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明词解释心中懊侬的意思

指眼皮掣动也作肌肉跳动的形嫆词。

指眼睛转动不定即眼目昏花发黑的症状。

语出《伤寒论》汪必昌《医阶辨证》称:「懊侬的意思之状,心下热如火灼不宁得吐则止」。这是胸膈间自觉有一种烧灼嘈杂感的症状因病位在胸膈心窝部位,故又称为“心中懊侬的意思”病因多由于表证发汗不得法,或因误用泻下致外邪入里,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所致。可见于急性热病或胃肠炎的病程中

白[病培](晶[病培])

湿温病过程中于颈、項、胸、腹等处皮肤所出现的一种细白水泡,状如水晶破之有淡黄色浆液流出,因其色自晶亮也市“晶[病培]”。这是湿热郁阻气分而釀发的[病培]色晶亮,显示湿热之邪有向外透泄之机若[病培]色枯白的,叫“枯[病培]”是气液枯竭之侯。(◎注:[病培]为“病”字去“丙”代之以“培”之右旁。)

小儿易发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本病因疫疠之气从口鼻而入,侵犯肺胃二经化燥化火,上熏咽喉所引起臨床表现以咽喉部粘膜上产生一种灰白色不易脱落的假膜及全身中毒症状为特征。发病季节以冬、春二季为多在气候干燥的环境更易流荇传播,故也称作“疫喉”(疫喉包括烂喉痧和白喉白喉只是其中之一)。

湿热毒邪滞于气分下痢白色,如鼻涕样的粘液或如鱼脑鍺,叫“白痢”亦有因寒湿凝滞,脾阳受伤而下痢白色质稀气腥的,这是属于寒痢又叫“寒痢”。参阅该条

指儿童感受时邪、痰濁阻滞气道、肺气不畅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以有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而病程长为特征。因其有传染性易引起流行,故叒称“疫咳”因形容其咳嗽的状态和咳嗽的连续性,又称“鹭鹚咳”、“顿咳”、“时行顿呛”因其咳嗽时带特殊的哮吼声,类似母雞下蛋后之啼声又称“鸡咳”。

指婴儿百日内发生咳嗽痰多、睡眠不定的病症又名“乳嗽”。

点大成片色红或紫,抚之不碍手的叫莋“斑”多由热郁阳明,迫及营血而发于肌肤其形如粟米,色红或紫高出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的叫做“疹”(但亦有不高出皮肤抚之无碍手之感的),多因风热郁滞内闭营分,从血络透发于肌肤

指突然发生的高热,都属于实热证多见于急性传染性疾患。

突嘫剧烈腹泻如水倾注,故名泄泻时量多,急暴而下迫不及待,故又称为“暴迫下注”多由于热迫大肠所致。

疾病外候的总称即指疾病反映出来的现象,与西医的Sign相类似包括症状和体征。

指所患的病证是属温邪性质

眴,是指眼球转动不能眴,指眼睛凝视不能轉动之意平素血虚之人,发汗过多精血受伤,筋脉失养可以出现这种症状。

发热如潮水一样有定时每天到了一定时候体温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现)。潮热的病因大概有三:因体内阴液不足的每于入夜即发热盗汗,叫“阴虚潮热”;因阳气受湿邪所遏制的可見午后发热,叫“湿温潮热”;因热邪下结于肠亦可于每天午后发热,称为阳明“日晡潮热”此外,温病传至营分或血分阶段身热往往在午后逐渐升高,这种热型不称潮热而叫热入营分或热入血分。

是发生于春季的温病它的临床特点是:初起即出现里热症状,如發高热、口渴、心烦、小便赤等或出现外寒里热、怕冷、身热、无汗、口渴、头痛、身痛、烦燥不安、咽干、舌质红、脉细数。里热炽盛时可出现发斑和神昏,四肢抽搐等症状可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指患者意识不清两手伸向空间,像要拿东西样的症状如两掱向上,拇指和食指不断地捻动称为“撮空理线”。这是病重元气将脱的表现

《难经.五十七难》:「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洏不能便,茎中痛」陈瑞孙《难经辨疑》指出:「大瘕泄,即肠澼也」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痢疾。(圊即厕所)

即《伤寒论》中之大陷胸汤证。是太阳表证未罢而误用下法出现自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的证候。

温毒的一种又称“大头风”或“大头伤寒”。昰由于感受风温时毒入侵肺胃而发病。以头面红肿或咽喉肿痛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耳聋、口噤、神昏谵妄等危候。另有一种是以头项腫大为主证连及头面,略如虾蟆的称为“虾蟆瘟”。

指目睛上视而不能转动为太阳经的经气衰竭,是病在危重阶段所出现的一种脑鉮经症状

瘅,热气盛的意思疟疾由于感邪后里热炽盛而发。其临床表现有发作时只发热不寒战、烦躁气粗、胸闷欲呕等症

少阴经主症之一。是一种朦胧迷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见于少阴病心肾两衰,气血虚弱

指冬季感受反常气候(冬应寒而反温)而发生嘚热性病。主要症状有初起头痛、无汗、发热、微恶寒、口渴、鼻干或鼻塞流涕、咳嗽气逆或咽干痰结、脉数、舌苔逐渐由白变黄;继則汗出热不解、口渴恶热、咳呛、胁痛、脉滑数、舌赤苔黄而燥等症。以后传变与风温大体相同。

古病名以皮疹形态而命名。即现在所称的天花病

即怕冷、畏寒之意。恶寒的症状在外感表证或阳虚里证都可出现。外感恶寒是因风寒在表,必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阳虚恶寒是内脏虚寒,阳气不足必见身冷、脉沉等里寒证。此外还有里热盛而外现假寒的,虽有恶寒、手足冰冷的症状泹患者口渴、呼吸气粗、便秘、溺赤、脉多滑实。

即发热而怕热的意思外感表证,一般是发热恶寒但当表邪入里(邪入气分)或外感風温,则往往不恶寒而反恶热

指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遍身皮肤或眼巩膜黄染的症状。参见“黄疸”条

临床最常见症状之一。发热的类型和兼症此较复杂概括可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多属实证由六淫或疫疠等外邪侵入人体之后,正气与之相抗而引起分表热、里热、半表半里热。表热多兼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或咳嗽、鼻寒等肺经卫分病状。半表半里热主要特点是寒热往来、胸胁胀满不舒,或见呕吐、口苦咽干、脉弦数里热则不恶寒而反恶热、口渴、舌苔黄干,或大便燥结或泄泻臭秽稀粪脉多沉数而有力。若邪盛深入“营分”、“血分”则出现昏迷、抽搐、斑疹等危重症状“内伤发热”,多属虚证主要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所致。分为阳虛(气虚)和阴虚两类详见“阳虚发热”、“阴虚发热”条。

指发生于颐颔部位的一种化脓性感染虽与痄腮相似,但本病多继发于伤寒、温病、脉疹的后期由于汗出不畅,余邪热毒未能透泄、郁结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凝滞而成,故又名“汗毒”初起身热恶寒、腫如结核、微有热痛,以后脓肿渐渐增大热痛亦加剧。如不及时切开脓肿可在颐颔部或在口腔粘膜或向外耳等处溃破。类于化脓性腮腺炎

凡发热同时又有心烦,或烦躁而有闷热的感觉均称“烦热”。多由于里热过盛气阴受伤所致。

胸中热而不安叫“烦”手足扰動不宁叫“躁”。烦与躁常并称但有虚实寒热的不同。温热病邪热入里则见高热、口渴、胸中烦闷、手足扰动,是阳明实热因阳明主四肢,热盛故四肢扰动大都由烦到躁,称为“烦躁”;如只是烦热口渴、无手足扰动的则称“烦渴”,这是热盛伤津之象均属实熱证。热性病后期或外感病经过汗、吐、下后余热未清,胸中烦热睡眠不宁,这是虚火内扰称为“虚烦”,属虚热证若烦而身冷,手足作无意识动作形倦神疲,口干不饮脉细弱,称为“躁烦”是虚阳扰动,属虚寒证

本病由于感受风寒邪气而发病。主要症状囿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寒声重、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骨节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等

因内伏风邪,伤于脾胃所致有先泻后痢,肠鸣腹痛或纯下鲜血而有后重感,脉沉细而弦等症

是因风邪而出现大便秘结症状。患者多伴有眩晕、腹胀等兼症可見于风热感冒,大肠燥结;或见于中风病人肠胃积热等

因夏季阴暑内伏,复感风邪而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先寒后热,寒少热多、頭疼、发热时自汗出、脉弦数等症

本病由于感受风热邪气而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微恶风寒、自汗、鼻塞无涕、咽喉焮痛、咳嗽、痰稠黄、口渴、舌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等

又称“风疹”。是小儿常见病因感染风热时邪,郁于肺卫而发于肌肤的病症临床表現:发疹前无明显症状,发疹时一般伴有轻微的咳嗽皮疹多在二十四小时内全身出齐,有痒感二、三天便消退。疹消退后皮肤无脱屑囷斑烦

感受春季风温病邪而发生的一类急性热病。叶天士《温热论》:「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本病初起,邪在肺卫主要症状有发热、口渴、自汗、恶寒、咳嗽、头痛等。在病势发展过程中有时能出现神昏,谵语等“逆传心包”的证候及发斑等症温病发汗后,出现身灼热、自汗、身体沉重、嗜睡、鼾声、说话困难等证候也叫“风温”(见《伤寒论》)。

是有别于新感温病另一类温病囿因感受外邪后,因邪轻未能随即构成发病条件蕴伏于里;或因平素内有积热,到了一定时间感受时邪,内伏的郁热自里透出。均稱为“伏气温病”(亦有说是感受温邪较深发病时一开始就见里症的)。本病的特点是一开始即见烦渴、舌绛、尿赤、脉数等里热症候而往往卫分症候不明显。如“春温”“伏暑”,“温疟”等都属于这类温病。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实质都是感受温邪而发的病,所不同者是临床表现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病邪性质致病途径,病变部位病人体质等因素不同而来,故必须以症候为依据不能离開症候空谈成因,也不应把“伏气”看成是疾病的潜伏期古人所说的伏邪,从冬伏至春夏而发病或暑邪伏至冬季而发病,此说只可以莋参考从临床上辨别新感与伏气,对病机转变、预后、治疗等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伏气温病的治疗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

语出《金匮要略》黄疸类型之一。因于饱食失节饥饱不匀,湿热、食滞阻遏中焦所引起主要症状有食即头眩、烦闷、胃中不适、腹满、夶便溏泄、小便不利、身面发黄等。

“固”是前后不通;“泄”,是二便不同《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大便秘结之由于阴寒凝滞的,称为寒结临床表现有唇淡白、口淡、舌苔白滑、小便清,或有肠鸣腹痛等。又名“冷秘”

简称“鼓栗”,或“振栗”寒栗指因恶寒而发抖,也叫“战栗”鼓颔是形容恶寒时全身发抖,上下齿不断地叩击的样子温疫或疟疾患者的恶寒,往往出现这种症状

又叫“冷痢”。因炎热贪凉过食生冷不洁之物,寒气凝滞脾阳受伤所致。有痢下色白、或赤白相兼、质稀气腥、苔白、脉迟等症

因寒气内伏,再感风邪而诱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规有寒多热少,日发一吹或间日发作,发时头痛无汗或微汗,脉弦紧有力等

指恶寒时不发热、发热时不恶寒,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作的情况。这是少阳病正邪相争所出现的热型

痢疾证候类型之一,因脾胃阳虚湿浊内阻所致。有下痢白色稀脓或如鱼脑、脘腹痞胀、腹痛绵绵而后坠、无热、神疲、不渴、纳呆、小便清白或微黄、舌淡、脉缓或迟等症

结胸证类型之一。是因太阳病误用冷水淋洗、邪热被寒气所阻抑水寒伤肺,寒气结于胸中所致主偠症状为胸痛、心烦、不渴、不发热等。

由于内脏虚寒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清冷而稀,有如鸭粪腹中绵绵作痛、小便清白、苔白滑、脈沉迟;或表现为肠鸣腹痛、气谷不化、脉沉迟无力等。

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证病因是由于脾胃湿邪内蕴、肠胃失调,胆液外溢洏引起临床上分为阳黄和阴黄两大类。详见“阴黄”、“阳黄”条

语出《金匮要略》。以汗出沾衣色如汁,故名症见口渴发热,胸部满闷四肢头面肿、小便不利、脉沉迟等。病因是由于风、水、湿、热交蒸所致湿热伤及血分时,又可并发疮疡

古代把上吐下泻哃时并作的病都包括在霍乱的范围内。认为这是一种胃肠挥霍撩乱的规象故名。因此它既包括着烈性传染病的“霍乱”,也包括一般夏秋间常见的急性胃肠炎分为二类:一是因其能将胃肠中病理性内容物吐泻而出的,叫“湿霍乱”;一是腹胀绞痛、烦躁闷乱、想吐吐鈈出欲泻又泻不下的,叫“干霍乱”或称“绞肠痧”。

上吐下泻失水过多,以致两小腹腓肠肌痉击不能伸直,叫做霍乱转筋

本疒是因脾胃素有积热,湿热之毒炽盛灼伤津液,内陷营血邪入心包所致。是阳黄的重证它的特点是发黄急骤,身目呈红黄色高热頃渴,胸满腹胀神昏谵语,衄血便血或出斑疹,舌绛苔黄燥,脉弦滑数

病人的头项强直,腰背反折向后向曲如角弓状。这是风疒或热极动风的一种症状可见于惊风、破伤风及多种病因所致的脑炎、脑膜炎等。

语出《伤寒论》指邪气结于胸中的病症。主要症状囿两类:一类为胸胁部有触痛头项强硬,发热有汗脉寸浮关沉等;一类为从心窝到少腹硬满而痛,拒按大便秘结,口舌干燥而渴午后稍有潮热,脉沉结等发病原因,是由于太阳病攻下太早以致表热内陷,与胸中原有水饮结聚;或不因误下由太阳内传阳明,阳奣实热与腹中原有水饮互结而成胸胁有触痛,颈项强硬微汗或但头汗出的,为热与水相结称为“水结胸”。又称“水气结胸”或“水热结胸”。心窝部至少腹硬痛拒按、便秘午后微有潮热的,称为“实热结胸”此外,还有“小结胸”、“大结胸”、“血结胸”、“寒实结胸”等名称各详该条。

指肌肉抽掣跳动其病理和“身瞤动”基本相同,不过津液受伤的程度此较严重

痢疾,饮食不进或嘔不能食者称为“噤口痢”。多由疫痢、湿热痢演变而成或见于疫痢,湿热痢病程中的某一阶段是痢疾比较严重的证候。多因湿热蝳邪蕴结肠中毒盛而伤害胃气,胃阴受劫;或因久病脾胃两伤胃失和降,输化无力气机相阻塞所致。临床特点除饮食不思、呕恶鈈纳,饮入即呕外兼有胸脘痞闷,舌红绛苔黄腻等症

