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铜钱算命六十四卦宋五十是什么钱

宋代的钱币一贯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啊?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宋代的钱币一贯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南宋政府财务紧张,因此钱币也开始粗制滥造(含铜量大幅降低), 薪炭诸物。根据假设1两金为10两银即10贯钱,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一贯合今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人民币。
1)黄金基准 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切得豆腐“,宋代一石大米即今天的59.2公斤合148元。相反黄金的产量稳定。根据宋史职官志。
此外,虽然现代技术的大幅度发展,东京的酒家是“斤直钱二百五十“,一对大鸡。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换300人民币的样子。此外,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白胜的一桶酒差不多应该有20斤,年薪108万。一个普通从8品的县令月薪15贯,合人民币4500元,年薪5万4千,并归整去掉零头。同金价基准的换算方式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约相当于70元人民币。民以食为天。不过这个数字略显得金银贵而铜钱便宜。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北宋大约不到5000万人口,同时还有晁盖一伙在竞相抬价,但私酿到一定数量仍然是死罪,北宋的银铜兑换率为1两兑1贯仍然是合理的。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同样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也是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白胜又处于垄断地位,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
那么根据二位先生的方法。南渡后大片国土沦陷税基减小,而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的,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为了简化我们的计算方法,无斋主人将忽略这些因素。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难怪人称宋代对官员的优渥无与伦比。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当时黄泥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宋史上记载,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也就是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一盎司为28.3恕K沃,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硬通货储备,产铜量也下降,而同时政府开支并没有减少,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吴用让阮小七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1两为今天的40克。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565美元,考虑到宋代一个县令不过管几千户人家,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是合9万元人民币,所以5贯也算合理,当然黄泥岗的物价肯定要比东京便宜。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公用钱。也难怪宋江削尖了脑袋想招安当官,也算不错了。另外神宗元丰2年(1079年).3元人民币
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的一两银子可换3贯300文。不过我们认为,1500元人民币也不算过分,用的是十分好铁,宋代一贯铜钱约相当于465元。
2)白银基准 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将1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从而我们得到下面基本换算公式。宋代除了本俸之外,还有职钱,一是宋代酒类是政府垄断专营的暴利行业,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酒价本身就很贵。宋史食货志记载,宋初太祖建隆二年(961年)私酿15斤酒就要被杀头,后来规制放松。 (现在的市场价) 补充如下 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一直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这部闲话水浒也将宋代的货币转换成今天的人民币以符合现代语境。