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防范策略的心理治疗策略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强自尊心的社会群体,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角色转换带来的学习和人际关系的适应不良、情感困惑和危机、对网络的依赖、就业压力等,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远离心理困惑,形成健康人格。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 成因与对策
  [作者简介]贾玉霞,河南南阳人,陕西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及教育理论方向的研究。(陕西 咸阳 712000)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04xsyk231)。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2 &&&
当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与家庭对大学生们寄予的希望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求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不仅要能面对现实、自知自制、适应环境、情绪稳定,而且要求他们乐于学习、善于交往,有较高的耐挫力和较强的竞争合作意识。然而,当前社会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新老观念更迭的时代,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复杂的人际关系、激烈的社会竞争等各方面的压力,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冲击。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问题发生率高达30%左右,并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据新华社日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0%~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不难看出,大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大学校园是多种文化磨砺碰撞的地方。在校园中,学生一方面接受社会变革的洗礼,表现出积极的进取心、强烈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相对单一狭小的环境,缺乏生活阅历和经验,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在这一特殊环境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因角色转换带来的学习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学生进入大学后,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与中学教师“手把手”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对教师依赖性极强的被动学习方式相比,大学开放的学习环境和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使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觉性、自立性、灵活性和探索性的特点。由于中学教育与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学生入学后表现出独立性差,生活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出现学习适应障碍。此外,大学生的角色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多数大学生在入学前是当地的学习尖子,是老师、家长的宠儿,但进入大学后,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再出类拔萃,原来的优越感不复存在,由此导致了大学生心理失衡,自尊心受挫,容易产生焦虑、失落、苦闷、自卑等心理困扰和问题。人际交往是困扰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与中学时代单纯的人际关系相比,进入大学接触的教师、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以适应全新的环境。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不少人受长辈溺爱,过于敏感挑剔,任性自私,缺乏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缺乏尊重与关爱别人的情感,加之他们交往能力有限,交往方法不当,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造成失败,交往失败的影响又使得他们把人际交往看成是一种负担,渐渐使这些学生自我封闭,严重的交往困难导致孤单抑郁、焦虑不安、性格孤僻、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
  2.情感困扰和危机。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后期,生理心理发育已趋成熟,恋爱与性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摆在面前。现实中因恋爱而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在校园里有的大学生把异性之间的好感误解为爱情,有的为摆脱孤独寂寞而寻找异性谈恋爱,有的因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羡慕攀比的心理而急于谈恋爱,种种恋爱心理的不成熟导致大学生恋爱成功率较低,使他们经历失恋的痛苦和情感的煎熬。同时,由于性生理成熟,大学生受到性意识的困扰,因性冲动反应不良而产生焦虑自责甚至心理变态,都给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使大学生陷入自卑、焦虑甚至绝望的消极情绪状态中去,有的人甚至因此走向极端,酿成悲剧。
  3.对网络产生的依赖性。网络因其跨时空性、匿名性、互动性及便利性等特点,很快为大众所接受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沟通形式。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现实交际困难而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的精彩深深吸引。因而对网络的迷恋、依赖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沉湎于虚拟世界。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严重地导致了心理错位、人格分裂,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形成。&&&
4.就业压力。大学生正处于自我确认期,他们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现实中的种种客观因素常阻挠“理想自我”的实现。目前毕业生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制度,再加上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使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的学生由于不能对社会、对自己产生正确的认识,在择业前盲目乐观,过高估计自己;在就业失败后,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而导致情绪低落自卑;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对前途失去信心,认为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此长期处于紧张、烦躁、焦虑的状态,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此外,由于社会用人制度不健全,竞争有失公平,择业的反复失败使个别学生的人格弱点呈现出来,形成心理疾患,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滞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还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因此,高校在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一些高校没有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有的高校严重缺乏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教师,因而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没有给予相应的关注和引导。再加上,很多高校心理咨询手段、方法落后,咨询人员专业素质低,也使得一些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后不愿去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和解决。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对策
  1.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外在条件,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风,要通过学报、校刊、网络的宣传,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提倡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人间真情,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活泼的环境。同时,还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益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活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去发现自己多方面的价值,增进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展个性。
  2.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心理咨询中心作为高校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机构,在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障碍的误区、走出心理困惑、减轻心理压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以心理咨询机构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阵地,以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为依托,以班级中的学生干部为心理咨询协调员作为支撑点,构建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三级网络组织。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团体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形式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排除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困扰,恢复心理平衡,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尽早建立心理档案,形成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调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个别严重者应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当前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已成为现阶段的紧迫任务。从现实情况看来,高校扩招使大学生数量激增,而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人员本身配置有限,使心理咨询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由于心理咨询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求咨询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来访者要以满腔的热情、诚恳的态度、循循善诱的方式、严守保密的原则,静心倾听他们诉说,启发、引导他们解除心理存在的问题。因此,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干部进行针对性培训,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在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高校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教育者应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以良好的心态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学习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全面了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4.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大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要引导大学生从正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指导,主动正视现实、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控制自我,促使学生自知、自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要使学生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在遭遇挫折时,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并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挫折承受力。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在真诚、友善、尊重的基础上主动沟通交际,增进彼此的信任感,消除误会。
  5.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相互影响。如何做好三者的协调和配合,是社会工作者、教师、家长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应主动做到关心学生成长,积极创造条件及时与家长沟通,全面反馈学生状态,共同商讨学生成长计划,特别是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加强关注力度,及时与家庭共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姚斌,王勇,王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2). 
