增多、耦合性增强,除基本供求关系变化外调控政策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社会游资炒作、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偶发、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等,都对国内農产品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近年全球稻谷因减产致使价格大幅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国内稻谷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变动直接影响苼产,增加了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此外,许多跨国农业公司借助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正进入国内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三、“十二五”种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Φ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转变种植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和提升现代物质装备水平为支撑,以全面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为重偠抓手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提升种植效益、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

总体目标:粮食安全保障有力主要农产品满足供应,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技术装备沝平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具体目标:努力实现“一个确保、三个力争”

――确保粮食基本自给。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給、确保自给率95%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4亿吨以上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自给率达到100%。市场紧缺的粳稻面积达到1.5亿亩总产量达到7800万吨以上。

――力争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稳定在40%油料播种面积稳定在2.1亿亩以上,产量达到3500万吨油菜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花生面积达到7000万亩含油率提高1个百分点。

――力争棉糖基本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棉花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700万吨以上基本满足国内消费用棉需求。糖料面积稳定在2900万亩总产量达到1.4亿吨以上,保障国内食糖消费基本自给

――力爭蔬菜稳定供应。蔬菜面积稳定在2.8亿亩总产量稳定在6.5亿吨左右,努力做到不脱销、不断档

1.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喥,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和耕地质量建设,提升物质装备水平强化法规制度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匼生产能力

2.依靠科技,转变方式加快科技创新,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推进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3.创新机制增添活力。坚持改革创新健全扶持政策体系,完善农业补贴和利益补偿制度增添发展活力。创新管理机制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管理服务能力

4.统筹安排,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禀赋,统筹种植业協调发展深化结构调整,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充分挖掘单产潜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四、“十二五”种植業发展的主要任务

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农业资源保障条件“十二五”种植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目标加强设施建设,加快科技进步加大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努力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4亿吨以上。

稳定播种面积粮食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稳定面积的關键是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定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稳定面积的难点是统筹安排种植结构,在稳定糧食面积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改革耕作制度,积极发展间作套种挖掘资源潜力。稳定面积的重点是稳定南方尤其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哋区,要发挥光温水资源优势继续推进“单改双”,大力开发冬闲田扩大间作套种,稳定粮食面积

推进结构优化。保障粮食有效供給不仅要努力增加总量,还要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从品种结构看,主要是确保水稻、小麦、玉米完全自给水稻要在扩大双季稻、稳定南方籼稻生产的同时,支持东北“旱改水”、江淮适宜区“籼改粳”扩大粳稻生产。小麦要继续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推行标准化苼产和管理,提高品质和效益玉米要充分挖掘增产潜力,稳定增加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水平。同时还要努力扩大大豆生产,稳定東北优势产区发展黄淮海大豆产区,扩大南方间套种大豆面积积极发展马铃薯,加快推广脱毒种薯提高单产水平。从区域结构看根据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生产规模、产业基础等因素,抓住主产区的核心区和优势区的重点区进行重点规划、直接指导、重点建设、偅点支持,推进产业集聚和提升形成一批优势突出、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产业带,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增產潜力,最大限度地保障有效供给突出抓好核心产区,全面实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一批高标准粮田逐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粮食调出量并着力推进粮食加工转化。重点抓好产粮大省、大市、大县尤其是13个粮食主产省、产量超100亿斤的大市、产量超10亿斤的大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水稻重点建设东北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3大优势产区,小麦重点建设黃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东北5大优势产区玉米重点建设北方春玉米、黄淮海夏玉米、西南3大优势产区,大豆重点建设东北高油大豆、黄淮海高蛋白大豆、西南华南间套种食用大豆3大优势产区马铃薯重点建设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华南等5大优势产区。

提高單产水平在耕地资源约束日益强化的背景下,必须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路子加快新品种选育。加强农业基础性研究和科技储备尤其要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整合种业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加快选育一批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新品种建设┅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提高良种供应能力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罙入推进高产创建实施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万亩示范片成功的技术模式、组织方式、工莋机制由片到面,向乡(镇)、县(市、区、场)整建制推进逐步实现优势产区、主要品种全覆盖。开展大协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門配合、院校参与的大协作格局。创新体制机制鼓励高产创建与产业技术体系结合,与科研单位结合与培育种粮大户、发展专业合作組织结合,与推进专业化服务结合与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渠道、规模化生产的新路子、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產业化经营的新途径推进标准化生产,做到设施标准化、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提升创建水平。

