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诠张目不堪回首的意思什么意思

查看 (542)
不堪回首 由作家梁晓声编剧、山东广电局出品的50集电视剧《知青》,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一个特殊群体“知识青年”为话题,描述知青们“上山下乡”在农村和山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生活状态,塑造了以赵曙光、周萍等人为主一批知青形象,讲述他们如何把青春岁月献给边疆、献给农村的故事。但所谓“青春励志剧”在央视热播后,却引起了巨大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看待那段岁月,究竟是“青春无悔”,还是“不堪回首”。 “无悔论”者说:“这部剧告诉人们,逆境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非常重要”,这种苦难酿就成功的心态,是“青春无悔”的哲学基础,也是该剧“青春励志”的立足点。“有悔论”者们则说:“上山下乡”本就是一场苦难,部分人在逆境中的奋斗并不能把坏事变成好事。这种认知分歧,实在引人深思,所谓“青春无悔”,是“因为无何奈何,要自我安慰” 有一首知青诗歌这样写道:“我们说青春无悔/是因为无何奈何/要自我安慰”——自我安慰,不能接受自己的青春被操控,难以面对自己的青春无意义,这才是“青春无悔”的真相。知青生活不美好,“有的精神失常,有的自杀”,某些地方“一百零三名干部奸污女知青”。《知青》编剧梁晓声说,《知青》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他们想给观众看到真正的知青是什么样子,而不是被浪漫化、被规避掉“生活”。我们无法判断梁晓声是否在信口开河。不过,目前已有不少资料披露了当年知青的生活情景。 农村生活贫苦,这是人所公知的,城市青年下乡后一下子就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其不适也可想而知。除了克服农村的生活困难外,知青还要承受管制和欺凌,在《中国知青梦》一书中,邓贤引用了大量官方档案描述了这知青被管制和欺凌的残酷一面:“(第十八团)排以上干部亲自动手四十八人,被打知青一百一十人,遭受三十几种刑罚,有的被打致残,有的内伤严重,有的精神失常,有的自杀(未死)……”;“辽宁省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三年,共发生摧残知青和奸污女知青案件三千四百多起,四川省三千二百九十六起……河北省,仅一九七二年奸污案一百一十九起。”;“云南省知青办揭露:据不完全统计……有一百零三名干部奸污女知青。”;“第十团司令部参谋刀世美(正连级),有妇之夫,采用欺骗、引诱和胁迫等手段,鸡奸男知青二十余人”!…… 诚然,确实有部分知青是怀着某种理想主义去上山下乡的,但决不应该因为这部分理想主义,就遮蔽掉它背后的迷茫、苦闷乃至血腥。“这部剧告诉人们,逆境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让知青这一代回望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可以让他们的后代、今天的人了解那一段历史,为人们注进精神营养,珍惜今天。这就是电视剧《知青》的价值。”某文艺评论家如是说。该看法十分有代表性。这种苦难成功学,在1990年代相当流行。在1990年代后期,当年的青葱少年变成大叔了,他们回望和纪念自己的青春,部分人喊起来了“青春无悔”——“我吃了苦,但是我不后悔。” “青春无悔”的提出,源于一场知青“青春无悔”的展览及其出版的图书。据其发起者之一的王晓梅说:“我觉得青春无悔的含义我是这样理解的:从大的方面来说,我是绝对不赞成上山下乡运动,像这样一场运动是对民族和国家的毁灭。而对我们自己来说呢,因为我们在这种环境中间,没有办法的时候,被迫走的一条路中间,不管在什么地方,在任何生活情况下,在艰难困苦之中,都能得到一种生活的体验,这个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财富了。”…… 网络上流传着一首署名为张愚若、张谷若两位知青的诗歌,是作者参观崇明岛上东平森林公园里知青立下的“青春无悔”纪念碑后所作,其中有这样几句:我们说青春无悔/是因为无何奈何/要自我安慰——自我安慰,不能接受自己的青春被操控,难以面对自己的青春无意义,这才是“青春无悔”的真相。 “无悔青春”是人为造成的历史失真,让人“误以为当年的知青今日大部份都是中流砥柱”。在1990年代,大量的知青“怀旧”作品对往事魂牵梦萦、无限怀念,“无悔青春”成为热潮,随之也招来非议。郜元宝说“老知青中一部分‘成功人士’的回忆录及杂感汇编,知青作家自选集等,范围有限,不容易体现知青文学的全景与实绩。” 张严正也在《其知青图书开始走出误区》一文中批评知青中少数成功精英对知青岁月的眷恋,给下一代造成错觉和迷茫:“一时间,多少知青看罢后,‘热泪欲零还住’,从而掀起了回首“无悔青春”的‘自恋情结’热潮。并引发了少数知青名人对黑土地和插队生活的眷恋、追忆和讴歌,从编写回忆录到筹办联谊会,从歌曲‘小芳’到‘老插酒家’,直到电视剧中出现的知青出身的厂长、经理。……正由于这种人为造成的历史失真,给下一代造成错觉和迷茫,误以为知青一代的成功与辉煌和苦难与汗水有着必然的相关关系,更误以为当年的知青今日大部份都是‘中流砥柱’。”…… 更荒唐的是,这种“无悔”还被人为提升到“与共和国共苦难”的高度。“逆境更容易成才”、“吃得苦中,方为人上人”,在我们的文化中“苦难”有着救赎的意义。