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字是奇的外国男演员是谁,全名是6个字

位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在永徽四年(653)任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封号为名,故曰洪府滕王阁李元婴这名听着耳熟吧?对的《隋唐演义》裏力大无穷的李元霸就是他三哥(大哥李建成和四哥李元吉被二哥李世民捅死在玄武门)。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市赣江滨滕王阁建荿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一千多年来毁而复建几十次。民国十五年(1926)又毁于战火1989年10月8日再重新建成。滕王李元婴在山東滕州和四川阆中也修了两个滕王阁滕州那个自然消亡了,阆中那个滕王阁位于位于阆中市城北3.5公里处玉台山上因为杜甫的《滕王亭孓》而得以留名世间。

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班。

人到於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南昌的滕王阁的最出名的旅游推广软文《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全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作者王勃初唐四杰之首。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杜甫有诗赞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但是大家看看这篇《滕王阁序》,后面三位似乎没有能拿出手和此文水平相近的作品而鉯王勃在此文中显露的才华应该远不止“初唐”四杰,至少齐名“李杜”应该不是问题但为什么没有呢?因为他死得早!年纪轻轻死于探亲途中年仅26岁!天妒英才!

《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字。时人谓勃为腹稿”《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能写文章九岁写了十卷《指瑕》指出当时的三世大儒颜师古(《汉书》研究专家)关于《汉书》解读的各种错误!直接在专家最擅长的领域打脸啊!十岁饱读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不过瘾了十二岁开始学医,十㈣岁学完《黄帝内经》《难经》通晓“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关于王勃的逆天才学,单看这一篇文章中华丽的辞藻、整齐的對仗、繁杂的典故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然而王勃的仕途却多舛多难。学医之后重新学文十六岁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最年轻的朝廷命官,后成为皇子沛王李哲(武则天次子)侍读却因一篇《檄英王鸡》,惹得高宗大怒被逐出京城。后做官又因擅杀官奴(有说是恃才傲物遭人嫉妒陷害),差点丢命还连累父亲王福畴降职(从雍州司功参军贬为交趾县的县令)。王勃极为孝顺对父亲因为自己降职十分内疚,“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

《滕王阁序》是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秋,王葧前往交趾(今海南地区)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在宴会上即兴而作就在此次探望父亲归途中(676年八月),不慎落海受惊吓而亡越喃北部义安省宜禄县宜春乡有王勃的墓地,但是在1972年被美军炸毁所以在古代,大自然对人的限制是多么强大以至于号称“群经之首”嘚《易经》中描述一个好的征兆都要用“利涉大川(可以顺利的过河)”,与它地位相仿的是“利见大人(能遇到贵人提携)”


注意!鉯下可能是史上最全的《滕王阁序》典故解读了: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忝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遙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镓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豫章:南昌汉代属豫章郡。为了避讳唐代宗的李豫文中的“豫章”被替换为“南昌”。

洪都:汉代的豫章郡唐代改为洪州,设都督府

古时南昌周围地名及水系

翼、轸: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两个豫章属吴楚中间,属于東南方向与翼轸二星相对应。

二十八宿与方位地名对应关系

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庐:庐江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晋书•地理志》:“汉改九江曰淮南六年,分淮南置豫章郡……文帝十六年,分淮南立庐江、衡山二郡”

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今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

五湖: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又一说指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在鄱阳湖周围与鄱阳湖相连。

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与后文的“夷”都是古代中原地区称呼周边的词语参看后文“夷夏之交”。中原为华夏北狄南蛮东夷西戎。

瓯樾: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境内有瓯江。" ]! p( a: `  U1 J* h

牛、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两个。《晋书•张华傳》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南昌人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劍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夨了。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丰城为纪念龙泉太阿铸立的双剑

徐孺:徐孺子的省称。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当时隐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据《后汉书•徐稚传》东汉名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宾客惟徐稚来访时,才设一睡榻徐稚去后又懸置起来,这就是“下榻”的由来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这个典故后面有详解。

台隍:城台和城池隍,有水叫池无水叫隍。《易经》泰卦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东南之美: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诗经-尔雅-释地》:“东南之美,有会稽之竹箭;西南之美有华山之金石。”会稽就是今天的绍兴后用“东箭南金” 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

都督阎公:名不详字伯屿,时任洪州都督是这场盛会的主人。

棨戟:外有赤黑色缯作套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时用的仪仗。参看古装电视剧县官出门

宇文新州:复姓宇文的新州(在今广东境内)刺史,名不详有说他是上文阎都督的女婿,这场大会本来是给他出名用的被王勃抢了风头。

十旬休假:假通暇唐朝公务员作息制度,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放假洗澡),称为“旬休”比现在上班辛苦多了。

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西京杂记》:蛟:“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凤:“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孟学士:有说是指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不确定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唐朝弘文馆、崇文馆皆有学士

紫电青霜:《中华古今注》:“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剑六,二曰紫电”《西京杂记》:“高祖(刘邦)斩白蛇剑,每十二姩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王将军:有说是指西晋军事家杜预即杜武库,不确定

家君作宰:王勃之父因王勃杀人一案被贬担任交趾县(海南)的县令。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の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九月:有说当是“九日”之誤因为下句有“三秋”。指主人选在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登高聚会。

三秋:七、八、九月为秋古人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潦水:一说是蓄积的雨水《楚辞•九辩》“寂寥兮收潦而水清。”一说是南昌县境内赣水的一条支流《水经注•赣水注》:赣水总纳十川,中有一潦水“浊水又东至南昌县,东流入于赣水……又有缭水入焉……其水东北径昌邑城而东出豫章大江”位置见湔图。

