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负负数加正数等于什么正数吗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对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对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0不能作为分母,0的平方根是0,0的绝对值是0,0乘任何数都等于0,0的立方根是0对0是介于-1和1之间的自然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0不是质数,0是偶数。0没有倒数,0的相反数是0
肯定对,但它是自然数,也是整数。
正确,这貌似小学就学过了吧。。。
我就是小学生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为啥一个负数乘以一个负数得正数?
提问:级别:大二来自:安徽省合肥市
回答数:2浏览数:
为啥一个负数乘以一个负数得正数?
从前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有谁可以给我解释一下?为啥一个负数乘以一个负数得正数?还有为啥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他的绝对值了?(这是不是一个很幼稚的问题,可是我就是想不明白?
&提问时间: 18:49:51
最佳答案此答案已被选择为最佳答案,但并不代表问吧支持或赞同其观点
回答:级别:九年级 20:12:00来自:中国
因为——负负得正!
正负数和○共同组成了实数,用来区别人类所认识的同一类别中相反方向的事物的数量关系。将类似收入钱数定为正数,没有钱为○,则支出钱数为负数。这收入和支出就是同一类别中相反方向的事物。人们为了对于自己收入和支出有一个综合起来的认识,就有了正数、负数与○之间的运算关系,收入支出相等时,正负数抵消为○,收大于支时,相抵消为正数,反之为负数。这种加减运算的关系和结果,由生活、生产中的实际事例中抽象出来,就成了实数中加减运算的法则。
对于乘法和除法,只是加法和减法的高一级的运动形式,对于同一个正数,如果每一次都是收入,一共收入了五次,这总数就是同样的五个正数相加,其结果自然是正数,这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方式,正数乘正数也是正数了。如果说每次支出数是一个负数,同样的支出有五笔,加起来是负数,乘的结果也是负数,乘法也是加法的简便运算,结果也一样。如果说每次支出是一个负数,比如十元,记作负十。支出了五次,就是负五十元了。现在我们说这个人每次支出了十元,支出了负一次,问一共支出了多少钱?很显然,支出了负一次与正一次的方向不同,支出了正一次,结果是支出了十元,只能记作负十元。这支出了负一次,也就是与支出的方向相反的一次,也就是收入了一次,收入了一次十元,结果就是正十元。因此也可以说,支出了负一次,结果自己收入了十元,支出了负二次,就是负二乘负十,也就是收入了两次十元。这就是负负得正的实际事例和道理,将类似的数学运动总结成规律,就是乘法中的负负得正。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回答:级别:高级教员 18:56:51来自:山东省临沂市
恐怕不太好解释,就像1+1为什么等于2一样,好像是规定,知道就可以了。
总回答数2,每页15条,当前第1页,共1页
同类疑难问题
最新热点问题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最小的正整数是( ),最大的负整数是( ),最小的非负数是( ),最大的非正数是(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负数是( )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最小的正整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最小的非负数是(0),最大的非正数是(0)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0),最大的负数是(不存在 )
为您推荐:
1、-1、0、00、?
