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水生波,水攻火助解数字是什么意思几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彡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作战指挥艺术 姓名:夏旻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盛瑞裕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_ __ l l _ E :目目_ I _ _ _ j = 自自自_ _ _ l z 口_ 目目4 _ 目_ 目4 _ l = _ l _ 摘要 《三国演义》以其宏大的气魄和变幻无穷的文学艺术手法描绘了从东汉未年至西 晋平定东吴近一个世纪内连绵鈈断的战争它将兵书战策上深奥的作战原则、方法, 形象生动地写进了一幕幕精美绝伦的斗智斗勇画面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军事作战的諸 多规律,堪称一部形象的兵书而作为演义的核心人物,诸葛亮从火烧博望坡、火烧 新野、火烧赤壁到夺南郡、荆、襄从收西川、取漢中直至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 六出祁山,出将入相助刘备,辅后主使蜀汉集团由军仅数千、地无尺寸进而壮大 到与占天时的曹魏、占地利的孙吴分庭抗礼。透过一次次可圈可点的军事作战活动 我们看到的是其全局在胸,先胜后战;兵不血刃以计代战;避敌精锐,退兵伏击; 施计用诈示形动敌;水火佐攻,办明亦强的卓越作战指挥艺术 本文还从照史实录、移花接木、据史敷衍、合理想象四方媔探究了诸葛亮作战指 挥活动的构制,从奇、变、柔三个角度探讨了表现诸葛亮作战指挥艺术的审美机制 揭示了铺垫、对比、烘托、渲染等表现诸葛亮作战指挥艺术的文学艺术手法。 一、【《三国演义》是中国兵家战略的集大成之作那些曾经如游龙飞风般生动展丌在 历史过程中,根植于一次次战役里升华于兵家典籍间的“指挥艺术”精华在诸葛亮 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诸葛亮的作战指挥艺术体现的囸是崇尚智谋、积极进取、务 一 _ _ t _ I _ l _ - _ 目= _ = = E = 目_ 目j 目日目≈{ 目自j 目 引言 作为我国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以其宏大的气魄和变幻无穷 的文学艺术手法描绘了从东汉末年至西晋平定东吴近一个世纪内连绵不断的战争向 人们展现了一幅大气磅礴的战争画卷。那一连串形形色色、错综复杂的战役具体形 象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兵法思想。“大至于多极斗争、形势判断、经国治军、 战略策略尛至于攻虚击弱、声东击西、诡诈多变、出奇设伏、攻心夺气等等治军作 战的斗争艺术,无不写得异彩纷呈”国它将兵书战策上深奥的莋战原则、方法,形象 生动地写进了一幕幕精美绝伦的斗智斗勇画面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军事作战的诸多规 律,堪称一部形象的兵书以臸于被明、清两代农民起义领袖当作军事教科书,清人 黄人《小说小话》曾载:“张献忠、李自成及近世张格尔、洪秀全等初起众皆鸟匼, 羌无纪律其后攻城略地,伏险设防渐有机智??闻其皆以《三国演义》中战案, 为玉帐唯一之秘本”圆清人刘銮在‘五石瓠》Φ也曾说:“张献忠之狡也,日使人说《水 浒》、《三国》诸书凡埋伏攻袭皆效之”。《三国演义》的军事思想在当时影响之深可 见一斑更有甚者,清朝的太祖、太宗皇太极父子均“喜读三国”“是《三国演义》 帮助爱新觉罗氏从蒙昧少识的状态下解脱出来,又给了怹以玉帐秘本、开国方略和治 世纲鉴”@ 不仅如此,“按国朝康熙朝尝有诏饬印《三国志演义》一千部,颁赐满洲、 蒙古诸路统兵将帅以当兵书。”回 对《三国演义》的军事研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后《三国演义》研究的蓬勃兴起而 展开的首先提出《三国演义》是军事攵学作品的是陈辽先生发表在1 9 8 3 年1 2 月四 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研究集》上的《论“全景军事文学”《三国演 义) 》,该文广證博引探讨了《三国演义》的军事性,确立了《三国演义》军事文学 作品的地位任昭坤先生发表在同一刊物上的论文《( 三国演义) 的主題应从军事角度 。吴如嵩:‘三国演义评点 解放军文艺¨;版社,2 0 0 0 年lJ 叮版.;j ;5 页. 。黄人:‘小说小话》.‘明清小说资料选编) .齐魯书社1 9 9 0 年2 月版,第1 2 5 页. 盛瑞裕:‘爱新觉罗氏与( 认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探寻了《三国演义》的主题使军事主题说得以与共它主題 说并驾齐驱,也算是一家之言 学术界对《三国演义》的军事价值虽有所认识,但专门论述《三国演义》军事的 文章却并不多而且内嫆也多限于单个战例的剖析或某次战役军事场景的成功描绘的 赏析。 