  [2]钱焕奇.大学生卫生心理[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3]刘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J].山西高等科技社会学学报,2004(3).
  [4]章梅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福建商业高等专学校学报,2004(3).
  [5]汪小荣.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2).
教育与职业杂志--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ICP备号甘肃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普及性网络研修
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教育对策
如果教育工作者缺乏关爱的情感和全心呵护的教育素养,不仅难收实效,甚至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更趋恶化。教师、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就体现在引和导。
&&&&&&&&&&&&&&&&&&&&&&&&&&&&&&&&&&&&&&&&&&&&&&& 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教育对策
  一、学生心理问题层次性是客观存在的    何为问题,问题就是矛盾、冲突,就是危机,心理问题则是指个体心理生活领域中出现了矛盾、冲突,发生了心理危机,使得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出现了不协调,甚至产生了失衡、焦虑、痛苦等异常表现的心理状态。  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处在身心巨变时期;另一方面记忆、考试等脑力劳动是其主要生活方式,用脑的频繁性和艰苦性使得他们内心世界相对复杂和沉重,他们一般有较高的心理境界和心理需求,而现实环境、生存条件又往往与他们的理想与需求产生着很大的矛盾,使得他们经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心理失去平衡,他们又往往无力依靠自己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到常态,长此以往,不断循环,心理问题的频繁性和普遍性就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学生经常遭遇到的困扰与危机。    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交流和日常生活,严重的心理问题还会导致个体机体功能异常,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资料表明:几乎所有学校都有因心理问题而不能继续学习的学生;个别学生甚至因适应不了激烈竞争的校园生活而离家出走,甚至轻生,中学生中因自杀而死亡的人数据非正常死亡(仅次于车祸) 的第二位。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解决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代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  在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心理健康教育难见显效,往往事倍功半,如此循环,常使许多教育者丧失对有心理问题学生转化和矫治的信心,有的甚至怀疑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价值,放弃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与培育。其实从本质上讲,难见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性和针对性,缺乏对学生心理问题层次性的研究,未能采取有的放矢的教育策略和转化技巧。    众多的实例研究表明,任何心理问题,包括那些较严重的心理危机,都不是“一朝突变”的结果,而是在“渐进”、累积基础上有层次地逐步形成的,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趋进”过程。正是这种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构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层次。心理学家卡普兰在广泛研究人们心理异变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问题的四个发展阶段:(1)当刺激连续出现时,最初的紧张产生,并使人感到不舒服。(2) 刺激连续、多次出现时,在缺乏成功的应付机制状态下,不舒服感显著增强。(3)不断上升的紧张情绪转化为强有力的内部刺激,激发了个体内、外部资源,在这一阶段,人们尝试使用紧急问题解决机制,问题也许会被很好地解决或因肯定无法解决而被彻底放弃。(4)如果问题继续存在,并且既不能被解决也无法避免,紧张必然持续上涨,巨大的失衡状态出现。另有相关实验研究还表明,学生因个人学业与前途引发不良心态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如担忧、顾虑、气愤等出现频繁,若持续时间大于15天,其负性情绪就发展为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空虚、痛苦、烦闷等障碍性心理问题。综上所述,任何心理问题都有由“简单”起因经“频繁”而累积的有层次的推进过程,表明心理问题层次性的客观存在。&&&  研究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性,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科学“解读”每一个具体学生身上可能存有的心理问题,从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心理疏导、心理训练等教育工作,有如打鼓,打在点子上;有如吹笛,吹在眼子上,有助于克服心理健康教育中“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青红皂白,采取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简单化和公式化的做法,从而使教育与辅导工作摆脱盲目与被动,难以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三个层次&&&  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是校园,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另外他们又置身于社会迅猛发展并充满着变革、竞争的时代,他们经受更多的是与学习、校园生活及观念冲突等相关的心理矛盾与精神挫折。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特殊心理生活背景,有助于科学考察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性。根据我国学校现状和学生心理生活实际,学生的心理问题一般可分为心理偏差、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个层次。&&&  1.心理偏差&&&  心理偏差是比较轻微而又极其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一个人的不良态度、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倾向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自卑、骄傲、虚荣、多疑、自我中心、说谎、怯场、懒散、逆反、烦躁、任性、厌学、畏难、多愁善感等。