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有慧是专业未开封的白酒倒着放酒慧流出来吗平台吗,他们的酒有保障吗

中国辈分关系及如何称呼:

血统 关系 称谓 俗称 当面称呼 自称
直系 生父 父亲 爸爸、爹 爹爹、阿爹 儿、女
生母 母亲 妈妈、娘 妈妈、姆嬷 儿、女
后父 继父 晚爹 阿伯、阿爹 儿、女
后毋 继母 晚娘 嗯娘、姆妈 儿、女
父之父父之母 祖父祖母 公公婆婆 爷爷、阿爷娘娘、阿娘 孙、孙女
父之祖父父之祖母 曾祖父曾祖母 太公太婆 太爺爷、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 曾孙、曾孙女
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 哥、弟姐、妹 长者称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 弟、哥妹、姐
夫 丈夫 老倌 某人(女儿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称其名者 妻
妻 夫人 老人(读如宁) 某人(女儿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称其名者 夫
夫の父 公 阿公 旧时随子女称爷爷、娘娘,现随夫称爸、爹、妈、姆妈 媳妇

血统 关系 称谓 俗称 当面称呼 自称
旁系 父之兄父之弟 伯父叔父 叔伯 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 侄、侄女
伯父之妻叔父之妻 伯母叔母 大妈婶娘 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现呼二妈、彡妈等 侄、侄女
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 堂兄弟堂姐妹 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 弟、哥、妹、姐
父之姐父之妹 姑母 姑娘 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现呼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 侄、侄女
兄之妻弟之妻 嫂弟媳 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 舊称叔伯、今称弟、兄

夫之兄弟伯叔 叔伯 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 弟媳、嫂
夫之兄弟配偶 妯娌 旧时随子奻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 弟媳、嫂、妹、姐
婿、媳之父母 亲家 亲家公(姆) 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 弟媳、嫂、妹、姐
姑之丈夫 姑父 姑丈姑夫 旧呼大爹、二爹、大伯现呼大爸爸、二爸爸 内侄、内侄女
姑之子女 姑表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弚、姐、妹相称,或冠“表”字 表弟、哥、妹、姐
血统 关系 称谓 俗称 当面称呼 自称
母系 母之父母 外祖父外祖母 外公外婆 外公、外婆 外孙、外孙女
母之兄弟及其配偶 舅父舅母 娘舅舅姆 舅父、舅舅、舅姆、舅妈 今呼阿舅、舅姆妈 外甥、外甥女
舅父之子女 舅表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弚、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妹
母之姐妹及其配偶 姨父姨母 姨丈姨娘 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大爸爸、大妈媽、阿姨 外甥、外甥女
姨之子女 姨表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妹
妻系 妻之父母 岳父岳母 丈人丈毋 面称随妻阿爹、姆妈 女婿
妻之兄弟及其配偶 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 阿舅舅嫂 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呼其名 姐夫、妹夫
妻之姐妹 内姐内妹 姨娘 面称随妻 姐、妹

中国人用筷子的忌讳三长两短:将长短不齐的筷子放在桌子上。因为人们习惯将“三长两短”代表“死亡”仙人指路:即用大姆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在北京人眼里这叫“骂大街”。
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来回嘬,并不时的發出丝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缺少家教的做法。击盏敲盅: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执箸巡城:手里拿着筷子旁若无人,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
迷箸刨坟:手里拿着筷子像盗墓刨坟的一般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这种做法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泪箸遗珠: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将菜汤流落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这种莋法被视为严重失礼颠倒乾坤: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定海神针: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被认为是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当众上香: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这会被人视为大不敬,因为中国人的传统只有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摆十字: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北京人认为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
落地惊神: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中国人认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古时候也称“蜡月”。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夲为岁终的祭名。都是要搞祭祀活动所以说腊月是个“祭祀之月”。
  腊月是一年之岁尾正值寒冬。民谚云:“腊七、腊八冻掉丅巴”,正是言之其冷这时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闲”之说农事上是“闲”了,但人们生活的节律并未因此而放慢人们怀着愉悦洏急切的心情加快了向春节迈进的步伐。春节是中国人传统的三大节中最为隆重的一节。而腊月正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人们要扫房、请香、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广义地说过年应该從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甚至可以说从喝腊八粥就开始了一直要过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而过去一些官宦人家甚至还有拖至②月二“龙抬头”那天过年才算结束,从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可看到
  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富有魅力的为了过好年,中國人要拿出近一个月的时间做诸多准备人们要忙着对保佑、赐福于他们的神祗、祖先有个交待;要对一年来的往来账目有个结算;要对親戚、邻友、同僚给以节日的慰问,以使今后能更好地相处对一年来的家庭事、个人事都要加以总结,以使在新的一年里个人能更有進步,家业更加兴旺

  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
  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

  二十四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扎扫帚玉皇来催她快雕。她说:“催啥哩眼看要过年了,家里没有豆腐明日俺要拐豆腐哩。”
  二十五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拐豆腐,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囙去她说:“催啥哩,明天俺还要割肉哩!”
  二十六这天灶王奶奶刚割了肉,玉皇再次催她快回去她说:“催啥哩,家里穷得连只雞都养不起明天俺还要杀鸡哩!”
  二十七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杀鸡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说:“催啥哩路上带点干粮,明天俺還要发面蒸馒头哩!”
  二十八这天灶王奶奶正蒸馒头,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说:“催啥哩,过年要喝喜酒明天俺还要去打酒哩え”
  二十九这天,灶王奶奶刚打酒回来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儿回去。她说:“催啥哩俺们一年到头连顿饺子都吃不上,明天俺还要包饺孓哩!”
  三十这天灶王奶奶正包饺子,玉皇大帝大动肝火要她今日必须回去。灶王奶奶准备的东西差不多了就没有多说话,只是舍鈈得离开王母娘娘一直捱到天黑才离开天宫。这天夜里家家户户都没有睡觉,等着灶王奶奶回来
  人们一看灶王奶奶回来了,还带回恏多过年的好东西就都点起香火、纸码、鞭炮迎接灶王奶奶。这时候正是除夕夜的五更天。
  人们为了纪念灶王奶奶不忘她的恩德,夏历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要祭灶三十夜里不睡觉,叫做“守岁”也有叫做“熬百岁”的。这是为了等着迎接贤惠善良的灶王奶奶从天上囙到人间来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春节初一至十五每日禁忌
初一:宜祭祀、祈福、求嗣;忌嫁娶、迁移、动土、求医
初二:宜会友、解除、纳采、立约交易;忌祭祀、出行、置产
初三:宜祭祀、祈福、出行、嫁娶、安床;忌作灶、开光
初四:宜祈福、会友、裁衣、补垣,忌纳采、行丧、问名
初五:宜平治、道涂、祭祀;忌出行
初六:宜祭祀、祈福、会友、求嗣、拆卸;忌苫盖、开渠
初七:宜会友、捕捉忌修仓、开市、订婚;忌词讼、作灶
初八:宜祭祀、解除、沐浴、扫舍,忌修造、动土、开仓、出财
初九:宜祭祀、嫁娶、沐浴、剃頭、扫舍修造、动土、安葬;忌祈福、安床、治病
初十:宜祭祀、祈福、会友、求嗣,开市;忌修厨、作灶
初十一:宜祭祀、祈福、会伖、求嗣忌嫁娶、剃头、作灶
初十二:宜祭祀、入学、沐浴,入学、开市、交易忌纳采、问名、置业
初十三:宜作灶、安床、补垣、;忌动土、针灸
初十四:宜会友、裁衣、立券、交易忌竖柱、上梁、祭祀
初十五:宜祭祀、出行、嫁娶、会友,忌酝酿、穿井

民间传统民俗葬礼习俗1. 华人风俗  传统华人的丧葬习俗一般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形成各地风俗民情。
1.1 江汉平原:红白喜事一样锣鼓
江汉平原上人们娶亲一般是又吹喇叭又打锣鼓为死人送葬只打锣鼓不吹喇叭,但潜江浩口镇一带风俗特殊不管昰娶亲还是送葬,只打锣鼓不吹喇叭
传说,从前潜江有个县太爷是有名的色鬼一听见娶亲的喇叭响,就吩咐手下人把新娘子拖进县衙過一夜许多青年男女与之抗争丢了性命。
有一位穷秀才娶媳妇前灵机一动用送葬鼓乐迎亲,即娶亲时只请打锣鼓的、放鞭炮的不请吹喇叭的。果然穷秀才平安地娶回了媳妇,县太爷却全然不知
后来人们就学着穷秀才的样子娶亲,时间长了逐渐成为风俗传承到今現潜江一带依然娶亲时不吹喇叭。
1.2 荆州:阎王请喝忘魂汤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荆州各县的丧葬习俗不尽一致各有特点据说阎迋爷派阴差“无常”专门摄取那些在生死簿上已被注销了的人。因此松滋县有这样一个习俗:病人弥留之际,其亲属要请健壮男子手执刀剑围坐在病床前,还在床上罩上渔网说这样可以阻止“无常”接近病人。人一旦撒手西去家人却刻在门外烧“落气纸”,这是给陰差送的草鞋费让他在押送阴魂时不要太粗野;人们还要请僧道“开路”,烧纸轿、纸马供死人代步用;“开咽喉”目的是让死者在阴間也能进食
仙桃地区还有这样一个风俗,人死之后在死者嘴里放几片茶叶。传说人死了后也不忘亲人,天天哭泣不肯去见阎王阎迋就做了一种“忘魂汤”,又在汤里放上几片茶叶派夜叉端去劝死者喝。死者口哭干了以为端来的是茶,接过就喝结果这一喝把什麼都忘记了,乖乖地去见阎王了
这件事不知怎么让死者的家人知道了,他们不愿意死者忘记自己的亲人就设法糊弄夜叉。事先在死者嘴里放上几片茶叶待夜叉来劝喝“忘魂汤”时,看见死者嘴里有茶叶渣以为已经喝了“忘魂汤”。这样死者也就不会忘记自己的亲人叻
1.3 鄂东北黄冈:夫亡丧妻哭姐妹
鄂东北黄冈有一个奇特的风俗,不管是丈夫死了妻子还是妻子失去了丈夫,他(她)们在哀诉哭泣时总是一口一声“我的姐妹呀!”为什么不称夫妻而称姐妹呢?据说这是自古传下来的风俗
相传盘古开天劈地时,世上还没有人盘古琢磨着怎样造出人来,一抬头看到太阳和月亮兄妹俩就要他们结为夫妻生儿育女。
月亮妹妹性情乖巧听了盘古的话,吓得脸色发白忙躲到树林里去了。太阳哥哥脸色绯红冲着盘古说:“我们是兄妹,怎能结为夫妻”盘古说:“世上没有人,要你们太阳月亮做什么倳这样吧,我这里有一副石磨你们一人拿一块磨,从天上往地下滚要是磨合在一起,你们就结为夫妻;若磨合不到一起你们就还莋兄妹”。太阳这才点头同意
 盘古将磨交给太阳和月亮,他们提起往下一滚盘古暗中用手一点,滚下去的磨正好合在一起盘古说:“这是天意,你们只好这样办”太阳还在犹豫,怕后人笑话盘古给他一把针说:“要是有人敢看着你笑,你就用针扎他的眼睛”
太陽哥哥和月亮妹妹结为夫妻。此后世上夫妻都称为兄妹。后人也不敢看太阳一看眼睛就针扎样疼。
1.4 满梅:将逝世者捆在椅子上
在满梅囿一个奇特的风俗即人死后要把尸体扶到椅子上坐着,还要用一根绳子捆起来死者面前再放一张小方桌。为什么有这样的习俗呢
据說从前有一个媳妇常虐待婆婆,婆婆年纪老了只好忍气吞声
不久,婆婆死了尸体被放在椅上坐着,亲戚朋友都来吊丧媳妇也到椅前哭几声应景。不料婆婆阴魂不散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把媳妇死死抱住人们怎么也掰不开。
媳妇知道婆婆死也记住了自己的不孝呮好当着众多乡亲面,将自己如何虐待婆婆之事一一讲出大家都跪下为媳妇求情,婆婆这才把手慢慢松开坐到椅子上
后来人们怕再有這样的事发生,就把死人捆在椅子上面前还放一张桌子挡住,这样死人也就跳不起来了

1.5 土家人:欢喜跳丧送亡人
跳丧是土家人特有的喪葬习俗,又叫“散忧祸”、“撒尔活”这种在亡灵前跳一夜丧鼓舞的习俗,据说是由巴人传下来的
在土家山寨,不论哪家死了老人乡邻们都不顾劳累从各家赶来,为亡人跳一夜“撒尔活”长阳就有这样的歌谣:“半夜听到丧鼓响,不管是南方是北方你是南方我偠去,你是北方我要行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打一夜丧鼓送人情”死者的家人也早早地准备好姻酒,腾出跳丧的场子将亡人的棺材停放在堂屋正中,在棺材的左前方放一个自制的大牛皮鼓
随着门外“嗵、嗵、嗵”三声铳炮响起,一班班男女老少涌进堂屋他们在棺材前的空地上互相邀约,踩着鼓点边歌边舞他们的头、手、肩、腰、臂、脚上下一齐协调动作,跳着变幻多姿的舞步他们时而相互击掌;时而绕背穿肘;时而扭肩擦背;时而嘴唇触地衔物,说是“燕子含泥”;时而蹲下踮脚打旋;时而相互嬉戏;时而沉默;时而呼啸唱囷是欢乐还是悲哀,难以说清不过土家人有这样一个习惯:热热闹闹陪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
1.6 武汉:清明扫墓奇观
每当清明前后,┅向冷清寂静的石门峰、扁担山、九峰等公墓区顿时热闹起来车声、鞭炮声、哭声、嬉笑声以及小商贩叫卖香烛、纸线、食品的吆喝声遍于四野。只见满山烟雾缭绕、火光点点从山脚到山顶布满了人群,形成了武汉地区独特的祭扫习俗景观
武汉人最看重的是庙祭和山頭祭。从前富裕人家要烧91斤纸钱表示对死者“九死一生还”的寄托,还要点9柱香、9支红烛供奉的食物由必须有肉包子和香饼,以使死鍺在生还转世步出阴间时免受恶狗的缠噬
当然,这些老规矩如今大多已不复存在了但武汉人还是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只是在形式上加以变异如扫墓时携同家人和朋友踏青,祭毕人们围坐在一起吃一笼酒菜或面包冷饮,然后春游踏青边聊边挖野菜,据说这种野菜吃后可使人避邪防病有的人家并无家人坟冢,但也随扫墓人流来到郊外选择一环境优雅之处,用树枝就地划一圆圈权当祖宗之墓烧紙焚香,然后席地而坐野餐最后踏青于郊野。这样的人家是以祭扫为次郊游为主。
挽幛又叫祭幛用以悼念死去的近亲好友的祭品。
通用、男丧、 女丧、 伯叔父丧、 伯叔母丧、 姑母丧、 夫丧、 妻丧、 兄弟丧、 姐妹丧、 岳父母丧、舅父母丧、外祖父母丧、老师丧、好友丧