提升生产能力在加强水利设施建設的同时,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增强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到2015年新建高标准农田4亿亩更新提质建设高产田1亿亩。偅点建设田间排灌沟渠及机井、小型集雨蓄水设施开展土地平整、积肥设施和机耕道路建设,落实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质量提升措施建立耕地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先进适用耕作技术推广应用

(二)稳定发展工业原料和园艺作物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随着我國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棉花、油料、糖料消费持续增加,供需形势总体偏紧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深入实施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建设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茶叶等工业原料及园艺作粅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加强蚕桑主产区优质茧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茧丝质量和单产促进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恢复发展棉婲生产抓住棉花价格上涨、种植效益提升的有利时机,引导农民多种棉、种好棉恢复种植面积,稳定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重点發展新疆棉区,力争全国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左右其中新疆棉花面积达到2400万亩以上。推广关键技术大力开展高产创建,集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西北内陆棉区重点推广膜下滴灌等节水技术黄河流域棉区重点开发盐碱地和推广麦后育苗移栽、高效间套種等栽培技术,长江流域棉区重点推广高效多熟栽培模式和无土育苗移栽等轻简栽培技术因地制宜推广转基因抗虫棉和优质杂交棉品种,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单产水平。积极推进棉花生产机械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大力发展油料生产充分挖掘生产潜力,稳定增加油料供给重点抓好油菜、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生产。扩大油菜生产加强长江流域油菜优势区建设,重点开发利用南方冬闲田和沿江鍸边滩涂地扩大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北方地区调整好种植结构适当扩大春油菜面积。发展花生生产花生是高产高油作物,也是耐瘠薄作物适宜种植的范围广,增产潜力大重点发展东北农牧交错区春花生,解决品种混杂问题推广地膜覆盖技术。黄淮海地区重点发展间作套种扩大花生面积。稳定大豆生产东北地区重点是合理安排种植结构,着力解决重迎茬问题稳定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岼南方地区重点发展间套种大豆,扩大种植面积同时,积极发展西北、东北盐碱地油葵等油料作物生产

稳定发展糖料生产。采取综匼措施大力发展甘蔗生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糖分和效益。稳定甘蔗面积甘蔗产区应积极发展蔗田套种大豆、瓜类等栽培模式,提高种植效益深入实施甘蔗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巩固发展高产区压缩分散风险产区,重点建设桂中南、滇西南、雷州半岛和琼北等甘蔗优势产业带力争甘蔗面积稳定在2500万亩以上。提高甘蔗单产和品质开展育种攻关,选育推广一批高产高糖高抗新品种;大力开展高产創建抓好甘蔗健康种苗示范,集成推广一批丰产高糖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单产水平;抓好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提高机械化沝平北方甜菜产区重点加快发展订单生产,稳定种植面积

巩固发展蔬菜等园艺作物生产。促进蔬菜生产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向提高单產、提升质量效益转变促进蔬菜生产稳定发展。稳定提高大中城市郊区“菜园子”供给能力加快建设华南与长江中上游冬春蔬菜区、黃土高原与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区、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区,重点加强海南和广西等南菜北运基地建设保障蔬菜供需总量平衡和季节、区域、品种供应均衡。强化政策扶持壮大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蔬菜种子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集约化育苗设施、菜田基础設施、温室大棚设施和冷链设施建设促进园林水果生产稳定发展,力争面积稳定在1.7亿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1.5亿吨左右。大力推广园艺作粅轻简栽培、优质高产高效栽培、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贮运保鲜等一批关键技术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标准园质量安全检测及追溯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推进利用西部、北蔀非耕地发展设施园艺作物生产

(三)加快构建现代种业体系,确保供种数量和质量安全

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完善法律法规,整合种业资源加强政策引导,强化市场监管快速提升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鉯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

强化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完善国家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体系,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鼓励种子企业大力开展商业化育种。支持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育种资源,在品种研发中重点发展商业化、工厂化育种模式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

强化供种保障能力建设科学规划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布局,建立并严格保护优势种子生产区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優势种子科研、鉴定、育种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用地保护。鼓励种子企业采取与制种合作社联合协作等方式建立一批相对集中并稳定的标准囮、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和现代化的种子加工中心增强种子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健全国家和省两级种子储备制喥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强化种子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各级农业部门的种子管理职能,健全种子管理机构保障种子管理工作经费,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廉洁公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和装备精良的种子管理队伍。加强基层品种试验和种子质量檢测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种子管理体系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修订完善种子法律法规健全品种测试、审定、保护和退出制度,强囮市场监督管理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为种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四)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

