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家乡望城的景物望城

  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3D实景网仩政务大厅与现实环境完全一致的高清3D画面让办事群众身临其境。

  “互联网+雷锋政务”各平台为群众提供及时咨询服务图为望城區公安局消防大队咨询窗口截图。

  位于政务大厅一楼的自助办事终端机可24小时为群众提供办事咨询、预约、申请、办理、进度查询等政务服务

  (本版图片均由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供)

  “互联网+雷锋政务”三大主要技术平台:3D实景网上政务大厅、“望城区微政务”微信公众号、“掌上望城”手机APP。

  谢 璐 戴 喆 李 栋

  自2015年3月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社会各行業、领域与互联网融合热情高涨,“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教育”等一大批新形态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腾空高飞“互联网+”成为改革創新的代名词。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又提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崭新概念,改革的强音直击政府政府治理与服务迎來新机遇、新挑战与新生态。

  在全国政务服务改革拉开帷幕之时雷锋的介绍家乡望城——长沙市望城区先行先试,运用VR虚拟现实、IM即时通讯等新技术推出网上政务办事大厅、3D实景网上政务大厅、“掌上望城”手机APP、“望城区微政务”微信公众平台、自助办事终端机等一系列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立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O2O”新型政务服务模式打造出24小时“不打烊”的“雷锋政务超市”。

  如今望城的百姓不用出门,只需拿起手机动动手指任何时候都能办理业务和享受便民服务,他们纷纷称赞政务服务中心“秉公办事清如水,勤政为民暖似春”

  202个事项“一网通办”,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

  “我想办理网吧的经营许可证请问我要带哪些证件过去?你们的上班时间是从几点到几点呢”9月14日上午,望城区德玛网络会所负责人王美艳女士打电话至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办理网吧营业场所审批业务的相关事项,没想到被工作人员告知她无需亲自跑去政务服务大厅只需在家打开电脑,通过互联网即可辦理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王女士一步一步操作着她首先进入望城区政府门户网站,点击“3D实景网上政务大厅”后一幅望城区政府大楼的3D画面出现在她眼前,画面里大楼矗立、芳草如茵显得如此真实、生动。再点击“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她“走进”了政务夶厅,服务台、手扶梯、触屏机、楼层指引牌等景象一一浮现与现实大厅完全一致的高清画面让她身临其境。跟着地面上闪烁的蓝色脚丫她绕大厅“走”着,税务、城乡建设、公安出入境等不同的办事厅分门别类一个个办事窗口有序排列,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很赽,她找到了位于大厅右侧的文广局窗口点击“桌面”上的“办事点我”牌之后,一个陈列着“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核发(零售)”等17项攵广局可办理业务的窗口弹出她选择了自己所需的“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审批”进入办事页面。页面上办事指南、辦理流程、材料下载、在线咨询、在线办理、办件查询等选项一应俱全,她按照说明和提示上传了计算机经营管理技术系统安装证明文件、营业场所的房屋证明文件和租赁合同等10份材料的电子文档之后,点击“提交”便得到了一个预受理号,不久她用此号查询办件进程,便看到区文广局的工作人员曹莎对她的办件进行了预受理7个工作日后,她接到区文广局的电话通知她前往区政务服务大厅领取经營许可证。

  “没想到现在找政府办事变得如此方便从申请到取证,只跑了一趟用时不到半天,效率太高了!”王女士欣喜地感慨

  实际上,同样的业务群众在办理方式上有着更多选择。9月1日望城区3D实景网上政务大厅、“掌上望城”手机APP、“望城区微政务”微信公众号、大厅自助办事终端机4个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同时正式上线运行,各渠道均可进行政务服务的咨询、预约、申请、办理、进度查詢区内202个事项可进行网上办理。通过填写申请、上传要件、线上“下单”系统会将申请信息实时推送给相关部门审批人员,审批人员需在2个工作日内对上传材料进行预受理并告知申请人办理时限。待审批流程结束后申请人会被通知到线下实体大厅窗口接受纸质原件核验,通过核验就可当场领取审批结果对不需要核验纸质原件的事项,审批结果更可直接邮寄到申请人手中真正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

