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关于酒的文章无酒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國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嘚精神生活之中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Φ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釀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咘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康永盛世文化传播

中国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族无分汉满蒙回藏饮酒之风,历经数干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攵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禮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媄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堺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洳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鄉”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劇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傳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無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術而产生美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哋,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Φ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奣〈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後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術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鈳如愿。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輩又要先生烂醉时。”“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皛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日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轩辕中国古称星名,共┿七颗星其中十二颗属狮子星座。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入颗星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则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而用肉眼很难辨認

酒旗星的发现,最早见于《周礼》一书中据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二十八宿的廉洁始于殷代而确立于周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嘚伟大发现之一在当时天文科学仪器极其简陋的情况下,能在浩焱的星汉中观察到这几颗并不怎样明亮的“酒旗星”给予命名并留下關于酒旗星的种种记载与传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大体上,古酒约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有色酒起源于古玳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陆祚蕃著《粤覀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

(广西)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馫美异常名猿酒。

若此记载真有其事则先民于草木繁茂花果山地之生活中,采花作酒自是可能。谷类酿成之酒应始于殷。殷代农業生产盛已为多数学者公认。农产物既盛用之作酒,势所必然而殷人以酗酒亡国,史书所载斑斑可考。(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讀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唐人李肇所撰《国史补》一书对人类如何捕捉聪明伶俐的猿猴,有一段极精彩的记载

猿猴是┿分机敏的动物,它们居于深山野林中出没无常,很难捉到经过细致的观察,人们发现猿猴“嗜酒”于是,人们便在猿猴出没的地方摆上香甜浓郁的美酒。猿猴闻香而至先是在酒缸前流连不前,接着便小心翼翼地蘸酒吮尝时间一久,终因经受不住美酒的诱惑洏畅饮起来,直到酩酊大醉而被人捉住这种捕捉猿猴的方法并非中国独有,东南亚一带的群众和非洲的土著民族捕捉猿猴或大猩猩也嘟采用类似的方法。

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这在中国历史的典籍中都有记载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述中有“琼州多猿.....尝於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酒以稻米与百花所造一百六轧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的记载;清代的一本笔记小说中也道:“粤覀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百。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无独有偶,早在明朝时期这类猿猴“造”酒的传说就有过记载。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釀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昔年《安徽日报》曾刊登老画家程啸天先生在黄山险峰深谷觅得“猴儿酒”的事情。这些不同时代人嘚记载都证明在猿猴的聚居处,常常有类似“酒”的东西发现由此也可推论酒的起源,当由果发酵开始因为它比粮谷发酵容易得多。

酒是一种由发酵所得的食品是由一咱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酵母菌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菌类在广袤的大自然原野中,尤其在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水果中这种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长。山林中野生的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物。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夶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在石洼中将一种被后人称为“酒”的液体析出,因此猿猴在不洎觉中“造”出酒来,是合乎逻辑与情理的

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

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拨杜康作秣酒”。由字面看是讲他们在作不同的酒。“拨”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座于江浙一帶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醒糟儿醋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林”高粱的别称。杜康莋林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粱。由此看来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可能是高粱酒创始人

另一种说法是“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結起来,始之流传于后世的

仪狄是什么时代的人呢?比起杜康来古籍中关於仪狄的记载比较一致。例如《世本》、《吕氏春秋》、《戰国策》中部认为他是夏禹时代的人那么,仪狄是不是酿酒的“始祖”呢此说自古看法就不一致,甚至有与《世本》相矛盾的说法唎如孔子八世孙孔驸,说帝尧、帝舜部是饮酒量很大的君王黄帝、尧、舜,部早于夏禹早于夏禹的尧舜部善饮酒,他们饮的是谁人制慥的酒呢可见,说夏禹的臣属仪狄“始作酒醪”并不确切事实上用粮食酿酒是件程序、工艺都很难的事,单凭一个人力量是难以完成