真正从纯军事角度分析《三国演义》中兵法韬略的代表作要数李炳彦、孙兢所著 《说三国话权谋》和吴如嵩的《三国演义评点》前者拈出《三国演义》中所拼写的 一个个斗智斗谋的故事,从示形、用诈、應变、用奇攻心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具体评 说。而后者随着《三国演义》故事的波澜起伏,高屋建瓴地从军事学术角度去点评 和赏析對每次战役战斗都文史对照,细说渊源娓娓道来,有不少独到见解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诸葛亮是人们评说、研讨得最多的人物の一但这些 研究多从他的人格人品、胆略智谋、形象演变等方面入手,对他的作战指挥艺术都只 是附带提及而缺乏系统的探究这不仅與《三国演义》军事文学的地位不相符,与诸 葛亮在《三国演义》军事史上的贡献也是极不协调的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时称 “孔明乃《三国志》中第一妙人也。”固他虽然在全书将近三分之一的第三十八回才姗 姗出场但这丝毫无损于他在《三国演义》中主角的地位,正如郑振铎先生所畜:“一 部三国志通俗演义虽说是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庀’。”从火烧博 望坡、火烧新野、吙烧赤壁到夺南郡、荆、襄从收西川、取汉中直至安居平血路、 七擒盂获、六出祁山,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出将入 相助刘备,辅后主既是治国安民的重臣,更是开疆拓土的肱股在他“指挥若定 失萧曹”( 杜甫《咏怀古迹》) 的超儿才智運筹下,蜀汉集团出军仅数千、地无尺寸进 而壮大到与占天时的曹魏、占地利的孙吴分庭抗礼正是一次次可圈可点的军事作战 活动完美叻诸葛亮的形象,使他千百年来受- 至, j j - 至君王将相下到市并庶民的一致倾 心崇敬和仰慕。透过这层光照千秋的眩目我们看到的是其卓越嘚作战指挥艺术。 鉴于此笔者选定《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作为专题研究对象,试图从宏观的角 度概括《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作战指揮艺术探究《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作战指挥 竺.I = 国盆望金进;尘;l 。北京占堂山盥±1 .1 2 跖垡2 Ⅱ版。越丝z 皿. 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攵 艺术的虚实构制揭示罗贯中表现诸葛亮作战指挥艺术的审美机制和文学艺术手法。 本文既不是纯“文本研究”也不是纯“应用研究”,而是采用“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 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做到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大背景下探讨诸甾亮作战指挥艺术 的特色,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大前提下追寻罗贯中创作诸葛亮作战指挥艺术的渊源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作战指挥艺术 莋为罗贯中着力刻画的完美军事奇才,诸葛亮的每一举手投足都闪耀着智慧的光 芒他的作战指挥活动也就成了《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篇章,之所以有“读《三国 志》者必贪看孔明之事”。之说道理也就在此。从初出茅庐的两把火到秋风五丈原 后的“死诸葛能走生仲達”诸葛亮以其大智大勇在三国军事篇中可谓独领风骚。 正式行文之前必须先明确“什么是作战指挥”。丁邦宇主编的《作战指挥学敎程》 指出:“作战指挥是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为达成特定的作战目的运筹谋划并以指令调 度所属部队的活动过程”。杨金华、黄彬主編的《作战指挥概论》指出:“作战指挥是 指挥者为达成一定作战目的对部队作战行动进行的运筹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活动”。②者表述虽不尽相同但所表达的基本意思却是一样的。作战指挥表现为主观 对客观的驾驭既包括指挥者对所属部队的调派,也包括指揮者运用欺骗手段调动敌 人、迫敌就范的活动 两军对垒,不仅是兵力、士气的较量更是双方指挥者智谋和指挥艺术的较量, 如诸葛亮輩将作战指挥活动运筹得出神入化、精湛纯熟之人才谈得上艺术 1 .1 全局在胸,先胜后战 古人云:“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鈈足谋一域”能否从全局出发审 时度势,是衡量一位军事统帅指挥艺术是否高明的首要标准他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一 次战役、一场战斗嘚胜利,更应是战略全局中本集团的前途与命运诸葛亮之所以能 稳操胜算地驾驭一次次战争,其根本在于他全局在胸能抓住战争枢纽,根据形势正 确地制定战略指导方针比如,在享有盛誉的《隆中对》中制定的是兵分两路夺取 中原的军事战略:“待天下有变,则命┅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 众以出秦川”,以后蜀汉集团的借荆州、取益州一招一式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在运作。 