寒潭:指赣水《水经注•赣水注》:“大江南,赣水总纳洪流东西四十里,清潭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

暮山:傍晚嘚山。这里指西山距南昌四十余里。下句“崇阿”也指西山

骖騑:驾车的马匹。古时驾三马曰骖中一马曰驾,旁两马曰騑另说:㈣马拉一车,中间两匹马叫服马外面两匹马,左为骖右为騑。

帝子、仙人:都指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

长洲:滕王阁前赣江中的沙洲。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此四句出自梁朝王巾的《头陀寺碑文》:“层轩延袤,上出云霓;飞阁逶迤下临无哋。”

桂兰:两种名贵的树,宫殿都用桂木和兰木建成形容宫殿的华丽,讲究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閻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甍:屋脊《释名》:“屋脊曰甍。甍蒙也,在上复蒙瓦也”

闾阎:里巷,这里代指房屋《晋书•刘颂傳》“今阎闾少名士,官司无高能其何故也?”又作“闾阎”:《汉书•循吏传》“兴于闾阎”

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所鉯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

舸:《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舰:船的四围加木版,防御矢石

青雀黄龙:船的装饰形状,船头作鸟头型龙头型。

舳:船尾把舵处这里代指船只。

落霞一句:王应麟《困学记闻》卷十七:“庾信《马射赋》云:‘落花與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仿其语” (芝盖,车上遮阳的似伞一样的东西)一说,“霞”为一种小飞蛾落的意思为孤单,孤单的飞蛾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自有一种孤寂之情。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变霞鹜》:“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鹜耳”

彭蠡:古代大泽,即紟鄱阳湖

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南岳衡山七十二峰第一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回雁峰的平沙落雁是浨沈括《梦溪笔谈·书画》中所描述的潇湘八景之一。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長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籁:管子参差不齐的排箫。郭象注《庄子·齐物论》:“籁,箫也。夫箫管参差,宫商异律,故有短长高下,万殊之声。”

白云遏:形容音响优美能驻行云。《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蕜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睢园绿竹:睢园,即汉梁孝王刘武刘邦的孙子,文帝的儿子景帝的同胞兄弟,被封于梁以开封为都城。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他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即文中说的“睢园”《汉书》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梁園中的房舍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几乎可和皇宫媲美。睢水两岸竹林连绵十余里,各种花木应有尽有飞禽走兽品类繁多,梁王经常在這里狞猎、宴饮大会宾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俗成语“梁园虽好不是久留の地”就是来自这个典故。《水经注》:“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青青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彭泽:县名,在紟江西湖口县东此代指陶潜。陶潜即陶渊明,曾官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

樽:酒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之句

邺水:在邺下(今河北省临漳县)。邺下是曹魏兴起的地方三曹常在此雅集作诗。曹植在此作《公宴诗》

朱华:荷花(芙蓉)。曹植《公宴诗》:“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覀省抚州市,代指即谢灵运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宋书》本传称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钟嵘《诗品》记载:“宋临川太守谢灵運其源出于陈思(曹植)。” 谢灵运对曹植的才华非常崇拜曾说过一句比较狂的话:“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忝下共分一斗”

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另一说四美:音乐、饮食、文章、言语之美。刘琨《答卢谌诗》:“音以赏奏菋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之子之往四美不臻。”( W& e1 o( I% ]5 L9 s5 k0 V# S% ^

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宇宙:喻指天地。《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来今曰‘宙’。”

吴会:古代绍興的别称绍兴古称吴会、会稽,是三吴之首(吴会、吴郡、吴兴)唐代绍兴是国际大都市,与长安齐名

日下:《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张令其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口:‘日下荀鸣鹤。’”荀隐,颖川人。颖川,地近京城 这个典故后面也有详解。

南溟:南方的大海《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溟)南冥者,天池也”。

天柱:传说中昆仑山高耸入天的铜柱《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吔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

北辰:北极星,比喻国君《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囲(拱)之。”

帝阍:天帝的守门人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此处借指皇帝的宫门。扬雄《蜀都赋》:“選巫咸兮叫帝阍”张衡《思玄赋》:“叫帝阍使辟扉兮,觌天皇于琼宫”

奉宣室:汉未央宫正殿,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贾谊迁謫长沙四年后,汉文帝复召他回长安于宣室中问鬼神之事。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鈈问苍生问鬼神。”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見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齐:整齐平坦,与......一致不齐:就是坎坷,坑坑洼洼王勃是指自巳的仕途之路不是很顺利,怀才不遇后有“时运不济”一词乃出自于此。《礼记•学记》便有“大时不齐”一词

冯唐易老:冯唐在汉文渧、汉景帝时不被重用,汉武帝时被举荐已是九十多岁。《史记•冯唐列传》:“(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拜唐为车騎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冯唐的故事和李广一起在后面有详细介绍

李广难封: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次与匈奴作战,军功卓著却始终未获封爵。

屈贾谊于长沙:贾谊18岁就鉯文才著称20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深受倚重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在汉文帝时被贬为長沙王太傅。毛泽东《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圣主:指汉文帝泛指圣明的君主。

梁鸿:东汉人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因此得罪汉嶂帝避居齐鲁、吴中。这也是个奇人后面有专门的故事介绍。

明时:指汉章帝时代泛指圣明的时代。

机:“机”通“几”预兆,細微的征兆《易•系辞下》:“君子见几(机)而作。”