心理偏差,习惯上可称之为心理品质上的缺点或缺陷,大多与个体的曲解、误会及过错行为有关,其心理活动往往呈现出一些背离社会普遍标准的不良倾向。心理偏差是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存在的心理问题,它在总人口中的比率为1OO%。人们经常讲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指的心理偏差在现实人群中的普遍性。学生中的心理偏差更是普遍。有心理偏差的学生一般能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但心理偏差却是一切心理问题发生的起点和最原始的根源,是导致许多严重心理危机的潜在性原因,如不及时加以矫正和消除,往往使个体整体心理的某些方面受到损害,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协调性和匹配性,使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效率受阻,甚至大为降低。&&&  2.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它是心理偏差与心理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在诸多心理偏差的基础上累积起来,出现了心理要素的结构性失衡,即认知、情感、意志、欲望、需求等心理要素严重失调、失衡而形成的。如焦虑、恐惧、孤独、苦闷、冷漠、妒忌、狂妄、情绪冲动、心境压抑等。从本质上讲,心理障碍是个体“意识流”流动不畅或阻塞不通而引发的异常心理反应。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内在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比较激烈,形成了一种无法自我解脱的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许多不适应、不协调、不理智甚至错误的行为反应,如不及时疏导、消除,往往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实践表明,对于处于心理障碍中的学生,基本上不存在“速成”的解决办法,须作长期的疏导和矫治工作,任何试图以“立竿见影”的方式消除心理障碍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相反可能还会导致危机的加深。&&&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生活、生存环境中竞争的加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日益提高,据众多的测试与调查资料显示,当前青少年学生中有35%左右的人存在着障碍性心理表现,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以及文化程度的提高,有心理障碍的人数的比率也逐渐增多。一般来讲,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比率高于高中生,高中生又高于初中生,初中生则又高于小学生。笔者曾运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量表》对我市某几所中学进行心理卫生测试,参加者中初中生237人,高中生141人,其中初中生有较轻障碍者111人,占总人数的47%,较重障碍者38人,占总人数16%;高中生中有较轻障碍者69人,占总人数49%,较重障碍者27人,占总人数19%。&&&  3.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受到了较严重的创伤,出现了诸多有违常理、常情、常规的言论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许多不可理喻的异态反应。学生的心理疾病与成年人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所不同,这是由于生理特点和生活实践不同的缘故。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有精神焦虑症、神经官能症、抑郁性精神病、狂躁性精神病、幻觉、社交恐惧、感知缺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病态人格等。据有关资料预测。学生中心理疾病的比率有增长的趋势。尽管不是很高,却是成倍上升的。这种严重态势要求现代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转变视角,勇于关爱,直面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疾病、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培育与成才,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新的 “希望工程”。&&&  上述学生心理问题三个层次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内在连续性,在心理危机的程度、心理冲突的广度与深度上均存在着层层加重、逐层“劣化”的趋向。每个层次还可作轻度、中度、重度的划分。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研究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性,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问题准确“透视”,条分缕析,有效找到解决不同层次心理问题的针对性策略和措施。&&&  一、层次不同,教育和矫治策略有别  “小题大作”和“大题小作”都不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略,任何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教育者应采取多种手段,如心理测试、问卷调查、跟踪研究、个案分析等,诊断和弄清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症状”、“隐秘故事”及引发的相应背景,然后“对号入座”,划入某一层次,根据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属于心理偏差层次的,重在采用心理辅导和激励学生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迁移、树立榜样来解决,如讲授心理辅导课,传授心理科学知识,指导学生自觉主动运用心理防卫机制,通过自我解剖、自我批评、自我训练、自我调控、自我发展与完善等方式激发学生自我矫正,逐步予以消除。属于心理障碍层次的,重在采取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与心理训练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心理障碍一般很难自我解脱,需要通过心理咨询,通过接受“名家”或权威人士的“劝导”或指点,找出心理障碍的本质、要害与危害,引发心灵“震撼”,并通过接受师长的指导性训练和长期自我训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才可能逐步淡化与消除。属于心理疾病层次的,则重在采取心理诊断、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解除心理病痛。既要着眼于改变生理状态,又要着眼于改善心理状态,必要时应住院接受系统治疗。对于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学校、老师和家长要充满关爱,在给予治疗的同时要注重创设强烈的“心理场”。