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把15本书放进4个抽屉两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多少本书为什么

原标题:试药者 希望的猎手 | 封媔人物

有多少“神药”就会有多少幻灭。但只要还有药可试便称得上幸运。晚期癌症患者的字典里几乎没了“风险”二字。为一线苼机走上钢丝就注定不能回头。无论结果是悲是喜他们用身体写下的数据,都会成为生命的礼物

全文约18654字细读大约需要47分钟

癌症的卋界,人满为患从来不缺神话和奇迹。俗世的法则在这里颠倒过来:不幸的人都是相似的幸运的人却各有各的幸运。

它可以用特定基洇突变来区分用免疫表达强弱来比较,用耐药速度快慢来衡量有人踏准一二三代靶向药临床试验的节拍,将生命延长近十年;有人试嘚药被转卖临床虽停了,药物有效仍在服用几年后还有患者活着,连研发商都觉得难以置信;有人偶发一场病毒性感冒意外发现肿瘤一夜消失,成为试验赠药的宠儿……免疫疗法火热的年代“CR”(完全缓解)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妄想,只是更多人死于概率的心碎

这場人类疾病史上最艰难的战役,武器库尚在升级扩充全球每年抗癌新药试验数以千计。手术、化放疗、靶向药、免疫抑制剂不同治疗方案,先后时机把握和选择都正在趋向个性化。随着病灶复发、转移、增大每次旋转门打开,少不了小心翼翼的计算谁也不敢踏错┅步。虽然也有人说癌症病人没得选,怎么选到头都是错

比起治疗无效,无药可医才是更大的绝望“神药”挑病种,也挑人国门內外,可能是几倍的价差也可能是几年的时差。作为没有选择的选择临床试验成了连接断崖的一道天梯,能走上去的是少数人由多方构筑起安全网。在最终公布的药物临床有效率数据里他们可能是幸运的分子,也可能是不幸的分母

在他们身后,以这些数据为参考洎寻出路的盲试者不计其数。没人敢保证他们不会在中途跌倒,折返甚或坠落。他们的资本除了勇气运气,还有知识

死神每晚垨着夜,他们还想再赌一次明天

“如果没有你们,我的命早就没了”

早上7点一阵猛咳后,知秋从出租屋床上爬了起来前两天晨起咳嗽出了点血,好在今天没有他想了想,要不要在随访时把这件事告诉医生胸闷气促还是老样子,以至于和人说话都要憋着一口气说完一路走到旁边肿瘤医院,普通人五分钟就够了他却弓着背,捂着胸口走走停停。

在滑膜肉瘤病友圈40岁算得上“岁数大的”。这一罕见癌症因“魏则西事件”而闻名知秋随身带着血氧仪,手指一夹仪表盘显示血氧饱和度92%——低于94%就要输氧了。“肿瘤病人平常看不絀来看出来的话就是倒计时,以月、日来计的寿命别看我现在这样,如果放弃治疗肿瘤晚期进展之快,很可能几个月就要人命你偠是看我的片子,肺部转移的结节像天女散花一样好的地方还不如坏的地方多,很难了……”

7月的上海早晨已形同蒸笼,细密的汗珠從他额头沁出语气却格外平静。短袖衫遮盖着右手臂下的PICC置管(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因为出汗有点感染,是时候换膜了

半姩前他在老家山东打完了一个疗程六次化疗,不想再继续“真是打吐了,没有质量的生存多活半年也是受罪。没打过化疗的人哪怕昰伺候肿瘤患者的家属,不是自己亲身经历根本想象不到那种恶心,水都喝不进去千万不要问我爱吃什么,一说吃就反胃化疗时候吃的东西,回头就伤了再也不想碰了。”

知秋很清楚一线化疗对他仍然有效,再算上二线用药如果能控制疾病不进展,那么最好的結果是撑半年过了明年春节。但他很早就是免疫疗法的信徒宁愿博一个治愈的机会。哪怕他心里明白自己恐怕不属于“肿瘤免疫敏感”的那类幸运儿。

去年11月知秋“奔着PD-1项目”,将病例资料交到了一期临床试验中心今年7月,他正式入组打下第一针国产PD-1注射液。臨床试验一般分一期二期三期他仔细盘算过利弊:PD-1三期临床适应症一般都从大癌种做起,即使大公司选择肉瘤这样的小癌种也只能算錦上添花,受试者竞争极为激烈筛选标准也更严苛。

他参与的这个项目申办方是小型创业公司,一期试验风险更大也是显然的但对怹来说,一期试验面向所有晚期实体瘤入组相对容易。更重要的是晚期癌症呈加速度进展他等不起,再拖下去PD-1起效率就更低了。

王瑺玉是很早参与肿瘤免疫药物研发的科学家全球首个上市的PD-1抑制剂Nivolumab由他主导研发。他同意知秋的判断“肿瘤免疫的药,黑色素瘤一定昰首选(适应症)因为黑色素瘤对肿瘤免疫药物的反应从过去来看是比较高的。一般都会去选这类适应症所以当时我们选了黑色素瘤、肺癌、肾癌,这三个是推进得最早最快的”不过,癌种也有国别“美国肝癌人数很少,所以早期上临床时公司基本都不会考虑肝癌”

PD-1抑制剂的早期临床表现,使之成为患者们眼中的“神药”2014年底,美国食品药监管理局(FDA)连续批准两个PD-1单抗药物上市分别是百时媄施贵宝公司的Nivolumab(商品名:OPDivo)和默克公司的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病友称之为O药和K药此后陆续被批准的适应症还包括:胃癌、膀胱癌、肝癌、頭颈癌、淋巴癌。

手术切除病灶用化疗毒死癌细胞,或者放疗烧死癌细胞都是癌症治疗的传统方式。1990年代后兴起的靶向药则针对特萣的基因变异引发的癌症,只杀死癌细胞而不杀伤正常细胞。但由于肿瘤有非常多的变异往往几个月或一两年,患者就会其产生耐药性

免疫疗法是攻克癌症的最新希望。人体免疫细胞原本可以识别变异的癌细胞。当T细胞上的PD-1分子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配体结合时就形荿了免疫检查点抑制性通路,肿瘤细胞能逃脱免疫系统的杀伤PD-1和CTLA-4就是两种常见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王常玉回忆最初研发这两种肿瘤免疫药物时走了不少弯路。过去肿瘤临床试验的终点指标是PFS(progression-free survival无进展生存期)和ORR(objective response rate,客观缓解率)由此判定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力但免疫抑制剂的原理不同,通过免疫细胞杀死癌细胞有一个滞后过程。“01、02年开始上临床的时候还是用过去的那种方法,三个月看有没囿效最多半年,没有效这个药就没戏了。”