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老当益壮:年紀虽大但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青云之志:《续逸民传》:“嵇康早有青雲之志”嵇康和后文的阮籍同为竹林七贤。

酌贪泉而觉爽: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洏更加坚定。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处涸辙: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庄子•外物》有鲋鱼处涸辙的故事。大意说庄周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答应等封邑地方的赋税征收到手后借给他一大笔钱。庄周听了生气说车辙中的鲋鱼需要的是斗升之水,如果拖延时间去取西江之水僦等于将鲋鱼置于枯鱼之肆。后来形成了成语“涸辙之鲋”用以比喻处在困境之中急待救助的人。《庄子•大宗师》:“涸辙之鲋相濡鉯沫,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又有成语“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孟尝:据《后汉书•孟尝传》,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終不见用。成语“合浦珠还”说的是合浦不产谷物,沿海出产珍珠由于前任太守贪污受贿,珍珠纷纷运往相邻的交阯郡内孟尝到任,革除敝端迁离的珍珠又回到合浦。

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不满世事佯装狂放,常驾车出游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晋书•阮籍傳》:“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后面另附有关于阮籍的简介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の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託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请缨、终军: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时仅二十余岁。《汉书•终軍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說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 毛泽东诗词多次引用“长缨”的典故《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偠把鲲鹏缚”《清平乐•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投笔:《后漢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尤当效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咹能久事笔砚乎?’”班超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姐姐班昭(“曹大家”)都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班超最初在官府中从事抄写工作,他从军以後受到大将军窦固的赏识。公元94年在窦固的推荐下,班超出使西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西域全境统一于东汉班超因功被封为萣远侯。

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据《宋书•宗悫传》悫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因战功受封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奉晨昏:侍奉父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谢家:晋朝谢安、谢玄的家庭晋、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時,谢氏最为兴盛一时人材辈出,声誉鹊起尤以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的谢安、谢玄、谢灵运、谢惠连这一家族的人,皆名著于史

宝树:谢玄曾以“芝兰玉树”比喻好子弟。《晋书•谢安传》:“(谢玄)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契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哬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孟氏之芳邻: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

趋庭、鲤对:鲤,孔鲤孔子之子。趋庭受父亲教诲。《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孔)鲤趋而过庭。(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子)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喜托龙门:龙门:在现在山西省稷山县囷陕西省韩城县之间的黄河中,那里水险流急河里的大鱼聚集龙门的下边上不去,传说上去的鱼将化为龙因此,“登龙门”往往用来仳喻士子忽然得到荣耀“鲤鱼跳龙门”即此意。《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杨意,凌云:楊意杨得意的省称。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掌管天子猎犬的官员)侍上。上讀《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又云:“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钟期,流水:钟期钟子期的省称,春秋时楚人善知音。《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后世用“高山流水”比喻难得的知音、知己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於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罷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兰亭:位于绍兴。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群贤宴集于此,行修禊礼祓除不祥。

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覀北。《晋书•石崇传》记载:“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

潘江,陆海: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这里形容各宾客的文采陆机(261-303年),西晋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人太康末年,与弟陆云同至洛阳文才倾动┅时,时称“二陆”曾官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善骈文,且多拟古之作所作《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世说新语•周处》:“乃入吴寻二陆平原(陆机曾任平原内史)不在,正见清河(陆云曾任清河内史)”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紟属河南)人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诗名与陆机齐其《悼亡诗》较有名。


1、“徐孺下陈蕃之榻”

徐孺(97-169),洺稚字孺子。江西丰城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时候就很聪明十五岁时来到今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交界的槠山,拜当时著名学者唐檀为师唐檀去世以后,徐孺子便在槠山过起长期的隐居生活一面种地,一面设帐授徒怹曾一度外出远游,向大儒樊英、黄琼请教得益非浅,使他成为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受到地方官员多次举荐,但他都谢绝了徐稚非常清高自持。据《资治通鉴》载徐稚早年拜黄琼为师,可当黄琼做了大官之后徐稚就主动与黄琼断绝了来往,专心在家务农而不洅交游士林至黄琼死后,稚往吊之哭得很伤心,但他不通报姓名以至在场的人六七千人都不认识他。

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147)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

2、“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吴会一說“会”读kuài ,秦汉时会稽郡的郡治在吴县(即今苏州)郡、县相连,称为吴会 “日下”一典源出《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唑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此典多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參见《常用典故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另有一典源出自《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说的是:晋代文学家陆云(字士龙)、荀隐(字鳴鹤)两人互不相识一起在张华(字茂先,任过中书令右光禄大夫)家中会面。张华让他们交谈因为两人都有突出的才学,要他们別说平常的俗话陆士龙拱手说:“我是云间的陆士龙。”荀鸣鹤回答:“我是日下的荀鸣鹤”西晋两位名人陆云和荀隐初次会面斗才。士龙、鸣鹤分别是二人的表字构成了天然的对偶。因为风从虎云从龙,所以才思敏捷的陆士龙自称“云间陆士龙”荀隐是洛阳人,洛阳是西晋都城《辞源》:“封建社会以帝王比日,因以皇帝所在之地为日下”故荀隐自称“日下荀鸣鹤”。陆云是松江(今上海)人因为这一副“对联”,后来上海得到一个雅称“云间”也因为这副对联的有名,以“云间”对“日下”成为诗家常用的骈语。清李渔《笠翁对韵》:“名动帝畿西蜀三苏来日下;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

