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东作为一名理科生考生482理科想报考医科院

转至大河论坛  今天在天涯上看到一个帖子,说到了高考分数线,然后我就想到了这里曾经有很多人讨论自己省得学生如何厉害,比如苏州,浙江,湖南,山东。但是有个问题:高考试卷不一样,如何比较呢?    我读本科的时候听老师说,江浙的中等教育是全国最发达的。我们高考训练也确实做过启东,杭州外校的试卷。后来,在大学里,又听别的省的同学说,他们觉得湖北的学生是最厉害的。可能大家都很有压力,觉得别人好吧。    可是今天在天涯上才看到这样一段话,讲的是河南对湖北教育的不满----    “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比方说就在前不久,好像是因为211大学的缘故,河南人又咬上湖北人了。很多帖子愤愤不平的问:凭什么武汉有那么多的211大学,俺们河南人居然就没有。然而是哭天喊地的叫冤,抱怨高考对第一人口大省的不公,而且都是拿湖北做对比,仿佛湖北人天生就是河南人的死对头,为啥武汉就那么爽,郑州就那么蔫。     阿弥陀佛,湖北人估计是要疯了吧?革命是应该对为富不仁者,居然大刀首先挥向了自己的兄弟省份,这可真是奇怪的事情。年轻的河南人似乎是不知道:从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到1998年,连续21年里,除了第一年以外,湖北的高考分数线一直全国第一。而且附带说一句,这个时期全国基本上都是用一张卷子考试,所以分数的可比性是最好的。即便是指责湖北评分可能宽松也站不住脚:因为湖北第一不是人口大省,其次能20年始终如一,那不是一代人想宽松就宽松起来的。根本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湖北太穷了。人人都羡慕黄高的成绩好,却不知道这是穷给逼出来的。对于黄冈人来说,要么上大学跃农门,要么回家重地穷一辈子,一旦这么想了,学习便成为改变人生的唯一出路。更要命的是:湖北人既有南方人的聪明,又有北方人的能吃苦,一旦用在学习上,那就是可怕20年的天下第一。在湖北高考,是上辈子被诅咒了的。    情况维持到98年武大和HUST的疯狂扩招之后才得以解决。比方说HUST的招生规模大概扩大的十倍左右,这样才算给湖北的考生以一条稍微轻松点的出路,尽管他们的分数线,依然比北京和上海高太多。可是这已经足够引起河南人的口诛笔伐了。仿佛湖北不如河南,北方的邻居心里才可以心安,我揣测大概就是这种心理。否则不会铺天盖地的帖子指责湖北为什么211大学那么多,却一点都不考虑历史上武汉是作为华中局的驻地来建设的。如果真要指责资源分布不平衡,何必还要声嘶力竭咒骂武汉,看看北京吸纳了多少资源不就足够了么?”    原来曾经湖北在高考历史上连续20年都是全国第一,我今天才知道这个事情。虽然好多年过去了,高考业改革了,但是这个20年历史还是有点让人意外。    没有别的意思,小发一下感慨。  ————————————————————————————  下面是一些河南网友的回复    我是从80年代参加高考的, 考的是武汉的大学, 入校分数是全班倒数, 但一学期过去我才知道, 那些考分高的, 只能说他们会考试而已, 并不以能说明他们就行。另外,从黄岗出来的所谓“高材生”后来有成就的并不多,但,黄岗高中那种“训练学生高考”的做法,这些年却不断受到大家的指责!      清华大学这些年外省招生人数最多的就是湖北省,去年好像是140多人。另今年三联周刊在七月份刊里有很大的篇幅介绍了湖北的黄高,不管如何评价那是一所值得尊敬的学校,即使说它是一所培育考试机器的学校,又有多少学校能做到它那样的,从七十年代一所名不见经传的破烂县中学,成为现在全国闻名的品牌高中这本身就是传奇。至于说培育的人才,在黄高的讲台上传说是放着两双鞋一双是草鞋一双是皮鞋,考取大学出人头地穿皮鞋,考不取大学穿草鞋回家种地,很残酷的用这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发奋读书!因为黄高的学生人生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靠高考改变命运,大学后考研考博出国的很多,特别是很多优秀的都出国了,在国内很难看到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清华和北大又有多少学生留在了国内建功立业呢?    楼主说的确实是实情,除了1978年湖北比较低外,其他的年份都是全国第一,不信的人可以去查阅孟明义主编的《中国高考大全》上面有详细记载。    湖北近几十年的教育确实搞得比我们好,我们为什么不承认呢?只有承认差距才能迎头赶上,教育不是几年时间大量投钱就能办好的事情,需要几十上百年不断的坚持,不得不承认,我们近一百年落后了,我们要走的路还很漫长很艰辛。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高考录取分数线高说明该省在中央不受待见。 跟该省学生的平均成绩没有关系。
  05年以后基本就看不出来了,都单独出卷了,于是一直以来重点线较低的黑龙江一跃成了重点线最高的几个省份之一。  但是从独立出卷之前的年份可以看出,比较强的一是高教资源不足的人口大省,如山东河南、二是教育质量较高的省份,如江浙湖北。
  最近几年湖北的分一直是比较低的!受灾最重的还是河南山东四川!
  高考不是为了成绩而考得,而是为了国家选拔人才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江苏浙江上海三地走出的人才在全国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    福建湖南山东湖北只能列第二集团。    至于河南之类的,根本排不上号。    从以上的这些省份排名可以看出,出人才不是像高考考高分那么简单的,靠的是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尚文的风气。    
  举个例子,仅1300万人口的上海,走出了不下200位两院院士,其他的党政领导人,商界精英更是数不胜数。
  至于江苏浙江,比之上海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著名高校都热衷于在江浙沪投放大量的名额。这些学校要的是可造之材,而不是考试机器。
  像河南之类的省份,我个人认为,你们现在最应该做的不是抱怨,而是扎扎实实的提高文化底蕴,慢慢来,或许几代人以后,你们拥有了江浙沪相近的文化底蕴,到时候,著名高校都会纷至沓来。
  不过北京在中国属于一个例外,北京不出人才,但只因为它是首都,所以很多著名高校都必须投放大量名额,这是在是对目前中国稀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些名额与其给北京,倒不如给河南山东,毕竟这些地方考生基数大,出人才的可能要比北京大不少。
  楼上的,提到文化底蕴,你丫读没读过历史,知不知道河南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为什么一定要在众人面前卖弄你的无知呢?
  院士的出产多少并不能代表该省的教育质量  如今的院士大多已经很高龄了,他们学习的年代许多都是解放前或者解放初期,那个时候国家很穷,能读书的人很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的原因,读书的人比东部的江浙上海少太多了,这才是院士出产数量不平衡的原因,78年以后上大学的人有几个人当上了院士呢?  再有,著名高校更愿意在哪里投放名额?  以湖北为例,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投放的数量越来越少,为什么?报纸上曾经写了,因为这些名牌大学往往在湖北省今年分高一点,明年就压一本线,甚至录不满,所以减少了数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两所学校在湖北的录取人数经常是除北京外全国第一.