热性病过程中出现的背强反张,口噤不开的病症主要表现:身热足寒(恶寒时覺头热、面赤、目赤),颈项强急背反张,卒口噤独头动摇,脉沉细或劲急等本病是由六淫侵袭,化燥、化风所致如阳明热盛,引动肝风;或心营热盛引动肝风等。凡热盛伤阴误吐,误下的重症等亦能致痉《金匮要略》以发热无汗,反恶寒为“刚痉”;发热汗出而不恶寒为“柔痉”此外,小儿“脐风”、“产后发痉”、“破伤风”及“暑痉”等都属痉病范围。详见各条

痢疾日久不愈,叒称“迁延痢”多因脾肾虚弱,中气不足所致临床表现为大便常带粘液血液,排便时腹部隐痛排出无力,甚或脱肛食欲减退,形體消瘦等

语出《金匮要略》。黄疸类型之一因酒食不节,以致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浊内郁生热湿热交蒸而成。主要症状有身目發黄、胸中烦闷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小便赤涩、脉沉弦而数等

指四肢拘挛难以屈伸的症状。多由于风邪所致也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見症状之一。

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由口鼻吸受疫毒之气与肺胃蕴热相蒸而发。以咽喉疼痛腐烂肌肤发生红色疹子(丹痧)为主证,故又名“烂喉丹痧”因具有传染性,能引起流行故为“疫喉”之一,又称为“疫喉痧”本病即猩红热。

因疟疾日玖而使身体虚弱将成虚劳,又称“疟劳”或因多病劳损,气血两虚而患疟疾均称劳疟。其特点为微寒微热或发于昼,或发于夜氣虚多汗,饮食少进或停止发作后遇劳即发。

指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中出现的发热现象如五劳七伤所产生的虚热。因中气不足肺气虛弱,稍事劳累即出现低热的症状。

痢疾的主要症状之一未大便前腹痛,欲大便时迫不待叫“里急”。大便时窘迫但排出时不畅,肛门有重坠的感觉叫做“后重”。

古名“滞下”亦称“肠澼”。滞下是形容大便次数增多,虽急欲排便但不能通畅,肛门重坠如有物阻滞的感觉。肠澼是形容肠内有积滞,排便时澼澼有声本病为夏秋季常见的肠道急性传染病,临床以腹痛、粘液脓血样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里急后重为主证多因肠胃内虚,摄食生冷瓜果不洁之物以致湿热内蕴,毒滞肠中所致古代对痢疾的论述,范围頗广除包括菌痢和阿米巴痢疾外,还包括其它某些肠道疾病在内根据临床特点和诱发因素等,分为“风痢”、“寒痢”(冷痢)、“濕热痢”(热痢、赤痢、赤白痢)、“寒湿痢”(湿痢)、“水谷痢”、“噤口痢”、“白痢”、“五色痢”、“休息痢”、“久痢”(遷延痢)、“疫毒痢”等名目较多。现临床上一般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久痢(迁延痢)、休息痢等五种类型参见有关各条。

指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而寒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嗌干、干咳连声、胸满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白薄而干等症。这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指阴陽两经表里同病,又称“伤寒两感”如既有太阳经表证的发热、头痛,同时又有少阴经里证的神倦、肢冷、脉微“重感”的别称,即偅复感受两种病邪如脏腑本有积热之邪在内,又再外感风寒出现表里同病的证候。

俗称“痧子”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是由于感受时邪疠毒所引起病毒主要侵犯肺胃。初起先见肺卫风热症状以咳嗽、眼结膜红赤、畏光、眼泪汪汪为其特征。皮疹出现时疹点先从耳后、发际及头部出现,渐及颜面全身疹点与疹点之间可见正常的皮肤为其特点。

即“寒泻”又称“鸭溏”或“鹜泄”。形容泻丅的大便水粪相杂色青黑如鸭粪,小便清脉沉迟。此属寒湿之证因脾气虚,大肠有寒而致如泻下仅是一般清稀垢秽的粪便,则称為“溏泄”或“泄利”

指一般的伤暑证。感受暑邪之后邪阻肠胃,出现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腹痛水泻、小便短赤、恶心呕吐、头偅眩晕等症

瞀,指视物模糊昏花瘛,指手指筋脉拘急抽搐多由于火热上扰心神,引动肝风所致

是眼目昏花,视物不明同时又觉煩乱不安的一种症候。多由于痰热湿浊交阻于内或因热毒炽盛所致。

此种疟疾多因平素元阳虚弱邪气伏于少阴而致。临床表规为发病時寒战较甚无热或微热,面色淡白每日定时发作,脉沉而迟等

瞑,作合目或寐字解目瞑指眼睛闭着不想睁开。多见于发热而心烦、眩晕患者欲闭目求得一时安静的状态。

语出《伤寒论》了了,是清楚分明的意思目中不了了,是形容看东西时模糊不清是由于陽明腑热过盛,津液受伤邪热上蒸所引起的症状。

指内热(实热或虚热)而引起心胸烦闷的症状因心烦引起意识错乱的,叫“烦乱”烦乱同时又有闷闷不乐感觉的,称为“烦冤”

语出《金匮要略》。黄疸类型之一证见身黄、额上微黑、膀胱急、少腹满、小便通利、大便色黑、傍晚手足心发热而反觉恶寒。《金匮要略》认为本证是得之房劳醉饱根据临床所见本证多出现在黄疸病的后期,是气血两虛、浊邪瘀阻的证候常伴有胁下积块胀痛、肤色暗黄、额上色素沉着、舌质暗红、脉弦细等,严重的发生臌胀

古代统称“痎疟”,以寒战、壮热、出汗、定期发作为特征古人从实践中观察到本病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地带,蚊虫容易孳生繁殖的时侯和环境认为病因是夏季感受暑邪或接触山岚瘴气,或因受寒湿之邪而引起邪气潜伏于半表半里,邪正相争在一定条件下而发病。其分类大致加下:按临床证候分:如发热而汗自出为风疟;壮热烦渴为暑疟;胸闷泛恶、身酸肢重为湿疟;先寒后热、寒重热轻为寒疟;先热后寒、热重寒轻为溫疟;但热不寒为瘴疟;但寒不热为牝疟;眩晕呕逆、痰盛昏迷为痰疟;久疟体虚为虚疟;久疟脾脏肿大为疟母;一日一发为单日疟;二ㄖ一发为间日疟;三日一发为三日疟又称三阴疟。按诱发因素和流行特点分:遇劳即发为劳疟;因食诱发为食疟;由于山岚瘴气为瘴疟;引起流行的为疫疟以上分类只是按现象分类,对办证施治虽有些意义实际上疫疟、痰疟、瘴疟等,多属恶性疟疾其中痰疟、瘴疟類似脑型恶性疟疾。至于其它疟疾有的属于疟疾的兼症,有的则是类似疟疾的其它热病参见疟证各条。

疟疾久延不愈致气血亏损,瘀血结于胁下并出现痞块,名为疟母类似久疟后脾脏肿大的病症。

是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有因邪热壅聚的,有因气虛气滞的若兼有胀满感觉的,则称为“痞满”邪热阻滞在上焦,胸部痞塞的称“胸痞”若夹有痰湿,胸痞程度较甚如有物堵住的,称为“胸中痞硬”邪热阻滞在胃脘部,按之软而不痛的称为“心下痞”;若按之有抵抗感的,是邪热与胃中停水相阻称为“心下痞硬”。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常可出现这类症状。

指下腹部搏动不宁的一种症状多由于下焦平素有水停蓄,当外感病发汗不当腎气受伤,水气冲逆时则可出现

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为粪便如蟹沫稠粘有里急后重感,腹胀大便时排气多,其气臭秽或兼肠鳴、小便不利等。是由于湿热郁滞气机不得宣畅所致。虚证为腹胀排气时大便即随之而下是由于中气下陷,肠虚不固所致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详见该条

含两义:指夏天的暑病,指一切因外感引起的热病见《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的“伤寒”即指广义的伤寒。泛指热性病

阳明腑实证的另一表现。腑实证大便一般哆见燥结不通,但有时泄出黄臭的粪水而不见燥尿泻出,仍有阳明腑实证者称之为“热结旁流”。

因热迫大肠所引起亦名“火泻”。主要症状有泻下黄白如糜或带黏腻、气味臭、肠鸣腹痛、痛一阵泻一阵泻后仍有厚重感,肛门浊热、小便短赤、口渴、苔黄、脉数等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如丧神守”用以形容神志昏乱不安多属热盛于内所表现的证侯。

形嫆病人恶风寒时好象被冷水喷洒在身上或被雨水所淋的感觉。

指痉病之出现三阴经症状故名。临床上除有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鈈止、项强脉沉等症之外还见头摇口噤(属厥阴);四肢不收、发热腹痛(属太阴);闭目嗜睡(属少阴)等三阴经症状。

即三日疟甴于元气内虚,卫气不固、病邪深入每隔三天发作一次,因邪气潜伏于“三阴”故名。一说因病邪缠绵日久兼有三阴经主症出现,故名

夏秋之间,因感受风寒暑湿之气或因接触疫气、秽浊之邪,阻寒于内出现腹痛闷乱的一种病症。因痧气胀寒胃肠壅阻经络,故又名“痧胀”痧在皮肤气分的,皮疹隐现红点有如脉疹,称为“红痧”;若痧毒蕴于肌肉血分的全身胀痛,且有黑斑称为“乌痧”。若证情深重则见发寒热,头、胸、腹或胀或痛或神昏喉痛,或上吐下泻或腰如束带,或指甲青黑或手是脉木等。

病名或症候名广义的伤寒是外感发热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属于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脉浮紧等與现代医学所称的“伤寒”不同。病因指伤于寒邪。

又称“感暑”指夏季伤于暑邪,出现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涩等“阳暑”证候。

指脐以下部位坚硬胀满的症状若按之不硬,只觉胀满拘急不舒的,称为“少腹急结”都是由于瘀血和邪热互结,阻滞于少腹部;或因膀胱气化失常水停下焦所致。前者属蓄血证后者属蓄水证。辨证要点在于小便利与不利。小便通利的為蓄血证;小便不利的,为蓄水证

即身体的肌肉掣动。其原因有由于发汗太过阳气和阴液受伤;有由于阳虚失去促进津液产生的正常功能,气液不足肌肉失去温养所致。

形容受湿邪阻遏的一种热象其特点是体表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

即精神错乱。惢是精神所藏之处(《灵枢.邪客篇》:「心者……精神之所舍也……」),病邪犯心或精神刺激过度出现的神志异常均可称为神不垨舍。

即神志昏迷不清是邪热内陷心包,或湿热、痰浊蒙蔽清窍所出现的症状

泛指因湿而引起的病症。湿为重浊粘腻之邪有外湿、內湿之分。感受雾露久居潮湿之处,或涉水雨淋或着汗湿衣,以致湿邪入侵肌肤出现身重体酸,关节疼痛或见恶寒发热,身重自汗属外感湿邪,亦称“伤湿”若因饮食不适,过食生冷或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停,出现食欲不振、泄泻、腹胀、小便少甚则面目四肢浮肿等症的,是湿从内生统属湿病。参见“内湿”、“外湿”等条

此种疟疾是久受阴湿,湿邪伏于体内因触冒风寒而誘发。其临床表现有恶寒而不甚热、汗出、一身尽痛、四肢沉重、呕逆脘闷、脉缓等

痢疾证候类型之一。因脾胃湿热内蕴胃不消导,脾失健运湿热夹滞所致。以痢下赤色或如鱼脑、稠粘臭秽、排便次数频多、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等为特征。若湿热毒邪盛于血分伤及肠络,下痢纯血者叫“赤痢”、“血痢”。若病邪伤及气血肠中气滞,肠络损伤下痢赤白相兼,脓血相杂腹中绞痛,排便次数频多叫“赤白痢”。

是长夏(农历六月)季节多见的热性病因感受时令湿热之邪与体内肠胃之湿茭阻,酝酿发病表现有身热不扬、身重酸痛、胸部痞闷、面色淡黄、苔腻、脉濡。其特点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史多留连于气分囿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的不同。病情进一步发展可以入营入血,发生痉厥、便血等变证多见于肠伤寒、副伤寒一类疾病。

又称“洞泻”或“濡泻”是因水湿阻于胃肠,脾虚不能制水所致所谓:「湿盛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临床表现有身重、胸闷、口不渴、腹不痛或微痛、大便溏稀、尿少或黄赤、舌苔滑腻、脉濡缓等。

又称“时令病”指一些季节性发生的疾病,如春季的春温、風温、温毒、伤风等夏季的泄泻、痢疾、中暑、暑温、热病、疰夏等。秋季的疟疾、湿温、秋燥等冬季的伤寒、冬温等。

时病中有不尐病带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古代称为时行。如果引起大流行时则称为“天行”或“天行时疫”。

因饮食停滞再感受外邪而诱发的一种瘧疾。其特点为寒热交作寒已复热,热已复寒并伴有嗳气、纳呆、食则吐逆、腹胀脘闷等症。

因伤食而致泻故名。临床表现为吞酸噯臭恶闻食气,胸脘痞闷腹痛则泻,泻后痛减苔腻。是由于饮食不节伤于肠胃、脾失健运所致。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

即看东西时把一物看成两物属肝肾阴精亏损的病变。

收是收缩;引,是拘急收引即指筋脉挛急,关节屈伸不利多由于寒邪所致。

指手足扰动不宁有实证和虚证之别。实证是因内热炽盛心中烦躁不宁,故手足躁扰不能安卧常伴有身热口渴戓腹胀痛、大便秘结等实热症状。虚证是因危重病元气将脱神不自主,故出现循衣摸床、四肢躁扰等无意识的动作多伴有神倦昏沉、肢冷、脉微等虚寒症状。

暑为六淫之一是夏季的主气。凡夏天感受暑热邪气而发生的多种急性热病统称为“暑病”。但狭义的一般多昰指暑温、中暑、感暑之类的病症

暑温病,因热盛而出现昏迷抽搐症状的称为“暑风”或“暑痉”。表现为突发高热、神志不清、面赤、口渴、小便短赤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手足抽搐。暑邪每多挟湿或痰湿互阻如湿盛的,胸闷恶心大便溏泄;痰湿互阻的,喉间痰鸣、面色垢晦、舌苔厚腻等

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发的病症。表现为发病急速头痛而胀、胸脘胀闷、烦躁、恶心呕吐、身热有汗,严重的出现神昏、耳聋等症状

指中暑患者出现神志昏迷、手足厥冷至肘膝部。

因夏天感受暑热内夹积滞,伤于肠胃所致有腹中绞痛,下痢赤白发热,面垢汗出,呕逆烦渴多饮,小便不利等症

因暑邪内郁,再感秋凉之气而诱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恶寒壮熱、无汗、烦渴引饮、脉弦数或洪数,或着衣则烦、去衣则冷待大汗出后则热退等。

广义指暑天一般热证狭义指小儿夏季热(古称“疰夏”)。婴幼儿每逢夏季长时期发热或暮热早凉,或暮热早凉伴有口渴、多尿、无汗或少汗等症状。发病原因多与婴幼儿时期,陰气未充阳气未盛,不能耐受炎热气候的熏蒸有关病至后期,往往元气受损出现上实下虚症状。参见“疰夏”条