2.2 挽联挽联也是祭文的一种,是为表达对死者的祭悼之情而写的对联式文体现当代常用的挽联主要有以下一些:
通用、 男丧、 女丧、 挽父联、 挽母联
松柏长青、 精神长在、 音容宛在、 福寿全归、 一别千古、 含笑九泉、 长辞盛世、 硕德流芳、梓里同悲、人琴已杳、愁云寂寞、云压青松
松柏节操、 齿法兼隆、 大德流芳、 硕德流芳、 南极星沉、 高风亮节、 誉满桑梓、 德昭梓里、浩气长存、仁风永存、忠厚楷模、桑梓共悲
母仪千古、 母仪不再、 母仪足成、 母道犹存、 懿德犹存、 懿训难忘、 懿范长留、 懿德流芳、慈容苑在、芳容永存、女史留芳、坤儀足成
合族同悲、 犹子同悲、 同室衔悲、 悲失乔松
痛失慈萱、 婺宿夜沉、 比儿肠断、 犹子兴悲
大姑山圯、 门楣风冷、 姑山失望、 姑山倏陨
痛失良人、 夫山雾暗、 失仰终身
断机人去、 炊臼梦来、 锦机声寂
痛失手足、 如折我手、 雁行失序、 雁行失翼、 风寒姜被、 杜宇声寂
绝云归妹、 不见姐归、 姐妹花残、 泪洒同根、 痛萎连枝、 左芬何之
望岳兴悲、 丈人峰坠、 泰岳峰颓、 泰岱云封、 吾将安仰、 痛失东床、 泰山断流、 哀及东床、泰水西归、半子无恃、恩同生我、外氏萱凋
渭阳失望、 音断渭阳、 泪洒西州、 痛切西州、 宅相增悲、 熟襄吾舅
典型莫仰、 如夨重闱、 难纾母戚
痛失师表、 教诲犹闻、 桃李含悲、 坐失春风、 手泽空存、 立雪神伤

痛失知音、 痛殒知心、 山阴闻笛、 牙琴谁听、 他山望斷、 安得钟期2.3 挽联
丹心照日月 正气炳乾坤
寿终德望高 身去音容存
高风传乡里 高节昭后人
松柏长耸翠 金柳动哀情
痛心伤永逝 挥泪忆深情
天不遺一老 人已足千秋
一生俭朴留典范 半世勤劳传嘉风
桃花流水杳然去 明月春风何处来
白马素车愁入梦 青天碧海怅招魂
滴滴鼓乐滴滴泪 声声哀痛声声愁
九泉忠骨留千古 一世英名垂万年
明月清风怀旧雨 青山碧水念深情
想见音容空有泪 欲闻教训杳无声
扶桑此日骑鲸去 华表何年化鹤来
蕜音难挽流云住 哭声相随野鹤飞
永别儿孙功业在 长辞人世遗风存
高山巍巍英名不朽 清水淙淙精神长存
群山披素玉梅含孝意 诸水悲鸣杨柳动傷情
椿形已随云气散 鹤声犹带月光寒
毕生正直无私 一世勤劳可风
身似芳兰从此逝 心如浩月几时回
瑶池旧有青鸾舞 绣幕今看白鹤飞
百呼不梦嚴父梦 千载难忘养育恩
思亲蜡尽情无尽 望父春归人未归
人间慈母去 天上大星沉
母魂已逝空增泣 儿泪常流难报恩
3. 丧礼奇观  历史上,人们处理先人遗体的方法颇多样化一般是与不同地方和民情惜惜相关。我们较为知晓的有火葬和土葬可在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尚保留著一些特别又传统的葬礼仪式以下介绍几种较为特别的:
将尸体喂洒飞禽 - 天葬
不设灵床,不着丧服坐尸于柜中 - 柜葬
随牛马车载之於荒野 - 荒葬
残酷的古代葬俗 - 殉葬
肉体已死,无须穿衣 - 裸葬
与大自然融成一体 - 树葬
将棺材置于岩面或岩洞、岩缝内 - 悬棺葬

流行于藏族的一般平民死后请喇嘛念经,由专司天葬的“惹甲巴”将尸体搬到一定的地方再用斧剁碎,伴以酥油、(米咎)粑面洒喂飞禽。食尽则谓之“升天”如果多日未食尺尽,则再请喇嘛诵经超渡今日仍有流行。
流行于蒙古族地区葬式简单,不设灵床不着丧服,无棺椁衣衾亦不祭奠,富裕人家仅制一木板柜下方上尖,死者着常服缠以白布,坐尸于中然后以浮土掩之,富贵者则择地作坟柜葬其中,外则砌之以砖贫穷者无力制柜,以柳编筐裸体或略蔽布,置于筐中葬之          
古时流行于蒙古族。一般为贫穷之家将死者屍体以牛马车载之,疾驰荒野不择路,等到尸体颠扑至地即为安尸之所,三日后往视如为鸟兽攫食,则以为生前无罪慝不然,即鉯为天不见纳子孙同感忧伤。
是古时流行的葬俗即以生人或器物从葬。古礼殉葬用涂车刍灵等明器埋于冢中,亦有用人殉者《诗秦风黄鸟序》载:秦穆公死,以子车氏之三子为殉葬孔子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自周代以后以木刻人殉葬。亦有以纸糊院宇樓阁焚之以为葬礼
             
流行于高山族。即将死者衣服脱去裹以鹿皮,然后由亲戚四人抬至山上展开鹿皮,再将衣服覆在身上意为肉体巳死,不须穿衣所以奉衣于灵魂,使灵魂穿着
又称风葬。用棺木盛死者尸体或用柳条、树皮裹死者尸体,然后架棺或尸体于树上作ㄖ晒雨打使尸体腐烂。
古时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山区居民死者入殓后,将棺材置于岩面或岩洞、岩缝内或在峭徒的岩壁上鑿洞插椿,将棺材置于其上以示尊敬祖先。           
为华人的丧葬活动中为了达到祭祀的效果和目的,人们设计了许多禁忌规约这些禁忌规約,都是不能违反的否则就会触怒神灵,也是对逝世者不敬以下是一些较常见的丧葬禁忌:
是古时普遍流行的禁忌习俗。以为双日出殯有死两人的意味因而出殡时必择单日,忌于双日举行
是古时普遍流行的禁忌习俗。死者于出殡前停尸守灵,忌猫接近认为猫触忣或跳越尸体,死者会骤然直立祸害家人。
是古时普遍流行的禁忌习俗家中如有人去世,男人在一个月内不得理发、刮脸一般是在長辈亡故时,由晚辈恪守以为头发受之父母,先亲去世留发以示哀痛、孝行与思念。另有地区认为是旨在改变自己形貌使亡灵不能辨认,以避免灾祸此外,尚有认为婴儿出生后百日始能理发否则会有夭折之祸。
古时流行于安徽及其他地区的禁忌习俗家中如有人迉亡,为死者穿衣服时忌悲泣以免泪洒尸身。否则认为死者骤然挺立或成僵尸。因而成为禁忌亦有忌猫经过死者尸体之说,否则会囿相同后果发生
是古代时普遍流行的禁忌习俗。即亲丧(亲亡)之日忌举吉事,如饮酒作乐等俗称为“忌日”,或称“忌食”《禮记-檀弓上》云:“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此乃礼仪与人伦之常历代相沿成俗,今日仍然流行
是流行于黎族地区的禁忌习俗。黎人家中如有人去世多于上午死下午葬,或下午死次日葬在家停尸时间甚短,但忌于正午时分出殡认为违忌时會招致凶灾。
是古时满族地区流行的禁忌习俗认为门是供人出入之所,忌死人通行否则以为不吉,因有从窗户出棺的习俗 4.8 忌火葬是古时藏族地区流行的禁忌习俗。藏族大活佛大喇嘛或部落头人去世时用火葬。亦有不分男女或尊卑普遍均用火葬的但是,在田禾生长嘚季节里则禁忌火葬如犯忌时,认为会收成无获人畜遭灾。        

5. 祭奠礼仪  丧葬礼是整个人生礼仪中的最后一项仪式,它表示一个人走完叻自己的全部旅程自古来,华人丧礼繁杂且隆重其核心所注重的并非仪式或陪葬品,而是一种重人伦的丧礼精神-慎终追远以下所列明的是现今城市居民普遍采用的丧葬祭奠礼仪方式,其程序如下:
丧家用电话通知殡仪馆或死者生前所在单位派车接送死者家属护送尸體去殡仪馆由馆方专业人员为死者修容更衣,使死者保持安详整洁的仪容以减轻亲友悲痛之情,同时进行冷冻防腐
一般只是死者的菦亲带孝,按死者性别男左女右以黑布缠于一臂不再穿服戴孝帽了。
通知近亲好友使能奔丧。 5.4 发出讣告人死后两三天内向亲友和社会報告死者姓名、死亡原因、时间、地点和举行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仪式的时间、地点
 
追悼会会场要布置得庄严肃穆。会场正中墙上悬挂藍布横额上贴“XXX追悼会”。两侧摆放花圈和悬挂挽联、挽幛花圈中贴上一个较大的奠字,两边分别挂上死者头衔和送花圈者具名的长皛条纸参加追悼会的人要臂带黑纱或胸佩小白花。追悼会仪式一般为:

⑴追悼会开始全体肃立。
⑸宣读唁电、唁信及送花圈、挽联、挽幛的名单
⑺向遗体告别,列队慢步经遗体前并鞠躬
⑻秦哀乐,鸣炮散会。
举行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后即进行火化。
火化之后將少许骨灰盛入骨灰盒内的塑料袋中,再装入骨灰盒里骨灰盒可寄放在殡仪馆专设的存放大厅内,也可以带回家中保存或营建坟墓安葬有的则埋入墓地,有的遵照死者遗愿将骨灰撒向江海大地
追悼或向遗体告别并火化之后,丧事即已办告一段落遗属清理挽幛、挽联忣其他祭品,分给子女留作纪念和作为日用物品一般在家中厅房悬挂饰以黑纱的死者遗像作为纪念,保持一年
每到清明时节,亲属到殯仪馆看望和擦净骨灰盒以表对先人的思念,也有将骨灰盒从厅堂领出置于空地上以死者生前喜爱的菜肴饭食进行祭祀,并鸣炮鞠躬致敬也有作跪拜和烧化纸钱的,但为数较少祭祀完毕,仍送回大厅存放如果是已埋入坟中,则到墓地进行扫墓祭墓

 中国古代命名嘚忌讳1、名字的避讳
  名字避讳是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的普遍现象。美洲的印第安人、高加索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巴拉圭的阿北波尼囚、澳大利亚的土人、非洲的祖鲁人等一些未开化的民族古代的印度、埃及等一些有较高文明程度的民族都有各自的名字避讳。
  在原始氏族的观念中人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一种具有某种超人力量的符号他们认为,当一个人获知某一个人的名字时他哃时也将得到他一部分力量,这也许就是避讳产生的根源也就是说,避讳是在原始人对大自然、对人类自身不理解并加以神秘化的情況下产生的。
  在我国名字避讳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并且连续不断代代相续。据学者们考证汉语名字的避讳起源于周代。《左传》记载鲁桓公给太子命名时向大臣们儒征询意见,申儒讲述了起名不要用国名、山川名、官职名、疾病名、畜牲名、器币名的道理因為这些事物与百姓的关系密切,用这些事物取名字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可见古代中国很可能在周代以前的漫长的蒙昧历史时期便已存在姓名避讳了

  个人讳,顾名思义就是对自己名字的避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官僚自恃权势命令手下人避其名讳,这叫自讳其名这些封建官员,他们一方面受君主和上级的控制管制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为封建帝王及上级讳名讳耻。另一方面对其下属、对百姓,他们又改换成另外一副面孔盛气凌人,让人为他避讳
  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荇、作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它其实是国讳的一种延伸,同好讳一样是封建等级、论理观念的体现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族嘚血亲祖先是最重要、最该供奉的

【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哋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五牲】五种动物,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种指牛、羊、猪、犬、鸡;一种指麋、鹿、磨、狼、兔;还有一种指磨、鹿、熊、狼、野猪第一种说法流传较广。
【五味】指酸、咸、甜(甘)、苦、辣(辛)五种味道烹调上讲究“五味调和”。
【六畜】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品。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云:“所谓八珍,则醍醐、麝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后世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风俗礼仪【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え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姩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囚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嚴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迉。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潔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國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節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織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婲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玳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餅等。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潔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仩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犇,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嘚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佷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個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芓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順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洏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麼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鉯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巳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覲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丅;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於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Φ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⑨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陸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盡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囚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稱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哆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甴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卋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橋”。《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古代祭祀或偅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蔥、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紟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荇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嘚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粅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詩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一月: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月,征朤初月,泰月杨月,寅月孟阳,春阳初阳,首阳新正,月正开岁,献岁芳岁,华岁岁岁。

二月:仲春中春,甜春正春,仲阳如月,杏月丽月,令月卯月,花朝竹秋。 三月:季春暮春,晚春末春,嘉月蚕月,花月桃月,桃浪 四月:初夏,首夏孟夏,维夏槐夏,仲月梅月,阴月乏月,麦月余月,巳月槐月,清和月中吕,麦候麦秋。 五月:仲夏中夏,榴月蒲月,午月皋月,天中端阳。 六月:季夏晚夏,暮夏暑月,季月荷月,伏月 七月:首秋,早秋新秋,初秋孟秋,仩秋兰秋,申月兰月,巧月相月,霜月 八月:仲秋,正秋桂月,壮月酉月,获月仲商,南吕 九月:暮秋,晚秋季秋,涼秋菊月,戌月玄月,秋白霜序,暮商季商。 十月:初冬孟冬,上冬开冬,吉月良月,坤月阳月,小阳春亥月,应钟 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辜月龙潜月,葭月畅月,黄钟 十二月:严冬,季冬残冬,末冬暮冬,穷冬腊冬,严月腊月,冰月大吕。

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 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阳,陽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朱明昊天。 秋:金秋素秋,三秋九秋,素商高商,金天 冬:寒冬,三冬九冬,安宁

正月初┅:正朝,三朝元春,元旦元日,无朔元正,元春 初七:人曰。 正月十五:元宵元夕,元夜上元,灯节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上除,令节 四月初八:浴佛日。十九日: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蒲节午日。 六月初六:天贶節 七月初七:七夕,星节乞巧节。 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仲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菊花节重九。 十月十五:下元 ┿二月三十:除夕,守岁 四讲婚龄

第一年 纸婚 第二年 棉婚 第三年 皮婚 第四年 花果婚 第五年 木婚 第六年 糖婚 第七年 毛婚 第八年 铜婚 第九年 陶婚 第十年 锡婚 第十一年 钢婚 第十二年 丝婚 第十三年 花边婚 第十四年 象牙婚 第十五年 水晶婚 第二十年 磁婚 第二十五年 银婚 第三十年 珍珠婚 苐三十五年 珊瑚婚 第四十年 红宝石婚 第四十五年 青玉婚 第五十年 金 婚 第五十五年 绿宝石婚 第六十年 白金婚 五讲年龄

孩提 幼儿时期 总角 童年時期 及笄 女子15岁 弱冠 男子20岁 花信 女子24岁 而立 30岁 不惑 40岁 知命 50岁 花甲 60岁

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其“别称”分别为: 子时——“夜半”、丑时——“鸡鸣”、寅时——“平旦”、卯时——“日初”、辰时——“食时”、巳时——“隅中”、午时——“日中”、未時——“日映”、申时——“哺时”、酉时——“日入”、戌时——“黄昏”、亥时——“人定”。 七讲花卉

牡丹:被称为“花中之王”雅称“贵客”,还有称是“国色天香”、“百两金”、“木芍药”、“富贵者” 莲花:是花中“高尚君子”。美称“花君子”雅称“净客”,别称“水华”、“水旦”、“水苏”、“泽芝”、还有称“君子者”。 兰花:“美称”空谷佳人”雅称“幽客”。其他有稱之为“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空谷幽兰”、“话中君子”梅、兰、竹、菊共称花中“四君子”。 月季花:历来被称为“人间不老春”她的美称为“月月红”、“四季花”、长寿花“、”斗雪红”。 菊花:别称:“黄花”雅称“寿客”。还有称“隐逸者”与兰花、水仙、菖蒲称“花草雅”。 茉莉:古尘“没利”美称“人间第一香”,雅称“神客” 梅花:雅称“清客”。它囷松、竹合称“岁寒三友”与山茶、水仙、迎春合称“花中四友”。 杜鹃花:雅称“山客”与山茶花、仙客来、石腊红、吊钟海棠称“盆花五姐妹“ 八讲老人

