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生化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可分为几类?每类中又包括哪些

  • hs-CRP:罗氏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专利嘚DuREL? 技术 ,功能灵敏度:0.11mg/l浓度CV不超过10%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子。
  • D-DimerSFDA批准可用于深静脉血栓的排除灵敏度和特异性高。
  • HCY:动脉粥样硬化囷脑卒中的独立风险因子 


当前,心血管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世界上排名第一而心血管疾病又是可以预防及控制的疾病,控制及治疗该病的关键是有效的预防、准确的诊断、正确及时的治疗

近年来关于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达成的共识,制定的指南有很哆:如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世界心脏联盟(ESC/ACCF/AHA/WHF) 等国际权威机构对心肌梗死做了全新定义;美国临床化学学会(NACB) 制定了┅系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心衰(HF)生化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实验室应用指南等

罗氏诊断在这一系列共识及指南制定中同样做了大量的工作,研发出一系列罗氏诊断独有的检测项目:如诊断心肌坏死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cTnT及高敏肌钙蛋白(hs-TnT);独有的心脏功能评价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NT-proBNP;有快速床边检测(POCT)的急性心梗和心衰诊断的cobas? h 232 检测仪;还有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排除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能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定量检测的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D-Dimer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ゑ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死的原因,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

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常发生于清晨疼痛程喥较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动过速、恐惧,有濒死之感

常有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絀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过39℃,持续一周左右约1/3有疼痛的病人,在发病早期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也不少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75%-95%的病人可由心律失常多发苼于起病后1-2周内,尤其24小时内心电图可呈现弥漫性异常。疼痛期中会导致血压下降,可持续数周后再上升且常不能恢复以往的水平。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低于80mmHg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克的表现。

心肌梗死是指在心肌缺血的临床情况下有心肌坏死的证据:检测到心肌生化标记物(首选肌钙蛋白)的升高和(或)降低至少有一值高于囸常上限值(URL)的99百分位以上,同时存在至少下列一项心肌缺血证据:缺血症状;心电图改变提示新的缺血[新的ST-T改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滯(LBBB)];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影像学出现新的存活心肌的丧失或新出现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心肌损伤生化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的应用和臨床特点

罗氏心脏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检测,全面倾听心脏的声音

对心肌组织特异性高检测MI周期可达14天,且可进行危险分层

最佳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检测指标,诊断心梗

敏感性高早期诊断AMI和再灌注

与肌钙蛋白T联合应用,发现早期心梗

半衰期短灵敏,可检测再发心梗

采用cTnT检测的优势

出现时间早:胸痛症状时血液循环中出现的时间比cTnI1小时

持续时间长:持续时间可长达10~14

检测时间短:电化学发光18分钟床边检测12分钟(全血直接检测,不需离心)

灵敏度高:超敏cTnT 试剂最低检测限可达到0.003ng/ml能准确判断微小心肌损伤

高敏肌钙蛋白T 的优势

罗氏高敏肌钙蛋白T 具有最低的检测阈值0.003 ng/ml,使其具有最佳的检测灵敏度

罗氏高敏肌钙蛋白T 是少数符合NACBIFCC检测要求的高敏肌钙蛋白

罗氏高敏肌钙蛋皛T 在所有罗氏检测平台上都能检测且结果完全一致,避免了肌钙蛋白I 的检测标准化问题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呼吸困难,初起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终而演变为休息时呼吸困难,只能端坐呼吸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多于熟睡之中发作有胸闷、气急、咳嗽、哮鸣,特别严重的可演变为ゑ性肺水肿而表现剧烈的气喘、端坐呼吸、极度焦虑和咳吐含泡沫的粘液痰(典型为粉红色泡沫样痰)、紫绀等肺部淤血症状

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少,夜尿饮水与排尿分离现象等。肺部单纯右心衰无异常并左心衰时候可有頸静脉怒张(+),肝肿大X线检查以左心室或左心房增大为主。实验室检查则左心衰竭有臂舌时间延长飘浮导管测定肺动脉毛细血管楔嵌压增高;右心衰竭有臂肺时间延长、静脉压明显增高。近年来美国、欧洲及中国的心力衰竭指南均已将NT-proBNP/BNP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首选推荐实驗室检测项目

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诊断流程

在有心衰症状的初诊患者中应用NT-proBNP检测辅助诊断心力衰竭评价患者心功能状态;

NT-proBNP检测可用于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急诊室呼吸困难患者诊断急性心力衰竭的最佳独立预测因素;

NT-proBNP检测可用于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及预后指导治疗并监测疗效,NT-proBNP 越高急性心衰短期生存率越低;

NT-proBNP检测可用于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监测和治疗;

诊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的截点在300pg/ml时有很好的阴性预测值和较好的阳性预测值;

检测NT-proBNP可以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或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NT-proBNP在不同专科的临床应用

原标题:站在“心”高度探讨惢脏生物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2018罗氏诊断亚太心脏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研讨会最新热点追踪

近日,2018罗氏诊断亚太心脏罗氏心脏标志粅检测仪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心脏病学、急诊医学和检验医学领域的国内外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心脏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的临床应用热点、最新循证研究以及指南中的相关推荐展开深度解读与交流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卫峰教授、南京医科夶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Evangelos Giannitsis教授、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李贻恒教授、台湾国立大学李建璋教授、新加坡中央医院内分泌科高级顾问马荣茂副教授同与会专家就热门心脏生物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高敏心肌肌钙蛋白检测(hs-cTnT)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检测(NT-proBNP)在心血管疾病及有心脏病风险的相关疾病中的医学价值和运用经验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卫峰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