知青称“苦难”“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财富了”,喊“青春无悔”,多少源于这种对苦难的解读。然而,苦难对于知青来说,意义并不局限于此。一些知青认为“现在我们更能吃苦了,扛着共和国的苦难”,把个体的困难上升到“国家”层面。对此,刘亚秋在其《“青春无悔”:一个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一文中分析:“无悔被归因为‘与共和国共苦难’,换言之,我们‘扛’起了共和国的苦,在这里,无悔是通过个体的“苦”的意义转置实现的,即个体的苦提升为国家的苦难。” “知青文学、公开聚会等权力运作将这种苦感提升为一种国家的苦难。于是,不管多么琐碎的‘苦’都变成了一种庄严的‘苦难’,为国家‘扛着苦难’。‘苦’不仅对个人具有意义,而且因此获得了一种国家历史的意义。”但这种意义是如此荒唐——他们浑然忘了,这种“苦难”是谁强加在知青们头上的。受害者与施害者居然唱起了同一首奇妙的赞歌。《又说“老三届”》作者张地说:“据我所知,知青中绝大部分人的生活处于很一般的水平,相当一部分还在为住房、子女、甚至为户口和找工作而奔波。”宁红岗则更为直接:“在扬起‘青春无悔’的漂亮大旗时,还应想想那些仍留在社会底层,没有机遇,没有能力,没有毅力再回升的知青,少说些豪言壮语。”…… 张地的描述较为笼统,在其背后,其实有很多鲜活的案例。譬如,知青回城后,为了生计奔波之余,他们成为城市边缘人,遭受歧视。某女知青说:“一个很大的理由就是我们到北京以后,人家不理解我们,人家排斥我们,其实我们原来是北京人,等我们下乡以后,他们就觉得把这些人赶走了,等这些人又回来了,然后就觉得这些人抢了他们什么,我也不明白北京人什么心理,是觉得这些知青回来呢给他造成什么交通堵塞,你老农民似的。” 对于那些部分知青精英来说,他们高喊“青春无悔”,因为现在的成功了,可以从苦难中得到救赎;然而,对于这些为生活奔波劳碌、生活依然困苦的大部分知青来说,经历苦难后并没有迎来天堂,而是延续着另一种苦难,对于他们来说,青春真的无悔?或许那段苦难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简单的“受苦”,并没有过多的意义。 “受苦”的不仅是知青,而是全民族。“青春无悔”也好,“不堪回首”也罢,其实视线都局限在知青们自己身上。真正的悲剧是:迄今为止,极少有人、有作品关注到“上山下乡”的另一被波及到的群体——农民——他们当年遭受了怎样的冲击。他们同样也是这场运动的牺牲品,是苦难的一部分;但是,他们没有自己的“知青文学”,他们也提炼不出“青春无悔”的口号,更不懂得将个体的苦难提升到“与国家共苦难”的高度以获取心灵安慰,他们才是真正的失语者,才是真正的“沉默的大多数”。 “上山下乡”,不仅牵扯着知青的命运,而且让整个家庭的陷入苦难的漩涡之中。最让人刻骨铭心的是,亿万家庭承受着骨肉分离的痛苦。譬如:“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团的北京知青蔡连和,下乡三年后的第一次探亲就要结束时,其母亲脸上不时流露出痛苦的表情,在近乎恳求的挽留不成之后,埋头为他收拾行装时,突然倒在床上,顿时神智不清,送到医院紧急抢救,但已无回天之力。三年的苦熬苦盼,结局却是这样的凄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他大声疾呼:天哪!世道对我为什么这样的不公平?母亲可以给我一切,我却给了母亲了什么呢?蔡连和的眼泪哭干、心都碎了。” 许多知青存在各种婚姻问题,下一代往往成为这种家庭缺陷的牺牲品。知青回城,带着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再加上原本知青的婚姻有诸多问题,家庭生活多少有所缺陷,所以知青的子女的成长道路也不平坦。陈红在其《帮助知青子女排除心理障碍的尝试》一文中谈及:“他们有的寄居在亲戚家里,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倍感孤独;有的即使受到祖辈的疼爱,但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思念之情苦苦地煎熬着这些幼小的心灵;有的较为幸运,能随父母一起返城,但父母由于工作差、收入低,生活的压力造成烦躁,有时会转嫁到孩子身上;有的父母由于自己的不如意,因而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期盼孩子能出人头地,一旦孩子不争气,父母或怒骂或棒打,家庭气氛异常紧张,给孩子心灵造成很大压力;还有些知青子女初到城市,生活上尤其是学习上不太适应,与其他同学在成绩上有明显差距,使他们心理上无法接受。所有这些不如意不顺利都给这些孩子脆弱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逐渐产生心理障碍。表现为:抑郁、孤僻、自卑、偏激、消沉等,形成了消极的性格特征。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有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知青下乡,给本就已经被折腾得千疮百孔的农村造成了巨大负担。毛泽东当年号召知青下乡,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事实上,据很多知青反映,当年农村并不真正需要他们,反而有时候把他们当成负担——自1949年以来,农村一直是以一种单向度的“城市输血管”的身份存在着,农民土地上微薄的收入,一直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最关键的“资本积累”;千万知青下乡,对本已不堪重负的农村而言,绝对是经济负担的又一次加剧。