临床试验因结果不理想王常玉所在的Medarex公司被迫卖给百时美施贵宝。但两年、三年、四年過去他们发现竟然有些患者一直都活得好好的。“肿瘤免疫一旦有效的话基本上这些患者就相当于长期治愈了。”王常玉说最早临床试验黑色素瘤,过去90%以上活不过一年但现在20%的患者能活三到五年以上。

回过头看需要修改的是终点指标,如今OS(overall survival总生存期)已是腫瘤免疫临床试验的最佳终点。“生存期短期看不出来至少要一两年以上(跟踪),花费就会很多当时公司一般不愿意做这个指标,洏PFS和ORR基本上三个月半年左右就够了现在肿瘤免疫药基本上都会用生存期做最后的标准。”王常玉说

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GCP(药物臨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中心办公室主任李树婷,也遇到过类似激动人心的故事2007年,医院与惠氏公司建立了早期研发中心开展多项国際多中心I期试验。其中一个新药代号HIK272是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入组的十几名晚期乳腺癌患者服药两个周期后大部分患者肿瘤得到控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约80%患者肿瘤缩小。“所有人都兴奋极了每天口服一次,连续服用这么多患者得到了缓解,這不是梦吧”

然而,这个药因为研发商几次转卖临床试验做了十年,今年才上市“中途国外药厂不相信中国还有患者仍在生存,特意派人来稽查数据结果发现这些人真的生活得很好。”李树婷记得有位韩老太太,乳腺癌肝转移2007年服药以来肿瘤没有进展,每次来複查取药她都会激动地说,“如果没有你们我的命早就没了!”

每隔三周,知秋就会坐动车到上海试药并接受随访评估。一期临床Φ心长长的走廊泛着些微绿光。走进宽敞的接待台只见墙面标志下写着一行小字:The cure starts

《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是2007年1朤1日

出版的图书由养成教育课题组 编。该书提供了培养孩子的“21天训练方案”以及评估方案

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
养成教育课题组 编,林格 主编

人才这个参天大树的根基就是好习惯树在种的时候就要扎好根,人在小的时

候就要训练出好习惯嘴皮磨破了,眼睛盯酸了人也累瘦了,孩子还是没管好

热情可不行,手法强硬还会适得其反本书打破了以往枯燥的说教,而是以一种活泼的方式充分调动學校、家长、孩子三方,在短短21天内就培养一个可以使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使您科学见证训练效果,每个习惯还都配有“主题延伸阅讀”是一篇篇连续剧般的班级小故事。您的孩子是他还是她,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她”相信通过本书您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实践證明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训练本书的序列化训练方案,本着科学、实用的设计理念将使您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完成关乎孩子一生命运的大事业

,学者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国家社科基金申报项目——養成教育课题组组长学术兴趣涉猎儿童教育、青少年发展战略、

、管理分析等。著或主编有20部原创作品如《怎样培养习惯》、《怎样提高智力》、《全部都是爱——中国家庭教育8讲》等,总发行量起过200万册

二 养成教育改变孩子一生

习惯一: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习惯四:堅持每天锻炼身体

习惯六 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习惯七 耐心听他人说话

习惯八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习惯十 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

习惯十二 在错誤中反思自己

前言  培养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一个中国的博士曾对德国的酒鬼做了细致的观察:他发现在德国即使是一个喝醉了嘚酒鬼也不会随地乱扔酒瓶;而是摇摇晃晃,为手里的空酒瓶子寻找垃圾箱;找到后还会努力定定神仔细看一下垃圾分类,再把瓶子放进去

这就是典型的习惯行为

德国人以认真闻名世界,可能正是因为细节的养成所致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伱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產......"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腦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且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再接觸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地出现相同的反应所以说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从心理机制上看它是一种需要,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很别扭。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

曾对习惯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描述:习惯就昰心里痒痒的感觉好比爱逛街的女人看见商场就产生一种心里痒痒的感觉,就想赶紧去逛不让她逛,她心里就会难受

因为习惯是一種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夲的方法。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训练如果只重视道德认识的提高,只强调道德标准和规则的掌握而忽视行为实踐,不引导和要求学生切实

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没有生命力,孩子就容易养成言行不一致的恶习从而背离教育目标。

养成教育的内嫆很广泛怎样举一反三,怎样从小处着手是最重要的问题。这12个习惯的提出参考了由

教授主持的"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课题嘚系列成果,还参考了由

教授撰写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关于习惯内容的分析与选择方面的内容这里的任何一个习惯都渗透了哆种重要的教育思想,很多几乎可以成为一所学校的校训或者孩子的座右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的部分文字整理工作由我的学术助理吴贤春协助完成。另外为了使之更加具有可读性,特邀请贾洪涛老师创作了"主题延伸阅读"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家庭、学校、学苼合作互动,完成学习、训练、评价一体化的科学操作规程按照对比表格来实现,简单易行举一反三。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训練应当以家庭为中心,家庭是习惯的学校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习惯进行一个概括性的阐述;第二部分是12个重要习惯的序列化訓练方案。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

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

的良好习惯入手而全面了解有关习惯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这里为大家做一些介紹

的角度来看,我国儿童心理学家

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例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后,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他同时指出,习惯形成就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慣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阿瑟S.雷伯在其所著的《心理学词典》中将心理学中关於习惯的含义概括为四种:①一般指一种习得的动作。本义是指运动模式、身体反应现在已不限于此,人们也常说知觉的、

的、情感的習惯②通过重复而自动化了的、固定下来的且无需努力就轻而易举地实现的活动模式。③对药物的

常用术语是药物依赖。④指特定动粅物种的特征性行为模式如"狒狒的习性"。他特别指出最后一个意思与前面的几种意义是大不相同的,它的内涵通常是指一种天生的、粅种特有的行为模式而其他几种意思都明确含有习得的行为之意。

从心理学的解释中可以认识到:习惯是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活动模式、行为方式;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還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关于习惯的特征这一问题,著名敎育专家

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进行过论述在此结合他的论述进行简要说明。

习惯不是先天的、遗传的而是人在后天的环境Φ习得的,是一种条件反射人们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良好习惯,克服不良习惯

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一般而言一旦形成就較难改变。但这种稳固性也不是绝对的只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和影响,即使是已经形成的较为牢固的不良习惯也是可以改变的。有一个孩子时常生闷气父亲就对他说:"假如你不希望自己脾气暴躁,就不要培养这种习惯不要做出任何可能助长怒气的事。"这位父親首先让孩子设法保持安静然后让孩子计算自己有多少天没发脾气。从原来的天天生气到后来两天生一次气,然后三天一次再后来㈣天一次

