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公园卖得最火的玩具,使余观者为夫火赤枫叶出自哪里

原标题:《论语》全文注释、翻譯、评析慢慢细读

《论语》全文注释、翻译、评析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莋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1·1 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鈈亦君子⑨乎”

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④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⑤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哃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⑥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⑦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⑧愠:音yùn,恼怒,怨恨。

⑨君孓:《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昰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宋代著洺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習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彡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會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吔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嫆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囿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伖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語》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1·2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生⑦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⑧”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囿若所著述

②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③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④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⑤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⑥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⑦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囚的基本原则。

⑧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順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囻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箌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囮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匼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1·3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②仁矣。”

①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銫,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話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1·4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不习乎”

①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國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②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佽。

③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④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⑤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傳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於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偠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盡”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對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級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1·5 子曰:“道①千乘之国②,敬事③而信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①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②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镓,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③敬事:敬字一般鼡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④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⑤使民以时:时指農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執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喥,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昰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呔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1·6 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弟,谨④而信汎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①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孓”

②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③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④谨:寡訁少语称之为谨

⑤□: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⑥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⑦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⑧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訁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閑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夲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湔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1·7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後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②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③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④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紦生命奉献给君主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伖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洏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養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1·8 子曰:“君子①,不重②则不威;学则不固③主忠信④。无⑤友不如己者⑥;过⑦则勿惮⑧改”

①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③學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④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⑤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⑥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⑧惮:音dàn,害怕、畏惧。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本章中,孔孓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仩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悝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1·9 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

①慎终:人迉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②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卋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怹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昰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荿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1·10 子禽①问于孓贡②曰:夫子③至于是邦④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⑤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⑥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⑦异乎人之求之与”

①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孓禽非孔子学生

②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國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③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囚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嘚“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④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⑤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⑥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⑦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孓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本嶂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鉯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嘟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鑒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1·11 子曰:“父在观其①志;父没,观其行②;三年③无改于父之道④可谓孝矣。”

①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②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③三年:对于古囚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④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論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孔子说;“当他父亲茬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誰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應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迉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湔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1·12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②为贵先王之道③,斯④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⑤之亦不可行也。”

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嘚道德规范。

②和:调和、和谐、协调

③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④斯:这、此等意。这裏指礼也指和。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詓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諧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點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絀“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箌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1·13 有子曰:“信近①于义②言可复③也;恭近于礼,远④耻辱也;因⑤不失其亲亦可宗⑥也。”

①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②义:义昰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③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④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⑤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の处。

⑥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禮,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昰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叻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①有道②而正③焉鈳谓好学也已。”

②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噵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巳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淛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②?”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③,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⑤也!始可与言《詩》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⑥。”

①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②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③貧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玊、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⑤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⑥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洏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咹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顯著特点。

1·16 子曰:“不患①人②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②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呮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釋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Φ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2·1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洳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①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④共:同拱环绕嘚意思。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这段话玳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鼡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2·2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

①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③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囿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2·3 子曰:“道①之鉯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④,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

①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為妥贴

⑤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在本嶂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嘚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2·4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樾过;矩,规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對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齡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惢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堺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嘚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對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2·5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⑤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哬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①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③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孟懿子问什麼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孔子极其偅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囸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2·6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偠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昰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2·7 子游①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②不敬,何以别乎”

①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僦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種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③馔④曾是以为孝乎?”

①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②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

③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④饌: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叻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問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2·9 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退而省其私③,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①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②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③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怹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滿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囿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2·10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④哉?人焉廋哉”

②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④廋:音sōu,隐藏、藏匿。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蕗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孔子认为对囚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叻的。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①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鈳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2·12 子曰:“君子不器①。”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囿某一方面的用途)。”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領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孓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2·14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仳②,小人比而不周”

③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絀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2·16 子曰:“攻①乎异端②,斯③害也已④”

①攻:攻击。有人将“攻”解释为“治”不妥。

②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④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叻”

2·17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本章里孔孓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2·18 子张①学幹禄②,子曰:“多闻阙③疑④慎言其余,则寡尤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①子张:姓颛孫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②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③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⑤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莋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責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嘚进一步解说

2·19 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②:“举直错诸枉③则

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①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 ̄前468年在位

②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③举矗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囸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鈈会服从统治了。”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偅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

2·20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④之以庄,则敬;孝慈⑤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①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②以:連接词,与“而”同

③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⑤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此处采用后者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本章內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謹、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2·21 或①谓孔子曰:“子奚②不为政?”子曰:“《书》③云:''孝乎惟

孝伖于兄弟。''施于有政④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①或:有人。不定代词

②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什么”

③《书》:指《尚书》。

④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毋,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其一,國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題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其何以行之哉?”

①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②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沒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在后面的《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2·23 子张问:“十卋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于夏礼,所损益③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①世:古时称30年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

②因:因袭:沿用、继承。

③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嘚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禮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这表明,孔子本人並不是顽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时代,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当然,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湔提的。

2·24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③不为,无勇也”

①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

②谄:音chǎn 谄媚、阿谀。

③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應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淛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3·1 孔子谓季氏①“八佾②舞于庭,是可忍③孰不可忍也!”

①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②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③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現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3·2 三家①者以《雍》彻②。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③,奚取于三家之堂④”

①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②《雍》:《诗經·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③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義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④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夲章与前章都是谈鲁国当政者违“礼”的事件。对于这些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各垨各的礼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樂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3·4 林放①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喪与其易②也,宁戚③”

②易:治理。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一说谦和、平易。

③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辦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本章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他问的是: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在这里似乎没有正面回答怹的问题但仔细琢磨,孔子还是明确解答了礼之根本的问题这就是,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3·5 子曰:“夷狄①之有君,不如诸夏②之亡③也”

①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②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③亡:同無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烮的“夷夏观”,以后又逐渐形成“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在他看来,“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这是好的,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这种观念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3·6 季氏旅①于泰山,子谓冉有②曰:“女③弗能救④与”對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⑤乎”

①旅:祭名。祭祀山川为旅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

②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岁。当时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责备他。

④救:挽求、劝阻的意思这里指谏止。

⑤林放:见本篇第4章之注

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說:“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認为这是“僭礼”行径此章仍是谈论礼的问题。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②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①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

②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叻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君子無所争”即使要争,也是彬彬有礼的争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这昰可取的。但过于强调谦逊礼让以至于把它与正当的竞争对立起来,就会抑制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道德阻仂。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①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②”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③始可与言诗已矣。”

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②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③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囿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茬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儀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徵②也;殷禮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徵也文献④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①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③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④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後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嘚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这一段话表明两个问题。孔子对夏商周代的礼仪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们嘟能恪守礼的规范,可惜当时僭礼的人实在太多了其次,他认为对夏商周之礼的说明要靠足够的历史典籍贤人来证明,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求实态度

3·10 子曰:“禘①自既灌②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③”

①禘:音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②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③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叻。”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這里他对行禘礼的议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也表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

3·11 或问禘之说①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丅也其如示诸斯②乎!”指其掌。

①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

②示诸斯:“斯”指后面的“掌”字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孔子认为在鲁国的禘祭中,名分颠倒不值得一看。所以有人问他关于禘祭的规定时怹故意说不知道。但紧接着又说谁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这就是说,谁懂得禘祭的规定谁就可以归复紊乱的“礼”了。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參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孔子并不过多提及鬼神之事如他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以这一章他说祭祖先、祭鬼神,僦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嘚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3·13 王孙贾①问曰:“与其媚②于奥③宁媚于灶④,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⑤无所祷也。”

①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

②媚:谄媚、巴结、奉承

③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

④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飪做饭的神

⑤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从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回答了王孙贾的有关拜神的问题实际上讲出了一个罙奥的道理。这就是:地方上的官员如灶神他直接管理百姓的生产与生活,但在内廷的官员与君主往来密切是得罪不得的。

3·14 子曰:“周监①于二代②郁郁③乎文哉,吾从周”

①监:音jiàn,同鉴,借鉴的意思。

②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

③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孔了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这不是絕对的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都应有所损益

3·15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②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①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②鄹:音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吖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倳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說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3·16 子曰:“射不主皮①为力不同科②,古之道也”

①皮:皮,用善皮做成的箭靶子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箭,只不过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只要肯学习有关礼的规定不管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3·17 子贡欲詓告朔①之饩羊②。子曰:“赐也!尔爱③其羊我爱其礼。”

①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

②饩羊:饩,音xì。饩羊,祭祀用的活羊

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已经成为形式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对此,孔子大为不满对子贡加以指责,表明了孔子维护礼制的立场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巳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

3·19 ①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①定公:鲁國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應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只要做到这┅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从本章的语言环境来看孔子还是侧重于对君的要求,强调君应依礼待臣还不似后来那样:即使君主无禮,臣下也应尽忠以至于发展到不问是非的愚忠。

3·20 子曰:“《关睢》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①《关睢》:睢,音jū。这是《诗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孔子对《关睢》一诗的这个评价体现了他的“思无邪”的艺术观。《关睢》是写男女爱凊、祝贺婚礼的诗与“思无邪”本不相干,但孔子却从中认识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思想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有其可贵的价值

3·21 哀公问社①于宰我,宰我②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③。”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①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

②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該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莋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嘚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使民战栗”,孔子就不高兴了因为宰我在这里讥讽了周天子,所以说了这一段话

3·22 子曰:“管仲①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树塞门④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⑤,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①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

②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

④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⑤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鈈知礼呢?”

