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扒拉特大灯高度调节底怎么调

&img src=&/50/v2-d8dbf8d33c9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d8dbf8d33c9e_r.jpg&&&p&&/p&&p&随着战斗机技术与空空导弹技术的发展,超视距空战(BVR)已成为当前空战的主要形式,在五代机蓬勃发展的今天,超视距空战的水平已经成为了了一个国家空军的技战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一般来说,超视距空战是指双方歼击机在目视范围之外 ,通过机载传感器探测对方 ,并用中远程空空导弹进行攻击的一种空战模式 ,作战距离一般大于 12 km。为实现超视距精确打击 ,要求机载系统具有“先视先射”能力。“先视”也称先敌探测 ,是指雷达系统能够更早更远地发现、截获、跟踪目标 ,“先射 ”是指火控系统在敌方实施攻击之前 ,先于目标发射导弹 ,并击毁目标 。&/p&&p&从BVR战术的发展角度来看,最早超视距空战发生在 1960 年代的越南战争,当时 ,美国战斗机挂装了AIM-7D“麻雀”半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空导弹, 命中率只有可怜的 9 %。而在1982 年的中东战争中的贝卡谷地空战中, 以色列战斗机采用超视距战法用 AIM-7F 麻雀导弹击落叙利亚 10 多架飞机, 占击落飞机总数的 20 %, 初步形成了超视距空战的模式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超视距空战这一的空战形式终于从之前的从属地位上升到主要地位,联军使用 AIM-7M 麻雀导弹共击落伊拉克战斗机达 26 架 ,占击落飞机总数的69 %,超过了视距内空战的战果。&/p&&p&&br&&/p&&img src=&/v2-1b18cded843fcc6dfd6f95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1b18cded843fcc6dfd6f95b_r.jpg&&&p&&br&&/p&&p&在未来的超视距空战中 ,面对的绝对不会只是敌方战斗机群, 而是整个的防御体系 ,而且首先面对的可能是电子战飞机 。所以攻击的目标不仅有战斗机, 还有预警机、联合监视目标攻击系统 E-8C 、电子战飞机等。今天,我们在这里从技术角度简单的分析决定超视距空战胜利与否的几个主要因素。&/p&&p&一、RCS(雷达反射截面积)&/p&&p&隐身飞机对超视距空战的直接影响就在于雷达反射截面积( RCS),而RCS会极大的影响雷达探测距离,一般来说,最大探测距离的决定因素如下&/p&&p&&br&&/p&&img src=&/v2-650b402de29_b.png& data-rawwidth=&303& data-rawheight=&6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3&&&p&其中,Rmax表示最大探测距离; Pavg表示平均发射功率; G 表示天线增益; σ 表示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积; Ae 表示有效天线面积; tint表示积累时间; Smin表示最小可检测信号能量。&/p&&p&举例来说,f-15c和f-22在同时配备aim-120时来进行bvr空战,其RCS特性如下&/p&&p&&br&&/p&&img src=&/v2-4b57a5c0ffacf14b39de7_b.png& data-rawwidth=&789& data-rawheight=&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9& data-original=&/v2-4b57a5c0ffacf14b39de7_r.png&&&p&&br&&/p&&p&假设载机雷达相同,两者迎头相遇,若F-22 能够在 100 km 处发现 F-15C,而 F- 15C 只能 在 40.365 km 处发现 F-22。&/p&&p&根据 AIM-120 主动末制导雷达导引头的性能,它对于RCS 为 0.3 m2 的小目标可以在 8.4 km 处截获,则 AIM-120 对于 RCS 为 11.3 m2 的较大目标可以在 21 km 处截获。&/p&&p&根据如上数据可知,哪怕在双方雷达水平相同的情况下,f-22仅凭借RCS一项优势就可以达到先敌发现的效果,并且在导弹相同时,可在对方导弹未进入末制导阶段就将其发射机击落(意味着导弹将失去载机的雷达引导,不能命中),另外应当注意的是,AIM-120 的 RCS 为 0.1 m2 ,F-15C 只能在30 km 处发现 F-22 已经发射的 AIM-120,因为从发现F-22( 这时 AIM-120早已发射) 到发现 AIM- 120 之间时间很短,从这意味着f-15c能够进行规避的时间非常可怜。由此可见,RCS不仅影响雷达对战机的发现距离,也影响着复合制导(程序段+惯性/指令+主动雷达末制导)导弹的性能发挥,仅从这一点来讲,五代机拥有着四代机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想象,未来的战机设计必然要将隐身化(stealth)放在重要的位置。&/p&&p&二、机动战术&/p&&p&&br&&/p&&img src=&/v2-ded4b2fd34bb4768bacd6f_b.jpg& data-rawwidth=&760& data-rawheight=&4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0& data-original=&/v2-ded4b2fd34bb4768bacd6f_r.jpg&&&p&&br&&/p&&p&先来简单介绍BVR空战的基本流程&/p&&p&Ⅰ 编队战术巡航飞行 &/p&&p&Ⅱ 进入攻击/拦截航线飞行&/p&&p&Ⅲ BVR攻击 &/p&&p&Ⅳ BVR再次攻击/ WVR 攻击 &/p&&p&阶段 I 的主要任务有:&/p&&p&( 1) 执行阶段 I 任务规划或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p&&p&( 2) &b&主要基于外部信息&/b&(预警机,预警雷达等)保证持续监视任务区域; &/p&&p&( 3) 理解威胁态势、构建初始态势;&/p&&p&( 4) 确定保持/结束编队战术巡航时机。&/p&&p&阶段 II 的主要任务有: &/p&&p&( 1) 执行阶段 II 任务规划或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p&&p&( 2) 基于&b&机载&/b&或外部信息跟踪威胁目标、继续搜索潜在威胁目标;&/p&&p&( 3) 对威胁目标实施攻击占位; &/p&&p&( 4) 若敌机具备 BVR 攻击能力,在阶段 II 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b&电子对抗&/b&; &/p&&p&( 5) 态势分析,编队可根据实际态势放弃攻击行动或转入防御。&/p&&p&重中之重,就是阶段III了,若作战载机性能相近,则在阶段 III 时,双方都可能进入对方 BVR 攻击的范围,胜负就要这一阶段揭晓了。&/p&&p&在阶段 III 的主要任务有:&/p&&p&( 1) 执行阶段 III 任务规划或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p&&p&( 2) 编队攻击目标分配和排序; &/p&&p&( 3) 确定我机是否进入 BVR 攻击包线; &/p&&p&( 4) 确定发射空空导弹发射时机———发射点的选取; &/p&&p&( 5) 编队可根据态势分析放弃攻击行动或转入防御&/p&&p&编队在阶段 III 的作战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上一阶段的执行情况和相关信息保障情况。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 如编队对态势判定出现问题、未能准确完成目标分配和排序) ,编队很可能遭到遗漏攻击目标的 BVR 攻击或直接进入近距格斗,在BVR空战中,系统与体系的信息支援也是不可或缺的。&/p&&p&在阶段 III 结束以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如果条件允许,将再次实施 BVR 空战编队,即重复阶段 II 和/或阶段 III 创造 BVR 再次攻击的条件,这取决于编队与威胁目标的距离; 如果编队与目标相距比较近( 相距20 km或者更近)将进入WVR空战阶段。这也就是所谓的阶段IV。&/p&&p&在了解了BVR空战的基本流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去探讨bvr空战的具体战术,目前就公开资料而言,我们已知以下几种战术:&/p&&p&1. 迎头接敌、先敌攻击战术&/p&&p&&b&战术使用条件: &/b&当我方飞机雷达探测距离和导弹的最大攻击距离优于目标机的雷达探测距离和导弹的最大攻击距离时,这是一个在优势时使用的战术。&/p&&p&&b&战术实现过程:&/b& 指挥中心(地面雷达站或空中预警飞机) 引导我机迎头接敌, 在距敌雷达探测距离以外开机, 机载雷达发现目标后, 应加油门增速, 同时保持雷达对目标的截获和跟踪, 当目标进入导弹允许发射距离时, 先敌发射导弹, 并在对导弹进行制导的同时减速, 在导弹命中目标或进入末制导阶段后, 我机做大过载机动规避敌方导弹的攻击。&/p&&p&&b&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怂,就是干。&/b&&/p&&p&2. 一侧接敌或两侧夹击的攻击战术&/p&&p&&b&战术使用条件: &/b&当目标机的雷达探测距离和导弹射程明显优于我方飞机时, 应避免迎头接敌, 此时应采用此战术。&/p&&p&&b&战术实现过程:&/b&我方飞机在指挥中心的导引下,&br&从敌机航线一侧或两侧(间隔40 km~ 50 km ) 接敌, 在距敌机 100 km~ 120 km 雷达开机, 在指挥中心的导引指令下, 向目标机一侧转弯, 截获目标后, 对目标机进行侧方攻击。&/p&&img src=&/v2-63ffa38b841d6d84b31afee_b.pn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1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br&&/p&&p&这一战术可以避开敌方雷达的优势探测区域,可以有效抵消我战机的性能劣势,但缺点在于,在目标侧方90°方位, 由于径向速度小, 雷达探测存在着盲区, 可能会丢失目标; 而且侧方攻击时, 目标线旋转角速度较大, 增加了导弹跟踪目标的难度, 会降低导弹的命中率。&/p&&p&3. 隐蔽接敌, 突然攻击战术&/p&&p&机载雷达不管探测距离多远, 都存在死角,一般都存在探测的最大角度和下视能力弱的特点,加上四代机的隐身性能好、超音速巡航能力强, 完全可以实施隐蔽接敌、突然攻击。具体来说, 地面雷达和空中预警机引导我机以&b&负高度差&/b&低位接敌, 在接近导弹攻击距离时, 急跃升到目标机高度进行前半球迎头攻击。为什么没有上面两个那么详细呢?因为这属于骚操作了……(想要这么操作,首先你要&b&非常&/b&熟悉对方的机载雷达,然而……)&/p&&p&4. 迎头绕侧攻击战术&/p&&p&&b&战术使用条件:&/b& 我机雷达和导弹性能处于明显劣势, 双方初始 态势为迎头状态时可以进行此机动。(劣势翻盘的操作)&/p&&p&&b&战术实现过程:&/b& 首先我机迅速向外侧转弯, 使目标方位角达到90°附近, 因为当我机的速度向量与敌机雷达的波束垂直的话, 则我机的径向相对速度就非常小, 敌机雷达难以稳定截获。保持此目标方位角, 直到目标机雷达探测边沿, 随后再迅速向目标一侧转弯, 使目标方位角为0°或比较小时实施攻击。如果一次攻击不成功, 则采用多次蛇形机动逼近敌机, 寻机歼敌。&/p&&p&5. 规避机动战术&/p&&p&超视距空战机动规避分为两类: &/p&&p&一是对敌机雷达探测的规避。当我机已被敌机雷达截获, 但敌机尚不具备导弹发射条件, 此时可采用90°侧转、置尾机动和施放干扰破坏对方雷达的跟踪状态, 这是由于侧转和置尾状态下敌机雷达的探测距离会显著降低。 &/p&&p&二是对中远距导弹跟踪的规避, 首先施放干扰, 使导弹失去制导, 然后通过机动来破坏中距导弹追踪, 降低其命中概率, 甚至将其摆脱, 使其失控。机动主要有置尾机动、向导弹来向侧转、周期性变过载机动三种。&/p&&p&&b&置尾机动&/b&会延长导弹命中目标的时间, 并使导弹在飞行末端的机动性能降低, 有利于摆脱导弹追踪。 &/p&&p&&b&向导弹来向侧转&/b&有利于增大目标线角速度, 迫使导弹增加其跟踪过载, 可能使导弹跟踪时因超载而失控;转弯角度一般不应大于50°, 否则本机雷达将丢失目标, 无法对导弹提供中制导。本机的火控系统将根据本机的速度和高度以及来袭导弹的距离, 计算出战斗机必须进行转弯的时机。如果超出这个时间, 本机必须用大于50°的角度进行转弯才能规避敌方导弹, 这样的结果也就是本机无法对发射的导弹进行制导, 等于自动放弃了进攻机会。当导弹和本机的距离小到一定程度时, 本机必须进180° 的转弯才能规避导弹的攻击, 这个距离称为“极限距离”。&/p&&p&&b&周期性变过载机动&/b&如蛇形机动能扩大导弹的动态误差, 增加其脱靶量, 降低其命中率。&/p&&p&&b&附赠一个:&/b&&/p&&p&据美国 《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报道,2007 年 F-22 首次参加“红旗”军演在空战中就被对抗方的“红军”击落 1 架。虽然美国军方最终没有透露该 F-22被击落的原因,但外界分析了多种可能性,其中之一就是 “红军”采用了灵活的对抗措施。被 “蓝军”F-22追击的“红军”飞行员实施各种机动规避 F-22 雷达波束并下降到最低飞行高度,躲进地面背景杂波,以此把 F-22 从 1 万 8 千多米的高空引诱到 “红军”飞行员能实施攻击的地方,他会不断地重复这样的机动动作,直到 F-22 耗尽所有的导弹,然后实施近距离格斗用 AIM-9 “响尾蛇”导弹将其击落。&/p&&p&&br&&/p&&img src=&/v2-d7195b14befbdfcd3214b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d7195b14befbdfcd3214b1_r.jpg&&&p&&br&&/p&&p&红旗军演中唯一架被击落的f-22,很可能就是被骚操作搞死的……所以我们要月月火水木金金,苦练技战术,j-8也能戳下f-22(滑稽)。&/p&&p&6. “虎加狼群”战术&/p&&p&&b&战术使用条件:&/b&采用较先进的5代机编队或5、4代机高低搭配混编以数量上的优势进行超视距空战, 或者说是配置较高性能雷达和空空导弹的战斗机和雷达、 导弹性能不太先进的战斗机组合搭配,来进行空战。&/p&&p&&b&战术实现过程:&/b& 雷达探测能力强的载机与敌机成负高度差, 探测能力弱的载机与敌机成正高度差保持一定间隔距离进行编队。编队前进时, 雷达探测能力强的载机开机搜索接敌, 而其他载机雷达不开机。当雷达开机的战斗机发现目标后, 将目标信息利用战机间数据链传给不开机的编队友机。 不开机的战斗机保持无线电静默, 共享目标数据, 从不同方向隐蔽接敌, 形成合围的态势, 到达一定距离后发起突然攻击。 &/p&&p&为了在超视距空战中保持无线电静默, 可以采用机载雷达不发射无线电波而只接收对方雷达波并通过机上的电子战系统以及机上计算机存储的数据库进行对比, 从而判断目标的方位、距离, 在最合适时刻雷达开机并迅速发射武器,这一问题将在后面继续详细探讨。&/p&&p&这一战术,在美军装备f-35这一划时代战机之后,已经在红旗军演中得到应用,f-35凭借其优异的先进通讯系统,得以在编队中起到指挥作用,f-22和其他四代机都相当依赖f-35的信息共享,这一型战机可以说是空战力量倍增器了。&/p&&p&三、电子战能力&/p&&p&在超视距空战中,美国空军的 F - 22 在内利斯基地的对抗演习中被美国海军最先进的电子战飞机 EA-18G 发射的 AIM-120“击落”, EA-18G在超视距空战中,是采用火力 + 电子战的方法“击落”F-22 的。&/p&&img src=&/v2-d5ad6ff8e3cf17e715aaaf4_b.png& data-rawwidth=&290& data-rawheight=&19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0&&&p&&br&&/p&&p&先来看看国内的一般分析:&/p&&p&演习中,F-22 可能没有得到预警机的指挥控制,它不能采用完全静默方式作战。虽然其装 备的 APG-77 雷达具有低截获概率 ( LPI) 能 力,但是 EA-18G 装备的ALQ-218 战术干扰接收器可采用被动跟踪方式对 F- 22 的雷达发射位置进行大致定向。当 F-22 雷达开机后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已被发现,仍在继续接近EA-18G 以便其发射 AIM-120 的增程型AIM-120C 进行超视距攻击。随后,EA-18G 打开其装备的APG -79 有源相控阵雷达F-22 进行定位跟踪,并在适当的时机 ( 也就是 EA-18G 飞行员所说的 “绝佳时机”,例如: 在 AIM-120C 开始进入中段制导后) ,用 ALQ-227 通信干扰系统使 F-22 和 AIM-120C 的武器数据链失效。而 F-22 因 AIM-120C 没有 双向武器数据链,不能及时获得导弹的状态信息,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武器数据链被干扰,为 了命中 EA-18G,继续跟踪接近 EA-18G。此 时,EA-18 发射 AIM - 120 攻击 F-22,F-22 由于当时装备的电子战系统属于自卫性质,并不 能对 APG - 79 和 AIM-120 的武器数据链进行干扰,最终 F-22 被 EA-18G 发射的 AIM - 120 击落。&/p&&p&当然,上面的分析不一定正确,即使正确,美国的海空军也不可能真的自相残杀(再次滑稽)。但是,火力 + 电子战为研究在超视距空战条件下对抗隐身战斗机提供了一 种几乎得到事实证明的新方法。增强的电子战技术,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抵消隐身带来的优势。&/p&&p&&b&附:&/b&&/p&&p&美国虽然有性能先进的空中预警机, 但在1991 年的海湾战争中, 美国&b&空军&/b&的F15 战斗机差点击落&b&海军&/b&的F14(我就是要击落海军!); 1994 年, 在伊拉克北部禁飞区, 在有空中预警机引导的情况下,F15 还是将自己的两架直升机击落。&/p&&p&此后,美国空军为避免误伤友机,规定必须有两种以上的证据证明目标是敌机才能开火。这样就又出现了超视距空战的战术使用限制问题。例如 F-14 只有敌我识别器(IFF)一种,于是 F-14 驾驶员不得不采用第 2 种证据———诺斯罗普公司的电视摄像系统。这套系统可以让飞行员在超过视界的距离上对敌机进行跟踪和识别,但是一般作用距离不到 15 km,尽管 AIM-54 的最大射程号称 110 km以上也只能在15 km左右攻击目标。(所以这是何等…)&/p&&p&四、雷达使用策略&/p&&p&基于机载雷达的使用-原则,本文将超视距空战对机载雷达使用的具体要求归纳为以下几条: &/p&&p&① 不能过早的开启雷达,以防止过早的被敌方探测到,特别是在武器性能( 主要是导弹最大射程) 弱于敌机的情况下; &/p&&p&② 不能太晚开启雷达,这样会丧失战机; &/p&&p&③ 雷达不能长时间开机,但一旦开启就要快速稳定而且准确的探测并截获目标,并且快速形成导弹发射条件; &/p&&p&④ 雷达开启时,即使不能很快形成导弹发射条件也不能让敌方形成或容易形成发射条件。&/p&&p&现在来简单探讨一下机载雷达的性能特点&/p&&p&机载雷达的探测距离和截获距离,都是相对于一定的探测和截获概率而言的。要求的探测和截获概率越高则对于同一部雷达来讲其相应的探测或截获距离就会越小。机载雷达的扫描角度范围,通常按水平角度、俯仰角度来给出。雷达作用距离往往要分成好几档,每一档所对应的扫描范围是不一样的。一般的规律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在远距探测和近距探测时采用“小区”扫描,在中等距离时则采用“大区”扫描。&/p&&img src=&/v2-978a8cdbdb_b.png& data-rawwidth=&337& data-rawheight=&3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7&&&p&&br&&/p&&p&我们得到对于求解雷达开启点和开启时间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本机与目标机的几何态势( 包括距离、目标进入角目标方位角、速度、高度等) 、武器性能 (导弹最大攻击距离) 、雷达性能(目标探测距离、截获距离等) 等。具体数学分析过于复杂,此处暂时略去不谈。&/p&&p&有计算机专业基础的可以搜索相关论文自行研究(滑稽)。&/p&&p&五、武器攻击区&/p&&p&不论是超视距还是视距内空战,空战目的都是击毁、破坏敌空中目标,使其失去对我形成威胁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我机必须进入一定的武器攻击区(WEZ),所以空战态势优劣的本质是由敌我双方态势对各自WEZ影响决定的。&/p&&p&如图2所示,尽管B的机头已指向A,但A已进入了本机WEZ,且具备了攻击B的条件,所以A空战态势优于B。所以,评估空战因素对态势的影响,也应该从其对WEZ的影响角度来定量分析,基于WEZ的分析才能从本质上评估空战态势的优劣。&/p&&p&&br&&/p&&img src=&/v2-4e08d15d96ffaf0d2e180_b.png& data-rawwidth=&399&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p&&br&&/p&&p&除射程外,中距弹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b&不可逃逸区&/b&的大小,譬如aim-120d较上一代不仅提高了射程,还大幅加大了不可逃逸区的的大小,这在空战中可以极为有效的提升战机的WEZ,提升获胜的概率。&/p&&p&&br&&/p&&p&结语&/p&&p&本文主要集中讨论bvr空战的基本要素,基本不涉及具体战机,武器的性能分析,致力于科普常识,难免有所错漏,期望有大佬共同讨论一起进步。&/p&&p&更新:(有关tews)&/p&&p&资料来源&/p&&p&&a href=&/?target=http%3A//pentagonus.ru/publ/bortovye_radioehlektronnye_sredstva_zashhity_letatelnykh_apparatov_-0-271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Бортовые радиоэлектронные средства защиты летатель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i class=&icon-external&&&/i&&/a&(原文)&/p&&p&&a href=&/?target=http%3A//www./html/version//7196.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tml/ver&/span&&span class=&invisible&&sion//7196.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知远付费译文)&/p&&p&TEWS包括AN/ALR-56C、AN/ALQ-128、AN/ALQ-135(V)、AN/ALE-45四种设备,AN/ALQ-135(V)不包括自己的接收装备,信号从AN/ALR-56接收,而在F-15E(应为改装后)飞机上是从AN/APG-82(V)1&b&机载相控阵雷达&/b&进入。&/p&&p&最新的f-15的tews是跟机载雷达联合起作用的,某评论区的有没有意识到自己问题?&/p&&p&主要资料来源:&/p&&p&基于导弹攻击区的超视距空战态势评估改进&/p&&p&吴文海,周思羽,高 丽,刘锦涛&/p&&p&超 视 距 空 战 过 程 分 析&/p&&p&吴文海,周思羽,高 丽,祝 萌&/p&&p&国外隐身战斗机超视距空战问题 &/p&&p&高劲松, 陈哨东&/p&