出:“南人不复反矣”的誓言再比如,北伐中原有鉴于蜀、魏实力的悬殊z 选择的 是“以攻为守”的战略,不采纳魏延出子午谷奇袭长安の计即是从此为据 孙武予有一句名言:“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主张先有胜利的 把握,而后才能同敌人交战我国曆代杰出的军事家都强调先胜后战,孙膑的“事各 而后动”( 《孙膑兵法》) 诸葛亮的“用兵之道,先定其谋然后乃施其事”( 《便宜 十六筞》) ,曹操的“欲攻敌必先谋”( 《曹操集·孙子注》) ,都向我们揭示了战争取 得胜利的最基本前提——先胜这胜利的把握是建立在战湔周密的“庙算”、精密的预 见之上的。 诸葛亮对战争有超级的预见能力每每在总体战略方针确定后,又认真分析作战 各方的条件制萣出周密的方案,决不打无把握的糊涂仗“三气周瑜”就是最典型的 例子。 赤壁之战后周瑜大犒三军,准备攻取南郡刘备、诸葛亮迻兵油江口,也势在 必得为南郡,双方剑拔弩张按周瑜的意思:“好便好,不好时不等他取南郡,先 结果了刘备”诸葛亮算定老謀深算的曹操临走一定遗有奇计,而且也深知周瑜骄傲气 盛的弱点所以教刘备以“闻都督欲取南郡,故来相助”相激诱使周瑜答应“吾若 取不得,那时任从公取”让周瑜去与曹仁正面拚杀,自己却暗中布景兵力待周瑜与 曹仁数次激战,用诈死之术出奇兵大败曹仁后令赵云趁虚夺了南郡。坐收渔人之利 付出了重大代价的周瑜眼睁睁看着南郡被占,又听说荆州、襄阳也被诸葛亮计取气 得“大叫一聲,金疮迸裂” 周瑜用武力没有夺得荆州,鲁肃用外交也是几次三番空手而回于是周瑜使出了 美人计:以孙权之妹为诱饵,哄刘备过江招亲欲以之为人质迫还荆州。在周瑜看来 只要刘各肯去,此计定成谁知诸葛亮棋高一着,预先料知事情的发展给了赵云三 个锦囊。按第一个锦囊妙计赵云等一到东吴就大造声势,让南徐“城中人尽知其事” 并让刘备拜见乔国老,取得吴国太承认变假招亲为嫃招亲。招亲后刘备“被声色 所迷,全不想回荆州”赵云依第二个锦囊妙计假传曹操“起精兵五十万,杀奔荆州” 促使刘备决心返囙荆州。归途中又依第三个锦囊妙计利用孙夫人的身份、地位对付吴 军的追截最后安排关羽、黄忠、魏延等伏击周瑜。“陪了夫人又折兵”的周瑜第二次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 _ ^ = _ l E l 目_ E z ;j _ _ # I _ 目目_ i 目- _ 被气得“不省人事” 在鲁肃又一次索讨荆卅I 不成后,周瑜再次将荆州之争诉諸武力他这一次用的是 “假途灭虢”之计:假意欲取西川为嫁资换回荆州,待路过荆州突然袭击,夺回荆 州周瑜这点花招,诸葛亮┅眼看穿又一次将计就计,四面设伏致使周瑜被活活 气死。此为三气周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三气周瑜”集中体现了准確的军事预测在战争中起 到的关键作用。诸葛亮之所以处处主动高周瑜一筹,就在于他每次都对事物进行了 全面透彻、实事求是的分析准确把握了事态发展变化的动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预 见力对交战双方的指挥者而言,先见之明极为重要对事态的发展预见得越准確, 筹划出的计谋就会越高明 1 .2 兵不血刃,以计代战 战争本身就意味着灾难: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战败的一方固然元气大伤胜利 的┅方往往也伤痕累累。高明的军事指挥家却能在战争中以计代战兵不血刃地解除 战斗。《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就是這科- 高超指挥艺术的体现 刘备新亡,魏帝曹丕依司马懿之计起五路大兵四面夹击,欲令诸葛亮首尾不能 相顾这五路大军是:一、,遼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二、蛮王孟获起兵十 万,攻打益州、永昌、群舸、越寓四郡以击西川之南:三、孙权起兵十万,攻兩川 峡口径取涪城;四、孟达起上庸兵十万,西攻汉中;五、大将军曹真提兵十万由 京兆出阳平关取西川。五十万兵马五路来犯大舉伐蜀。倾国之危迫在眉睫蜀囡上 下惶惶一片,诸葛亮却一连数日推病不朝闭门不出。无奈后主只得亲往丞相府问 计,却见诸葛亮J 丅独倚竹杖悠闲地“在小池边观鱼”原来诸葛亮这几F I 正暗中调兵遣 将,他胸有成竹地告诉后主:“羌王轲比能蛮王孟获,反将孟达魏将曹真,此四路 兵臣已皆退去了也。止有孙权这一路兵臣已有退之之计,但须一能言之人为使” 后主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諸葛亮究竟是怎样以不同方法安然击退五路来犯之敌的呢? 马超世居匿川在羌人中颇有威望,“羌人以超为神威天将军”诸葛亮星夜驰檄, 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I_ I_ l l= 目- - _ _ # l _ _ _ _ _ - = j _ l _ _ l g _ _ ≈- 目_ _ 自目- _ _ 目 令马超镇守西平关伏四路奇兵,每日交换果然,“西番兵出西平关见了马超,不 战自退”; 南蛮孟获诸葛亮深知其m 睢凭勇力,其心多疑”于是“飞檄遣魏延领一军左出 右入,右出左入”结果南蛮兵“皆被魏延用疑兵の计杀退回洞去了”; 反将孟达,诸葛亮知道他与李严曾结生死之交便亲自修书一封,“只做李严亲笔 令人送与孟达”。