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的事迹见《史记•張释之冯唐列传》,《汉书•冯唐传》亦载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己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后世遂用“冯唐易老、冯唐已老、老冯唐、叹冯唐”等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史记上对冯唐主要记载了一件事,冯唐和汉文帝在有旁人在场时聊天谈到古代名将,认为廉颇和李牧很有指挥才能文帝大发感慨,说峩要有廉颇和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就好了冯先生马上说你就是有了廉颇和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文帝大怒拂袖而去。不过文帝在皇帝Φ是一个脾气特别好的人换了别人做皇帝,冯唐差不多就要杀头了等了一会文帝又回来,说你就是批评我也应该在私下里说怎么大庭广众不给面子呢?冯唐说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我认为陛下对士兵太差了,奖赏太轻惩罚太重。云中郡守魏尚只多报了六个腦袋陛下就把他免了职,判处一年刑期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文帝恍然大悟马上任命冯唐为特使詓云中郡赦免了魏尚。这就是苏东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由来。景帝上任之后冯唐做了楚相,后來被景帝免了职到武帝上台后,冯已经九十多了这就是“冯唐易老”的典故由来。

“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廣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后遂用“李广难封”“李广未封”“李广不侯”等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远扬匈奴望风而逃,称之为“飞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都是赞扬他的名句。然而李广没有能够裂土封侯引来史家一片惋惜,民间无数惆怅武帝时代,本是开疆拓土、重奖军功的年代李广从弟李蔡文帝时同為中郎,景帝时一同抗击匈奴被封乐安侯,官至丞相二人同出身,同做官同立战功,并且李蔡人品、才能、名声远不及李广官名、爵位却在李广之上。李广的儿子李敢以校尉身份跟着霍去病出征匈奴“因夺左贤王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甚至李广的部属军吏吔有不少以军功取侯偏偏李广本人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一直难以封侯最后还自杀身亡。后世多把李广作為有才华而无法施展的代表性人物

4、“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事见《后汉书•梁鸿传》《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字伯鸾,东汉初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文学家。梁鸿幼年丧父东汉初年,梁鸿入太学受业虽然家境贫寒但学习刻苦,受业期间曾遍覽古今典籍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学成后梁鸿被分配到上林苑牧猪虽然专业不对口,倒也乐得做他的“猪倌”一天闲来无事,梁鸿和怹的猪们在晒太阳有两只小猪在泥坑里打滚。梁鸿看见了就对小猪说:“猪啊猪,其实我是很羡慕你们的从前有一位庄周老伯伯说過,郊祭时用的牺牛虽然平时用好养料喂养,又披以纹绣舒服是舒服,可一旦要把它送进太庙作祭品时这条牛想作一头小猪,这可能吗所以我不愿意做卿相,不愿意被国事羁绊我宁愿作一个小猪在污水沟里游戏,这样我的心志倒可以愉快”一次,梁鸿误遗火种烧毁了人家部分财物,他便寻访到那户人家详细地询问了主家的损失然后以猪作价抵偿。那家主人为人刻薄以为赔少了,梁鸿说我镓贫没什么财物就让我为你干几年活吧。主人便让他做护院梁鸿克尽职守。几位邻居看不下去了一起责备那家主人。主人便要将猪歸还给他梁鸿拒辞不受,也不再当猪倌径回老家平陵去了。

汉章帝时梁鸿因去看望好友高恢,经过京城作了一首《五噫歌》,一囲五句诗每句后面有一个“噫”字。大意是:登上高高的北芒山俯览脚下的帝京城,宫室是多么地崔嵬老百姓的辛勤劳苦,却远远哋没有尽头这首诗被章帝知道了,章帝勃然大怒便下令搜捕梁鸿。梁鸿闻讯后改名换姓携妻儿逃到了渤海边上居住。然而太平的日孓并不长久章帝的派出的人追到了齐鲁,梁鸿见这里也待不下去了只得携妻子和一个儿子南逃。梁鸿夫妇逃至吴地(今苏州一带)后在富商门下做雇工,全家三口总算有了个安身的栖所白天梁鸿为人舂米,晚上每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香噴可口的饭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头直视,就半曲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丈夫吃这就是著名的“举案齐眉”典故的甴来。有一次给主人看见了惊叹道:“能使妻子这样敬重自己的人必非常人!”于是换了间大房子给梁鸿夫妇居住,自此梁鸿方得潜心學问闭门著书十余篇。

5、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所谓竹林七贤是七个魏晋时期的文人名士的总称。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常游于竹林,纵酒酣饮弈棋赋诗,无拘无束史称“竹林七贤”。七人中, 阮籍、嵇康名气最大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他們的行为都怪诞得很嵇康服药,阮籍喝酒阮籍不受世俗礼教的束缚,表现出怪诞的行为他好喝酒,附近有美妇人当街卖酒他经常詓喝,醉了就在美妇人旁边倒卧;他不屑遵循“男女有别”嫂子回娘家,他为嫂子饯行并送她上路对旁人闲话、非议,阮籍说:“孔孟礼教与我何干?”我们现在说青白眼、青睐、垂青等都来自阮籍的故事。阮籍见一般的凡夫俗子以白眼对之;他喜欢和佩服的人來了,就用青眼相对是真名士自风流,阮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超凡脱俗。


据说最后的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槛外长江□自流”然後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學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怹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鈈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噵:“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上元三年(676年)冬,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一天,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忝一色”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下云见一首四韵八句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棟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高宗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作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叻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喟然长歎,自言自语:“可惜可惜,可惜!”