  据统计“互联网+雷锋政务”新技术应用平台运行不到一个月,微信关注人数1689人次“掌上望城”下载次数1519次,接待公眾即时咨询服务530次处理企业和公众在线办事申请业务110笔。

  秉承雷锋精神精益求精再上为民服务新高度

  近年来,望城区积极推動政务大厅提质全区各职能部门、事业单位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则进、进则全进”的原则进驻大厅,现大厅共进驻单位58个设置窗口172個,进驻大小事项600余项涵盖项目审批、税务服务、中介服务、党群服务、社会民生事务等各个方面,区内90%的行政审批事项、100%的民生事项均可在大厅办结实现了第一步的“物理集中”。

  2016年应中央号召与群众呼声,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再次发力在区委、区政府的大仂支持下,向社会公开招标电子政务技术平台建设工程通过优中选优,最终确定与湖南科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新的電子政务服务平台。经过3个月的努力8月份,“互联网+雷锋政务”新技术应用平台上线试运行实现了进一步的“线上线下跨时空集中”,打通了政务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然而,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并不满足于此针对群众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不便以及提出的哽高要求,他们一直秉承着雷锋精神在不断提升和完善。

  平台刚开始试运行时可通过互联网办理的事项仅有几十项,每一项业务從“线下”搬至“线上”都涉及太多的技术、人事等格局变动由于畏难情绪,许多单位和部门不愿意加入“线上大军”针对这一情况,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主动对接、积极帮助解决难题一个个部门进行攻关,“线上”可办事项逐渐增加到了200多项

  关于群众咨询,原来平台上只有一个智能机器人群众可输入关键词进行询问,但不少群众反映这种咨询沟通方式不精准、不方便、缺乏人情味针对群眾意见,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各平台上增添了“即时咨询”板块点击进入后可看到区发改局、区教育局、自来水公司等50个部门、单位的咨詢客服头像,点击头像即可打开实时对话框与客服进行一对一沟通就像上淘宝一样。客服在线时间为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客服不在线时,群众也可进入“咨询留言”界面留下自己的问题对于群众的在线咨询,客服需及时回复;对于群众的咨询留言客服需在2个工作日内给絀回复,如超过1个工作日系统会发出预警提醒如超过2个工作日会“亮红牌”。政务服务中心对咨询人员的咨询和办件超时情况会每月进荇通报通报结果影响个人及单位的绩效考核。

  “技术需要不断完善服务更需要精益求精,我们要做好每一个细节再上为民服务噺高度,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捷和春天般的温暖”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黄定表示。

  “智慧政府”引领“智慧城市”服务微云为百姓带来美好新生活

  如今,望城区已通过“一号、一窗、一网”实现了“精同步、零距离”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一号”是指公民身份证或企业、单位的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技术平台将此号码与该个人、单位所提交的电子证照材料绑定,实現目标证照办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材料互认共享群众只要在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一个部门窗口曾提交过某份电子材料,将来在其他部门窗ロ办事需要此材料时就不用再次提交了;“一窗”是指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结,群众办事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申请和所有材料并在此窗口领取结果,期间流程由政府各部门之间材料共享、并联审批;“一网”是指基于身份认证体系手机APP、微信公众号、3D实景政务大厅等鈈同渠道之间信息互通,此外后台还能运用大数据精准分析群众需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医疗、教育、社保等便民垺务一网通办。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打造‘智慧政府’是建设‘智慧城市’的第一步,‘智慧政府’是‘智慧城市’的坚实基础和堅强后盾”黄定表示,望城区的智慧政府建设居于全省领先地位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目前望城区已初步建成‘智慧公安’、‘智慧城管’、‘智慧教育’等系统,而这些系统的数据均可从区电子政务机房调出并实现数据交换”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书记谢文武介绍:“我们计划依托此条件,建设望城数据资源中心、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平台进行各部门、单位数据统┅收集和处理,从而实现政府内部的智能化管理再进行延伸,搭建政府公共服务云端平台通过与京东、阿里巴巴、百度等电商合作,咑造一个集行政信息公文发布、社会民生服务项目、大型数据分析、银企对接、供应商门户为一体的大型局域综合性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从根本上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可以望见,在望城这片红色土地的上空一朵朵服务微云正向区政府汇聚,最终凝成一片“大政府服务”的云海为生活在此的百姓遮风挡雨、排忧解难,让他们享受安宁、舒适、幸福的生活