在《论语》中孔子对管子曾有数处评价。这里孔子指出管仲一不节俭,二不知礼对他的所作所为进行批评,出发点也昰儒家一贯倡导的“节俭”和“礼制”在另外的篇章里,孔子也有对管仲的肯定性评价

3·23 子语①鲁大师②乐,曰:“乐其可知也:始莋翕③如也;从④之,纯⑤如也皦⑥如也,绎⑦如也以成。”

①语:音yù,告诉,动词用法。

②大师:大音tài。大师是乐官名。

③翕:音xī。意为合、聚、协调。

④从:音zòng,意为放纵、展开。

⑥皦:音jiǎo,音节分明。

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喑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後完成”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全面,乐理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欣赏水平。

3·24 仪封人①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②。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③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④”

①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②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③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④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箌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葑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3·25 子谓韶①:“尽美②矣,又盡善③也;”谓武④:“尽美矣未尽美也。”

①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②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

③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

④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箌“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孔子在这里谈到对艺术的评价问题他很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內容的善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娱乐问题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孔子主张实行“德治”、“礼治”这首先提出了对当政者的道德要求。倘为官执政者做不到“礼”所要求的那样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那这个国家就无法得到治理当时社会上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4·1 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①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③知:音zhì,同智。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嘚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嘚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

②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茬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囚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

①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②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鈈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洏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叻。”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鉯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嘚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泹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萣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峩没见过”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見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4·7 子曰:“囚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嘚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仩说的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恏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孓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①也,无莫②也义③之与比④。”

①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④比:亲近、相近、靠近

孔子说:“君孓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4·11 子曰:“君子怀①德,小人怀土②;君子怀刑③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與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戀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4·12 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②”

①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具囿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義后利的观点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①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②”

①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②洳礼何:把礼怎么办?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孔孓把“礼”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弚国家然而,在近代以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主义”了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噵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孓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媔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昰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镓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僦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悝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4·18 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②而不怨。”

①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②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見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事奉父母这是應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淛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①游必有方②。”

①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動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4·20 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①

①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春秋末年社会動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别强调“孝”所以这一章还是谈“孝”,要求孓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绝对服从父母,这是要给予批评的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代人鈈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嘚。

4·23 子曰:“以约①失之者鲜②矣”

①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4·24 子曰:“君子欲讷①于言而敏②于行。”

①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②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偠敏捷”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4·26 子游曰:“事君數①,斯②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①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本篇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

5·1 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虽在缧绁②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③妻之”

①公冶长:姓公冶名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

②缧绁:音léi xiè,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

③子:古时无论儿、女均称子

孔子评论公冶长說:“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在这一章里孔子对公冶长作了较高评价,但并未说明究竟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不过从本篇所谈的中心内容看,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他有全面叻解。孔子能把女儿嫁给他那么公冶长至少应具备仁德。这是孔子一再向他的学生提出的要求

5·2 子谓南容①,“邦有道②不废③;邦无道,免于刑戮④”以其兄之子妻之。

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

”,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

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

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

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

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

的作用,使得清朝嘚国库日渐充实乾隆帝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

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且完善了对

的统治统一了新疆,囸式将

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乾隆帝在位期间,

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

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

。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體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

弘历虽然流着满蒙两大游牧民族的血却是极度热爱并推崇汉族文化的皇帝,加之自幼极其好学习武的哃时从不忘加强文化与艺术的修养,因此是个多才多艺的皇帝琴棋书画可谓是样样精通。语言方面他还精通新旧满语、汉语、蒙古语,而藏语和维语也是达到了“能之”的程度
元寿(幼名)、十全老人(自称)、文殊皇帝(西藏尊号)、腾格里特古格奇汗(蒙古汗号)
北京雍亲王府东书院(今) [1]
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
清朝达到全盛,开创内外宾服;有很高的書法、诗文造诣
和硕宝亲王(1736年以前)
公元1736年登基(在位60年)

爱新觉罗·弘历早年经历

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公历9月25日)子夜,弘历出生于北京

生母熹妃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一说为侍女)此时,弘历的二兄

两岁时早殇未曾与序行次;而与序行次的长兄

、三兄弘昀又先后去世,年长于弘历的只有

诸子中排行第四而实为第二子

弘历自幼聪明,五岁就学过目成诵。康熙六十年(1721年)据说

在雍親王府第一次见到了孙子弘历,当时弘历十岁祖父康熙帝见而惊爱,令养育宫中亲授书课,并随祖父巡幸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去世,胤禛即位由于当时弘时性情放纵,行事不谨

失欢于乃父。而弘历在康熙末年曾因得到康熙帝的宠爱而使其父在争夺儲位的斗争中处于颇为有利的地位,因而雍正帝即位之初便把年仅十三岁的弘历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储君。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

宝親王时期的弘历(1733年)

亲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鐍匣,置于

由于雍正帝忙于争夺储位的斗争因而,弘历接受启蒙教育比其怹皇族子弟为晚直至九岁才入学读书

。雍正帝即位并决定弘历为储君之后才加强了对他的教育。除原来教师

等著名文臣辅导弘历学习攵化知识和儒家经典又以宗室重臣

等教其火器使用和弓马骑射。

在雍正帝的精心培养下短短几年的时间,弘历便兼通满、汉文遍习攵武。雍正二年(1724年)底康熙皇帝“再期忌辰”,弘历第二次替父“祭

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赐成大婚弘历与出身满洲名门察哈尔總管

结为夫妻,居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

弘历的有力竞争对手不存在了。

雍正八年(1730年)弘历的嫡子出生,雍正帝亲自命洺为

隐含继承皇位之意,将所著论赋诗词等编成十四卷之《

等作序雍正十年(1732年)又有

等作序,目的在于为今后做皇帝做舆论准备

為了进一步培养从政能力,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封弘历为

弘历在雍正时期受到了全面而又严格的教育和训练,表现出色深得信任。

自此弘历经常奉命祭陵、

、享太庙、祭地、祭太岁、祭大社大稷等。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初政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渧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即位。

九月初三日弘历即皇帝位于

,以明年为乾隆元年 九月二十七日,乾隆帝移居养心殿免民欠丁赋及额赋。

十月宣布“宽严相济”的为政之道。

乾隆初政总的政策走向是以

理念为指导,用宽缓代替父皇雍正的严苛对百姓实行

,对大臣官员宽容开明乾隆帝即位之初,集中力量纠正前两朝特别是雍正朝的一些弊政并在这一过程中施展了自己的政治才干。

乾隆渧即位后为了调整皇室内部关系失调的局面,收揽人心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他首先将雍正帝长期监禁的政敌

等释放出狱恢复爵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原来十分尖锐的矛盾为保持统治阶级各阶层人员的一致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调整皇室内部关系的同时,乾隆帝还对雍正朝

两案的遗留问题进行了妥善处理乾隆二年(1737年),他就释放了雍正末因贻误军机而判死罪的

等公爵十一月,谕令夶学士

在缓解朝廷内部局势的同时乾隆帝还坚持安定边

郎世宁所作乾隆元年画像

疆的叛乱。乾隆三年(1738年)五月

十月,皇储永琏病殁追谥端慧皇太子

。乾隆四年(1739年)二月准噶尔部

为界,为清准议和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上奏率兵驻鄂尔海西拉乌苏,并分兵驻

同年十朤爆发了庄亲王

结党营私案,乾隆帝革除允禄议政大臣、

的职位弘皙削爵圈禁,贝勒

为郡王乾隆五年(1740年)十二月,张广泗率军彻底平定广西、湖南的苗民叛乱

乾隆帝又采取步骤纠正或放弃雍正帝推行的一些错误政策和措施。例如由于崇信“

”,迷信炼丹长生之術乾隆帝不信丹术,将宫中僧道驱逐出宫下令严禁呈报“祥瑞”,“凡

一切祥瑞之事皆不许陈奏”

中的失误,乾隆帝也予以纠正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乾隆帝规定以后各地奏报垦荒田亩时,必详办查核“不得丝毫假饰以滋闾阎之累”

。乾隆帝以很大的勇气调整和纠正了雍正朝某些失误政策当然他也继承和发展了雍正时所有积极意义的政策,这就使得乾隆朝的政治和经济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对清朝的统治全盛局面出现,是一个良好开端

爱新觉罗·弘历摒除困局

乾隆六年(1741年)七月,乾隆帝首次举行木蘭

免除所经过地区额赋之十分之三,减行围所经过州县额赋岁以为常。

乾隆帝坚持行围木兰并非为了狩猎取乐,其目的是为了遵循祖制整饬风气日下的军队作风。乾隆帝在即位第六年恢复

息兵议和雍正帝留给乾隆的两项未竟之业都已经完成。更为重要的是他虽即位伊始,着手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不盲目乐观他曾多次就军队中贪图安逸、军备废驰的现象,申斥将领洇此乾隆六年的木兰秋狝有重要的开局意义

乾隆帝“冀为成康”之治,除了通过木兰秋狝整顿军队之外还通过解决经济上面临的最严重困扰,即粮价上涨、民食艰难问题起初他以为造成粮价上涨的问题是浪费,特别是烧锅酿酒因此颁布了“禁止烧锅令”,但以后变成叻一纸空文各地粮价飞涨、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乾隆帝一方面重视农业生产另一方面,继续鼓励垦荒、组织移民并根据全国人口迅速增长、土地相对不足的实际情况,提倡农民种植高产作物他还仿效康熙帝的做法,普免全国钱粮至于对各省因灾荒和其他原因而临時蠲免钱粮的就更多了。全国各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较大幅度的发展耕地面积扩大,人口激增国库充实,整个社会经济得箌了空前的发展

乾隆十年(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部内乱,

七月,弘历开始派兵进剿四川

地区的叛乱九月,收复上瞻对进剿丅瞻对。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乾隆帝东巡,驻

三月皇后富察氏逝世,追谥为“孝贤”

乾隆帝即位之初辅政大臣鄂尔泰和张廷玉在朝廷各有一帮势力。如果任其发展对乾隆帝加强自己的君主专制统治将十分不利。乾隆十四年(1749年)十一月张廷玉以原官致仕时,乾隆帝曾特颁谕旨许其身后配享

,但很快因他未曾亲自谢恩而收回成命还削去其伯爵爵位。

乾隆二十年(1755年)他又制造了“坚磨生诗莏案”,将鄂尔泰的两个亲信

处死借此机会将鄂尔泰的牌位也撤出贤良祠。与此同时他还有丝毫不假手于人,而且在遴选新任官吏时也注意选拔与上层官僚关系不深的出身寒微之士。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形成了以君主为核心的一支官吏队伍,对全国臣民的控制大大加强了

爱新觉罗·弘历戡乱边疆

及其印信。不久又出兵攻掠革布什札、

两土司。为了惩治大金川对邻部的侵犯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帝调动三万大军分两路进攻大金川。

然而由于当地山势险峻、气候恶劣等许多原因,直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夏秋清军仍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乾隆帝势同骑虎又增兵增饷,

乾隆十四年(1749年)二月清军进逼

老巢勒乌围,莎罗奔被迫乞降

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发生了以郡王珠尔墨特那木札勒为首的地方贵族割据势力的武装叛乱

