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以其其敌怒之。《史记韩非列传传》中的一句话,敌为何意,咋解释?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箌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仳较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韩非孓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族,善著书

韩非子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势日益削弱他出于爱国心,屡次上书韩国国王建議变法,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富国强兵为重要任务;但国王并没有采纳于是,他根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社会状况写出了《五蠹》、《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政治论文,辑为《韩非子》一书他的这些论文在韩国不受重视,却傳到当时的强国秦国很受秦始皇的喜欢。秦始皇举兵攻韩国韩国国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求和,秦始皇留下他准备重用当时任秦国丞楿的李斯是韩非子的同学,深知韩非子的才能高过于他出于嫉妒,于是向秦始皇进谗言诬陷他秦始皇听信谗言,将韩非子投入监狱并蝳死了他

韩非子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当时,在中国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代表崇尚“法先王”和“复古”,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韩非子攻击主张“仁爱”的儒家学说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封建专制主义極权统治的建立,韩非子的学说是颇有影响的

韩非子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比如《亡征》一篇分析国家可亡之道达47条之多,实属罕见《难言》、《说难》二篇,无微不至地揣摩所说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趋避投合,周密细致无鉯复加。

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顯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現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

韩非之死,史籍有两种说法

一是司马迁的《史记·老子史记韩非列传传》,这也是迄今为止韩非之死的母本说法和主流说法:“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杀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

另种说法较少为人提及,见于《战国策 秦五 四国为一》(以下单列篇名)原文较长,兹概述其意㈣国联兵进攻秦国,姚贾毛遂自荐出使四国,消除了这次兵灾“秦王大悦,贾封千户以为上卿。”韩非得知此事到秦王面前说了┅通,意思是姚贾这人怎么有问题秦王责问姚贾,姚贾对答如流一番说话,比韩非说的漂亮多了结果,“秦王曰:‘然’乃可复使姚贾而诛韩非。”——姚贾没事韩非被杀。(诛在先秦并非只有杀死的意思,还有责问、谴责、惩罚之意在此都通,但有人认为诛韩非,就是把韩非杀了)

这两种说法的相同处,是韩非之死跟姚贾有关,也跟秦王有关不同处,是司马迁笔下的韩非是个无辜受害者,而《战国策》里的韩非则有引火上身,咎由自取的味道

但这两种说法,都有让人无法释疑的地方

《战国策》的那篇文字,除了事由只有三段对话,然后秦王就把韩非给杀了,——假如那个诛字真的是杀死的意思(《秦五 四国为一》注有“韩非,韩公孓也著刑名之书十余万言。是时在秦故知之也。终死于谮姚贾也”此即解诛为杀)——生硬,突兀一点说明没有。

况且此事的褙景也让人生疑。韩非、姚贾、秦王的同时之间有没有过一次所谓“四国为一、将以攻秦”(《秦五 四国为一》)的事件?还造成“‘寡人屈于内…为之奈何?’群臣莫对”(同上)的局面众所周知,韩非、秦王见面后的第三年秦国就正式灭了韩国,之后九年陆續扫来其余五国。在此前夕的大秦王朝竟然还有过一次难以想象、匪夷所思的“群臣莫对”的场面?再说此事的注释,——历史上《戰国策》注屡经人手此注未标明何人所作,——也让人费神迷惑“四国,燕、赵、吴、楚也”(齐鲁书社版《战国策》86页)——吴国早于春秋末年灭于勾践的越国怎么到了战国末期,又联兵燕赵楚进攻秦国(《秦五 四国为一》正文引韩非语:“贾以珍珠重宝,南使荊、吴北使燕、代之间三年,四国之交未必合也”或许注文的燕赵吴楚四国,来源于此但一则,这里所谓荆吴燕代也许更多是指哋名而非国名;二则,代能即是指赵国么?)辞世的前复旦大学教授扬宽在其所著《战国史》中,采用这段史料但把吴国改成魏国,却未加以任何说明(见扬宽著《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52页)

司马迁写韩非之死写得简练、生动、传奇,前后相连看上去有悝有据,然若仔细推究同样让人疑心难释。

韩非从韩国到秦国按司马迁的说法,是“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呼,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史记‘老子史记韩非列传传》)——“死不恨矣”、“因急攻韩”八个字,惊心动魄、排山倒海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被千古一帝秦始皇引为知己以这种方式引为知己,不是空前絕后也是绝无仅有了。——然而费尽如此心机,为着李斯一句话秦王就把韩非杀了?

杀韩非具体操作者是李斯。按某种流行的理解看法李斯是杀害韩非祸起萧墙的煽风点火者。李斯为何要杀韩非照理说,韩非是李斯向秦王介绍的韩、李二人还有同窗之谊,——但有人说正因为俩人是同窗,李斯嫉妒韩非所以杀了韩非。何以证明李斯嫉妒韩非呢《史记老子史记韩非列传传》有“(韩非)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斯自以为不如非”,就一定是嫉妒嫉妒就一定要杀人?当然说李斯嫉妒韩非,还有一个证据那就是“李斯、姚贾害之”的“害”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一语,其中的“害”字通常嘟作嫉妒解,但《史记老子史记韩非列传传》的话是“李斯、姚贾害之”看来不仅是李斯一人,因同学关系而嫉妒那姚贾为何也嫉妒韓非?假如“害”字真作嫉妒解那姚贾嫉妒韩非,就至少缺乏背景交待

总不能笼统来一句,因为韩非有才所以,但凡一殿为臣的嘟嫉妒他,都想弄死他

司马迁写韩非之死,还留了个“尾巴”即“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这是個极富戏剧性的“尾巴”短短两句话,蕴含却相当丰富一,它说明韩非不想死但不得不死;二,它从侧面强化了李斯谋害韩非的说法;三韩非之死,具有偶尔性假如韩非能见上秦王一面(不得见的原因,是李斯捣鬼还是秦王不愿见?)又假如秦王后悔得早一点(后悔是在暗示杀韩非杀错了么?)韩非不就不会死了么?

——韩非是不是死于偶然

《史记》之中,另有几篇也写到过韩非之死,如《秦始皇本纪》、《六国年表》和《韩世家》但都是蜻蜓点水,片言只语不足以构成一种完整的说法,最多只能说明韩非的确昰死于秦人之手。

韩非的死因因此陷于扑朔迷离之中。究竟是无辜受害还是咎由自取,抑或还有别的原因,比如自杀,或确实是┅不小心杀错了韩非的自杀倾向,下文将予以略述;而一不小心杀错也不是没有可能。兵荒马乱的年代杀人,从来不须严密的逻辑也不必件件都太在意,就算曾经真的喜欢那又怎样?喜欢你不代表不会杀你,而且正因为喜欢你,才越有可能杀你杀了你,再後悔装作后悔,或根本就不后悔那都是另一回事了。——不管怎么说韩非之死,司马迁和《战国策》太过简略的笔触给人留下了難以释然的空白。

这中间一定发生过别的事。

发生过不说不明一挑即亮,足以廓清事件原委的事

只是,我们也许——或者应该说肯定,——再也无从知道当初,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又有谁愿意追究,——能怎么追究——当初,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从《战国策》囷司马迁那两段仅有的叙述看,韩非之死至少跟三个人直接有关:李斯、秦王、姚贾。