随着战斗机技术与空空导弹技术的发展,超视距空战(BVR)已成为当前空战的主要形式,在五代机蓬勃发展的今天,超视距空战的水平已经成为了了一个国家空军的技战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一般来说,超视距空战是指双方歼击机在目视范围之外 ,通过机载传感…
&img src=&/50/v2-66fa68aaefeb1a1b78eb7c_b.jpg& data-rawwidth=&1050& data-rawheight=&6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0& data-original=&/50/v2-66fa68aaefeb1a1b78eb7c_r.jpg&&&p&&i&本文用于与一般性解放军军史爱好者交流之用,因水平有限不涉及深层次内容。&br&文中所有内容来自网上可找到的公开信息源。因笔者知识水平有限以及资料收集的局限性,本文中可能存在不少纰漏和错误,敬请指正。&br&感谢西陆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论坛等地活跃的军史爱好者前辈,他们整理的资料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基础。&br&为了方便读者,在下文中会对部队番号做斜体处理,对涉及到的装备型号做&/i&&b&加粗&/b&&i&处理,对图注加&/i&&u&下划线&/u&&i&。&/i& &/p&&p&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解放军装甲部队的历史比“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名称本身的历史还要长。日,在“人民解放军”这一名称拟定几个月以前,东北民主自治军(即后来的四野)在沈阳组建了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支坦克部队即&i&东北战车大队&/i&。组建后不久,解放军装甲兵就被投入当时如火如荼的内战之中。&/p&&p&在近4年的解放战争期间,人民解放军坦克部队屡立奇功,也壮大了自己。截止到1949年12月,解放军已经拥有417辆各型坦克,这包括&b&日制97式中战车&/b&、&b&94式轻战车&/b&、&b&美制M3A3斯图加特&/b&、&b&M4谢尔曼&/b&(极少)、&b&LVT(A)-4&/b&两栖坦克、英国&b&维克斯轻型坦克&/b&等等等等。在这其中最主要的型号还是日制&b&97式中战车&/b&,这些坦克是苏军在1945年解放东北的过程中缴获自日本关东军,然后又留给民主自治军的。以&b&97式中战车&/b&为主的99辆坦克参加了1949年的开国大典阅兵。&/p&&p&&br&&/p&&img src=&/50/v2-5a0a2abbf3e50b532097fe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50/v2-5a0a2abbf3e50b532097fe_r.jpg&&&p&&u&战车1师的97式“功臣号坦克”通过天安门广场,日&/u& &/p&&p&根据苏联方面的单方说法,在解放战争期间苏联为中共方面提供了“600辆坦克”,然而显而易见的是解放军没有得到任何一辆苏制坦克。考虑到这一数字本身是60-80年代苏联“对华宣传”内容的一部分,恐怕应该认为这一数字实质上是苏联击伤/缴获后留在东北境内的日制坦克(不论可用与否)的总数。&/p&&p&到1950年8月为止,这些坦克分编入4个坦克师,即&i&战车第1、2、3师&/i&和1950年8月组建的&i&战车第26师&/i&(特种战车师,编水陆坦克)。&/p&&p&到此时为止,解放军的坦克虽然数量不少,但是都是些万国牌,没有统一的后勤保障体系,也难以规划整齐划一的编制。不过,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从1950年8月起,苏联开始广泛地对中国进行军事援助,而坦克援助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中国装甲兵随即走上了全盘苏化的道路。&/p&&p&========================&/p&&p&在确认即将得到苏联援助的情况下,解放军开始了第一轮装甲兵整编计划。最初的计划是首先组建一批十余个坦克旅,每个坦克旅由2个直辖连的坦克团、1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构成,这种编制从逻辑上类似于朝鲜人民军的战车旅团。为达到这一目的,日,由&i&战车第1师&/i&改编为编制同上的&i&坦克第1旅&/i&(注意“战车”和“坦克”)。不过,可能是意识到这一番号违背了1948年11月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即野战部队编为师、地方部队和警备部队编为旅的精神,所以日,在完成了接装苏式装备之后,&i&坦克第1旅&/i&又更名&i&坦克第1师&/i&。从战车师到坦克旅,以及从坦克旅到坦克师都只是纯粹更名,没有发生编制变化。坦克2、3师也发生过类似的番号改变。日,因坦克之词系译音,而我国早有战车之称,为统一名称,又改为战车;1953年3月再次改回为坦克。战车第2师有改编为坦克第2旅的计划,然而最终直接改编为坦克第2师。坦克第3师没有发生过类似的番号改变。&/p&&p&值得注意的是,&i&坦克26师&/i&直到撤销也没有改名。&/p&&p&1950年10月,在中国直接介入朝鲜战争之后,苏联部长会议下达指示,由外贝加尔军区&i&第6近卫机械化集团军&/i&的三个师组建10个独立坦克团(苏方称坦克自行火炮团),作为军援提供给中国。这三个师包括:&/p&&p&1、&i&第5近卫坦克师&/i&(荣获列宁勋章、苏沃洛夫勋章和库图佐夫勋章的第5近卫坦克“斯大林格勒-基辅”师);&/p&&p&2、&i&第111坦克师&/i&(第111坦克“兴安岭”师);&/p&&p&3、&i&第14机械化师&/i&(第14机械化“兴安岭”师)。&/p&&p&这三个师恰好一共拥有10个坦克团和重型坦克自行火炮团,很可能每一个苏军坦克团/重型坦克自行火炮团承担了组建这样一个独立坦克团的任务。&/p&&p&组建的这十个坦克自行火炮团番号分别为第145,146,147,151,154,157,158,160,161,163。&br&&/p&&p&每个独立坦克团的编制如下:&/p&&ol&&li&团部和指挥连;&/li&&li&3个中型坦克连,每个包括10辆&b&T-34/85&/b&:1辆连长车,3个3车排;&/li&&li&1个重型坦克连,包括5辆&b&IS-2&/b&:1辆连长车,2个2车排;&/li&&li&1个自行火炮连,包括1辆&b&IS-2&/b&,4辆&b&ISU-122&/b&:连长车是&b&IS-2&/b&,ISU分编为2个2车排。&/li&&li&冲锋枪连、运输连、维护连&br&&/li&&/ol&&p&&br&&/p&&p&可以注意到,这一批独立坦克团的编制不同于苏军自己的坦克师/机械化师坦克团,而是接近于苏军步兵师坦克自行火炮团的编制。&/p&&p&1950年11月初,十个组建完毕的独立坦克团进入中国境内,帮助以下解放军坦克部队接装、换装、训练:&/p&&ol&&li&3个团驻北京,负责组建解放军&i&坦克1师&/i&、&i&第1坦克编练基地&/i& &/li&&li&2个团驻四平,负责组建解放军&i&坦克2师&/i& &/li&&li&2个团驻徐州,负责组建解放军&i&坦克3师&/i& &/li&&li&1个团驻哈尔滨,负责组建&i&坦克独立第2团&/i& &/li&&li&1个团驻长春,负责组建&i&坦克独立第3团&/i& &/li&&li&1个团驻吉林,负责组建&i&坦克独立第1团&/i& &/li&&/ol&&p&经过这次军援,到1950年末,解放军装甲兵共拥有300辆&b&T-34/85&/b&,60辆&b&IS-2&/b&和40辆&b&ISU-122&/b&。解放军坦克师得以换掉了缴获的万国牌坦克(水陆坦克除外),可这些坦克也没有直接淘汰,而是又组建了8个坦克独立营,负责训练人员,直到几年之后才完全废除。至于在解放军中服役的LVT水陆坦克的淘汰就要晚更多了。&/p&&p&=========================&/p&&p&在1950年末,解放军坦克师的编制如下:&/p&&ol&&li&师部、指挥连&/li&&li&2个坦克团,每个编制同上&/li&&li&摩托步兵团,编制包括:&br&(1)2个步兵营&br&(2)120毫米重迫击炮连&br&(3)57毫米无坐力炮连&br&(4)卫生连&/li&&li&摩托炮兵团,编制包括:&br&(1)122毫米榴弹炮营&br&(2)76.2毫米野炮营&/li&&li&高射炮兵营&/li&&li&侦察营&/li&&li&工兵营&/li&&li&卫生营&/li&&li&维修营&/li&&li&运输营&/li&&li&通信连、警卫连、防化连&br&&/li&&/ol&&p&日,&i&坦克1师&/i&在加强&i&坦克2师3团&/i&、&i&高炮营&/i&、&i&工兵营&/i&后作为志愿军装甲兵第一梯队入朝作战。与他们同时入朝的还有&i&坦克26师53团&/i&的人员——他们没有携带装备入朝,而是负责在朝鲜回收、修复缴获或者被遗弃的联合国军坦克。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装甲兵先后有3个坦克师、6个坦克独立团、7个坦克自行火炮团参战。&/p&&img src=&/50/v2-8dc4df8e8c3c2ca60827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50/v2-8dc4df8e8c3c2ca60827_r.jpg&&&p&&u&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和部队沿革表,图自坦克博物馆&/u&&/p&&p&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装甲兵参加大小战斗246次,毁伤敌人坦克74辆,摧毁敌人火炮20余门、地堡864个;自身被彻底击毁9辆坦克,26辆坦克受损。&/p&&p&&br&&/p&&img src=&/50/v2-b3f97ba9a79a8a5bc712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50/v2-b3f97ba9a79a8a5bc712_r.jpg&&&p&&u&志愿军坦克第2师坦克4团2连的215号T-34坦克车组(杨阿如车组)在朝鲜战场。解放军的各级指挥车的战术编号一般是全分队内最后一号,这和美军正好相反。图自网络&/u& &/p&&p&========================&/p&&p&在此之后,为了将美日装备整合使用并等待接装,将一系列独立坦克营合并为独立坦克团,又组建了5个军委装甲兵直属的坦克独立团:&/p&&ol&&li&&i&坦克独立第4团&/i&,日在北京市丰台镇组成,该团由&i&坦克独立第1、第2、第3营&/i&合编而成。&/li&&li&&i&坦克独立第5团&/i&,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九里山营房组成,这个团由&i&坦克独立第6、第7、第8营&/i&合编而成。&/li&&li&&i&坦克独立第6团&/i&,日将正在朝鲜执行抢修缴获敌坦克任务的&i&坦克第26师53团&/i&改称。&/li&&li&&i&坦克独立第7团&/i&,日在江苏省徐州市组成。该团以&i&坦克第2师摩托步兵团1营&/i&及&i&工兵连、迫击炮连、指挥连&/i&为基础编成。&/li&&li&&i&坦克独立第8团&/i&,日在河南省商丘县组成。该团以坦克第2师摩托步兵团团直机关、第2营及战防炮连为基础组建。&br&&/li&&/ol&&p&这些坦克团编组后没有立刻得到苏式新装备,而是在抗美援朝轮换参战的过程中,在朝鲜接收了其他坦克团留下的装备。&/p&&p&然而并不清楚回国了的坦克团又从哪里得到了新装备。不过目前已知的状况是,苏联没有再零星售卖给中国这几种坦克和自行火炮。&/p&&p&========================&/p&&p&在组建了第一批预备坦克部队之后,解放军开始着手组建队属坦克部队。