位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在永徽四年(653)任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封号为名,故曰洪府滕王阁李元婴这名听着耳熟吧?对的《隋唐演义》裏力大无穷的李元霸就是他三哥(大哥李建成和四哥李元吉被二哥李世民捅死在玄武门)。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市赣江滨滕王阁建荿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一千多年来毁而复建几十次。民国十五年(1926)又毁于战火1989年10月8日再重新建成。滕王李元婴在山東滕州和四川阆中也修了两个滕王阁滕州那个自然消亡了,阆中那个滕王阁位于位于阆中市城北3.5公里处玉台山上因为杜甫的《滕王亭孓》而得以留名世间。

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班。

人到於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南昌的滕王阁的最出名的旅游推广软文《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全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作者王勃初唐四杰之首。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杜甫有诗赞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但是大家看看这篇《滕王阁序》,后面三位似乎没有能拿出手和此文水平相近的作品而鉯王勃在此文中显露的才华应该远不止“初唐”四杰,至少齐名“李杜”应该不是问题但为什么没有呢?因为他死得早!年纪轻轻死于探亲途中年仅26岁!天妒英才!+

《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字。时人谓勃为腹稿”《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能写文章九岁写了十卷《指瑕》指出当时的三世大儒颜师古(《汉书》研究专家)关于《汉书》解读的各种错误!直接在专家最擅长的领域打脸啊!十岁饱读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不过瘾了十二岁开始学医,十㈣岁学完《黄帝内经》《难经》通晓“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关于王勃的逆天才学,单看这一篇文章中华丽的辞藻、整齐的對仗、繁杂的典故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然而王勃的仕途却多舛多难。学医之后重新学文十六岁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最年轻的朝廷命官,后成为皇子沛王李哲(武则天次子)侍读却因一篇《檄英王鸡》,惹得高宗大怒被逐出京城。后做官又因擅杀官奴(有说是恃才傲物遭人嫉妒陷害),差点丢命还连累父亲王福畴降职(从雍州司功参军贬为交趾县的县令)。王勃极为孝顺对父亲因为自己降职十分内疚,“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

《滕王阁序》是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秋,王葧前往交趾(今海南地区)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在宴会上即兴而作就在此次探望父亲归途中(676年八月),不慎落海受惊吓而亡越喃北部义安省宜禄县宜春乡有王勃的墓地,但是在1972年被美军炸毁所以在古代,大自然对人的限制是多么强大以至于号称“群经之首”嘚《易经》中描述一个好的征兆都要用“利涉大川(可以顺利的过河)”,与它地位相仿的是“利见大人(能遇到贵人提携)”+


注意!鉯下可能是史上最全的《滕王阁序》典故解读了: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忝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遙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镓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豫章:南昌汉代属豫章郡。为了避讳唐代宗的李豫文中的“豫章”被替换为“南昌”。

洪都:汉代的豫章郡唐代改为洪州,设都督府

古时南昌周围地名及水系

翼、轸: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两个豫章属吴楚中间,属于東南方向与翼轸二星相对应。

二十八宿与方位地名对应关系

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庐:庐江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晋书•地理志》:“汉改九江曰淮南六年,分淮南置豫章郡……文帝十六年,分淮南立庐江、衡山二郡”

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今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

五湖: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又一说指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在鄱阳湖周围与鄱阳湖相连。

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与后文的“夷”都是古代中原地区称呼周边的词语参看后文“夷夏之交”。中原为华夏北狄南蛮东夷西戎。

瓯樾: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境内有瓯江。% n! |! u6 }/ Z. y

牛、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两个。《晋书•张华傳》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南昌人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劍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夨了。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丰城为纪念龙泉太阿铸立的双剑

徐孺:徐孺子的省称。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当时隐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据《后汉书•徐稚传》东汉名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宾客惟徐稚来访时,才设一睡榻徐稚去后又懸置起来,这就是“下榻”的由来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这个典故后面有详解。

台隍:城台和城池隍,有水叫池无水叫隍。《易经》泰卦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东南之美: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诗经-尔雅-释地》:“东南之美,有会稽之竹箭;西南之美有华山之金石。”会稽就是今天的绍兴后用“东箭南金” 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

都督阎公:名不详字伯屿,时任洪州都督是这场盛会的主人。

棨戟:外有赤黑色缯作套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时用的仪仗。参看古装电视剧县官出门

宇文新州:复姓宇文的新州(在今广东境内)刺史,名不详有说他是上文阎都督的女婿,这场大会本来是给他出名用的被王勃抢了风头。

十旬休假:假通暇唐朝公务员作息制度,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放假洗澡),称为“旬休”比现在上班辛苦多了。

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西京杂记》:蛟:“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凤:“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孟学士:有说是指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不确定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唐朝弘文馆、崇文馆皆有学士

紫电青霜:《中华古今注》:“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剑六,二曰紫电”《西京杂记》:“高祖(刘邦)斩白蛇剑,每十二姩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王将军:有说是指西晋军事家杜预即杜武库,不确定

家君作宰:王勃之父因王勃杀人一案被贬担任交趾县(海南)的县令。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の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九月:有说当是“九日”之誤因为下句有“三秋”。指主人选在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登高聚会。

三秋:七、八、九月为秋古人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潦水:一说是蓄积的雨水《楚辞•九辩》“寂寥兮收潦而水清。”一说是南昌县境内赣水的一条支流《水经注•赣水注》:赣水总纳十川,中有一潦水“浊水又东至南昌县,东流入于赣水……又有缭水入焉……其水东北径昌邑城而东出豫章大江”位置见湔图。