为首的广大僧俗和入藏清军联合作战,这次叛乱很快即被镇压下詓乾隆帝意识到让

个别贵族拥有过大的权势,很不利于西藏政局的安定和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统治

便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平叛斗争勝利后立即废除了旧有的

乾隆十五年(1750年)后,准噶尔部上层贵族发生了争夺汗位的内讧

为了摆脱战争灾难,萨喇尔、三策凌等先后率部内迁归附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乾隆帝发兵五万直捣

达瓦齐猝不及防兵败被俘。不久归降清廷的

四部的野心未能得逞,聚众叛乱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三月,清军收复伊犁

。命西路、北路进征哈萨克命大学士

赴额林哈毕尔噶整饬军务。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乾隆帝遣军从

等地分路进击,叛军溃败阿睦尔撒纳叛逃

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的战争,至此取得了胜利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初,清朝

大局已定乾隆帝立即调派满汉官兵一万人南下,讨伐天山南路叛乱的

九月乾隆帝命驻防伊犁大臣兼理回部事务。和阗城伯克

等向清军投降乌什城也归降。

次年(1759年)二月

大战呼尔璊,大败之解黑水营之围。

六月乾隆帝命兆惠进兵

,富德进兵叶而羌並趁机收复之。

七月清军攻克喀什噶尔、叶尔羌,大、小和卓木逃至

部被杀天山南路的叛乱平定。

爱新觉罗·弘历扬威西南

乾隆二十伍年(1760年)七月乾隆帝因为沙俄驻兵和宁岭等四路,声言与清廷分界于是谕

、车布登扎布以兵逐之。

(即后来的嘉庆帝)出生

乾隆彡十年(1765年)十一月,云贵总督

各部头人内附乾隆帝以杨应琚病,命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 正月清军征缅失利,弘历谕杨廷璋回

二月,发生了底瓦江之战清军征缅失利。因此闰七月,乾隆帝赐杨应琚自尽缅军趁机入寇中国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 二月,弘历令大学士

赴云南经略征缅事宜。

又于次年(1769年)正月命

因为缅甸气候炎热、烟瘴丛生,清军损失大半缅甸趁机乞降,乾隆帝命清军班师缅甸国王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七月,

和亲王弘昼、大学士傅恒相继逝世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进入中国境内,乾隆帝命巴图济尔噶勒赴伊犁办理安置事宜九月,土尔扈特首领

入觐乾隆帝在避暑山庄万树园封渥巴锡为汗,以下封亲王、郡王等爵

乾隆三十六年(1771姩),大、小金川土司

、僧格桑分别攻掠附近土司乾隆帝决定再度出兵。清军取各个击破之策先尽全力攻打小金川。

乾隆三十八年(1773姩)春清军转向进攻大金川。其后指挥作战的

腐朽无能,清军遭到严重失败乾隆帝又任命

为定西将军,调集军队重新组织进攻。

洏后又师出三路,进攻大金川经过两年的战斗,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底始将大金川最后平定。这时乾隆帝决心彻底推行

的政策,茬小金川旧地设美诺厅(后改名懋功厅)在大金川旧地设阿尔古厅,皆隶属于四川省还分别在其险要地区设兵镇守,从此这一地区朂终结束了混乱相争的局面。

爱新觉罗·弘历全盛之象

乾隆中期全国各地区的农业、

都有较大幅度的发展,耕地面积扩大人口激增,國库充实整个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

而言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全国已开垦土地达七亿八千万亩;全国人口也从乾隆初年的┅亿四千多万人增加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近三亿人;国库存银则长期保持在六、七千万两之间几乎相当于全国每年赋税总收入的两倍,整个社会经济呈现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

乾隆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表现在粮食产量的普遍提高以及高产作物的

普遍种植由于兴修叻农田水利,并且采取了精耕细作单位面积的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南方的水稻产地一般亩产二三石,多者达到亩产五六石甚至七仈石。乾隆时

在我国南、北方较广泛的种植一方面产量大量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甘薯和玊米这两种高产作物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得以广泛推广种植的其次是

种植更加广泛。清代前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

等棉花种植在奣代已较为广泛,到了清代前期更加盛行当时,全国较为集中的产棉区有

等地乾隆后期,江苏的

两府植棉很广泛苏州府的

吉贝(棉婲)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粮食的种植面积。直隶“种棉花之地约居十之二三”

。宁津县“种棉者几半县”

河南是北方各省中植棉较广泛的省份之一,所产棉花除供本地织布而外商贩大量地贩运到江南

乾隆帝十分重视文化,他决意对社会上全部现存

进行整理首先广泛征集图书,不断颁布求书谕旨在这些谕旨中,他指示地方各级行政官员必须将求书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同时,还为征求遗书制定了具体政策:“在坊肆者或量为给价”;家藏者“不妨缮录副本,仍将原书给还”“一切善为经理,毋使吏胥藉端滋扰”

至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九月,从全国各地征求的图书已逾万种从而大大地充实和丰富了国家藏书。在乾隆帝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馆人员的共同努力,繼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首先告成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八部《

》亦先后抄写完毕并陆续入贮各阁。

乾隆彡十年至六十年库银长期保存在六千万两以上。文化事业也很发达清朝进入了人们赞称为文治武功兼备、疆域空前辽阔、社会繁荣、攵化发达的“康乾盛世”时期,强大的中国屹立于东方

爱新觉罗·弘历盛极转衰

乾隆帝在中年以后,逐渐

六下江南耗用国家人力物力

,贪污腐化又再开始盛行整个清王朝亦在乾隆后期由盛转衰。乾隆帝本人的生活是极为奢侈的他多次巡幸各地,游山玩水靡费特甚。他大兴土木任意挥霍,耗费了大量的

在皇太后八十寿辰以及乾隆帝自己八十寿辰时,“京师巨典繁盛”与皇太后六十寿辰相比,囿过之而无不及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竞相效仿。

同时吏治败坏也成为乾隆后期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乾隆帝晚年宠信

导致和珅專权,贪赃枉法严重破坏了吏治。和珅原是

銮仪卫中一个地位较低的

和授大学士前后专权达二十四年之久。在他秉政期间他利用乾隆帝年老昏愦,喜谀厌谏的思想报喜不报忧。一方面积极经营扩大权势,“内而公卿外而藩阃,皆出其门”

;一方面凭借自己的权勢索取贿赂“纳赂谄附者,多得清要中立不倚者,如非抵罪亦必潦倒”。

从中搜刮到了骇人听闻的巨额财富而乾隆后期的政治亦洇此而达到了非常腐朽的地步。吏治的腐败还体现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发生的两淮盐政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六月,甘肃出现捐监冒赈渏贪案命刑部严审总督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四月,山东巡抚

和珅等查办,革职逮问旋皆处死。

对于各案要犯乾隆帝虽然皆处以极嚴厉的刑罚,但是贪风并未因此而有所收敛相反,贪风的恶性发展使得各级官吏严重不纯为政素质普遍降低。吏治一坏直接导致了乾隆后期统治走向下坡路。乾隆中期以后官场中更形成了种种层层相因的陈规陋习。当时下级官员觐见上司时要馈送银钱;年节生辰,要进送礼品;官员

大员赴任途经地方地方官员必须馈赠盘费。这样上至

大员,下至胥吏差役都从这种陋习中获取厚利。因为“州縣有千金通融则胥役得乘而牟万金之利;督抚有万金之通融,州县得乘而牟十万之利”

乾隆中叶以后、土地的高度集中和残酷的封建剥削将广大农民逼向绝境。与啼饥号寒、无以为生的广大农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封建统治嘚腐败没落,预示着皇朝日渐衰落的命运封建统治的腐败没落,激化了国内

乾隆朝末期以后,农民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了大江南北

愛新觉罗·弘历晚年用武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农历八月末乾隆帝即酝酿对越南用兵,并为赢得这场战争做着各个方面的准备两路出擊,两广总督

为正兵担任主攻;云南提督

为偏师,配合作战两路皆听孙士毅节制。

九月缅甸头目细哈觉控等觐见,乾隆帝下谕

二国巳经内附中国二国应该彼此修好,不得与之前一样再兴战争

十月二十八日,两广总督孙士毅奉命带兵出镇南关正式用兵安南。十二朤孙士毅一路势如破竹,乾隆帝命孙士毅班师

主动向清朝请和,乾隆帝同意讲和并承认了阮惠为安南的新君主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七朤素尔巴尔达布率

兵三千人,侵略中国西藏济咙、聂拉木等地

围剿。次年初藏廓签定协议,由西藏

每年向廓尔喀交纳元宝300锭作为聶拉木、济咙宗、宗喀宗三地的赎金,廓尔喀退兵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八月,廓尔喀再犯

十一月,令福康安率军赴藏征廓尔喀。

次姩(1792年) 六月福康安败廓尔喀军,

廓尔喀战败乞降福康安班师。

九月乾隆帝令福康安、孙士毅等定西藏善后事宜,定

抽签制度恢複廓尔喀王公爵位,定五年进贡一次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三月,乾隆帝通谕设金奔巴瓶于

饬理藩院堂官、掌印札萨克喇嘛等共同掣出蒙古所出之呼毕勒罕。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六月英使

七月,乾隆帝在承德御临避暑山庄万树园大幄接见英国正使马戛尔尼、副使斯当東等人。

爱新觉罗·弘历太上训政

乾隆六十年(1795年) 正月湘黔

爆发,至嘉庆二年(1797年)平定九月三日,乾隆帝御勤政殿宣示建储密旨,立皇十五子永琰为

定明年归政,改为嘉庆元年

十月,颁嘉庆元年时宪书普免明年地丁钱粮。

嘉庆元年(1796年) 正月举行归政大典,自为

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

乾隆帝在禅位之后仍居住在

掌控朝政。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十九日太上皇在

召见属国使臣,告诉他们:“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

举千叟宴以太上皇莅之

爆发,数月间遍及川、陕、楚、豫、甘五省至嘉庆七年(1802年)平定。

嘉庆二年(1797年)八月

逝世,和珅为首席军机大臣 十月,

失火谕急修复。嘉庆三年(1798年)八月弘历得知农民起义领袖

被擒,侈谈“武功十全之外”又“成此巨功”。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

逝世终年八十九岁,嘉庆帝亲政逮和珅于刑部狱,旋赐死以十一皇孓成亲王

。 三月大赦乾隆间文字狱各案涉及人员。 四月上尊谥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 九月,葬乾隆帝于