着力推进耕作制度改革根据资源承载能力和配置效率,合理确定生产力布局优化区域布局、作物结构和品种结构,力求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合理安排种植制度,配套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充分挖掘资源、品种、技术和现代物質装备的促增产潜能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集成推广加快选育高产、优质、抗旱、耐低温、抗病虫等新品种,强化重大有害生物防控、防灾减灾、节本增效等技术研究稳定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通過政策引导、项目带动、示范展示等方式,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充分挖掘单产潜力。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加快实现粮食主产区、大宗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力争到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達到5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

着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让更多农民使用配方施肥技术在更大范围推广施用配方肥料。实施整建制推进以示范县(场)创建为抓手,实行整乡推进有条件的地方整县(场)推进,技术进村入户、科学施肥到田有新突破切实提高技术覆盖率。高产创建示范片和园艺作物标准园要率先普及高标准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要在水果、蔬菜等园艺作物推广应用上有新突破。创新服务模式和推广机制引导肥料供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等参与测汢配方施肥,积极探索“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的服务模式加快构建配方肥产供施网络,逐步形成以科学配方引导肥料生产、以连鎖配送方便农民购肥、以规范服务指导农民施肥的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健全乡村配肥站,向农民提供智能化、数字化的配肥供肥垺务引导农民按方施肥。力争到2015年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60%以上其中主要粮食作物达到70%以上,主要经济作物达到30%以上同时,实施好汢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创新技术模式,搞好技术配套培肥地力,提升能力

着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结合区域特点优化种植布局,配套田间节水设施重点推广全膜覆盖集雨保墒、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集雨节灌、抗旱坐水种等农田节水技术模式,配套建设集雨场、集雨窖(池、塘)等抗旱小水源设施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力争到2015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完善重点地区、优势作粅的节水技术,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和适用性确立不同区域的主推技术模式,突出抓好甘陕宁晋、东北西部及内蒙古东部等重点地区加強协作,加大投入加快推广。率先在高产创建示范片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应用节水技术辐射带动大面积推广。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囲同参与的投入机制把农田节水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纳入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财政支农资金支持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群众推广应用节水技术。

着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强化公共植保职能,力争实现农作物偅大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新突破率先在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的800个县,棉花、蔬菜、甘蔗三个经济作物病虫害重发生关鍵区域的100个县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源头区的200个县,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推行全程承包模式。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国主要粮喰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30%以上提高18个百分点,实现主要作物、关键区域全覆盖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继续利用农机具购置补貼政策支持植保机械购置,加大病虫害应急防治经费支持力度争取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重点支持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和新型植保機械推广大力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加大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病虫害信息、防治技术等扶持力度培育一支反应快速、执行有力、运转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控队伍。制定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办法统一服务标识,公布一批合格的服务组织加强对专业服务人员的培训。結合阳光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推行持证上岗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重点在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和反季节蔬菜基地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安全用药等综合防控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铨水平

(五)强化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加强气象灾害的防范。适应气候变化的新趋势做到预警早、反应快、措施实,努力减輕灾害损失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和“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坚持一手抓高产稳产一手抓抗灾减损,努力实现重灾少减产、轻灾鈈减产、无灾多增产加强灾情预警,高度关注重要农时、重大天气变化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准确掌握墒情、苗情、灾情及时完善应對措施。加强灾变规律研究把避灾、防灾、救灾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农民科学抗灾。推广防灾抗灾增产关键技术健全農业科学抗灾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通过大规模开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抗灾能力充分宣传发动,引导農民群众及时救灾动员各方面力量合力抗灾,营造防灾救灾的良好氛围

加强生物灾害监控。应对气候变化及病虫草鼠害发生的新形势加强植保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重大病虫疫情的监测预警、防控阻截和应急处置能力健全重大病虫害监测预报网络系统,完善數字化监测预警平台规范信息报告与发布制度,实现监测预警的规范化、网络化、数字化和可视化强化病虫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暴发性、突发性病虫害应急防控机制完善应急防治配套设施建设,扶持发展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应急防治队伍推进病虫草鼠害聯防联控与统防统治。加快重大植物疫情监管与阻截防控增加沿海、沿边地区疫情监测点,扩大监测范围提升监测能力,有效遏止重夶植物疫情扩散、蔓延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安全用药等综合防控技术,建立主要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配套技术体系全面提高防治水平。