  作者:seanny104 回复日期: 8:11:35 
    楼上的,提到文化底蕴,你丫读没读过历史,知不知道河南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为什么一定要在众人面前卖弄你的无知呢?  ——————————————————————————  发祥地一事不提也罢,经过几千年的动乱,祖产大抵已经耗尽了,尤其是五胡乱华之后,江北汉人几近死绝,还有何文化底蕴可言?  现在河南的文化氛围已经远远落后发达省份了,还是务实一点比较有用,别提几千年前的旧账了。  现在的高等教育招生机制对河南确实很不公平,我所认识的几个河南的同学也都相当上进,但唯一毛病就是抱怨太多,过于偏激。其实建国之初,江浙一带也备受中央歧视,名校拆尽,教育资源配给严重不足,但这些经过几十年努力都能弥补。河南也一样,虽然现状不算太好,但少些抱怨多些务实,凭这么多的人口和这么多人才,出几个国内一流的大学还是有希望的。
  说得有理,河南应该把矛头对准北京上海,而不是湖北
  还是湖南好!
  我是江苏的考生    我在大学里面的,对于河南和山东考生,还是觉得他们很不错的   至于湖南和湖北的,一般般,还可以
  把最近几年湖北的高考分数拿出来说话的人不晓得知道不知道早都各省高考试卷不同了,现在比考分还有可比性么?    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你说上海走出的商界政界精英多,有200多个院士。  
首先环境育人,上海的商业政治环境其他哪个地方能比,80年前都是如此了,现在的上海的繁荣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的努力的结果,不光是上海本地人也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成长在上海的学生可以有优越感但拿这个来说事有什么理由?你哪天是这些精英中的一员,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你自己才有炫耀的资本。  
其次说到院士,江苏的院士出的是最多,这些上一代的人为国家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每一个后辈尊重,但是这只是说明江苏、上海这些地方在国家还没有改革开放、发展教育以前,教育水平、经济水平是领先于其他地方的,现在的院士多数都是高龄在解放以前出生的不占少数,那时候其他地方多穷?好多地方饭都吃不饱,谈什么教育,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爱因斯坦如果是个非洲人他有可能是我们现在知道的爱因斯坦么?上面有个朋友说到了78年以后读大学成为院士的现在有多少人?才占多少比例?    
  作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回复日期: 4:29:21 
    至于江苏浙江,比之上海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著名高校都热衷于在江浙沪投放大量的名额。这些学校要的是可造之材,而不是考试机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造之才,你的意思是江浙的学生就不是中国特色的应试教育?我好像没有听说江浙的学生每个地方都是从小学开始都是双语教育、全方位根据个人兴趣发展、高中会有很多社会实践的机会、从来不以成绩的好坏衡量学生。现在在中国北京、上海尚且没有完全做到这一步你江浙从何说起?如果说个例,只要是经济比较好的大城市早些年教育模式也都开始转变了。我不知道相对于北京、上海你的优越感又从何而来。  
你说考试机器。我想从小老师都教育过你“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在中国这么多年的应试教育,你不拼命刻苦考试能拿高分么?除非你的智商的确是不同常人,在这些不同常人的人又有多少呢?就拿江苏和湖北比吧,从79年到2000年虽然湖北的高考分数线都是高过江苏,湖北更是20年的全国第1,但是江苏也时常是第2位的,如果说湖北的学生是考试机器,那江苏的学生不是考试机器?如果两个智商一样的人,一个为了高考拼命学习书本知识,另外一个分心于个人兴趣爱好,必然前一个能拿的分数比后一个高。如果江苏的学生不是拼命学习书本知识对付高考,能经常高考分数线排在全国第2?如果你说湖北、河南、山东这些地方的学生是考试机器,那江苏的学生也是当之无愧的考试机器!另外考试机器不等于他不是可造之才.  
最后纠正你一点:你说著名高校都热衷于在江浙沪投放大量的名额,麻烦你去查查究竟除了北京,清华北大在哪个地方每年投放的名额最多。我告诉你,不是江苏、浙江、上海、而是湖北!
  作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回复日期: 4:29:21 
    至于江苏浙江,比之上海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著名高校都热衷于在江浙沪投放大量的名额。这些学校要的是可造之材,而不是考试机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造之才,你的意思是江浙的学生就不是中国特色的应试教育?我好像没有听说江浙的学生每个地方都是从小学开始都是双语教育、全方位根据个人兴趣发展、高中会有很多社会实践的机会、从来不以成绩的好坏衡量学生。现在在中国北京、上海尚且没有完全做到这一步你江浙从何说起?如果说个例,只要是经济比较好的大城市早些年教育模式也都开始转变了。我不知道相对于北京、上海你的优越感又从何而来。  
你说考试机器。我想从小老师都教育过你“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在中国这么多年的应试教育,你不拼命刻苦考试能拿高分么?除非你的智商的确是不同常人,在这些不同常人的人又有多少呢?就拿江苏和湖北比吧,从79年到2000年虽然湖北的高考分数线都是高过江苏,湖北更是20年的全国第1,但是江苏也时常是第2位的,如果说湖北的学生是考试机器,那江苏的学生不是考试机器?如果两个智商一样的人,一个为了高考拼命学习书本知识,另外一个分心于个人兴趣爱好,必然前一个能拿的分数比后一个高。如果江苏的学生不是拼命学习书本知识对付高考,能经常高考分数线排在全国第2?如果你说湖北、河南、山东这些地方的学生是考试机器,那江苏的学生也是当之无愧的考试机器!另外考试机器不等于他不是可造之才.  
最后纠正你一点:你说著名高校都热衷于在江浙沪投放大量的名额,麻烦你去查查究竟除了北京,清华北大在哪个地方每年投放的名额最多。我告诉你,不是江苏、浙江、上海、而是湖北!
  ding l e................