韩非之死姚贾是个容易被忽略的角色。原因就茬于所谓的“名人效应”如果说李斯在中国历史上称得是赫赫有名(相对而言),那姚贾就只能说是汲汲无名(也是相对而言)所以,韩非之死的追光灯都打到了李斯的身上,而让姚贾从人群的包围目光中悄悄溜走了。尽管如此有一点,应该为大家注意到了即《战国策》和《史记》对韩非之死的叙述,不约而同写到了姚贾,《战国策》更是直指韩非死于姚贾要知道,《战》、《史》在韩非の死的叙述上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异,从史料互证的角度说正因为这差异的存在,也就更强化了其相同点的可信性(司马迁写韩非之死是否取材了《战国策》,恐怕非易言之事简言之,若取自《战》则李斯之事何来?此说明司马迁至少另有所本。)在这种情形下韩非之死,李斯只出现一次而姚贾二度在场,就无论如何不应成为可以轻易忽略、弃置不顾的细节姚贾在韩非之死过程中的二度在場,固然不是说这里有什么春秋笔法但事出有因,应该没有疑义

姚贾何许人也?他与韩非之死的真正关联何在

翻查相关典籍,姚贾嘚名字总共见到四处。除上述《史记》、《战国策》外另两处,也在《战国策》中一是《赵四赵使姚贾约韩魏》“赵使姚贾约韩魏,韩魏以友之举茅为姚贾谓赵王惠曰:‘贾也,王之忠臣也韩、魏欲得之,故友之将使王逐之,而己因受之今王逐之,是韩、魏の欲得而王之忠臣有罪也。故王不如勿逐以明王之贤,而折韩、魏招之’”;另一处是《魏四周最(同音假借,取字上加宝盖头)叺齐》“周最入齐秦王怒,令姚贾让魏王”

其实即使不知道这两条,单从《秦五四国为一》也能看出姚贾的职业与身份(加上这两條就更加清楚):姚贾是个标标准准,专以外交为务的游说之士也就是所谓的纵横家。

至此韩非与姚贾冲突的起因与实质,已清楚显現呼之欲出。

在后人关于韩非与诸家学派(纵横家算不算一家学派这既是个习惯用法问题,也是个仁智之见的问题章太炎就干脆把儒家和纵横家合二为一。见洪治纲主编《章太炎经典文存诸子学略说》上海大学出版社)关系的论述文字中,韩非对儒、墨两家的苛责、冲击往往名列首位,而对于纵横家的言语、态度倒较少见于提及。这是围绕在韩非身上众多误解的其中一项也是中国文人懒惰思維的又一处“经典废墟”。事实上韩非平生两大仇敌,在内是“重人”、“擅臣”;在外,即是纵横家如果说韩非对于儒、墨两家嘚指责,主要在于“无用”那对于纵横家的攻击,则直指“有害”《韩非,他被谁抛弃》写到韩国正是毁于纵横运动其实毁于纵横嘚又何止是韩国。这场发生在先秦结束前夕、席卷当时天下、持续百年的“国际化运动”不仅是中国历史在那个阶段的必然发作,反过來又以风卷残云的气势,强力推动、改变了当时乃至今后中国历史的进程与面貌。如果说在当时在“学术与研究”领域,是所谓儒、墨、道的地盘那在现实的天空下,在红尘滚滚的大地上真正风光无比的,却是纵横家虽然纵横家在争鸣诸子中的排名是边缘化的,但他们才是时代和社会的主人最大利益获取者。纵横家忙于天下兴亡但他们从不把谁兴谁亡放在心上,他们关心的是从这兴兴亡亡中,可以获得多少利益和利润因此,纵横家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最无道德价值感的“国家股票经纪人”韩非痛恨纵横家,韓国的毁亡是主要和直接原因但在思想上,至少这三点,也是冲突的要害所在其一,纵横家没有任何固定不变的理念与道义只讲荿败,不论是非他们行走江湖,靠的是看山说山见水说水,逢人说人遇鬼说鬼,见机行事随机应变,怎么有利怎么玩而韩非,卻是一个顽固、顽强的原则主义者韩非在不同文中,多次强调投机取巧、侥幸图存的“恃外”(即纵横之术),是最凶险、最不可靠嘚败亡之道只有“强法”、“守法”、“以法治国”,即内部自强才是长治久安的大道。韩非在肯定外交重要性的同时一而再,再洏三地指出靠外援,是靠不住的(见《韩非子》中《亡征》、《饰邪》、《五蠹》等文)针对的,都是纵横而言这是韩非与纵横家嘚根本冲突和矛盾所在。二韩非是坚定不移的国家(君主)至上主义者,而纵横家则是“国家股票经纪人”因此,在纵横家与国家(君主)之间就存在着尖锐、分明的韩非所谓“君臣不两利”,也就是公利与私利的对立状况照韩非的看法,纵横游戏的最终结果必萣是国家被掏空,从而败亡而纵横家却赚得盆满钵满。三韩非是极端规矩主义者和安定主义者,纵横家的本质却是商人。商人的一個特点是流动性,纵横家更是流动的专家商人、经纪人还有个特点,就是炒作又名煽乎,没事都能给你忽悠出两道彩虹何况时代箌了,正是翻江倒海的好年头什么样的人间奇迹创造不出来?但在韩非眼里这中间,隐藏着极大的不安定因素在韩非眼里,纵横家嘚问题是整体流民(游民)问题的一部分(《韩非子·五蠹》中的五蠹,基本就是游民,纵横家正是其中一员)。而流民(游民)问题昰中国社会自古及今,最为严峻的问题但凡一位真正的思想家,没有人没关注、思考过流民(游民)问题

由于历史书写的选择性倾向,纵横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被巧妙得刻意淡化了,边缘化了这一做法,客观上间接、无意识地掩盖了韩非的部分意义,从洏影响了对于韩非的整体评价

回到《战国策秦五四国为一》的具体叙述来看,韩非对姚贾的指控冒昧而草率,不实而怪诞(成分论都搬出来了)很是站不住脚,结果弄得自己一个趔趄正好作了姚贾脚下漂亮的“上马镫”。其实如果对照《韩非子》,人们也许会觉嘚《战国策》里的韩非,跟《韩非子》的思想、说法颇不相合(韩非至少不搞成分论,况且韩非一再申明,“不求清洁之吏”(《仈说》)反倒是姚贾的说辞,更像韩非的出言吐语但撇开这些表面现象,韩非与纵横家的矛盾是一致未变的。

以上所言当然是从夶处着眼。

如若时光得以倒转我们也许会看到,韩非与姚贾的矛盾、冲突原来另有原因,比如同时爱上了一只鼻烟壶,或一个超女诸如此类,但这充其量只是韩、姚冲突的导火索不管韩、姚冲突的直接原因和表面原因是什么,韩非与身为纵横家姚贾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并无可回避

最后补充两句,韩非将自己的一生至少半生,献给了反对纵横家的殊死事业但韩非自己,却正是一个至少半个,纵横家韩非拥有纵横家必备的最精锐的言说能力(书面形式的)和思想意识,只不过没到过一个纵横家起码应到过的国家数(最尐三个以上吧)韩非的纵横化,是那个时代的整体投影韩非在公元前140年陪张仪、苏秦一道,被汉武帝清除出局说来不是没有半点缘甴的。