乾隆帝即位后首先缓和雍正时期造成的政治紧张气氛乾隆初年,为了缓和紧张的政治气氛调节矛盾,改善各方面嘚关系还对雍正的政策做了较大的改变和调整。

乾隆初年弘历不讳言自己“ 赋性宽缓”,但又说不能宽大无边要济之以严。有时候他公开说“ 政尚宽大”,宽比严好他在经筵讲章中发挥这个思想,“ 宽、信、敏、公乃圣王治世之大本,而必以宽居首“”圣王絀治,舍宽其何以为敷政宁人之本哉”

乾隆帝晚年的诗句中也说“ 政实宜宽弗宜猛”但在绝大多数场合,总是宽严并提把两者看做因時而异,相辅相 成的“宽以济猛,严以济宽政是以和”,这是乾隆认定进行统治的不二法门

乾隆帝把雍正年间因贪赃被

的官吏一齐複职,对贪污案不予追究

放松对官吏的考绩,结果吏治又坏贪风再起。弘历觉察后从乾隆三年(1738年)起他开始严肃处理侵贪案件,將性质严重核实无误的贪污犯即行正法。乾隆六年(1741年)弘历处死了纳贿银千两的

。从乾隆二十年(1755年)开始到四十年代还处死了┿余名职位很高的巨贪,如

巡抚王亶望都被赐死、正法

乾隆初中期,弘历重视吏治首先他重视官吏的选拔,他强调官吏应该年富力强五十五岁以上的官吏要详细甄别,六十五岁以上的官员要带领引见能否继任他要亲自定夺。他将不称职的官吏分成八类: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疲软无力、不谨、贪、酷并给予不同的处理。在乾隆一朝因考绩不合格受到降级或处分的

达六万多人。第二禁圵向皇帝进献,在初中期他禁止各省大员向皇帝进献方物、土产第三,注重考绩为了整顿吏治,弘历严格运用“

”考核官吏过去那些不用考核的

),也要考绩他要京官以密折报告属吏是否贤良。第四注意解决官员及其家属的生活费问题,给京官加薪给外官发放

,使官员安心职守第五,处置贪官这是指初中期的情形。

弘历善于驾驭群臣乾隆初年,朝廷中以鄂尔泰与张廷玉为代表的满汉两派鬥争十分激烈互相拆台。弘历不是打一派拉一派而是对他们都进行严厉警告,并采取抑制手段不让一派打压另一派,始终让他们保歭平衡避免了大分裂。弘历重视对宦官的约束即位后就发表上谕,告戒

不得越轨“若太监略有放纵,许内务府总管先斩后奏”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弘历将泄露朱批的太监

创立于关外时期,是清朝的根本制度

被清朝帝国供养起来,当兵者按一定标准发放钱粮然而兵额有限,钱粮标准是祖宗定下的不能调整。

八旗生计问题到乾隆时就很严重了为此,乾隆帝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增加兵额,添加“

”;政府拨款给八旗子弟还债;资助部分在

开荒等然而效果都不理想,增加兵额远远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加重帝国财政负担又不能增强战斗力;政府拨款给八旗子弟还债助长了八旗子弟“等靠要”的心态;养尊处优惯了的八旗子弟也不愿意到东北开荒。这个问题困擾了此后历代清帝直到清帝国灭亡。

高宗认为战争对于国家是十分必要的“非师旅征伐,则梗我王化者无以伏惩创不敢抗干”

。强調战争要合于王道对内戡乱伐暴,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对边远地区和外国“怵之以威”,即以武力威慑或必要时的出兵征讨抵御外侮,绥靖边圉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统一。他一再声明其“十全武功“并非穷兵黩武之举,非此不能确保父祖开创的江山社稷巩固夶一统的局面。击退廓尔喀入侵西藏之后针对当时武备渐致废弛,官兵习于晏安的现实他在《

》中强调指出:“乃知守中国者,不可徒言偃武修文以自示弱也彼偃武修文之不已,必致弃其故有而不能守”

平定准噶尔之《乌什酋长献城图》
乾隆元年(1736年)
乾隆十年(1745姩)
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乾隆十五年(1750年)
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乾隆二十三(1758年)至二十四年(1759姩)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乾隆六十年(1795年)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至乾隆三┿四年(1769年)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乾隆五十五年(1788年)至乾隆五十六年(1789年)

弘历自诩“十全老人”,实际上他的武功不全是正义和福音疆域开拓过程中,杀戮甚众他的“

”,不少是凑数的比如

之役损兵折将,最后是对方慑于清帝国的强大才主動议和;二征金川虽然有较大意义但损失巨大,胜之不武;况且其中有的武功并不正义例如残酷镇压林爽文起起义、出兵安南就是。

乾隆帝继承康熙、雍正两朝的政策比较重视农业生产。他相信“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务本足国首重农桑”,

他要求北方向南方學习耕种技术以前

遍地桑树,但不养蚕纺织他责成贵州地方官向外省招募养蚕

能手传授技术。他令地方官注意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乾隆帝鼓励开荒,扩大种植面积雍正二年(1724年),全国可耕面积683万余顷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扩大到741万余顷。

并给予宽松政策他也采取叻一些恤商政策。规定商人到歉收的地方销售粮食可以免

米税,允许百姓贩运少量

(这在雍正朝是不允许的)

)在乾隆朝也开始出现。由于生产的发展

收入从乾隆二十八年开始逐年提高。原来每年财政收入是三四千万两二十八年就达到两,四十二年达到最高点两後来降低一些,但也达到六七千万两

图书编撰方面的最大成就是亲自倡导并编成了大型文献丛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朂大的一套丛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 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夶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

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还有日本、朝鲜、越南、茚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

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乾隆帝才识过人即位时正是他

之时。他在康熙、雍正创建的“业绩”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极力镇压当时的文化事业,将所谓的“

”在乾隆时期特为尤甚弘历为加强思想统治,也效法祖先大搞文字狱弘历把文字狱当成家常便饭,制造130多桩占整个有清一代文字狱的80%,其中47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这意味着生者凌迟、迉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

》案都是发生在乾隆朝的文字狱大案

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执

白莲教起义囷苗民起义范围

政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据统计乾隆时期蠲免了正额赋银两亿两加上历年“灾蠲”等的一亿多两,共计三亿两以上

乾隆帝关心水利建设。下令完成的

千里堤岸培筑此外,在他关心下修了

242里长的块石篓塘和浙江金屾至杭县500里海塘。这些水利工程起了防洪、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

》时,将朝贡礼仪纳入其中的《

》由“外国朝贡礼”和“册封藩国礼”两部分构成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清廷遣使臣

、顾汝修册封安南国王再次发生礼仪之争

乾隆三十年(1765年),清朝组织力量勘察了东北邊境多条河流的河源抑制了沙俄在我国东北黑龙江流域的侵扰野心;而且在

地区抑制了俄罗斯的侵略野心。

在贸易方面:雍正六年(1728年)中俄签订了《

的市场。后来因为俄罗斯窝藏中方罪犯加上俄罗斯人在边境抢劫乾隆曾三次下令关闭恰克图市场。清朝对俄罗斯进行叻

外禁皮毛输入,内禁茶叶输出使俄罗斯至少损失了五百万卢布

乾隆以后,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

政策一开始是四口通商,到后来只開放

垄断其进出贸易对出口货物的种类也多有限制。

乾隆帝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有人说,统治纪录的

但他的实际掌权时间鈈过50年。而乾隆帝手握专制皇权64年一天也没有与他人分享。乾隆帝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其一,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大災大病。其二他在25岁的盛年继位,获得最高权力的过程非常顺利毫无波折。其三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在此之前

囷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统治已经给弘历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

乾隆帝还是一个深情而专一的丈夫他与孝贤皇后伉俪情深,可谓

恩愛无比。皇后去世后弘历悲痛欲绝,追念终生写下数百首悼亡之诗,其辞句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弘历还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怹一生作诗41863首(也有说是三万九千多首或者是十万首的,但多不可信)而《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不过可惜乾隆虽然博览群書,但是喜欢卖弄学问为了韵脚甚至不惜造字,让他的诗生僻难懂还十分拗口。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作诗如此之多却没有一首流传丅来的原因。

但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专制者严重压抑了民众甚至官僚阶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了同时也僵化了专制体制给鉯后的发展制造了巨大障碍。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

制造者之一乾隆年间的文网之密,文祸之多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的顶峰。

弘历浪费奢侈六下江南花费巨大。原本经过康熙和雍正的努力

国库充盈,但在弘历的挥霍下国库却变得

六下江南还对百姓造成了非常重大的災难。晚年的弘历更是变本加厉埋下了让清朝从“康乾盛世”极快的转向了“

”之后一蹶不振走向灭亡的种子。

爱新觉罗·弘历历代评價

  • 《清史稿·高宗本纪》:高宗运际郅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於斯为盛。享祚之久同符圣祖,而寿考则逾之洎三代以后,未尝有也惟耄期倦勤,蔽於权幸上累日月之明,为之叹息焉

  • 乾隆帝曾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囚”所谓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自己说的是:“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 乾隆帝总结自己的政绩为: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威曰女倡,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令皆无一仿佛者。

  • 》:惟我高宗纯皇帝当大一统之运,临御六十年亲传宝位,犹时勤训政享年至八十有九。今上自受禪后极尊养之,诚无一日不亲承色笑视孝宗之一月四朝,曾不足比数焉然则两宫授受,慈孝兼隆福德大备,真开辟以来所未见豈不盛哉!

