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规范里有高速公路公路路基沉降观测规范频率

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观测问题分析_pdf - 百度文库
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观测问题分析_pdf
摘要:介绍了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
点位布设、设备埋设的技术要求,以及数据的整理分析。
关键词:软土路基沉降观测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比较迅速,高速公路
对地基变形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使用期内路堤的工后沉降不超过30cm,路桥交界处低于10cm。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路堤时,地基的稳定和沉降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软土,主要指滨海、沼泽、谷地、水稻田、河滩沉积的含水量高
于液限、空隙比≥1,压缩性高、压缩系数>0.5MPa,不排水抗剪强
度<30KPa的细粒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腐殖质土、有机质土等。软土在我国的沿海和内陆地区均有相当大的分布范
围,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是:强度低、
承载力小、压缩性高、渗透性低、固结变形持续时间长。
沉降观测在高等级公路的施工、竣工验收以及竣工后的监测
监控等过程中,除了具有安全预报、
科学评价及检验施工质量外,更重要的是:在各个工期实施中,通过沉降观测数据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纠正,以防患于未然,特别是软土地基路段,实施沉降观测尤显重要。软土路基的沉降观测工作和沉降速率分析就成为提高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
1沉降观测的目的和技术要求
1.1沉降观测的目的
为掌握路堤在施工期中的变形动态,施工期间必须进行地表沉降量的动态观测。其主要目的有:(1)根据观测数据控制、调整
填土速率;(2)预测沉降趋势,确定预压、
卸载时间和路面施工时间;(3)提供施工期间沉降土方量的计算依据;(4)预测工后沉降,使工后沉降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5)通过实测沉降量,验证设计合理性;进行设计的再优化,控制和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1.2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
目前,公路路基施工中的沉降观测都采用埋设沉降板的测量方法。沉降观测工作分路堤填筑期观测、预压期观测、路面施工期观测等三个阶段。各期观测的具体要求为:
(1)观测方法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观测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水准测量规范,确定观测精度、频率,使观测资料可靠、完整、连续。
(2)路基填筑期的沉降观测精度应不低于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要求;预压期沉降观测按照国家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路面施工期沉降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要求。
(3)每填筑一层时应观测1次,间歇期较长时要增加测次,每15天至少观测1次。
(4)观测仪器应符合规范要求,应定期进行检验与校正;记录手簿及资料整理应规范。
(5)为了消除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尽可能使观测条件相同,观测工作应遵循五固定原则:后视尺固定、测站位置固定、仪器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转点固定。
2沉降观测断面位置的确定
高速公路施工期沉降观测相对于其它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有
两个显著的不同点:(1)呈带状分布,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
大;(2)不同的地形、
地质条件决定了局部地基处理的方式,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沉降规律;(3)整个线路可能跨越多座桥梁和涵洞,这些重点部位的沉降观测尤其显得重要。对于观测断面的位置,工程设计书一般只提出原则要求,如整个路段原则上每隔100~200m设立一个观测断面,但实际操作时
要顾及多方面的因素,如不同地段的地形情况、
地基的地质类型和处理方式、填筑高度以及附属建筑物等。因此在确定观测断面的位置时,首先应收集有关资料,熟悉有关图纸,并到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踏勘,实地了解线路上的各方面情况,对重要的位置应
适当增加观测断面,如在桥头、
涵洞等重要部位应增加观测断面,线路通过湖塘地段也要适当增加观测断面。
概括起来,断面布设时应当考虑线路上不同位置的地形地质条件、整体及局部地基处理的方式、不同地段的填筑材料和填筑厚度、桥梁涵洞的结构特征及建筑位置等,此外还须考虑经济上的因素,在布设合理的前提下讲究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3沉降观测点的选埋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位置通常由工程设计书给定,一般来说每