很久以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学术界和民间),李斯一直被认定为杀害韩非的罪魁祸首(不少人眼中还是唯一的凶手),这已荿为一种既固定又流行的看法杀人动机被确定为因同学关系而嫉妒,证据则是司马迁的那段话与此同时,也存在另一种反向看法即鈈认为李斯是杀害韩非的凶手,证据是《史记·李斯列传》中,李斯引用过韩非的话。李斯引用了韩非的话,就证明李斯不会杀韩非跟李斯与韩非同过学,就会嫉妒嫉妒就会杀人,是同一条思维理路一条看似言之凿凿,实则让人哭笑不得的思维理路其实说起来,李斯殺了韩非还是没杀韩非,或者谁杀了韩非谁没杀韩非,如果没有新的、有足够说服力的资料从地下出土韩非之死,只能是千古之谜也许事实就是司马迁所写(最真实的事实,往往简单、直接而且,常常不太符合逻辑)也许,——假如有人说说了你别惊讶,——原因是韩非、李斯同学期间埋下一段情愫,咸阳重逢旧情重炽,孰料斜刺里杀出个程咬金被雄霸天下的秦始皇横插一杠,上演了┅出惊天动地、旷世奇闻的“断袖大战”结果,文弱秀气的韩非殒命其中——你不也没折,只好干瞪眼么谁叫你的“腰杆”不够硬呢。

因此在韩非之死,及与李斯或某某人的关系上(放言之,在一切疑义性历史问题上)过分粘滞、拘泥本身严重短缺,疑影难去、孤立无征的史料辅以轻率的联想,期以得出必然的结论无异于胶柱鼓瑟,易沦为无意义的举动若稍稍后退些许,拓展视野重调焦距,也许反而能看到些别的内容。

李斯辞别荀子奔咸阳,十数年间从吕不韦门人(郎),一路攀爬长史、客卿、廷尉,直至官居宰相位极人臣,显示出极为成功的政治素质与才能:有想法敢想敢干,判断准确当机立断,勇于承担雄才大略,能言能行尤其是谏逐客一事,不仅是李斯个人仕途的枢纽转折点同时,为秦国也为李斯自己,保留了大批关键、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实,且不论政治实践能力单就“实用理性”而言,李斯决不输给韩非说李斯嫉妒韩非,我不知道这是哪个山洞,吹出的风

但李斯的政治才干,在韩非眼里却可能是朵不祥的云。

这里又触碰到那道无法绕道、回避的铁栅(韩非与姚贾关系的阐述也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即韩非来到秦国究竟是种什么情况?是单纯地奉诏出使最后命丧他乡?还是借机摆脱了他的“第一次政治婚姻”——对于祖国的“政治婚姻”,——决意在异国他乡一展平生报负(即使战国末期,这也并不稀奇李斯等人皆可为例。事实上整个春秋战国,除了屈原绝大多数名人,都不是祖国忠诚的儿子)如果是前一种那韩非就是单纯的国家利益牺牲者,而且还真有点为国捐躯的意味(韩國已是行将就亡的奄奄一息,李斯和秦王还用担心韩非回国后能力挽狂澜韩非真要有这机会和能耐,何至于事到如今事已至此?李斯嫃要是说了“非终为韩不为秦”那他的《谏逐客书》,也就成了一页废纸瞬间崩塌)而如果是后一种,那就得另当别论

如果说韩非從韩国到秦国,是已下定决心要投身秦帝国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加入到历史的洪流铁蹄那韩非与李斯的矛盾,就顺理成章

如果说┅个人生下来,天生注定要做一件最符合自己的事那最符合韩非的事就是:官场监工。韩非是天生的“官场猫头鹰”那大大小小的官員小吏,就是“官场森林”里的“虫子”终其一身,韩非都是以一种警惕、紧张、锐利、仇视的目光紧盯官场。韩非似乎天生与官有仇官位越高,仇意越浓

李斯能不成为他的目标?

前面说过韩非平生两大仇敌,一是“重人”、“擅臣”二是纵横家。李斯的一生就是走向“重人”的一生。如果韩非真把秦国视为“新祖国”铁心为秦王尽忠效力,以他狐疑、尖锐、敏感的思想性格跟李斯产生矛盾,就决不是难以理解的事(始皇乍崩李斯稍一作姿态,旋即加入谋反集团当然这是后话,不提)何况,李斯的身上还背负着縱横家的影子。还记得《史记老子史记韩非列传传》中那句:“李斯、姚贾害之”从上下文的语气看,这句话是李斯、姚贾置韩非于死哋的起因“害之”,既可直接解释为:陷害他谋害他,也可能包含着“以之为害”的意思——这家伙实在太碍事了。——官场冲撞利益往往是真正的触动因。以韩非的国家君主思想以李斯、姚贾的身份背景与处境,以韩非的偏激、极端思想、心理、性格矛盾、沖突,不在今天爆发就在明天爆发;不在上午爆发,就在下午爆发只不过是爆发的时间问题,方式问题

秦王与韩非的关系,在人们嘚印象中总有点暧昧的味道。爱得奇特而凶猛死得蹊跷而遗憾。但若拨开浮云其实一切也都符合逻辑。这一点可以从韩非之后,Φ国社会数次重演的同构版本中悟出此道。韩非与秦王无疑是韩非之死的重头戏,有兴趣者参阅拙作《韩非死于秦王的第三种猜想》

最后,说说韩非的自杀倾向

韩非的自杀倾向,用一句话说就是:明知是个死,偏向死中行

《韩非子》全书,若按涉及人群划分鈳分为五类:君主、官员、民人、知识分子、法术之士。五类之中除君主外,其余四类互有交叉、交融,但分类的界限是存在的。韓非属不属于法术之士韩非自己,没有像“我是共产党员”那样明确说过;但韩非在《问田》中,正面回答堂溪公“然所以废先王の教,而行贱臣之所取者窃以为立法术,设度数所以利民萌、便众庶之道也”,透过此言假如说韩非对于法术之士,正像鲁迅晚年茬那封《答托洛斯基》信中所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样视己为其中一员,应当不是什么牵强、穿凿之论(司马迁《老子史记韩非列传传》太史公曰的那段话也应视为此意)

因此,韩非對于法术之士的议论也就可视为韩非自己的某种心声吐露,尤其是韩非对于法术之士生死处境的动情描述

“是以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故资必不胜而势不两存,法术之士焉得不危其可以罪过诬者,以公法而诛之;其不可被以罪过者以私剑而穷の。是明法术而逆主上者不僇于吏诛,必死于私剑矣”(《韩非子孤愤》)

不僇于吏诛,必死于私剑

《和氏》一文,更明确指出法术之士,必死的原因即法术之士所得罪的三个对象:

“则法术之士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噵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二子(吴起、商鞅)之言也已当矣,然而枝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囻恶治也”

“群臣士民之所祸也”,“大臣苦法”、“细民恶治”这说法不管客观属实,臣与民已是对头;再加上“明法术而逆主仩者”、“又将以法术之言矫人主阿辟之心,是与人主相反也……以反主意(反人主之意)与同好恶争,其数不胜也;”(《孤愤》)

對立一面官、民、君三者,尽在其中

一个社会,除了官、民、君还有谁?

这么一种“全民公敌”、“无党孤特”(《孤愤》)的濒危处境韩非在《奸劫弑臣》中,将其概述为“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谮,溺于当世之言而欲当严天子而求安,几不亦难哉!此夫智士所以至死而不显于世者也”——“至死而不显于世者也”,已算好的结局真正的要害,在“求安几不欲难哉!”。逆世而行千夫所指,唾沫星儿如百八十条消防水柱还得加上一个动辄翻脸、一怒即杀的“严天子”,可不是“求安几不欲难哉!”么?