不出所料“盂达兵至半路,忽然染病不能行”: 阳平关地势险峻“一将守关,万夫莫开”诸葛亮调赵云领一军坚守而不战,使 得“曹真屯兵于斜谷道不能取胜而回”; 至于东吴之兵,诸葛亮料定孙权必没忘曹丕三路侵吴之恨后派邓芝为使,晓以 利害吴不但没有出兵,反而洅次与蜀结为盟友 来势汹汹的五路兵马,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化解于无形中了《孙子兵法’嚏实篇》 云:“故兵无成势,无恒形能洇敢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安居平五路主要在于诸 葛亮根据敌方虚实采取了相应对策,各个击破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前提,即必须对敵 我双方方方面面的情况洞若观火如马超在羌人中素得人心,南蛮兵性本多疑李严 与盂达曾结生死之交,孙权本不愿出战、只想坐收漁利等等,此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篇》) 如果说在安居平五路中诸葛亮只是利用了现有的形势、情况那么,在第八十七 回平息雍闽等人的叛乱中更是奇招叠出,制造矛盾利用矛盾,达到了“兵不钝而 利可全”( 《孙子兵法·谋攻篇》) 的效果 建兴三年。蛮王孟获起兵十万犯蜀建宁太守雍闽、胖舸郡太守朱褒、越髑郡太 守高定三路人马成了孟获大军的向导官。诸葛亮挥师南丅平叛首先遇见的就是这三 路反兵。 两军初战蜀军生擒了高定的前部先锋鄂焕,诸葛亮不仅没杀他反而好言相慰, 将他放了回去鄂焕回去见了高定,自然“说孔明之德”以至“( 高) 定亦感激不已。” 雍闽倒是觉察到:“此乃诸葛亮反问之计欲令我两人不和”,但高定对雍闽的判断“半 信不信心中犹豫”。 四天后雍闽、高定兵分两路袭取蜀营,被杀得大败“生擒者无数”。诸葛亮乘 华中科技夶学硕士学位论文 _ __ _ __ _ l 目E = 目l = _ l 目_ _ I t _ ∞g ;= = = 目z j ∞目∞j 目# ;E = l _ 机大做文章将雍闽、高定的人分别囚禁,然后令军士放出话说:“高定的人免死雍 闽的人盡杀”。俘虏们因此都冒充是高定的部下诸葛亮佯作不知,将其全部释放并 告诉高定的部下:“雍闽今日使人投降,要献汝主并朱褒艏级以为功劳”这样一来, 本就互不信任的雍、高之间的猜忌更深了同时,诸葛亮将抓到的高定派出的密探故 意错认作雍闽的部下“修密书一封”,让雍闽“早早下手休得误事”。探子回营后 高定见到密书,大怒与鄂焕定计杀了雍闽。当高定提着雍闽的首级来見诸葛亮诸 葛亮明知他真心来降,却故意说他是诈降激得他率军去取回了朱褒的首级。至此 “三路军马已平”。 ‘兵经·借字》说:“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敌之刃??鲜军将则借敌之 军将??吾欲为者诱敌役,则敌力借矣;吾欲毙者诡敌歼,则敌刃借矣??令彼自斗, 则为借敌之军将??己所难措假手于人,不必亲行坐享其利”。整个平叛过程诸 葛亮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一环套一环環环相扣,通过制造假情报、传播假消息等一 系列手法借刀杀人,从容诛灭了叛贼 反间计是我国古代战争常用的一种计策。《孙子兵法·用间篇》云:“必索敌人之 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即要收买敌方间谍为我所用 熟谙兵法的诸葛亮並没有机械地照搬兵书,他根本没花力气买通敌方之人而是让鄂 焕、俘虏及敌方密探不自觉地传送了假情报,从而成功地离间了雍、高の间的关系 1 .3 避敌精锐,退兵伏击 刘备自领兵征战打天下始较之曹操、孙权而言,兵力、国力始终处于相对弱势 因而自火烧博望坡始,诸葛亮所指挥的各次战役基本都贯串了“避敌精锐”这一方 针,努力避免正面与强敌发生冲突每每设计巧妙地与敌周旋,诱敌深叺以伏击战 消灭敌军。《草庐经略·伏兵》云:“伏兵,诡道也。善伏者必胜,遇伏者必败”。诸葛 亮可谓“普伏者”,他的指挥艺术在伏击战术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仪——火烧博望坡即一场诱敌深入的漂亮伏击战。夏侯 悼引兵十万汹汹而来揚吉要“一阵生擒刘备,活捉诸葛”只有几千人马的诸鹄亮面 对如此强敌,从容设伏:命关羽率一千人马在博望左边豫山埋伏放过敌軍前队,专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l _ _ I I ●_ - - I _ ●_ I ●●●_ ●_ _ - l _ _ _ _ _ _ _ - _ _ - I _ l _ _ l _ - _ 烧其粮草;命张飞率一千人马在右边树林——安林背后的山谷中埋伏专烧博望城原 囿的粮草屯集处。然后命赵云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诈败诱敌赵云配合刘 备,且战且退将曹军引到两边都是芦苇、树木的狹窄处,一把火烧得“曾家人马 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之后的火烧新野,留给曹军的是一座“多减硫黄焰硝引火之物”的空城;智取 汉中蜀兵“尽弃营寨;马匹军器,丢满道上”在“曹军皆争取”时,伏兵杀得“曹 兵大溃而逃”;塖雪破羌兵主要计谋依然是“设伏”加“诱敌”:关兴、张苞二人引 兵埋伏,“令姜维领兵出战:但有铁车兵来退后便走;寨口虚立旌旗,不设军马” 如此等等,可谓千姿百态“退兵伏击战法是他的杀手锏”固。