个断面应在路堤中央分离带上布设1个沉降点,在两侧路肩处分别布设1个沉降点,3个沉降点应位于一条线上,以便充分体现该断面的沉降情况。沉降点以沉降板作为观测标志,沉降板一般由一根直径为30~40mm的直杆钢管和一块400mm×400mm×9mm的钢板组成,钢管底部焊接在钢板上,沉降杆每段长度为20~30cm,随填土升高而逐渐接高。沉降板的底座埋设在路基底面或砂垫层上,埋设时要求沉降杆处于铅直状态,并保持管顶低于压实面5~8cm。如果需要埋设分层沉降观测点,原则上应每一层土设一个点,点数与埋设深度视具体情况而定,最深的点应超过压缩层理论厚度,或者埋设在压缩性低的砾石或岩石层上,最浅的点一般在基础底面下50cm处。
4数据处理与分析
保证沉降观测点首期成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沉降点首期观测两次,取其均值作为成果,以后每期观测一次,通过不同周期的观测值,计算出相邻周期的沉降量、日平均沉降量以及累计沉降量,并按有关单位的要求提交数据,其中重要的数据是路堤填土高度、相邻周期的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
由于观测数据量很大,数据处理时可采用多种手段,在内蒙古集丰高速公路某段的沉降观测数据处理中,我们充分利用Ex-
cel强大的运算、
制表、绘图、打印等功能完成监测数据的存储、运算、分析和报表打印工作。
图1某观测断面的时间—填土高度—沉降量的过程线
沉降观测分析时,首先根据统计数据说明沉降是否满足有关
规范和公路不同施工阶段的要求,为充分表示沉降
贡献者:smart355高速公路高边坡沉降观测有没有相应的规范!
霸道EZtg79
可以参照工程测量规范》(GB )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目前还没有高边坡监测规范,不过具体地方可能有地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方法的探讨--《上海公路》2003年S1期
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方法的探讨
【摘要】:依据工程测量规范,结合在沪杭、同三等高速公路沉降观测的实践经验和具体条件,探讨适合于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的方法,就沉降观测的精度和频率、水准测量的等级、测量设备的选用、沉降观测的具体操作方法、观测成果的整理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U416.1【正文快照】:
1引言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最突出的问题是路堤的稳定和沉降。高速公路的设计车速高,路面平整度要求也高,而填土高度一般又比较高,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段的沉降问题,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期路面行驶质量,因此,软土地基路堤的施工应注意监测填筑过程及以后的地基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卓惠祥;[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6年02期
王继武,滕叙充,倪少玲;[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粟道明,雷震东,樊文泉,张祖荫,王德珍,林士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周百令;章文舒;;[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张方余;[J];推进技术;1989年06期
刘升才,张松;[J];宇航学报;1989年04期
林利献,林欽畅;[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唐秀近;[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郭建林;[J];动力工程;1990年03期
高凤琴,朱如琪,王子慧,汤之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建宁;巨涛;仇跃华;陈利立;王杨;李青;钟芳;王凤华;潘海波;赵春书;;[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周雷;王皓;;[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张杏谷;;[A];船舶通信与导航(1997)[C];1997年
杨秉曦;李汶;徐开春;侯晓明;;[A];中国航海学会1993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3年
张淑芳;袁安存;;[A];船舶通信与导航(1997)[C];1997年
吴广华;;[A];船舶通信与导航(1997)[C];1997年
张淑芳;袁安存;;[A];中国航海学会1997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7年
沈造;;[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虞厚柏;;[A];全国飞机与船舶通信导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0年
肖乃宽;;[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高玲 通讯员
邓冰;[N];常德日报;2008年
冯秀彬 于千;[N];福州日报;2008年
王万隆;[N];人民邮电;2008年
陈付东 杨令章 焦士海
山东枣庄联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N];安徽经济报;2008年
国海龙;[N];中国电力报;2008年
辜璐;[N];中国航天报;2008年
金小平;[N];中国矿业报;2008年
马杰;[N];大众科技报;2008年
刘霞;[N];科技日报;2009年
张涛 通讯员
梁春芳;[N];丽水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过;[D];武汉大学;2005年