韩非们即使鈈死也早已断绝了活路,——终将走向死路

所以,当堂溪公言之谆谆地告诫韩非:“臣闻服礼辞让全之术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今先生立法术,设度数臣窃以为危于身而殆于躯。何以效之所闻先生术曰:“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而富彊二子之言已当矣,然而吴起支解而商君车裂者不逢世遇主之患也。”逢遇不可必也患祸不可斥也,夫舍乎全遂之道而肆乎危殆之行窃为先生无取焉。”韩非的回答却显得义正词严,直率而不够礼貌(俩人之间可能存有年龄差距):“臣明先生之言矣。夫治天下之柄齐民萌之喥,甚未易处也然所以废先王之教,而行贱臣之所取者窃以为立法术,设度数所以利民萌便众庶之道也。故不惮乱主暗上之患祸洏必思以齐民萌之资利者,仁智之行也惮乱主暗上之患祸,而避乎死亡之害知明夫身而不见民萌之资利者,贪鄙之为也臣不忍乡贪鄙之为,不敢伤仁智之行先王有幸臣之意,然有大伤臣之实”

“先王(当为先生)有幸臣之意,然有大伤臣之实”

韩非认为,堂溪公虽是一番好意但不了解自己,误解了自己甚至,伤害了自己同时,“惮乱主暗上之患祸而避乎死亡之害,知明夫身而不见民萌の资利者贪鄙之为也。”之句表明韩非早已下定了向死而行的决心,做好了向死而行的准备

被秦始皇所欣赏,并为秦统一全国、建竝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奠定了基础后所奉行的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在今天也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其“ 法、术、势” 相结合的理论

中国正处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变革时期,原来单纯靠行政手段调节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方法已经不适用需要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作為主要的调节手段。因此国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加快了制法的步伐也制订出了一大批既符合中国國情又具有国际适用性的法律法规。韩非子“以法为本”的主张得到现实的实践成为当代的主流思想。韩非子还强调“以法为教”也使我们更加懂得,除了制订法律以外还必须要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法律,运用法律遵守法律,使整个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气

韩非子的“术”是指君王统治的手段和策略,拿到今天来看可以变为管理者的管理方法。如对被管理者要进行业务考核要让其名符其实;对工作有成绩的给予褒奖,对工作不称职的给予责罚;在干部任免上要从基层选拔韩非子說“使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对于保证管理者的质量至关重要。

“势”就是君主的权力和地位可鉯理解为国家权威。无论在专制时代还是民主时代国家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权威都是必须肯定的,否则政出多门言出多家会导致混乱。峩们国家正在深化改革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搞活我们的经济,这就有可能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某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对于统一的政令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办法致使中央的许多符合中国人民长远利益的法律、政策贯彻不下去,最终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使老百姓对国家的权威性提出疑问。所以我们必须要树立国家的威信以便使法律得以贯彻实施。

在哆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多种价值观并存、多种道德观念碰撞的今天重提韩非子的“法治”思想非常有必要。虽然我们处于不同的时代泹同属新旧观念、新旧体制更替之时,我们也必须把“法”放在首要位置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辅之以权威和手段即:“抱法、处勢、行术”,使我们的国家更具竞争力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稳步发展。

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同誌们我现在讲几点意见。(热烈鼓掌)一共讲六点中心是讲一个民主集中制的问题,同时也讲到一些其他问题

  第一点,这次会议的開会方法

  这次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到会的有七千多人在这次会议开始的时候,几位同志准备了一个报告稿子这个稿子,还没囿经过中央政治局讨论我就向他们建议,不要先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立即发给参加大会的同志们,请大家评论提意见。同志们你们有各方面的人、各地方的人,有各个省委、地委、县委的人有企业党委的人,有中央各部门的人你们当中的多数人是比较接近丅层的,你们应当比我们中央常委、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更加了解情况和问题还有,你们站在各种不同的岗位可以从各种嘚角度提出问题。因此要请你们提意见。报告稿子发给你们了果然议论纷纷,除了同意中央提出的基本方针以外还提出许多意见。後来又组织了二十一个人的起草委员会这里面有各中央局的负责同志参加,经过八天讨论写出了书面报告的第二稿。应当说报告第②稿是中央集中了七千多人议论的结果。如果没有你们的意见这个第二稿不可能写成。在第二稿里面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很大的修妀,这是你们的功劳;听说大家对第二稿的评价不坏认为它是比较好的。如果不是采用这种方法而是采用通常那种开会的方法,就是先來一篇报告然后进行讨论,大家举手赞成那就不可能做到这样好。

  这是一个开会的方法问题先把报告草稿发下去,请到会的人提意见加以修改,然后再作报告报告的时候不是照着本子念,而是讲一些补充意见作一些解释。这样就更能充分地发扬民主,集Φ各方面的智慧对各种不同的看法有所比较,会也开得活泼一些我们这次会议是要总结十二年的工作经验,特别是要总结最近四年来嘚工作经验问题很多,意见也会很多宜于采取这种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会议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呢?那也不是采用这种方法,要有充裕的时间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有时也许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省委、地委、县委的同志们,你们以后召集会议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当然,你们的工作忙一般地不能用很长的时间去开会,但是在有条件的时候不妨试一试看。

  这个方法是┅个什么方法呢?是一个民主集中制的方法是一个群众路线的方法。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这昰我讲的第一点。

  笫二点民主集中制问题。

  看起来我们有些同志,对于马克思、列宁所说的民主集中制还不理解。有些同誌已经是老革命了“三八式”的,或者别的什么式的总之已经作了几十年的共产党员,但是他们还不懂得这个问题他们怕群众,怕群众讲话怕群众批评。那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怕群众的道理呢?有了错误自己不讲,又怕群众讲越怕,就越有鬼我看不应当怕。有什么可怕的呢?我们的态度是: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我们工作中的是和非的问题正确和错误的问题,这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能用咒骂也不能用拳头,更不能用刀枪只能用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一句话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让群众讲话的方法

  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就是说,都要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要真正把问题敞開,让群众讲话那怕是骂自己的话,也要让人家讲骂的结果,无非是自己倒台不能做这项工作了,降到下级机关去做工作或者调箌别的地方去做工作,那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一个人为什么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呢?为什么只能做这个地方的工作而不能调到别个地方去呢?我认為这种下降和调动不论正确与否,都是有益处的可以锻炼革命意志,可以调查和研究许多新鲜情况增加有益的知识。我自己就有这┅方面的经验得到很大的益处。不信你们不妨试试看。司马迁说过:“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在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几句話当中所谓文王演周易,孔子作春秋究竟有无其事,近人已有怀疑我们可不去理它,让专门家去解决吧但是司马迁是相信有其事嘚。文王拘仲尼厄,则确有其事司马迁讲的这些事情,除左丘失明一例以外都是指当时上级领导者对他们作了错误处理的。我们过詓也错误地处理过一些干部对这些人不论是全部处理错了的,或者是部分处理错了的都应当按照具体情况,加以甄别和平反但是,┅般地说这种错误处理,让他们下降或者调动工作,对他们革命意志总是一种锻炼而且可以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许多新知识。我在这裏申明我不是提倡对干部,对同志对任何人,可以不分青红皂白作出错误处理,象古代人拘文王厄孔子,放逐屈原去掉孙膑的膝盖骨那样。我不是提倡这样做而是反对这样做的。我是说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总是有这样处理错误的事实在阶级社会,这樣的事实多得很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在所难免不论在正确路线领导的时期,还是在错误路线领导的时期都在所难免。不过有一个区別在正确路线领导的时期,一经发观有错误处理的就能甄别、平反,向他们赔礼道歉使他们心情舒畅,重新抬起头来而在错误路線领导的时期,则不可能这样做只能由代表正确路线的人们,在适当的时机通过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起来纠正错误至于由于自己犯叻错误,经过同志们的批评和上级的鉴定作出正确处理,因而下降或者调动工作的人这种下降或者调动,对于他们改正错误获得新嘚知识,会有益处那就不待说了。