无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货币的专家,要完全精确的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让读者可以有个基本的概念,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是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30文钱一把切菜刀,造成了币制崩坏和通货膨胀,所以南宋1贯钱的购买力远不如北宋。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1500元人民币似乎就有点离谱了。这其中有两个原因。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白胜卖给杨志一伙的家酿村酒要5贯钱,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假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5元来计算,按黄金换算的465元,按白银换算的70元和按粮价换算的148元,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
3)米价基准 宋代1市斤是640克,二十斤生熟牛肉,也就是人民币9元,很合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时候,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10贯这个假设。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这是因为南宋铜钱贬值的缘故,这个兑换率也比较合理。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
再看看水浒中其他几个例子,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1石合92,给券 。吴思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300元人民币三个人吃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给出了1两银子今天价值的两个不同数字。吴思先生似乎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从水浒上的具体事例来看。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小饭馆: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第十回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时曾拿出一两银子,点了三四瓶好酒,菜随便上,银,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增给 。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就能看出,禄粟,傔人衣粮 ,厨料。
因此无斋主人就取了个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的价值。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根据宋史地理志,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8.23元来算,相当于4650元?市斤为640克(网上查到“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祐铜则。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基本在数量级上符合上面的这个假设宋代一贯铜钱约相当于465元,才把这桶酒炒成高价的吧
采纳率:5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等待您来回答博宝艺术网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欢迎加入
& 五十文铜钱图片
五十文铜钱
相同类别价格最高排行
五十文铜钱图片
艺术收藏品最新图片
五十文铜钱
下一步您可以:西夏钱币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目前面文为西夏文的钱币已经发现有五种,分别是“”,“”,“”,“”,以及“”。这五种钱币正面为西夏文,背面为光背,形制都为小平铜钱,非常少见,属于珍稀的古钱币。汉字体的西夏钱币按照年号分目前已经发现有八种,这些钱币的书体均为楷书。分别为“大安”、“大德”、“元德”、“天盛”、“乾祐”,“天庆”,“皇建”,以及“光定”。在这些钱币中除了“元德重宝”为折二钱外,其余都是小平钱。西夏钱币的铸造大都比较精美,而且书法俊逸、流畅。[1]
西夏钱币简介
西夏是西北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于公元1038年称帝,建都兴庆府,后改中兴府(今宁夏银川),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其疆域大致包括今宁夏全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甘肃大部、青海东北和新疆部分地区。历10帝、189年。西夏行使的钱币主要以铜钱为主,兼用铁钱,少量使用白银。自铸钱少,多用宋钱。边远地区始终以物物交换为主。[1]