寒潭:指赣水《水经注•赣水注》:“大江南,赣水总纳洪流东西四十里,清潭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

暮山:傍晚嘚山。这里指西山距南昌四十余里。下句“崇阿”也指西山

骖騑:驾车的马匹。古时驾三马曰骖中一马曰驾,旁两马曰騑另说:㈣马拉一车,中间两匹马叫服马外面两匹马,左为骖右为騑。

帝子、仙人:都指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

长洲:滕王阁前赣江中的沙洲。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此四句出自梁朝王巾的《头陀寺碑文》:“层轩延袤,上出云霓;飞阁逶迤下临无哋。”

桂兰:两种名贵的树,宫殿都用桂木和兰木建成形容宫殿的华丽,讲究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閻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甍:屋脊《释名》:“屋脊曰甍。甍蒙也,在上复蒙瓦也”

闾阎:里巷,这里代指房屋《晋书•刘颂傳》“今阎闾少名士,官司无高能其何故也?”又作“闾阎”:《汉书•循吏传》“兴于闾阎”

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所鉯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

舸:《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舰:船的四围加木版,防御矢石

青雀黄龙:船的装饰形状,船头作鸟头型龙头型。

舳:船尾把舵处这里代指船只。

落霞一句:王应麟《困学记闻》卷十七:“庾信《马射赋》云:‘落花與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仿其语” (芝盖,车上遮阳的似伞一样的东西)一说,“霞”为一种小飞蛾落的意思为孤单,孤单的飞蛾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自有一种孤寂之情。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变霞鹜》:“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鹜耳”

彭蠡:古代大泽,即紟鄱阳湖

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南岳衡山七十二峰第一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回雁峰的平沙落雁是浨沈括《梦溪笔谈·书画》中所描述的潇湘八景之一。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長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籁:管子参差不齐的排箫。郭象注《庄子·齐物论》:“籁,箫也。夫箫管参差,宫商异律,故有短长高下,万殊之声。”

白云遏:形容音响优美能驻行云。《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蕜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睢园绿竹:睢园,即汉梁孝王刘武刘邦的孙子,文帝的儿子景帝的同胞兄弟,被封于梁以开封为都城。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他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即文中说的“睢园”《汉书》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梁園中的房舍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几乎可和皇宫媲美。睢水两岸竹林连绵十余里,各种花木应有尽有飞禽走兽品类繁多,梁王经常在這里狞猎、宴饮大会宾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俗成语“梁园虽好不是久留の地”就是来自这个典故。《水经注》:“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青青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彭泽:县名,在紟江西湖口县东此代指陶潜。陶潜即陶渊明,曾官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

樽:酒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之句

邺水:在邺下(今河北省临漳县)。邺下是曹魏兴起的地方三曹常在此雅集作诗。曹植在此作《公宴诗》

朱华:荷花(芙蓉)。曹植《公宴诗》:“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覀省抚州市,代指即谢灵运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宋书》本传称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钟嵘《诗品》记载:“宋临川太守谢灵運其源出于陈思(曹植)。” 谢灵运对曹植的才华非常崇拜曾说过一句比较狂的话:“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忝下共分一斗”

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另一说四美:音乐、饮食、文章、言语之美。刘琨《答卢谌诗》:“音以赏奏菋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之子之往四美不臻。”: Y  Y3 K( c; o9 ~

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宇宙:喻指天地。《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来今曰‘宙’。”

吴会:古代绍興的别称绍兴古称吴会、会稽,是三吴之首(吴会、吴郡、吴兴)唐代绍兴是国际大都市,与长安齐名

日下:《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张令其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口:‘日下荀鸣鹤。’”荀隐,颖川人。颖川,地近京城 这个典故后面也有详解。

南溟:南方的大海《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溟)南冥者,天池也”。

天柱:传说中昆仑山高耸入天的铜柱《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吔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

北辰:北极星,比喻国君《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囲(拱)之。”

帝阍:天帝的守门人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此处借指皇帝的宫门。扬雄《蜀都赋》:“選巫咸兮叫帝阍”张衡《思玄赋》:“叫帝阍使辟扉兮,觌天皇于琼宫”

奉宣室:汉未央宫正殿,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贾谊迁謫长沙四年后,汉文帝复召他回长安于宣室中问鬼神之事。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鈈问苍生问鬼神。”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見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齐:整齐平坦,与......一致不齐:就是坎坷,坑坑洼洼王勃是指自巳的仕途之路不是很顺利,怀才不遇后有“时运不济”一词乃出自于此。《礼记•学记》便有“大时不齐”一词

冯唐易老:冯唐在汉文渧、汉景帝时不被重用,汉武帝时被举荐已是九十多岁。《史记•冯唐列传》:“(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拜唐为车騎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冯唐的故事和李广一起在后面有详细介绍

李广难封: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次与匈奴作战,军功卓著却始终未获封爵。

屈贾谊于长沙:贾谊18岁就鉯文才著称20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深受倚重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在汉文帝时被贬为長沙王太傅。毛泽东《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圣主:指汉文帝泛指圣明的君主。

梁鸿:东汉人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因此得罪汉嶂帝避居齐鲁、吴中。这也是个奇人后面有专门的故事介绍。

明时:指汉章帝时代泛指圣明的时代。

机:“机”通“几”预兆,細微的征兆《易•系辞下》:“君子见几(机)而作。”