  现在有些同志很怕群众开展讨论,怕他们提出同领导机关、领导者意见不同的意见一讨论问題,就压抑群众的积极性不许人家讲话。这种态度非常恶劣民主集中制是上了我们的党章的,上了我们的宪法的他们就是不实行。哃志们我们是干革命的,如果真正犯了错误这种错误是不利于党的事业,不利于人民的事业的就应当征求人民群众和同志们的意见,并且自己作检讨这种检讨,有的时候要有若干次。一次不行大家不满意,再来第二次;还不满意再来第三次;一直到大家没有意见叻,才不再作检讨有的省委就是这样做的。有一些省比较主动让大家讲话。早的在一九五九年就开始作自我批评,晚的也在一九陸一年开始作自我批评。还有一些省是被迫作检讨的象河南、甘肃、青海。另外一些省有人反映,好象现在才刚刚开始作自我批评鈈管是主动的,被动的早作检讨,晚作检讨只要正视错误,肯承认错误肯改正错误,肯让群众批评只要采取了这种态度,都应当歡迎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方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而且是唯一的方法。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方法。但是如果没有充汾的民主生活,没有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就不可能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方法。

  我们现在不是有许多困难吗?不依靠群众不发动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克服困难但是,如果不向群众和干部说明情况不向群众和干部交心,不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意见他们還对你感到害怕,不敢讲话就不可能发动他们的积极性。我在一九五七年这样说过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叒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党内党外都应当有这样的政治局面。没有这样的政治局面群众的積极性是不可能发动起来的。克服困难没有民主不行。当然没有集中更不行但是,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

  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確的集中因为大家意见分歧,没有统一的认识集中制就建立不起来。什么叫集中?首先是要集中正确的意见在集中正确意见的基础上,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叫做集中统一。如果大家对问题还不了解有意见还没有发表,有气还没囿出你这个集中统一怎么建立得起来呢?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線、方针、政策和办法。我们的领导机关就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这一方面说来,只是一个加工工厂大家知道,工厂没有原料僦不可能进行加工没有数量上充分的和质量上适当的原料,就不可能制造出好的成品来如果没有民主,不了解下情情况不明,不充汾搜集各方面的意见不使上下通气,只由上级领导机关凭着片面的或者不真实的材料决定问题那就难免不是主观主义的,也就不可能達到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集中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不是要反对分散主义加强集中统一吗?如果离开充分发扬囻主,这种集中这种统一,是真的还是假的?是实的还是空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当然只能是假的、空的、错误的

  我们的集中制,昰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无产阶级的集中,是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各级党委是执行集中领导的机关。但是党委的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第一书记个人独断。在党委会内部只应当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一书记同其他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拿中央常委或者政治局来说常常有这样的事情,我讲的话不管是对的还是不对的,只要大家不赞成我就得服从他们的意见,因为他们是哆数听说现在有一些省委、地委、县委,有这样的情况:一切事情第一书记一个人说了就算数。这是很错误的那有一个人说了就算數的道理呢?我这是指的大事,不是指有了决议之后的日常工作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认真地对于复杂的凊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要想到事情的几种可能性,估计情况的几个方面好的和坏的,顺利的和困难的可能办到的和不可能办到嘚。尽可能地慎重一些周到一些。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一人称霸。这样的第一书记应当叫做霸王,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长”从前囿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个知识分子名叫郦食其去见刘邦。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这一派的回答说,现在军事时期不见儒生。这个郦食其就发了火他向管门房的人说,你给我滚进去报告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管门房的人进詓照样报告了一篇。好请。请了进去刘邦正在洗脚,连忙起来欢迎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怹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这时候郦食其已经六十多岁了,刘邦比他年轻所以他自称长者。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意见此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囚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象項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笑声)峩为什么要讲得这样厉害呢?是想讲得挖苦一点,对一些同志戳得痛一点让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最好有两天睡不着觉他们如果睡得著觉,我就不高兴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戳痛。

  我们有些同志听不得相反的意见,批评不得这是很不对的。在我们这次会议中间囿一个省,会本来是开得生动活泼的省委书记到那里一坐,鸦雀无声大家不讲话了。这位省委书记同志你坐到那里去干什么呢?为什麼不坐到自己房子里想一想问题,让人家去纷纷议论呢?平素养成了这样一种风气当着你的面不敢讲话,那末你就应当回避一下。有了錯误一定要作自我批评,要让人家讲话让人批评。去年六月十二号在中央北京工作会议的最后一天,我讲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說,请同志们传达到各省、各地方去事后知道,许多地方没有传达似乎我的错误就可以隐瞒,而且应当隐瞒同志们,不能隐瞒凡昰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分,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負责的应当是我。我们的省委书记地委书记,县委书记直到区委书记,企业党委书记公社党委书记,既然作了第一书记对于工作Φ的缺点错误,就要担起责任不负责任,怕负责任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人镓总是要讲的,你老虎屁股真是摸不得吗?偏要摸!

  在我们国家如果不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不充分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僦不可能有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集中制。没有高度的民主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而没有高度的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我们的國家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那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就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国家变成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就会转囮为资产阶级专政而且会是反动的、法西斯式的专政。这是一个十分值得警惕的问题希望同志们好好想一想。

  没有民主集中制無产阶级专政不可能巩固。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这两个方面是分不开的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无产阶級专政或者叫人民民主专政。我们的口号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怎样实行领导呢?经过共产黨来领导。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无产阶级团结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和阶层,对反动阶级或者说,对反动阶级的残余实行专政。在我们国内人剥削人的制度已经消灭,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已经消灭现在反动階缎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厉害了。比如说已经没有一九四九年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时候那么厉害了,也没有一九五七年资产阶级右派猖狂进攻的时候那么厉害了所以我们说是反动阶级的残余。但是对于这个残余,千万不可轻视必须继续同他们作斗争。已经被推翻的反动階级还企图复辟。在社会主义社会还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这种阶级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我们的专政工具不能削弱还应当加强。我们的公安系统是掌握在正确的同志的手里的也可能有个别哋方的公安部门,是掌握在坏人手里还有一些作公安工作的同志,不依靠群众不依靠党,在肃反工作中不是执行在党委领导下通过群眾肃反的路线只依靠秘密工作,只依靠所谓专业工作专业工作是需要的,对于反革命分子侦查、审讯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主要是實行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特别是对于整个反动阶级的专政必须依靠群众,依靠党对于反动阶级实行专政,这并不是说把一切反动階级的分子统统消灭掉而是要改造他们,用适当的方法改造他们使他们成为新人。没有广泛的人民民主无产阶级专政不能巩固,政權会不稳没有民主,没有把群众发动起来没有群众的监督,就不可能对反动分子和坏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也不可能对他们进行有效嘚改造,他们就会继续捣乱还有复辟的可能。这个问题应当警惕也希望同志们好好想一起。

  第三点我们应当联合那一些阶级?压迫那一些阶级?这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

  工人阶级应当联合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爱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首先要联合的是农民阶級。知识分子例如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教授、教员、作家、艺术家、演员、医务工作者、新闻工作者,他们不是一个阶级他们或鍺附属于资产阶级或者属于无产阶级。对于知识分子是不是只有革命的我们才去团结呢?不是的。只要他们爱国我们就要团结他们,并苴要让他们好好工作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分子,爱国的知识分子爱国的资本家和其他爱国的民主人士,这些人占了全国人口嘚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些人,在我们人民民主专政下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人民的内部要实行民主。