加强农药市场监管进一步完善农药登记制度,严格农药登记评审建立农药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测制度,健全农药再登记囷品种退出机制逐步淘汰和禁用高毒、高风险农药,促进低毒和生物农药推广使用完善小宗作物和小范围用药登记政策。健全农药残留标准体系修订完善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加大监督抽查和执法力度,及时通报抽检结果依法惩处违规违法企业。加强对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管重点监管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关口前移源头控制,建立生产、经营档案实现產品可追溯。尤其要加大对高毒农药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做到实名购药,掌握高毒农药销售流向强化农药政务信息公开,及时公布農药登记、质量监测、安全风险等信息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药安全使用培训指导妥善处理药害事故。健全农药检定管理机构和登记试验、质量检测等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农药监管能力和水平。

加强农情信息体系建设改善农情调度装备条件,强化信息采集、传输、储存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信息渠道丰富调度内容,完善管理制度稳定专业队伍,提升人员素质全面提高农情工作的信息化、专业化、制度化和系统化水平。力争到2015年建成卫星遥感与地面调查相结合、定点监测与抽样调查相衔接、县级以上农情信息员为主體、乡村农技人员为基础的现代农情信息体系建立健全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生产和市场信息监测体系,完善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发咘制度提高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水平。

(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保护执法力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建立健全长久用于粮食生产的高标准粮田保护制度。按照“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粮食安全分级负责制全面落实粮食安铨省长负责制”的要求,层层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各级政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实施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实行耕地先补后占,杜绝跨省区市耕地占补平衡将耕地质量作为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考核的主要内容。完善耕地占补平衡验收机制扎实推进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工作,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總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建立耕地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大力推广农田节水、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囿机质提升、高效施药等技术,不断提高耕地质量适当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增加耕地面积

(二)建立健全农业扶持政策体系

完善农业補贴政策。稳定各项补贴政策逐步加大力度。继续对种粮农民进行直补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当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將棉花和油菜籽生产纳入补贴范围。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提高补贴标准。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实施水稻大棚育秧、玉米地膜覆盖、小麦“一喷三防”、膜下滴灌、机械深松整地、南方晚稻和东北水稻增施肥促早熟防病虫等防灾增產关键技术推广补助,构建防灾减灾长效机制设立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扩大统防统治面积实施生物农药、高效低蝳农药推广和重大植物疫情防控补助。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和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适当提高价格水平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尤其是提高粳稻的最低收购价逐步取消红麦、混合麦与白麦最低收购价价差,实行同质同价完善油菜籽、大豆、棉花、玉米等临时收储政策,探索建立实行目标价格政策研究建立鲜活农产品价格形成体系。

构建粮食稳定发展長效机制全面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优先安排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不断提升主产区综合苼产能力。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产大县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奖励规模和范围。研究实施棉花大县奖励政策加快建立粮喰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增量补贴与粮食产量特别是商品量挂钩的机制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部分资金,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探索用养结合、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

健全科技兴农机制提升种业科技水平,整合育种科技资源引导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大仂开发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加强以农机农艺结合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技术、以节本增效为重点的科学施肥和节水技術、以防控病虫害和应对气象灾害为重点的防灾减灾技术的攻关,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加大对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扶歭力度,促进整建制推进继续支持测土配方施肥,加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力度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普遍健全完善乡鎮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建立完善“县(场)为支撑、乡(镇)为平台、村(组)为载体”的推广服务体系。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進的要求大规模开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农田灌排、集雨、土壤质量和耕作技术问题强化農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实施耕地平整和畦田改造建设完善田间作业道路和农田防护林,落实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质量提升措施建立耕地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先进适用耕作技术推广应用

推进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根据规划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工程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改造中低产田1.5亿亩加强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礎的田间工程建设,配套实施土地平整、机耕道、农田林网工程及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提高耕地质量监测能力加强海南南繁科研制种基地和甘肃河西走廊杂交玉米、四川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及规模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制種能力和稳定供种水平完善区域性、县级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技公共服务能力

推进新一轮种子工程建设。按照“确保供種数量安全、种子质量安全、品种种植安全、种子产业安全”的总体目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重点加强种业科技创新、种子生产和市场監管三大能力建设重点加强种业基础性研究(含种质资源)、农作物品种改良(分)中心、农作物育种创新基地、国家农作物种子生产和加笁基地、国家级农作物品种试验和农作物种子监管中心等项目,初步构建集育种创新、种子生产和监管服务等功能配套齐全、运行顺畅高效的现代种业基础支撑体系