有理数中 最小的正整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最小的非负数是0,最大的非正数是0 绝对值都所以最小的数是0
没有最大的负数
所以不存在
最小的正整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最小的非负数是(0 ),最大的非正数是(0 )
1,-1,0,0,0,最大的负整数是-1
最小的正整数是( 1),最大的负整数是(-1 ),最小的非负数是(0 ),最大的非正数是(0 )
扫描下载二维码非负整数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非负整数,就是正整数和零,也就是除负整数外的所有整数。非负整数,就是数字前没有加负号,亦指其等于其值。与正整数差一个数字。即为零,一个的平方必为非负整数。[1]
非负整数定义
非负整数,是正和,也叫做自然数。正整数例如:1,2,3,4.....像这样的数就是正整数。非负整数不仅只有正整数,还有零。[1]
非负整数符号
数学家们使用 N 或
来表示所有自然数的。为了明确的表示不包含0,正整数集合一般如下表示:
N+ 或 N* 或
而非负整数集合一般如下表示:
集合论者也通常把包括0的自然数集记作的ω(小写的),因为第一个无穷序数便是ω。
非负整数分类
非负整数奇偶性
可分为和。
1、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2、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
也就是说,一个自然数要麽是奇数,要麽就是偶数。
注:0是偶数。
非负整数因数个数
可分为、、1和0。
1、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的自然数叫做质数,也称作素数。
2、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的因数的自然数叫做合数。
3、1:只有1个因数,就是它自身,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0和1一样,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非负整数性质
非负整数运算
对自然数可以定义和。其中,加法运算“+”定义为:
a + 0 = a;
a + S(x) = S(a+x), 其中,S(x)表示x的后继者。
如果我们将S(0)定义为符号“1”,那么b + 1 = b + S(0) = S( b + 0 ) = S(b),即“+1”运算可求得任意自然数的后继者。
如此,便可得出交换(N,+),是由1生出的自由幺半群,其中为0。此幺半群服从消去律,可嵌入一内:最小的是整数群。
同理,乘法运算“×”定义为:
a × 0 = 0;
a × S(b) = a × b + a
(N,×)亦是交换幺半群。
×和+符合:
自然数的和可以由类似加法和乘法的逆的方式定义。
非负整数带余除法
对于两个自然数a,b,不一定有自然数c使得
。所以若用乘法的逆来定义除法,这个除法不能成为一个(即不符合,即使不允许除以0)。但我们可以用作为替代。
现设a,b为自然数,
,则有自然数q和r使得a=bq+r且r&b。这里的q称为a除以b的,r称为a除以b的。(q,r)是被a,b所唯一决定的。
一个例子是
。这里a=62,b=7,q=8,r=6。
带余除法在中有不少用途,比如说的基本步骤就是带余除法。
非负整数序
当且仅当有自然数使得
而a不等于b时,记作a&b。
在自然数集上符合:
自反性:若a是自然数,则
反对称性:设a,b是自然数。若
传递性:设a,b,c都是自然数。若
完全性:对于任意两个自然数a,b,有且只有下列两种关系之一:
(或者等价的三分性:a&b,a=b,或a&b)
因为符合以上的四种性质,所以
是一个,即每个非空都有一个最小的自然数。此亦是最小数原理的陈述。
此序也和加法及乘法兼容,即若a,b,c都是自然数且
非负整数无限性
自然数集是一个无穷集合,自然数列可以无止境地写下去。
对于无限集合来说,“元素个数”的概念已经不适用,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集合元素的多少只适用于。为了比较两个的元素的多少,的创立者德国数学家引入了一一对应的方法。这一方法对于有限集合显然是适用的,现推广到无限集合,即如果两个无限集合之间能建立一个一一对应,我们就认为这两个集合的元素是同样多的。对于无限集合,我们不再说它们的元素个数相同,而说这两个集合,或者说,这两个集合的基数相同。自然数集的基数是,记作
与有限集对比,无限集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其一是它可能与自身的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
0 1 2 3 4 … (自然数集)
1 3 5 7 9 …(奇数组成的集合)
这就是说,这两个集合有同样多的元素,或者说,它们是的。大数学家曾用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自然数的无限性:如果一个旅馆只有有限个房间,当它的房间都住满了时,再来一个旅客,经理就无法让他入住了。但如果这个旅馆有无数个房间,也都住满了,经理却仍可以安排这位旅客:他把1号房间的旅客换到2号房间,把2号房间的旅客换到3号房间,……如此继续下去,就把1号房间腾出来了。
和自然数集等势的集合有:
由自然数的有限序列组成的集合
可数个合的并集
自然数集的势严格小於的势,即两者间不能建立一一对应(详见)。事实上,实数集的势是
,即自然数集的的势。
非负整数自然数列
0,1,2,3,4,5,…n,... 称为(OEIS中的数列A000027)。
自然数列的an=n。
自然数列的前n项和Sn=n(n+1)/2或者Sn=na1+n(n-1)/2
自然数列本质上是一个,首项a1=1,d=1。
非负整数历史
自然数由数数而起。自然数最初的表示法是用一个符号代表每个物体,
古巴比伦数字
比如||||可以用来代表四个苹果、或者四块石头、或者四头牛。这种表示方法在(约公元前2000年[2]
)的记数法中有所体现[3]
其後记数系统的创立,使得人们能以更少的符号去表示大数。巴比伦人便是使用的,比如数字75,他们便会以“1,15”表示(当然是用他们的符号)[4]
。但如果观察一下他们所使用的1至59的数,就会发现当中也有的影子。[5]
人也建立了十进制的记数系统,包括个位、十位…直至一百万。
之后进一步的发展是把0视为一个数的想法。由考古成果,我们已知约在公元前700年,巴比伦人就已经使用类近“0”的数字作为,但当0是最后一个时,他们会省去不记。[6]
印度学者于公元628年提出零的观念,一般认为是首个接近现代意义上的0。[7]
后来经传至欧洲。欧洲人起初仍对零作为数字感到抗拒,认为零不是一个“自然”数。认为自然数不包含的其中一个理由是因为人们在开始学习数字的时候是由“一、二、三...”开始,而不是由“零、一、二、三...”开始, 因为这样是很不自然的。[8]
在中国古代也有0这个概念,但并没有0这个的字样,而是以空位表示。中国古代使用进行计算,在算盘上,以空位表示0。公元1世纪的《》说:“正负术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9]
(这段话的大意是“减法:遇到同符号数字应相减其数值,遇到异符号数字应相加其数值,零减正数的差是负数,零减负数的差是正数。”)以上文字里的“无入”通常被家认为是零的概念。虽然如此,但是当时并没有使用符号来表示零。
非负整数争论
人最早研究数字的抽象特性,例如是古希腊哲学家和的研究。当中更把数视为宇宙之基本。[10]
有许多希腊数学家都不把1当成一个数,因而2就成了最小的数。在数学家所着的《》中也有类似说法。[11]
19世纪末,者给予了自然数几个较严谨的定义。据这些定义,把零对应于,包括于自然数内更为方便。逻辑论者及电算机科学家,接受集合论者的定义。而其他一些数学家,主要是数论学家,则依从传统把零拒之于自然数之外。
在全球范围内,针对0是否属于自然数的争论依旧存在。
在中国,2000年左右之前的中小学教材一般不将0列入自然数之内,或称其属于“扩大的”。在2000年左右之后的新版中小学教材中,普遍将0列入自然数。
国际标准ISO 31-11:1992《量和单位 第十一部分: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标志与符号》(已被ISO/IEC 80000-2取代[12]
)中,从集合论角度规定:符号
所表示的自然数集是包括正整数和0。新修订的ISO/IEC 80000-2也规定:符号N或N所表示的自然数集包括正整数和0。
中国于1993年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GB )参照国际标准ISO 31-11:1992规定[13]
表示“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
={0,1,2,3,...}。而应上标星号或下标加号,记作
.百度文库[引用日期]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引用日期]
Michael Hallett.Cantorian Set Theory and Limitation of Siz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132
.新华网甘肃频道[引用日期]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引用日期]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引用日期]
.arXiv[引用日期]
.维基百科.[引用日期]
.中国古籍全录[引用日期]
.中国科普博览[引用日期]
.Euclid's Element[引用日期]
.ISO[引用日期]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引用日期]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这个我搞不清楚字面的意思,“非”就是不是的意思,那意思就是不是负的整数,那负的分数正数和正分数也算非负整数?谁帮我理解理解,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我来帮你理解.所谓“非负整数”是在“整数”的范畴来说的,即“非负整数”可以表述为“不是负整数的‘整数’”.(而我们知道,整数包括0,正整数、负整数,显然“不是负整数的‘整数’就指的是0和正整数了”至于“负的分数正数和正分数”那是研究的范围是“分数”的范围了.还有不理解的可以发信息告诉我.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负数加正数等于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