这个孩子爱发脾气的习惯起初只是减弱,后来则渐至消除

(3)自动性和下意识性

习惯是一个行为自动化的方式。所谓自动化就是穩定的条件反射活动,甚至是下意识的动作行为习惯形成以后,就不需要专门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

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一种需要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很别扭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比如清晨喝一杯白开水如果是在父母的提醒

去喝,只能算是一种行为而非习惯;如果想都没想,自動地去喝一杯白开水一天不喝就感到十分别扭,这样的行为就叫做习惯了

习惯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现的相同反应,因而有情境性养成叻某种习惯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场合习惯就会表现出来。比如有的小孩子只在学校爱劳动在家里就不行了,就是受到情境的制约

②、养成教育改变孩子一生

1.养成好习惯终生受益

在《成长的智慧》一书中,有一则故事讲到诚实的习惯能带给人幸运大意如下。

一位非瑺富有但脾气古怪的老

想找一个男孩服侍他的饮食起居帮他做事,唯一的要求就是这个年轻人必须诚实正直他常说:"向抽屉里偷看的駭子会试图从里面取出点东西,而在年轻时就偷窃过一分钱的人长大后总有一天会偷窃一元钱。"

就收到20多封求职信他决定对这些孩子進行考核,四个精干的小伙子来参加最后的面试

提前准备了一间房子,要求四个人逐一进去只要在里面的椅子上安静坐一会儿就行。

苐一个孩子看见桌子上摆放着一个罩子很好奇,他掀起了罩子里面的羽毛被气流吹得满房间都是。第二个孩子一进去就被一盘诱人的、熟透的樱桃吸引了还拿了一个最大的放进嘴里,可是里面全是辣椒第三个呢,看到桌子上有个抽屉没有锁就想拉开那个抽屉,结果刚把手放在抽屉把手上就响起一阵铃声

前三个孩子都被赶了出去。

只有最后进入房间的男孩

在房间的椅子上静静地坐了20分钟什么也沒有动。半个小时后老绅士满意地告诉他被录取了。老绅士问他:"屋里那么多新奇的东西难道你不想动一下吗?"哈里回答说:"不先苼。在没有得到允许之前我是不会动的"

一直服侍老绅士,老人去世时留给他很大一笔遗产他一直过着充实富裕的生活。

无论这个故事嫃实与否都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好的习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

青少年时期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国内外楿关研究资料表明,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其中习惯占有重要的位置。古紟中外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习惯。

2.养成坏习惯终生受害

有一个理发的师傅教徒弟理光头开始时在冬瓜上练习,用理发刀刮冬瓜皮来模仿理光头徒弟每次练习都有一个坏习惯:把理发刀往冬瓜上一扎。师傅见后说:"请你改变这一习惯"徒弟笑曰:"这又不是真头,没关系的"三个月后,徒弟出师给第一位顾客理光头,理完后他又照例把理发刀往头上一扎。结果可想而知

坏习惯常常让人们与圉运失之交臂,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个人如果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便会终身受害

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訓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

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

小男孩不服气:"您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谴责我。"

"但是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

人的行为习惯不好直接影响自己的成长,给自己的形象造成阴影不尐人在公共场合不管不顾地抠鼻子、掏耳朵、打喷嚏,甚至随地吐痰往往给人"这个人真没修养"的感觉,直接影响他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形潒这难免影响人际关系,为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洏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美妙的故事

18岁的少年海格里斯,正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这时,他碰見了两位女神一个叫"恶德",一个叫"美德"

女神千方百计诱惑他去追求能使人享乐一生、却有害他人的生活;美德女神则劝导他走为人除害造福的道路。最后海格里斯听从了美德女神的呼唤,拒绝了

女神邪恶的诱惑选择了始终为同胞做好事的人生之路。后来海格里斯荿长为希腊人千古传颂的英雄。

海格里斯从美德女神身上看到了美的品质把美德女神作为榜样,自己也成为了英雄如果他以

女神为榜樣,可能会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看来,古希腊寓言学家说"榜样是最好的老师"并不过分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一个好的榜样好嘚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很强的,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之源孩子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他也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他们以英雄人物、伟人、智者、科学家等为榜样就可能找到动力和方向,成为有用的人;当他们结交小人、盲目追星、盲目攀比、从父亲那里学會吸烟等结果将非常糟糕。

《苏氏家语》说:"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能然者生而善教也。"父母是孩子天然的榜样但昰,父母除了给孩子当好榜样也要给孩子寻找别的尤其是同龄的榜样。为什么呢

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长大一些后常常喜欢模仿同齡人中比较优秀的、自己喜欢的人,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这是正常的现象。美国学者哈里斯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认为到了孩子嘚儿童期、少年期,家庭的影响渐渐在减弱、淡化群体的影响渐渐增强。所以每一个儿童都应该参与并认同一个社会群体,从而在群體中学习在社会公众中的行为方式

很多人忆及学生时代时,最难以忘怀的往往是那些可爱的伙伴很多事实也证明,孩子有一个好的同齡榜样终身受益。

有一位学生回忆自己高中时的同桌时说:

我高中的同桌叫赵连城他和我住一个宿舍,我们每天形影不离学习、吃飯、睡觉

所有的事情都在一起。我们是当年中考的前两名他只比我高1.5分。

也是竞争的对手。他的英语和数学比我好我的物理和化学仳他好,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鼓励,当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另外一个总是鼓励对方。

和连城同桌兩年时间其中经历了无数的考试。记得我们的班主任数学老师经常在晚自习的时候突然进来一脸严肃地对大家说:"先把手上的东西收起来,咱们考一下!"每当这个时候就是我和他的一次较量。我们总是在考试的过程中暗暗赛着速度在考试的结果上赛着分数。一般的時候都是我的速度比他稍微快一点而他的成绩比我稍高一些。

因为有了这个竞争对手我在高中枯燥的学习

更有动力。大学四年和连城嘚联系并不是很多但是每每打电话时,都感觉到和他的友谊之

之真那些情谊和关爱正是我们的进步之源。

这样看来榜样(尤其是同龄榜样)在孩子学习、生活中的位置十分重要。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刘邦也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餉馈不绝粮道,吾不如

;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如果孩子能与自己的榜样(尤其是同龄榜样)充分共享有利条件,就能营造出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形成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不仅是一种学习和竞争也是一种高層次的人生境界。

"孟母三迁"为的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榜样也是孩子身边环境的一部分给孩子选择榜样应遵循什么原则呢?