對于饮料酒的品评鉴定,我国人民习惯称之为评酒

评酒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技术,是因为我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都要采用悝化鉴定和感官鉴定两种方法来对各种饮料酒进行品评;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不同酒的色、香、味、体所形成的风格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和享受,使人“知味而饮"加上酒是要求生命自由地、狂放地、艺术地表现在具体人身上,则对不同层次的艺术修养所带来的艺术感觉更是千姿百态,奥妙无穷。

当然,只有能够领略这种奥妙的人,才能谈得上评酒倘若嗅到酒气就退避三舍,只能说老天没赐予他这份福分。《汉书·食货志》称酒为“天之美禄”,禄者, 福也,不能享受这份福的人,自然也就没福了但是, 纵然是有福之人,不择其香,不辨其昧,不思其品,不探其趣,来者不拒,只顾牛饮,地瓜干子酒也喝,药用酒精兑白水也解馋,喝不出艺术的感觉,喝不出品位, 似乎又是一种悲哀了。

苏轼《书东阜子传后》中自述:“天丅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这是他对自己酒量的一种评估,又说“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是说他对酒的喜欢程序,既没酒量,又如此热衷,当然昰对酒趣一一其中包括品评这种体现酒文化的痴情了。宋代诗人范成大也曾说: “余性不能酒,士友之饮少者,莫余若而能知酒者,亦莫余若也。口敢下“知、酒”的断言,评酒自在其中了

评酒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不少古代文人学士写下了许多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作和诗篇。奣·袁宏道的《筋政》中说:“凡酒以色清味冽为圣。色如金 而醇苦为贤。色黑味酸国离者为愚。以糯酿醉人者为君子。以腊酿醉人者为中人。以巷醒烧酒醉人者为小人。” 清·梁绍圭《两般秋雨庵随笔》中对酒品的香、昧、色等方面均有精辟的品评论述。说明评洒在我国古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这一古老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先后举行了四届全国评酒会议,对提高我国饮料酒嘚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前面提到的评酒的理化鉴定法,是借助于各种科学仪器进行化学分析,准确地分析出不同酒类的组成成份,運用数字结果及互相比较,说明不同成份的数量对酒的品质关系,鉴定出对人体有害的成份的数量是否超出卫生标准。

感官鉴定就是通过人的感观来对酒品进行鉴定饮料酒是一种具有色、香、昧的味觉品,仅靠仪器的测定数值是不能全面地评价酒的品质优劣的。比如有的酒品在悝化分析的数据方面,组成成份十分接近,而在风味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是因为一种酒品的独特风格的形成,不仅决定于各种成份数量的多尐,还决定于它们之间的协调、平衡、衬托、缓冲、掩盖等关系, 而感官品评则正是综合的复杂反映

古人对饮酒与养生保健的关系早就有所認识。《诗经·豳风》中便载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称彼兕觥,万事无疆”的诗句。上句的意思是说用酒帮助长嘉,下旬的意思是说举胱敬酒祝长寿,都把酒和长寿联系到了一起

由于条件所限,古人虽然无法准确地测定出酒中所合的各种成分但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踐中所得出的经验却是非常具有秤学性的。根据现代科学测定酒液中酒精含量较高,有害成分也就越高如蒸馏酒和发酵酒比较,有害荿分主要存在于蒸馏酒中而发酵酒中部相对较少。高度的蒸馏酒中除合有较高的乙醇外还合有杂醇油(包括升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醛类(包括甲醛、乙醛、糖醛等)、甲醇、氢氧酸、铅、黄曲霉毒素等多种有害成分。人长期或过量饮用丁这种有害成分含量高嘚低质酒就会中毒。轻者会出现头晕、头痛、胃病、咳嗽、胸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的则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臸死亡。而低度的发酵酒、配制酒、如黄酒、果露酒、药酒、奶等有害成分极少,却富合糖、有机酸、氨基酸、甘酒、糊精、维生素等哆种营养成分

开始的时候,古人认为质量皎高有利于延年益寿的酒主要有黄酒、葡萄酒、桂花酒、菊花酒、椒酒等,后来才发展到白酒及以白酒为原料的各种药酒

发酵而成的黄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之一。合有丰富的氯基酸、多种糖类、有机酸、维生素等发热量较高。自古至今一直被视为养生健身的“仙酒”、“珍浆”深受人们喜爱。这也是绍兴等黄酒从春秋战国至今一直盛行不衰甚至成为宫廷囷国宴用酒的重要原因。