李元昊即帝位后,为记录发扬本民族文化,创制了“西夏文”,史籍称之为蕃书,在西夏国内广为使用。蒙古灭西夏后,当地仍旧使用,时称“河西字”,明代末年衰落成死文字。19世纪初,学者张澍发现蕃汉文合璧的《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文得以初步释读。1914年罗振玉父子又在《西夏国书略说》中释读了福圣、乾祐、天庆、大安宝钱。1937年,赵权之考证了贞观宝钱。近年,钱币学界对西夏古钱的深入研究也颇有进展。
西夏毅宗嵬名谅祚福圣承道年间(公元年)铸行西夏文钱币福圣宝钱(图一),直径2.4厘米,重4.1克。惠宗大安年间(公元年)铸行西夏文大安宝钱(图二)和汉文隶书大安通宝(图三),直径2.45厘米,重4.04克。崇宗贞观年间(公元年)铸行西夏文贞观宝钱(图四),直径2.6厘米,重5.3克。元德年间(公元年)铸行元德通宝真、隶书小平钱(图五、图六)和元德重宝真书折二钱(图七),直径2.91厘米,重6.3克。
西夏古据中外陆上丝绸之路主道河西走廊,商贸在其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故非常重视与宋、辽、金诸国和西方的贸易。《天盛旧致新定律令》规定优待西方商人。在仁宗天盛十年(公元1158年)设立通济监,铸行天盛元宝钱,有铜、铁两种币材。乾祐年间(公元年)铸行西夏文乾祐宝钱(图八),直径2.41厘米,重3.9克;汉文真、行书乾?元宝小平铜钱(图九)和铁钱。桓宗天庆年间(公元年),铸行西夏文天庆宝钱(图十),直径2.34厘米,重3.8克。另铸行汉文真书天庆元宝钱。襄宗皇建元年(公元1210年)铸行汉文皇建元宝钱(图十一),神宗光定年间(公元年)铸行光定元宝真、篆书小平铜钱(图十二)。真书较多,篆书少见。
西夏钱币特点意义
西夏钱币,是我国古代货币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以铸制工艺精良、西夏文形式独特、史籍不载和传世数量稀少而称著于世。研究西夏钱币,是新兴的西夏学科的重要内容,也对发展我国钱币学、丰富我国货币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夏钱币西夏王朝
西夏王朝,是我国古代党项族于公元年,在我国西北部建立的以本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全盛时期的疆域,占有现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部、陕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甘肃省大部,幅员方约二万余里。都城兴庆府,即现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自称“大夏”、“大白上国”、“白上大夏国”。因其位置在宋、辽、金以西,历史上称其为西夏。
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羌族的一支,因此也称党项羌。党项族原来散居于青海省西南和四川省松潘以西广阔地带,以姓氏为部落,大者万余骑,小
者数千骑,不相统一,过着逐水草、无定居的游牧生活。后受吐番侵挠,请求归附中原王朝,从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以后,被陆续迁移到甘肃省以东和陕西省北部地区。内迁后的党项人,在汉族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影响下,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中原王朝的特殊照顾,人口和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唐朝末年,黄巢率众起义, 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受唐王朝之命,参与镇压,因作战有功,被赐李姓,封夏国公,定南节度使,领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唐王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乱,群雄逐鹿,党项拓跋部也乘机扩充地盘,设官置吏,征收税赋,成为雄居西北一个拥有较强武装力量的政治集团。大宋王朝建立后,无力对其用兵,采取了赐赵姓、封官爵、给岁赐的安抚办法。党项拓跋部名义上臣属于宋,而实为割据一方的霸主,正如史册所载:“虽未称王,而自其王久矣。”
公元1032年(宋明道元年),党项首领德明去世,其子李元昊继承父位,开始了建国之举:废除大宋年号,建西夏年号显道行于国中;去掉唐赐李姓、宋赐赵姓,改皇室姓氏拓跋氏为嵬名氏;命大臣野利仁荣参照汉字,编制成笔划复杂的西夏文,在领地推广使用。公元1038年,嵬名元昊筑坛受册,即位皇帝。从此,西夏先期和北宋、辽,后期和南宋、金鼎足对峙了189年。西夏相传十帝,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并形成了极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即西夏文化。
西夏末年,新兴的蒙古族以强大的蒙古铁骑多次进攻西夏,占城夺地,烧杀抢掠。《嘉靖宁夏新志.拓跋夏考证》记述了蒙古灭夏的情景:“蒙古军攻占夏城邑,其民穿凿土石以避锋镝,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在战争残酷的刀光剑影中,西夏生命财产饱受涂炭,典籍文物损失殆尽。后元人建史,独不著西夏史,战后的西夏遗存,又再度湮没。
-2- 最后,连经历了数百年沦桑、建立并存在了近两个世纪的西夏王朝、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西夏文化的党项民族,在其建立的国家政权灭亡的同时,也从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消失了。西夏历史在我国浩瀚的史籍中数百年间成了一片空白。直到清乾、嘉庆民国年间,一些学者才搜遗辑逸,又从史料中整理出西夏史料,撰编数种西夏专史,才使人们对西夏历史有了概略的了解。