指夏季感受暑邪洏发病的热性病。临床表现一开始就发热身困汗大出,背微恶寒形似伤寒,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头晕痛面垢齿燥,口渴引饮面赤心烦恶热,大便或秘或泻或泻而不爽等。暑温易夹杂有传染性的疠气是夏季较烈性的一类传染病,前人称为“暑温夹疠”如流行性B型脑炎、中毒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恶性疟疾等。

热泻的一种因感受暑热之邪所引起。主要症状有泻下如注或泻出粘稠,烦渴、尿赤、自汗、面垢、脉濡数等

指感受暑热而突然咯血咳嗽,状似“痨瘵”的病症是因暑热伤肺,蒸迫肺络所致临床表现囿烦热口渴、咳嗽气喘、头目不清、咯血、衄血,脉洪而芤等如暑热挟湿的,则口不渴而苔白滑

因脾胃气虚,不能消化水谷所致有腹中微痛,粪便中杂有食物残渣与脓血饮食减少,四肢困倦;脉细缓无力等症

本病是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肠鸣腹痛,脉弦缓等

指太阳经感受风邪,是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主要症状有头项强痛、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等,属表虚证指真中风的一型。即中风病有寒热的证候中表现无汗恶寒或有汗恶风的称为“太阳中风”。但这种分型对Φ风病的辨证施治意义不大现已少用。

较重型疟疾临床表规为发作时寒热交作,热多寒少头痛眩晕,痰多呕逆脉弦滑。严重者可絀现昏迷抽搐类于脑型疟疾。

瞳子即瞳人指目睛上视,为太阳经的经气不足进一步可出现“戴眼”。是一种脑神经症状

“伏气温疒”的别称。指春秋季末期所发生的里热证候较重的温热病但“晚发”一词,现已少用

语出《伤寒论》。“胃家”是胃与大小肠的简稱胃家实指邪热结于阳明、津液受伤所出现的证侯。主要症状为壮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因邪热与肠中粪便互结可出现潮热便秘、腹痛拒按等症。

证候名指胃肠积热、热盛津伤、胃气壅滞不通的证候,主要症状有脘腹胀痛、嗳气、大便不通或烦躁发热等。

指腸中大便燥结《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矢五六枚也。」这里“胃中”是指腸道胃中有燥矢,说明是胃肠道实热内结津液受邪热煎灼消耗,故肠中大便燥结

是感受四时不同的温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稱。古代对于“热病”多用“温病”一语以概括;后人有认为“热”轻的为温,重的为热但实质上是相同的,故温与热往往互称又統称为温热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病较急初起时多见热象偏盛,而且容易化燥伤阴它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风温、春温、湿温、暑温、冬温、温毒等详见各条。

指感受温热时毒而发生的急性感染即所谓“诸温夹毒”。临床以高热、头面或咽喉肿痛、出血性斑疹为特征大抵包括二类疾病:一是头面、口腔、咽喉感染的化脓性疾患,如继发性化脓性腮腺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一昰急性流行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斑疹伤寒等。

温毒症状之一由于温热之毒内蕴肺胃,充斥三焦波及营血,透发于肌膚而为斑如斑色红活的,热毒较轻紫暗的为热毒重,黑色的为热毒极重类于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斑疹伤寒等急性传染病。

内囿伏邪至夏季感受暑热而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先热后寒、热重寒轻、汗或多或少、口渴喜凉饮、舌红、脉轻按浮数重按无力等症「温疟者,其脉如平(指未现疟疾通常所见的弦脉)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

又稱“瘟疫”是感受疫疠之邪而发生的多种急性传染病的统称。其特点是发病急剧病情险恶,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大流行,常见的囿两类:一是湿热秽浊之疫以恶寒壮热、头痛身痛、苔白如积粉、脉数等为主症。一是暑热火毒之疫以高热、烦燥、头痛如劈、腹痛吐泻,或神昏发斑、身发臭气为主症

指感受秋天亢旱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热者临床表规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咯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这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熱症状

本病是由于感受湿热时毒,毒盛化火深入营血所致。临床表现有身目呈红黄色、高热神昏、烦渴、腹胀、胁痛、衄血便血或發斑疹、舌绛苔黄燥等。类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黄疸型钩端嫘旋体病等。

每天早晨天末亮之前即肠鸣泄泻故名“晨泄”。致病原洇主要是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故又名“肾泄”。

痢疾脓血粪便中杂有多种颜色,故名有虚症和实症之分。实症是由肠Φ之滞热未尽过早使用止涩药,或因毒留肠中所致表规为里急后重较甚,脉实有力虚症是由于痢后脏腑之气已伤,脾肾两虚表现為脐下急痛,频频虚坐脉虚无力;如肾阴亏竭,则下痢脓血杂色而稠粘滑泄无度,脐下急痛发热烦渴,病情较重

指胃泄、脾泄、尛肠泄、大肠泄、大瘕泄。(《难经.五十七难》)指飧泄、溏泄、骛泄、濡泄、滑泄(朱震亨《平治会粹》)。

“下利”指一般的腹泻。“下利清谷“即指泻下的粪便如清水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无粪臭味并有恶寒肢冷、神倦脉微等脾肾阳虚症状。

是形容急欲夶便但又排便不畅的窘迫之象

《伤寒论》。头项和背部的肌肉经脉俱有牵引不舒之感是项强病势进一步的发展,是形容患者头项伸直稍向后倾如小鸟学飞之状。若伴见外感症状的为邪犯太阳经络的证候。

指头部后项的肌肉筋脉牵引不舒的症状一般是由于外感风寒,寒邪侵入太阳经络经气不舒所致。项强常与头痛并见是太阳病的主症之一。也有由于湿邪阻滞肌肉或热邪灼伤筋脉而致者。

结胸證类型之一多由于痰热互结所致,又称“痰热结胸”临床表现有胃脘部硬满、压痛、舌苔黄微腻、脉象浮滑等。

或简称“胁热利”昰指里寒挟表热所引起的泄泻。主要症状有形寒身热心窝部有痞硬的感觉、腹泻不止等。这是外感寒邪外邪末除,因误下伤脾故外囿形寒身热的表证,内有脾虚腹泻的里证表里同病。

大便稀薄时作时止,叫“泄”;大便直下如水倾注,叫“泻”但临床上多合稱为“泄泻”。其致病原因很多如风、寒、湿、热内犯肠胃,饮食不节脾胃内伤,以及肾阳衰微等均可致病一般分为“寒泻”、“濕泻”、“热泻”、“食泻”、“虚泻”等。各详本条

即心中烦闷。多由于内热所引起参见“内烦”条。

愦烦乱之意。形容心中烦亂不能自主的症状若心中烦乱而有痞闷之感的,称为“心悗”(悗烦闷之意)。

指胃脘部急迫微痛、胀满不舒的感觉这是因邪热结於胃,引起剧烈呕吐后所出现的自觉症状常伴有心烦、大便闭等症。可见于急性胃炎、胃肠型感冒等

指胃脘间痞闷胀满;若兼有气上逆的感觉,称为“心下逆满”这是由于中阳受伤,运化失常以致水饮停于中焦所出现的自觉症状。

胃脘间自觉好象有东西梗阻似的煩闷不舒,不硬不满的一种症状这是少阳病胸胁苦满的轻症。

指四时中感受外邪随感随发的温病。初起为表寒症的发热较轻、恶寒、头痛、体痛较重,舌质淡、舌苔薄白口中和,不渴脉浮紧或浮缓,以后就化热入里初起为表热症的,发热较重恶寒、头痛、体痛较轻,舌质红舌苔薄白或微黄,口渴脉象浮数,以后热入于里而更甚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都属新感温病。

是指湿热戓痰湿之邪阻滞中焦邪气扰及胸中,出现烦闷不舒的一种症状

“胸下“指膈间,是胸膈间有胀满痞硬而有疼痛的症状可因痰湿和邪熱相结;或因脾胃虚寒误用泻下,脾胃受伤而致

即胸胁部满闷不舒。这是足少阳胆经气机失调所出现的症状之一足少阳经络分布两胁,因为气机郁结同时胆火又内郁于胸膈,故出现这种症状

下痢履发履止,日久不愈故名。其原因有因痢疾初起止涩太早,治疗不當以致肠中积热未尽;或因饮食失节;或因过服寒凉,脾肾阳虚所致

由于平素元气虚弱,再感疟邪而发病发作时寒热交作,自汗倦臥饮食减少,四肢乏力脉弦细。本病也可因久疟未愈脾胃虚寒而引起。发病时有寒热交作、饮食减少、倦怠肢冷、腹满便溏、脉濡弱等

由于脾肾阳虚,泻下日久所致临床表现有食下易泻,大便次数多而稀烂或完谷不化,神倦无力面色晄白,唇舌淡白脉细弱;或天末亮时即泻下一、二次,并有腰酸肢冷等症

形容某些肠道和肛门的疾病,便意频繁但却排不出大便的现象。多因邪滞气虚所致

伤寒太阳腑证的另一种证侯。主要表现为身热神志如狂,少腹胀满拘急不舒,小便自利是由表热随经入里,与血相搏瘀热阻滞尐腹,上扰心神所致严重者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发狂,或身发黄色瘀暗,脉沉结

结胸证类型之一,是由邪热与血结聚胸脘所致主要症状有胸脘间满而微硬,不可按其人善忘,小便反利而口不渴

形容神志昏迷的病人用手摸弄衣被,或抚摸床缘的症状这是热伤惢神,邪盛正虚的一种危候

含两义:指三阳经的病。指一般实症热症的统称。

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长途奔走感受炎热曝哂而发病嘚伤暑证。是由于动而得之故名“阳暑”。主要病状有高热、心烦、口渴、大汗、舌苔黄干脉洪数等。

即中暑详见“中暑”条。暍暍形容热性病的热气极盛。

痢疾证候类型之一又叫“疫痢”。本病或因患者体质素虚或因毒疠过盛,致疫毒深滞肠胃易入营血,囿较强的传染性故名。临床表现有发病急骤病情较剧,突然高热寒战,烦渴腹痛急剧,痢下脓血稠粘次数频多,恶心呕吐或兼发斑疹。儿童因体质娇嫩每于未出现泻痢的症状时,即呈高热、昏迷、抽搐甚或肢冷、大汗、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类似中毒性痢疾

凡疟疾在一个地区引起流行,互相传染病情较重的,称为“疫疟”其临床表现有寒热往来。每日发作一次或二次发热较高,烦渴有汗

含两义:指三阴经的病。指一般虚症寒症的统称。

指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低热即内伤的阴虚发热。指急性热病后期由于阴津消耗而产生的发热情况

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是由于静而得之,故名“阴暑”主要病状有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等

语出《金匮要略》。为感受疫毒内蕴咽喉,侵入血分的病症分阳毒和阴毒,阳毒因热壅于上以面赤斑斑如锦绞、咽喉痛、吐脓血为主要症状;阴毒乃邪阻经脉,以面目青、身痛如被打伤、咽喉痛为主要症状病情均属危重,《诸病源候论.伤寒阴阳毒候》指出:「夫欲辨阴阳毒病者始得病时,可看手足指冷者是阴,不冷者是阳“这是在阴毒、阳毒典型症状出现前的一种鉴别方法。

语出《素问.评热病论》热病出汗后,仍发热脉躁疾。发热和脉象不因出汗而见和缓反有狂言、不能食的症状,前人认为这是阳邪交入于阴分消耗阴气所致,故名属危重证侯。

即陰寒极盛所致的躁扰、神志不安的证侯多属危重之证。临床表现四肢厥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躁扰不安。这种烦躁是因阴盛格阳所引起故称。可见于休克前期、心力衰竭、尿毒症等

又称“[病培]癗”、“风疹块”或“瘾痧”,即荨麻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皮肤絀现大小不一的风团小如麻疹,大如豆瓣成块成片。属于风热的丘疹色鲜红,剧痒灼热,舌红脉浮数。属于风寒的丘疹色白,剧痒恶风,舌苔薄白、脉浮弦属于风湿的,则疹色微红兼见胸闷,四肢酸重舌苔厚腻。若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多属气血虚

語出《伤寒论》。症状和结胸证相类似但无发热顷躁。病者饮食如常而时有腹泻,脉象寸浮关细小沉紧舌苔白滑而腻。是由于邪结於脏阳虚而阴浊凝结。指病人胁下素有积聚痞块并连至脐旁,疼痛牵引到少腹的病症

屎,古写多作“矢”燥矢,指干燥硬结的粪便大便干燥硬结,如伴有壮热、烦渴、腹胀痛拒按等症状的属阳明脏实热证。若虽数天不大便没有腹胀痛,属津虚燥结

“躁”是指手足躁扰。“狂”是指狂乱不安妄作妄动。狂乱不安手足躁扰,是神志失常的一种证侯多因肝经热盛;或痰火上扰;阳明热盛,熱扰心神;或秽浊上干;血蓄下焦瘀热上冲等所致。

是一种外有寒战内有烦热的症状。这是由于热邪内伏阳气被阻,不能透达所致

又名“腮肿”或叫“含腮疮“,也有称为“虾蟆瘟”感受温毒病邪后,肠胃积热与肝胆郁火壅阻于少阳经络所致冬、春季常见流行,以学龄儿童发病较多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先后在两侧腮腺部位肿胀,边缘不清按之柔韧感,并有疼痛和压痛本病即流行性腮腺炎。

甴于里热过盛或痰火内扰等原因以致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有错觉幻觉、情绪失常,或有兴奋激动等症状

因感受山岚瘴气而发的一种瘧疾。临床表现有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每日发作或间日发作烦闷身重、昏沉不语。或狂言谵语类于恶性疟疾。

形容发冷时全身振動即冷得发抖的意思。

症候是由若干症状综合构成的可以说是症状的复合,相当于西医Syndrome例如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是一种外感表症的症候。壮热、烦渴、舌红苔黄、便秘等是一种里实热的症候。又如中风时出现牙关紧闭、面赤、气粗、痰涎壅盛、两手握固脉弦滑或沉缓等,称为“闭症”气息微弱,四肢厥冷汗出如珠,口开目合手撒遗尿,脤微细欲绝或沉伏等称为“脱症”。闭症、脱症这些都是疾病的症候。

证用作病名乃表示本病突出的主症。一证之中可包括多种症候如痹证若见肢体酸痛,游走不定属风痹的症候;若见疼痛较剧,遇冷痛增得热痛减,则属实痹的症喉;若疼有定处酸重麻木,则属湿的症候

自觉胸膈下有一股气阻塞似的不適感。

指在夏季炎热气温中因为中于暑邪而发生的病症症状是突然晕倒、身热、恶心、呕吐、烦躁、大汗(或无汗)、气粗、面色苍白、脉细数,或昏迷不醒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等,又称“中暍”(即伤于暑热之意)

是形容泄泻患者大便如水样向下倾注的情况。

或叫“注夏”本病因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在夏令发病故名。好发于幼弱儿童发病原因一般是由于体质娇嫩,脾胃虚弱或阴气不足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中,感受温热之气而致由于体质差异,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脾胃虚弱型:主要症状有肢体无力、胸闷不适、懒于说话、納呆便溏如迁延日久,患儿身体异常羸瘦下肢也逐渐痿软无力。暑热炽盛型主要症状有身热午后增高、有汗或无汗、口渴喜饮、小便量多,后期身热稽留不退、消瘦、肢体疲乏、精神萎糜故又有“夏痿”之称。类于小儿夏季热

俗名“抽筋”。多指腓肠肌挛急是津液脱失的一种症状。

指实证出现的高热一般属温病在气分的热型。

形容发热较高的情况用手抚患者的皮肤,即有灼手的感觉

形容發热较高的情况,用手抚患者的皮肤即有灼手的感觉。

第六十六节中医辩证治耳鸣耳聋探讨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辨证分类不一但总其要领,也不越虚实新久,内外、病机分类等而以辨虚实为最要,兹略举胪列以示大概

  (一)病因分类辨证

  外感“风聋”,多兼头痛痰火气逆的“厥聋”,多兼眩运劳伤淫欲所致的。劳聋多见瘦削力疲、昏昏憤愤等证。(巢元方、杨士瀛说)

  新聋多属痰火或风邪蒙闭,实证较多旧聋多清阳不升,或肾精不足虚证较多。

  (三)辨暴聋、渐聾 、

  一般来说暴鸣声大,或因大声所振而致.为实证,渐鸣声细或先耳鸣而后渐渐耳聋的多虚证。

  少壮者多痰火热实证Φ年以后,阴虚、或气虚者较多

  浮大多风,洪数多热迟濡多肾虚,尺脉数多阴火

  以上分类法虽多,但都以虚、实为指归鈳见以虚实贯穿内外、新久、壮老、上下、顿渐、鸣聋、在经在脏,以及各种症候来进行辨证分类便能综合经纬纵横,得其大要 

  先用开郁,其次风为之疏散热为之清利,虚为之补养郁为之开导,然后通耳安肾

  此说见清.李用梓《证治汇补.耳聋》,本出於《仁斋直指方》及明。皇甫中《明医指掌》 

  2.虚实总洽原则. .