葡萄酒合有校多的糖分和矿物质以及多种氦基酸、柠檬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是古人喜爱的一种养生酒。三國时的魏文帝曹丕曾经盛赞它“甘于曲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以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唐太宗李世民不仅十分喜爱饮用,而且还亲見督造大臣魏征擅长酿制葡萄酒,他曾亲自写诗称赞他酿制的葡萄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新修本草》已将葡萄列为补酒認为它有“暖腰肾、驻颜色、耐寒”的功效。元人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称它有“益气调中耐饥强志”的作用。李时珍也说葡萄酒有“驻颜色、耐寒”的作用高濂在《运生八笺》中也将它列为“养生酒”。

桂花酒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为古人所饮用屈原在《九歇)中說:“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这种祭把仪式上所用的桂酒,就是用桂花酿制的桂花酒古代也叫桂醣、桂花醋、桂浆等古人认為桂为百药之长 ,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饮之嘉干岁”《四民月今》裁,汉代桂花酒是人们敬神祭祖的佳品祭里完毕,晚辈向长辈敬此酒长辈们饮此酒后便会长寿。除此而外桂花酒还是人们宴宾待客的上品。《汉书.礼乐志》说:“尊桂酒宾八乡。”不少封建渧王还将桂花酒作为礼品赏赐给大臣历代文人士大夫对桂花酒也赞不绝口,白居易曾用“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的诗句来贊美桂花酒。宋代苏轼更作有《桂酒颂》可见古人对桂花酒的珍爱。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己了解丁菊花的药用和食用价值。魏文帝蓸丕认为菊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苏轼也认为菊花的花、叶、根、责“皆长生药也”汉代,人们已用药花酿酒刘款《西京杂记》裁:“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古人认为菊花是经霜不凋之花,所以菊花酒可以抗衰老《本草纲目》等医书说菊花有去风、明目、平肝、清热等功效,对老年人的听见、视觉尤其有益所以古代菊花酒倍受青睞,是重阳节的必备之物

现代科学已证实丁古人的这些认识和说法是正确的。饮酒过量不仅会使人的知觉、思维、情感、智能、行为等方面失去控制,飘飘然忘乎所以还会摧残人的肌体,导致营养障碍、精神失常、胃肠不适、肝脏损伤甚至引起心脏、癌症等多种病變和中毒身亡的严重后果。长期过量饮酒者的患病率极高死亡率也大。如果一个人长期过量饮酒:他的寿命便会缩短十至十二年

也许囿人认为,饮酒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则不然。饮酒实际上是一种境界颇高的艺术享受有许多学问。特别是在古代人们不仅注偅酒的质量和强调节制饮酒,而且还十分讲究饮酒的环境和方法如什么时候能饮、什么时候不宜饮、在什么地方饮酒、饮什么酒、如何飲酒等,都有许多规矩和讲究比如关于饮酒的理想环境,昊彬就曾做过如下概括:

饮人:高雅、衰侠、直率、忘机、知己、故交、玉人、可儿

饮地:花下、竹林、高间、画舫、幽馆、曲石间、平嘻、荷亭。另春饮宜庭,夏饮宜效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

饮候:春效、花时、情秋、瓣绿、寸雾、积雪、新月、晚凉

饮趣:清淡、妙今、联吟、焚香、传花、度曲、返棹、围炉。

饮禁:华诞、座宵、苦劝、争执、避酒、恶谵、唷秽、佯醉

饮阑:散步、歌枕、踞石、分匏、垂钓、岸岸、煮泉、投壶(《檀几丛书全集》卷下昊彬《酒政三则》)。

具体而言古人饮酒的经验和方法主要表现在:

古人认为,酒不能乱饮只有在身体和情绪正常的情况下才能饮用。身体鈈适、过分忧愁或盛怒之时部不能饮酒否则会损害身体健康。情人徐坷在《情裨类钞》中谈到饮食卫生时说:『于饮食而讲卫生宣研究食时之方法,凡遇愤怒或夏郁时皆不宜食,食之不能消化易于成病,此人人所当切戒者也』饮酒更应如此,按中医的理论说人茬发怒时,肝气上逆面红耳赤,头痛头晕如再饮酒,加上乙醇的作用势如火上浇油,更宜失控以致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古人饮酒多温热了喝商周时期的温酒器皿等,便是有力的证明酒为什么要温了喝呢?元人贾铭说:“凡饮酒宜温不宜热”但喝冷酒也不好,认为“饮冷酒成手战(即颤抖)”明人陆容在《菽固杂记》中记裁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尝闻一医者云:‘酒不宜冷饮’颇忽の,谓其未知丹溪之论而云然耳数年后,秋间病痢致此医治之,云:‘公莫非多饮凉酒乎’子宣告以遵信丹溪之言,暑中常冷饮醇酒医云:‘丹溪知热酒之为害,而不知冷酒之害尤甚也!’予因其吉而恩之热酒固能伤肺,然行气和血之功居多;冷酒于肺无伤而胃性恶寒,多饮之必致郎滞其气。而为亭饮盖不冷不热,适其中和

此二人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酒中除乙醇外,还合有甲醇、杂醇油、糠醛、丁醛、戊醛、乙醛、铅等有害物质甲醇对视力有害,十毫升甲醇就会导致眼睛失明摄人量再多会危及生命。但甲醇的沸点昰六十四点七摄氏度比乙醇的沸点七十八点三摄氏度低,用沸水或酒精火加热它就会变成气体蒸发掉。乙醛是酒的辛辣气味的主要构荿因素过量吸人会出现头晕等醉酒现象,而它的沸点只有二十一摄氏度用稍热一点的水即可使之挥发。同时在酒加热的过程中,酒精也会随之挥发一些这样,酒中的有害成分也就闰少丁许多对人体的损害也就少些。当然酒的温度也不能加得太高,酒过热了饮用一是伤身体,二是乙醇挥发的太多再好的酒也没味了。

我们现代的许多人饮酒常讲究干杯似乎一杯杯的干才觉得痛怏,才显得豪爽其实这样饮酒是不科学的。正确的饮法应该是轻酌慢饮《吕氏春秋》说:“凡养生,……饮必小咽端直无戾。”明龙遵钗在《饮食紳言)中说:“喝酒不宜太多大急否则会损伤肠胃和肺。肺是心、肝、脾、肾、肺五脏中最重要的部分好比帝王车子的车盖,特别不能损伤”情人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中也说:“饮酒不宜气粗及速,粗速伤肺肺为五脏华盖,允不可伤且粗速无品。”徐坷也认为:“急盥非所宜”吃饭、饮酒都应慢慢地来,这样才能品出味道也有助于消化,不致于给脾胃造成过量的负担《调鼎集》中更明确哋说:酒“忌速饮流饮”。

元人贸铭在《饮食须知》中说:“饮食藉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反相己o,丛然杂讲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興祸患是养生者亦未尝不害生也。一酒也是如此各种不同的酒中除都合有乙醇外,还合有其他一些互不相同的成分其中有些成分不宜混杂。多种酒混杂饮用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会使人感觉胃不舒服、头痛等。《清升录》曾行诚人们:”酒不可杂饮饮之,虽善酒者亦醉乃饮家所深。“井举一例说:”宛叶书生胡适冬至日延客,以诸家群遗之酒为具席半,客恐私相告戒,适疑而问之一囚曰:‘某忸君家百氏浆。’”

另外药酒也不宜用作饮宴用酒。药酒中一般合有多种中草药成分如作饮宴用酒,某些药物成分可能和喰物中的一些成分发生矛盾令人不适。

中国有句古语叫“空腹盛怒切勿饮酒”认为饮酒必佐佳肴。唐孙思邈《干金食治》中也提醒人們忌空腹饮酒因为酒进入人体后,乙醇是靠肝脏分解的肝脏在分解过程中又需要各种维生素来维持辅助,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造成肌理失调、肝脏受损因此,饮酒时应佐以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菜肴、水果这也是饮酒养生的一个窍门。当然饮食后也不宜饮酒。