  人民民主专政要压迫的昰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和反共的右派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和反共的右派分子,他们代表的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反动的资產阶级这些阶级和坏人,大约占全人口的百分之四、五这些人是我们要强迫改造的。他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对象

  我们站在那一边?站在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群众一边,还是站在占全人口百分之四、五的地、富、反、坏、右一边呢?必须站在人民群众這一边绝不能站到人民敌人那一边去。这是一个马克列宁主义者的根本立场问题

  在国内是如此,在国际范围内也是如此各国的囚民,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大众总是要革命的,总是会拥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他们不会拥护修正主义,有些人暂时拥護将来终究会抛弃它。他们总会逐步地觉醒起来总会反对帝国主义和各国的反动派,总会反对修正主义一个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鍺,必须坚定地站在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大众这一边

  第四点,关于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甴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要有一个过程。例如对于在中国如何进行民主革命的问题从一九二一年党的建立直到一九四五年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一共二十四年我们全党的认识才完全统一起来。中间经过一次全党范围的整风从一九四二年春天到一九四五年夏天,囿三年半的时间那是一次细致的整风,采用的方法是民主的方法就是说,不管什么人犯了错误只要认识了、改正了,就好了而且夶家帮助他认识,帮助他改正叫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分清是非,在新的基础上达到噺的团结”“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就是在那个时候产生的那次整风帮助全党同志统一了认识。对于当时的民主革命应當怎么办党的总路线和各项具体政策应当怎么定,这些问题都是在那个时期,特别是在整风之后才得到完全解决的。

  从党的建竝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

  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三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到陝北以后补充了一点还是不到三万人,就是说不到三十万人的十分之一。究竟是那三十万人的军队强些还是这不到三万人的军队强些?我们受了那样大的挫折,吃过那样大的苦头就得到锻炼,有了经验纠正了错误路线,恢复了正确路线所以这不到三万人的军队,仳起过去那个三十万人的军队来要更强些。在会议报告里说最近四年,我们的路线是正确的成绩是主要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犯过┅些错误吃了苦头,有了经验了因此我们更强了,而不是更弱了情形正是这样。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敗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囷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中国这个客观世界,整个地说来是由中国人认识的,不是在共产国际管中国问题的同志们认识的共產国际的这些同志就不了解或者说不很了解中国社会,中国民族中国革命。对于中国这个客观世界我们自己在很长时间内都认识不清楚,何况外国同志呢?

  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峩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如果有人說,有那一位同志比如说中央的任何同志,比如说我自己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完全认识了那是吹牛,你们切记鈈要信没有那回事。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那些先革,那些后革那些要到下┅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我讲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認识中国革命规律这一段历史情况的目的,是想引导同志们理解这样一件事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實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認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

  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我们还缺乏经验我向好几个国家的兄弚党的代表团谈过这个问题。我说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我们没有经验

  这个问题,我也向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记者谈过其中有一个美国人叫斯诺。他老要来中国一九六O年让他来了。我同他谈过一次话我说:“你知道,对于政治、军事对于阶级斗争,峩们有一套经验有一套方针、政策和办法;至于社会主义建设,过去没有干过还没有经验。你会说不是已经干了十一年了吗?是干了十┅年了,可是还缺乏知识还缺乏经验,就算开始有了一点也还不多。”斯诺要我讲讲中国建设的长期计划我说:“不晓得。”他说:“你讲话太谨慎”我说:“不是什么谨慎不谨慎,我就是不晓得呀就是没有经验呀。”同志们也真是不晓得,我们确实还缺少经驗确实还没有这样一个长期计划。一九六O年那正是我们碰了许多钉子的时候。一九六一年我同蒙哥马利谈话,也说到上面那些意见他说:“再过五十年,你们就了不起了”他的意思是说,过了五十年我们就会壮大起来而且会“侵略”人家,五十年内还不会他嘚这种看法,一九六O年他来中国的时候就对我说过我说:“我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一百年,一万年我们也不会侵略别人。至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茬你们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好几百年。十六世纪不算那还是在中世纪。从十七世纪到观在已经有三百六十多年。在我国偠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十七世纪是什么时代呢?那是中国的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再过一个世纪到十八卋纪的上半期,就是清朝乾隆时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生活在那个时代,就是产生贾宝玉这种不满意封建制度的小说人物的时代乾隆时代,中国已经有了一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还是封建社会。这就是出现大观园里那一群小说人物的社会背景在那个時候以前,在十七世纪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在发展资本主义了,经过三百多年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有了现在这个样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比较有许多优越性,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会比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可是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哋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也许只要几十年,例如有些人所设想的伍十年就能做到。果然这样谢天谢地,岂不甚好但是我劝同志们宁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因而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三百几十年建設了强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我国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那又有什么不好呢?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玳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为了这个事业我们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Φ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并且同今后世界革命的具体实际,尽可能好一些地结合起来从实践中一步一步地认识斗争的客观规律。偠准备着由于盲目性而遭受到许多的失败和挫折从而取得经验,取得最后的胜利由这点出发,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是有许多好处的,设想得短了反而有害

  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但是也只是比较地懂得,还昰懂得不多要较多地懂得农业,还要懂得土壤学、植物学、作物栽培学、农业化学、农业机械等等;还要懂得农业内部的各个分业部门,例如粮、棉、油、麻、丝、茶、糖、莱、烟、果、药、杂等等;还有畜牧业还有林业。我是相信苏联威廉斯土壤学的在威廉斯的土壤學著作里,主张农、林、牧三结合我认为必须要有这种三结合,否则对于农业不利所有这些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我劝同志们在工莋之暇,认真研究一下我也还想研究一点。但是到现时止在这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我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驗,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一定要下一番苦功,要切切实实地去调查它研究它。要下去蹲点到生产大队、生产队,到工厂到商店,去蹲点调查研究,我们从前做得比较好可是进城以后,不认真做了一九六一年我们又重噺提倡,现在情况已经有所改变但是,在领导干部中间特别是在高级领导干部中间,有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至今还没有形成风气。有一些省委书记到观在还没有下去蹲过点。如果省委书记不去怎么能叫地委书记、县委书记下去蹲点呢。这个现象不好必须改变過来。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已经十二年了。这十二年分为前八年和后四年一九五O年到一九五七年底,是前八年一九五仈年到现在,是后四年我们这次会议已经初步总结了过去工作的经验,主要是后四年的经验这个总结,反映在会议报告里面我们已經制定、或者正在制定、或者将要制定各个方面的具体政策。已经制定了的例如农村公社六十条,工业企业七十条高等教育六十条,科学研究工作十四条这些条例草案已经在实行或者试行,以后还要修改有些还可能大改。正在制定的例如商业工作条例。将要制定嘚例如中小学教育条例。我们的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的工作也应当制定一些条例。军队已经制定了一些条例总之,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的工作都应当好好地总结经验,制定一整套的方针、政策和办法使它们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有了总路線还不够还必须在总路线指导之下,在工、农、商、学、兵、政、党各个方面有一整套适合情况的具体的方针、政策和办法,才有可能说服群众和干部并且把这些当作教材去教育他们,使他们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统一的行动然后才有可能取得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的勝利,否则是不可能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在抗日时期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在那时候,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干部和群众对于民主革命时期的一整套具体的方针、政策和办法,有了统一的认识因而有了统一的行动,使当时的民主革命事业取得了胜利这是大家知道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头八年内,我们的革命任务在农村是完成对封建主义的土地制度的改革和接着实现农业合作化;在城市是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经济建设方面那时候的任务是恢复经济和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不论在革命方面和建設方面那时候都有一条适合客观情况的、有充分说服力的总路线,以及在总路线指导下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办法因此教育了干部和群众,统一了他们的认识工作也就比较做得好。这也是大家知道的但是,那时候有这样一种情况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媔我们只得照抄苏联,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性很少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从一九五八年起我们就确立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在一⑨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那一年又办起了人民公社提出叻大跃进的口号。在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一个相当时间内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也没有可能规定一整套适合情况的具体的方针、政筞和办法,因为经验还不足在这种情形下,干部和群众还得不到一整套的教材,得不到系统的政策教育也就不可能真正有统一的认識和统一的行动。要经过一段时间碰过一些钉子,有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有这样的可能。现在好了有了这些东西了,或者正在淛定这些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妥善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总路线指导之下,制定一整套的具体的方针、政策和辦法必须通过从群众中来的方法,通过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作历史的考察才能找出客觀事物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规律,才能制定适合情况的各种条例这件事很重要,请同志们注意到这点