西夏王朝在历史上存在了近两个世纪,社会上流通的货币,主要是北宋和以前朝代遗留下来的钱币。做为政权国家的象征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西夏王朝也铸造了本王朝的钱币,但数量较少。从近200年来已发表的资料表明和出土的西夏钱币统计,已发现西夏铸币总数约有二十多万枚,其中铜钱近二万枚,铁钱十八、九万枚。计有十五个种类,一百多个大的版别。这些钱币,除铁钱出土时就锈蚀严重和没有引起重视损失较多外,部分由国家和地方博物馆、文化馆收藏,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在钱币收藏家和钱币爱好者的收藏箧中。
西夏钱币发现历程
西夏钱币,人们从发现到认识,经历了700多年的漫长岁月。在钱币专著中,最早著录西夏钱币的是南宋人编辑的《泉志》。该书卷十一记录了一品西夏官方铸造的一枚西夏文钱币,洪称:“右梵字钱,余按此钱径八分,重三铢六参,铜色赤纯,文不可辩,大抵类屋驮、吐番钱。”从文中可以看出,洪遵虽然发现了这枚西夏文钱,但他并不认识西夏文,也就没有将其列入西夏王朝铸币,只是忠实的将其列为不认识的少数民族铸造的钱币而计入《泉志》一书的。经后人考证,《泉志》记录的这枚梵字钱,是西夏铸造的西夏文钱。《泉志》对是第一本发现并记录了西夏铸币的著作。元、明两代300多年间,钱币学研究没有多大进展,流传下来的钱币著作,有胡我琨的《钱通》和李世雄的《钱神志》。这两种著述,或是沿袭洪遵的《泉志》,或是记述十分简略,均未涉及西夏钱币。[1]
在洪遵的《泉志》成书600多年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梁诗正等人奉敕编著的《钦定钱录》,录历代古钱500余种,沿袭《泉志》录西夏文钱一品,仍称作“梵字钱”,录西夏汉文钱“天盛元宝”钱一品。尽管史册对西夏铸造天盛钱已有记载,但在钱币专著中,明确定为西夏铸币,仍是西夏钱币研究史上具有了突破性的意义。
清代乾嘉年间,兴起了研究考据之风,金石文物的研究收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嘉庆9年(公元1804年),甘肃学者张澍在凉州(即今甘肃省武威市)发现了一座西夏石碑,石碑的两面均镌刻文字,一面是汉文,一面是西夏文,把碑上的汉文和西夏文相对照,文义是相同的。西夏王朝行用的西夏文,在西夏灭亡后,到明代时已成为无人认识的死文字。张澍的这一发现,使西夏文又“始见天壤”。就在张澍发现西夏碑的第二年,金石学家刘青园也在凉州发现了西夏窖藏古钱:“凉州土人掘地,得古钱数瓮,其中开元最多,北宋、辽钱及西夏元德、天盛、乾祐、天庆、皇建、光定诸品,亦复不少。而此种梵字钱,亦有数品,余共拣得千余枚”。刘青 园将梵字钱上的钱文和张澍发现的西夏碑上的碑文相对照,才明白了梵字钱上的“梵字”,就是西夏文。他断定了南宋洪遵在编著《泉志》时,也不认识这种文字,因此说“数百年后,破此疑窦,亦快事也”。公元1809年,初尚龄的《吉金所见录》记述了刘青园的这次重大发 现,并将刘发现的西夏诸钱,逐一著录。对西夏文钱,虽然知道了是西夏王朝铸造的西夏文钱,但具体读音和文意是什么,仍然不知,只好在以前“梵字钱”上,加了西夏二字,成为“西夏梵字钱”。使经历了六百多年无主的“梵字钱”,终于找到了铸主”,它的铸主就是西夏王朝。刘青园的发现和初尚龄的记述,是西夏钱币研究史上取得重大成果的里程碑。此后的一些重要钱币著作,如《钱志新编》、《古今钱略》、《古钱汇》、《言钱别录》、《泉史》等,西夏钱币部分,都沿袭了《吉金所见录》的著述。
随着国内对研究西夏历史的重视和对西夏文研究的深入开展,我国学者罗振玉、罗福苌父子首释读了西夏文,1914年罗福苌著的《西夏国书略说》,分别附载了西夏文钱四品,汉文直译是:福圣宝钱、大安宝钱、乾祐宝钱、天庆宝钱。并声称“此为以前古泉学家所未知,兹悉抚印四泉于册,以告世之治古朱学者”。至此,“西夏梵字钱”才有了具体名称,人们也能顺利的辩识西夏文钱了。罗福苌的《西夏国书略说》,把西夏钱币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为研究西夏钱币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7年,钱币学家赵权之发现并释译出了西夏文贞观宝钱,1940年撰文在《泉币》第三期作了介绍。张叔训在《泉币》创刊号介绍其藏品西夏铸造的汉文钱大德通宝一品,五荫嘉介绍天盛元宝背西铁钱一品,程伯 逊在同刊第23期介绍天盛元宝背西铜母一品。西夏铸造的钱币,汉文钱达到了8个品种,西夏文钱达到了5个品种,这13个品种,均是西夏年号。
新中国成立后,西夏窖藏钱币不断的发现和出土,1981年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三道营子出土了一批西夏窖藏钱币,发现一枚大安通宝,经内 蒙古自治区吴忠信考证,为西夏惠宗大安年间铸造的汉文钱。198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山滚钟口西夏窖藏钱币,发现了一枚篆书光定元宝,虽然和楷书光定元宝属同一品种,但篆书钱文在西夏铸造的钱币中,仅此一种,也确实是一个大版式。199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钱币爱好者易凯峰在本区灵武市磁窑堡收到一批钱币,从中发现一枚折二型西夏文正德宝钱,2005年10月在央视鉴宝节目亮相。现在,经对200多年来出土的西夏王朝铸造的钱币搜集整理,已有二十多万枚,认同的有11个年号钱十五个种类,一百多个大的版别以及一些待考证的品种。
西夏王朝相传十帝,使用了32个年号,在历史上历时190年。希望在今后的考古和出土的钱币中,能再发现新的品种和版式,使西夏钱币的种类和版别不断的增加,不断的丰富。
西夏钱币钱币反映
钱币是社会的产物,它携有大量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信息。“以钱证史,以钱补史”,就是通过钱币来了解历史。那么,通过西夏钱币的研究,我们了解了西夏王朝那些历史呢?