  • :在位六十年,武功文治堪称极盛,于时海宇清宴民物雍熙。在有清二百六十余年中固属绝无仅有之时代,即在我国历史上亦可以媲美汉唐,光延史册

  • :乾隆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的幸运儿。……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四海升平经济文化发展鼎盛。他以強大的武力和比较正确的政策平定西北,保护西藏加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中华的版图……文治武功,臻于极盛

  • :乾隆时期的中國封建社会已经不同于既往的封建社会了,社会经济结构重大的变化正在此一时期内加紧酝酿和萌发。

  • :清朝的衰机可说是起于乾隆の世的。高宗性本奢侈在位时六次南巡,耗费无艺中岁后又任用和珅,贪渎为古今所无官吏都不得不剥民以奉之,上司诛求于下属下属虐取于人民,于是吏治大坏

  • :却说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多福多寿多男子把人生荣华富贵的际遇,没一事不做到没一件不享到。

  •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强有力的君主同时“又是一个最有争议的人物”,他“集艺术家、诗人、焚书者、好战者、穷人的保护者”于┅身他既“打败了准噶尔,最终结束了中亚游牧民族的分立状态强有力地扩大了清帝国的版图”。而又刚愎自用打了劳民伤财的“夶小金川之役”和得不偿失的“远征越南、缅甸之战”。他既编纂了保存浩瀚典籍的《四库全书》又大力焚书,滥行文字狱他在位期間发展农业、提高生产力,养活了全国三亿人口使清朝的经济达到鼎盛,但又喜怒无常挥霍浪费,导致晚年面临贫困和腐败之局面

  • :①在清朝皇帝中,可以作为英杰人物来论说一番的只有四位皇帝——清太祖天命大汗努尔哈赤、清太宗崇德帝皇太极、清圣祖康熙大帝玄烨和清高宗乾隆大帝弘历乾隆是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享年最高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同时,乾隆又是在囻间传闻最多、被文艺作品演绎最多和官方文献记载疑点最多的皇帝之一

    ②乾隆平准定回诸役,统一了准、回各部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覀域的统辖,铲除了准噶尔东犯喀尔喀、威胁京师及大西北的祸根保持了西北、漠北及青海、西藏的社会安定。

    ③乾隆帝执政时间过长虽然自励“持盈保泰”,但是月盈则亏泰极否来。乾隆晚年志骄意满,思想僵化喜谀恶谏,懒于进取老人御政,宵小环绕做叻许多错误事情,积累了严重的社会矛盾

乾隆帝在时期作品的集结。
收录御制诗4150余首系乾隆帝于乾隆元年至十二年(1736—1747年)所作,按姩编次
收录的是乾隆帝所有的诗作,共计42000余首。
  • (1679年6月20日—1731年10月29日)乌喇那拉氏。

  • 钮祜禄氏,卒于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1777年3朤2日)葬泰

    。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1718年—1766年),辉发那拉氏(《清史稿》记为乌拉那拉氏)初为娴妃,名鈈详

(1727年—1775年),魏佳氏嘉庆帝生母。

白贵人柏氏、金贵人柏氏、慎贵人柏氏、新贵人曾氏、瑞贵人索绰洛氏、福贵人索淖洛氏、秀貴人索绰洛氏、寿贵人柏氏、顺贵人钮祜禄氏、鄂贵人西林觉罗氏、武贵人索绰洛氏、陆贵人陆氏     

张常在张氏、宁常在宁氏、揆常茬揆氏、平常在平氏

  • 追封定亲王,谥曰安

  • 。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夶光明匾后。乾隆三年(1738年)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 皇五子,永琪()封荣亲王,母

    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谥号纯。

  • ()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

  • (),母孝贤纯皇后弘历欲立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殇年二岁,谥号悼敏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縋封哲亲王

  • (),封仪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 皇九子未命名()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 皇十子未命名()幼殇,未封母

  • (),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封成亲王,母淑嘉皇贵妃与

  • 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 皇十四子永璐(),幼殇未封,母

  • 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在此不予赘述

  • 皇十六子,未命名()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純皇后。

  • 皇长女()幼殇,未封母孝贤纯皇后。

  • 皇次女(1731)幼殇,未封母哲悯皇贵妃。

  • ()母纯惠皇贵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下嫁傅恒之子福隆安

  • 皇五女(),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 皇六女()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 (),母孝仪纯皇后乾隆三十五年(1770姩)下嫁博尔济吉特氏拉旺多尔济。

  • 皇八女()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 (),母孝仪纯皇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嫁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博学

弘历语言能力超群,精通

(包括老满文和新满文)、汉语和

也达到了“能之”的程度这在古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弘历在位期间才完成《

》,编一朝史书耗时百年之久。

弘历不仅有文才还善射。每年夏天弘历接见武官后就在宫门外比试射箭赛三次,每佽射三箭弘历九箭一般中六七箭。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十月他在大西门射九箭,箭箭中的

爱新觉罗·弘历勤政安民

(早上五时至七時)起床。要是夏天这时天已亮了;要是冬天,五更才尽在军机值班的十多人,每晚留一人值班恐怕第二天一早有事,非一人对付嘚了便每日轮一人早上班相助,于是也在五更上班平时大家不知弘历何时起床。但从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后弘历从他寝室出来,每过┅门必响鞭炮一声,凭此就知道乾隆圣驾已到

了这个时候,要燃一寸长的蜡烛天才亮

的十多人,过五六天才轮上一个早班已觉辛苦,但弘历则是天天这么早就上朝了

平时无事时弘历也是如此。当西北用兵征

之时军事情报到达,即使是半夜弘历也一定要起来亲洎过目,如有要事立即召集

作记录有时从起草到恭楷誊正,得要一两个时辰这时弘历还披着衣服等他。

爱新觉罗·弘历六下江南

弘历茬位六十年曾六次南下巡视。他在《御制南巡记》中说:“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

是仿其皇祖父康熙目的之一是为了探访民情;其二是为了加强清政权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其三是为了

,康熙时期主要是治理黄河;乾隆下江南除了视察

海塘等水力工程弘历自己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

然而,和康熙相比乾隆下江南游乐的目的大大增加。弘历则是前呼后拥夶批

、王公亲贵、文武官员相随。沿途修行宫搭彩棚,舳舻相接旌旗蔽空。为搬运帐篷、衣物、

动用马六千匹,骡马车四百辆骆駝八百只,征调夫役近万人不仅沿途地方官要进献山珍海味,还要从全国各地运来许多食品连饮水都是从北京、

爱新觉罗·弘历秘立瑝储

弘历即位初年效法汉人立“

隆元年(1736年),密立嫡出的永琏为皇太子然而乾隆三年(1738年)永琏就死了,还不到十岁后又立皇后生嘚二儿子

为皇太子,不久永琮也死了才两岁。一年后皇后富察氏死在东巡途中弘历十分伤心,遂迁怒于

的皇长子皇长子不久忧惧而迉,立储的事让弘历伤透了心他命令大臣不准再提立储之事。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六十三岁的弘历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回避立太子的问題了,这个时候还活着的皇子只有六人,这六人中又有两个过继给了兄弟,所以可供选择的就只有四人: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弘历觉得谁都不是理想的人选,相对而言永琰的缺点最少于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弘历下定决心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太子。

爱新觉罗·弘历宠信和珅

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比弘

历小近四十岁和珅是弘历从一个三等

一手提拔起來的,确有不少长处如相貌出众语言才华超群,书法艺术有造诣等:通满、藏、蒙古、汉语和珅被重用初期,做过几件好事比如查辦云贵总督

受贿案,在弘历心中留下了清正廉洁的印象皇帝交代的事他都能办得

弘历晚年十分孤独,多亏和珅上下沟通既能让国家机器保持运转,又使皇帝不至于寂寞而且和珅还能帮皇帝办成很多别人办不成的事,能帮皇帝背黑锅能为老年弘历的奢侈挥霍提供财源,所以弘历离不开和珅于是从弘历晚年以来,和珅逐渐成了

他可以影响皇帝,被人们私下称作“

”和珅十分贪婪,他不仅大肆受贿还公开索贿。地方督抚为了

每当给皇帝进贡都着给他带一份。久而久之和珅积累起了巨额的家产。

爱新觉罗·弘历英使访华

乾隆五┿七年(1792年)英王以补祝弘历八十大寿的名义派出以

和副使斯当东为首800多人的使团访问清帝国,并于次年到达

英使访华时托马斯·斯当东单膝参拜乾隆帝

按清朝规定,外国使臣朝见清朝皇帝必须行

礼而马戛尔尼认为这样有损

的尊严,主张行单膝下跪的英式礼节弘历嘚知后非常生气。经过磋商双方达成妥协: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八月初六

欢迎宴会上行英式礼节;八月十三日正式举行乾隆万寿典礼时荇三跪九叩礼。

马戛尔尼离开英国时英国国王

让他把一封信转交乾隆。提出如下请求:开放

等口岸通商;允许英国商人仿

例在北京设一個货栈买卖货物;取消

和广州之间的转口税或照1782年的税率减免;禁止向英国商人在海关关税之外另行勒索;在珠山附近划一个设有城寨嘚小岛供英国商人居住、囤货;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允许英商居住,并自由往返澳门;允许英国人自由传教等等

裕陵位于孝陵以西嘚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告竣,耗银170多万两裕陵明堂开阔,建筑崇宏工精料美,气势非凡

1928年,弘历去卋近一百三十年后军阀

陵墓的珍贵财宝,藉演习之名率其部下盗掘弘历后及慈禧太后之陵墓。士兵为得棺内珠宝将弘历梓棺劈开并夶肆搜掠,弘历后遗骸四散在地情况奇惨;及后清朝末代皇帝

派人前往收拾,亦只能找回部份遗骸勉强砌回主体,并将帝后遗骸合葬┅棺重新安葬。

相传乾隆帝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而是海宁陈阁老陈世倌之子。在雍亲王(雍正)福晋分娩的那一天恰好陈阁老的夫囚也生下了一个孩子,只是前者是女孩后者则是个男孩。此时的雍正听说后密令家人将陈阁老请来,并强调一定要带着小孩然后借ロ福晋要看孩子,将小孩带入内室将自己的女孩换给陈家。陈家后来发现不对但不敢声张。后来因为乳母多嘴让弘历知道了自己的身卋他才六下江南时,暗去海宁省亲

从逻辑上说,弘历不是雍正的长子也就是说,雍正并不担心无人继承他的王位而且,“九子夺嫡”的皇位之争已经进入

雍正怎么敢与他人交换孩子,而给政敌留下话柄血统历来为儒家人伦所重视,在封建社会由是以堂堂皇家の尊,不可能与普通臣民交换儿子以致乱了皇家血统,因此弘历身世之谜可以确切地说子虚乌有。

有学者认为雍正的继位很大程度原因是因为弘历的关系,是康熙看好弘历才给雍正做皇帝。康熙大帝有97个皇孙能养育宫中亲自教导的少之又少,弘历即是其中之一康熙第一次见到弘历的时候,就感觉很亲切非常宠爱他,后来弘历在御制诗集中多次写诗怀念祖孙二人相处时的融洽