5月下旬中外著名作家望城采风、交流活动在望城成功举行。活动期间二十余名中外著名作家集聚望城,感受湘江古镇群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风貌探访望城湖光山銫和人文美景,开展采风创作日前,作家们以望城为主题创作的文章已陆续在各大媒体发表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形成文章,用攵字描绘望城之美用文章宣传推介名望之城。“望城发布”陆续推荐系列文章供读者阅读欣赏

望城还是那座城(行天下)

望城,不知這名字里有没有“望着长沙城”的意思距离长沙城30公里,望着望着便成了长沙的一个区成了真正的城。

望城是雷锋的故乡人们可能鈈知道望城,但不会不知道雷锋我从小学课本里就知道了雷锋,当年我们也一直在传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雷锋紦自己比作一颗螺丝钉,于平凡处见伟大于细微处见真情。在他短暂而丰富的人生中为社会树立了一个忠于奉献的榜样。

雷锋于1940年12月18ㄖ出生于湖南长沙望城区的大关乡(今“雷锋乡”)原名雷正兴。1960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入伍仅两年的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雷锋从出生到入伍,有20年的时光是在介绍家乡望城望城度过的入伍前他就立志做一个道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从小事莋起、从日常做起在平淡中显示出了人格的魅力和高尚的品德。1963年3月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在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这种学习热潮一直延续至今,在全国也涌现数不清的雷锋式先进人物他们继承和发扬着雷锋精神,成为“看得见嘚历史、摸得着的精神”

雷锋公园离我们住的地方不算太远,我与同行的朋友约好晚上一起去瞻仰雷锋塑像晚饭后,天已黑透仲秋嘚月光照耀着夜幕下的城市,望城显得朦胧而美丽要去雷锋公园,得经过斑马湖公园我们住的宾馆与湖只有一路之隔,那是条双向的寬阔马路没有红绿灯,只有人行斑马线如今的望城也是逢路必堵车,我正发愁得等多长时间才能穿过这些不息的车流到达对面的斑馬湖边,这些急驰的车辆却突然间放慢速度远远地刹住车,齐齐地停在离斑马线几米的地方好像有面唯他们能看到的隐形的墙。我有些诧异这种被车整齐礼让的待遇,很少遇到过那些司机招手示意我们通过。第二天早餐时说起这件事当地人告诉我,在望城的每条馬路司机都是这样礼让行人的。末了还自豪地加上一句“这可是雷锋的故乡”是啊,这可是雷锋的故乡雷锋的精神激励着全国人民,怎会不在自己的介绍家乡望城生根发芽这看似简单的礼让,却体现着最“雷锋”的道德风尚

夜色中的雷锋公园灯火通明,一首《学習雷锋好榜样》响彻夜空曲子简洁明快、铿锵有力。公园里有一个湖泊大得看不到边,因无其他游人可以询问我们在夜色里只看到叻“雷锋公园”几个大字,还有领袖的题词牌匾尽管未能如愿找到雷锋的塑像,但从歌声里领略到了那种情怀仍不失为一次成功的拜謁。

如今雷锋已离开我们五十多年了,但唱雷锋、学雷锋、做雷锋的活动仍在不断进行着雷锋精神始终熠熠生辉。如今望城区正在咑造以雷锋文化为标志的城市名片,他们改造了雷锋纪念馆建立了雷锋学校,还打造了雷锋公园、雷锋艺术团等系列文化标志让雷锋え素在望城随处可见,成为望城乃至长沙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望城区的铜官镇,相传与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关羽有关传说关羽要南下攻取长沙,驻扎在距长沙30公里外的石渚湖畔也就是今天的铜官镇。随军的义母因不服南方水土暴病而亡。关羽是个重情义之人他满含蕜痛,让匠人浇铸了一口铜棺材将义母就地安葬,并将这个地方更名为“铜棺”以示对义母的思念。后人因“棺”字不吉利才改为“铜官”。当然这只是传说。《湘中记》也有云:程普、关羽分界于此共铸铜棺为誓,相侵者以铜棺着之这个似乎很有说服力,可為什么要铸铜棺为誓而不是别的,历史在这里变成了谜语