1951年,在已初步建立起独立坦克部队(坦克师、独立坦克团)的基础上,中央军委计划整编陆军60个现代化步兵师(即改装苏械师),在步兵师内编配坦克自行火炮团。&/p&&p&这60个师的装备是从苏联订购的(而非无偿援助)。在购买过程中,有3个团的装备被转赠给朝鲜人民军,解放军购得了57个坦克自行火炮团的装备。不过到1955年为止,解放军一共组建了47+1个步兵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其中47个是新组建的,但在第一个苏械师即&i&66军196师&/i&的编组期间,其&i&坦克自行火炮401团&/i&其实是由&i&坦克独立第4团&/i&改编而来。&/p&&p&另外9个师的装备被用于训练、库存和编组其他部队(如伞兵师坦克连)。&/p&&p&每个坦克自行火炮团编制如下:&/p&&p&1、团部和指挥连,编1辆&b&T-34/85&/b&&/p&&p&2、坦克营,编22辆&b&T-34/85&/b&:这包括1辆营部车,3个7车坦克连,每个连1辆连部车,2个3车排&/p&&p&3、自行火炮营,编1辆&b&T-34/85&/b&和16辆&b&SU-76&/b&自行火炮:这包括1辆营部坦克,4个4车自行火炮连&/p&&p&4、维修连、运输排&/p&&p&总结起来,每个步兵师坦克自行火炮团拥有&b&T-34/85&/b&坦克24辆,&b&SU-76&/b&自行火炮16辆,这和苏军的步兵师坦克自行火炮团编制又不同,可以说是完全为解放军“量身定做”的编制。&/p&&p&在这一批订购中,解放军得到了1368辆&b&T-34/85&/b&和912辆&b&SU-76&/b&。&/p&&p&&br&&/p&&img src=&/50/v2-eea1cb6930dea5ff243a8fe2acf9735b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50/v2-eea1cb6930dea5ff243a8fe2acf9735b_r.jpg&&&p&&u&SU-76在二战时期和战后短暂时期主要装备苏军的轻型自行火炮团,苏联在战后向不少“友好国家”(如中国、朝鲜)提供了这种自行火炮。图摄自昌平坦克博物馆。&/u&&/p&&p&========================&/p&&p&在1953年7月前,这些坦克自行火炮团称“xx师战车团”,但从日开始直到1969年8月,解放军步兵师/陆军师的坦克自行火炮团(以及炮兵团)均有数字番号。不过,即便在解放军官方军史中也常将这些坦克自行火炮团略称为“xx师坦克团”而非“坦克自行火炮xx团”。&/p&&p&在这一批组建过程中,得到了坦克自行火炮团的师(和其坦克自行火炮团)番号如下:&/p&&ol&&li&第一批,1951年9月,由华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负责组建,原计划组建10个,实际上新组建9个,改建1个。&br&这一批有:步兵28(233)、32(237)、33(238)、182(396***)、46(252)、47(253)、186(312****)、197(402******)、198师(403)。另有196师(401)系改建。&/li&&li&第二批,1952年9月,主要由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部负责组建,共9个。&br&这一批有:步兵58(263*******)、59(264)、60(265)、76(281)、77(282)、78(283)、124(329)、125(330)、126师(331)。&/li&&li&第三批,1953年1月,由华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负责组建,共8个。&br&这一批有:步兵1(206)、2(207)、7(212)、107(无*)、187(392)、188(393)、189(394)、190师(395)。&/li&&li&第四批:1953年3月,由东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负责组建,共11个。&br&这一批有:步兵79(284)、80(285)、81(286)、127(332**)、128(333**)、112(317)、113(318)、114(319)、115(320)、116(321)、117师(322)。&/li&&li&第五批:1954年2月到1954年9月,共10个。&br&这一批有:步兵45(45*****)、193(398)、199(199*****)、202师(202*****)(由华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负责组建)、步兵118(323)、119(324)、120(325)、31(236)、34(239)、192师(397)(由东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负责组建)。&/li&&/ol&&p&总体看来,解放军步兵师的坦克自行火炮团番号存在宏观规律,即从206开始,与步兵师番号对应,每个步兵师都对应一个坦克自行火炮团的数字番号(+205),不编该团的师番号跳过。在坦克自行火炮团转隶他师之后,会按照这一规律重新拟定番号。&/p&&p&至于为何从206而非201开始,原因尚不可知。个人猜测可能是因为组建的第一个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的番号从1(401)开始,以此为基础,后续组建的团番号根据师番号向两端延伸。&/p&&p&然而这一番号序列中存在一些特例需要备注,这包括:&/p&&p&*步兵107师战车团①在获得数字番号前的1953年3月就改称华北军区独立坦克团,也有说法叫“华北军区独立重型坦克自行火炮团”的,不过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其在改称之后获得了任何重型坦克或自行火炮,直到1955年5月其赴旅大地区接收苏军装备并编入第1机械化师。&br&**步兵127师和128师的坦克自行火炮团在1961年10月因为不明原因对调。&br&***步兵182师战车团在日调步兵191师,改称坦克自行火炮396团。然而,在1953年7月到1954年5月之间的该团番号不明。根据这一批番号的一般规律,推断应该是390团。&br&****步兵186师战车团在7师撤销后转隶步兵107师成为步兵107师战车团②,坦克自行火炮312团是该团在107师编制下的番号。&br&*****在华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组建的第5批坦克自行火炮团中,步兵45师、199师和202师坦克自行火炮团的番号和师番号一致,可193师的战车团番号却遵循一般规律。原因不明。另外,步兵45师坦克自行火炮团在1958年转隶步兵第29师,因为不久之后45师就改编为空降兵了。&br&******原属步兵197师的坦克自行火炮402团在1957年7月转隶第24军,1962年10月底改为陆军第24军坦克团。这个陆军军坦克团是一个非常大的特例,原因和具体细节都搞不清楚。&br&*******步兵58师坦克自行火炮263团在1956年该师撤销后改称济南军区坦克乘员教导团,61年改称坦克乘员教导第4团。&/p&&img src=&/50/v2-a6d97d4ccd3ce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6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50/v2-a6d97d4ccd3ce_r.jpg&&&img src=&/50/v2-13e4a0e68deb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0/v2-13e4a0e68deba_r.jpg&&&p&&u&50年代末期15军步兵第29师坦克自行火炮45团的T-34和SU-76,图源见图片下侧黑边,侵删&/u& &/p&&p&========================&/p&&p&1954年,苏军撤出旅大。中苏签订协议,由中国有偿接收苏&i&第39诸兵种合成集团军&/i&在旅大的全部装备。&/p&&p&当时,苏军在旅大地区拥有装甲兵编制的部队主要包括:&/p&&ol&&li&&i&第7机械化师&/i&(荣获列宁勋章和苏沃洛夫勋章的红旗第7机械化“新乌克兰-兴安岭”师;8团制,编3个机械化团(第17、63、64),1个坦克团(第41近卫),1个重型坦克自行火炮团(第55),1个榴弹炮兵团,1个炮兵团,1个高射炮兵团)&/li&&li&&i&第17近卫步兵师&/i&(荣获十月革命勋章和苏沃洛夫勋章的第17近卫步兵“杜霍夫琴斯克-兴安岭”师;6团制,编3个步兵团(第45近卫、48近卫、52近卫),1个坦克自行火炮团(第77),2个炮兵团)&/li&&li&&i&第19近卫步兵师&/i&(荣获列宁勋章和苏沃洛夫勋章的红旗第19近卫步兵“鲁德内-兴安岭”师;6团制,编3个步兵团(第54近卫、56近卫、61近卫),1个坦克自行火炮团(第203),2个炮兵团)&/li&&li&&i&第25近卫机枪炮兵师&/i&(5团制,编4个机枪炮兵团,1个自行火炮团,1个炮兵团,1个炮兵旅)&/li&&li&&i&第44“兴安岭”重型坦克自行火炮团&/i&,直属第39集团军&br&&/li&&/ol&&p&为了接收这些装备,解放军调来了以下部队进行一对一接装:&/p&&ol&&li&&i&步兵第190师&/i&,配属&i&63军炮兵170团&/i&、&i&华北军区独立重型坦克自行火炮团&/i&,接收&i&第7机械化师&/i&装备;&/li&&li&&i&公安第1师&/i&,配属&i&志愿军独立团&/i&、&i&独立高炮第16营&/i&,接装&i&第25近卫机枪炮兵师&/i&装备;&/li&&li&&i&64军步兵第191、192师&/i&,分别接收&i&第17、19近卫步兵师&/i&的装备。&/li&&li&接收&i&第44重型坦克自行火炮团&/i&的单位不明。&br&&/li&&/ol&&p&&br&&/p&&p&在这其中,改编为&i&第1机械化师&/i&的190师被编入装甲兵,这个师的编制基本等同于1949年版的苏军的机械化师编制,包括:&/p&&ol&&li&师部&/li&&li&第1、2、3机械化团,系步兵第568-570团改编而来&br&——团下辖坦克营、3个步兵营、炮兵营、高射炮兵连等。其中坦克营编&b&T-34/85&/b&中型坦克15辆,&b&SU-100&/b&火炮7门,具体编制应该是2个7车坦克连(1+3x2),1个7车自行火炮连(1+3x2),营部编坦克1辆。&/li&&li&坦克第31团,系&i&坦克自行火炮第395团&/i&改编而来&br&——团下辖3个坦克营(22车营,1辆营部车+3x7车坦克连,坦克连为1+3x2),外加2辆团部车,总计68辆&b&T-34/85&/b&坦克&/li&&li&坦克第32团,系华北军区独立重型坦克自行火炮团改编而来&br&——团下辖1个重型坦克营(&b&IS-2&/b&重型坦克22辆,1辆营部车+3x7车坦克连,坦克连为1+3x2),2个重型自行火炮营(各22辆&b&ISU-152&/b&自行火炮,具体编制是1辆营部车+3x7车连,连为1+3x2),外加团部2辆&b&T-34&/b&,总计2辆&b&T-34&/b&,22辆&b&IS-2&/b&,42辆&b&ISU-152&/b&。&/li&&li&榴弹炮兵第1团,系&i&63军炮兵第170团&/i&改编而来&/li&&li&炮兵第2团,系&i&190师炮兵570团&/i&改编而来&/li&&li&高射炮兵团,系新组建。&/li&&li&8个独立营,3个独立连。&br&&/li&&/ol&&p&在这些坦克编制之外可能还有一些备件坦克,导致第1机械化师总计接收&b&T-34/85&/b&坦克137辆,&b&IS-2&/b&坦克22辆,&b&ISU-152&/b&自行火炮45辆,&b&SU-100&/b&自行火炮24辆,其他装备另有装甲车(至少包括&b&BTR-152&/b&)23辆,火炮110门,高炮50门,汽车878辆等等。&/p&&p&注意,在这一时期编制的机械化师和机枪炮兵师番号中,数字和兵种位置倒挂。高射炮兵团数字番号不明,可能根本没有拟定数字番号。&/p&&p&注意,当时苏军和解放军中所谓的“机械化兵”指的是坦克、摩托化步兵和炮兵合成的部队,而非现在定义上“装备装甲运输车/步兵战车”的“机械化步兵”。当时的机械化师实际相当于现在解放军意义上的摩托化步兵。&/p&&p&由&i&64军步兵第191、192师&/i&接收的苏军步兵师也各编一个坦克自行火炮团,其编制为:&/p&&p&(1)3个坦克连,每连10辆中型坦克(1+3x3)&/p&&p&(2)自行火炮营,编20辆&b&SU-100&/b&,此处不确认。