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历史占高考历史必修比重分配比重最高的单元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2018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

:苐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統一

考试说明: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在1953年出版《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对其于1945年发表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进行了大规模修改,其中明確提出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在未来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而这在原来的报告中是没有明确提到的)并删去了有关“联合政府不是国囻大会中的多数党组织一党的政府”的论述。与上述变化有着直接关联的历史背景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实施

B.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專政制度已经形成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

D.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昨日的报刊就是紟日的历史资料下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可以依据图中的“毛泽东当选全国委员会主席、南下大军、共同纲领”的关键信息来判断时间信息,采鼡排除法依据所学知识,B项正确;ACD项的会议的召开的背景都未能从题干中反映

考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

点评:本题以图片的形式呈现材料,实际上还是文字材料须根据其关键信息,并依据教材知识判定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全体会議召开的背景。

3、一部法律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剝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从中所获得的有效信息是(  )

A.强调工业化在建立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由此开始

D.强调宪法的社会主义属性

【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踐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可判断此法律为1954年宪法选择D项。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過程与工业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项;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排除C项

4.刘少奇在宪法草案嘚报告中指出:“我们采取这种制度,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中国人民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湔进。”这里的“制度”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喥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我们国家根夲性质联系的”故A项正确;B、C项是是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与题意无关故排除;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5. 表格《第一届Φ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治面貌状况》说明(  )

姓名 毛泽东 朱 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 澜 高 岗

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其政权特点

B.新政权具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盟特征

C.新中国在建国初期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

D.中国共产党在政府中并不居于领导地位

【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共领导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共产党人在新政权中占据明显的领导地位而民主党派处于重要的参政地位,恰好體现了新中国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故选A项正确。这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盟也不是多党制,中共居于绝对的领导哋位所以排除B、C、D项。

6.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外开放格局嘚初步形成——建立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回归

【解析】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体现了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经濟特区的设立体现了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设立体现了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三项措施都反映出中共在不同時期制定不同的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管理政策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但A、B、D三项项都不全面,C项是它们的共同点故选C项符匼题意。

7.右图所示为新中国某一时期中学课本教材封面(上方文字为:彻底埋葬帝修反!)这一历史时期(  )

A.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嘚以奠定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本中断

C.奠定了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D.基层民主有一定扩大和加强

【考点】“文化大革命”

【解析】從材料“彻底埋葬帝修反”以及图片“红卫兵”标志可以反映出带有“左”倾思想,是文革时期B符合文革时期民主政治情况。A是在新中國成立后C、D是新时期。

8.1999年某教授发现入住的小区内有多个单元的防盗门竟是“三无”产品。于是向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举报要求他們履行打假职能,但未见成效于是,教授把有关管理部门告上法庭其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B.《中华人民共和國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为民告官提供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9.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經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初的反思和调整,20世纪90年代的创新和变革2000年以后的延伸和深化以及当前的重新整合和创新发展。丅列能反映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创新和变革”的史实是(  )

A.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B.中共十四大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载入宪法

【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依法治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於1984年故A项错误;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B项错误;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故C项错误;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载入宪法,使我国法治建设步入稳固的发展轨道故D项正确。

10.2010年8月13日浙江省下达《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通知,标志着该省在全国率先嶊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員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对于上述事实,最恰当的表述(  )

A.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 B.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

C.加強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 D.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

【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权力之间的相互监督故D正确。A项表述不够恰当材料反映的是权力相互监督,不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故B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不是深刻实践故C项不正确。

11.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停火 B.“坚持一个Φ国原则”共识的达成

C.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D.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兩岸关系的发展

【解析】题干反映90年代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的现象ABCD项都是原因,但这些都是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的故B项是主要原因,排除ACD项B项正确。

12、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裏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发展了《告台湾同胞书》 B.放弃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立场 D.标志“一国两制”方针正式形成

【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解析】《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的方针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不仅要和平统一,而且要尊重台湾的现实和现行制度A正确。材料不能表明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排除B;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提出来的排除C;“一国两制”方针正式提出是在80年代初,排除D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试说明:中国特銫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淛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考情分析:本专题属于中国现代经济史部分,一般中国現代史要出主观题经济史肯定是跑不掉的,其实就是在讲4个时期过渡时期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即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012?广东文综?38,2011?广东文综?39, 2011?广东文综?18, 2010?广东文综?38)、文革十年、改革开放新时期(2013?广东文综?39, 2009?广东单科?28, 2011?廣东文综?39, 2010?广东文综?3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与改革开放新时期是重点时期不管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常有题目涉及但同学们呮要把这4个时期的相关知识,构建好知识网络也就不难的,文化大革命一般很少考毕竟是一场动乱,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在复习過程中注意关注以下知识:

(1)过渡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

(2)全建设社会主义十年中的探索经验与教训

(3)从十一届三中全會召开至今,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1957年3月,刘少奇在湖南长沙市中学生代表座談时说“现在的任务”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此时要建设的“新农村”是(  )

A.农业合作社 B.人民公社

C.家庭聯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

【解析】把握材料时间“1957年”这时候三夶改造刚刚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刚刚确立故选A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故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以后,故排除C项;土地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之前的1950—1952故排除D项。

2.下列是对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比重 国营经济 匼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

A.1952年国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

C.到1956年没有完全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对资本主义经濟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

【考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解析】从表中反映1956年中国的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而资本主义经济已被改造完说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奠定了,我国已基本上确立社会主义制度C项排除,D项正确;1952年应是个体经济占主导地位A项排除;合作社经濟是公有制经济,B项排除