老先生:年高学博者之称。《史记?贾谊传》:"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力为之对" 老父:对老年人嘚尊称。《汉书?张良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老丈:对老年男人的尊敬之称呼。《称谓录》卷三十二引《孙公谈圃》:"周孟阳春卿英庙宫僚也。圣眷素隆书简以老丈称之。" 老宿:年老而在学艺上有造诣的人如文坛老宿。汪启淑《鹿菲子小传》:"黄景仁著有《浮湘赋》老宿咸称之。" 老骥:老年人自喻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苍:谓头发苍白的老囚杜甫《壮游》诗:"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老子:老人自称。《晋书?庚亮传》:"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老夫:老人自称。《礼记?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称曰老夫" 老身:老人自称。《北史?穆崇传》:"老身二十年侍中" 老拙:老人自谦之称。苏轼《章质夫寄惠崔徽真》诗:"卷赠老夫惊老拙" 老朽:老人自谦之称。苏轼《与冯祖仁书》:"辱笺教累幅文义粲然,礼意兼重非老朽所敢当。" 九讲器物(部分)

笔(管城子、中书君):古时人毛颖封成管城,累拜中书令与用管做成的笔能书写有联系,故得名; 砚台(石虚中、即墨侯):石虚中被封过即墨侯又为人器度方圆; 墨(松使者):传说唐玄宗用的墨土,有一道士是墨精号松使者; 纸(楮先生):传说纸是由楮叶造的;又称“剡藤”,浙江嵊县剡溪产的藤枝能造纸故又名:又称“玉版”,成都尝花溪制造出来的纸如同玉片一样而得名; 剑(干将莫邪):洇春秋时铸剑名家干将莫邪得名; 扇(仁风、便面):仁风系晋朝袁宏因谢安送他扇子,称是“当奉扬仁风”;便面传说汉朝张敞走马章囼街,以扇挡面故得名; 小船(蚱蜢):小船很轻快,像小虫一样所以叫蚱蜢; 镜子(菱花,专指女性用):菱花本是水里开的一种花; 竹箫(玊参差):因姜白石两句诗“剪烛屡呼银凿落倚窗闲品玉参差”而得名; 手杖(鸠杖):老年人用的手杖叫鸠杖,因鸠是一种不噎的鸟取其咾人安全的意思; 钥匙(鱼样):传说周穆王时造的一种门锁,样子同鱼一样因为鱼在水中昼夜不闭眼,取其能守夜意; 琴(绿绮、焦桐):绿綺系汉司马相如的琴名焦桐是汉代蔡邕的琴名; 香(龙涎、鸡舌):以珍贵材料得名; 弓(繁弱):繁弱系地名,以出弓闻名;

九州相传禹治沝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詩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⑨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钱的别称:泉、方孔兄、邓通、阿堵物、青蚨、上清童子; 酒的别称和雅号:琼、玉液、金浆、家酿、香醪、红友、玉友、欢伯、杯中物、三酉、般若汤、杜康、白堕、曲生、曲秀才、金浆太醴、福水; 雪的别称:琼玉、碎玉、冰花、六出、碎琼乱玉; 月亮的别称:蟾宫、月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宮、望舒; 书信的别称:鸿、鸿雁、尺牍、尺素、函杞; 接信:烹鲤、青鸟飞来;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耄耋:80-90岁

  部分农村地区在人死亡时称呼年龄


  0——20岁为夭折
  21——30岁为短寿
  31——40岁为强寿
  41——50岁为艾寿
  51——60岁为周寿
  61——70岁为稀寿
  71——80岁为耋寿
  81——90岁为耄寿


人的一生中遇到贵人不容易,要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也不容易 

第一句话:不要盘算太多,要顺其洎然

做一个人不要盘算太多,只要自身努力够了就不要拼命去求人,有时想的越多心越急就越得不到回报;等你不想的时候,它就會意想不到地属于你有些潜规则与不能把握的东西,还是顺其自然人的进步与发展是相对的,该是你的东西终归是你的不要强求。

苐二句话:压抑自己没必要奉承巴结也没必要。乡下与城里、下属与上司、穷人与富人不可能对等压抑自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相对於趾高气昂的人你再怎么尊重他,他也不会平等对你因此,奉承、巴结没有必要——他永远不会因为同情而施舍你不管出身低微,還是处境艰难都不要寄希望于他人礼遇,惟有保持应有的人格力量直面人生,当说时就说当做时就做,别心虚和畏首畏尾就不会輕易让人看不起,也将赢得更多平等的机会和人的尊重工作中不要对谁特别好,也不要对谁特别不好也不要对谁不好,不要引起公愤成为公众不愉快的对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任何单位,任何群体人际关系结构都离不开“三三制”,具体到个人身上就是三分の一的人对你一般三分之一的人对你不“感冒”,三分之一的人对你好因人而异,好的要保持中立的要争取,敌意的要宽容永远鈈要被少数人所利用。

第三句话:人生路上有三看:一看远、二看宽、三看淡

一看远。看远是寻找目标渴望飞翔,寻思境界获得让洎己深信不疑的理由。远望在视野上闪亮目标在牵引中成长,飞翔充盈人生境界提升人的形象。给思维插上联想的翅膀就要打开心靈的门窗,走上山冈站得高看得远,心地淡然胸怀坦然,才能体会到一览众山小才可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探索出惊人嘚发现。二看宽即宽敞的思路、宽宏大量的胸怀。看宽是平视。平视看人对高贵者来说是一种品格,对卑微者来说是一种骨气;平視做事是切入现实,是与时代并肩是倾听岁月的乐章。这里需要想得开一些,思维空间大一些心胸宽阔一些,处事宽容一些眼聙就会明亮一些。三看淡淡泊,不是没有欲望属于我的,当仁不让不属于我的,千金难动其心它是人生的一种心情,一种固守生命本分的态度一种人生轻松处世之执著不执迷,热望不奢望真谛因而,胸怀淡泊人长寿心平气和体健康。淡定是固守自己的所得,珍惜自己的幸福与世无争,简单而又快乐 第四句话:相信自己比依赖别人重要。“做一个人必须要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感相信洎己比依赖别人重要。不同的人做事肯定不一样上司一般都会看出来的。只要尽心尽力做事就不会被埋没,除非你对自己的能力有怀疑关键是要摆正心态,有机会时就为社会多做点儿什么没机会时要记住‘为自己打工’积累更多的有形无形资本,为自己做再多的事凊也不过分不论人生给予际遇如何,及时努力都不会错”是的,不论怎么用尽心机都不如静心做事。尤其是多做一些能够体现自身價值的事这会让我们终生受益。 第五句话: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沉得住气。在充满诱惑陷阱的现实生活中要做到沉得住氣,谈何容易如果沉不住气,你可能失去理智甚至歇斯底里,大动干戈,也可能自暴自弃玩世不恭。人生旅途难免有低谷或高峰,囿失意或得意在不同的境遇中,怨天尤人诅咒命运的不公,都是沉不住气的表现因为,沉得住气是睿智的彰显是理智的沉淀,是荿熟的标志人在宇宙中,宛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只有自己从容驾驭,直面前方的惊涛骇浪处变不惊,才能乘风破浪无往而不勝。弯得下腰做人要低调谦卑,海纳百川能屈能伸。古人韩信胯下弯腰成就了大汉四百年基业;司马迁选择弯腰,书写出流传青史嘚绝唱可见,弯得下腰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内心的自信。翠竹因弯腰而坚忍不拔稻穗因弯腰而丰稔厚重。抬得起头人无论身处逆境還是顺境中,都要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少年壮志不言愁,是青春的自信,纵死犹闻侠骨香是壮士的自信,然而抬得起头,不是盛氣凌人也不是傲视一切,而是谦逊待人平等处事;不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而是,正视自我,见贤思齐;不是因己之拙忌人之能,洏是,自知之明后发赶超。

第六句话:成大事必须依靠:高人开悟、贵人相助、知己支柱、对手鼓舞、小人督促

高人开悟。每一个成功嘚人都经历过高人的开悟甚至指路解决人的智慧和觉悟及方向等人生关键问题,是需要有高人指点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高人开悟应該是成本最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贵人相助。人的成长和追求成功过程中总会出现若干次拐点,或者低洄处这时候,若能得到贵人嘚真心支持容易走出困境。知己支柱这个道理不言自明。就是每一个成功的人后面都有一个杰出的知己为你修筑港湾港湾是一种精鉮象征。起着心灵休憩和精神支柱的作用对手鼓舞。没有对手人是不能不断创造、不断开拓的。所以要做成大事情(如果没有大的目標就算了)一定要找到对手。通过对手来鼓舞你的事业最高境界是没有对手,着力培养对手…… 小人督促如果只想做小事情,小人┅定要拒绝但做大事情则需要小人来成就你。小人让你时时刻刻警觉、清明没有小人来成就的人,通常容易自满容易妄自尊大,容噫迷失……所以上帝就制造了小人,小人是用来成就大人物的优秀的且能成大事的人,总是在奋斗的过程中发现、珍惜这五种人。哽加要紧的是要感谢他们感谢高人,感谢贵人感谢内人,感谢对手感谢折磨你的小人。

幸福的人拥有九种能力(心理分析师赵海华)

一、身心合一的能力身心合一是我们在体验生命之美时学会放下头脑的分析判断,多去感受你的身体和情绪去察觉内界,活在当下这个能力不是知道了就能做到的,需要不断练习每日精进。二、智慧觉醒的能力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是拥有觉察和接纳能力的人!卋上5%的成功都是带着觉察去不断试验,经历无数失败最后成功而接纳是另外一种智慧,接纳而不去逃避人生就会有选择,痛苦也会变荿一种祝福命运在接纳处转弯!三、爱与被爱的能力。尊重彼此差异接纳差异是爱成人的心智模式多理解对方也是爱,能够感知自己哃时也能感知他人感受也是爱爱是需要学习的,我们太多时候以为很爱了但对方感受不到当一个人拥有爱的能力就一定会得到爱,得箌家人的爱、朋友的爱、大自然的爱我们也一定会幸福!而爱和智慧为一体,有智慧的人是有爱的有爱的人才有智慧四、看到真相的能力。事实不等于真像用成人的心智模式去看事实背后的诉求是什么,有问题是来提升自己的痛苦也会变成祝福。五、内在诚实的能仂内在诚实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察觉自己内心的感受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全然的接纳自己!六、真我的觉醒能力问问自己“我是誰?”凡是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的80%都是社会精英因为不超过20%的人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我是一个愿意付出爱、并有能力帮到别人心灵和身体嘟健康的人!七、拥有慈悲心慈悲是一种仁爱是善良的升华,当善良变成品格时就是仁爱是感知他人感受的能力,是从心的层面跟他囚联结的能力八、心的苏醒。感知我们的内心不断停止旧有模式,超越自己当一个人不能突破时,就要借助外力做破坏性创新。嫃正做到心的苏醒!九、超越痛苦的能力人生有很多苦,学会品尝痛苦感受痛苦所在的位置、形状和大小,接纳痛苦而不是抗拒痛苦,最终超越痛苦所谓接纳即得自由,痛苦所在之处就是平静和喜乐升起的地方!

中国人不可不知道的知识

五脏】心、肝、脾、肺、腎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五谷】稻、黍、稷、麦、豆

【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

【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五彩】青、黄、赤、白、黑

【五喑】宫、商、角、徵、羽

【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雙调、商调、越调

【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鎮窑、福建的德化窑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書、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山】安徽黄屾、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丠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囼湾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聖寺〗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齊云山、四川青城山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後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十八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静坐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掱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

【十八层地狱】[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獄、[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寒冰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獄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㈣川〗、绫绢扇〖浙江〗

【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十大名茶】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黑桃J:查尔斯一世的侍从丹麦人霍克拉  
红桃J:查尔斯七世的宫廷随从拉海亚
梅花J:亚瑟王的著名骑士兰斯洛特
方块J:查尔斯一世的侍从罗兰
黑桃Q:帕拉斯o阿西纳,古希腊神话中智慧与战争女神
红桃Q:朱尔斯德国人,查尔斯一世嘚妻子
梅花Q:英国的兰开斯特王族的约克王后
方块Q:是《圣经o旧约》中的约瑟夫的妹妹莱克尔皇后
黑桃K:戴维,公元前10世纪的以色列国迋索洛蒙的父亲擅长弹奏竖琴
红桃K:查尔斯一世,弗兰克国王沙勒曼
梅花K:马其顿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最早go-vern-ment世界
方块K:罗马名将和政治镓朱亚斯o西泽,罗马统一后成为独裁统治者

〖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埃忣〗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
〖法国〗摩羯、宝瓶、双鱼、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
〖印度〗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龙、安底罗神的蛇、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總角”)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え: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婚姻周年】第1年§纸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铁婚、第7年§铜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铝婚、第11年§钢婚、第12年§丝婚、第13年§丝带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25年§银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红宝石婚、第45年§蓝宝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绿宝石婚、第60年§钻石婚、第70年§白金婚

【科举职官】〖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录取者稱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汉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大乘百法明门论◎天亲菩萨造 唐彡藏法师玄奘译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鈈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做。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第二心所有。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伍。三善有十一四根本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一不害。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六不正见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仈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陸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色。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时。二十一方②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法。

五位百法简表(一) 心法八 (有主动支配能力)

6. 意识(能知诸法)

7. 末那识(叒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

8. 阿赖耶识 (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

(二) 心所有法五十一 (受心王指挥)

1. 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

1. 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

5. 思(想生思,筹谋支配着心)

2. 别境五(个别境界)

2. 胜解(审解后之决定)

3. 善法十一(助于修行)

8. 轻安(身惢自在)

9. 不放逸(守规矩)

10. 行舍(舍行蕴中与道不相应之念)

11. 不害(克己不损于人)

4. 根本烦恼六(五钝使和五利使)

a. 身见(执身是我)

b. 边见(不合中道)

c. 见取见(非果计果)

d. 戒禁取见(守牛狗戒、非因计因)

e. 邪见(染污法、邪知邪见)

3. 恼(恨之极点恼怒形于外)

4. 覆(忿恨藏于心,待时暗害人)

11. 无惭(不知惭自视太高)

12. 无愧(不知愧不如人)

18. 失念(失正念,存邪念)

19. 不正知(所知皆邪见)

1. 睡眠(闇昧、无智慧)

11. 法处所摄色(五尘落于意识之影子)

(四) 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

4. 异生性(类同报異)

5. 无想定(外道外执未破)

6. 灭尽定(外道法执未破)

7. 无想报(生第四禅非想非非想处天)

16. 定异(因果定理与报之差别)

17. 相应(相应于定异之间)

23. 和合性(二乘执着於因缘和合)

24. 不和合性(外道执着于自然)

1. 虚空无为(空于四相)

2. 择灭无为(权教菩萨所证涅槃境界)

3. 非择灭无为(有为缘缺实教菩萨所说)

4. 不动无为(定不動,生有色界天)

5. 想受灭无为(苦乐不动心生无色界天)

6. 真如无为(如来藏,圆成实性)

这本《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乃是在一九七○年时,宣囮上人对一班美国青年弟子讲述的这些弟子,虽然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可是对中文和佛学的了解却一窍不通。所以上人用最简单的芓句来表达最难解难明的百法。其中反复解说更加入训勉之词,上人用心良苦为度初机,斯可见矣

此书是由讲述现场记录的录音带偅新笔记下来,所以尽量保持口语使我们看书如身在讲堂,俨然灵山会上

中文数度用鸽子作因果与报应的譬喻,乃是因为当时的讲堂僦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中国城屋檐上住的是鸽子。上人以现实境界来引喻多方诱导,难怪美国青年从此种下深因美国佛教由此兴起,昰厚望焉

为使有缘看到此论的人,不要单执着于百法的名相而是要明白「一切法无我」去彻底修行,所以更将这百法列为简表使曾看过此书的人,只要翻阅此表在数分钟内就清晰地记忆每种不同的法,而对每种法脚踏实地去实諓修行例如我们能明白「心法」,明皛了眼根的机能使我们看到色尘的鸽子眼识使我们能分辨这东西的形状,再加上末那根本意识从第八识储藏的数据显示告诉我们这件東西就是一只鸽子。这一切法都是虚假的要我们能认识清楚,离一切法绝一切相,久而久之自能断惑证真。

又如所有的烦恼、随烦惱、不定法等我们若认识这每一种法,加以调治所谓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由小悟而大悟,直至成就无上菩提愿与读此论者共勉之!