但知青们似乎并不能理解这一点,相反,他们在农村的某些行为,今日读来令人寒心——李复奎在其《难忘的知青岁月》一文记载了当年知青偷社员的鸡,不偷反而会被人嘲笑:“那时在男知青当中,没有偷过社员家的鸡,是胆小鬼的象征,会被别人嘲笑,所以,为了不被别人看不起,你无论如何都得去体验一回。……丢了鸡的社员,基本上没有‘吃了豹子胆’要找知青索要的,发觉鸡被偷了,都只有自认倒霉。当时在农村的知青,受到政策的保护,是农村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贫下中农’并不敢公然欺负。” 除了给农村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外,下乡知青还给农村青年心理造成创伤,贾平凹在《我是农民》一文中谈及:“我那时是多么羡慕着从城里来的知青啊!他们敲锣打鼓地来,有人领着队来,他们从事着村里重要而往往是轻松的工作,比如赤脚医生、代理教师、拖拉机手、记工员、文艺宣传队员,他们有固定的中等偏上的口粮定额,可以定期回城,带来收音机、手电筒、万金油,还有饼干和水果糖。他们穿军裤,脖子上挂口罩,有尼龙袜子和帆布裤带……他们吸引了村里漂亮的姑娘,姑娘们在首先选择了他们之后才能轮到来选择我们。” 总之,“上山下乡”是一场悲剧;对“上山下乡”的解读在今天出现如此巨大的分歧,则是另一种更悲剧的悲剧。说一千,道一万,有一个事实无人能够否定:那是一场数千万人(知青)乃至数亿人(把农民包括进来)无法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运动;他们的命运掌握在他人之手,犹如草芥。歌颂这样的运动,实在过于荒唐。 据说,梁晓声最终接下《知青》剧本,与一位官员的这句话有关:“作家应该有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的确,作家需要承担责任。同样是面对“苦难”,彼岸的米兰·昆德拉说:“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该剧集获官方高度评价,誉为“主旋律”作品,也引起内地50岁上下知青一代共鸣。但随剧情进展,民间越来越多反对声音,透过媒体、互联网涌现。在凯迪论坛、天涯论坛等网站,网民更对该剧发起“大批判”,指该剧“把狗屎当香料”,美化、粉饰当年那场导致数千万青年悲剧人生、并遭***彻底否定的上山下乡运动,是对所有经历过那段苦难历史的同胞的亵渎。网民要求央视立即停播该剧,并检讨对文化大革命的立场。有网民发起“拒看、罢看”行动。有网民更揶揄,“央视是否要接着拍《无悔大跃进》、《无悔的文革》?” 剧集勾起不少当年亲历者痛苦回忆。一位前中学老师忏悔道,1968年他曾奉命把一对16岁双胞胎女生送去插队,30年后姊妹俩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城市,但只能在城里收破烂、做清洁工,“看到她们,我深感疚愧。不是我害她们,是那个至今还在玻璃棺材躺着的僵尸”!另一位上海网民则指,他亲眼见邻居的女儿去农村插队,嫁给当地农民,生了一个女儿,不料文革结束后,知青大返城,邻居女儿为回上海,不得不跟丈夫离婚、抛弃女儿,“女儿长大后进城找妈,那情境真惨,哪有电视剧那么浪漫”。 “这是一这部充满谎言和歌颂罪恶的剧集!” “拒看这部烂剧,它勾起我对当年的痛苦记忆!” “无耻者把狗屎当香料,实在看不下去,抗议!” “梁晓声和央视为献媚讨好贵权,推出此剧,太无耻了!” “上山下乡是文革组成部份,该剧为文革张目,不能接受!” “当年我们生不如死、度日如年,现在你们却如此美化,居心何在?!” “对上山下乡运动任何美化粉饰,都是对经历那段苦难历史同胞的亵渎!” “央视如果还有一点良知,就应马上停播这部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烂剧。” “作为曾在山区插队四年半的知青,我不能容忍邪恶无耻的梁晓声之流,再毒害孩子、污染社会!” 描述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岁月的电视剧《知青》,在央视开播没两天,就引发强烈争议。编剧们称其反应那一代人“将美好的青春岁月,献给边疆的浪漫情怀。”一些当年被逼下乡的“知青”责其还原历史,痛批该电视剧恶心。互连网上大量留言,盼望还原历史。 一些当年被逼下乡的知青纷纷痛批电视剧《知青》是“一部为文革去恶化的作品”。“博客中国”作者长庆以“知青”当事人发表评论,在互连网引起回响。长庆文章说,在这个电视剧中,民族灾难的文革,都被“人性”化解了。但真实的文革,无数的事实和史料表明,那是“恶”的大释放的年月,是人性低落的年月。文章指,梁晓声早期的作品表现一种“青春无悔”的情怀,他当然可以有他的观点。但40年后,人们经历了对文革的反思,对毛泽东错误的批判,全国大多数人对文革有了清醒的认识和批判,而作为一个作家的梁晓声,依然还是当初的认识,甚至还有过之,是件奇怪的事:“不难看出,《知青》是一部将文革‘去恶’化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被当下的主流媒体隆重推出,就不难理解了。难以理解的是,《知青》所表现的‘真好玩’的岁月真要再来一回不成?”“谨以我一名具有七年‘知龄’知青的经历,宣称这是一部令人恶心的伪知青作品。” 另一个知青当事人美玲的博客表示:我看了2集,就觉得有的地方太虚假,太不真实,因为我们是知青,我们知道当年是什么样子。我们不要拍出来的知青电视“有新意”,而希望故事能真实点。美玲还表示,知青生活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人生经历,那段历史留下的曾经是伤痛,四十多年过去了,但那些蘑菇中毒、半拉的黄豆,吃青苞米……事件,深深留在记忆深处,至今难忘。