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成考三江流域歌词

> 四川省将启动“三江”流域生态“双向补偿”-中青在线
中青在线成都4月2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何林U)“以后治水改善者将被"奖励"。新办法实行后,不仅将有更严格的污染扣缴赔偿制度,还要求下游县市政府对监测结果优于标准一个级别以上的监测断面上游县市支付"生态改善金"。”四川省环保厅核总工程师董晓辉说。4月25日上午,四川省环保厅和财政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开了《四川省“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试行)》的主要内容,该《办法》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据董晓辉介绍,从单向扣缴赔偿转向“双向补偿”是该《办法》的最大亮点,体现“超标者赔偿、改善者受益”的原则。  根据《办法》,共设置82个监测断面,涉及四川省的岷江、沱江和嘉陵江的干流与重要支流,覆盖19个市(州)和52个扩权试点县(市)。当监测断面的任何一个污染物考核因子的监测结果劣于规定类别时,该断面上游的市县人民政府对下游的市县进行水环境赔偿;而当监测断面所有监测因子的检测结果均优于规定标准至少一个级别时,该断面的下游市县要对上游市县给予水环境改善补偿。  为保证监测断面的设置公平合理,四川省环保厅在对三江流域断面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先后5次召开会议征求相关地方政府和部门的意见,“很多意见都是在会议上当面提出,最终监测断面的设置都有相关地方政府的书面同意函,主要设置在市县交界处。”  董晓辉举例说,如果A市到B市间设置有水质监测断面,A市是下游,B市是上游,规定合格水质类别为三类。如果监测断面结果显示水质劣于三类,那么B市给予A市资金赔偿;如果监测结果显示达到了二类或更优,那么A市为B市提供水环境改善金。  根据四川省环保厅去年10月到12月间所做的模拟监测与测算,这3个月期间,“三江”流域共产生“生态赔偿金”2810.5万元,产生“生态改善金”7533.5万元。  事实上,四川省早在2011年就已开始在岷江、沱江流域内试行跨界断面水质超标的资金扣缴制度,实行4年来,岷江、沱江流域共扣缴水质超标污染的地方政府资金达20437万元。  据董晓辉介绍,与此前的“两江”水污染扣缴制度相比,这次的《办法》不仅将实施范围扩大到了嘉陵江流域,还将在“三江”范围内实施更严格的污染扣缴和补偿制度。“从此前的单一污染因子考核改为如今的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多污染因子考核,只要有一个超标就将实行扣缴。同时还将综合考虑不同水域的水量因素,谁的污染总量更大,扣缴补偿金额就更大。”  据四川省环保厅监测处处长甘晓英介绍,根据以往水质监测结果,总磷已经成为岷江、沱江流域的首要污染物。“因此,《办法》在污染物排污收费基数的基础上,还把总磷的扣缴核算基数上浮了200%,氨氮和高锰酸盐的扣缴基数则上浮了100%,比之前的污染惩戒力度更大了。”  水环境“双向补偿”由江苏省于2014年在全国率先启动。环保NGO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这种"双向补偿"机制作为市场经济下一种生态补偿手段,有助于解决流域治理的难题,尤其有利于改变之前"上游导致下游污染,但上游自身缺少治理污染积极性"的问题。奖惩并举更加公平,值得国内不断尝试和探索。”  针对补偿的具体实行,该《办法》规定上下游的补偿直接在对应的上下游市县人民政府之间进行横向转移支付。据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总工程师何吉明介绍,环境监测总站将针对“三江”水环境补偿每月监测一次。省环保厅则根据每月监测结果计算当月和累计的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每年由省级财政通过与市、县财政结算的方式实现市、县之间的转移支付。  马军指出,地方政府对于水环境的治理除了生态补偿以外,还应该注重“压力和问责”,“根据已有的地方空气质量补偿的经验来看,对一些地方政府来说,补偿资金的数额可能还不足以激励其治污。而每个地方政府都有治污、保证本地环境质量的责任,应在补偿的同时加强问责,比如及时将每次的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由社会形成一股监督力量,督促地方治污。”
文章标题:四川省将启动“三江”流域生态“双向补偿”-中青在线
本文标签:
本文地址:
(责编:BadCat)
/a-638374.html
相关搜索:昌都三江流域地貌图,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江西省流域生态补偿办法,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陕南生态补偿政策,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条例,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生态综合补偿,在流域补偿工作讲话,东北三江流域文化丛书,四川省农村补偿安置的具体标准
------分隔线----------------------------
媒体赞助广告
媒体随机热点
媒体广告推荐
媒体随机推荐
媒体广告推荐昌都着力打造三江流域精品旅游区
作者:宋蕊
中国西藏网
摘要◆今年昌都地区将继续加大旅游规划建设和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培育和规范旅游市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推进香格里拉、茶马古道、康巴文化精品旅游品牌培育,力争游客总数突破
  今年地区将继续加大规划建设和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培育和规范市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推进香格里拉、茶马古道、康巴文化精品旅游品牌培育,力争游客总数突破5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6亿元,着力打造三江流域精品旅游区。 加大旅游规划建设力度,提升旅游品位。投入2790万元,完善曲孜卡温泉景区、八宿来古村及芒康、江达沿线的旅游配套设施,完成国道沿线的自驾营地和芒康南部旅游景区建设。重点开发建设然乌湖和三色湖旅游景区,做好八宿县来古冰川景区、县噶玛景区、丁青县孜珠寺景区、类乌齐县伊日峡谷景区项目的前期工作,改善现有景区景点的基础条件,加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落实好类乌齐县、江达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审和然乌湖、强巴林寺、芒康古盐田4A级景区创建工作。