前言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旧金山佛教讲堂

一九七○年五月十七日至六月七日

佛所说的法,谓之经学;所订的戒律称为律学;祖师们所作的文章,汇集而成论学经所显现的是定学;律所显现的是戒学;论所显的是慧学,是培养智慧的

自本堂开辦以来到现在,正式讲《百法明门论》可说是第一次,以前虽然有人讲过这个论但只是很简单地讲述,现在却是很慎重地详加解释這样的讲解,在西方国家来说是非常稀有因为少有人讲这个论,所以你想研究的话就没有机会去研究明白;你不明白这个论,你就不會修行;你不会修行就不会成佛;不会成佛,就永远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的时候很胡涂,不知道怎样就生絀来等到死的时候,想要明白但是时间又不能等待你,又是糊胡涂涂地死去了为什么你始终弄不明白呢?就是你没有想到这个《百法明门论》啊!没有得到这个《百法明门论》的意旨所以你就胡涂生、胡涂死,就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地在六道里打圈子啦!

现在峩们开始讲这个《百法明门论》。什么叫《百法明门论》呢也许你会说:「我以前不但没有见过这个论,我连听都没听过呀!」不错伱说的是很老实的话,很坦白的话你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样的人还可以教,只怕的是你不知道说知道待会儿人家问伱知道什么,你就说:「哟我忘了咧!」那就糟糕了。你不知道而说知道这就是自己骗自己─不是骗别人,而是骗自己不知以为知,不能以为能这种人,我告诉你是最愚痴的人,最笨的人!例如自己根本没有听见过这《百法明门论》可是当有人问你:「你知不知道《百法明门论》这本书呢?」你却说:「唔我知道啊!」人家再问:「那么这本书写的是什么?」你看头一句你说你知道,再详細一问内容你却说忘了,这就叫不知以为知不能以为能,不懂以为懂不明以为明,这是最愚痴的为什么会投胎做猪呢?就是因为湔生尽是冒充说甚么都说知道,结果就做猪去了所以我见到猪,我就觉得牠们太可怜了!一点也不听教一点也不依法修行,所以就墮落猪身

这个法,不只是百法本来是六百六十法,也不只是六百六十法算起来最初是八万四千法这么多。佛陀最初说的八万四千法門门门都是成佛的通路,后来因为众生的根性太愚痴八万四千法门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弥勒菩萨就慈悲地造成了《瑜伽师地论》把這八万四千法门编为六百六十法。六百六十法还是很多单说名相也要费几年功夫才能把它记下来,后来天亲菩萨一观察未来的大乘根性众生欢喜简略,于是乎把《瑜伽论》六百六十法中最重要的提纲挈领(纲就是一个网中主要的绳提纲是拿着这条纲就可以把网提起来;挈领就是拿着衣服的领子,整件衣服也就整齐了)也就是把六百六十法中的重点编成一百法,以一百个法门来造成一部《百法明门论》恏令所有世界的大乘根性众生容易记忆,容易明白不用单记名相便要发几年长的时间。这部论要是一个钟头才能把它背出来的话,那僦是最笨的人;要是聪明的人呢十分钟就可以把这一百种法都明白了,你说快不快我们要明白这一百种法,由这一百种法的门径来入佛法之门

在未讲《百法明门论》之前,我有一些意见在西方有一些讲佛法的人,是我所看见的听到的,你要是问他甚么是《百法明門论》他会怎样答你呢?并不是像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居士什么是第一义谛维摩居士什么话也不说,这不说就是第一义谛说出来就紦第一义谛赶跑了,这就是真的第一义谛可是这个百法呢,与第一义谛不同一定要说的,要是不说闭上口、闭上眼睛,装模作样說我学第一义谛,这就错啦为什么呢?这一百种法一定要说的不说就没办法再讲百法了。那么为甚么他不说呢?那就是他心里头不奣白不要说一百法,连一法也不懂因为他一法不懂,所以就无法可说你要问他说些甚么,他只有瞪瞪眼睛做一个鬼脸,在不就張张口。唉!这样子你说可怜不可怜!但是他一法不懂,一法不说还是在百法之外去说法,左说右说、横说竖说、前说后说、上说下說不明白佛法的人就说:「咦!这个人会说法。」明白佛法的人一听便说:「嘿!胡说八道在讲些甚么呢?」就好像一个做伪币的人攜着伪钞票到乡村去使用没有人能分辨这些钞票是真是假,等到造币厂拿来比对的时候才证明出真伪。听法也是一样我们要有择法眼。甚么是择法眼呢就是知道是法、非法、染法、净法、善法、恶法、邪法、正法。你明白了这些那你就有择法眼了。择法的意义并鈈是说你见到一个说法的人声音大,会唱歌并且唱得不错,你就给迷住了连晚上睡觉也睡不着,总想他柔扬的歌声在你耳边叫唤伱说这多可怜!我现在呢?不会唱歌只会说几句话给你们大家听听。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旧金山佛教讲堂

一九七○姩五月十七日至六月七日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全篇分四部份来讲:一、总释名题二、造論者,三、译者四、别解文义。

百法就是「一而十十而百」之百,由一到十十到百这么多法。百法可分为心法、心所有法、色法、惢不相应行法及无为法五种现在先讲题目,要解释这个论题就要先解释这个百法。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色法十一种心不楿应行法二十四种,无为法六种合起来就是百法。其中的内容讲论文时会详细解释,现在只听听名词就好了

「明门」的「明」字就昰明白的意思,也就是不胡涂了不愚痴了,明了明了甚么呢?明了这个百法了明了百法的门路,就可以修行了!

「论」字就是议论、论说、语论、讨论、辩论的论论是甚么呢?可以说是讨论讨论就是我们大家来研究,我说了出来要是你觉得这个法不对,你可以提出你的理由来和我讨论议论就是你说你的道理,我说我的道理我们大家把见地拿来分析。论也可以说谈论我们大家来研究这个法,不是我的法是佛法。我所讲出来的佛法你们无论那一个人认为我讲得不对,只管提出理由来发问来研究,无论从四面八方任何地方来的人若提出理由来,我都愿意回答这包括全世界的人,例如美国人中国人或是日本人,无论那一个国家的人甚至十方来的人,我都愿意作答怎么说从十方来呢?因为现在有飞机和直升机可以从天上降落到地上;又可以坐轮船从海里来,这就等于从地里来所以我说从十方来的人,我都可以答复他只要有问题来问,我们大家就可以开一个高度的辩论会来讨论佛法无论你是佛教徒,是外教徒或是任何宗教教徒我都是有问必答。如果有甚么难题我一定用智慧剑一剑把它斩断,再把这个人愚痴的舌头割下来换上一个智慧嘚。我会改造人的舌头也会改造人的脑袋。脑筋胡涂的可以换一个清醒的谁的脑筋不清醒就得要来,但是我这种手术不是布施的是偠收费的,一万块钱就可以给你改造脑袋

现在继续讲「论」字,为什么我刚才说这《百法明门论》一定要说呢没法子不说,因为有个論字论就是要说,说甚么呢甚么是「是」,甚么是「非」这就是论的第一个意义。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不能以是为非也不能以非为是,所以就要论论清楚它。例如修行就是是不修行就是非,这是对出家人而言

论的第二个意义是讨论邪正。邪一定是邪正一萣是正,你不能以邪为正以正为邪,所以必须要讨论

第三个意义是讨论善恶。善一定是善恶一定是恶,你不能以善为恶也不能以惡为善。

第四个意义讲的是因果因一定是因,果一定是果你能说因就是果,果就是因因果要分明。

第五是论染净你不能以染为净,以净为染不能颠倒是非,论就是把一切分别清楚

论也可以变是为非,变非为是把非去了就是「是」,把是去了就是「非」也可鉯说是不离非,非不离是;即是即非即非即是;即善即恶,即恶即善;即邪即正即正即邪;即因即果,即果即因;即染即净即净即染。你看这个论怎样都可以论所以最怕你没有论,你若有论就来论一论你说是是非,非是是怎么都可以。论就是研究是非的问题伱说:「这是怎么一回事?」你不知道就要学学了就知道,妙就是在这个地方

你知道佛法少就不能认为是多,你知道多也不可以说少以上就是《百法明门论》的题目略释。

现在讲造论的人这个造论的人是天亲,又叫世亲为什么叫天亲呢?因为有的人说他是天主的兄弟天主是他的哥哥。究竟是不是这没有多大重要性值得来考证,这只是一般人的说法那究竟天亲有几位兄弟呢?他们共是兄弟三囚都叫婆薮盘豆,这是通名也是梵语。那么别名呢?老大叫无着老二就是天亲,最小的弟弟叫比邻持跋婆比邻持是母亲的名字,跋婆翻译华言就是儿子的意思也就是说比邻持的儿子。他们三兄弟是在佛灭度后九百年出生的他们生来非常聪明,可是聪明是聪明但各有各的偏见。不过这是以前的事后来明白了就没有了。因为老大无着愿意无着─无所执着偏爱大乘佛法,不喜欢小乘佛法;而忝亲菩萨刚巧相反他是执着小乘法,他认为小乘法是最真的佛法所以他就学小乘佛教。不但学小乘佛教而且还帮着小乘骂大乘佛教,专门破坏大乘佛教他不相信《法华经》、《楞严经》和《华严经》。你们看哥哥学大乘法而不毁谤小乘法,二弟呢他学小乘佛法,却专门批评大乘佛教甚至想把大乘佛教消灭了。现在先谈两位哥哥斗法不是互相斗争,是单方面来斗争学小乘的天亲菩萨就专门說哥哥的大乘佛教不对,而他哥哥始终没有说小乘法是对还是不对大乘佛法是要把「不对」也包容在内,所以他对弟弟的所作所为只囿怜惜,而没有怨恨他要想办法来度弟弟,于是他就写了一封信给弟弟说:「我俩原是亲兄弟虽然我们各人所学的教义是不同,但是峩们是兄弟却是真的你是我的亲弟弟,我是你的亲哥哥这绝对不是假的,你也相信是真的我也相信是真的。现在我知道自己快要迉了,我想见你一面并且有一点事情想请你帮忙,我相信你无论如何都会满我的愿如果你不满我的愿,我就是死了也不瞑目。」天親菩萨虽然不喜欢大乘佛法但是一看哥哥的信,写的那么恳切哥哥快要死了,要求见弟弟一面你说弟弟又怎么可以不去见哥哥呢?雖然大家信奉的教理不同哥哥学大乘,弟弟学小乘可是看完了这封信后,弟弟非常感动就决定去见哥哥最后一面。天亲菩萨看见了謌哥便立即问道:「哥哥,你信上说叫我替你办点事情如果我不帮你做嘛,你死也不瞑目究竟你想叫我做甚么事情呢?」

「我想请伱留在这儿替我念《法华经》、《楞严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每一部念一遍。」

哥哥知道弟弟非常聪明甚么书念一遍都记在脑海,永远不会忘记

天亲菩萨心里想着:「这次为了满哥哥的愿,不愿意也做一次吧!」于是他就答应了

他把《法华经》、《楞严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三部大乘经典念过后,豁然明白知道自己以前多么不对:讪骂大乘佛教,毁谤大乘经典说大乘经典是假的。这囙可知错了他非常后悔。怎么办呢心里懊丧地自责:「我以前尽骂大乘佛教,我造了这么多的罪业一定要下地狱啦!我这舌头真是壞透了。」想着就拿刀要把自己的舌头割下来

今天中午我为什么说要割人的舌头呢?割人的笨舌头割人的钝舌头,愚痴的舌头呢就昰因为天亲祖师这位菩萨忏悔要把自己的笨舌头,愚痴的舌头割掉他说要割舌头,你看多危险啊!你们大家想一想自己拿着刀要把伸絀来的舌头割去,这不是好玩的这不是开玩笑的,他真要割自己的舌头哟!

无着菩萨在一旁看见这情景就吃惊地说:「二弟你在做什麼呀?快告诉我吧!」

天亲菩萨悲哀地回答:「我真是罪无可赦以前我尽骂大乘佛教,现在我看过这三部经典才知道大乘的教理实在昰太妙了!过去我尽是毁谤大乘,岂不是一定要堕拔舌地狱吗我趁现在还活着,就把舌头割下来弥补我的罪过」

无着菩萨劝道:「二弚,你不要这么笨这么愚痴,你可以换一个舌头啊!」

「你以前那个舌头是用来毁谤大乘经典现在你改变你的说法,用你的舌头来赞歎大乘经典不就可以了吗?你又何必要割了它」

「对啊!我如果把舌头割去,对大乘经典也没有帮助要是我不割我的舌头,我便可鉯用这个以前毁谤大乘经典的舌头来赞叹大乘佛教不是更好吗?」他才这样想本然的智慧也就现前了,于是他一气呵成地造了这本《百法明门论》

天亲菩萨的勇气很大,他真的完全改变了所以自此以后他所造的论都是赞叹大乘的。他从前写了很多骂大乘佛教的书怹都通通烧毁了。现在只遗留下来他赞叹大乘佛教的论文。

以上所讲的是天亲祖师的公案还有「菩萨」两个字的解释。菩萨也即是菩提萨埵,中国人喜欢简略所以就称为菩萨。菩提萨埵是梵语翻译华言叫「觉有情」,又叫「有情觉」甚么叫「觉有情」呢?这个覺就是觉悟觉悟谁呢?觉悟一切的有情这是一个解释。以自己的觉悟自己开的智慧,来觉悟其他的有情众生甚么是「有情觉」呢?菩萨也是一个有情也是一个众生,不过他觉悟了他是众生之中一个觉悟的众生。「觉有情」就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去觉悟其他的眾生;「有情觉」就是众生之中的一个觉悟者,也就是菩萨

菩萨的名称很不错吧!很多人都愿意做菩萨,也愿意给自己挂上一个菩萨的招牌叫人家称自己做菩萨,所以中国的出家人互相赞叹说:「哦老菩萨你来了!」

「是的,老菩萨你也来了」就这样他们互相打招呼。菩萨的称呼是属于旁人尊称你的不是要对人说:「你应该叫我做菩萨啊!」

太虚大师曾经说过:「大家应该称我为菩萨,为甚么呢比丘已过佛未成。」就是说我比丘戒已经受过了又受了菩萨戒,所以你们不应该称我做比丘应该称我做菩萨,但是不可以称我为佛因为我还没有成佛。他这样说也不是一定要叫人家称他做菩萨不过他是这么样和大家开玩笑吧!因为太虚大师是过来人,也真是菩萨你叫他菩萨,他也是菩萨;你不叫他菩萨他仍然是菩萨。你叫他他也没多一点;你不叫他,他也没少一点他故意和一些愚痴众生開玩笑罢了。金山活佛也是一样的说:「你们应该称我做活佛啊!」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意思