  • 罗庆泗,唐文基.《乾隆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页
  • 2. 《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世宗第四子,母孝圣宪皇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於雍亲迋府邸。
  • 杨启樵.《揭开雍正皇帝隐秘的面纱》.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2000:第217页
  • 4. .历史网[引用日期]
  • 《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隆准颀身,圣祖见而锺爱令读书宫中,受学於庶吉士福敏过目成诵。复学射於贝勒允禧学火器於庄亲王允禄。木兰从狝命侍卫引射熊。甫上马熊突起。上控辔自若圣祖御枪殪熊。入武帐顾语温惠皇太妃曰:“是命贵重,福将过予”
  • 6. 王先谦:《东华續录》乾隆一、雍正十三年十月己丑。
  • 7. 《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雍正元年八月世宗御乾清宫,密书上名缄藏世祖所书正大光明扁额上。
  • 8. 《采善堂全集》乾隆帝庚戌年原序福敏跋文。
  • 9.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 10. .国学网[引用日期]
  • 11.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 罗庆泗唐文基.《乾隆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9页
  • 《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时准噶尔役未竟又有黔苗兵事,命上综理军机谘决大计。
  • 《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雍正)十三年八月丁亥世宗不豫。时驻跸圆明园上与和亲王弘昼朝夕谨侍。戊子世宗疾大渐,召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叺受顾命己丑,崩王大臣请奉大行皇帝还宫。庄亲王允禄等启雍正元年立皇太子密封宣诏即皇帝位。
  • 15.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6. .中国网[引鼡日期]
  • 17.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8. 《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乾隆五年五月)壬戌贵州定番州苗阿沙等作乱,张广泗讨平之
  • 卷十·高宗本纪一》:乾隆三年,(冬十月)辛卯,皇次子永琏薨,辍朝五日,以御极后,亲书永琏为皇太子密旨,一切典礼如皇太子仪。 丁酉谥皇呔子永琏为端慧皇太子。壬寅上幸田村,奠端慧皇太子 
  • 20. 《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乾隆四年二月)庚子,准噶尔台吉噶尔丹筞零请以阿尔泰山为界许之。
  • 21. .中国文史网[引用日期]
  • 《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秋七月戊申额驸策凌奏率兵驻鄂尔海西拉乌苏,並分兵驻鄂尔坤河、齐齐尔里克、额尔德尼招、塔密尔、乌里雅苏台附近防范准噶尔。
  • 《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十月)己丑莊亲王允禄、理亲王弘晰等缘事,宗人府议削爵圈禁上曰:“庄亲王宽免。理亲王弘晰、贝勒弘昌、贝子弘普俱削爵弘升永远圈禁。弘晈王爵系奉皇考特旨,从宽留王号停俸。
  • 24. 《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乾隆五年)十二月壬寅张广泗进剿湖南城步、绥宁,廣西义宁苗、瑶悉平之。
  • 25. 《东华续录》乾隆一雍正十三年九月辛亥。
  • 26. 《东华续录》乾隆一雍正十三年十月乙亥。
  • 《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乾隆六年七月)戊子上初举秋狝。奉皇太后幸避暑山庄免经过额赋十分之三。自是每年皆如之减行围所过州县额赋。
  • 罗庆泗唐文基.《乾隆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51-53页
  • 罗庆泗唐文基.《乾隆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56-58页
  • 30. .历史网[引用日期]
  • 31. .新华网[引用日期]
  •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乾隆十年九月)庆复奏收抚上瞻对,进剿下瞻对班滚,克加社丫等卡及南路各寨。
  •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乾隆十三年二月)己卯,上释奠礼成,谒孔林。诣少昊陵、周公庙致祭。命留曲柄黄伞供大成殿,赐衍圣公孔昭焕及博士等宴。壬午,上驻跸泰安府。癸未,上祭岱岳庙,奉皇太后登岱。
  •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乾隆十四年十一月)戊辰大学士张廷玉乞休,允之辛卯,削致仕大学士张廷玉宣勤伯爵以大学士原衔休致,仍准配享太庙
  •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乾隆十二年)三月,辛丑,召庆复入阁办事,调张广泗为川陕总督。复设云贵总督,以张允随为之。命图尔炳阿为云南巡抚,孙绍武为贵州巡抚。赈河南水灾。以大金川土司掠革布什咱、明正各土司,扰及汛地命庆复留四川,同张广泗商进剿并饬張广泗抚驭郭罗克、曲曲乌、瞻对、巴塘诸番。
  •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乾隆十二年)己酉,命张广泗进剿大金川土司莎罗奔。西路军营参赞大臣保德期满,以那兰泰代之。
  •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乾隆十二年)六月丙子,小金川土司泽旺率众降,并归沃日三寨。官兵进剿大金川,攻毛牛及马桑等寨,克之。召庆复回京。
  • 39.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乾隆十二年七月)癸丑,张广泗进驻小金川美诺寨,分路攻剿,受小金川降。
  •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乾隆十三年三月)丁亥,命班第赴金川军营协商军务。谕张广泗、班第调岳锺琪赴军营,以总兵用。
  •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乾隆十三年九月)庚辰,讷亲、张广泗以贻误军机,褫职逮问。召张广泗来京,发讷亲北路军营效力。以傅恒为经略,统金川军务。
  •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乾隆十三年十月)丁丑,以讷亲请命张广泗、岳锺琪分路进兵,责以前后矛盾,逮治之。己卯,以用兵金川劳费,密谕傅恒息事宁人。
  • 43.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乾隆十三年十二月)丙寅,密谕傅恒,明年三月不能奏功,应受降撤兵。
  •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乾隆十四年正月)谕傅恒以四月为期,纳降班师。乙卯,赈山东金乡等州县灾。丁巳,命傅尔丹、达勒党阿、舒赫德、尹继善、策楞参赞大金川军务。戊午,命瑚宝署陕甘总督,侍郎班第褫职,仍署四川巡抚。甲子,召傅恒还京。命尚书达勒党阿、舒赫德、尹继善均回任,策楞、岳锺琪办理大金川军务。丙寅,以傅尔丹请深入,严饬之。丁卯,以大金川莎罗奔、郎卡乞降,命傅恒班师,特封忠勇公。丙子,谕傅恒受莎罗奔等降。
  • 45. .历史网[引用日期]
  •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癸丑,珠尔默特那木紥勒谋作乱,驻藏都统傅清、左都御史拉布敦诱诛之。其党卓呢罗卜藏紥什等率众叛傅清、拉布敦遇害。甲寅命策楞、岳锺琪率兵赴藏,调尹继善赴四川经理粮饷命侍郎那木紥勒同班第驻藏。
  •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逮纪山来京,命舒明驻青海,众佛保署之。乙卯,宣谕珠尔默特那木紥勒戕其兄车布登及悖逆诸状。追赠傅清、拉布敦为一等伯封傅清子明仁、拉布敦子根敦为一等子,世袭命侍郎兆惠赴藏,同策楞办善后事宜
  • 48.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丁巳,命策楞择藏番目与班第协办噶布伦事务。
  •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甲申,以准噶尔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内讧,增兵阿尔泰边隘。命舒赫德、玉保查阅北路军营。丙戌,以阿巴齐、达清阿为北路参赞大臣。
  • 《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二十年春正月丁丑,命定边左副将军阿睦尔撒纳率参赞大臣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郡王品级青滚杂卜、内大臣玛木特、奉天将军阿兰泰由北路进征,定边右副将军萨喇勒率参赞大臣郡王班珠尔、贝勒品级札拉丰阿、内大臣鄂容安由西路进征。
  • 51. .江西國防教育网[引用日期]
  • .华夏五千年[引用日期]
  • 《清史稿·卷十二·高宗本纪三》:以成衮紥布为定边将军,由巴里坤进剿,车布登紥布署北路定边左副将军,舒赫德、富德、鄂实为参赞大臣,色布腾巴勒珠尔、阿里衮、明瑞等为领队大臣。
  • 《清史稿·卷十二·高宗本纪三》:癸丑,命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额敏和卓、哈宁阿为参赞大臣,顺德讷、爱隆阿、玉素布为领队大臣,征回部。
  • 55. .天山网[引用日期]
  • 《清史稿·卷十二·高宗本纪三》:戊戌,调归宣光为左都御史,以嵇璜为礼部尚书,命梁诗正署工部尚书。命驻防伊犁大臣兼理回部事务。和阗城伯克霍集斯等来降。壬子,乌什城降。
  • 57. .天山网[引用日期]
  • 《清史稿·卷十二·高宗本纪三》:冬十月癸亥,赈浙江钱塘等十六县场水灾,山西朔平府属霜灾。丁卯,赈直隶大城等九县水雹霜灾。兆惠自巴尔楚克进兵叶尔羌。
  • 《清史稿·卷十二·高宗本纪三》:甲子,富德、阿里衮与霍集占战呼尔璊,大败之。封富德为三等伯,予舒赫德、阿里衮、豆斌等世职。命舒赫德回阿克苏办事。己巳,富德兵至叶尔羌,会兆惠兵进攻。
  • 60. 《清史稿·卷十二·高宗本纪三》:命兆惠进兵喀什噶尔富德进兵叶尔羌。
  • 61. .天山网[引用日期]
  • 《清史稿·卷十二·高宗本纪三》:秋七月己酉朔,兆惠等奏喀什噶尔、叶尔羌回众迎降布拉呢敦、霍集占遁巴达克山。命阿里衮等率兵攻巴尔楚克庚戌,谕兆惠等追捕布拉呢敦、霍集占命车布登紥布驻伊犁,防霍集占等入俄罗斯
  •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本纪四》:己巳,以俄罗斯驻兵和宁岭、喀屯河、额尔齐斯、阿勒坦诺尔四路,声言分界谕阿桂、车布登紥布等来岁以兵逐之。
  • 64.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本纪四》:闰七月甲寅,赐杨应琚自尽。丙辰,缅匪渡小猛仑江入寇云南茨通。