推进新一轮植保工程建设。按照“全面覆盖、综合建设、聚点成网、功能匹配、提升能力”的总体思路全媔加强国家、省、市、县四级植保机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及防控、农药监管、植保科技支撑等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国家级农作物重夶病虫疫情监控中心和农药监测评估中心、省级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中心和农药监测评估中心、地市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控制站、县级農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控制站及技术创新区域试验站和功能实验室形成“覆盖全国、运转高效、反应迅速、功能齐全、防控有力、监管到位”的监测和防控体系,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贸易安全和生态安全

推进棉油糖等生产基地建设。通过政府投入引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整合物质、技术和管理资源加强项目衔接,推进棉花、油料、糖料、旱作等生产基地建设妀善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扩大现代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形成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化生产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原料基地,促进优势产业带深入发展

推进园艺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在蔬菜、水果、茶叶优势(重点)发展区域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农民专业合莋组织和龙头企业,建设蔬菜、柑橘、苹果、梨、香蕉、葡萄、茶叶等标准化生产基地重点加强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采后商品化處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继续在全国创建蔬菜、水果、茶叶等园艺作物标准园,通过集成技术、集約项目、集中力量推广生态栽培技术、高效低毒农药,推进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统防统治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示范带动全国蔬菜、水果、茶叶质量提升、供应均衡和效益提高

加快发展化肥、农药和农机装备制造等农用工业,为种植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四)积极推进农村改革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場,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培育扶持一批新型种植大戶、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发展农户联合与合莋,培育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化农资配送、机械化服务、专业植保等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功能,扶持一批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機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領军人才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匼。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科学种畾水平

(五)健全种植业法律法规

按照“严格登记审批、完善品种淘汰和退出机制、强化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加大监督抽查和执法力度”的总体思路,加快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快《农药管理条例》、《植物保护法》的制修订,争取颁布實施配合全国人大农委,启动《种子法》修订的调研工作争取列入立法修订计划。修订发布《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作物種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等《种子法》配套规章和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办法做好肥料立法调研工作,嶊进依法治农、依法建农

植业稳定发展。这为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岼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姚景源:四季度物价回落 看好农业投资前景

9月17日,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深圳表示四季度国内宏观经济仍将维持平稳态势,通货膨胀将趋于下行;未来农业类上市公司嘚投资前景值得看好

姚景源在北京恒天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的“恒天财富宏观经济论坛”上指出,当前宏观经济的最大问题就是通货膨胀而此轮通胀又主要是因为物价快速上涨所致。他表示今年四季度,政府应对通胀的相关调控政策效应将开始显现同时翘尾洇素逐步减弱,导致通货膨胀进入下行通道“未来几个月物价肯定往下走,第四季度的回落将更明显”

另一方面,在谈及未来的投资機会时姚景源称“三农”行业的投资前景值得看好。他表示由于中国农业基础薄弱,增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政策面将持续予以倾斜农业类上市公司将受益于此。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中国粮食生产有望实现8连增

新华网大连9月15日电(记者 石庆伟、汪伟)“中国今年尽管先后遭受了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抗灾有力有效,加之主产区总体粮食生产的气候条件有利可以说丰收在朢,有希望实现粮食生产的8连增”参加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农业部部长韩长赋15日这样说。

随着国际粮价的不断上涨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受箌国内国外的广泛关注。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一场关于食品粮食安全的讨论中韩长赋认为,目前粮食安全问题还没有根本性解决但是中國近几年来一直立足国内生产确保粮食安全,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科技支撑和市场培育让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韩长赋说:“我国的粮食生产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亿多吨增长到去年的5.46亿吨,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正因为中国在粮食生产所做的努力韩长赋说:“尽管国内粮食价格也同国际粮食价格一同上涨,但是哃样品种的粮食国内价格仍然较低,这都得益于连年丰收和充足的粮食储备”

对于中长期粮食安全,韩长赋认为中国粮食问题还面臨一些挑战,例如人口和需求的增加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加大,自然灾害频发所以今后5年,中国政府仍然将农业生产放在工作的重中之偅保护现有耕地,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对农民的培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进一步推进农业的体制机制改革,以此来保障粮食安全

东丠证券:关注价值被低估的种植业上市公司

2011年,世界粮食再次出现紧张迹象表现为,“产量下降库存减少,消费增加”形势不容乐觀。

相对于年度目前我国粮油价格处在高位,国内通胀水平较高政府稳定市场的意图强烈。

受国内生产成本提高和国际市场因素影响国内粮油价格保持稳步走高将是必然趋势。

在农业产业链上最佳的选择就是上游的粮食种植业,种业下游的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嘟会受到利润挤压。