  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提升旅游知名度。立足高原风光、民族风情、历史遗迹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加强三江并流自然景观、茶马古道、康巴文化精品旅游品牌的培育,着力发展生态游、文化游、探险游。参加国际旅游交易会和国内旅游交易会,在举办昌都旅游推介会,加强与主流新闻媒体的合作,提升昌都旅游知名度。
  加大培育旅游市场力度,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成立昌都地区旅游协会,积极做好旅游市场监管,新评定两家四星级饭店、4家三星和3家二星级饭店。做好旅游工作,狠抓旅游人才队伍,提高旅游服务技能和整体素质。
  昌都地区旅游局局长张云说,到2015年,昌都地区接待游客将力争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的4.1%以上,初步建成三江流域精品旅游区。
责任编辑:谢君
上一篇: &&&&下一篇:
1、凡本站注明“中国市县招商网”、“市县招商网讯”的作品,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市县招商网”。
2、如作者本人对本站刊载内容、版权持有异议,请于知道该作品刊载之日起20日内联系本站,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3、本网所有项目信息“来源”真实、可靠,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时效性等负责,如有异议可通过信息来源处核实。
欢迎各类型媒体与本站签订转载、频道、栏目等合作协议。电话:&&&&Email:
项目排行榜西藏昌都地区“三江”流域林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探讨——以“三江”流域六县为例--《自然资源学报》1999年03期
西藏昌都地区“三江”流域林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探讨——以“三江”流域六县为例
【摘要】:论述了西藏昌都地区“三江”流域6县的林业资源,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以保护为主,综合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设想。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78【正文快照】:
西藏昌都地区“三江”流域6县(洛隆、昌都、八宿、左贡、芒康、察雅等县,E95~99°,N28~34°)位于藏东南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中上游,全区山川骈列、南北纵贯、山高谷深,特殊而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森林、野生动、植物及中药材等林业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敏,王彦平;[J];林业建设;2001年03期
祝思明;;[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年1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滑;[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智英;李保国;张旺林;;[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郭其强;罗大庆;方江平;卢杰;任德智;傅军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德庆措姆;;[J];北方果树;2008年05期
陈季琴;张永;高同雨;刘法英;田军;;[J];北方园艺;2007年08期
张俊卫,包满珠,陈龙清;[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杨文衡;;[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郗荣庭;[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曹仲华;魏军;杨富裕;曹社会;;[J];草业科学;2007年08期
王国宏,任继周,张自和;[J];草业学报;2003年01期
王祎玲,郭元涛,钱增强,蔡宇良,赵桂仿;[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国和;[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白瑞霞;[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董连新;[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周恩远;[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宋振巧;[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晓丽;[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贺熙勇;[D];西南大学;2008年
徐郑;[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陈良华;[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齐静;[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庆国;王滑;潘刚;裴东;;[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红;[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马庆国;[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金星;[D];广西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雷虎;[J];绿色中国(理论版);1984年02期