诸葛亮最绝妙的伏击战 是第九十九回智败司马懿 蜀軍连夺武都、阴平二郡,又大败郭淮、孙礼大破张邰、戴陵劫寨之兵,司马 懿惊叹“孔明真神人也”于是一连半月,坚守不出如何調司马懿出战,诸葛亮想出 了一计传令各营拔寨退兵。当细作报告司马懿说孔明退兵了老练的司马懿认为“孔 明必有大谋,不可轻动”张邰却认定诸葛亮一定是因为粮尽而退。司马懿精细地分析 道:诸葛亮上年大丰收今又麦熟,粮草充足这会儿撤军,一定是见我連日不战 所以以计引诱。于是派人远远观望军士回报说诸葛亮在离此三十里之处安营扎寨, 司马懿由此更坚信诸葛亮在设陷阱下令“坚守寨栅,不可轻进”可过了十天,竟毫 无动静司马懿令人再探,回报说蜀兵已起营退去司马懿不信,换了衣服杂在军卒 中亲洎去观看,果然蜀兵又后退了三十里。司马懿回营对张邰说:“此乃孔明之计 也不可追赶”。又过了十天再派人探察,回报说蜀兵叒退了三十里这时,张邰再 次说这是诸葛亮掩护撤退的缓兵之计表示愿意带兵前往决战! 但狡猾的司马懿仍认 为诸葛亮诡计极多,坚持“不可轻进”后经不住张邰“某去若败,甘当军令”的请求 终于答应出兵,但为保险起见让张邰领~支军先行,他自己随后接应精明的司马 懿终于被诱出了营寨,尽管他兵分两路稳扎稳打,无奈诸葛亮多路设伏又以奇兵 袭击魏营,司马懿依然被杀得大败 诸葛煷在这次战斗中一连三十F t 濮之战中晋军‘‘退避三舍’’的计谋,不同的是晋军一口气连撇九十里轻而易举地麻 痹了骄横的楚军。而诸葛亮则是一步步艰难地“调”出谨慎的司马懿的因而诸葛亮 的退避三舍就显得更加巧妙了。他没有机械地照搬前人成功的经验而是根掘司马懿 老谋深算的特点,对“退避三舍”加以变通进行再创造,赋予以往军事谋略以崭新 的活力 1 .4 施计用诈,示形动敌 作战指挥是┅种克敌制胜的实践活动战场形势的变幻无常决定了用兵作战常需 施计用诈,从而达到“为敌司命”取得胜利的目的,所以孙子要说:“兵者诡道也” ( 《孙子兵法·计篇》) ,韩非子也声称:“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韩非子·难一第三 十六》) 。而实施诡诈的重要方法僦是“示形”——欺骗和佯动以各种真真假假、虚 虚实实的手段迷惑敌人。战场上大至战略决策,小至战术运用无不要求指挥员竭 盡“示形”之能事,“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孙 子兵法·计篇》) “兵以诈立”( 《孙子兵法·军争篇》) 善于“示形诱敌”,就能掌握主动变易 主客,赢得胜利 “兵不厌诈”不仅是我国古代兵法的精华,也是诸葛亮作战指挥艺术的偅要特色 不但别人说他“专施诡计”、“诈计”,他自己也承认:“吾用兵半生多用诡计”,而这 些诡诈之计是与示形动敌紧密联系嘚 诸葛亮堪称“善动敌者”,华容道上他利用曹操多疑的心理,“以利动之以卒 待之”( 《孙子兵法·势篇》) ,在小路伏军并燃起烽煙诱使曹操放弃平川大道,真J 下 达到了孙子所说“形之敌必从之”的至高“动敌”境界。智算华容道诸葛亮不仅 算了天时地利,而苴还算准了对手的心理曹操精于兵法且多疑,多疑则必反思“他 见烟起,将谓虚张声势必然投这条路来”,果然曹操以兵书所云“虚则实之,实则 虚之”为据断定诸葛亮伏兵于大路而最终还是落入了诸葛亮的圈套由此可知,“动敌” 必先知敌指挥作战中,我料敵敌也必在料我;我设谋,敌也必要破谋关键在于 算在敌先,既要算敌所算更要算敌所未算,这样才能谋敌所未谋 0 华中科技大学碩士学位论文 《草庐经略·虚实》云:“实而实之,使敌转疑以我为虚”。如果说华容遵上诸葛 亮是以“实而实之”的“示形”之法挫败了曹操,那么巧设空城计则是以“虚而虚之” 迷惑了司马懿。 “空城计”为“三十六计”中“败计”之一:“虚中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際 奇而复奇”,是不得已的弄险是特殊情况下以谋胜敌、惊退敌人的缓兵之计。 诸葛亮以“空城计”智退司马懿的故事在中国可谓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也堪称 作战指挥中“示形动敌”的精典篇章,它的成功基于三点:一是诸葛亮对司马懿的充 分了解估计到司马懿认萣自己不会冒险。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两位大军事家司 马懿和诸葛亮都是知己知彼的。司马懿之所以退兵是因为他知道诸葛亮“平苼谨慎, 不曾弄险”;诸葛亮之所以敢设空城计在于他不但了解司马懿而且还了解司马懿对自 己的了解:“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險;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在 “知彼”的程度上诸葛亮尤胜一筹;二是诸葛亮指挥风格的因时因势变化,一改平日 用兵极其谨慎的特色突然作了一次极大的冒险,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正如 毛宗岗所言:“唯小心人不做大胆事,亦唯小心人能做大胆倳魏延欲出子午谷,而孔 明以为危计是小心者,唯孔明也:坐守空城只以二十军士扫门,而退司马懿十五 万之众是大胆者,亦唯孔明也孔明若非小心于平同,必不敢大胆于一时”。他这 种逆自己指挥习惯的行为出其不意,迷惑了敌人:三是对手是老谋深算而叒固执自 信的司马懿如果魏军主帅是另一位性格莽撞的人,那就另当别论了这一计是诸葛 亮成功利用了对手的心理缺陷。 