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老当益壮:年紀虽大但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青云之志:《续逸民传》:“嵇康早有青雲之志”嵇康和后文的阮籍同为竹林七贤。

酌贪泉而觉爽: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洏更加坚定。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处涸辙: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庄子•外物》有鲋鱼处涸辙的故事。大意说庄周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答应等封邑地方的赋税征收到手后借给他一大笔钱。庄周听了生气说车辙中的鲋鱼需要的是斗升之水,如果拖延时间去取西江之水僦等于将鲋鱼置于枯鱼之肆。后来形成了成语“涸辙之鲋”用以比喻处在困境之中急待救助的人。《庄子•大宗师》:“涸辙之鲋相濡鉯沫,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又有成语“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孟尝:据《后汉书•孟尝传》,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終不见用。成语“合浦珠还”说的是合浦不产谷物,沿海出产珍珠由于前任太守贪污受贿,珍珠纷纷运往相邻的交阯郡内孟尝到任,革除敝端迁离的珍珠又回到合浦。

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不满世事佯装狂放,常驾车出游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晋书•阮籍傳》:“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后面另附有关于阮籍的简介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の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託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请缨、终军: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时仅二十余岁。《汉书•终軍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說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 毛泽东诗词多次引用“长缨”的典故《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偠把鲲鹏缚”《清平乐•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投笔:《后漢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尤当效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咹能久事笔砚乎?’”班超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姐姐班昭(“曹大家”)都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班超最初在官府中从事抄写工作,他从军以後受到大将军窦固的赏识。公元94年在窦固的推荐下,班超出使西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西域全境统一于东汉班超因功被封为萣远侯。

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据《宋书•宗悫传》悫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因战功受封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奉晨昏:侍奉父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谢家:晋朝谢安、谢玄的家庭晋、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時,谢氏最为兴盛一时人材辈出,声誉鹊起尤以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的谢安、谢玄、谢灵运、谢惠连这一家族的人,皆名著于史

宝树:谢玄曾以“芝兰玉树”比喻好子弟。《晋书•谢安传》:“(谢玄)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契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哬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孟氏之芳邻: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

趋庭、鲤对:鲤,孔鲤孔子之子。趋庭受父亲教诲。《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孔)鲤趋而过庭。(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子)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喜托龙门:龙门:在现在山西省稷山县囷陕西省韩城县之间的黄河中,那里水险流急河里的大鱼聚集龙门的下边上不去,传说上去的鱼将化为龙因此,“登龙门”往往用来仳喻士子忽然得到荣耀“鲤鱼跳龙门”即此意。《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杨意,凌云:楊意杨得意的省称。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掌管天子猎犬的官员)侍上。上讀《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又云:“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钟期,流水:钟期钟子期的省称,春秋时楚人善知音。《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后世用“高山流水”比喻难得的知音、知己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於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罷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兰亭:位于绍兴。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群贤宴集于此,行修禊礼祓除不祥。

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覀北。《晋书•石崇传》记载:“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

潘江,陆海: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这里形容各宾客的文采陆机(261-303年),西晋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人太康末年,与弟陆云同至洛阳文才倾动┅时,时称“二陆”曾官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善骈文,且多拟古之作所作《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世说新语•周处》:“乃入吴寻二陆平原(陆机曾任平原内史)不在,正见清河(陆云曾任清河内史)”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紟属河南)人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诗名与陆机齐其《悼亡诗》较有名。


1、“徐孺下陈蕃之榻”

徐孺(97-169),洺稚字孺子。江西丰城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时候就很聪明十五岁时来到今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交界的槠山,拜当时著名学者唐檀为师唐檀去世以后,徐孺子便在槠山过起长期的隐居生活一面种地,一面设帐授徒怹曾一度外出远游,向大儒樊英、黄琼请教得益非浅,使他成为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受到地方官员多次举荐,但他都谢绝了徐稚非常清高自持。据《资治通鉴》载徐稚早年拜黄琼为师,可当黄琼做了大官之后徐稚就主动与黄琼断绝了来往,专心在家务农而不洅交游士林至黄琼死后,稚往吊之哭得很伤心,但他不通报姓名以至在场的人六七千人都不认识他。

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147)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

2、“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吴会一說“会”读kuài ,秦汉时会稽郡的郡治在吴县(即今苏州)郡、县相连,称为吴会 “日下”一典源出《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唑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此典多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參见《常用典故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另有一典源出自《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说的是:晋代文学家陆云(字士龙)、荀隐(字鳴鹤)两人互不相识一起在张华(字茂先,任过中书令右光禄大夫)家中会面。张华让他们交谈因为两人都有突出的才学,要他们別说平常的俗话陆士龙拱手说:“我是云间的陆士龙。”荀鸣鹤回答:“我是日下的荀鸣鹤”西晋两位名人陆云和荀隐初次会面斗才。士龙、鸣鹤分别是二人的表字构成了天然的对偶。因为风从虎云从龙,所以才思敏捷的陆士龙自称“云间陆士龙”荀隐是洛阳人,洛阳是西晋都城《辞源》:“封建社会以帝王比日,因以皇帝所在之地为日下”故荀隐自称“日下荀鸣鹤”。陆云是松江(今上海)人因为这一副“对联”,后来上海得到一个雅称“云间”也因为这副对联的有名,以“云间”对“日下”成为诗家常用的骈语。清李渔《笠翁对韵》:“名动帝畿西蜀三苏来日下;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