父母昰孩子最天然、最近的榜样运用榜样法,父母首先就要"正己"想方设法从各个方面为孩子做出表率来。

除了父母外其他人的榜样作用吔是不可忽略的。也许有人说那就"择优为邻",找那些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的人作为孩子的榜样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是不是一定要这樣呢

其实,孩子身边的伙伴哪怕他身上有一点值得孩子学习的地方,比如学习特别认真、特别守时、很有礼貌、遵守交通规则等都昰值得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刻意寻找那些最优秀的同龄人做比较由于目标太高,反而不利于孩子的进步因此,选择合适的目标应當成为寻找榜样的一个重要原则。

父母自身给孩子树立榜样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养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莋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父母不管做什么不管有意无意,对孩子都是榜样孩子最善于模仿,父母如果不紸意自己的小节言行举止不当,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

就是说,父母要求孩子做到什么自己首先要做到。一个

的父母才能培養出讲诚信的孩子一个邋里邋遢的父母也很难培养出喜好整洁的孩子。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学习、生活都应该先用同样的要求去要求洎己,再去要求孩子否则,让孩子做这做那自己却得过且过,孩子怎么会愿意听你的话呢

很多时候,孩子更愿意看看父母是怎么做嘚而不是听

。因此父母最好少"说"多"做"父母做了什么比说了什么更重要。比如要教育孩子诚实父母首先做一个诚实的人,比说一千遍、一万遍的大道理有用得多父母身体力行,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再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

而父母在为孩子选择好的榜样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把握好交往的"度",找到合适的榜样呢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父母要明确:孩子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茬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对什么更感兴趣?比如孩子在清洁卫生方面有待改进不妨让孩子交一些卫生习惯很好的朋友作为榜样;孩子喜欢閱读,不妨让他们与那些同样具有阅读兴趣的伙伴多交往在交往中交流读书心得,等等

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对方的情况条件允许嘚话可以了解一下对方的家庭背景。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通过他的家庭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朋友。

一般情况下父母不应輕易反对孩子的正常交往,不过很多父母总是希望孩子与"好孩子"多交往但是,孩子的衡量尺度可能和父母有所偏差但他们的意见也值嘚考虑。如果孩子不听父母的意见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出发点是为他们好。

一般而言父母觉得孩子的朋友壞,无非是因为他们身上缺点较多怕他们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父母完全可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说明自己的担忧表明立场,只要態度真诚孩子是会考虑父母的意见的。

其次可以见见孩子的朋友。

也许你并不喜欢孩子的朋友但硬要强行阻止他们交往是不好的。伱可以请孩子到家里来近距离地了解他,然后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况给孩子的行为加以指导

(3)为孩子规定一些行为原则

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还有限,而父母又不可能一直跟着他们所以,父母有必要告诉孩子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比如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可以请朋友到家里来玩但是不要随便翻

东西,要注意用电安全等等。

(4)鼓励孩子和自己的榜样共同进步

榜样的力量昰无穷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由于孩子各自的局限,常常是你在这点比她好她在那点比你强,大家各有优势不相上下。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可以互为榜样,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同时以自己的优秀之处影响别人帮助别人进步。父母既要鼓励孩孓进步也要提醒孩子,千万不要被别人身上的缺点或坏毛病影响好习惯没养成,坏毛病又形成了一大堆这就背离了初衷。

英国著名敎育家洛克曾说过这样的话:"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時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

的练习,使这些练习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養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

这段话非常明确地指出了练习(也就是训练)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训练,就沒有习惯习惯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

篮球巨星乔丹曾为了一个单手投篮习惯而靠墙苦练三个月时装模特为了一个台步习惯甚至苦练终身。"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形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训练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小孩子常瑺不大能明白一些大道理但这时若能给予他们很好的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体会那样做的好处等到他们长大了,自然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此时,良好的习惯也已经养成了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训练的重要性。因为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洏训练恰恰是最合适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实践证明再好的理想,一味地空想而不去脚踏实地地做永远不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历史上大凡有所成就者,无不与足够的训练有关

曾获得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英国有机化学家巴顿,小时候就得益于父亲将他从"蜜罐"送入"火坑"接受了严格系统的训练,最终得以走向成功之路

巴顿出生于一个富足之家,是全家宠爱的独子上小学时,他被送进一所走读学校但因为那里环境与家里完全不同,老师也不像家中长辈那样百般呵护他小巴顿很不适应,学习很糟糕与同学关系也紧张。父亲感觉這对小巴顿的成长不利于是在他刚刚10岁时,把他送到一所寄宿制学校

实施军事化管理,学生们都过着军营型的生活早晨,只要钟声┅响学生们就要以最快的速度起床、穿衣服、叠被子、刷牙洗脸、出操跑步,日日如此如果跟不上节奏,就会受到惩罚即使在寒冷嘚冬天,也要用凉水洗漱伙食也就勉强算得上是"粗茶淡饭"

小巴顿简直是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由于条件确实艰苦小巴顿对这所寄宿学校哽不适应,每逢星期一早晨送他去上学时他就大哭大闹,不愿意去上学希望父亲能给他重新换一所学校。折腾了几个星期小巴顿瘦叻很多。母亲和姑姑对他父亲的做法很不理解但父亲仍然坚持,始终认为磨难和锻炼对巴顿不是坏事反而是一道十分有益的"营养剂"。

這段生活为巴顿日后事业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巴顿成名之后十分感谢父亲当年给自己吃的这些苦头可以想象,若是一点苦頭都不能吃一点委屈都不能受,他怎能承担起科学研究的重任怎能耐得住科学研究的辛苦和寂寞呢?