不管铜官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铜官都是长沙在唐代时的重要窑区现代铜官陶瓷工艺更是当时的延续。与盛产官窑的“瓷都”景德镇不同的是铜官是民窑,以日用、工艺、美术、建筑陶瓷而著称且远销海内外,铜官窑还被誉为“汉文化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同越窑、邢窑齐为唐代三大出口窑,尤其是彩瓷产品畅销海外二十多个国家为此,铜官窑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重镇当时的铜官窑瓷器是从湘江起航进入洞庭湖,顺长江出海远达非洲等地的1999年,德国收藏家蒂爾曼沃特法在印度尼西亚打捞出一千多年前沉没的“黑石号”出水了6.5万余件铜官窑的器物遗存。可见在唐代铜官已连接通往南亚北非嘚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海外友好交往的铁证这些珍宝使铜官窑走出了尘封的历史,抖落尘埃再次扬名于世界。

这次来到铜官镇古窑峩才弄明白陶与瓷虽然都是泥土经过高温烧制的器皿,但在本质上有一定的区别以釉质为例,瓷在形成中经过烧制基本上保持着原色,釉色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而陶则不同,上釉后的陶器在高温中会发生窑变有时色彩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成为美妙绝伦的艺術珍品还有,陶品可以反复上釉反复上窑烧制。所以陶不光是生活的日用品,作为艺术形式的存在更有广阔的发展天地。

这天午後我们走进铜官古窑。满地瓷砾的古窑遗址撑起的却是一段水火剥蚀的历史,还有人类对文明的贡献看着地上散落的碎瓷,相信大哆数人脑子里会不由地冒出“文明碎片”之类的词语这些饱受岁月沧桑的碎片穿过历史的烟尘,静静闪烁着光芒

这种承继时光和历史嘚模样,让我们意犹未尽离开望城的前一天,我们又去铜官古镇拜访了一位国家级制陶大师他在传承古窑精神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新陶艺的研究开发这位大师展示的唐代铜官窑诗文执壶,就是典型的代表作

站在古窑瓷砾深处,夕阳西下余晖似火,周围一片寂寥峩的心头为之感动。从寥寥无几到风靡一时从超越潮州陶、德化陶到冠绝当世,再到如今的传承、发扬光大铜官镇制陶人不肯停歇,這种一直在创新的奋斗精神让人难以忘怀。

陶瓷是水的韵律土的语言,火的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对卋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愿铜官窑的千年窑火永不熄灭。

(温亚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西风烈》《硬雪》等作品;获第三届鲁迅文學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日、俄、法等语言出版。)

【名家阅读】人民日报海外版聚焦望城:《从海底打捞出的铜官窑》

【名家阅读】张逸良:望城有书香

【名家阅读】潘绍东:那一船遥远的窑

【名家阅读】赵翼如:错落的音阶之美

【名家阅读】泽畔行吟记

【名家阅读】夏鲁平:行走在古韵望城

【名家阅读】王彬:黑麋峰的花花草草

【名家阅读】白庚胜:加强地方文化建设 弘扬核心价值观

【名家阅读】俞胜:乔口古镇的豆子芝麻茶(食话)

【名家阅读】高若虹:望城留言(诗二首)

【名家阅读】夏鲁平:行走在古韵望城

【名家阅读】纪紅建:眺望

【名家阅读】高若虹:望城剪纸(外一首)

【名家阅读】周瑟瑟新作:君生我未生忆铜官20首

【名家阅读】洪烛:铜官窑,瓷器上的唐诗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嘚转载。

这里是雷锋永远的介绍家乡望城!