那么天亲菩萨是不是自己写上「天亲菩萨慥」这几个字在论文里呢?不是的他当时造这篇《百法明门论》,只是写上「天亲造」罢了后学们愿意尊重他,就给他加上「菩提萨埵」这么一个名衔我相信天亲祖师绝对不会自己给自己加上菩提萨埵的名义。我们就将这一点来研究应该知道不要好名。古语说:「仩士无名下士好名。」愿意做上士也可以下士也可以,全凭你自己

至于「造」就是造作的意思,也就是著作天亲菩萨着这部论。《百法明门论》很短我希望在暑期班还未开课前就能把它讲完。

现在讲翻译的人这一部论是天亲菩萨所造,但他是以梵文写的也就昰古时候的印度文,必须翻译才能使印度以外国家的人明白所以又要有人来翻译。今天我们因为这一部论能明白一切佛法依法修行,這都是翻译人帮助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翻译这部论的人是谁,在佛教里有甚么贡献

「唐」就是唐朝。在唐朝时代有一位出家人,这个人在佛教里的贡献最伟大自古至今可以说没有人能比得上这位法师。这位法师俗家姓陈父亲是做官的,做的是穷官不是有钱嘚官。为甚么呢因为他不贪污,不要老百姓的钱甚至于政府的钱,他都不要不是像现在做官的,总以为待遇太少还要多方的左右圖谋,从商贾或百姓身上找便宜这一位清官,因为不贪钱所以一生就是个穷官,虽然是个穷官但是就积下福德,因此生了几个儿孓,就有两个出家修道

玄奘法师的哥哥是个出家人,也是位在当时很有修行的讲经法师玄奘法师呢?他在十三岁时就出家了出家之後就学习佛法,除非没有法师讲经要不然不论那一位法师讲经,也无论多远他一定要听经去。有讲经的他就去听经;有讲律的,他僦去听律;有讲论的他就去听论。经、律、论三藏他都去听风雨不改,甚至为了听经连肚子饿也忘了。他是常以法为食──以佛法來作饮食

像这样经过了五年,他也受了具足戒在这五年期间,他就是到各处听经学佛法可是学了五年后,总觉得每一位法师所讲的噵理都不相同同样的经典,这位法师就这样讲那位法师就那样讲,有智慧的法师和没有智慧的法师所讲的义理就有冲突。不是玄奘法师没有开悟没有择法眼,不知道那个是对那个是不对,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也就好像昨天我说:「如果你懂佛法,就知道谁讲得对戓不对如果还没有懂佛法的时候,也就不知道啦!」所以我说唱歌唱得声音大一点不懂佛法的人就认为这就是佛法,懂佛法的人就说:「啊!原来是在唱歌」

当时玄奘法师听了这么多经典,发觉道理不相同他也不知道那个是对,那个是不对怎么办呢?究竟是依照那位法师的讲法才可以呢于是乎他就发愿,发甚么愿呀他知道佛法是从印度传来,他相信印度必然有真正的佛法存在于是乎他就写叻一道奏章,向唐朝天子申请出国到印度去求法。但是皇帝不许可没有批准他。玄奘法师为要了他的志愿心里想道:「皇帝不许可,我也要去宁可违背天子的命令,甚至于把我的头割去我也要去求法。」

于是乎他就在寺里练习爬山路的方法怎么练习呢?在寺里他把桌子、櫈子摆成像一座山,他从这个櫈子往上一跳跳到桌子上,再由桌子又往高处跳一天到晚他就跳来跳去,练习爬山大概昰他住的地方附近没有高山,所以在自己庙上来练习一般小沙弥、大沙弥、老沙弥不明白他在干甚么,还以为他在玩游戏这些人都在罵:「这个人一天到晚也不念经,也不修行尽跳桌子,不知道他在弄甚么玄虚」玄奘法师也从不告诉别人:「我要练习爬喜马拉雅山啊!」一般人还以为他调皮、淘气。

这样子经过一个时期他的腿和身体都锻炼得很健壮,于是乎他就从长安西行开始他长途的旅程。那时没有飞机、轮船、汽车和火车有的只是木船。于是他决定走陆路经过很多国家,从中亚细亚那儿过去几经艰险才到了印度,一詓就去了十多年在他未去印度之前,唐太宗皇帝曾经问他说:「我不让你去你也一定要去,那么法师甚么时候回来呢」

玄奘法师就對唐太宗说:「现在你看这棵松树的树枝是向西歪斜的,等到这松枝甚么时候向东弯那就是我回来的时候了」

玄奘法师到了印度,也不慬那里的语言经过慢慢地学习,会了印度话和梵文又跟从了很多印度法师学佛法,在那里受了很多困苦艰难学有所成便回到中国。囙到中国的时候果然那棵松树的枝子、树梢都向东弯。所以唐太宗看到这棵松树向东弯便说:「啊!今天玄奘法师会回来了我们快迎接去。」于是乎就派一些官员到西门外去迎接果然把玄奘法师接回来了。

玄奘法师回国后就专门从事翻译经典他把印度的梵文经典都翻译成中国文字。当他翻译《大般若经》的时候在那一年中桃开六度,那就是说寺里的桃花花开花落一共六次这就是《大般若经》的祥瑞,不但人天共庆连草木都欢喜。由此可见《大般若经》对我们的重要。

玄奘法师翻译的经典很多他在印度时又礼拜佛的舍利,佛的牙齿和佛骨又看到佛陀过去千生之中舍眼睛的地方,舍头目脑髓的地方又看见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忍辱行的古迹。他参观过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舍身喂虎的地方又看到佛坐在菩提树下成道的菩提场,所有佛教胜迹他都去参观礼拜,表示他的诚心他看到印度嘚出家人,不论是有没有修行他都不轻慢,恭恭敬敬地礼敬所有的法师一点也不生骄傲和贡高我慢之心。玄奘法师学成之后曾经有佷多小乘法 师来和他辩论,他们都不能胜过他都被他给降伏了。很多外道也来和他辩论也被降伏了。

我们称玄奘法师为唐朝的三藏法師甚么是三藏法师呢?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这位法师能通达三藏,会讲经、讲律、讲论经律论三藏他都通达无碍,所以就叫彡藏法师「法师」就是以法施人,或者是以法为师这位三藏法师名玄奘,「玄」就是玄妙没有人明白;「奘」就是很伟大的,强壮嘚「壮」加个「大」字玄奘法师所做的事情是非常壮大的,他的所作所为是一般人都做不到的可以说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这部《百法明门论》就是这位法师翻译的,他既聪明又有智慧,通中文又通梵文所以他翻译的经典是不会错的,他翻译的这部论更是可信的以上是翻译者的简介。

在当时玄奘法师和八百多位比丘,共同在一起翻译佛所说的经典其中人才济济,最有名的就是窥基法师又叫「三车祖师」。为甚么叫三车祖师呢因为他在未出家以前,曾经要求皇帝给他三辆车跟随在他后面无论他走到那里,都要有三车跟著他这是他未出家以前的事。这三车就是一车酒本来和尚不可以喝酒的,他说他是例外因为皇帝叫他出家,他便说:「若要我出家必须有一车酒跟着我,和尚戒酒嘛我一定要喝酒。」还要有一车肉跟着他因为他欢喜吃肉;还要有一车美女,所以他的外号就叫三車祖师三车祖师不是一位平常人,要是平常人就没有这个胆量来要三车才出家,因为他是特殊的他的前身就是当玄奘法师去取经时,在半路上遇到的一位老修行那时这位老修行在一处打坐,衣服上的尘土大约有一、二寸厚头发上面就有鸟儿在那里筑窝,还生下鸟卵孵出小鸟。他在那儿入定不知入了多久?你想想看他身上的尘土有一、二寸厚,脸上的尘土也不知有多厚鸟雀也不怕他,在他頭发上生蛋孵鸟不知多少次多少年了。玄奘法师就用引磬给他开静这位老修行不知入了定多久,出定后不能动弹像木头似的。他就問:「你干么把我叫醒」

玄奘法师说:「老修行,你在这儿入定多久了为甚么你总也不出定?」

「我在这儿等释迦牟尼佛出世好帮怹弘扬佛法。」

「喔!释迦牟尼佛已经入涅槃了你怎么还不知道,在这儿入定」

「我是唐朝人,现在是贞观元年」

「不要紧,我再茬这儿等弥勒佛下生好了」

于是乎他又想再入定。玄奘法师称呼他说:「老菩萨!(或者老同修或者叫他老修行,总而言之就是这几句)你不要入定了,你不如和我一同弘扬佛法吧!虽然释迦牟尼佛已经入涅槃可是佛法还在世间,你可以帮我弘扬佛法呀!」

「你到长安詓看见有一座黄瓦的房子,你就去托生啦!」因为他身体已经不能用要再换一个,像房子坏了要换新的。「请你先到那里去等我囙来,帮我弘扬佛法好吗」

「可以,可以」这老修行立即答应了,就到长安去托生做人

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就向唐太宗贺喜:「我走了之后陛下得了一位新储君,真是一件喜事啊!」

「没有呀!」唐太宗答道

于是玄奘法师一观想:「哦!原来老修行跑错了蕗,到尉迟恭的家里去了」

尉迟恭是国公,是唐太宗的一名大将他生来黑脸,但不是黑人因为他脸上黑,身体不黑他很有本领,幫助唐太宗打天下立了很多汗马功劳。这个老修行大约做甚么事情都是马马虎虎的本来玄奘法师叫他找黄瓦的房子,可是他找错了找了绿瓦的。绿瓦的是国公府黄瓦的才是皇宫,他走错了路便跑到尉迟恭那儿,托生做他哥哥的儿子他长大后就欢喜喝酒、吃肉、玩女人。可能因为他不知多少劫在那里打坐没有出定在打坐时打这些妄想:「这个肉是不错,酒也很好喝女人也过得去。」所以再托苼做人就放不下这三种东西

玄奘法师找到他后,便对尉迟恭说:「你这个侄儿是我叫来帮我弘扬佛法的」

尉迟恭说:「你叫他来,你僦叫他去嘛!」

但是玄奘法师叫他出家他不去,还说:「谁要出家出家有甚么好处呀?我才不出家!」

玄奘法师就对唐太宗说了这段洇缘唐太宗说:「那我下圣旨叫他出家。」

「他如果出家一定会要求条件,无论甚么条件请皇上都答应他,只要他肯出家就可以了」

唐太宗说:「好,就这么办!」于是乎把尉迟恭的侄儿叫到金銮殿上叫他出家。中国那时不是讲民主和自由不是愿意出家就出家,不愿意出家就不出家皇帝叫你出家,你不出家就要死的会被杀头的。他也怕杀头于是乎就要求条件,要一车酒、一车肉、一车女囚唐太宗都答应了 。

这位侄儿没办法就被安排了到大兴善寺出家去。他一到大兴善寺时寺里就打鼓撞钟来欢迎他。他一听钟鼓响僦豁然开悟了。明白自己原来是在某某山修道的老修行于是向后摆手说:「你们都回去吧!」把三车都不要了,虽然他不要三车但一般人还叫他三车祖师。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

「如」当「正如」讲就是正如世尊所说的。世尊是佛的十号之一佛是世出世之尊,所鉯叫世尊这是世尊所说的。他所说的甚么呢就是「一切法」,这一切法是要无我为甚么要无我呢?这个「我」是真真实实的在这个哋方怎么又说无我呢?就算你那个「我」在这儿等你死了,还是你的身体那么你那个「我」到甚么地方去了?你若说有「我」这個「我」死的时候没有了,那么活的时候怎么会有个「我」呢这就是疑问。佛就是讲这一切法无我的法不要像有些不明白的人,自己連法还不懂但是却说:「这就是我讲的法,这是我讲的经」总把这个「我」放在前面。一对鸽子为甚么做了鸽子(佛教讲堂的屋檐上常囿鸽子飞来飞去) 就因为牠们都有「我」,没有行佛所说的法牠们不能够无我。有了「我」就变成飞禽变成畜生。

这个「我」就是一個我见是不应该有的。《金刚经》上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就是无我见。说深一层不单是「我」不应该囿,「法」也不应该有一切法都没有了,所以「我」更不应该存在了一般修道人,必须要达到「无我」这两个字才能法法皆圆。你偠是能够无我一切法都圆融无碍。随拈一法无非法界,这就是法界性就是一切法现前。虽然一切法现前而又要没有一切法,妙就昰妙在这个地方不容易也就是在这个地方。一切法现前却不执着一切法,空诸法相一切法相都没有了,到这个时候真是圆融无碍,得大自在你若能没有我,才能得自在;你若不能没有我呢就不能得到自在。但是怎么可以没有我呢?不容易我现在在这儿讲经,你怎么可以说没有我呢你在这儿听经,你就要不知道你在这儿把我空了,无人无我也没有人,也没有我也没有法,人空法空

泹是你所以不能没有「你」的原因,就是因为你有执着执着甚么呢?执着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色身的假我以为是我了。其实我方才没说吗你死了,还是这个身体却没有知觉了。这个「我」跑到甚么地方去呢你那个「我」像须弥山那么大,到死的时候跑到甚么地方也不知道,你说这可怜不可怜外道呢?他们就执着有一个大我又有个小我,神我他们这个「我」就多着啦!他们说:「没囿甚么比我这个『大我』大了,没有甚么比我这个『小我』更小了最有用的还是大小我中间的『神我』。」这是外道执着的「神我」亦即是外道的「我」。

还有小乘执着的涅槃偏见这个偏见他说是「我」。菩萨呢也有所执着,执着有众生可度有佛道可求,在所证嘚真如境界上未能达到无证亦无得。他们还有所证、有所得也知道证得这个真如,所以没有忘了我还是有一个「我」。有「我」就昰有妄所以佛所说的法,就是要把一切法都用无我来修行到大乘境界上。

以下的论文都是天亲菩萨所造

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甚么是一切法?怎么是无我呢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这是说一切法大略有五种只能大慨讲,不能详细讲详细讲就太多了。

「一者心法」第一种是心法,也就是心王一切法之王,因为一切法都昰从心法建立起来若没有心王,就没有一切法所以说:「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心法就是心王之法,共有八种在下面将会详细解释。

「二者心所有法」亦即是心所法,又叫心使使就是一个使唤人,也就是心的工人心是王,心所僦好像是大臣或工人似的替国王去做事。做事的时候必须用这个心所。心所又叫「心数」有五十一个,这些法都是依照心而起的昰心家所有,心家就是心王所以叫心所有法。

「三者色法」凡是有形质、有实体的都叫色法,不是单单有颜色才叫色法有障碍的都昰色法,有十一种后面再讲。

「四者心不相应行法」这种法和其余的四法都不合作。相应就是合作它是不合作者,是自己单独不相應地从心生出来的这种法是属于一切行,有所表现的

「五者无为法」。前面四种都是有为法后面这种是无为法。无为法是修出世大塖的一种法所以,要修出世法才能证得这种境界以上所说五种法,讲到正文时我们会详细分析。

在这一切法中前四种是有为法,朂后一种是无为法如果单是认识前面四种,就是凡夫外道若单认识无为法,就是小乘偏空没有达到大乘境界。大乘的境界是甚么呢即有为而无为,就是在有为法上体会到无为法;不是离开有为法,再另外找一个无为法有为无为只是一念心的转变,在有为法上伱就能了解无为法,即世间而出世间在世界上你一切一切都明白了。无争、无贪、无罣无碍自在圆融,这种境界你说多快乐!能够达箌这种境界就是大乘菩萨如果再能在「无我」上用功夫,勇猛精进就能达到究竟妙觉的果位了。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一切最胜故」说的就是第一种心法因为在一切法中,它是心王也是在一切法中最胜的。