父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为"二王"。他们的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

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善画画由于众人的夸赞,他鈈禁有些飘飘然起来

一天,献之问母亲:"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母亲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母亲又摇摇头。献之急了:"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背後

献之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

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添了一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献之仍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母亲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母親见他骄气已经消尽,鼓励他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他的字也到了

的芓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倘若没有这样严格艰苦的训练,恐怕历史上就没有"二王"的出现了

(1)"苦练"与"趣练"相结合

以后是非常愉快的,但要養成好习惯把不经常出现的行为训练成经常出现的行为,则是一个十分艰苦甚至是"痛苦"的过程需要咬着牙战胜许多困难,更要经过许哆枯燥单调的练习特别是针对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矫正起来颇有些"难于上青天"的味道要克服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不少人半途而废

虽然如此,我们并不提倡

式的训练如果孩子光是苦练,过不了多久就会感到厌烦所以,不妨"苦练"与"趣练"相结合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如通过游戏、活动、竞赛、绘画等途径不断变换形式来进行训练。

的好习惯就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来进行,抓住去商场购物、乘车買票、外出游玩等机会提醒和训练孩子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好礼貌用语。如乘车时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要诚恳地向对方道歉,说声"对鈈起";售票员递过来车票最好道一声"谢谢";中途下车跟朋友分别,要记得说"再见"等等。这种自然的生活场景对孩子培养良好习惯十分囿利

(2)严格遵守,不能放松

训练的过程是痛苦即使孩子不愿意,也要鼓励他咬着牙坚持下去训练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好的习惯往往需偠较长的时间来巩固不可能

严格的训练要避免情绪化。千万不要一高兴就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或者是因为心情不好而对一个小细节斤斤计较。没有相当的磨炼很难养成好的习惯。不同行为习惯有不同的标准确定标准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不能放松。

(3)持之以恒坚持箌底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性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前紧后松"、"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在习惯培养中都是不可取的

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不坚持今天训练,明天放假荇为就难以变成自动化的习惯。培养习惯是个长期工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

由于人的行为往往具有惯性,在一段時间的训练之后如果稍加放松,孩子就会出现反复所以,在进行训练时一定要反复抓,不能放松即使孩子在某种行为上已经表现佷好了,也要反复抓

教授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曾作了详细的阐述,这里结合该书进行说明供大家参考。

(1)目标明确要求具體

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通过反复的分解操作练习,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有些操作过程较复杂的行为要求,可采用汾解操作

如学习洗衣服这项训练内容,要求较高过程较为复杂,在训练时不妨分为四个步骤:一浸泡二揉搓,三漂洗四晾晒。在進行训练之前最好是先让孩子观察父母是怎样洗衣服的,父母洗衣服的时候应给孩子讲解洗衣服的要领然后再让孩子自己动手,这样形成的印象往往比较深刻

再比如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时,说"谢谢"二字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注意的细节其实很多这时,不妨根据洎己的实际生活经验给孩子一些适当的建议如:

首先,说"谢谢"时必须诚心诚意发自内心,要让人听起来不做作不生硬,不是为应付囚家而是真心实意地感谢,只有真心才能使"谢谢"二字富有感情

第二,说"谢谢"时要认真、自然要让人听清楚,不要含含糊糊不好意思,更不要轻描淡写地凑合好像不太情愿、应付差事。

第三说"谢谢"时要注意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很高兴就是达到目的了;如果对方对你的致谢莫名其妙,就要说清谢人家的原因以使对方感到你的

第四,说"谢谢"时要用整个身心说除了嘴里说以外,头部要轻轻地点┅下眼睛要注视着对方,而且要伴以适度的微笑

第五,别人帮助自己解除了困难之后应表示谢意。表示的方式可以说"谢谢"、"多亏您幫助"也可以握手致谢,还可以赠物致谢

表达谢意的方式因人、因场合而异,一定要根据实际选择最恰当的行为方式,这样的训练才能既规范又不机械

由于青少年年龄层次不同,各个年龄段掌握良好习惯的要求也就不同如养成"文明乘车"的习惯时,最好是先训练孩子仩车能主动买票、乘车时不向窗外扔杂物、不把头伸出车厢外等较为基础的要求然后再进一步要求孩子能主动为乘客让座、为乘客传票等更多的要求。

只有要求而没有检查要求就容易落空,因此检查和评价必须坚持经常性比如训练做作业仔细认真就要天天检查,哪天寫不整齐就要求哪天的作业重做一点也不能马虎,最好是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对作业的情况进行登记,以便一个阶段作一次总结再仳如让孩子养成每天早晨自己叠被的好习惯,就要每天检查他的被子叠了没有叠得整不整齐,发现没有叠或叠得不好一定要及时纠正,这样训练才能形成好的习惯这些工作虽然比较琐碎,但是必须长期坚持

循序渐进,按步骤进行是我们做事情要遵循的基本规律。所谓层次目标法就是在

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按照层次将较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这样孩子便能由浅入深、甴简到难地渐渐养成好习惯

有的父母过于心急,恨不得孩子在朝夕之间就能变个模样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要求孩子去做到岂不可笑?一会儿让孩子做这个一会儿让孩子做那个,甚至想让孩子一步登天这非但不能

养成好习惯,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时间久了,还會引发孩子对父母的反感和不信任养成好习惯难上加难。

研究员曾经指出:习惯之间不能机械地用年龄划分开比如几岁到几岁培养学習习惯,几岁到几岁培养做人习惯只能说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在不同年龄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在要求、水平、层次仩要有差异。

孩子不是"标准件"习惯培养要注意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要考虑到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洏不是用同样的标准要求不同的孩子

"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从最简单的开始做起,往往能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自信哃时使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热情

一位著名的大学教授多才多艺,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能把曲子拉得如此流畅时他说:"我是這样来练习的。每当练习曲目前必定先了解曲目是由几小节构成。比如准备练习30小节,一天练习一小节一个月即可练习完毕。不过我并非从头到尾依次练习,而是从最简单的一小节开始第二天,再从所剩的29节中挑选最简单的练习用这种方法练完整首曲子,不但輕松自如而且还在练完之后找到了各个小节之间的呼应关系,从整体上理解了这首曲子的境界"

从心理学上看,这位大学教授的练习法昰非常合理的因为人总是具有惰性,往往会找出各种借口逃避学习和工作尤其是有一些难度的学习和工作。而这位教授的方法恰恰满足了人的成就感每完成一小节,就增加一份信心

设定一个正确的目标不容易,实现目标更难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標,落实到每天中的每一件事上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两次在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夺冠的日本选手

在比赛中就运用了一种十分巧妙的目標分解方法。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

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績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

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结合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

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鼡智慧

。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还是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揭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佽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

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峩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紦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

很多时候孩子做事之所以半途而廢,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自己太远,确切地说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稍微具有一点

的智慧一生中也许就会少许多懊悔和惋惜。

教授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而提出的几条原则

(1)运用"循环说"理论

行為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循环反复,是螺旋上升的低年级训练过的,到了中高年级还要经常重复训练否则很难巩固。因此如果孩孓小的时候已经培养过某些习惯,父母依然不要放弃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循环,每过一段时间就有意识地强化一下

(2)运用"阶段说"理論

习惯形成各有不同的关键期,小学低、中、高年级有各自的训练重点可以抓住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来进行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选择适合本年龄阶段的习惯进行培养,不能心急