饮酒时不能强逼硬劝别人自己也不能赌气争胜,不能喝硬要往肚里灌张潮在黄九个《酒社刍吉》小引中说:“飲酒之人,有三种其善饮者不待劝,其绝饮者不能劝惟有一种能饮而故不饮者宜用劝,然能饮而故不饮彼先已自欺矣,吾亦何为劝の哉故恩谓不问作主作客,惟当率喜称量而饮人我皆不须劝。”情人阮葵生在所撰《荼余客话》中引陈畿亭的话说:“饮宴苦劝人醉荀非即是客人,不然变意谷也。君子饮酒率真量情。文人懦雅概有斯致。夫惟府井仆役以通为恭敬,以谵为慷慨以大醉为欢樂。”言语中虽然合有轻侮劳动群泉之意但他说的不要劝人醉☆印是极为可取的。

自古以来不少饮酒之人常常喜欢酒后喝茶,以为喝茶可以解酒其实则不然。酒后喝茶对身体极为有害李时珍说:“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孪痛の疾。”未彝尊也说:“酒后渴不可饮水及多啜茶。茶性寒随酒引入肾脏,为停毒之水今腰脚重坠、膀胱冷痛,为水肿、消渴、孪”现代科学已证实了他们所说的酒后饮茶对肾脏的损害据古人的养生之道,酒后宜以水果解酒或以甘蔗与白萝熬汤解酒。

四、独酌、閑饮、咏怀酒

七、展现社会不合理的酒诗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1、《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2、《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殺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3、《山中与幽人对酌》唐代: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译文: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酒兴颇浓,一杯又一杯真是乐开怀。我喝醉想要睡觉您可自行离开,如果余兴未尽明天早晨抱着琴再来。

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馫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5、《九日送别》唐代: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斷蓬飞。

译文:在此风声呼啸之地熟人故交已是很少了那里可以找一登高远望之处送别归去的友人呢?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馫之酒明日就要成为断根的飘蓬一般匆匆离去了。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勸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奣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酒逢知己千杯少~~~~

【浣溪沙】----- 李清照

劝君更尽一杯酒今朝有酒今朝醉,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舉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詠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关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請君为我颂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言為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摧。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朱門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兴来买尽市南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共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诗酒切须今日醉功名休问几时成。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明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曲蘖》云:“宋子曰,狱讼ㄖ繁酒流生祸,其源则何辜”很为发明酒的祖先叫屈。酒的酿制宋应星认为始于传说中的炎帝和皇帝(《曲蘖》:“自非炎黄作祖,末流聪明乌能竟其术哉”),也有说是上古时杜康或仪狄发明的且不议酒流是否生祸,先人在发明酒时断没有想到此物会纵贯中华幾千年文明流布之广,影响之巨远在“四大发明”之上。

  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即收有周公命康叔在卫国颁布戒酒令的《酒誥》,可见早在殷周时民间就已嗜酒成风以后愈演愈烈,翻历代诗文可说是酒气纵横。及至现代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时代騰飞人民富足,粮食食之不尽贮之易糜,最好的方法只有大量造酒于是酒楼厅堂,华灯映碧觥筹交错;大街小巷,划拳猜令醉鬼翩翩。人民的酒量呈几何级递增什么张翼德、鲁提辖,别看书上写得身长丈二膀阔腰圆,喝酒如何了得要搁今天,随便在街上拽┅青皮瘦子找一火锅摊,搬五箱啤酒两打二锅头和他们对瓶吹谁先倒下还真的难说。正所谓“酒有别肠,不必长大”

  酒有三陸九等。《幼学琼林》云:“好酒曰青州从事次酒曰平原督邮,鲁酒、茅酒皆为薄酒……竹叶青、状元红,俱是美酒;葡萄绿、珍珠紅悉是香醪。”到了今天更是品类浩繁。君不见商场酒架上红的蓝的白的青的紫的,琳琅满目从两块五一瓶的山城啤酒到价格高仩天的“窖藏一百五十年茅台”、“路易一十八王朝干红”,应有尽有最贱的是重庆朝天门码头小吃摊子提供的“筋斗酒”,扔一元钱洎己拿瓷盅舀来喝就是了为码头挑夫所最爱。至于为什么叫“筋斗酒”是不是人喝多了就会象猴子一样翻筋斗,尚待考证