徐文耀;[J];辽宁林业科技;1988年02期
周华林;[J];林业资源管理;1996年06期
何秋洁;翁天均;陈文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杨波;葛志舫;;[J];国土绿化;2007年07期
徐登浩;祝松;王云霞;;[J];绿色大世界;2007年06期
宁泽逵;张谦;黄超;;[J];林业经济;2008年01期
杨荣喜;;[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8年01期
刘保华;赵炳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4期
刘辉;徐继成;李延军;牟贺成;;[J];吉林农业;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晓军;;[A];辽宁省农林业无害化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窦建德;;[A];宁夏林学会第二届林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李毳;;[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许忠海;张伯顺;范瑞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周昌利;谢涛;薛芳;张利鸿;;[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罗美英;;[A];2006年玉溪市“生态立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陈茂华;;[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孙明;;[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谭文雄;刘碧云;陈富强;;[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张幸福;;[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金美林投资;[N];证券时报;2006年
万联证券 张锐;[N];证券时报;2006年
乔阳;[N];云南日报;2008年
驻怒江记者
罗金合;[N];云南政协报;2010年
巨联社;[N];菏泽日报;2009年
肖军?通讯员
储永坤;[N];湖南日报;2008年
姚志刚 杨丽雪;[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渤海投资研究所
秦洪;[N];东方早报;2007年
周萱;[N];广元日报;2008年
朱玉龙;[N];鞍山日报 ;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伟;[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毛炎新;[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李利权;[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张怀清;[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李红星;[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王心同;[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王亚欣;[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赵颖慧;[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张金环;[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骆耀峰;[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洁;[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雷娜;[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潘琪;[D];兰州大学;2007年
张军;[D];青岛大学;2008年
陈婉蓉;[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周腊虎;[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王志明;[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蔡守平;[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蒋新建;[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张华;[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
昌都打造三江流域精品旅游区
来源:西藏日报&|&作者:闫党恩 梁军
  今年西藏昌都地区将继续加大旅游规划建设和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培育和规范旅游市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推进香格里拉、茶马古道、康巴文化精品旅游品牌培育,力争游客总数突破5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6亿元,着力打造三江流域精品旅游区。 加大旅游规划建设力度,提升旅游品位。投入2790万元,完善曲孜卡温泉景区、八宿来古村及芒康、江达沿线的旅游配套设施,完成国道沿线的自驾营地和芒康南部旅游景区建设。重点开发建设然乌湖和三色湖旅游景区,做好八宿县来古冰川景区、昌都县噶玛景区、丁青县孜珠寺景区、类乌齐县伊日峡谷景区项目的前期工作,改善现有景区景点的基础条件,加强交通、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落实好类乌齐县、江达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审和然乌湖、强巴林寺、芒康古盐田4A级景区创建工作。