真实和我们相差一截。“往事依然”留言回复:全国的知青那么多,整些虚假的东西,看了让人反感、失望……自己经历的事,终身难忘! 如今,不少知青们正生活在窘困底线中,电视剧的“浪漫情怀”令人情何以堪。律师刘晓原在推特上表示:央视一套热播《知青》电视剧,这让我想起了老知青丁惠民。1978年底至1979年初,丁惠民带领知青进京要求返城,任请愿团总指挥。2009年,他为了帮助老知青维权又组织进京上访。没想到在事过两年后的2011年7月,被重庆警方送去劳教两年。 “本人也是知青。当年目睹知青的外在肉体和内在心灵与精神的悲剧,一生都将铭记这一场前无古人的与文革配套的浩劫。这一场荒唐绝伦的被活生生横加在当年每一个青年学生身上的悲剧,如今被忽悠成这般闹剧,可见对文革反思的缺失和苍白已到了何种地步!读读《第三帝国兴亡史》,就可以知道中国的知青运动和纳粹德国当时的青年到乡村劳动锻炼的运动其在形式的荒谬和本质的邪恶上都如出一辙。”(耶子博客) “文革是一个极其罪恶的时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直被讳莫如深。央视推出这样题材的作品,本人开始好奇,结果失望。把一群濒临绝望的人群和可怕的经历说的那样快乐,简直是一种罪孽!如何对得起千万被打死冤死的知识分子?如何对得起千万被害死的知青魂魄?如何对得起被强奸的千万女知青?”“上千万人的人生命运被彻底改变,上演过无数人间悲剧,几个幸运儿混出了人样,便打出青春无悔的口号,进而又鼓捣出什么知青精神,但绝对掩盖不了一代人整体被毁掉的历史……”(心朗的博客) “黑龙江兵团发生奸污女知青事件365起;内蒙古兵团发生 奸污女知青事件247起;云南兵团奸污女知青事件139起;广州兵团奸污女知青事件193起。其中师级干部2人,团级干部38人……黑龙江兵团简报第十六期登载,黑龙江兵团某副参谋长调戏女知青七人,边学习中央文件边调戏女知青。”(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推特) “电视剧《知青》昨日开播。知青故事、文革、“伤痕文学”,这几个关键词,是一代人充满痛苦的回忆。”(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副院长风清飏微博)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实际上是文革的一部分,是文革的衍生品;否定文革就应该否定上山下乡。知青上山下乡是疯狂的年代对青春的蔑视、对知识的亵渎、对文明的践踏。”(野岭红叶微博) “这个电视剧会使不少毛左分子看了热血沸腾、蠢蠢欲动,也会使不少不明就里的少年对那段历史充满了向往,莫非是想忽悠过剩的大学生再来一次上山下乡?”(凯迪社区论坛网评) 电视剧《知青》除了遭到亲历者的批评,另一方面,也势必受到权贵愚民家们和拥护文革极左派的吹捧。许多人忧心文革愚民式的洗脑余毒从新卷土归来。 出勤不出工,跟着毛泽东,出工不出力,拥护毛主席,学毛大爷容易。做茅大爷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散淡闲客 散淡闲客 当前离线 花椒118 颗小米椒12207 个主题211帖子10178精华0相册0日志0记录0分享0好友63积分15574阅读权限9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333 小时 狗仔卡 211 “这个电视剧会使不少毛左分子看了热血沸腾、蠢蠢欲动,也会使不少不明就里的少年对那段历史充满了向往,莫非是想忽悠过剩的大学生再来一次上山下乡?”(凯迪社区论坛网评)
“无悔被归因为‘与共和国共苦难’,换言之,我们‘扛’起了共和国的苦,在这里,无悔是通过个体的“苦”的意义转置实现的,即个体的苦提升为国家的苦难。” “知青文学、公开聚会等权力运作将这种苦感提升为一种国家的苦难。于是,不管多么琐碎的‘苦’都变成了一种庄严的‘苦难’,为国家‘扛着苦难’。‘苦’不仅对个人具有意义,而且因此获得了一种国家历史的意义。”但这种意义是如此荒唐——他们浑然忘了,这种“苦难”是谁强加在知青们头上的。受害者与施害者居然唱起了同一首奇妙的赞歌。
“文革是一个极其罪恶的时代“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实际上是文革的一部分,是文革的衍生品;否定文革就应该否定上山下乡。知青上山下乡是疯狂的年代对青春的蔑视、对知识的亵渎、对文明的践踏。”把一群濒临绝望的人群和可怕的经历说的那样快乐,简直是一种罪孽!如何对得起千万被打死冤死的知识分子?如何对得起千万被害死的知青魂魄?如何对得起被强奸成千上万的女知青?”“上千万人的人生命运被彻底改变,上演过无数人间悲剧,几个幸运儿混出了人样,便打出青春无悔的口号,进而又鼓捣出什么知青精神,但绝对掩盖不了一代人整体被毁掉的历史……”
你说的好。
本圈最新话题《影视风云》谢芳张目诠释爱情童话|谢芳|表演艺术家_凤凰资讯
《影视风云》谢芳张目诠释爱情童话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歌曲《最浪漫的事》中描绘的这段情景是所有恩爱夫妻都向往的,生活中,这首歌也是谢芳、张目夫妻感情的最好诠释。著名表演艺术家谢芳曾在《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电影中塑造了多个经典角色。今日19时35分,八十高龄的谢芳将偕丈夫张目做客BTV文艺频道《影视风云》,为观众讲述他们的“爱情童话”。