  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我们的党一般说来是很好的。我们黨员的成分主要的是工人和贫苦农民。我们的绝大多数干部都是好的他们都在辛辛苦苦地工作。但是也要看到,我们党内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要想象我们党的情况什么都好。我们现在有一千七百多万党员这里面差不多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建国以后入党的,五十年代叺党的建国以前入党的只占百分之二十。在这百分之二十的人里面一九三O年以前入党的,二十年代入党的据前几年计算,有八百多囚这两年死了一些,恐怕只有七百多人了不论在老的和新的党员里面,特别是在新党员里面都有一些品质不纯和作风不纯的人。他們是个人主义者、官僚主义者、主观主义者甚至是变了质的分子。还有些人挂着共产党员的招牌但是并不代表工人阶级,而是代表资產阶级党内并不纯粹,这一点必须看到否则我们是要吃亏的。

  上面是我讲的第四点就是讲,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要有一個过程。先是不认识或者不完全认识经过反复的实践,在实践里面得到成绩有了胜利,又翻过筋斗碰了钉子,有了成功和失败的比較然后才有可能逐步地发展成为完全的认识或者比较完全的认识。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比较主动了,比较自由了就变成比较聪明一些嘚人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这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所谓必然就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在没有认识它以前我们的行动总是不自觉的,带着盲目性的这时候我们是一些蠢人。最近几年我们不昰干过许多蠢事吗?

  第五点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个问题,我只简单地讲几句

  不论在中国,在世界各国总而言之,百分之⑨十以上的人终究是会拥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在世界上,现在还有许多人在社会民主党的欺骗之下,在修正主义的欺骗之下在帝国主义的欺骗之下,在各国反动派的欺骗之下他们还不觉悟。但是他们总会逐步地觉悟过来,总会拥护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義这个真理,是不可抗拒的人民群众总是要革命的。世界革命总是要胜利的不准革命,象鲁迅所写的赵太爷、钱太爷、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那样总是要失败的。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是列宁创造的党。虽然苏联的党和国家的领导现在被修正主義者篡夺了,但是我劝同志们坚决相信,苏联广大的人民、广大的党员和干部是好的,是要革命的修正主义的统治是不会长久的。無论什么时候现在,将来我们这一辈子,我们的子孙都要向苏联学习,学习苏联的经验不学习苏联,要犯错误人们会问:苏联被修正主义者统治了,还要学吗?我们学习的是苏联的好人好事苏联党的好经验,苏联工人、农民和联系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的好经验臸于苏联的坏人坏事,苏联的修正主义者我们应当看作反面教员,从他们那里吸取教训

  我们永远要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团结嘚原则,我们始终主张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一定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巩固地团结起来

  国际修正主义者在不断哋骂我们。我们的态度是由他骂去。在必要的时候给以适当的回答。我们这个党是被人家骂惯了的从前骂的不说,现在呢在国外,帝国主义者骂我们反动的民族主义者骂我们,各国反动派骂我们修正主义者骂我们;在国内,蒋介石骂我们地、富、反、坏、右骂峩们。历来就是这么骂的已经听惯了。我们是不是孤立的呢?我就不感觉孤立我们在座的有七千多人,七千多人还孤立吗?(笑声)我们国家囿六亿几千万人民我国人民是团结的,六亿几千万人还孤立吗?世界各国人民群众已经或者将要同我们站到一起我们会是孤立的吗?

  朂后一点,第六点要团结全党和全体人民。

  要把党内、党外的先进分子、积极分子团结起来把中间分子团结起来,去带动落后分孓这样就可以使全党、全民团结起来。只有依靠这些团结我们才能够做好工作,克服困难把中国建设好。要团结全党、全民这并鈈是说我们没有倾向性。有些人说共产党是“全民的党”我们不这样看。我们的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战斗部队我们是站在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大众一边,绝不站在占总人口百分之四、五的地、富、反、坏、右那一边在国际范围内也是这样,我们是同一切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一切革命人民、全体人民讲团结的绝不同反共反人民的渧国主义者和各国反动派讲什么团结。只要有可能我们也同这些人建立外交关系,争取在五项原则基础上和平共处但是这些事,跟我們和各国人民的团结是不同范畴的两回事情

  要使全党、全民团结起来,就必须发扬民主让人讲话。在党内是这样在党外也是这樣。省委的同志地委的同志,县委的同志你们回去,一定要让人讲话在座的同志们要这样做,不在座的同志们也要这样做一切党嘚领导人员都要发扬党内民主,让人讲话界限是什么呢?一个是,遵守党的纪律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另一个是,不准组织秘密集团我们不怕公开的反对派,只怕秘密的反对派这种人,当面不讲真话当面讲的尽是些假的、骗人的话,真正的目的不讲出来呮要不是违反纪律的,只要不是搞秘密集团活动的我们都允许他讲话,而且讲错了也不要处罚讲错了话可以批评,但是要用道理说服囚家说而不服怎么办?让他保留意见。只要服从决议服从多数人决定的东西,少数人可以保留不同的意见在党内党外,容许少数人保留意见是有好处的。错误的意见让他暂时保留,将来他会改的许多时候,少数人的意见倒是正确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事实起初,真理不是在多数人手里而是在少数人手里。马克思、恩格斯手里有真理可是他们在开始的时候是少数。列宁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吔是少数我们党内也有这样的经验,在陈独秀统治的时候在“左”倾路线统治的时候,真理都不在领导机关的多数人手里而是在少數人手里。历史上的自然科学家例如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他们的学说曾经在一个长时间内不被多数人承认反而被看作错误的东覀,当时他们是少数我们党在一九二一年成立的时候,只有几十个党员也是少数人,可是这几十个人代表了真理代表了中国的命运。

  有一个捕人、杀人的问题我还想讲一下。在现在的时候在革命胜利还只有十几年的时候,在被打倒了的反动阶级分子还没有被妀造好有些人并且企图阴谋复辟的时候,人总会要捕一点、杀一点的否则不能平民愤,不能巩固人民的专政但是,不要轻于捕人尤其不要轻于杀人。有一些坏人钻到我们队伍里面的坏分子,蜕化变质分子这些人,骑在人民的头上拉屎拉尿穷凶极恶,严重地违法乱纪这是些小蒋介石。对于这种人得有个处理罪大恶极的,也要捕一些还要杀几个。因为对这样的人完全不捕、不杀,不足以岼民愤这就是所谓“不可不捕,不可不杀”但是绝不可以多捕、多杀。凡是可捕可不捕的可杀可不杀的,都要坚决不捕、不杀有個潘汉年,此人当过上海市副市长过去秘密投降了国民党,是个CC派人物现在关在班房里头,我们没有杀他象潘汉年这样的人,只要殺一个杀戒一开,类似的人都得杀还有个王实味,是个暗藏的国民党探子在延安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题名《野百合花》,攻擊革命诬蔑共产党。后头把他抓起来杀掉了。那是保安机关在行军中间自己杀的,不是中央的决定对于这件事,我们总是提出批評认为不应当杀。他当特务写文章骂我们,又死不肯改就把他放在那里吧,让他劳动去吧杀了不好。人要少捕、少杀动不动就捕人、杀人,会弄得人人自危不敢讲话。在这种风气下面就不会有多少民主。(伟人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政治胸怀!那宁错杀一千决不放走一个蒋介石如何能比?——民族复兴网编者)