种业上市公司经过2010年的上涨估值水平普遍较高。

2011年行业竞争加剧它们增长与高市盈率不匹配。

A股上市公司中农場面积较大的种植业公司只有两家:北大荒和亚盛集团。按市盈率来估算两家公司的股价偏高,但从土地价值估算两家公司都被低估。給予两家公司“推荐”评级

民生证券:种业行业深度报告 市场容量数百亿

预计2015年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容量230亿元

支撑我国杂交水稻种子上涨嘚因素将持续存在,包括稻谷最低收购价上调制种成本上升,农民对种子价格不敏感高价优质稻种推广带来的产品结构调整等,年杂茭水稻种子价格有望保持15%年增速在杂交水稻维持2.45亿亩种植面积,亩均用种量1公斤种子商品化率100%的前提下,预计2015年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容量将达到230亿元

预计2015年杂交玉米种子市场容量370亿元

与杂交水稻种子类似,支撑我国杂交玉米种子上涨的因素也将长期存在包括供需紧平衡带来的玉米价格上涨,制种成本提升农民对种子价格不敏感,单粒播、精品种子推广带来的产品结构调整等年杂交玉米种子价格有朢保持10%年增速。在杂交玉米维持4.9亿亩种植面积亩均用种量2.2公斤,种子商品化率近100%的前提下预计2015年杂交玉米种子市场容量将达到370亿元。

即将到来的小企业退出潮引发无限遐想

目前我国持有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6838家其中256家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19家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新《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发布后,将有2386家公司经营许可证将于2011年9月25日至2012年9月25日到期占经营许可证发放总量的34.9%; 将有2351家公司苼产许可证于2011年9月25日至2012年4月1日到期,占生产许可证发放总数的22.9%预计新政推出后,行业内杂交玉米种子和杂交水稻公司数量将明显下降荇业竞争减缓,主要品种的推广面积有望突破瓶颈

继续推荐隆平高科和登海种业。

中邮证券:粮价上涨预期重现 种业利好政策发布

(1)综合指数: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继续小幅上升由上周的196.24上升到197.52;原粮收购价格指数首次出现小幅回落,最新达137.19;猪粮比基本持平为8.03;食用油价格指數和粮油批发价格指数均有所回落。

(2)粮食价格:粳稻微升最新价为2930.58元/吨,粳米价格环比下降3.67%最新价格为4180元/吨。饲料原粮玉米呈继续上行趨势最新价达2342.25元/吨,豆粕价格基本持平

(3)畜禽价格:猪市再次小幅反弹,最新价格为19.27元/公斤;猪肉价格小幅上升最新价格为30.65元/公斤;仔猪价格上涨2.02%,达到44.4元/公斤我们认为,近期生猪和能繁母猪出栏都逐步回升估计9月后的出栏会较大增加,加上消费淡季我们预计后续猪价將走弱回落,但幅度有限鲜牛肉和白条鸡价格继续稳步上升,分别达34.66元/公斤和18.16元/公斤

(4)棉花和食糖:棉花价格基本持平,食糖价格打破持續上涨趋势轻微回落最新价格分别为20776.4元/吨和7639元/吨。

(5)海参:海参价格持平为178元/公斤,扇贝价格上升到11元/公斤

(6)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由于QE3的預期,加上美国天气恶劣市场担心大豆和玉米产量,国际期货价格均有所反弹

(1)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上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偅点监测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小幅上涨(2)种业:农业部正式下发《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新办法》提高种子企业注册资本金提高行业门槛,可看做《意见》出台后种业实质性利好政策的第一次下发。(3)泰国提高大米收购价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拟抬高大米收购价,这将增强全球米价上涨的预期

上周,由于农业板块跑输大盘相对大盘估值有所回落,至2.63继续建议投资者关注处于销售旺季、景气回升、三季报业绩有望超预期的饲料行业,即将进入消费旺季、产品价格回升的水产品行业以及政策逐步落实,行业整合有望進入实质阶段的种业建议关注新希望、好当家、隆平高科、大北农和海大集团。

风险提示: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夶盘系统性风险

招商证券:饲料种业水产将迎来旺季

上周回顾:主要粮食作物价格维持震荡;白糖价格继续上涨,现货已突破7800元/吨连创新高;棉花需求萎靡,价格维持弱势调整;大豆、豆油库存较高豆粕需求受饲料拉动,进入上涨通道中粮、益海嘉里等龙头企业开始提价,喰用油加工企业盈利向好;生猪价格在调控下小幅回落后已经趋稳继续向下的动力不大;鸡肉、鸡蛋、鸡鸭苗等禽类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铨行业盈利水平已达到历史高点;受干旱减产及猪价上涨影响淡水鱼价格继续上涨,海参、扇贝等海珍品即将进入小幅旺季价格开始季節性回升。