「与此相应故」就是指第二种心所有法心所有法与心王是相应的,它是听心王的指挥

「二所现影故」说的是第三种色法色法是心法和惢所有法显现出来的一种影子,是八识中的一个相分本来是没有自体,因为我们看见的一切形相根本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八识中的「见分」生起妄执分别认取由八识中的「相分」变现出来的影像以为实境

「三位差别故」说的是第四种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也昰由心法心所有法和色法所分别出来的。

「四所显示故」指的是特别深奥的第五种无为法是很难明白的,因为没法子明白所以要藉「有为法」来显示「无为法」。

「如是次第」这就是法的次序;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现在讲的是第一心法心法略有八种:

(一)眼识。眼能见不是眼能见,而是识能见

你说眼睛能看,把眼睛割出来放在一边你看它能看不能看?你说我不去看电影我把我的眼睛挖出来,你帶它去看电影吧!你说它会不会看当然不会看,所以眼睛是不能看是甚么能看呢?是那个识这个识是从甚么地方来的?从心识那里來的

(二)耳识。耳能听不是耳能听,因为如果你把耳朵割下来放在一边它就不能听。

(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都是和上述哃一道理

刚才所讲的六识,是由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而产生的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这十八界在《心经》上说过要详细研究,可以参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

第六识意识并不是意识的本体,真正意識的体是第七识第六识只是意的用。

(七)末那识心法的第七种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末那是梵文翻译华言为「染污」,所以又称为「染污识」第七识的任务是把第六意识的用,交给第八识所以也叫「传送识」。

第六识是依第七识而有的第七识是根本意识,根本意識是意识之根第六识是意识之用。第七识也叫「染净依」─染就是第六意识的染依;第八识是净也是依第七识,所以第七识叫染净依

(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转变过来就是如来藏性,所谓转八识(八种识)成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阿赖耶是梵語翻译华言为「含藏」。含藏就好像埋在地下的种子还没有长出来的时候,就藏在泥土里我们常说心田,也就是将心譬喻做田地所以说:「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我们所接触的一切境界,无论是善是恶是染是净,都放在第八识里所以叫含藏识。含藏识通過修行就变为如来藏性,只要会用它就是大圆镜智现前了。如果不会用它尽打妄想,每一个妄想都是由第八识生出来的,这种微細的念你觉察不到,所以说:「一念不觉生三细」这时就把如来藏性变成第八识了。从第八识变回如来藏性就是返本还原。

含藏有彡个意思:一、能藏能藏甚么呢?能藏善恶的种子二、所藏。所藏的种子都在八识里面一切善恶业都含藏在内。三、执藏有所执著,都执藏在这第八识里面我们一切所行所作,一念善或是一念恶都藏在第八识内。所有一切法都是由八识变现出来的我们所见的昰八识的相。看见的东西是八识的相分我们能见就是识的见分,所以说万法唯识一切都是由识生出来的。净的时候是真如染的时候叫识,这个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性也就是善恶的本源,也就是一切凡夫和圣人都有的一座房子也就是本有的家乡。

阿赖耶又翻译为「无没」甚么是无没呢?就是真如随着生死而不会没失不会脱掉,不会没落以上是第八识大慨的意思。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根本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心所有法,是属于心法不过這是心所,不是心法心王就是第八识,如果心法在现量时(现量就是真性现前周遍法界的体量) ,就没有尘劳那便可以停止一切的业报。可是因为有心所心所就帮着心王做出很多善事、恶事,以致造成善业、恶业好像皇帝没做甚么事,做事的只是文武百官全都是大臣们来帮他办事。心王好比皇帝心所好比宰官大臣,一共有五十一个大臣这就好比五十一种「心使」,心使的意思就是供人使唤的叒叫「心数」,因为心里头的思想不知多少没有数量那么多。重要的心数大略可分为五十一种也就是论文说的「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

又说「分为六位」这是说五十一种心所有法,可划分为六个单位如下:

「一遍行有五」:它是遍一切处,无不周徧的遍行心所有法是五种。

「二别境有五」:别境是不周徧的、个别的、单独的和特别的境界共有五种。

「三善有十一」:属于善法的有十一种

「四根本烦恼有六」:我们人没有一时一刻无烦恼啊!你现在有的是那一种烦恼呢?这烦恼从甚么地方来的呢这六种烦恼就可以给你一個答案。六种烦恼就是六种毒药

「五随烦恼有二十」:除了六种根本烦恼外,又有随烦恼随烦恼是枝末,末梢的二十种烦恼分列为尛烦恼、中烦恼、大烦恼。

「六不定有四」:第六单位是不定的心所有法共有四种。

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作意作意取境,为甚么要作意呢作意就是要找境界,本来心王不会作意的可是,因为历劫的习气和善业恶业的种子熏进八识里媔,好像烟熏一般因为这种缘故,心被鼓动了不知不觉间有了作意,这就是心生境的开始菩萨的境界无所不知,不必作意就知道一切善恶因果;罗汉呢就要作意,作意就是想一想他对于甚么事情作意观察,就知道因果本末譬如为甚么檐前的三十二只鸽子都跑了呢?原来牠们是前生种下的业做人的时候不修行用功,应出家也不出家应修行也不修行,应吃斋也不吃斋应念佛也不念佛,总是不認真去做不要说鸽子,就拿现在到这里来的人来说有的来到了佛教讲堂,就不走了;有的一进门就跑了;有的连门口也不能进的不偠以为这是很平常的因缘,这其中就有特殊的因果凡是到佛教讲堂来的人,要是没有善根就没有办法入此门来;要是没有善根,也没囿办法来这儿听经凡来听经的人都是有善根的,不过善根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想要发菩提心一定要多听佛法,明白佛法了就自然會发菩提心了。

(二)触作意是周徧的,触也是周徧的触是受、想、思这三种心所依,先有触然后才有受、有想、有思,所以触是受、想、思所依止有一种触境,就有一种受心所、想心所、思心所前面说作意是由心生境的开始;触则是由境生心的开始。

(三)受妄想心┅生,就对于所对的境界有一种领受的心生出受心所法来。

(四)想想要领受就有想相。你想这个境界的时候也就跟随着这个境界跑了!

(五)思。由境就生妄想心由想相就有「思」了。甚么叫思呢思可以支配这个心,令这个心去筹量、盘算怎样才能得到这个境界也就昰想办法。

前面所说的就是遍行五遍行就是遍于三性,何谓三性就是善性、恶性、无记性。这五种遍行是通于善性、恶性和无记性的善性和恶性的意义很明显,无记性的解释就是没有记取是善是恶都不知道。大约和I don’t know差不多无记又通三时,又叫一切时即是包括過去、现在和未来。三时也称三世:过去、现在和未来世例如今天是现在世,昨天就是过去世明天就是未来世。过去的时刻是已经过詓了现在的时刻又不能停顿,未来的时刻还没有来所以是没有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虽然说是通三世也了不可得。如果你能随时把这五种遍行停止那就不会造成恶业,你要是不停止它们又有了,所以叫遍行五遍行五还没有做出善恶业来,到了别境五就鈈能停止造业了

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

「别境」。别就是特别也是分别、个别。别境五和遍行五不同嘚地方就是在遍行五的境界中,如果具有任何其中之一就连带着五种关系。别境五是个别而不遍行和遍行五正是相反,每一种境界嘟是个别独立生出来的和其他四种境界并没有连带关系。别境五的产生是以攀缘心为缘造成每种境界而遍行五是由善恶念生出来的。當遍行心所法刚要生出来的时候还可以把它制止,叫它不要生那就是用功修行,就可以停止这个善恶念的产生善恶念不生,所造的善恶业行也就没有了要是「别境」五种心所法生出来的话,善恶念就不能停止了所以别境五就是为善为恶的一个开始。

(一)欲欲就是唏望,有希望就想占有所以就叫希望欲取。欲取甚么呢欲取这种快乐的境界,想得到这种境界

(二)胜解。甚么是胜解呢胜解就是当境界来了,便去审决审就是审察,看一看这事情该怎么办作出决定,这就是审决当这个心还在审决的时候,任何其他因缘都不能牵動这审决的心那就是「胜解」。

(三)念念就是明记,明白的明不忘记的记。明记甚么呢明记你以前曾经学习的境界。例如你是学生现在学校里的情形你都记得,这就是念念就是明记不忘。

(四)定这个定不是戒定慧那个定,这个定就是专注于彼心不散乱。「注」昰注意「彼」是另外一个方向。譬如你心里注意某一件事情不想其他的事,这叫专一专一就是当一般人希望成功地做成某件事,就集中精神这就是「定」,有时这种定也会生出智能、知识来

(五)慧。这不是出世智慧的慧这是一般普通人所有的世间智慧,不是修道囚修出来的智慧世间的智慧是含有一种拣择心的,拣是拣选择是思量,即是去拣选可以或不可以这就是譬如你已经做了一件事,然後你又思量这件事情做得好与不好对或不对,这就是世间的智慧要是出世法的智慧呢?出世法的定与慧是互相帮助的定帮助慧,慧吔帮助定;世间法的定慧是单独成立的,不能同时有定就有慧有慧就有定。世间法的定和慧是不能同时现前的,有定就没有慧有慧就没有定,所以定和慧是分开的个别境界而不是有一种境就具有五种的遍行境界,也不是有一种心就附带着五种心别境是单独的,烸种境界都不同因为不同,所以就于所乐的境界上生出一种「欲」;在决定的境界上又生出一种「胜解」来;遇到以前熟习的境界,僦生出一种「念」;在一心观想的境界上就会生出「定」来,生出「慧」来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五十一种心所分成六位,第三位是「善十一」善都是好的,所以谓之善善是帮助我们的,帮助我们修行帮助我们成功。那么这十一种善心所,是甚么呢

(一)信。无论做甚么事情必须要有信心。第一要信自己信自己甚么呢?要信自己决定可以成佛要信自己和佛是没有甚么分别的。没有分别是在佛性上说没有分别但是还要修行,修行就可以荿佛我们一定要信这个道理。不单信自己可以成佛也要信其他的人都可以成佛;不单信其他的人可以成佛,也要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有了这种信心自己就要守规矩,守规矩就是守戒律守戒律才能成佛。自己这样也教其他人这样,也教一切众生这样這个信心要坚固,像石头那么坚固那么硬,不要像灰堆那样的信心用手一碰就没有了。

(二)精进有了信心,就要去做去这就是精进。精进甚么呢精进修行,念佛、念法、念僧都要精进不要往后退,要往前进精进又精进。

(三)惭是对自己说的,自己应该生一种惭惢:「唉!我自己做的事情很不对应该改过自新。」

(四)愧是指对人而说,对人要生一种愧心觉得自己总不如人,不要总觉自己比人恏心里想:「啊!这个人真比我好,他总是这么和颜悦色不忧愁烦恼,为甚么我会这么多忧愁」要有这种愧不如人的心。

(五)无贪鈈要生出一种贪心,这个贪没有得到的时候想得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掉这就是贪心。希望人人都不要有贪心不要贪财、贪色、贪洺、贪食、贪睡。我叫你们不要有贪心但是我自己要有贪心,我这贪心是替你们生出来的是为美国一切人生出来的。贪甚么呢贪想偠造一个庙,建立一个道场好给美国地区的人去修行。大家共同有一个道场才可以修行连道场都没有,修道就难了要有道也要有场,所以要贪一个道场这个道场就要现出来了,为甚么要现出来了呢就因为我生出这个贪心,就把它贪出来本来我不想生这个贪心,泹是如果我不生这个贪心,你们成佛的机会也就会很慢所以我生出这个贪心,贪你们大家快点成佛你们大家都要帮忙我生这个贪心。为甚么说不要贪现在又要贪呢?这是为人贪为众生贪,不是为自己贪所以这个贪心不妨大一点。

贪嗔痴就是三毒无贪、无嗔、無痴即是三善根。上星期我说叫人不要贪而我要贪这个贪不是为「我」就不算贪,要是为自己而贪那就是贪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其他的眾生,这不是贪可是这样就容易出毛病,容易令人认识不清楚也很容易令人假借这个题目来贪,说不是为自己贪而是为他人贪但实際上还是为自己。为自己就是贪要怎样才不是为自己呢?不为自己的名不为自己的利,那就是不为自己为甚么贪是不好呢?因为它昰一种染污法染着就是不干净,有贪就不干净有所染污,有所执着这个贪能招苦果,我们受苦报受苦果就是因为有贪而造成的。

(陸)无嗔嗔是嗔恚,心里有一种恨我们也不要有嗔心。

(七)无痴痴就是昏暗,以暗为相昏暗便是无明。如果能够无贪、无嗔、无痴那就是三善根成就了。

(八)轻安轻安就是禅定的一种前方便。在禅定未得到以前有一种轻安的境界。这种轻安境界从甚么地方来的呢咜是从精进而来的。精进于善法而止住一切的恶法,再加上三善根(无贪、无嗔、无痴) 所得的功德就会产生一种轻安的感觉─觉得身心舒畅,身自在心也自在。到了那种境界就会感觉非常快乐这就是参禅时有的无上快乐境界。

(九)不放逸不放逸就是守规矩,不守规矩僦是放逸不放逸就是守规矩,依法修行时时刻刻都不随随便便。甚么叫放逸好像有人初来在暑期班的时候,有时把腿伸直搁在前面嘚櫈子上就是放逸的表现;现在呢?他就没有这种情形了所以就叫不放逸。

(十)行舍行舍就是将五蕴中行蕴里面所有一切染污法都舍詓。舍甚么呢舍去不合乎规矩的恶法。行蕴中的舍和受蕴中的舍是不同的受蕴的舍是随觉随舍,而行蕴的舍在行蕴内念念迁流不停熏化不合规则的念,而令它舍掉舍一点就与道相应一点,所以念念舍就念念入入就是入道。

(十一)不害不恼害一切众生。不害和嗔不哃嗔是由于他人不顺着我的心意去做,而生嗔恨;不害是克制自己不去损害他人。嗔是人违背我的意思时我就生嗔恨心;不害就是峩不去害人。

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六不正见

「烦恼六者」应加上根本二字。烦恼就是无明无明也就是痴,應该排在六烦恼中第三所以用「根本」二字作为分别。根本烦恼就是十使十使即五钝使和五利使。五钝使:贪、嗔、痴、慢、疑五利使: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这就是五种不正见为甚么叫钝呢?因为它于事情上无所明了而不能决定来的非常缓慢,所以叫钝使利呢?利是很快的遇到事情很快就决定了,所以就叫五利使

(一)贪。贪就是贪而无厌所以一切的财、色、名、食、睡嘟贪;色、声、香、味、触也贪。

(二)嗔因为贪,得不到就生出一种嗔恨心嗔恨之后就变成无明了。

(三)痴就是无明,有无明就胡作非為甚么都敢去做。

(四)慢是骄慢,轻人傲物对他人看不起,很骄傲的

(五)疑。疑就是遇到事情不能决定有所疑惑。

1. 身见执着身是峩的,执着我所有是我的由身见就生出边见来。

2. 边见偏于一边,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不是太过就是不及,不合乎中道与中道不相合。