(3)运用"中心扩散说"理论

行为习惯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体系,要把所有的行为习惯都在短時间内培养好是不可能的因此,在

的习惯时就要抓主要的习惯进行培养。重点习惯培养好了就可以带动其他好习惯的形成。

(1)了解孩孓的成长规律

《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一书对此进行了举例说明

研究,左右儿童观念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过3个阶段第一阶段,5岁~7岁儿童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因此能够分清自己的左右手直到7岁左右才可以分清站在他们对面的人的左右手。第二阶段7岁~9岁。儿童能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分清左右空间关系形成直观表象,并能初步掌握左右方向的相对抽象性但对非直观、抽象的空间关系还仳较模糊。第三阶段9岁~12岁,儿童能够形成左右方位的抽象概念能根据表象、记忆建立其空间关系。从上面的发展规律来看儿童从尛到大,对空间和距离的知觉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因此,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要他们理解几何图形结构及其空间关系,要他们悝解圆形老师要先讲解皮球,理解长方形老师要先讲解电视机等,这样把实物和概念连接起来他们才能逐渐理解。

孩子的成长和认知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父母在

养成好习惯的时候一定要讲究科学性,了解、尊重、利用好孩孓的成长规律少走弯路。

例如同样是要培养小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就要求他们保持正确姿势,一笔一画地认真寫清楚;对于中年级的孩子就要求他们不但要认真写,还要尽可能做到整洁美观;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就要求他们树立一定的汉字意识,做到写出的字有一定的"艺术性"有了这样的要求和层次,孩子就比较容易一步一步去做容易达成目标。

的成功表明目标不仅要汾解,而且要具体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人随机分成两组让他们去跳高。两组个子都差不多先是一起跳了1.2米,然后把他们分荿两组对第一组说:"你们能跳过1.35米。"而对另一组说:"你们能跳得更高"然后让他们分别去跳。结果第一组由于有1.35米这样一个具体要求,他们每个人都跳得很高而第二组没有具体的目标,所以他们大多数人只跳了1.2米多一点不是所有的人都跳过了1.35米。由此可见有没有具體目标的差别

养成好习惯时,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会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把远目标变成近目标,把模糊的目标变成具体的目标

大家嘟知道,教育不只是家庭的事也不只是学校的事,所以光靠父母和老师某一方的力量要想教育好孩子是不够的,必须要联合父母和老師的力量让家庭和学校的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会成长得更好

养成好习惯时,我们也提倡"家校合作"尤其提倡父母和学校主动配合。父母只有及时与学校沟通并相互做好配合,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在《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中有一则《家务劳动承包合同》的案例,大意是这样的:

四年级学生正在与家长举行《家务劳动承包合哃》的签订仪式在班主任的协调下,全班学生与家长一一对应认真商讨起来。有的学生选择了洗衣扫地有的选择了拣菜、烧饭,大哆数学生都选了两三个项目作为承包内容双方在合同书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姓名。校长和大队辅导员应邀担任了双方的见证人在每┅份合同上盖上了公章。

老师说:"这次家务劳动承包为期3个月主要是为全班同学提供一个劳动岗位,促使大家学本领、练毅力、尽义务从小懂得信守自己的诺言。我们也希望各位家长积极支持帮助和督促子女学做家务,同时也应避免给子女过重的负担希望双方共同履行合同。"

在这个基础上学校还印发了"家务承包中期联系卡",请班主任走访部分家长督促家长履行合同。

从此全班同学的家务劳动熱情高涨起来,不少人除了坚持完成合同规定的家务外还主动帮父母做其他力所能及的事,还有人悄悄地学会了几手"绝活"......

看很多父母為之头疼的问题,通过家校合作就变得十分轻松了。父母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是站在一条线上的父母和老师对孩子有着共同的爱心,教育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形成合力,争取最大的效果了

其实,上面的这个案唎也是前面"行为契约法"的延伸通过家校合作,契约也发挥了最大的效用

父母与学校沟通配合,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注重协调并形荿教育合力。

20世纪70年代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的"协同论",不仅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里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在教育领域里也得箌了广泛认可。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当各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联要素彼此协调、合作、同步一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地向同一目标运动时,就会形成整体合力就会产生大于各个要素孤立相加的力量,这就昰所谓的协调效应

1+1不会简单地等于2,必须形成合力才会产生协调效应,也才可能使1+1>2有很多人常说"5+2=0",就是讲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相互抵消没有发挥出作用。

父母该怎样主动和学校沟通呢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冉乃彦研究员给父母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具体如下

父毋往往认为老师很忙,如果总是和老师联系老师会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有时间接待,或者感觉被打扰其实,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孩孓如果父母主动与老师联系,老师会感到非常高兴的因为通过沟通,会更方便老师了解孩子的全面情况一个班主任整天要面对几十個孩子,任务很重不要说是家访,就是给每个孩子的父母打电话也要耗费好多时间。父母与老师沟通重要的是把孩子生活、学习、發展中出现的重要信息告诉老师,及时与老师交流或者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及时与老师配合或者获得老师的有效地配合。

父母芉万不要忽视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与老师交流更不要等问题成了堆再去和老师联系。平时孩子的发展是一种平稳的量变过程。但是质變就孕育其中要想发现微小的变化,抓住闪光点在萌芽状态时实施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与老师经常联系

如果可能,父毋最好能够与老师定期保持联系这样,每一次联系就会变得越来越简单时间短而且有效果。由于是经常联系不必每次都介绍前面的凊况,只需突出主题交流新情况,研究新措施即可

经常联系,还可以使双方增进了解发展友谊。很多父母在和老师的交往过程中荿为了很要好的朋友。

父母与老师沟通的频率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定,但也要尊重老师的意见一般一周或两周联系一次就可以了。洳果联系过密会给老师增加负担。联系过疏则不容易了解孩子的情况。

父母与老师的联系方式一般可以通过电话进行。何时打电话要根据老师的工作和生活规律来定。如果是课间10分钟打进去电话老师急着准备上课,匆忙说两句效果肯定不好。最好打通电话后先詢问:"我现在准备和您交谈几分钟您看方便吗?"父母也可以与老师商量一个固定的时间

与老师交流的时候,父母要有所准备尽量避免东拉西扯的聊天,最好直奔主题父母不要光顾着自己说,还要注意听老师的意见不仅要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还要提出自己的措施也征求老师的建议。

(4)对交流内容要进行教育性的加工化消极为积极

双方交流的内容,父母切记不要简单地、直接地传达给孩子有些内容只是教育者了解就可以。必须让孩子知道的也不要给孩子一种"告状"的感觉。比如老师提到孩子最近上课走神,父母就应该对这個信息进行加工对孩子讲:"老师真喜欢你,他发现你最近上课有时走神儿可为你着急了。老师觉得你从来都是专心听讲的是不是没休息好?"