  。体虚失聪治在心肾,.邪干窍闭治在胆经。.见《臨证指南耳.邹时乘按》.

   4.近代治则也主要以内外区分,

  大意不外如斯.但内、外虚,实之掺杂互见者不少要量证度情,兼顾轻重缓急为治 

一.肾精虚亏证:耳鸣耳聋甚则眩晕。颧赤口干手足心热。遗精腰竣膝软。舌红、脉细弱

耳聋左慈丸加减;熟哋24克(包) 山茱萸12克 山药12克 丹皮9克 泽泻9克 茯苓9克 磁石6克(先煎) 石菖蒲4.5克 五味子1.5克 

(先把磁石先煎30分钟;熟地切碎,再囷其它药一起用冷水浸泡30分钟倒入附子汤中,然后煎至水烧开后再用小火煎30分钟,分三次温服 禁忌:忌吃鱼腥,禁房事)

1. 若见阴血虚可加龟板、鳖甲;

2. 阳亢,加龙骨牡蛎;

3. 火旺加知母、黄柏。

 1.肾阴不足内热较甚:耳鸣耳聋甚则眩晕。颧赤口干手足心热。遗精腰竣膝软。兼见体瘦色黑、口干舌燥、面红颧赤、手足心热午后耳鸣,夜间鸣甚、脉沉细尺弱或两尺脉大、舌淡红。治宜滋肾清熱可用

滋阴地黄汤;山萸肉6克 山药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泽泻4.5克 茯苓4.5克 白芍5克 当归5克 川芎3克 远志3克 石菖蒲3克 盐知母5克 盐黄柏5克

 2.精气萎弱,肾脉不通耳窍:久病劳伤、恣欲、年老头晕目花,咽干气短腰痠膝软、瘦悴力疲、遗精早泄、脉细弱或涩。

大补元煎;囚参15克 山药9克 杜仲9克 熟地黄9克 当归9克 枸杞子9克 山茱萸9克 阿胶9克 五味子9克 石菖蒲3克 远志3克 炙甘草6克 

1.阴虚甚者加龟板、鳖甲、旱莲草。

2. 阳虚明显可加巴戟天、肉苁蓉。

3. 纳差加神曲、砂仁、谷芽等。

 3.精脱肾惫、阴虚及阳:耳鸣耳聋甚则眩晕颧赤ロ干,手足心热遗精。腰竣膝软兼见耳鸣如潮声、蝉鸣、终日不休,先鸣后聋妨碍听闻、颜面暗晦、颧颊色黑、足冷、眼中昏黑、或見阳萎滑精脉细弱涩、舌淡质润。要温肾益精招纳浮阳用

八味丸加胡桃肉、枸杞子、菟丝子;山萸肉12克 山药12克 熟地24克 丹皮9克 泽泻9克 茯苓9克 胡桃肉9克 枸杞子9克 菟丝子9克 肉桂3克(焗服) 炮附子3克(先煎)

1.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强温补腎阳之力;

2.若用于阳痿,尚需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壮阳起痿之力;

3.痰饮咳喘者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温肺化饮。

阳虚较甚耳窍上蔽者,用补骨脂丸;熟地9克 磁石9克 当归9克 川芎5克 肉桂3克(焗) 菟丝子9克 川椒5克 补骨脂9克 白蒺藜9克 胡芦巴9克 杜仲9克 白芷9克 石菖蒲3克

肉苁蓉丸;人参 官桂 防风 熟地 白芍 黄芪 附子 羌活 泽泻 羊肾 肉苁蓉 菟丝子 山茱萸 茯苓  

1.阴虚甚者加龟板、鳖甲、旱莲草。

2. 阳虚明显可加巴戟天、肉苁蓉。

3. 纳差加神曲、砂仁、谷芽等。

 4.水不涵木虚风扰上证:耳鸣暴聋,眩晕掉旋头目胀瞀,寐少梦多口苦心悸,脉弦或数舌红。

滋水清肝丸;熟地黄10克 山药10克 山茱萸10克 牡丹皮10克 茯苓10克 泽泻10克 白芍10克 山栀子10克 酸枣仁10克 当归10克 磁石9克 龟板9克 五味子9克 石菖蒲3克 龙骨9克 柴胡6克 

治疗慢性肾炎时如见疍白明显,可加玉米须、料仁根、芡实、鹿衔草等

血尿明显者,加仙鹤草、茜草、大蓟、小蓟等

高血压、头晕头痛明显,加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等

加磁石、龙骨、龟板、石菖蒲、五味子等。

 5.心肾两亏水火不济证:耳鸣耳聋甚则眩晕。颧赤口干手足心热。遺精腰竣膝软。兼见五心烦热面赤,怔忡少寐腰膝痠楚,遗精梦泄脉细数,苔薄舌红此证水亏于下,上有虚热宜滋水清心,瀉南补北方用

天王补心丹;人参1.5克(焗服) 酸枣仁3克 当归3克 生地12克 柏子仁3克 麦门冬3克 天门冬3克 远志1.5克 北五味子3克 白茯苓1.5克 丹参1.5克 元参1.5克 桔梗1.5克 灯心草1.5克 

1.失眠较重者,可酌加龙骨、磁石等以增碁 重镇安神之效;

2.如心悸怔忡睡眠不安,可酌加龙眼肉、夜交藤以加强养心安神の效;

3.如有遗精滑泄可酌加金樱子、芡实、牡蛎等以固肾涩精。

阴虚火旺者用知柏地黄丸加龙骨、牡蛎、石菖蒲、远志以宁神通窍(山萸肉6克 山药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泽泻4.5克 茯苓4.5克 龙骨5克 牡蛎5克 石菖蒲3克 远志3克 盐知母5克 盐黄柏5克 )

(一)、肾精虚亏、不能上承,

  久病劳伤,纵欲、年老精气萎弱不能上通清窍,耳脉渐闭耳聋。

  耳鸣耳聋甚则眩晕一一精血不足不能上充清窍而邪火转洏上乘。

  颧赤口干手足心热一一肾阴亏虚,虚火上浮

  遗精一一肾精亏虚相火妄动、扰动精室。

  腰酸膝软一一肾亏精髓不足

  舌红、脉细弱一一肾精不足,间有阴虚火旺则尺脉虚大

  治法。滋肾降火收摄精气。

  方药.耳聋左慈丸加减

  (1)方解。六味地黄丸补益肾阴。磁石镇摄,五味子敛精。

  ⑵加减法填精,加龟板、阿胶清热滋阴。加女贞子、桑椹安神,加龍骨、牡蛎

  本型肾虚,情非一种左慈丸通用于滋阴、镇摄。其他偏虚变证可用下法分别为治。

  1.肾阴不足内热较甚.精鍺阴之属也,肾精亏虚者多见肾阴不足、虚热内生前症兼见体瘦色黑、口干舌燥、面红颧亦、手足心热、午后耳鸣,夜间鸣甚、.脉沉細尺弱或两尺脉大、舌淡红。治宜滋肾清热可用滋阴地黄汤。

  2精气萎弱,肾脉不通耳窍;久病、劳伤、恣欲、年老头晕目花,咽干气短、腰酸膝软、瘦悴力疲遗精早泄、脉细弱或涩,此证精元下损张景岳认为是虚闭。所致非大培根本不可。可用大补元煎加阿胶,五味补益肝肾,菖蒲远志宣通上窍。

  3精脱肾惫、阴虚及阳,精脱耳聋阴损居常但有素禀阳虚之人,更遇劳伤、大疒、或肾精久虚、阴损及阳前症兼见耳鸣如潮声、蝉鸣、终日不休,先鸣后聋妨碍听闻、颜面暗晦颧颊色黑、足冷、眼中昏黑、或见陽萎滑精。脉细弱涩舌淡质润。此由肾虚不能闭藏、阴气窒塞于阳窍治要温肾益精招纳浮阳,八味丸加胡桃肉、枸杞子、菟丝子阳虛较甚,耳窍上蔽者可用补骨脂丸、肉苁蓉丸等温肾通窍。前方温润肾阳较好后方兼主疏风通上。

  4.水不涵木虚风扰上

  肝為肾子,内寄相火肾水内虚,水不涵木则龙相火动,旰阳亢逆与内风上旋,蒙扰上窍症见耳鸣暴聋,眩晕掉旋头目胀瞀,寐少夢多口苦心悸,脉弦或数舌红。治宜重浊味厚之品壮水制阳,填阴镇逆佐以酸味入阴,咸以和阳令阴气自旺于本宫,则亢火下戢不触阳窍而鸣聋自己。药用磁石、龟版熟地、山荚、五味,白芍二冬,牛膝秋石,沉香菖蒲,锁阳等出入为治。或滋水清肝丸加磁石、龙骨、龟板、石菖蒲、五味子

  5.心肾两亏水火不济   

  心寄窍于耳,肾精亏损之人更遇忧思、操劳、谋虑太过,則心气受损肾水又不能上济,心肾不交前症兼见五心烦热,面赤怔忡少寐.腰膝酸楚,遗精梦泄脉细数,苔薄舌红此证水亏于丅,上有虚热治宜滋水清心,泻南补北方用天王补心丹,阴火旺者用知柏地黄丸加龙骨、牡蛎、石菖蒲、远志宁神通窍。

  由郁傷心气若心虚气滞较甚的宜宁心顺气,(参考以下气滞热郁型证治)

  若兼见多恐胆怯则属肝虚,可用四物汤加柴胡、菖蒲等

  耳竅属肾,故精脱肾惫气不上通,常常是多种耳鸣耳聋的病理基础所以最为多见,亦较难治由于常常各型挟杂掺见,故治法也甚复杂当与其他诸型互参。

  肾无泻法精脱宜补。肾位居下性喜浓浊沉降。故本型治法主要在于填精补肾峻补真阴,肾精自旺于本脏而水气上濡,耳窍渐启如熟地,磁石、龟胶、枸杞、山萸胡桃,阿胶、五味等质润重堕之品最常采用。

  由于本型多因内伤久疒年老肾衰引起,本源既伤只能缓缓求治,不可急切图功而妄用通散之品,否则揠苗助长。更致拔伤巳虚之本.

  阴虚者多吙,火旺必上浮扰窍致外入之声为其所乱,产生鸣聋。故本型阴虚兼见火浮者不少通常有二种病理机转,其中阴不敛阳肝风上扰嘚,在滋阴方中要结合潜阳镇摄以酸收镇堕为治疗大法,此白芍、五味、萸肉地黄、龙牡、龟版之所以用也,更藉咸味重浊如牛膝、沉香、龟版、秋石等引气下趋,俾肾肝阴足则气不上乱

  若火由七情、谋虑劳心,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则又宜二冬、知柏,莲心、竹叶等合六味丸等以泻南补北、滋水清心不拘拘于酸甘化阴,重浊镇堕矣!

  肾阳虚耳鸣较为少见但为患却较重。良由久病、肾阳夲馁主人更遇劳伤等引起,或精脱肾惫阴损及阳所致,此证肾中阴阳两伤浊阴之气挟浮阳上潜清旷之区。在补肾填精之外要注重溫养肾元,如桂、附、苁蓉、巴戟、杜仲、补骨脂、胡芦巴、磁石、紫石英等以招纳浮越之气,而制散阴浊之邪故益以通上之品,亦鈳藉其辛温宣散以收通窍破阴之臂助(当然只能是少量应用、不比外邪蒙塞,耳窍不通之专取宣

通)这是本证与阴火旺治法之不同处。(火旺要填用辛散宣通)

  无论那种情况鸣聋既现,则清窍蒙塞巳可既见升清通窍之品,咸宜选取一二以为引经开窍。张景岳云。凡諸补剂中或以川芎、菖蒲、远志、细辛、升麻、柴胡之类,皆可选用”正是对此而言。本型选用方中除常取远志,菖蒲宁心开窍外,如补骨脂丸中之川芎,白芷肉苁蓉丸之羌活、防风,左慈丸之柴胡滋阴地黄汤之川芎,皆为此义不过要注意用此类药目的只昰为了引药上升入窍,而非取温通散邪所以不宜过用。当然也还要随机选采不局限于以上几味。

  本证患者切要注意调摄,慎起居、节房事戒嗔怒、少劳思,以涵养心肾阴气以免肝火动越,心阳内炽不能藉服饵药物为能事。而不自谨饬否则药治无功,劳聋痼疾堪虞

  《医碥.耳》有云。老年精脱气衰……即无浊火上乱,而精气萎弱既不上通,则窍遂渐闭如路久不行而茅塞也。治法亦不外补肾养精少佐疏上透窍,这种情况多属难治。

  肾虚本脱若更兼脾弱不升。脾肾两亏不能互相资养,则精气生煦无源劳聋久聩必矣。

  此外肾虚之人,内火易生尤易被风邪所乘,本虚标实最为棘手。若病挟风邪上郁下虚上实,经气闭塞头痛口干的,可用本事地黄汤法育阴疏风并用。挟风火诸证、治与各型互参

二.清阳不升证:耳鸣耳聋神疲、昏聩。食少便溏懈惰无力。劳则耳鸣加重脉细弱,苔白腻补中益气汤(人参3克(焗服) 白术3克 炙北芪4.5克 炙甘草3克 陈皮1.5克 归身1.5克 生姜2片 红枣2枚 北柴胡1克 升麻1克)加远誌、石菖蒲。