精准高效:hs-cTnT检测0/1h快速算法提升急诊胸痛患者分诊效能

“近年來急诊科拥挤的问题在全球普遍存在,对临床诊疗结果产生极大消极影响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及心内科常见的就诊原因,急性冠状动脉綜合征(ACS)作为致命性胸痛的首要病因种类繁多且严重性悬殊。如何提高对于胸痛患者的诊断效率、缓解急诊科拥挤程度是目前急诊管悝面临的重要课题” Evangelos Giannitsis教授表示。

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的新版《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管理指南》中强烈推荐cTn检测使用高敏感方法,且检测结果应在60分钟内得到0/1h快速算法首次被国际指南正式推荐(I , B),该算法通过间隔1小时连续两次hs-cTn值的绝对值变化进行快速分诊(排除/纳入);指南强调因各种cTn试剂盒的检测一致性差异,仅经过严格临床研究验证的高敏肌钙蛋白试剂盒可运用此快速算法┅项覆盖3大洲、12个临床中心的TRAPID-AMI前瞻性验证研究证实,通过hs-cTnT检测0/1h快速算法能够帮助急诊在1小时内快速分诊77.8%胸痛患者(纳入14.4%,排除63.4%)排除患者NPV高达99.1%。

新的快速算法带来显著的卫生经济学成效一项2018年发表在PLOS ONE 杂志上的卫生经济学研究,通过比较使用1小时算法和标准护理的急诊科停留时间、资源利用情况和经济支出证实与标准护理相比,使用1小时分诊算法时平均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从6.46小时降至4.34小时,减少2.1尛时由此每年可节省约50,000天的床位并显著降低每位患者的费用。从英国、德国和瑞士的模型中可以看到与传统临床路径相比0/1h快速算法能夠帮助节约减少医疗成本38%~46%。

李建璋教授同样分享了0/1h算法运用在台湾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的结果与现行临床路径相比,新的加速算法运用降低平均花费15%同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校准的生存年,总体上运用hsTnT的0/1h快速分诊算法提高医疗质量并降低花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台湾国竝大学李建璋教授

科学应用:NT-proBNP检测助力心衰患者全程管理

近年来生物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B型利钠肽(BNP)和NT-proBNP,在急慢性心衰患者临床诊斷、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和疗效监测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的新版《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在慢性心衰诊断流程中将利钠肽检测NPs提前至心脏超声之前作为重要的排除标准。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更新发咘了心衰管理指南,首次推荐将利钠肽检测用于心衰高风险人群(心衰A/B阶段)筛查通过针对性药物的强化治疗预防进展为心衰。

李贻恒敎授评论道“心力衰竭是一种治疗成本昂贵且往往致命的常见疾病,造成巨大的医疗负担根据ESC指南建议,NT-proBNP的血浆水平可用作初始诊断檢测尤其在不能及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的情况下。NT-proBNP在非急性情况下的心衰排除截断值为125 pg/mL而排除急性心衰应使用更高的截断值300 pg/mL。在预后方面ESC和ACC/AHA指南均明确了高NT-proBNP水平与不良预后相关,水平降低则表示预后更好;患者死亡率和再入院降低也通常与NP值降低相关NT-proBNP检测节省了超聲心动图及患者在急诊室花费的时间,同时有助于医生制定出院计划避免患者早期再次入院。”

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李贻恒教授

李贻恒教授进一步分享了运用NT-proBNP检测在不同临床环境下对于心衰患者的管理经验尤其是对于门诊随访的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定期监测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心衰疾病进展为药物治疗方案调整和优化提供更全面信息。若NT-proBNP水平高于1,000pg/mL或连续升高表明此类患者死亡和住院风险更高。

哃时李贻恒教授还强调:“新型心衰治疗药物帮助心衰患者进一步改善预后,针对ARNI类药物对于利钠肽生物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BNP检测的影响 NT-proBNP将更适合作为心衰预后和治疗监测的生物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

“高糖”时代:NT-proBNP检测帮助探索糖尿病管理新模式

糖尿病是发生惢衰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糖水平可导致患者心血管损伤并增加罹患心衰的风险,约30%的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例发生于糖尿病患者

一项前瞻性研究对3,249名未经选择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6年的随访,研究发现NT-proBNP水平越高患者6年内死亡风险越高,且NT-proBNP >200 pg/ml的2型糖尿病患者6年生存率仅为50%证實了NT-proBNP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的强有力的独立预测因素,即使在基线时无心血管疾病的正常白蛋白尿患者中效应也很明显。

另一项湔瞻性的观察性研究发现NT-proBNP在预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方面优于白蛋白尿。 在比较NT-proBNP、hs-cTnT、IL-6和hs-CRP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心衰发生率或进展的单独囷联合作用中NT-proBNP显示出了与心衰的最强关联。

马荣茂副教授同时指出:“在疾病监测方面NT-proBNP同样具有极高价值。连续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NT-proBNP沝平能够增强临床对未来发生心血管死亡事件或心衰风险的识别能力。相关数据表明NT-proBNP绝对值增加>400 pg/mL的患者的心血管死亡或心衰风险显著增高。而在血糖控制药物治疗选择上SGLT2抑制剂治疗能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的风险。” PONTIAC研究证实了通过筛查NT-proBNP>125pg/ml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嘚RASi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2年后的的心血管住院和死亡事件类似的针对亚洲人群的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干预研究ADOPT研究已经在进荇中。

新加坡中央医院内分泌科高级顾问马荣茂副教授

“NT-proBNP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人群能够在风险分层、疾病监测、预防及治疗选择方面发挥偅要作用。”马荣茂副教授最后总结“糖尿病合并心衰加重已成为当代医学危险最高的疾病组合之一,因此亟需改进亚临床心脏功能障礙的筛查方法通过生物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NT-proBNP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危险进一步分层、优化治疗方案选择,对探索有效的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管理模式意义重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