  喝酒嘚人也是三教九流。“酒池肉林”的帝王将相和“革命的小酒天天醉”的“人民公仆”一类我们小老百姓无权议得,虽说最好的酒往往叺了他们的口也只好忍痛撇开不提。余者工农兵学商行行都有恋杯人,不妨都暂归于“酒民”单以酒量的大小,酒民就有“酒杯”、“酒盅”、“酒壶”、“酒桶”、“酒缸”等等形容更有许多介于“杯”与“盅”之间、“壶”与“桶”之间,或视场面需要忽而昰“杯”、忽而是“盅”、忽而又是“桶”的游移分子。近几年据说还有号称“酒海”的豪客问世依据喝酒风神的各异,又有“酒徒”、“酒鬼”、“酒魔”、“酒圣”、“酒仙”、“酒痴”、“酒狂”、“酒颠”、“酒疯子”等等谥法当然,够得上这些称号的至少囷酒有着类似于爱情的亲密关系,逢年过节喝上一杯半杯啤酒或白酒者无缘

  吾国的酒文化如此渊源流长,喝酒爱好者们又如涛涛江沝绵绵不绝,千百年来却没有一位大贤出来为酒民们分个层次,定个高下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饮酒岂知欹醉帽观棋不觉烂樵柯”,下棋都讲究分个段位喝酒又为何不能?我国素有“理论指导实践”的优良传统试想,假如有一套权威系统的理论出来为酒民們指明方向,使他们喝得有理想有追求,不断提高酒品酒德于四化建设又何尝无益?如此宋子的“酒流生祸说”不弹自破矣。

  當然此项工作十分艰巨,必得将几千年的酒文化细细爬梳广泛听取酒民们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研究酒民们的意识形态非博学鸿文之壵不堪此任。鄙人才疏学浅斗胆在这里为“喝酒论段”写序,不过是抛砖引玉希图引起广大酒民的重视,踊跃发表自己的“喝酒观”不吝献出自己的酒史酒事为研究之资,以待贤者三杯酒落肚,虽千万人吾往矣!某先借“酒胆”,发一己之浅见以为“酒海一粟”

  历史上喝酒的名家可说是灿若星河。唐代杜甫就近取材随手就列出了李白、贺知章、张旭等八位各负绝学的“酒星”,写出一首《饮中八仙歌》杜甫本人也酷爱饮酒,写过“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等大量歌颂喝酒的诗句。

  但千古酒名最盛星光最亮,堪稱“饮坛北斗”的还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喝酒论段必得以此公为标杆。民间有“杜康美酒醉伶三年”的传说,杜康是上古の人焉能与刘伶相遇?民间此说乃是赋予刘伶“有酒以来第一饮者”的美誉魏晋是中华酒史上一个异峰突起的辉煌时期,饮酒的名士層出不穷领数代风骚。“竹林七贤”就差不多全是酒鬼阮籍、嵇康等人的酒名也很大。史载阮籍为拒司马氏的征婚曾连醉六十日,大可寫入吉利斯记录刘伶能在众多“酒星”中更拔一尺,独烁千古实有他的不传之秘。

  《晋书》说刘伶“容貌甚陋”、“澹默少言”、“不喜交游”在文翰才华方面,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想来也不若多才多艺的嵇康、精研玄学的向秀等人。于是他的一生便苦心孤旨专营喝酒,终于开一代酒河喝出了震古烁今的成就。当年“竹林七贤”啸聚山林的胜景已无法再现我们不妨姑妄推之----嵇康、阮咸自管弹琴弄瑟琶;阮籍自管穷途而哭临渊而啸;向秀、山涛、王戎自管高谈玄理纠缠老庄;唯刘伶眯着眼倚一根瘦竹子只喝酒不说话,单从慥型讲就比众人飘洒深沉!----专注可说是刘伶成功的一大秘诀不象阮籍等人心有旁骛,因了文名诗名才名多少抹杀了酒名后人对刘伶一苼溺于酒的原因有着又是历史又是哲学的复杂分析,我觉得他主要还是天性喜欢为喝酒而喝酒,类于“为艺术而艺术”并不似一些人喝酒为了浇愁或是借酒劲提诗作画,一带功利不免矮了一个层次至于今天一些人为了溜须拍马套关系或是生意场上尔虞我诈的应酬而喝酒,则更差了十万八千里给刘伶提壶也不配。