&/p&&p&不过&i&步兵191、192师&/i&的&i&坦克自行火炮396、397团&/i&应该没有改装为苏式编制。他们接装的&b&SU-100&/b&很快就被交给了机枪炮兵师。&/p&&p&由公安1师接受的苏军机炮师炮兵团内编1个自行火炮营,约20辆&b&SU-100&/b&。公安第1师随即改组为&i&第1机炮师&/i&。&/p&&p&总之,在旅大接收过程中,解放军共得到357辆各型坦克和自行火炮,这包括18辆&b&IS-2&/b&,99辆&b&SU-100&/b&,45辆&b&ISU-152&/b&,179辆&b&T-34&/b&,16辆&b&T-54&/b&。另有说法称为22辆&b&IS-2&/b&和175辆&b&T-34&/b&。这也是解放军最后一次从苏联大规模引进坦克。&/p&&img src=&/50/v2-fba59db3d61af65bc25f_b.jpg& data-rawwidth=&545& data-rawheight=&2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5& data-original=&/50/v2-fba59db3d61af65bc25f_r.jpg&&&p&&u&第1机械化师的坦克在1955年的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辽东大演习”)中&/u& &/p&&p&========================&/p&&p&从年间,解放军总计从苏联得到了以下坦克和机械化装备:&/p&&p&1、1847辆&b&T-34/85&/b&中型坦克;&/p&&p&2、78辆&b&IS-2&/b&重型坦克;&/p&&p&3、45辆&b&ISU-152&/b&重型自行火炮;&/p&&p&4、40辆&b&ISU-122&/b&自行火炮;&/p&&p&5、99辆&b&SU-100&/b&自行反坦克炮;&/p&&p&6、912辆&b&SU-76&/b&自行火炮;&/p&&p&7、16辆&b&T-54&/b&。&/p&&p&到1955年5月,解放军已拥有苏式坦克、自行火炮3037辆。*&/p&&p&这些苏联坦克装备可谓解了解放军的燃眉之急,然而解放军回过神来就发现这些坦克的性能和状态并不能让人满意。中方认为苏联在给中国提供坦克装备时遮遮掩掩,耍尽了滑头,成心不给中国好装备。&/p&&p&以1950年援华的第一批10个独立坦克团为例,这些坦克团中的&b&T-34&/b&和&b&ISU-122&/b&是&i&第6近卫机械化集团军&/i&的现役装备,普遍参加过苏德战争和对日作战,一些坦克上还有德国坦克穿甲弹残留的弹芯,而苏联人一点也不“见外”,直接把弹芯焊在装甲上就交给中国。中国方面很期待当时苏军的现役装备&b&IS-2M&/b&,可偏偏这些&b&IS-2&/b&是从预备坦克基地而非现役部队里提出来的&b&IS-2 1943年型&/b&,等于让中国吃了个哑巴亏。直到旅大接收为止,解放军才终于得到(买到)了&b&IS-2M&/b&。至于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的组建也是一桩公案,苏联人极力为中国推销&b&SU-76&/b&,连蒙带骗地塞给解放军九百多辆,然而解放军最后发现这种轻型自行火炮的“母狗”绰号名不虚传,果然是糟糕的可以,而且其搭载的76.2毫米ZIS-3也很快落伍,不得不早早将其退役。&/p&&p&为此,解放军在55年下定决心不再大批量购买苏联坦克,只购买少量样车。1955年11月,中国从苏联购进了少量&b&T-54&/b&和&b&T-54A&/b&样车用于比对,还曾购买1辆&b&T-55&/b&,并最终选定了&b&T-54A&/b&进行引进。同时期中国可能还购买了&b&PT-76&/b&坦克的样车。总而言之,这是80年代之前解放军从苏联购进的最后一批坦克。&/p&&p&解放军从来没有得到过&b&IS-3&/b&和&b&SU-85&/b&。&/p&&p&注*:根据一些资料如西陆论坛编辑的《装甲第3师简史》,1954年解放军坦克师根据《国防军陆军坦克师编制表(草案)》进行整编时,在师侦察营编入(注意,不是理论编制,而是实际编入)1个坦克连10辆&b&轻型坦克&/b&。然而解放军直到1958年才少量购入&b&PT-76&/b&,那么如果这个轻型坦克连真正存在的话,装备的就只可能是&b&M3A3&/b&了。&/p&&img src=&/50/v2-a76ca740dc735a39d33c51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9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50/v2-a76ca740dc735a39d33c51_r.jpg&&&p&&u&T-54坦克初期型(T-54-2),摄于昌平坦克博物馆&/u& &/p&&p&========================&/p&&p&1950年,解放军空军拥有了第1个空降师,即由&i&步兵89师&/i&改编而来的&i&空军陆战第1师&/i&。1955年,该师改称&i&伞兵师&/i&。可能是就在此时前后,该师被编入一个中型坦克连7辆&b&T-34&/b&坦克和一个自行火炮连4辆&b&SU-76&/b&自行火炮。1959年4月,坦克连被移交给&i&坦克2师&/i&,自行火炮连也撤销,&i&空降兵师&/i&(这一称谓是1957年改的)不再编坦克。这也是空军到目前为止唯一的装甲兵编制记录。&/p&&p&========================&/p&&p&日在开封组建的特种战车师——&i&战车第26师&/i&是一支特种战车(水陆坦克)部队,编&i&第51、52和53水陆战车团&/i&,装备的是1949年上海战役中从国军手里缴获的&b&LVT(A)-4&/b&水陆坦克。这一坦克师的用处明显是进攻国民党军控制的东南沿海岛屿以及台湾岛。不过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短时间内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这使得战车26师的存在意义下降。&/p&&p&1951年战车53团入朝后脱离该师独立,终于在1952年4月战车26师撤销,下属三个团各自拆散;51团继承了全部的水陆坦克和乘员,转隶华东军区直属,一度隶属于&i&华东海军陆战师&/i&(原&i&85师&/i&),在陆战师撤销后短暂保留给陆战师改组而来的&i&守备11师&/i&,此后历经转隶军委装甲兵、坦克10师、陆军第1军、步兵第1师,现在是&i&两栖机步1师装甲团&/i&;坦克53团转隶军委装甲兵后又转给装甲6师,现在是&i&装甲第6师装甲第21团&/i&;坦克52团改&i&华东坦克学校&/i&。&/p&&img src=&/50/v2-a7fc1bc9efddc876b3ce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9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50/v2-a7fc1bc9efddc876b3ce_r.jpg&&&p&&u&坦克博物馆里的LVT(A)4水陆坦克,这种坦克在解放军内服役了至少20年,甚至可能到80年代。一些台方资料甚至到21世纪还把这种车辆列在解放军海军陆战队的现役装备之中。&/u& &/p&&p&========================&/p&&p&在1954年11月确认《国防军陆军坦克师编制表(草案)》之后到1955年为止,解放军装甲部队已经拥有3个坦克师(第1-3),1个机械化师(第1),7个军委装甲兵独立坦克团(第1-8,不含4)和47个步兵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另有4个坦克乘员教导团(第1-3,济南)。&/p&&p&从1958年到1963年间,装甲兵对师团级的部队建制进行了多次调整。&/p&&p&1958年,坦克1、2、3师按军委装甲兵颁发的《独立坦克师平时编制表》进行整编。这次整编对坦克师进行了大的结构改造,主要包括:&/p&&p&1、坦克团下设3个坦克营,每个营编2个坦克连,坦克连缩编为7车(1+3x2,每个排缩编一辆坦克),从而和机械化师以及坦克自行火炮团的坦克连保持一致。&/p&&p&2、坦克团撤装&b&IS-2&/b&和&b&ISU-122&/b&,这些坦克被送给&i&第1机械化师&/i&等部队,后者则向坦克师转交一批&b&T-34&/b&。&/p&&p&3、摩托步兵团改编为机械化团,增编1个步兵营和1个3连制的中型坦克营,并在步兵营中编入57反坦克炮和82迫击炮各一个连。&/p&&p&4、摩托炮兵团改称122榴弹炮兵团,76.2毫米野炮营改装为122毫米榴炮营。&/p&&p&这使得每个坦克团的编制变为了编制46辆坦克(团部1辆,每营15辆即1+2x7),机械化团编22辆坦克,总计114辆&b&T-34/85&/b&中型坦克。加上坦克教导队,坦克师达到138辆坦克。&/p&&p&1960年坦克1、2、3师按照国防部颁发的《坦克师编制表》整编。这次的变化只是在机械化团进行微调:机械化团的57无坐力炮连、120重迫击炮连和37高炮连合并为炮兵营。&/p&&p&作为参考,这一年4月解放军军和步兵师分别改称陆军军和陆军师。&/p&&p&同年,解放军开始在北京军区预备组建第2个机械化师,即&i&陆军第70师&/i&。&i&第1机械化师&/i&在此前应用的经验表明,苏式的机械化师太大、太重、速度太快,和当时解放军陆军师的普遍状况不匹配,所以解放军在自主组建机械化师的时候,就不得不多多考虑中国的国情。&/p&&p&1960年4月,&i&陆军第70师&/i&首先组建为摩托化陆军师。师的第208、210团改编为摩托化步兵,209团改编为高炮团,新组建&i&坦克自行火炮第275团&/i&和&i&摩托化步兵第209团&/i&。坦克自行火炮团的编制不明。1962年下半年,该师终于改装为机械化师,每个摩步团增编一个坦克营,改称机械化团。至此陆军第70师改装为6团制机械化师:机械化208、209、210团,坦克自行火炮275团,炮兵350团、高炮团(数字番号不明)。&/p&&p&在此前不久的1961年8月,第1机械化师遭到分拆:“多余”的坦克32团和榴弹炮兵第1团被调走,第1、2、3机械化团分别恢复步兵第568、569、570团番号,坦克31团恢复坦克自行火炮第395团番号,炮兵第2团恢复炮兵第570团番号,第1机械化师恢复陆军第190师番号,归建64军;至此陆军第190师改装为6团制机械化师:机械化568、569、570团,坦克自行火炮395团,炮兵570团、高炮团(数字番号不明)。&/p&&p&60年代又增编了几个坦克独立团,把坦克独立团番号扩展到12。&/p&&p&========================&/p&&p&1962年,在全军大规模编制改革和骡马化改编的同时,坦克师编制也有一些小变化:&/p&&ol&&li&坦克团冲锋枪连改装为自动枪连。坦克团现编3个坦克营,6个直属连队(指挥连、工兵连、高炮连、自动枪连、运输连、修理连)。&/li&&li&机械化团撤销步兵3营,机械化团、步兵营撤销57毫米反坦克炮和无坐力炮连,撤销炮兵营营部,原120重迫击炮连、37高炮连重新归团直属;撤销指挥连,改为特务连。机械化团现在为3个营(坦克营、2x步兵营),5个直属连队(特务连、120重迫击炮连、37高炮连、通信连、修理连)。&/li&&li&炮兵团组建3营,即85毫米加农炮营。炮兵团现编3个营,即2个122榴炮营,1个85加营。&/li&&/ol&&p&1963年,全军装甲兵部队、分队增编政工主官(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车。&/p&&p&因而中型坦克坦克连增编为8车(2+3x2),坦克营增编为18车(2+2x8),坦克团增编到56车(2+3x18)。&/p&&p&与此同时步兵师坦克自行火炮团也进行增编,T-34增加到28辆,SU-76增加到20辆。至少一部分坦克自行火炮团实现了这一编制。&/p&&p&========================&/p&&p&1959年6月,以陆军&i&第23军73师219团1营&/i&为基础组建&i&兰州军区独立装甲营&/i&,分别调往拉萨、兰州各一个连,成都一个独立排;营部和另一个连经铁路输送到兰州,与驻青海的自行火炮连合编为兰州军区独立装甲营,参加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和玉树地区平叛作战,计13次。