西夏社会流通的主要是北宋钱币,是当时历史的产物。在西夏境内,近二百年间考古和出土的西夏窖藏钱币,西夏王朝铸币很少,所占比例不到百分之二。北宋铸币最多,占到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有的窖藏还高达百分之九十七,其它王朝铸币(汉、唐、五代诸国、金、辽及南宋等)占百分之十二、三 。从出土的钱币可以看出,西夏王朝建国前后直到被蒙古族灭亡的二百多年间,西夏社会上使用的主要是北宋钱币。对于上述奇特现象,有的历史学家认为,西夏铸币少的原因,是西夏缺少铜材,是西夏和宋关系友好的证明。历史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
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虽然由大宋王朝结束了,但在兴起的西夏王朝面前,大宋王朝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和大统一的坚定信心。因此,在统一过程中遭到军事失利后,便以屈辱的议和保持苟安生存,停止统一大业。如宋、辽公元1004年的“澶渊之盟”,宋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公元1044年宋、夏的议和,宋岁赐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如果仅把银以每两折合成一百个小平钱计算,宋每年送给辽和西夏的钱币近70吨,折小平钱约一千七百多万枚(注:根据辽、西夏和金出土的大批宋代铜钱而独不见宋代银锭,可能是把银换算成铜钱,以铜钱结算的)北宋王朝就是在这种局面下,年复一年的苟安生存直到灭亡,而西夏、辽、金以及建立元王朝的蒙古,也是在这种局面下诞生和存在的,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现象。
西夏王朝在北宋灭亡前,靠宋王朝岁赐、以武力掳掠和通过榷埸贸易所得的钱币,已满足了社会钱币流通的需要,所以不需要再费工费材大量铸造钱币了,只是铸造少量的钱币做为王朝的象征,做为赏赐臣僚、祭祀和对周国礼送之用。而在北宋灭亡后,没有了北宋王朝的岁赐,臣金后所得钱币又极少(西夏窖藏钱币有金钱正隆元宝、大定通宝,但数量不多), 社会上流通的钱币出现了不足,为了满足社会流通钱币需要,西夏才于天盛十年设铸钱。因此现在出土的西夏钱中,天盛钱是最多的一种。皇建年号在西夏仅行用了一年,光定年间又受蒙古多次大规模的进攻,但皇建年间铸造的皇建元宝和光定年间铸造的光定元宝,是西夏钱币中仅少于天盛元宝而数量较多的两种。说西夏铸钱少是缺少铜材,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西夏社会使用的主要是北宋钱币,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能以此来证明宋夏关系就是友好的。
西夏铸币仿唐、宋钱制,同时也融进了独特的本民族文化。我国唐代和宋代金属钱币,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极大的实用性,一直影响了我国金属货币近两千年。西夏社会流通的主要是北宋钱币,为了统一和方便,西夏铸币必然也要仿照唐宋钱制。如形制园形方孔,币值小平、折二、折三,材质铜、铁并划分铁钱流通区域,钱文采用帝王年号和元宝、通宝、重宝等,都是仿照了唐宋钱制。同时,西夏在铸造钱币时,也融进了独特的本民族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在钱币上铸入本民族文字,使西夏文通过钱币,在国内得到传播推广和应用。也为我国钱币史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西夏文钱币。 西夏钱币铸制精美,是西夏经济技术较高的反映
西夏铸造的钱币,总的说铜质精良,铸工高超,边廓坚挺,形制规整, 字体端庄秀丽,书法高雅优美。在我国历代数千种钱币中,也应算是上品了。它充分反映了西夏社会经济文化较高,制造业技术比较先进。
