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骨科上环形外支架要多久能恢复影像表现胫骨一切迹

成人小腿胫腓骨的应用解剖学观測

成人小腿胫腓骨的应用解剖学观测

: 目的 观测成人小腿胫、腓骨的相关形态学指标,为小腿骨折固定、自体骨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积累人体解剖学资料.方法 利用游标卡尺、角规、求积仪,对52具成人出土骨骼(100侧)完整的小腿胫腓骨(左52侧、右48侧)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

相关论文(与本攵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 踝关节是负重关节之一踝关节在正常行走时,内踝通过三角韧带、外踝通过外侧副韧带和横韧带与足部连接下胫腓关节由腓骨远端内側面位于胫骨的腓骨切迹中形成,下胫腓前后联合韧带和横韧带及骨间膜使胫腓骨之间获稳定这些韧带保持了内外踝及踝穴的正常解剖關系,这些解剖特点说明踝关节在负重行走时要求踝关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灵活性。

  • 第十二届全国足踝外科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国际足踝外科论坛论文集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并观察其复位效果及疗效方法:2012年4月-2013年12月,对18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通过后外侧入路固定腓骨和后踝,其中后踝予支撑钢板固定。通过术后X线、CT测量判断下胫腓联合的复位情况,以评价其复位结果术后6月测量踝关节活动角度。结果:腓骨和胫骨的腓骨切迹前后部之间的间隙,平均距离为1mm,本组患者下胫腓联合复位满意平均关节活动度:背屈16度(±4度),跖屈46度(±5度),外旋20度(±3度)和内旋26度(±4度)。结论:通过该入路可以直接观察局部损伤情况、直接判断骨折复位质量、同时很方便地安放坚固的内固定装置通过良好复位并牢固固定后踝和外踝骨折能有效复位并恢复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


吴俊,张强;[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3年04期
陈义泉,袁太珍,廖建中;[J];中国骨伤;2004年02期
李骞,孙玉英;[J];骨与關节损伤杂志;2004年05期
胡仕其,杨勇,朱广平;[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6期
郝延科;[J];生物筋骨骨科上环形外支架要多久能恢复材料与临床研究;2004年02期
武文杰;武天宝;;[A];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匼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张文献;吴晓青;席学义;刘冰;张利献;孙建伟;郭宝庆;;[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編[C];2007年
武天宝;武文杰;武仙娥;李勇;史永叶;侯腊保;;[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疒)建设骨伤协作组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徐人杰;徐海林;王天兵;姜保国;;[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赵磊淼;;[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5年
汤超亮;魏亦兵;王世龙;周建伟;;[A];第二届华东地區筋骨骨科上环形外支架要多久能恢复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筋骨骨科上环形外支架要多久能恢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任家来;王亚夔;;[A];第②届华东地区筋骨骨科上环形外支架要多久能恢复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筋骨骨科上环形外支架要多久能恢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刘四海;唐涛;刘克敏;王安庆;王飞;崔志刚;;[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徐海林;徐人杰;王静;张殿英;付中国;姜保国;;[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議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贾少华;赵铁山;;[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筋骨骨科上环形外支架要多久能恢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