该营在1968年被和一系列其他分队整组为&i&坦克独立第12团&/i&,69年编入&i&坦克第12师&/i&为&i&坦克45团&/i&。&/p&&p&========================&/p&&p&1959年,&b&59式中型坦克&/b&定型并在617厂小批量生产33辆,然而装甲钢问题没有解决。这一批坦克后来被交给装甲兵学校,只有10辆装备&i&坦克独立第6团&/i&,另有2辆装备&i&第1机械化师教导营&/i&。59式坦克的实用化定型直到1963年末才实现,1964年开始装备部队。&/p&&p&1963年末,&b&59式中型坦克&/b&解决了装甲钢问题,开始量产。从年,解放军坦克师开始接收&b&59式中型坦克&/b&,并用其换装&b&T-34/85&/b&坦克。自此之后的30年间&b&59式坦克&/b&成为了解放军的主力坦克,其地位在解放军装甲兵的历史上远远高于其它任何一种型号。&/p&&p&在此前的一系列换装过程之中换装下来了一系列自行火炮。其中&b&SU-100&/b&和&b&ISU-122&/b&编在旅大警备区的两个守备师属自行火炮团内;&b&IS-2&/b&编入&i&坦克独立2团&/i&和&i&坦克独立32团&/i&;&b&ISU-152&/b&编入&i&坦克独立3团&/i&。&/p&&p&========================&/p&&p&1967年前后一些守备部队,特别是旅大警备区和内、外长山要塞区开始组建守备师自行火炮团。关于这些自行火炮团的具体编制不明,只知道&i&内长山要塞区自行火炮团&/i&全部装备&b&SU-76&/b&。&/p&&p&========================&/p&&p&1967年,解放军开始组建第1个摩托化军即&i&陆军第38军&/i&。为组建这个军,&i&陆军第112、113、114师&/i&的坦克自行火炮团被改装为坦克团。曾经有为第38军编制一个军属重型坦克团的考虑(如果得以实现的话,最可能编入的当然是&i&独立坦克32团&/i&),不过到最后这一点未能实现,原因可能是&b&IS-2&/b&的老化和&b&WZ-111&/b&项目的失败。&/p&&p&&br&&/p&&img src=&/50/v2-144f5ca9cb48eb98e753cd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50/v2-144f5ca9cb48eb98e753cd_r.jpg&&&p&&u&WZ-111重型坦克试验车底盘,摄于昌平坦克博物馆。&/u&&/p&&p&========================&/p&&p&解放军从1962年开始讨论将队属坦克上调集中的可能性。最初计划是将各师的坦克自行火炮团上调到军、军区级,编成一批军直坦克团和军区独立坦克团。然而从1967年开始,针对北方苏联的现实威胁和解放军装甲兵应用思路的改变,中央军委提出将军委装甲兵独立坦克团和步兵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上调集中到军委/军区装甲兵,组建一批新的预备坦克师。&/p&&p&于是在年之间,一下子组建了10个这样的坦克师:&/p&&ul&&li&坦克4师:组建自坦克自行火炮第237、252、253、397团&/li&&li&坦克5师:组建自坦克自行火炮第323、324、325、396团&/li&&li&坦克6师:组建自坦克独立第6团和坦克自行火炮第392、393、401团&/li&&li&坦克7师:组建自坦克独立第2团和坦克自行火炮第233、312、398团&/li&&li&坦克8师:组建自坦克自行火炮第281、238、330团&/li&&li&坦克9师:组建自坦克自行火炮第236、239、283团&/li&&li&坦克10师:组建自坦克独立第4团和坦克自行火炮第284、286团&/li&&li&坦克11师:组建自坦克自行火炮第206、207、212、45团&/li&&li&坦克12师:组建自坦克独立第12团、坦克自行火炮第264团和坦克乘员第2教导团&/li&&li&坦克13师:组建自坦克独立第3、5团、坦克乘员教导第4团&br&&/li&&/ul&&p&同时给已有的坦克1、2、3师补充了坦克自行火炮团:&/p&&ul&&li&坦克1师:增编陆军第24军坦克团(即坦克自行火炮第402团)&/li&&li&坦克2师:增编坦克自行火炮第331团&/li&&li&坦克3师:增编坦克自行火炮第321、322团&br&&/li&&/ul&&p&除了这些坦克师之外,还组建、改编了19个军区装甲兵独立坦克团,这包括:&/p&&ul&&li&沈阳军区:4个&/li&&li&北京军区:5个&/li&&li&济南军区:4个&/li&&li&兰州军区:1个&/li&&li&新疆军区:1个&/li&&li&南京军区:3个&/li&&li&广州军区:1个&br&&/li&&/ul&&p&这就导致大部分步兵师的坦克自行火炮团被撤销,没有波及到的只有机械化师和摩托化师——&i&70师(警3师)、112师、113师、114师、189师(警4师)、190师&/i&,以及一个南方陆军师即&i&124师&/i&。&/p&&p&1969年12月,随着全军番号调整,所有独立坦克团和坦克自行火炮团统一番号为坦克团,团番号数字依次为师的4n-3、4n-2、4n-1和4n,如坦克6师的4个团就分别改称坦克21、22、23、24团。如果师内只有3个坦克团,则空缺4n。&/p&&p&与此同时,全军陆军师、守备师、独立坦克团番号也进行调整。队属炮兵、坦克部队取消数字番号。守备师和独立坦克团按照军区为单位重新拟定番号。然而坦克师的机械化团、炮兵团和高炮团似乎本身就没有数字番号。&/p&&p&这些新组建的坦克师被称为“简编坦克师”,因为其编成的确是比较“简化”:没有步兵,也没有火炮,仅有3-4个团的坦克,大部分团编28辆&b&T-34&/b&和20辆&b&SU-76&/b&(&b&SU-76&/b&很快撤装)。&/p&&p&但此时中型坦克团编制表调整为三三制,即一个营下辖3个坦克连。这使得中型坦克团编制达到80辆。然而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坦克团能达到这一标准。实际能达到的状况,往往是3个2连制的坦克营(56辆),或者2个3连制坦克营(54)。与此同时,&b&ISU-122&/b&、&b&ISU-152&/b&、&b&IS-2&/b&均面临退役。这一缺编数额只能用&b&59式坦克&/b&的产量填补,当时&b&59式坦克&/b&年产约400辆,可全军坦克装备缺口在2300辆以上。&/p&&p&到1969年为止,装甲兵共编13个坦克师,19个独立坦克团(含7个轻型坦克团和2个水陆坦克团,基本都在南方),7个步兵师属坦克团,绝大多数坦克团缺编。&/p&&p&====================&/p&&p&1969年,兰州军区重建&i&陆军第19军&/i&,该军下辖&i&陆军第55师&/i&、&i&兰州军区守备师&/i&、&i&坦克第12师&/i&(一说后两者直属兰州军区,由第19军代管),可以说是一个怪物。当然,战备之际大家也见怪不怪了。这是解放军坦克师第一次编入陆军军麾下,不过这个坦克12师应该仍然被认为是预备坦克部队而非队属坦克部队。坦克第12师自此以后长期归陆军第19军管辖,直到70年代中期第19军才调整到比较“正常”的编制(陆军第55、56、57师,独立坦克团、炮团、高炮团)。&/p&&p&====================&/p&&p&1970-71年间,解放军开始组建第2个摩托化军即&i&陆军第27军&/i&。为将该军下属之陆军第79、80、81师改编为摩托化师,从预备坦克部队中抽调以下单位:&/p&&ol&&li&&i&坦克1师3团&/i&①(原&i&197师坦克自行火炮402团&/i&)调出,改编为&i&陆军第79师坦克团&/i&;&i&坦克1师机械化团&/i&随即重组为&i&坦克第3团②&/i&。&/li&&li&&i&北京军区独立坦克5团&/i&改编为&i&陆军第80师坦克团&/i&;&/li&&li&&i&坦克6师23团&/i&(原&i&188师坦克自行火炮393团&/i&)调出,改编为&i&陆军第81师坦克团&/i&。&br&&/li&&/ol&&p&====================&/p&&p&1970年,坦克1、2、3师的高炮团被撤销。从此时起坦克师的师属防空火力仅编制一个高炮营。&/p&&p&年,老牌坦克师的老牌坦克团(坦克1师1、2团,坦克2师5、6团,坦克3师9、10团)开始实现三三制,配齐到80辆&b&59式坦克&/b&。&/p&&p&====================&/p&&p&1974年,基于在珍宝岛事件中缴获的苏制T-62坦克的新一代&b&69式中型坦克&/b&定型投产。1976年第一批生产型&b&69式坦克(100滑)&/b&在部队(&i&坦克第2、3师&/i&)中少量试装进行测试,然而结果是评价极差,遭到退回;后来又重装了一批&b&69-1式坦克(100线)&/b&,1981年装备&i&坦克7师&/i&,评价仍然很差,又遭到退回。1982年,经研究认为,69式坦克此时已经落伍,应予以停产,等待“新坦克的研制”。此后69式不再打国内的主意,安心出口,直到80年代中期进一步升级到&b&69-3(79式)&/b&才又生产装备部队(主要是坦克8师,新疆军区不知道有没有)。&/p&&img src=&/50/v2-dd8b49accd37fb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50/v2-dd8b49accd37fb_r.jpg&&&p&&u&100滑版69式坦克,可见炮塔顶部的标志性特征激光测距仪和红外大灯。摄于昌平坦克博物馆。&/u&&/p&&p&====================&/p&&p&1976年,解放军装甲兵进行了一次1969年上调集中以来空前规模的调整。解放军在这一年为除27和38之外的全部北方陆军军和部分南方陆军军配属了队属坦克——陆军军直属坦克团。为此撤销了两个坦克师即坦克9师和13师,基本撤消了全部军区装甲兵独立坦克团,并把全部坦克师全调整为3个坦克团。&/p&&p&这一年组建了的陆军军坦克团包括:&/p&&ol&&li&陆军第1军坦克团,原坦克10师37团&/li&&li&陆军第11军坦克团,原北京军区独立坦克第4团,1976年5月调昆明军区改称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随即编入陆军第11军&/li&&li&陆军第12军坦克团,原南京军区独立坦克第1团&/li&&li&陆军第13军坦克团,原沈阳军区独立坦克第4团(69年前的独立坦克第32团)&/li&&li&陆军第16军坦克团,原坦克第4师13团&/li&&li&陆军第19军坦克团,原坦克第12师46团&/li&&li&陆军第20军坦克团,原坦克第13师49团&/li&&li&陆军第21军坦克团,原坦克第9师34团&/li&&li&陆军第23军坦克团,原沈阳军区独立坦克第2团&/li&&li&陆军第24军坦克团,原北京军区独立坦克第2团&/li&&li&陆军第26军坦克团,原济南军区独立坦克第1团&/li&&li&陆军第28军坦克团,原坦克第9师35团&/li&&li&陆军第31军坦克团,原济南军区独立坦克2团,1975年调福州军区改称福州军区独立坦克团,1976年编入陆军第31军&/li&&li&陆军第39军坦克团,原坦克第3师11团&/li&&li&陆军第40军坦克团,原坦克第5师19团&/li&&li&陆军第41军坦克团,原广州军区独立坦克第1团&/li&&li&陆军第42军坦克团,原陆军第124师坦克团(69年前为坦克自行火炮329团)&/li&&li&陆军第43军坦克团,原坦克第13师51团&/li&&li&陆军第46军坦克团,原济南军区独立坦克第4团&/li&&li&陆军第47军坦克团,原济南军区独立坦克第2团&/li&&li&陆军第54军坦克团,原坦克第11师41团&/li&&li&陆军第55军坦克团,原广州军区独立坦克第2团&/li&&li&陆军第60军坦克团,原坦克第10师38团&/li&&li&陆军第63军坦克团,原北京军区独立坦克第1团&/li&&li&陆军第64军坦克团,原沈阳军区独立坦克第3团&/li&&li&陆军第65军坦克团,原北京军区独立坦克第3团&/li&&li&陆军第66军坦克团,原坦克第9师33团&/li&&li&陆军第67军坦克团,原内长山要塞区自行火炮团&/li&&li&陆军第68军坦克团,原坦克第4师16团&/li&&li&陆军第69军坦克团,原坦克第7师26团&br&&/li&&/ol&&p&另外后来又组建了陆军第29军坦克团(1978年)、陆军第14军坦克团(1982年)、陆军第50军坦克团(1983年)。&/p&&p&到1983年为止,解放军存在的35个陆军军中,除27、38两个摩托化军之外,其他33个军全部编制了军属坦克团。