  最后纠正你一点:你说著名高校都热衷于在江浙沪投放大量的名额,麻烦你去查查究竟除了北京,清华北大在哪个地方每年投放的名额最多。我告诉你,不是江苏、浙江、上海、而是湖北!  -----------------  因为江浙沪的人更钟爱复旦 交大 浙大和南大~~ 这四所江南大学仅次于清华北大 没理由跑到北京吃沙啊~
  作为一个湖北人谈谈高考的问题    我98年参加高考(理科),高考前自然得关心高考,高考后两三年内也多多少少关心过高考,所以就我那五六年的数据来看,适用全国统一卷的而且使用原始分的省份里,那五六年湖北理科都是第一。文科不是太关心,又一年仔细看过了,湖南好像是第一,湖北第二还是第三。另外,就98年的情况来看,湖北分数线比其他省高出不少,比如湖北第一批(别的省称为重点线)分数线是585,第二名浙江好像才570。那时候,山东使用的是标准分,所以看不出来谁高谁低。根据楼主的资料来看,至少可以证实湖北的分数线在全国来说是最高的几个省之一了。    不过话说回来,分数高也不一定说明将来的成就就大。我觉得,同一省差距在50分之内,水平应该是差不多的,全国范围内,差距在100分内应该也差不多。    招生问题,其实也是有一定规则的。首先,本地高校无论是国家部委直属还是省属高校,肯定会优先照顾本地考生。所以,这样来说,山东、河南、河北这三省是很吃亏的,本来考生又多,高校又少,所以导致分数线就高了。其次,除了照顾本省考生之外,一般高校尤其是国家部委高校一般也会优先照顾邻近省份的考生。比如湖北的国家部委高校中,除了湖北考生,湖南、江西、河南考生应该是最多的,广东广西的应该也不少(广东广西和湖北湖南河南都属于中南)。同样道理,像复旦上交浙大南大之类的学校对江浙沪的考生也会很照顾的。    最后说说成才的问题。其实湖北的成材率真不像高考分数那样的高,这也就说明了其实有一定文化积淀的省份中,人的智商是差不多的。江浙一带,之所以院士那么多,首先他们起步早,其次经济发达、教育基础也不错,文化积淀也在全国来说很有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学术圈内裙带关系、地域意识多多少少是有那么一点的。上面的人也别瞧不起河南,河南至少出了一个诺贝尔奖,这还是很让人羡慕的。另外,安徽、福建在这方面也是很NB的。    
  还有,在湖北来说,北大清华一直是前两名,分数线再高,照样挤破头。中科大也一直差不多是第三。这三所学校在湖北的招生名额一直是很多的。最近这几年上交对湖北考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似乎有赶超中科大之势。这四所学校再加上本省的武大华工,基本上没有大小年之分。
  不好意思啊,楼上的几位,本人当时下意识的写下“著名高校”这四个字的时候其实指的是复旦交大当然还有浙大和南大,到真没有把清华北大算在内,因为在上海,考上清华北大并不是什么很荣耀的事情。    不过如果真的要比这两个学校的招生人数,除北京外排第一的肯定是江苏,少说一年200人,浙江人数应该只比江苏少一点点,北大清华就是江苏人浙江人开的嘛,对吧?至于上海,人数也不会少,报送加高考的,一年也有将近100人了。
  楼上的说在上海,考上清华北大并不是什么很荣耀的事情。    哈哈,
  作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回复日期: 2:19:16 
    不好意思啊,楼上的几位,本人当时下意识的写下“著名高校”这四个字的时候其实指的是复旦交大当然还有浙大和南大,到真没有把清华北大算在内,因为在上海,考上清华北大并不是什么很荣耀的事情。        不过如果真的要比这两个学校的招生人数,除北京外排第一的肯定是江苏,少说一年200人,浙江人数应该只比江苏少一点点,北大清华就是江苏人浙江人开的嘛,对吧?至于上海,人数也不会少,报送加高考的,一年也有将近100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哎不知道说你什么,乱喊乱叫越来越搞笑,就说最近的2007年  首先2007年清华湖北的计划招生人数是:理科98人、文科10人共计108人;江苏的招生人数是:理科60人、文科7人共计67人;上海是理科25人,文科7人共计32人  2007年北大湖北理科50人、文科28人共计78人;江苏理科计划招生人数是30人、文科30人共计60人;上海是理科30人、文科22人共计52人  清华北大合计07年在湖北招生计划是186人;在江苏是127人;在上海是77人。  你的肯定是江苏从何而来?就是从对明摆的事实视而不见而来?    其次在上海,考上清华北大并不是什么很荣耀的事情。  我在上海毕业工作了5年怎么没听说在上海,上海考生是以考上复旦上交为荣,对清华北大视而不见?你这个冷笑话真不错。    
  楼上的,没有经过调查就在这里扯淡也知不知道什么是羞耻,清华2007年在江苏录取的本科生是189人,湖北是144人!在清华info上的迎新系统中就是这样的统计数据。以后别撒谎行不行?
  生在湖北的考生真是命苦,强烈建议全国统一划线,既然考研究生可以这样,高考为何又不行呢?
    哎不知道说你什么,乱喊乱叫越来越搞笑,就说最近的2007年    首先2007年清华湖北的计划招生人数是:理科98人、文科10人共计108人;江苏的招生人数是:理科60人、文科7人共计67人;上海是理科25人,文科7人共计32人    2007年北大湖北理科50人、文科28人共计78人;江苏理科计划招生人数是30人、文科30人共计60人;上海是理科30人、文科22人共计52人    清华北大合计07年在湖北招生计划是186人;在江苏是127人;在上海是77人。    你的肯定是江苏从何而来?就是从对明摆的事实视而不见而来?  ......................  你知道清华北大的校长每年高考之前都亲自带队来江苏招生么  你知道每年清华北大在江苏有多少提前招生的么  知道清华北大每年都在江苏追加招生名额么  自己去清华北大网上看去
  2007年度清华江苏录取人数排行榜(含保送,不含美术生),  共173人  第一档次(20人以上)  南通 47人  南京 31人  常州 20人  第二档次(10~19人)  泰州 19人  无锡 14人  第三档次(9人以下)  苏州 8人  盐城 7人  扬州、淮安、连云港 6人  徐州 5人  镇江 4人  宿迁 0人        
  附名单  
李苑 江苏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建筑系   
缪一新 江苏 江苏省启东中学
建筑系   
钱秉玺 江苏 江苏省启东中学
建筑系   
管理 江苏 江苏省泰州中学
建筑系   
王如昀 江苏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建筑系   
丁宇 江苏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土木工程系   
惠旻 江苏 江苏省天一中学
土木工程系   
徐德成 江苏 江苏省淮阴中学
土木工程系   
徐毅 江苏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土木工程系   
范献峰 江苏 海门市锡类中学
土木工程系   
李源 江苏 江苏省泰兴中学
土木工程系   
陈煊 江苏 江苏省滨海中学
土木工程系   
李鹏飞 江苏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水利水电工程系   
季震 江苏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水利水电工程系   
樊咏阳 江苏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
水利水电工程系   
包凯凯 江苏 江苏省启东中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朱树峰 江苏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黄海伟 江苏 江苏省启东中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朱思阳 江苏 江苏省如皋中学
机械工程系   
严建洲 江苏 江苏省盐城中学
机械工程系   
李忠林 江苏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机械工程系   
孙霓 江苏 南京市第一中学
机械工程系   
朱赤 江苏 江苏省扬州中学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黄惠 江苏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顾文熙 江苏 江苏省启东中学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高永丰 江苏 江苏省如皋中学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孙晨辰 江苏 江苏省天一中学
热能工程系   
王昕 江苏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热能工程系   
颜文 江苏 江苏省扬州中学
热能工程系   
陶雨洁 江苏 南京外国语学校
热能工程系   
孙宏明 江苏 江苏省扬州中学
热能工程系   
张可 江苏 高淳高级中学
热能工程系   
马良旭 江苏 如皋市石庄中学
汽车工程系   
张凯琦 江苏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汽车工程系   
张驰 江苏 徐州市第一中学
汽车工程系   
程驰 江苏 无锡市第一高级中学
汽车工程系   
王成武 江苏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汽车工程系   
周宇杰 江苏 无锡市第一高级中学
工业工程系   
朱家楠 江苏 江苏省海门中学
工业工程系   
冒星阳 江苏 江苏省如皋中学
工业工程系   
王雨佳 江苏 江苏省泰州中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陈治坪 江苏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江灏 江苏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何嘉希 江苏 江苏省启东中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宋宇翔 江苏 江苏省如皋中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周路遥 江苏 江苏省如皋中学
电子工程系   
徐灿 江苏 江苏省盐城中学
电子工程系   
黄声希 江苏 南京外国语学校
电子工程系   
朱锋 江苏 江苏省苏州中学
电子工程系   
潘伟凡 江苏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电子工程系   
汪天一 江苏 海安县曲塘中学
电子工程系   
祝铖 江苏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
电子工程系   
徐劢 江苏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电子工程系   
李林橙 江苏 南京师大附中
电子工程系   
杨坤 江苏 江苏省海门中学
电子工程系   