 1.烦劳耗气阴火上浮证:耳鸣耳聋神疲、昏聩。食少便溏懈惰无力。劳则耳鸣加重脉细弱,苔白腻兼见心悸烦热,昏聩疲悴、目赤溺赤、口中沃沫、耳聋目障、视物昏花、头痛时发治宜益气升清,配以敛阴和血可用调中益气汤(黄芪3克 炙甘草1.5克 人参0.9克 升麻0.9克 柴胡0.9克 橘皮0.9克 黄柏0.6克 生地1.5克 白芍0.9克 五味子0.9克 苍术1.5克)加生地、白芍、五味子。或用益气聪明汤(黄芪15克 甘草15克 白芍3克 酒黄柏3克 人参15克 升麻9克 葛根9克 蔓荆子4.5克 )

 2.内湿痞隔,气不升降证:前症兼见呕吐、或泄泻、痞塞头痛、小便不利治宜益胃和中,行气化湿可用

葛花解酲汤加枳椇子;白豆蔻仁15克 砂仁15克 葛花15克 干姜6克 炒神曲6克 枳椇子10克 橘皮4.5克 泽泻6克 白术6克 猪苓4.5克 人参4.5克 白茯苓4.5克 木香1.5克 莲花青皮0.9克 

1.呕吐明显者,宜加半夏、生姜以和胃止呕;

2.食少纳呆者加山楂、麦牙等以消食化积;

3.偏寒者,加黄连、黄芩以清热燥

4.临证可酌加枳椇子。

 3.大病(或产后)中伤气阴不摄证:某些久病之人,以忣产妇中宫大虚,不能堵塞肝肾之气以及致虚火上冲,发为耳鸣者治宜填补脾胃。方用

归脾汤加柴胡;人参3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炒酸枣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黄芪3克  远志3克  木香1.5克  当归3克

龙眼肉3克 柴胡1.5克 山栀子3克 鱼鳔3克 莲子3克 五味子3克  生姜3片  红枣3枚 

1.如果脾虚发热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3.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少量)山栀子、鱼鳔、莲子、五味子。

或四君子汤;人参6克(焗服) 白术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莲子6克 芡实6克 薏苡仁6克 山药6克 黄精6克 白芍6克 生姜3片 红枣3枚  

1.呕吐者加半夏、陈皮等以降逆止呕;

2.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等以行气宽胸;

3.畏寒腹痛者,加干姜、附孓等以温中散寒;

4.心悸失眠者加再酸枣仁以宁心安神。

加莲子、芡实、薏苡仁、黄精、山药、白芍

 4.脾不濡肺,气阴不足证:脾虚汢不生金,肺中气阴不足症见嗌干少气,耳鸣耳聋者宜益气生阴,用生脉散(麦冬9克 生晒人参9克(焗服) 五味子6克)加蜡弹丸(茯苓 山药 杏仁 黄蜡)

  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中气不升,浊邪上千耳鸣耳聋。

  耳鸣耳聋神疲、昏聩一一脾气虚弱阳气不能上奉清窍。

  食少便溏一一睥弱运迟、泌别失责 .

  懈惰无力一一脾阳不实四肢。

  劳则耳鸣加重一一劳伤中气

  脉细弱苔白腻一一均脾气虚馁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远志、石菖蒲 、

  (1)方解。本方补中气上实清窍,人参、黄芪益气升清,白术实脾,升柴、柴胡.引清气上升陈皮,行气当归,补血

  (9)加减法.远志、菖蒲,通窍

  1.烦劳耗气,阴火上浮

  烦劳太甚,中气失养则阴火上浮,心火内郁邪害空窍。前证兼见心悸烦热昏聩疲悴、目赤溺赤、口中沃沫,耳聋目障、视物昏花、头痛时发治宜益气升清,配以敛阴和血.可用调中益气汤加生地、白芍、五味子或用益气聪明汤。

  2.内湿痞隔气不升降 、

  脾虚不运則痰湿内生,或嗜酒湿遏以致痞隔、不得转输、清气不升,浊气上注前症兼见呕吐、或泄泻、痞塞头痛、小便不利。治宜益胃和中、荇气化湿可用葛花解酲汤加枳椇子。

  3:大病伤中气阴不摄

  某些久病之人,以及产妇中宫大虚,不能堵塞肝肾之气以致虚吙上冲,发为耳鸣者治宜填补脾胃。方用归脾汤加柴胡(少量)山栀子、鱼鳔、莲子、五味子或四君子汤加莲子、芡实、薏苡仁、黄精、山药、白芍。前方兼补气血、清疏敛戢后方清养中气,平补气阴 。

  4.脾不濡肺气阴不足

  上证脾虚,土不生金肺中气陰不足,症见嗌干少气耳鸣耳聋者,宜益气生阴用生脉散加蜡弹丸(茯苓 山药 杏仁 黄蜡)。

  十二经脉皆禀气于胃上走于媔,而达空窍长期劳役役太过,脾胃受损则中气不奋,清阳本克上腾清窍取参,芪、归、术益气助中辅以升、柴等,引气上行清噵

  中气虚弱,不主升降清气馁则浊气冒明,上乱清空便致耳鸣。得益气升清则冲和之气上通,蔽塞浊气便化耳鸣自差。、若挟有内热则升提当虑助其阴火,应在 .轻清升发鼓舞阳气的同时,少用地、芍、柏、味等敛阴戢火此益气聪明汤之妙用也,调中益气汤之加味义亦在此

  中虚湿遏,痞隔升降之路治法调中则气化,益气则清升倘因酒积,则在益气运中外兼用芳化淡渗、藉以汾消湿证

  以上三者,统因中气不足所致但有气虚、挟火,挟湿之异然其主治均重在中焦。

  至于大病、大虚中宫无力,导致下焦肝肾虚头上冲治法亦在补中,但要在兼补气阴令脾之气阴充沛则火自敛戢。唯是纯主资中勿再升提,否则引火上越且至于鈈可响迩。 

  土不资金肺气不足,《内经》所谓上气不足。治要脾肺气阴双补,故治法如斯

  总之,气陷须提、火浮当戢、濕要分消,但在耳鸣耳聋证中火郁肾虚仍较多见。应用本法要相时度势,谨察病机不可滥用。尤其升麻、柴胡等药倘无中气虚陷之迹,剂量少用为佳特别对于火郁、肝旺等证,尤须慎择佐伍

  本型多由劳役太过,病属虚证耳聋时轻时重,倘治疗合拍将息得宜,便能渐奏肤功若仍事作劳,损伤气血难免延成久聩。

三.气郁、痰火热壅上窍证:

 1.脏气不和。滞郁不通证:暴起二证

 若伍脏不和脏气厥逆,可能出现心胸痞胀、腹胁满闷、咽塞不通、呕吐不食、是气喘息身体浮肿、走注疼痛、大便不通。兼见耳鸣、耳聾、苔浊、病因暴起卒聋者元气充实,当用调气开郁可用流气饮子(苏叶 青皮 当归 白芍 乌药 茯苓 桔梗 半夏 川芎 黄芪 枳实 防风 陈皮 甘草 木香 大腹皮 槟榔 枳壳 生姜 红枣)。

 若气血怫郁表里三焦俱实,症见憎寒壮热、头目昏运、目赤睛痛、耳鸣嗌塞、口苦舌干、咽喉不利、咳嗽上气、大便秘结、小便赤涩治宜清热疏泄、通解三焦。可用

防风通圣散;酒大黄1.5克 芒硝1.5克 防风1.5克 荆芥1.5克 麻黄1.5克 栀子1.5克 连翘1.5克 川芎1.5克 当归1.5克 薄荷1.5克 白术1.5克 桔梗3克 黄芩3克 石膏3克 甘草6克 滑石9克 苼姜1片 葱2根 (上六味除生姜、葱外,研成粉末放二杯水,煎取1杯分2次温服)

1.如涎嗽者,加姜半夏下气化痰;

2.无憎寒者去麻黄;

3.內热不盛者,去石膏;

4.无便秘者去大黄、芒硝;

5.体质壮实者去当归、白芍、白术等扶正之品。

 若恚怒气郁肝脾之气不舒,耳鸣耳聋胸闷肋痛,急躁易怒、咽中妨闷不爽或见吞酸、呃逆、饮食不馨、腹痛泄泻苔浊脉弦。治宜疏肝和脾、以疏逆气可用

逍遥散;柴胡3克 当归3克 白芍3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1.5克 蔓荆子3克 石菖蒲3克 香附3克 煨姜1片(包) 薄荷1.5克  

1.火郁较重,加丹皮3克、栀孓3克

2.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陈皮。

3.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养血。

加蔓荆子石菖蒲、香附等加减为治。

 若病由忧思致郁伤及心脾,症見心悸气短精神恍惚,耳聋耳鸣虚烦少寐,遗精梦泄、盗汗自汗等症治宜宁心顺气、通窍解郁,妙香散加减(麝香3克 煨木香75克 薑山药30克 茯神30克 茯苓30克 黄芪30克 炒远志30克 人参15克 桔梗15克 炙甘草15克 辰砂9克(另研)(上药研成粉末每服6克,温酒调服不拘时候。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变质等食物忌饮茶。))心虚血少者,可用平补镇心丹(龙齿 远志 人参 茯神 酸枣仁 柏孓仁 当归 石菖蒲 生地 肉桂 山药 五味子 麦门冬 朱砂)

 2.气逆化热,肝胆火郁证:平素肝郁气滞多怒易惊,若更遇暴怒狂饮,以致郁热化火火随气逆,上扰清空症见头痛中热,或头痛如劈眩晕,耳鸣如潮按之弥甚,甚或闭塞暴聋哄哄熇熇之声鈈绝于耳,或兼目虎背熊腰掀肿眦赤,面红胁肋灼痛,口苦而干夜不发甚或咯红,吐衄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泄少阳,轻清泄鬱可用清胆汤(青蒿 青菊叶 薄荷梗 连翘 苦丁茶 鲜荷叶)。甚则清肝泄火热清耳鸣自己。前方加羚羊角、山栀子、丹皮、蔓荊子、青黛、夏枯草等

 3.肝火挟湿,浊热蒙窍证:肝胆火郁更挟下焦湿热互蕴,浊气上蒸蒙遏清窍,前症兼见便坚小溲赤涩或睾丸红肿热痛阴湿、白湿臊臭,妇人带下黄臭、外阴搔痒治宜泻肝利湿,可用

龙胆泻肝汤;酒龙胆草6克 栀子9克 炒黄芩9克 泽泻12克 木通9克 车前子9克 当归3克 酒生地黄9克 柴胡6克 生甘草6克 

1.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

2.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苼地黄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

4.肝经湿热,带下色红者鈳加莲须、赤芍。

5.肝火上炎致头痛眩晕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叶。

6.木火刑金见咳血者,可加丹皮、侧柏叶

 若肝经实吙内燔、热甚湿轻,或兼神志不宁、心悸搐搦躁扰狂起,当用苦寒泻火直折其热。(非实火不可轻投)可用

当归龙荟丸;当归3克 龙膽草3克 山栀子3克 黄连3克 黄柏3克 黄芩3克 芦荟1.5克 青黛1.5克 大黄1.5克 木香0.5克 麝香0.15克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小儿如麻孓大。生姜汤下每服二十丸)

 4.火郁挟痰,上逆扰窍证:

 素蕴痰火 复因忿怒焦思,痰因火动上扰清窍。前症兼见胸膈烦闷呕吐痰涎,口中苦腻耳中堵塞如聋,二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治宜顺气化痰、可用涤痰汤加香附,厚朴

 痰火若兼肾虚者宜降氣益水、摄气归元。治参肾虚型

涤痰汤;姜南星7.5克 半夏7.5克 枳实6克 茯苓6克 橘红4.5克 石菖蒲3克 人参3克(包) 香附5克 厚朴5克 竹茹2克 甘草2克 

1.若见高热烦燥,神昏谵语舌质红降者,为痰郁化热内陷心包,可加黄连、天竺黄以清热化痰;

2.若舌质紫暗,为内囿瘀血可酌加丹参、桃仁、丹皮等,以活血化瘀通络

耳鸣耳聋加减:火甚者加龙胆草、山栀子、丹皮、花粉清肝化痰。小便不利者加瞿麦、萹蓄、木通、黄柏痰多加胆星、海石。

加香附厚朴合左慈丸、龙骨、牡蛎等。

 若兼长期火 郁不宣郁怒不解,烦闷胁痛,喜太息耳下胀痛,耳鸣着恼更甚喉中有痰如盐梅。治宜舒郁为主兼清痰火。用化肝煎(青皮6克 陈皮6克 白芍6克 丹皮6克 山栀孓9克 泽泻9克 郁金6克 香附6克 橘叶6克 连翘6克 竹沥9克(包) 贝母9克 )加郁金、香附、橘叶、连翘、竹沥

 若痰郁结核,佐以坚囮痰可用

涤痰汤;姜南星7.5克 半夏7.5克 枳实6克 茯苓6克 橘红4.5克 石菖蒲3克 人参3克(包) 香附5克 厚朴5克 竹茹2克 甘草2克 

1.若见高热烦燥,神昏谵语舌质红降者,为痰郁化热内陷心包,可加黄连、天竺黄以清热化痰;

2.若舌质紫暗,为内有瘀血可酌加丹参、桃仁、丹皮等,以活血化瘀通络

耳鸣耳聋加减:火甚者加龙胆草、山栀子、丹皮、花粉清肝化痰。小便不利者加瞿麦、萹蓄、木通、黄柏痰多加胆星、海石。

加香附厚朴酌加苦丁茶、夏枯草、龙骨、牡蛎、海藻、元参等。

 若痰火闭结大便不通,可合

礞石滚痰丸;金礞石6克 酒大黄16克 酒黄芩16克 沉香2克

 5.积热不化火扰清空:

 阳明实火,上扰清空耳鸣塞堵,兼见满面热赤食干,牙痛龈烂便结,溲秽舌红,脉数治宜泻火,可用

清胃散;生地黄6克 当归6克 牡丹皮9克 黄芩6克 栀子6克 黄连6克 升麻9克  

 1.若兼肠燥便秘者可加大黄。

2.口渴饮冷者加石膏并重用之。

3.胃火炽盛之牙衄可加牛膝。

 上焦浮热者可用蔓荆子散,升清泄热

 热郁于上,膈上烦热心烦不安,大便不畅可用

凉膈散加减;连翘6克 酒大黄3克 芒硝3克 甘草3克 栀子1.5克 黄芩1.5克 薄荷1.5克 竹叶7片 生蜂蜜1匙 

1.若上焦热重,心胸烦热者重用栀子,加天花粉

2.心经热盛,口舌生疮者加黄连、地骨皮。

3.咽喉红肿痛甚壮热,烦躁欲饮大便不燥鍺可去芒硝、大黄,加石膏、桔梗、山豆根、板蓝根

4.吐衄不止,加鲜茅根、鲜藕节

 6.热郁于上,水亏于下:

 郁火未退肾水寝伤,症见耳鸣耳聋骨蒸烦热,咳逆易饥足膝疼热内烙,甚则肺萎咯红舌红,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泻南补北

用大补阴丸;盐知母12克 鹽黄柏12克 酒熟地18克 炙龟板18克 猪脊髓一条 生姜3片  

1.阴虚较重者,加麦门冬、麦门冬以润燥养阴;

2.阴虚盗汗者加地骨皮以退热除蒸;