&/p&&p&=======================&/p&&p&根据“北59南62”,以及用烂坦克消耗敌人,用好坦克反击敌人两个原则,北方的军属坦克团一般编制&b&T-34&/b&和&b&59式中型坦克&/b&(多为&b&T-34&/b&,因为59要保障预备坦克部队即坦克师的使用),南方的军属坦克团一般编制&b&62式轻型坦克&/b&。此外仍然存在个别军区独立坦克团,其中南方的一些是水陆坦克团。&/p&&p&坦克师坦克团的步兵连(最初是冲锋枪连,后来改自动枪连,1963年后统一为步兵连)改装为装甲步兵连,增编一个装甲运输车排,共9辆&b&63式装甲输送车&/b&。&/p&&p&&br&&/p&&img src=&/50/v2-cfbecdeeb93022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0/v2-cfbecdeeb93022e_r.jpg&&&p&&u&63式装甲人员输送车,藏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网络图片。&/u&&/p&&p&一个典型的陆军坦克师坦克团/陆军军中型坦克团编制如下:&/p&&ol&&li&团部,2辆中型坦克&/li&&li&坦克1营&br&——(1)营部:2辆中型坦克&br&——(2)坦克1连:8辆中型坦克,2+3x2&br&——(3)坦克2连:8辆中型坦克&br&——(4)坦克3连:8辆中型坦克&/li&&li&坦克2营:26辆中型坦克&/li&&li&坦克3营:26辆中型坦克&/li&&li&装甲步兵连,编3个步兵排和装甲输送排&/li&&li&特务连,编工兵排、侦察排和警卫排&/li&&li&通信连&/li&&li&汽车连&/li&&/ol&&p&总计80辆中型坦克,14辆装甲运输车。这一编制和坦克师坦克团、摩托化师坦克团相同。&/p&&p&独立水陆坦克团的坦克编制与中型坦克团相同,只是所有坦克变成了水陆坦克。&/p&&p&——————————&/p&&p&一个典型的陆军军轻型坦克团编制如下:&/p&&ol&&li&团部,2辆轻型坦克&/li&&li&坦克1营&br&——(1)营部:2辆轻型坦克&br&——(2)坦克1连:11辆轻型坦克,2+3x3&br&——(3)坦克2连:11辆轻型坦克&br&——(4)坦克3连:11辆轻型坦克&/li&&li&坦克2营:35辆轻型坦克&/li&&li&坦克3营:35辆轻型坦克&/li&&li&装甲步兵连,编3个步兵排和装甲输送排&/li&&li&特务连,编工兵排、侦察排和警卫排&/li&&li&通信连&/li&&li&汽车连&/li&&/ol&&p&总计107辆轻型坦克,14辆装甲运输车。&/p&&p&===================&/p&&p&预备坦克部队也发生重大改变。这一年剩下的11个坦克师分别按陆军甲、乙种坦克师编制表改编,共编4个甲种坦克师即第1、2、3、11师,7个乙种坦克师即第4、5、6、7、8、10、12师。此时甲乙种坦克师的区别已知包括以下内容:&/p&&ol&&li&甲种坦克师装甲步兵团(3营制)每营编3个连,乙种坦克师编2个;&/li&&li&甲种坦克师的炮兵团每营编3个连,乙种坦克师编2个;&/li&&li&甲种坦克师编工兵营、侦察营(含一个轻型坦克侦察连),乙种坦克师编工兵连、侦察连(无坦克);&/li&&li&甲种坦克师高炮营编4个连,乙种坦克师编3个。&br&&/li&&/ol&&p&所有此前无炮兵团的坦克师组建炮兵团,编制为2个122毫米榴弹炮营和1个130毫米火箭炮营。3个本已有炮兵团的坦克师将炮兵团3营(85加农炮营)改装为130毫米火箭炮营。炮兵连的编制都是6门(辆)每连,这和陆军师的状况不同(陆军师122毫米以上火炮当时还为4炮每连)。&/p&&p&同在这一年,解放军装甲兵开始装备自研的炮兵武器——&b&70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b&和&b&70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b&。前者虽然数量不多,火炮陈旧,底盘性能也不好,但大约装备了坦克1、3师的炮兵团。80年代在70式的基础上改进了底盘,研制成功&b&70-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b&,这才终于堪用。&/p&&p&&b&70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b&的出镜率倒高很多,似乎普遍装备了坦克师炮兵团,直到90年代后期甚至2003年以后才被122毫米自行火箭炮代替。不过在定编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130毫米火箭炮数量不够,实际装备的是&b&63式107毫米火箭炮&/b&,这种现象在步兵师、军中也非常常见。&/p&&img src=&/50/v2-280a27fc21be4dea4be9f09d897572cb_b.jpg& data-rawwidth=&1130& data-rawheight=&1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0& data-original=&/50/v2-280a27fc21be4dea4be9f09d897572cb_r.jpg&&&p&&u&70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和70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摄自昌平坦克博物馆 。&/u& &/p&&p&装甲步兵团的变化较小,甲种坦克师装甲步兵团编3个步兵营,乙种编2个营。团属120重迫击炮被100迫击炮替代。此前没有装甲步兵团的坦克营同年组建装甲步兵团。&/p&&p&出于不明原因,坦克10师的装甲步兵团和炮兵团直到1982年才组建。&/p&&p&北方一些军区独立坦克团被调往南方各军区,并改装轻型、水陆坦克。&/p&&p&===================&/p&&p&解放军装甲兵同样被阴差阳错地牵扯到了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政变之中。恰逢在政变前夕,张春桥的弟弟张秋桥(当时在总政治部担任领导)“视察”了&i&坦克6师&/i&,这使得主要依靠北京卫戍区的华-叶一派大为紧张,最终决定出动&i&警卫3师坦克团&/i&“盯住”坦克6师,一旦后者“有变”,就要立即行动,实施堵截甚至交战。不过坦克6师在此事之中表现正派,没有真正出动,因而躲过了类似4年后&i&陆军第66军&/i&的厄运。&/p&&p&同样有广泛传播的小道消息称,当时在东北的毛远新打算带一个坦克师(很可能是驻辽宁阜新的&i&坦克第5师&/i&)入关,但最后被拦阻。这一消息同样无法得到证实。&/p&&p&此外,有传言称&i&坦克第13师&/i&在1976年被撤销是因为牵扯到林彪集团。&/p&&p&===================&/p&&p&1979年2月-3月,解放军装甲兵参加了自组建以来的首次大规模作战:对越自卫反击战。&/p&&p&由于战争发生在南方,所以没有动用坦克师,只投入了一批军直坦克团和军区独立坦克团,这包括:&/p&&p&西线:&i&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i&,装备&b&62式轻型坦克&/b&。&/p&&p&东线:&i&陆军第43军坦克团&/i&,装备&b&59式中型坦克&/b&;&i&陆军第42军坦克团&/i&,装备&b&62式轻型坦克&/b&;&i&陆军第41军坦克团&/i&,装备&b&62式轻型坦克&/b&;&i&陆军第55军坦克团&/i&,装备&b&62式轻型坦克&/b&;&i&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i&,装备&b&63式水陆坦克&/b&。&/p&&p&此外,抽调北京军区&i&坦克第1师炮兵团130毫米自行火箭炮营&/i&到东线参战。&/p&&p&东线预备队:&i&陆军第54军坦克团&/i&,装备&b&T-34&/b&中型坦克,未实际参与交战。&/p&&p&关于解放军装甲兵在对越作战中的具体经过和细节这里不赘述,只列举基本数据:&/p&&p&——击毁击伤越军坦克14辆,缴获1辆(都是&b&T-34&/b&);&br&——击毁越军装甲车2辆(都是63式);火炮108门(多数为无坐力炮);车辆56辆;火箭发射器150具。&br&——压制了越军1010个火力点和9个炮兵阵地。&br&——解放军战损/淤陷超过600辆次,其中全损44辆坦克装甲车,个别车辆被越军缴获。&br&——90%的战损和淤陷发生在作战第一阶段(东线主要是高平战役)的穿插行动中。&br&——解放军在此战中表现出拙劣的步坦协同能力,特别是和&i&陆军第43军坦克团&/i&(欠3营)协同穿插高平的&i&42军126师376团1营&/i&指战员用绳子把自己捆在坦克上,结果坦克纵队遭到越军伏击后被机枪集火,坦克兵倒只是听个响,外面的步兵被打的惨不忍睹。&br&——一些指挥员的能力和意志也表现不佳,如43军坦克团团长在指挥坦克被击中后丧失斗志,脱离指挥20小时,导致该团没有完成穿插任务。&br&——中越双方的唯一一次坦克战发生在3月初的谅山战役前期,发生在&i&人民军第406铁甲兵团&/i&一部和解放军&i&陆军第55军坦克团2营&/i&(主要是6连)之间。上述解放军装甲兵对越军坦克和装甲车的主要战绩均发生在这次战斗中。解放军方面在这次交战中没有坦克毁伤。值得一提的是,&b&62式轻型坦克&/b&的火力与&b&T-34/85&/b&相同,防护还要更弱,然而在这次交战中反而占尽上风。&br&——&b&59式坦克&/b&皮糙肉厚,公评不错;&b&62式&/b&和&b&63式坦克&/b&的表现都一般,特别是&b&63式水陆坦克&/b&表现出防护极差,损失很大,&i&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i&的团长朱富均因此被打死,成为战争中装甲兵损失的最高级别干部。各部的&b&63式指挥装甲车&/b&因为多一条天线也多遭到集火,因此有几名师级干部负伤甚至阵亡(如陆军第126师的副政委林凤云,对越作战期间损失的两位最高级别的干部之一)。&/p&&img src=&/50/v2-ed965dd68d6b77f2e34ae_b.jpg& data-rawwidth=&47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0& data-original=&/50/v2-ed965dd68d6b77f2e34ae_r.jpg&&&p&&u&陆军第43军坦克团的59式坦克在对越作战中,1979年2月&/u&&/p&&p&===================&/p&&p&1979年1月,为&i&陆军第4师&/i&组建坦克团,这是1976年后的第一个非摩托化师坦克团。这弥补了整个乌鲁木齐军区(1976年由新疆军区改称,当时是大军区)因没有陆军军而缺乏队属坦克部署的尴尬局面。不过乌鲁木齐军区的其他陆军师(第5、6、7、8、11)在1985年前没有编制过坦克。&/p&&p&===================&/p&&p&1980-81年,坦克师和陆军军坦克团内都基本达到满编,因而可以着手替代&b&T-34&/b&坦克。解放军的选择是用这些淘汰下来的&b&T-34&/b&坦克组建了8个守备师坦克团,即沈阳军区守备第4、5、6、7、8、9、10、11师坦克团。&/p&&p&此外,沈阳军区原本还有守备2、3师的坦克团(1976年前为&i&守备2、3师自行火炮团&/i&),这使得沈阳军区的守备师坦克团达到10个。当时所有有坦克团的守备师都在沈阳军区。&/p&&p&这些守备师坦克团装备两个营的&b&T-34&/b&,部分甚至还有&b&SU-76&/b&,目的就是用这些烂坦克跟苏军对耗。&/p&&p&守备师坦克团在1985年的裁军中全部缩编为独立坦克营,1992年跟大部分守备部队一起撤销。期间没有换装过新坦克。也就是说,解放军的&b&T-34&/b&坦克在陆军守备部队中至少服役到1992年。&/p&&img src=&/50/v2-efae0293dae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50/v2-efae0293dae_r.jpg&&&p&&u&网络图片。&/u&&/p&&p&===================&/p&&p&1980年坦克团装甲步兵连改制,撤销装甲输送排,把装甲人员运输车分编到步兵班,步兵班改称装甲步兵班。