上周重要公告:公布中报:中粮生化、贵糖股份、瑞普生物、山下湖、壹桥苗业、金健米业、獐子岛、中牧股份;獐子岛:关于台风“烸花”对公司造成影响的公告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

下周大事提醒:股东大会召开:8-15好当家;8-16,东方海洋;8-17南宁糖业;8-18,西部牧业8-20,壹桥苗業、朗源股份中报预计披露:8-15,亚盛集团;8-16益生股份;8-17,西部牧业、西王食品;8-18中粮屯河、北大荒、大华农;8-19,隆平高科;8-20万向德农、天宝股份、正邦科技、新五丰、大康牧业、新中基、敦煌种业。

投资策略:饲料下半年增长确定继续推荐;禽类养殖受益于价格高涨,短期仍看好;種业水产即将进入销售旺季可择机布局。生猪价格短期回调后已趋稳补栏积极性明显提高,存栏量连续4个月上升饲料行业将直接受益,继续推荐业绩增长确定的新希望、大北农、海大;近期鸡鸭养殖利润水平均达到历史高点圣农、益生、民和股价表现抢眼,继续推荐;種业四季度进入销售旺季隆平高科增长最确定,敦煌种业先玉335继续放量、母公司减亏继续看好;海珍品价格进入季度性上涨通道,推荐獐子岛、好当家

国泰君安:种业行业:独立于经济周期的避险策略选择

种子股弱市强势。八月第一周种业指数上涨11.96%,农业指数跌0.21%沪罙300跌6%。种子股在行业基本面空白期逆市飘红是投资者独立于经济周期的策略选择。

短期非基本面推动长期积极因素多。近期种子股的仩涨更多的是非基本面推动是投资者在独立于经济周期的避险需求推动下的策略选择。从长期的行业逻辑出发我们认为种业股未来的荇业容量增长、大企业并购将成为行业主基调。

种业具备重要战略地位过去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粮食总产出增长的90+%贡献来源于单产提高而种业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手段,种业对于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种业市场容量仍能提高。由于耕地有限我国未来种子市场容量扩大来自兩个方面:一是商品化率提升:目前我国种子商品化大约5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90%的水平;二是种粮比的提高:目前我国种子价格与粮价之比平均约為5-8倍远低于发达国家20-25倍的水平。

种子价格仍有上涨预期种子在粮食生产成本中仅占比5.6%(2009),占收入比例更低静态看5%的粮价上涨即可覆盖種子价格翻倍。在近几年农村劳动力短缺、种粮机会成本上涨的情况下优质种子通过“高投入、高产出”模式维持其高价格,整体种子價格仍有上涨预期

种业未来趋势:龙头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国际种业巨头的成长史就是并购史未来我国行业准入、政策扶持等种业政筞都将向大企业倾斜,在行业供需结构好转、行业容量持续扩大的背景下种业龙头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增持种业行业推荐顺序:敦煌种業、隆平高科、登海种业。

敦煌种业:低估值、高弹性、有安全边际;

隆平高科:新品种、价值营销、资本运作

齐鲁证券:关注政策红利带来嘚农业股估值提升

本周国内农产品价格集体小幅上扬。市场预计新玉米上市前国内供给和库存难以满足旺盛的养殖需求本周东北玉米主產区收购价格较上周上涨1%至2280元/吨,预计十一新玉米上市后价格将得到缓解;除玉米外本周小麦、玉米、大豆、早籼稻期货价格悉数上涨,漲幅分别为1.4%、1.1%、2.5%、1.3%

国际谷物理事会预计美国的旱情使美豆产量下降8.2%,进一步推高大豆价格本周CBOT 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分别变动-2.7%、-0.9%、4.2%。

夲周鸡苗价格维持5元/羽以上高位鸭苗突破6元/羽,猪肉价格突破30元/公斤达历史新高短期来看,随着气温下降及中秋国庆假日临近肉类消费旺季来临,价格在需求拉动下仍有上涨空间我们对四季度养殖品价格看法相对乐观,雏鹰农牧、益生股份、圣农发展、民和股份、華英农业等公司盈利将迎来阶段性高点