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心灵的舒展与愉悦,良好的亲情环境有助于缓释压力,形成良好的心态,长此以往其症状就会逐步缓解和消除。&&&  二、力求将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和起始状态&&&  心理问题最忌讳的是“累积”,是“不重视”,是“视而不见”,心理问题的层次越高,矫正越难,付出的代价越大。心理上一旦出现矛盾和冲突,如不及时疏导和缓释,累积起来就形成心理包袱,由心理偏差进而转化为心理障碍,而后再进一步累积就质变为心理疾病。心理问题有如滚雪球,如不及时扼制,就会越滚越大,因此,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忌拖延,使之随时发生随时化解。由此看来,经常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偏差的引导和矫正工作至为重要,学校应重视组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技能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心理自我保健方法,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哲学的贫困”是一切心理问题的“万恶之源”,有了指导人生的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大有利于把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观察问题越敏锐,发现问题越早,解决起来越快,效果越好。&&&  三、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中之重”&&&  心理障碍已成为影响当代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危机。学生面对心理障碍往往难以自我解脱,表现出无奈和无助,加之人们普遍缺乏对它的重视,认为它并不危及人的生命,仍可照常学习和工作,有了障碍不去咨询,也不想矫治,一拖再拖,致使许多学生的心理障碍日益严重、不断恶化。心理障碍是学生个体心理危机量的积累走向质变的关键性阶段,一个人处于心理障碍状态,犹如激战的前夜和黎明前的黑暗,等待着的有两个结局:解决得好,就柳暗花明,走向健康,迅速恢复到常态之中;未解决好,就坠入泥潭,心理异常,导致心理疾病。因此,切实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走出心理障碍的苦海,而且能把心理疾病拒之于门外。&&&  四、积极的自我活动是解决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  任何心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教育与疏导,但决不能仅仅停留在疏导和教育层面上,还应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走进学生内心世界,通过“练内功”,引发学生的自我心理活动,改变其身心状态,消除心理问题。因此,注重增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我调控心理状态的能力,努力学会善于运用科学的策略与技巧,有效解决可能遇到的动机冲突与欲求失衡等“致病源”,时时注重以积极的思维、充沛的精力、敏捷的动作、深刻的理解、顽强的意志等,去从事学习和工作,许多心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了经常性的积极的自我心理活动做基础,又有较高水平的心理保健素养作为个体心理发生倾斜时的“平衡器”和“调节器”,就能有效地抵御心理疾病的侵袭,一切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就会得到缓冲、化解。&  五、倾注关爱,全心呵护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  心理问题的层次性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既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动态,又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善于洞察学生心灵的奥秘,把埋藏在他们灵魂深处的迷惘、误解、困惑、委屈等疏理出来,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恰到好处的训练与培育,又要注重了解和分析学生心理异常早期的“蛛丝马迹”和心理状态的“微格”变化,弄清他们心理问题的层次性特征,从而找到解救的良方。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技术,对症下药,彻底摒弃和改变传统教育中“齐步走”、“大一统”和“一刀切”的做法。这些都对教师的工作态度、人格品质和教育素养等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心理问题的形成总是按层次逐步“演进”的,解决它是一项心灵改造与品格塑造的“渐进”工程,需要教育者做艰苦、漫长而又细致的“雨露滋润”和“潜移默化”的工作,最忌讳的就是“一暴十寒”、“急功近利”,坚持不一定每一个都成功,但是放弃一定失败。如果教育工作者缺乏关爱的情感和全心呵护的教育素养,不仅难收实效,甚至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更趋恶化。教师、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就体现在引和导。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大学生|学生_凤凰资讯
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大学生家校协同,全面改善其心理问题。团体心理治疗的先驱库尔特·勒温提出了心理场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除了与自身人格相关之外,还与其所在的环境相关。所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环境如班级、宿舍、家庭等就成为塑造其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按照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的观点,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是决定个体社会化程度和效果的关键。对农村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首属群体显然就是家庭。但现实情况是,农村大学生的父母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原本就不太重视家庭教育,对子女在大学的基本情况缺乏应