  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提升旅游知名度。立足高原风光、民族风情、历史遗迹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加强三江并流自然景观、茶马古道、康巴文化精品旅游品牌的培育,着力发展生态游、文化游、探险游。参加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和山东青岛国内旅游交易会,在北京举办昌都旅游推介会,加强与主流新闻媒体的合作,提升昌都旅游知名度。
  加大培育旅游市场力度,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成立昌都地区旅游协会,积极做好旅游市场监管,新评定两家四星级饭店、4家三星和3家二星级饭店。做好旅游招商引资工作,狠抓旅游人才队伍培训,提高旅游服务技能和整体素质。
  昌都地区旅游局局长张云说,到2015年,昌都地区接待游客将力争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的4.1%以上,初步建成三江流域精品旅游区。
责任编辑:
相关链接&&
&&&&&&&&&&
主办单位:中国人权研究会
北京五洲泛华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主编信箱: | |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西藏:“电力天路”让三江流域沐浴光明
  新华网西藏昌都8月13日电(记者秦春、刘坤)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重大项目,2014年3月18日正式开工,同年11月20日竣工,因其意义重大、建设难度高、惠民促发展,被称为继青藏联网工程后的又一条“电力天路”。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的建设运行,让位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的西藏昌都结束了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让这里的各族人民沐浴在幸福的光明中。
  施工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位于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分布广的“三江”断裂带,沿线高寒缺氧、冻土广布,施工环境极其恶劣,施工技术难度极大。
  工程建设期间,当地共发生地震50余次,最强地震达6.1级。工程区平均海拔3850米,最高海拔4918米,高山峻岭地段约占65%;施工区地形陡峭,线路起伏落差大,部分区域为悬崖峭壁;施工中先后5次跨越金沙江。
  相比青藏联网工程,川藏电力联网工程设备材料用量更大。包括铁塔、高压电抗器等在内的约40万吨设备物资,需超长距离运抵现场,沿途翻越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及原始森林、冰川峡谷,平均运距约1000公里。
  索道架设规模也前所未有。工程90%塔位建在高海拔、无人区、远离公路或无运输道路之地,需大规模采用轻型货运索道运输工程物资,整个工程共架设1.5吨级货运索道900余条,总长度1100多公里。
  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电网公司和40多家参建单位团结协作,迎难而上,两万余名建设者弘扬“缺氧不缺斗志,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追求更高”的精神,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提前半年建成,创造了世界高海拔地区电网建设零事故的新纪录。
  工程创新之多令人惊叹
  为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和谐推进,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坚持“严密组织,精心设计,安全建设,保障有力,平安环保,拼搏奉献”的建设方针,确立了高标准的工程建设目标和各类保障体系。
  针对地质灾害和交通安全风险,建设者在国内电网建设中首次开展了地质灾害和交通安全专项监理工作。
  针对施工区域生态脆弱,投资1.88亿元,全过程、全方位开展环保、水保监理监测工作,确保藏区江河水源不受污染,动植物繁衍生息不受影响。
  针对生命保障难题,在施工沿线建立26个医疗站点,配置了符合高原特点的救护车辆和医疗设施,确保工程安全。
  针对恶劣道路条件,建立了“兵站式”物资运输和工班制道路保障相结合的物资运输保障体系。物资运输里程累计达450余万公里,可绕地球110余圈。
  针对工程建设和运营特殊难题,开展了施工难点突破、地质灾害预防、系统安全稳定等5大类专题,攻克了高寒高海拔地区设备运输、冻土基础施工、医疗保障等各种难题,创立了送变电行业高原新标准,提升了我国电网工程技术和电工装备制造水平。
  人民受益之大功德无量
  昌都市位于西藏东部,紧邻四川和青海藏区,旧时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当地电力发展严重滞后,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网架薄弱,电力供应紧缺和无电问题十分严重。
  昌都市副市长尼玛多吉介绍,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的建成,解决了昌都长期以来电力孤网运行的状态,全市76万人用上了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同时,它的运行,加快了昌都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是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
  预计2017年,川藏电网和藏东电网并网运行,整个西藏将形成一个大电网的并行过程,能源结构将得到有效改善。“电力天路”将为西藏与全国一道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有力的能源基础。
  如今,澜沧江边,一幅“电力天路”浮雕,将工程建设者们不畏艰险打通“电力天路”的建设场景真实再现。昔日“茶马古道”上,如今电塔矗立,“电力天路”福泽人民,功德无量。
  当地藏族司机四朗丁增说:“没有共产党,没有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发自内心地感谢共产党,感谢伟大祖国!”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北三江流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