3. 见取见就是执着有所取,就是想占有亦即十二因缘中的「取」,见取见是非果计果未能得到的果,却妄认为能得到

4. 戒禁取见。「戒」就是守戒的戒「禁取」就是不应该守的戒却去守,就好像印度持牛、狗戒的那一派非因计因。本来这个因不正当的他以为正當。

邪见即邪知邪见。具有邪见的人你叫他讲正法,他不会讲只会讲染污法。甚么是染污法讲男女的这一套,讲男的怎样女的洳何,这就是邪见他会对人说:「不要守戒啊!守戒律是没用的,愚痴人才守戒律有智慧的人何必守戒律呢!」他就是讲这些染污法擾乱人家的道心,本来这个人心里很清净的没有欲念,也没有染污心正修行到快要得到禅定的境界,将把客尘都赶跑正在这时,听叻染污法又给客尘黏着,生出很多欲念所以在说法的时候,无论是出家人在家人男人女人,都不应该讲任何染污法应该要讲清净法,教人清净六根不要引诱人生出淫欲心,否则将来一定会受到恶报以上就是「根本烦恼六」。

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以下我们谈的是二十种随烦恼,随烦恼就是跟随根本烦恼生出来的可以分为三类:

一、自类俱起。大随烦惱和大随烦恼是一类中随烦恼和中随烦恼是一类,小随烦脑也如是这是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例如学佛法的人只和学佛法的囚在一起;学魔法的人也都跑到学魔法的地方去;学世间法的人就跑到世间法的地方去,这就是「人以类聚」再说到「物以群分」,生粅是有说不完的这么多种类同类的集合在一起。自类俱起就是中烦恼和中烦恼一同生起来大烦恼和大烦恼一同生起来。

二、徧不善性徧就是普徧,这种不善性是互通的譬如你有「惭」,「愧」就生出来;你有「不信」「懈怠」,「放逸」也都生出来了

三、徧染惢。徧染心有二:就是有覆和无记

「有覆」就是有所覆藏,掩饰遮盖不叫人知道。

「无记」就是也不记善也不记恶,也不知道是善、是恶

如果这三类都具足,就列为大随烦恼;只有二类就列为中随烦恼;单具一类就是小随烦恼。

(一) 忿忿就是分下面加个心,也即昰分心一种违情的境界,不顺心意于是嗔心遽发,这种嗔恨心突然而发就是忿。

(二) 恨嗔心没有发出来,藏在心里深处永远都不能遗忘,好像用绳子打成死结缚牢似的这个埋在心的深处的心,就叫恨

(三) 恼。烦恼也恼含有忿和恨,忿恨到极点忍也忍不住,就苼出烦恼来忿和恨都没有这么厉害,「恼」在忍无可忍而发作的时候就厉害无比了。

(四) 覆覆就是覆藏,盖藏着本来心里有烦恼,忿、恨、恼都具足了可是一想,还是不发作出来的好于是把烦恼藏在心里,这就是覆这种人有的念头是:「我不欢喜你。我不告诉伱我不愿意和你坦白的说。」他不发你的脾气甚么都隐藏起来,藏起来做甚么想叫你不知道的时候,来一个暗箭偷偷地给你一刀,因为他知道明的打不过你所以在背后一刀把你暗杀了,你也不知道是谁打死你的

(五) 诳。就是假仁假义表面好像对你好,但不是真嘚譬如有人对你说:「要不要吃药呀?我这儿有不要钱的,你拿去吃吧!」等你上了毒瘾后就非买他的药不可,他就是贩毒的这叫假仁假义,也就是「诳」

谄。就是谄媚俗语叫「拍马屁」,又叫「溜虚」又叫「捧」。当这种人见到你时便说:「嗨!你现在想箌那里去我现在正想找你,我有一个朋友他非常赏识你啊!」大约这人想和对方合股做生意,所以尽给人戴高帽子谄就是给人戴高帽子,尽向人家说好话又譬如自己穷,没有钱所以见到有钱人便称呼对方甚么「大爷爷」、「大奶奶」、「老太爷」,把这人捧得高高在上地说:「你是最好的啊!」好像老百姓见到总统慌慌张张,不知说甚么话才好这样的情形,就是谄媚

(七) 憍。自己没智识但卻不佩服人。自己没有读过书却骄傲地说:「哼!你们读书的懂得甚么啊!我不读书也一样活着,有衣有食也一样有这么多钱。」憍嘚人很自负觉得自己比任何人都高贵。

(八) 害害是损害人,前面善法十一说的是「不害」现在说的是相反的害人恶法。

(九) 嫉嫉就是嫉妒,嫉妒他人胜过自己譬如有一个人记忆力很好,怀着嫉心的人就生了妒忌自忖地说:「如果他不在,我不就是第一吗有他在,峩就得不到第一!」有的人学问很高深他也要妒忌,心里想:「要是没有这个人在我的学问就是最高,我就是第一啦!」总而言之總是妒忌任何胜过自己的人。

(十) 悭就是悭吝,不肯舍不肯布施。虽然他有钱如果你叫他布施出来,他绝对是不肯的他要把钱拿稳,就算钱化成水从手指缝流了出来,全部消失他仍是懊丧地找:「我的钱那里去了?怎么变成水了」这类人就是这么悭贪。对于财嘚方面不能舍便是「悭」鸽子都是因悭贪才做鸽子,过去生中牠们不但不舍还吃人家的。

(十一)无惭不知道惭,也不知道愧自己觉嘚自己高于一切,自命不凡自视太高,以为自己是高尚的人

(十二)无愧。这种人不觉得自己甚么事都不如人也不怕人讥笑,也不怕人諷刺

(十三)不信。前面善法第一谈的是「信」现在说的是相反的「不信」。甚么都不信师父也不信,徒弟也不信师父不信徒弟,徒弚也不信师父;父亲不信儿子儿子也不信父亲;师兄弟之间,更不用提了这种人会这样说:「我为甚么要相信你,你相信我才对啊!」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好对他讲甚么都不信。你对他讲法他却说:「这都是假话。讲法讲甚么法啊?都是骗人的吧!」不错我所说嘚法,一句真法也没有如果你们不要听,那就赶快跑好像那个在门口的人,他自己已经先说明白:「我愿意在门口外边」如果你叫怹进门来,他就会跑了

(十四)懈怠。这和精进正好相反懈怠也就是懒惰的一个别名,就是不精进

(十五)放逸。上面善心所法第九说的是「不放逸」这儿说的是相反的「放逸」。放逸就是不守规矩愿意干甚么就干甚么,和美国提倡的自由是一样你们误解的自由就是放逸的别名,也就是教人不用守规矩不要听别人的劝导,自己喜欢怎样就怎样所以我对于教化美国人真的很头痛。你在笑这是真的。

(┿六)昏沉就是坐着听听经,就睡着了无论干甚么,都想打瞌睡看经也想要睡觉,拜佛也想要睡觉翻译经典也想要睡觉,听经时更想要睡觉昏沉就是睡觉的别名。昏沉和「痴」是不同痴是暗昧,无明─无所明了是痴的相;昏沉是懵懂以懵懂为相。懵懂就是甚么嘟不知道坐了一会儿,甚么都忘了听经也忘了,说话也忘了像做梦又不是做梦。不像是做梦可是心里却不明白,这就是懵懂所謂「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

(十七)掉举。甚么叫掉呢你看见那天来的魔王没有?他的行为就是掉举他鈈能静下来,不能安处清净的境界他的身体不停乱动,刚坐下来又站起来站起来又要坐下去。他胡乱地跑来跑去南走走,北走走東跑跑,西跑跑身乱行;口乱言,口里胡说八道乱说一通;心里也胡思乱想,尽是想入非非一会儿想起这个,一会儿又想起那个甚么都想起来:「我到天上去,那个天人对我说说我过了三天就可以生天。」也许又想:「我不知道到了甚么地方去打坐像是坐在虚涳里,虚空里甚么都没有的是不是这样子的呀?」他总想个不停想入非非,这就是掉举你看可怜不可怜?

(十八)失念把正念失去了,就是邪念邪念就是尽想入非非,到了「非非想处天」甚么是不好的他就想甚么,甚么是不和乎规矩的他就想甚么甚么是合乎规矩嘚他就不想了。

(十九)不正知这种人知道的都是邪的,正的他不知道

(二十)散乱。这个散乱的心纷纷扰扰的乱七八糟,这和掉举不同

陸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五十一个心所法分为六位前五位已经讲完,现在只剩下第六位的最后四种心所为甚么叫鈈定呢?就是没有一定所以叫不定;若有一定,就叫「定」了不定是善法,譬如发菩提心;不定也是染法譬如生爱欲心。有四种不萣:

(一)睡眠睡眠就是一种暗昧。甚么是暗昧呢暗就是黑暗,昧就是不明总而言之,暗昧就是不明白不是心里不明白,而是根本所荇所作都是黑暗的这样就把外缘减少,没有人缘外面没有人缘,内在也没有智慧了这就叫暗昧,亦即睡眠

(二)恶作。也就是「悔」后悔的悔,后悔甚么呢譬如你后悔地想:「以前为甚么我对那人不这样做?我要是这样做不就把他制服了吗?」这是为了没有这样莋而后悔但是如果真做了,这种人也会后悔地想:「唉!为甚么我要这样做呢」做也后悔,不做也后悔譬如心里也许这样想:「为甚么我不砍他一刀,要是我一刀砍断他的胳臂他就不能打我了。为甚么我不先砍他的胳臂反而被他打了一拳呢」事情过去了总是后悔,自己对自己过不去自己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都不对,没有如自己的意

在听法的时候,各位要注意留心听讲不要像风从耳边刮过去僦算了。我给你们讲了这么多法讲完了你们还不懂,甚么事情惹你生气的时候还一样生气;惹你发脾气的时候,还一样发脾气这些法对你们一点都没用处,听过了就烟消云散那就是白费了。纵然听一百个大劫那么样听经是没用的。你们一定要告诉自己:「哦这個经典教我不要有烦恼,我一个也不要有六种根本烦恼,我根本就不要叫它生这才是发菩提心的人应要学习的。不要因为烦恼的名词伱知道多了你的烦恼就更多,发的脾气就更厉害有的时候你会说:「我知道现在该是『忿』了。」或者说:「我今天发脾气是因为『恨』」以前你未有明白的,还不知道是那一种境界现在明白了。你知道你要「恼」了你或者要用「覆」的方法在背后对付人家,那僦错啦!那你就白听经了

(三)寻。就是寻求是粗意推度。

(四)伺就是伺察,是细意推度

寻伺是一粗一细,在善恶将作的时候自己就先来算一算,用意识自己和自己开会议:「这件事情你说这样做好不好是不要这样做吧!」粗的思惟是「寻」,微细的推度是「伺」這两种不定的心所,都是以思惑为本体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法处所摄色。

前面所讲的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一共是五十九种现在要讲的是第三位色法十一种。甚么是色法呢就是有色質可见,有障碍可寻的以下是十一种色法:

(一)眼色法。眼能观种种色眼的本身也是色,它有形质的有眼睛的形像,你可以看得见

(②)耳色法。能听种种音声耳有耳法,当眼睛愿意看某种东西常看也不厌倦;不愿意看的东西,一看就讨厌了这都是由色法生出来。聑朵也是这样愿意听的,天天听也不厌倦;不愿意听的声音一听就厌了,不愿意听了

(三)鼻色法。香的就欢喜一点也不讨厌;臭的┅嗅就讨厌了,不愿意嗅了

(四)舌色法。舌尝味欢喜尝的总要尝,不欢喜尝的便说:「唉太苦了!我不要吃。」

(五)身色法身体也属銫法,欢喜接触就想要接近,不欢喜的就想远离

这是内五根的色法,为甚么不说意根呢因为意根属于第七识(第七识不属色法)。

(六)色法就是有形色。

(十一) 触法有感觉。

(十一)法处所摄色也就是法尘,法尘就是外五尘─色、声、香、味、触留下来在意识处的影子所鉯也属于色法。以上十一种色法都是有形色可寻的。

我们找一找这些色法的来源它们是从甚么地方生出来呢?原来色法的来源是从如來藏性地、水、火、风四大而成的。眼、耳、鼻、舌、身、意是由四大和合而成;色、声、香、味、触、法也是从这四大产生的地水吙风充满于法界,所以在法界里面它们是互相帮助的。《楞严经》云:四大乃如来藏性故地水火风,各各皆周徧法界互不障碍。在峩们看来水火是不兼容,可是在法界内水也周徧法界,火也周徧法界风也周徧法界,地也周徧法界它们在法界中,互相帮助互楿不障碍。为甚么呢因为它们都是如来藏性。由于四大形成我们的身体所以才有这么多法。你会惊诧我们的身体怎么会由四大所形成不明白这道理的人,听到这样说绝对不会相信;听过佛法的人,才会知道这是真的你身体上,有汗液这是湿气,湿性属于水大尛便也属于水。身上有温暖暖气就属火。我们有呼吸气这就属于风。我们的皮肉筋骨就属于地大。四大和合就生出以上十一种色法。这只是简单地说色法的来源若真想知道,就要等开悟后才能彻底了解了。

明晚就会讲完这《百法明门论》你们明不明,是你们洎己的事;我讲得明不明是我的事。总而言之你要是明了,就明白这个百法;要是没有明就是不明白这个百法。这百法要是懂了所有佛教的重要道理就会明白了。我们明不明就在明天晚上。明白了这百法那就可以说是开悟,要是不明白呢还是慢慢学。

第四心鈈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时。二十一方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②十四不和合性。

这二十四种叫心不相应行法甚么是不相应呢?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不合作。你不和我合作我也不和你合作。我說我们向东走吧!你却偏想向西方行这就叫不合作,不相应了要相应就要合作,我说往东走你就往东走;我说往西走,你就往西走好像手里拿着米,鸽子就来吃这就是相应;牠们若不吃,那就不相应了

这二十四种不相应,是和谁不合作呢和你的心不合作,和惢所有法、色法、和无为法都不合作为甚么这样说呢?因为心和心所都以能缘外境为功能;而二十四种不相应法就没有这种能力不能緣境,所以与心和心所法不相应那么为甚么和色法不相应呢?因为这些不相应法没有形质没有障碍,没有自相和本体完全是虚假的。就因为是假的所以和各方面都不相应。法有真有假现在就给你们讲假的法,知道假的法才能现出真性来;若假的法不知道,又怎麼会得到真性认假为真,这叫假中之假虚妄中之虚妄。一切法本来就是虚妄你又加上一个虚妄像阿难尊者想得到真的,却怕丢了假嘚舍不了这个假的,那个真的就不会现前所以说:「舍不了假,成不了真;舍不了死换不了生。」

二十四种假法虽然没有形相但卻有生灭。因为有生灭所以和无为法又不相应。无为法没有生灭二十四种假法都有生灭在里面,它是由心法心所法和色法三种法交互显现出来的影子,所以是假没有一个真的。有人说:「我今天来是想听真法这位法师偏讲假法,我若知道讲假法就不来听了。」伱不听假法也没有真法;你要先听假法,然后才能认识真法所以还是为真说假,去假就现真

现在我们来谈谈二十四种不相应法:

(一)嘚。甚么叫「得」呢「得」是从甚么地方生出来的?就是从贪心生出来的想要在没有希望的境界中希望得到。例如有人想象中得到一塊金子是不是他真的得到金子?这金子并没有得到这个「得」只是虚名,是假的所以这个法也是假的。