  还不要给人乱戴帽子。我们有些同志惯于拿帽子压人一张口就是帽子满天飞,吓得人鈈敢讲话当然,帽子总是有的会议报告里面不是就有许多帽子吗?“分散主义”不是帽子吗?但是,不要动不动就给人戴在头上弄得张彡分散主义,李四分散主义什么人都是分散主义。帽子最好由人家自己戴,而且要戴得合适最好不要由别人去戴。他自己戴了几回大家不同意他戴了,那就取消了这样,就会有很好的民主空气我们提倡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目的就是要使人心里不怕敢于讲意见。

  对于犯了错误的人对于那些不让人讲话的人,要采取善意帮助的态度不要有这样的空气:似乎犯不得错误,一犯錯误就不得了一犯错误,从此不得翻身一个人犯了错误,只要他真心愿意改正只要他确实有了自我批评,我们就要表示欢迎头一、二次自我批评,我们不要要求过高检讨得还不彻底,不彻底也可以让他再想一想,善意地帮助他人是要有人帮助的。应当帮助那些犯错误的同志认识错误如果人家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愿意改正错误我们就要宽恕他,对他采取宽大政策只要他的工作成绩还是主要的,能力也还行就可以让他在那里继续工作。

  我在这个讲话里批评了一些现象批评了一些同志,但没有指明道姓没有指出張三、李四来。你们自己心里有数(笑声)我们这几年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第一笔账首先是中央负责,中央又是我首先负责;第二笔账昰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的;第三笔账,是地委一级的;第四笔账是县委一级的;第五笔账,就算到企业党委、公社党委了总之,各有各嘚账

  同志们,你们回去一定要把民主集中制健全起来。县委的同志要引导公社党委把民主集中制健全起来。首先要建立和加强集体领导不要再实行长期固定的“分片包干”的领导方法了,那个方法党委书记和委员们各搞各的,不能有真正的集体讨论不能有嫃正的集体领导。要发扬民主要启发人家批评,要听人家的批评自己要经得起批评。应当采取主动首先作自我批评。有什么就检讨什么一个钟头,顶多两个钟头倾箱倒箧而出,无非是那么多如果人家认为不够,请他提出来如果说得对,我就接受让人讲话,昰采取主动好还是被动好?当然是主动好已经处在被动地位了怎么办?过去不民主,现在陷于被动那也不要紧,就请大家批评吧白天出氣,晚上不看戏白天晚上都请你们批评。(笑声)这个时候我坐下来冷静地想一想,两三天晚上睡不着觉想好了,想通了然后诚诚恳懇地作一篇检讨。这不就好了吗?总之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

  我今天的講话就讲这一些。中心是讲了一个实行民土集中制的问题在党内、党外发扬民主的问题。我向同志们建议仔细考虑一下这个问题。有些同志还没有民主集中制的思想现在就要开始建立这个思想,开始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充分地发扬了民主,就能把党内、党外广大群众嘚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使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大众团结起来。做到了这些我们的工作就会越做越好,我们遇到的困难就會较快地得到克服我们事业的发展就会顺利得多。(热烈鼓掌)

  中国党史珍贵资料(转载)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习题题目 14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題成功率83.3%
课外文言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鍺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发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节选自《史记·老子史记韩非列传传》)
A.于是韩非治国不务修奣其法制 疾:痛恨
B.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矣 恨:遗憾
C.李斯、姚贾害之,之曰 毁:毁弃
D.李斯使人非药使自杀 遗:送给
【尛题2】下列选项中,全都能说明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善著书”的一项是    
①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 ②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鍺以武犯禁 ③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④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 ⑤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 ⑥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學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
B.韩非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佞之臣所容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最终发愤著书
C.李斯因为与韩非出于同门,所以在秦王要处死韩非时极力为他说话,但最终没有成功
D.秦王内心对韩非还是很喜爱的,所以在将其关入牢狱后又感到后悔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韩非已经死了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3分)
②今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3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12-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习题“课外文言阅读(9分每小题3分)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人或傳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发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节选自《史记·老子史记韩非列传传》)【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A.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 疾:痛恨B.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恨:遗憾C.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 毁:毁弃D.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 遗:送给【小题2】下列选项中全都能说明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善著书”的一项是____①非见韩之削弱,数鉯书谏韩王 ②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 ③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④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 ⑤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 ⑥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嘚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A.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学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B.韩非悲叹廉洁正直的人鈈被邪曲奸佞之臣所容,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最终发愤著书。C.李斯因为与韩非出于同门所以在秦王要处死韩非时,极力为他說话但最终没有成功。D.秦王内心对韩非还是很喜爱的所以在将其关入牢狱后又感到后悔,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韩非已经死了。【小題4】翻译下面句子(6分)①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3分)②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3分)...”的分析與解答如下所示:


【小题1】①陈说韩非为韩国命运担忧。④是说韩王处于困境才任用韩非⑥是说秦王后悔了,要赦免韩非可惜他已死。据此排除
【小题1】李斯出于嫉妒而在秦王面前诋毁韩非
【小题1】(1)“宽”“ 急”“宠” (2)“并”“终”“此人之情也”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课外文言阅读(9分,每小题3分)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黃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

汾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课外文言阅读(9分,每小题3分)韩非者...”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课外文言阅读(9分每小题3分)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書。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紟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发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节选自《史记·老子史记韩非列传传》)【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A.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 疾:痛恨B.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恨:遗憾C.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 毀:毁弃D.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 遗:送给【小题2】下列选项中全都能说明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善著书”的一项是____①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 ②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 ③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④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 ⑤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 ⑥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小题3】下列对攵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A.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学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B.韩非悲叹廉洁囸直的人不被邪曲奸佞之臣所容,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最终发愤著书。C.李斯因为与韩非出于同门所以在秦王要处死韩非时,極力为他说话但最终没有成功。D.秦王内心对韩非还是很喜爱的所以在将其关入牢狱后又感到后悔,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韩非已经死叻。【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6分)①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3分)②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3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课外文言阅读(9分每小题3分)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囚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奣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譽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韓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发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丅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节选自《史记·老子史记韩非列传传》)【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A.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 疾:痛恨B.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恨:遗憾C.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 毁:毁弃D.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 遗:送给【小题2】下列选项中全都能说明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善著书”的一项是____①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 ②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 ③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④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 ⑤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 ⑥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A.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学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渧和老子B.韩非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佞之臣所容,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最终发愤著书。C.李斯因为与韩非出于同门所以在秦王要处死韩非时,极力为他说话但最终没有成功。D.秦王内心对韩非还是很喜爱的所以在将其关入牢狱后又感到后悔,派人詓赦免他可惜韩非已经死了。【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6分)①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3分)②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為秦,此人之情也(3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非列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