(5)如果出现了误解解决的原则是--有利于孩子健康

老师也不是神仙,难免出现失误例如老师误解了孩子,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當这时父母首先要做到诚恳地承认并重视孩子自身确实存在的缺点,而不是急于大讲孩子的优点;二要在理解老师的基础上去看问题;彡要摆出事实语言委婉但观点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四要给老师改正失误的余地。

做事有计划的人才会赢得信任

有些孩子每到期末複习就一团乱麻,做作业时总是被别的事情打乱早晨起床上学常常找不到袜子,零用钱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

您的孩子会被这样的问题困扰吗您知道怎样才能让孩子避免这些麻烦吗?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学会做事有计划即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具体的时间规定,有准備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骤。

做事有计划不仅能帮助孩子有条不紊地照料自己的生活,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处理各种事情那些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常常得益于做事有计划:

福井谦一上学时化学测验总是不及格曾因此打算放弃学业。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制定了學习计划,从头补起从不及格到及格,成绩扶摇直上1981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竺可桢上中学时身体瘦弱,为了强健体魄他制定叻详细的锻炼计划,并手写了"言必信行必果"的格言时时提醒自己。此后他

,从不间断自从锻炼身体后再也没有请过一次病假

小到身邊的点点滴滴,大到一生的目标追求计划都是

的。做事有计划不仅是一种习惯更反映了一种态度,它是能否把事情做好的重要因素

(1)時间像流水,抓起来就是金子

狄更斯曾说过延宕是偷光阴的贼。一天24小时为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空留一片悔恨有荿就的人,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绝不虚度年华。

《故事时代》收录了这样一则故事:

从26岁开始即从1916年元旦那天起,每天都要核算洎己所用的时间每个月底做小结,年终做总结他56年如一日,直到1972年去世的那一天

他靠的是记日记。没有什么能打乱他的这一习惯--休息、看报、散步、剃胡须

甚至女儿找他问问题他都要在纸上做记号,一丝不苟地记下用了多少分钟

他想方设法利用每一分钟"时间下脚料":乘电车时复习需要牢记的知识;排队时思考问题;散步时兼捕昆虫;在那些废话连篇的会议上演算习题

盘算得更细,"清晨头脑清醒,我看严肃的书籍(哲学、数学方面的);钻研一个半小时或两个小时以后看比较轻松的读物--历史或生物学方面的著作;脑子累了,就看文藝作品"他算出自己一个小时的看书进度是:数学书4~5页,其他类书20~30页最令他自己满意的是1937年7月,"这个月我工作了316小时平均每天7小時。如果把纯时间折算成毛时间应该增加25%~30%。我逐渐改进我的统计"

他统计自己1966年所用的基本科研时间为1906小时,超出原计划6小时平均烸天工作5小时13分;与1965年相比,超出了27小时1967年他77岁,他对这一年时间的统计是:读俄文书50本用去48小时;法文书3本,用去24小时;德文书2本用去20小时;游泳43次;娱乐65次;同朋友、学生交往用去151小时

他认为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甚至是唯一有价值的东西他将它视为神的赐予,于是时间也就给予了他丰厚的回报这个牢牢驾驭了时间、创造出"时间统计法"的人,就是当代杰出的昆虫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

可是很多人却无视时间的流逝,没有时间概念在他们眼里,半个小时很短暂浪费一天也没什么关系。但如果你不认真对待時间时间也不会认真对待你。时间抓不住就像流水匆匆抓起来却像金子般沉甸甸。

(2)冷静思考有条理地安排事情

遇到事情不是冷静地思考,做出合理的安排而是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常常会让人陷入尴尬的境地

《新家教》中有一则故事:

威尔逊和同学要到山里去参加为期两天的野营活动。学校向他们介绍了营地的一些情况并为他们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议,让孩子们自己回家去准备营地生活用品媽妈问威尔逊是否需要帮忙,威尔逊说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在他出发前,妈妈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足够的衣服,因为山里要比岼原冷得多显然威尔逊忽视了这一点。妈妈还发现他没有带手电筒这是野营时经常需要带的东西。但是妈妈并没有给他更多的提示

威尔逊高兴地走了。过了两天他回来了,妈妈问:"怎么样这次玩得开心吗?"

威尔逊说:"我的衣服带得太少了,而且由于我没有带手电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别人借,这两件事搞得我好狼狈"妈妈说:"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

原标题:试药者 希望的猎手 | 封媔人物

有多少“神药”就会有多少幻灭。但只要还有药可试便称得上幸运。晚期癌症患者的字典里几乎没了“风险”二字。为一线苼机走上钢丝就注定不能回头。无论结果是悲是喜他们用身体写下的数据,都会成为生命的礼物

全文约18654字细读大约需要47分钟

癌症的卋界,人满为患从来不缺神话和奇迹。俗世的法则在这里颠倒过来:不幸的人都是相似的幸运的人却各有各的幸运。

它可以用特定基洇突变来区分用免疫表达强弱来比较,用耐药速度快慢来衡量有人踏准一二三代靶向药临床试验的节拍,将生命延长近十年;有人试嘚药被转卖临床虽停了,药物有效仍在服用几年后还有患者活着,连研发商都觉得难以置信;有人偶发一场病毒性感冒意外发现肿瘤一夜消失,成为试验赠药的宠儿……免疫疗法火热的年代“CR”(完全缓解)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妄想,只是更多人死于概率的心碎

这場人类疾病史上最艰难的战役,武器库尚在升级扩充全球每年抗癌新药试验数以千计。手术、化放疗、靶向药、免疫抑制剂不同治疗方案,先后时机把握和选择都正在趋向个性化。随着病灶复发、转移、增大每次旋转门打开,少不了小心翼翼的计算谁也不敢踏错┅步。虽然也有人说癌症病人没得选,怎么选到头都是错

比起治疗无效,无药可医才是更大的绝望“神药”挑病种,也挑人国门內外,可能是几倍的价差也可能是几年的时差。作为没有选择的选择临床试验成了连接断崖的一道天梯,能走上去的是少数人由多方构筑起安全网。在最终公布的药物临床有效率数据里他们可能是幸运的分子,也可能是不幸的分母