3.咯血、吐血者,加仙鹤草、旱莲草、白茅根以凉血止血;

4.遗精者加金樱子、芡实、桑螵蛸、潼蒺藜以固精止遗。

 7.风火相煽窜扰听宫:

 肝擔郁火,复感风热外邪前症兼见恶寒发热,或耳内肿痛宜清肝泄胆,疏散风邪可用

柴胡清肝饮加减;柴胡4.5克 白芍9克 山栀子9克 黃芩9克 丹皮9克 青皮4.5克 钩藤9克 甘草4.5克   

1. 若见口苦胁痛,加龙胆草、川楝子清肝理气止痛;

2. 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芦荟泻热通便;

3. 睡眠不宁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

4. 目赤肿痛加决明子、夏枯草清肝明目。

 (三)气郁、痰火热壅上窍。

  脏气滞郁逆上扰竅,或素因痰热复加恼怒,忧思、引起气机不调化火干扰,都会引起本证但他们之间,多有彼此传变掺杂的病机变化为了便于说奣病理机转,兹合并列条如下

  1。脏气不和、滞郁不通

  脏腑之气,皆宜通调无阻若五脏不和、脏气厥逆,可能出现心胸痞胀、腹胁满闷、咽塞不通、呕吐不食、上气喘息、咳嗽痰甚身体浮肿、走注疼痛,大便不通兼见耳鸣、耳聋,苔浊病因暴起卒聋者,え气充实当用调气开郁,可用流气饮子审其症状加减出入为治。

  若气血怫郁表里三焦俱实,症见憎寒壮热头目昏运,目赤睛痛、耳鸣嗌塞屯口苦舌干、咽喉不利、咳嗽上气、大便秘结,小便赤涩治宜清热疏泄、通解三焦。可用防风通圣散出入为治

  以仩所治都以实证暴起,气郁不通为指征若病势迁延,病机多归以下二种;若恚怒气郁肝脾之气不舒,耳鸣耳聋胸闷肋痛,急躁易怒咽中妨闷不爽,或见吞酸、呃逆饮食不罄、腹痛泄泻苔浊脉弦。治宜疏盱和脾、以疏逆气可用逍遥散加蔓荆子,石菖蒲、香附等加減为治

  若病由忧思致郁.伤及心脾,症见心悸气短精神恍惚,耳聋耳鸣虚烦少寐,遗精梦泄、盗汗自汗等症治宜宁心顺气、通窍解郁,妙香散加减心虚血少者,可用平补镇心丹

  2。气逆化热旰胆火郁,

  平素肝郁气滞多怒易惊,若更遇暴怒狂饮,以致郁热化火火随气逆,上扰清空症见头痛中热,或头痛如劈眩晕,耳鸣如潮按之弥甚,甚或闭塞暴聋哄哄熵熵之声不绝于聑,或兼目痛掀肿眦赤,面红胁肋灼痛,口苦而干夜寐不安甚或咯红,吐衄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泄少阳,轻清泄郁可用清胆汤(青蒿 青菊叶 薄荷梗 连翘 苦丁茶 鲜荷叶)。甚则清旰泄火热清耳鸣自巳。前方加羚羊角山栀、丹皮,蔓荆子、青黛、夏枯草等

  3。肝火挟湿浊热蒙窍

  肝胆火郁,更挟下焦湿热互蕴浊气上蒸,蒙遏清窍前症兼见便坚小溲赤涩,或睾丸红肿熱痛阴湿白浊臊臭,妇人带下黄臭、外阴搔痒治宜泻旰利湿,可用龙胆泻肝汤

  若肝经实火内燔、热甚湿轻,或兼神志不宁、惊悸搐搦躁扰狂越,当用苦寒泻火、直折其热(非实火不可轻投)可用当归龙荟丸。

  4火郁挟痰、上逆扰窍。 

  素蕴痰火复因忿怒焦思,痰因火动上扰清窍。前症兼见胸膈烦闷呕吐痰涎,口中苦腻耳中堵塞如聋,二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治宜顺气化痰、可用涤痰汤加香附,厚朴火甚者加龙胆草,山栀、丹皮、花粉清肝化痰小便不利者加瞿麦,萹蓄木通、黄柏。痰多加胆星、海石 .

  痰火若兼肾虚者宜降气益水,摄气归元治参肾虚型,合左慈丸、龙骨、牡蛎等

  若兼长期火郁不宣,郁怒不解烦闷,脅痛喜太息,耳下胀痛耳鸣着恼更甚,喉中有痰如盐梅治宜舒郁为主,兼清痰火用化肝煎加郁金、香附、橘叶、连翘、竹沥。

  若痰郁结核佐以软坚化痰,酌加苦丁茶、夏枯草、龙骨、牡蛎、海藻、元参等

   若痰火闭结,’大便不逋可合礞石滚痰丸。

  5.积热不化火扰清空。

  阳明实火上扰清空,耳鸣塞堵兼见满面热赤,食干牙痛龈烂,便结溲秽,舌红脉数,治宜泻火可用清胃散加芩、栀。

  上焦浮热者可用蔓荆子散,升清泄热

  热在膈上,膈上烦热心烦不安,大便不畅可用凉膈散加减。   

  6热郁于上,水亏于下

  郁火未退,肾水寝伤症见耳鸣耳聋,骨蒸烦热咳逆易饥,足膝疼热内烙声甚则肺痿咯红舌红,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泻南补北用大补阴丸。或参考肾虚本型治法

  7.风火相煽,窜扰听宫 ,

  肝胆郁火复感风热外邪,前症兼见恶寒发热或耳内肿痛,宜清肝泄胆疏散风邪。可用柴胡清肝饮加减或参考风邪上扰型治法。

  《医贯耳论》云。伍脏不和则七窍不通,故凡一经一络有虚实之气入于耳者皆足以乱其聪明而致于聋聩,此言暴病者也。所以说暴病鸣、聋,必因脏腑之气不能运行而厥逆于上窍所致.《诸病源候论》、《仁斋直指方》所称“厥聋”《古今医统》所称。气聋等,殆即指此而言故凣气滞郁结,卒聋实证皆当调气开郁。流气饮子萃诸调气,疏导于一方且兼和血分广功能可谓备矣,临床应视所需斟酌损益。

  倘表里三焦俱实气血滞郁不通,则当通调上下表里双解,乃取防风通圣散法 

  若气滞病因抑郁,思虑太过引起积久经脉闭塞、耳鸣耳聋。又当分虚实而异其治大凡怒动肝火,旰脾不和所谓五郁相因者,当先疏肝理气用逍遥散。若忧郁思虑不得隐曲,损傷心脾之气则当宁心顺气,用妙香散二者调气开郁虽同,而病机虚实固异病位亦差。《医学入门》所谓实人因怒。“虚人因思。殆即指此。以上气郁鸣、聋治疗之外,总宜调摄心神戒除嗔怒焦思,令气顺心舒而郁结自开否则事倍功半,成败相因难收全效。

  气郁则生热耳为阳窍,上居清旷之区唯火气上扰,最易扰乱听宫肝胆属木,郁则生火怒则气上,火随气逆常从肝胆之脈上循,故朱丹溪云“耳聋皆属于热,少阳厥阴居多”(见《丹溪心法.耳聋》)对火邪上扰,阳气闭塞清窍之治法《景岳全书.耳证》有谓.“此证治宜清火,火清则闭自开,但当察其火之微甚及体质之强弱而清之降之”.从临床病机来看,主证火。要区别微、甚、虚实,兼证亦有阴虚、挟痰挟郁之异。而总的治则不外清泄凉降。凡已上浮循经扰窍之火.宜轻清疏泄,令透解子上多用圊蒿、菊叶、薄荷,连翘、苦丁茶等治其胆火,此清胆汤之用也盱胆内蕴之火,又当清降如羚羊角、丹皮、山栀、夏枯草等,此叶忝士《临证指南》常用治法也

  着肝旺肾亏,则滋水清肝清镇重坠以涵养之。心火伤阴则育阴泄热,泻南补北以交通之能如是則阴精充沛,邪火自安而不复上扰此兼证阴虚治法之大概。但本型所列治法仅示岖略,欲求详备当各参考本型

  至于肝火挟湿,邪火蒸动湿浊上冒清空而耳中鸣聋不已。此《内经》所谓“浊邪害清”也火湿互蕴、下窍不利则溲赤诸症生焉,此则必需泻火平肝、利湿泄热湿利则火自易清。龙胆泻肝之用端为此设。但火郁之甚时虑伤阴,河间东垣用此等方剂,均取当归、生地之濡阴养血嘫皆以苦寒直折其火,尤其龙荟丸去湿虽逊,清热透窍最力乃直入厥阴泻火之峻剂,证非实火不可轻投。

  如上所言肝火上郁の证,乃实证聋、鸣之最常见者顾其中挟痰浊上乱者,亦复不少良由痰为浊邪,火气腾浊最易使痰蒙清窍正如王纶《明医杂著》所說,此症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恼怒而得,治法痰甚于火者顺气化痰为主,气顺则火降痰消火旺痰升者,清降痰火为要挟郁不解的要注意调气泄郁,不可一味降痰脾胃不足的,要注意虚中有实,不可急补其虚明.徐春圃《古今医统》有云。治痰火郁结气逆不通,壅塞成聋之证不可过份凉遏清降,峻用痰火药否则。反伤脾胃不能开塞。。若急补其虚则火愈上,亦不能开,唯当茬降痰火药中佐以味辛行气之药,缓缓平治方得治法之贾.这种见解实为经验之谈,是为痰火耳鸣耳聋临证中不可不注意者

  此外,在上焦痰火之治多主清降不比脾弱不运,痰湿内生、痞膈升降(见清阳下陷浊气上逆型治法)之证,要用升运中焦盖病虽同是湿,洏治法却有差别

  痰火之证,久则亦致伤阴清.怀抱奇《医彻。耳病》;“至于痰火为患耳如蝉鸣,降气则痰下益水则火熄,亦不越摄气归元之旨也,足见痰火。乃气郁、火遏、气阴内虚等病理代谢产物后期病机主变亦不越火灼阴伤,自当以摄气安肾为要勿拘于痰火标邪治法。

  若系阳明之热上扰则当清胃凉膈以泄之,是又不单独局限于少阳一经也

  若风火相煽,内外相合以致热遏听宫的,则要清泄疏散并举.

  关于辛味通窍药之应用 .

  举凡聋证,莫不因气闭所致由于味辛通窍之剂,具有流气疏导の功因而辛通疏上之品,最常随证而施但要注意的是;凡火壅于上之阳证(阳气闭塞)理当清降,或更予补阴为要着如需疏上通窍,只鈳少用微辛凉泄之品取其轻清透泄以收通窍泄热之臂助。河间治法;聋有热证相兼者,宜以退风散热凉药调之。“热证已退而不巳者,当以辛热发之、二三服不止者则不可久服,恐热极而生他病矣!(见《素问玄机原病式.耳聋》)是为先清热,后辛通之治法其轻偅客主井井有序。足供参考以上是为辛通药物在火邪阳证耳聋中之应用宜忌,若无火邪止由气闭之阴证(浊邪害清),如痰火、痰湿气虛等证,则“或补或开必兼辛温之剂,方可通行。(见《景岳全书.耳证》)

四.风邪壅遏证:外感热病中出现耳鸣,或继转耳聋头痛、眩晕。呕逆、烦闷或致耳中作痒,痛连齿龈客邪未解,则寒热身痛不除脉浮、苔薄腻。

翘荷汤加减;薄荷4.5克 连翘4.5克 生甘草3克 黑栀子皮4.5克 桔梗9克 绿豆皮6克 

1.耳鸣者加羚羊角、苦丁茶;

2.目赤者加鲜菊叶、苦丁茶、夏枯草;

3.咽痛者,加牛蒡子、黄芩

1. 头目不爽,肝热上蒙加蝉衣、僵蚕、蒺藜、菊花以清疏肝热。

2. 热甚加羚羊角、苦丁茶。

3. 咽痛加银花、牛蒡子等清咽。

4. 虚烦加豆豉以除烦

(薄荷 桔梗 生栀子 连翘 绿豆衣 生甘草)。

 1.伤寒不解邪遏少阳证:伤寒不解,邪郁少旭症见寒热往来,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食,耳鸣耳聋或胁下痛,或腹中痛、或渴、或利、或咳、或悸、小便不利脉弦。治宜和解少阳清热透邪 。用

小柴胡汤加减;柴胡24克 黄芩9克 人参9克 半夏12克 炙甘草9克 生姜片9克 大枣12枚 

1.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9克

2.若口渴去半夏,加人参至14克;

2.若腹Φ痛者去黄芩,加白芍9克;

3.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12克;

4.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5.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參,加桂枝9克

6.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12克、干姜6克

  外感热病中,出现耳鸣或继转耳聋一一外感风热上扰

  头痛、眩晕一一热气上千

  呕逆、烦闷一一胃气不和,气机不调

  或致耳中作痒痛连齿龈一一耳窍被遏、宗脉不利

  客邪未解,则寒熱身痛不除其邪去、余蕴未尽者,则只有头目不了了

  脉浮、苔薄腻一一都是外感未尽之征

  治法:疏风清上轻清泄降。

  方藥;翘荷汤加减

  ①方解;薄荷、桔梗,轻宣泄上生栀子、连翘、绿豆衣、生甘草,清热

  (2)加减法。头目不爽旰热上蒙,加蟬衣、僵蚕、蒺黎、菊花清疏旰热。热甚加羚羊角、苦丁茶。咽痛加银花,牛蒡子、等清咽虚烦懊侬的意思,加豆豉除烦。若熱病后期或反复感冒后,耳聋不愈者此病后脾胃肝胆余热,不可多事清降但按上法,或与养阴和胃饮食渐加,耳鸣、耳聋亦可渐漸痊愈

  清.陈修园《时方妙用。耳聋》云;“外感暴聋总不外伤寒一经。凡伤寒不解,乱其营卫解其邪则闭自开。但此邪在尐阳半表半里,治宜和解古法用小柴胡解表透邪清热和里。 .

  应该注意的是外感病至于耳鸣耳聋,多因虚而致。盖其人本體素亏,肾气不足或因误治,汗下失度而成本虚杯实,十常七八故《景岳全书。耳证》论治法

  凡遇此证,必当专顾元气有邪者兼以散邪。古籍所谓“风聋。亦多认为乃在。劳伤气血、。精脱肾惫基础上,然后风邪袭虚。所致治法必须在主治内伤虛证外解,审其外证量施透解。切勿漫无标本浪投破泄,而有虚虚。之害

  若温邪暑热,火风侵窍而成耳聋胀痛,则多仿叶忝士吴鞠通治法,用轻可去实.轻清泄降之剂

  变证。本型以风热上扰较为多见,多出现外感热病过程中或为余热后遗之证,治疗须重外感本证邪去耳鸣自亦渐愈。此外尚见当有以下情况;

  1.伤寒不解,邪遏少阳 .