原标题:《影视风云》谢芳张目诠释爱情童话“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歌曲《最浪漫的事》中描绘的这段情景是所有恩爱夫妻都向往的,生活中,这首歌也是谢芳、张目夫妻感情的最好诠释。著名表演艺术家谢芳曾在《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电影中塑造了多个经典角色。今日19时35分,八十高龄的谢芳将偕丈夫张目做客BTV文艺频道《影视风云》,为观众讲述他们的“爱情童话”。无论是六十多年前那个大眼睛、绑着麻花辫的美丽少女,还是如今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慈祥老太,谢芳给人的印象始终是一位浑身充满魅力、乐观开朗的美人,而保持优雅气质的秘诀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暖男”老公。已经八十高龄的谢芳毫不掩饰自己对丈夫的爱意,“‘暖男’还不够,他不仅暖和,还幽默、会唱歌、会挣钱、会管家务,又懂事。”这位完美丈夫在相知相恋的六十多年里,对谢芳呵护备至,决不允许妻子受一点点委屈。有一次,一个人插队排在谢芳的前面,谢芳“哼”了一声,插队的人对谢芳说“你哼什么哼”,丈夫张目立刻驳斥对方“哼一下还不行,你是皇上啊”。张目不仅看不得别人对谢芳说话不客气,生活中也舍不得谢芳干活。有一次两人去外地演出,张目一个人拎着两个手提箱,谢芳心疼张目抢着要拿,张目不给,结果两人发生了争吵,张目一气之下把两个箱子都扔给了谢芳,不过看到谢芳吃力地拽着箱子行走,心疼不已的他又主动拎回了箱子。每次发生争吵,先让步的也都是“暖男”老公张目。如今谢芳和丈夫张目已经结婚五十八年,在生活中他们形影不离,恩爱有加。本期节目中,张目不仅手捧情书深情“告白”妻子,夫妻二人更是现场合唱《亲密爱人》感动全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4192
播放数:136063
播放数:49706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知青岁月:青春无悔还是不堪回首?
&&首推于&15.12.28
浏览(382)|回应(0)
由作家梁晓声编剧、山东广电局出品的50集电视剧《知青》,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一个特殊群体“知识青年”为话题,描述知青们“上山下乡”在农村和山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生活状态,塑造了以赵曙光、周萍等人为主一批知青形象,讲述他们如何把青春岁月献给边疆、献给农村的故事。但所谓“青春励志剧”在央视热播后,却引起了巨大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看待那段岁月,究竟是“青春无悔”,还是“不堪回首”。“无悔论”者说:“这部剧告诉人们,逆境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非常重要”,这种苦难酿就成功的心态,是“青春无悔”的哲学基础,也是该剧“青春励志”的立足点。“有悔论”者们则说:“上山下乡”本就是一场苦难,部分人在逆境中的奋斗并不能把坏事变成好事。这种认知分歧,实在引人深思,所谓“青春无悔”,是“因为无何奈何,要自我安慰”有一首知青诗歌这样写道:“我们说青春无悔/是因为无何奈何/要自我安慰”——自我安慰,不能接受自己的青春被操控,难以面对自己的青春无意义,这才是“青春无悔”的真相。知青生活不美好,“有的精神失常,有的自杀”,某些地方“一百零三名干部奸污女知青”。《知青》编剧梁晓声说,《知青》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他们想给观众看到真正的知青是什么样子,而不是被浪漫化、被规避掉“生活”。我们无法判断梁晓声是否在信口开河。不过,目前已有不少资料披露了当年知青的生活情景。农村生活贫苦,这是人所公知的,城市青年下乡后一下子就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其不适也可想而知。除了克服农村的生活困难外,知青还要承受管制和欺凌,在《中国知青梦》一书中,邓贤引用了大量官方档案描述了这知青被管制和欺凌的残酷一面:“(第十八团)排以上干部亲自动手四十八人,被打知青一百一十人,遭受三十几种刑罚,有的被打致残,有的内伤严重,有的精神失常,有的自杀(未死)……”;“辽宁省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三年,共发生摧残知青和奸污女知青案件三千四百多起,四川省三千二百九十六起……河北省,仅一九七二年奸污案一百一十九起。”;“云南省知青办揭露:据不完全统计……有一百零三名干部奸污女知青。”;“第十团司令部参谋刀世美(正连级),有妇之夫,采用欺骗、引诱和胁迫等手段,鸡奸男知青二十余人”!……诚然,确实有部分知青是怀着某种理想主义去上山下乡的,但决不应该因为这部分理想主义,就遮蔽掉它背后的迷茫、苦闷乃至血腥。“这部剧告诉人们,逆境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让知青这一代回望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可以让他们的后代、今天的人了解那一段历史,为人们注进精神营养,珍惜今天。这就是电视剧《知青》的价值。”某文艺评论家如是说。该看法十分有代表性。这种苦难成功学,在1990年代相当流行。在1990年代后期,当年的青葱少年变成大叔了,他们回望和纪念自己的青春,部分人喊起来了“青春无悔”——“我吃了苦,但是我不后悔。”“青春无悔”的提出,源于一场知青“青春无悔”的展览及其出版的图书。据其发起者之一的王晓梅说:“我觉得青春无悔的含义我是这样理解的:从大的方面来说,我是绝对不赞成上山下乡运动,像这样一场运动是对民族和国家的毁灭。