周杰 江苏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化学工程系   
巫文超 江苏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化学工程系   
施璐 江苏 江苏省镇江一中
化学工程系   
严熠博 江苏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化学工程系   
彭力 江苏 江苏省天一中学
化学工程系   
王文聪 江苏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化学工程系   
陆天昊 江苏 江苏省天一中学
化学工程系   
张乐 江苏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化学工程系   
徐鹏程 江苏 江苏省姜堰中学
化学工程系   
茆成宇 江苏 江苏省淮阴中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卢洁晨 江苏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程亮 江苏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邹竣元 江苏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理学院   
郭扬 江苏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理学院   
张 昊 江苏 江苏省海门中学
理学院   
杨鑫 江苏 南京市金陵中学
理学院   
曹鸿钰 江苏 江苏省姜堰中学
理学院   
张卓 江苏 徐州市第一中学
理学院   
李哲 江苏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理学院   
刘峥 江苏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理学院   
吴天宇 江苏 江苏省泰州中学
理学院   
黄溢辰 江苏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理学院   
叶琎超 江苏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理学院   
吴琴 江苏 江苏省泰兴中学
化学系   
陈欢 江苏 江苏省南通中学
化学系   
李天洋 江苏 江苏省天一中学
化学系   
马传捷 江苏 江苏省姜堰中学
化学系   
顾实 江苏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化学系   
陆力安 江苏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化学系   
阮舒翔 江苏 南京市金陵中学
化学系   
史静雯 江苏 常州市北郊中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朱松涛 江苏 江苏省泰兴中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孙嘉伟 江苏 江苏省泰兴中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方飞 江苏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潘一佳 江苏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陆志锋 江苏 江苏省启东中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吴舒钰 江苏 江苏省如皋中学
经济管理学院   
沈超 江苏 江苏省宜兴中学
经济管理学院   
石星星 江苏 如皋市白蒲中学
经济管理学院   
刘硕瑶 江苏 南京外国语学校
经济管理学院   
龚婕 江苏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
经济管理学院   
刘畅 江苏 南京外国语学校
经济管理学院   
祁昊龙 江苏 南京市第九中学体艺特长生
经济管理学院   
倪佳瑶 江苏 江苏省海门中学
经济管理学院   
顾益玮 江苏 南京外国语学校
经济管理学院   
翁梅梅 江苏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经济管理学院   
朱婕 江苏 江苏省如皋中学
经济管理学院   
陈莉茜 江苏 南京外国语学校
经济管理学院   
周逸 江苏 南京外国语学校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潘艳梅 江苏 江苏东台中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狄韵 江苏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张非男 江苏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殷夕婷 江苏 常熟外国语学校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龚智超 江苏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李建慧 江苏 江苏省泰兴中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范梦莹 江苏 江苏省淮阴中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刘雨霏 江苏 南京外国语学校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李诚 江苏 江苏省如皋中学
外语系   
金璐 江苏 南京外国语学校
外语系   
张宁 江苏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外语系   
王晓亚 江苏 徐州市第一中学
外语系   
魏旭 江苏 江苏省运河中学
外语系   
陈燕然 江苏 南京外国语学校
外语系   
史丽佳 江苏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外语系   
梁小红 江苏 江苏东台中学
外语系   
司马昱 江苏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外语系   
朱思颖 江苏 江苏省泰兴中学
外语系   
王雨彤 江苏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法学院   
蒋玲洁 江苏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法学院   
冯翔欣 江苏 南京外国语学校
法学院   
季吉 江苏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法学院   
徐碧君 江苏 徐州市第一中学
法学院   
潘甜恬 江苏 江苏省淮阴中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风潇 江苏 江苏省镇江一中
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涛 江苏 无锡市第一高级中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祝侃 江苏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建筑技术科学系   
江晶晶 江苏 江苏省苏州中学
建筑技术科学系   
曾雪 江苏 江苏省启东中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   
陈景媛 江苏 江苏省盐城中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   
仰雪瑶 江苏 常州市第一中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   
杨易 江苏 高淳高级中学
软件学院   
陆洋 江苏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软件学院   
汪浩 江苏 江苏省扬州中学
软件学院   
杨义繁 江苏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软件学院   
龚云飞 江苏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软件学院   
周卿 江苏 江苏省泰兴中学
软件学院   
仲晨 江苏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软件学院   
徐鑫 江苏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软件学院   
秦凯捷 江苏 江苏省启东中学
软件学院   
李翊嘉 江苏 江苏省苏州中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丁华杰 江苏 江苏省盐城中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梅燕青 江苏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周斐 江苏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章晓 江苏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陆思聪 江苏 金陵中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有名有据,无话可言,我们福建省呢?真是没天理,你们湖北江苏上海就别拉出来比了
  俺是80年代的学生,当年高出贵州本科线30多分在班里却是到数,很多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地的同学他们的分数在贵州可以进除了清华北大外的任何大学......  分数最低的为西藏,甘肃,贵州,北京,上海,四川......
  清华06年招生人数(湖北最多):  http://join-/UploadFile/a/b/18aa8f8c6a53f0d2d26bfba.xls    居然查不到07年的,ft      楼主说的07年招生人数可能也没错,美丽di湘西提出的有名有姓,估计也没错,我想差别在于大学一般会追加招生计划。  
  另外,湖北多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湖北的定向生比较多,拿楼上那个excel文件来说,湖北有18个,仅次于湖南的19个,可能是因为定向生毕业后得去比较艰苦的军方单位,所以这两省的名额多了点。    这个是06年文科(楼上那个是理科的)  http://join-/UploadFile/2/1/e5ea7a6a.xls
  争来争去,有意思吗,各位,先把自己弄好吧
  我发现我们江苏人就是太低调了。  在好多帖子里都看到湖北人 yy 清华北大在他们那里招生最多。  可是,只要想想,清华北大里有超过30%的教授都是江浙籍的,他们怎么可能会最多呢!