唐泉;[D];西北大学;2006年
焦国太;[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俊;[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程强;[D];青岛大学;2005年
朱明洁;[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刘民;[D];青岛大学;2005年
翟小棠;[D];青岛大学;2005年
徐书海;[D];吉林大学;2005年
陈驰;[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杨艳;[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王德保;[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谢炳勇;[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高速公路软基沉降变形监测与控制方法 - 百度文库
高速公路软基沉降变形监测与控制方法
高速公路软基沉降变形监测与控制方法
骆行文,张?华,杨明亮
(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武汉谦诚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430062)
摘?要:详细阐述了软土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目的、监测仪器的埋设方法和监测方法。对软土路基沉降控制标准和动态信息管理进行了说明。介绍了软土路基工后沉降计算模型,计算了路基最终总沉降量。结合路基的目前沉降速率和工后沉降计算结果,判定路基沉降是否已处于稳定阶段,确定能否进入下道工序。关键词:软土路基,监测与控制,信息管理,沉降模型
中图分类号:TU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72?04
高速公路对地基沉降控制得非常严格,施工阶段必须对软土地基变形和稳定性进行监测和控制,并进行动态的施工管理[1]。具体内容为:了解软土路基沉降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规律,分析施工填筑过程中路基的稳定性;在预压后期进行工后沉降计算,判定路基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并确定路面的铺筑时间。通过一系列的监测手段,确保工程填筑过程中路基的稳定性,并通过分析后期的沉降~时间曲线,预测工后沉降量,为工程的顺利完工提供技术保证。
?层:粘土~亚粘土(Q3),灰黄~黄灰色、软塑~硬塑、厚层状。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主要分布于海积平原区,层厚0.6m~4.8m。
#层:中砂、细砂(Q3),浅黄~灰黄色、中密为主、厚层状。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主要分布于白象枢纽互通区,层厚1.3m~2.0m。
?层:含碎石亚粘土(Qdl3),黄褐~浅黄色,软
塑~硬塑,厚层状。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局部分布于平原区,厚度7.4m。
%层:含砾石亚粘土(Qel?dl),浅蓝~黄褐~褐黄色,软塑~硬塑,厚层状。碎石含量较高,土质不均,呈棱角~次棱角状,部分碎石呈强风化状,岩性与下伏基岩一致。主要分布于基岩岩面上,山麓坡脚处厚度较大,可达0.9m~22.0m。
&层:全风化晶屑熔结凝灰岩(J3x),紫红~黄褐色、褐黄~灰黄色,风化强烈,节理极发育,岩石多呈砂土状,一般多位于山坡下部及平原区深处,厚度一般为1.3m~15.9m。
2?工程地质概况
某高速公路工程所揭露的土层从上到下顺序如下:
?层:人工填土(Q),褐黄~灰黄,岩性以碎石及粘土为主,土质不均,局部有生活及建筑垃圾,
厚度变化大,一般为0.4m~1.4m。回填历史不长。
层:淤泥(Q4),灰~青灰、流塑、厚层状、局部略具薄层理,层面多富含粉砂。厚度1.6m~15.2m。物理力学性质极差,厚度大,性质均一,为平原区浅部主要压缩层。
!层:含粘性土圆砾(Q4),灰黄~褐色、中密~密实、厚层状,含少量粘性土。物理力学性质好,海积平原区偶有分布,厚度0.5m。
?收稿日期:
3?监测仪器及埋设方法
3.1?监测仪器
本工程软基沉降监测所用的设备如表1所示。3.2?监测仪器埋设方法
(1)沉降板埋设
?埋设时间:在非真空预压处理软基路段,沉降板埋设在第一层地基土填筑以前;在真空预压处理软基路段,沉降板底座包上保护罩后,置于真空膜
?作者简介:骆行文,男,1976年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路基和边坡稳定性研究与分析工作。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高速公路沉降观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下载积分:3000
内容提示:高速公路沉降观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问题,沉降,高速公路,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及,处理方法,沉降观测问题,常见问题,沉降观测方案,观测方案,沉降监测,处理方式,沉降及沉降,沉降监测方法,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规范,沉降观测记录,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点设置,沉降观测点做法,沉降观测点图片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6|
上传日期: 01:13:4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高速公路沉降观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规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