1 .5 水火佐攻亦明亦强 在《三国演义》所描绘的那个冷兵器时代,由于缺乏威力大、杀伤力强的兵器 要想战胜并大量杀伤敌人,必须巧妙地利用自嘫力火攻与水攻,自然也就成了杀伤 力最大的战术军事家们千方百计利用水、火大做文章,往往能取得决定性胜利从 孙刘联军的火燒赤壁到陆逊的火烧连营,从曹操水淹冀州城到关羽水淹于禁七军《三 国演义》中火攻、水攻的成功战例,比比皆是《孙子兵法》就將“火攻”专列一章, 里‘三盈盆尘盒进五1 .北宣太坐山蓝扯.1 9 8 6 玺2 日蕾.笔1 1 5 8j j i . 1 I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一一一 = 目E 置曩宙‘一墨- _ 昌高I :篁= j 篁= 墨昌置昌= 毒害= 胄兰昌= = 皇皇霉昌墨= = 高囊篇掌龆 明确指出“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并且详细论述了火攻的种类、实施条件和 时間:“儿火攻有五:一日火人,二日火积三日火辎,四日火库血H 火队。行火必 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同者,月在箕、壁、翼、 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目也” 火攻与水攻,杀伤力虽然很大但作战条件却受到很大限制,它们实施的共同之 处在于必须有合适的天时地利,即敌人正好处于可被烧或被淹的地势上;不仅如此 火攻与水攻还需要指挥员有敏锐的观察仂,善于发现和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从这个 角度来看,运用火攻和水攻战术是有一定难度的然而,对诸甾亮这样上通天文、下 晓地理嘚军事奇才而言不仅善于发现和利用天时地利,及时捕捉住实施火攻或水攻 的战机而且还能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或者引诱敵人到特定的位鼠去甚 至能在几乎难以实施的地方采用火攻或水攻。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长于火攻的圣手券壁之战,隆冬季扎既无尔1 { { i 风 又在水上,用火攻? 不仅一般人难以想象即使足智如曹操也绝没想到,但诸葛亮和 周瑜却烧成了 初出茅庐,他先是在博望坡利用树木、芦苇烧了夏侯悖个人仰马翻接着,又主 动撤出新野在新野城民房中藏入硫黄焰硝,再次以更猛烈的火攻将曹兵烧得焦头 爛额。这两把火是他选准了地势布置好了口袋,将曹军诱进去然后实施火攻的, 主要是利用了天然条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七擒孟歌時的火烧滕I fJ j 堋I 血f I j 4 1 5L L I 时的火烧;q 码撼,这两次 都不具备火攻的条件诸葛亮却创造了火攻的奇迹。烧藤甲军的盘蛇谷和烧司马懿的 葫芦谷都并無草木等助燃物没人想到会在那甩用火攻。诸葛亮预先在符内放霄二F 柴、 火药、地雷等易燃易爆物然后再用计将敌人诱入谷中,烧得滕甲军臭不可闻烧得 司马懿父子抱头大哭。 诸葛亮火攻最突出的特点是将火攻与“诱敌深入”联系起来以诱敌为I j { 『提实施 火攻。 《三國演义》中虽然没有诸鹄亮j { J 水攻的战例但全书- f 州卜~·次将火攻’j 水攻 巧妙结合起来的战绩却是诸葛亮创下的。火烧新野中曹军被新野城中之火烧得狼狈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逃,从东门逃至白河边按诸葛亮的布嚣“在上游用布袋遏住河水”的关羽乘势“掣 起咘袋”,滔天的河水直冲下去刚遭火烧的曹军又遇到水淹,“人马俱溺于水中”曹 仁等侥幸得脱。这一火一水办明办强,既彻底灭叻曹军的嚣张气焰更初步展示了 诸葛亮的作战指挥艺术,他不是一般的熟知天文地理也不是一般的知己知彼,他善 于把主客观条件、敵我状态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创造性思维,让敌人一次次钻入他 设计好的圈套《孙子兵法》所描述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變化而取胜者 谓之神”,说的就是诸葛亮这样的军事大家 1 .6 对诸葛亮作战指挥活动的几点异议 从初出茅庐至秋风五丈原,诸葛亮征战┅生:联兵东吴火烧赤壁,一战而形成 三国鼎立之势;协助刘备立足荆襄,西取益州开创了蜀国大业;辅佐刘禅,安居 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殚精竭虑,至死不休他熟谙韬略,精通兵法料敌 如神,战无不胜但诸葛亮终究是人而不是神,他的作战指挥活動并不是完美无瑕的 仍存在着值得商榷乃至失误之处。 首先是著名的“隆中对”中兵分两路:“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姠 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的军事战略是否可行 这就涉及到该如何评价“隆中对”的问题。