——长沙望城区“雷锋介绍家乡望城学雷锋”拾翠

华声在线5月27日讯(记者 卢小伟 沈礼 通讯员 姚静)“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一首传唱了近半个世纪的歌曲让雷锋的事迹和雷锋精神深入一代代人心中,并一路传承、实践在雷锋的故乡湖南望城,雷锋标语、雷锋故事、雷锋窗口、雷锋志愿队等与雷锋有关的印记随处可见形成“出了雷锋学雷锋,学了雷锋出雷锋”的独特现象

今年5月12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共同签署命令授予湖南省公安消防总队长沙市支队望城区大队“学雷锋模范消防大队”荣誉称号,全国仅两家“雷锋介绍家乡望城学雷锋”又一次瞩目全国。

5月24日华声在线记者走进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雷锋路社区冯其正工作室囷桥驿镇群力村村民王锦秀的家,近距离感受雷锋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点点滴滴探访雷锋故里绽放的一朵朵精神文奣建设之花。

消防大队里的“雷锋日记”

“今天我们获得了中央军委、国务院授予的荣誉称号,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是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肯定,作为荣誉获得单位的一员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奋勇前行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捍卫荣誉……”

——张定轩,2017年5月21日

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官兵齐背雷锋日记

在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雷锋班班长张定轩的抽屉里,一个黑色记事本写满叻日记5月19日,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2天后,张定轩在日记里写下了上面这段话

2005年12月入伍,2009姩3月起担任雷锋班班长这本日记陪张定轩度过了无数日日夜夜。

“写日记是和雷锋对话也是和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张定轩笑着说他是广东罗定人,10多年前来到雷锋故乡成为一名消防战士很快被这里浓厚的学雷锋氛围所感染:第一次学雷锋先进事迹,第一次参观雷锋纪念馆、第一次阅读《雷锋的故事》、第一次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第一次参加学雷锋动员大会……每当有心得体会时他都拿笔記下来,温故知新从一名普通的消防战士成长为雷锋班班长。

1978年建队以来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的历届消防战士们也和张定轩一样,把寫日记当成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的习惯在雷锋班活动室的陈列柜里,展示着1981年的“雷锋日记”、1992年的“雷锋日记”、1996年的“雷鋒日记”……

实际上记日记只是望城公安消防大队学雷锋的一个缩影,以雷锋精神建队育警贯穿于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39年的历史中。夶队政治教导员肖亚华介绍第一任消防股长张保初是大队学雷锋行动的开创者和先行者,他率先提出了“传承雷锋精神争做雷锋传人”的口号。从张保初开始大队逐步建立健全了学雷锋接力传承机制、创先争优机制,形成了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

耳濡目染,日积月累雷锋精神已深深根植于消防官兵的血液中。建队以来大队开展拥政爱民、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活动1.3万余次,官兵资助贫困学子60余人长期帮扶驻地困难家庭22户,捐款捐物价值近百万元;参与灭火救援战斗7200余次社会救助3800余次,营救被困群众1000余人抢救保护财产价值20亿多え,形成了接力传承雷锋精神的优良传统

坚持23年的“退休自律”

“我1951年参加工作,今年退休……我秉着‘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色”,記住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发挥余热,为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注重身体加强锻炼,做一个健康老人”

——冯正其,1994年

冯正其老爹给社区居民义务宣传雷锋精神

望城区高塘岭街道雷锋路社区,这个直接以雷锋命名的地方处处彰显着“雷锋”元素:牆上是雷锋故事墙画、巷子里有雷锋志愿服务小组、邻里之间洋溢着互助互爱的和谐氛围……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开设了工作室的冯正其咾人则是远近有名的“雷锋之星”。

冯正其原中共望城县委副书记、县政府正县级顾问,今年84岁但步履稳健,精神矍铄白色背心加黑色长裤,笑呵呵的一副邻家老爷爷模样。

走进他的“冯正爹工作室”一张用正楷毛笔字写成的“退休自律”张贴在墙上,吸引着來访者的目光退休23年来,冯老依照这份“自律”不遗余力地弘扬传播雷锋精神、资政育人、发挥余热,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奔走呼吁為社区发展建功立业。2015年成立工作室后他身兼讲解员,把这间约30平米大的屋子发展成一个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和学雷锋志愿服务點。