  其实  在江浙沪  像南大 复旦 中科 浙大 上交 东南 同济都是非常牛比的大学  每年都有好多考生舍清华北大而去考上述的大学的!
  给个2006年清华2006年本科生生源情况,让某些人的谎言再次破产!    发信人: echina (西北胡子
kangzhen.net), 信区: Freshman  标
题: 清华大学2006年分省招生人数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ug
5 02:11:20 2006),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singhuaCent 讨论区 】  发信人: echina (西北胡子
kangzhen.net),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清华大学2006年分省招生人数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ug
5 01:22:28 2006), 站内    省区
不含临床/美术学院
整理后排序  北京
北京 391  江苏
江苏 196  山东
湖北 139  辽宁
山东 130  湖南
辽宁 130  湖北
湖南 130  浙江
浙江 125  黑龙江
黑龙江 111  河北
福建 110  四川
四川 106  福建
山西 105  河南
河南 103  山西
陕西 101  上海
上海 100  安徽
99  陕西
98  吉林
97  江西
96  广东
91  重庆
72  内蒙古
65  广西
61  甘肃
54  贵州
46  云南
41  新疆
35  香港
23  宁夏
21  海南
20  青海
19  西藏
6    其中临床医学人数根据清华大学招生计划计算。  设立不含美术学院/临床医学排序,是因为美术学院招生相对独立,与临床医学一样仅在少数省区投入名额,且数目巨大,而临床医学系代协和招生,反映清华传统资源在各省区之间的分配情况(需注意的是,文科也是在部分省区招生,进一步提高了这些省区获得资源的比例。)
  某些宣称清华在湖北招生最多的人士最好也能拿出令人信服的数据!  现实是清华在湖北的生源和在江苏的生源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其实承认差距并不是一件让人羞愧的事情,还是古人说的好,“知耻近乎勇!”
  清北在上海也是因为提前批录取,所以这些年分数才有所起色,在此之前上海学生没几个愿意考清北的,分和复旦交大差远了,大致和华师华理差不多。    楼主如果一定要认为清北比复交好的话也没关系,因为你从小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这个思想根深蒂固,我也没办法去改变你,也不想改变你。
  湖北的教育质量比河南高吧!
  上海人就是自我感觉良好,不愿意出去。  其实挺可悲的!
  一派胡言,河北的高考分数很高的 ,一般最高的是山东,河北次之
  江浙和两湖吧
  我觉得高校多的地方有许多原因,但起重要原因的是经济的发达程度,政府的投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武汉等都是有钱的地方。我听说在抗战时期或文革等时期有许多外地的教授和学校去了
南京、武汉等城市。不过这个没去考究过。总的来说中国的高校可用东 南 西 北 中 五个方位名词来概括。
  你们在这里争论这些有什么用?    1000万的考生还不是拼了12年的命在那里苦读!
  作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回复日期: 2:19:16 
    不好意思啊,楼上的几位,本人当时下意识的写下“著名高校”这四个字的时候其实指的是复旦交大当然还有浙大和南大,到真没有把清华北大算在内,因为在上海,考上清华北大并不是什么很荣耀的事情。      对这位“在上海,考上清华北大并不是什么很荣耀的事情”的言论实在佩服的五体投地...  你可以去韩国了,韩国人就是和你一样YY的,现在连释迦牟尼都是韩国人了,你很有YY的潜质,应该去韩国和棒子们一起YY,在国内你实在太屈才了...
  这个帖子很好笑。按人口录取比例就知道了。竞争的压力大小就知道了。上海今年参加高考的10万,招生是9万多,你说谁的分数高?这个都是看比例的。分数还有个出考题的水平问题。比如上海取9万个,不能让第9万个考生考了200分就读大学吧。所以他把考题出的大部分很容易,但个别题目很难,于是分辨率就出来,但整体好象分数也很高,看起来就很好看。这些大家自己考虑吧。山东,河南,这些省份人口多,读高中的也多,自然是考试分数要高。现在题目都不一样了,作文什么的都是各省出各省的。所以大家如果比较也请比较1997年前高考的情况。只要是录取比例低的,自然是分数高。毕竟学习好的学生的大脑智商差别不大。或者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学里不学习,不作弊而考试从没不及格的。大家可以看看都是那些省来的学生。就知道人的智商的比较了。恐怕湖北,河南,山东来的就有优势了。这就能说明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了。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分数高。
  还有一个问题,记得读大学的时候。97年入学的。班上经常补考的有云南的人都蛮直的,不过好象高考分数过低,所以大学课程学起来吃力;贵州的喜欢作弊;河北的男的不行,女的很要强;吉林的,学习也不见偷懒,但考试总是很悬乎;甘肃的也是总挂。学习比较不吃力的有湖北的,河南的,安徽南部的,广东的,湖南的,浙江的。我们班当时是30多个人,有21个省,我说的是真实的情况,当然都是个案。说出来,大家可以讨论讨论。
                              想公派出国留学必看!            【2007年国家公派留学生项目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录取人数及录取率一览】          详细名单见中国网:.cn/info/txt//content_8497400.htm           高校名称 公派人数
年招生人数
平均每n个毕业生被公派出国,n=?           北京大学 283
12.3           清华大学 168
20.8         南京大学 142
21.1           中国科技大学 83
22.9           浙江大学 150
40.0           复旦大学 92
38.0         上海交通大学 88
39.8                 西安交通大学 80
6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18
6100人(其中威海校区2300)
                                       想公派出国留学必看!            【2007年国家公派留学生项目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录取人数及录取率一览】          详细名单见中国网:.cn/info/txt//content_8497400.htm           高校名称 公派人数
年招生人数
平均每n个毕业生被公派出国,n=?           北京大学 283
12.3           清华大学 168
20.8         南京大学 142
21.1           中国科技大学 83
22.9           浙江大学 150
40.0           复旦大学 92
38.0         上海交通大学 88
39.8                 西安交通大学 80
6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18
6100人(其中威海校区2300)
                                             
                                    中国科学院院士(CAS member, CAS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头衔,为终身    荣誉,享受国家副部长级别待遇,也是唯一的最高级别的“国家一级教授”。一个多世纪以来,他们为祖国    的科学技术事业做出过并正在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各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争相高薪聘请的著名科    学家、学科带头人,也是党和政府各项重大决策的咨询专家,更是备受尊敬的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栋梁之才    。    如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上海)(现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的前身)机械工程系的两弹一星元勋——钱    学森  1942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的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  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物理系的核物理学女王、“中国居里夫人”——吴健雄  1920年毕业于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京大学)物理系的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吴有训  1923年毕业于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京大学)物理系的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严济慈  1930年毕业于私立南开大学数学系,1934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国际数学界泰斗、菲尔兹奖得主—    —陈省身  1940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的世界著名数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    文俊  1942年毕业于私立南开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49年肄业于国立南京大学生物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刘东生  1946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化学工程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闵恩泽  1913年肄业于国立清华学堂(现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的侯氏制碱法发明人——侯德榜  1924年肄业于国立清华学堂(现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  1924年肄业于国立清华学堂(现清华大学)物理系的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周培源  192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现清华大学医学部)的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开拓者——林巧稚  1940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气象系,1943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气象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叶笃    正  1949年毕业于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的著名肝脏外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孟超  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并入其他高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    —蒋锡夔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王选  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的世界著名固体物理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闵乃本  1966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的继陈省身之后的全球最杰出华人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                          