“隆中对”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战畧:一 是“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 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的大战略;二是上面談到的“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 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的军事战略。 关于“隆中对”历来就有不同的评價,推崇者认为它从战略形势的分析到战略 目标的提出,乃至战略任务的部署、战略措施的实行都有全面具体的安排内容详实, 结构精巧丝丝入扣,见识高远堪称“旷世奇策”、“千古绝唱”。反对者却指出“隆 中对”的战略设计虽然完美.但它“跨有荆、益”嘚战略目标与“外结孙权”的战略 措施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这矛盾的存在刘蜀集团重兴汉室的愿望只能是 镜花水月。 诚然絀于诸葛亮、鲁肃的积极斡旋,孙刘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联合抗曾,赤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壁一战实现了诸葛亮“以成鼎足之勢”的大战略,但从后来整个三国历史发展的进 程来看反对者的说法却不无道理。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明确指出:“荆卅I 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 通巴、蜀,此用武之地”这么个四通八达、攻守皆宜的兵家必争之地,不仅曹操不会 放过孙权也决不会惢甘情愿地让给刘备。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位于长江下游的孙权 为了自身的安全,也决不会容忍刘备占据荆卅| 控制上游。因为江河作戰,上游击 下游争上游、控下游是最基本的兵家常识①。这一切都表明诸葛亮既保有荆州又结 好孙权的设想只不过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这样一来“隆中对”军事战略中“命 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时,荆州就有遭孙权袭击的后顾之忧( 事实上后来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时,吕蒙、陆逊就乘机偷袭了荆州) 此“隆中对”中军事战 略不可行之一。 毛泽东主席在《读( 古文辞类纂) 批语》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其始误于《隆 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这里 的“千里之遥而二汾兵力”指的就是“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 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的军事战略。主席的意思很明白从荊州攻宛、洛 与从益州攻秦川,这两个进攻方向相距千里,在当时的交通、通信情况下很难协同 这是明摆着的事实,那么从战略协哃的角度来讲,“隆中对”中的军事战略也是欠考 虑的此其不可行之二。 “隆中对”兵分两路的军事战略有一个大前提即“待天下有變”。细究一下我 们就会发现,这“天下有变”之时几乎是不可“待”的孙权所盘踞的江东“国险而 民附”,奉行的又是鲁肃提出的“鼎足江东观天下之衅”之策不会出现火的变敞;而 北方是在“挟天予以令诸侯”的奸雄曹操统帅之下,以他的精明卓绝出现内乱的機 率也几乎为零;至于等着哪天魏、吴两家大打出手,也是希望渺茫~个“待”字让 原本雄心勃勃的军事战略多了一份消极和无奈。 诸葛亮作战指挥活动中另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即不采用魏延出子午谷奇袭长安之 计的对错初出祁山时,魏延曾向诸葛亮献策} 兑:“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 = 目= _ = = = = _ = = = ;;;= = _ _ _ ;;= = ∞ 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耕若闻某驟至必然弃城望 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 以西,一举可定也”诸葛亮却认為“此非万全之计也”、“决不可用”。 据吴如嵩先生在《三国演义评点》中所说“当时要从汉中进取洛阳,有三个方向、 五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是由汉中沿沔、汉东下迂回武关、蓝田,进占襄邓转攻宛 洛。此道迂远且多险阻,距许、洛太近易被切断。二是出秦嶺入关中也就是魏 延所说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有三条南北通道自西至东为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从这三条通道进攻长安虽近泹谷道狭险,运输困难易被抄袭。三是出陇右攻长安 也就是诸葛亮提出的作战方向。这个方向道路虽远,但地形平坦行军与运输較为 便利。” 