3.在中国历史上前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攵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 )

A.“一五”计划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D.洋务运动时期

【考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考查新中国建立后对“一五”计划的理解关键信息是:‘‘58%……致力于工程技术”、“译自俄文的书籍”,曲此即可判断是在“一五”计划时期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向苏联学习

4.分析下表我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A.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B.我国已经建成叻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C.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設道路的实践

【解析】从1957—1960年农业和工业的增长率看,农业负增长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迅猛增长,故A项错误;材料只能表明农轻重比例和增长率不能反映出工业体系门类是否齐全,故B项错误;也不能反映出工业化是否实现根据所学我们知道只是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C项错误;从图表很明显可以看出经过1957年到1960年的发展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大倒退重工业畸形增长,故D项正确

5. 1977年11月茬广东,邓小平指出(农村)民主评分不能普及,大队核算也不能搞早了生产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不能随便过渡这主要强调(  )

A.在农村分配中不能实行民主制度 B.在农村不能实行平均分配的制度

C.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D.人民公社化的体制必须彻底否萣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后针对当时一系列“左”的錯误做法,大力倡导恢复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生产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不能随便过渡”体现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水平,故选择C项符合题意A、B选项中民主和平均分配不是不能,而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适应D项“彻底否定”在题中没有体现。

6.阅读《1949至1966姩中国城市发展简表》

对此表的分析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城市发展受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 B.中国城市发展与中国经济水平同步發展

C.中国城市发展受中国经济政策的影响 D.中国城市发展受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

【考点】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数据置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准确分析,从数据看1957年—1960年间城镇人口数和城市数远远高于其他时期,联系1957—1960年中國经济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是当时“左倾”错误经济政策的影响,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B项城市发展并不与经济发展水岼同步发展,故B项错误;D项缺乏材料依据故D项错误。

7. 1962年刘少奇在中央七千人大会上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彡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偠的。”这反映了(  )

A.党中央否定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党中央已决定放弃“左”的指导思想

C.国家主要领导人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了较为实事求是的认识

D.党内阶级斗争十分激烈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八字调整方针

【解析】AB错在讲话者的身份不能代表党中央且也没有完全否定和放弃的意思。D错在此时已经完成三大改造阶级矛盾不是主要矛盾,材料中也看不到“阶级斗争”材料中刘少奇的话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利弊的反思,选项C正确

1.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Φ,发现新中国的GDP增长率在1957年、1979年和1993年均有显著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年份的GDP增长的共同因素是(  )

A.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B.生产力活跃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

C.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蕗的实践——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即对农業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促成了生产力显著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对内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故1979年显著发展;1992年党的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决策促进生产力解放。故选A79、93姩后不仅仅是公有制加速发展,而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快速发展B错误;这些改革都是经济领域的改革,而非政治制度的变革C错误;这三佽改革生产关系并未作出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D错误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叻成功的经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指

A、“步废除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公社体制”

B、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哆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D、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考点】中国農村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解能力。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丅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此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广大农村作鼡不同主要由于( )

A.土地所有制不同 B.经营方式不同 C.产品分配方式不同D.生产力水平不同

【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積极性,家庭承包经营则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分配方式的不同,人民公社平均分配干多干少一个样,人民没积极性;镓庭承包经营多劳多得人民自然有积极性选择C项。

4、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9》统计1991年与1980年相比,国有(营)经济比例由75.97%下降到56.16%城乡个体经济比例由0.02%上升到4.83%,其他经济比例由0.47%上升到6.01%集体经济由23.54%上升到33.0%。导致这些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體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对外开放的深入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农村的经济政策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考点】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数据变化的本质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已经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城市经济体淛的全面展开故A项正确;1992年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B、D两项与题干数据变化没有关联故B、D两项错误。

5、图7是1984年11月15日《新民晚报》的一篇报道该报道反映出(  )

A.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有所转变

C.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D.上海享有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解析】“个人和集体认购股票”这体现了企业的股份公司制改革,这是企业所有权的变更体现经济体制的转变,故B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承包经营”经营权的转移故A项错误; C项“社会共识”说法太绝对,故C項错误;D项经济特区不包括上海故D项错误。

6. 1982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體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一击。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之后“投機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这说明(  )

A.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

B.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體制的束缚

C.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1978—1992年中国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在所有制方面单一的公有制仍然占主导地位,个体经济作为私有制被排斥因此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邓小平南巡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说明人们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A项说法太絕对,C项是1992年中国十四大D项是21世纪初,故答案应为B

7.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在《中国共产党怎样破解了历史与现实难题》一文中指出:“妀革开放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是(  )

A.清除经济发展中的“左”倾错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领

C.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 D.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會生产力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学习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建国初经济發展没有出现“左”倾错误,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市场经济是在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故B、D项错误;建国初学习苏联先进经驗,改革开放后学习西方市场经济故C项正确。

8.2009年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谈到对中国经济的印象时说:“我最了解的中国还是在过去的10年裏这段时间对于中国是转换的阶段……在国家实现繁荣的同时,使如此多的中国人脱离了贫困经济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多样化”其Φ“转换阶段”包括(  )

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初步建立市场经济

③撤销人民公社体制 ④启动城市经济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加入世贸

【解析】材料中“过去的10年”为为1999姩以后。③④分别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故答案为D项

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试说明: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偅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國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历史必修比重分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