                    ■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头衔,为终身荣誉,也是唯一的最高级别的“国家一级教授”(副部级--与外交部、科技部、交通部等副部长平级);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863/973首席科学家均为“国家二级教授”。(高校教师共分13级)    【一个多世纪以来,培养中国科学院院士最多的高校】    ①【北京大学(149位,含北医)】原国立北京大学,或京师大学堂与燕京大学,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②【南京大学(137位,未合并任何大学)】原国立南京大学,或国立中央大学,或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或国立东南大学,或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或三江师范学堂,或两江师范    学堂与金陵大学    ③【清华大学(134位,含与清华强强联合的协和)】原国立清华大学,或清华学校,或清华学堂,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注:还有29位西南联大培养的未明确学籍的院士            ④【复旦大学(59位,含上医)】原私立复旦大学,或复旦公学    ⑤【浙江大学(53位,含杭大、浙农、浙医)】原国立浙江大学,或求是书院,或浙江求是大学堂,或浙江大学堂,或浙江高等学堂,或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9位,含合肥烟草学院)】    ⑦【上海交通大学(29位,含上海农学院、二医大)】原国立交通大学,或南洋公学,或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或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或南洋大学堂,或交通部上海工业    专门学校,或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或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⑧【同济大学(25位,含上海建材工业学院等多所大学)】原国立同济大学,或同济德文医学堂,或同济医工学堂,或同济医工专门学校,或同济医工大学    ⑨【武汉大学(24位,含武汉测绘学院等多所大学)】原国立武汉大学,或自强学堂,或方言学堂,或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或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或国立武昌大学,或国立武    昌中山大学     ⑩【南开大学(16位,含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原私立南开大学,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 Nature/Science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最权威、最负盛名、最顶尖的学术期刊。  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Nature/Science必须有极大突破,否则中国一流大学永远不可能被国内外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  凡是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过学术论文的天才学生无一例外可以轻易拿到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在内的全球任何顶尖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深造。      【1970年以来的全球最顶尖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论文发表情况】     高 校 Nature Science 合计         Nanjing Univ (南京大学) 10 20 30   Tsing Hua Univ (清华大学) 10 19 29       Peking Univ (北京大学) 10 16 26   Univ Sci & Technol China (中国科技大学) 10 12 22       Fudan Univ (复旦大学) 8 7 15   Zhejiang Univ (浙江大学) 5 6 11   Shanghai Jiao Tong Univ (上海交通大学) 1 5 6             ■ 全美最顶尖综合性学术期刊science杂志所做的唯一一次中国大学排名        1、北京大学    2、南京大学    3、中国科技大学    4、复旦大学    5、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为我国地位最高、规模最大、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学术科研机构,其科研实力相当于教育部所有直属高校科研实力的总和。      【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院所机构,现任院长、所长,约130人,各大学毕业生人数统计(2006年1月)】
        1、南京大学
      2、北京大学
        3、中国科技大学
7人  4、兰州大学
6人  5、复旦大学
5人  6、浙江大学
4人  6、哈尔滨工业大学
4人  6、西安交通大学
4人        其他大学为4人或4人以下
                      
                  【美国顶尖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大学研究专家菲莱德发布的根据SCI和在美国的影响力的中国大学排名】    1、清华大学
  2、南京大学
  3、北京大学
      4、西安交通大学
  5、东南大学
  6、中国科技大学
  7、复旦大学
  8、哈尔滨工业大学
  9、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仅次于两院院士的“国家二级教授”。与长江学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863/973首席科学家平级。      【院士摇篮: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本{专}科培养学校】    转载至:http://www.cuaa.net/cur/zhuanti/news_78581.html      南京大学101人  北京大学102人:{原北大93人}          中国科大74人  清华大学59人:{原清华58人}      吉林大学72人:{原吉大50人}  兰州大学46人  复旦大学58人:{原复旦44人}  浙江大学69人:{原浙大41人}          【1978年至2007年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奖排行榜】        一等奖 二等奖     北京大学(原国立北京大学) 2 27   南京大学(原国立中央大学) 1 16   清华大学(原国立清华大学) 1 14       复旦大学(原私立复旦大学) 0 8   浙江大学(原国立浙江大学) 0 7   南开大学(原私立南开大学) 0 7   上海交通大学(原国立交通大学)0 5   中山大学(原国立中山大学) 0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0 5     北京师范大学 0 1     来源:http://www.cuaa.net/cur/2008/kexue11.shtml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7世界大学排名】        校友&在校学者获诺贝尔奖 高引用频次论文 Nature&Science SCI 学校规模
  ……………………………………………………………………………………
    清华大学
    南京大学
    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复旦大学
  ……………………………………………………………………………………
    资料来源: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7世界大学排名http://ed./ranking.htm
                【1978年恢复高考至2008年6月培养中国科学院院士最多的6所大学】                南京大学(7位)  邢定钰(1981硕士),田刚(1982),陈晓亚(1982),吴岳良(1982),张经(1982),贾承造(1987博士),祝世宁(1988硕士,1996博士)    清华大学(7位,其中原清华6位,协和1位)  欧阳钟灿(1981硕士,1984博士),范守善(1981硕士),朱邦芬(1981硕士),吴硕贤(1981硕士,1984博士),杨卫(1981硕士) ,陈祖煜(1991博士),沈岩(1989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即    中国医学科学院硕士)      北京大学(6位,全部出自原北大)  白春礼(1978),文兰(1981硕士),王诗宬(1981硕士),田刚(1984硕士),高松(硕士,1991博士),王恩哥(1990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位)  马志明(1981硕士),李洪钟(1981硕士),吴奇(1982),侯建国(博士),黄民强        浙江大学(3位,其中原浙大1位,杭州大学2位)  杨焕明(1978 杭州大学),丁仲礼(1982),麻生明(1986杭州大学)                  南大培养的田刚、夏志宏更被杨振宁誉为改革开放以来几十万留学生中最为杰出的两位!!!!!!!!      有多达7位南大毕业生获美国政府授予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最高荣誉----美国总统奖!!!!!!!!      在新中国担任过联合国副秘书长的七人中,包括已卸任的毕季龙、谢启美和现任沙祖康,南京大学毕业生有三人!!!!!!!!          