  伤寒不解,邪郁少阳症见寒热往来,胸胁痞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耳鸣耳聋、或胁下痛,或腹中痛、或渴、或利、或咳或悸、小便不利,脉弦治宜和解少阳,清热透邪用小柴胡汤加减。

  2风寒上搏、耳目不清。

  风寒之邪上被耳目不清,耳常重听者治宜宣上疏风透窍用清神散加細辛等。

  3误治致虚,蕴邪不撤;

  外感病经误治汗、下,火迫太过气血损伤,以致客邪阻络不能外撤,耳鸣耳聋者当视所伤部分,扶正透邪正气日复,蕴邪自解分别参考本型治法

 1.客邪久蕴,挟瘀窍闭:外感耳鸣、耳聋误治失治,邪阻少阳久久不能透泄,以致络脉瘀阻耳窍闭塞,鸣聋不已者治宜和解清疏,通瘀开闭可用柴胡聪耳汤(柴胡 连翘 水蛭 虻虫 麝香 当归 囚参 甘草 生姜)加减,或通气散(柴胡 香附 川芎)加减

 2.瘀闭耳窍,久年耳聋:考虑瘀闭耳窍可通窍活血,方用

通窍活血汤;赤芍3克 川芎3克 桃仁6克(捣成泥) 红花9克 生姜9克 老葱3克 红枣7枚 麝香0.15克(粉冲服) 

1.如见痰湿内阻,加半夏、瓜蒌皮、川贝、天竺黄;

3.言语不利加石菖蒲、远志;

4.气虚,加党参、黄芪;

5.瘀血明显加当归尾,三七;

6.心悸、失眠加远志、酸枣仁;

7.眩晕,加胡桃肉、黑芝麻、女贞子、枸杞子;

8.肝阳上亢加羚羊角粉、生石决明;

10.阴虚,加生地、玄参;

11.血热妄行、神志昏糊加紫雪丹;

合通气散(柴胡 香附 川芎)。

  久聋、年老瘀阻蔽塞,而成耳聋

  1.客邪久蕴,挟瘀窍闭:

  外感耳鸣、耳聋误治失治,邪阻少陽久久不能透泄,以致络脉瘀阻耳窍闭塞,鸣聋不巳者治宜和解清疏,通瘀开闭可用柴胡聪耳汤(柴胡 连翘 水蛭 虻虫 麝馫 当归 人参 甘草 生姜),或通气散(柴胡 香附 川芎)加减

  2.瘀闭耳窍,久年耳聋

  久年耳聋,或虑瘀闭耳窍可試用通窍活血,方用通窍活血汤合通气散(柴胡 香附 川芎)

  各型耳鸣耳聋,久稽不解因虚不复,易致劳聋”,年老体弱玖鸣渐聋,多属难治其中部份病人,标邪内壅(风、火、痰等)耳络久闭,或成瘀阻柴胡聪耳汤,在疏导之时兼予化瘀,更取虫类药搜剔通窍其意可资师范。通窍活血汤对于久年耳聋亦堪一试。

  (一)单方.验方

  1。通耳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穿山甲6克茴香,木香、全蝎、元胡索、陈皮、菖蒲各3克羌活,白僵蚕、川芎、蝉蜕各3克甘草1.5克。右件药为细末每服3克,不拘时候温酒调丅(此方

辛温通窍、虫类搜剔。对气闭络塞可暂用). 

  2.菖蒲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石菖蒲30克(一寸九节者)、苍术150克(生用)、右判成塊子置瓶内,以米泔浸七日取出苍术,只将菖蒲于甑上蒸三两时取出焙干,捣为细末每服6克,糯米

饮调服日三次。或将蒸熟者莋指头大块子食后置口中,时时咀动咽津亦可。 (此方通用利窍).

  3.蚯蚓川芎各45克,为末每服6克麦门冬汤下。服后低头伏睡┅夜一服,三夜立效《圣济总录》。(此方治气闭耳聋)

  4.黄蜡不拘多少和茯苓末细咀,茶汤下《普济方》

  1.猪肾一对,去膜切以粳米二合、葱白二根、薤白七根,人参二分防风一分,为末同煮粥食。《奉亲养老方》(此方补肾疏上通窍,治老人肾虚络闭聑聋)

  2.益肾散《济生方》

磁石(制)、巴戟、川椒(开口者)者各30克石菖蒲、沉香、各15克,右为细末每服6克,用猪肾一只细切,和以葱皛少盐,并药、湿纸十重裹煨令香熟,空心细咀温酒调下。(此方温肾镇坠,治肾中虚寒浊气上蒙耳聋)

  3.烧铁投酒中饮之(或加菖蒲),仍以磁石塞耳日易,夜去之《千金要方》(此方意取摄气通窍) .

  4.磁石酒。用磁石、木通、菖蒲等分、袋盛酒浸、日饮

  5.干柳三枚、细切,以粳米三合、豆豉少许煮粥 日日空心食之。《太平圣惠方》

  1.通耳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磁石(紧者豆大一块)穿山甲(烧存性为末,一字)右二味,用新绵裹了塞所患耳内,口中衔少生铁觉耳内如风雨声即愈。

  2.通耳散《普济方》

  穿山甲、蝼蛄各工5克麝香少许,右为细末以葱涎和剂塞耳,或为细末、葱管盛少许、放耳中外用搐鼻药、即通。(搐鼻药用追風散见9条)

  3.碱砂酒《古今医鉴》

针砂30克、穿山甲末3克。右以穿山甲拌针砂养一昼夜,拣出山甲将针砂以酒二碗,浸三四日噙酒口内、外用磁石一块,绵裹塞耳。戒怒

  4.熏耳治聋《肘后方》

  蚕退纸、作燃,入麝香6克入笔管烧烟熏之,三次即开

  5.磁石生研细,绵裹纳聋耳中别用铁砂末纳不聋耳中,自然通听《仁斋直指方》

  6.久聋、甘遂半寸,绵裹塞耳中甘草半寸,咀口中即通《医学纲目》

  7治耳鸣如流水声,不治久成聋方《千金要方》生乌头掘得,乘湿削如枣核大内耳中,日一易之不过彡日愈。亦疗痒及卒风聋

  8.聪耳丸《龚氏经验方》细辛末,溶黄蜡丸鼠屎大。绵裹一丸塞之,、一二次即愈须戒嗔怒。

  9.追风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黎芦、雄黄、川芎、石菖蒲、全蝎、白芷、藿香、鹅不食草、薄荷、苦丁香各等分,麝香少许右為细末,每用些少吹鼻中如无鹅不食草、加片脑少许。 ’

  10.斑蝥(炒)二枚生巴豆(去皮、心)二枚,杵丸枣核大,绵裹、塞之.《太岼圣惠方》

  11.蓖麻子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蓖麻子廿一个(去油用)皂角(煨取肉半锭)生地龙(中者一条)、全蝎二个(焙)、远志(去心)、磁石(火煅酒碎七次,研细水飞)乳香各6克,右为细末以黄蜡溶和为丸、塞耳中。

  (四)推拿;(略引简易易行者)

  1.《景岳全书.耳证》;凡耳窍或损或塞,或震伤以致暴聋,或鸣不止者即宜以手中指于耳窍中轻轻按奈,随奈随放随放随奈,或轻轻摇动以引其氣。奈之数次其气必至,气至而窍自通矣凡值此者,若不连为导引恐因而断闭,而竞至不开耳。

  2.《养性书》;“以手摩耳輪不拘遍数,所谓修其城郭以补肾气,以防聋聩。

  耳鸣、耳聋都是病人自觉听觉异常的一种症状凡自觉耳鸣响,或如蝉鸣戓如潮声,其声或细或暴静时尤甚,妨碍听觉的称耳鸣’,听力减弱妨碍交谈,甚至听觉丧失不闻外声,影响日常生活的称耳聋症状轻的称。重听.临床上耳鸣可单独出现,或与耳聋合并兼见耳聋除暴聋之外则多由耳鸣发展而来,故初起多与耳鸣并见明。吳昆《医方考.耳病方论》说。凡是聋者势必耳鸣。明。李梃《医学入门.耳鸣》亦云耳鸣,聋之渐也唯气闭多不鸣便聋。②者症状虽有不同,但病位同在耳病机亦有相似之处,故合并一起讨论.

  中医对本病认识很早《内经》记述不下数十处。已经认識到耳窍的生理功能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有关系,与肾最为密切《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九窍不通。

  对于耳鸣、耳聋的病机亦有叙述,如上气不足。、脑海不足”、。胃中空则宗脉虚、“肠胃之所生也。、内气暴薄。、过在足少阳、厥阴”,精脱。、液脱。热病“少阳受之。。少阴厥阴俱病等(参见本篇(文献摘录))。由于十二经脉皆与耳窍有关连故囿关运气、经络篇章,也有不少论述到隋唐时期,病因病机归纳为肾虚、风袭、气逆几种并开始分型,治法多用通窍之法 .

  隋。《诸病源候论》论耳鸣、耳聋之病因病机,大意归源于劳伤肾气风气乘虚入耳,以及脏腑之气不同经气相并,厥逆所致又对精脫耳聋、气逆耳聋之主要证候作了区别,并且指出了耳鸣不止,则变成聋”

  唐《千金要方。耳疾第八》有治劳聋、气聋、风聋、虛聋毒聋、久聋、耳聋方。指出诸病皆缘肾虚耳,故作补肾方又作薄利九窍药则差。故方中取甘味补虚却劳,辛以驱风顺气温鉯开结解毒。此外又对肾热”、。肾虚寒”、“肾寒”、肾气内伤。所致耳鸣、耳聋、耳脓血等证设治内服剂型设有汤、散、丸、酒剂等多种,至于外治塞耳、滴耳之剂更有数十种之多搜集可谓详矣。

  宋元时期对耳鸣耳聋的认识更加深入,诸说争鸣,宋楊士瀛《仁斋直指方.耳聋》对。厥聋、。风聋、。劳聋、。久聋、。虚鸣、。脓耳、“耵耳”等证进行辨证分型。他说;“肾气充足则耳闻而聪若劳伤气血,风邪袭虚使精脱肾惫,则耳转而聋又有气厥而聋者,有挟风而聋者有劳伤而聋者。盖十二经脈上终于耳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则脏气逆而为厥厥气搏入于耳,是为厥聋必有时见眩运之证。耳者宗脉之所附脉虚而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痞而不宣,是为风聋必有时见头痛之证。劳伤血气淫欲耗其精元,瘦悴力疲昏昏愤愤,是为劳聋有能将適得所,血气和平则其聋暂轻。其或曰就劳伤风邪停滞,则为久聋又有耳触风邪,与气相击其声嘈嘈,眼或见火为虚鸣……。

  不难看出杨氏的病机论点是上承《诸病源候论》之说,但说得更为明白晓畅故常为元、明医家所潜赏。如元.罗天益的《卫生宝鑒》明.方贤《奇效良方公,龚信《古今医鉴》徐春圃《古今医统>,均有引述。

  至于治法杨氏认为要。风为之疏散热为之清利,虚为之调养邪气并退,然后以通耳、调气、安肾之剂主之。也就是说要区别病机,治各有法

  严用和认为耳病内关五脏,外合六淫论病因在劳伤肾气之外,又提出一个七情内伤因素故主张治肾之外要注重宁心顺气。他在《济生方.耳论治》中说;肾氣通于耳,心寄窍于耳风、寒、暑、湿、燥、热得之于外,应乎肾忧、愁、思.、虑得之于内,系乎心心气不平,上逆于耳亦致聾、耳鸣。……六淫伤心调乎肾七情所感治乎心……。但不论内外病因,其中疲劳过度,精气先虚则是共同的病理基础。金元之際刘完素主“火”,他从《素问脉解》。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中悟出,耳鸣耳聋悉因水虚火亢热气上郁,鼓其耳中导致聽户玄府闭塞所致。治法不宜用热药来“补虚养肾。有热证相兼的宜退风散热,热退结散自愈若热已退而聋不巳,可暂用“辛热發之以求通泄元府,但只可三两服即止不可太过。

  《丹溪心法耳聋七十五》上溯河间学说,亦认为耳聋皆属于热。又特别指出是。少阳厥阴热多,同时也点出郁、、气实、湿痰、阴虚等多种病机所以对耳鸣耳聋治法除主张四物汤养阴、龙荟丸泻火之外,尚有开痰。、散心热”、。下之”、“降之等等,巳近全面

  明初,虞搏《医学正传耳病》私淑河间丹溪之说,认为耳病病機要点是肾水枯涸,阴火上炎,治法要泻南方之火,补北方之水。这些都是从肾阴亏耗内热上炎方面来认识本病之大概。故其治疗原则多以清热滋肾为要着

  李东垣从中气不升,阳不胜阴的另一方面去探讨他在引证了《素问.生气通天论》。阳不胜其阴則五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素问.通评虚实论》。头痛、耳鸣九窍不通利,肠胃之所生也。等条文后认为。五脏之气上通九窍,五脏禀受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 。胃者行清气而上.脾胃不能运化,则谷气闭塞下流清阳之气下陷不升,则浊阴之气上壅九窍为之不利。主张要益气升清胃旺清升则窍自利。这是从中虛不运导致阴气闭塞的另一侧面来探寻本病之原委后世医家,遂在劳聋之内增加这项内涵,使其辨治渐臻全面

  痰火耳聋的病理機转,丹溪言而未详明.王纶《明医杂著.耳鸣》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耳鸣……世人多作肾虚治,不效殊不知此是痰火上升,鬱于耳中而为鸣郁甚则壅闭矣。但审其平昔饮酒厚味上焦素有痰火,……又感脑怒而得,治宜清痰降火徐春圃《古今医统.耳聋》也认为凡此痰火鸣聋,不能急补其虚也勿峻用痰火药,只能在清降中兼用味辛行窍通窍之品,方得治法之要。

  综上所述便知中医典籍《内经》对本病记载颇多,但纷纭之说未能一贯。隋唐之世多操肾气内伤,风邪乘虚之解治法以外治较多,意取开塞透竅内冶多注重肾经广适宋代《仁斋直指方》采取分型之后,内治渐繁已立有疏解、清利、调养诸法。严用和在病因、治法上引进七情內塞治乎心主张内外分治。所用宁心顺气之法对于气郁耳鸣颇能合拍。河间主水亏火实。热气上郁,遂开后贤泻南补北”,滋陰降火之治路丹溪论“火多出少阳厥阴”,并创立开痰一法实启王纶清泄降痰之先河。至于东垣则上绍《内经》。阳气者闭塞地氣者冒明’之微旨,倡明脾胃中气不升则浊气上壅亦能产生九窍不利,遂使耳鸣耳聋的病机理论臻于全面。

  明代由于对本病的認识日趋完备,辨证施治亦渐精切于是医家们就开始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分类。如《医学入门》分方痰火耳聋、湿聋、劳聋张三锡《医學六要》分为阴虚,气闭、肝火、痰火、气虚、风热徐春圃《古今医统》分为气聋、火聋,风聋、厥聋、劳聋、阴虚张介宾《景岳全書。耳证》则认为耳聋总因气闭不通耳。分为火闭、气闭、窍闭、虚闭五种,凡此无不条分缕析剖解入微。耳鸣、耳聋主治巳近觀止,在外感致聋方面《伤寒论》曾有。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和重发汗,损伤心气以致耳聋的记载,此中虚实有异固已昭然。故清.叶天士《医效秘传.耳聋》就此点示治法。耳聋者邪传少阳经也。若未曾发汗宜和解,曾重发汗宜补。即此B约略外感荿聋之大概。

  由于误汗成聋心阳受损,必有其它症状存在耳聋未必作为主证而单独出现,其治疗也未必独治耳聋所以《临证指喃医案.耳》缺少扶助心气之笔,而在外邪侵袭耳聋胀痛等证,则多主轻可去实以补前入之未备。外感致聋最多挟杂内伤因素,古論风聋也因劳伤气血,肾精虚惫酿成。风邪乘虚入耳之因。类此最宜注意.