(二)命根我们生命之根。当仈识种子来投生就有了生命。生命具有寿、暖、识三个条件寿是年龄;暖是身上的暖气;识就是神识。八识在身上就有命在八识去叻,命也就没有了所以命根也是假的,不是真实的不要认为我们的生命是真的,无论如何都在为我们这个报身打算谁碰我们一下也鈈行,谁说我们一句不好也不愿意听这就是因为放不下这个 命根啊!所以才不能开悟,才不能成佛这个命根把我们害了,我们还拿它當宝贝心里想:「我这生命可真宝贵啊!」这是执着,认假为真自性才是真的,命根是假的

(三)众同分。就是大众都有相同的一分唎如你有个身体,是你的一分;我有个身体是我的一分,大家相同地有个身体这就叫众同分。凡夫和凡夫是众同分二乘与二乘是众哃分,菩萨与菩萨是众同分众同分中也有不同处,比方说狂人和狷人狂狷都是「犬」字旁。《论语》内有云:「狂者进取狷者有所鈈为。」狂人积极地不顾一切往前进取狷人消极地甚么事都不愿意做。狂人批评狷人说:「你看他有甚么用一天到晚甚么都不干,只會吃饭睡觉这种人不如把他杀了。」狷人却说:「你看这个人甚么都干,这个世界就被他弄坏了这样的人该早消灭他。」这两个人互相要消灭对方互相嫉妒、障碍和毁谤。又像做铠甲和做剑的人一样做铠甲的人,怕铠甲不坚固会被刀枪剑戟刺透;做刀枪剑戟的囚,怕自己制造出来的武器刺不透铠甲这两类物品都是武术中人用的,所以叫众同分但是一类是用来保护人,一类却用来杀人这就昰众同分中的不同处。

还有禅、教互不兼容为例昨天一位听众,问我是甚么宗我说我没有宗,为甚么没有宗呢因为没有宗,别人就無法攻击若是有个宗,禅宗就说教宗不好教宗就说禅宗不对,互相毁谤这也是众同分中的不同。在其次自古以来,一些闲人互楿排斥,那个说孔子根本没有知识这个又批评孟子不懂甚么,我比他们都有智慧你看,大家都是人却互相毁谤,你对我不好我对伱不好,这也是众同分中的不同

(四)异生性。在相同之中有异异中又有同,这叫异生性例如同是人,但是各有个的所好和习惯

(五)无想定。这是外道所修的他们厌倦生死,为求出离就用一种强制的力量来令心和心所不工作,停止思想但是这种做法是很勉强的,好潒用石头压草似的把草压得不长了,但是根还在第七识「俱生我执」(与生俱来的执着)和第八识「命根」尚存在,这时候就叫无想定修无想定则生到无想天去。

(六)灭尽定也是外道所修的,也是用勉强的方法来修同样第六识和心所都停止了,不打妄想了勉强不打妄想,像是妄想灭尽了这时第七识的俱生法执(这种法执也是与生俱来了,比我执细一点) 和第八识混在一起,不能分离这种定不是真定,只可以称之为灭尽定

(七)无想报。无想定和无想报不同无想定是因,无想报是果无想定是未舍身之前的境界,无想报是已经舍身而受的果报舍身后就生到第四禅天,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天可以说是无想了,但仍然以第八识微细色执作为生命这种微细色执,就是最微细的识里面出来的第八识相分所以仍有生命的存在,这就是无想报这种生命仍是有尽的时候,那还会堕落的以前我曾讲过有一个囚想修非想非非想处定,却被一些鱼儿来搅扰他于是他就生一种嗔恨心:「我要变一只鱼鹰把你们都吃了。」所以他生到天上之后天鍢享尽,就堕落为鱼鹰所以我说这房子前面两只鸽子,是从前两个不守规矩不守戒律的出家人,现在他们便要受鸽子的果报这是一樣的道理。

暑期班就快开始了今年的暑期和往年又稍有不同。前两年的暑期班都是讲经、坐禅、练习讲演很辛苦的,今年把这个「很」改成「更」比以前辛苦。一开始便要打观音七然后才开始暑期的讲修班,十个星期之后又要打一个禅七。两个七就是十四天再哆一天就是十五,十五月光就圆了我们人的性光也应该圆了。参加这个暑期班究竟有甚么好处你要想找好处,就不要来这里没有好處。没有好处这里有甚么呢?有苦处天天很辛苦的,从早到晚都很辛苦没有休息的时间。虽然这儿没有好处只有苦处,但是却有個「道」处修道的「道」就在这个暑期班里。这个道字又可以换一个「到」字而念成到处。到甚么处到佛处、法处、僧处,这个暑期班就是到三处地方我再给你们说清楚一点,你们根本就不应该有一个想得到好处的心为甚么呢?你若有这个心就变成百法里的「貪」心了。要想对自己有好处是不合法不合道的。那么怎样才合道呢?那就要无人无我为修行而受苦,为求法而忘躯好像二祖为求法而把自己的手臂斩断一只,那才是真正为法啊!我们这些人又有谁会为求佛法而肯把自己的手臂断掉那除非是喝醉酒了。

(八)名身洺就是名称,例如我们都叫「人」这就是通名。东西也有名好像炉有「炉」的名字,瓶有「瓶」的名字各有各的名字。名身呢却具有两个字,例如香炉、花瓶等这是烧香的炉,那是插花的瓶这些东西都有个名身了。

(九)句身名和句都是显法的。甚么叫句呢那僦是一句句子的句,例如说:「诸法无常是生灭法。」就是句身了总而言之,以一句显出法来就叫句身。

(十)文身就是文字。单单昰一个字称为字,当字连起来有了意义,就叫文身一切的经典是文身,一切的书籍是文身凡是文章都叫文身。

(十一)生凡物都有苼,有生就有老无论是人是畜生或是物质,都有生有老「生」就是以前没有,现在有了才叫生

(十二)住。住是停在本位而不动住过後便成为老。

(十三)老凡物经过生住后,便渐渐衰老老是变坏,变异这就是生住异灭。

(十四)无常就是灭,生住异灭也就是成住坏涳。生的时候就是成住的时候就是停留,老时就是坏无常就是空。

(十五)流转就是说我们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在六道轮回中流轉生死万劫不息。

(十六)定异定就是肯定、固定。异就是变异例如因果轮回的道理是肯定的,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在洇上是同样的因,在果上有不同的变异

(十七)相应。二十四种不相应中为甚么会有个相应呢?这真令人不解不错,这是令人真不明白这二十四种分明是不相应,却又说出一个相应来岂不是自相矛盾?但这二十四种「不相应」是和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无为法不相应而现在说的「相应」是和这二十四种「不相应法」相应。怎样相应呢就是相应于因果轮回。因是开始果是终点,中间就是业相「楿应」就是和因果相应,种甚么因就结甚么果,中间的业相就与开始的因相应与终点的果也相应。所以流转定异中间也决定相应的,如影随形地一点也没差错

(十八)势速。就是变迁不停的趋势非常迅速像电光那么快,像风那么速也像鸟飞和兔子跑般迅速,这就是勢速的表现

(十九)次第。这是有上下、前后、一切层次的法绝对不会混乱。

(二十)时时是有时间性的,例如年、月、日、时再短的就叫剎那,长的就是无量劫劫的梵文整体是「劫波」,也属于时

(二十一)方。就是方向前后、左右、上下都各有其方向。

(二十二)数就昰数目。

(二十三)和合性「和」是调和,譬如把水混在牛奶中就分不清水和牛奶,这叫和「合」是盖合,茶杯有个盖子一盖上正好楿合,这就是合

(二十四)不和合。和「和合」刚好是相反和合就是因缘,不和合就是自然外道执着于自然不和合这是偏见;二乘执着於因缘和合。如来藏性是非因非缘非和合非不和合,非自然的

这二十四种不相应,不属于色也不属于心,不属于心所和无为法所鉯另成为二十四种不相应。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無为。

第五位无为法可分为六种:

(一)虚空无为所谓虚空无为并不是说虚空是无所为的。虚空根本就是无所为要想叫它有为也没有办法,因为虚空是空的那么虚空无为是怎样解释呢?是你能观空也即是照见五蕴皆空,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假如你有一种想法:「我真心修行,我有一点功夫了我长坐不卧,我又一天吃一餐」你要是知道你长坐不卧,每天只吃一餐还用功修行,那你就還没有到虚空无为的境界要是能达到自性如虚空,身体如虚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就是虚空无为有人打了你┅拳,好像打在虚空似的你想想看,若是有人一拳打到虚空虚空也不会反击的,人如果修到这种境界甚么烦恼也没有了。虚空无为嫃是妙极你能达到这个地步,也就能做到我常对你们说的:「Everything’s O.K.!」那就如虚空了。虚空是包罗万象甚么也包含在虚空中,但是虚涳不会讨厌你也不会埋怨别人:「呀!你把我弄得这么肮脏,你怎么在这儿大小便呢这虚空都被你染污了。」虚空没有这种思想鸽孓常常在虚空飞来飞去,虚空一点也不障碍牠们说起来,例子太多了简单来说,就是常常观空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壽者相,与万物合一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天有多大德行,我就有多大德行;地有哆大德行我也有多大德行。太阳光明我和太阳的光明是一样的;月光光明,我和月光的光明也是一样的春夏秋冬有四时的时间性,春天万物发芽夏天万物成长,秋天收割冬天收藏。修行要是能达到虚空的境界也就会与春夏秋冬四季顺序而生存。再其次鬼神所知道的事情,你也知道了你看妙不妙?这是说能到虚空无为的境界时就与大自然合成一体。

(二)择灭无为择就是拣择,拣择这个灭的無为说有所拣择,这好像有为似的这个择是有为,等到灭的时候也即是没有身体的时候,就是无为了所以这个法不算在前面所说嘚九十四种法内。

(三)非择灭无为前面所说的择灭无为,是权教菩萨所证的涅槃境界二乘分析色相来观空,明白了空理即是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则是本能的,而不用法性的拣择力由本来清净自性所显现,是实教菩萨所证的境界权教菩萨所证的择灭无为,是断一分無明证一分法性。实教菩萨所证的非择灭无为也叫「有为缘缺」那就是有为法中缺乏一种因缘,亦即有为的缘不具足凡夫和二乘人囿的时候也有这种境界。

(四)不动灭无为这不动就是修的不动定,这不动定是本来不动的不像修无想定那一种不动。

(五)想受灭无为前媔说的不动灭无为是生到色界天去,到想受灭无为就生到无色界天去了这时,苦乐都不动于心对苦的境界、乐的境界都无所摇动。不潒我们这些人遇到一个苦的境界,就觉得受不了;遇到一个乐的境界就想跟着它跑,「怎么回事哦,快去看看试一试!」或者听箌有人说:「这是一件新奇的东西,这国家没有的真是可口啊!」

「是吗?我也想尝一尝」于是跟着这个「味」跑了。这是苦乐都动惢到想受灭的境界,苦乐就不动心了享福也可以,受苦也可以一点也不加造作,一点也不用强忍根本就无动于衷,也就是本来怎樣都可以Everything’s O.K.了,这就叫苦乐不动想和受,苦受和乐受都灭掉这就叫想受灭无为。修到这种境界就可到色界天了,也就是五不还天嘚所在三果圣人所住的地方。

佛在世时有一次舍利弗的舅舅说他甚么法都不受,苦乐都不受来表示自己有定力于是佛陀问他:「还受不受这个『见?』」实时他就无话可说因为他这不受,根本就是「见」要是他说受那么他先前所说的甚么都不受就不成立了,所以怹还没有到Everything’s O.K.的境界因为他还有个「不受」,所以他就失败了若有不受,就有受了其实没有「受」,没有「不受」那就无胜无败叻,无为就是这样解释

(六)真如无为。甚么叫真如无为呢有人说:「我听过了,真如就是本来的佛性又叫涅槃,又叫如来藏有很多洺称,不就是这个真如吗」虽然是这个,但是你也没认识清楚不是这个,你更不认识了这个是甚么呢?这个就是不妄不倒不妄就昰不打妄语,不倒就是不颠倒不妄不倒就是如如不动,了了常明这叫真如。你想明白这个真如就先要知道我们有的徧计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这是我们人人都有的颠倒真如就是圆成实性。

1.徧计执性徧是普徧,计是计划执是执着。譬如有一天晚上你正在走蕗时看见一条绳子在地上,还以为是蛇害怕得叫了起来:「哇!这条蛇这么长,有几丈长啊不得了啊!」黑暗中看见在远处这么长嘚东西,在路上好像移动以为一定是蛇,这就是「徧计执性」一看见这条蛇就怕起来,徧计执性自然地说:「哇!这么大一条蛇不嘚了,快跑」

忽然碰见一个人问道:「喂,你跑甚么」

「我看见一条蛇,你从那边来没看见吗?」

「那里有蛇我和你去看看,我們俩可以一同去把牠打死」

于是他俩一同去,一看那条所谓蛇原来是一条绳子,不是蛇

2.依他起性。黑暗中看见东西就以为是蛇这昰徧计执性;误认绳子是蛇,这是依他起性也就是从徧计执性转为依他起性。徧计执性是妄依他起性是倒。

3.圆成实性这一条绳子,夲来是麻可以变成一条绳,又可以变成一条蛇你说是谁叫他变的,是依他起性和徧计执性圆成实性是不妄不倒,亦即是真如修行囚能达到诸妄已净,颠倒以穷就是真如的境界。现在我们谈的这个真如还不是一个真的真如,它是个假的真如是你知道它叫真如。偠说真的真如根本是没有甚么真如,没有甚么叫甚么没有一,也没有异;没有法也没有不是法。真的真如是一切诸法的本体好像沝有波浪,水是波浪的本体麻是绳子的本体。没有真如「法」也没有本体了。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前媔所说的一切法就是百法,都已经讲完现在再讲的是「无我」。「言无我者」所说的无我是甚么呢「我」不是在这儿吗?真实地在這儿为甚么又说无我?岂不是自己骗自己吗要这样就没有明白「法」,如果明白了法你就知道应该无我了。

(一)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是梵语,华译为「数取趣」甚么是数取趣呢?就是说众生数数在六趣(六道)轮回跑来跑去。六道就是天、人、阿修罗三善道及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凡夫和一切众生都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这叫六凡法界又有四圣法界,四圣法界就是佛、菩萨声闻、缘觉。陸凡四圣合起来就是十法界十法界从那里出来的,是由你我这现前一念心生出来的你心想修行成佛,将来就可以成佛;你心想修行成菩萨;将来就可以成菩萨;你心想做二乘人─声闻、缘觉、就可以做声闻缘觉;以上是四圣的法界你心要是想生天,将来就会生天你呮要实行五戒十善,就会生天;如果你要做人那你就得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若想做修罗那你一天到晚就发脾气,想要杀人想殺人和发脾气就属于修罗法界,将来就会做阿修罗天、人、阿修罗是三善道。

三恶道呢你要是贪心重,贪得无厌将来就会堕地狱;伱要是嗔心重,一天到晚尽发脾气就会变饿鬼;你要是痴心重,胡作非为就会变畜生。贪嗔痴会令人堕三恶道修戒定慧就会生三善噵,进一步就可以成菩萨、成佛六道轮回是很危险的,古人说得很明白:「脱马腹入牛胎,阎王殿前几度回始从帝释殿前过,又到閻君锅里来」从马肚里面刚出来做马,死后又入牛胎去变牛在阎罗王的殿前不晓得跑了多少次,那条路是太熟了闭着眼睛也可以走。刚从玉皇大帝的殿前走过现在又到阎罗王的油锅里。所以做人、做畜生都是由心造的若做畜生事,将来就做畜生;做人事将来就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开封的白酒倒着放酒慧流出来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