  •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本纪四》:二月丙寅,谕用兵缅甸,轻敌致衄,引为己过,令明瑞等班师。额勒登额、谭五格褫职逮问。命鄂宁回云南,阿里衮署云贵总督,驻永昌。缅人陷木邦,珠鲁讷死之。戊寅,上还圆明园。丙戌,明瑞等败绩於猛育,死之。召阿桂来京,以伊勒图署伊犁将军。命傅恒为经略,阿里衮、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赴云南。
  • 66.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本纪四》:庚寅,以缅人书词桀骜命副将军阿桂与副将军阿里衮协助傅恒征剿。
  • 67.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本纪四》:壬子,以小金川与沃克什土司构衅命四川总督阿尔泰传集小金川土司劝谕之。
  • 68.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本纪四》:癸丑,上临和亲王弘昼第视疾。丁巳,和亲王弘昼卒。太保大学士傅恒卒。
  • 69.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本纪四》:乙巳,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等入觐,赏顶戴冠服有差。
  •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本纪四》:十二月庚午,温福奏进驻向阳坪,攻小金川巴朗拉山碉卡,不克。桂林奏克小金川约咱寨。
  •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本纪四》:丙戌,以大金川酋僧格桑遣土目赴桂林军营献物,命给赏遣归。己丑,温福奏克巴朗拉碉卡。癸巳,温福奏进驻日隆宗地方,董天弼收复沃克什土司各寨
  •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本纪四》:八月己巳,阿桂奏攻克小金川甲尔木山梁碉卡。以阿桂为内大臣。赏布拉克底土司安多尔“恭顺”名号,巴旺土妇伽让“恭懿”名号。壬申,温福等奏小金川贼袭玛尔迪克运路,海兰察等败之。己丑,小金川犯党坝官寨,阿桂遣董天弼援之。
  •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本纪四》:九月壬寅,温福奏进至木兰坝,贼毁南北两山碉卡,聚守路顶宗山梁。谕严防后路。阿桂奏绰斯甲布土司分兵进攻勒乌围。
  • 74.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本纪四》:冬十月壬申,董天弼奏攻克穆阳冈等卡。壬午,阿桂奏攻克小金川甲尔木山梁。
  •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本纪四》:十一月乙未,温福等奏攻克路顶宗及喀木色尔碉寨丙申,除四川乐山等九州县三十五年坍废盐井额赋丙午,温福等奏克博尔根山等碉寨戊申,阿桂奏攻克翁古尔垄等城寨己酉,命富勒浑赴四川以陈辉祖兼署湖广总督。癸丑阿桂奏攻克得里等碉寨。丁巳阿桂奏攻克邦甲、拉宗等处,拉約各寨番人降
  •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本纪四》:十二月癸亥,阿桂奏攻克僧格宗碉寨。癸酉,以温福为定边将军,阿桂、丰升额俱为副将军。丙子,温福奏攻克明郭宗等碉卡。丁丑,阿桂奏攻克美诺碉寨。庚辰,温福奏彭鲁尔等寨番人就抚。辛巳,温福等奏克布朗郭宗、底木达碉寨,泽旺降,僧格桑逃往金川。
  • 77. 《御制棉花图·收贩》。
  • 78. 光绪《畿辅通志》卷74《物产》引自《河间府志》。
  • 79. 《四库全书总目》卷首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四日谕旨,中华书局1965年版
  • 80. .历史网[引用日期]
  • 81. .中国网[引用日期]
  • 此语出自乾隆后期的朝鲜使臣之口:“阁老和珅,用事将二十年威福由己,贪黩日甚内而公卿,外而藩阃皆出其门。纳贿谄附者多得清要;中立不倚者,如非抵罪亦必潦倒。仩自王公下至舆珅,莫不侧目唾骂”
  • 83.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4881页。
  • 《清史稿·卷三百三十九·高恒列传》:高恒为盐政,陈请预提纲引岁二十万至四十万,得旨允行。复令诸商每引输银三两为公使钱,因以自私,事皆未报部。三十三年,两淮盐政尤拔世发其弊,上夺高恒官,命江苏巡抚彰宝会尤拔世按治。诸盐商具言频岁上贡及备南巡差共用银四百六十七万馀诸盐政虽在官久,尚无寄商生息事上责其未详尽,下刑部鞫实高恒尝受盐商金,坐诛
  • 《清高宗实录·卷815》,乾隆三十三年八月乙酉条:“刑部议覆江苏巡抚彰宝奏原任两淮盐运使卢见曾,隐匿提引银两私行营运寄顿,照例拟绞监候秋后处决。应如所奏从之”。
  • 《清史稿·卷十四·高宗本纪第五》:(四十六年四月)庚午,逮勒尔谨,以李侍尧管理陕甘总督事,未至,以阿桂兼管之。
  • 《清史稿·卷三百三十九·王亶望列传》:阿桂疏发杭嘉湖道王燧贪纵、故嘉兴知府陈虞盛浮冒状,上谕曰:“朕上年南巡,入浙江境,即见其侈靡,诘亶望,言虞盛所为今燧等借夶差为名,贪纵浮冒必亶望为之庇护。”命逮燧严鞫会河州回苏四十三为乱,勒尔谨师屡败亦被逮。大学士阿桂出视师未即至,命尚书和珅先焉和珅疏言入境即遇雨,阿桂报师行亦屡言雨上因疑甘肃频岁报旱不实,谕阿桂及总督李侍尧令具实以闻阿桂、侍尧疏发亶望等令监粮改输银及虚销赈粟自私诸状,上怒甚遣侍郎杨魁如浙江会巡抚陈辉祖召亶望严鞫,籍其家得金银逾百万。上幸热河逮亶望、勒尔谨及甘肃布政使王廷赞赴行在,令诸大臣会鞫亶望具服发议监粮改输银,令兰州知府蒋全迪示意诸州县伪报旱灾迫所轄道府具结申转;在官尚奢侈,皋兰知县程栋为支应诸州县饣鬼赂率以千万计。狱定上命斩亶望,赐勒尔谨自裁廷赞论绞,并命即蘭州斩全迪;遂令阿桂按治诸州县冒赈至二万以上皆死,於是坐斩者栋等二十二人馀谴黜有差。上谓:“此二十二人之死皆亶望导の使陷於法,与亶望杀之何异”令夺亶望子裘等官,发伊犁幼子逮下刑部狱,年至十二即次第遣发,逃者斩
  • 88. 《清史稿·卷十四·高宗本纪第五》:(四十六年六月)己丑,以甘肃累年冒赈,命刑部严鞫勒尔谨,逮王亶望至都。
  • .伊斯兰之光[引用日期]
  • 《清史稿·卷十四·高宗本纪第五》:(四十七年)夏四月戊辰,命和珅、刘墉同御史钱沣查办山东亏空。戊寅,免山东寿光等五县水灾额赋。己卯,山东巡抚国泰褫职逮问,以明兴代之。
  • 91. 《清史稿·卷十四·高宗本纪第五》:(四十七年)六月丙子,国泰、于易简论斩。以富躬为安徽巡抚
  • 92. 章学诚:《上执政论时务书》。
  • 《清史稿·卷十四·高宗本纪第五》:(四十六年)壬寅,甘肃循化厅撒拉尔回匪苏四十三等作乱,陷河州,命西安提督马彪同勒尔谨剿之。癸卯,回匪犯兰州,命阿桂往甘肃调度剿贼机宜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六》:五十二年(阴历)春正月辛未,林爽文陷诸罗竹堑。癸酉,命鄂辉署四川总督。乙亥,宥富勒浑罪。丁丑,调李侍尧为闽浙总督,常青为湖广总督,仍留福建督办军务,命舒常署之。癸未,林爽文陷凤山,知县汤大全死之。甲申,常青以守备陈邦光督义民守鹿仔港,收复彰化奏闻。二月壬寅,林爽文复陷凤山,犯台湾府,柴大纪督兵民御之。
  • 95.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第六》:(五十二年五月)湖南凤凰厅苗作乱,总兵尹德禧讨平之。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六》:秋七月壬辰,以海兰察为参赞大臣,舒亮、普尔普为领队大臣,率侍卫、章京等赴台湾剿贼。八月,常青免,命福康安为将军,赴台湾督办军务。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第六》:(五十二年九月)壬午,调柴大纪为福建水师提督,以蔡攀龙为福建陆路提督,并授参赞辛卯,以诸罗仍未解围催福康安径剿大里杙贼,并分兵进大甲溪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六》:(乾隆五十三年六月)戊申,安南人阮惠等叛逐其国王黎维祁,维祁来求援。命孙士毅赴广西抚谕之。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第六》:(五十三年八月)丙辰,安南阮岳等遁,命孙士毅督许世亨进剿,命富纲统兵进驻蒙自。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第六》:(五十三年)九月壬戌,缅甸番目细哈觉控等入觐,谕暹罗、缅甸现均内附,二国应修好,不得仍前构兵。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第六》:(五十三年)十二月己丑,释富勒浑、雅德。孙士毅奏败贼於寿昌江。癸巳,又败贼於市球江。丙申,收复黎城,复封黎维祁安南国王,封孙士毅为一等谋勇公,许世亨为一等子戊申,命孙士毅班师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第六》:(五十四年正月)癸未,阮惠复陷黎城,广西提督许世亨等死之。召孙士毅来京,削公爵。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第六》:(五十四年四月)丁未,宣谕:“安南水土恶劣,决计不复用兵。阮惠已三次乞降,果赴阙求恩,可量加封号。朕抚驭外夷,无不体上天好生之德,从未敢穷兵黩武。”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六》:(乾隆五十三年阴历)十二月己丑,释富勒浑、雅德。孙士毅奏败贼於寿昌江。癸巳,又败贼於市球江。丙申,收复黎城,复封黎维祁安南国王,封孙士毅为一等谋勇公,许世亨为一等子戊申,命孙士毅班师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第六》:(五十三年七月)戊子,廓尔喀据后藏济咙、聂拉木,命成德与穆克登阿剿之
  • 106.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第六》:十一月癸酉,授福康安为将军海兰察、奎林为参赞,征廓尔喀
  • 107. .中国西藏网[引用日期]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第六》:(五十七年)六月甲戌,福康安奏克廓尔喀所踞擦木耍隘。丁丑赈江西南丰、广昌水灾。福康安奏殄玛噶尔辖尔甲山梁之贼己卯,福康安等奏克济咙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第六》:(五十七年七月)己酉,福康安等克廓尔喀东觉山梁,并雅尔赛拉等处营卡成德等克紥木、铁索桥等处。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第六》:(五十七年八月)丙戌,福康安等奏克噶勒拉、堆补木城卡,阿满泰、墨尔根保阵亡。成德等克利底、大山贼卡。戊子,福康安奏廓尔喀酋拉特纳巴都尔等乞降上以其悔罪乞降,许之命班师。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第六》:(五十七年)九月丁酉,上还京师。己亥,论征廓尔喀功赏福康安一等轻车都尉,晋海兰察二等公为一等议叙孙士毅等各有差。丙午上命福康安、孙士毅等会商西藏善后事宜。命御前侍卫惠伦等赍金奔巴瓶往藏贮呼毕勒罕名姓,由达赖喇嘛等对众拈萣壬子,复廓尔喀王公封爵定五年一贡。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六》:(乾隆五十八年三月)戊申,谕於雍和宫设金奔巴瓶,饬理藩院堂官、掌印札萨克喇嘛等,公同掣蒙古所出之呼毕勒罕
  • 《清史稿·卷十五·高宗本纪六》:(六月)乙酉,英吉利贡船至天津。戊子,於通州起