而对我们自己来说呢,因为我们在这种环境中间,没有办法的时候,被迫走的一条路中间,不管在什么地方,在任何生活情况下,在艰难困苦之中,都能得到一种生活的体验,这个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财富了。”……网络上流传着一首署名为张愚若、张谷若两位知青的诗歌,是作者参观崇明岛上东平森林公园里知青立下的“青春无悔”纪念碑后所作,其中有这样几句:我们说青春无悔/是因为无何奈何/要自我安慰——自我安慰,不能接受自己的青春被操控,难以面对自己的青春无意义,这才是“青春无悔”的真相。“无悔青春”是人为造成的历史失真,让人“误以为当年的知青今日大部份都是中流砥柱”。在1990年代,大量的知青“怀旧”作品对往事魂牵梦萦、无限怀念,“无悔青春”成为热潮,随之也招来非议。郜元宝说“老知青中一部分‘成功人士’的回忆录及杂感汇编,知青作家自选集等,范围有限,不容易体现知青文学的全景与实绩。”张严正也在《其知青图书开始走出误区》一文中批评知青中少数成功精英对知青岁月的眷恋,给下一代造成错觉和迷茫:“一时间,多少知青看罢后,‘热泪欲零还住’,从而掀起了回首“无悔青春”的‘自恋情结’热潮。并引发了少数知青名人对黑土地和插队生活的眷恋、追忆和讴歌,从编写回忆录到筹办联谊会,从歌曲‘小芳’到‘老插酒家’,直到电视剧中出现的知青出身的厂长、经理。……正由于这种人为造成的历史失真,给下一代造成错觉和迷茫,误以为知青一代的成功与辉煌和苦难与汗水有着必然的相关关系,更误以为当年的知青今日大部份都是‘中流砥柱’。”更荒唐的是,这种“无悔”还被人为提升到“与共和国共苦难”的高度。“逆境更容易成才”、“吃得苦中,方为人上人”,在我们的文化中“苦难”有着救赎的意义。知青称“苦难”“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财富了”,喊“青春无悔”,多少源于这种对苦难的解读。然而,苦难对于知青来说,意义并不局限于此。一些知青认为“现在我们更能吃苦了,扛着共和国的苦难”,把个体的困难上升到“国家”层面。对此,刘亚秋在其《“青春无悔”:一个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一文中分析:“无悔被归因为‘与共和国共苦难’,换言之,我们‘扛’起了共和国的苦,在这里,无悔是通过个体的“苦”的意义转置实现的,即个体的苦提升为国家的苦难。”“知青文学、公开聚会等权力运作将这种苦感提升为一种国家的苦难。于是,不管多么琐碎的‘苦’都变成了一种庄严的‘苦难’,为国家‘扛着苦难’。‘苦’不仅对个人具有意义,而且因此获得了一种国家历史的意义。”但这种意义是如此荒唐——他们浑然忘了,这种“苦难”是谁强加在知青们头上的。受害者与施害者居然唱起了同一首奇妙的赞歌。《又说“老三届”》作者张地说:“据我所知,知青中绝大部分人的生活处于很一般的水平,相当一部分还在为住房、子女、甚至为户口和找工作而奔波。”宁红岗则更为直接:“在扬起‘青春无悔’的漂亮大旗时,还应想想那些仍留在社会底层,没有机遇,没有能力,没有毅力再回升的知青,少说些豪言壮语。”……张地的描述较为笼统,在其背后,其实有很多鲜活的案例。譬如,知青回城后,为了生计奔波之余,他们成为城市边缘人,遭受歧视。某女知青说:“一个很大的理由就是我们到北京以后,人家不理解我们,人家排斥我们,其实我们原来是北京人,等我们下乡以后,他们就觉得把这些人赶走了,等这些人又回来了,然后就觉得这些人抢了他们什么,我也不明白北京人什么心理,是觉得这些知青回来呢给他造成什么交通堵塞,你老农民似的。”对于那些部分知青精英来说,他们高喊“青春无悔”,因为现在的成功了,可以从苦难中得到救赎;然而,对于这些为生活奔波劳碌、生活依然困苦的大部分知青来说,经历苦难后并没有迎来天堂,而是延续着另一种苦难,对于他们来说,青春真的无悔?或许那段苦难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简单的“受苦”,并没有过多的意义。“受苦”的不仅是知青,而是全民族。“青春无悔”也好,“不堪回首”也罢,其实视线都局限在知青们自己身上。真正的悲剧是:迄今为止,极少有人、有作品关注到“上山下乡”的另一被波及到的群体——农民——他们当年遭受了怎样的冲击。他们同样也是这场运动的牺牲品,是苦难的一部分;但是,他们没有自己的“知青文学”,他们也提炼不出“青春无悔”的口号,更不懂得将个体的苦难提升到“与国家共苦难”的高度以获取心灵安慰,他们才是真正的失语者,才是真正的“沉默的大多数”。“上山下乡”,不仅牵扯着知青的命运,而且让整个家庭的陷入苦难的漩涡之中。最让人刻骨铭心的是,亿万家庭承受着骨肉分离的痛苦。譬如:“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团的北京知青蔡连和,下乡三年后的第一次探亲就要结束时,其母亲脸上不时流露出痛苦的表情,在近乎恳求的挽留不成之后,埋头为他收拾行装时,突然倒在床上,顿时神智不清,送到医院紧急抢救,但已无回天之力。三年的苦熬苦盼,结局却是这样的凄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他大声疾呼:天哪!世道对我为什么这样的不公平?母亲可以给我一切,我却给了母亲了什么呢?蔡连和的眼泪哭干、心都碎了。”许多知青存在各种婚姻问题,下一代往往成为这种家庭缺陷的牺牲品。知青回城,带着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再加上原本知青的婚姻有诸多问题,家庭生活多少有所缺陷,所以知青的子女的成长道路也不平坦。