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诗词逝世,用什么诗词形容她?

  【人物风采】93岁的她是中国最美先生,才华不输杨绛,只为诗歌而生

1978年,南开大学校园里,
一夜间刮起一阵古诗词旋风,
一位从加拿大来的女教师,
在南开讲授中国古典诗词艺术,
每一堂课都是座无虚席。


得知此事后竟非常生气:
我们几千年的古典诗词文化,
怎么还找一个洋教授来教!”
然而这全是一场误会,开课的,
其实是一个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她的名字,叫做叶嘉莹。

有人说,只要提到中国诗词,
那么就必然要想到叶嘉莹,
那么必然会想到中国诗词。

可在1978年回国授课前,
这个古典文学研究大家,
多年来都只能在国外教书,
无法用母语讲授本国的诗词文学。
如此处境,全是因为命运,
用叶先生自己的话来说:
叶先生这一生跌宕起伏,历经坎坷,
但最终,她没有向命运低头。

是满族叶赫那拉氏的后裔。
父亲任职于中国航空公司,
母亲是一所女子学校的老师。

她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


由姑姑来家中为她开蒙。
拿到手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
不由得为之而感到奇怪和震动,
是什么东西,可以给人这种力量?

彼时,新文化运动声势浩荡,
山河动摇,谁人有心风雅?
偏偏在这震荡的时代里,
叶嘉莹对古典诗歌产生的爱意,
让她背驰家人让她学医的期望,
进入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

叶嘉莹遭遇了人生一大变故。
早在读初中时,北平被日军占据,
父亲不得不得在动乱中南下,
天天只能吃酸臭的食物。

当父亲已完全没了音信时,
更大的痛苦转眼间就来了。
1941年,母亲得了肿瘤,
当时医疗条件极为恶劣,
手术不久便引发了败血症,
母亲在火车上撒手人寰,
叶嘉莹亲自将遗体送到医院,
亲手给母亲换上了衣服。
她写下了《哭母诗八首》:


叶嘉莹遇到了恩师顾随。
顾随先生是文化研著大家,
其学生红学泰斗周汝昌曾评价:
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
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

正是在顾随先生的培养下,


叶嘉莹的古典文学研究更上一层楼。
不愿错过顾先生的每一句讲解,
愣是记下了多达七八本的听课笔记。
她与顾先生的通信、笔录,
每每习作经由顾先生批改的底稿,
多年来一直都被她带在身边。

叶嘉莹的诗词悟性之高,下笔之妙,
也是让顾先生赞叹不已。
顾先生的传文之道,为师风范,
也对叶嘉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让她有志将中国灿烂的古典文学,

但是我从来没有真正的爱情体验,
都未曾有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情。”

她说自己总是被命运推着走,


命运让她念书,她就念书,
命运让她做中学教员,她就做教员,
命运把一个男人推到她眼前,
她就毫无怨言地跟他过了一生。

一说起爱情,叶先生提到了吕碧城,
说吕碧城有一句诗非常清高,
意思是说,不遇到万中无一的人,
自己宁愿单身过一辈子。
叶嘉莹自己不是那么清高的人,
但她一生却未遇到最好的爱。

叶嘉莹很少与男生说话,
她一次也没有回过人家。

大学毕业之后,她在中学教书,


突然一个女同学打电话给她,
说父亲去世,在家守制不得外出,
就在这次聚会上,她认识了赵钟荪。
赵钟荪不但主动送她回家,
此后还常常来找叶嘉莹。
那时赵钟荪在秦皇岛工作,
为了见叶嘉莹就常往北京跑。

那两三年里,赵钟荪一直表白,
但叶嘉莹从来没有答应过他,
直到赵钟荪突然丢了工作,贫病交加,
叶嘉莹便觉得有几分内疚,
想是自己害得人家耽误了工作。

后来,赵钟荪要去海军学校教书,


见赵钟荪多年来一直这样执著,

也算是改变了她的人生。
1948年,赵钟荪去往台湾,
叶嘉莹也跟着到了宝岛上,
不久后,白色恐怖弥漫开来,

半年后,叶嘉莹和女儿也被抓,
她所任职的彰化女中里的老师,
多半都遭到了政治上的迫害。
叶嘉莹没有工作,也没有住处,
只能带着女儿寄宿在亲戚家,
铺一条毯子抱着女儿睡地板,
中午怕孩子哭声吵到大家,
只能带着孩子在屋外转悠。
为此,她曾写下《转蓬》:


对于人世的得失也不去考虑,
现实的利害并不放在心上,
但就是那么一步步走过来了。”

为了生计,她四处奔波,


通过一个亲戚到台南私立女中,
忍受着极为简陋的食宿,
晚上睡草席,白天喝米汤,
甚至要带着刚满周岁的孩子上课。

课上到一半,孩子闹着上厕所,
叶嘉莹只好对学生说对不起。
但就是凭着生命的韧劲,
她熬过了那段艰苦岁月。

关押三年的丈夫被释放了,
叶嘉莹的生活却并未好起来。
赵钟荪出狱后丢掉了工作,
由于政治迫害整个人性情大变,
每天都对着叶嘉莹乱发脾气。

至于还有更多的冷漠和暴怒,


叶嘉莹从来没有对外界提起,
她唯一说的就是,在那之后,
自己夜不能寐,精神面临崩溃,
一度想过:“如果自杀的话,
我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减轻痛苦呢?”

叶嘉莹最终选了默默承受,
而在备受折磨的岁月里,
她亦是明白了一些世情禅思,


和他的命运遭际有关系,
自己选择承受,但在承受中。
她还是会走出自己的路。

在叶嘉莹看来,每个人都在受苦,


又在这过程中影响着别的生命,
众生造业,唯有悲悯才能共生。
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名词,
是研究中国古典诗词时,
她发现许许多多的词人,
是在无比艰难和压抑的环境中,
还有自己的品格与操守。
都是她在人生中的大悟,

生计重担落在她一人肩上。
幸运的是,1966年,
叶嘉莹受邀到美国讲学,
并接受了加拿大一所大学聘请,
和家人在温哥华定居下来。
必须重新开始学习英语。

可是当她用国外的语言,


来讲解中国的古典诗词文学时,
总觉得这里面隔了万重山水:
“比如王国维讲诗词要有意境,
这个意境我怎么翻译给学生呢?
在英语里面根本就没有对应的词。
中国古诗词的那种精妙、幽微,
根本不是西方语言能表达领会的。”

身处西方,叶嘉莹思念祖国,


可是当时全家生计靠她支撑,
她根本没有更多的选择。

能被称为“先生”的女性没有几个,

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朗读者》节目组想请叶嘉莹上节目,

但93岁的老先生想了想,

她的“关”不是为了幽居与隐逸,

而是为了皓首著书,鹤发授课,

也是为了把古体诗词的火种传下去

环环还记得,与叶先生初相见时,

如此瘦而小,背微弓,脚微颤,

年轻的保安小心翼翼相扶,

如同捧着一件易碎的瓷器。

可一旦叶先生上了讲台,

有人安排说:“您坐着说吧。”

“我从1945年教中学开始,就是站着讲课。”

极瘦弱的身子却有极坚韧的力量,

仿佛就像是一首活生生的诗。

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大家族,

祖上与纳兰性德都是蒙古裔的满族人。

父亲也早早请来了姨母给她做家庭教师,

她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

曾有传言说她接受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

叶嘉莹笑笑说其实也没这么明确的口号,

只是相比于一般人家多了些礼数。

她的父亲跟随当时的政府向南撤退,

家里的生活质量也急转直下。

叶嘉莹整年里吃不到白米白面,

祁老先生的曾孙女宁愿饿死也不吃。”

1941年,17岁的叶嘉莹经历了人生中第一场大变故。

她的母亲因为肿瘤手术引发败血症去世,

父亲又远在南方失去了消息,

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弟,

听钉子钉在棺椁上的声音,

悲痛欲绝地写下《哭母诗八首》。

窗前雨滴梧桐碎,独对寒灯哭母时……

好在当时有亲戚的关照,

她还是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

在这里,她遇到了恩师顾随先生。

读书时,她对顾先生的一字一句都舍不得错过,

记下了厚厚的8本听课笔记

毕业后,她还经常跑回去听顾先生讲课,

后来辗转台湾、美国、加拿大,

唯有几大本听课笔记始终带在身边。

后来,她把这些都交给了顾随的女儿,

这是叶嘉莹认为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

高柳鸣蝉怨未休,倏惊摇落动新愁。

云凝墨色仍将雨,树有商声已是秋……

1943年与顾随先生及同班同学在顾随先生家中合影。顾先生后右侧一是叶先生。

叶嘉莹曾说,她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

从来都是命运把她推往何处就是何处。

毕业后让教中学,也就教了。

一位老师欣赏我,把他弟弟介绍给我,

刚开始教书时,生活清苦。

冬天,叶嘉莹里面穿着大棉袄,

外面穿一个布做的长衫。

时间一长后面的衣服就磨破了,

她就打着个大补丁去上课,

因为她记得《论语》中说过:

“士”之所以与众不同,

是因为“无恒产而有恒心”,

内心仍保持高洁的品德和操守。

在旧家庭长大的叶嘉莹,

上大学时,她很少同男生讲话,

有男生给她写信,她也从来没有回过。

后来,叶嘉莹的一位老师很喜欢她,

便把自己的堂弟赵钟荪介绍给她。

赵钟荪几次向叶嘉莹求婚,

有人给赵钟荪在南京谋了个职,

他便提出要与叶嘉莹订婚,

叶嘉莹不答应他就不走。

叶嘉莹一心软就答应了,

1948年南下南京结婚,

后来又跟随他到了台湾。

1949年末,他们的大女儿才4个月,

台湾的白色恐怖就弥漫开来,

半年后她和女儿也被抓。

后来她们母女俩先被释放,

但工作没了,宿舍也没了,

她们只好寄居在亲戚家里。

夜里,等大家都睡了她才敢回屋,

铺一条毯子,带女儿睡在走廊的地上

中午,怕孩子吵到人家午休

她抱着孩子到外面的树下转来转去,

有时也抱着孩子在太阳下走很久

3年后赵钟荪出狱,性情却大变,

叶嘉莹成了他首当其冲的发泄对象。

他们第二个孩子出世时,

叶嘉莹默默承受着一切责难,

但生活的重担把她压得透不过气,

她说她那时真正是把什么都放弃了,

历经了多少精神上、物质上的苦难,

只是苟延残喘活下来而已。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后来经师友介绍,叶嘉莹到了大学任教。

当时,她刚生完二女儿,

身体本就虚弱,又染上哮喘。

都会感到胸部隐隐作痛。

她想起了王国维《水龙吟》中的句子:

她以为自己就像这杨花一样,

根本不曾开过,就零落凋残了。

1966年是叶嘉莹的转折之年。

后来又接受了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聘请,

42岁的她不得不重新开始学习英语,

但她总觉得把诗歌翻译给外国人听,

没有生命,也没有共鸣在里面。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里面蕴涵了多么深厚的意境,

梦见下课后去拜望老师,

有时路上被困在芦苇丛中,

突然惊醒,怅惘好久……

在拿到学校的终身聘书后,

叶嘉莹以为终于能安稳度日了,

1976年,她的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

她强忍着悲痛料理完后事,

拒绝接触外面的一切友人。

在这期间,她写下了10首哭女诗。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一世逼人来。

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过去顾随先生说过两句话:

‘以无生之觉悟过有生之事业,

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我当时并没有过深的体悟,

痛极以后才有了彻底的参悟。”

诗词不仅帮叶嘉莹走出生死劫难,

也让她重新焕发出热情,

抛却了“小我”之狭隘和无常——

1977年,她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当看到火车上的年轻人在捧读《唐诗三百首》时,

她觉得尽管这个民族历尽劫难,

当时传统文化断层严重,

学生们内心对于诗歌有着极大的渴求。

但很多老师还在用陈旧的阶级分析法解释诗歌,

叶嘉莹却讲解诗歌的“兴发感动”,

连叶嘉莹自己也完全沉浸其中了。

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

后来,经由原来辅仁大学的老师介绍,

就此与南开结下深深的情缘。

“我一生中做过的唯一一次主动选择,

就是回到祖国教书……”

2009年,南开大学90周年校庆,

当她用特有的清朗音色平静地说出这句话时,

“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

讲课时,不管学生是初中生还是研究者,

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

因为这不仅是对不对得起学生,

更是“对不对得起杜甫、辛弃疾”的事情。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

“叶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

可这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

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

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

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晚年的叶嘉莹把传承古典文化视为自己的责任。

她说不为名,也不为利,

也希望把诗词中美好的东西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

如今,93岁高龄的叶先生依然站在课堂上。

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

但叶先生一直认为只有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染力。

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智慧而温厚,勤勉而淡泊,

真正的“先生”当是叶嘉莹先生如此。

环球人物新媒体原创文章

2017年《环球人物》全新改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绛诗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