  *****  作者:鸭蛋大学 回复日期: 18:01:39 
    俺是80年代的学生,当年高出贵州本科线30多分在班里却是到数,很多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地的同学他们的分数在贵州可以进除了清华北大外的任何大学......    分数最低的为西藏,甘肃,贵州,北京,上海,四川......  ******************************************************  这位SB。。。我告诉你,在全国统一试卷考试的时候,四川的录取线是很高的,至少是中等偏上的,,,我告诉你我上大学那一年,是91年,我们宿舍有河南,安徽,陕西,江西,河北,贵州,四川,旁边宿舍有湖北,湖南,山西,广西,的,,,,那一年我们的录取分数线高过山西,陕西,河北,广西,河南,远远高过贵州,和安徽,江西分数线只有3分之类的差距,当然低于湖南,湖北,我们那一届没有在山东,浙江招生,不知道他们的情况,下一届有招生  四川的录取分数线从来不低,教育也很发达,我只是提醒你一下,当然在哪些甘孜,阿坝,凉山这些少数民族地方,藏族地区录取是不一样的,很低,成都平原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你不要乱讲话
  补充一点,,,那时四川1亿多人,人口最多,考生众多,我们那年考大学几乎是7个考生才能考一个,分数会低吗? 但现在他奶奶的全国几乎60%考生都可以上大学,大学生难怪多如牛毛,,,,高速贬值了,,,,,  但现在好像北大,清华等名牌比以前还难考,,,考生多了呀,,,但北大清华,却并没有扩招多少,,,哦哦
  在高考分数上比较教育质量显然是没有可比性的。争论也就会无休止。如果换个高考模式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录取这种条件下按考上大学的人数来评价某个地区的教育表面上看可行,但实际上说也不可行,因为成绩的高低不但和学生的智商有关还和努力程度有关,衡量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不光是成绩还应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想真正决定教育质量的还是要看学校培养出学生的能力。分数论是一个无休止而且是个盲目的论题。
  分高不代表教育质量高
  高考分数线,看看十几年前的全国统考时代的分数不就清楚了,湖北湖南和江浙一带历来是最高的
  大家再看看70-80年代全国统一高考的分数线  
  99年全国各省分数线  
理科   省份 一批 二批 一批 二批  北京
466 447 460 421  安徽 517 499 533 487  天津 496 468 488 434  重庆 522 486 508 448  湖南 556 524 537 495  浙江 532 506 540 494  河北 529 510 546 504  甘肃 483 463 487 453  上海 485 441 497 474  山西 545 508 535 496  四川 525 495 511 459  湖北 544 523 566 535  辽宁 545 500 525 465  江西 542 525 542 506  内蒙 496 478 499 459  黑龙江 535 502 520 470  贵州 514 448 480 404  宁夏 480 450 482 427  青海 475 449 420 383  新疆 480 452 470 420  西藏 390
345   海南 623 567 601 540  吉林 518 493 525 475  云南 475 445 440 375  福建 672 589 617 547  陕西 652 590 596 538  河南 664 619 633 575  河南 664 619 633 575  山东 639
599   广西 690 624 656 589  广东 3+X
      
  其中福建、山东、河南、海南、陕西、广西、广东等采用标准分,山东、西藏不分一批、二批线只采用一条线。
  图片展示   
  &!-- 以下内容由sohu社区为您保存 --&  我是蓝天的学生,说实话,中国现在的民办大学中蓝天是最好的,如果你了解公办的学校的招生政策你就会知道除了一本二本的学校,大多的公立学校也是招生拿回扣,也许大家都不知道,公办的学校是直接和高中的校长、高三班主任联系,一个学生没有低于六百元的,民办的学校只要是本科的有几个校长会在学校,而蓝天的于果校长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的教工食堂吃饭,至少说明一点校长是正真的在办学校,另外蓝天的确不如公办的一些学校,可是有几个学生是读过公办的学校后来蓝天的,如果你到公办的学校上学,你也一定会说好多的缺点,就像高中一样,可能你们地方的某所高中名誉很好,可是不是同样有人在骂学校,
   蓝天有些地方确实不够完善,就像招生方面,可是民办学校需要发展,需要生源,如果没有人去招生,请问大家有人知道蓝天吗,如果没有人知道蓝天,那么蓝天能发展吗?蓝天会在短短的十几年发展这么快吗?另外我想问一下哪个学校能把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每周都像家里反应,为了学生,蓝天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和家长每星期和家长沟通的大学。
  再说了好多企业也都是一开始并不是很完善,只有自己有了规模,才能有质量,说起“安踏”大家都知道吧,可是这个企业也是由一个小作坊办大的。大家都知道很多的民办学校在中国发展,可是你觉得哪个学校比蓝天好呢?江西的学校,西安的学校,北京的学校,你把所有的学校对比一下,你就会知道,蓝天应该是瘸子中的将军了,换句话在蓝天读书的学生难道就没有学习的吗?就像我们在学校拿的“高级物流助理师”资格证,可能有人抱怨没有用,可是那是你根本就没有学,我知道的两个同学,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武汉,就是做的物流工作,自己找的,每个月基本工资是2500,我问过他们,他们说那的确是自己考得,学校发的书都看了,有时间就去图书馆学习相关的知识,考试的时候没有抄一个字,说句实话我还是劝大家,学校没有问题,问题是自己的心态,如果没有认真去学习,就是把你放在清华也没有用,
   还有一个方面是现在的民办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公办的也有所不同,公办的一般以学术、科研为主,民办的以职业教育为主相对来说民办就是为了更好就业,
   我想劝那些对蓝天有偏见的同学说,一味的说蓝天不好,可是你们为什么不去上好的呢?如果蓝天是骗人的,为什么能骗五万多人呢?难道这些同学,还有他们的家长都是弱智吗?再说了如果蓝天没有一个人读倒闭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到时候你甚至都不敢说自己是蓝天毕业的,拿着蓝天的文凭你会感到一种耻辱,如果自己就看不起自己的学校,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文凭,那么你还能看得起自己吗,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么别人又怎能看得起。如果没有人能看得起你那么你感觉你会是一个成功的人吗?如果蓝天发展好的话,从规模到质量得到转变,成为东方民办教育的响亮品牌那么当别人问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时候,你可以很自豪的说我是蓝天人。
   说心里话,我很为蓝天感到骄傲,至少我认为我读的是中国最好的民办大学。
   我是蓝天学院07商贸系市场营销统招本科班的学生,我敢于对自己的任何言行承担责任。有意者请联系我啊!我将为你提供最详尽的招生信息。姓名:梁月锋 联系电话:
      
  还是四川的学生倒霉!!!!!!特别是这次非延考区的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建议标题改了,吹牛,到底哪个省份最厉害(转载),本人投湖北一票。
  有什么好比的,又不是自己,关键是自己。
  那个是黄冈吧。。。。。
  很多中国人都在努力证明自己要比另外一些中国人高一等。。。  
  很多中国人都在努力证明自己要比另外一些中国人高一等。。。  
  很多中国人都在努力证明自己要比另外一些中国人高一等。。。  
  @axyrz  17:13:25    江浙和两湖吧  -----------------------  你这个人就是个傻蛋 自己去动动手指头 去搜搜 近些年河南高考分数线 和你们河北比比 真是自不量力 睁着眼瞎吹 有意思么 拿我们学校英语专业来说 河南考生专八通过率占全校通过的40% 我都不屑说你了 自己去搜搜
  @seanny104  08:11:35    楼上的,提到文化底蕴,你丫读没读过历史,知不知道河南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为什么一定要在众人面前卖弄你的无知呢?  -----------------------------  挖出几个人猿的头盖骨就叫有文化底蕴了?发源地又怎么了,非洲还是全球人种的发源地,别动不动就拿历史给自己脸上贴金,事实就在当代,作为文化发源地还混成这样,只能说明这地方现在只有一种特产:败家子~    河南其实现在也很有名啊,著名的坑蒙拐骗发源地,人家外地派出所挂条幅都是“严厉打击河南籍犯罪分子”,还真是重视你们啊,你们的文化底蕴都用在这些地方了吧?