陈红在其《帮助知青子女排除心理障碍的尝试》一文中谈及:“他们有的寄居在亲戚家里,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倍感孤独;有的即使受到祖辈的疼爱,但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思念之情苦苦地煎熬着这些幼小的心灵;有的较为幸运,能随父母一起返城,但父母由于工作差、收入低,生活的压力造成烦躁,有时会转嫁到孩子身上;有的父母由于自己的不如意,因而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期盼孩子能出人头地,一旦孩子不争气,父母或怒骂或棒打,家庭气氛异常紧张,给孩子心灵造成很大压力;还有些知青子女初到城市,生活上尤其是学习上不太适应,与其他同学在成绩上有明显差距,使他们心理上无法接受。所有这些不如意不顺利都给这些孩子脆弱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逐渐产生心理障碍。表现为:抑郁、孤僻、自卑、偏激、消沉等,形成了消极的性格特征。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有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知青下乡,给本就已经被折腾得千疮百孔的农村造成了巨大负担。毛泽东当年号召知青下乡,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事实上,据很多知青反映,当年农村并不真正需要他们,反而有时候把他们当成负担——自1949年以来,农村一直是以一种单向度的“城市输血管”的身份存在着,农民土地上微薄的收入,一直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最关键的“资本积累”;千万知青下乡,对本已不堪重负的农村而言,绝对是经济负担的又一次加剧。但知青们似乎并不能理解这一点,相反,他们在农村的某些行为,今日读来令人寒心——李复奎在其《难忘的知青岁月》一文记载了当年知青偷社员的鸡,不偷反而会被人嘲笑:“那时在男知青当中,没有偷过社员家的鸡,是胆小鬼的象征,会被别人嘲笑,所以,为了不被别人看不起,你无论如何都得去体验一回。……丢了鸡的社员,基本上没有‘吃了豹子胆’要找知青索要的,发觉鸡被偷了,都只有自认倒霉。当时在农村的知青,受到政策的保护,是农村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贫下中农’并不敢公然欺负。”除了给农村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外,下乡知青还给农村青年心理造成创伤,贾平凹在《我是农民》一文中谈及:“我那时是多么羡慕着从城里来的知青啊!他们敲锣打鼓地来,有人领着队来,他们从事着村里重要而往往是轻松的工作,比如赤脚医生、代理教师、拖拉机手、记工员、文艺宣传队员,他们有固定的中等偏上的口粮定额,可以定期回城,带来收音机、手电筒、万金油,还有饼干和水果糖。他们穿军裤,脖子上挂口罩,有尼龙袜子和帆布裤带……他们吸引了村里漂亮的姑娘,姑娘们在首先选择了他们之后才能轮到来选择我们。”总之,“上山下乡”是一场悲剧;对“上山下乡”的解读在今天出现如此巨大的分歧,则是另一种更悲剧的悲剧。说一千,道一万,有一个事实无人能够否定:那是一场数千万人(知青)乃至数亿人(把农民包括进来)无法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运动;他们的命运掌握在他人之手,犹如草芥。歌颂这样的运动,实在过于荒唐。据说,梁晓声最终接下《知青》剧本,与一位官员的这句话有关:“作家应该有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的确,作家需要承担责任。同样是面对“苦难”,彼岸的米兰·昆德拉说:“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该剧集获官方高度评价,誉为“主旋律”作品,也引起内地50岁上下知青一代共鸣。但随剧情进展,民间越来越多反对声音,透过媒体、互联网涌现。在凯迪论坛、天涯论坛等网站,网民更对该剧发起“大批判”,指该剧“把狗屎当香料”,美化、粉饰当年那场导致数千万青年悲剧人生、并遭邓小平彻底否定的上山下乡运动,是对所有经历过那段苦难历史的同胞的亵渎。网民要求央视立即停播该剧,并检讨对文化大革命的立场。有网民发起“拒看、罢看”行动。有网民更揶揄,“央视是否要接着拍《无悔大跃进》、《无悔的文革》?”剧集勾起不少当年亲历者痛苦回忆。一位前中学老师忏悔道,1968年他曾奉命把一对16岁双胞胎女生送去插队,30年后姊妹俩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城市,但只能在城里收破烂、做清洁工,“看到她们,我深感疚愧。不是我害她们,是那个至今还在玻璃棺材躺着的僵尸”!另一位上海网民则指,他亲眼见邻居的女儿去农村插队,嫁给当地农民,生了一个女儿,不料文革结束后,知青大返城,邻居女儿为回上海,不得不跟丈夫离婚、抛弃女儿,“女儿长大后进城找妈,那情境真惨,哪有电视剧那么浪漫”。“这是一这部充满谎言和歌颂罪恶的剧集!”“拒看这部烂剧,它勾起我对当年的痛苦记忆!”“无耻者把狗屎当香料,实在看不下去,抗议!”“梁晓声和央视为献媚讨好贵权,推出此剧,太无耻了!”“上山下乡是文革组成部份,该剧为文革张目,不能接受!”“当年我们生不如死、度日如年,现在你们却如此美化,居心何在?!”“对上山下乡运动任何美化粉饰,都是对经历那段苦难历史同胞的亵渎!”“央视如果还有一点良知,就应马上停播这部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烂剧。”“作为曾在山区插队四年半的知青,我不能容忍邪恶无耻的梁晓声之流,再毒害孩子、污染社会!”