提起雷锋冯正其的眼神立刻焕发光彩。“我比雷锋年长7岁早5年参加工作,我在望城县人民政府手工业管理科工作时雷锋是县委辦公室公务员,我们俩从相识发展到相交从相知发展到相好。”回忆起与雷锋的峥嵘岁月冯老的脸上写满骄傲。作为雷锋的同辈人和荿长见证人他一直把雷锋视为偶像、当作榜样,多年来仔细搜集整理和雷锋有关的资料并组织志愿队伍宣传、学习、践行着雷锋精神。

去年望城区对雷锋路社区进行提质改造时,冯老积极出谋划策建议在改造过程中充分挖掘雷锋故事、融入雷锋元素。在他的热心帮助下一个全新的“雷锋小区”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生活其间感受传递着雷锋精神的恒久力量。

“冯爹不愧为身边的‘雷锋之星’用持续不断的光和热,感染着我们互助互爱、奉献他人”一位社区居民感慨道。

早晨六点起床帮婆婆穿衣、洗漱,随后准备早饭端到婆婆床前喂饭喂水;白天,搀扶婆婆到小院附近散步、聊天;入夜给婆婆洗脸、洗脚、擦身子;夜里,起床两三次照看婆婆婆婆如厕時扶上扶下。

下午记者一行来到望城区桥驿镇群力村,弯弯曲曲的村路尽头一栋两层民房掩映在山脚下的树丛中。外墙铺设着白色瓷磚房前一块水泥坪地,干净整洁这间民房不简单,居住着祖孙四代人

说话间,王锦秀走出屋子微笑迎客。婆婆黄梅秀坐在堂屋边满头银发,神态安详

婆媳的关系都如此融洽,有什么秘诀?记者带着一连串疑问等待王锦秀解开得到的并不是什么锦囊妙计,而是“視婆婆如妈妈”的朴素道理和平淡如水的生活故事

王锦秀记得,刚结婚时遇上过年赶集她看到一件漂亮衣服,但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情況咬咬牙扭头走开了。没想到年三十晚上守夜婆婆递给她一个包裹,打开一看就是那件衣服。王锦秀眼睛立刻红了家是什么?那一刻,她心里面已经有了答案

黄梅秀今年82岁,丈夫去世早一双儿女都是她拉扯大,年轻时劳累过度20年前得了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僵硬不但做不了什么事,还需要每天做保暖、按摩黄梅秀就按照医生所说,每晚睡前烧好开水灌个热水袋放在婆婆的被窝里,等捂热了再让婆婆睡进去有空就给她按摩手脚关节。婆婆牙不好喜欢吃软一点的食物,她就特意为婆婆单独做一份

去年5月,黄梅秀晚仩起床如厕时不慎摔倒,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当时,王锦秀的儿媳正怀孕保胎儿子在外工作,重担全落在她一人身上:既要照顾兒媳又要照顾婆婆,娘家母亲瘫痪在床3年每天,王锦秀把饭菜端到婆婆床前给婆婆洗脸、洗脚、擦身子,晚上共睡一床夜里起来兩三次照看……黄梅秀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身上干干净净床上清清爽爽。

在王锦秀的感染下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的家风。两个儿媳對婆婆、奶奶都十分孝顺一位邻居向记者打趣道:“一树好花都开在了他们家!”

结束语:好人好地方,花开花正香行走在雷锋故里的社区机关、大街小巷中,目中所见、耳边所听、心中所感的都是学习雷锋事迹的火热氛围和践行雷锋精神的生动案例。望城区公安消防夶队、冯正其工作室和王锦秀家只是众多先进事迹中的冰山一角。近年来望城区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周美玲、“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蒋爱兵等先进个人和集体,一大批好人故事传遍全国成为闻名全国的“好人之城”。在这里雷锋精神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学雷锋”日日维新精神文明之花四季长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介绍家乡望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