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五大神器指令学问指的是那我的世界五大神器指令

修身的大学问(五)
修身大学问的关键枢机是什么?
为了修身修心的学问,多少学者前赴后继地努力追求。我们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老师们除了教导学识之外,还谆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要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如果不曾真的依照这些教导时刻好好去落实,这往往等于是空话。对我们而言,这像是老生常谈。其实,也不是大家不愿意做,而是无从着力,不知道怎样能让自己突破障碍,自然而然地去践行。
这让我们迷糊于其间而无法突破的原因,是长久以来我们都找不到一个关键的枢机,而找到这个枢机,能把圣贤们的教导与我们自己真正连接起来,我们能窥见自己内心的污垢;找到这个枢机,我们才能真的扫除内心污垢,回复光明的心地,焕发人性的光辉;
找到这个枢机,才能把整个修身的大学问串起来,我们才能真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这个枢机是什么?就是我们内心的感觉!人的感觉有很多种,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而能让我们在修身修心上有所作为的只有内心的感觉。
头脑的想法与内心的感觉是一回事吗?
上一期讲到,修心得从当下的“意”修起,那么“意”到底是思维想法,还是内心的感觉?这真是个大问题,多少有志于修身的英雄好汉都在这个问题上被迷得团团转,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
这也难怪,因为当我们烦恼不堪时,朋友的一句暖心的话、一顿美食、一件漂亮的衣服、一场音乐会,就能使我们暂离苦恼;或者,当我们转转念,好像就豁然开朗,烦恼顿消。这让我们固执地认为,只要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就能从烦恼中走出来,现代西方心理学之所以能发展成如此庞大的流派,就是根源于此种观念。
大家一直认为思维跟感觉是同样的事情,因为有感觉的时候,大半头脑思维也跟着跑,这两个就像连体婴,常常绑在一块。其实思维跟感觉不是同一样东西,它们各是各的,只是它们常常绑在一块,久而久之,我们就以为它们是同一样的东西了。
有时情绪一起伏,脑袋思维也会跟着跑;有时候脑袋一转,纠正了自己的负面思想,变为正向之后,心里的感觉就会变,真的就会比较开阔了。于是,我们更确信它们是同一样东西。只有任我们脑袋再怎样转念,内心的感觉依然走它的道路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这是两个东西。
譬如我们想轻松,会在头脑里跟自己说放松、放松,有时候身体跟着自己的想法走,是能渐渐放松下来,于是我们就觉得思维很有用。可往往很多时候,当我们的头脑一直想着放松,而身体却越来越紧绷,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头脑的思维还是不怎么管用。
又如你很怯场,老师却叫你上台发表一下演讲,你就会很紧张,这时候任凭你怎么在脑海里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却一点儿用都没有。对一个惧高症的人来说,走在钢索上是很大的挑战。思维上他很清楚身上系了安全带,没问题的,可这有用吗?结果还是没有用,照样紧张。只有到这时候,我们才明白脑袋思维与感觉,是两码事。
如果我们头脑下个什么指令,我们都接受,说不生气就能不生气,说不计较就能不计较,说放下就能放下,说不烦恼立马就能开心起来,那么大家还需要心理治疗吗?静心的课程也可以不开了!
“诚意”的“意”是内心的感受
愉快、欢乐、开心、舒畅、失落、惆怅、郁闷、焦虑、尴尬、烦躁、愤怒……这些都是情绪,也都是我们内心的感觉,这些都不是头脑的想法。
我们修身之前要“正心”,“正心”之前要“诚意”。要诚我们的意,得要搞清楚,这个“意”指的可不是脑袋瓜的想法,是内心的感受,这个定义一定要先弄清楚!要不然,不往心内的感觉着手,任我们一辈子怎么钻研,我们都没有办法明白《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在讲什么,也没有办法弄懂《中庸》的“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在说什么;
任怎样努力,博览了多少群书,所有的经典都只能作白话翻译,永远不能与我们的心性相连,永远也无法真正搞清楚经典在教导我们什么!因为经典都是说我们内心的事情,我们内心怎样了,如何才能从污垢的心里去尘除垢,回复干净光明的心地!
人内心要真正光明磊落、廓然大公,真诚地为人好,无私我,这真的是个大工程!只要我们聚焦在“内心的感觉”上,我们就能逐次解开圣人们所昭示的性理心法之谜,真正地“去人欲,存天理”。
抓住内心的感觉,然后我们该如何诚意、如何致知、如何格物呢?精彩内容敬请继续关注《修身的大学问(六)》。
*文章整理自黄庭禅创办人张庆祥先生主讲的《幸福内心禅》第221、222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5;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孩子看病五大学问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4;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带孩子看病是门学问:医生需要从家长的叙述中,了解患儿从发病到就诊的全过程。为人母多年,带孩子去看病也不下百次,从中总结了一些个人经验。  学问一:诊前准备。  看病前,应该先给孩子做好思想工作,不能二话不说抱起就走。试想,孩子本来就不舒服,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见到一大堆陌生甚至“可怕”的白大褂,自然格外焦虑。如果他大哭大闹起来,还会影响医生及时诊断。  学问二:陈述病情要准确。  比如“腹痛1小时”或“间断发烧2天”,而不是“从外婆家回来就肚子疼”。另外,不要向医生强调自己的臆测和想法。
共2页&1&&&
| 9人有用 | 15人有用 | 3人回答 | 2人回答 | 6人回复 | 5人回复
| 10人有用 | 17人有用 | 11人有用 | 17人有用 | 26人有用 | 9人有用
| 1人回答 | 3人回答 | 3人回答 | 3人回答 | 2人回答 | 1人回答 | 8人回答
| 0人回复 | 1人回复 | 4人回复 | 2人回复 | 8人回复 | 9人回复 | 6人回复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宝宝出生的前一年最困扰妈妈们的问题是虾米?永远睡不够?一直在...
喜欢被人宠溺地叫着"傻丫头"。因为傻丫头,招人疼。就像这个叫Aries的小姑娘一样。
过敏,是指人体接触到本来对人体无害的物质(食物或空气的过敏原),导致人体产生一些化学物质,而引发不寻常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反应称为过敏。
在对待老公找小三一事,日本女人的所作所为让中国女人无法理解。是什么原因让日本女人对男人找小三视而不见呢?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8;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5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第五课:洗手也有大学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五课:洗手也有大学问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五大发展理念新在哪里--《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01期
五大发展理念新在哪里
【摘要】:正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突破,是当代中国新的发展观,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指导意义。为全面推进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尤其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入学习领会和研究,本刊特约我国社会科学理论界几位知名学者撰文,以飨读者。
【分类号】:+【正文快照】: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是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突破,是当代中国新的发展观,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指导意义。 为全面推进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尤其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入学习领会和研究,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可;;[J];理论学习;2009年08期
张爱民;唐晓华;;[J];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庹平;[J];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史成群;樊增礼;;[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孙科佳;[N];学习时报;2013年
窦国杰;[N];战士报;2012年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政研室主任
吴志忠;[N];解放军报;2014年
孟宪生;[N];学习时报;2007年
潘叔明;[N];福建日报;2006年
齐德学;[N];解放军报;2000年
皮明勇 王建飞;[N];解放军报;2006年
陈娟 实习生
陈美玲;[N];桂林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大神兽指的是哪5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