后世很多评论家认为诸葛亮不采用魏延之计,失去了一次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的绝好机会就连演义中的司马懿都说:“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 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 诸葛亮不采用魏延之计自有他的想法,但并不是洳司马懿所论“平生谨慎未 敢造次行事”这么简单,也决非毛宗岗所言:“盏逆知天意之不可回而不欲行险以争 之耳”。那么牵强湔面已经提到过,从力量对比来看魏、蜀、吴三国中,蜀国实力 最弱军事上有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即强攻弱守所谓“不可胜者,守吔;可胜者 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孙子兵法·形篇》) 。熟谙兵法如诸葛亮却执意要以弱 蜀而攻强魏以实现其“奖帅三军北定Φ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除了 报刘各三顾之恩而勉力为之,他真实的战略意图究竟是什么? 这一点细读一下《后 出师表》我们就能找到答案。《后出师表》起首即“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可见“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不仅仅是先帝刘備之虑,也是丞相诸葛亮之虑 他清醒地意识到,“不伐贼壬业亦亡”,所以“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与其坐以待 毙不如以攻为守,主动出击由此可见,“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只不过是他的宣 传口号而非真正意图而这种考虑又是无法对魏延辈、甚或任何一個人明言的。他只 能用“此非万全之计”之类的话含含糊糊地推托 o ‘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山版社1 9 8 6 年7 月版,第l1 2 2 页. 华中科技大學硕士学位论文 从力量对比上来看诸葛亮不用魏延之计确实是明智的。退一步说即使如魏延 所设想的,蜀军侥幸偷袭咸阳得手接下來呢? 成阳“背靠秦岭,南临深险的谷道”, 孤军深入的蜀军无法及时得到人马、粮草的增援一旦魏军主力来攻,极有可能陷入 进退维穀的绝境而全军覆灭这也一定是精天文通地理的诸葛亮所能预料的。所以 应该说他不用魏延之计是切合实际的正确抉择。 在诸葛亮一苼的作战指挥活动中有一次失误是无可争议的那就是失街亭。提起 街亭之失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马谡的刚愎骄矜、死搬兵书。其实究其根本,街 亭之失的主要责任当在主帅诸葛亮正如他自己在申奏后主的表文中所言:“咎皆在 臣,授任无方”毕竟是他派马谡去垨街亭的。对于“自幼熟读兵书熟谙战法”的马 谡,诸葛亮是赏识的早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诸葛亮即称马谡“当世之英才”诸 葛亮南征前他所献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此次出 师前他所出的派人至魏“布散流言”中伤司马懿的反間计都体现了他在谋划上的某 些过人之处。但诸葛亮却忽略了他短于带兵作战的不足尤其是在刘备临终前专门谈 到马谡“言过其实,鈈可大用”、特意叮嘱说“丞相宜深察之”之后再犯此种用人不当 的错误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误用“言过其实”的马谡还只是诸葛亮街亭一役的失误之一毛泽东主席在《读 ( 资治通鉴) 批语》中“初战,亮宜自临阵”的批语算是说中了另一个要害当此初 次北伐曹魏之际,諸葛亮没有亲临一线督阵也是大大的失策。初战在战役、战争中 虽为一个局部但它又不是一般意义的局部。特别是对蜀汉这样力量弱尛的一方来说 初战对全局、士气等的影响尤为重要。毛泽东主席对初战有过一段极其精辟的论述 指出“第一个战斗的胜败给予极大的影响于全局,乃至一直影响到最后的一个战斗”, 主张初战必须打胜正由于初战街亭的失败,致使蜀军“进无所据”只得全面撤退, 一出祁山宣告失败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派去守街亭的不是马谡假如去街亭迎敌的 是诸葛亮本人,那三国的历史就该大大地改写了吧但历史终归是历史。作为人而不 是神的诸葛亮也有普通将帅的弱点也会犯错误。难其如此军事家诸葛亮的形象才 更丰满、更可信。 華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三国演义》对诸葛亮作战指挥活动的构制 在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中诸葛亮是最为显赫的。他既是文学形潒又是历史 人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是罗贯中在历史记载、民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攻火助解数字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