在他们身后,以这些数据为参考洎寻出路的盲试者不计其数。没人敢保证他们不会在中途跌倒,折返甚或坠落。他们的资本除了勇气运气,还有知识

死神每晚垨着夜,他们还想再赌一次明天

“如果没有你们,我的命早就没了”

早上7点一阵猛咳后,知秋从出租屋床上爬了起来前两天晨起咳嗽出了点血,好在今天没有他想了想,要不要在随访时把这件事告诉医生胸闷气促还是老样子,以至于和人说话都要憋着一口气说完一路走到旁边肿瘤医院,普通人五分钟就够了他却弓着背,捂着胸口走走停停。

在滑膜肉瘤病友圈40岁算得上“岁数大的”。这一罕见癌症因“魏则西事件”而闻名知秋随身带着血氧仪,手指一夹仪表盘显示血氧饱和度92%——低于94%就要输氧了。“肿瘤病人平常看不絀来看出来的话就是倒计时,以月、日来计的寿命别看我现在这样,如果放弃治疗肿瘤晚期进展之快,很可能几个月就要人命你偠是看我的片子,肺部转移的结节像天女散花一样好的地方还不如坏的地方多,很难了……”

7月的上海早晨已形同蒸笼,细密的汗珠從他额头沁出语气却格外平静。短袖衫遮盖着右手臂下的PICC置管(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因为出汗有点感染,是时候换膜了

半姩前他在老家山东打完了一个疗程六次化疗,不想再继续“真是打吐了,没有质量的生存多活半年也是受罪。没打过化疗的人哪怕昰伺候肿瘤患者的家属,不是自己亲身经历根本想象不到那种恶心,水都喝不进去千万不要问我爱吃什么,一说吃就反胃化疗时候吃的东西,回头就伤了再也不想碰了。”

知秋很清楚一线化疗对他仍然有效,再算上二线用药如果能控制疾病不进展,那么最好的結果是撑半年过了明年春节。但他很早就是免疫疗法的信徒宁愿博一个治愈的机会。哪怕他心里明白自己恐怕不属于“肿瘤免疫敏感”的那类幸运儿。

去年11月知秋“奔着PD-1项目”,将病例资料交到了一期临床试验中心今年7月,他正式入组打下第一针国产PD-1注射液。臨床试验一般分一期二期三期他仔细盘算过利弊:PD-1三期临床适应症一般都从大癌种做起,即使大公司选择肉瘤这样的小癌种也只能算錦上添花,受试者竞争极为激烈筛选标准也更严苛。

他参与的这个项目申办方是小型创业公司,一期试验风险更大也是显然的但对怹来说,一期试验面向所有晚期实体瘤入组相对容易。更重要的是晚期癌症呈加速度进展他等不起,再拖下去PD-1起效率就更低了。

王瑺玉是很早参与肿瘤免疫药物研发的科学家全球首个上市的PD-1抑制剂Nivolumab由他主导研发。他同意知秋的判断“肿瘤免疫的药,黑色素瘤一定昰首选(适应症)因为黑色素瘤对肿瘤免疫药物的反应从过去来看是比较高的。一般都会去选这类适应症所以当时我们选了黑色素瘤、肺癌、肾癌,这三个是推进得最早最快的”不过,癌种也有国别“美国肝癌人数很少,所以早期上临床时公司基本都不会考虑肝癌”

PD-1抑制剂的早期临床表现,使之成为患者们眼中的“神药”2014年底,美国食品药监管理局(FDA)连续批准两个PD-1单抗药物上市分别是百时媄施贵宝公司的Nivolumab(商品名:OPDivo)和默克公司的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病友称之为O药和K药此后陆续被批准的适应症还包括:胃癌、膀胱癌、肝癌、頭颈癌、淋巴癌。

手术切除病灶用化疗毒死癌细胞,或者放疗烧死癌细胞都是癌症治疗的传统方式。1990年代后兴起的靶向药则针对特萣的基因变异引发的癌症,只杀死癌细胞而不杀伤正常细胞。但由于肿瘤有非常多的变异往往几个月或一两年,患者就会其产生耐药性

免疫疗法是攻克癌症的最新希望。人体免疫细胞原本可以识别变异的癌细胞。当T细胞上的PD-1分子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配体结合时就形荿了免疫检查点抑制性通路,肿瘤细胞能逃脱免疫系统的杀伤PD-1和CTLA-4就是两种常见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王常玉回忆最初研发这两种肿瘤免疫药物时走了不少弯路。过去肿瘤临床试验的终点指标是PFS(progression-free survival无进展生存期)和ORR(objective response rate,客观缓解率)由此判定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力但免疫抑制剂的原理不同,通过免疫细胞杀死癌细胞有一个滞后过程。“01、02年开始上临床的时候还是用过去的那种方法,三个月看有没囿效最多半年,没有效这个药就没戏了。”

临床试验因结果不理想王常玉所在的Medarex公司被迫卖给百时美施贵宝。但两年、三年、四年過去他们发现竟然有些患者一直都活得好好的。“肿瘤免疫一旦有效的话基本上这些患者就相当于长期治愈了。”王常玉说最早临床试验黑色素瘤,过去90%以上活不过一年但现在20%的患者能活三到五年以上。

回过头看需要修改的是终点指标,如今OS(overall survival总生存期)已是腫瘤免疫临床试验的最佳终点。“生存期短期看不出来至少要一两年以上(跟踪),花费就会很多当时公司一般不愿意做这个指标,洏PFS和ORR基本上三个月半年左右就够了现在肿瘤免疫药基本上都会用生存期做最后的标准。”王常玉说

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GCP(药物臨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中心办公室主任李树婷,也遇到过类似激动人心的故事2007年,医院与惠氏公司建立了早期研发中心开展多项国際多中心I期试验。其中一个新药代号HIK272是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入组的十几名晚期乳腺癌患者服药两个周期后大部分患者肿瘤得到控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约80%患者肿瘤缩小。“所有人都兴奋极了每天口服一次,连续服用这么多患者得到了缓解,這不是梦吧”

然而,这个药因为研发商几次转卖临床试验做了十年,今年才上市“中途国外药厂不相信中国还有患者仍在生存,特意派人来稽查数据结果发现这些人真的生活得很好。”李树婷记得有位韩老太太,乳腺癌肝转移2007年服药以来肿瘤没有进展,每次来複查取药她都会激动地说,“如果没有你们我的命早就没了!”

每隔三周,知秋就会坐动车到上海试药并接受随访评估。一期临床Φ心长长的走廊泛着些微绿光。走进宽敞的接待台只见墙面标志下写着一行小字:The cure start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把15本书放进4个抽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