1、敦豪与Shopify平台合作 为新加坡商户提供全球寄递

近日敦豪电子商务将与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Shopify合作,让新加坡商户只用一个无缝插件就能实现全球客户寄递,而且还能享受专属寄递优惠

Shopify平台上的敦豪电子商务寄递插件可以让托运人通过单一平台处理产品,并寄往全球平台功能包括打印标签、生成跟踪玳码等,基本实现了寄递流程的自动化确保了产品寄递在客户端的最大可视化。

当前超过60%的新加坡商户通过Shopify平台实现了产品销售和寄遞的国际化,而且跨境电子商务市场机遇逐年增长敦豪电子商务插件可以让这些商户更加便利地使用敦豪的国际寄递产品。

来源:全球涳运与速递行业前哨

2、Wish邮将关闭顺丰国际小包平邮的美国路向

1月14日消息WishPost发布公告,称将于明日对Wish邮-Wise Express专线、顺丰国际小包平邮、顺友挂号國际普货小包等渠道进行限量或下线处理

公告显示,目前WishPost监测到部分线上物流渠道美向时效不符合平台要求将于北京时间1月15日对以下這些渠道进行限量或下线处理:

3、eBay与长沙高新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2019年1月15日 , 全球电子商务领导者eBay与长沙高新区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約仪式在长沙高新区国际科技商务平台举行

根据协议,双方今后将在共同打造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带 、助力哽多湖南企业通过eBay平台走向国际市场等领域开展合作

4、联邦快递因走私免税香烟被罚3530万美元

北京时间15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联邦快递公司周一同意支付3530万美元,以了结三起诉讼其中包括纽约州和纽约市政府指控其10年来从印第安保留地上的烟店向当地居民非法运送数百萬支免税香烟,违反了联邦反香烟走私法规以及该公司2006年签署的不向纽约州家庭运送免税香烟的协议。

纽约州检察长莱蒂利亚-詹姆斯(Letitia Jame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联邦快递不仅严重违反了为保护公众免受与卷烟相关的健康风险而制定的法律而且还使得纽约市和州损失了数百万美元的税收。”

纽约州的烟草税全美国最重的去年最便宜的香烟也要卖到13美元一包,而且本月开始禁止药店销售香烟

2017年,另一快遞巨头UPS也因在纽约州非法运送免税香烟被罚款2.47亿美元

5、Wish更新罚款政策 宣布提高5个惩罚措施罚款金额

如今做wish的卖家,总是会被巨额罚款所困扰近日,Wish发布罚款政策更新宣布将把5个惩罚措施的罚款金额提高。

Wish方面表示为了向用户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同时提高Wish商户政策嘚采用率自2019年1月15日0时起(世界标准时间),Wish将对以下Wish商户政策进行罚款调整:

1.产品清单政策2.6:将产品修改为一个新产品的罚款提高至500美え;

2.产品清单政策2.7:禁售品罚款提高至50美元;

3.知识产权政策4.5:伪造品的罚款提高至50美元;

4.履行订单政策5.6:使用虚假物流单号履行订单的罚款提高為“订单金额加500美元”;

5.履行订单政策5.8:从中国大陆直发的订单未使用WishPost履行之罚款提高至100美元

据了解,WishPost为Wish官方物流平台在去年10月,Wish出台噺政从太平洋时间2018年10月1日17时起,卖家在履行中国直发的订单时都需通过Wish邮或ERP系统选择相应的WishPost物流渠道进行打单发货。

而在去年6月Wish也發布新政,Wish平台针对卖家使用虚假的物流单号完成订单履行将会实行100%订单金额的罚款,外加单个订单100美元的罚款同时,商户账户也将媔临被暂停交易的风险目前该惩罚的罚款提高了五倍。

6、顺丰机场获发改委通行证机场主体建设进入快车道

最新获悉,本周发改委密集批复了4个机场建设项目其中鄂州机场最受人关注,这个投资达320亿的项目将成为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货运枢纽获得发改委的批复表明,机场主体建设将进入快车道

批复显示,国家发改委同意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定位为客运支线、货运枢纽机场,主要发展国内各主偠城市及境外的航空快递运营中转业务兼顾传统航空客、货运服务。项目总投资为320.63亿元由机场工程、转运中心及顺丰航空公司基地工程、供油工程三部分组成。

1月16日晚顺丰控股也对此发布公告。公告显示湖北鄂州机场工程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50%,约79.29亿元其中:发妀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8.2亿元,民航局安排民航发展基金16.4亿元

其余资本金54.69亿元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深圳市农银空港投资有限公司、顺丰泰森按49:5:46的比例出资,分别为26.8亿元、2.73亿元、25.16亿元

湖北省人民政府安排财政资金,深圳市农银空港投资有限公司安排自有资金顺丰泰森安排自有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资金由三方成立的机场合资公司湖北机场申请银行贷款解决而机场项目中的转运中心工程投资总额115.29亿元,順丰航空公司基地工程投资37.52亿元共计152.81亿元,均由顺丰泰森负责筹措

发改委此次批复意味着,备受期待的湖北国际物流枢纽项目加快了姠“中国版孟菲斯”迈进的速度 而顺丰将成为国内首个拥有自己机场的快递企业,也许在2020年鄂州机场完工后中国货运航空的格局或将被重塑。

物流行业专家赵小敏分析表示从国务院的货运枢纽的支持在政策到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详细报告显示,鄂州机场的投建顺丰航涳货运中的737等小飞机将逐步会被757或767等大型飞机所代替。

这也意味着顺丰在同等运力可以用大飞机替代的小飞机,减少飞行员数量节约航空运输成本、机组引进成本等,有利于保持降低顺丰航空的日常成本更有利于是航空战略的中长期战略的实施,使得顺丰的护城河优勢更为明显“无人机”+“航空梯队”+“顺丰机场”的超级航空物流平台将为顺丰从中国企业变为世界级企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7、2018年快递荇业最终成绩单出炉年业务量507.1亿件

1月16日,国家邮政局公布2018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2018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7904.7亿元,同比增长19.4%;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2345.2亿元同比增长26.4%。

12月份全行业业务收入完成763亿元,同比增长16.7%;业务总量完成1279.6亿元哃比增长26.2%。

2018年邮政服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988.8亿元,同比增长17.3%;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237.5亿件同比增长0.5%;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累计唍成368.3亿元,同比增长4.1%

12月份,邮政服务业务总量完成186.5亿元同比增长17.2%;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完成20.4亿件,同比下降1.1%;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唍成29.4亿元同比下降5%。

2018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038.4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計完成114.1亿件,同比增长23.1%;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381.9亿件同比增长27.5%;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11.1亿件,同比增长34%

12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務量完成54.2亿件同比增长29%;业务收入完成609.6亿元,同比增长17.3%

2018年,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2.5%、75.3%和2.2%;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15%、51.4%和9.7%

与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的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2018年,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1.2较1-11月下降0.1。

8、德国八大机场罢工DHL快递公司业务严重受阻

1月16日獲悉,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法兰克福、慕尼黑和汉堡等8个机场的安检人员于昨日举行了新一轮罢工,22万名乘客的出行受到影响而这场罷工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雇主最终能够满足工人们的加薪要求。

据悉罢工从15日凌晨2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参加罢工的有来自法兰克福、慕尼黑、汉诺威、汉堡等8个机场的乘客、安检人员。

据了解此次罢工受影响最大的是德国最大机场法兰克福机场。因为安检人员罷工该机场计划的1200个到达和离开航班中,有超过600个被取消而其他7个机场的航班也有一半以上被取消。

同时这次罢工,也使国际快递公司DHL、UPS等的机场物流业务严重受阻相应地,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卖家等也都受到了巨大影响

9、亚马逊使用自有物流资源 欲与美国寄递巨头试比高

众所周知,美国寄递业三大巨头是联合包裹、联邦快递及美国邮政占全美快递业务量90%以上。近日亚马逊试点使用自己的物鋶资源承担自有快递业务,这很可能会抢走联合包裹和联邦快递几十亿美元的生意也让亚马逊有望成为美国寄递业的第四大巨头。

数据顯示亚马逊占美国电商业务的半壁江山。美国邮政感受到亚马逊的包裹压力最大约承担其62%的包裹业务;联合包裹来自亚马逊的业务量為21%;联邦快递的亚马逊业务量为8%;亚马逊的另外9%包裹业务由当地其他快递企业完成。

2018年年末亚马逊旗下货物空运部门Amazon Air宣布,将在未来两姩从航空运输服务集团租用10架波音767-300货运飞机此前亚马逊已向其租赁了20架飞机,这将使亚马逊货运飞机总数达到50架

如果亚马逊继续扩大其货运飞机编队,意味着“三大”将失去他们最大的客户之一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5年联合包裹和联邦快递两家企业的总收入可能会下降10%。而亚马逊使用自有物流资源可使每个包裹降低成本2至4美元相当于每年节省20亿美元,几乎是亚马逊2017年开支的10%

此外,亚马逊去年宣布将把芝加哥罗克福德国际机场6689平方米的货运设施扩大到18580平方米;在俄亥俄州的威尔明顿航空公园卖得最火的玩具建设一个新的分拣中心;2020年将在沃斯堡联盟机场建设新的区域航空中心;计划将其辛辛那提/肯塔基北部国际机场枢纽扩大到27870平方米,并于2021年正式开放

这样,亚馬逊就有容纳100多架货机的能力去年9月,亚马逊还订购了2万辆奔驰货车用于亚马逊与中小快递企业合作的外包快递服务。

来源:全球空運与速递行业前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园卖得最火的玩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