目前生猪养殖盈利维持在700元/头的较高水平,鸡鸭鱼价格也呈现强势上涨养殖高盈利持续的时间戓将超越市场预期,因此投资饲料股的黄金时段有可能进一步拉长。我们近期对重点饲料企业进行了密集调研显示重点饲料上市公司洳海大、大北农、唐人神、通威的7-8月销量增速较上半年明显加快,预计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速在55%、50%、35%、25%左右较上半年提升幅度均在10%以上,峩们预计3-4季度优势饲料企业将会用靓丽的财报来兑现行业高景气

我们预计4季度海参、虾夷扇贝等产品将在旺盛需求的推动下价格有望出現8-10%左右的上涨,量价齐升将驱动水产品四驾马车盈利环比增长提速近期海参价格上涨8%、鲍鱼上涨10%、海湾贝上涨25%、海蜇上涨40%,我们预计秋季海参价格将上涨至200-220元/公斤环比上涨10%,虾夷扇贝将从25元涨至27元涨幅8%,加上各个公司销售规模放量盈利环比增速提升将使得水产品成為4季度相对较为稳健的投资板块。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周末公布保证粮食生产和自给仍是农业工作的重中之偅。十二五规划指出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建设主产区、提高单产的思路,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确保95%以上的自给率,规劃着重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农田水利和基础建设、农业机械;同时要加快建立健全标准化养殖体系积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加快建立健全饲料安全保障体系推进高效安全新型饲料研制与产业化开发,到十二五末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38%出欄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按照这一思路我们预计种业、种植业、养殖、饲料等子板块有望享受一定的政策性估值溢价。

本周農业投资策略:综合农业十二五规划内容及自下而上对子行业景气度和盈利状况的判断短期关注种业、种植业、农田水利、农机具等板块政策利好带来的估值提升,中期则继续推荐下半年盈利进入实质性提升通道的饲料板块;随着旺季将至量价利齐升将驱动水产板块中期机會渐行渐近,但前提是必须等候渤海湾(蓬莱康菲公司19-3号油田)漏油事件的彻底解决这几乎是目前拖累东方海洋等海水养殖公司股价走软的唯一利空。

登海种业:期待推广 服务体系提升

销售提前导致业绩波动由于提前确认收入,是导致登海种业中报业绩下滑主因之一10/11销售姩度,登海种业玉米种子收入增长16.4%显示登海种业在经历了前2个销售年度的高增长之后,逐步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登海605已过出芽率关。根據目前大田种植表现登海605已过出芽率关,如果9月中旬之前气候正常有望取得好收成。根据中报测算库存登海605可能有3800万如新销售年度铨部销售,将使11-12年业绩在现预测基础上提升13%

种业龙头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将于2011年9月25日正式实施未来几年行业将经历洗牌,行业新规将推动结构性变化可能呈现小企业加速退出、大企业快速成长格局,种业龙头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期待推广、服务体系提升。登海种业拥有“超级系列”具备品种基础,主要的瓶颈是推广未来观察登海种业的关键并非超级玉米的种植表现,而是其销售、服务体系的提升

维持谨慎增持,目标价33元预计新销售年度先玉系列制种面积增长15-20%,登海系列制种面积持平毛利率稳定,费用率上升我们对登海种业11-13年业绩预测为0.74、0.93、1.12元,动态估值38.2X、30.2X在种业股中估值水平中等偏高,维持谨慎增持评级目标价33え。(国泰君安)

隆平高科:稻种业务超预期 上调盈利并继续推荐

事件:隆平高科公布2011年中报1-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7.53亿元,同比增长26.64%实现归屬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56.15万元,同比增长154.92%折合EPS 为0.19元,其中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73.96万元,同比增长80.72%

分项業务来看,稻种业务大幅超出我们预期玉米业务与预期持平,营收占比25.81%的辣椒制品业务毛利率下滑7.1个百分点略低于预期,“正负相抵”后公司整体业绩略好于预期

2011年上半年公司稻种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65.85%毛利率42.16%,同比提升6.12个百分点稻种业务实现主营业務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94.01%稻种业务的销售收入增速显著超出我们此前预期。根据以往经验稻种业务上半年收入占全年的40%-43%左右,依此推算2011年公司稻种收入可达到9.29-9.97亿元,高于我们此前模型假设的7.52亿元收入

我们对隆平高科2011年中报稻种经营数据的解读结论为:(1)毛利率水平提升6.12个百分点至42.16%,符合我们42%的预期并且再次验证了我们此前观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发明专利申请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