&/p&&p&1982年&i&坦克11师&/i&重新编为乙种坦克师。甲种坦克师剩下第1、2、3三个。&/p&&p&===================&/p&&p&从80年代早期起,一些坦克师被交给陆军军代管,这是合成集团军改编的预备步骤。&/p&&p&1981年,&i&陆军第43军&/i&进行合成集团军试点。&i&炮兵第2师&/i&,&i&坦克第11师&/i&,&i&高炮第63师&/i&改隶第43军建制。第43军编组合成集团军(试点)后,下辖127、128、129三个陆军师和炮兵第2师、坦克第11师、高炮第63师3个兵种师以及军属高炮团、地炮团、坦克团和150中心医院等,全军共约7万人。这是在陆军19军的怪胎之后坦克师首次被正式编入陆军军。&/p&&p&然而好景不长,1985年9月,基于“裁新不裁旧”的原则,1968年9月组建的&i&陆军第43军&/i&②被撤销。&/p&&p&===================&/p&&p&1984年,&i&陆军第38军112师&/i&和&i&陆军第39军116师&/i&被改编为机械化陆军师。这导致陆军第39军坦克团被调入116师并改编为&i&116师坦克团&/i&。112师和116师同时又组建了机械化步兵团坦克营,这些坦克营的来源不明。&/p&&p&===================&/p&&p&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和陆军集团军化改编可谓解放军建军以来动作最大的一次编制改革。这次改编也对解放军装甲兵的编制结构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当今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的基调就是当时定下的。&/p&&p&关于1985年改编中装甲兵编制的变化,我们必须先从解放军陆军的宏观变化讲起。&/p&&p&首先说清,1985年,解放军的陆军师改称步兵师,陆军军改组为陆军集团军。&/p&&p&在1985年,解放军的35个陆军军变成了24个陆军集团军,坦克师从军区装甲兵部下放到各集团军。在没有编制坦克师的集团军新编制了坦克旅,这也是自1962年以来旅一级编制首次又出现在解放军序列之中。&/p&&p&在陆军师一级,过去的陆军师现在演变成了以下若干种形态:&/p&&ol&&li&机械化步兵师,这样的师有2个即步兵112和116师,这两个师有师属坦克团,还有机步团属坦克营。&/li&&li&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这样的师有23个(1、4、8、11、36、46、58、61、69、70、79、80、113、115、118、127、138、139、162、188、193、199、205),每个师编3个摩步团,1个坦克团,1个炮兵团,1个高炮团。摩步团不编制坦克。&/li&&li&“特殊的”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这样的师有2个,即警卫3师,步兵190师。这两个师的摩步团/机步团编制坦克营。&/li&&li&北方乙种摩托化步兵师,这样的师有4个,即81、114、117、189(原警4师)。它们也是编3个摩步团,1个坦克团,1个炮兵团,1个高炮团,大部分团是教导团。&/li&&li&轻型摩托化步兵师,仅有一个即步兵55师,师直属5个步兵营,1个炮兵团,1个高炮营,没有坦克。1989年后该师改为北乙摩,然而仍然没有编制坦克。&/li&&li&北方乙种步兵师,这样的师有32个,每个师编3-4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高炮营,大部分团是教导团,没有坦克。&/li&&li&高原摩托化步兵师,仅有一个即步兵6师,编制为3个摩步团,1个炮兵团,1个高炮团,没有编制坦克。&/li&&li&南方摩托化步兵师,这样的师共有11个(31、37、38、40、86、91、121、123、124、149、163),编制为3个摩步团,1个炮兵团,1个高炮团,没有编制坦克。&/li&&li&南方乙种步兵师,这样的师共有6个(41、42、92、126、132、164),编制为3-4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高炮营,没有编制坦克。&/li&&li&高原摩托化步兵旅,即52、53旅,不编制坦克。&/li&&/ol&&p&========================&/p&&p&以上机械化步兵师和北方甲、乙种摩托化步兵师的坦克团来源如下:&/p&&ul&&li&警卫第3师坦克团:非新组建&/li&&li&步兵第1师坦克团:原陆军第1军坦克团&/li&&li&步兵第4师坦克团:非新组建&/li&&li&步兵第8师坦克团:1989年新组建&/li&&li&步兵第11师坦克团:原乌鲁木齐军区独立坦克团&/li&&li&步兵第36师坦克团:原陆军第12军坦克团&/li&&li&步兵第46师坦克团:原陆军第16军坦克团&/li&&li&步兵第58师坦克团:原陆军第20军坦克团&/li&&li&步兵第61师坦克团:原陆军第21军坦克团&/li&&li&步兵第69师坦克团:原陆军第68军坦克团&/li&&li&步兵第70师坦克团:原陆军第24军坦克团&/li&&li&步兵第79师坦克团:非新组建&/li&&li&步兵第80师坦克团:非新组建&/li&&li&步兵第81师坦克团:原陆军第66军坦克团(该师此前的坦克团转给第27集团军了)&/li&&li&步兵第112师坦克团:非新组建&/li&&li&步兵第113师坦克团:非新组建&/li&&li&步兵第114师坦克团:非新组建&/li&&li&步兵第115师坦克团:1984年新组建&/li&&li&步兵第116师坦克团:原陆军第39军坦克团&/li&&li&步兵第118师坦克团:原坦克第5师17团&/li&&li&步兵第127师坦克团:原陆军第43军坦克团&/li&&li&步兵第138师坦克团:原陆军第46军坦克团&/li&&li&步兵第139师坦克团:原陆军第47军坦克团&/li&&li&步兵第162师坦克团:原陆军第54军坦克团&/li&&li&步兵第188师坦克团:原坦克第7师28团&/li&&li&步兵第189师坦克团:非新组建&/li&&li&步兵第190师坦克团:非新组建&/li&&li&步兵第193师坦克团:原坦克6师22团&/li&&li&步兵第199师坦克团:原陆军第67军坦克团&/li&&li&步兵第205师坦克团:原陆军第28军坦克团&br&&/li&&/ul&&p&========================&/p&&p&坦克师同样被分为了两种:&/p&&p&1、陆军合成集团军坦克师,仅有坦克3、6师两个,编制3个坦克团(含3个坦克营,装甲步兵连,高炮连,炮兵营),1个机械化步兵团(含1个坦克营,3个装甲步兵营,1个炮兵营),1个炮兵团(1个152榴炮营,1个122榴炮营,1个130火箭炮营),1个高炮团(37高炮营、57高炮营各一个)等。&br&2、陆军坦克师,包括坦克1、2、4、5、7、8、10、11、12一共9个,编制3个坦克团,1个装甲步兵团(含2个装甲步兵营,1个炮兵营),1个炮兵团(2个122榴炮营,1个130火箭炮营),1个高炮营(57高)等。&/p&&p&此外,还在没有坦克师的集团军组建了坦克旅,一共组建13个,通常是由2个军属坦克团合编。坦克旅没有数字番号。作为特例,第24集团军既没有坦克师也没有坦克旅,然而无主的坦克1师就旁边的天津警备区,战时显然会加强给该集团军。&/p&&p&坦克旅编制为:4个坦克营,1个装甲步兵营,1个炮兵营,1个高炮营等。&/p&&p&从1985年到1998年之间,坦克师和坦克旅与集团军的关系如下:&/p&&ul&&li&天津警备区坦克1师(1996年后转隶第24集团军)&/li&&li&第1集团军坦克10师&/li&&li&第12集团军坦克2师&/li&&li&第13集团军坦克旅——原第13军坦克团和第50军坦克团合编&/li&&li&第14集团军坦克旅——原第11军坦克团和第14军坦克团合编&/li&&li&第16集团军坦克4师&/li&&li&第20集团军坦克11师&/li&&li&第21集团军坦克12师&/li&&li&第23集团军坦克旅——原第23军坦克团和一系列分队合编&/li&&li&第24集团军:无(1996年后编入坦克1师)&/li&&li&第26集团军坦克旅——原第26军坦克团和一系列分队合编&/li&&li&第27集团军坦克旅——原81师坦克团和沈阳军区守备7师坦克营等一系列分队合编&/li&&li&第28集团军坦克7师&/li&&li&第31集团军坦克旅——原第31军坦克团和一系列分队合编&/li&&li&第38集团军坦克6师&/li&&li&第39集团军坦克3师&/li&&li&第40集团军坦克5师&/li&&li&第41集团军坦克旅——原第41军坦克团和第55军坦克团合编&/li&&li&第42集团军坦克旅——原第42军坦克团、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和一系列分队合编&/li&&li&第47集团军坦克旅——原第47军坦克团和一系列分队合编&/li&&li&第54集团军坦克旅——原坦克11师坦克44团,后来坦克11师又重建了44团&/li&&li&第63集团军坦克旅——原第63军坦克团和一系列分队合编&/li&&li&第64集团军坦克旅——原第64军坦克团和一系列分队合编&/li&&li&第65集团军坦克旅——原第65军坦克团和一系列分队合编&/li&&li&第67集团军坦克8师&br&&/li&&/ul&&p&=======================&/p&&p&坦克分队的编制同样进行大幅调整。取消了政工主官车,同时把中型坦克排扩编到3车。&/p&&p&这样一来坦克连为10车制(1+3x3),坦克营31车(1+3x10),坦克团94车(1+3x31),明显地体现出向苏军编制靠拢(当时的苏军坦克团、坦克营就是这么编的)。&/p&&p&坦克团内增编一个炮兵营,编18门牵引式122毫米榴弹炮。&/p&&p&这一编制表实现后,合成集团军坦克师编制坦克313辆,陆军坦克师编制坦克282辆,坦克旅编制坦克124辆,北方甲种摩步师编制坦克94辆,北方乙种摩步师编制坦克63辆。&/p&&p&=======================&/p&&p&然而,全军24个集团军,共编2+9个坦克师,13个坦克旅,2个机步师坦克团,25个北甲摩坦克团,4个北乙摩坦克团,12个机步/摩步团坦克营,野战部队总的坦克编制数量(626+38+252+372=7938)达到了解放军装甲兵历史上的最大值,明显超过改编前的坦克编制数量(0+312=6392),坦克数目再次缺口1500辆。这一缺口尖锐地反映在新组建的步兵师坦克团和坦克旅上,导致这些部队普遍地缺编。从年间,北方甲种摩步师坦克团实际上采取2排制,即坦克连只编2个排,坦克连共7辆坦克,营22辆,团67辆。北乙摩还要更少1/3,直到90年代末才逐步恢复。1989年,所有坦克旅裁减了坦克4营(改为教导队),坦克编制缩减为93辆。1991年恢复坦克4营,但撤消了122毫米榴弹炮营。炮兵营可能到1998年前后才再次编入。&/p&&p&=======================&/p&&p&和纸面编制最大化截然相反的事实是,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可谓解放军装甲兵建设的最低谷,部队经费被压缩到惊人的地步,军队经商政策导致很多部队甚至连日常训练都无法进行,用坦克训练的燃料跑运输乃至搞走私的现象蔚然成风,部队人浮于事,贪污腐败丛生。&/p&&p&举例而言,到80年代后期,作为全军装甲兵重点建设单位、两大合成集团军坦克师、沈阳军区装甲兵最主要单位的&i&坦克第3师&/i&,甚至无法负担靶纸的成本。&/p&&p&=======================&/p&&p&90年代后期,北方大部分坦克单位装备的坦克都是&b&59式&/b&。能够确认的特例包括以下这些:&/p&&p&1、&b&59-2式&/b&坦克,装备&i&坦克第1师&/i&和&i&机步第116师&/i&;&/p&&p&2、&b&79式&/b&坦克,装备&i&坦克第8师&/i&;&/p&&p&3、&b&88B式&/b&坦克,装备&i&坦克第6师&/i&。&/p&&p&=======================&/p&&p&1980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拉巴拉童装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