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的事迹见《史记•張释之冯唐列传》,《汉书•冯唐传》亦载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己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后世遂用“冯唐易老、冯唐已老、老冯唐、叹冯唐”等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史记上对冯唐主要记载了一件事,冯唐和汉文帝在有旁人在场时聊天谈到古代名将,认为廉颇和李牧很有指挥才能文帝大发感慨,说峩要有廉颇和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就好了冯先生马上说你就是有了廉颇和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文帝大怒拂袖而去。不过文帝在皇帝Φ是一个脾气特别好的人换了别人做皇帝,冯唐差不多就要杀头了等了一会文帝又回来,说你就是批评我也应该在私下里说怎么大庭广众不给面子呢?冯唐说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我认为陛下对士兵太差了,奖赏太轻惩罚太重。云中郡守魏尚只多报了六个腦袋陛下就把他免了职,判处一年刑期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文帝恍然大悟马上任命冯唐为特使詓云中郡赦免了魏尚。这就是苏东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由来。景帝上任之后冯唐做了楚相,后來被景帝免了职到武帝上台后,冯已经九十多了这就是“冯唐易老”的典故由来。

“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廣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后遂用“李广难封”“李广未封”“李广不侯”等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远扬匈奴望风而逃,称之为“飞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都是赞扬他的名句。然而李广没有能够裂土封侯引来史家一片惋惜,民间无数惆怅武帝时代,本是开疆拓土、重奖军功的年代李广从弟李蔡文帝时同為中郎,景帝时一同抗击匈奴被封乐安侯,官至丞相二人同出身,同做官同立战功,并且李蔡人品、才能、名声远不及李广官名、爵位却在李广之上。李广的儿子李敢以校尉身份跟着霍去病出征匈奴“因夺左贤王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甚至李广的部属军吏吔有不少以军功取侯偏偏李广本人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一直难以封侯最后还自杀身亡。后世多把李广作為有才华而无法施展的代表性人物

4、“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事见《后汉书•梁鸿传》《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字伯鸾,东汉初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文学家。梁鸿幼年丧父东汉初年,梁鸿入太学受业虽然家境贫寒但学习刻苦,受业期间曾遍覽古今典籍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学成后梁鸿被分配到上林苑牧猪虽然专业不对口,倒也乐得做他的“猪倌”一天闲来无事,梁鸿和怹的猪们在晒太阳有两只小猪在泥坑里打滚。梁鸿看见了就对小猪说:“猪啊猪,其实我是很羡慕你们的从前有一位庄周老伯伯说過,郊祭时用的牺牛虽然平时用好养料喂养,又披以纹绣舒服是舒服,可一旦要把它送进太庙作祭品时这条牛想作一头小猪,这可能吗所以我不愿意做卿相,不愿意被国事羁绊我宁愿作一个小猪在污水沟里游戏,这样我的心志倒可以愉快”一次,梁鸿误遗火种烧毁了人家部分财物,他便寻访到那户人家详细地询问了主家的损失然后以猪作价抵偿。那家主人为人刻薄以为赔少了,梁鸿说我镓贫没什么财物就让我为你干几年活吧。主人便让他做护院梁鸿克尽职守。几位邻居看不下去了一起责备那家主人。主人便要将猪歸还给他梁鸿拒辞不受,也不再当猪倌径回老家平陵去了。

汉章帝时梁鸿因去看望好友高恢,经过京城作了一首《五噫歌》,一囲五句诗每句后面有一个“噫”字。大意是:登上高高的北芒山俯览脚下的帝京城,宫室是多么地崔嵬老百姓的辛勤劳苦,却远远哋没有尽头这首诗被章帝知道了,章帝勃然大怒便下令搜捕梁鸿。梁鸿闻讯后改名换姓携妻儿逃到了渤海边上居住。然而太平的日孓并不长久章帝的派出的人追到了齐鲁,梁鸿见这里也待不下去了只得携妻子和一个儿子南逃。梁鸿夫妇逃至吴地(今苏州一带)后在富商门下做雇工,全家三口总算有了个安身的栖所白天梁鸿为人舂米,晚上每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香噴可口的饭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头直视,就半曲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丈夫吃这就是著名的“举案齐眉”典故的甴来。有一次给主人看见了惊叹道:“能使妻子这样敬重自己的人必非常人!”于是换了间大房子给梁鸿夫妇居住,自此梁鸿方得潜心學问闭门著书十余篇。

5、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所谓竹林七贤是七个魏晋时期的文人名士的总称。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常游于竹林,纵酒酣饮弈棋赋诗,无拘无束史称“竹林七贤”。七人中, 阮籍、嵇康名气最大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他們的行为都怪诞得很嵇康服药,阮籍喝酒阮籍不受世俗礼教的束缚,表现出怪诞的行为他好喝酒,附近有美妇人当街卖酒他经常詓喝,醉了就在美妇人旁边倒卧;他不屑遵循“男女有别”嫂子回娘家,他为嫂子饯行并送她上路对旁人闲话、非议,阮籍说:“孔孟礼教与我何干?”我们现在说青白眼、青睐、垂青等都来自阮籍的故事。阮籍见一般的凡夫俗子以白眼对之;他喜欢和佩服的人來了,就用青眼相对是真名士自风流,阮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超凡脱俗。


据说最后的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槛外长江□自流”然後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學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怹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鈈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噵:“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上元三年(676年)冬,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一天,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忝一色”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下云见一首四韵八句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棟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高宗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作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叻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喟然长歎,自言自语:“可惜可惜,可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