原标题: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农村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重要群体。一直以来,农村大学生多因经济贫困而备受关注,然而这一成长于中国社会转型期、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难题和挑战。当代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调查显示,农村大学生比城市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状况显得更脆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少儿时期的留守经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启了国家主导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进程,农村青壮劳动力源源不断流入城市,农村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广受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由此产生。据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至2013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在这个规模庞大的群体中,有一部分人历尽艰难最终从留守儿童成长为大学生。他们似乎抓住了改变命运的机会,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也大多在此时画上句号。事实上,曾经的留守经历给他们造成的心理问题并不会因为进入大学而自然痊愈。相反,大学各种新环境的冲击以及与其他同学比较的落差,会导致他们的心理问题在大学期间集中爆发。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的农村大学生调查统计,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学生父母现在或曾经长期不在家。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的农村大学生有过“留守”的经历,这部分学生身上大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表现为抑郁、焦虑、社交障碍、偏执等。可见,“留守”经历是农村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一大成因。二是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导致的综合素质差距。随着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农村各种资源及人口进一步向城镇流动,农村教育资源逐步萎缩。在这种趋势下,农村教育难以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升学率成为唯一的追求目标。因此,农村大学生虽然算得上应试精英,但他们的综合素质却与城市学生存在差距。大学校园中人才荟萃,采用的是不再唯分数论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全面综合的评价体系,还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文艺演出、社会实践等校园活动。面对这些,农村大学生常因综合素质的欠缺很难融入其中,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失落和焦虑感,极易诱发心理危机。除此之外,城乡经济、文化的巨大差距给农村大学生带来强烈冲击,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改善当代农村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对策对心理问题进行矫正的路径,通常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两大范式。相比之下,人本主义范式更适合应用于群体性心理问题的解决。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笔者建议可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改善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一方面,组建农村大学生专属社团,以其自我价值的实现来增强自我效能感。以卡尔·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将心理治疗对象放置于强化团体之中,能获得较之个体治疗更好的效果。因此,将农村大学生适当聚集在一起组成团体,会有助于这一群体心理状况的改善。但是,团体的组成必须自然而不生硬,才会获得较强的认同感和交互性。这就需要抓住农村大学生真正的心理需要,特别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较高层次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现在,高校针对贫困生的全面助学体系基本解除了农村贫困生上大学的经济之忧,而农村大学生自尊自强的性格使得他们在获取资助的同时也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馈学校。他们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为集体、为同学服务的公益活动,并通过这一平台定期开展有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主题探讨,更容易使他们建立彼此认同,培育相互鼓励、共同奋进的良好氛围,对于突破负面心理干扰效果非常明显。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大学生家校协同,全面改善其心理问题。团体心理治疗的先驱库尔特·勒温提出了心理场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除了与自身人格相关之外,还与其所在的环境相关。所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环境如班级、宿舍、家庭等就成为塑造其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按照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的观点,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是决定个体社会化程度和效果的关键。对农村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首属群体显然就是家庭。但现实情况是,农村大学生的父母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原本就不太重视家庭教育,对子女在大学的基本情况缺乏应有的关心,对进入大学后的教育更是茫然无措,同时又欠缺现代化的通信技能,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的通信技能,难以从常规的家校沟通渠道获取子女在校信息,这导致农村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常常无法从家庭获取应有的支持。因此,改善学生与家庭的互动关系,是破解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积极方向,一些积极措施可以纳入高校相关工作的范畴:针对农村大学生父母的实际情况,通过家长见面会、期末给家长写信等方式让他们了解大学教育和孩子在校表现;通过定期发放家庭教育宣传册提高他们重视家庭教育的意识;督促家长正确对待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心;而对于与农村大学生相关的各类重要事项,辅导员应及时通过电话或面谈的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实践证明,将农村大学生家庭纳入学校思政教育体系,增强家庭对农村大学生的支持和帮助,可以对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谭静 单位:四川大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59187
播放数:2684832
播放数:46163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就业应对策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