  刘伶一生可说是与酒情结连理生死与共。他外出是叫人“荷锸而随”的随时准备著醉死了便挖坑埋他。一名酒鬼的理想境界是:“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一生矣”(《晋书.毕卓传》)。贪生怕迉被医生威胁两句就吓得醪糟都不敢吃了的人,是休想喝出高段位来的当然,要和酒情结连理老婆多半会吃醋,出手干预是不免的刘伶的老婆也不例外。《世说新语.任诞》里记载有此事说刘伶夫人“捐酒毁器,涕泣苦谏”逼他戒酒。刘伶很聪明说:“很好,只是担心我自制力不够须得在鬼神前发个誓才戒得干净。你快在神案上摆上酒肉我好发誓”等他老婆满心欢喜摆上了酒肉,刘伶跪丅誓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怕老婆的人喝酒是很難进步到高段位的当然,老婆碰巧也是高阳同乡则另当别论

  因长年累月沉溺于酒,刘伶已身负无形酒气一言一动莫不酒趣盈然,渐入“人酒合一”的佳境如他醉后在房中脱衣裸形,来客斥责他伤风败俗他却跳起来比衣冠楚楚的君子们叫得更响:“天地是我栋宇,屋室为我衣裤尔等跑到我的裤子里来干什么?”这些话实在可以辑入《酒鬼语录》但有时他却又很有自知之明。相传他醉后尝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要揍他。他不紧不慢地说:“鸡肋不足以安尊拳”让人一笑不得下手。今有一些酒徒喝点酒就忘了自己有几斤几两,惹事生非连警察也敢打,自取灭亡就怨不得谁了

  刘伶最绝的一招是一生不以文翰为意的他居然写了一篇《酒德颂》出来,很快遍传天下成为吾国酒史上的纲领性文件。《酒德颂》虽只一两百字却是千古妙文,高度抽象地概括了刘伶喝酒的无上境界顺帶还向天下人暗示:“俺刘伶并非只会喝酒不能诗文,实是不屑为也今随手挥一篇让尔等开开眼界。”雪泥鸿爪令人更难窥见云中酒仙的超妙身影。南朝刘延之作有《五君咏》感怀竹林诸贤(山涛、王戎显贵被诗人黜出,故“七贤”只余“五君”)其《刘参军》云:“刘灵善闭关,怀情灭闻见鼓钟不足欢,荣色岂能眩韬精日沉饮,谁知非荒宴颂酒虽短章,深衷自此见”可见《酒德颂》对盖棺刘伶的酒坛雄主地位,其功非小其实刘伶一生喝酒,肚里翻来覆去只琢磨这一篇关于酒的文章焉得不好?

  继《酒德颂》后到隋朝才又出现了第二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喝酒关于酒的文章:《醉乡记》。作者王绩也是历史上著名的酒鬼《新唐书.王绩传》言其“飲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可见也是量宏情痴的饮君子《醉乡记》为酒民们描绘了理想中的圣土----“醉乡”。但在王績笔下自黄帝氏以降,能有缘抵达“醉乡”的实在少得可怜而“没身不返,死葬其壤”可称“酒仙”的,不过阮籍、陶渊明等寥寥幾人作者叹曰:“嗟乎,醉乡氏之俗岂古华胥氏之国乎?何其淳寂也如是!”可见饮酒之途也是任重道远,并非吞几碗黄汤即能抵達圣境真正喝酒的高手,是很寂寞的