描述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岁月的电视剧《知青》,在央视开播没两天,就引发强烈争议。编剧们称其反应那一代人“将美好的青春岁月,献给边疆的浪漫情怀。”一些当年被逼下乡的“知青”责其还原历史,痛批该电视剧恶心。互连网上大量留言,盼望还原历史。一些当年被逼下乡的知青纷纷痛批电视剧《知青》是“一部为文革去恶化的作品”。“博客中国”作者长庆以“知青”当事人发表评论,在互连网引起回响。长庆文章说,在这个电视剧中,民族灾难的文革,都被“人性”化解了。但真实的文革,无数的事实和史料表明,那是“恶”的大释放的年月,是人性低落的年月。文章指,梁晓声早期的作品表现一种“青春无悔”的情怀,他当然可以有他的观点。但40年后,人们经历了对文革的反思,对毛泽东错误的批判,全国大多数人对文革有了清醒的认识和批判,而作为一个作家的梁晓声,依然还是当初的认识,甚至还有过之,是件奇怪的事:“不难看出,《知青》是一部将文革‘去恶’化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被当下的主流媒体隆重推出,就不难理解了。难以理解的是,《知青》所表现的‘真好玩’的岁月真要再来一回不成?”“谨以我一名具有七年‘知龄’知青的经历,宣称这是一部令人恶心的伪知青作品。”另一个知青当事人美玲的博客表示:我看了2集,就觉得有的地方太虚假,太不真实,因为我们是知青,我们知道当年是什么样子。我们不要拍出来的知青电视“有新意”,而希望故事能真实点。美玲还表示,知青生活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人生经历,那段历史留下的曾经是伤痛,四十多年过去了,但那些蘑菇中毒、半拉的黄豆,吃青苞米……事件,深深留在记忆深处,至今难忘。真实和我们相差一截。“往事依然”留言回复:全国的知青那么多,整些虚假的东西,看了让人反感、失望……自己经历的事,终身难忘!如今,不少知青们正生活在窘困底线中,电视剧的“浪漫情怀”令人情何以堪。律师刘晓原在推特上表示:央视一套热播《知青》电视剧,这让我想起了老知青丁惠民。1978年底至1979年初,丁惠民带领知青进京要求返城,任请愿团总指挥。2009年,他为了帮助老知青维权又组织进京上访。没想到在事过两年后的2011年7月,被重庆警方送去劳教两年。“本人也是知青。当年目睹知青的外在肉体和内在心灵与精神的悲剧,一生都将铭记这一场前无古人的与文革配套的浩劫。这一场荒唐绝伦的被活生生横加在当年每一个青年学生身上的悲剧,如今被忽悠成这般闹剧,可见对文革反思的缺失和苍白已到了何种地步!读读《第三帝国兴亡史》,就可以知道中国的知青运动和纳粹德国当时的青年到乡村劳动锻炼的运动其在形式的荒谬和本质的邪恶上都如出一辙。”(耶子博客)“文革是一个极其罪恶的时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直被讳莫如深。央视推出这样题材的作品,本人开始好奇,结果失望。把一群濒临绝望的人群和可怕的经历说的那样快乐,简直是一种罪孽!如何对得起千万被打死冤死的知识分子?如何对得起千万被害死的知青魂魄?如何对得起被强奸的千万女知青?”“上千万人的人生命运被彻底改变,上演过无数人间悲剧,几个幸运儿混出了人样,便打出青春无悔的口号,进而又鼓捣出什么知青精神,但绝对掩盖不了一代人整体被毁掉的历史……”(心朗的博客)“黑龙江兵团发生奸污女知青事件365起;内蒙古兵团发生 奸污女知青事件247起;云南兵团奸污女知青事件139起;广州兵团奸污女知青事件193起。其中师级干部2人,团级干部38人……黑龙江兵团简报第十六期登载,黑龙江兵团某副参谋长调戏女知青七人,边学习中央文件边调戏女知青。”(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推特)“电视剧《知青》昨日开播。知青故事、文革、“伤痕文学”,这几个关键词,是一代人充满痛苦的回忆。”(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副院长风清飏微博)“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实际上是文革的一部分,是文革的衍生品;否定文革就应该否定上山下乡。知青上山下乡是疯狂的年代对青春的蔑视、对知识的亵渎、对文明的践踏。”(野岭红叶微博)“这个电视剧会使不少毛左分子看了热血沸腾、蠢蠢欲动,也会使不少不明就里的少年对那段历史充满了向往,莫非是想忽悠过剩的大学生再来一次上山下乡?”(凯迪社区论坛网评)电视剧《知青》除了遭到亲历者的批评,另一方面,也势必受到权贵愚民家们和拥护文革极左派的吹捧。许多人忧心文革愚民式的洗脑余毒从新卷土归来。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点击
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退出以后,该精选社将不会显示在您的首页
您发布的内容超过140字了,试试投稿功能吧
您发布的不能超过500字了!
您发布的内容已经超过500字了,您只能使用投稿功能发布
别忘了点击发布哦!
发布成功!
成功发布到审核区!
你为什么要举报此投稿?
举报说明:(可选)
成为小编才能给社长推荐哦!
我要当小编
举报成功!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您还没有认证为原创作者
若您先提交此文章,稍后认证,我们会将其自动添加到您的原创
先投稿稍后认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诠释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