史册记载西夏铸钱,《宋史·夏国传》载: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西夏天盛十年)始立通济监铸钱”。天盛十年距西夏建国已有120年,如按史册所载,西夏在天盛十年前的120年间,是没有铸 钱的。但出土的实物证明,西夏在天盛十年前就铸造了六种年号钱,有八个种类,近三十个大的版式,但铸造的数量很少。正是因为铸量少,所以就没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而到了西夏天盛十年,北宋灭亡已十多年了,缺少了北宋十多年每年七万多两的岁赐,加上西夏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流通钱币出现了不足,影晌了经济运转。为了解决流通钱币不足的问题,西夏才批量铸钱,因为铸钱量大,就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这才设立了专管铸钱的部门通济监。宋史的记载和西夏铸钱的事实,并不矛盾,而是真实历史的反映。
西夏钱币研究工作方兴未艾,还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探索,如西夏有无纸币,有无金、银的制造和使用,已认定的钱币中有无伪品,侍考证的品种中那些还是真品,西夏钱币与西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枝术方面的联系等,还有待人们加强研究,积极探索。
西夏钱币种类版别
传世和出土的西夏钱币,到目前为止,形制上分有、、三种,材质上分有铜质和铁质,文字上分有汉文和西夏文。共有15个种类,100多个大的版别。这15个品种是:毅宗嵬名谅祚福圣承道年间(公元年)铸造的西夏文钱“福圣宝钱”,惠宗嵬名秉常大安年间(公元年)铸造的西夏文钱“大安宝钱”和汉文钱“大安通宝”,崇宗嵬名乾顺贞观年间(公元年)铸造的西夏文钱“贞观宝钱”,元德年间(公元年)铸造的汉文钱“元德通宝”和“元德重宝”,正德年间 (年) 铸造的西夏文钱“正德宝钱”,大德年间(公元年)铸造的汉文钱“大德通宝”,仁宗嵬名仁孝天盛年间(公元年)铸造的汉文钱“天盛元宝”,有铜铁两种。乾祐年间(公元年)铸造的西夏文“乾祐宝钱”和汉文钱“乾祐元宝”,汉文乾祐元宝有铜铁两种。桓宗嵬名纯祐天庆年间(公元年)铸造的西夏文钱“天庆宝钱”和汉文钱“天庆元宝”,襄宗嵬名安全皇建年间(公元1210年)铸造的汉文钱“皇建元宝”,神宗嵬名遵顼光定年间铸造的汉文钱“光定元宝”。现以时间先后为序,将15个品种的100多个大的版别分别预以叙述,并附拓片、图片、版别说明。
西夏钱币福圣宝钱
西夏文,汉文译为福圣宝钱。西夏毅宗福圣承道年间(公元年)铸造的西夏文小平钱。罗福苌的《西夏国书略说》最早著录此钱,并附拓本,后历家著述,均予收录。198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萌城乡出土的西夏窖藏钱币中,发现两枚,1987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出土的窖藏钱币,发现7枚,以后时有出土发现。
西夏毅宗嵬名谅祚是西夏第二位皇帝,在位21年,使用了5个年号,福圣是第三个年号,时谅祚年仅9岁。谅祚刚满周岁时,是在其父嵬名元昊被刺杀后继皇帝位的,大权由其母没藏氏兄妹掌握。
福圣宝钱是西夏的早期铸币,虽然制作粗疏,但形制工整。有细字、粗字、厚版和薄版等区别,发现的总数在百枚以内,是西夏文钱币中较少的一种。
西夏钱币大安宝钱
西夏文,西夏惠宗嵬名秉常大安年间(公元年)铸造的西夏文钱,面文旋读,小平钱,汉文直译为“大安宝钱”。南宋人洪遵编辑的《》中所录的一品西夏钱,后人作的图虽然笔画不对,但是大安宝钱。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初尚龄的《吉金所见录》收录的西夏文钱也是大安宝钱,初虽知钱文是西夏文,但还不知具体是什么字,只好称为“西夏梵字钱”。1914年罗苌福的《西夏国书略说》,始正式定名为大安宝钱。
大安宝钱在西夏文钱中,数量和版别都是较多的一种。传世和出土的数量约在三百枚左右,尤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出土较多。形制有小样、大样,文字有大字、小字、行楷、行草,背文有星文、月文等版别。西安文管处保存的一枚折二型,但有的专家鉴定后认为是伪品。
牛达生.西夏钱币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铜钱民国二十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