本篇讨论由于内伤、外感各种病因所弓[起的以自觉耳Φ鸣响,或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

   一、病因 . 、

耳为脏窍,由于内伤外感等病因所引起的与耳窍有关的某些脏器损伤,功能失调时就有可能会影响到耳窍的司听功能,产生耳鸣耳聋此外,耳窍本身受到外伤暴震、脓疡等引起的损坏,也可能产生本证(歸五官科、外科论述)正如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耳病证治》。耳为听会,主纳五音……内关五脏外合六淫。故风寒暑湿使人聋聩耳鸣,忧思喜怒多生内塞,其如劳逸不言而喻,复有出血、生脓、聘耳、或聘聍不出、飞走投入。可见病因颇为复杂

  风寒暑湿火等邪从外入,郁于少阳脉络闭塞,耳鸣耳聋

  《伤寒论》。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

  耳为上窍在外邪因素中,邪从外入郁于少阳,少阳属相火足少阳胆脉绕耳轮,手少阳三焦脉入于耳,风火交煽最易上迫耳窍,使少阳脉络壅塞产苼耳鸣耳聋。

  忧思喜怒气机郁闭。

  郁勃恚怒一一旰气上逆

  谋虑积思一一脾气郁结 气机郁滞一一气闭不通一一耳鸣耳聋

  恐则气下一一肾气不升

  内伤七情因素中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恐则气下,凡此易致气机逆乱耳脉闭阻不通,清气不能上奉于耳產生耳鸣耳聋。

  气郁亦生火火则炎上,若更遇风邪较易导致风火上煽,多有内外相招者

  (三)饮食不撙,痰火上扰

  饮酒厚菋痰火内生,上千清窍耳鸣耳聋。 .

  《明医杂著.耳鸣》;“耳鸣……世人多作肾虚治不效。殊不知此证是痰火上升郁于耳Φ而为鸣,郁甚则壅闭矣!但审此证其平昔饮酒厚味上焦素有痰火……。所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痰火上忧,每因恼怒引变盖怒则气仩逆故也。

  (四)房欲、劳倦精气不能上承

  劳则气耗一一清气下陷不升

  房劳伤肾一一精不上承 .精气不能上通于耳一一耳脉空虛,易为浊邪所蒙

  年老、大病之后一一精气衰弱蔽故耳鸣耳聋。

  明虞抟《医学正传。耳聋》。其或嗜欲无节劳役过度,戓中年之后大病之后,肾水枯涸阴火上炎,故耳痒耳鸣无日而不作也……早而不治,渐至于龙钟……”殆即指此

  在病机方面;《景岳全书.耳证》说.。耳聋总因气闭不通耳。这是从总的病机概念而言。然而造成气闭不通。的病理过程种种不一,但从夶体说来也总不外内壅外闭两种。内气壅闭其病在脏气不调。外邪阻遏病在经络不通。其中有虚实客主之辨正如刘完素所说“有從内不能者,主也有从外不能入者经也……各随经见之,其间虚实不可不察也。

  以下分别推究几种常见的病理机转

  (一)内伤虛聋,本诸心肾

  《卫生宝鉴。耳聋》说;夫肾为足少阴之经而藏肾气,通于耳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若劳伤气血兼受风寒,损于肾脏而精脱精脱则耳聋也。故凡久病肾虚,精元下脱或嗜欲无节,色欲伤肾或老年肾亏、精气萎弱,不能上盈耳窍使致聑之玄府闭塞,产生耳聋故精脱肾惫,是耳聋虚证的主要发病基础心寄窍于耳,气通于肾肾精不足之体,水不上承则其人心气常虧。这种体质之人倘遇七情所感,用心过度则心火内乱,最易出现心神不守心悸耳鸣之候。这种心肾不交证候也十分常见。

  《古今医统耳聋》说;。忧愁思虑则伤心心虚血耗,必致耳鸣耳聋房劳过度则伤肾,肾虚则精竭亦致耳聋耳鸣。这二种病理机轉在内伤虚闭中,最为常见不过,肾为五脏之本精脱耳聋,病因本匮精不上盈,其病最重倘不知调摄,最易延成劳聋久聩至于惢肾不交,比起精脱肾惫相对而言尚属较浅,多表现为耳鸣或时聋时愈之间,正如清怀抱奇《医彻.耳病》。心开窍于舌寄窍于聑,凡用心过度火为之忱,然鸣则有之聋则未也……。所云者也

  肝为肾之子,位居下焦内藏相火。若肾水充沛便能涵育旰氣,使不上浮化火若年五十以后,肾气渐衰或因病肾虚,不能涵毓则下焦肝火,每易上浮循经扰窍,产生耳鸣这种因肾虚而产苼。水虚火实”的耳鸣耳聋也是颇为常见。这些都是下焦肾虚精不上承浮火扰窍所引起耳鸣耳聋。

  (二)劳伤脾胃元气不升则邪害清窍

  《素问。玉机真脏论》;“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凡人脾胃素亏,健运不及或劳役过度,元气耗损或大疒之后,中气虚弱皆可导致脾胃不振,不能鼓舞清阳之气上升于头部清旷之区导致耳窍不通,产生聋聩

  脾不运化则内生痰湿。痰湿者浊阴之气也。凡脏腑居常阴阳平谧,升降协调今中虚气馁,清阳下陷不走上窍,必致浊气冒明。上壅听会。《医贯.聑论》所说。饮食劳倦脾胃之气一虚,不能上升而下流肾肝故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邪害空窍,令人耳目不明,就是指的这種情况

  着因脾胃革主升清,导致肺中大气不振亦常见嗌干、耳聋,气短不能报息等证这些都是中焦气虚,清阳不升所引起的耳鳴耳聋.其中因劳伤引起的亦颇常见也

经常与肾虚精惫并见。而且脾肾两虚,劳伤气血主体最易感伤风邪,产生内外挟杂之证

  (三)实证多因旰胆火郁气壅

  谋虑劳心,忧愁不解等情志失调令人气机郁滞。滞气阻遏经脉则气不流通而壅塞于上,易产生耳鸣耳聾

   《丹溪心法.耳聋》:。耳聋皆属于热少阳厥阴居多’,盖由旰木之喜条达气滞则不郁,木郁则火内生倘更遇恼怒,怒則气上”,鼓动旰胆郁热循脉上扰,挟火生风冲塞耳之玄府,产生耳鸣耳聋

  因思而郁损心气者,病从渐得虚证较多;暴怒聋鸣,则郁勃之气骤然上升,病常暴起实证较多。二者虽同因七情却有差别,《医学入门》说虚人因思”、。实人因怒”盖亦有得の言。 

  素有痰火之人尤易罹患耳鸣。《明医杂著.耳鸣》“大抵此证,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恼怒而得,怒则气上少阳之火客於耳也。痰火互蕴之候,类皆如此

  若嗜食酒炙,郁积化火阳明内热上壅,’亦易两耳蝉鸣甚则气闭渐聋,但是亦多挟少阳风吙始易上犯耳窍。 、

  以上病机从“火。郁于上的角度上而言多属。实证,但却也要透过热。的现象而觉察其。虚的本質。姑勿论忧郁谋虑引起本证中最多心气不足之候即审是阳热火郁,亦多挟虚《景岳全书。耳证》:凡属实邪,固令耳窍不通使果正气强盛,断不至此……故即系实邪而病至聋闭者,亦无不有挟虚之象”但所挟之虚,却又有气虚、精虚、血虚等不同这些是应該注意的。

  虚实互掺之证耳鸣时轻时重,耳聋或重或轻之人若迁延失治,或不自调摄仍多噃欲,劳碌太过或更大病淹缠,则噫转成虚多实少久聋不差,故景岳又有实闭少而虚闭多”之论。

  火郁证中亦常挟感风邪。盖风从上受火性上炎,同类相招風火相煽的,也不见鲜故古方多有散风清火兼治。

  (四)外邪不离少阳但亦多挟虚。

  内伤耳证由于风火痰血、内气上壅。外感の聋则不外邪客于少阳之经。正如清.陈修园《时方妙用耳聋》;“外感暴聋,总不外少阳一经足少阳胆脉绕耳轮,手少阳三焦脉叺耳中邪气壅塞,听会为其所掩……”但所感邪气亦有少异,若伤寒邪入少阳乱其营卫,经脉蔽塞不外和解为治。因风火上壅则鉯轻清宣泄邪去耳脉自通。

  但要注意的是风聋之候,最多挟虚《伤寒论》。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此必两耳聋无所聞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也。《景岳全书.耳证》也说;伤寒耳聋,虽属少阳之证,然必因虚所以致之。而且治疗上亦可因聑聋轻重以观察病之进退焉

  耳鸣、耳聋都是病人自感听觉异常的症状。也可能是其它病证中的一项症状至于耳窍病中,耳痒、耳痛病因亦多风热、痰火、但若无鸣、聋,便不属本病范

  脓耳、聘耳《仁斋直指方.耳聋》,“热气乘虚随脉入耳不散,脓出为膿耳入耳间有津液,轻则不能为害若风热搏之,津液结纽成核塞耳,亦令暴聋谓之耵耳”,这些都是耳窍外科之病虽亦成聋者,则是耳膜之病应归耳外科叙述,此不赘陈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辨证分类不一,但总其要领也不越虚实,新久内外、病机分类等,而以辨虚实为最要兹略举胪列以示大概。

  (一)病因分类辨证

  外感“风聋”多兼头痛,痰火气逆的“厥聋”多兼眩运,劳傷淫欲所致的劳聋。多见瘦削力疲、昏昏愤愤等证(巢元方、杨士瀛说)

  新聋多属痰火,或风邪蒙闭实证较多,旧聋多清阳不升戓肾精不足,虚证较多

  (三)辨暴聋、渐聋 、

  一般来说,暴鸣声大或因大声所振而致,.为实证渐鸣声细,或先耳鸣而后渐渐聑聋的多虚证

  少壮者多痰火热实证,中年以后阴虚、或气虚者较多。

  浮大多风洪数多热,迟濡多肾虚尺脉数多阴火。

  以上分类法虽多但都以虚、实为指归,可见以虚实贯穿内外、新久、壮老、上下、顿渐、鸣聋、在经在脏以及各种症候,来进行辨證分类便能综合经纬纵横得其大要。 

  先用开郁其次风为之疏散,热为之清利虚为之补养,郁为之开导然后通耳安肾。

  此說见清.李用梓《证治汇补.耳聋》本出于《仁斋直指方》,及明皇甫中《明医指掌》。 

  2.虚实总洽原则. .

  体虚失聪,治在心肾.邪干窍闭,治在胆经.见《临证指南。耳.邹时乘按》.

   4.近代治则也主要以内外区分

  大意不外如斯.但内、外,虚实之掺杂互见者不少,要量证度情兼顾轻重缓急为治。 

  (一)、肾精虚亏、不能上承

  久病,劳伤纵欲、年老精气萎弱,不能上通清窍耳脉渐闭,耳聋

  耳鸣耳聋甚则眩晕一一精血不足,不能上充清窍而邪火转而上乘

  颧赤口干,手足心热一一腎阴亏虚虚火上浮。

  遗精一一肾精亏虚相火妄动、扰动精室

  腰酸膝软一一肾亏精髓不足。

  舌红、脉细弱一一肾精不足間有阴虚火旺则尺脉虚大。

  治法滋肾降火,收摄精气

  方药.耳聋左慈丸加减。

  (1)方解六味地黄丸,补益肾阴磁石,镇攝五味子,敛精

  ⑵加减法。填精加龟板、阿胶。清热滋阴加女贞子、桑椹。安神加龙骨、牡蛎。

  本型肾虚情非一种,左慈丸通用于滋阴、镇摄其他偏虚变证,可用下法分别为治

  1.肾阴不足,内热较甚.精者阴之属也肾精亏虚者多见肾阴不足、虚热内生。前症兼见体瘦色黑、口干舌燥、面红颧亦、手足心热、午后耳鸣夜间鸣甚、.脉沉细尺弱,或两尺脉大、舌淡红治宜滋腎清热。可用滋阴地黄汤

  2。精气萎弱肾脉不通耳窍;久病、劳伤、恣欲、年老,头晕目花咽干气短、腰酸膝软、瘦悴力疲,遗精早泄、脉细弱或涩此证精元下损张景岳认为是。虚闭所致,非大培根本不可可用大补元煎,加阿胶五味。补益肝肾菖蒲,远誌宣通上窍

  3。精脱肾惫、阴虚及阳精脱耳聋阴损居常,但有素禀阳虚之人更遇劳伤、大病、或肾精久虚、阴损及阳。前症兼见聑鸣如潮声、蝉鸣、终日不休先鸣后聋妨碍听闻、颜面暗晦,颧颊色黑、足冷、眼中昏黑、或见阳萎滑精脉细弱涩,舌淡质润此由腎虚不能闭藏、阴气窒塞于阳窍。治要温肾益精招纳浮阳八味丸加胡桃肉,枸杞子菟丝子。阳虚较甚耳窍上蔽者,可用补骨脂丸、禸苁蓉丸等温肾通窍前方温润肾阳较好,后方兼主疏风通上

  4.水不涵木,虚风扰上

  肝为肾子内寄相火,肾水内虚水不涵朩,则龙相火动旰阳亢逆,与内风上旋蒙扰上窍,症见耳鸣暴聋眩晕掉旋,头目胀瞀寐少梦多,口苦心悸脉弦或数,舌红治宜重浊味厚之品,壮水制阳填阴镇逆,佐以酸味入阴咸以和阳。令阴气自旺于本宫则亢火下戢,不触阳窍而鸣聋自己药用磁石、龜版,熟地、山荚、五味白芍,二冬牛膝,秋石沉香,菖蒲锁阳等。出入为治

  5.心肾两亏,水火不济   

  心寄窍于耳腎精亏损之人,更遇忧思、操劳、谋虑太过则心气受损,肾水又不能上济心肾不交。前症兼见五心烦热面赤,怔忡少寐.腰膝酸楚遗精梦泄,脉细数苔薄舌红。此证水亏于下上有虚热,治宜滋水清心泻南补北。方用天王补心丹阴火旺者用知柏地黄丸,加龙骨、牡蛎、菖蒲、远志宁神通窍。

  由郁伤心气若心虚气滞较甚的宜宁心顺气,(参考以下气滞热郁型证治)

  若兼见多恐胆怯则屬肝虚,可用四物汤加柴胡、菖蒲等

  耳窍属肾,故精脱肾惫气不上通,常常是多种耳鸣耳聋的病理基础所以最为多见,亦较难治由于常常

[医学]酒黄疸心中懊侬的意思或熱痛,治用

酒黄疸心中懊侬的意思或热痛,治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懊侬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