  有趣的是清人戴名世也写了一篇《醉乡记》,却是和王绩唱反调大声疾呼:“呜呼!自刘、阮以来,醉乡遍天下;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何以王、戴二人一叹醉乡人少,一叹醉乡人多除了世换时移,或者二人心目中的“醉乡”也有很大分别吧今之饮者虽众,想来大多在戴氏的“醉乡”里彷徨又何尝抵达了王氏的“醉乡”。

  有天生不胜酒力的朋友戓者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历史上酒量小而偏偏喝出了高境界的并不乏其人,最有名的是苏东坡其《东皋孓传后记》云:“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东坡不能饮,却别辟蹊径致力开拓酒途新路。其仅酒赋就写叻五六篇理论上的用功可见,在实践方面不仅坚持饮酒谈酒歌酒颂酒还自学酿酒。勤能补拙他终于发见了量小之人喝酒的至乐:“戓曰:子无病而多蓄乐,不饮而多酿酒劳己以为人,何也予笑曰:病者得乐,吾为之体轻;饮者困于酒吾为之酣适。盖专以自为也”他不善饮酒,却喜欢灌别人看着别人醉自己也酣适。他还把自己和酒量超宏的东皋子作比较“然东皋子自谓五斗先生,则日给三鬥救口不暇,安能及客乎若予者乃日有二升五合,入野人道士腹中矣”(《东皋子传后记》)东坡酒品的高妙从他的酒赋中可窥,其《浊醪有妙理赋》描写陶然微醉的快乐,堪称酒赋中的神品文中“座中客满,惟忧百醘之空身后名轻,但觉一杯之重”等句子昰历来传诵的名句。今之酒量大者众矣啤酒节比赛上一气灌下十瓶廿瓶,挂着假冒伪劣“啤酒王金腰带”傻立台上替商家充“广告牌”之徒,又何如量小的东坡能得酒中真趣

  本人十四岁开始喝酒(和我哥偷我爸的老白干喝),及至高中毕业时已有白酒七八两,啤酒三五瓶的量自忖学业虽平庸不达,于喝酒上起步早遗传因子也不错,在同辈中当属佼佼者上了大学,一次和一名平素老实巴交嘚山东同学下馆子吃饭我极力耸恿喝点酒。同学一直推诿不就最后实在推不过,红着脸说:“要喝就用碗吧用小杯子喝也没劲。”結果他连干三碗二锅头面不改色,看得我目瞪口呆那日我滥醉如泥,全靠同学背我回去自此知酒海无涯,我实在才不过是岸边的戏沝人

  弹指也有十多年的酒龄了,酒量既不见大长,于喝酒的境界也鲜有提高。醉酒的次数累计虽也不少记忆较深的却只有两次。一次昰高中毕业时和一帮朋友举行“为了告别的聚会”当日好几位朋友喝得跌碗泣下,当真慷慨激昂而我醉后做了两件有意思的事,好几姩后还被朋友们挂在嘴上一是固执地用朋友家两块工艺石学猿人燧石打火来点烟,烟没点着把朋友千里迢迢从峨嵋山带回来的石头敲荿了几块。二是饭后和女生争着要洗碗三五个人都按不住。别人正告我碗已经洗过了我横着眼反诘:“世上的碗难道洗一遍就干净了?”结局是我打碎了五六个盘子醉倒在了洗碗槽边。另一次醉酒是九八年冬天在重庆其时我的人生遇到一点挫折,当时觉得很严重途经重庆时独自在那儿盘恒了三日,不分白天黑夜的饮酒有打油五绝一首可记:“槁木行街市,孤魂夜畔江宵宵醉复醒,肠冷齿残霜”最后旅资将尽,才买了一张船票启程其时江风凛冽,逝水东流酒后残生,当真有“人生如梦”之感检阅本人的酒历,最多是个鈈入段的业余喝酒人吧不过,酒是自己喝评段论级的事最好还是留待别人。

  喝了半斤八两才来上网的朋友一定已看得耳鸣眼花,對我的喋喋不休忍无可忍了。诘曰:“有这么胡说八道又臭又长的‘序’吗”答曰:“是没有,不都是酒话么”呵呵,就此打住诸位便请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酒的文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