  @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5楼
04:26:42  举个例子,仅1300万人口的上海,走出了不下200位两院院士,其他的党政领导人,商界精英更是数不胜数。  -----------------------------  但是基本上老家都是苏南的。
  @axyrz
 17:13:25  江浙和两湖吧  -----------------------  @sun楼
16:41:33  你这个人就是个傻蛋 自己去动动手指头 去搜搜 近些年河南高考分数线 和你们河北比比 真是自不量力 睁着眼瞎吹 有意思么 拿我们学校英语专业来说 河南考生专八通过率占全校通过的40% 我都不屑说你了 自己去搜搜  -----------------------------  人家名校生直接考托福,谁考专八啊。
  @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04:26:42  举个例子,仅1300万人口的上海,走出了不下200位两院院士,其他的党政领导人,商界精英更是数不胜数。  -----------------------------  @看客一名2011 83楼
04:08:24  但是基本上老家都是苏南的。  -----------------------------  这只能说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外地特别是农村地区享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有人才也被耽搁了。不能证明那里的学生聪明!
  河南没有全国重点大学怪河南人自己,当年中科大准备放在郑州的,是河南人不要,才放到安徽合肥的
  现在不是全国统一试卷不知道,80年代全国统一试卷,湖南江苏的高考分数线最高
  我是河南的,对于我们河南的考生,考高中难,考大学更难。就算你的分数线达到了并且高了好多,想报一个外省的格外难。但是本省的大学又没有好多,你们可以去看看,每年扎堆和退档的有多少。记得高三的时候,老师曾开玩笑的说,要是你们都能上好的大学,那谁来种地是吧。呵呵,至于上面说的,我们咬住湖北,那只是少数人。并不是说我们都是这样,我想作为河南的考生,自己处于什么地位,什么环境,大家都很清楚。但是,有一些待遇对于河南,真的不公平。  
  @叮当叮当在一起 82楼
08:28   @seanny104 8:11:35   楼上的,提到文化底蕴,你丫读没读过历史,知不知道河南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为什么一定要在众人面前卖弄你的无知呢?   -----------------------------   挖出几个人猿的头盖骨就叫有文化底蕴了?发源地又怎么了,非洲还是全球人种的发源地,别动不动就拿历史给自己脸上贴金,事实就在当代,作为文化发源地还混成这样,只能说明这地方现在只有一种特产:败家子~   河南其实现在也很有名啊,著名的坑蒙拐骗发源地,人家外地…… -----------------------------不能因为一小部分的人,就否定全部的吧。你去看看感动中国上面,告诉我,你们省的有几个,河南的有几个。  
  @叮当叮当在一起 82楼
08:28   @seanny104 8:11:35   楼上的,提到文化底蕴,你丫读没读过历史,知不知道河南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为什么一定要在众人面前卖弄你的无知呢?   -----------------------------   挖出几个人猿的头盖骨就叫有文化底蕴了?发源地又怎么了,非洲还是全球人种的发源地,别动不动就拿历史给自己脸上贴金,事实就在当代,作为文化发源地还混成这样,只能说明这地方现在只有一种特产:败家子~   河南其实现在也很有名啊,著名的坑蒙拐骗发源地,人家外地…… -----------------------------你被坑骗了吗?你了解河南吗?你们省就没有拐卖发生啊!希望你不要带着一些偏见去评论好吧!  
  @seanny104
 08:11:35  楼上的,提到文化底蕴,你丫读没读过
,知不知道河南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为什么一定要在众人面前卖弄你的无知呢?  -----------------------------  @叮当叮当在一起 82楼
08:28:35  挖出几个人猿的头盖骨就叫有文化底蕴了?发源地又怎么了,非洲还是全球人种的发源地,别动不动就拿
给自己脸上贴金,事实就在当代,作为文化发源地还混成这样,只能说明这地方现在只有一种特产:败家子~  河南其实现在也很有名啊,著名的坑蒙拐骗发源地,人家外地派出所挂条幅都是“严厉打击河南籍犯罪分子”,还真是重视你们啊,你们的文化底蕴都用在这些地方了吧?  -----------------------------  霸气。
  曾经湖北在高考历史上连续20年都是全国第一,我今天才知道这个事情。虽然好多年过去了,高考业改革了,但是这个20年历史还是有点让人意外。  湖北这么牛逼?  我大江苏难道被湖北压了20年没有抬头?
  楼主继续自我高潮吧,湖北最厉害又怎样9?而且楼主完全一派胡言,什么湖北清华北大最多,什么连续21年最高分都是自己YY的,我来告诉你事实,院士总数江苏最多,比例浙江最多,统考这么多年江苏最高分11次,其次浙江9次,湖北9次,湖南8次,你的21次哪里来?你的清华北大最多哪里来?差距是要靠补的,不是意淫的
  @忽然间我发现   在全国统考年代,有据可查的分数线排名:  年份 文科第一 理科第一  1980 浙江 浙江  1981 江苏 湖南  1982 浙江 江苏  1983 湖北 浙江  1984 湖北 湖北  1985 江西 江西  1986 江苏 浙江  1987 江苏 湖北  20年第一?我怎么有种囧的赶脚~~~  分数线这个东西就在那,也别喊公平不公平了~  另外,江浙一带为河姆渡文化,和黄河流域没半毛钱的关系,这里说吴语,吃水稻,唯一一个特别的城市是杭州,曾经南宋迁都,导致杭州话和周边县市的方言完全不同~每次有人在那里JJWW什么中原是全国文化的发源地,就有种恶心的感觉,别扯好么!!
  怎么查看孟明义主编的《中国高考大全》
网上找不到啊
  谁知道湖北1997年高考分数线,我老婆是湖北的,我是浙江的,说湖北秒杀浙江,全中国就山东江苏能看得上眼,说的是分数,不是其他撒综合素质,是这样吗
  作为大学生表示湖北的同学不如江苏和山东的拔尖。我们年级倒是有两三个郑外保送生成绩一直极为拔尖  
  回复第25楼,@yymtnt  楼上的,没有经过调查就在这里扯淡也知不知道什么是羞耻,清华2007年在江苏录取的本科生是189人,湖北是144人!在清华info上的迎新系统中就是这样的统计数据。以后别撒谎行不行?   --------------------------  是有自主招生加上保送吗?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为一名理科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